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工艺

2024-07-23

布线工艺(共5篇)

布线工艺 篇1

当今社会, 信息已成为一种非常关键性的资源, 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由于这一原因, 各行各业都会要求以最快速度对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 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的结构。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它能够以一次性的布线投资, 解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所有布线问题。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 就如体内的神经, 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 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 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 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 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 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 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 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高品质的实现与其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综合布线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强、作业强度密集的工程, 其线路种类繁多, 对智能控制的要求比较高, 在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声控、光控、手动控制、自动监控等一系列的工控设备与技术。

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工艺包括线缆桥架及线管的敷设、线缆敷设、机柜设备安装、缆线终端、系统调试。

1 线缆桥架、线管的敷设

1.1 桥架安装要求桥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 左右偏差最大不应超过50mm, 水平偏差每米应小于2mm;

桥架垂直安装与地面应保持垂直无倾斜现象, 垂直度偏差应小于3mm;桥架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连接, 拼接处水平偏差应小于2mm;桥架在直线段每超过30m处或跨越建筑物时, 应设置伸缩缝;桥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内部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支吊架应保持垂直, 整齐牢靠, 无歪斜现象。

1.2 线管敷设施工用线管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不

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损坏, 内壁应光滑, 不允许有锈蚀。配管时按实际需要长度下管, 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 使管口保持光滑, 采用直接或锁母等配件连接管子和管子、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等。线管在敷设时, 应尽量减少弯头 (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 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 并不应有S弯出现) 。线管在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敷线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 其露出为2-4扣。暗敷线管应按下列要求施工: (1) 预埋在墙体中的线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 楼板中管径宜为15-25mm; (2) 在混凝土内的线管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 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3) 线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无错位, 接缝应严密, 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 以保证能顺利穿线; (4) 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5) 建筑群之间线管的埋深不应小于0.7m, 在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5m; (6) 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其两端应有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的标记; (7)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 应在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 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 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2 线缆敷设

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是带金属隔板的桥架, 利用隔板将桥架分隔成不同的区域, 各系统中的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及综合布线系统用的水平双绞线铜缆, 大对数铜缆、光缆等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分门别类的放入相应的区域, 以免造成相互干扰。所有线缆在敷设完后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信号线缆在敷设后还需进行通断测试, 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线缆在桥架内敷设后, 要分门别类整理, 绑扎成束, 在改变路由处还应做好相应标记并记录在册。线缆在穿入分支管线时, 管口要加护口, 并严禁发生硬拉, 以防止管口锐角毛刺划伤线缆, 或将线缆拉细而影响使用。10根以上的线缆应留有备用线。光缆的敷设更应十分小心谨慎, 并在路由改变处留有一定的冗余度。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电缆、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双绞线均应一缆到底, 中间不允许有接头。敷设时应待摄像头位置、信息插座位置最终确定后再敷设线缆, 否则一处改变将会造成大量返工。在线缆敷设完成后, 要对线缆进行相应的测试。对各类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要做相应的通断测试和绝缘电阻测试。对综合布线双绞线作常规测试外, 还需作衰减度、串扰等测试。并应作好详细的测试记录。线缆的敷设路由应与施工图纸相一致, 并一一做好记录, 以备复核和检查。并将超出管线以外的线缆绑扎起来, 做好半成品的现场保护工作, 以防交叉施工中砸伤或人为破坏。

3 机柜设备安装

机柜设备安装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 看现场是否符合安装条件。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后, 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厂家无规定偏差度应不大于3mm;安装机柜面板, 架前留有1.5m空间, 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大于0.8m, 以便于安装和施工;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 m。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 如有抗震要求时, 应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机柜内各部件应完整, 安装就位, 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必须拧紧, 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模块式通用插座、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 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盒盖可开启, 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的功能。盒底座的固定方法根据现场条件而定, 固定螺丝要拧紧, 不应产生松动现象。各种插座面板应有标识, 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4 缆线终接

线缆处理 (剥线) :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 找出尼龙的扯绳;将电缆紧握在一只手中, 用尖嘴钳夹紧尼龙扯绳的一端, 并把它从线缆的一端拉开, 拉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切环器剥开电缆。) 缆线在终端前, 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 并按顺序终端, 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 接触良好;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 不得颠倒和错接。缆线在终端时做好线缆标识, 综合布线系统应在需要管理的各个部位设置标签, 分配由不同长度的编码和数字组成的标识符, 以表示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区分不同服务的色标应保持一致, 对于不同性能缆线级别所连接的配线设备, 可用加强颜色或适当的标记加以区分。

5 系统调试

5.1 光纤系统测试验收。

光缆传输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网络中, 线缆故障轻则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重则导致系统瘫痪。统计资料表明, 大约有70%的网络故障是由于线缆问题造成的。这一点在国内的网络系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产品质量低劣或施工安装不规范、加之缺乏严格、科学的检测手段, 这些都是故障发生的隐患。因此, 科学规范的测试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光缆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为用户进行光缆传输性能测试。光缆传输性能的测试主要包括光纤的连续性及衰减系数。光纤的连续性是对光纤的基本要求, 因此对光纤连续性的测试是基本的测量之一。光纤的衰减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造成的, 通常用光纤的衰减系数α来表示, 单位是db/km。光时域反射仪 (OpticalTim e-Dom ainRe fle ctom e te r, 缩写为OTDR) 可以测出整个布线系统的故障和潜在问题。OTDR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 它向光纤系统发送一个光脉冲, 并检测被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当光脉冲沿着光纤向前传播时, 光纤中任何一个不连续点都会把一部分光反射回来, 测出返回来的光信号的时间和大小, 就可以知道光纤中的六种基本参数;光纤距离、光纤损耗、不连续点的损耗、不连续点的回波损耗、链路损耗及链路的回波损耗等。采用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测试后, 既保证了光缆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又可以确切的得到实际使用光缆的长度, 避免了人为估算的误差。对布放的光缆进行100%的测试, 确保施工质量, 并给出完整的书面测试报告。

5.2 双绞线系统测试验收。

对布线系统的测试应是联合测试, 测试通路中包括缆线、配线架、跳线、连接线、插座和插头。双绞线系统的测试包括连接正确性测试、衰减测试、近端串扰测试。测试标准为TIS/EIA568, 其中包括衰减测试和近端串扰 (NEXT) 测试等。近端串扰对终接点 (配线架、信息插座) 处的非双绞线金属介质很敏感, 同时, 对粗劣的安装也非常敏感。测试时可使用FLUCK公司的DSP4300测试仪 (用于验收时抽查测试) 、SIEMON-STM-8测试仪 (用于施工测试) 等仪器。应对所有连接完好的信息点的连接正确性要达到100%。

摘要:本文着重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和调试两方面着手, 探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及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综合布线,线缆敷设,缆线终端,设备安装,系统调试

布线工艺 篇2

1综合布线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指模块化、灵活度较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信息接入系统,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内部的信息高速通道。综合布线在实施以后,能够为建筑物从多个方面提供功能性使用,实现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联动等功能,以及与外部的信息互联。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将不同系列的部件进行有效的组成,这其中涵盖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的硬件内容、传输电子线路等。由此可见,综合布线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兼容性较高。综合布线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前融合较多的技术手段、技术硬件,相比传统的布线工作而言,兼容性得到提升以后,很少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②综合布线在开放性、灵活性上表现突出,这就意味着可以与土建工艺相互结合,充分照顾到土建工艺的.各项要求,直接推动了土建工程的价值提升。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1工作区子系统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综合布线系统在实施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土建工艺要求纳入在内,两项工作同步开展。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而言,必须要将工作区的子系统良好设计,这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工作内容,对其他部分的设计将产生广泛的影响。一个相对独立的,并且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可以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工作区域。工作区的子系统,应该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配线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有效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从而将电缆进行连接,将适配器进行连接。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当中,都应该对各种终端设备、安装提供较好的支持,包括电视机、电话机、计算机等等,这样才可以保证土建工艺得到良好的落实。以现有的土建工艺来分析,在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上,可按照5~10m2进行计算。而每一个工作区,则可以设置电话机,或者是计算机的终端设备。工作区子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配线子系统的选用工作,应该尤其注意电缆的类别,不同类别的电缆,能够针对不同设备的连接,和不同适配器的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能因此而有所忽视。在连接使用的过程中,应是通过不同的数模转换来完成,并且在适配器的选用上,保持较高的针对性。

2.2配线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及土建工艺的要求当中,配线子系统是一个细节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影响相对突出。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将直接决定综合布线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是否可以长久的应用。而对于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土建工艺的要求也比较多,包括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高度兼容性等等。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配线子系统本身的设计,应是通过工作区应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到达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等共同组成的;②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要求比较多,每一项要求都应该得到贯彻落实。首先,必须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要求,或者是远期要求,针对终端设备做出良好的设计应用;其次,在每层中,需要将安装信息插座的具体数量、具体位置,与土建工艺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工程进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最后,配线子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终端的数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其在将来的发展中,有可能会表现为增加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对终端实施移动处理,或者是进行重新安排。因此设计时应考虑一定量的预留端口,使子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

3土建工艺要求分析

3.1工作区设计

对于土建工艺而言,其自身的要求呈现为多元化和高指标,要将工艺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在各个方面减少对综合布线工作产生的不利情况。工作区设计,是土建工艺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①信息点的布放数量上,需要结合具体的房间功能情况,结合面积情况来做出确定,要充分了解到综合配置的方式;②在土建工艺要求当中,一般的情况下,办公房可按照10m2/两个信息插座的数量来进行设计。而对于其他的房间而言,则需充分的观察房间的具体用途及在甲方的要求方面,针对信息插座的布置进行重新的规划;③在对于布放信息点的工作而言,其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进行预留处理,由此来对后续工作的变化做出良好的应对干预。

3.2配线子系统设计、干线子系统设计

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是确定路由、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确定线缆的类型和长度。考虑到目前局域网的传输速率和未来局域网的技术发展要求,信息点的互换等因素,以及国内综合布线施工状况及应用情况,本设计中水平线缆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每层水平线缆采用金属线槽敷设,到各工作区水平走线从金属线槽出来沿墙及楼(地)面预埋暗管至信息插座。另外,话音部分垂直于线采用25对大对数线缆,数据部分垂直干线采用光纤。干线均沿弱电管道井采用金属线槽敷设,然后进入各层配线子系统。北楼干线沿二层连廊地板下面采用金属线槽敷设,然后通过北楼管道井进入各层配线子系统。

4结束语

文章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土建工艺要求展开讨论。现下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整体上表现为健全性的特点,很少出现严重的问题,自身所具备的可行性较高。而在土建工艺要求上,自身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未出现严重的隐患和不足。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月成.从全生命周期看综合布线系统质量[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4):36-60.

[2]王海飞.综合布线施工的技术交底[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6):34-37.

布线工艺 篇3

电气屏柜是机车以及城轨车辆上重要的电气部件,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输安全, 而电气屏柜主要是通过电缆连接各电器元件实现预定功能, 因此, 电缆连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气屏柜的质量。

1 传统的下线和布线工艺

目前电气屏柜组装过程主要分为下线、骨架预处理、电器部件组装、布线、接线等主要工序。其中下线和布线则完全靠员工手工完成, 其工作方式落后, 且不便于质量管控, 主要缺点如下。

1) 下线过程凭借员工手动量取长度并进行裁剪, 尺寸公差较大, 往往在±100mm范围内, 一方面浪费电缆, 另一方面不便于布线, 在布线时还需要再进行裁剪, 加大了生产周期。

2) 传统的布线方式在屏柜组装台位上, 一边布线, 一边进行剥皮、压接, 使得屏柜在台位上的占用时间过长, 且部分屏柜作业空间有限, 进一步加大了员工的作业强度。

3) 传统的下线和布线工艺全部依赖于员工技能及人员的数量, 属于劳动密集型, 不便于企业降低成本。

4) 电缆的剥皮和压接采用手工工具, 不便于控制剥皮长度和压接质量, 且人手一把剥线工具及压接工具, 对其使用不便于科学管理。

5) 传统的下线和布线工艺容易造成现场线头满天飞, 不便于现场5S的管理。

6) 员工技能杂而不精。车间所有工作者都参与每种工序的作业, 导致员工的技能杂而不精, 不利于保证和提高员工技能, 难以持续稳定地保证产品质量。

2 自动下线工艺研究

2.1 电气屏柜自动下线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对电缆的自动下线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 先后了解了部分国内机车厂家以及先进的汽车制造厂, 并针对自动下线工艺与专业厂家进行了沟通交流。目前汽车行业已基本上实现了线束的自动化加工, 即下线、剥皮、压接, 其工艺过程完全可适用于电气屏柜的线束加工。

2.2 自动下线的工艺方案

自动下线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全自动下线, 一种是半自动下线。

2.2.1 全自动下线

全自动下线即从电缆的取料 (见图1) 、下线, 到线束的剥皮、压接 (见图2) 、收集, 乃至检测等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 形成自动化生产线。

将图1和图2排列到一条生产线上, 即可以实现全自动下线。

全自动下线对于节省人力、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且适用于电气屏柜电缆种类多、换型比较频繁的现状, 但对于压接的端子有特定的要求, 其仅适用于SKS插针等带状排列的接头, 因此, 需要设计在端子及器件选型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工艺性。另外, 全自动下线需要较高成本, 需具有较大的产量或较长时间收回投资成本。

2.2.2 半自动下线

半自动下线即通过人工与设备的共同作业, 实现线束的加工。加工过程中, 相关设备之间通过人员的操作来进行衔接, 相关工艺流程见图3。

整个工艺过程虽然是连续的, 但每个工位及设备都是单独的, 可以单独进行作业,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员对物料的传递来实现线束的加工。其优点则是不局限于某种接头或某种电缆, 针对不同的电缆和接头都可以选用不同的设备, 可覆盖目前电气屏柜的大部分电缆和接头, 灵活性较强, 且成本较低。其缺点则是每一个设备都需要人员来进行操作, 相对于全自动下线来说, 提高了人工成本, 且效率相对较低。

3 预布线工艺研究

3.1 电气屏柜预布线工艺的可行性分析

实现预布线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1) 电缆长度的精准测量, 即下线表对电缆长度的要求必须准确。

2) 下线工艺的标准化作业, 进而保证按照要求的长度进行下线。

3) 设计结构能够满足预布线工艺要求。

4) 有预布线工装。

目前国内外较大部分相关企业均已实施或正在实施预布线工艺, 通过前期对简单的电气屏柜 (例如司机台、低压箱) 预布线的尝试, 证明了在屏柜上实施预布线是可行的, 除个别线束因设计结构原因不便于实施预布线外, 大部分线束均可逐步应用预布线工艺。

3.2 几种常见的预布线工艺

3.2.1 产品工装式预布线工艺

产品工装式预布线工艺是一种利用与最终产品结构相同的工装进行布线的工艺方法。首先设计一个与产品结构相同的骨架, 称之为工装。然后按照图样装配器件到工装上, 将原有在产品上的布线工作全部在工装上完成, 形成标准的线束, 完成后将器件和线束一并从工装上取下, 然后装配到产品上。

3.2.2 图样式预布线工艺

图样式预布线工艺是采用一种与实物比例1∶1的线束图样进行预布线的工艺方法。首先根据实物制作出比例为1∶1的线束布线图样, 然后在此线束图样上进行布线, 线束布线完成后再将其装配到产品上。

3.2.3 布线板式预布线工艺

布线板式预布线工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较为灵活多变的预布线工艺方法。首先按照图样式预布线的方法制作出线束图样, 再选用合适的线束固定工装制作布线板, 然后再反复进行验证后确定布线板结构, 最终进行批量制作。

结合电气屏柜变更频繁的特点, 拟采用布线板式预布线工艺。

3.3 布线板式预布线工艺的实施

近年来, 在电气屏柜工艺过程中, 多次尝试布线板式预布线工艺, 先后在HXD1C机车低压柜、城轨低压箱、司机台等产品上进行预布线工艺的研究与验证。

3.3.1 确定工艺流程 (见图4)

3.3.2 设计预布线图纸 (见图5)

3.3.3 制作工装

线束在布线板上的固定方式有三种, 一种是采用销钉的方式进行, 另一种是采用专用的固定支架, 还有一种是根据线束来设计专门的工装。本文采用销钉的方式进行验证。

3.3.4 布线、压接

按图纸与实物1∶1的比例, 打印CAD图纸, 用销钉将图纸固定在工装上, 且在拐点处固定销钉, 在预布线工装上进行下线、布线、压接。实施效果见图6及图7。

4 结语

通过多次的调研及现场的实际验证, 自动下线及预布线工艺在效率上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电缆成本上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尤其是在质量的可靠性方面, 因采用了设备控制及专门进行布线、压接, 其质量的稳定性能够得到可靠的保证, 进而为机车及城轨车辆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摘要:通过对电气屏柜自动下线与预布线的工艺研究, 旨在提出一种适应于目前机车与城轨车辆电气屏柜产品的工艺方法, 以期减少生产周期, 降低成本, 提升产品质量, 确保机车与城轨车辆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自动下线,剥皮,压接,预布线

参考文献

布线工艺 篇4

关键词:司机台,中柜布线,空调过滤网清洗,空调拆装

1 问题的提出

据段方反馈的信息, 由于空调主机安装在司机台中柜处, 中柜处的线缆因柜门的开与关经常被磨破, 加之柜门关闭时与空调主机之间的空间太小, 造成线缆直接与空调主机互磨。并且设备安装在中柜上, 造成中柜门不能完全打开, 而空调检修必须将中柜门完全打开后才能正常的移出检修, 造成检修困难, 中柜门处的布线、接线成为了工艺设计上的一个难点。具体如图1所示:

在上图中, 区域1处有线横穿空调上方, 中柜上端孔1处穿线过多, 使空调不便于滑出, 影响拆装和检修。

2 布线工艺改进

2.1 第一次更改方案如下:

1) 对司机台面板进行更改。在台面板新开孔2 (图1所示) , 将孔1由圆孔改成腰形孔。孔2分流一部分孔1的线缆后, 使得孔1的走线不会过密。

2) 改变部分线缆的布线路径, 将脚踏插座、空调插头到端子排的线缆从中柜骨架上来后由原来的孔1改成从孔2布至副台端子排。

经过改进后, 减少了区域1、孔1处的线缆数量, 对空调过滤网清洗及空调拆装不便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初步成效。HXD1B机车运用此方案改进后基本可以解决, 但由于HXD1C机车区域1处有空调插头到中柜门转换开关的线缆, 加上缠绕管较粗, 无法彻底解决空调过滤网清洗及空调拆装不便的问题。

2.2 第二次更改具体方案如下, 改善前后图片对比如图2所示:

1) 取消孔2、区域1布线, 孔1只布中柜门到台面的自带线 (重联电话、打印机、扬声器自带线) 。

2) 脚踏插座、空调插头到副台端子排的线缆不经过中柜骨架, 直接从右柜多孔板到副台端子排。

3) 空调插头到中柜门转换开关线缆从空调下方走线 (经过区域2到中柜门) 。

4) 中柜转换开关至右柜模块线缆至副台端子排线缆不经过司机台面, 直接从右柜多孔板布到副台对应位置。

可以看出, 改善前, 孔1处线缆包括许多连接到中柜门上开关的散线;改善后, 孔1处只穿过中柜门上设备的自带线, 空调上方的区域1转移了所有的走线, 完全解决了空调机的拆装检修不便的问题。

2.3 HXD1C机车中柜门改进

1) 设计更改:

将柜门上所有设备全部取消, 转换开关安装在司机台面固定的支撑骨架上。

2) 工艺改进:

根据转换开关在中柜支撑骨架上按其安装位置的不同, 用埃塞克斯胶分别粘接相对应的扎带座, 对应的线缆分别按扎带座的位置绑扎 (如图3所示) 。在对转换开关进行接线时, 线缆弧度必须避开空调主机 (如图3所示) 。这样既保证了其整体美观度与质量, 同时也方便了空调主机的检修。

2.4 其它改善

2.4.1 防止线缆浸水

根据段方专题信息反馈, 机车在段运行过程中, 出现过因空调漏水导致空调底部有积水现象,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问题而导致线缆被水浸泡, 在中柜下方支架上粘接扎带座, 绑扎空调下方的走线, 将空调下方的线缆悬空。

2.4.2 防止线缆磨损

改善前, 原孔1线缆较多, 中柜支架上无法安装保护条;改善后, 线缆较少, 安装保护条后对线缆起到真正的保护, 如图4所示。

改善前, 由于空调右下方区域3处空间较小, 中柜门的开关会导致中柜门线缆与空调安装架磨擦损耗。经分析后决定, 取消原中柜门上的扎带座1 (靠近柜门合叶) , 新增扎带座2 (靠近柜门中部) , 如图5所示;另外, 将区域3处线缆整理好后只与空调安装底座的平面接触, 避开棱角接触, 最大限度减少线缆保护管的磨损情况。

3 结语

经过改善, 解决了段方反馈的空调检修拆装不便问题, 而且线缆的防护情况也得到较大改观, 有效解决了机车惯性质量问题, 提高了机车使用性能和运行性能, 为保证机车的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 对以后中柜门布线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布线改造之家居布线 篇5

伴随着家庭智能化产品的不断发展, 家居布线智能化的需求逐步提上日程。可能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布线的重要性, 但是在装修结束之后, 再要增加任何需求, 只能走明线, 将是多大的遗憾。所以, 选择一套先进的家居布线系统是极其必要的, 其将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 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并且, 更换网络设备相对容易, 而更换整个布线系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科学的家居布线?虽然各个居室线缆纵横交错, 面板插座凌乱不堪, 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 但这些各种线型、走向、转弯半径、不同线种间距都是参照公共建筑布线规范而来, 只要在装修前, 了解布线系统方面的知识, 就能完善的解决这些问题。

1 提前做功能需求分析, 预留接口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两种“电”:强电和弱电。强电一般是指交流电电压在24V以上。如家庭中的电灯、插座等, 电压在110V~220V。家用电气中的照明灯具、电热水器、取暖器、冰箱、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等用电器均为强电电气设备。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 直流电压一般在24V以内。家用电气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音响设备等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需要注意的是穿电线的PVC管质量一定要好, 一是因为保护和绝缘;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证以后的维修。

我们所述的布线系统主要是弱电布线系统, 随着近年来宽带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规范的家用弱电布线系统逐渐成为继水、电、气之后第四种必不可少的家庭基础设施。弱电的处理对象是信息, 即信息的传送和控制, 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 主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送的效果, 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可靠性, 弱电的排法几乎和强电是一样的。当然也要穿PVC管的, 以线的截面不超过PVC管截面的40%为好。再强调一点, 千万不可穿的太多, 而且强电和弱电绝对不能穿在同一根管子里。而且要尽量分开, 强电和弱电之间的距离最少是20cm以上, 否则就会有干扰。

下面我们以一个三室两厅两卫户型作功能需求分析:

(1) 主卧室、次卧室1、次卧室2、客厅、厨房、卫生间都有电话, 家里入户两条外线, 将来要能够方便的把两条外线在各个房间电话点分配。

(2) 主卧室、次卧室1、次卧室2、客厅都有数据口用来上网或将来接信息家电;多种上网方式 (宽带或ADSL) , 可以在一个地方切换后, 其他点就能共享上网。

(3) 为客厅家庭影院布好线路, 考虑将来升级。

(4) 主卧室、次卧室1、次卧室2可以把客厅VCD/DVD作音源广播背景音乐。

(5) 主卧室、次卧室1、次卧室2可以共享客厅的VCD/DVD音频及视频。

(6) 用户可随时按需对每条线路进行调整及管理。

2 信息点配置

为了适应较高水平信息服务的需要, 提供目前及未来所需的电话、数据、多媒体和有线电视等服务, 每户可引入2条超5类4对双绞线, 必要时也可设置2芯光纤;同步铺设1~2条75Ω同轴电缆及相应插座;每户宜设置家庭多媒体配线箱, 每一卧室、书房、起居室、餐厅等均应设置不少于1个信息插座或光纤插座, 以及1个电缆电视插座, 也可按用户需求设置;主卫生间还应设置用于电话的信息插座;每个信息插座、光缆插座或电缆电视插座至家庭多媒体配线箱, 各敷设1条超5类4对双绞线、2芯光缆或1条75Ω同轴电缆;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的配置应一次到位, 满足未来需要。

下面我们以一个三室两厅两卫户型作信息点配置:

(1) 购买家庭多媒体配线箱。

(2) 把家庭多媒体配线箱安放在客厅角落或其他便于管理的位置, 然后把两条电话外线、入户数据线、以及从客厅VCD/DVD的位置引出音频线, 视频线引入到箱体中。

(3) 从箱体向各房间铺电话线、数据线、视频线、音频线, 这样就可以实现上面所说的电话、上网、VCD/DVD共享的三项功能。

(4) 在客厅加一个定压功放用来驱动各屋的喇叭。要注意以VCD/DVD作为音源做家庭影院用定压功放。

(5) 从电视墙处向沙发墙上引三根音响线, 分别为左, 右环绕线, 后中置线。这样就完成了家庭影院的走线。这里要注意的是家庭影院或背景音乐都要用屏蔽音响线, 家庭影院还要求用无氧铜, 要注意功放匹配。一般家庭可以做定阻背景音乐, 效果很好, 音量调节可以购买带功放音量调节器。

(6) 要实现上网, 在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中放置一个5口集线器模块, 把一台电脑设为上网代理服务器, 这样家里所有的电脑可以通过它上网。

三室两厅两卫型信息点配置如表1所示。

3 家居布线系统组成

家庭多媒体配线箱是户内/户外的分界点。是家居布线系统的起点, 负责将户内/外的各种信号进行交接配置。它是连接室内外系统的桥梁, 是家居智能布线系统的核心, 通过统一的管理把居室里各个房间需要布的点一对一的连接起来, 组建起一个完善发达的家庭布线系统。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针对家庭住宅信息建设的发展, 把综合布线技术拓展到宽带小区建设和家庭信息智能化建设。在国内提出了家庭布线系统概念, 将家庭中语音、数据、娱乐、安防等系统综合到一个弱电系统当中。面向市场推出了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系列应用产品, 在国内家庭布线市场中广泛推广。将宽带小区建设推向家庭, 从而使家庭的信息化建设真正从构想转换为应用产品。

普天H型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特点如图1所示。

(1) 堆叠安装, 走线分层

功能模块自带“T”型安装结构, 堆叠安装, 施工操作更加方便;采用侧面走线, 自然分层, 模块与线缆分区更加清晰整齐, 提高用户精确管理网络更改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线缆弯曲, 为效率突出、性能优异的网络通信提供保障。

(2) 方便强电引入

在保持原有系统设计的优良性能的同时, 通过巧妙设计内部模块堆叠及安装方式, 将强电插座直接安全引入箱体, 不必因为箱体中有源设备而另外在箱体外预埋强电插座, 方便工程安装使用。

(3) 各功能模块组合

◆语音模块 (如图2所示) :开关状态I时, 10个RJ45 (四芯) 插座口连通, 电话IN1接外线, 其余口为该线的出口;开关状态Ⅱ时, IN1和IN2分别接两条外线, 1OUT1至1OUT4为IN1所对应的外线出口, 2OUT1至2OUT4为IN2所对应的外线出口。

◆数据模块 (如图3所示) :将一路数据进线分配成四路出线, 用户可通过选择模块上方的控制按钮, 选择任意一路网络输出端口。

◆数据语音模块 (如图4所示) :将一路数据进线分配成四路出线, 用户通过选择模块上方的控制按钮, 选择任意一路网络输出端口;同时提供将一路电话进线分配成四路电话出线。

◆五口交换机模块 (如图5所示) :适用于中小型办公和家庭网络;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技术与动态内存分配相结合, 确保缓冲被有效地分配到每一个端口;提供全双工流控和半双工模式下的背压式流控, 保证端口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 尽可能的避免数据包丢失;动态LED指示灯提供工作状态提示。

◆五口路由器模块 (如图6所示) :适用于小规模的办公室和小型企业;兼容IEEE802.3、IEEE802.3u标准;提供4个LAN端口交换机, 1个WAN端口, 支持虚拟服务, 端口的安全设置等功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 提供远程管理、远程升级。

上一篇:电分析化学下一篇:应用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