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训练

2024-09-03

调节训练(精选6篇)

调节训练 篇1

一引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奠基人,他从根本上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原因分为两部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按照他的分析,人们对一件事件的解释不是归因与个人,就是归因于环境的原因。二者的区别是:个人原因是个体自身的原因,如人格、心境、态度、动机、能力以及努力等;而环境原因则是外界情境的原因,如运气、工作条件等。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结果的内部和外部归因不是活动分析的终止,还要与其他心理过程互相作用,导致特定的情感体验、对未来的期望和行动选择等。

归因分析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在田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效果及运动成绩的正确归因分析将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和比赛中并不断进取。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偏差、错误的归因分析将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多走弯路。下面,笔者将根据近两届带队参加我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所总结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从归因分析的角度来谈谈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相关问题。

二关于田径运动归因分析的控制点问题

归因问题的分析大多集中在控制点上。在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某些因素控制着,这些因素便是他们的控制点。它们可能是外部因素,也可能是内部因素。在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中影响着教练员及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导向。

1.要正确认识内控因素和外控因素

内控因素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强烈倾向于将其经历中各种积极或消极因素看做是自己个人行为的结果,因此,这些因素处于主动控制之下。外控因素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强烈倾向于将其经历中各种积极或消极因素看作与自己个人的行为无关,因此,这些因素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笔者近两届带队参加我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共有12名队员(6男6女)参赛。比赛获得第一名2个(其中破1项省高校记录),第二名2个,第三名2个,其他名次不计。我们发现,具有高内部控制点的运动员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主要的归因分析是他们自己能够控制的一些因素,如努力程度、技能发挥水平、注意范围等。而高外部控制点的运动员在出现问题时主要的归因分析是认为裁判、对手、观众等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本来可以获得较好名次的却未能取得。因此说,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多数应为内控型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控制和把握一些可控因素上,如技术、战术、思维、期望、注意的范围和方向、唤醒水平、对失望的反应等,而且还能有效地应付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气、裁判、对手、场地、比赛时间等,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他们能迅速重新将注意转向可控因素上。这就要求教练员要选好队员,经常在训练中给予良好的心理导向,从而使之能在训练和比赛中鉴别出哪些因素是可控因素,哪些因素是不可控因素,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控制能力,最终在训练、比赛中更能沉着、有效地排除干扰,实现最终目标。

2.归因分析的焦虑唤醒与控制点

无论是内控型或外控型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对内控型运动员而言,极端的内控型运动员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在赛前同样能体验到与外控型运动员相同的极高焦虑感。但内控型运动员往往比外控型运动员更能现实地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的问题,对自己的努力更有信心,这为进行自我调控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使赛前焦虑水平降低。在比赛中,我们总结发现高焦虑与外控点之间有可靠相关,实际的或主观的缺乏控制都会导致焦虑。这要求教练员选材时更要重视运动员的性格、气质特征,尽量挑选内控型运动员,并在日常训练中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和心理调控,逐步培养运动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接受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勇于改造和提高自我等能力。

3.归因分析的性别差异与控制点

在训练和比赛中,我们发现女运动员较男运动相比,更倾向于外控型。具体表现为:失败时过多地自我指责能力差、外界环境干扰等;成功时则认为是幸运伴随或获胜过程的简单性,而非努力所得。总的来说,女运动员对自己的评价较低,对成功的期望较低,对失败总会进行外部的归因分析(如气候、场地、对手、裁判等),而过少地进行内部归因分析(如自己的努力程度、能力的表现、比赛中的注意力等)。在两届大运会中,笔者有三名所带的女运动员便是这样,比赛中完全有机会冲击冠军的,但总认为是自己能力有限,不愿尽最大努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只获得了第二和第三名。而男队员较多地表现出对胜利的渴望,比赛中基本上都竭尽全力去奋斗。因此,教练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的归因分析中应更多的激发女运动员对胜利的渴求和欲望,注重逐步培养其竞争意识及努力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三要注意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分析及其预防和矫正

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是指在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后对其结果很少有或根本无法控制,从而产生一种无助感受的分析和判断。对运动员而言,这种无助的感受是在训练、比赛中习得的经验和感受。

1.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分析

习得性无助感会使运动员把每次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不理想或不及别人归因于客观上无法改变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归因于缺乏能力而不是缺乏努力;(2)归因于外界因素,如恶劣天气、裁判不公、外界因素干扰等因素;(3)对技术技能的改进和提高不愿冒风险,从而产生一种信心不足和无奈感;(4)将自己看做是不断的失败者,从而造成成功的经验越来越少,而无助感越来越强,最终导致对目标失去信心和勇气,甚至最终退出训练和比赛。水平越低,无助感表现越突出,高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场合也会出现此类情况。因此,教练员要认真了解每位运动员的情况并及时进行调节,以便帮助其达到正确的心理定势。

2.习得性无助感的预防及矫正

相对而言,能力方面的归因是稳定的,而努力方面的归因是不稳定的。教练员要注意利用此点去鼓励运动员,以帮助其避免和消除无助感,相信通过努力自己能做得更好。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矫正:

第一,要尽量给运动员积极有效的反馈,以培养运动员学习的兴趣、动作的正确概念及比赛节奏的把握。具体可尝试:(1)训练时尽量给运动员积极有效的反馈,避免对运动员因表现的好坏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2)要帮助运动员发现在某些方面自己存在的优势,一直被队友和教练看好;(3)在训练和比赛时要经常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给运动员以激励,如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肩膀等;(4)避免用讽刺、侮辱或大声吼叫对待运动员的失误或失败。

第二,可通过比赛或模拟比赛的形式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可控能力,并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向,让运动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另外,也应不断培养运动员的内控倾向和动机倾向,强调个人努力程度是运动技能和成绩提高的重要决定因素,以此引导运动员产生更多的动机效果,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第三,归因分析应实事求是。教练员要了解和掌握每一位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及其所具备的最大潜能,准确进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目标设置,对结果的归因分析努力做到实事求是。

总之,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分析会直接影响田径队员将来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因此,教练员一定要帮助运动员建立积极的归因分析,通过有效的引导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摘要:从心理学和训练学的角度, 通过对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归因理论研究, 使教练员和运动员能正确进行田径运动内控和外控因素、焦虑唤醒水平、习得性无助感等归因分析, 且教练员应注意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归因倾向, 以激励、鼓舞运动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 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田径运动,归因分析,内控因素,外控因素,焦虑感,习得性无助感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何秀珍.初级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0 (2)

模拟训练9调节与控制(三) 篇2

A. 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效应器若产生反应,则①释放的递质使③兴奋

B. 刺激感受器,但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反应,则②使③抑制

C. 若用药物阻断②与③之间的联系,刺激感受器后,效应器不产生兴奋

D. 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便于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3.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4. 如下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刺激→下丘脑→某内分泌泉→激素甲→血糖浓度降低

A. 激素甲是人体内惟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 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 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 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5. 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

B.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 图中d为抗体,且分布在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 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A. 兴奋可以在A、B神经元之间和B、C神经元之间传导

B. 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

C.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相等

7. 下图为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

B.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C.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若此图是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

8. 某些寄生虫能靠不同方法在具有免疫力的人体内生存,称为免疫脱逃作用,如非洲睡眠病原虫。病人感染该寄生虫并出现病症时,血液中的虫数会按着一周左右的周期而波动,每一次波动中,新的虫体都具有新的表面抗原,虽然宿主会再对新的表面抗原产生另一拨新的抗体来对抗,但在歼灭虫体之前,寄生虫表面的抗原又改变了,因此使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了。请根据上文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寄生虫表面抗原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 由于病人体内新抗体产生的速度总是慢于虫体表面抗原的改变的速度,因此虫体可以有效脱逃抗体的消灭

C. 人在患一次流感治愈后,今后还有可能再患流感

D. 用传统方法制备疫苗来预防感染的做法都失败的原因是体内产生的抗体浓度不够

9. 图甲表示剥离出脊蛙的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图乙表示对应曲腿反射弧的三个相连的神经元。电刺激脊蛙的后肢皮肤,脊蛙后肢出现曲腿反射。请阅读表中实验与对应的结果或分析,作出正误判断实验目的、操作、结果分析表上述①~⑤五项结果或分析中,其正确的是( )

10. 调节是生物体维持自身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B. 由于敏感性不同,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

C. 垂体既能分泌激素,又与下丘脑相联系,所以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 植物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需要能量

11. 科学家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兴奋的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你认为下列最可能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是(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④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2. 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 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13.“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如杀虫剂、塑料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在动物体内富集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nlc202309030808

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的降解导致激素含量过多

B.“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

C.“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D. 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雌鱼,标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环境激素”

1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激素的效应通过其直接参与的代谢过程体现,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②扦插带芽枝条易成活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

③温特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④苹果果实的自然生长与生长素有关,而且也与乙烯有关

⑤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与矮壮素的作用相反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⑥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⑦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A. ①②③⑦ B. ②③⑤⑥

C. ④⑤⑥⑦ D. ②④⑤⑥

15.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末端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16. 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代表甲状腺激素,b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B. 实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负相关

C. 该实验启示我们,“大脖子病”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使其甲状腺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D. 图中下丘脑分泌的a激素通过垂体作用于甲状腺抑制b激素的分泌

17. 一个神经元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患者手脚会出现不自主震颤或肌肉僵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相关递质的释放出现异常,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帕金森病的原因是多巴胺释放减少和胆碱释放增多所导致

B. 多巴胺和胆碱均属于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胆碱的兴奋作用

C. 帕金森患者出现肌肉僵直是因为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减弱而胆碱的兴奋作用增强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D. 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应该是一方面促进胆碱的释放,另一方面抑制多巴胺的释放

18.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红细胞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①④⑤⑥ B. ①②③⑥

C. ③④⑤⑦ D. ②⑨⑥⑦

19. 人体所有活细胞的细胞膜都能( )

A. 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产生兴奋

B. 依靠主动运输转运无机盐

C. 参与分泌蛋白的转运过程

D. 识别侵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20. 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C. 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④的功能

D. 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10mV。与A情况比较,B种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相对增加,使神经元3兴奋性加强

21.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O2浓度最低的是 。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等的含量有关。

(2)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和 ;组成B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 和 。抗体主要分布在图a~d中的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 ] 内存在着 物质。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 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 。

22. 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图: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可证明 。

(2)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3)现在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请从下列所给实验材料及器具中选出所需的并设计实验。

供选实验材料及器具: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普通饲料、注射器

实验步骤:

23. 有许多实验研究生长素(1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式,下面是以玉米胚芽鞘为材料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于琼脂块上(如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个方块,将方块不对称地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保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12 h,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每次放人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大小相等但数量不等,这样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

实验二:用含有不同浓度(已知)IAA的琼脂块代替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一步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1)绘图表示。如何将琼脂块放置于胚芽鞘上,才能得到图2的结果?

(2)实验是否一定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为什么?

(3)解释实验二中IAA从0μmol·L-1到1.8μmol·L-1的结果。

(4)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弯曲度分别为 、 。

(5)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调节训练 篇3

拍形角度调节卡片训练法可操作性强、互动性好, 能增强学生拍形角度调节本体感受度和展示角度变化外显的直观性。该方法有助于培养练习者击球前和拍触球瞬间的拍形角度调节意识和能力, 使击球者的挥拍击球动作更好地符合乒乓球运动规律。

一、拍形角度的概念与内容

(一) 拍形角度的概念

拍形角度是指在额状轴 (左右轴) 方向上转动的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二) 拍形角度的内容

拍面与台面成90°为垂直;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为前倾, 可细分为稍前倾;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大于90°为后仰, 可细分为稍后仰。在实践中, 前倾与稍前倾都是指一个范围, 而不是指非常精确的某一夹角度数。见图1。

二、拍形角度调节卡片训练法产生的背景

曾有人形象地指出, 用上臂打球的, 是小学生;用前臂打球的, 是中学生;用手腕打球的, 是大学生;而用手指打球的, 则是研究生。可见, 乒乓球运动对击球者的技术细节要求极为精细, 拍形角度的细微调节尤为如此。乒乓球运动的特性决定了其是一项体力和脑力完美结合的精细操作项目。

长期以来, 在基层从事乒乓球教学和训练的广大乒乓球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击球拍形角度调节重要性的教育。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除了常用的徒手练习、多球训练和语言提示等一些传统方法外, 很难看见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专门训练和提高拍形角度调节能力。在笔者的乒乓球课堂中, 学生击球时拍形角度调节能力普遍较弱 (即使他们对击球原理很熟悉) , 对此, 笔者一直在思考能否有一种借助某项教具可以具体地直观地培养与增强练习者的拍形角度调节意识和能力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 笔者简单地设计出这种看必见、说必出、做必到的多种感官协同工作的训练法——乒乓球拍形角度调节卡片训练法, 以变化的数字卡片为媒介的“人—人”互动练习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练习乒乓球拍形角度调节的兴趣, 特别是包涵于其中的枯燥的步法练习和简单的徒手模仿动作练习。

三、卡片的制作

根据拍形角度变化的需要, 准备几片长15厘米、宽20厘米的白底硬纸板, 并在上面写上或打上5、6、7、8、9、12、14和16等字样。见图2。

四、使用方法

(一)

在使用卡片变化调节拍形角度变化时, 练习者立于乒乓球台端线后30厘米左右, 陪练者在球台端线的另一端, 可坐可立, 手持上述卡片, 不停变换手中卡片, 主练者看到不同卡片的数字后, 按照训练方法的要求随机应变, 立即大声读出, 同时迅速做出该数字×10后的拍形角度动作和相应配套的挥拍动作或指代手势。

(二) 案例介绍 (该练习方法的两种使用情况)

1. 握乒乓球拍进行练习

(1) 练习者先以80°左右稍前倾拍形连续做反手推挡或反手拨球 (横握拍者) 动作, 或者正手攻球连续动作。动作熟练者也可进行左推右攻的练习, 1分钟连续挥拍动作反手不少于70次, 正手不少于80次, 边做边看陪练者手中变换的卡片, 随机应变。

(2) 在练习者看到对面陪练者手中的卡片时, 立即大声读出, 同时迅速做出该数字×10后的拍形角度和相应配套的击球动作, 如读出数字8的同时, 迅速做出拍形前倾角度为80°的连续推挡动作或正手攻球动作, 手动、脚动、身动不停, 卡片变化时间无规律, 随机应变。

(3) 练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能看清楚卡片数字的前提下, 配合单步和小范围的滑步、跳步等步法动作练习丰富、模拟练习者的真实击球感觉, 使无球动态的调节拍形角度挥拍动作, 无限接近实战, 效果更佳。

2. 用手势符号代替球拍进行练习

(1) 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不持拍, 将自己的手掌视作“球拍”。

(2) 练习者先以80°左右稍前倾的拍形连续做正手攻球徒手动作练习, 1分钟不少于80次, 并看对面陪练者手中变化的卡片数字。练习者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结合多种步法练习。

(3) 在练习者看到卡片数字的同时, 立即读出该数字, 此时被视为“球拍”的手掌马上做出改变, 变化调整为该数字×10后的拍形前倾角度进行连续挥拍, 此时练习者挥拍手的手指则按照事先规定的手势进行正确指代, 这样学生角度变化的本体感受将更加直观化。如, 练习者看到卡片数字为8时, 立即大声读出8的音, 同时迅速做出“掌拍”前倾角度自认为是80°左右的正手攻球徒手动作, 手指则同步做出事先规定好的代表8的手势 (见图3中代表8的“手枪”状手型) 。14和16指代正反手搓球时的手型的倾斜情况, 即稍后仰的140°角和后仰的160°角。16比14搓球时的拍面角度更大, 手型更平。以此类推, 不断无规律循环。

(4) 数字与其对应的手的动作见图3。

调节训练 篇4

少年运动员的身心正处在发育时期,对技术的掌握处在提高与发展阶段,情绪不稳定、易波动。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对少年运动员的情绪调节,可对训练和比赛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有生理调节、认知调节和环境调节三类,对于少年运动员,由于他们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主要应从以下生理调节和环境调节两方面来调节他们的情绪:

一、情绪的生理调节

1、表情调节:表情调节是指通过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外部表情以控制情绪的方法。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俗话说:“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情绪的产生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的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面部、姿态等外部表情。由于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外部表情的方法而相应地改变情绪状态。如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松面部肌肉,或者用手轻轻地按摩面部,使面部肌肉有一种放松感。当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时,可以有意识地做出笑脸,以改善情绪状态。

2、呼吸调节:呼吸调节是指通过调节呼吸的频率、深度和方式以控制情绪的方法。情绪紧张时,呼吸快而浅,由于快呼吸,使体内进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过多,会使血流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中枢神经便迅速做出抵制性的保护性反应,这时,可采用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来消除紧张。情绪低落时,可采用长吸气与有力的呼气练习,这将有利于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

3、活动调节:活动调节是指通过调节身体活动方式以控制情绪的方法。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向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传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反之,肌肉愈放松,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愈少,大脑的兴奋性就降低,情绪就不会高涨。这样,采取不同速度、强度、幅度、方向和节奏的动作练习,就可以用来调节运动员临场的情绪状态。例如,情绪过分紧张时,采用一些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节奏慢的动作练习,可以降低情绪的兴奋性,消除过度紧张状态。情绪状态低时,可采用一些幅度小、强度大、速度和节奏快的变向动作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情绪的兴奋性。

二、情绪的环境调节

1、音乐调节;音乐调节法是指通过音乐控制情绪的方法。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对人的刺激因素中,占第一位的是音乐,占第二位的是反映在电影、电视、舞台和书籍中的动人场面,占第三位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和艺术品,爱情只占到第六位。音乐能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这一概念早已为人们所接受。音乐给予人的声波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大脑工作所带来的紧张,也可以帮助人们内在地集中注意力,促使大脑的冥想状态井然有序。因此,人们喜爱的曲子或一种具有特殊节奏的音乐,可以使人身心放松,或者可以使人身心兴奋,处于机敏状态。运动员训练或比赛前如果有异常的情绪表现,听一段音乐或喜爱的歌曲,往往能得到调节情绪的良好效果。

2、颜色调节:颜色是视觉刺激物,可以同时引起其他感觉,使人感到冷暖、重量、味道等方面的不同,这被称为“联觉”。如某家工厂装载货物的木箱是黑色的,搬运工人都说很重,工效很低。后来把木箱漆成淡绿色,同样的重量,工人们感觉到货物变轻了,工效便有了很大提高。在竞赛中也可以利用“联觉”现象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颜色调节即通过颜色的变换来控制情绪的方法。例如,过分紧张时,看些绿、蓝、紫色彩,具有镇静作用。设法用绿毛巾擦汗,饮用绿色的饮料,到蓝色的环境中休息一下,可使过度兴奋得到缓解。如果运动员精神不振,则应多给予红色或黄色刺激。

3、气味调节:气味调节就是用气味控制情绪的方法。气味能影响情绪,这是经学者们实验验证的事实。美国的气味疗法专家采用某些香味的油剂按摩,或者让病人嗅一嗅装有香料的瓶子,来治疗精神紧张引起的疾病。例如苹果能产生一种黄昏时刻的安静效果。根据气味与情绪关系的研究成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保持宿舍清洁,空气清洁,还应注意保持运动服和擦汗巾的清洁。比赛前,也可在干净的擦汗巾上洒一点香水,这样,比赛间歇中用擦汗巾擦汗时,就能通过淡淡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情绪状态。

调节训练 篇5

关键词: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发展

近视指的是外部的光线传入人体的眼内, 因为光线在人的眼部出现折射而不能正常呈像[1]。外部反射过来的平行光进入眼里, 眼部在屈光折射之后, 集焦成像落于视网膜的前方, 也形成人们不能够看到正常清晰的成像。我国的青少年人群属于近视的多发群体, 在学业不断加重的情况下, 青少年的近视率不断攀高, 近视实际上就是屈光不正的表现类型, 当前近视人群佩戴单光框架眼镜是较好的方法, 但是近视患者佩戴单光框架眼镜仍然会出现近视的加重, 眼轴不断的增长, 而且高度近视患者会加重白内障与青光眼的风险[2]。所以, 近视的防治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门诊复查检查确诊为近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8例, 女22例, 年龄9~14岁。这些患者中因坐势不正确而导致的近视有14例, 因过近看电视而导致近视的有27例, 因不良阅读习惯而导致近视的有19例, 经院方检查后均无其他重大疾病[3]。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中周部加光镜光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眼,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的发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周部加光镜光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眼,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近视调节方法进行眼部的治疗[4]。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疗效跟踪观察, 分别记录好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情况。并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制定好两组患者的近视延缓治疗方案。如果两组患者经训练治疗后, 出现明显好转, 则继续治疗。如果两组患者经训练后, 出现不良反应, 则停止治疗[5]。

1.3 观察指标

近视患者在近视发病后的1~2年内反应性AC/A升高, 而AC/A的升高就是因为近视患者的调节力减弱,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病的重要因素, 也是导致眼动参数改动的重要原因[6]。近视眼调节参数与近视发生发展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调节训练眼部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变眼部的调节功能异常, 以AC/A值的高低来衡量近视人群的调节功能[7]。

1.4 疗效标准

主观评价, 近视者佩戴眼镜的舒适可接受程度是重要的因素。其中, 近视者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 会影响阅读速度, 反映了中央视觉范围的大小;眼镜的处方视为反映接受相机的长度[8]。以1~10分计分:1~3分为无效, 表示近视者明显的近视, 近视患者不能缓解近视, 外围的分辨率较弱, 不能适应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4~6分为有效, 则表示近视者还不错, 近视者佩戴中周部加光镜片可以缓解近视症状;近视者可以佩戴眼镜, 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得到适应;7~10分为显效, 7~9分是近视者佩戴中周部加光镜片, 近视症状得到明显的减轻、看景物更加的清晰, 近视者很容易适应不同环境;10分则是最好的, 近视者佩戴眼镜没有不适的症状, 并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人和景物, 不需要眼镜调整的时间, 就能够实现远程可视化, 近视者拥有超过5 m标准远的视觉对象, 具有有广阔的视野标准[9,10]。总有效=有效+显效。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患者在入院治疗120 min后,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眼睛自行适应时间、视力情况, 最后得到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训练延缓过程中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调节训练时间、AC/A值、眼部舒适度、视觉清晰度与配戴后近视加深等各项观察指标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应用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见表2。

3 讨论

人体眼部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正常人的眼睛通过屈光矫正后能够有效的改变眼部的屈光形象, 眼睛能够使得眼前不同距离的物体清晰的集中于视网膜上面。人体的调节系统能够有利于调节眼球的屈光能力, 有效提高视网膜的成像质量, 所以人体眼部的调节一直作为治疗近视的重要方法[11]。

人体眼部的调节能力可以分为调节参数与眼部灵敏度的调节, 物体在视网膜后面成像, 因为长时间远视性离焦, 加重了眼轴增长, 近视就会加重。近视调节滞后大于近视稳定者, 近视稳定与正视者调节滞后没有明确的差别。近视眼调节后的灵活度下降会导致近视低于正视眼, 近视者对正负离焦调节反应较慢。因而近视者比正常人眼部调节会差些[12]。

本研究发现, 中周部加光镜片与普通非球面镜片相比, 具有改变周边屈光度的作用, 可能与镜片的设计参数有关。假设平均镜片厚度1.5 mm, 镜眼距14.0 mm, 入瞳位于角膜后3.0 mm, 计算镜片上对应30°的位点为距离镜片中心10.7 mm处[13]。而中周部加光镜片在中央直径20 mm区域内为均匀球面, 与普通非球面镜片差异非常小, 故在30°范围内测量不到周边屈光度的变化, 其对应的周边清晰视力范围及主观感觉评分也与普通非球面镜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 中周部加光镜片改变周边屈光度的趋势与报道的相似, 但在数值上更加明显, 在周边30°达到与普通非球面镜片近0.9的差异。

考虑到两个研究在干预方法与测量方法上一致, 差异可能系被试者年龄及样本量不同造成。中周部加光镜片与小光区镜片的设计原理虽不一样, 但两者在改变周边屈光度的数值、周边清晰视力范围和主观评分上却十分接近;后者同样对周边屈光度造成了显著影响, 但同时也减小了中央可视清晰范围和主观配戴舒适度、清晰度、接受度。值得注意的是, 中周部加光镜片的近距离主观评分优于小光区镜片, 接近于中周部加光镜片[14]。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周部加光镜片中央光学区下方“加光”太快, 以至于其镜片设计接近渐进多焦镜的“通道”设计 (由焦度测量仪测得) , 因此在视近时对视觉的干扰较视远时少。结果提示, 用改变周边屈光度的特殊设计镜片来干预儿童近视进展时, 改变周边屈光度的程度与其配戴后的顺应性呈负相关, 设计镜片时需同时考虑配戴者的主观感受。分析中周部加光镜片改变周边屈光度的作用、对周边清晰视力范围的影响和配戴者的主观感受介于大光区和小光区之间。

人为的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能够对近视人群的近视缓解具有显著作用, 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可以减少周边视网膜离焦的发展, 也能够有效的调节近视功能, 中周部加光镜片作为卫生部新研发出来的镜片, 中周部加光镜片是以人体的角膜形态为根本, 把镜片设计成为镜片中央光学区的球面[15]。但是周边采用非球面的设计, 依据患者的屈光程度, 通过精确的检测与计算来制作镜片中央光学区的大小, 检测患者自身的屈光度, 再用数学实验计算并决定患者中周部加光镜片中央区的大小, 中周部加光镜片周边要使用凹透镜来减少光离焦的速度与程度以形成中周部加光的特殊镜片。这种镜片能够有效的控制近视者的周边屈光, 清晰近视者眼部的成像, 从而保证近视人群眼部成像最可能的清晰化、舒适化。临床实践表明, 中周部加光镜片能够防止近视者度数的加深, 从而有效减缓近视患者玻璃体的增长, 因而配戴中周部加光镜光联合调节训练能够有效的延缓近视的发展。

缓解近视也会采用角膜塑形镜的方法, 角膜塑形实际上就是用一种逆向的几何多边弧度设计, 使得近视患者的眼部的角膜变平, 中周部角膜变陡, 因而能够有效的调节患者中心的屈光度。重新塑造角膜表面的形态, 会使得近视眼部屈光度出现显著性的漂移。但是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能会导致近视患者视觉质量的下降, 而并无数据表明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的缓解调节近视患者的度数加深。由上可知, 角膜塑形镜虽然可以有效的控制近视的发展, 但是对近视人群配戴的舒适度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所以能够接受角塑塑形镜的近视人群非常有限。中周部加光镜片能够有效的减少周边远视性的离焦性, 从而有效的防止近视人群近视程度的加深, 并且中周部加光镜片配戴较为方便, 能够被较多的近视群体所接受, 但就目前而言中周部加光镜片对近视的控制效果与对近视者视觉影响尚不明确。

调节训练 篇6

在20世纪80年代, 心理学研究者[1,2,3]率先提出自我调节学习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这一概念。在随后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该概念被引入到各种学习情境 (包括运动员训练、学校学习、成人教育等) ,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试图解释学习者个体的成绩差异。

自我调节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个体在其学习情境中,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用一定的认知 (cognitive) 、情感 (emotional) 和行为 (behavioral) 策略的过程。具体来说, 自我调节学习被看做是一种自我指导的学习模式, 在循环的学习过程中 (见图1) , 学习者将其心智能力转化成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技能[4]。与先前的学习理论相比, 该理论强调任何种类的学习都包含学习者个体的主动成分。正是学习者这种个体差异, 导致了最终学习结果和表现的不同。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 在心理学的多个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和证实, 并进一步促进了对该理论理解的深化。包括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在内, 研究者试图通过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 来解释学习者表现成绩的差异。

2 自我效能感

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中, 研究者引入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 希望在运动训练学中通过应用该理论, 使运动员充分认识到自身训练的规律, 并且利用自身优势, 提高训练成绩。Bandura作为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开创者[5], 提出自我调节是所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Schunk和Zimmerman在研究中一致发现, 自我调节学习能够显著解释学习表现的差异[6]。而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具体阶段中, 即前思考阶段、表现阶段、自我反思阶段, 自我动机信念中的自我效能感被运动心理学家研究的最为深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运动心理学家开始逐渐借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动机理论, 来探讨运动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如何受到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影响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由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目标的能力的信心和期望[1]。Bandura认为, 自我效能感主要关心的是学习者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什么。实证研究显示[7],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根据Bandura的观点, 自我效能感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1) 过去的行为或表现成绩。自我效能感会受到之前行为的影响:过去的的成功会带来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反, 失败则会带来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2) 替代经验。学习个体会观察他人的行为, 他人在某一相似活动上的成败会影响到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3) 言语劝说。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 他人 (包括同辈、长辈、教练、老师、父母) 的评价、鼓励或者批评会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当他人的地位很重要时, 产生的影响会更大。 (4) 情绪唤醒状态。出于较高水平的唤醒状态会使青少年运动员体验到较高程度的焦虑水平、紧张, 过分高估当前的任务的难度水平, 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下降。

3 对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意义

运动心理学家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引入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当中, 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青少年运动员, 更愿意在日常训练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并对自己的表现有更高的信心, 并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8]。在运动心理学的领域中, 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效能感与训练成绩的关系, 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差异, 自我效能感与日常锻炼, 在训练中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9]。基于当前运动心理学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以及本文之前提到的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学习理论模型, 新近的实证研究显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感: (1) 提高青少年运用表象的能力。研究发现, 比起新手运动员, 经验较多的运动员会运用表象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表象在这里指的是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自己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情景的想象。通过合理的运用表象, 运动员的焦虑水平得以降低, 自信心得以提升。并且, 在运用表象的过程中, 运动员可以对当前的训练任务进行更为有效的评估, 从而更加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 (2) 寻求社会支持。青少年阶段的心理较为独特、强烈或极端的情绪体验、不愿主动跟人交流等特点或许会给日常的运动训练带来困难[10], 但教练员可以在充分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利用其心理特点, 更有效的进行训练。比如, 对于青少年来说, 他人的反馈对其自我认知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并且, 这一阶段的运动员有极为强烈的与同辈交流, 得到长辈的关心和理解的愿望。所以, 训练员可以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启发, 细心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 促进运动员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帮互助, 以促进训练结果。 (3) 提高教练的自我效能感。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其年龄特征, 对他人的知觉较为敏感[11]。因此, 教练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感会间接的影响到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成绩。为了达到运动训练的最优化, 教练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青少年运动员表现出积极、有效的关注, 并针对其训练做出客观的评价, 提出具体的建议。除了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个体进行有效的训练以外, 结合Bandura集体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家提出, 运动员团体的自我效能感, 对运动成绩也有显著影响。研究显示[12], 比起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集体自我效能感在比赛期间, 对运动员的成绩有更显著的影响。

4 结语

对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虽然始于心理学, 但近几十年来已经在运动心理学领域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发展。通过把心理学对人类行为规律的研究和运动训练学的特点结合起来,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得运动训练更为高效。加之对青少年独特心理特点的了解, 可以使得日常的运动训练更为人性化, 帮助青少年运动员调节自己的运动心理, 并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都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概念, 我国运动心理学家虽对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应用, 但与国外的研究相比, 仍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因此, 运动心理学家和教练在日常运动训练中, 应注意不要全盘照搬西方理论, 而应对其抱有批判的精神, 避免思想僵化。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其心理特点, 应得到教练和教师的独特的关注。为尊重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发展、优化其训练成果, 运动心理学家和教练应注重实践, 用更有效的理论指导实践。

摘要: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及其关键概念, 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的多种应用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本文总结了运动心理学对以上两个概念的实证研究, 并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 对其运动训练提出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自我效能感,运动心理学,训练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 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 :191-215.

[2]Bandura, A, Cervone, D.Self-evaluation and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goal syste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5) :1017-1028.

[3]Bandura, A, Schunk, D.H.Cultivating competence, self-efficacy, and intrinsic interest through proximal self-motiv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1 (41) :586-598.

[4]Zimmerman, B.J.Theorie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n overview and analysis.In B.J.Zimmerman&D.H.Schunk (Eds.) ,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New York:Springer, 2001.

[5]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86.

[6]Schunk, D.H, Zimmerman, B.J, (eds.)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Taylor and Francis, 2008.

[7]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Weiss, M.R, Wiese, D.M, Klint, K.A.Head over heels with success:The relaltionship between slef-efficacy and perfomance in competitive youth gymnastics[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89 (11) :444-451.

[9]张力为, 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0]于清, 袁吉.运动心理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11]李晓东, 张力为.国外运动心理学领域自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基于2000-2005年4种运动心理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6) :80-99.

上一篇:水质模糊综合评价论文下一篇:男性不育症的治疗误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