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调节(精选8篇)
网络调节 篇1
教育部及国家语委在10 月15 日发布的《2014 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以及热烈讨论。《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粗鄙化需要治理网络语言的使用亟需规范。《报告》的发布引起了广大群众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意义的以及其对于现汉汉语的纯洁性的影响的争论。
互联网络的发展速度极快, CNNIC于7 月23 日发布了《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6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 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其中10 岁至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 比例达到78.4%。互联网络的全民性以及年轻态决定了其的活跃程度高, 网络语言发展多样且变化快。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的定义至今仍然模糊, 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既包括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网络专业术语, 也包括人们在互联网上用于交际的自然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后者。 (李蔚然, 2004)
由于网络语言受众群众广, 教育参次不齐, 缺少监督管理规范, 使得网络语言发展迅速且多面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人们面对的交流人群并不是真实的现实中熟悉的人, 所以聊天议论时会有极大的随意性及主观性, 缺少平时交流的拘谨, 会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以及语言习惯表现出来。
网络语言有其特性, 即, 网络语言产生于真实的网络世界, 一个既是真实的又是虚拟的世界, 网友彼此交流不用面对面, 而是在网络上使用文字交流, 交流中又十分的口语化。因此在聊天中用大量的语气词以及表情符号来替代表达时所需的手势、肢体, 以达到表情达意的到位。“口语化书面语”的特质, 使得网络语言独立出来。
二、网络语言的产生
语言为维护自身交际作用会进行自我调节, 为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与他人聊天时会吸收与使用当下流行的词语, 而自动摒弃陈旧语句及词语。网络语言自产生之时起, 因其独特的特性, 为适应网络语言的口语书面化而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汇以及发生了语言的变异。并随着广大社会群体对产生的网络语言的认同与否定一直快速地进行着自我调节, 而这种调节一直贯着网络语言发展的全部过程。
(一) 补位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 它区别于以往的口语以及书面语, 面对这发展极快的网络新事物以及网络新动态, 汉语中大量缺乏对其表述的词语, 缺位现象就产生了。例如, 其中借词大量产生, 因为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比较慢, 而很多新事物在国外已经被大家广泛使用, 而当计算机网络传入中国之后, 其事物名称也一起传入中国, 比如, 蓝牙 (bluetooth) 、点击 (click) 等等, 这些词语有一部分是音译一部分是意译, 而这些词语直接填补网络新事物的空白词语。
新事件产生时没有对此类事件的称呼, 而网络上就会有网友对其取名, 并迅速到网络平台。如, “棱镜门”, 斯诺登的棱镜门事件泄露了美国的非法网络监控, 也引起了全球对网络安全及隐私的关注。此类补位现象就是网络词汇产生的途径。
(二) 求简求快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词汇中以缩略形式出现的很多, 因着网络交际实际上是口语交际, 而实质却要以输入的方式才可以传播, 这明显比说话慢很多, 大家追求速度, 会将词汇缩短简化或是以符号代替。而另一方面, 我们在网络上交流只需要明白对方的意思, 并不像书面语那样具有保存的意义, 所以大家就以缩略词汇交流, 既能明白又能省时省力。为了减少敲击键盘次数, 网民对汉语原词采用数字谐音、拼音字母缩写、字数缩略等方式, 此类词语具有极强的概括性, 不仅简洁还具有一定的韵律, 朗朗上口, 使得此类词语传播甚广。
例如:高大上, 实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缩略;
十动然拒, 实为“十分感动, 然后拒绝了他”的缩略;
喜大普奔, 实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
(三) 娱乐趣味性
网络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一点在于其一方面也是口语性的, 网民们在用书面字体表达口语的时候为了使得交谈有趣生动形象以及突出个人特点, 会在聊天时加入表情符号以及符号表情, 还有一些词语也会因着交流的趣味性而发生改变。有的词语及句子因其对古语俗语的另类解释而广泛流传, 知晓它的引申形式的网友都觉得十分有趣, 能够快速的接纳传播。
例如:“囧”, 囧字据考在汉代就已存在, 而现代人们因它外观像一张愁苦的脸而表达一种尴尬, 无奈, 这个新意在网络和现实中迅速广为流传, 大量使用。
“What are you弄啥嘞?”英语和方言的结合使人觉得十分滑稽但又能表达所表达的意思。
“你丑你先睡”是从“你丑你先讲”演变而来。此句源于“丑话说在前面”, 曲解断句为“丑, 话说在前头”, 进一步衍生为“你丑你先讲”。而此类句子又有许多衍生句。
三、网络词汇发展的自我调节
(一) 词汇的自我选择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造词家, 因为网络是个平等的平台, 每个人在上面交谈都因着自己的习惯使用词语, 所以会有相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名称的现象。
例如, 互联网—因特网、交互网、英特网、
伊妹儿—伊美尔、电子邮件、电邮、E-mail
这些多一事多词现象必然给交际带来麻烦。语言在多个等义词语中, 根据调查, 使用频率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人们自动像使用频率最大的那个词语靠拢, 以方便大家明白, 于是其他的许多称谓就都自动消失了, 留下一个统一的称谓, 如互联网就被大家所认可, 这也符合语言词汇的经济原则, 过多的等义词汇平添了交流负担, 而语言会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定位其标准。
(二) 网络词汇的过滤筛选
网络词汇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谐音组成, 例如, 歪果仁-- 外国人、小公举-- 小公主、这样-- 介样、我-- 偶。这样的谐音字的出现一部分是网友交流为了符合自己语音特征而故意打的同音字, 而有的则是由于输入法的选择有时会出现错误, 而这些错误被很多人所接受, 也相继模仿, 使得错词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网络是一个包容的大平台, 各色不规范词语都在网络上盛行如果不是一直关注网络动态, 知晓网络事件掌握网络语言, 很多词语都会让大家感到不知所谓, 例如 “虐狗”实际上是在调侃单身生活。人们用“单身狗”指单身状态, 而当情侣们在单身人士面前恩爱时, 则调侃为“虐狗”行为。
不过, 网络词汇在自身的过滤上发挥的自我调节功能却是十分严格的, 这些数字谐音词语、拉丁字母谐音词语和那些因输入错误而导致的错别字被无情的过滤掉。
(三) 网络词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
社会生活中的新趋势和新的价值观都体现在网络语言中, 语言发展中那些与人们生活联系越紧密的网络词汇越容易被保存下来。如网络上的“山寨”一词, 其主要特点是仿造化和平民化。由于仿造的电子产品等已逐渐渗入人们生活中, 对人们实际生活产生了切实的影响, 使得“山寨”一词得以从网络中迅速普及, 被人们肯定, 成为文化中的一分子。
现代汉语系统大量吸收沉淀后的网络词汇, 不仅如此, 网络词汇也散播到国门之外, 被外国人所接受。如, Dama ( 大妈) 、Tuhao ( 土豪) 等词语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并将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
四、从自我调节功能看网络语言对现实的影响
《2014 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 互联网语境孕育出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 但是互联网语言中的“屌丝”“逼格”等造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田立新也认为, 网络语言因其“虚拟社区”和“缺少把关人”的特性, 低俗语言大量涌现, 聚集了社会戾气, 网络语言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词汇的发展需要严格的把关, 甚至应该建立“脏词清单”, 减少这类词语的使用。而笔者认为语言的使用不宜矫枉过正, 语言需要表现全面的社会用语需要, 社会语言不仅仅包括礼貌用语, 也允许存在多面貌的语言, 为各行各业在任何场合使用。而网络语言的发展由极为迅速, 它的自我调节功能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如2013 年度的十大新词为“土豪、、棱镜门、女汉子”, 而网络词格以缩略的三字格、四字格为主要流行, 如, “高大上”、“喜大普奔”、“不明觉厉”, 在这一年度, 这些词语使用的如火如荼, 如果你不知道, 你就“out”了, 而前两年使用率极高的“给力”热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是2014 年度的网络热词已经演变为“我也是醉“我读书少, 你别骗我”、“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等等。网络语言发展速度之快可以见之。再往前一年, 2012 年的网络热词是“有木有”、“神马都是浮云”、“元芳, 你怎么看?”、“Hold住”等等, 而如今这类词语的使用频率已经很低, 网络热词大多快速而有趣的反应当时热议的事件, 当事件从人们的关注视线消失, 代表它的网络热词也随之消失。
五、小结
如果我们想要设定条例规范网络词汇, 实施起来可能性不大, 杜绝了一类词语, 另一类词语又会火速产生迅速蔓延。关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我们应该宜疏不宜堵, 新闻、报纸等做好带领示范工作, 不滥用网络语言。而另一方面宣传规范语言, 引领广大网友注重自身语言规范性, 剩下的就留给网络语言发挥其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 去糟取精, 留下一部分精华沉淀到现代汉语日常用语中, 成为基本词汇, 而一些格调不高的词语被时代所摒弃。
语言的部分混乱是一种常态, 随着新事物的产生, 新词语相应产生, 而社会以及网络会有许多对其的称呼以及评价, 但随着时间的沉淀, 语言会被选择。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发展而发展, 它自身具有净化功能, 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需要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淘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鲁痕, 《网络词汇的变化与语言的自调节功能》[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8年.
[2]李婷婷, 《网络词汇研究综述》[J], 文史, 2011年.
[3]张美秀, 《浅析网络词汇存亡的重要影响因素》[J], 科教导刊, 2010年.
[4]陈婕妤, 《网络语言是否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J], 2009年.
调节收入差距不如调节财产差距 篇2
百姓希望缩小收入差距,但首先应弄清什么是收入,或者收入差距到底应该怎么算。
以某民营企业为例。该企业一年利润2000万元,员工一年工资10万元,那么,2000万元的利润可以当作企业主收入吗?倘若这么算,企业主收入为员工收入的两百倍,差距可谓大也。
但问题在于,员工工资多数是用于个人消费,企业利润则大量用于投资。大多数民众忽略了两者的分别。
经济学家费雪在大名鼎鼎的《利息理论》的开篇中就指出,“收入是一连串事件”。费雪用三个概念解释这个意思。一是享用收入。货币只有当用于购买食物、衣服、汽车等进行享受才成为收入。二是实际收入。享用收入是心理感受,没法度量,所以他认为可用实际收入(生活费用)来近似反映。比如用餐或看电影,其间的享受虽无法用多少元来衡量,但却知道花了多少钱。三是货币收入,指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货币。
在费雪的定义里,“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其实是说收入是一连串的消费(享受)。以家庭为界,不管赚多少钱,把面包、黄油、衣服、汽车等买进家门并立即消费了的是收入,否则就不是收入。
回到上面民营企业的例子,若该企业家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钱为二十万元,那么只有二十万元是他的收入。剩下的钱,无论储蓄还是投资,都是企业主的财产(资产)而非收入。
或许有人不同意这种界定,因为这不仅与人们惯常的理解大相径庭,教科书也不这么说。但就我本人而言,却觉得只有从他的收入视角才能解通世事。正如我自己,当年从人大毕业后本可去一家月薪3000元的外企,却选择了月薪300元的党校。因为外企薪酬虽是党校的十倍,可党校能提供的住房外企却没有。因此,在我看来,在党校教书的收入(消费)并不低于外企。
若再换个角度,把我与那些私企老板进行比较。昔日师友在商界的成功者不乏其人,公司日进斗金,而我现在做教授月入仅数千元。你认为我会羡慕他们吗?一点都不羡慕是假的,但我并不后悔当初自己没下海的决定。表面看,做老板的人的收入(生活费用)确实比我高,但抛除商界应酬,个人收入(消费)实际上相差无几,至少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这绝不是阿Q精神,也非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说自己与老板(师兄)收入相若,仅是从个人消费情况看;若从财产看,则大不相同。他资产过亿,我除了手里那点微不足道的股票和所住的房子外别无其他。
由此可见,我等工薪阶层与私企老板的差距,主要是在“财产”而不在“收入”。实际上,当年马克思写的《资本论》揭示资本积累趋势是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也是从财产角度讲,并非资本家与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再说基尼系数,这里有个误会需要澄清:不少人以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差距,学界也总有人拿基尼系数说事。但这种看法是错的。
基尼系数虽包含收入差距,但仅是一小部分,它主要反映的是财产差距。比如有人讲中国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显然说的是财产而非收入。既然如此,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基尼系数高若主要是指财产差距大,那只调节收入不调节财产岂不是避重就轻?
我主张应重点强调缩小财产差距,因为政府调节收入往往缺少手段,力不从心。前文说,收入即消费,调收入其实就是调消费。消费怎么调?可取的法门似乎只有调工资,但政府现行的做法无非是“限高”与“提低”。而工资是劳动力价格,高低由市场定。
因此,政府“限高”只能针对国企,对私企则无能为力。“提低”亦然,政府可提高法定工资,但前提是先减税。若不减税只加工资,失业增多政府压力会更大。
那么,如何调财产差距呢?我认为,首先应明晰农民耕地产权。目前中国农民有房有地却无财产,原因就是国家没把耕地产权给农民。第二,对财产课重税。近几年不少富人到处买房置地,钱多可以买,但为缩小财产差距必须课重税。最后,应立即开征遗产税。遗产税作为财产税大项,至今没有开征。我所知道的是,遗产税若再迟迟不征,日后财产差距会越来越大。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研究 篇3
1.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产生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提出主要源自对美国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由于这三次教改都强调教师、环境和学校的功能与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能动性, 因此人们从重视学生能动性的角度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
2. 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对“自我调节学习”, 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不同称谓, 目前绝大多数采用“self-regulated learning”一词, 国内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自主学习、自我调控学习等。本研究采用自我调节学习。对SRL的定义, 目前还没有统一看法, 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
Zimmerman (1989) 首先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
Pintrich认为SRL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 在此过程中, 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 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国内研究者提出:自我调节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分为认知, 行为和动机三个维度。
总之, 在定义问题上, 不同的理论流派都有不同的视角, 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然而, 此理论总是在彼理论的基础之上传承和衍生出来的, 理论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 不同的定义之间并不矛盾, 反而是相融相通并相互补充的。
我认为,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意志, 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 从而优化学习绩效的过程。它可分为学习前、学习动机, 兴趣, 学习目标等) ;学习中主要是调节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后调节主要是指学习绩效的自我反馈和改进。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
网络学习行为是指个体在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具有丰富资源和全新沟通机制的网络环境中, 开展的远程自主学习行为、行为发生、发展及变化由个体自己控制。控制能力的强弱受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 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更多是网络主体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较之传统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具有一些新特征: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及网络学习行为文化背景的全球化;网络学习行为情境的虚拟化、多样化;网络学习行为控制的自主化、个性化等。因此, 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错综复杂, 外部因素有:网络信息资源、学习支持系统、网络硬件环境等;内部因素有:学习者元认知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学习动机等。
因此, 为促使网络学习的真正发生, 促进网络学习绩效的提升, 不仅要合理整合网络学习资源, 优化影响学习者的外部环境, 而且要优化内部环境, 即以网络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 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交流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即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从而不断优化网络学习, 不断改进自我的网络学习绩效。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综上所述,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是指身处网络的个体, 对自身学习意志, 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心理、网络学习行为和网络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 从而优化网络学习绩效的过程。它可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调节。学习前主要是个体自我调节学习意志 (学习动机, 兴趣, 学习目标等) ;学习中主要是调节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心理、网络学习行为;学习后调节主要是指学习绩效的自我反馈和改进。由于网络学习环境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 因此, 基于网络的SRL具有一定的特征。
1. 高度自发性。
网络环境下的SRL者更加需要激发自己的学习意志, 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
2. 高度批判性。
网络环境下的SRL者需要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 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越来越强大的浸没感所带来的迷失, 因此, 一定的批判性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3. 高度的自主性。
由于师生隔离, 网络环境下的SRL者更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独立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4. 策略性。
网络环境下的SRL者讲究学习策略, 自觉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时间管理、动机管理等一系列学习策略。
5. 监控性。
网络环境下的SRL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清醒的意识, 能随时监视并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 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调节。
6. 灵活性。
网络环境下的SRL者更需要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时空环境, 主动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求助对象, 灵活处理自助和他助的关系。
四、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 (从学习者角度出发)
综上所述, 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分为两大类, 即直接性因素和根本性因素。近年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研究上, 也就是基本停留在直接性的影响因素上。直接因素也源于根本性因素, 它是根本性因素的外在表征。因此, 对根本性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 但凡根本性因素一般都会涉及能力层面。同样, 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就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 网络环境下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又包括哪些呢?我在自己定义的基础之上作如下分析。
综上可见, 处于网络环境下的SRL者需要进行的自我调节包括以下:对学习前的学习意志 (学习动机, 兴趣等) 的调节, 学习中的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心理, 网络学习行为, 以及学习后的学习结果的自我调节。其中, 学习意志、学习心理过程的调节是个体对自我意识和心理层面的认知和调节 (而意识和心理是基于认知的) , 也就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和调节 (从而实现机体自身的不断建构和和优化) , 其根本就是个体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学习环境的调节是指个体对其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认知和调节, 而网络学习环境拥有丰富的、共享的、多媒体化的网络学习资源, 对学习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上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和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 容易导致学习者“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载”, 从而影响网络学习的发生;并且资源的泛滥会产生冗余效应和分散注意力效应 (斯威尔的认知负荷理论) , 从而增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 影响网络学习的绩效。因此, 这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即要求个体有一定的信息甄别和筛选能力, 而这个能力的根本是个体的批判性的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
另外, 随着人机交互界面的越来越自然化, 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越来越强大的浸没感对网络个体的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学习行为是一种外显的要素, 受各种内隐要素 (遗传, 意识, 心理等) 的影响, 是个体内隐要素的外在表征和实现, 因此个体对其学习行为的调节能力更多是个体对自身内隐要素的自我实现能力, 即在优化的环境下, 优化的自我对其内在的自我实现能力。
学习后的学习结果调节, 即学习绩效的自我反馈和改进, 更多是个体自我反馈能力的体现。因此, 网络学习更多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是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个体自我调节能力又主要包括个体的元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实现能力、自我反馈能力。
为有效开展网络学习, 学习者需要从根本着手, 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方面, 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从而不断建构和优化自身的网络学习环境。另一方面, 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元认知能力, 善于发现自身的学习意志, 学习心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积极、主动、自觉地调节并纠正。
此外, 学习者要在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实现能力和自我反馈能力, 如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合理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
五、网络环境下如何促进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 (从设计人员和教学者的角度出发)
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强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其本质就是要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下, 设计和教学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 促进网络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
第一, 将学生视为一个具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主体。
第二, 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掌握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发展自身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影响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的评价。比如, 有很多教师习惯于用相对评价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即在评价某个学生时, 将其放在群体中与他人进行比较, 如学习排在第几名, 思想品质是优秀还是良好, 这就造成学生形成表现目标。如果我们在评价时更重视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长, 从而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这样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第三,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成败经验及其对成败原因的认知, 即归因。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将行为的结果与努力的程度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第四, 相对评价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多是消极的。因为, 把个体放到群体中去比较, 会使大部分人感到自己是失败的。即使排在前面的成功者也会因其目标是保持自己在群体中的“先进地位”而处于高度焦虑中, 这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提高是不利的。
第五, 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并使用学习策略。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内容有意识地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认知策略和认知调节策略, 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使用策略的条件。
第六, 自我调节学习不仅表现为行为操作, 而且应该引导其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通过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 可以提供如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方式, 使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六、网络环境下基于行为分析的自我调节学习绩效评估
网络学习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基于行为分析的网络学习评价旨在通过一系列行为分析来了解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风格与偏好,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使网络学习者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有效地控制学习进程, 从而促进其后续学习。
七、结语
自我调节学习 (SRL) 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响应当今“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 同我国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研究性学习和主体性教学改革主张相一致, 它是适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论, 尤其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 网络学习的普及、SRL理论更亟待大力提倡和深入探究。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网络学习的本质是网络学习者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即身处网络的个体, 对自身学习意志、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 从而优化网络学习绩效的过程。因此, 有效的网络学习要求不断地改进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绩效。从根本来说, 也就是要不断提升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而自我调节能力又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元认知能力、自我实现能力和自我反馈能力。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的普及, 终身学习的需要, 使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即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泛在。本文指出, 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有效的网络学习本质就是网络主体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即身处网络的个体, 对自身学习意志, 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 从而优化网络学习绩效的过程, 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调节。并进一步论证了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是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主要包括个体的元认知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我实现能力, 自我反馈能力) , 论证了促进网络自我调节学习绩效改进的, 从而促进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的发生和网络学习绩效的改进。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我调节学习,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J.Model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a chievement[M].Zimmerman B.J, Schunk D.H.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practice.New York:Springer, 1989:1-25.
[2]Zimmerman B.J.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0, 2, (2) :173-201.
[3]Carver C.S, Scheier M.F.Autonomy of self-regulation[J].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 (4) :284-288.
[4]Vancouver JB.Self-regulation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a taleof two paradigms[M].BoekaertM, Pintrich PR, ZeidnerM.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SanDiego, CA:Academic, 2000:303-341.
[5]Pintrich P.R.Multiple goals, multiple pathways:the role ofgoal orientation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J].Journal ofEdu-cationalPsychology, 2000, 92, (3) :544-555.
[6]申克.D.H.著.韦小满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344.
[7]丁桂凤.员工自我调节学习影响因素之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5) :1077-1081.
网络调节 篇4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特点
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人格进行研究发现,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具有以下情绪特点:他们怀疑固执、紧张困扰、忧郁抑郁以及缺乏自信, 具有情绪稳定性居中和情绪不稳定的特性。心理障碍倾向, 例如适应能力差、神经质倾向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发现, 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中, 焦虑和抑郁情绪十分常见。研究结果显示, 个体可能在社会适应方面和情绪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因此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非常容易受到挫折, 以至于更加喜欢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通过网络游戏或网络交友的方式来寻求理解和情感支持。
学者Campos提出, 情绪是建立或破坏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过程。也就是说, 如果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被肯定的, 那么所产生的情绪则是正性的, 同时产生的正情绪能够继续维持这种关系。相反, 如果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不被肯定的, 那么所产生的情绪则是负性的, 同时负情绪无法继续维持这种关系。例如, 快乐的情绪具有维持和奖励个体当前行为的作用, 如果某一种行为能够让个体感受到快乐, 那么这种行为就具有此时发生和继续维持这种关系的价值。对于使用网络这一行为而言, 或许刚开始能够给个体带来快乐的体验, 因而才具有继续维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 也暗示了个体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了情绪问题, 或者是因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才会转向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去寻找正性的情绪体验。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调节方案
学者Gross认为, 情绪调节不仅可以发生在产生情绪之后, 同时也可以发生在情绪产生以前。即通过分配注意力、修正情景或选择情景等方式来调节可能产生的情绪。在Gross的情绪同感过程理论框架下, 情绪调节方案被划分为反应调节和原因调节, 降低个体情绪反应最有价值且最常用的方案主要包括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这两种。在Gross的相关研究当中发现, 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案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 Gross通过测量研究发现, 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与抑郁、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 结果表明, 表达抑制与消极的结果有着密切联系, 而认知重评与积极的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 情绪调节是通过将影响当前个体达成某一目标的情绪障碍予以消除, 从而使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但从反面来看, 如果情绪调节不当, 则很可能会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或中断。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200多名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 沉思、自责以及缺乏积极重评等相关的情绪调节方式是抑郁或焦虑等内化障碍的独特预测源。同时, 在另一项研究中使用了同样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发现, 越多使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和积极重评的个体, 焦虑或抑郁等消极症状会更少。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虽然大量研究已经发现了身心健康、情绪调节以及情绪之间的关系, 但是对于个体是如何通过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来改善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这一问题却很少有研究。以情绪及其情绪调节为出发点来看待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 即情绪调节个体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情绪调节个体与内部之间的体验。换言之, 就是情绪调节个体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和身心健康的体验。可见, 过多地使用某些情绪调节习惯, 很可能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并且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从而导致个体极易形成某些障碍。因此, 在发生情绪或者情绪调节的同时, 个体的社会功能、心理以及生理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而且一些不良的反应很可能会导致个体发生更多的心理障碍, 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正是对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中, 情绪与情绪调节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青少年一旦出现不良情绪, 而没有及时采取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 则很可能导致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出现某些问题, 如人际交往受到挫折而导致的孤独感, 或者深受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困扰等一系列问题, 而这些心理障碍正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因此, 必须不断探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调节方案, 引导他们正确调节自身的情绪。
摘要:相关研究发现, 网络成瘾者自身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 且情绪呈现较多障碍问题。由此可见, 网络成瘾者的情绪及其调节问题也许是网络成瘾的成因而不是网络成瘾的结果。本文探讨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情绪及其调节方案, 以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情绪调节,探讨
参考文献
[1]郗杰英、郭开元.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矫治[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2]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5)
网络调节 篇5
LEO卫星网络具有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 拓扑一直都在快速变化, 这是LEO卫星网络区别于地面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特点,而且卫星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有限[1,2]。 同时,卫星间的距离很远,容易导致较大的端到端传输时延[3]。
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基于负载均衡的路由机制, 如ELB算法[4]是由TALEB T提出的, 该算法主要是将卫星节点在发送或转发数据分组前已经获取到了下一跳节点的链路负载状况, 依次作为依据, 为数据分组选择合适的转发路径。 但如果网络中出现的拥塞节点过多时, 该算法性能会降低甚至失效。 KUCUKATES R等人[5]提出了PAR算法,该算法是在网络拥塞发生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避免,从而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效果。 但是该算法网络吞吐量不高,同时分组端到端时延也比较大。 SDRZ-MA算法[6]将Agent引入到LEO卫星网路由中, 其卫星节点定时产生前向Agent在卫星节点间来回转发, 迁移过程中收集卫星纬度、 链路代价等路由更新所需信息。 但SDRZ-MA算法存在部分卫星负载过重、其他卫星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
对此,本文基于SDRZ-MA算法思想,提出了基于负载均衡的动态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DRLB (Dynamic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Load Balance ) 。 分析前向、 后向Agent如何读取路由机制, 并设计新的路由策略以及优化前向Agent的分组长度, 改进流量调节因子函数,使网络流量更适应具体维度位置。 最后,测试了本文路由算法在控制开销、流量调节以及平均端到端时延等方面的性能。
1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1 . 1 网络模型及相关定义
在本文DRLB算法中, 用Walker星座[7,8]进行组网,该算法是将卫星网络抽象看作一个由一组节点V和一组边E组成的无向连通图G=(V,E)。 其中,|V|为网络中所有卫星节点的个数,|E| 是网络中所有星际链路的个数。 算法相关定义为:
(1) 如果卫星节点s与卫星节点v之间存在星际链路,则用links圮v表示;
( 2 ) 卫星节点s的所有邻居卫星的个数用Ns表示;
( 3 ) costs , v( t ) 表示在t时刻, 卫星节点s与邻居卫星v之间星际链路的代价值;
( 4 ) 假设源卫星s与目的卫星d之间的最短路径为:
其中,符号表示在t时刻,源卫星s选择邻居卫星v1为数据分组的下一跳,此时数据分组到达目的卫星节点d的链路总代价为:
其中,为代价调节因子,为卫星节点vi的纬度。
1 . 2 问题描述
通过对考虑负载均衡的具有代表性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SDRZ-MA进行研究, 发现该算法存在以下问题:
( 1 ) 因地面业务热点集中在北半球, 尤其是北纬50 °以内, 原始SDRZ-MA算法设计了 λvi代价调节因子,以促使流量由北半球向南半球分配, 但代价调节因子 λvi的设计存在缺陷;
( 2 ) 在SDRZ - MA算法中, 卫星星座运行一个周期后,每个卫星节点仅以概率qd的值来确定前向Agent的目的卫星地址, 这不够全面, 会导致卫星节点对于全网的拓扑信息获取得不够及时准确;
( 3 ) 前向Agent分组存在冗余字段。
2 本文DRLB算法
由于基于移动Agent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存在网络控制开销偏大、 流量调节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负载均衡的动态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DRLB 。
2 . 1 流量调节因子的改进
在SDRZ-MA算法中,调节因子 λvi的函数如下:
其函数见图1(a)。 依图可知, 当纬度大于北纬50°后, 调节因子的曲线走势仍继续向上, 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对此,本文考虑卫星纬度具体地理位置,对模型( 3 ) 进行修正, 形成新的流量调节因子模型:
新的调节因子的函数见图1(b)。 依图可知,改进后的调节因子可以保证北半球的权值始终大于南半球,其中0°~50°的权值最大,这更符合实际的业务分布状况。
2 . 2 优化前向Agent目的卫星的选取策略
在SDRZ-MA算法中,卫星节点会定期向其他卫星发送前向Agent,该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以概率qd来确定:
其中,fsd表示从源卫星s向目的卫星d发送的数据总量。 在SDRZ-MA算法中, 会出现短时间内重复产生同一目的地址的前向Agent的情况。 为此,本文通过(前向Agent发送时间间隔来避免重复发送的问题。 在本文DRLB算法中, 卫星节点在发送前向Agent的时间间隔内,记录本时间段内经过自己的其他卫星节点产生的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 当某一卫星节点需要发送自己的前向Agent时, 首先排除自己记录的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 然后再按概率qd选择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 这样卫星节点能够获取更准确的网络负载状况,寻找最优路径。
2 . 3 压缩Agent分组长度
在SDRZ-MA算法中,前向Agent记录的路由信息为:
由于前向Agent记录中的字段存在冗余,故本文对该记录信息进行了压缩。 压缩后的路由信息为:
显然,DRLB算法的前向Agent长度明显小于SDRZMA算法。 在DRLB算法中, 每颗卫星都有一个纬度表和邻居卫星到自己的代价表, 当前向Agent到达某一卫星节点后, 该卫星节点会更新自己的纬度和该前向Agent上一跳节点到本节点的链路代价, 同时在前向Agent分组中加入该卫星的信息,然后继续迁移。当前向Agent满足规则4 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后生成后向Agent, 后向Agent沿前向Agent原路返回, 依次从所经过的卫星节点上读取该卫星记录的纬度和对应链路的代价信息,压入自己的内存中,同时更新经过卫星节点的路由表。 后前Agent到达源节点后, 其堆栈信息为:, 这与SDRZ - MA算法的后向Agent携带信息一样。
2 . 4 DRLB算法规则及基本操作
2.4.1算法规则
( 1 ) 规则1
路由表初始化:
( 2 ) 规则2
① 在网络运行的第一个周期内, 所有卫星节点会定时生成前向Agent,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从本卫星外的其他卫星节点中随机选取。
② 第二个周期开始, 每个卫星节点在生成前向Agent前, 首先排除前向Agent产生间隔内该卫星记录的经过自己的前向Agent的目的卫星地址, 然后再按概率qd选择Agent的目的地址, 前向Agent生成后发送给邻居卫星。
( 3 ) 规则3
① 前向Agent到达中间卫星后, 根据该卫星节点的路由表来选择下一跳。 若存在链路不可用时,则先排除不可用的链路, 并对该卫星的路由表重新更新, 再选择下一跳。
② 前向Agent生成后向Agent, 生成的后向Agent沿该前向反方向移动。
( 4 ) 规则4
当下面的任意一个条件成立时,前向Agent生成后向Agent , 前向Agent消失:
①前向移动Agent达到其寿命期。
② 前向Agent根据规则3 选择下一跳时, 选择的下一跳卫星已经被该前向Agent访问过或没有可用的路径。
( 5 ) 规则5
①网络代价模型的更新:
设Cis , d( t ) 为t时刻卫星节点s选择邻居节点i到达目的卫星节点d的代价;Cis , d( t - 1 ) 是t - 1 时刻卫星节点s选择邻居节点i到达目的卫星节点d的代价。 Cis , d( t )与Cis , d( t - 1 ) 满足下式:
其中:η 为学习率,是一个大于0 小于1 之间的数。
②路由表的更新:
如果前向Agent从源卫星节点s到达目的卫星节点d的路径为s → v → … → d , 那么Ts路由表根据下式来进行更新:
其中,; β 是一个大于1 的数, 用于调整转发概率增减的速度。
2 . 4 . 2 具体步骤
( 1 ) 所有节点按规则1 完成路由表的初始化工作。
( 2 ) 卫星节点s根据规则2 产生一个具有一定寿命的前向Agent Fs, 在迁移期间, Agent Fs记录每个被访问节点Vi的地址, 最后一个被访问节点的纬度和该节点的上一个跳节点到本节点的代价。 当Agent Fs到达中间卫星节点后, 中间卫星节点根据Agent Fs携带的信息更新自己所处的纬度位置以及上一节点到本卫星节点的代价。当Agent Fs到达目的卫星节点时,所携带的信息格式为:
( 3 ) 前向Agent在迁移过程中根据规则3 来进行路由选择,当规则4 要求的任意一个条件满足时,前向Agent生成后向Agent Bd。
( 4 ) 前向移动Agent Fs将自己携带的路由更新所需信息压入到后向Agent Bd的内存中,同时自身寿命结束。
( 5 ) 后向Agent Bd沿前向反方向迁移。 当迁移到路由中间节点Vi时, 读取中间节点记录的自己的纬度和在该纬度位置时上一节点到本节点的代价,存入堆栈,同时获取下一跳节点信息继续迁移, 直至迁移到源节点,每经过一个中间节点, 按照规则5 更新节点的路由表和网络代价统计模型。 如果通往下一跳节点的链路不可用,则后向Agent Bd自动销毁。 后前Agent到达源节点后, 其内存信息为:
本文DRLB算法Agent工作流程如图2 所示。
3 仿真和性能分析
3 . 1 仿真环境设置
本文借助仿真软件是OPNET14.5 来测试本文路由算法的网路性能[9,10]。 为了模拟实际的卫星网络的流量分布, 仿真中卫星在北纬0°~50° 之间卫星节点每发送0 . 4 s数据包停止0 . 8 s , 其他非极地区域卫星节点每发送0.1 s数据包停止1.1 s, 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随机。 为了体现本文算法的先进性, 将当前LEO卫星网路由性能较好的SDRZ-MA算法视为对照组, 并取 α=3,β=5,η = 0 . 8 。 星座拓扑仿真参数如表1 所示。
为了量化本文算法与对照组算法的网络性能, 本文用丢包率、平均端到端时延与归一化ISL负载等指标[11]来评估。
3 . 2 实验数据与分析
( 1 ) 丢包率
如图3 所示,SDRZ-MA算法和DRLB算法在终端比特率小于400 kb/s时, 丢包率都接近0,这是由于这时网络比较空闲,数据包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节点。 当终端数据量增大时,DRLB算法的丢包要小于SDRZ-MA算法,这是由于调节因子的改进使得全网流量得到了合理分配,同时根据节点的流量排序选取前向Agent目的节点,避免了重复向同一节点连续发送前向Agent的情况,节点对全网的负载信息获得更加准确; 而SDRZ-MA算法没有考虑到卫星通信中节点移动速率巨大导致的流量分配难题,使其丢包率较高。
( 2 ) 平均端到端时延
平均端到端时延随终端变化率见图4、图5。 图4 中数据源卫星和目的卫星都在北半球, 此时DRLB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SDRZ-MA算法, 这是由于DRLB算法针对地面人口和大陆板块的分布现实状况,设计新的流量调节因子, 更好地将网络流量分配到南半球, 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链路拥塞而造成数据分组在卫星节点长时间缓存得不到转发的情况。
图5 中数据源卫星和目的卫星都在南半球中, 两种算法的端到端时延差不多, 但在新算法中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的选取策略得到优化,降低了重复获取某若干条链路负载信息的概率,使节点获得准确的全网负载信息来更新路由表,因此DRLB算法的平均端到端时延稍微好一点。
( 3 ) 归一化ISL负载
归一化ISL负载随卫星纬度的变化如图6 所示, 在南半球DRLB算法的链路负载要大于SDRZ-MA算法,北纬大约0°~50° 之间,DRLB算法中链路负载要小于原SDRZ - MA算法。 这是由于本文算法对流量调节因子进行了改进, 增加了0°到北纬50°间的链路代价权值, 使得业务流量更多的被分配到了南半球。 同时,该算法对前向Agent的目的地址的选取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路径更新的效率, 卫星节点更好地获得网络的负载状况,进一步实现了流量的再分配。 而SDRZ-MA算法在卫星节点移动速率巨大时不能动态对链路业务流量进行分配,导致网络出现较大的拥塞。
4 结论
针对考虑负载均衡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网络控制开销偏大以及流量调节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负载均衡的动态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DRLB。在DRLB算法中,路由更新所需信息采用由卫星节点记录、 后向Agent读取策略, 减小前向Agent的分组长度,降低网络控制开销; 对前向Agent目的地址的选取策略进行改进,提高路由更新的效率;优化流量调节机制,更好地实现网络负载均衡。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SDRZ - MA算法相比, DRLB算法在丢包率、 平均端到端时延等方面的性能均有所提高。
摘要:针对考虑负载均衡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存在控制网络开销偏大、路由更新不及时以及流量调节机制分配不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动态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DRLB。根据卫星节点路径记录信息以及后向Agent读取策略设计新的路由机制,获得动态卫星拓扑结构;分析前向Agent的分组格式并删除冗余字段,达到减小网络开销目的;根据数据发送时间间隔构造前向Agent选址策略,提高路由更新效率,通过考虑卫星所处纬度流量分配不均问题,改进流量调节因子,获得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与SDRZ-MA算法相比,DRLB算法在减缓星地之间的控制开销、平均端到端时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关键词:负载均衡,卫星网络路由,流量调节,更新路由,调节因子
参考文献
[1]韦娟,薄振雨,刘叶.基于分时的LEO卫星网络非对称路由算法[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4,9(7):832-838.
[2]WERNER M,JAHN A,LUTZ E.Analysis of system parameters for LEO/ICO-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s[J].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4,13(2);371-381.
[3]CHANG H S,KMI B W,LEE C G.FSA-based link assignment and routing in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 networks[J].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13,47(3):1037-1048.
[4]TALEB T,MASHIMO D,JAMALIPOUR A.SAT04-3:ELB:an explicit load balancing routing protocol for multi-hop NGE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C].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IEEE Press,2012:1-5.
[5]KUCUKATES R,ERSOY C.Minimum flow maximum residual routing in LEO satellite networks using routing set[J].Wireless Networks,2013,14(4):501-517.
[6]RAO Y,WANG R C,ZHENG Y.Satellite network dynamic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mobile agent[J].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1(3):255-260.
[7]CHAN T H,YEO B S,TURNER L.A localized routing scheme for LEO satellite networks[C].ICSSC,2012:2357-2364.
[8]WERNER M.A dynamic routing concept for ATM-based satellit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3,15(8):1636-1648.
[9]CAZABET R,AMBLARD F.Detection of overlapping communities in dynamical social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2013:309-315.
[10]任智,王路路,杨勇.机会网络中基于定向数据传输的地理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4,34(1):4-7.
网络调节 篇6
自Granovetter探索性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知识信息传递现象并提出弱联结优势理论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尝试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网络特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少学者注意到团队网络特征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9,10],但鲜有研究关注其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企业员工尤其研发人员作为企业生产要素核心,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如扩展研发团队人员规模,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 在一定程度可提升企业知识存量和创新能力,但研发人员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网络结构不同, 研发团队协作,知识转移、共享以及知识创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11,12],最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引入企业研发团队网络结构作为调节变量, 深入探讨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选取中国汽车产业157家上市公司,分析汽车企业研发团队网络结构3个维度———网络密度、中心势、E - I指数分别在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绘制出网络结构调节效应图,深层次分析研发团队网络结构调节机理。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研究与发展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 是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经费和人才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关键,企业要想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增加研发投入是必然选择。国内外众多学者围绕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但结论并不一致。大量研究显示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相关[13],研发投入越多相应创新绩效也越高。进一步对研发投入分类,丁宝军等[14]发现,研发经费投入相对于其他类型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影响更显著。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指出,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甚至可能是负面的,增加研发人员投入并不能对创 新绩效产 生正向影 响,甚至产生 负向影响[6]。
本质而言,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可视为一种简单的投入 - 产出关系,其结果与整个研发活动过程密切相关。研发投入主要包括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对企业研发活动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科技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至关重要[15],研发人员是创新知识重要载体,研发人员增加意味着大量创新知识流入企业, 为企业产生知识溢出、知识创新并最终进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科技经费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创新活动水平和进程,研发经费充足的企业更有能力置办先进设备, 开展持续的研发活动,创新绩效也相对更高。
总之,研发投入增加伴随企业科技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利用这些创新知识展开研发活动,开发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或发明新专利,创新绩效得到提升。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 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1.2研发团队网络结构调节作用分析
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一定程度有助于提升知识存量和创新能力,但创新绩效的提升还受到创新活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Kilduff和Tsai[16]认为开发、 提炼、检验、选择与实施想法都依赖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网络,一个有利于知识转移、流动的研发团队才会提高创新活动效率,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因此,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受到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的影响。
研发团队是基于一定研发目标,由一群相互联系的研发人员依据特定方式组建的正式群体[17]。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孤胆英雄式的个人创造让位于群体协作的团队创新,研发团队逐渐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研发团队内个体成员的协作关系相互嵌入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网络,如紧密网络、疏松网络、集权式网络与分权式网络等, 研发团队网络 结构是团 队绩效重 要决定因 素之一[18],不同网络结构传递的知识信息特征会产生差异的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的研发团队由企业专利合作发明人构成,将企业专利发明人都视为为该企业服务的研发人员[19]。当前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的研究大多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从个体中心网和整体网两层面展开,结合研究主题,从整体网视角分析企业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特征———密度、中心势和E - I指数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1. 2. 1网络密度。网络密度指网络中各点联接稠密程度,用来衡量网络中关系的数量和复杂程度, 网络密度高表明企业研发团队联系紧密,低则表明团队联系较为松散。知识传递与共享有助于创新知识快速转移给需要的人,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密集网络中的成员互动频繁,合作稳定紧密,传递的知识较少被扭曲[20],且密集网络成员易形成特定知识共享路径,能促进隐性知识传递和转移[21], 减少组织成员流动而引发的知识资源流失。因此, 研发团队网络密度高时,网络成员间传递、吸收、 整合、创新知识的过程更加顺畅,此时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投入的人员和经费被迅速、高效地融入研发团队,用于创新活动,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显著。疏松网络知识转移渠道较少,缺乏促进深度合作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紧密联系[22], 且过低的网络密度抑制网络内知识扩散,不利于结构洞优势出现[23]。研发团队网络密度低时,网络知识传输能力和吸收能力低,企业继续追加研发投入将导致知识锁定于少数成员,网络知识流动性差,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 网络密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1. 2. 2中心势。网络中心势指整体网络关系分布均衡程度,中心势高表明网络节点的互动集中,关键节点代表整个网络的互动; 中心势低表示网络中节点的互动分散。中心势的高低与网络发展密切相关, 对网络资源获取[24]、配置[25]与整合[26]都有重要影响。获取新知识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网络中心势高表明知识交流、共享的权利集中在特定成员身上,集权式网络导致信息传递不对称,边缘成员创新积极性低,整个网络处于机械运行状态。此时增加研发投入为企业注入新知识,打破研发团队创新轨迹锁定,增加边缘成员接触新知识的机会, 提高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企业创新绩效也能得到提升; 网络中心势低,网络成员处于分权网络结构中,分权式网络成员拥有公平合理的知识共享权利, 信息不对称减弱,彼此间更加了解与信任,创新积极性较高,此时无论研发投入增加与否,企业创新活动都处于高效运转之中,企业创新效率较高,增加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显著。因此,假设如下:
H3: 网络中心势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1. 2. 3 E - I指数 。E - I指数指整体网络子群凝聚程度或整体网络分派程度[27],用来衡量一个大的网络中小团体现象是否严重,企业研发团队E - I指数高,团队内部某些研发人员因结合紧密而形成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一方面会导致创新群落孤立,创新区域锁定[28]; 另一方面会排斥其他研发人员进入, 阻碍小团体内部成员对新颖异质知识接触和多样化知识获取,整体网络内研发人员信息交流不畅[29]。 E - I指数持续增高,网络内各小团体趋于闭合,团队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减弱,企业由于无法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也随之降低。 所以,当研发团队E - I指数高时,企业追加的研发人员被排斥在研发团队固有小团体外,阻碍不同小团体间知识交流,造成知识信息同质冗余,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研发团队E - I指数低时,新知识会加速融入创新团队,成员间创新知识交流频繁, 得益于新颖知识增加,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提升。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4: E - I指数负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1.3概念模型
依据上述理论假设,构建出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特征 ( 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E - I指数) 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样本与数据收集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平均达到维持生存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汽车产业,创新不足已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选取国内汽车产业上市公司 ( 共157家) 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汽车企业研发团队网络结构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所需研发投入等公开变量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从公司年报中搜集汽车产业上市公司2009年、2010年研发投入数据,为保证样 本数据有 效,进行如下 筛选: ( 1) 剔除ST公司; ( 2) 剔除数据不全或者数据存在差错的公司; ( 3) 剔除变量无法计算的公司,最终得到116家公司数据。从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汽车产业中下载上述116家汽车企业2010年申请的专利,从中筛选出专利发明人信息,运用Ucinet6. 0统计软件依据合作发明人信息构建协作关系网。
2.2变量测度
( 1) 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绩效衡量指标有多种,以往研究主要用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产出来测度。考虑到专利数据容易获取,与创新关系密切,而且多年来专利标准客观,变化缓慢, 所以专利仍是衡量创新活动相当可靠的指标[30],比新产品产出更能客观反映出研发活动的有效性,故选择专利申请数测度企业创新绩效。另外考虑到研发投入 - 产出具有滞后性且国内外研究中滞后期数不一致,结合实际数据运行情况选择滞后一期的企业专利申请数。
( 2) 自变量———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由企业年度开发支出额表示,研发人员投入由企业技术人员总数表示,该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水平。很多研究证实研发经费投入与人员投入高度相关,Mc Lea和Round、古利平都曾经以研发人员作为企业R&D投入变量研究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因此,本文选取研发人员投入作为自变量衡量企业研发投入。
( 3) 调节变量———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特征。很多研究采用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接数与可能存在的连接数之比测度网络密度,计算公式为网络密度D = 2L / N ( N - 1 ) ,N为网络节点数,L为边数。D反映了网络绝对密度但没有控制网络规模,因此笔者选用网络平均度AD衡量网络密度,AD = D × ( N - 1) /2,从公式可以看出网络平均度控制了网络规模,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网络相对稠密程度; 中心势 ( Centralization) 是网络整体内聚性衡量指标,值越大表示网络越聚合。E - I指数 ( E - I Index) 衡量一个大网络中小团体现象是否严重,是分派指数的一种计算方法。E - I Index = ( EL - IL) / ( EL + IL) ,其中EL代表 “子群体之间的关系的数量”,IL代表 “子群体内部的关系的数量”。E - I指数取值范围为 [- 1, + 1],数值越大派系林立程度越高[31]。研究所需网络结构特征值均由Ucinet软件计算所得。
( 4) 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R&D绩效影响的研究虽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但研究都证实了企业规模对R&D绩效具有调节效应,因此选取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员工数量来测度。另外有研究表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具有不同研发投资绩效[32],企业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用企业创办年数来测度。
2.3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相关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自变量人员投入强度与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显著相关。 在进行调节效应分析时,一般要求选取的控制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显著相关[33],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可以不显著,表1中,虽然网络特性与人员投入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仍进入回归分析, 而控制变量中只有企业规模与专利申请总数显著相关,因此,之后的调节效应检验过程仅保留企业规模这个主要控制变量。
注: ***、**、* 分别表示在 0. 01、0. 05 和 0. 1 的水平下显著
3假设检验
本文以研发投入为自变量、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特性为调节变量,以企业创新绩效为因变量,对相关数据分别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因涉及到对研发团队网络结构特性调节效应的检验,研究模型检验采用温忠麟等[34]提出的调节变量界定办法: 一步对相关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二步做控制变量、 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 第三步做控制变量、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乘积项对因变量的回归,判定乘积项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若显著异于零,则调节效应显著。
表2、表3、表4分别是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E - I指数调节效应的回归检验结果。从表2 ( 模型2) 、表3 ( 模型4) 和表4 ( 模型6) 显示结果可以看出,乘积项回归系数分别为0. 205、0. 224和 - 0. 161,乘积项回归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 ( 显著性概率为0. 019、0. 007和0. 072,分别小于0. 05、 0. 01和0. 1,在层次回归中进入了回归方程) ,且在表2、表3和表4中,引入乘积项后,回归所得的R2有变化,说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和E - I指数都会调节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即前文提出的假设H2、H3、H4得到证实。
注: ***、**、* 分别表示在 0. 01、0. 05 和 0. 1 的水平下显著,下同
为更直观表示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和E - I指数对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机理,按照Aiken和West的建议和做法画出调节效应图。为简化计算,采用标准化回归方程 ( 标准化后变量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和网络密度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所形成的4种组合,分别代入标准化系数所构成的回归方程,得出4个端点值后画出网络密度调节效应图 ( 见图2) 。相同方法得到网络中心势和E - I指数调节效应图 ( 见图3、图4) 。
由图2可以直观显示网络密度的正向调节作用,网络密度高,研发人员投入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网络密度低,方程几乎成一条平行线,研发人员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图3中, 网络中心势正向调节了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心势高时,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创新绩效正向影响更显著,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更高创新绩效; 中心势低时,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减弱,企业创新绩效也随之降低, 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3。由图4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出E - I指数对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E - I指数低的企业较之E - I指数高的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创新绩效影响更强。
4研究结论与启示
企业创新产出已成为现代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绩效如何是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是决定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员和经费投入的增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被引入企业研发过程,借助对这些知识的创造性加工,往往能形成企业的新技术,从而转化为企业创新绩效。而不同的研发团队网络结构下,研发投入贡献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程度大小不一。 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正向调节效应显著,E - I指数对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负向调节效应显著。即相对于分散、独立的研发人员布局,人员联系紧密、互动集中的企业更依赖研发投入来收获更好的创新绩效,但还要注意小团体现象,如果研发人员只在小团体内部交流,彼此之间相互排斥,研发投入的贡献就所剩无几。
上述结论对我国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策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增加企业研发投入 ( 包括经费和人员) 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基础和保证。没有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 创新如同无米之炊,企业难以开展创新活动,所以我国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要充分重视人和物的因素,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创新绩效打好基础。
其次,研发团队网络结构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正向关系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企业在增加研发投入的同时还要努力改善研发团队网络结构。有时企业创新绩效没有增强并非投入不足,而是研发团队结构不利于团队交流,阻碍知识流动进而不能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高密度、高中心势的团队网络结构增强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团队成员交流,保证知识在团队成员间畅通无阻地流动、转移,在加强团队成员沟通交流时,企业要有意识地培养研发团队 “领头羊” 式, 使之把握技术创新主要发展趋势,指明团队技术创新主要方向与领域,减少团队成员迷思,最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另外,企业研发团队还要特别注意小团体问题,虽然次级团队成员之间可以有更多更紧密交流,但如果派系林立,容易产生派系纷争并最终阻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现有文献往往局限于研究二者直接关系,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引入研发团队网络结构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拓展了现有研究视角,为解决现有文献研究结论争议提供一种新思路。另外,研究整合技术创新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组合全景式展现了企业创新绩效升降过程,对进一步明确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异质性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网络调节 篇7
新企业研究
1. 新企业的界定
学术界关于新企业的界定历来就有争议, 其中主要有两种界定标准, 其一, 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 即通过分析新企业成立的时间跨度, 结合实际经验, 并参照具体行业的数据来定义;其二, 是按照发展阶段来探讨。根据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的发展主要包括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 新企业属于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
根据GEM的报告, 新企业, 是指自成立起42个月之内的企业。皮扣和阿夫拉姆森 (Pickle&Abrahamson, 1976) 则将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的企业视为新企业;而麦克杜格尔和罗宾逊 (Mc Dougall&Robinson, 1990) 、赫拉 (Zahra, 1993) 等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探讨, 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将企业成立8年作为分界点更贴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成立10年以内的企业都属于新企业。笔者认为, 在我国的特殊背景下, 选用赫拉 (Zahra, 1993) 等人的观点, 将成立时间在8年以内的企业视为新企业更合适。
2.新企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我国的创业潮流已不可阻挡。据全球创业观察2011年的最新报告, 在GEM的54个成员国中, 中国的早期创业活动指数 (TEA) 排名第1, 与2010年的第15位相比, 实现了大幅提升, 但既成企业的比例相对TEA低了约11个百分点。
以上信息揭示, 一方面我国的创业活动指数整体较高, 新企业的兴起助长了我国的创业氛围, 完善了我国的创业环境,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了我国经济在国际化高速路上快速健康前进的助推器;而另一方面, 我国的创业成功率偏低, 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强烈的挑战。客观上讲, 是受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下滑的经济周期的影响,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新企业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其中, 绩效是衡量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 要保证新企业健康生存、快速成长, 关键是要提高新企业的绩效。因此, 大力促进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就要把重点集中于新企业绩效的提高上。
新企业绩效研究
1. 新企业绩效理论
企业绩效的概念很广泛,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研究内容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尽管学者们对企业绩效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企业绩效既强调结果也强调过程。所谓新企业绩效, 实际上是在企业绩效的基础上, 嵌入新企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环境, 它包含于企业绩效, 却又表现出独特的一面。
研究新企业绩效时, 必须以新企业这个特定环境为中心, 围绕4个视角来展开, 即群体生态论视角、战略适应论视角、资源论视角、认知论视角。它们分别强调的是, 外部环境、创业战略的选择、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创业者特征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
2.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保证新企业的生存甚至快速的成长, 关键是要提高新企业的绩效。而影响新企业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笔者综合前人的观点, 认为新企业绩效大体涵盖为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两个方面。
(1) 外部环境的影响, 主要涉及到地域的差异和产业阶段的变更。一方面, 新企业高度依赖于周围环境中的资源, 汲取资源是新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 (Schoonhoven&Romanelli, 2001) , 而地域环境的差异将引起不均衡的资源分布, 从而导致新企业的生存与成长受到限制 (Lechner&Dowling, 2003) ;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阶段的变更以及产业特性的差异, 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市场份额的增加 (Gilbert etal, 2006) 。
(2) 内部条件的限制, 主要体现在新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素质以及资源的获取与利用。首先, 领导者自身素质对新企业成长的影响, 表现为人格特质与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早期的学者们认为, 新企业领导者的伦理观、偏爱取向以及心理素质等决定了企业的走向, 而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 开始更多地研究考虑领导者的认知方式, 认为机会识别和资源利用能力对新企业绩效有着显著影响 (Chandler&Hanks, 1994) ;其次, 企业是资源与能力的统一 (Penrose, 1959) , 这在新企业中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与成熟企业相比, 新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结构上的差距, 直接导致了其绩效之间的差距 (Heirman&Clarysse, 2004) 。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外部环境强调宏观上的调节, 内部环境注重微观上的控制。与外部环境相比, 提高自身素质, 控制内部资源等内部条件的改变, 才是新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关键。那么, 新企业应该如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对此, 学术界普遍认为, 新企业资源的获得, 是与创业者所在的社会网络息息相关的。因此, 扩展和利用创业网络对新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业网络研究概述
1.创业网络理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波利 (Birley, 1985) 就将社会网络引入到创业活动中, 开启了创业网络研究的先河。Aldrich和Zimmer (1986) 进一步拓展了创业网络的相关研究, 深刻体现了社会网络对创业活动的重要作用。此后, 创业网络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并逐步向纵深发展。
随着对创业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 国内外对创业网络的内涵进行了大讨论。Birley (1985) 认为, 创业网络是新创企业创业者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 具体划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Donckels和Lambrecht (1995) 则认为, 创业网络是新创企业在初创时获取资源、信息以及社会支持等, 用以认知和利用机会的一种特殊途径。每个时代的背景不同, 创业网络的具体内涵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极度流动、以及创业潮流涌现的社会中, 创业网络更多强调的是, 创业者与其有关的个体或组织所形成的认知、合作和信用关系。
2. 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虽并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创业网络理论, 但在创业活动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 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多数学者通过研究指出, 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著名学者Birley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创业网络与提高新企业绩效成显著正相关。Havnes和Senneseth (2001) 认为, 创业网络能够带来新企业员工人数、销售额甚至是市场份额的增加, 从而促进新企业绩效的提高。同时, 他们也发现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 而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Lemer等 (1997) 也认为, 创业网络能够促进新企业绩效的提高, 但他们通过对以色列女性创业者的研究指出, 强关系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 部分学者对关于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见解。Butler等 (2003) 通过从信息获取的角度, 对泰国100家制造业企业展开研究, 发现尽管创业网络能给创业者带来更多的信息, 但是其与新企业绩效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而2009年, 国内学者顾琴轩和王莉红更是发现, 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
综上所述, 创业网络作为新企业资源获取的高效渠道,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企业绩效的提高, 奠定了新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的基础, 但基于创业网络理论的不完善, 学术界关于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其分歧主要是, 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的供给上, 而从影响新企业绩效的内部条件来看, 资源是其根本, 而机会识别和资源利用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术界对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目前尚未十分明晰。与此同时, 以Zaccaro (2004) 和许一为代表的国内部分学者提出了柔性领导力理论, 以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笔者认为, 柔性领导力将能很好地对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补充。
柔性领导力研究
1.柔性领导力理论
柔性在管理领域的出现, 始于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统” (FMS) 概念 (董华、邓玉勇, 2002) 。之后, 以哈特 (Hart, 1937) 与贝克曼 (Backman, 1940)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柔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亨克·傅博达 (Volberda, 1998) 在对柔性 (组织柔性) 的研究中指出:“柔性 (组织柔性) , 是组织领导者所拥有的一种现实或潜在的能力, 领导者依靠这种能力来促进管理控制力的提升速度”。同时, 加里·尤克尔 (Yukl, 1999) 认为:“柔性领导者是通过平衡相互竞争中的各种需要, 使繁杂的管理层和子系统之间保持协调和一致”。据此可知, 西方管理理论认为, 柔性领导力理论强调, 领导者以组织愿景为出发点, 灵活地应对组织环境和情境的变化, 从而与组织成员一起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与传统的领导力相比, 柔性领导力更加注重领导者应对组织环境和情境变化时的灵活多变性。
国内学者杜玉先 (2002) 指出, 所谓柔性领导力, 就是指以研究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为基础, 采取非权力影响力, 形成一种使组织成员认同和自觉服从的潜在说服力, 促进由组织意志向组织成员自觉的行动转变。这种领导方式更加注重协调、沟通和激励, 更加注重个性化领导, 更加注重非权力性影响力 (罗中枢, 刘桂花2005) 。
以往柔性领导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环境和情境的适应能力, 以及非权力影响力的运用。而在当今, 企业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柔性领导力的研究重点, 应转移到对组织资源以及环境变化的适时调整和快速应变方面, 并在此过程中去创造变化形成竞争优势。
2. 创业网络、柔性领导力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
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源的供给上, 而柔性领导力则主要强调对资源的整合及应变, 其在创业模型中能否发挥相应的作用, 而且起到的是中介作用还是调节作用, 学术界在这方面鲜有研究。
(1) 从理论上看, 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有利于提高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稳定地获得并整合有形资源的能力是新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 (Hudson, 1990;Weiss, 1981) 。提高新企业的绩效, 不仅需要充足的资源, 还需要通过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 将这些资源进行精妙地配置并充分利用, 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创业网络能够为新企业获取资源, 而获取的资源是否有价值, 关键在于如何匹配使用和增值。创新性地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排劣取优, 提炼新的竞争资源, 有利于新企业绩效快速提升。创业网络的有限性, 使得新企业从网络关系中获取的资源已不能满足其持续性成长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同时推动对外部资源的挖掘和摄取显得十分必要。
(2) 企业的应变能力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衡量一个企业素质的高低, 不单要看它的经营方式、盈利能力以及组织成员素质等各项水平如何, 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 如何去求生存、谋发展 (郭学文, 1994) 。应变能力对新企业的突出作用, 表现为对内外部干扰的抵御, 保证既定生产、销售以及利润目标的顺利完成;也表现为将创业网络提供的各类最前沿的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 从而巩固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还表现为对市场中出现的先进技术能及时进行引进, 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3) 灵活是新企业最突出的优势, 然而其劣势也十分明显。规模普遍不大, 抗风险能力弱, 资源明显短缺, 市场份额相对狭小。在这样的背景下, 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是新企业绩效得以快速增长最有力的保障。当然, 实践当中柔性领导力在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是否明显, 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结论
面对我国创业大潮涌现而创业成功率低的局面, 要提高新企业创业的成功率, 就必须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而构建创业网络是对上述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 对创业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资源嵌入过度”、“资源嵌入不足”是目前创业网络存在的两种非常实际的问题, 所以, 能否通过利用柔性领导力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有效应对资源的变动,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新企业绩效, 促进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ary Yukl.An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weaknesses in transformational and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ies[J].Leadership Quart erly, 1999, 10 (2) :285-305.
[2]Havnes, P.A.and Senneseth, K.APanel study of firm growth among SMEs in network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1, 16 (4) :293-302.
[3]Stephen J.Zaccaro, Paige Bader, and Cary Kemp.“Leader traits and attributes.”In J.Ankonakis, A.T.Cian-ciolo, and R.J.Sternberg (Eds.) , Nature of leadership.[C].Oaks, London and NewDelhi:Sage, 2004, 119.
[4]Zahra, SA,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A Critique and Extension[J].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 1993, 17 (4) :5-21.
[5]杜玉先.现代柔性领导的固有特征[J].领导科学, 2002 (23) :38-39.
[6]顾琴轩, 王莉红.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科研人员个体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9 (10) :1564-1570.
[7]罗中枢, 刘桂花.柔性化领导:现代领导的新视角[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 :23-25.
[8]许一.基于影响力的柔性领导模型[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11) :51-58.
网络调节 篇8
(1)供热系统集中调节的参数不适合个体建筑,部分建筑供水温度过高(低),冷热不均,部分过热,导致热量损失。
(2)供热系统集中调节的温差大,室内单管系统失调。
(3)集中供热系统总的供热参数不能随气候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因此降低我国建筑供暖能耗就需要改善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以避免各种局部过热造成的热损失。分栋调节建筑物的供水温度,改善集中供热调节,将热源调节改变为多级调节,对于合理输配热能、避免局部过热造成的损失、满足用户的舒适性要求是必要的[1]。分栋调节,增强了用户与热网间的耦合性,热网的回水温度由各个用户综合决定,再有用户自主调节的随机性,使热网的水力工况与传统研究的结果有较大差别。在这种供暖方式下,需要对热网与用户调节的一致性进行讨论分析[2]。
1 用户质调节与热网等温差调节的协调运行
质量流量综合调节是等温差调节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主要对热网采取等温差调节、用户质调节的协调运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为了使调节理论更全面更具有实际工程的适用性,同时也为了降低初投资,在本节中选取了可分级调速的混水泵和变频混水泵进行了可控性分析。由于水泵的转速变化不会影响用户侧的阻力,因此可以实现热网流量在用户间的等比分配,可通过安装手动平衡阀来实现[3]。
1.1 用户和热网调节公式
1.1.1 用户侧
式中thi——i用户回水温度,℃;
Th——热网回水温度,℃;
—热用户室内设计温度,℃;
——i热用户设计供水温度,℃
——i用户设计回水温度,℃;
b——散热器系统系数;
tgi—用户供水温度,℃;
1.1.2 热网侧
由于热网侧采用等温差调节的方法,其调节规律可以表示为:。根据调节原理可得如下公式:
可得热网侧供热调节基本公式:
式中qi——热网向用户i传递的热量,W;
Qi——i用户侧传输的热量,W;
q——热网总负荷,W;
Q——用户总负荷,W;
gi——热网向用户i提供的循环流量,kg/h;
Gi——i用户的循环流量,kg/h;
——用户i处热网的循环流量比;
——i用户侧相对流量比。其他符号同前。
热网回水温度如下:
热网供水温度可写成:
考虑到热网流量在用户间分配的可行性,以及出于节省投资的考虑,本文讨论了3种控制方式,在下面进行详述。
2 稳定运行期系统控制可能性研究
2.1 用户混水泵设计转速不变控制研究
假设稳定运行期,保持用户混水泵为设计转速不变,也即有等式,Ghi为混水泵抽取的用户回水量,由于Gi=Ghi+gi,ui=Ghi/g,因此混水比只随热网的供水而变化[4]。对于用户,由于混水泵抽取的回水量不变,而热网的流量是满足等温差调节规律的,所以用户的流量Gi会发生变化,即不能质调节,它的供回水温度就不能按照质调节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所以得出下面的方程:
对于热网,其流量分配保持设计流量比不变,按照等温
差的调节方式进行供热。在任意室外温度下,g=g'·Q,按照设计分配比则可得到gi,热网供水温度可写做下式:
下面将通过2个算例来讨论采用此种方法时对室温带来的影响,为了使结论具有代表性,选取了室外设计温度不是很低的兰州某热网和室外设计温度较低的哈尔滨市某热网,分别进行讨论分析,并探讨室外不同的计算温度对结论带来的差异。
算例1:假设兰州某热网基本参数见表1。
热网采用等温差调节,用户理论温度调节曲线满足质调节的规律。通过计算,得各用户的参数如表2。
以用户1为例,绘制出温度调节曲线,同时绘制用户流量变化曲线和热网温度调节曲线如图1-3。
从图中可以看出,热网的调节满足等温差的调节规律,用户实际供水温度和流量变化会对室温产生影响,通过计算,得到各用户不同室外温度下的室温值如表1所示。
对于用户1,-10℃时的室温为17.89℃,0℃时的室温为16.96℃,5℃时的室温为16.7℃,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2,-10℃时的室温为17.87℃,0℃时的室温为16.84℃,5℃时的室温为16.6℃,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3,-10℃时的室温为17.87℃,0℃时的室温为17.03℃,5℃时的室温为16.85℃,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这种室温偏差较之前讨论的方法高一些,基本可以满足用户舒适性的要求。
下面通过室外计算温度较低的哈尔滨地区的算例来考察室温误差的情况。
算例2:假设哈尔滨某热网基本参数见表3。
通过计算各用户和热网的控制参数,以用户1为例,绘制出温度调节曲线如图4-6。
通过计算,得到各用户不同室外温度下的室温值如下。
对于用户1,-23℃时的室温为17.58℃,-10℃时的室温为15.72℃,5℃时的室温为14.86℃,室温波动大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比较明显。对于用户2,-23℃时的室温为17.62℃,-10℃时的室温为16.18℃,5℃时的室温为15.68℃的,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3,-23℃时的室温为17.7℃,-10℃时的室温为16.36℃,5℃时的室温为15.05℃,室温波动大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比较明显。可见,这种运行方式对于室外设计温度较低的哈尔滨地区来说,可能给室温带来较大的误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舒适性的要求。所以,各种调节方式的适用性与不同地区的室外计算温度有关,室外计算温度越高,误差越小,调节方式越精确,室外计算温度越低,误差越大,从而导致调节方法不再适用。因此,还需根据具体工程进行具体分析。
2.2 混水泵变频调速控制
稳定运行期,热网流量在用户间的分配保持设计工况下的分配比不变,混水泵变频调速,这种控制方法的思路与2.1相同,用户和热网侧各参数的控制方程均相同,唯一的区别是2.1中的混水泵是定转速的,本节讨论的混水泵是可以变流量的。
下面先通过算例来讨论这种控制方法下混水泵调节时的控制特性。算例3:采用与算例1相同的兰州某热网,热网和用户采用上述调节方式进行控制。
通过计算,得各用户的参数如表4。
以用户1为例,绘制出温度调节曲线,同时绘制热网温度曲线如图7,8。
从图中可以看出:热网的调节满足等温差的调节规律,用户供水温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的最大偏差,出现在不同的室外温度下,这种偏差将对室温带来影响,通过计算,得到各用户不同室外温度下的室温值为:对于用户1,-10℃时的室温为18.018℃,0℃时的室温为18.0℃,5℃时的室温为18.012℃,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2,-10℃时的室温为18.03℃,0℃时的室温为18.16℃,5℃时的室温为18.2℃,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3, -10℃时的室温为17.98℃,0℃时的室温为17.85℃,5℃时的室温为17.84℃,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当热网采用以上调节方法时,由于用户实际供水温度与所需值的不符,可能给用户室温带来偏差,在用户室温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2.3 混水泵分档调速控制研究
上面讨论了混水泵变频控制,即混水比可以连续变化时产生的误差分析,下面讨论当采用分级式混水泵即混水比分阶段改变时可能给室温带来的误差。
算例4: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设混水泵可实现多级调速,每级调速可以改变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0%,在运行期间共使用2档,设计工况混水泵工作在转速70%的点,则在每个阶段混水泵抽取的回水量保持不变,用户在每个阶段都是变流量的。设当tw=-2℃(供暖期的中间温度)时混水泵调档。
下面讨论这种情况下用户室温的偏差。
通过计算各用户的供热参数,绘制出用户的流量变化曲线和热网温度调节曲线如图9,10。
通过计算,得到各用户不同室外温度下的室温值为:对于用户1,-8℃时的室温为17.64℃,2℃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7.1℃,调档后的室温为17.72℃,5℃时的室温为17.27℃,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2,-8℃时的室温为16.65℃,-2℃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95℃,调档后的室温为17.61℃,5℃时的室温为17.1℃,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3,-8℃时的室温为17.68℃,-2℃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7.16℃,调档后的室温为17.72℃,5时的室温为17.34℃,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从分析可以看出,3个用户在各个时刻室温都低于18℃,可以考虑在调档时一次调高两档。下面分析调两档时对室温产生的影响。
此时得到用户流量的变化曲线和热网温度调节曲线如图11,12。
通过计算,得到各用户不同室外温度下的室温值为:对于用户1,-8℃时的室温为17.64℃,-2℃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7.1℃,调档后的室温为18.26℃,5℃时的室温为17.73℃,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2,-8℃时的室温为16.65℃,-2℃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95℃,调档后的室温为18.1℃,5℃时的室温为17.51℃,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对于用户3,-8℃时的室温为17.68℃,-2℃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7.16℃,调档后的室温为18.2℃,5℃时的室温为17.75℃,室温波动小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一次性调高两档对用户舒适性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产生的室温误差也可以接受。
对于哈尔滨用户,由于供热期比较长,宜在供暖期使用3档或以上,即增档至少两次,这样才有可能满足用户舒适性的要求。
下面通过哈尔滨地区的算例来考察室温误差的情况。
算例5:采用与算例2相同的哈尔滨某热网,热网和用户采用上述调节方式进行控制。
设混水泵每级调速可以改变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0%,在运行期间共使用3档,设计工况混水泵工作在转速70%的点, 则在每个阶段混水泵抽取的回水量保持不变,用户在每个阶段都是变流量的。设当tw=-5℃和tw=-15℃(供暖期的等分温度) 时混水泵调档。
通过计算各用户的供热参数,得到用户流量的变化曲线和热网温度调节曲线如图13,14。
通过计算,得到各用户的不同室外温度下的室温值如下所示。
对于用户1,-23℃时的室温为17.56℃,-15℃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38℃,调档后的室温为16.84℃,-5℃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5.6℃,调档后的室温为16.0℃,5℃时的室温为15.44℃,室温波动大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比较明显。对于用户2,-23℃时的室温为17.2℃,-15℃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72℃,调档后的室温为17.26℃,-5℃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37℃,调档后的室温为16.96℃,5℃时的室温为16.6℃,室温波动大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比较明显。对于用户3,-23℃时的室温为17.7℃,-15℃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83℃,调档后的室温为17.2℃,-5℃时调档前的室温为16.4℃,调档后的室温为16.78℃,5℃时的室温为16.5℃,室温波动大于2℃,对于用户来说,这种室温偏差比较明显。
由于用户的混水泵设计流量比较小,一次调一档产生的效果可能不大,因此可以考虑一次调节两档甚至三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户舒适性的问题。具体调节档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3 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以下2个结论。
(1)在热网采用等温差调节时,如果使用户混水泵的转速保持不变,对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较高的地区例如兰州来说,产生的室温误差较小,可以接受。对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较低的地区例如哈尔滨市,产生的室温误差可能不能满足用户舒适性的要求。对于类似兰州这样的城市,要实现这样的控制方式,可以配合以静态平衡阀和普通的定速混水泵来实现。可见,各种调节方式的适用性与不同地区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有关,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越高,误差越小,调节方式越精确,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越低,误差越大,从而导致调节方法不再适用。因此,还需根据具体工程进行具体分析。
(2)当混水泵采用变频调节时,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采用多档水泵时,对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较高的兰州等城市,在供热期中间调档一次即可满足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次调节一档或以上。对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较低的哈尔滨等城市,在供热期间要调档两次以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次调高多档,可以配合以静态平衡阀和多档混水泵来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入口处采用单向混水的分栋调节供暖系统进行调节一致性研究,讨论用户采用质调节、热网采用等温差调节的调节方式时,热网与用户在不同流量分配情况下实现控制的可能性,得出了可行性方案,并且对各方案在用户室温的波动性,实现的难易性以及合理性上进行了分析,对由于地域不同带来的组合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使调节更加具有实用性。另外,本文分别研究了水泵定转速、分档调节和变频调节三种情况下的室温波动,从经济性角度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分栋调节供暖系统,协调运行,等温差调节,室温波动,混水比
参考文献
[1]贺平,孙刚.供热工程[M].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41~143
[2]赵蕊.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分栋调节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李广华.应用双向混水器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