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体系

2024-05-28

金融学课程体系(共12篇)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加大了与世界金融业之间的联系,我国金融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这给高校金融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金融学教学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做出变革,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我国金融业发展需求。

1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如今,金融业在行业发展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1.1混合经营

早在20世纪末,美国金融业就掀起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浪潮,金融业经营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业的混合特征日益凸显,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很快被打破, 许多金融机构都在经营主打业务的同时兼营其他金融业务。

1.2金融业的电子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金融业很快迈进了金融电子化阶段,这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提供了便利,金融机构随时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金融业务服务。

1.3金融微观化

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金融需求,各类金融活动越分越细, 金融业务的微观特征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高校金融教育必须加强金融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关注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来说,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加强金融学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加强金融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才能提高高校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提高高等金融学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出更多专业的金融学人才。

2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过细,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

金融学是一门在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期货学、经济数学基础之上衍生、发展起来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金融学教学中,以上各学科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及,受此影响,高校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细致安排, 课程设置分的非常细,并且,许多高校还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专业前导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在专业教学中突出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固然为学生学习宏观金融知识提供了便利,但是,它也带有明显的缺陷,即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专业课内容狭窄,这对学生专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2课程结构僵化

许多高校在金融学课程体系建构上,都非常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但是却不重视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的结合,在课程计划设置上也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生都是在第一学年就开始主修领域课程的学习,除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市场学、保险学等专业课程,许多课程大都是以金融学专业课程附属课程的形式存在。并且,许多课程都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缺少课外培养环节,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发展。

2.3忽略学生个性培养

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行业工作的金融人才。但是,从高校当前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它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宏观金融类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当今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 对微观金融分析工具和训练方法认识不足,对学生金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缺乏足够的关注,金融选修课覆盖面狭窄,建设滞后。可以说,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高校金融教学难以满足时代金融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策略

3.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

金融业是金融学发展的导航仪,高校应紧贴金融业发展要求来建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深入分析社会金融业发展现状,就金融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展开研究,设置覆盖专业教育内容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将金融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都囊括到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去,在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更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兼顾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多样性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同时适当增加思想教育、金融学术与科技活动等实践内容的比例,坚持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前瞻性,认真思考未来社会发展对社会信用学、金融消费学、中小金融业务经营和金融工程等新兴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完整人格、能力发展方面综合考虑,如何打破传统的金融学课程结构,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3.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社会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要坚持通识教育原则,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在金融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际化知识和身心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将学生课程体系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包括专业理论和前沿课程、实践课在内的金融教学提供基础保障。而为了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的有效性,高校还要将每一课程模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将其细化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及实践课,并加强三个模块课程及同一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高校还要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覆盖范围,根据时代金融形势变化开设更多进口金融学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如网络金融、行为金融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无学科、无边界选课,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现实经济现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3.3兼顾宏观与微观金融发展要求,强化实践教学

要想培养出更多的专业金融人才,高校必须正确处理基础理论教学与知识更新、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构中兼顾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发展需求,在坚持银行、货币、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知识教学的同时,在金融教学中增设更多的实用性课程,如房地产市场、网络金融、增加资本市场、期货市场金融知识,增加更多的有关直接融资和资产定价方面的知识,克服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对微观金融关注不足的缺陷。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中,要求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关注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实践教育,确保每一门金融课程都要沿着 “理论 + 实践”教学的方向有序发展,努力发挥实践课、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实验课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坚持 “引进来”的教学策略,邀请金融专家、学者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使学生尽快接触真实的金融世界。

综上所述,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之于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因此,高校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应统筹兼顾,合理设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同时科学制订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合理安排金融专业教学课时,以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的发展为金融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根据金融业人才需求现状,建构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也成为高校金融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从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做出了研究,以期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体系建构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2

【摘要】

根据所学知识,历数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与发展,从金本位制度,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以及现金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不再实行的原因。通过对于金融危机的分析,展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前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正文】

一、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根据我在大二上半学期所学习的金融学,您近日所教授我们的国际金融学内容,以及我日常关注新闻,所涉猎的金融体系知识,我认为金融体系经历了如下发展及演变过程。

国际金融体系自形成以来,先后经历了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出现了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金本位制度

纵观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处于金本位制度,即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直接兑换黄金。将各国货币和黄金相挂钩,就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它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虽然黄金作为最终清偿手段,是“价值的最后标准”,充当国际货币,但汇率体系呈现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由于汇率固定,从而消除了汇率波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促进世界贸易。但它大大限制了使用货币政策对付失业等问题的能力,只有当黄金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稳定的,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才能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波动性,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坚持金本位制度也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控制它的货币政策。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贸易造成了极大破坏,各国不再将货币兑换成黄金,金本位制度由此崩溃。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已成定局时,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中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布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然而,根据文献资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局势的变化和发展,美国国内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多次经历贬值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终于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元停止兑换黄金以及国际固定汇率制瓦解之后走向崩溃,国际金融体系从此进入了调整和改革的历史阶段。

(三)、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各国为了维持国际金融的基本稳定,于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 并对IMF协定作了修改,这一修改实际上只是承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现状,而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如国际本位货币的规定、汇率制度安排、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资本流动的规则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由此,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汇率随市场状况变化而波动,但是又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状况。在这一体系下,依仗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的霸主地位得以保留。目前,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以及支付和储备手段。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仍在运行。

根据目前的形式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更强的适应性,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和不合理性,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仍无法消除。近年来,国际社会有关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尤其在此次金融危机过后,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 系成为各方金融学家的热议问题。

二、金融体系改革前景

由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及我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诸多学者专家对于国际环境剧烈变动下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索。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金融危机的反思及对未来的措施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我查阅了文献,根据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导致金融危机蔓延的原因中,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诸多弊端是很大一个方面,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是治理危机的出路。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金融体系、金融理论与实践均面临着严峻挑战甚至存在制度性缺陷。尽管金融危机扩散全球的表面原因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但更深层原因却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助推的国际货币国家的危机传递。虽然世界各国均针对性地、陆续推出了大量救市举措,如中国的四万亿救市政策,但这大多是短期性的应急之举。所以,要从根本上铲除危机发生的根源,以避免类似危机,就必须标本兼治,着手研究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

(一)、美元对外过度供给导致流动性泛滥

通过现行的金融体系,还是美元占主导地位。世界各国通过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形成外汇储备和美元资金,再用外汇储备和美元资金购买美国国债、企业债、股票及衍生品等,以美元资金进入美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衍生金融产品市场。这样,美国通过累积的庞大财政和贸易双“赤字”,借助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多发的巨额美元为流通手段形成大量的金融资产,使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积聚。美国则以投资等形式拥有各国的资产,各国也成为美元帝国的支持者,进而形成了一个虚假的、恶性循环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单极货币体系支撑美国国内过度举债消费

美元本位使得美国可以通过无节制地印钞进行对外支付,满足国内消费,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与之相对应,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推动经济的同时,换取了大量以美国国家信用为支撑的美元,随后又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美国金融资产。大量美元的流入也使其利率下调,降低了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长期以来,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度举债消费给美国带来了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不具备坚实的基础,当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巨额债务便浮出水面,并最终酿成一场偿付能力危机。相当于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使全球为其危机买单。而中国一直以来是以储蓄见长的国家,相当于我们无形中为美国的债务买单。

(三)、国际经济失衡

随着战后欧洲、日本的复兴以及进入21世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与巴西即俗称“金砖四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美国经济的超群地位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与美元的垄断霸权地位之间形成了矛盾,并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加剧激化。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进行。这样看来,我认为如果具备了完善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

金融体系改革前景

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溯源,让人们意识到改革和重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已势在必行,建立一个可信透明的、能够适应21世纪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国际金融体系成为各方共识。

(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完善国际监管体系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暴露出来最明显的弱势就是发展超前,监管滞后。因此,监管体系改革是最迫切任务。遵循的原则应是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维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强化对所有金融从业机构的监督。任何新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均应从全球视野进行抗周期性的国际监管,防止其在繁荣时期金融杠杆的过度使用。1.应当设立美元发行的国际制衡机制。美元自由发行的恶果表明必须对各国货币尤其是国际货币的发行进行规模限制,应以经济规模和黄金储备为标准适度发行,减少其对金融的震荡与危害。2.制定健全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统一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控制体系,共同关注和追踪跨国金融活动和资金流动,着重对离岸金融、对冲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统计与监测。

3.设立国际监管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国际化,需要一个国际机构协调国家层面利益,实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监管,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扮演了国际协调者的角色,尽管采取的措施引起了许多方面的抵触和反对,但仍然从政策建议、救援资金、国家间协调、预防对策等诸多方面对危机国提供了帮助。然而,在此次危机中它们几乎完全没有应对准备与应对措施,并且在整个危机中无所作为。

1.应当确立真正的全球性储备货币,这样才能克服建立在国家货币上的国际储备系统内在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2.同时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公开性和重要性。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协调和决策机制更加公平、透明和高效,以使其具备更强的监管能力。

3.重新确立国际金融机构决策的基本原则。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人事安排和股份比例上应进行调整,增加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

(三)、构建多元制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

金融危机证明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的危害。因此,构造多元、有约束力、相互制衡的货币体系是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中之重。由于美元拥有欧元及其他货币无法比拟的广阔而深厚的金融市场,因此,尽管目前美元一路下跌,但全世界仍愿意持有美元。基于此,可考虑在现有美元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国家、地区的货币,如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各国货币充分竞争,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重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使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和影响,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

从短期看,出口下降使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看,中国仍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机遇。

1.我认为应当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货币合作,强化人民币的“周边结算功能”,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及国际影响,以迅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双边可以自由选择结算方式提供更多便利。所以发展人民币基金,扩展人民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最终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为基轴的、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稳定三极。

2.我认为还应当完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增加人才储备,积极应对危机。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金融体系积极采取抵御措施。银行业加强了信用风险防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也采取了相应的减持拨备等举措。同时参与国际协调与合作这既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国际金融体系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金融业应借助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增进与国际金融的互动,实现合作各方的互惠、互利、共赢,以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的需要,并最终提升中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国际金融》、《浴火重生—入世后中国金融结构的变革》——徐明棋

2、《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重建国际金融体系金维虹》金维虹 金融时报,2008-12-8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3

一、高职金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

建设科学、合理、实用、有创新的高职金融英语课程体系,首先应明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为此,应当做到一下几点:第一,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第二,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预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第三,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因此,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笔者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高职金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商务、金融理论基础并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熟悉掌握金融及财务相关的专业实践环节,了解相关法律,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强,能够运用英语从事商务、金融业务,能胜任国际商务涉外金融或财务部门工作。

2.人才培养规格

第一,掌握较系统的英语听、说、读、写及相应的跨文化知识,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参加相应的全国性英语考试,并取得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或CET四级或六级证书。

第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处理往来的商务信函、编制外贸单据及网上信息发布、信息采集、网上咨询的能力。

第三,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基本程序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或金融活动,参加并获得金融英语资格证书。

第四,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规则与实务,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处理流程,掌握必备的单证操作等知识,能胜任外贸单证员工作。

第五,了解并掌握国际结算中的工具,能胜任国际结算业务工作。

第六,了解经济法常识,熟悉财经法规,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胜任财务会计、出纳、收银员等工作,参加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二、高职金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1.以就业岗位为导向,按岗位群建设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高职金融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立足于岗位设置课程,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以增强学生对岗位的实践与适应能力,避免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就业岗位错位,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2.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及实践性

(1)针对性。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以职业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课程设置要深入社会,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注重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2)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就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能够在岗位“留得住,站得稳”。因此,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高职特色,理论“够用”,技能“实用”。

(3)实践性。课程设置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够用”为度,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以特色课程带动实训的实践性课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针对所开设的课程,开设制单实训、财会模拟等实训课程。

3.突出“双证书”,体现一专多能

课程体系设置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专业培养方案中应引入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效实施“双证书”甚至“多证书”教育。

4.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均对应了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突出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理论课程设置上,除基本的公共课外,课程设置可按照“需要”进行必要的整合,打破学科性,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体系中,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要针对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系统地安排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

三、高职金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高职金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笔者所在学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1.金融英语课程设置

金融英语课程由四大模块组成:公共基础必修课、职业基础必修课、职业技术必修课、职业拓展选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的一类课程,是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职业基础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的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练习的一类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的课程,才能促进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职业技术必修课是按照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某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设置的一类课程。这些课程由若干能力练习模块组成,每一个能力模块就是一个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个或多个岗位技能,才能适应日后所从事职业的要求。职业拓展选修课设置了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在已开设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选择进一步的学习并获得相关的技能,实现“双证书”的目标。

2.金融英语专业课链式设计

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也是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的途径。按照专业课程教学服从、服务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原则,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对应岗位群核心能力的链式金融英语专业课体系,如表1所示。

课程体系研究是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的依据,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研究,金融英语专业应按照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此外,在课程结构调整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等,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金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以就以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核心与根本任务。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4

一、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 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 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成为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15) 》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公布后, 天津大学率先颁布《天津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 成为国内首个推出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的高校[1]。此后, 许多高校纷纷将国际化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制定了突出自身优势、各具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极为广泛, 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 即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人员交流、课程体系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化[2]。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是指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扩大高校办学的全球化视野, 对国外教育开放与融合, 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办学模式的国际化是指国际合作办学:一是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招收当地学生;二是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在国内办学, 培养本国学生。人员交流的国际化包括学生和师资的国际交流, 其中师资国际交流的程度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一是外籍教师所占的比例;二是本国教师中具有在国外留学、进修或学术交流经历的比例。学生的国际交流主要包括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本校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两部分。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是指开展国际化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以及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二) 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内容

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是更深层次的国际化, 是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 构建国际化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必要途径。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开设国际性 (或者涉外) 内容的课程, 如开设世界经济、国际法律、国际关系等课程, 或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 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第二, 开设用外语 (主要是英语) 讲授的课程;第三, 课程实施的国际化, 即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授课时间和地点等的国际化[3]。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金融工程、投资学为核心的主干课程, 基本涵盖了金融学的主要领域;二是各高校依据各自优势、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的各类选修课程, 如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学、期货市场原理与实务、信贷理论与实务等。但是,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国有银行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金融活动深受政府干预和影响, 我国高校在设置金融学课程体系时仍然偏重于宏观理论, 微观金融比重偏低, 定量分析和实践环节有所欠缺[4]。

(一) 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现状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明确提出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形势下, 我国许多高校都制定了金融学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即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金融人才。

第二, 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保持宏观金融研究与教学优势的同时, 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微观金融理论与技术课程, 以及银行实务、外汇交易实务、证券投资实务等实际操作课程, 弥补了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已开设的课程中, 各高校纷纷增加国际性内容, 如对金融理论的国际背景和历史介绍、使用国外案例等。此外, 一些高校利用自身的师资和学术优势, 直接与国际著名大学的金融学教学接轨, 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逐步缩小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

第三, 开设双语课程, 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近年来, 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 使用国外原版教材, 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 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 许多高校加大了引进国外优秀金融学教材的速度, 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大学金融学专业教材, 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第四, 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我国高校金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教学方式多样化。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 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和金融证券实验室。一些高校推广案例教学, 通过对各类案例 (尤其是一些国外案例) 分析与讲解,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实务课程,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 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成绩显著,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 国际化课程体系尚不成熟, 差距明显。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境况, 尚未制订成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国际化课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缺乏对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指导, 从而影响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 由于我国金融学处于传统金融向新金融的转型期, 我国高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带有很强的过渡特征:在“宏观金融研究”框架下增加部分“微观金融”和“实务内容”。但是, 这种具有临时过渡性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缺点:系统性不强, 修补痕迹明显;必修和选修课程比重设置不合理, 选修课程的范围及选择较小;各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 知识结构不完整;微观和实务课程比例较低;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课程时, 没有与国情相结合, 脱节现象严重。其次,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 国际化程度不高。我国金融体系基本上属于具有明显传统金融特征的封闭式金融体系, 虽然也与国外金融中介存在各种业务联系, 但并未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 大多数高校虽然开设了国际金融理论、外汇业务、国际结算等国际课程, 增加了国际内容, 但依然缺乏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市场运作方面的深入了解, 运用国外案例、介绍国际背景历史时往往流于形式。

2. 双语教学比例较低, 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

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 半外语型, 即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中文讲授; (2) 混合式双语教学, 即使用外文教材, 中英文交替讲授; (3) 全外语型双语教学, 又称沉浸式双语教学, 即以外语讲授教学内容, 教学中不使用汉语。2001年, 教育部颁布《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其中对于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学科, 要求“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然而, 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首先, 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层次较低, 主要处于前两个层次, 即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中文授课, 或中英文交替授课, 距离第三层次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 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比例较低, 与教育部的要求有差距。据统计, 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 211高校不到2%, 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5]。

3. 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有待提高。

在推广双语教学时, 我国高校有两种主要的选择教材方式:一是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一是自编英文教材。某些高校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考虑, 排斥国外优秀教材, 而是使用自编英文教材, 由于受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和英文水平的限制, 自编英文教材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偏差的问题, 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 但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金融学的教学要求和实际, 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 导致使用效果事倍功半。

4.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有待更新。

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程度, 一些高校积极进行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尝试。但是, 许多高校金融学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 常常是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由教师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由于大量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未应用到高校金融学教学中,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教学效果差。

三、加速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建议与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高校应积极采用措施加速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一) 制定政策, 明确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要求

为了推动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高校应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 出台金融学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标准, 确定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的目标, 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 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 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现有的金融学课程体系, 将其分为“宏观金融模块 (含金融学、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课程) ”、“微观金融模块 (含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公司金融、个人金融、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 ”、“金融技术模块 (含金融统计、金融计量等课程) ”和“金融实务模块 (含银行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等课程) ”[6];在十门核心课程外增设更多的微观金融、金融技术、金融实务课程, 以选修课形式供学生选择 (见表1) [7]。

首先, 对已开设的金融学课程进行梳理, 注重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 明确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范围, 避免内容重复和真空地带。其次, 在设计课程的先后次序时, 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内在逻辑关系, 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顺序, 保证金融学教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三) 建立健全双语授课的课程体系

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如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 中文授课。

在双语教学层次上, 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 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 (核心或选修课程) 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 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见表1) 。此外, 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 建议分班教学, 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 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四) 推进金融学教材的国际化建设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快教材的国际化建设, 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国外出版的教材一般都配有教学目标、讲义大纲、练习、课堂活动建议等资料, 课堂演示文稿、教学光盘、习题库及答案、学习指导、网上资源、教学网页等教辅材料, 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充分的参考,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 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 组织学科和教学专家成立进口教材审查机构, 对拟引进的教材、音像、教学辅导材料进行审查和管理。

此外, 在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时, 教师要注重对所授内容的本土化, 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建议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中译本作为参考书, 增加我国国情或案例内容。

(五) 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首先, 高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 高校要充分利用电子化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1) 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水平, 集中金融专业优势组织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研制与开发; (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密, 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

[2]许长青, 阚阅.高等教育国际化:欧洲案例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8, (1) .

[3]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 .

[4]“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2) .

[5]对高校国际化评价指标的一些思考[N].云南大学校报电子版, 2011-12-16.

[6]鲁永恒, 孙永波.工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国际化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经济师, 2010, (2) .

第八章 金融体系及金融基础设施 篇5

第八章

金融体系及基础设施

幻灯片2

目录

 第一节 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 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两种格局  第三节 再论证存款货币银行  第四节 中介与市场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 金融基础设施

幻灯片3

第一节 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

一、金融体系

二、金融功能

(11)3 幻灯片4

一、金融体系 1.定义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等各金融要素构成的的综合体。

(11)4 幻灯片5

一、金融体系 2.构成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

(11)5 幻灯片6

一、金融体系 3.类型

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二是以法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11)6 幻灯片7

二、金融功能

哈佛金融学教授罗伯特〃默顿认为,金融体系具有以 下六大基本功能:

1、清算和支付功能,即提供了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

2、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即汇聚资金并导向大规模的无法分割的投资项目;

3、为在时空上实现经济资源转移提供渠道,即金融体系提供了促使经济资源跨时间、地域和产业转移的方法和机制。

(11)7 幻灯片8

二、金融功能

(4)风险管理功能,即金融体系提供了应付不测和控制风险的手段及途径;

(5)信息提供功能,即金融体系通过提供价格信号,帮助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非集中化决策;

(6)解决激励问题,即金融体系解决了在金融交易双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及委托代理行为中的激励问题。

(11)8 幻灯片9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两种格局

一、中介与市场的对比

二、对不同格局的论证

三、不同格局如何形成

四、格局的演进趋向

五、优劣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11)9 幻灯片10

一、中介与市场的对比

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 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 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 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是 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储蓄存单等。

(11)10 幻灯片11

二、对不同格局的论证

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因此,美国英国的金融体制常常被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国、法国、日本则被称为是“银行主导型”。

中国的金融体系,静态观察,银行占绝对优势;动态观察,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11)11 幻灯片12

三、不同格局如何形成

剖析欧美的金融发展史,可以看出,人为的政策管制,对 一国金融体系格局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管制政策大多取决于对某次危机的反应;而体制一旦形 成,就会出现路径依赖——体制变革的成本通常大于维持原 有体制的成本。

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

(11)12 幻灯片13

四、格局的演进趋向

1.近些年,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极为强劲;而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却好像步履蹒跚。

2.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信息技术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了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原来处于绝对优势的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越来越多地受到直接市场融资的竞争压力。

(11)13 幻灯片14

四、格局的演进趋向

——战后通货膨胀经常发生,利率风险加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制,汇率风险加剧。于是刺激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从而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

——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压迫下,积极创新;同时,政府的管制也趋于放松,但在更为迅猛的资本市场扩充面前依然显得柔弱。

(11)14 幻灯片15

四、格局的演进趋向

3.事实上,在传统的银行主导型国家中,如德、法、日,资本市场都显示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4.因而,各国金融体系是否会“趋同”,或者说,是否会向美国模式“收敛”尚未可知。

(11)15 幻灯片16

五、劣势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1.现代金融理论常常假设金融市场是最好的金融运作的形式;金融市场发达的体系,要比主要依靠银行的体系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

但是,不仅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主要是依靠银行体系推进经济增长,而且直至今日,主要依靠银行体系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增长也还在取得不俗的表现。

(11)16 幻灯片17

五、劣势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2.如果做出了规范的逻辑论证,论证市场的确优于机构,那么收敛于美国模式的判断至少可以确认是一个理论假说。

的确有这样的推导:当市场处于“完善”状态,即对资源配置充分有效时,金融中介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11)17 幻灯片18

五、劣势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但是要使这样的判断成立,必须假定市场上的所有交易者都有能力自己构造投资组合。显然,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假设条件。

而且,伴随着金融市场交易的扩大,实际生活显现的趋向,并不是个人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行为日益增多,而却是日益更多地借助于金融中介参与市场交易。

(11)18 幻灯片19

五、劣势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3.对于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前景,还有许多不同角度的分析比较:

——从风险分担与管理方面的优劣比较;

——从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劣比较;

——从监管方面的优劣比较;

——从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劣比较……

但几乎都存有不同见解,头绪纷繁,极难做出定论。

(11)19 幻灯片20

第三节 再论证存款货币银行

一、将金融中介机构作为总体的研究

二、传统银行的衰落

三、银行存在理由的再论证

四、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

五、优劣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11)20 幻灯片21

一、将金融中介机构作为总体的研究

1.考察银行与市场的关系,实际包括两个层次:

(1)金融中介机构与市场的关系;

(2)存款货币银行与其他金融中介的关系。由于银行必 将势微、衰落,甚至泯灭的议论流行,也激起了对金融中介 机构总体的研究。

(11)21 幻灯片22

一、将金融中介机构作为总体的研究

2.金融中介,过去往往是银行的同义语,今天,在国际组织和金融理论研究中,则多用以涵盖种种金融中介机构。这是因为,在存款货币银行与投资银行、与证券经纪、与交易商、与做市商等等之间,如果从金融功能着眼,存在着有基本意义的共同点:

(11)22 幻灯片23

一、将金融中介机构作为总体的研究

——所有金融中介都为金融产品的交易服务;可以是金融产品的单纯“中介”;也可以是销售者、购买者。

——所有金融中介都是信息的生产者,提供有关金融交易所必要的信息服务。

——所有金融中介都本着统一的保险原则,集合、分散、转移金融风险。

(11)23 幻灯片24

二、传统银行的衰落

银行必将势微、衰落,甚至泯灭的议论主要在美国流 行。这既涉及银行与市场的关系,也涉及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的关系。

在长期实施分业经营的国家中,银行比例的下降是明显的。

幻灯片25

二、传统银行的衰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幻灯片26

三、银行存在理由的再论证

1.西方传统的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 息的不对称。对于这两者通常归纳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 摩擦的存在。

如果结合实际生活解释其思路,大体是:银行具有规模 经济的优势,从而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银 行,不仅可以节约信息收集成本,而且可以加工出来高质量的 信息产品并据以加工出可供选择的决策判断。

幻灯片27

三、银行存在理由的再论证

2.假如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也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 市场的摩擦不复存在,银行中介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的确明 显下降。但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不仅没 有出现,反而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于是又从风险和 “参与成本”角度的剖析。

幻灯片28

三、银行存在理由的再论证

3.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于是银行家有 了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为之服务的客户群。而银行具备在这方 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这就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 为银行的中心职能。

幻灯片29

三、银行存在理由的再论证

4.在 “完全市场”的假设中,所有投资者能够无摩擦地 参与市场。但在现实生活之中投资者想参与市场,必须付出 参与成本。而且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这就使投资者难 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 己存在的价值。

幻灯片30

四、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

(11)24

(11)26

(11)27

(11)28

(11)29 1.存款货币银行的传统特点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典 型间接融资。这里要讨论:在现代经济中,它与货币的必然联 系。

2.货币,有两个不能单独存在的基本功能:

(1)对价值的度量,(2)用以结清各种应收应付。幻灯片31

四、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

3.现在的技术,任何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用 以作为结算的手段是没有困难的,但不与排他的货币单位结 合在一起,就不可能被社会普遍地、无争议地、无条件地接 受。

4.脱离了支付功能的抽象“单位”也不存在。货币单位的 值,是由经济过程本身所决定的,现在,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是支付手段的需求与供给。

(11)31 幻灯片32

四、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

5.结合度量价值单位与支付功能的货币,是以债权债务的形态存 在,而这类债权债务必须是面额与市值不发生背离的债权债务。只有在这 种形态下,货币金额就是确定的债权债务金额;反过来,债权债务的金额 就是确定的货币金额。

能够满足这样要求的货币载体,只有间接融资债权债务的凭证。其 他金融工具都不能取得这样的资格。而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环节,就是银 行。

(11)32 幻灯片33

四、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

6.如果肯定货币是以债权债务为载体,那么货币的支付不过是债权债务的转移与对冲。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于货币支付系统的任一环节均不能不成为集中支付准备和相应的共计支付准备的融资中介。这就是说,从货币支付系统的角度来看,间接融资的功能,也即银行的功能,有其继续存在的根据。

(11)33 幻灯片34

第四节 中介与市场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

一、银行业务的证券化

二、银行在资本市场中扩充经营范围

三、中介机构向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张

四、再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五、MM定理 幻灯片35

一、银行业务的证券化发展

1.证券化对经济生活所覆盖的范围日益扩大,既是事 实,也是必然的发展走向。

2.在金融领域,银行业务,特别是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有 迅速的发展。如抵押贷款中抵押品的证券化,消费信贷的证 券化,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

3.银行的运作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就交叉在一起。通过资 本市场,银行解决了保持流动性的矛盾;资本市场也相应地 扩充了自己的领域。

(11)35 幻灯片36

二、银行在资本市场中扩充经营范围

西欧大陆全能性银行,一直从事有关资本市场的经营。但在典型的分业经营国度,银行的经营实际也占资本市场业务总量的相当份额。比如在美国,在利率和外汇衍生工具的市场上,银行已成为主要交易商。

银行所以冒从事衍生品的交易风险,是由于传统业务收入明显下降。应该说,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主体,是不会株守传统的领域而不为自己开拓新的盈利途径的。

(11)36 幻灯片37

三、中介机构向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张

(11)37 幻灯片38

四、再释直接与间接融资 1.对于这两者的界定,最常见的表述是:两者的区分是以资金从融资人转移到筹资人手中的过程中是否需要通过一个金融中介机构作为界限。

就最初使用这对概念时的背景来说,界定中的“中介机构”指的基本是银行。所以用这对概念来讨论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迅速扩大和传统银行融资方式受到严重挑战的消长变化是很方便的。

幻灯片39

四、再释直接与间接融资

2.然而,当中介的形式越来越繁多并对中介机构越来越作 广义的理解之后,就使得如何界定这对概念出现不少纷乱之 处。于是就有种种对如何界定加以修正的说法,但有时更加 纷扰。

3.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创新,面对机构与市 场日益相互渗透成长,这对概念已难于严谨明朗地区分。

幻灯片40

五、MM定理

1.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在《美国经济回顾》上发表的《资本成本、公 司财务以及投资理论》。在完美市场上,没有税收等情况 下,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其核心内容是:在具备完美资本市场的经济中,企业价 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

幻灯片41

五、MM定理

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 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映到股票 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 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 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 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 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幻灯片42

五、MM定理

2.为了证明MM定理,作了以下假设:

(1)没有所得税。

(2)无破产成本。

(3)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且所有证券都无限可分。

(4)公司的股息政策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

幻灯片43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五、MM定理

3.虽然MM定理本身属于公司理财的理论范围,但它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假设MM定理成立,意味着经济中的所有金融工具——不论是股票,是银行贷款,是债券,还是其他,都具有完全的替代性,都可以被视为一类金融资产,只需要一个利率就可以把它们串连起来。

(11)43 幻灯片44

五、MM定理

4.就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多少接近这样理论抽象的现实条件并不存在。中国不存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股权和债权的流动性很低,股票、银行贷款和债券之间的替代性也极低。更缺乏简单应用该模型论证企业资金来源与资金营运效益的相互关系。

(11)44 幻灯片45

第五节 金融基础设施

一、定义

二、央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

(11)45 幻灯片46

一、定义

狭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 清算体系。

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还包括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 律程序、会计与审计体系、信用评级、监管框架以及相应的 金融标准与交易规则等。幻灯片47

二、央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

1、支付清算系统和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的职责

支付清算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 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

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支付的过程从最简单的当面 支付,到通过中间人的支付,到超出本地市场的支付,到超出 国界的支付;支付的工具从铸币、现钞的支付,到利用票据的 支付,到通过中介的账面金额划转的支付,等等。

各国大多有法令明文规定,中央银行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 职责。幻灯片48

二、央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

2、支付清算体系的作用

由中央银行主持下的支付系统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设 施”,犹如高速公路。良好的基础设施使资金在债权债务人 之间顺畅流动,保证经济健康运行。

为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构建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的支付系统,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幻灯片49

二、央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

3、常用的支付清算体系

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立即单 独全部进行交割。

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轧出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划拨余额清算。

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指单笔交易金额巨大,但交易笔数 较少,对安全性要求高,付款时间要求紧迫的支付方式。

小额定时结算系统:又称零售支付系统,该系统主要处 理大量的每笔金额相对较小的支付指令。幻灯片50

二、央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

4、票据交换所

票据交换所是最早形成的支付清算组织。有关支付清算 体系的原理在这一组织中均可找出脉络。

世界上第一家票据交换所1773年在伦敦成立。

中国最早的票据交换所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6

关键词: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145-2

0 引言

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金融信息化是交叉的学科,使计算机领域和金融领域相结合,培养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复合、技术性的信息化精英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金融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设计金融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将是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将是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和实践能力较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应有别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的构建方法和过程。首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途径和方法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比较明显。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职业性。而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无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紧密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础需求相结合,确定岗位技能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最后制定学习成果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这使得课程既能够紧密与实际相结合,又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理想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在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上,一方面需要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情况,两者相结合,确定学生的能力、态度、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需求,以此向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的预期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 以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招聘网站中职业岗位描述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分析和专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职业基础能力目前状况,最后将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教育规律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形成以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以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1 企业调研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为深度的专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除了需要对企业人才专业和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并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因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包括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调研等。其次进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调研、学习能力的调研、学习兴趣调研、专业基本知识要求调研、职业基础技能要求调研、职业经历要求调研。通过两个方面的调研,可以较为确定的分析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雏形,进而为课程体系构建服务。

3.2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3.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频次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要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4 创建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矩阵

金融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兼备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现代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过程、银行产品的运作流程,清楚掌握金融信息化维护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商、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从事金融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根据金融信息化专业特点将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思路为:根据金融信息化相关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技能目标;将技能目标,转换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可考核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经考核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使目标课程与实施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5 总结

以预期成果为本的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即为根据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的需求与课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方法,课程群有针对性的完成不同的预期学习成果,课程与相关企业岗位职责的需求紧密联系,全部课程完成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并对应不同岗位群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使课程设置企业岗位职位需求有机结合,实现毕业到就业的良好过渡,体现技术性应用型教育的优点;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使学生对各门课程的学习成果一目了然,而且对学生了解学习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果也是了然于胸,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是经过有效的企业调研和学生情况调研而设置的课程设置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对专业知识重复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重复训练,使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适用更具针对性。

参 考 文 献

[1] 秦秀媛,葛雷,文雪巍.大数据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5.11.

[2] 秦秀媛,文雪巍.基于“成果为本”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7

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才教育模式

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将目标定位于培养能满足金融行业和各类相关行业全面需求的通识人才上。通识人才意味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与金融相关的一切岗位。这样的目标定位往往被认为是更能拓宽就业范围,增加就业选择的机会,提升就业率,吸引广大学子报考。然而,从近几年金融本科专业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类岗位类型很多,面向于毕业生的初级岗位往往要求更加专业化的人才,而不是综合性的金融人才。比如,银行的柜台岗位可能并不需要很宽泛的金融学、经济学知识储备,但需要掌握账户的借贷、点钞识钞、与银行客户的沟通等等一些与银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某一具体业务领域的技能,并且必然要求我们放弃通才教育模式,不能说金融专业,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每个领域都学一点,这会导致学生每个领域都只能掌握基础知识,无法掌握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上的面面俱到对于培养实用性人才非常不利。同时,公共课的设置上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什么课程都开一点,极大地挤占了学生学习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时间。

(二)课程建设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仍然以传统的课程体系为主,先是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等基础理论课;后是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学等几门专业课,十几年来基本不变,很难体现出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也就很难适应金融行业的需求。课程体系一成不变,缺乏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往往给学生带来一些陈旧过时无法使用的知识,最后造成了金融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或出现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三)实践课程比例过低,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金融行业基层业务工作的人才,课程教学必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课程设置上要做到直观易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国家对财经类专业或院校,实习实验的要求相对较低,导致很多开办金融专业的院校,实习实验基地建设相对落后,高职院校金融学专业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关门办学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应用性课程和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导致理论晦涩难懂,不能适应高职学生和就业的要求;实习操作课程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要点、工作的流程,就业不具有明显优势。

(四)课程难度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大多都是依据本科金融专业的课程和教材来规划设置,无非就是在本科的基础上精简了几门课程,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精简了部分内容。这严重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高职院校学生有其特殊性,普遍表现出理解、记忆力差,掌握知识、创新思维能力低,学习无自觉性,做事凭兴趣,自信心不足,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关键。金融专业总体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冲击,这就要求课程安排设置要抛开那些难度较大实际使用率很低的课程,增加浅显易懂和趣味横生的课程。

(五)课程体系设置依据不合理

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依据于已有的课程体系,因此,全国高校的课程基本雷同,没有鲜明特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无法跟上市场的变化,也就无法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还是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它的建构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不仅要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侧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体系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因此,更加科学合理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将专业课程细化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考虑将设置部分基础课程列为必修,如经济学基础、基础会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列为基础必修课。而专业课程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设置成选修课,而且每个业务领域的课程要统一选修。比如选修银行业务课程的同学,必须要同时选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银行会计、银行信贷管理学、电子银行学、风险管理、项目评估、银行信用卡、个人理财、基金销售、银行服务礼仪等等课程,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设课程;选修证券业务的同学,要选择财务管理、审计、证券投资学、证券发行和承销、证券经纪、证券分析、证券基金、财务分析、金融营销、投资理财学、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等等课程。专业选修的原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基本业务方向,该方向内的课程必须全部选择。选修不同业务方向的同学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他方向的科目。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能够获得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每年度都进行评估和调整,将哪些不适应经济形式变化,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坚决删除掉,增加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课程的调整要极具灵活性和前瞻性。比如随着基金业的蓬勃发展,可多开始几门基金相关课程;农村金融市场有待开发,其可增加几门农村金融业务的课程。课程的设置也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新的其他院校都未曾开设过的课程。比如随着金融欺诈案例的增加,可以开设一门防范金融欺诈的课程;又如随着老龄化社会逐渐形成,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增强,可开设老年理财业务课程;加之随着全民金融需求的增加,可开设金融培训学课程增加对普通大众金融知识普及的业务需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有创新意识,设置好的教学计划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三)提高实验实践课程比例,增加理论课的实验环节

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验实践课程一定要有足够的比例。课程设置上要有明确要求,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同时,还要安排全部课程总量的二分之一用于专门的实验实训课程和现场实习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要有专业的教师和企业资深业务人士现场指导,要有完整的实验实训步骤,有明确的考核要求。此外,实验实习课程绝不能流于形式。高职院校教育要求理论以够用为度,且要设置明确的理论课程实践要求,比如讲授经济学基础,可以安排学生深入市场,了解价格以及价格弹性等问题。实验环节、实验课程、实习课程都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特色,只有保证了足量的课程,才能保证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课程体系设置以调查为依据,难度体系合理

为了避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脱离市场实际需求,课程设置必须有明确的调查依据。高职院校应该成立课程设置调查组,进行两项调查:一是要每年度调查一次市场目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主要在哪些方面,如果市场目前需要大量的银行基层柜台人员和服务人员,则可以开设银行柜台业务,银行业务营销、银行服务礼仪等课程。如果银行人员需求饱和,而股指期货人才将会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而大量短期,则可开设股指期货、期货经纪等课程。二是调查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访谈学生、课程难度如何?如果某些课程基本上没有几个同学能看懂或听懂,就要坚决减少这些课程的课时。如经济学基础、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学等课程晦涩难懂,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要求,就可以精简经济学基础的课时量,放弃某些金融衍生工具的课程。课程体系设置要以这两项调查为基本依据,结合权威课程设置标准,合理设置出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能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曲国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建设及教学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5,(4).

[2]方荣军.“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刍议”[J].池州师专学报,2003,(6).

[3]金绍珍.“高等职业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报,2004,(3).

[4]潘丽娟.“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3).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8

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金融知识的市场需求分析

1.1 应用型财务管理的兴起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 趋向于“应用型”教育。经过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生, 具备相应领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等方面具有应用和复合性,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此, 许多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发生变化, 不再是传统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而是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 即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知识, 具有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等专业能力, 能够在企业、证券公司、银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资金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证券投资、会计核算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转变无疑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复合性, 对学科交叉尤其是金融理财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1.2 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 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各种财务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 不可避免会参与其中。

首先,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迅猛发展, 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 既为发达国家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 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涌入, 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处于极大的金融风险中。这些对财务人员的理财观念、风险意识、知识结构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 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目前有效的资本约束还未形成,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掌握相关市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运作规律, 并具有较强的发展适应能力。

因此, 市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求其掌握专业核心知识, 具有综合运用能力, 而且还要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能够理解我国金融机制及法规。要培养此类人才, 在其系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 开设一定数量的金融类课程必不可少。

2 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所采用的课程体系框架多分为五个层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公共课, 即为通识教育课程, 强调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奠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因其与专业性质无关, 故不必开设金融课程。后四层都属于专业教育课程, 不同层次中金融类课程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2.1 专业基础课中, 几乎没有金融类课程

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 各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甚至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无不妥, 但对财务活动的生存环境———金融市场, 及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金融机构未作丝毫介绍, 这显现出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尚有欠缺之处, 亟待进一步完善。

2.2 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有所增加

专业主干课是构成财务专才部分能力的核心课程, 也是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等院校传统选择的为中级财务会计、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中投资学为金融学课程, 在财务活动的三个环节, 即筹资、投资和分配业务中, 投资是中心, 投资的需求决定了筹资的规模, 投资的预期收益构成了筹资成本的约束条件。而投资的现实收益则成为财务分配的基础。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设置为专业主干课。

随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 除了传统开设的投资学课程外, 各高校对专业主干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如复旦大学的必修课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货币银行学和资本运营;东北财经大学开设了金融学和公司理财等。这说明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数量。

2.3 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随不同院校的特点而变化

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课程设置, 体现出各高校对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所以, 在不同的本科院校, 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设置的多少和具体的开设种类都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 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 十二门的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如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等占了九个。而中国人民大学在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更看重的是会计类专业课程, 所以在其二十多门的选修课程中, 金融类课程仅仅只有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和证券投资学五门。其中证券投资学是必选课, 是作为专业主干课中没有开设投资学的必要补充。

综上分析, 在当今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 金融类课程已占一席之地。但对比我国庞杂多样的现实市场需求, 金融类课程的设置在数量和种类上明显不足, 为能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 必须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对其中金融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

3 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化设计

3.1 增加专业基础课中的初级金融课程

在西方经济学中,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者的英文都是与资金运动有关的“Finance”一词。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 两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中, 应至少开设一入门级金融课程, 如《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 这两门课内容相似只是角度不同, 都是比较浅显但较为全面的对金融学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货币的产生发展、相关形态制度的演变;可以掌握财务分析中关键因素———利率其作用及运行机制;可以初步认识筹资或投资等财务活动所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

如今, 大多数高校都将这门课开设到专业主干课中。这实际上是混淆了《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关系, 二者不应是并列而应是前者为后者的学习进行铺垫和打基础。因此, 应将《金融学》调至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果学校较为重视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知识的培养, 还可在专业基础课中除《金融学》外, 再加设一门金融课程, 如《金融市场学》等。

3.2 加强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实践环节

市场迫切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看重的是其灵活运用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和知识进行理财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在于财务主干课程的理论学习, 更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实生活的财务活动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 以及整个金融市场都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 仅仅加大专业主干课中金融类课程的数量远远不够, 还应加强培养财务管理和金融相互交融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般来说, 尽可能将专业主干课中的金融类课程放在全真模拟实验室中, 通过采用模拟炒股实验、上市公司融资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甚至沙盘对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方法, 着重训练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整理运用财务数据, 设计分析模型的综合能力。即便不具备全真模拟实验室的高等院校, 也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基本方法, 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财务金融知识, 为其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

3.3 设置专业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

虽然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选修课中, 都开设了金融类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 学校并无特别要求, 但学校对该专业培养重点和方向的不同导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如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本身就隶属于会计学院, 该专业学生在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的选择上, 必然以财务会计有关课程为核心, 多选择公司治理、高级财务会计、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 不能完全满足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能够培养出既能满足金融市场需求, 同时又能突显学校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人才, 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 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中设置金融类课程的学分下限。例如, 若某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限选课一共要求30学分, 其中金融类课程不低于8学分。这样, 选修课中金融类课程的种类及数量多少, 仍由学校根据自身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来设置, 只是为了配合市场需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而此要求还兼顾了学生个人的兴趣偏好。

总之, 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了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质, 提高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知识的要求。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金融类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其进行合理设置, 从而实现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目的, 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摘要:结合市场需求, 对财务管理专业中金融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进而从课程体系的不同层次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金融课程,课程体系优化

参考文献

[1]殷俊明, 马丽君.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商业会计, 2011, (13) .

[2]张娜依.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3) .

[3]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6) .

金融专业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篇9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 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 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它是介于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之间的一种教学方式。实训实训教学内容一般可包含课内实训、专向实训、课程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课内实训, 一般在理论教学课程当中以实务操作、案例方式的形式进行或设计单一的实践内容进行训练。以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为例, 讲到信用工具中票据相关内容, 可以和学生一起填制本票、汇票的内容, 讲到通货膨胀可以举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针对证券交易、期货期权、保险学等课程设置配套的实训课程;专项实训是面向某一岗位设计完整实训内容。以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为例, 模拟整个银行业务, 按照模块分别联系, 最后集中考核。课程综合实训是综合多门课程的内容开始实训项目, 比如金融的股票、外汇、期货三合一模拟操作, 将三种投资品种利用一个交易软件进行模拟交易;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体验企业具体的岗位要求, 金融专业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合作建设实习基地, 接受学生顶岗实习。

二、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 实训内容设置上的评价

实训内容一般从能否体现课程技能、理论和联系是否合理、整体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考核,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应体现连续性、整体性。金融学专业的实训课程设置都是和专业课匹配的, 比如《国际金融》配有外汇交易实训, 《期货与期权》配有期货实训等等。所以在内容设置上考核所教内容是否合理, 就可以看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以《国际金融》为例, 外汇交易在理论上讲授了套汇、套利、远期交易, 那么在实训课上就安排利用工商银行系统注册模拟账号进行套汇、套利的模拟交易, 给学生介绍银行远期交易的业务流程, 展示相关的文件, 这种内容安排就是合理的内容设置。而有的教师在实训课上仍然讲授交易计算, 这样就和理论的内容重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所谓的理论和实训也没有严格的区分, 比如讲期货与期权实务或者证券投资学的课程, 就可以把技术分析内容纳入到实训课程当中边讲授边操作, 把独立的实训内容融合到理论教学当中, 另外有的实训内容流程也可以在理论课上先告诉学生, 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 将来独立做操作的时候更容易有一些, 所以也不能单纯的将二者割裂开, 应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来考量.

(二) 实训讲授过程的评价

实训教学的过程应该从教师讲授和学生学生两方面入手进行考评, 教学方面要看教师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文件是否齐全, 指导书或任务书是否符合实际要求。上课前应该提前将实验指导书发到学生手里, 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 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如果需要分组讨论要提前拟订学生实验分组名单, 教师应该能够认真准备教案和讲稿, 明确实验项目教学目标和实验组织方式, 对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应有预见和应对措施;对每一个实训环节进行具体示范, 说明操作要领, 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和动作要领。在学生实训操作前, 对学生进行应知应会考核, 考核合格后, 再进行独立操作。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模拟演示、实训方案分析、实训方法指导、关键问题提示、现场问题指导、实训总结。教师应该能够认真指导学生实践, 基本技能训练充分, 操作示范熟练、正确、明了。与教学过程相对应的学习过程主要有学生理解教师演示、讨论比较实训方案、能够独立的动手操作。以外汇交易实训为例, 教师自行准备教学日历、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手册、项目卡片等内容。授课时会给学生演示交易流程, 告诉学生外汇买卖过程中如何确定买卖点, 如何下单, 指导学生将交易记录按正确格式填报。实训过程中, 需经常巡回指导学生, 发现学生操作错误及时纠正, 具体指导、解答学生实训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标准则是能否独立进行操作, 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 设置止盈、止损点, 会填制交易记录。

(三) 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

实训效果反馈也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反馈, 教师评价学生对实训技能、实训方法的掌握程度、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训态度、对实训项目的兴趣度。学生对实训效果的反馈包括教师讲解是否清晰明白、指导过程, 是否到位、实训项目掌握程度自评、受益度自评、兴趣度自评、实训项目好的部分、存在不足需改进的部分。对于企业顶岗实习, 效果反馈还包括企业的反馈信息。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专业技能评价、知识水平评价、工作态度评价、工作实绩评价等。以证券投资实训课程为例, 教师会通过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 交易状况, 实习报告书的书写状况来看学生学习状况, 利用模拟交易排名、交易频次检验学生主动操作情况。而学生自身通过实训的学习能否独立进行股票操作, 能够选择买点、卖点, 判断市场的走势, 能否具备这些技能成为评价学习是否有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企业顶岗实习则通过企业对学生的鉴定意见, 反馈信息, 来评判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企业对学生的实习状况的反馈, 主要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两方面进行, 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是学生是否认真对待本职工作, 有耐心, 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工作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是否具备了完成岗位工作的能力、较好地沟通协调能力。我们会根据企业单位的反馈来调整具体的实习方式, 将来准备将毕业实习拿出一部分学分、课时, 放在课程实习里, 实行分散化实习。

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实训教学的各个方面,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金融专业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能够利用模拟系统、模拟银行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训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比如今年指导学生参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非.高校教师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1.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10

一、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改革目标及国内外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可总结为:培养富于开拓创新精神, 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金融、经济、法律基本理论以及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主要为金融企业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管理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 国内有很多应用型高校开办金融学专业, 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简单翻版, 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属教学型本科院校, 应该突出应用型的特色。结合学院招生层次实际情况, 根据市场需要, 学院应将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实用, 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咨询等公司从事金融管理或金融业务工作的技能性应用型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素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要求学生金融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面宽,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二是业务素质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经济学和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受到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处理方法与技巧操作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金融企业业务技能问题的基本能力, 熟悉我国金融企业的法律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的惯例和规则,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要求的不同可分成五种:一是金融高层管理人才, 主要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高层经理, 如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 (CEO) 、副总经理, 他们是高层的职业经理人, 必须拥有较高的、较全面的金融企业管理素质;二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的高层管理者, 他们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 需要专才与通才教育良好的结合;三是中层管理者, 他们需要有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四是基层管理者和职员, 他们强调业务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五是从事金融教学和金融理论研究者, 他们需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从人才发展的角度, 高层管理人才往往是从基层开始起步的, 因此, 人才培养上不能将培养方案的设置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层次, 而应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设计, 培养全面的管理者。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着重培养第四种类型的人才, 即金融企业的柜台业务人员。

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应包括: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等。

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同财经类其他专业相比, 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金融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现代金融企业管理和金融业务创新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科研、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即动手、动嘴、动笔等实际操作能力。

金融学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为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动手、动笔、动口的能力, 我院在2006年就试行“精专业、重外语、强技能、考双证”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强化、提升金融外语写作与口语能力、加强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动手能力、考取金融企业职业资格证书, 实现金融专业的技能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经验借鉴

(一) 目前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 课程设置过细。

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 必然造成基础课过窄, 专业课过专,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面窄, 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 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的进步使各科交叉、渗透、综合, 新的应用学科不断涌现。仅仅掌握某种专门知识将无法适应新技术的不断衍生、科学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例如金融衍生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并且成为社会百姓理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但是这门学科又是在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期货学、经济数学、工程学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各学科都涉及一部分, 但又说不透。如果不单独设课, 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2. 课程结构过于僵化。

重视学科的完整性而忽视学科与学科的结合, 学科与学习者的结合, 学科与社会的结合;课程计划刚性过强, 弹性不足, 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一般说来, 金融学课程体系遵循着“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监管”主体脉络, 其他各门课程均作为主体脉络的附属课程。几十年来这种体系没有多大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与学生们的创造思维。

3. 课堂教学时数多。

在专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对学科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和复现, 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过程, 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 并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较为忽视, 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般说来, 许多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的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为6:4, 学生们只会纸上谈兵, 不会实际运用。例如国际金融中的外汇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的业务流程不熟悉, 更谈不上实际操作;股票投资是当前社会百姓投资最熟悉的一个投资渠道, 学生们学完后竟然不知道如何到证券公司开户、委托、交易与盘面分析。一些院校校内与校外实训与实习基地基地建设落后, 满足不了金融理论教学的需求, 提升学生业务技能无从谈起。

4. 基础技能性课程比例低。

反映了当前教育对金融经济问题侧重规范研究, 忽视实证研究;侧重定性分析, 忽视定量分析。而对信息化、国际化的21世纪, 要解决各种繁杂的金融经济问题, 必须大量运用实证研究和定时分析手段, 因而必须加大普通基础课的份量并提高其学习的要求。

5. 实践环节的设置层面过低, 课外培养环节不规范。

从目前国内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看, 认识实习、市场调查等巩固学生知识的环节过多, 而学生动手实践或进行策划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综合性实践环节过少。

6. 忽略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看, 课外的一切活动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各高校都忽视了文化氛围的教育意义, 对课外培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精心设计, 更为重要的是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工作。例如有的学生对资本市场感兴趣;有的同学多期货感兴趣;也有的同学对外汇交易感兴趣, 这就应该针对同学们的不同兴趣, 实行分类培养, 侧重个性化的金融业务教育。

(二) 国内外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1. 注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西南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等许多高校正在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为我校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 通过整合教学主渠道外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工作项目, 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一项活动。该计划将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 以教学、课堂、技能培训、讲座、活动等多种方式展开。该计划在实施中注重三个结合, 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 创造教育在我国已引起一定的重视, 一些学校捷足先登地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创造教育实验,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 注重培养通才。

日本于1985年提出了培养“四合一人才计划, 即集科技、文化、经贸、外语于一身, 既有科技内涵、又有文学艺术气质的人才, 并在许多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强调综合科学的重要性, 在课程设置上, 强调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在教学内容方面, 以学群、学类和专攻领域来组织教学。将课程内容综合化, 是当今培养通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途径。

3. 注重与国际接轨。

这一点在日本的高校中表现比较明显, 因为日本是一个以金融、贸易立国的国家, 由于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直接和间接地与金融、外贸有联系, 故而在金融学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各个院校都十分重视开设国际金融方面的内容, 以强化学生的国际金融、国际投资意识, 适应本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 注重学生自主权。

国外学生在学习金融专业课时有广泛的选择自由, 如日本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中主要是选修课 (因为在专业基础课中已经考虑了学生的专业口径) , 同时还有几十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学生专业口径的结果使学生毕业以后的适应面更宽了。

5. 注重实用型课程和量化分析课程的设置。

这样一来, 学生在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 具有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国外情况相比, 我国的专业课无论是学分数量还是必修课数量都要多得多, 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国外的大学教育重视素质教育, 而我国则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能力的培养。国外的专业课中选修课多, 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社会关系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另外, 我国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中设有较大一块的数学基础课程, 但在专业课程中却乏有金融理论的量化分析课程, 使学生空有一些数理知识却不知道运用, 分析问题达不到一定的深度。

6. 注重课程的综合化。

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 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 就是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 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 许多国家出台政策强化课程综合化, 如1991年, 美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专门人才质量方案》, 认为:“加强专门人才在生产和科技部门独立工作的能力, 是当前高等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基本方针。“为此, ”要求在课程改革上, 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 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又如日本筑波大学把综合科学纳入教学计划, 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很大关注, 日本其他大学也纷纷仿效, 大搞课程综合化的改革。例如开设金融创新课程, 尤其将金融衍生学作为重要课程来开, 不仅金融学专业要学, 会计、财务专业更要开设此类课程。

7. 注重学生的综合测评。

为引导学生重视创新素质的培育, 一些学校推行了突出创新素质的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它包括:金融企业组织领导能力、金融业务社交能力、金融业务经营能力、金融业务实践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社会实践, 形成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这种综合测评办法的实施, 对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起了良好的推动。

四、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一) 课程设计原则

1.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适当考虑减少公共基础课程时量, 增加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课时量, 增加一些人文、自然科学以及文理工交叉的边缘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并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2. 理论课程与实用性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在加强学生全面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贯穿于课程体系设计的各个环节, 加大实用性课程的分量, 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实践教学的动手能力。

3、课程结构灵活性原则。

课程结构灵活性体现在:一是使课程设置具有弹性, 适应金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 使课程体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动态调整的功能;二是使课程设置个性化, 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爱好, 为主动学习、独立研究、全面发展留有余地, 从而培养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4. 前瞻性原则。

课程设置的前瞻性笼统讲就是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未来的社会需求应具有预测功能, 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 所设置的课程要能满足21世纪金融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例如社会信用学、金融消费学、金融创新学、社区银行学、中小金融业务与经营、金融工程学等课程均是考虑的重点。

(二) 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根本性指导思想: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应体现“一体化、起点高、立意新”的特点。首先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针,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其次, 体现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遵循“更加注意素质教育, 注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面因材施教”的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再次, 人才的培养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体现现代金融教育的世界发展趋势, 与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相符。具体体现在:实行课程一体化设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围绕培养目标与培养未来金融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素质进行的, 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 按照平台加模块的方式对课程进行多维度的整合设计, 综合考虑人才的整体培养目标, 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整个课程体系, 从知识整体的角度来组织, 注重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 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范围, 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相联系, 避免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和明显的知识空洞, 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通过所有课程的整体化设计, 呈现知识、技能体系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对应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有一个整体认识, 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对真实管理世界的一体化认识与理解, 使学生能从整体、更宽阔的视野看问题, 掌握解决金融问题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进一步形成与固化。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 体现既符合国家教育部对课程体系改革精神的要求, 又能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特色的思想。

基于此, 考虑到教学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基础课程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在专业课程方面进行模块化设计。将现有金融课程分成学科专业基础课、学科专业选修课、学科专业核心课、职业能力课。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 前两年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夯实基础;后两年是加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突出实践性。在课程的先后设计上, 根据学科的相互联系和难易程度的进展情况, 特别是几门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 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顺序, 使得学生一边巩固一边学到新的知识。

另外在课程体系改革中, 还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知识的持续性与变革性的关系。教学内容既保持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又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新信息, 使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二是正确处理好职能管理与综合管理的关系。在课程设置既有如金融营销、金融会计学、资本运营、商业银行业务、国际金融、期货、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职能金融管理课程的教学安排, 也有金融监管、中央银行学、金融企业管理专题等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综合管理课程的安排,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三是正确处理好文化教学与科学教学内容的关系, 在教学中, 既重视定量分析和计算技术等科学导向的硬性技能训练, 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也要重视学生的软性技巧培训, 如商务谈判、金融企业业务处理技巧、金融企业文化、金融公关关系等课程的开设与教学, 能使学生的处理金融业务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四是正确处理基础理论学习与知识更新的关系, 在教学中既重视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又注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五是正确处理校内课程教学与校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非课程安排上, 一方面请进来, 邀请金融家、学者做专题讲座, 使学生尽快进入金融真实世界, 追踪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走出去, 在许多金融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参与实习单位的一些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邵宇.以课题体系优化为核心深化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

[2]王桂堂.金融学科建设与专业定位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11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把农村的發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将全面展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协调,农户企业的金融需求与金融的有效供给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矛盾突出。

1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1.1 金融服务严重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城以下的村镇设置了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单位,农为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在对当前农村金融有所供给,但由于其先天不足,大部分资金上划到省市分行,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而农村信用社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包袱沉重,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支农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

1.2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仍处在较低层次、低效率阶段。金融机构受贷款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发放小额贷款为主,支农贷款品种相对较少,额度较小,仅能满足部分农户简单的种养业资金需求,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1.3 针对贫困人口的公益小额贷款机构基本空白

农村地区农民收入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而商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这部分人的信贷需求并未设定在信贷支持范围之内。当前又无专门针对贫困人口的公益性小额贷款扶贫基金,对其提供金融支持,致使贫困人口越来越穷,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1.4 担保机构缺位

当前,普遍存在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而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和中小企业不能提供银行所需的抵押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是成立贷款担保公司。目前,成立的担保公司主要是企业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民并没有担保公司认可的反担保财产,致使一家一户为主的农户很难得到担保公司的担保。另外,担保公司的经营方式加重了农户或中小企业的负担,农民的贷款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5 农业保险缺失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大,遇到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农民会血本无归,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做为农业生产重要保障的农业保险,由于其高风险,低利润,商业保险机构根本不愿涉足。这给农民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1.6 金融机构创新不足

目前,做县域经济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主要业务品种仍囿于存、贷、结算等传统的业务。但由于软硬件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结算渠道不畅,已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网上银行、银证通、票据业务等新业务发展十分缓慢。

1.7 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良好的政府信贷支持系统和高效的司法制度能有效降低银行和农户、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县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部门在维护金融债权方面支持力度较小,甚至借企业改制、破产等手段逃避金融机构债务。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型金融企业,不是国家强制机构,对借款人逃避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行为无强制能力,从而使债务人违约成本过低,进而使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历史包袱沉重,积重难返。

2 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应该采取的措施

2.1 引进、设立新型金融机构,形成充分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在全国设立之势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应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依法设立新型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多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应当继续深化改革,可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从而提升其形象,提高其效率,真正使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2.2 引入国家扶贫基金解决贫困人口的贷款难问题

国家扶贫基金会是专门针对贫困人口发放小额贷款的公益性组织,该机构有多年的贫困人口小额贷款经营经验,且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当前较为正规的扶贫组织之一。国家扶贫基金会对于解决贫困人口贷款难,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

2.3 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发展,消除农民投资和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由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和政府救济,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拓农村市场,创新保险品种,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的有效方式,扩大农业保险参保基数,使农民向农业投资和银行发放农业贷款能够实现风险可控,保本经营。

2.4 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

抓紧建立健全县域信用担保机构,一是大力发展地方政府参与出资的信用型担保机构;二是积极培育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商业化运作程序组建的商业型投保机构;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农户自发组建,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型担保机构。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落实配套措施和办法,做好农业担保贷款的发放,切实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2.5 加快建立征信体系、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改革农村金融生态

一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信用信息库,完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共享和协调的平台,降低银行的征信成本。二是加强对农民法律和诚信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三是司法部门依据国家赋予的强制力对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赖债户实行强制执行措施,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对赖债户进行打击,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从而形成农户、企业讲诚信,不讲诚信就会受到经济、法律制裁的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2.6 改进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农村金融创新首先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一是农村机构应适时推出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信贷产品,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票据质押贷款等业务品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二是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设计出与农民消费特点相适应的医疗消费贷款,个人委托消费贷款,住房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业务。三是加大对公事业单位贷款的支持力度,积极向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提供信贷支持。四是以推进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系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现代支付系统建设,为农户提供多层次,高效率的支付清算服务。五是创新农村信用社的“信通卡”支付功能,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2.7 构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支撑体系

金融学课程体系 篇12

近年来, 国内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 已经在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 其中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将金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内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起步于2008年, 主要涉及:人才结构和需求状况分析, 培养理念、模式、策略等方面;同时, 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 侧重于实验教学的培养方式探索, 复合型金融信息人才培养方案建构,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金融信息服务专业 (方向) 建设等。2009年, 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探索性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需要强调的是, 该学院先后于2009、2011、2014年开展了金融信息服务方向的三本、二本、一本层次的学历教育工作, 在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里, 拟详细介绍该专业 (方向) 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相关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二、金融信息服务外包对专业人员的知识及能力要求

金融信息服务外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多学科复合交叉的显著特征。涉及的主要学科有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与金融学、外国语言学、管理学等。其中数学侧重于金融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则偏向其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等核心专业知识, 经济学与金融学则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劵等领域的业务理论和流程知识。另外, 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金融信息服务的行业管理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金融信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熟悉金融信息系统的架构, 了解金融业务流程;擅长金融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或能够独立开展数据处理、分析及挖掘的工作;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分析和处理金融业务;具备利用专业外语、商务外语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文化的协调沟通能力, 与团队或客户群体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与组成

1. 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在充分征求国内数学、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 会同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企业、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建构了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即涵盖数学类、金融类、计算机类、外语类及管理类五大专业的复合型专业课程架构, 各专业课程的基本比例为1∶3∶4∶1∶1, 参见表1。

2. 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组成。

(1) 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组成。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组成充分体现了金融信息服务外包对专业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及能力要求的核心特征, 现将其列表 (表2) 。

绎注:金融软件开发与实践, 金融软件测试, 金融数据库, 金融数据分析, 金融数据挖掘, 金融信息系统, 金融信息安全。

(2) 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组成。国际金融信息服务方向旨在培养能熟练从事金融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 或独立承担金融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 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水平, 熟悉行业管理知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因而, 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 这一点从专业课程体系的纵向结构中可见一斑, 参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遵循“由浅入深, 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的, 各层次专业课之间梯度分明, 衔接紧密, 充分反映了金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需要明确的是, 专业核心课程中的计算机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及维护能力, 金融类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经济、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知识, 两者综合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承担金融IPO、BPO、KPO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一点在金融软件开发、金融数据处理与分析两个专业模块课程 (含“金融软件开发与实践, 金融软件测试, 金融数据库, 金融数据分析, 金融数据挖掘”等课程) 设置中得以进一步明确及强化。

四、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及师资要求

1.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

多学科专业知识复合交叉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 这里的知识复合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两个专业为主干内容, 辅以数学、服务科学、管理科学等专业知识。需要强调的是, 金融信息服务需要的是熟悉金融行业业务知识的IT专业技术人员, 因而专业课程教学务必要围绕IT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能力培养这个主题进行;另一方面, 充分体现金融信息服务外包对从业人员的多种能力要求是课程体系的又一特色, 这些能力包括:应用IT技术解决金融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外语口头沟通及书面表达能力, 行业管理及业务协调能力。

2. 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性课程主要针对传统培养模式下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而设置。众所周知, 传统的信息类专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后要独立承担IT类的技术性工作常常需要用人单位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岗位培训, 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学历教育忽视实践性教学, 有限的课程实验或流于形式或脱离工程应用背景。金融信息服务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实践性课程, 融入了“课程实验、企业实习、公司实训、工程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培养理念, 意图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具备从业必须的工程实战能力。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委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承担部分与金融信息服务外包实务和技能相关的课程教学, 并负责实践性教学的其他方面工作, 包括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及项目, 安排具有金融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专门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工作。由校企双方共建的企业实训基地使得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企业接包项目的研发过程, 了解企业文化并逐步训练职业素养。三年来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效表明,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确实得以大幅提高。

3. 课程教学对师资的要求。

“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是金融信息服务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的基本要求。金融信息服务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等多种成分组成, 呈现外语水平高、专业多样化、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多方面特征。这里要强调是部分专任教师需从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公司专门引进, 他们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对国际服务外包规范与服务流程以及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进程有充分了解, 使得专业课教学具有明确的行业针对性。另外, 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主要承担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 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的有机结合, 有效地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势互补。

五、结束语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金融信息服务专业 (方向) 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经过五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 逐步建立并优化了课程体系的结构, 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国内金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性方案。由于金融信息服务专业 (方向) 尚未列入教育部的专业目录, 国内可参考的案例有限, 现行的课程体系难免存在局限与不足, 期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

摘要:在分析金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 详细地讨论了金融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几方面问题, 包括整体架构、专业课程组成与基本特色, 为金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方案。

上一篇:三早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