动态评估体系

2024-05-30

动态评估体系(共10篇)

动态评估体系 篇1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专业评价, 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由此可见,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科学客观地评价专业质量尤为重要。通过对专业质量的动态监测评估, 可以促进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发展, 并为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控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是对专业实践活动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标尺, 是开展专业建设实践活动的指南。目前教育部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设立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估条目, 各省教育厅有面向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 除此之外, 至今尚未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能较好反映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 所以, 目前迫切需要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专业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的核心, 专业评估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评估的重点工作,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如下:

1. 科学性原则: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合理确定评估要素、内涵和观测点。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的有机结合。

2. 导向性原则:专业评估应力求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促使各专业及其所在部门明确专业建设思路、规划和措施,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 可行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便于操作。

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估过程中, 做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尽可能地量化评估标准, 提高专业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三、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专业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构成, 其中:一级指标3项, 分别为招生、就业和专业实力, 分值各为30分、30分和40分;二级指标13项, 每个二级指标均设有相应的观察点, 并根据各观察点的具体内容, 确定评价标准和赋分方法。专业设置年限为3年及以上的, 专业监测评估全部3项一级指标;未满3年的, 专业只监测评估招生和专业实力2项一级指标 (不包括就业指标) 。

四、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的实施建议

1. 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的实施建议

各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观察点评分结果, 累加形成一级指标得分。按照一级指标得分, 分类进行降序排列, 分为A (15%) 、B (45%) 、C (30%) 、D (10%) 4档。根据上述分档, 确定“绿、黄、红牌”专业:一级指标均位于B档及以上的, 为“绿牌”专业;一级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位于C档的, 为“黄牌”专业;一级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位于D档的, 为“红牌”专业。

对一级指标中有2项及以上位于A档的“绿牌”专业, 在招生计划、专业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对评定为“黄牌”专业的, 由所在二级学院提出改进方案, 报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实施;第2年仍为黄牌的, 列入预警名单, 调低招生计划;第3年仍为黄牌的, 实行隔年招生。

对评定为“红牌”专业的, 列入专业预警名单, 调低本年度招生计划, 并责令所在二级学院提出整改方案报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实施;连续2年被预警的, 实行隔年招生;连续3次被预警的, 原则上停止招生, 撤销专业。

2. 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机制, 学生入学后, 可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特长和就业倾向, 按规定重新选择专业进行学习。二是建设学院专业动态监测评估平台, 用于各专业质量动态监测评估指标数据的采集、汇总、查询和分析, 每年发布专业动态监测评估报告。三是定期开展重点企业、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情况统计、监测和分析, 对新增岗位的数量和职业类别等进行预测, 为专业建设与动态调整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江小明, 李娟娟.应用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6, 4:54-56.

[2]胡桃元, 肖海.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 6 (3) :117-121.

[3]胡燕红.校本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矛盾与重构[J].煤炭高等教育, 2012 (01) :87-90.

[4]杨应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6-74.

动态评估体系 篇2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实施七年来,在规范企业价值评估执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评估执业水平,巩固拓展企业价值评估市场和服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部分内容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七年来,我国评估准则体系基本建立,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逐步完善,评估实践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十分必要。修订后,准则的整体框架、相关术语、披露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与其他评估准则的协调;对市场法和收益法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细化要求;对控制权和流动性溢折价的考虑、评估结论的形成方式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对评估报告披露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对指导和规范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促进评估行业更好地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总结和固化了企业价值评估中通行有效的执业实践,有助于巩固评估行业的传统核心业务,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评估专业服务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提升了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为评估师提供了较为超前的实践指引,有助于提升行业专业性;三是促进了评估理念和评估方法的国际接轨,增强了准则的国际趋同;四是通过准则的提升,实体性准则层次实现了企业价值、机器设备、无形资产、不动产和珠宝首饰等主要一级资产的全覆盖,完善了准则体系。

对评估报告等准则中签字盖章条款的修订,旨在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4号)相关规定,满足评估机构执业需要。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制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评估机构可以授权分支机构签订业务约定书;分支机构负责人可以根据授权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这次修订遵循了“适当授权、风险共担”的原则。修订后的签字盖章制度既适应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的需求,方便执业,又可以合理界定执业责任,满足执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的发布有以下意义:一是将更好地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商标的转让和许可,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框架。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的需求,中评协近几年已经发布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发布后,我国在无形资产方面的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主体构架基本完成。三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商标资产的评估准则,将为国际上相关评估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

《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旨在指导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时合理分析高科技企业和无形资产等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特别是文化产业中相关资产的价值。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的发布创新了评估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合理发现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拓展了评估服务范围,有助于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市场需求。

此次修订和新建工作,各环节工作到位,遵循规定工作程序。在充分吸纳监管部门、评估报告使用者和评估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接轨,着手于国情国体,服务于我国资产评估事业做优、做强、做大。

此次修订和新建工作是落实准则动态更新机制的具体体现,将促进评估准则更好地服务市场、服务行业。

动态评估体系 篇3

口译训练中,受训者口译表现的评估涉及诸多维度与因素。因此,评估一直以来是口译训练中重要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已提出了若干口译训练中的口译评估模式与方法。形成性评估方法(informative assessment)常用于培训过程中,主要用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终结性评估方法(summative assessment)常安排在培训项目或课程结束之际,用以检测受训者对口译的掌握情况以及培训项目的有效性。(vii)自比性评估(ipsative assessment),指受训者将自己现在的口译表现与之前的口译表现作比较,进行自我评估。组合评估(alternative assessment:portfolios)指收集、评估受训者表现并把实现学习目标方面的进步记录下来。组合评估是一个目的明确、系统性的评估过程,包括了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与自比性评估。在实践中,不少学者对已有的口译评估模式与方法提出了质疑或建议。戴维?索亚提出要严格区分由口译培训教师组织的、作为教与学一部分的形成性评估方法(informative assessment)和由考官负责的、作为口译培训终极阶段检测的终结性评估方法(summative assessment)。

口译是一项综合性的交际活动,要求译员具备充分的译员意识,掌握口译的职业技能与技巧。这些技巧是一个综合、完整、动态的过程整体。而上述口译训练中的评估方式多注重检测受训者的口译产出,属于相对静态的评估方式,无法与口译这项本身处于动态的活动保持基本同步的评估,未能对受训者作为口译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一名合格的口译员还须具备良好的“译员意识”—在译前准备过程中如何以口译员的思维进行背景知识积累,如何从口译员的角度与口译用户进行交流,如何以口译员的思维进行听辨与信息传达……判断一名受训者是否具备进入口译市场实战的能力,不仅需要评估其口译产出,也需要对其在口译活动各个环节的把握能力进行评估。因此,本文拟初步探讨口译训练中建立动态评估体系以促进译员意识培养的有效性。

二、口译训练中的动态评估体系

笔者针对本科四年级参加《商务口译》课程学习的英语专业学生模拟真实口译场景,要求学习者分组完成不同商务话题的口译任务,并对学习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即通过动态评估体系来完成。该体系共分为三大模块:译前准备能力评估、口译现场表现评估、译后反思与评价能力评估。译前准备阶段以主观评估为主要手段,设计评估标准与框架,观察受训者的译前准备活动,测试受训者的译前准备成果。口译现场阶段,笔者以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四个有效性诉求搭建口译现场产出质量评估框架,主要从口译产出可接受度的角度对受训者的口译现场表现进行客观、主观相结合的评估。译后反思阶段,笔者按照译员自我反思、同侪评价、口译用户反馈三个维度设计译后反思能力评估框架,通过让受训者站在不同角度、听取不同服务对象的意见,使受训者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口译表现。

笔者综合参与任务的口译学习者的具体反馈意见得出,动态评估体系首先通过评估的动态化更加强化了口译是个动态化的过程这一理念,使口译学习者更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译员,应将口译任务看做是一个需要一定周期、动态的过程产品,而不仅仅局限于口译现场表现。其次,动态评估体系中对口译任务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明晰了译员在不同阶段需完成的任务,让口译学习者进一步明确了合格译员所应具有的技能与素质,强化了译员意识。

三、结语

动态评估体系 篇4

动态评估(Dynamic Assessment)是自Binet 测验以来心理测验领域少数真正有价值的突破之一(Sternberg & Grigorenko 2002)。动态评估主要建立在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和Feuerstein认知结构可塑性理论之上,是近三十年来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在评估过程中评估者通过对学习者或受试的中介干预和互动,探索和发现学习者的潜在发展能力。传统的智力测验和评价用数量表示人的能力,这种静态的、指向过去的、“以结果为取向”的评价模式测量的是个体已形成的能力,而不是个体的潜能,测量的结果除了给个体一个分数或其他标签外,对教学提供的反馈信息较少。动态评估强调互动和干预,强调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侧重对个体认知策略的培训和潜能的开发,通过中介互动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评价本身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揭示学生的未来“所能”。因此,这种评价模式是动态的、指向将来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对有效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指导教学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动态评估的理念逐渐被二/外语测试与评估领域所认识和接受。《语言测试》开始刊载动态评估的研究论文(如,Poehner, Zhang & Lu 2015)。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为动态评估的大规模化实施提供可能性。可以预见,动态评估将在课堂评估和大规模测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Li & Li 2015)。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动态评估研究较少。孔文教授的专著《外语写作中的动态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实证研究》系统探索了外语写作中的动态评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

一、内容简介

该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介绍本书的理论背景,第二、三章讨论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第四章综述了动态评估在L2教学中的应用,第五章介绍外语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的现状,第六章基于前几章的讨论构建了“外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型”,第七、八、九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分别从同伴干预的过程和效果、教师干预的过程和效果及同伴干预与教师干预比较等三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第十章提供外语写作动态报告的撰写方法,第十一章是全书的总结。下面阐述该书的主要内容。

外语写作动态评估与传统的评估方法在理念上显著不同。传统评估方法测评的是学习者独立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是对已成熟写作能力的评估。动态评估方法测评的是在同伴、教师或其他专家干预和引导下学习者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是对位于其最近发展区内的将要成熟但还未成熟的写作潜能的评估。

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写作潜能,作者在构建的动态评估模型中主要运用了同伴干预和教师干预。动态评估中的同伴干预和教师干预与传统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有着质的区别。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学习者作文中的错误,无论是同伴还是教师,他们通常会直接指出有错误的地方,然后加以纠正和解释,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反馈研究实质上是纠错反馈研究。但动态评估中的同伴干预和教师干预并不以纠错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探索学习者最近发展区挖掘学习者写作潜能为其主要宗旨。同伴和教师充当支架作用,通过给予学习者一系列的提示,让其自行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仅在学习者需要的情况下给予适量和恰当的帮助。

为了调查同伴干预在外语写作动态评估中使用的情况及了解何种形式的同伴干预更有利于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发展,作者分别对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同伴干预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同伴干预过程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分别调查两种同伴干预在话题种类和数量、互动模式、指导者主要采用的提示策略及指导者反馈质量上的异同。对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同伴干预效果的研究从三个层面展开,分别调查两种形式的同伴干预在作文修改阶段的采纳率、对作文质量的影响及指导者和学习者对同伴反馈态度上的异同。

为了调查动态评估中教师干预的实施情况,作者分别对其干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对教师干预的过程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调查干预过程中师生之间讨论的话题种类和数量、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及教师主要采用的提示策略。对教师干预效果的研究从三个层面展开,分别调查教师反馈在作文修改阶段的采纳率、教师干预对作文质的影响及学习者对教师干预的态度。

在对同伴干预和教师干预分别调查完毕后,作者比较了两种干预的异同之处。

对比结果表明语言运用为同伴之间讨论的重点话题,思想内容为师生之间讨论的重点话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同伴指导者干预的为初稿,语言错误确实较多;二是同伴指导者与学习者的能力相似,较难发现深层次的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互动模式上,同伴干预的指导者和学习者英语能力相似,社会地位平等,因此双方输出的话语量和参与度相对均衡。但在教师干预中,由于师生之间的差距过大,导致教师是话语的主要输出者,学习者则少言寡语。

在提示策略上,教师比同伴指导者更多地使用各种提示策略启发学生。显然,在指导学生上,教师经验更丰富。

在对作文质量的影响上,两种干预对作文总分、语言准确度和语言流利度三个方面的影响都较显著。但在词汇复杂度上,教师干预比同伴干预效果更好;在语法复杂度上,两种干预影响甚微。

另外,作者比较了学习者对两种干预的态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习者认为两种干预都各有其利弊,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两种干预都持肯定态度,90%的学习者希望既得到同伴干预又得到教师干预。

最后,作者展现了一份由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构成的完整的动态评估报告以供外语写作教师和研究者参考。

二、简评

本书的理论贡献在于把动态评估的思想引进我国外语写作教学与评估中,并将其与L2写作理论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外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型。在该模型中,同伴和教师充当中介,利用动态评估中常用的渐进提示法对学习者的初稿、修改稿进行干预,不仅推进和评估了学习者在与他人合作中不断提升的学习潜能,而且体现了L2写作教学理念中的过程教学法。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相互补充,从多方位展示学习者外语写作的进步历程。可以说,本书中构建的外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型实现了教、学、评三位一体。

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对动态评估做了一些研究。韩宝成(2009)向我国外语界介绍了国外动态评估的发展状况,Li & Li(2015)全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二语动态评估研究,张艳红(2010)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体系建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实施方法,Lan & Liu(2010)试图把教师干预与外语写作结合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二语动态评估的系统深入研究仍较匮乏。孔文教授的这本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研究的缺憾,是国内动态评估研究的奠基之作。该书是我国外语界首部较为详尽地介绍动态评估理念、方法并尝试将动态评估模式运用到外语写作教学与评估的著作。专著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已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内重要的外语类期刊(孔文、方洁 ,2013),说明学界对研究成果的肯定。

本书首次试图把动态评估思想運用到我国外语写作教学中,国内外的参考资料凤毛麟角,因此书中提出的外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式仍是试探性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例如,在提示策略的设计上,共归纳了五个常用的提示策略,但这种做法略嫌简单,更合理的归类方法等仍需进一步探索。另外,动态评估在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的应用亟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Lan, X., & Liu, Y. A case study of dynamic assessment in EFL process writing[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0(1):24-40.

[2]Li, Q. & Li, D. 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dynamic assessment [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5(1):55-73.

[3]Sternberg, R. J. & Grigorenko, E. L. Dynamic Testing: The Nature and Measurement of Learning Potential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Poehner, M. E.,Zhang, J. & Lu, X. Computerized dynamic assessment: Diagnosing L2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earner responsiveness to mediation[J]. Language Testing,2015(3):337-357.

[5]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6):452-458.

[6]孔文,方洁.另类评估的新发展——动态评估面面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35-42.

[7]孔文,李清华. 二语写作中的同伴反馈:对称性还是非对称性?[J].外语教学,2013(4):50-55.

[8]孔文,李敦东,余国兴. L2写作动态评估中的同伴中介干预与教师中介干预比较研究[J].外语界2013(3):77-86.

[9]孔文,吴艳花. 国外教师反馈研究三十年:理论与实践[J].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3):90-95.

[10]孔文,郭泉江. 二语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研究五十年[J].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2(4):14-22.

设备动态风险评估与预测研究 篇5

关键词:设备管理,可靠性分析,风险分析,动态风险模型,水溶造腔系统

1 引言

工业系统的大型化、复杂化大大增加了生产过程对设备的依赖,人们为了有效控制设备失效风险,不仅需要掌握设备失效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还必须了解设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失效风险的波动性[1,2]。目前,大部分设备失效风险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都是基于静态风险模型,假定系统总的风险以及系统各个单元所蕴含的风险是稳定不变的,而其波动性的研究却少见[2,3,4]。

对风险的波动性(即动态风险)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模型大都限于经济资本领域[4,5]。文献[6]、[7]的研究仅涉及了地理变化的动态风险,文献[8]考虑了动态风险信息的采集问题,文献[9]提出了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对系统功能的动态影响问题,都没有涉及动态风险模型的构建,没有提出完整的动态风险分析程序和方法,上述成果不能直接推广到一般工业系统的设备动态风险研究中。

在某些工业系统,设备失效风险在运行期间的波动性较为突出,全面评估和预测动态风险十分必要。本文以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水溶造腔系统为例,根据系统寿命周期内不同的功能需要和设备荷载的变化考查设备失效风险的动态属性,构建设备失效动态风险模型;将不同时段的风险值按时间排序,从而得到其全寿命周期的设备失效风险动态轨迹;据此预见动态风险变化状况,提出符合设备动态失效风险实际的管理方案和维修对策。

2 设备失效动态风险模型

2.1 设备失效风险及其动态属性

风险是设备失效造成潜在损失的量度,是风险概率P和相对风险后果S的逻辑乘积[10,11],即:

undefined

其中,R为风险状况的大小;P为事故发生概率;S为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度。

在设备运行周期内,设备工况、系统功能、环境状态等都可能发生变化,设备失效的概率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具有动态特性,表现为时间的函数,见图1。

2.2 设备失效动态风险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

2.2.1 失效概率P(t)的确定

(1)设备自身失效率

设备失效率在其运行的生命周期内呈“浴盆曲线”。早期失效期失效率较高且迅速下降;偶然失效期失效率较稳定;耗损失效期失效率上升[12]。若以t′∈(t′1,t′2,…,t′n)表示设备运行时间序列,则设备因自身原因的失效率函数可表达为λ(t′)。

(2)设备外部载荷修正系数

设备在系统中运行,而系统运行工艺要求常常发生变化,因此各个设备的运行载荷也要随之改变,从而导致设备失效概率发生改变[13]。若以t″∈(t″1,t″2,…,t″m)表示系统运行时间序列,不同时期的载荷变化函数为l(t″),则外部载荷对设备失效率的影响修正系数为C[l(t″)]。

综合考虑(1)、(2),设备动态失效概率应为:

undefined

2.2.2 设备失效后果S(t)的确定

(1)系统结构变化引起设备失效后果严重度

系统在运行周期内工艺要求的变化,还可能需要改变系统设备结构(如,当系统发生超过原设备载荷能力的改变时,就需要将单台运行结构系统改为冗余运行结构),导致相关设备在系统中的重要度发生变化[14]。由于这种情况主要与系统运行周期有关,故可用S1(t″)表示。

(2)系统功能变化引起的设备失效后果严重度

系统运行周期内功能发生的变化,可能导致设备失效将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即设备失效后果对于系统在各时间段实现功能的影响程度是变化的。由于这种失效后果主要与系统运行时间有关,故用S2(t″)表示。因此,设备失效影响严重度函数为:

undefined

综上,设备失效动态风险模型为:

undefined

2.3 设备失效动态风险轨迹

设系统寿命期为T,则可根据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风险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风险相对稳定的阶段T=T(t1,t2,…,tn),由式(4)得出每一阶段的某种设备失效风险值,将其标注在以失效的严重度为横坐标、失效概率为纵坐标的风险矩阵图[14,15]上,并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就可得到系统运行周期内该设备失效的风险动态变化轨迹。

通过基于时间的设备失效风险矩阵图及风险动态变化轨迹,可以非常直观的掌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该设备失效风险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根据其概率和严重度的大小及变化趋势,结合实际条件在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降低其风险,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3 实证研究

3.1 水溶建腔系统概述

地下盐穴储气库是选择合适的盐层,注入淡水进行冲蚀,形成一定体积和形状的溶腔,最后注入天然气。目前,江苏金坛正在建设的盐穴储气库是西气东输工程中的重点项目[16,17]。

3.1.1 系统工艺流程

水溶造腔系统地下盐穴储气库的关键工艺,流程大致为:使用加装液力耦合器的大型离心式注水泵组对储罐中的清水加压,通过树状管网将高压水调至合理的压差和流量,送入各个单井管线;具有一定流量和扬程的高压水通过各单井的中心管射入地下盐层腔体内进行溶盐造腔;溶入盐分的卤水则通过此水压从外层的中间管挤压回地面,通过地面管道输回注水站低压阀组间外输。若未满足外输工业用卤水的溶盐饱和程度,则被送入站内的未饱和卤水罐,等待以相同方式回灌造腔,直至满足外输要求,见图2。

水溶造腔系统分为:储罐、注水泵机组(电机、液力耦合器、离心泵)、高压配水间管段、低压阀组间管段五个设备单元。注水泵机组是最关键的设备单元。目前金坛储气库共有四套水溶造腔泵组系统,其中两套造腔(一套注清水,一套注未饱和卤水),两套备用,见表1。

3.1.2 系统运行的动态风险

在水溶造腔系统运行过程中,在建腔的井数、井深、井口位置、钻井或建腔工艺状态等参数都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各个井口和腔体的水质、水量和水压的需要,必须调整结构和功能,同时注水泵组也必须及时调整工况和组态。因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引起了设备失效后果严重度的变化、因设备自身失效率及外部荷载变化引起了失效概率的变化都很明显。

3.2 失效风险动态分析

3.2.1 失效概率分析

由设备运行资料整理(整理过程略)得不同时间段的注水泵失效率、载荷变化及其对应的载荷修正系数,代入(2)式,得失效概率,见表2。

3.3.2 失效后果严重度分析

水溶造腔系统从开始造腔到腔体竣工大概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造腔初期、造腔中期、造腔后期和注气排卤阶段。

(1)基于系统设备结构变化的注水泵失效后果严重度。造腔初期腔体较小,系统使用单泵注水。随着造腔的扩大,其对泵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不断上升,逐步过渡到三泵并联注水。基于此,单泵失效的后果严重度随造腔时间的推移逐步降低。而注气排卤阶段,由于天然气的高度易燃易爆性,其对泵组的可靠性要求突然提高。

(2)基于注水功能变化的注水泵失效后果严重度。腔体形状的控制关乎造腔工程成败,而腔形的调整就是靠控制注水水量和水压来实现。造腔过程的不同时期其对注水系统水量和水压稳定性的敏感度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导致注水泵失效对于造腔系统功能实现的风险大小在造腔的各个不同阶段是具有极大差异的。前期腔体扩大阶段敏感度要求相对较低,而中后期是腔形调整的关键时期则对工艺敏感度要求较高。

(3)基于以上原因,得单泵基于系统结构变化的失效后果严重度值和基于系统功能变化的失效后果严重度值。再由(3)式可得最终单泵失效后果严重度值,见图3。

3.3.3 动态风险矩阵图分析

将上述成果带入(4)式,计算得各时期单泵风险值,见表3,将其标注在风险矩阵图上,见图4。

从表3、图4可见:

(1)从设备运行上看,注水泵失效风险在造腔初期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泵处于早期失效期,失效率较高;单泵运行,结构可靠性不高;造腔中期风险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泵处于偶然失效期,失效率最低;两泵运行,结构可靠性较高。

(2)从系统运行上看,注气排卤阶段失效风险达到峰值,这主要由于此阶段注入危险性极高的天然气,系统对泵的运行稳定性近乎苛刻,其失效的后果严重度最高;此外,由于流量和压力精度要求高,采取单泵运行,结构可靠性不高。

(3)具体情况。①系统处于K状态时,注水泵失效的风险最大。此时系统处于注气排卤阶段,功能复杂,需要维护的井口数量较多;同时注水泵荷载增加,失效概率加大;②系统处于A状态时,注水泵失效的风险次之。此时系统处于建设初期,结构复杂;同时注水泵早期失效期,失效概率较大;③系统处于I、J、B状态时,注水泵失效的风险也较大。I、J状态主要是注水泵荷载较大,因此失效概率加大;B状态则主要是由于系统处于建设初期,结构复杂。

4 结论

(1)设备在工业系统中运行,其失效风险受系统和自身工况的影响,具有动态属性。

(2)本文认为设备失效的动态风险可以归纳为设备自身失效率变化、设备外部载荷变化、系统结构变化引起后果严重度变化、系统功能变化引起后果严重度变化,并依此提出了分析模型。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运行风险评估 篇6

智能化输电线路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获取全景广域的输电线路状态信息,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可视化展示各种运行状态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输电线路状态进行智能化分析、评估和诊断的任务[1]。输电线路增容系统作为智能输电线路技术支撑系统的重要部分,能在不新建线路的前提下增加原有线路的输送能力, 提高输电设备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帮助运行和调度人员更好地掌握和控制当前线路的运行状态,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架空输电线路的额定热稳定输送容量与环境温度、风速、风向、日照辐射等微气候条件,导线的物理特性,以及导线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目前,线路允许输送的额定热容量是为防止线路负荷增加时产生过热故障而制订的静态热容量极限。这种极限值是基于最恶劣气候条件(如晴天高温、无风等),为维持线路对地的安全距离而得出的,实际上这种最恶劣气候条件发生的概率是极低的,据统计小于0.02%[2]。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是在不突破现行技术规程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导线运行状态(导线张力、弧垂、温度等)、气候条件(环境温度、日照、风速等)和线路参数实时确定线路载流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在输电线路增容方面开展了许多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较知名的系统有美国USi公司开发的Power Donut平台,美国The Valley Group Inc开发的CAT1线路监测系统[3],以及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开发的DTCR系统[4]。国内包括华东电网、广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也都开展了输电线路增容技术的研究[5,6]。

当前阻碍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大规模应用的一大瓶颈是如何评估增容后线路的运行风险,从而为增容条件下线路的运行提供实施依据,确保增容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线路增容运行风险评估相关的研究还很少。由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原理可知,评估输电线路增容风险的关键是预测容量评估气候模型中引用的各种参数。本文提出使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产生气候模型各参数后验分布的随机序列来获取气候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通过蒙特卡洛(MC)模拟来预测导线温度的分布,计算出增容系统的风险指标。

1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运行风险评估原理

本文提出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风险评估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具体原理和方法描述如下。

1)通过安装在输电线路现场的在线监测系统获得若干天内的微气候数据——风向φ1,φ2,…,φt-1,风速v1,v2,…,vt-1,环境温度T1a,T2a,…,Tt-1a等3组影响输电线路热容量的主要气候参数的时间序列。利用MCMC方法分别建立风向、风速和环境温度模型。

2)将当前微气候数据代入各种气候模型中来预测未来一小时风向φt,风速vt,环境温度Tta 的分布。

3)将气候参数分布数据和线路负荷电流分布数据一起代入暂态热平衡方程,通过MC模拟来获取导线温度Ttc 的分布。

4)利用导线温度分布计算出导线温度Ttc 超过线路最大允许运行温度值Tc,max的概率,即为导线增容运行的风险。

2 基于MCMC方法的气候模型

2.1 贝叶斯分析及MCMC方法

假设变量θ为气候模型中的某一参数,变量y为观测数据,θy的联合概率分布为p(θ,y),变量θ的先验分布为p(θ),变量y的条件分布为p(y|θ),则

p(θ,y)=p(θ)p() (1)

根据贝叶斯定理计算考虑观测变量y后,变量θ的后验分布p(θy),得

p(θy)=p(θ)p(y|θ)p(y)(2)

式中:p(y)=∫p()p(θ)dθ

贝叶斯分析一般可以分成以下3步来进行:①在所考虑的问题中将所有观测量和未观测量的概率模型全部定义;②计算后验分布p(θy);③根据后验分布预测未观测量y˜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p()p(θ)dθ很困难,因此必须利用其他方法得到后验分布。注意到式(2)中p(y)的值不取决于θy,而是一个固定值,假设未标准化后验分布为q(θy),则

p(θy)∝p()p(θ)=q(θy) (3)

利用未标准化后验分布q(θy),采取MCMC方法来逼近后验分布p(θy)[7,8]。

MCMC方法的关键是建立一条平稳分布为目标后验分布p(θy)的马尔可夫链,它要求采样足够长的时间直到采样参数被认为已经能够代表目标后验分布。MCMC方法一般包括2种重要的参数采样法,分别是Metropolis-Hasting采样法和Gibbs采样法。2种采样法的具体算法详见文献[9]。

2.2 风向模型

在处理与角度相关的循环数据时,Von Mises (VM)分布通常是不错的选择[10],因为VM分布角的取值范围为0~2π。此处风向参数模型采用VM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f(φ)=(2πΙ0(k))-1exp(kcos(φ-μ))(4)

Ι0(k)=r=0(r!)-2(0.5k)2r(5)

式中:I0(k)为分布的标准化常数,用零阶Bessel函数表示;0≤k≤∞;0≤φ≤2π。

现认为参数k不随时间变化,参数μt时刻风向的期望值,利用一阶自回归(AR)模型来估计μ,即

E(φt)=μt=g(α1g-1(φt-1)+α0) (6)

式中:α1和α0均采用正态分布,α1~N(0,104),α0~N(0,104)。

函数g采用反正切函数[9,10],风向模型为:

p(φtμt,k)=(2πΙ0(k))-1exp(kcos(φ-μ))(7)

μt=2arctan(α1tanφt-12+α0)(8)

式中:k采用Gammar分布,kΓ(1,10-3)。

结合若干天的采样数据(本文利用6 d,144组采样数据),未标准化联合分布函数的3个参数α1,α0,k满足:

p(α1,α0,k|φ1,φ2,,φ144)t=2144((2πΙ0(k))-1exp(kcos(φt-μt)))exp(-0.5α1210-4)exp(-0.5α0210-4)exp(-10-3k)(9)

取自然对数之后的3个参数的边缘分布分别为:

由于上述边缘分布并不是常规统计分布,故用Metropolis-within-Gibbs采样法来生成马尔可夫链,将Metropolis采样法嵌套于Gibbs采样法中。

α1为例阐述具体如何嵌套算法。

步骤1:产生初值α10

步骤2:产生备选值α*1=α10+randn(1)σ。其中,randn(1)表示从正态分布(0,σ2)中随机抽取一个值,σ为该正态分布的均值标准差。

步骤3:计算比率r。为方便表述进行如下代换,令

r=min(exp(f(α*1)-f(α10)),1) (14)

步骤4:产生u=runif(0,1),即从均匀分布(0,1)当中随机抽取一个值。

步骤5:当ur时,α1t=α*1,否则α1t=α10

步骤6:令t=t+1,α10=α1t-1,重复步骤2—步骤5。

上述6个步骤阐述的是在Gibbs采样中如何从ln(p(α1α0,k,φ1,φ2,…,φ144))中随机抽取α1t,亦即Metropolis采样法实现步骤。另外2个参数α0t,kt的抽取同理,不再赘述。

还可以通过OpenBUGS软件更方便地实现MCMC方法,图2是使用OpenBUGS软件模拟生成的α1,α0,k马尔可夫链轨迹图。

通过图2可以发现,经过10 000次循环后α1,α0,k已经稳定,到达平稳分布,将前面5 000组数据去掉后的数据即可作为VM分布的3个参数,即风向模型的参数。

确定风向模型后,需要检验原采样数据是否服从MCMC方法得到的VM分布,使用Watson检验法检验表明,6 d的风向采样数据服从所得VM分布[10]。

2.3 风速模型

对风速模型的研究一般使用Weibull分布[11]。但有文献提到,通过对风速数据作频率直方图表明风速在低风速(接近于0 m/s)时存在一个尖峰[12],即风速在0 m/s附近的频率异常高,不能单纯用Weibull分布来描述风速。然而,本项目组近1 a对风速的观测数据表明该“尖峰”并不存在,故本文仍采用Weibull分布作为风速模型。1 a风速观测数据的频率直方图见附录A图A1。

风速分布为p(vt)~W(k,λ)。其中,k,λ的先验分布分别采用Gammar分布和正态分布,即kΓ(1,10-3),λN(0,103)。

由于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都是常规统计分布,此处不再详述。得到的Weibull分布参数经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表明,6 d的风速采样数据服从所得Weibull分布。

2.4 环境温度及日照辐射模型

环境温度大致以24 h的周期,将环境温度采样数据中24 h周期量移除,即令y为24 h环境温度变化量,yt=Tta-Tt-24a。变量y模型采用正态分布,即p(yt)~N(μ,σ2),μ采用AR模型,μt=α1yt-1+α0。其中,α1,α0,σ的先验分布均采用正态分布α1~N(0,104),α0~N(0,104),σN(0,104)。

由于上述环境温度模型与风向模型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MCMC过程,卡方检验结果表明,6 d的环境温度采样数据变化量服从所得正态分布。

日照辐射采用IEEE 738标准中的确定性模型而非与其他参数一样采用概率模型,其原因如下:①日照辐射与云层厚度密切相关,而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概率统计模型能详细模拟云层的变化情况;②日照辐射的波动对动态容量计算影响有限,对线路运行风险的计算影响很小;③IEEE 738标准中日照辐射取为可能达到的最大值,即比实际考虑云层影响后的值大,计算出的运行风险比实际要大,从安全角度看这样处理是合理的。

3 输电线路运行风险评估

根据IEEE 738标准,导线温度满足以下暂态热平衡方程[13]:

dΤcdt=1mCΡ(R(Τc)Ι2+qs-qC-qr)(15)

式中:CP为导线比热容;R(Tc)I2为导线焦耳热;qs为日照吸热;qC为对流散热;qr为辐射散热。

求解式(15)微分方程能够得到导线温度Tc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时间常数一般为10~30 min,认为1 h之后的导线温度已经很接近稳态温度,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导线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见附录A图A2。

在第2节中得到气候参数模型后,通过以下MC模拟来预测下一个小时导线温度的概率分布。由上述气候模型预测出下一个小时的风向φ、风速v和环境温度Ta,导线电流也通过估计它的分布来预测下一个小时的导线电流I。假设在下一个小时内气候参数和导线电流(φ,v,Ta,I)不发生变化,通过4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式(15)中关于导线温度Tc的微分方程,得出1 h时的导线温度Tc(1 h)作为该预测气候和电流参数(φ,v,Ta,I)条件下的导线温度。重复预测下一组气候和电流参数来计算下一个导线温度值。通过重复以上步骤足够多的次数之后就能得到整个导线温度的分布。

输电线路增容运行的风险就是指导线温度超过Tc,max的概率,作为线路运行安全的临界值。输电线路增容运行的风险指标为:

R=Ρ(ΤcΤcmax)=ΝfΝ(16)

式中:Nf为MC模拟中Tc(1 h)大于Tc,max的次数;N为MC模拟的总次数。

4 算例

本项目组在南方电网某110 kV线路上实际安装的动态增容系统已经稳定运行近3 a,采集的气候和电流数据近万组,从中取出2010年7月11日12时到2010年7月17日13时共144组观测数据作为例子来进行该增容系统风险评估。线路参数见附录A表A1。

2010年7月17日13时,风向为176°,风速为1.38 m/s,环境温度为37.2 ℃,此时的气候参数几乎为1 a中最恶劣的。根据稳态热平衡方程,基于IEEE 738标准给出17日13时线路的动态热容量为524 A。为了模拟线路载流量接近该热容量时的情况,将电流所服从正态分布均值设为500 A,标准偏差为5 A,利用上述气候模型以及此处的电流分布来预测17日14时的气候电流参数(φ,v,Ta,I)。进行1 000次MC模拟,图3为MC模拟所得到的导线温度—频率直方图。

此时线路增容运行风险指标R为0.001,表明若导线热容量为524 A,导线负荷电流均值为500 A时,导线温度仅有0.1%的风险会超过运行允许的最大值。显然,这个风险足够小,电力系统完全能够接受;同时,此时风险指标如此小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最恶劣气候条件发生的概率足够小,进行输电线路增容完全可行。

为进一步探究增容运行风险随着电流分布均值变化的情况,将电流分布的均值由500 A变到 1 000 A,标准差不变仍为5 A。图4是夏季增容运行风险随电流分布均值变化的情况。

从图4中增容风险变化趋势可以发现,由于此时气候条件已经相当恶劣,电流均值超过额定热容量后线路过负荷程度越来越严重,风险也随着迅速变大。若增容至650 A运行,其线路运行风险将超过10%,显示在气候条件极恶劣情况下进行增容运行必须相当谨慎。

鉴于上述风险评估基于夏季观测数据,为全面评估增容后线路运行风险,对冬季观测气候数据进行分析。从采集数据中取出2011年1月5日11时到2011年1月11日12时的气候观测数据来进行风险评估。

2011年1月11日12时,风向为161°,风速为1.441 m/s,环境温度为18.4 ℃,热容量为813 A,计算11日13时增容风险。11日13时电流分布均值为700~1 200 A,标准差为5 A。图5为增容风险随电流分布均值变化情况。

如图5所示,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冬季线路增容运行的裕度明显较大。在电流分布均值为800 A时,增容风险仅为0.8%,即负荷电流达到增容系统计算容量813 A时,线路的运行风险仅有0.8%,显示该增容系统计算容量有相当的可靠性。850 A时增容风险为3.2%, 900 A时增容风险接近10%,显然是不能接受的。随着电流分布均值的进一步增大,增容风险近似呈指数上升,电流越大,线路温度、弧垂超过允许值的风险上升得越快。

以上夏冬2季MC模拟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线路负荷电流达到增容系统所计算的热容量时,线路增容风险都控制在1%以内,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能接受的范围。从线路运行安全方面出发,说明输电线路增容系统能够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

5 结语

利用MCMC方法建立风向、风速和环境温度气候模型,结合线路电流模型一起利用MC模拟计算出导线温度的分布,进一步计算出增容运行风险指标。通过对输电线路实际增容监测系统夏冬2季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增容风险随着电流分布均值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增容系统所计算的热容量可靠性能比较高,线路风险控制在1%以内,完全满足工程要求。通过本文评估方法能给调度人员提供线路的运行风险信息,结合相关负荷预测技术能更好地进行智能化负荷调度。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aeps.sgepri.sgcc.com.cn/aeps/ch/index.aspx)。

摘要: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作为智能输电线路技术支撑系统的重要部分,能提高输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帮助运行人员更好地掌握当前线路的运行状态。为确保输电线路增容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中研究提出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对输电线路增容运行后的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各微气候监测参数后验分布的随机序列来建立风向、风速和环境温度等气候概率分布模型,结合线路负荷电流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来预测导线的温度分布,从而给出线路增容运行的风险指标。基于夏冬2季的典型监测数据,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动态增容系统给出的热容量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路运行风险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内,满足电网运行和调度工程的要求。

动态评估体系 篇7

(一)评(评估客体)和被评(评估主体)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Lidz认为:“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是对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价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价方式的统称。”[1]动态评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评价者的介入和互动”,“通过观察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作出的回应,可以预测他们的未来发展能力”[2]。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Dynamic evaluation)和语言教学动态评价具有相似性—都是为了发展和提高而进行双向互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专家和被评学校双方通过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真正实现指导促进发展的目标;二是被评学校在评估专家的指导下,根据评估标准和要求,有意识地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发展意识、促进内涵建设以期达到办学目的和要求。

(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动态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动态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标准也应该是动态的。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目的在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完善对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评估专家对被评学校的“专业剖析”、“说课”、“深度谈访”、“信息采集平台”等进行全面了解和重点考察,最过”[3]。其评估过程侧重于对评估主体过去内涵建设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而对评估主体当前内涵建设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没有作出评估。因此,就发展的观点而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仅要对评估主体过去内涵建设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而且要对评估主体当前内涵建设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充分发挥评估客体的指导功能和评与被评的互动作用,促进评估主体的内化并把内涵建设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真正实现内涵建设不是为了评估而是为了超越评估。

(三)人才培养不同于模具生产,生源水平是动态的

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生源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模具式生产的原料质量、加工过程都是可控的,其产品质量也是可控的。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远远复杂于产品生产,不同类型的学校生源水平不同;即便是同一所学校每届学生的入学水平依然存在差异;因此,生源水平是动态的。动态评估就是通过评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将动态的生源培养成能满足社会不同行业需求的、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一个以评估主体为评价对象,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既然是价值判断,就和价值取向有关。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是充分发挥评估作用的首要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以体现政府办学的意志和社会的需求,具有社会性;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社会的个体,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无论是静态评估还是动态评估,高等职业教育评估至少应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即社会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取向。评估的社会价值取向要求评估主体按照国家的办学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教育价值取向要求评估主体按照教育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规律,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评估客体的指导作用

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主要是以预设的评估标准为考核依据,通过现场观察和重点考察等手段,试图对评估主体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作出判断,指出存在的不足,以期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就评估的工作原则而言,评估专家应对评估主体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的定位和办学方向,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依然由学校的领导来制定。评估专家对学校和社会需求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评估专家的指导作用。因此,充分发挥评估客体的指导作用对促进被评学校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二)有效激发评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评估主体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所制定的评估标准或基本要求,即七个重要指标,二十二个观测点,包括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和社会评价进行内涵建设和数据采集,建立数据采集平台,撰写内部自评报告给评估专家提供参考。大多数学校是为了升格为高职院校、转制为本科院校或按要求(五年一轮)被动接受评估客体的检查而进行的评估。学校为了评估而加大投入力度,大力筹建各级实习、实训基地;广大教职员工加班加点收集、补充各种教学文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唯恐未能通过评估而丢了饭碗。这种为了评估而作出努力的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和敬畏;同时也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做法也的确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被评学校一时的发展,而且是为了被评学校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评估的真正目的是“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3]。因此,评估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评估的真正目的,才能把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才能充分发挥评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促进校企合作

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和学生个体需求分析,是建立在供求双方的调查和理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的需求、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需求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一方面,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评估,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应该根据各种需求关系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作为培养人的学校为了满足各种需求而进行的各种需求分析也显得弥足珍贵。满足各种变化中的需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目的,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通过需求分析,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更有利于人才培养,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动态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树立动态人才质量观和质量标准

质量观(Quality beliefs)是人们对产品质量优劣的评判标准和基本看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术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述和看法。陈忠根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或判断,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5]。王鸿江先生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容、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基本认识,它对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个体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6]。根据社会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取向,吕全国提出了适应性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和能力本位质量观[7];王全林提出了内适质量观、外适质量观和人文质量观;邱梅生提出了发展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整体性质量观和特色化质量观;张健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四合”质量观,即合发展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需要性[8];等等。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各类人才、满足各种需求为己任,无论哪种质量观都是动态的;因为,社会是发展的,各种需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也是动态的;因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质量标准和达到的目标也不同。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是一种以市场取向为主的质量标准”[9]。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动态评估主要是考察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在质量评价中,政府、企业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意见非常重要,特别是企业的价值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具体的实践活动[10]。

四、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发展展望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的不断完善,评估的目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等已深入人心;各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已从提高招生数量、扩大办学规模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依然是政府主导型评估,评估客体单一,社会评估机构匮乏,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尚不能有效参与学校的评估,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依然由社会自然检验,适合者录用,不适合者自然淘汰。换言之,学校的内涵建设变成了一次性的投入;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三年或五年一轮的评估没有真正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各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没有真正得到完善。就目前的评估现状看来,“静”态大于“动”态;就动态评估发展而言,为了更好地达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笔者主张的动态评估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为经常性的引导,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企业一年一度的员工培训转交给学校并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三方”互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一)动态评估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就动态评估的发展要求而言,政府主导型评估可由社会评估机构组织实施,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不只是任务性引导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从宏观的政策调控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方面引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怎样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政府部门要出台更优惠的政策真正扶持并引导企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这样才能摆脱学校单方面与企业合作的困境,使校企合作成为双方的自觉行为,使企业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实现共赢;企业的用工标准即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学生毕业前后能够实现零距离就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还得到企业的接纳和认可,那么学校的内涵建设不再是一次性投入,以学校为核心的评估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评估而是主动接受的评估。

(二)动态评估促进从模式到范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评估文件要求,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内部管理,准备各种评估材料,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然后教育主管部门选派专家组成员到学校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或暂缓通过。这样的评估模式给人以“走过场”的感觉。换言之,这样的评估模式尚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比如:社会参与评估不足,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漠不关心,学生就业就像“瞎猫碰耗子”—谁碰上谁得。动态评估,由社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由社会说了算,由用人单位说了算,由学生说了算。评估的模式(Model)转变为一种范式(Example)———种完善的,为政府、社会以及学生公认的合理的方式。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发展趋势。

(三)动态评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充分认识动态评估的实质和内涵,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随时受到社会的监督和检查,真正完善以学校为主体,教育主管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看做一种多方合作的互动关系,那么各高职院校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把内涵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看做一种自觉的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Lidz,C.Dynamic Assessment(Learning Potential Testing,Testing the Limits)[C]//In R.Fernndez-Ballesteros (ed.)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London: SAGE,2003:337.

[2]魏梅.系统—理论教学与动态评价述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45.

[3][4]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Z].教高[2008]5号,2008-04-09.

[5]陈忠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价值取向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19.

[6]王鸿江.现代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68.

[7]吕全国.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J].职教论坛,2008,(12)上:18-20.

[8]张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8,(6):69.

[9]任君庆,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现[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13.

动态评估体系 篇8

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CoPS)是指研制成本高、技术密集型、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由用户定制的大型产品、系统、服务和基础设施[1]。它是企业用于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2],通常包括两大类:复杂产品和复杂系统[3]。复杂产品(系统)包含大量客户定制的功能,需要多种知识和技能[4],如果涉及新兴技术则称为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具有如下三个特征[5]:(1)其知识基础在扩展;(2)其在现有市场中的应用在经历着革新;(3)新市场正在发展或形成。因此,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投入使用后,供应商要根据技术变化和客户要求,不断进行创新和系统升级改造。通常,新兴技术从发明到商业化运用还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实验室实验、调整型实验、接近实际工作状况的试验,才能投入应用。世界上许多机构与公司包括一些美国政府机构,都运用评价技术成熟度水平(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的方法度量新技术的成熟度(Maturity)——新技术从产生到可以商业化使用的各个发展阶段,比较不同新技术的发展状态来支持新产品开发与新技术应用的决策。目前, 技术成熟度水平评估主要运用在单相技术的评估[6],而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是融合了来自多个以前不相干的技术领域的技术和技术改进,将其他领域的技术和技术改进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出对市场有革命性影响的产品[7],因此在复杂新兴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存在技术的选择、开发过程评估和识别产品开发中的瓶颈等问题。

2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分析的思路

复杂产品通常包含多个部件,各个部件按照特定的结构组成具有完整功能的整体。而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是融合了来自多个以前不相干的技术领域的技术和技术改进,将其他领域的技术和技术改进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一般会有多项技术和技术集成方式成为研发的重点。技术和技术集成方式的评估就是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的内容。综合考虑各个层次的成熟度水平评估和产品的构成,可以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估体系。

表1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体系

表1中,产品由n个部件构成,共运用到了m项关键技术(包括成熟技术和新兴技术),存在单项技术在不同部件中通用的情形。☆表示该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从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到部件成熟度水平、再到产品成熟度水平都是逐层的支撑关系。根据上述的成熟度水平评估体系,产品成熟度水平不仅受其组成部件的成熟度水平的影响,而且受生产各个部件的组织管理系统的成熟度水平的影响,而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要影响所构成的部件成熟度水平,因此,依次评估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和部件成熟度水平是评估产品成熟度水平的基础。产品成熟度水平用产品成熟度等级(PRL) 表示;部件成熟度水平采用部件成熟等级(QRL) 表示;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用技术成熟度等级(TRL) 表示。即对各层次的成熟度水平分级度量,各层次的各个等级的成熟度水平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技术(或生产)风险, 即成熟度级别越高,风险越低;成熟度等级越低,不确定性越高。这在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拓宽了评估的对象和范围。在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建模过程中,需要逐层构建从技术成熟度水平到部件成熟度水平、再到产品成熟度水平的评估模型。为使建立的模型具有实用性,本文只考虑涉及产品的两两部件(或系统)之间、两两技术之间的交互关系来建立产品成熟度水平静态评估模型。

3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的评估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刻画了产品的技术状态与水平。由于产品是由众多部件有机组合而成的, 因此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是建立在部件成熟度水平评估的基础上;部件成熟度水平受制于支撑该部件的技术成熟度水平,因此必须首先评估支撑各个部件的各项技术的成熟度水平。

3.1 技术成熟度水平评估

在复杂新兴技术产品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往往不止一项,部件成熟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单项技术的成熟度等级。美国国防部2009年版本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手册》[8]将技术成熟度级别划分为9级。各个等级的技术成熟度水平的具体定义如下:

TRL1的定义: 观测和报告了技术的基本原理。

TRL2的定义: 技术应用(或方案)已经确定。

TRL3的定义: 已经完成技术的关键功能的分析和实验。

TRL4的定义: 部件或实验模型在实验室中确认有效。

TRL5的定义: 部件或实验模型在模拟使用的环境中确认有效。

TRL6的定义: 系统(或分系统)的模型或原型机在模拟使用的环境中被验证。

TRL7的定义: 系统原型机在使用环境中被验证。

TRL8的定义: 形成了真实系统,并经过验证和测试。

TRL9的定义: 真实系统多次成功地完成任务或实现功能, 验证真实系统稳定。

从TRL1到TRL9, 表示技术成熟度水平从低到高。

一个部件通常使用的技术并不是单一的,单项技术能否集成在一起受制于单项技术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和适应性,也影响着整个部件能否使用先进的技术。伴随着不断增长的技术复杂性, 技术之间的可集成和可兼容性越来越重要。简单的叠加单项技术的发展状态不能充分反映部件层面的技术发展状态与水平,必须考虑部件所用技术之间的可集成状态与集成水平。Sauser[9]使用技术集成成熟度水平表示两项技术之间的可集成状态,用技术集成成熟度等级(TIRL)表示。具体的定义是:

TIRL1: 技术之间的接口可以识别, 接口关系的特征能够充分表达。

TIRL2: 可以用详细特征表示两两技术之间经过接口的交互。

TIRL3: 技术间可以进行有序、充分地集成与交互和兼容。

TIRL4: 具有足够的方法保障技术间集成的质量。

TIRL5: 建立、管理和终止技术间集成可以控制。

TIRL6: 集成的技术在预期应用时具有可接收、转换和结构化的信息。

TIRL7: 已通过详细的验证并认为技术集成是可行的。

TIRL8: 实现技术集成, 并在系统条件下的测试和试验过程中达到完成任务的状态。

TIRL9: 技术集成成功地完成任务并通过验证。

从TIRL1到TIRL9,分别刻画技术集成成熟度水平从低到高的程度。

3.2 部件成熟度水平评估

在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和技术集成成熟度等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部件成熟度水平的评估模型。

假设一个部件共涉及m项单项新兴技术, 并且已评估了单项技术的技术成熟度等级,分别用0.1~0.9对应表示TIRL1到TIRL9。成熟技术取值为1。则单项技术成熟度等级的矩阵可以表示如下:A= [TRL1,TRL2,……,TRLm]T。

对于单项技术之间的集成成熟度水平, 可以进行两两技术之间的分析并建立如下技术集成成熟度等级矩阵。令:

其中:TIRLij=TIRLji。令:TIRLii=1,即相同技术之间集成成熟度水平最高。

计算矩阵:

BA/m = [TTRL1,TTRL2,……,TTRLm]T (1)

其中,TTRLi取值在0.1~1之间,可认为是在考虑了与其它技术集成成熟度水平后的单项技术的综合成熟度水平[10]。

如果一个部件采用了m项技术,则部件成熟度水平为:

QRL=(TTRL1+TTRL2+……+TTRLk)/m (2)

QRL取值在0.1~1之间。

3.3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表示了部件和组织内与部件相关的组织管理系统的综合集成状态与水平,评估内容和因素更加复杂。

3.3.1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中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是由各个功能部件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 因此部件成熟度水平直接影响着复杂新兴技术产品的成熟度水平。(2)产品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 其部件是产品的组成部分, 而集成的状态与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产品能否达到应有的技术状态。(3)技术成熟的产品并不必然地达到它应有的状态,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系统(如:供应链系统、人力资源、组织计划系统、营销系统、生产系统、工艺系统、财务系统)相匹配。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体系则直接决定着复杂新兴技术产品能否实现产品的技术功能,它是影响产品成熟度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的对象。尽管正在使用的组织管理系统可以认为其系统是成熟的(成熟度等级指标为1),但是现有系统是否和新兴技术匹配仍然需要评估。按前面的思路, 本文使用部件(或系统)集成成熟度水平表示部件(或系统)之间进行集成的状态与水平,并采用部件(或系统)集成成熟度等级(QIRL)分级量化。仿照上面技术集成成熟度级别的量化定义,部件(或系统)集成成熟度水平各个等级的含义是:

QIRL1: 可以识别部件(或系统)之间的接口, 接口关系的特征能够充分表达。

QIRL2: 能用一定的详细特征来表示对部件(或系统)间通过接口的交互。

QIRL3: 部件(或系统)间可以进行有序、充分地集成与交互和兼容。

QIRL4: 对部件(或系统)间集成的质量与保障具有足够的方法。

QIRL5: 对必需的建立、管理和终止部件(或系统)间集成可以有足够的控制。

QIRL6: 集成的部件(或系统)在预期应用时具有可接收、转换和结构化的信息。

QIRL7: 部件(或系统)集成已通过详细的校核和验证并认为是可行的。

QIRL8: 完成实际部件(或系统)集成, 并且在正常使用环境下经过试验与测试达到完成任务的水平。

QIRL9: 部件(或系统)集成成功地完成功能并通过验证。

从QIRL1到QIRL9分别刻画部件(或系统)技术集成成熟度水平从低到高的程度,取值分别为0.1~0.9。

3.3.2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

在部件成熟度水平和部件(系统)集成成熟度等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的模型。假设在产品包含n个部件, 并且已经评估了各部件的成熟度等级,分别用0.1~0.9对应表示QRL1到QRL9,并涉及p个组织管理系统,则部件(或系统)成熟度等级的矩阵可以表示如下: C= [QRL1,QRL2,……,QRLn,QRLn+1,QRLn+2,……,QRLn+p]T ,其中QRL1+i=1。

对部件(或系统)集成的成熟度水平, 进行两两部件(或系统)之间的分析和评估并建立部件(或系统)集成成熟度等级矩阵。令:

其中:QIRLij=QIRLji。令:QIRLii=1,即相同部件(或系统)之间集成成熟度水平最高。

计算矩阵:

DC/(n+p)=[QTIRL1,QTIRL2,……,QTIRL(n+p)]T (3)

其中, QTIRLi取值在0.1~1之间,可认为是在考虑了与其它部件(或系统)集成成熟度之后的单个部件(或系统)的综合成熟度水平。则采用了n个部件并涉及p个生产管理系统的复杂新兴技术产品其成熟度水平为:

PRL=(QTIRL1+QTIRL2+……+QTIRL(n+p))/(n+p) (4)

PRL取值在0.1~1之间。

4 复杂新兴技术成熟度水平评估方法的应用

某企业开发大型环境试验设备,目的是在地面给航天器材提供一个模拟太空中的气候环境,并在此模拟环境中测试航天器材的性能指标。该产品的主要部件和用于每一个部件的支撑技术及其成熟度水平如表2所示。

经过企业内部专家评估,在每一个部件中使用两两技术之间的集成成熟度水平如表3所示。

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在每一个部件中使用的技术的TTRL值,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部件的QRL。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部件Q3是该产品开发的技术瓶颈。

由于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现有的供应链系统QS、组织和指挥系统QD以及人力资源系统QH,经过评估这些系统和产品部件的集成成熟度水平如表5所示。

根据公式(3)可以计算出各个部件(系统)在考虑集成关系的综合成熟度水平,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部件3和现有人力资源是开发该产品的瓶颈,根据公式(4)可以得到该产品的成熟度水平为0.724。

5 结论

复杂新兴技术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由于选用的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需要对产品开发前景进行评估。本文从评估单项技术成熟度水平出发, 采用量化成熟度水平的方法,提出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构成部件的成熟度水平和复杂新兴技术产品成熟度水平评估的思路,并提出了评估和计算的方法,对于复杂新兴技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选择和决策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HOBDAY M.Product complexity,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Research Policy,1998(26):698-710

[2]HOBDAY M.The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An ideal form manag-ing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00(29):871-873

[3]REN Y T,YEO K T.Research challenges on CopS innovation[J].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2006,23(6):519-529

[4]杨志刚,吴贵生.复杂产品的创新及其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3):32-37

[5]乔治戴,保罗休梅克.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3

[6]王立群.美国的技术成熟度等级[J].质量与可靠性,2009(2):55-57

[7]FUMIO KODAMA.Technology fusion and the new R&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10-11

[8]DOD.Technology readiness assessment(TRA)desk-book[R].U.S.A.Department of Defense,2009

[9]SAUSER B,RAMIREZ MARQUEZ J,VERMA D.Determining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using an integration readiness level[R].USA: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

动态评估体系 篇9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构建一个健全、合理的评估法律体系,是当务之急。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人大财经委负责组织的评估法起草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评估法草案几易其稿,正式的征求意见稿已于2007年6月在评估法起草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并广泛征求了评估业界和有关社会各方的意见。为了合理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2007年9月中旬,评估法起草小组立法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进行了立法考察。同时,还重点组织关于美国评估法律和监管体制等专题研究。目前,评估法起草小组正在抓紧梳理各方面对评估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立法考察和专题研究成果,对其进一步修改完善,以便尽快拿出一个高质量的评估法草案,力争早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入正式审议程序。

动态评估体系 篇10

关键词:动态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体质量指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日益增加。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1]。本研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体检人群的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情况,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门诊体检者590例,其中男372例,女218例,平均年龄(45.16±8.84)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亚洲太平洋地区肥胖诊断标准分组:18.5≤BMI<24 kg/m2为正常体质量组(200例),24kg/m2≤BMI<28kg/m2为超重组(175例),BMI≥28kg/m2为肥胖组(215例),3组年龄、性别、高血压、降压药物服用情况等具有可比性(表1)。

1.2 BMI的计算

准确测量体检者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BMI=体质量(kg)/身高2(m)。

1.3 动态血压测定

所有体检者均应用美国伟伦动态血压ABPM6100监护仪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选择左侧肱动脉测量血压,昼间(7:00~22:00)每隔30min测量1次,夜间(22:00~7:00)每60min测量1次,记录仪自动记录并分析以下数据:24h收缩压、舒张压(24hSBP、24hDBP),昼、夜收缩压(dSBP、nSBP)及昼、夜舒张压(dDBP、nDBP)。有效数据低于85%的次日重新记录动态血压。

1.4 AASI的计算

将测得的动态血压数据输入计算机,以舒张压为因变量,收缩压作为自变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舒张压对收缩压的回归直线的斜率(regression slope),AASI=1-回归斜率[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的组间差异,定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3组动态血压数据及AASI指数比较

与正常体质量组相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24hSBP、24hDBP、dSBP、nSBP、dDBP、nDBP及AASI检测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24hDBP、nDBP和AASI检测值均明显升高(P<0.05);而24hSBP、dSBP、nSBP及d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 BMI与AAS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皮尔森相关分析数值显示,B M I与2 4 h S B P(r=0.2 4 7,P<0.05)、24h DBP(r=0.339,P<0.05)、dSBP(r=0.205,P<0.05)、nSBP(r=0.227,P<0.05)、dDBP(r=0.242,P<0.05)、nDBP(r=0.280,P<0.05)以及AASI(r=0.326,P<0.05)是成呈正相关。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有38.5%的15岁以上成年人身体超重。目前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主要为脂肪堆积可导致脂肪分解活跃,产生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体液量、循环血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亢进;交感神经活动增强;高胰岛素血症;前列腺素等降压物质减少;从而使外周动脉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容量增加及盐敏感性增高[3]。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偶测血压,由于存在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且同一被测对象在不同时间的血压也有显著的波动,因此单次偶测压不能代表真实的血压值。动态血压监测通过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全天24h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避免了偶测血压所得脉压指数的不足,更能准确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较偶测血压相比,更加客观准确。

体质量指数(BMI)是卫生组织于1990年公布的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用于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质量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研究表明,BMI与血压呈正相关;且前瞻性研究数据显示,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增加9%。本研究数据显示,随着BMI指数的增加,24hSBP、24hDBP、dSBP、nSBP、dDBP、nDBP检测值均出现升高,提示BMI指数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动脉硬化导致的动脉僵硬度增加和动脉弹性下降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动脉硬化是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将其列为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评估指标,并作为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4]。目前直接测量血管的顺应性是很困难的,广为接受的反映大动脉弹性功能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无创的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通过脉搏波波型分析得出的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其中,颈–股动脉PwV是反映动脉硬化的直接指标,因而被认为是“金标准”[5]。但由于上述二个指标的检测设备比较昂贵并需要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2006年美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常规24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计算出的反应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即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stiffness index,AASI)[6]。作为一项反映整体动脉弹性功能的新指标,AASI与传统的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如脉搏波传导速度,反射波增强指数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AASI不仅与靶器官损伤密切相关,并可预测心脑血管危险。本研究的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与动态血压值24hSBP、24hDBP、dSBP、nSBP、dDBP、nDBP及AASI是呈正相关的。此结果提示当BMI值超过正常范围时,AASI值会随之增加,表明AASI与BMI指数数亦有良好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BMI与AASI指数有密切的相关性,对肥胖人群血管功能评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1.The task force for the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 he European Society ofHvpertension(ESH)and of t 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Hypertens,2007,25(9):l105-l187.

[2]Li Y,Wang J G,Dolan E,et a1.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derived from 24 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Hypertension,2006,47(3):359-364.

[3]De Caterina R,Zampolli A,Del Turco S,et a1.Nutritionalmechanisms that influence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 J ClinNutr,2006,83(2):421S-426S.

[4]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1.2007 ESH-ESCpra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ESH-ESC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2007,25():1751-1762.

[5]Laurent S,Cockcmft J,Van Bonel L,et a1.Expert consensusdocument on arterial stiess: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clinicalapplications[J].Eur Heart J,2006,27(21):2588-2605.

上一篇:新闻档案资源下一篇:会计应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