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善恶(共3篇)
是非善恶 篇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在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 做一个正直的人。
能力目标:分辨是非善恶, 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懂得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教学过程】
师:在讲新课之前, 咱们首先来看一个视频:刘谦百变魔术之白纸变钱。
师:请大家想一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像刘谦一样, 把白纸变成金钱?
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变出金钱的。在人生的道路上, 同学们也会经常面对各种假象, 如果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就容易被金钱所迷惑。那么, 我们应如何明辨是非善恶, 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环节一:走进生活, 明辨是非
首先, 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警钟》片段) , 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张某走进少管所的原因是什么?2.我们要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张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生1:张某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 没有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
生2:他还抽烟, 去网吧和游戏厅。
师:嗯, 你能总结这些是什么诱惑吗?
生2: (受其他同学启发) 是不良诱惑。
师:总结得不错, 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
生3:他花钱大手大脚。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张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由于他是非观念不强, 交友不慎, 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导, 出入游戏厅、网吧, 最后发展到入室盗窃,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学们请再思考一下, 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生4: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拒绝烟、酒、网吧等诱惑。
师:其他同学还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张某犯罪的原因, 来寻找答案。
生5: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能花钱大手大脚,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师:张某犯罪的案例给予我们警示, 其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反面教材。接下来, 我们来看一下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正祥的事迹 (播放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视频片段) , 并思考两个问题:在是非善恶面前, 张正祥是怎样做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师:那么张正祥是怎么做的?
生6:要不怕恶势力, 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
师:嗯, 不错, 还有其他感触吗?
生7:在张正祥身上, 有一种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 他这种坚持不懈为人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非常好!在张正祥身上, 我们看到了他英勇无畏, 敢于同丑恶现象作斗争的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师:通过以上两个人物行为的对比, 我们探究得出在生活中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请大家看屏幕。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是非善恶的意义, 那面对是非善恶, 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环节二:情景体验, 辨析导行
生活的选择 (一)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明应该怎么办”。 (约2分钟)
甲组:我们组认为应该告诉老师, 如果不告诉老师, 小明就会去打架, 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乙组:我们组也认为应该告诉老师。
师:很好, 同学们大都能判断出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 小明到底怎么选择呢? 来看大屏幕———小明不应该给晓龙报仇。因为小明首先要有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即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标准, 给晓龙报仇是不对的。接下来, 我们再看一下, 小明又遇到什么事情?
学生分小组讨论。 (时间3分钟)
甲组:我们组认为应该告诉他张大爷家的情况, 因为这是助人为乐的行为。
师:别的小组有没有不同看法?
乙组:我们组认为不应该这样做, 我们不知道这个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所以要提高警惕, 不能告诉他张大爷家的情况。
师:不错, 看来乙组同学的警惕性比较高啊!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请看大屏幕———面对复杂社会生活, 我们要用大脑去分辨, 只有分辨出是非善恶, 才能作出正确选择。因此, 要提高辨别能力。
师: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辨别能力呢?
生8:可以多加学习,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师:很好, 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9:在提高文化修养的同时, 也要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师:大家总结得不错。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方法呢?首先要勤于学习,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其次加强道德修养。再次增强法律意识。
师:我们有了辨别能力, 知道真假对错, 就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情景剧《网吧门前》。
师:这名进入营业性网吧的学生的行为对吗?
生:不对。
师:那为什么有同学明知道不对还去做呢?
学生讨论。
师:正是由于这名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不强, 自控能力差才进入营业性网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要明辨是非善恶, 增强自控能力, 努力做到正确的行为必须坚持, 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师: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在现实生活中明知道是错误的还继续坚持去做的行为。
生10:明知道乱丢垃圾不对, 还在校园里扔垃圾。
生11:明知道抄作业不对, 还去抄别人的作业。
师:很好,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明知道是错误的行为, 还有同学在做。我们来看一下, 都有哪些?有的同学明知道作弊不对, 考试的时候仍然作弊;有的同学明知道欺负小同学不对, 可还是欺负小同学……
师:那么,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是非善恶时, 如何才能做出正确选择?1.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2.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3.要增强自控能力。
★环节三:归纳小结, 巩固深化
师:本节课的内容学完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认真阅读, 梳理知识。
师:我们来做几个练习,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认真看屏幕并思考问题。
师:最后, 我们一块来探讨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总结得都不错, 通过本课的学习,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做个正义的人。
摘要:《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一课, 主要是引导学生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 负责任的人。本课实录主要从走进生活、明辨是非, 情景体验、辨析导航, 归纳小结、巩固深化三个环节, 层层深入, 加深学生的理解, 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是非善恶,意义,做法
是非善恶 篇2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真正的人。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辩是非善恶。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重点难点】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课前延伸案】
(一)自学课本80-84页,注意自学过程中要边读课文,边勾画出基础知识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二)自学课本内容之后,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自学题目
1、请你填一填
(1)生活中充满了____、_____、____,但也有____、____、_____。
(2)真善美符合人们对___________的追求,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促使人们加强___________,自觉抵制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形成___________。
(3)假恶丑危害____________,败坏___________,会对生活中的人们产生___________,会使一些人___________发生扭曲,甚至走上___________的歧途。
2、请你来回答
(1)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2)假恶丑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3、请你来搜集
(1)搜集有关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事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搜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3)积累名言警句,体验真、善、美的快乐
(三)我的困惑:
【课内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慧眼看世界
(1)对下面几组镜头进行分类
镜头一:2009年6月1日,市24岁的女保安王雪,勇斗歹徒英勇牺牲。
镜头二:2011年3月12日,在市夷安大道交警三中队北侧发生一起车祸,一辆车与正三轮摩托车相撞,造成摩托车及驾驶人倒在公路上,肇事者已驾车逃离现场。
镜头三:2010年8月8日,洋洋的妈妈用自行车驮着孩子往家里走,在距家门约200米的李家村王党大桥附近,冲出两个骑摩托车的男子,两男子直奔孩子而来,瞬间把孩子抢走逃掉。
镜头四:市慈善总会发出倡议:为柏城小学一白血病学生捐款
镜头五:有人发布传言“日本地震引起核泄漏,吃盐可以防辐射。我市超市、食盐销售点排起了长队,食盐脱销,价格暴涨。
镜头六:电视台《民生直通车》栏目播报了一条信息,一位妇女拾到包两个,有身份证、购物卡等物品一大宗,通过电视寻求失主
以上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假恶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现象:
社会生活中体现假恶丑的现象:
(3)校园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现象:
校园生活中体现假恶丑的现象:
探究活动二: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王茂华,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2010年3月21日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
2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1)你还知道哪些感动中国人物?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他们感人的事迹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探究活动三:曝光假恶丑
分组讨论:请任选一幅图片,谈一谈它对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哪些危害?
探究活动四:剖析自我 透视自我(1)我曾经做过真善美的事有: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
(2)我身上的不良行为: 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五:向榜样看齐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感动班级人物,并给他(她)致颁奖词。
我的收获: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有效训练迁移应用】
一、单项选择
1、生活中有乐于助人的人,也有雪上加霜的人,有尊老爱幼的人,也有倚强凌弱的人„„这些现象说明()
A、生活中阳光多于风雨B、生活中只有真善美
C、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D、生活中只有假恶丑
2、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正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学生把“离家出走”当成“闯世界”,当成乐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好男儿志在四方,中学生应该出去闯世界
②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差,离家出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③青少年离家出走既有当前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④青少年学生应增强辨别是
非善恶的能力,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③④
3、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有 ①能够促进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
【课后拓展案】
1、搜集资料,办一期弘扬真、善、美的手抄报。
是非善恶 篇3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课前预做,15分钟)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3.知识: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会造成不同影响。〖HTH〗
二、自主思考HT〗
1.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
丑往往交织在一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怎样判断、辨别呢?
请同学们阅读P71,4个镜头,判断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属于假、恶、丑的是。2.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丑、恶,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相信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仔细想一想,或者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请你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社会中的真善美: 社会中的假恶丑: 学校生活中的真善美: 学校生活中的假丑恶:
3.同学们,生活中有鲜花,也有毒草,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过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经历?(思考并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如:尊老爱幼的:
拾金不昧的:
乐于助人的:
奉献社会的:
(2)相信每一次经历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当时的感受如何?(请写下来)我当时的心态(想法、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P72两段材料,感悟道理 读后我受到的启示是:
看P74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这些行为,说一说将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假、丑、恶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并把它写下来: 如:以强凌弱的:
造假售假的:
坑蒙拐骗的:
偷税漏税的:
贪污受贿的:
第二部分 共同探究(课堂教学,45分钟)
一、交流与展示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个人课前预做情况。2.组长有重点地进行抽检。
二、检测性深化提升
材料一:他叫吴小刚,父亲早亡,靠母亲卖菜为生,但他在学习之余,坚持捡拾垃
圾,帮助一个比他更贫穷的孩子,他说:“我就是不忍心看他辍学,我只是在尽我的一份力”。材料二:他叫王明,家境富足,衣食无忧,但他无心学习,结识了一帮哥们,胡作非为,后因参与抢劫而被劳动教养。请用所学知识,评析两人的行为。
三、实话实说
四、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属于真,善、美的是()A.某奶粉厂生产含三聚氰铵的奶粉 B.小明扶着老奶奶过马路 C.李某自命“老大”,常纠集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取“保护费” D.某初中学生以学习紧张为由,用“赌一把”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2.近年来,社会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会()①危害社会秩序②败坏社会风气③改变人生追求④导致违法犯罪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以下行为中不值得自己选择并实践的是()A.自觉拾起地上的垃圾放进垃圾箱 B.为了自己的“自由”和“快乐”,觉得四邻通宵不安 C.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或儿童回家
D.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昼夜坚守工作岗位 4.生活中的真、善、美能使人()①加强自身修养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④感受生活的美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行为中属于假恶丑的有①小明扶老奶奶过马路②重庆原司法局长文强为
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③某化工厂随意排放污水④小亮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福利院当义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
1.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不断追求,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其他作用不大()
我的理由:
2.假、丑、恶等社会现象会腐蚀意志薄弱的人,并损害社会利益,败坏社会风气()我的理由:
3.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我的理由:
4.社会生活中的更多现象都是假、恶、丑现象()我的理由:
5.明辨是非善恶,对于人们把握好自己的生活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没有
任何影响()我的理由:(三)简答题
下午,王刚一进教室,同学们都纷纷围了上来。同学甲:“王刚,公文包的失主给你送感谢信来了,你真光荣。” 同学乙:“你把自己最心爱的学习资料给了贫困同学,你真乐于助人,我要向你学习。” 同学丙:“王刚,真看不出来,这下你成了我们班上的明星,真羡慕你。” 同学丁:“王刚,听老 师说学校准备对你和我们班进行表彰奖励……” 王刚听着,幸福地笑着…… 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哪些启示?
五、知识小结
第三部分 拓展延伸(课后训练,15分钟)心灵导航(一)名言赏析
1.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像有害病菌,能吞噬一个人的灵魂。——胡乔木 2.我对于事业的抱负和理想,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西赛罗
3.生命短促,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4.真理是自身的尺度。它的教导是——要追求真理,要信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质。——培根
5.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布鲁诺
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二)智慧之窗 和平间谍莫小米
1944年,19岁的霍尔作为哈佛的尖子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为战争服务的美国科研部门。可当他明白自己参与研制的是空前厉害核武器时,不由得大惊失色。他觉得这东西对人类的毁灭性太大了,决不能任其进入随心所欲无法控制的状态,而自己一个小小的研究员,又何以阻止事态的发展呢?办法惟有一个——让另一个超级大国也同时拥有它。于是他向莫斯科安全部门泄露了机密,使得当时的苏联加速研制出了原子弹,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排除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一个险情。他想的很对,最厉害的东西一旦被两家同时拥有,它就不同志是最厉害的了。而当时对于他自己的国家来说,他犯的是死罪——应被电椅处死的间谍罪。幸好由于证据不够充分,霍尔一直没有被起诉。尽管此后的许多年里霍尔的日子一直不得安宁,但他仍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丝毫不后悔,甚至感到骄傲。他骄傲的是,在原子弹问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仍没有发生核战争。他亲手制造了它,又亲手控制了它。霍尔也许是所有间谍中最令人钦佩的一位,他不是为一个集团的利益出卖另一个集团的利益,他是全人类的间谍,以和平为目的,由时间作证。(三)启迪与感悟
从1993年底上海大中学生响应团中央号召,参与“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行动开始,总共已
【是非善恶】推荐阅读:
人性善恶12-16
制度的善恶09-09
对人性善恶12-31
论善恶作文600字09-29
评判善恶的标准是效果06-02
人性善恶是伪命题10-27
善恶有报作文700字11-09
善恶之分-初中散文作文650字05-31
是非教育01-26
挑拨是非心情语录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