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有效学习的路上

2024-09-04

行走在有效学习的路上(精选12篇)

行走在有效学习的路上 篇1

阅读在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成长背景下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基础各有差异,使得阅读现状发生严重失衡, 尤其是很多中学生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无法对自己的有效阅读进行主动监控, 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除纸质媒介之外,大量电子媒体等形式的介入,抢夺了中学生“纯文学”阅读的阵地,特别是一些网络小说、娱乐杂志中的内容和语言形式对正规的语言文字表达造成很大冲击,对于抵御能力比较差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给他们正确的阅读行为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内在与外在的因素,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的阅读回归标准,回归经典,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使中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端正态度成为摆在语文教育者面前的严峻课题[1]。本文从实践出发,通过“教”与“学”的有效整合,对帮助中学生阅读能力实现质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教师应善于“精讲少教”

新时期的中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储备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比较成熟,个性也相对独立,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旧一味地代替学生进行大量的分析与讲解,那么不但不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形成,久而久之学生还会产生怠懒的情绪。真正会教的老师,是尊重学生的认知,懂得如何把握教的分寸,通过“精讲少教”给学生留下更多“学”与 “思”的空间 ,让被动认知成为主动探求,让他们自己发现阅读的精彩与乐趣,并在不断的尝试中形成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方法和习惯,最终使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如在教学《社戏》时,教师没有必要将大量时间放在对文章背景、作者生平的介绍上,也没有必要对课文进行逐层讲解、分别解析主题和人物形象“一手包办”,而是可以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将文章的背景、生僻字词通过预读完成, 课堂教学时只需十分钟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让学生先有较深刻的印象,然后以“戏前———戏中———戏后”为主线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阅读完后分组讨论应如何给本文分层。在深入阅读时,可以通过问题逐渐引导。进行第一段阅读时,让学生说一说“姥姥”家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为什么那里是“我”的“乐土”? 在学生初读第一部分之后,教师同样可以以问题的形式适时进行精讲:“我”在看戏之前遭遇了什么?“我”带着怎样的心情在夏夜行船? “我”在船头看戏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反应? “我”和小伙伴们归航时又遭遇了哪些事情? 以问题引导着学生们通读全篇并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然后让学生选择比较喜欢的人物加以分析,并以“与迅哥儿不一样的童年”为题目让学生进行拓展写作练习。

二、注重引导学生“多学会读”

一些教师容易误解“精讲少教”的内涵,认为少说、少讲即可,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看、去读、去想,这种认识较偏激,中学生虽然身心已经走向成熟,但在控制、选择能力上还有很大不足,因此,教师要在“精讲少教”之后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多学会读”。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对话行为,即文本与学生两者的对话,学生只有深入文本之中,才能真正读到文章的内在。因此,教师一要教会学生认真品读,从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思想内涵,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期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朗读,引导学生掌握由口入心、由心动情的阅读方法,让他们通过独立的个性的朗读,表达文章中的情理人事。如在教学戏剧小品《枣儿》一课时,仅从文字表面看,这篇文章深刻不足,平淡有余所以首先就要让学生消除课文“平淡无奇”的印象。在阅读时,让学生抓住“一老一少”的对话这条线索深入进行研读从老人的回忆、男孩子对他的态度,从“喃喃自语”、“喜出望外”到老人 让男孩骑 跨在肩上 摘枣等表 情和动作 中 ,揣摩一老一 少各自的 心理变化 ,感悟作者 情感的表 达 ,让学生真正 走进文本 之中。在 学生对课 文有一定 程度的理 解之后,再让他们朗读,为让学生学会带着情感用心灵朗读,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边想一边读,如:“枣儿代表的仅仅是一棵树或者一个名字吗? ”“剧本中哪些词句代表了老人与男孩的心理变化? ”“本文用同一首童谣开头和结尾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在品读过程中已经获得某种领悟,而这种主旨性很强的问题则能让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作品中深深的思念之情,在朗读过程中这种情感会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只有45分钟,教师占用太多时间,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会缩短,机会会减少,这违背教育改革的初衷,也与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相背离。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善于“精讲少教”,引导学生“多学会读”,让“短而精”的“教成为点燃学生语文思维和阅读能力的“火种”,让中学生在阅读中尽情品味语文之无尽魅力。

行走在有效学习的路上 篇2

——观《走过雪山草地》有感

肥城市白庄矿学校九年级一班 李白雪

记得在红军长征时期,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斗志昂扬的诗句,不只是在赞美红军,而更是在激励着我们——初三的毕业生。

我们的心里激起了无数澎湃的浪花,名叫红军精神,永不服输、永不言弃的红军精神,在我们心中,一丝一丝蔓延开来……

我们看红军坚韧,“高千仞”且被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夹金雪山,只是远观就令人不自觉的心生寒意,而真实的山脉更是寒冷至极。海拔高,气温低,红军们既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克服风寒刺骨的怪异气候。而他们,却“略无抱怨意”,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在荒无人烟的雪山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坚韧。

我们看红军团结,红军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以及如何的毅力走过草地的,我真的难以想象。我看到彩色电影中一幕幕的镜头时,心里都像是被一个莫名的东西一直拉扯着,疼痛着。那是一片像沼泽地一样的绿油油的“温柔的陷阱”啊!因为,根据前面的队伍里的标语来看一旦陷入草地里面,就凶多吉少了……而这仅仅是困难之一,还有就是他们的粮食问题。当他们走完一半路程时,粮食却吃得差不多了,大家就纷纷的把自己的那份仅剩不多的粮食拿出来供给大伙一起吃。这是多么团结的红军精神啊!他们挖过野菜,吃过树皮,煮过皮带……这种场景,我们难以想象,但这种团结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今日,属于初三的我们正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背负着中考即临的压力,更加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就像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的一样“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黑暗的年代”,我们若好好利用这金色的初三年华,便会迎来黎明的曙光。就像是红军的一次次成功一样。而我们所谓的成功,是学会把生活中的泪花挤出一个美丽的笑容。

我们初三了。

我们更加需要坚韧的精神,只觉黑夜越来越短,是四季的变换?亦或是曙光的到来?我们也许无法知晓,我们只能保持着这种坚韧的精神,即使没有照亮我们前行的明灯,也要自己摸索前行。就像是在大漠中深深扎根的胡杨一样,那种坚韧的精神。

我们更加需要团结的精神,只觉朋友之间少了一丝真诚,多了一丝猜忌,我们绝不能如此涣散,我们更加要把我们的力量集中起来,就像是芳香宜人的花朵,一起绽放时它们的香馥才会显露无疑,才会更加是人流连忘返。

通往成功的路,总是会充满荆棘,总是会深深浅浅,总是会有人误解,但是这些艰难险阻,不会击退我们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像红军一样坚韧、团结。耳边依稀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耳边爽朗的笑声……

耳边拂面的春风……

行走在阅读的路上 篇3

出于专业成长的“功利”需要,我开始阅读。而阅读为我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却真是我始料未及的。

读《美丽的教育》,我知道孙蒲远老师在面对教育中的细小问题时,她的解决思路是什么。书中罗列了班主任可能会遇到的178个小问题,细小如:孩子撒谎怎么办?孩子不做作业怎么解决……虽然未必都要像孙老师所说的那样去做,但这里边的字句是熔铸了她43年班主任的经验和智慧,无疑能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提供借鉴。读《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我认识到教师也是个技术活,光有爱是不够的。一个个熟悉的案例告诉我:教育的智慧来自于研究。遇到问题首先要想为什么,再想怎么办。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由,盲目采取教育行为,最终效果是不会好的。读薛瑞萍的班级日记系列,我很清晰地看到了她成长路程中踏出的每一个脚印,她也是一名一线教师,一名普通班主任,她记录下她的点滴做法,记录下他们班的成长。那种宽松、舒服的教育生活,是让所有老师向往的。我在书中看到她的坚持:坚持读书,坚持让孩子们进行海量的阅读,坚持让孩子们开口日有所诵,坚持用音乐和书香熏陶孩子的静气……

有时,书籍中的一些观点会给我以坚持的动力。作为班主任一直为一些琐事烦扰,皆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前,看见学生反复强调都不能养成好习惯,心里很容易急火攻心,就拿下课摆桌椅来说吧,就挺烦扰我的。如果让几个同学每节课下课代劳,是能要求摆好桌椅,可不利于培养每个孩子的习惯,还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但是面对提醒,总有学生忘记,或偷懒不做。不记得在哪一本书上看到的研究结果,说是“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我想在培养这个摆桌椅的习惯上试试。于是,我让轮值的劳动委员每节课下课检查桌椅摆放,记录下同学的名字,向他们增加一些劳动任务。刚开始,每天都有十几个同学没有摆放整齐,看管他们完成增加的那部分劳动任务也让我身心疲惫。要是以前,我可能就换个办法了,但是这回,我决定坚持。慢慢地,收到了成效,被记下的同学越来越少,再后来,我班同学养成了离开座位马上摆好桌椅的习惯。在这过程中,不但磨炼了学生,也磨炼了我们自己。

有时,阅读会给我一些鲜活的想法。快要毕业了,很多同学都买了同学录,分别要班上的同学写。我看了一下,无非是一些简单的祝福的话语,没多大意思。于是,我倡议每个孩子为班上其他同学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全班共43人,每个同学都为班上的其他同学写,每人42篇,分三个学期完成。到毕业的时候,咱们都有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了。那不是比一本形式上的同学录更有意义吗?同学们都很积极。这个想法,是我受一篇题为《我们班的“人物谱记”》的文章启发。有篇文章认为,一个学校如果要解放班主任,就要培养孩子们的办事能力,他们学校里二年级的小学生就能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会议,在班上开展学校布置的任务。我看了很是震撼,反观自己班级所设的班干,都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事情,遇到什么困难便一筹莫展。我把这称作是“傀儡”班干。于是我跟班上的同学分享了我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提议他们遇到困难多想办法,不能解决的才找老师商量,跟老师商量时也要事先拟出自己的想法。想不到那么简单的一次交流,班上的班干便全然换了模样,从策划班队会,领书报,发通知,检查卫生都做得越来越细心周到。这也算是阅读中的实际收益吧……

现在,我尽量用坚持去养成阅读的习惯,哪怕每晚只翻几页。我想,我现在就当一只细小却不停歇的蚂蚁吧,慢慢来,一点一点来,只要坚持着阅读,我就在前进着,就不怕暂时的落后。

幸福在前方,我们在路上。

(作者单位:东莞市朝天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龙建刚

行走在有效学习的路上 篇4

一、慧眼洞见问题价值,志存高远发奋学习

邱学华从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起,到现在的60多年中,基本都是行走在“尝试”的路上,同“尝试”有着不解之缘。5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使他热爱上了教育,喜欢上了孩子,但同时也有了许多困惑 :为什么教师教得辛苦而得不到好的效果?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同一个班级,而学生成绩有差异?能不能找到一个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理想方法?多少年来,诸如此类太多的“困惑”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个司空见惯的“小”现象,不足为怪,但在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邱学华看来却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亟待解决。他似乎已敏锐觉察、慧眼洞见 :当“困惑”解决之日,乃教育“解放”之时,坚信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必将会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意义,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寻求教育教学的真谛,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被动的课堂教学局面,为了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他立志走出一条自己的探索之路,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已经端上了“铁饭碗”的邱学华,毅然决然选择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尝试”之路,决定报考大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基础,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过刻苦自学,高中仅读了半年就辍学的他,于1956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攻读教育学。

由于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的追求,邱学华一进入校园,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他说 :“我是带着问题进入大学的,好像一头饿牛闯入了牧场,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每天早早起来读外语,中午从不午睡,总是一吃完午饭就到教室去啃书,晚上则泡在图书馆。几年时间,我阅读了图书馆里大部分小学教育方面的藏书,读了很多世界教育名著。从教育理论著作中,发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虽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 :‘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个思想就成为我以后从事尝试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

如果说5年的小学教师生涯、4年的大学学习分别为邱学华打下的教育实践基础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他“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上的丰满厚实之“两翼”,那么他对教育特有的无比挚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培养怀有的深厚感激之情,就是他“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上的强大动力之源!为实现他“立志要为建设中国的教育理论”而发奋工作的远大抱负,为“2亿中小学生需要新教法”的宏伟事业,为研究指导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的崇高理想,而展翅高飞,所向披靡,奋力拼搏,“试”不可当!

二、怀揣使命弃官从教,不遗余力执着探求

邱学华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是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了。1960年大学毕业之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由于怀揣着解决“困惑”、研究教学改革的崇高理想,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深入中小学搞教育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路,走出了大学的校园,来到师大附小与教师们同吃同住同工作,一同搞“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的实验,发现这种方法效果好,坚定了探索实验的信心。但时间不长,由于“文革”的冲击,研究一度中断。“文革”期间,由于出身问题,他的妻子由小学教师被下放到农村,这时的邱学华又毅然离开上海,主动要求到江苏溧阳县农村工作,被分配在一所农村中学教数学,在实践中默默地思索着教学实验。“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他们全家回到了家乡常州。在常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并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为开展教育实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80年邱学华决定进行系统、科学的“尝试教学法”实验。实验初获成功,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发表后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教育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正当邱学华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的时候,竟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极“左”思潮的冲击。尝试教学法受到了某些教育权威人士的不公正批评、指责,导致各地实验纷纷下马,面临夭折的严重困境,使他焦急万分,备受煎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邱学华被任命为常州师范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底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这一切充分表明,教育行政部门是大力支持尝试教学实验的,使他感到无比幸福,心情无比激动!

之后,在《福建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杂志社及教育理论界人士的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下,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于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更具体的操作方法,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邱学华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执着梦想,白天充分利用点滴时间思考问题打腹稿,晚上抓紧写作,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专著《尝试教学法》,并在1989年举行的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的殊荣。

由于尝试教育研究发展迅猛,许多市、县都在大面积推广。邱学华老师考虑到推广中亟需自己的亲临指导,同时尝试教学法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强烈的使命感使他又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辞去校长工作搞研究。得到上级的批准后,他于1988年调离常州师范,来到常州市教科所当了一名普通研究人员,实现了他专职研究的愿望,更实现了他进一步加强尝试教学理论建设的愿望。虽然此后的邱学华“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但他却“心情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再苦再累心里也是欢畅的”。

三、“尝试”研究成果丰硕,特色理论走向世界

邱学华从16岁开始当乡村小学教师,到现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已长达60多年了。几十年间,他的著作十分丰富 :在国内外教育报刊发表论文600多篇 ;编著和主编的著作有270多种,总发行量达1000多万册 ;关于尝试教学的著作就有几十部,其中有小学数学教育数十部。建国后的几代教师都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文章,汲取着他丰厚且广博、通俗而深邃的教育养分。可以说,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为我国教法改革的广泛开展,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光大道。

邱学华在“尝试”的道路上,从不满足已有的研究成果,总是在不断探索“尝试教学”的历史渊源与规律,将“尝试教学”不断升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思考酝酿,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历经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直到发展为尝试教育理论,真可谓成果丰硕。但邱学华在此基础上又为自己确定了更高的人生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尝试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还需继续进行,目前正在筹划出版‘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丛书’一套18本,准备再用6年时间完成。”不仅如此,他还有更高的愿望 :“尝试教学研究已经搞了50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我准备再搞10年,到那时已是近90岁的老人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要干下去……”如此宏愿,如雷贯耳。如此境界,实在是震撼人心,怎能不令我辈汗颜!

邱学华在“尝试”的道路上,曾历经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和无情打击,但他痴心不改,信念不移,意志弥坚。既“耐得住寂寞”,又“经得起诱惑”,不辞劳苦,不骄不躁,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个实验的圆满成功,真可谓“踏平坎坷成大道”!仅就从“尝试教学法”上升到“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该课题被列为“八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之后,邱学华雄心勃勃,以实验基地校为依托,全国范围内3000万学生为实验基础,组织了106个子课题配合。这样复杂庞大的研究团队和阵容,其组织难度之大、面临困难之多、指导过程之繁,不难想见。但他经过短短5年的研究攻关,课题终获成功。“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终于完成,一部近60万字的研究论文集《尝试·成功·发展》如期出版。课题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并且得到了充分肯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为基础教育的学科科学改革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新尝试。从1998年到2009年,邱学华又用了十年的时间,编写出版了200多万字的《尝试教学理论丛书》,一套8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讲,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作啊!凡此种种非凡的科研业绩,足以证明邱老师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度的使命感。他的这种为了教育事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楷模,极大地鼓舞和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该研究中撰写的实验报告、论文、教例有10万多篇,其中公开发表的文章有3500多篇,从实验教师中走出了许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

“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学生能在尝试中成功”;“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这是邱学华老师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充分说明了“尝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柳斌先生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邱学华的贡献在于把‘尝试’这个概念引进到教育、教学中,这本身是从哲学高度上进行思考。”邱老师以我国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为根基,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悠久经典的教育思想,结合我国80%的学校在农村的基本国情,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放在“老少边穷”地区,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育理论”。正如朱永新在《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指出 :我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首先在农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梁漱溟等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但真正取得成效的可能首推尝试教学法。”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篇5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

今年寒假期间,我精心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大作《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作者旅行所见,有感而成为文字,作者既是一个读了万卷书的人,又行了万里路,所以很自然的在行走中抒情达意,把自己对美丽景色的熏陶转化为文字,与大家同分享共沉淀,给读者以启智,给人以激励。

这本书是李镇西先生30年教育教学思想感悟的精华,作为一个教育的行走者和思想者,李镇西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将优秀的教育理论精髓融会贯通。他呼吁给教育以生命,给教育以民主,给教育以尊严。他呼唤教育者应当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做教育,坚持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主动追求并无限接近真教育。只有教师的思维方式、观念、心态改变了,才能从容应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考试制度我们无法改变,教育评价我们也无法改变,教材和学生都无法选择,但是教学过程的方法技巧、如何走进学生心灵却是可以改变或选择的。

通过读书,你会发现李老师的个人魅力越来越影响着你,越来越激励着你,使人不知不觉的又爱上教育。于是,我也到网上搜集下载有关李镇西老师的文章、课件、视频等等,不知不觉的成为李老师的粉丝,虽然不能和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但丝毫没有削减我向李老师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因为在这个躁动的社会里,已经很难找到几个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家了。

近段时期,教育上刮起了一股浮躁之风,但就在这股浮躁之风中,仍有很多老师依然不为这股风气左右,依然是沉浸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境界里,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们总是守着自己朴实的心,实践交流着自己在教育中的点点滴滴。慢慢地,我也被他们感染了,并且逐渐融入到他们当中去了。

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一线老师,在学校里都是默默无闻的,在校长和同事眼中可能也都很一般的,但是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都有自己的激情。虽然这些理想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再实现,但是我们依然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藏在心里,依然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着自己的职守,依然坚持写着自己的教育感悟,教育故事,依然努力的转化着后进生,依然认真的上课备课,依然精心的批阅作业试卷,依然坚持在自己的班主任岗位上,依然永远守住自己心中那颗朴素的教育之心,这也是我们教育生命蓬勃发展、教育思想活跃成长的重要源泉和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真应了一位教育专家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李镇西老师是个自我教育家,其大智慧表现为,自爱是自我教育之端,自明是自我教育之要,自立则是自我教育之本。”读他的成长之路,感受他的朴实文字,也为他这些平凡踏实的努力而感动,中国需要更多李镇西式的好校长好老师。

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完全原搬照抄,就会失去自己,迷失自我。所以,我们在学习名师的同时,最主要的还是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照此坚持下去,相信,你就是下一个“李镇西”。

本书实是教师培训进修、提升自我修养的首选之书!不信,你也找来读一读。

行 走 在 教 育 的 路 上

——《我的教育行走》读后感

侯 镇 一 中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篇6

关键词:五曲连奏;信息增效;课改;学生;主体

一、课改势在必行

三尺讲台,岁岁年年,周而复始。是什么原因使本应充满创造性、享受成就感的老师对教育工作感觉枯燥无味呢?是什么原因

使得本应天真机敏的孩子看上去怏怏不乐呢?是应试!单一以成绩为目的的教育评价机制,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剥夺了我们孩子的天真无邪。课改就是要改变这些,改变单一知识的传递,为情感交流、个性培养、身心健康等的全面关注,从而给教师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才智的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使教师得到更真实充盈的幸福。使得我们的孩子可以真正主动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索。课改就是要从关注自我转向关注孩子、关注未来。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全面地发展。

二、始终行走在课改路上,让五曲连奏真正施惠于学生

什么是课改?课改改什么?我们的老师必须要认清。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上去,把陈旧的面授的教学方式改下去,把老师这位主演请下去,真正地把学生放在学习舞台的中心,这就是我们的课改目的。我们的“五曲连奏——前奏曲、协奏曲、进行曲、交响曲、圆舞曲”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中,我们已经初步品尝到创新带给我们的回报,体会到付出后收获的喜悦,现在我们的学生都很期待每一节课,期待每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而我们的前奏曲正是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舞台。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的孩子敢说了、爱说了、会说了。基于此,我们必定会始终坚持行走在课改路上。

三、“五曲连奏”这朵花蕾,需要时间去长大,需要精心照顾才开花

我们的课改,是一个探索前进的过程,在循序渐进中曲折前进。在课改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坚持,不断克服困难、精心备课、精心导演。给学生一段接受转变的过程。课改的路上纵使有再多的困难,为了我们的学生,我们必定会坚定信心,坚持课改。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分组教学的好处,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开始在老师的引领下高效地自学。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成绩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我们的老师更是真正体会到课改给师生带来的福利。现在,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我们开始退居幕后,以欣赏者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学生,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是如此聪明、如此有能力。现在我们的师生关系更和谐,更融洽。徜徉在我们的课堂,你常常会看到老师与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你更多感受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细微步骤,我们的学生都会快而准地抓住、掌握。而我们的老师,正是这育桃李的辛勤园丁,我们满脸幸福地观赏着自己亲手培育的花蕾一点点成长、一步步开放。

让“课改”在坚持中胜利,让“课改”带动活跃的课堂,带动学生的手与脑,带动学生的思维,带动老师的科研水平,带动整体的教学质量。让我们永远行走在课改的前沿。

参考文献:

[1]姬秉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1.

[2]赵正新.影响课程改革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篇7

学校推行的是“30+15”课堂教学模式, 即每节课老师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必须保证15分钟的当堂训练。这是由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学校要求我们的课堂上坚持又学又习。学, 是从书本上、从教师口头上获取间接知识经验;习, 是再现学习内容, 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校推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允许老师一讲到底, 霸占课堂。

困惑:山重水复疑无路

前30分钟讲什么呢?学校规定了4个环节必不可少, 主要有导入示标、新授知识、课堂总结和当堂检测。这4个环节和讲授45分钟时的环节没有什么差别。现在学校不允许讲45分钟, 很多老师就讲30分钟。课堂改革不是讲授时间的缩短, 不是语速的加快, 而是还给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 作为学校课改的一名成员, 我深感责任的重大, 也有很多的困惑。初三课本上很多课文较长, 我尽量找一个突破口或选一个点教学, 尽量做到一课一得, 但收效甚微, 总是感觉学生在囫囵吞枣。还有15分钟练什么?语文不同于数学等学科, 不可以做几道题目巩固一下所讲的方法, 语文的选题是很难的, 时间也难以把握得准。

尝试: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们就要改革到底, 我们要变课堂组织形式, 要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在课堂上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分组, 班上34个学生, 我按照“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5个组, 每个小组成员坐在一起, 打破常规的座位法。然后, 课堂上让各个组公平竞争, 合理比较, 个人计算成绩, 小组合计总分。优胜组班会课上能得到班主任表扬, 星期一国旗下能得到校长表扬, 到了期中和期末, 我也买点小礼品奖励他们。这种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连学困生也能参与其中,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 我尝试用“对话对文”式教学模式, 即课堂上以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为主, 以教师的“讲问文”和学生的“答问文”呈现的方式为主。

在开始上课时, 我当表达者, 学生当接受者。如教九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鼎湖山听泉》, 我宣布上课后, 直接用“讲问文”拉开上课的序幕:“这堂课我们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鼎湖山听泉》。这是谢大光写的一篇游记。作为一篇游记, 我们要勾画作者游山踪迹, 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鼎湖山是广东著名的风景区, 可写之景很多, 作者为什么要集中笔力写山泉……”

我从作者到题目再到文章的每部分一层一层地讲, 在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几个问题到十几个问题不等, 具体要视课文和知识点而定。这就是我的“讲问文”。

学生耳听脑记, 不许翻书, 不许用笔记, 听后带着问题迅速阅读课文, 组织答案, 形成“答问文”, 先用口头回答。这时学生是表达者, 我是接受者。我不设框框, 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以这样表达:“《鼎湖山听泉》是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的: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 (半山) ……”

“答问文”形成后, 学生可先说给自己听, 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由教师点评、讲解并纠正差错。然后在小组内轮流说, 最后各自书面完成“答问文”。

这种教学模式, 有其独特优势。“对话对文”式使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大板块连通自动。学生一上课就是听, 带着任务听一段话, 听后即读;带着问题读一篇课文, 读后即说;回应老师说一席话, 然后就写, 把说的写成一段话。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 而且教师可以少教。教师的“讲问文”一举三得, 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又起着导读作用, 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课文该怎样读, 还让学生明确了任务, 即说和写的内容。

15分钟的写, 要留出2~3分钟来, 小组内自改、互查, 课后教师再复查打分, 还要在下次课上花1~2分钟时间作个短评。“自改—互查—复查—短评”, 能从多角度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结果, 提高找错、辨错、防错能力, 改变“学生管做, 教师管改, 再错再改”的现状。

效果:百花齐放春满园

经过这一年的课堂教学尝试, 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进步。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了学习中。由于带着问题听, 学生的听力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时我的“讲问文”包括12个问题, 班上过半学生都能听出来, 特别是学困生进步很大;由于每堂课都写, 学生倒不怕写作了。这次期末考试, 我们班的作文在全年级中高分人数最多, 就连刚上初三语文只考11分的李强同学作文也拿到了42分, 当然我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年级第一。

尾声:路漫漫其修远兮

行走在“真教育”的路上 篇8

是呀!当前, 教育饱受社会诟病, 教育负面新闻不绝于耳, 公众对教育怨声载道。教育, 这个神圣而严肃的字眼, 愈发显得弱势与混乱。什么是教育?如何做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 如若对这些教育的本原性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 没有深刻的思考, 那么, 教育终究会不尽如人意。

梁好老师不愧为教育的智者, 更不愧为理性的教育学者, 他对教育的思考直达教育者的心底, 让人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而他的“回归真教育”的命题与思索, 更值得每一个教师反思与实践。

在《“个个争第一”让教育走向何处》一文中, 梁好老师讲述了他在一所全国知名的课改名校参观时, 看到一条这样的标语“个个能优秀, 人人争满分”。对于这条大家习以为常, 甚至某些学校管理者争相学习的标语, 梁好老师感叹道:“真正的教育应追求‘学生第一’, 而非让学生追求‘第一’。在教育者的眼中, ‘第一’的应当是学生, 而不是所谓的分数。如不然, 教育必将误入歧途。”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单一的分数, 不是纯粹地指向考试。如若教育仅仅只剩下考试与分数, 仅仅只是为了传授学生文化知识, 那么, 这样的教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 也注定是虚假与浮华的。正如怀特海所言:“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 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是个宏大而宽广的概念, 而真正的教育就应当指向学生的长远人生, 就是教学生达求最本真的自我, 实现自我的最大化发展, 而非紧盯分数, 死抠成绩。对此, 我们的诸多教育者是否真正能体会到呢?而每每想到“只要学不死, 就往死里学”“生前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似的“反教育”标语, 这种“真教育”的诉求与思考愈发显得弥足珍贵。现实呼唤真教育, 真教育不仅是教育的理性回归, 更是理想教育的现实需要, 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渴望。

在《回归真教育》一书中, 梁好老师没有生涩坚硬的理论, 没有枯燥乏味的论述, 有的是生动的故事、敏锐的发现。书中梁好老师用“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每一棵小树都有存在的价值”等这样的故事, 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他们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都有自己发展的意义, 而教育者所实施的“真教育”就是顺应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让他们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从而帮助他们实现“最好的自己”。故事短小精悍, 却意味深长, 余音绕梁。

更值得一提的是, 细读著作的每个篇目, 我们会深深地感叹思考的力量, 梁好老师用以身边之事明教育之理, 用思考通达人生, 反思生活, 反思课堂, 反思教育。这种教育的反思力, 让我们看到了梁好老师对教育的热爱, 更让我们看到了梁好老师对“真教育”的不懈追求与思索, 而如若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以这种态度审视对待我们教育的每一处细节的话, 相信我们的教育生活同样会变得丰富多彩。

行走在课改路上…… 篇9

一、我们的管理团队—身体力行作表率

我校成立了课改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是学校建立课改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分管课改研究工作,是学校组织校本教研的具体负责人;教导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整合少先队、教研组、备课组、总务处的力量,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性。这样,班子成员用无声的语言打动教师,用实际行动感化教师,用事实成果信服教师。

同时,我们制定了课改研究制度,保证校本研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为上”的目标,推行人性化管理。先后制定了《校本研训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制度》《教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条例,体现了“人本为上”的理念,尊重了教师的利益分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这浓厚的课改研究文化的氛围中获得了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校本研训文化的营建。

二、我们的管理理念—要创新还要务实

优化学校的课改研究就是依据先进的教育思想、特定的教育内容、具体的教育对象,选择最优的教育过程和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经济投入和精力耗费,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个宗旨”: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两个战略”:名师战略、特色战略。

“三个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创新。

“四个统一”: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

“五个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软件与硬件并重,内功与外形并重,特色与特长并重。

三、我们的课改保障—想行动还有平台

(1)活动时间。校本研训立足本校,立足教师。我校将每双周周一下午放学后时间定为全校教师集中校本培训的时间。为了保证每个教研组有充足的研训交流时间,在每学年教导处排课时,都会安排每周的一个半天某个教研组老师都没有课,如语文在周四上午、数学在周二下午,从时间上提供保障。

(2)活动经费。每位教师每期奖励研修资料费100元;达到先进的,奖150元。规范教研组长每月补贴50元,期末评为先进组长奖励200元,为教师的研训行为提供了财力、物力保障。

(3)活动制度。校本研修计划、校本研修制度、教研组考核细则等为研修工作的开展、实施、检查、评价从量化、求质、奖优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4)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34种教育期刊、19种报纸。每年还额外给每位教师100元用于教育杂志征订。

(5)设备落实。我校有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四、课改的研训模式—从一元转为多元

(1)区内联动式研训。我校和区内的兄弟学校为了有效解决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提高,共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从而合作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如:我们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晖小学、朝阳小学、八一路小学的语文老师一起共同开展了拼音教学研讨活动,一起探究拼音教学的困惑和难题,谜题在欢笑中被智者点拨,在相互交流中品味教学的真谛;我校与手拉手学校—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杉木小学管理交流工作经验;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二小、大同小学和大同古汉城小学开展了联动教研活动等。

(2)小课题“带动”研训。由骨干教师带头进行小课题研究,到吸引其他教师合作参与课题研究,再到自己能发掘新课题,从而达到课题出人、人出课题。如我校国家级课题“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就依托每个教研组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做出学科子课题,从而突破学校的研究难点。

(3)听课反馈式研训。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分享经验教训,提升教学智慧,达到互相借鉴,实现个体实践反思与同伴互助互动相结合的目标。这是每个教研组最常见的研究形式。

(4)个人反思式研训。引导教师每天、每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反思评价,并坚持写教学反思,以来达到“实践 +反思 = 成长”的目的。

(5)专家引领式研训。一是“请进来”。有黄泽、刘建琼、黄祖训、段晓宏等湖南省、市优秀的专家和彭海鳌、刘润玉、李葆春、卢梓忠等芙蓉区教科中心的教研员。二是“走出去”。全国级的语数会、省市级的观摩,所有活动学校课改研究小组都全力支持,并选送老师参加。

五、课改的研修活动—重形式更重实效

在学校科学、系统、全面的制度规范下,我校教科研的各方面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着,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着,不断成长着,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1)专题研训活动掀起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潮。近三年,我校教科室组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如何撰写课题报告”“什么是有效课堂”等专题研训活动,每个活动都由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由学校教育科研小组成员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再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实施,最后对活动进行总结、举办经验交流会。如我校“蓉园杯”教师基本技能大赛的两笔字、普通话、10分钟片段教学、才艺展示等环节,也是走过了专题培训、开展赛事、交流提升的过程,使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

(2)有效课堂研讨活动,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近三年,我校各教研组紧紧围绕构建有效课堂开展了二十几个小专题的研讨。教师的全员参与,伙伴学校老师的加盟,专家的专业引领,同伴们的相互帮助,营造了我校特有的宽松、实在、和谐、团结的氛围。如我校每年的“蓉园杯”教学竞赛,每年一个主题,如“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落实”“教学提问有效性研究”等。这种扎实、有效的研讨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实现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一举措。我校近三年出到外地学习的人数达到了50余人次。在借助外脑发展的同时,把教师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外出培训和交流提升、专家引领和骨干帮带相结合,开展了系列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教师沙龙、青年教师成长汇报等活动,让每位教师拥有发言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校的领导、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都登上了主讲台,老师们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同时也感染着其他老师加快成长的步伐,充分发挥了团体智慧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自动力,形成了我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

(4)科研信息库的建立为教师的成长引领方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我们把网络这一优势加以发挥,建立起互动的、人性化的校园学习网站,以达成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传递和共享。学校的校园网站上学校教育教学的专题板块和“我的心灵驿站”教师网络空间,更是成为了老师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重要平台。老师们可以随意在网站上点击查看我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制度、教师科研成果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专业发展指引系列资料。作为教师们网上成长记录袋的教师个人网络空间,成为了老师们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

六、我们的课改成果—是起点不是终点

(1)出刊了我校的成果专集。为让我校的课改研究工作永葆活力,促使教师不断进步,我校将教科研成果征订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教师能力的展示提供一个平台。我校加强了教师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故事、教育叙事和教师获奖等的成果收集,并装订成册,在教师大会上进行展示。

(2)教研活动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蓉园人以开放多元的胸怀,近年来承办和接待了各级各类几个大型教学活动,很好地发挥了辐射作用。如:我校受《湖南教育》杂志社特邀,作为芙蓉区“身边好学校”的代表,作为封面代表将几年来的学校工作进行了介绍;湖南省第六届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省内各地市教研员、英语骨干教师共700多人参加;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校骨干引领者高级研修班心理课例研修活动在我校举行;承办了芙蓉区“校本课程”的开放活动,我校跆拳道各项资料和工作的开展获得区领导和兄弟学校的高度赞赏;由于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扎实,作为芙蓉区四所学校的代表参与了湖南省教育厅“校本研训档案库建设”的典型经验推荐光盘制作。

(3)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通过学校的校本研训,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近两年,教师共有1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还有400多人次课堂竞赛、论文、设计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

(4)课改荣誉硕果累累。伴随着课改的实践,我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体育传统示范校”“全国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湖南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长沙市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长沙市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示范性学校”“长沙市十佳学习型组织”“长沙市创新型学校”“长沙市校本研训示范校”“芙蓉区先进教科室”等荣誉称号,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均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教研组”等。

行走在书香路上 篇10

2010年7月, 我有幸考入迎丰小学。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 也收获了许多。特别要提一提我的恩师———朱雅文老师, 是她点亮了我内心深处的阅读之灯, 指引着我迈向书香之路。朱老师是个热情、豁达、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她经常推荐好书让我们去阅读, 介绍好文章让我们去欣赏, 用她的话说就是“先沉下去, 再浮起来。”也许有人会把它当作笑话, 可我却牢牢地记在了心上。我觉得“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要进步必读书。”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来说更为重要。

在朱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 我尝试着改变自己, 让自己漫步于书香路上, 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读着读着, 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平庸者, 不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此, 我痛下决心, 将闲暇时间全安排在了阅读上。每每夜色渐浓, 我便沏一杯香茶, 在小灯下满怀惬意地品读美文, 透过这些文字,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听到了一句句激动人心的话语, 好像行走在漫漫书香长路上。

《中外名人全知道》让我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 学习到了名人的成功经验;《林清玄散文》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价值与生命底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会了我该如何精心养育自己的孩子。另外, 《老师千万别管孩子》《听教育家讲故事》《经营班级》等书籍教会了我应该如何教学生、上好课、处理教学中的正确关系, 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别和自己过不去》《重新认识你自己》《情商与影响力》等书让我懂得了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挫折。即使命运坎坷, 生活艰难, 我们也不要担心、害怕, 只管享受每一天的阳光, 欣赏自己眼前的每一点进步, 命运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还阅读了教育类书籍与杂志, 如《给新教师的建议》《零距离施教》《读书文摘》《小学英语教学》《青年教师》等, 从中学到了许多教书育人的技巧。

阅读, 不仅让我身心愉悦, 也让我收获了一路属于自己的精彩。在这一年多时间中, 本人所取得的成绩超过前六年成绩的总和。难怪有人在师生获奖情况统计中一次次看到我的名字后, 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现在的徐美娣这么强了?”他们的疑惑就是对我成长的最好的证明。整理着这些收获, 我欣喜不已:英语教学论文《让童话在英语课堂中弥漫“童”香》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 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案例、读书笔记在镇级比赛中获奖, 英语教改项目《提高五年级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家庭作业质量的研究》已立项, 家庭教育论文《让雏鹰享受独飞的快乐》已送县, 校园新闻多次刊登在齐贤镇校网和绍兴县教育网上。或许与其他老师相比, 我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微乎其微的, 但对我来说, 已经丰厚了。

行走在寻根的路上 篇11

熟悉曾纪鑫的读者都知道,他身上有着屈原式的求索精神。作为一个作家固然担负着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的责任,但毋庸置疑的也包含着自我诘问——一个人精神的“根”到底在何处,一个人的灵魂最终要归于何方?他的“不安分”或许全由于这些求证生命意义的自问,于是他走出小山村,走出公安县,走出湖北,走到了福建,走向了中国的人文山水。但是走得越远,他的心反而离故乡越近,渐渐变成了一个“思乡者”。有心的读者会注意到,这部文集正文12题中有8题或直接或间接书写他的故乡湖北。其中《湖北人》写湖北人的文化性格,庄谐并重生动有趣,在与中国各地人性格的比较中为湖北人塑像。《鄂西三“神”》《边缘化的沃土》《西塞山下龙舟会》都是对湖北人文历史的描摹,就像一幅幅风俗画,一篇篇抒情诗。相比而言,他也写自己行踪所至的西藏风物(《高原壮歌》),也写战时重庆(《在北碚》),还有塞北大漠(《天地过客》),但他在那些地方感到自己是一个“过客”。于是人们在读这部文集时会感到:一个人无论在空间意义上漂流了多远,实际上都走不出故乡;一个人在时间上无论漫游了多久,都难以穿越历史。这成为一种宿命,也成为智者内心的一种恐惧。为了摆脱这种宿命和恐惧,为了找到“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曾纪鑫成为一个行走在路上的精神流浪者,成为一个丰富的痛苦者,同时也是一个执著的进取者。他把寻根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把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把对梦里故园的诗意怀想,统统形诸文字并从中获得慰藉。

曾纪鑫在“神游”中“穿越”,并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走入了“事件现场”。这位理性的怀疑论者像一个超时空侦探,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在不为人注意的蛛丝马迹里搜索着被历史本质主义遮蔽的证据。有人说:“文学,只有人名是假的;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这固然有点虚无,却从另一方面道出了文学真善美的本质。曾纪鑫的历史文化散文,是与历史人物的神交意会,是以“文学之灯”照向历史黑洞的探索发现,是对诸多惊人的具有戏剧性的历史细节的揭示与呈现。《英雄的出路与末路》写李自成起义的原因、过程与结局。关于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曾纪鑫发现了一些偶然性因素,这就是缘于崇祯元年湖北籍御史毛羽健奏请取消“驿递”制度,此举使十万驿吏失去生路,加入到土匪或起义军队伍里,李自成正是这些失业者中的一员。那么,毛羽健因何做此提案呢?是因为他在京城纳了小妾,却被远在家乡的元配夫人知悉,她假公济私借驿道星火赶来,而驿吏竟然没有提前告知毛御史,“河东狮吼”令他灰头土脸颜面丧尽,窝了一肚子火的毛羽健就把驿站当成了“出气筒”……这些发现不能不让人感叹:历史有时比文学更具戏剧性。

或许,在行走了很远、追溯了很久以后,曾纪鑫越来越感受到了“邂逅”的魅力。2006年7月,曾纪鑫从成都转机飞到“世界第三极”西藏采风,山南地区电视台书记嘎多亲自驾车带他观光,他由此“邂逅”了文成公主;2006年10月,台湾旅美华人齐茂椿精心策划组织了“梦怀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活动,将文成公主与佛祖12岁等身像复制件从拉萨迎回西安——这两个机缘碰撞出了《高原壮歌》,从而对文成公主与汉藏友谊进行了长篇书写。因为《历史的刀锋》中那篇《不胜重负的黄袍加身》对赵匡胤的“开国壮举”进行了书写,从此脑子里萦绕着“经济发达但军事积弱,文化繁盛却发展畸形,疲惫不堪而常被后人景仰的‘大宋王朝’。尽管这段历史阴柔衰朽、懦弱凄凉、不堪回首,可一旦涉足其中,就像掉入陷阱般无法自拔,于是,索性任其自陷一陷到底,直面正视‘打捞’一番……”所以就有了《从汴京到赵家堡》的诞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对南宋衰亡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俨然一部南宋史,其中不乏惊人之论:“岳飞是一个具有个性与锋芒的武将,他倔强任性,根本不懂韬光养晦,总是凭着自己的直觉与好恶行事。岳飞能打恶仗硬仗,但他桀骜不驯,常常‘便宜从事’”,这使岳飞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而被神话化的“朱仙镇大捷”纯属虚构,“大宋王朝自始至终,除镇压内部的农民起义大获成功外,在对外作战中,从未取得过一次像样的决定性军事胜利,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之先河”。在那样的背景下“仅凭一支岳家军,无论多么神勇,也不可能神话般地消灭所有金军,灭亡整个金廷,并且还是一支时时受到猜疑与掣肘的军队”,“尤为可悲的是,岳飞之死在朝堂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士大夫们没有一人站出来为岳飞说上一声公道。一群麻木不仁的臣子,又能将一个腐朽不堪的朝廷支撑多久?”当曾纪鑫发出如许感叹的时候,谁敢说他没有穿越历史变成一个“宋朝人”?——机缘与邂逅、偶然与意外、欲望与个性,这些冥冥中牵引着他写作动机的神秘因素,或许正是引领曾纪鑫走向“新历史主义”的原因吧。

曾纪鑫《一个人能够走多远》与上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千古大变局》相差不过两年时间,但他的历史观似乎发生些许改变。此前,“历史”在曾纪鑫眼里大体上是客体,是他的认知、研究与探索的对象,虽然在“《千古大变局》的创作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去魅、去惑、去蛊的过程,为近代人物正视、正听、正名、正身,去掉‘神化’或‘鬼化’的外衣,还原为七情六欲的真实的‘人’”。但他那时候能对历史人物给予“同情的理解”,却很多时候在入乎其内之后难以抽身出来,作细致冷静地打量,故而在《千秋家国梦》《历史的刀锋》《永远的驿站》乃至《千古大变局》中,历史的荒诞与悖谬常令他愤激,许多历史之谜让他痛苦,因而也就为时爆出“正义的火气”。也就是说,他那个时期在角色“代入”之后,与“历史”形成了冲突对抗关系,这种“戏剧冲突”多是外部冲突,有些结论也带有“事后之明”的味道。而在《一个人能够走多远》里,作者与历史形成了“主体间性”的关系,他与历史真正达成了谅解与对话:历史不可假设,未来不可预知;但在文学创作中,却能将“历史”的诗性、戏剧性和叙事性进行有机融合。因而,他的历史观更加成熟,其跨文体写作的艺境也更为成熟。由此言之,《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是一部自我启蒙之书,是“为己”之著。如果说曾纪鑫此前怀抱着中国式启蒙主义者的宣教态度,以现代价值观为评判标准拷问历史,将自己的独到发现告诉给别人,那么《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更像是寻根路上的思想录,因而有着从容含玩的韵味。我以为,如果文章能如汪曾祺那样达到“把玩”的艺境,那么情、智、趣三方面也就达到了和谐。在《一个人能够走多远》中,曾纪鑫的精神仍然是粗砺而阳刚的,但他的艺境渐臻通达圆融,他在行走、神游与穿越中获得了一种“以无厚入有间”的裕如之感,故乡、历史、文化和自然等题材都在他的“行走”中达成默契。

让心灵行走在路上 篇12

我为何爱读书?

本月恰逢深圳“读书月”, 我对与“阅读”相关的事物仿佛比往常更加敏感。在看电视时, 央视推出的“读书”系列公益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 其中有一条广告语很温馨, 让我印象深刻:“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 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这样的话语, 简直说到我的内心深处了, 让我很庆幸自己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

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阅读真的是一件和自己的内心交流的浪漫事, 我们可以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 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它与健全人格、美好生活、完整的人生息息相关。

小时候, 家里几乎没有课外书, 偶尔有一本, 必定翻来覆去地读。我常常感慨, 要是童年时期能多几本课外书来读, 也许我的视野和胸怀会更开阔, 写作会有更深一层的造诣。

我在文学上的启蒙之师, 应该算琼瑶女士, 过滤掉那些过于缠绵悱恻的片段, 她的古诗文底蕴非常深厚, 给了我巨大的影响。小学时, 我学业成绩很差, 行为也很孤僻, 在家里是比较不受宠的孩子, 所以常常自卑、怯懦, 很多时候都只愿意独处, 还时常自言自语。小学四年级那年, 《还珠格格》横扫九州, 也攻陷了一个自卑少年的幼小心灵, 给孤独的我提供了极大的精神世界。那年暑假, 当小伙伴们都在看电视剧的时候, 我却蹲在墙角根儿痴迷地看着书。还记得我的那系列琼瑶的作品, 是我从治安大队摆放在我家屋后的一辆被没收了的盗版书商的三轮车上捡回来的, 其中有几本受过潮, 纸张都黏成一块, 看完一页必须用指甲小心翼翼地掀开下一页。虽然阅读的过程有点曲折, 但我醉心其中, 很多成语和诗经中的经典之句都是在从琼瑶作品上学到的。读初中时, 成绩平平的我, 却在一次成语积累大赛中拿了年级第一名, 这也跟读琼瑶的书有巨大的关系。

因为知道读书的好处, 从初中开始, 我就开始保持阅读的习惯, 因而沉淀出对文学的热爱。可以说, 是阅读拯救了我, 它让我有重拾自信的机会。在坚持阅读的同时, 我也学会“辨其大义, 以修己治人之体也, 察其微言, 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因此获得了一个健康向上的思想和开朗乐观的性格, 自身也从一个自卑怯懦的孩子, 转变成今天这样一位健康、阳光的人民教师。

而今, 作为教师, 读书的意义则更上一层, 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当教师本身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格和一个“修己治人之体”, 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善精义入神之用”, 如何教给学生做人之道理呢?为此, 我更要行走在阅读的道路上。

读书是“在路上”找寻“我自己”

有人说, 读书是一个获得自己的过程, 能遇上让自己沉醉入迷的文字是人生的一大福分。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 每一次选择书籍, 其实都是在发现自己内心最根本的喜好, 都是在挖掘自己对生活和人生最深刻的理解。有时候, 我们也会在阅读中体会自己不同的心境, 有时“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怀会引起我们共鸣, 而有时“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的闲情则更令我们回味。其实无论“激扬”或“闲适”, 不都是在阅读中消受知识的快乐, 并从中找寻自己的身影吗?

此外, 阅读不但教人发现自己, 更教人追求做完善的自己。

据说, 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 很多读者都觉得阿Q简直就是自己的影子。读过《阿Q正传》的人, 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在阿Q这个集万千中国国民劣根性于一身的人物身上找寻到自己的缺点, 从而进行反思。其实, 阅读, 不就是我们在和自己的思想、品行对话吗?不就是“见贤思齐, 见不贤则内自省”的过程吗?我们在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人格面前停留, 进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行为, 也就是在追寻自己人格的完善, 追求做培根所说的“完善的人”。

我想, 我非完人, 漫漫人生路, 我也在不断求索中。单单靠我一个人的言传身教是塑造不了一个个完善的人格的, 但是如果让学生行走在书的世界里, 却更可能让他们心灵纯净、人格美好。总是孜孜不倦、苦口婆心地絮叨, 不如带着孩子们一起“上路”。何况, 我曾经做过自卑的后进生, 也体会到过阅读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所以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在阅读中找寻求知的快乐, 收获博学带来的自信。

我愿一路上收集“豁达”的阳光雨露, 使自己更加完善, 更愿将阅读的习惯传递给我的学生, 使他们在阅读中找寻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读书是“在路上”与“同行者”相逢

阅读的人从来不是孤独的, 阅读不仅是在跟自己的内心对话, 还可能跟“同行者”对话。这里说到的“同行者”至少可以分为两类:作者与志同道合的读者。

文艺评论家谢冕曾在他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的一生, 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 那一份苦难, 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 人们通过阅读, 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我想, 这个“他人的世界”首先当属作者的心理世界。从古代各种“歌以咏志”的诗词歌赋, 乃至今日的各种文学形式, 作者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书籍, 根据自己的思想积淀去理解文本, 其实就是在和作者对话, 就是在找寻思想的“同行者”。

爱读书的人,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因为看了某位作家的某部作品受到了启发, 而满世界搜集他的其他作品。其实, 读书也不必时时追求涉猎广泛, 为一个与自己“同行”的作家而疯狂并不是坏事, 我从来不刻意规定自己及学生阅读书籍的类型, 当我们发现作者和自己的心灵有交流, 就更能体会随心悦读的乐趣。

在课外阅读教学上, 我主张老师与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开展以来, 每一次读书成果分享会, 我都会有惊喜的发现。其实, 别说孩子, 我也常常在学生的分享中, 贴近并窥探到孩子们的心理世界。

读书是让“自己”与“世界”零距离

俗话说:“读万卷书, 如行万里路。”让身体行走在路上, 可获得许多的亲身见闻和直接经验。而读书, 是让心灵行走在求知探索的路上。

人们通过阅读, “可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 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 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换言之, 读书既是认识自己, 更是认识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所有身体不能到达的地方和领域, 都可以通过阅读, 让心灵去探知。读书, 是让“自己”与“全世界”零距离的最佳方法。

我们通过阅读史书, 了解过去时空里的人物与故事, 了解到世界各大河流孕育出来的古老文明;我们通过阅读地理, 获知世界的广博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们通过解读科学, 得知地球独特的生命力, 得知宇宙的无穷与神秘, 甚至可能预知未来世界的变化……

孩子们亦然, 他们在书籍的帮助下, 心灵可以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去遨游, 与各个地方的孩子“做朋友”, 陪着主人公去历险, 去认识世界和感受生活, 因而也从中了解到全世界不同地方的儿童的生活及思维方式。

然而,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学识与收获毕竟是有局限的, 想要给学生一个完善、正确的世界观, 作为教师自身就必须有一个尽可能完善而正确的世界观, 因此就应当每天都“上路”, 只有坚持行走在阅读的路上, 才可能让自己与这个无穷的世界贴得更近。

上一篇:重型颅脑损伤下一篇:物流设施选址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