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论文

2024-10-25

考研选择论文(精选4篇)

考研选择论文 篇1

0 引言

“考研热”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据教育部统计, 全国报考2010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 较2009年增加13%。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纪录, 是2001年报考总数的3倍[1]。2009年, 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 “找工作难”成为大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 考研也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 面对这么严峻的就业与考研形势, 我们的高校毕业生每年都面临着就业或考研继续深造的彷徨与焦虑, 究其问题的原因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浅薄, 缺少对自身的明确的职业规划[2]。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在分析影响考研与就业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就业参数和考研参数的概念, 并建立了解决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数学模型。

1 就业与考研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SWOT方法, 通过评价大学毕业生的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就业、考研上的机会 (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3], 对用户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 得出影响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和考研的因素, 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4]。

如图1, 把影响考研、就业的因素分为四个大部分: (1) 学业状况:包括本科学校、本科专业、学习能力; (2) 自身条件:性格爱好、个人能力、理想; (3) 周边环境:同学影响、家庭背景、现有机会; (4) 社会需求:制度改革、研究生需求、就业需求。

2 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数学建模

教育收益率 (The returns on education) 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因增加其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教育收益率指标 (L) , 它是指教育的收益净现值除以教育投资的成本现值之后, 再乘以100%所得的数值[5]。

如图2, 本文建立受教育收益随 (时间、经济) 成本变化函数图, 由图可知:在A点 (边际收益最大值点) 之前受教育收益值Z在不断增大, 边际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在A点和B点 (受教育收益最大值点) 之间, 受教育收益值在不断增大, 边际收益开始不断减少;B点之后受教育收益值基本不再增加[6]。

现进行如下定义:

S:表示考研能力, 主要包括一个人知识结构自我完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研究能力的参数;

R:表示就业能力, 反映一个人就业技术能力、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就业能力的参数;

考研成长函数 (K=K (T, S) ) :指反映一个人读研究生后各方面能力成长的函数;

就业成长函数 (J=J (T, R) ) :指反映一个人就业后各方面能力成长的函数;

如图3, 由考研成长函数可知:当一个大学毕业生读研究生后考研参数S增加明显, 而就业参数R增加缓慢, C点为考研成长函数曲线斜率变化最大点, 直线AC为C点的切线, 反映的是对考研参数S和就业参数R的一个划分;由就业成长函数可知:当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就业参数S增加明显, 而考研参数R增加缓慢, D点为就业成长函数曲线斜率变化最大点, 直线BD为D点的切线, 反映的是对考研参数和就业参数的一个划分。

综合图2、图3两个模型得出考研、就业区域选择模型如图4:其中OE为考研参数和就业参数平分线。

对图4考研、就业区域选择模型图解释如下:

区域Ⅰ—就业、考研参数超低, 推荐考研:专业硕士;区域Ⅱ—强烈建议考研;区域Ⅲ—推荐考研, 不反对就业;区域Ⅳ—推荐就业, 不反对考研;区域Ⅴ—强烈建议就业;

现在我们的模型已经做到了定域, 接下来就是如何定点:

考研参数S=∑Si, j×sj% (Ri1=1, Ri2=2, Ri3=3, Ri4=4分别代表系统试题不同的选项A, B, C, D;R1j, R2j, R3j........代表影响就业与考研的因素;r1, r2, r3......代表影响就业与考研的因素权重) ;

就业参数S=∑Ri, j×rj% (Si1=1, Si2=2, Si3=3, Si4=4分别代表系统试题不同的选项A, B, C, D;S1j, S2j, S3j........代表影响就业与考研的因素;s1, s2, s3......代表影响就业与考研的因素权重) 。

3 结束语

本文完成了影响了就业与考研影响因素的数学建模, 从而可以定量地判断学生对就业与考研的选择, 根据本文的数学模型, 把模型软件化, 可以为设计判断学生就业与考研选择的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使本模型具有了社会意义、经济意义。需要说明的是, 要完成了本模型系统的设计成功, 还需要建立在大量统计基础上得出影响就业与考研因素的权重、根据大量调研测试得到就业参数和考研参数。

摘要:高校毕业生每年都面临着就业或考研继续深造的彷徨与焦虑, 为帮助大学毕业生认清自己, 在就业与考研之间做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 本文在分析研究影响就业与考研选择因素及各因素权重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 提出了影响就业与考研选择的就业参数和考研参数, 得出了影响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数学模型, 为设计就业与考研选择的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就业,考研,选择,模型

参考文献

[1]姜菁.再创新高考研升温背后的冷思考[J].职业, 2010 (4) :71.

[2]付立宏, 邓英.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 (5) .

[3]Sabau, Munten, Bologa, Bologa, Surcel.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ERP Systems[J].WSEAS Transactionson Computers, 2009, 8 (11) :1109-2750.

[4]Ding JD (Ding, Jingda) , Qiu JP (Qiu, Junping) .An approachto improve the indicator weigh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J].SCIENTO-METRICS, 2011, 86 (2) :285-297.

[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李妍, 龚承刚.2010届高校毕业生意向选择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 2010:98-101.

考研选择论文 篇2

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例如,如果考生读完研究生后,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那么在本省省会读研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选择读研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考生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成家立业相对困难,而在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来说压力会小一些。

经济原则

相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比在其他省会城市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和其他开销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城市。

一区、二区选择

考研选择论文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科教兴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如今, 考研究生的情况正如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考取大学一样重要。现在社会从各个方面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更是加剧了考研的热度。2008—2012年, 考研报名人数从120万增长到了165. 5万, 报名增率由 -6. 8% 到9. 6%, 录取人数也由38. 6万增长到51. 7万[1]。与此同时, 女大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比例正在急速增长。女大学生考研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比普遍的大学生考研这一现象更值得深思。

1. 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

为了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跟得上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速度, 跟得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 研究生教育也随之扩大发展规模和加快发展速度。各个高校纷纷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资, 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支撑与保障, 这一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

2. 高校扩招使女研究生数量增加

加大教育投资, 改善办学条件, 从而为扩大教育规模, 增加教育机会奠定了基础。所以, 随着本科生中的女大学生人数的激增, 使参加考研的女大学人数也相对地在增加[3]。另外, 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生, 尤其是外语女生比男生掌握得更好[4]。研究生考试科目中外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女大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3. 企业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逐渐增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 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涨, 反应到学历上就是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增长。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外企、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事实证明,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不仅影响人们最初的职业选择, 而且对以后的职业变换, 与较低学历相比也更为有利[5]。

二、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现在考研的成本越来越大, 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成本, 也包括机会成本。尤其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选择考研或者就业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 也使得女大学生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那么女大学生自身会有哪些问题纳入考虑因素呢? 女大学生是就业还是考研, 这一选择对于个人来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因为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 这都将影响一生。而对于家庭、社会来说, 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们选择的道路对其在社会上的职能完成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帮助女大学生做好二者之间的选择非常有必要, 也非常重要。为了解当前外语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探究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影响因素, 针对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以供有关部门及当事人参考, 我们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结合调查统计结果, 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大角度具体探究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因素

2010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有631万, 而到了2013年全国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由于高校持续扩招, 以及现在大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本次所做的调查中女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预判不容乐观。51% 的女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有点严峻, 但比起其他较低学历的人群仍有优势。26%的人认为十分严峻, 本科女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再将就业形势与就业预期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 如果女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直接就业, 那么找到自己的理想中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而在此就业形势下, 女大学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单位就要另辟蹊径, 倾向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综合素质。

当代社会选择机制越来越强调教育资格和职业竞争能力。教育在精英地位获得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出。教育与训练成为社会地位分配的主要机制。教育以及现代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确认, 受教育程度成为影响社会成员自身发展包括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中国, 人们将更注重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教育和收入在决定人们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中所起的作用将稳步上升, 政治权力的作用将逐步下降。”[6]“如果以前的大学可以作为精英阶层与非精英阶层的分界线的话, 很快这个分界线将上升为研究生[7]。这个观点已经在现实中获得了验证。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 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员, 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高涨, 以便于自己能够完成社会地位向上流动。

2. 家庭因素

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家庭对其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人生的规划上父母的意见或多或少影响着女大学生的选择。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家庭这一因素进行了探究。

“多数女研究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8]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生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休息娱乐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影响, 尤其突出了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继续深造, 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家庭是女大学生考研的重要支撑后盾。”[9]

在探究家庭经济条件对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影响时, 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时你会选择考研还是放弃考研? 67% 的人选择了放弃考研直接就业, 从而缓解家庭经济困难。21% 的人选择考研, 但是若考不上就会选择就业。只有12% 的人选择了考研并且一定要考上。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来, 家庭经济条件会对女大学生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时候会对选择考研或者就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 除了经济上家庭对女大学生考研有很大影响之外, 在思想上也如此。“在我国子女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服从或依赖于父母的安排。很多女大学生考研的动力是家长, 是为了给父母增光。”[10]由于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 自主性较差, 因此比较容易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如果家庭支持女大学生考研并给予鼓励, 女大学生便容易选择考研。

3. 个人因素

我们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者中, 年龄在22岁的人数有187人, 年龄在21岁的有104人。二者加起来占据了调查人数的80. 8%。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44人, 占总数的12. 2%, 23岁以上的有15人, 占总数的4%。而在后续统计结果中显示, 在被调查者中, 有225人认为自己的年龄适合考研, 占总数的62%, 78人认为自己的年纪选择考研有点大, 但是不妨碍考研, 占总数的22%。而有40人认为自己年纪过大, 不会选择考研, 占总数的11% 。占据总数5% 的人认为自己选择考研时不存在年龄的顾虑。

女大学生之所以会将年龄列为考虑因素, 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从企业用人的角度, 二是从自己结婚年龄的角度。

( 1) 从企业的角度看年龄的影响

正常女性在23岁左右大学毕业, 完成研究生硕士的学业的年龄正常范围为26 ~27岁。而这个时候正是女性结婚生子的高峰时段。市场经济迫使企业以效率第一的原则选择劳动力, 从企业长期用工的经验来看, 女性员工与男性员工相比成本高效率低。成本高具有多方面的理由: 其一, 生育和抚养孩子会耗费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家庭和工作不能兼顾。其二, 我国政策规定女性生育费用由所在的单位报销, 产假期间的工资和奖金照发。其三, 女性比男性早退休, 比男性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要长。因此多数企业不愿意投资于预期工作时间不长、不稳定、精力不集中的女性员工。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如果刚刚聘任未生育的女研究生, 很有可能在其进入公司的一到两年内结婚生育, 这样将会使企业产生低效率、高成本。

( 2) 从女性自身的因素来说

当女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后, 随着眼界的开拓, 她们的择偶观念和择偶范围都会发生改变, 对男性伴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男性更希望女性在学历上至少不要高于他, 因为在我国这样的一个男权社会里, 男性是不太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学历高的妻子, 他们需要在妻子面前保持优势, 树立男性的权威[11]。当女大学生成为研究生, 不仅眼界到得提升, 择偶标准也会随之提高。但是, 面对具有高素质的女研究生, 一般的男性不是因为自己学历够不上不敢追求, 就是高品质的男性因为对配偶同样的要求, 以自身条件完全可以找到学历稍低但是其他条件更好的女性, 不一定非要要求是女研究生的学历。这就使很多的女研究生特别是女博士在择偶的自我限制下错过了恋爱的最佳年龄。

( 3) 个人的就业预期

现代的女性越来越独立自主, 随之而来的便是女性越来越高要求的经济独立。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来说, 选择自己今后自己满意和喜欢并以此为乐的工作是意义重大的。为此, 我们特地针对女性的就业预期作了相应的问卷与分析。

本次调查将就业单位划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等类型, 女生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收入、升迁机会、能运用所学知识、压力、挑战性。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女大学生中, 24% 选择了收入高的工作, 28%选择了职业稳定, 18% 选择了要有升迁机会的工作, 12%选择了能运用所学知识的工作。而选择压力小工作轻松的和富有挑战性工作的各占9% ( 见表1和图1) 。

而在表2和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 54% 的问卷参与者选择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37% 的女大学生选择了三资企业, 9%的人选择了私营企业和其他。

根据以上图表我们可以得出,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的理想单位分成两类: 一是事业单位这类非常稳定的职业, 二是具有升迁机会或者收入高的单位。前者对女大学生的学历有着硬性的要求与规定, 而后者成为研究生女性更容易具有升迁机会和高收入。

( 4) 就业预期对考研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女大学生为了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单位, 更加倾向于选择考研。现在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许多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很高, 简单的本科文凭已经远远不够。尤其是高校、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研究所这些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单位, 在引进人才时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在思想上和意识上走在社会的前列: 追求好的工作环境、较好的待遇和福利、自己喜欢的工作等等。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她们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这样考研就成为满足高层次需要, 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捷径。

三、应对措施

1. 学校采用适合适当的方法促进女大学生考研

( 1) 利用学校各类资源对女大学生进行宣传。针对目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 学校有义务、有必要动员大学生选择考研。专业课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向大家宣传提升学科专业学习深造的必要性, 学院可以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为大家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也可通过召开动员大会, 指导大学女生进行合理选择。

( 2) 为女大学生提供最新的考研政策、动向解读等。学校可以以学校为大本营, 以二级学院为基本单位, 及时关注各类考研咨询, 经过整合处理传达给女大学生, 帮助她们对目前的考研形势进行分析, 从而有助于她们合理利用及时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3) 利用各种资源为提高女大学生考研成功率助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师以及校友的关系网, 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 将信息及时地告知考生, 有助于考研成功。

( 4) 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应着重考察和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 根据用人市场的需要变化设置或更改专业, 并且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顺利地就业。

( 5) 针对性地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该在学生毕业之前给予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并给予面试技巧等指导培训, 从而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

2. 家庭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女性考研

作为女性想完成社会向上层流动, 首要途径就是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因此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选择考研是快速提高社会地位, 完成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因此父母首先从经济上给予支持, 至少不会因为经济的问题而困扰孩子。其次从思想上支持鼓励孩子继续深造, 提升他们的各项素质指标。

3. 女大学生自己考虑清楚, 留有余地

( 1) 确立方向, 选择考研

近年来, 受就业形势恶化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在就业形式恶化的背后, 女性就业者更是首当其中。为防就业歧视, 创建公平就业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了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强调, 用人单位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 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等。就业歧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 公司招人有很大的自主权, 歧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女大学毕业生唯有通过不断学习, 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吸引用人单位。

( 2) 把握时机, 利用学校较好的环境进行考研准备

学校所能提供的环境与条件, 以及师资力量都是可以接触到的。相较于家庭或者社会的其他环境, 女大学生应该将学校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在安定的学术环境下, 为考研成功增加几率。

( 3) 多种渠道了解新的政策规定, 了解考研的最新动向

考研成功与否一方面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但是也有部分是依靠收集的信息是否完整齐全, 是否紧跟时代趋势等等。因此掌握最新的动向十分有必要, 而女大学生可以多种通过渠道了解信息: 政府网站、各大新闻媒体、各大培训机构、亲朋好友以及学校教师等等。

( 4) 确定考研, 坚持到底

如果女大学生确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家长的催促, 同学积极找工作等等都会给考生造成影响, 从而半途而废。因此女大学生在确定考研之前, 最好能够自己分析选择考研的原因、考研的目的、考研成本等等。经过合理的综合分析之后, 女大学生可以调整好心态, 坦然面对周围环境中的种种变化, 从而坚持到底。

发展女性高等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女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从五个角度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直接就业的因素,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 在中国这样较为传统的社会里, 女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需要考虑的因素颇多: 年龄、婚恋状况、就业预期、就业形势以及家庭条件。这五个方面中年龄、婚恋状况和家庭条件紧跟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女儿、妻子, 一旦这样的角色完成起来有障碍, 即使自己想继续深造, 女大学生也很难选择考研这条道路。与其相应的对策是: 社会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国家加大法律政策的落实力度, 家庭为完成女大学生的社会向上流动提供支持与帮助, 女大学生自己也要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 摆正心态对待考研,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报考研究生, 但是会在毕业直接就业和考研之间犹豫不定。基于此, 通过问卷调查, 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角度, 研究分析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影响因素, 据此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以期帮助女大学生做出理性合理的选择, 同时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女大学生,考研,就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100-150.

[3]李艳.当前女大学生考研现象的社会学探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5]陈京.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解析我国女大学生考研现象[D].南阳:南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2.

[6]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 2000, (3) .

[7]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翁少娟.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基于对16名大学生的访谈分析[M].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9]吴伟伟.女大学生考研心理解析[D].聊城: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0]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30-134.

考研选择论文 篇4

由于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过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走入考研行列,“考研风”是越刮越热。在现实的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做着“多手准备”或者“盲从”的群体,他们既然选择了考研,又不放弃就业,一直来回徘徊忙碌着。其实,这路决策是很不可取的,尽然考生们认定了要考研,就应该坚定“考上”的信念,坚持到底。到最后结成功考取了一个很不错的初试成绩时,又该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与专业呢?

一、性格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性格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的方向便是指文科、理科、农学、医学、军事等方向,这几个是根据2012年大学科门类区分出来的大方向,如果是一个很内向且对外沟通能力很欠缺的同学,那应该向着技术专业方向发展。大方向的选择是目标院校的前提,对下面的专业、院校选择提供了最起码的基础。

二、兴趣决定专业。幸,自己选择了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专业来读研”。”之后,专业更多的是要看个人的兴趣和喜好,那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很顺心。

三、竞争力决定院校。关键性的作用。乃至出现了个一反常态的现象,考生自己反而感觉信息不对称越来越严重了。

上一篇:数字传输系统下一篇:检测实验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