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价体系

2024-07-22

学习评价体系(共12篇)

学习评价体系 篇1

一、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概述

学生能否成为人才主要看其学习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学习质量来说, 必须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学习认定, 二是学校对他们的学习认定, 三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的认定。也就说企业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 以及学校对学生的认可度、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是学习质量的主要内容。学习质量不是哪一个方面定夺的事情。只有结合三方面的情况我们才能够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学习质量评价来。

学习质量评价是有关学习质量的评价, 是对学习质量这个对象进行评价的过程。它实质是一种教学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本质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客观地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教育效果。换言之, 教学评价无非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教育而进行的评价, 而不是为评价而进行评价。”

目前,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但研究中往往偏重于教师教学效果层面的评价, 很少涉及对具体学生的评价。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表现, 对其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评价, 以此给学生提供包括计划、调节、约束、暗示、指引、激励和促进方面的学习支持,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 科学规范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也可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夯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通常由理论知识的学习评价和实践技能的学习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部分组成。长期以来形成的常规做法是:在任课教师个体的主观标准的衡量下, 以课程考试为主要手段, 以掌握知识多少为目标, 以荣誉和奖学金作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结果的最终奖励。通常先由院校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部门列出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项的评选条件, 到期末、学年末统一对学生的学习、操行等进行评价、考核, 根据最后综合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名, 并最终进行评选, 再进行奖励。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 由于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作祟, 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认识界定不清,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认识到评价的导向作用。受传统的影响,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已经习惯于通过期末一张试卷来考核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式单一。而且在评价程序上以单一部门评价为主, 教务处、学生所属院系各行其是, 不能形成整体评价系统;只求其有, 不求其质, 只进行常规性的学习评价工作, 评价过程欠规范, 对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处理。

(二) 评价的目的不清, 功能不全。

一般来讲, 学习质量监控和评价主要应满足四个目的:一是为了改进和发展正在进行中的教学活动或方案, 即形成性功能;二是为了用来选择、证明或说明一些问题, 即总结性功能;三是为了激励和提高认识, 即心理功能;四是为了行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评价权利, 即管理功能。目前, 高职院校的监控和评价, 更多的是管理功能和总结性功能, 监控和评价所应具备的改进和激励等重要功能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三) 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使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形式化。

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 开始了由一个学生到一个独立工作者的过渡。在认识和发展上, 开始了由特殊的认识和发展过程即在教师传授下的教学过程向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即独立的认识和发展过程回归。回归的表现概括起来, 主要是三个递增和三个递减, 即学生的自主作用递增, 教师的作用递减;教学的发现性递增, 传习性递减;参加直接实践递增, 接受间接经验递减。

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目的没有充分的认识, 认为评价仅仅是为了评定奖学金, 进行三好学生等评比;将学生质量评价的内容只是简单地限定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仅采用考试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仅是任课教师个体的主观标准, 等等。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学习质量评价活动过程, 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无形中把学习看成了一项被动、枯燥、乏味的活动。这种形式化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 不能对大多数学生或全体学生起到应有的反馈、引导、激励的作用, 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解决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问题的思路

(一) 评价目的。

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思想道德学习效果;业务学习效果。要有以下几个转变:一是由单一专业知识教育向相邻、相关和文理交叉知识的转变;二是要注意学生掌握工具性知识向运用水平的转变。开展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对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的过程, 是对学生综合学习效果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价内容。

(二) 评价原则。

1.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另一方面, 由原先的评价对象转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 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 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 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 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从内涵的角度, 教育评价标准可分为效能标准、职责标准和学习效果标准。效能标准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职责标准主要对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增强评价对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关注工作的全过程。学习效果标准是教育活动各部分对活动主体学习效果的要求。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种标准, 都会导致教育评价功能实现的失败。

3.评价手段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学习质量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导向性作用不可低估。做好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高职院校苦练内功、谋求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从而真正实现其导教、导学的目的, 形成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 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从而实现社会、学校、学生的多赢。

摘要:学生学习质量体现的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达到的水平, 它涵盖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除了掌握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外, 还要具备思想政治学习效果、道德学习效果、文化学习效果、专业技能学习效果、能力学习效果、身体学习效果、心理学习效果等等。所以, 高职院校应逐渐变目前的终结性评价为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操作性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国春.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学习评价体系 篇2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新思路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等,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结合多年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建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并把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运动参与、注重运动技能掌握、身体素质提高幅度、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增加任选项目等纳入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全面、全程、全体”的学习评价新模式.

作 者:林淑冰 Lin Shu-bing  作者单位: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福建泉州,36 刊 名:福建体育科技 英文刊名: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G807.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体育   学习评价   体系  

摭谈合作学习中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评价体系 构建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了困难,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了没有能够首先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评价机制,学生并不知要选择怎样的伙伴,也不知道怎样的表现是老师期待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笔者深深体会到,评价合作小组学习的机制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一、组间评价以组作为单元,以达成合作学习的愿景

我们知道,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据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小组作为评价的单元。

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每次,在学生做了相关的合作探究以后,我就让每一个合作小组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中,评价所得到的分值标准如下:①组中任何一个人的答案都可以代表全组的答案来打分。②小组中所有人的得分都相同。③到前面展示本组答案的同学不一定就是随后代表本组回答问题的学生。④前5名的组,在答对的基础上,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分别可以加上5,4,3,2,1分。⑤為了鼓励一题多解,第一组说出了两种解法就记6分,第二组说出了与第一组不同的思路和解法的,可以享受第一组的待遇,第三组能够说出另外的解法的,仍可以获得与第一组一样的待遇。⑥为了增强所有的学生的参加意识,每一道题,每一个小组都要派人代表全组展示,展示的学生由后一组的学生点名,可以找每组中答得比较差的学生来回答。

实践证明,学生在利用好这些规则方面没有难度,尤其是规则的第1条和规则的第6条的最后一点,同学们是最喜欢利用的。这样的评价体制,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互相帮助,从而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组内以个人为单位评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在的初考、中考和高考以及与个人前途息息相关的各类考试都是以个人为评价单位的,而且,最后班集体中评选班干、评优等,也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评价的,所以,合作学习小组内,对个人的具体评价也不能够忽视。

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①每个人每学期的得分总和将是各类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②每一个人每学期的得分将是本学期他在各组时得分的总和。③针对学优生,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也有特别的规定:对于10分钟内全班还没有一个小组到前面展示的题目,可以由某一个学生到前面去讲解,这样的现象发生时,讲解的学生可以获得2分的加分。若本组还有其他的同学能够说出,所有人再加1分。④每一堂课上,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担任总结人、检查者、精确性裁判、关系加工者、联络员、记录员、观察者等。不同的角色,个人表现将作为组内成员合作学习表现排序的依据,并且按照8,7,6,5,4,3,2,1的顺序得分。

当然,对个人在合作中的表现,我们也从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协调等方面向同学们提出了合作技能“七字诀”。

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框架内做好对各小组成员的评价,这既促进了同组学生间的竞争,也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对学生具体评价的要求。

三、综合总分作为评价单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小组的成功运作必须经过一个逐步形成、冲突失范、日趋规范、正常运作等过程。合作小组建立一段时间之后,原先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各组间的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会影响到这种学习模式的正常开展。此时,重新建立合作小组也就成了必然。

在组建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做特殊的处理,从而促进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对各方面表现滞后的学生,我主要有以下两点做法:①他们的不作为,不影响同组学生的评价,但他们的进步会带来小组成员的额外加分;②教师率领这些学生,单独成组。

另外,对不愿和他人合作的学优生:①让其单独或者一两个人成组,在由全班学生给学习小组排序的时候,让这些学生逐步明白与人合作的重要。②在班级评优的过程中,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出自于大家的公认,而非孤芳自赏。③教师必要的了解与开导后,让他们乐于与他人交往等。

当班级出现问题,评价体系中应该增加学生期望得到肯定的评价,以让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发展。

根据不同的学习时期、不同的学生心态,评价的分值也可以得以调整,比如:重要检测期间的表现,分值就应该相应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之间的个人得分差异已经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时,也要提高相同评价内容的评价分值,以让前阶段表现不佳的学生有翻盘的机会等。当然,这些调整完全根据学生的意愿而非教师意志去改变。

学习评价体系 篇4

1 网络学习过程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为了确定在网络教育进行学习过程中最能反映学习成效的学习信息, 笔者于2013年3月研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对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12级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中获得调查结果, 主要调查结果汇总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的统计说明如下:

以“登录的天数 (周平均天数) >3天”为例, 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 该学习行为的评价标准为每周登录三天。其中, 最终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中有89%的学生每周登录的天数超过三天;学习成绩为良的学生中达到每周登录的天数超过三天的比例占到85%;学习成绩为中等的学生中相应的比例占到60%;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中相应的比例仅占17%。

总的来说,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结合各位学生该课程的实际成绩 (平时成绩、总评成绩) , 发现以下的一些特点:

(1) 对学习目的越明确的学生, 其学习参与程度 (登入课程次数、浏览教材次数、浏览教辅资料次数、答疑次数、自我测验次数) 越高, 学习的持续性 (每周登录天数) 越强, 其学习成绩也越好。 (2) 经常发表相关课程言论, 其发表有关课程的文章 (特别是自创的) 关注人数多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 其学习的积极性也高, 成绩显然要好一些。 (3) 不同个性的学生, 选择的学习行为有差别, 但是, 只要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学习方式, 坚持不懈, 善于思索, 成绩基本良好或优秀。

2 网络学习要素分析

通过对网络教育中学生信息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 我们发现, 网络学习要素可分为: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

2.1 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在各种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 有的学生, 活泼、精力充沛, 学习时喜欢交流, 好动脑筋;有的学生则相对安静, 比较沉稳, 学习持续性强。因此, 根据学生个性以及网络学习特点,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行为和方式, 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 衡量的是学习任务的完成量, 而不是完成效果。网络学习由于师生分离, 无法面对面的观察, 可以通过记录连续登录天数, 上传文章的质量等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

2.3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网络学习要素的主体, 是对学生学习各环节的客观反映。学习过程包含:学习计划的制订、阶段学习过程的记录、交互式学习的参与程度、作业的完成质量、学生作品等环节。

2.4 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是指学生网络学习阶段性成果, 是学生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效果的体现。主要包括:在线阶段性自测、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等。

3 基于学习契约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调查统计结果以及现行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的分析, 文章提出采用学习契约的形式构建一套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学习契约就是一份由学习者拟定的书面资料, 清楚载明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习的时间以及评估的方式等, 实现个性化及弹性化学习。

根据学习契约的特点及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来看, 学习评价的内容既有量化评价内容又有非量化评价内容。如对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结果的评价, 主要是收集作业、考试成绩, 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评价。

但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学习的动机等和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评价, 是无法进行精确量化的。这类评价, 一般称之为非量化评价。非量化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信息能力等网络学习行为, 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反映, 是全面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因此, 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

文章主要依据以上网络学习行为的分析以及网络学习的主要评价内容, 将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放在学生如何有效利用资源, 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如何与网络环境、协作伙伴的相互作用上。从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三个维度的学生行为特征来对学生网络学习进行评价, 通过制定学习契约的方式实现个性化评价。该体系共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 涵盖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定位分析;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交互与协作和资源的利用;学习效果主要从阶段性的作业及测试给出准确、科学的说明;个性特征因素通过契约学习模式体现。契约式网络学习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摘要:文章通过对学生个性的分析以及网络学习行为分析, 利用学习契约进行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 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在线智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学生履行契约时的学习态度、相互交流、资源利用等情况, 具有典型性并且描述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网络学习,学习契约,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2]马潇.网络学习行为评价模式研究-以西安财经学院网络教学为背景[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学习评价体系 篇5

网络自主学习参照下的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探析

网络自主学习使传统口语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口语教学模式下衍生的传统口语评价体系也受到了不少质疑.本文浅析了当前传统口语评价体系之不足,网络自主学习要求多元化的`口语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效用最大化,因而口语评价体系的发展应以适应网络自主学习下的口语教学模式为原则.

作 者:胡蓉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36) 分类号:H3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  多元化   效用   口语评价体系  

浅析初中生物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习;评价体系;素质教育

一、明确初中生物学习评价的目标

以往社会和家长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程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首先把关注的目光瞄准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生物学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再单纯的从学生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而是通过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初中生物学习的评价就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订初中生物评价方案的原则

(1)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的原则:评价方案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里包含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养成的评价等。

(2)注重合作学习情况的评价原则: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此,在对学生学习生物的评价时,对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情况一定要进行评价。

(3)注意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原则: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情况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评价方法简便易操作的原则:评价方法不能繁琐,否则评奖项目过多或条条框框太多,评价工作难以坚持,甚至会导致半途而废。

三、初中生物学习评价方案

1.课堂学习评价

课堂学习评价,主要是对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情况的记录和评价。每堂课的评价记录由生物学习小组组长完成。开学时,编好学习小组,每个组最多5个人,最少4个人,组长1名,其主要负责本组3至4人的评价任务。主要评价内容如下:

带书情况评价,刚上初一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有些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经常丢三拉四,不是不带书就是不带作业本等,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节课学习小组组长都要检查组员带书的情况,并作记录,作为评价计分的依据;课堂纪律评价,用等级制记录小组同学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评价,这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积极回答问题而设计的评价内容。学期结束时,各个小组对一学期的课堂情况进行统计,给予相应的分值,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2.作业报告评价

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每学期只有一本作业练习(由学生自己选择的《基础训练》类练习)和一本《实验报告》(供实验后练习)。每学期结束前,根据上交作业次数和质量,进行统计评定,然后给予相应的分值,计入学期总评成绩。

3.測验考试评价

每学期的测试次数不宜过多,2到3次即可,期中、期末考试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既可以是考察也可以是考试。但测试或考试的成绩按比例(或分数段计分)计入总评成绩,改用这种方法,为的是淡化分数概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测验和测试的分数与别人相差几分,应该不算什么大的问题,以往,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总是看考试的分数,差1分就进不了前十名等等现象,唯分是论,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在评价的过程中,淡化分数,强化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测试成绩折算计分方法:90—100分记5分,80—89分记4分,70—79分记3分,60—69分记2分,59分以下记1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折算计分方法:100分记20分,90—99分记18分,80—89分记16分,70—79分记14分,60—69分记12分,59分以下记10分。

4.各种实践活动评价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标准》的要求和生物学科的特殊性,我们设计、安排了各种小组课外学习、调查、探究等活动。对每一次活动都进行小组评价,完成的好,小组同学都记分,如果组员参与活动不积极或不参加,小组评价不佳,该组员得分少,甚至不得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和活动任务,每次活动完成后给予相应的分值计入总评成绩。

5.其它奖励加分评价

有些同学对生物很感兴趣,自己主动或小组一起开展了其他的生物兴趣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为鼓励这部分同学,设立了专项奖励项目,每次奖励的分数同样计入总评成绩。 这样的评价方法,不再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而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和评价。学生对评价方法、过程和结果都清清楚楚,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进行不断反思,差缺补漏;促进学生淡化考试分数,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各种探究、实验、实习、调查等学习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评价体系 篇7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工作的核心。围绕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成为目前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改革与创新之后, 如何对工作的成果进行评价, 就成为新的问题。目前,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多以考试为主, 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知识本位”的考试评价方式, 使得学习质量的评价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评价项目不够全面, 科学性明显不足,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必然的选择。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 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工作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完成, 评价主体单一, 将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不全面, 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随着“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推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呈现多样化, 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要求。将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管理者纳为评价主体, 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评价结果更全面, 也更科学, 可以从个人到集体、课堂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学习到工作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 评价项目片面。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依据为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个性发展影响很大, 也不能充分表明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真实情况。在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中, 只注重对学习成果的评价, 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得不到体现, 部分学生的学习是以考试为中心, “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实施以后,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还要实现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构建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个人素质为核心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发展与个性发展。

3. 评价方式单调。

当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单纯地以教师评价为准, 以分数论英雄, 评价结果过于片面, 主观性较强。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教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校内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对试卷、书面报告评价, 口头表达、展示的评价。根据课程性质与实际情况, 多种评价方式相组合,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有利于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的进行,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教学中以总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度量标准。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使得评价的结果并不能充分、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 分析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中, 采用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方式。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经过认真讨论、分析与实践, 我们将评价体系分为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四个模块, 然后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了可操作、可观测的二级项目。我们的评价体系如图 (见下页) 。

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中, 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管理者构成, 分别负责不同时期, 根据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对学生进行评价。本体系由4个一级项目, 20个二级项目组成, 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得出更全面, 也更科学的评价结果。

在近几年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教学实践中, 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对职业的要求明确, 职业素质基本养成;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加。但也存在些许不足:该评价体系在设计过程中, 在不同性质的课程评价过程中, 效果偏差比较明显, 比较适合于实践类课程, 对于理论性课程评价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价项目不是很具体等。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该对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与优化,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摘要: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但研究中发现, 很少涉及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本课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 分析了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中, 采用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方式, 建立了由不同的评价主体, 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个人素质”为主要评测目标,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和表现, 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志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模型[J].科技信息, 2010, (10) :96.

[2]冯必波.BP神经网络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 38 (4) :97-99.

[3]时憧宇.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25 (2) :77-81.

学习评价体系 篇8

(一)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问题较多

当前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重结果、轻过程, 重学科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表现为评价内容片面, 侧重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 把考试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形式;评价指标单一, 过于强调考试结果、学业成绩, 忽视学生学习过程、进步状况、努力程度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评价;评价主体唯一, 教师成为评价的唯一主体, 忽视了社会、企业、家长及学生的评价。

(二) 改革职业学校评价机制,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势在必行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缺陷明显, 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 甚至被压抑。很显然, 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合, 因此,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我校积极探索, 在现行的传统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 努力实施、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二、主要目标

(一) 完善评价体系

为了矫正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 我校积极建构多元评价体系, 努力实施过程性评价 (阶段性技能考核、技能成长手册) 与结果性评价 (毕业作品展示、五项核心技能考核) 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普测抽测与学业态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校 (师生) 、社区 (家长与企业、行业) 、舆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及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

(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多元评价方式从每位中职学生的内在需要、个性特征、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成长进程, 进而促使他们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这些评价方式不仅关注中职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 而且发现并发展中职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极大地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肯定学生的进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 促进学校发展, 为社会、企业培养多方面人才

多元评价方式从学校的办学形式、管理方法、课程开发、各专业特色、学生教师发展等方面, 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评价方式。学生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企行业评价、舆论评价等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而为社会、企业培养多方面的人才。

三、构建与实施

(一) 调研阶段

以“构建评价体系, 提升学习效能”为课题进行调研, 选择与我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和学校进行调研, 如宁波市旅游局、宁波南苑饭店、宁波双鹿集团、宁波安邦护卫有限公司、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博伟国际教育学院等, 同时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数据, 确立了培养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 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阶段

1. 过程性评价。

主要通过专业实训记录本检测、技能成长手册反馈及阶段性技能考核与评价等手段, 强化过程性评价。

专业实训记录本通过记录实训项目、实训内容以及学生自评、小组 (学生) 互评、教师师傅点评等, 检测学生每天的专业实训情况。学生在得到教师与指导师傅对他们实训情况的评价和建议后, 各工作小组之间还会相互交流, 推广好的经验, 不断改进不足之处。

技能成长手册包括每个月的技能评价、每学期的技能评价以及五项核心技能考核与评价汇总表等。学校各专业组邀请专家, 结合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要求, 认真研讨并制订了学生技能评价方案。根据技能评价方案, 教师会对学生技能进行月考核、月评价, 学期考核、学期评价, 实现阶段性技能考核与评价。

阶段性技能考核按照技能目标要求, 将岗位能力训练的项目分解成多个单元, 全面系统地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给家长月反馈、学期反馈, 让家长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技能掌握情况,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下面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为例, 展示该专业学生某阶段的技能成长手册情况。

2. 结果性评价。

主要通过五项核心技能考核, 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普测抽测、毕业作品展示等手段, 强化结果性评价。

根据企行业岗位的就业要求, 满足企行业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要求, 我校教务处、教研组与合作院校、企行业为每个专业选取了4至5门专业课作为实际专业操作核心技能, 并研讨制订了五项核心技能评价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让我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过硬的技能, 使他们既能胜任基层职位的需要, 又能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学校通过组织期中、期末考试, 普高学生参加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职高学生参加宁波市职业中学会考 (会考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检测, 还包括技能的检测) 等测试, 不仅扎实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到了高二下学期, 每个专业的学生就会开始构思、创新、设计他们的毕业作品并筹划展示方案, 这是我校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学生技能水平的真实体现, 也是家长、企行业、社区等“第三方”真正了解毕业生的平台, 通过参观毕业作品展示和技能的演示, 使“第三方”真实客观地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岗位胜任度, 让家长放心, 让用人单位安心。

3.“第三方”评价。

主要是通过家长评价、社区评价、企行业评价、舆论评价等手段, 强化“第三方”评价。

我校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产、服务等一线工作, 其职业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其就业成功与否。我校积极主动邀请学生家长、社区、企行业、媒体等“第三方”一起参与制定学校教学质量、学生职业技能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 从而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家长的满意, 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认可,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 定性与定量评价。

主要通过五项核心技能考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普测抽测、毕业作品展示评价、学业态度评价等手段, 强化定性与定量评价。

“态度就是能力”“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成绩”, 由此可见, 学生的智力成长, 态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说, 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是其在智力方面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然而态度又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化的评价标准, 于是学校就制定了学业态度的定性评价。

5.“三证”评价。主要通过劳动局技能等级证书、校技能合格证书、毕业证书等手段, 强化“三证”评价。

我校规定, 学生在三年内必须通过劳动局组织的本专业技能等级考试, 获得劳动局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通过学校组织的五项核心技能考核, 考核采取考教分离的方式, 即学校教师回避, 请企行业专家进行考核, 考核通过获得学校颁发的校技能合格证书;通过相关专业的结业考试, 通过宁波市职业中学会考, 并已经获得了劳动局技能等级证书和校技能合格证书的学生, 学校将颁发毕业证书。在这样的三证制度评价的保证下,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技能训练质量, 提高学校学生的毕业率。

四、实施多元评价体系取得的成效

(一) 完善评价体系, 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我校建构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技能成长手册反馈、阶段性技能考核等体现过程性评价;通过五项核心技能考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普测抽测、毕业作品展示、学校的“三证制度”等体现结果性评价;通过学校、社区、企行业、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来体现“第三方”评价。

为适应学生技能学习过程多元评价的要求, 学校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都进行了调整。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 为了便于多元评价, 他们探索了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 并进行了实践, 同时得到普遍推广。

(二)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明显提高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 因此, 我校实施的多元评价中, 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判断每个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比如有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比较扎实, 而有些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比较强, 我校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及时更新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业成绩合格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 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加强, 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为社会、企业培养多方面人才

学校在实施多元评价过程中, 学生的“技能成长手册”记录学生每天掌握的技能情况, 督促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五项核心技能”的考核, 加强了实践技能的训练力度, 学生专业技能明显提高。

实施多元评价过程中, 学校师生、社区家长、企行业、舆论等共同参与评价后, 不仅使学生的技能有所提高, 学生的行为规范也得到强化, 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到企业后普遍表现为服从安排, 爱岗敬业, 有责任心, 能吃苦,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的“三证”评价模式使得我们的毕业生多证率高, 操作技能强, 专业对口就业比例大, 到企业后待遇较高, 学生就业稳定, 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为社会、企业培养多方面人才。

五、思考与体会

学习评价体系 篇9

一、现实背景

1. 企业和员工英语需求状况

2006年1月至2009年底,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组以苏州市中职毕业生和苏州涉外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 先后进行了有关中职毕业生英语水平和英语需求状况以及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首次问卷调查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进行, 重点了解被调查对象当前英语水平、学习状况、英语学习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岗位英语要求以及对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意见等。调查组随机抽取苏州市共1028中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891份。

第二次问卷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求, 以及对员工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素养的要求。调查组在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期间选取了来自建筑、机械、数控、电子电工等11个大类行业的外商独资、合资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的60位企业主管人士作为调查对象, 回收问卷55份。

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7.80%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英语“能”满足目前岗位的需要, 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能”满足目前岗位要求。47%的毕业生工作后仍在学习英语。其目的并非仅仅为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而主要是为将来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有关评价改革的访谈中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考试不应该仅仅检验教和学的情况, 同时应该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等。

企业问卷调查表明:71%的被调查公司表示招聘时会涉及到英语元素, 即使是操作工或服务员岗位 (尽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非很高) 。但是, 72%的企业和员工都把英语水平列为员工职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同时发现:相比外语能力而言, 企业更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

以上结果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改革带来以下启示:现代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责任心等综合素质, 甚至超过对英语能力的重视。因此, 英语课程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素养予以关注;相应地, 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中也应体现素养目标要求, 以实现校企之间的育人与用人标准的衔接和统一。调查结果同时证明了英语水平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而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则直接影响到中职毕业生的后续发展。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甚为重要。

2. 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启示

目前, 苏州市相当数量的中职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表现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欠佳。因此,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需要有助于矫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要能够借助其导向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之朝良性方向发展。

3. 现行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模式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苏州市教育局下辖范围内部分中职学校的了解, 我们注意到目前多数中职学校所采用的英语学习评价模式在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及反馈形式等方面往往呈现出单一、片面和笼统性。这种评价模式的主要弊端如下:

(1) 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作用,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 忽视了评价的反馈及其激励作用,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忽视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分突出教师的权威地位, 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主体个性特质的发展。

(4) 忽视了语言文化课程的教育功能, 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5) 忽视了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二、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内涵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 (苏教职[2005]32号) 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试行) 》 (2008) 都倡导文化基础课程评价要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 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议广泛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使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改革中职英语学习评价体系要把关注学习结果的测试型评价模式转变为关注过程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发展型评价体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全面评价。

三、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

笔者认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终结性评价指标有机结合, 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既注重知识积累过程, 也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兼顾策略、情感和学习态度等元素;还要把构建富有激励性的发展型和导向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改革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的重点, 以显性的评价指标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 进而增强其自省能力, 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基于这些认识, 初步拟定的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量化表 (见表1) 。

评价量表在某种程度上突显了对学习素养和自省能力的要求, 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责任意识, 努力实现校园育人和企业用人在素质要求上的衔接和统一;体现了对中职学生后续性发展所需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重视, 同时兼顾了对教学的诊断与指导功能。然而, 为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还有必要继续完善评价量表, 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对中职学生学习认学习策略和方法知过程, 对影响学习的变量, 尤其是隐性因素加以识别并归类, 继而转化为显性的可观测性指标, 从而完善评价体系, 使评价体系更加富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若能根据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岗位群方向, 增加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评价指标, 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手段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评价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将更加有助于拓展学生未来发展空间, 使学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性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吉会.如何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2) .

[2]刘道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J].英语考试研究, 2007, (2) .

[3]张生, 何克抗, 韩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5) .

[4]Bachman, L.F.&A.S.Palmer.Language Testing in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Bailey, K.M..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ssessment:Dilemmas, Dicisions and Direction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6]Brown, J.D.Testing in language programs: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学习评价体系 篇10

(一) 评价目标的多元性。

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 而新的地理课程学习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 重视情感与思维的评价, 地理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要重视学生价值观念、思考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发展学生潜能,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二) 评价功能的发展性。

传统的地理课程学习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影响了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评价重视激励与发展功能的评价, 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活动。在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特别是学习上的“差生”, 教师更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让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 评价机制的过程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结合”, 要求地理教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淡化考试分数。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应用。教师通过民主、合作、生动、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了解学生地理知识理解的程度, 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学习运用的方法, 细心观察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 对学生对待成败的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健康地成长。

(四)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地理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差异性以及评价方式适应的不同范围, 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有多种, 如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达标程度的评价,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与发展状况的评价等。教师应根据评价目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创造性地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地理学习评价工作。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不能简单、直接地评价它, 因为它属于内在个人品质, 存在于每个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 教师很难觉察它。为了客观综合评价它, 就需要教师从多种途径进行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表现出的行为进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采用调查分析法作进一步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测试、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以及家访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 (人教版)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自学园地”时, 可让学生阅读113页第3题的有关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认识材料, 课后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与资料, 选择其中一个观点, 写一篇论文, 然后在班上进行辩护与反驳。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论文, 了解学生对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在学生开展辩论会时,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 让学生明晰与深化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

总之, 针对不同的地理评价目标, 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在不断进行探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评价方法, 形成科学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

地理课程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出现, 新一轮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就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 地理课程改革才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堂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学习评价体系 篇11

关键词:网络 自主学习 评价体系

随着多媒体网络在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出现了网络自主学习这一模式,教学逐步从教师主导的传授型转变为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型。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给大学英语教学的不仅是技术层面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包括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及其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它触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方法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一.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意义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型整合方式是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与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开展协商讨论,进行探究与合作式的学习。几年来,依托网络支撑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也证明其以信息量大、教学高效、反馈及时、交互便捷和跨越时空等技术优势赢得了外语教学界的广泛青睐和备加推崇。然而,师生的时空分离,教师直面的实时监控或权威辐射的缺失使评价和监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效果的力度显得明显不足,成为制约数字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向健康轨道迈进的瓶颈。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可以使学习者受益终生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主学习并不是脱离教师的自学,而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一旦达到目的就一劳永逸的过程。评估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克服现存问题,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而对教学方法加以改正。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科学评价自己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评价是可能掺杂感情的。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互评,或许都不是十分客观与科学。而网络学习评价作为一种学习监控手段不会掺杂任何情感态度,是十分客观公正的,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因此,学生要客观公正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自我评估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选用标准试卷测试学生,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估能力。多数学生会更科学地评价自我表现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构建

网络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改变以教师中心、知识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应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建立动态的,融教育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评价的主要对象放在学生身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手段。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真正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

新的评价体系学生由被动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从而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网络自主学习应打破原有的评价模式,要求学生不仅能对自身发展状况做出评价,而且能对形成自身素质的外部条件做出评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网络环境进入课堂,创设了可以由学习者控制的环境,为学习者的自我投入式学习,自我建构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既是外部教育影响内化为自我素质的主体,又是开发自身潜能的主体,然而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环境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薄弱环节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评价体系要突破旧的评价模式的不足,必须体现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外在的环境与条件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借助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心理优势促使其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扬和满怀希望的鼓。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多元潜能的开发。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网络自主学习评价体系同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在激励性这一原则上应保持一致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是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师评价和师生互评的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评价方式。网络化学习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学习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鉴别学生成绩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观察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不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奖惩的根据,是纯粹为了诊断学生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方面的问题,以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郭继荣,戴炜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外语教学(2011,06)

2.李广凤,刘卫东,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外语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2013,06)

3.徐锦芬,李斑斑,学习者可控因素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二语研究及其应用(2014,05)

2014年度沈阳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网络和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双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0141122。

学习评价体系 篇12

(一) 学习评价的定义

学习评价通常指的都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判。学习评价的主要手段是依据系统信息收集, 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和结果来进行价值评价。教师在学习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得失, 然后制定出促进学习者进步的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为完善部门管理提供具有高价值的依据。学习评价的特点包括: (1) 学习评价是一个活动过程; (2) 学习评价与教育目标联系紧密; (3) 学习评价注重分析和诊断; (4) 学习评价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主要是以大学生传统形式中的考试和测验为依据, 对教学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真实评估。

(二) 目前常用的学生评价方法及其主要问题

终结性评价、绝对评价和量化评价是目前高校较为常用的学习评价方法。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它是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定, 毕业考试、一门课程结束后的结课考试和学分认定等, 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绝对评价, 它是以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为基准, 对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所做的评价。目前的学习评价方法导致以下问题:

1.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停留在以老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 学生不曾参与或者很少参与到对自我或者他人的评价当中 (评教除外) 。这种现象在工科院校尤为普遍, 由于文科院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更为灵活, 因此评价方式也比较能顾忌到学生的发展。

2. 评价功能失调。

作为未来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 高校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评价的目的本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可现行的评价体系的工程却发生了异化, 高校和老师为了评价更简单更省力, 挑选了最简单易行的纸质测验作为评价的唯一工具, 纸质测验通常以百分制计分, 学生是否学好一门课程, 是否具有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基本素养, 靠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分数。评价的功能明显失调, 从全面评价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而评价变成了按照分数来评价。

二、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及特点

(一) 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评价是针对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并为解决这些弊端而提出来的新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发展性评价主要表现出来的是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化发展性价值取向, 也是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最终目标。一般情况下发展性评价是教师运用多样以及全面的视角将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收集, 如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习进度等等, 根据具体的信息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有效判断, 然后制定恰当的管理方式来促进学生发展。

(二)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1. 发展性。

发展性评价与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的测试方式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最终目的, 而发展性评价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开展。体现在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中, 学生的发展内涵广阔, 不仅仅指知识方面的增长, 更指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全面发展。

2. 多元性。

多元性它是对发展性评价本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也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长远发展方向。多元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的主体多为老师, 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由老师给出测量的标准及方式, 以及最后学生的测量结果的评价都是由老师一人完成。发展性评价则主张多主体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 在义务教育阶段, 发展性评价甚至主张家长及社区都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 在高等教育阶段, 由于学生与家庭的联系不再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紧密, 所以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主要是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 (2) 评价方法的多元性。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以测验为主,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则是充分利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将量性和质性评价、形成型评价以及终结型评价完整结合。把课堂观察、平时成绩、完成项目情况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全面立体的评价体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 情境性。

在传统的学生评价中, 将对学生的正式评价看得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即使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必须准备相应的评价工具和预案。而评价的情境性, 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即兴评价, 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表现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评价。在实践中, 可能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评语, 燃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希望, 学生会一辈子记住, 也可能教师一句不负责任的评价将学生所有的激情都湮灭。

三、构建发展性评价应用型工程人才评价体系

(一) 未来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简单内涵

按照正常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 对应用型工程人才主要可以划分为工程型和技术性。这两种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都相当重要, 是完成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工程型人才主要作用是将自身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根据科学体系逐渐转化成为设计方案或者是图纸, 而技术型人才主要作用则是在社会中发展生产, 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和图纸转化为产品, 实现生产管理和生产经营。目前在国内高校中所培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都有相应的侧重点, 通常情况下, 重点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工程型人才为主, 而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多的是偏向于技术型人才。

(二) 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目标

在现代化工业社会中, 社会和企业对工程师的要求都比较高, 如他们需要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规范知识、非常良好的技术思维能力, 拥有擅长应用的技术, 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应用的能力、以科学技术指导达到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等等。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培养目标:

1.学生在知识方面需具有良好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基础扎实, 后劲充足”的大学生群体, 让学生逐渐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 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2.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非专业素养。未来工程型本科人才高素质的主要表现就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充分结合, 让学生在具体生产、设计、开发中运用自身强大的知识理论体系, 在应用和发挥中充分表现自身的责任心、道德心和意志, 无论是专业或是非专业的素养都对工程质量和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 基于发展性评价构建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重庆大学唐胜利教授等人发表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6期的文章《基于知识分类的工程基础课程教材编写模式的构建》中提出了《流体力学》的组合式弹性教材的编写, 将该门课程的教材分为两部分来编写, 一部分是基础教材, 以纸质教材为主,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一部分是拓展教材, 以电子教材为主, 包括按学科分类的部分、具体工程实例、学科前沿等。针对组合式弹性教材, 以重庆大学唐胜利教授、付红桥副教授、何川教授为主的项目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学生考核体系的设想:

1. 基础教材部分采用传统的标准化测验。

由于基础教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这类知识以识记为主, 用标准化测验是最合适的。

2. 拓展教材部分引入发展性评价。

具体而言, 每个学院的拓展教材部分内容各不相同, 且各具特色。但它们仍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 那就是拓展教材部分主要在于工程实践与应用。相对于基础教材重视理论性, 拓展教材则更加注重操作性。 (1) 在征得了众多从事《流体力学》教学工作多年的老师意见的前提下, 我们认为《流体力学》的拓展教材部分可以采取如下考核方式:综合成绩=平时成绩 (10%) +平时表现 (10%) +基础部分测试成绩 (30%) +拓展部分综合考评成绩 (50%) 。 (2) 各个模块的含义如下: (1) 平时成绩即基础部分每一章教学完成之后的作业完成情况的总得分; (2) 平时表现指学生的到课率及上课时发言情况的总得分; (3) 基础部分测试成绩是指针对基础教材的内容所进行的测验总得分; (4) 拓展部分综合考评成绩指的是任课老师针对这部分教材的内容给出几个工程项目的题目。如全班有60名学生, 那么就以每6人为一个小组, 分为10个小组, 每两个小组分别完成同一个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之后, 组织同学们进行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为代表上台陈述, 如果需要现场模拟则单独组织。然后根据以下几个标准给出拓展部分综合考评成绩:拓展部分综合考评成绩=得分1 (10%) +得分2 (10%) +得分3 (10%) +得分4 (10%) +得分5 (10%) : (1) 得分1:通过对比完成同一项目的两个小组完成情况, 老师给出得分1, 由小组总体得分决定, 即得分1对每个小组的组内成员是一样的。 (2) 得分2:其他组同学对该组同学的评分, 由每个组完成项目的总体情况所得, 即得分2对于每一个小组的组内成员是一样的。 (3) 得分3:每个同学在项目完成中所做的贡献, 主要通过该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做的工作量, 该得分主要由组内商议而得, 组内成员的得分3有所区别。 (4) 得分4:组内其他同学对该生的评价, 主要旨在考查该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协作能力, 组内成员的得分4有所区别。 (5) 得分5:学生自己对自己所完成项目的总体评价, 得分5亦有所区别。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评价现状及问题, 借鉴学习评价的趋势之一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根据弹性教材编写模式以及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尝试构建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学习评价体系。

上一篇:小剂量稳心颗粒下一篇:种子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