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调节性内斜

2024-05-24

部分调节性内斜(精选3篇)

部分调节性内斜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部分调节性斜视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1%阿托品散瞳验光预配镜,矫正6个月以上,术前给予全面检查,并对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给予全部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患者有效率为88.95%。对双眼视功能建立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术前有双眼视功能者29例,16例无双视功能者经手术治疗及同视机训练后,11例获得双眼单视。结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在给予充分散瞳验光,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待眼位稳定后给予对症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矫正眼位,促进双眼单视的建立,改善患者的容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远期疗效

部分调节性内斜是儿童斜视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原因不仅有调节集合的不平衡,还常伴眼外肌不平衡,患儿多中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单纯配镜不能完全矫正斜视[1],多须采用手术治疗,以解决剩余部分的斜视问题。本组研究中,对45例部分调节性斜视进行治疗,观察其远期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5-18岁,平均年龄(12.5±2.8)岁。全部患者均在术前配镜观察6个月以上,戴镜后原斜视角减少,但看远仍残留+10△以上内斜,确认为部分调节性内斜。

1.2 方法

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1%阿托品散瞳验光预配镜,伴弱视患者给予弱视治疗。最低矫正视力为0.4,戴矫正远视镜治疗6个月以上。术前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屈光检查确认为远视,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观察法观察眼位,通过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33cm及5cm眼、戴镜斜视情况检查眼球运动情况,其中6例伴下斜肌功能亢进,其余均正常。

对非调节部分斜视角大于10△的给予手术治疗,高AC/A斜视角小于或等于40△的,行单侧或双侧内直肌后徙,低AC/A、基本型斜视角小于20△的,给予行单侧内直肌后徙:大于20△的行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斜视角大于40△的,给予双侧内直肌后徙,加非主导眼外直肌缩短。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同时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术前无双眼视的在术后2个月做同视机检查,仍无双眼视的做同视机训练。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最后一次复查结果为准。戴镜后矫正眼位,治愈:术后眼位位于正位±9△;好转:眼位在±10△~±20△;差:眼位大于±20△。有效=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给予全部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21例,差5例,有效率为88.95%。对双眼视功能建立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术前有双眼视功能者29例,16例无双视功能者经手术治疗及同视机训练后,11例获得双眼单视。5例弱视或欠矫,其中4例年龄为12岁以上。

3 讨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一种调节性内斜视,表现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加非调节性因素组成的,也被称为混合型内斜视[2]。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与遗传、异常肌肉解剖、神经反射等均有一定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目前有两种学说解释这种现象:一为先天性内斜视合并有调节性内斜视,另一种为先发生调节性内斜视,其后退行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其退行的原因与辐辏的紧张度增加,或内直肌机械性挛缩等有关[3]。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内斜度多由调节的增加而引起,另一部分为解剖异常所引起的,矫正屈光不正后,内斜度减少,但不能完全消失,视远视近均存在内斜,且其斜度稳定,常合并不同程度弱视,及异常网膜对应,检查可见患者AC/A比较较为正常。

在诊断上,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情况下给予检影验光,配全矫正眼镜,观察6个月,可减少斜视,但仍可残留+10△以上的内斜即为部分性内斜视,应予以对症治疗。

正确地选择手术时机对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眼位偏斜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年幼儿发生内斜视,可破坏双眼单视功能,产生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或严重弱视等情况,因此在治疗上应注意对眼位的矫正。

本组研究中,根据患者的内斜视情况,给予全面检查后,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全部患者均给予阿托品充分散瞳后检景验光,配戴全度数远视矫正眼镜半年以上,期间给予定位观察眼位,根据患者减少的眼镜度数。在治疗上,首先考虑眼位,配戴大度数眼镜,使斜视角度减小,视力较差,配戴小度数眼镜,斜视角变大,视力较少的情况下,选择前者,使其眼位相对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对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患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对其影响较大。给予手术矫正眼位后,再配合功能训练,促进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经治疗后,给予全部患者为期24个月的临床观察,观察发现,无视功能的患者中68.7%(11/16)无双视患者获得双眼单视,谢文等在其研究中指出,采有先散瞳验光,再配戴矫正眼镜,并给予手术矫正治疗的方法,87.9%的患者获得治愈,本组略高于文献,分析认为与病例的选择有一定关系。也有临床研究采用裸眼及戴镜后斜视角平均值作为手术的参考依据,给予设计手术方案,以减弱单眼或双眼内直肌为主,部分学者还指出,斜视度减到+10△以内,可促使周边融合功能发育,有利于眼位的稳定,也有学者指出,手术仅能达到美容的目的,但对其术后双眼视觉的建立,仍有待于大量数据研究进一步观察、确认。

参考文献

[1]黄振芬,袁兆聪.部分调节性内斜视63例手术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2):151-152.

[2]冯建辉,贾新国,付青.7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8(18):66-68.

[3]谢文,陈荆生,胡建兵,等.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8(1):64.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体会 篇2

关键词: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平均斜视角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小儿门诊工作中常见的儿童斜视类型, 这类内斜视发病原因不是单一的, 既包含调节因素, 又具有非调节因素。其内斜的一部分是调节增加所致, 另一部分是由于解剖因素、先天性融合功能发育不良、或由于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未及时治疗导致内直肌功能过强所致[1]。患儿多合并有远视戴矫正眼镜后斜视度数减小, 但仍残留部分斜视, 剩余部分斜视需要手术治疗。我们对接诊的38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进行手术治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手术治疗38例。患儿男20例, 女18例。患儿年龄4~12岁, 平均7.9岁。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9例, 男性10例, 女性9例;对照组男性9例, 女性10例。38例患儿均行裂隙灯及眼底检查, 排除其他影响视力及眼位的病变, 采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全部病例均为远视 (包括远视散光) , 伴有弱视26例, 根据散瞳检影验光结果戴全矫眼镜, 有弱视者积极进行弱视治疗。同时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33 cm及6 m裸眼及戴镜的斜视度, 用同视机检查测定AC/A比值、同时视、融合功能等。配戴眼镜治疗6~12个月, 再查患儿裸眼及戴镜33 cm及6 m的斜视度, 裸眼斜视度平均为+61.5△, 戴矫正眼镜后斜视度平均为+39.5△。

1.2 诊断标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指戴全矫远视性眼镜、双光镜或缩瞳消除调节因素, 视远或视近内斜减轻, 但不能完全消除的内斜视, 且内斜视度数≥+10△。看远斜视度小于看近斜视度+10△以上者为辅凑过强型 (AC/A高) ;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相等或相差低于+10△者为基本型 (AC/A正常) ;看远斜视度比看近斜视度大+10△以上者为分开不足型 (AC/A低) 。这类内斜多为单侧性并有弱视和异常视网膜对应。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戴镜后残留斜视度计算矫正手术量, 治疗组以裸眼和戴镜的平均斜视度计算矫正手术量。手术方法根据AC/A比值及融合功能来确定:AC/A比值高、融合力低者, 行内直肌退后术, 行非主导眼内直肌退后术的适用于平均斜视度<+25△者。行双眼内直肌退后术的适用于斜视角在+ (25~50) △者;AC/A比值低、融合力相对较高者行外行直肌缩短术, 行非主导眼内直肌肉退后联合外直肌缩短术的适用于斜视角在+ (25~50) △者;行双内直肌退后联合非主导眼外直肌缩短术的适用于平均斜视角>+50△者。

1.4 术后检查:

两组术后随诊均在1年以上, 随诊时检查裸眼及戴镜后看远和看近的斜视度。治疗效果满意:戴镜后正位或仍内斜但斜视度<+10△;治疗效果不满意:戴镜后仍有内斜且斜视度>+10△。

1.5 统计方法:

数据经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矫正满意者17例, 不满意者2例;对照组满意者11例, 不满意者8例。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2.91, P=0.005) 。

3 讨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治疗应先进行阿托品眼膏散瞳后检影验光, 矫正全部远视性屈光不正, 有弱视的要按照规范的治疗方法治疗弱视。治疗6个月后复查视远及视近斜视度变化, 如果内斜度减少, 但仍残留+10△以上的内斜视, 则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减弱单眼或双眼内直肌为主, 这符合斜视手术的一般规律减弱术优于加强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量对手术成功与否非常重要。Jampolsky认为[2]对戴镜后斜视度不稳定的患儿要先戴镜治疗, 待其斜视度稳定后再行手术。我们对该组病例戴镜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以上, 在此期间定期检查斜视度。6个月后眼位稳定仍残留+10△以上内斜视者, 再行手术矫正治疗。对照组设计肌肉调整手术量是依据戴完全矫正眼镜后残余的斜视度数来设计, 治疗组根据戴矫正眼镜后残余斜视角与裸眼斜视角的平均值来设计手术量, 两组比较, 治疗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手术效果。对于斜视度数≤+50△的患儿, 在设计手术量时要保留+10△内斜视。如果过矫, 手术后患者的调节与调节性集合不符合生理状态, 患者的调节是超长的, 容易引起视疲劳症状, 眼位也不稳定, 手术尽量给予常规的手术量。对于斜视度数>+50△的患儿, 由于双眼内直肌退后有效的矫正范围在+50△以内[3], 所以需要增加外直肌缩短来矫正, 此时内直肌退后的手术量可以做超常量手术。王辉[4]认为只要肌肉的作用方向仍位于该肌肉接触弧的切线上, 那么该肌肉将继续发挥原有的作用, 除非该肌肉的解剖附着点移到生理附着点之后, 否则是不会产生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的。我们在术中实施的内直肌退后量最大达8 mm, 没有超过功能赤道, 也未见到肌肉功能障碍。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 我们认为对于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根据戴矫正眼镜和裸眼斜视角的平均值来设计手术量, 手术效果良好, 易作首选手术设计方案。另外, 儿童处于视功能发育阶段, 如果产生双眼单视的基本条件受到破坏, 则会阻止和干扰双眼单视的健全发育或者使健全的双眼单视功能发生失调, 斜视是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对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要及早手术, 在患儿戴全矫眼镜6个月后, 斜视度稳定、弱视的双眼视力相接近即可进行斜视矫正治疗, 同时术前应该向患儿家长解释清楚手术只能解决非调节部分, 而调节部分术后仍然需要戴眼镜治疗[5]。

参考文献

[1]杨景存.眼外肌病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108.

[2]Jampolsky A.Pediat ric ophthalmology and st rabismus[M]//Transactions of the New Orleans.Academy of Ophthalmology[M].New Yory:Raven, 1986:362.

[3]李世莲, 叶婴弗, 吴恋娟, 等.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内斜视[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3, 25 (2) :822-823.

[4]王辉, 崔达.超常量手术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三例报告[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4, 26 (26) :427-428.

部分调节性内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51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 经临床检查、测试等明确诊断。其中, 男26例, 女25例, 共102只眼;年龄2岁~9岁, 平均年龄 (5.98±1.02) 岁;屈光度≤+3.00的16眼, +3.00~+6.00DS 59眼, >+6.00DS 27眼;弱视程度:轻度31眼, 中度64眼, 重度7眼;排除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者。本研究患者家长均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查5 m、33 cm视力;应用裂隙灯, 眼底镜检查本组患者结膜、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检查眼球运动以及应用同视机、三棱镜+遮盖法检测眼位等;排除器质性病变。随后以1%阿托品眼膏涂抹患者双眼, 每日3次, 坚持用药1周后予以检影、综合验光仪验光, 全矫度数予以配镜。戴上全矫正眼镜30 d后复查其眼位变化;随后每隔1个月复查1次患者眼位、视力;3个月~6个月重复1次散瞳验光。依据检验结果, 以视力良好、无斜视原则调整眼镜度数。

1.3 观察指标

(1) 应用同视机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双眼视功能, 其分级标准如下:Ⅰ级是同时知觉;Ⅱ级是融合;Ⅲ级是立体视觉。 (2) 检测患者眼位变化, 统计其佩戴矫正眼镜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眼位全完矫正到正位者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双眼视功能变化

治疗前, 患者双眼视功能为Ⅰ级、Ⅱ级、Ⅲ级者比率是21.57%, 远低于治疗后的56.86% (P<0.05) 。见表1。

2.2 评估本组患者眼位变化

患者佩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 眼位完全矫正到位者28例, 占54.90%;6个月后完全矫正到位者37例, 占72.55%;12个月后完全矫正到位者51例, 占100.00%。

3 讨论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属于眼科常见内斜视类型病症, 其好发于儿童时期, 包括高度、中度屈光不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起病时容易发现, 因而广大患儿来院就诊年龄普遍比较早。据分析,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致病原因是远视性屈光不正、融合功能较弱[1];此外还与遗传因素、神经反射以及肌肉解剖异常等相关。伴随患儿远视逐渐减小的生理性改变, 一些远视患者可在年长后可以不戴眼镜方式纠正其眼位[2]。

远视足矫为屈光度调节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常规方法, 要求医务人员去除患者调节因素所导致的内斜视, 即使用环戊酮麻痹睫状肌验光或者阿托品治疗, 并予以全屈光处方镜片予以矫正[3]。同时, 屈光度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年龄越小, 佩戴完全矫正眼镜的时间越长, 其眼位的回退率越高。因此,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确保患者长期佩戴全矫正眼镜, 不可自行摘除眼镜, 以免眼位回退;同时也可避免患者因非调节因素而进展成非调节性内斜视。据本组研究结果得知, 患者治疗后的双眼视功能为Ⅰ级、Ⅱ级、Ⅲ级者比率为56.86%, 远高于治疗前的21.57%;且治疗后12个月的眼位完全矫正比率高达100.00%, 充分证实了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积极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诊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中抽取51例作为研究对象, 予以远视足矫治疗, 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双眼视功能以及眼位变化。结果 治疗前, 本组患者双眼视功能为Ⅰ级、Ⅱ级、Ⅲ级者比率是21.57%, 远低于治疗后的56.86% (P<0.05) ;佩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 眼位完全矫正到位率54.90%, 6个月后为72.55%, 12个月后为100.00%。结论 远视足矫可促使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 改善其双眼视功能, 且正位率较高,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内斜视,屈光性,调节性,远视足矫,正视化

参考文献

[1]李佳, 颜建华.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8) :948-952.

[2]孔香云, 王利华, 马鲁新.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远视矫正后的散光变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12) :1429-1431.

【部分调节性内斜】推荐阅读:

调节经验05-09

调节原理05-30

调节性能06-01

调节水位06-04

调节应用06-05

调节途径06-08

双向调节06-27

快速调节07-03

调节水库07-09

心态调节07-10

上一篇:电缆中间头下一篇:正当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