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分析(通用12篇)
预案分析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燃气需求量的日渐增多,以及引进国外燃气的实际情况,与国外燃气管道进行连接延伸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对于管理的要求有着更高的标准。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很多管道因使用年限过长,出现管道老化现象,却一直没能及时更换。当前,因燃气管理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各级政府对于燃气系统的重视程度逐渐增高。分析城市输配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并研究预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分析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系统是城市燃气的血脉,通往各家各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管网中某一部分发生泄露是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甚至是对社会安定造成不良影响。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1) 群发性。城市是人口集中、建筑密集的地区,一旦城市燃气输配气管道发生泄漏以及由此引起的爆炸等事故,往往会诱发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2) 社会性。燃气输配网管燃气泄漏,会使燃气排放到空气中,有毒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人员中毒等情况。而这种情况是会给社会的安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3) 突发性。燃气输配网管燃气泄漏的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的发生会使救援措手不及,难以控制受灾范围,无法预知事故后果。
4) 复杂性。燃气输配网管燃气泄漏的事故的发生,通常会伴有并发的事故,例如中毒、火灾、爆炸等严重情况。由此还会引发机械伤害、腐蚀伤害、高温灼伤等,同时因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停工停产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2 城市燃气管网危险源分析
根据我国内实际情况,单从我国情况分析,现根据统计归纳一下近年来上海地区燃气 ( 主要指人工煤气、天然气等 ) 管网事故原因及其比例,这对采取合理措施.以降低燃气管道事故,对于燃气管网的风险评价都是非常有益的。图2-1所示图形分别为2000年和2001年上海地区燃气管网事故的原因统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年当中的主要事故源都是第三方损坏,尤其是2001年第三方损坏的比例高达50%。除此之外,施工缺陷和材料缺陷所占的比重也比较高,分别达到23% 与25%。另外管道腐蚀也是造成事故的重大原因之一,比例达到6% 与7%。
3 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应急预案
3.1 应急预案的定义与目的
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 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4)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3.2 应急预案的制定步骤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
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 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3) 制定预案要分工负责,组织编写制定预案要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必须要在统一、指定专门的部门牵头组织,吸收有关单位参加,共同拟制。
4) 制定预案要现场勘察,反复修改为使预案切实可行。
4 总结
总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做好输配系统的风险防范,对于城市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案分析 篇2
山东大学 物理实验与化学分析学院 应急预案管理 十四组
引言:2003 年以来,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的发展历程,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在从“全”到“优”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已有的理念认识、体制机制、理论方法、管理模式均面临的挑战,亟需借鉴发达国家体系建设演进经验,全面推进新阶段下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美国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起步较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且经过多次重大实践的检验和完善,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应急预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应急预案管理的概况及发展历程
1.美国应急预案管理体制
美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分为联邦、州及地方 级 , 民间不同领域的应急计划和预案也被纳入其中。在联邦层面 , 成立于 年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 是美联邦政府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决策机构。“9. 11”事件之后,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统一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但侧重于协调处置国内恐怖袭击事件。隶属于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FBI)和隶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央情报局(CIA)是其对内和对外恐怖消除、情报搜集的主力。1979 年成立的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是美国主要的应急管理机构,作为全国响应协调中心,主要职责就是建设全面、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准备,事故发生后提供有效响应和协调支持,从而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恢复工作。各州政府 也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中心等应急机构。美国政府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是资源配置、责任追究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综合应急管理部门的设立,从体制上统一了应急管理工作,为事前预防提供组织保障,为事后处置提供统一协调高效支援。
2.美国应急管理层次分级
“ 9 · 11 ” 事件后,联邦应急管理署与海岸警卫队、移民、和海关总署等 22 个政府机构合并,共同组建国土安全部(DHS),负责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协调责任。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先由地方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当超出自己的处理能力时,则向州政府提出救援请求,若危机十分严重,州政府也无力应对时,则由州政府向联邦政府申请救援,并由 FEMA 及时采取响应措施。FEMA 通过一系列综合的、有准备的应急管理计划,协调联邦各个部门、机构,来减少危机引起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保护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承担对灾害的防范、反应、恢复的重任。DHS 的建立,使美国应急管理进入综合应急管理阶段,有效 解决了应急管理政出多门,协调不力的局面科学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通过法律给予应急管理部门的合法地位和实施相关措施的权利,也有利于各个部门应急管理的有效实施。美国又是一个法制国家,更加注重法律的重要作用。
3.美国应急管理有关法律
美国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很多。1950 年制定的《灾害救助和紧急援助法》(DREAA),是美国第一个与应对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该法律由罗伯特·斯坦福(Robert T1 Stafford)提议制定,故也称罗伯特·斯坦福法。1976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紧急状态法》,是影响最大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国内频发恐怖袭击事件,因此于 1996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其中规定“总统必须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秘密行动和军事力量,中止、摧毁国际恐怖份子和基地设施。” “ 9 · 11 ” 事件发生后,美国第 107 届国会于2002 年 1 月 23 日通过了新的《国土安全法》,该法创建了一个统一的能应对各种危机的快速反应、动员和指挥机制。
二.我国的应急预案管理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1.我国应急预案管理体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领域工作,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编制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方案与规划,成为应急预案的萌芽形式。在公共卫生方面,建国初期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1951年4月卫生部召开全国防疫专业会议,制定了19种传染病防治方案。在水利防治方面,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水利部门陆续编制各大江河流域综合性规划。包括流域综合治理在内,迄今为止各大流域已经修编了数次防洪规划,均把防洪方案作为规划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有关部门开始制订出台部门性应急预案。水利、林业、地震、国防科工等部门借鉴国际同行故预案、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核应急计划等。1988年1月,国务院颁布《森林防火条例》,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制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预备方案”。同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防御洪水方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所能发现编制最早的应急预案是1988年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制定发布的《处理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事故预案》。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核电企业编制了《核电厂应急计划》。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8条明确规定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对危险大坝可能出现的垮坝方式与淹没范围要进行预先评估,并制定出“应急方案”。同年,中国地震局编制出台《国内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而在地方政府层面,各级政府结合区域特点与实际情况,编制出台多个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预案。
据统计,2004年以前,国务院有关部门针对不同领域的突发事件已编制各类应急预案194件。总体来说,2003年以前出台的各类应急预案具有3个特点。一是编制零散,“预案体系”不健全。只有地震、核电、水利和森林防火等少数部门和行业拥有“应急预案”,没有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将其固化为规范性制度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推广执行。二是部门特征明显,综合协调性弱。预案编制基本上是部门性行为,主要针对本行业领域的重大灾害进行应急管理。预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为单打独斗,部门间缺少协调与沟通。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相互之间缺乏衔接与匹配,不能发挥整体合力。三是技术性强,管理性偏弱。当时的“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单一类型的灾害而制定实施的技术性方案,侧重于从专业角度制订应对灾害的具体实施步骤与计划,更多地强调应急响应阶段的工作,忽视灾害减缓、预防准备、善后处置等其他应急管理环节,缺乏总体战略规划与明确的管理职责分配。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事件是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正式起点。非典(SARS)事件对中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不仅开启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程,也推动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7月,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系统总结应对处置非典事件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重视政府非常态管理。当年11月,国务院抓紧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由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同志担任组长,以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为抓手,不断推动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全面检验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暴露出应急预案体系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随后国务院着手筹备修订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开始朝着完备化、可操作化和无缝衔接方向发展。各级政府在不断扩大应急预案覆盖范围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在这一时期,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2.我国应急管理层次分级
在国家层面上,有关部门与单位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规范化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基于风险评估的预案优化模式。2012年2月,针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存的若干问题,国务院应急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专题调研活动,多次召开省级应急办主要负责人会议以及国家部委与专家座谈会,并于2013年10月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预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的概念、分类与编制程序等内容,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优化现有应急预案体系。2011年初,根据中德两国政府签署的《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合作协议》,国家行政学院借鉴引进德国风险管理经验,在广东、重庆等省(市)组织开展地方政府风险治理与应急预案优化试点工作,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的场景化、标准化与规范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地方层面上,各地各部门普遍将预案修订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中,并结合应急演练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修订相关预案。北京市在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间,将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的修编和演练工作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风险治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评估出奥运会期间可能出现32类250项和94个重点地区的风险,编制9800余件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2011年深圳市利用德国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优化方法指导大运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确保了大运会顺利举行。不少基层单位推出简化版的应急预案,向群众发放明白卡,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与突发事件处置效率。例如,黑龙江省在编制预案操作手册的基础上,指导基层单位编制预案“明白卡”,基本包含预警方式、救助主体、疏散路线、避难场所和救助电话等所有应急预案核心要件。
三.美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优点
1.三级应急响应体系 , 统一管理标准运行美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分为联邦、州及地方 级 , 民间不同领域的应急计划和预案也被纳入其中。在联邦层面 , 成立于 年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 是美联邦政府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决策机构。年 , 并入国土安全部 , 每年有 亿美元的突发事件应急基金。下设 个职能部门 应急准备部、缓解灾害影响部、应急反应部、灾后恢复部、区域分局管理办公室 , 全职工作人员 人 , 还有符合应急工作标准的志愿者 或兼职人员 人。的职责范围涵盖地震、咫风等各种 自然灾害 , 以及环境、卫生甚至核领域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 , 全面负责应急准备、预防、监测、响应、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在它的统一和集中管理下 , 形成了集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援组织等单位为一体的指挥和调度体系。在州及地方层面 ,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设有州和地方应急服务办公室 , 主要负责处理辖区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 , 负责制定州及地方一级应急管理和减灾规划 , 监督和指导地方应急机构开展工作 , 组织动员当地警察、消防及国民警卫队开展应急行动。具体应急过程中 , 采取属地管理和统一管理相结合、分级响应和全面响应相结合。年 , 美国国土安全部推出 “国家事故管理系统 ” , 规定了美国各级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统一标准和规范 , 以期实现 “统一管理 ” 和 “标准运行 ”。所谓 “统一管理 ” , 即应急响应时 , 各级机构使用共同的词汇、术语、密码、频率等 , 发布统一的指令进行统一指挥 ,使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指挥官在沟通时不存在障碍和误解。“标准运行 ” , 即是应急工作的各阶段 , 遵循标准化的运行程序 , 包括物资、调度、信息共享、通信联络、术语代码、文件格式乃至救援人员服装标志等 , 都要采用所有人都能识别和接受的标准 , 以减少失误 , 提高效率。
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为应急提供有力保障美国涉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法律数量相当可观 , 内容十分详尽 , 主要包括灾害应急处理、紧急状态和反恐等 个方面 , 为应急责任机构职责的履行、人员及资源的调配以及信息的发布和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早在1950 年 , 美国就制定了 《灾害救助和紧急援助法 》 , 它是美国第一个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的法律。该法规定了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救助原则 , 还规定了联邦政府在灾害发生时对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方式 , 适用于除地震以外的其他突发性自然灾害。此后 , 年出台《国家地震灾害减轻计划法 》 , 规定为应对地震灾害的主要责任部门。“ 9· 11” 事件发生后 , 防范和处理恐怖事件成为美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中之重 , 为此 , 美先后于年和 年颁布了 《反恐怖法案 》和《国土安全法 》 , 将应对各类恐怖事件纳入国家危机管理的体系之中 , 赋予相关部门更大的权力 , 加大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和惩处力度。1992年 , 美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商务部、国防部等 个部门和美国红十字会共同签署了 《联邦紧急反应计划 》 , 综合了各联邦机构预防、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措施 , 为各州和地方政府应对恐怖袭击、灾难事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指导。2014年12月 , 《国家应急计划 》
出台。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计划 , 其 目的是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全国的、针对所有灾害的方案 , 包括预防、淮备、应急和灾后恢复。它涵盖了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行动、主要灾害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或响应所要求的全部范围 , 为开展长期的社会复苏和缓解活动提供了基础。它强调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事前、事初、事中和事后 , 要全方位调集和整合联邦政府资源、知识和能力 , 实现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公民力量的整合和行动的协调统一 ,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向美国面临的各种威胁宣战。
四.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缺点
(一)预案内容同质化倾向突出,预案体系“上下一般粗”在各级政府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下级抄上级,同级相互抄袭,导致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内容雷同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人将其评价为“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平”。不少基层单位从指导原则、面全盘照抄照搬上级预案。通过分析国家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省级总体预案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内容有着很高一致性”。
(二)编制流程缺乏风险评估环节,预案针对性不强总体而言,我国应急预案大多属于“纲领性”与“宣言性”的文件。应急预案本身是“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之上的应对方案”,必须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之上才能有的放矢。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风险评估环节,预案编制部门对本地区、本行业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致灾因子和应急资源等情况大多缺乏了解,不清楚辖区内风险隐患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发可能性、触发因素与转化机制等,导致编制出来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三)编制方法忽视情景构建主线,预案缺少预见性我国应急预案目前处于“应急处置方案”阶段,对应急准备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缺乏“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及其向应急准备方向上的延伸”。突发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差异性通常较大,而应急预案普遍过于原则性,缺少预见性和想象力,没能通过情景分析提前对小概率突发事件及其演化机制细节提出响应措施,一旦发生就会措手不及,应对措施混乱无序。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前,由于缺乏“预见性”,应急预案体系出现“盲点”,导致政府初期灾害应对工作极为被动。
(四)缺乏有效的应急演练优化机制,预案操作性较差应急预案管理是一个持续修订与完善的动态过程,需要通过实际有效的应急演练检验和实践经验总结进行定期修订,“未经过演练的应急预案是低效的预案”。但是实际上,不少地方和部门忽视预案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在预案编制完成以后就将其束之高阁,将预案发布视为预案工作的终点。由于缺少应急演练优化机制,应急演练与预案修订相互脱节,造成预案的操作性普遍较差,部门间应急联动滞后不畅。
五.美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1.改进应急管理机制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为保证政府应急管理的高效运行,需要创新我国现有的应急管理机制,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中,政府应急管理的主体应包括 : 政府应急管理委员会、政府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媒体、公民。这些不同的主体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的治理模式应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化,政府的组织形态应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扁平的网状结构转变。从而为现代条件下的政府应急管理提供良好的实现条件。
2.建设高效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 危机管理系统应重点建设危机预防系统、危机
决策支持系统、危机处理系统与危机恢复系统。在危机预防系统中主要有危机预警子系统、危机演习子系统与危机教育子系统等,通过危机预警子系统,搜集有关社会危机发生的信息,及时掌握危机变化的第一手材料,经过科学的别、分类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并在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制定应对各种危机的应急预案,以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尽量使损失减到最小。通过社会模拟演习,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在危机到来时有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通过教育系统,提高公众对抗危机的能力。危机决支持系统中主要有危机信息实时收集、反馈分析子系统、政府资源数据库、危机数据库、专家在线支持咨询系统、危机评估系统等,可以将不同部门的负责人、不同领域的专家整合到一块进行群体决策,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把决策群的知识经验融为一体,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扬民主,调大家的积极性,以利于决策的落实与执行。总之,可以最大限度的确决策的正确性,使决策更加有效,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危机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部门协作与人员调度子系统,物质调度子系统和危机公众沟通子系统等,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特征,实现警种和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同时通过与公众沟通,避免产生谣言,造成恐慌。危机恢复系统,主要通过灾后评估与理赔子系统与后重建子系统等 , 协同各部门与各方人员 , 安排受灾人员,尽快恢复危机造成的损害
3.政府危机管理流程信息化
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信息与互联网技术,使政务流程建立在信息网络通道和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从而提高政务流程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实现政务程质的跳跃。改进政府现有部门的办公网络,全面收集与危机相关的资料数据,可以对来自不同主体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统一计算、处理并易于识别的格式,进而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用于支持危机管理决策。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各个部门的全面应用,促使政府具有更强获得与社会控制能力,提高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及时处理能力。不同门之间信息传递更加快速高效,信息共享程度大大提高,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破了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工作协同的传统界线和范围,实现了一体化的远程交互和跨部门的协调办公与管理,提高了信息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处理能力,打破原有多指挥中心共存的现状,促使应急信息化、应急管理集中化。同时,完善了互交流能力,可以采取日常信息终端发送危机信息和危机应对信息,如日本使用手机终端发送危机信息提示,美国使用居民固定电话留言的形式传递指导信息,极大地缩短对市民求助、应对危机的反应时间。
4.强化法律的基础地位
预案分析 篇3
关键词: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灾情分析;预案材料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56-03
应急预案是指突发自然灾害、环境公害或者是重大事故等时,有关部门发布的对上述突发状况所采取的应急管理、指挥和救援等,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或者是灾害所造成损失加大。应急预案是面对突发状况时,在短时间内结合社会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救助,也是短时间内有关部门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1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顾名思义就是对突发洪水状况所发布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1.1 洪水发生原因
防洪抢险预案中要对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描述,针对不同的原因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洪水发生是由于水坝问题,那么有关部门就可以成立相应的小组对水坝所产生问题进行探讨,找出修理水坝的方案。如果在防洪抢险预案中没有描述洪水发生的原因,相关部门就不能找到相应的有效对策去解决问题。这样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理洪水。
1.2 洪水发生所在地区及地理情况
防洪抢险预案中应该标明洪水所发生的地区以及当地的地理状况,这样有关部门和人员就能准确地定位洪水发生地,并针对洪水发生地区的地理形式采取有效的工具进行救助。
1.3 洪水险情状况
防洪抢险预案中应该对洪水险情状况作描述,包括洪水可能造成的损失已经因洪水所带来的一切问题,或者说明洪水已经造成的损失。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险情制定不同的方案。一般洪水过后极易发生传染病,所以应急预案中应该标明。有关医护人员就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对灾害地区人畜进行病害防治工作或者是准备应急使用药品。
1.4 洪水抢救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要标明防洪抢险的抢救工作。例如防洪抢险的调度,根据洪水发生的状况,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和抢救措施。还要将受灾地区人员和财产等安全转移出危险区,并根据危险区的交通状况、房屋建筑特点和分布区域制定出应急转移方案,并采取相应的警戒措施。
1.5 应急的保障
面对突发洪水状况,应急预案中应该指出相关的负责部门和对灾区支援物资的情况。保障在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地抵达灾害现场,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例如,洪水灾害发生时,明确提出组织防洪指挥部相关人员,并按职责分配各自任务。还可以组成抢险队伍,根据灾害地区情况确定抢险队伍人员的组成和人员的数量,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设备。还要根据灾害地区受灾情况,决定对灾害地区物资的调配。
1.6 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结束
一般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要明确应急预案启动和结束的条件以及程序。总之,通过防洪抢险预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对洪水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2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常见的问题
2.1 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重视度不够
有关部门在面对洪水突发状况时,不能够真正重视应急预案所起到的作用,只是盲目地认为预案只是一个形式,不需要它也能够将灾害防治。这种想法就导致这些部门忽视了预案的作用,草草完成预案工作。使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不能发挥其真正效用,造成灾害损失扩大。
2.2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内容简单
很多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只是简单介绍了灾情的状况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并没有对引发灾情的具体原因进行阐述分析,导致防洪工作部门不能够准确了解灾情状况,制定出错误的防洪方案。有些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只是简单地将工作分配,没有说明具体应由哪些部门去实施,并且对于工作也不进行细化,使很多抢险工作部门不明白自己主要负责的是哪一区域,造成抢险工作具体实施起来麻烦重重。
2.3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材料不全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不能够对引发洪水的河流或者是水坝的具体情况作全面阐述。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数据不准的情况,这给现实防洪抢险工作的具体操作带来不小的麻烦。有时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撰写者并不能把握住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真正所要表达的内容,通篇是一些原则上的话,没有实质的内容。
2.4 对灾情分析得不够充分
有些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不能够充分地分析灾情,更不用说灾情过后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导致防洪抢险工作不能够完善地进行。抢险就是对已经发生的灾害中正在遭受侵害或者还没有被侵害的生命、财产等的抢救工作。如果对洪水的灾情分析不够,有关部门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抢救工作,这会给灾害地区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3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建议
3.1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编制
防洪抢险工作关系着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防洪抢险预案是保障多数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保障,有关部门必须重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编制。对已编制好的应急预案进行仔细审查,在确认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发布,保障应急预案能够切实可行。
3.2 严格审查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的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查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材料的描述对于防洪抢险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的材料要经过严格地审查,并找有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确认,在保障应急预案真实可靠的情况下,防洪抢险预案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在面对突发的洪水状况时,政府可以立刻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编制专业人员和防洪抢险专业人员及地理河水、医疗专业人员等组成。这些人各自在各自所专属的领域发表个人意见,并制定方便可行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防洪抢险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
3.3 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的内容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不是纲领性文件,不需要将内容制定得极其简单。可以就某一项展开说明。应急预案的主要工作是统筹、指挥抢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所以在内容的设定上,要详略得当,不必要使用一些原则性的话语。应急预案是要具有实用性质的,这就要求应急预案编制人员能够仔细明了地说明灾害情况、救助工作的分配等,做到各部门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序高效地进行防洪抢险工作。
3.4 客观真实详细地分析灾情
只有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客观真实地分析灾情状况,有关部门才能针对灾情状况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这就需要有关人员能够详细了解灾情地区的现状,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这一现状。可以通过通讯手段,对处于灾情地区较近的人员进行了解,通过他们的言语描述和图片展示,再结合有关专业人员的分析及建议,客观真实地分析灾情。
4 结语
防洪抢险工作是一项关系着多数人生命财产的严肃工作,在工作中任何一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在一定程度上指挥着防洪抢险工作的进行,更容不得其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错误。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是必须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的,只有不断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在面临此类情况时,才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伟,马海彭.如何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J].现代职业安全,2011,19(11):98-99.
[2]董会利,张改利,罗利姣.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15(3):113-114.
[3]王歆效.开创应急预案管理新局面[J].现代职业安全,2010,16(1):231-232.
作者简介:吴利益(1956—),福建邵武人,福建省邵武市洪墩镇水利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预案分析 篇4
1 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1.1 交流电的技术要求
(1) 凡连接于固定电源线路的设备均使用单独的安全接地端子与地可靠连接, 并保证接地端不能轻易地用手松动。
(2) 保安接地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高压设备的保安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低压设备共用的保安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3) 用于防雷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但当保安接地和防雷接地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需合作一个接地时, 总接地电阻应低于1欧姆。
(4) 供电系统应有安全标记, 对安全标记的要求:
(1) 安全标记应在各类设备的整身期间, 保持字迹清晰, 易于辨认, 暴露在阳光下的标记不能因褪色而难于辨认。
(2) 安全标记的文字应采用汉字, 或根据需要可加注蒙语、英文或其他文字。
(3) 为保证安全而专门设置的开关和隔离设备应标有清楚易见的标记, 防止与其他开关混淆。
(4) 对于存在有危险电压的地方, 应标示出警告胜标记。
(5) 安全标记使用的符号、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5) 供电系统的过流保护、欠压保护、速断保护装置应符合额定值, 不得随意改动, 过流保护应严格地遵从分级保护的原则。
(6) 在从事与带电部位直接接触的工作之前, 应断开电源, 除断开设备上的短路器或开关外, 还要有一个操作人员可以看得见的断开点, 短路器或开关两侧的隔离开关均应断开, 以防上反送电。
(7) 电力设备的各项操作应有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进行方可操作。
(8) 操作非封闭的大容量刀闸和开关或装卸高压容器时, 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并使用绝缘杆或绝缘夹钳, 必要时应站在绝缘台上。
(9)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 人体距离接地点的安全距离:室内应大于4米;室外应大于8米。
1.2 直流电的技术要求
(1) 对整组电池要求四齐:比重齐、温度齐、电压齐、液面齐。
(2) 半浮充电电池两个月应有一次均衡充电, 全浮充电电池一季度应有一次均衡充电。
(3) 蓄电池液面高出极板10-20毫米。充足电时电解液比重为1.215±0.0005可调。
(4) 蓄电池电解液的。
(5) 定期清洗防酸隔爆帽, 清除连接条氧化物, 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比重时, 发现落后电池要及时进行均衡充电。
(6)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蓄电池充电时, 正常充电单个电池端电压为2.25伏特, 最大不能超过2.35伏特, 总电压不能超过28伏特, 严禁过充电和过放电。
(7) 太阳能硅板要保持表面清洁, 连接线接触良好, 整流二极管工作正常。
(8) 定期检查风力机拉线、地锚是否牢固, 花兰螺丝是否锁紧。
(9) 每个季度检查风力发电机的转子、轴承、风机叶运行是否正常, 有无异常声音。连接电缆有无发热或异常气味。
2 供电系统的应急方案
配电室是整个电视大楼的配电前端, 供给文化广播电视局、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电视微波总站、监测台等文化广播电视宣传、传输、发射台站。对供电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如下:
(1) 当供电变压器发生雷击、铁芯绝缘击穿等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时, 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和上级主管领导, 告知各单位开启备份发电机或UPS电源, 保证信号安全传输和覆盖。
(2) 遇到外电供电事故应及时断开总电源, 检查事故原因并及时通知供电部门。供电事故有:缺相、短路、电压不稳。
(3) 当出现负荷过重, 总电源跳闸时, 及时断开生活用电, 保证广播电视台、电视发射、网络公司前端等机房的安全用电。
(4) 如果发现某一部门供电出现故障, 及时断开故障部门的供电开关, 使其他部门的供电不受影响。
(5) 当配电室总开关发生自动跳闸故障时, 应及时启用备份总开关, 保证广播电视大楼安全用电。
(6) 如发生火灾、雷击、地震等原因造成的停电应采取相应对措施。
3 应急报告
防汛工作预案 防汛应急预案 篇5
防汛应急预案范文3篇
防汛工作预案
防汛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为切实做好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确保工程的安全渡汛,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现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发生水灾造成重大险情事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二、实施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汛期施工期间,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发挥应急组织机构作用,采取积极切实可行措施,及时做好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
三、应急机构的组成及工作职责
1、成立防洪防汛工作领导指挥部防汛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防洪防汛指挥部工作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防洪防汛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洪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项目防洪防汛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员工防汛意识和基本技能;
(3)汛情发生后,采取一切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汛减灾工作,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4)服从本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的指挥。
2、组织协调组组长:××××成员:××组织协调组工作职责:
(1)研究政策和措施提出工作建议,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
(2)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协调与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关系;
(3)全面了解掌握事态发展的相关信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3、应急救援及保卫组组长:××××成员:××××××××××××应急救援及保卫组工作职责:
(1)接到预警通知后,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抢救工作;
(2)建立抢险警戒区,负责项目抗洪抢险区域的安全保卫工作。
(3)积极救助现场伤患人员,组织人员撤离疏散,救送伤患入院就医,避免人员伤亡;
(4)组织人员抢险,防止灾情扩大,并派出人员到一楼、地下室、仓库等主要部位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抢救物资;
(5)组织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6)服从防洪防汛指挥部的指挥。
4、后勤保障组及运输组组长:××××成员:××××××××后勤保障及运输组工作职责:
(1)负责项目所有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保障工作,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经费支出提出预算方案,统筹安排防洪防汛资金的使用;
(2)合理采购防洪防汛抢险物资,并充分利用现有库存,主要物资包括:麻袋、编织袋、铁丝、绳子、劳动工具、照明设备、小型抽水机及沙子等;
(3)在临汛抢险中要保证防洪防汛抢险物资的供应,部分防洪防汛抢险物资要提前在各出口储备,并作好出入库登记;
(4)保障交通道路的畅通,保障防洪防汛抢险物资运输及时到位;
(5)保障常用药品、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供应;
(6)完成防洪防汛指挥部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5、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成员:××××××××事故调查处理组工作职责
(1)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原因、经过;
(2)查清防汛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等;
(3)安抚事故伤患人员及家属情绪,接待听取相关人员意见,依法研究提出善后解决办法。
6、宣传信息组组长:××××成员:××××××××宣传信息组工作职责:
(1)负责防汛指挥部相关工作的文件、材料审核和印发,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整理;
(2)负责指挥部有关文件、材料的收发、传阅、整理归档,收集、报告及发布各类相关信息,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阅、相关材
料的记录、存档;
(3)建立信息网络体系,负责接待各类咨询、采访等,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7、应急小队
(1)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均作为防洪防汛应急小队后备人员;
(2)除留必要人员在工作区域外,其余人员随时服从防汛指挥部调动。
四、防洪防汛的前期预防工作
1、思想准备。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员预防暴雨洪涝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汛前的思想工作。
2、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防汛应急领导组织机构,落实防汛责任人、防汛队伍和危险地段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抢险组织机构的建设。
3、工程准备。
贯通全线排水沟工程并及时清理输排水管道、交通路口和排水沟;定期检查排污泵等排污设施设备。
4、物资准备。
储备必须的防汛物资,合理配置。在重点位置和危险点源(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备急需。
5、防汛日常检查。
汛期来临前,各部门应加强各站点值班值勤和巡逻,发现薄弱环
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确保防汛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五、应急报警程序
1、值班巡逻人员发现汛情及时通知当值领导;
2、当值领导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汇报;
3、防汛指挥部负责人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
六、应急预案的响应
1、防汛指挥部在接到防汛或汛情通报后,指挥部立即进入临战状态;
2、依法迅速发出紧急警报信号,主要领导全面组织各项防汛工作展开,坚持24小时值班;
3、各应急小组按分工迅速到位,开展紧急抢险各项工作;
4、迅速组织仍滞留在建筑物内,特别是负一楼负二楼的所有人员及车辆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5、迅速关闭、切断供电系统及供气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发生其它次生灾害;
6、地下室出入口和一楼重要部位出口要用防洪编制袋堵住,防止洪水侵入;
7、及时转运重要物资,减少灾害损失;
8、加强值班值勤巡逻力量,防止各类犯罪活动,全力保障本单位正常经营,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七、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布置排汛救灾工作,组织各工作组进行排汛救灾,恢复正常
经营;
2、检修机器设备、恢复供水、供电、供气等,恢复交通;
3、对受损设施、房屋进行维修重建,对过水后的设施进行防疫消毒,防止疫情发生;
4、统计核定灾害损失,并建立灾后恢复台帐,安排救灾资金和所需的物资。
八、注意事项
1、防洪防汛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一般不组织妇女及未成年人参与救灾。
防汛工作预案
防汛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公司各种设施在夏季安全度汛。
一、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抢险救援队伍:公司所有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参加抗洪抢险,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二、防汛组织程序
在险情发生时,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现场指挥
三、汛期工程部防汛措施
1、防汛器材放在门岗,放防汛器材,主要有编织袋、砂子、铁锹等;
2、公司重点部位:公司所有厂房门口。
3、险情:(1)公司门口向内流水不及。(2)排水管道堵塞,厂区内水位上升。
4、汛期到来之前,办公室人员应仔细巡查全厂重点部位
(1)楼顶平台排水沟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
(2)检查污水井、排水管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
(3)检查配电室等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情况,若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四、险情处理程序
1、若厂内出现险情时,要迅速用沙袋堵住重点部位门口,保护公司财产。
2、险情发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
3、事件处理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由办公室向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作出汇报。
防汛工作预案
防汛应急预案范文篇3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公司各种设施在夏季安全度汛。
一、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抢险救援队伍:公司所有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参加抗洪抢险,保护公司财产安全。
二、防汛组织程序
在险情发生时,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现场指挥,机关各部门及中、西药车间负责人积极调配本部人员,配合进行抢险救援。险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时,值班人员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
三、汛期工程部防汛措施
1、防汛器材放在门岗,放防汛器材,主要有编织袋、砂子、铁锹等;2、公司重点部位:公司所有厂房门口。
3、险情:(1)公司门口向内流水不及。(2)排水管道堵塞,厂区内水位上升。
4、汛期到来之前,办公室人员应仔细巡查全厂重点部位(1)楼顶平台排水沟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2)检查污水井、排水管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3)检查配电室等
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情况,若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四、险情处理程序
1、若厂内出现险情时,要迅速用沙袋堵住重点部位门口,保护公司财产。
2、险情发生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3、事件处理过程要进行详细记录,由办公室向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作出汇报。
五、组织指挥机构
火场总指挥:
(单位负责人)。
1.灭火行动组:
负责现场扑救。
2.疏散引导组:
(指定的组长和各区域主要负责人)协调人员疏散、现场秩序维持、警戒工作。
3.安全救护组:
(有一定救护知识的人员组成)携带急救箱急救设施,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负责火场现场人员与物资的抢救。
4.通讯联络组:
(消控室或值班室人员)处理公司内部报警,通知主要领导和各小组成员,了解各区域火势和人员疏散情况,传达灭火和疏散指令。
各小组依照上述要求,合理安排轮班同事,确保24小时均有符合规定的相关人员当班,并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六、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火警电话:119
公司报警电话:
(值班室电话)
1、严禁乱发警报或报警信号,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2、所有报警信号无论真假,均以真火警处理。
3、确认是误报的信号时,应立即解除警报并报相关部门与人员。
报警:
1、任何员工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2、火灾发现者应根据火势判断采取适当的报警方式,如未发现浓烟应立即拨打公司内部报警电话,如火势已经较大应立即打破报警器或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通知公司值班室人员。
3、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向接警人详细提供火灾的准确位置、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受困、目前火情火势情况等相关信息。如果是向消防部门报警还应报告起火单位的准确地址并按照消防部门的指示通知人员到主要道路上去引导消防车进入。
接警:
1、接警的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详细记录报警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所属部门、接警时间、火灾准确位置、目前的火情、火势与现场情况等相关信息。
2、当报警器峰鸣或自动报警显示板上出现报警部位,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报告确切位置。
3、报警被确认证实后,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报告详细情况并在其授权下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与此同时联络灭火、疏散、救护等各小
组。
七、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对受火势威胁并有可能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或爆炸的物品、重要的文件档案、受困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着火区域疏散小组人员应根据火场情况,迅速作出立即进行应急疏散或等待值班领导的疏散命令的决定。
3、单位负责人在得知火场的情况以后,必须立即作出是否进行应急疏散和进行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疏散的命令,并尽快传达给疏散区域疏散小组人员。
4、消控室或值班室通过电话或广播向疏散区域人员发出应急疏散命令,宣布疏散顺序:着火房间、着火层、着火上层、着火逐上层、着火层下层(如火灾有向下蔓延趋势再考虑疏散着火层下层,逐下层,并指导疏散区域人员疏散路线方向、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让不需疏散或未到疏散顺序的区域人员保持镇定。
5、接到疏散命令后,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应立即携带安全出口备用钥匙、手电筒或应急照明灯,打开每个安全通道的门,引导、帮组区域人员撤离到疏散集结地集中,而后对每个房间认真检查,确认无人后,锁上房门,并做好记号。
6、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沉着冷静,按照指示或广播的疏散次序引导区域人员有序的从安全出口疏散,对受伤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提供帮助,到达安全地点时要注意清点人数。
7、疏散区域外部疏散小组成员应打开安全出口,清理疏散通道上的障碍物,携带应急照明设备指引疏散方向。
八、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就近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保持同消控中心或值班室的联系,等待相关人员的到来。
2、灭火行动组接到值班室的联络电话后应立即携带所配备的灭火设施赶赴火场,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在事故发生区域同事的协助下有计划的展开灭火自救工作,同时迅速关闭该防火分区的防火隔离设施。
3、灭火行动组应有供应水及其它所需灭火剂的专门人员,火灾发生后按照平时训练迅速启动消防水泵、铺好消防水带、准备其它装备,并组织现场员工供水、灭火,确保灭火所需。
4、当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灭火行动小组应协助疏散小组进行人员的疏散,并一起撤离出火灾现场。
5、当消防队赶到火场后,灭火行动组应配合消防队进行供水、灭火和听从消防指挥员的命令。
九、通讯联络、安全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通讯联络人员要做好接警的处理,同时与报警人保持联系。
2、通讯联络人员在证实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并在他的授权下报火警,同时通知各行动小组进入火场。
3、通讯联络人员应通过广播、电话传达疏散或撤离命令,与各
区域保持联系,指引各个区域进行紧急疏散。
4、详细了解火场发展形势,传达作战力量部署命令。
5、安全救护人员应尽力对受伤人员进行一定的治疗。
6、协助领导维持现场秩序。
从事故预案说起 篇6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从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流程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广大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工作上的安全操作规程都能了解和掌握,这些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但是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随着国企改革的步伐加快,随着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一些工矿企业人员的安全自我防范意识逐步淡化,安全生产责任心逐步松懈,安全管理的手段逐步“落伍”,使之在一些生产、检修等诸多场所出现安全生产“真空”、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翻开近年来一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由常规现象而造成事故的发生,一些由新情况、新问题而产生的事故起因占全部安全事故的一定比例。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何墙上挂有规章制度、纸上写有防范措施、人员也懂安全条例,为何还是事故不断分析起来,其主要原因就是人员的麻痹思想、习惯性违章在作怪。因此,不少单位在抓安全管理上就出现了“婆婆嘴”、严考核的现象。
上述企业所采用的每天抓一个事故预案做法,对安全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一、有利于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抓安全。由于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班组他们每天的生产、管理、检修等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因此,每天安全生产的重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班组长在布置任务时,有侧重点的交代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做好防范预案的交底,做到防范于未然;二、有利于人员提高安全警觉意识。工作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事故预案的分析,这会给生产人员敲上警钟。工作中,使他们在检修时、工作上处处小心、事事预防,一经发现安全问题,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預防事故预案的目的;三、有利于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综合协调管理。由于个人、班组、车间有重点地对每天安全预案进行布控,从而使企业的决策层有更多的时间制定安全管理的决策工作;更多的时间来抓安全生产的“大政方针”,从而为做好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案分析 篇7
1.当代中国家庭的基本特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它不仅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 也是个人赖以生存 (个人的诞生地、成长的摇篮) 和发展的组织基础;还是学习、合作的组织。一般说来, 家庭具有生活 (提供衣食住, 得到温饱而生存) ;生产 (农村联产承包、部分家庭承担生产、经营的任务) ;教育 (向下一代传授知识和本领, 是养成自学能力——学会认知、做事、共处、生存的重要基地) ;娱乐 (家庭成员休闲玩耍游戏的主要场所) ;体现亲情和情感支持等多种社会功能。从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来说,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由家庭成员参与的竞争, 也就是家庭教育、家庭学习、家庭培育的人才参与的竞争。有创新精神、能快速学习的人才, 是在家庭内外不断进行自我学习, 持续终生的人。
2.未来可持续学习型家庭的构成因子。一是可持续学习型家庭的内容。黑龙江大学国际礼仪与跨文化沟通研究所综合:A法律法规、文化和专业技术;B提高家庭网络化水平:办公、政务、商务;;C外语:跨文化沟通能力;D保健知识,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科学健身、均衡营养、提高成员的身体素质;健康、长寿, 会自我保健-有效节约医药费用的开支;E家教知识:创新教育方式, 培养优秀的品德, 与子女共同成长, 家庭经济管理;二是家长带头学习。家庭成员每天收听、收看新闻、阅读、上网学习;三是分散学习和共同学习相结合。形成学习的兴趣、习惯;四是学习的气息浓厚。家庭学习环境较好;五是家庭有文化氛围。家庭成员谈吐文明, 仪表整洁;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健康, 生活有情趣;六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合理, 教育方法科学。成员间沟通顺畅, 有深度对话;平均每天至少有30分钟用于交流思想、讨论问题;成员关系平等、融洽、互尊、互谅、互爱;七是重视教育投资——订阅、藏书、光盘、电脑等现代化学习工具。重视智力投资;八是经常参加家外的、社区的科普文化等内容的学习。邻里和睦、互助、谦让。
二、学导式构建学习型和谐家庭
1.学导式的特点。一是学导式的定义。学导式是学在导前, 学导结合、以自学为主, 并求得恰当指导的自学与教学、工作与活动的最优化方式;同时也是这一类型式、方法的理论体系;二是学导式的指导思想。基本上包括六大观念并构成了有机综合的统一体。A宏观-战略观;B整体-系统观;C动态-发展观;D全面-效益观;E智能-学导观;F管理-优化观;三是学导式的基本特点。自学为主, 学在导前、学中求导、学导结合、恰当指导, 自我超越。 (学中求导——求得内在和外在的导;学导结合——自导为主辅以外导、主观努力获知、探求并求得客观恰当指导、辅佐相结合;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互辩证统一;四是学导式的基本过程 (或基本结构、基本环节) 。基本过程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工作、管理或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借鉴-→模仿-→创新-→超越”;五是学导式的基本目标。绝不仅仅只是掌握知识, 而要追求未来人才智能开发最优化, 造就学业有成、事业有为者的必备素质——形成优化的包括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格五个层次的智能结构并和谐发展。
2.学导式建设未来可持续学习型和谐家庭。家庭成员学习的成就动机越强, 个人学习努力的程度也会越强;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和参与学习——阅读、观察、感知、思考。同时, 力求做到:一是自学为主。这是主流方式。它强调独立学习能力——体现独立精神、自我负责精神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与安排;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实现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二是学在导前、学导结合。学导式家庭要提高学习效率, 必须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对象的难易、学习情境的不同, 运用自我指导, 包括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时间管理、意志控制、自我强化、学业求助等策略;同时注意发挥母亲的作用。逐步实现学习行为从被动依赖到自觉能动、从有意识到自动化;三是学中求导。学导式家庭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型家庭评比指标、条件;家庭集体——团队、小组的导——自我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意志——调节能力;自我教育;家长、学习者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调节,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同时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导;鼓励每个成员自我发展——自我修养;四是自我超越、终身学习。学习是个持续不断的战略性过程, 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是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习途径具有实践性——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与时俱进, 要能从有用的学习信息中, 获取利于生活的知识, 进而焕发出生命价值的智能;要能不断自我更新;五是学导式家庭的学习内容健康科学。学习态度与行为具有主动性。父母带头学习多样化的内容:不仅学知识、技能, 学习生活、工作所需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艺术, 还要培养伦理道德、重视美学艺术的熏陶、提升聪明才智的智慧水平;以求跟上时代节奏、有的放矢教育子女;六是开发智能、提高素质, 是学导式学习目标。
三、未来学导式家庭的特点解析
1.未来学导式家庭把学习当作重要生活方式。家庭成员通过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 形成家庭行为规则、家庭成员的步调协调;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不仅促进家人的互动, 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导式家庭生活方式, 能有效地营造学习情境。学导式家庭是学习的组合:父母带头学, 家长起示范作用, 家长和孩子都是家庭里学习的主体。具有亲密合作的互动关系。用学导式家庭的学习促进学导式家庭的建设, 亲近关爱。家庭成员人人学习, 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协作分享和配合协调, 体现适应群体的集体精神;相互依存, 共同分享;通过共同学习的过程, 与家人成果回馈、分享, 彼此互动、实现成长, 并提升家庭教育水准。共同经营家庭文化。网络时代的父母与孩子处在同一起跑线, 父母失去知识权威的形象, 能者为师, 父母与孩子互为学习对象, 家长与子女共同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
2.未来学导式家庭有民主治家、民主化的学习气氛。学导式家庭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家庭。父母与孩子均是主体, 家长不主观臆断, 不用强迫命令的口吻与孩子对话,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会赏识孩子、鼓励他, 了解他的喜怒哀乐、情趣爱好、理想追求、处事方法, 尊重孩子人格, 留给子女隐私的充分空间, 分担子女心理问题, 填平心灵之间的代沟, 矛盾能自我化解;代际关系和谐。学导式家庭里夫妻、亲子之间, 对个人发展、家庭发展, 对生活学习, 都能互相关心、相互支持、理解;父母放下架子, 学会倾听、与孩子平等对话、加强心与心的交流沟通, 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交流时, 遵循尊重、聆听、理解、和蔼、耐心的原则;家庭会议各自谈心、互相听意见;通过对话, 融洽了家庭氛围, 强化了亲情。子女对长辈能尊重体谅, 营造文化家庭氛围, 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3.未来学导式和谐家庭发展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导式家庭, 致力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现代技能的、适应当前和未来世界发展需要的国际型人才, 要培养孩子的竞争力、承受力、想象力、创新力、公关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开阔的视野——国际化的视野, 成为能迎接挑战的“国际人”。孩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4.学导式家庭能消除代沟、促进代际和谐。年轻人同父母相处在一起, 常常会有些不自然的感觉。他们往往会抱怨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 不能给他们所需要的自由;有不少家长同样发现:现在要取得孩子们的信赖, 并不是轻易就可办到的事。未来学导式的家庭教育应是民主科学的, 充满爱的教育;父母很好地了解他们, 不用强迫和严厉的方式去教育和训练孩子, 以他们喜欢的事物来引领他们, 以信任尊重、民主平等、启发开导的态度教育子女, 这样, 他们才更能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学导式和谐家庭的实质是具有学导式家庭文化:学导式家庭形成家庭文化也是一种习惯, 学导式家庭文化充满时代精神, 提升家庭文明程度和社会价值, 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 使家庭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 学导式学习正是推进未来家庭文明的驱动力。
总之, 学导式未来可持续学习型的家庭结构适应未来世纪瞬息万变发展的国际形势中国式家庭形态之一, 未来家庭应勇于承担教育文化建设的职责, 家庭目标与教育、社会目标得到完美结合。我们深信学导式家庭未来的大面积推广普及, 一定能构成推进和建设中国理想、典范、文明家庭的强劲的驱动力。 (本文经学导式教学法创始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刘学浩教授认真审定) 。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 家庭的功能、作用在转变, 未来可持续的学习模式可能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即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学习集体, 父母带头学, 带动子女共同学;学导式未来可持续学习家庭的基本特点:家庭中人员自学为主、学中求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自我超越、终身学习;进而形成未来世纪中国式的新型家庭文化结构。
关键词:未来家庭模式,学导式构建,可持续学习型家庭
参考文献
[1]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定仁, 徐继存.教学论研究20年 (1979-1999)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连玉明.学习型社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预案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男58例, 女32例;年龄27岁~64岁, 平均年龄36.5岁;所有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均≥18分;排除有抑郁症治疗史者、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其他心理或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通过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 并签署同意文件。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抑郁评分、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及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护理预案模式加以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 信息收集:护理人员应收集详尽的患者信息, 通过亲切询问或诱导式发问了解患者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精神状态, 结合工作经验, 初步制订护理预案, 分析诱发患者不良情绪或自杀的影响因素。 (2) 睡眠障碍护理:患者入院后改变了休息环境, 加之长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不利于睡眠质量, 而睡眠不安稳又反过来影响了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针对这种情况, 向患者介绍有效的失眠处理对策, 例如睡前泡脚、喝热牛奶、晚餐不宜过饱、不剧烈运动等, 并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 使其情绪趋于平稳, 也可以让患者通过冥想慢慢进入睡眠;如果患者仍不能入睡, 可遵医嘱提供安眠药物。 (3) 自杀观念及行为干预[2]: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全, 叮嘱亲属探视不得携带危险品;加强病房巡视,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行为特征, 一旦发现暗自神伤、悲观厌世、躁动不安者, 应重点监护、耐心开导, 排查危险品,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此外, 临床护理干预也离不开亲属的支持, 需要患者亲属增加探视频率,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使患者感受到医院和家庭的关心爱护, 从而树立恢复的信心。 (4) 个人应对无效护理: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悲观的情绪状况, 容易封闭内心, 无法与他人建立起有效的人际沟通。对此, 护理人员应做好协调工作, 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 利用能引起他们兴趣和讨论的话题增进患者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 可以通过符合患者兴趣爱好的文娱活动缓解其精神压力,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1.3 观察指标
利用HAMD抑郁量表进行自我评分, 0分:无抑郁, 1分:轻度抑郁, 2分:中度抑郁, 3分:重度抑郁, 4分:极度抑郁。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评分为 (52.5±1.5) 分, 对照组评分为 (60.5±2.2) ,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25, P<0.05) 。
2.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7例, 满意15例, 不满意3例, 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1例, 满意22例, 不满意12例, 总满意度为73.33%,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75, P<0.05) 。
3 讨论
目前,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诱发抑郁的因素复杂, 但患者的情绪和抑郁症具有紧密联系。如果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患者因突发事件引起情绪异常波动, 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甚至诱发自杀行为。因此,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中, 应针对多变的病情和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 制订科学的护理预案。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施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测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说明制订并执行护理预案的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素媛.抑郁症患者就诊途径的分析和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S1) :127-128.
预案分析 篇9
近年来,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对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应急预案本身的好坏直接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而对应急预案的评估就成为预防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及对国内外应急预案评估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1,2,3,4,5,6,7,8,9,10],提出了一种评价应急预案优劣的方法。针对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指标体系[11]。结合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应急预案各级指标的权重;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对各级指标及整体有效性进行计算和评估,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国内外应急预案评估研究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指南[1,2,3,4]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评估审定标准[5],内容涉及到应急预案的分类、使用、发布实施、定期评审、修订、培训演练及应急预案的形式、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覆盖的行业领域广、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但应急预案评估方面的文献较少,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应急监测等方面。
国内学者对应急预案的评估研究涉及交通、水利、环保、安全等各个领域; 较为注重评估方法的研究,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较少; 定性研究较多、 定量研究较少; 鲜有专门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研究。李磊[6]等采用改进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 VIKOR) ,提出了评估铁路应急预案的新方法。程翠云[7]等提出了定量评价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性的方法。刘吉夫[8]等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并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郭子雪[9]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和TOPSIS法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方法。江建华[10]运用模糊评估理论,提出船舶海上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研究较少且定性研究较多,难以量化的特点, 本文将层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相结合来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整体有效性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的水平及应急救援的能力。
2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现状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该办法实施以来,企业大都能遵照执行,编制综合、专项等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目前,企业应急预案的评审大多是组织专家采用要素评审的方式进行,基本上属于定性评价。笔者在对大量高危行业企业及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中发现,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
1综合预案中风险评估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识别企业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专项预案缺失;
2组织机构描述混乱,机构职责不明确,管理上容易出现职责的交叉或真空地带;
3企业建立的应急指挥系统未按照厂级和车间级进行分级管理,救援部门协作沟通内容较少,进而导致应急救援缺少高效性;
4保障物资或设备未按照相关标准配备、缺乏物资或设备型号、有效期等信息,预案中未写明急救药品等,使救援保障缺少了可靠性;
5疏散方案未考虑周边地形地貌、居民及企业情况,缺乏可操作性;
6缺乏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的相关内容,不利于事故的总结及预防。
2.2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T 29639 - 2013) 为基础、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试行) 》为指导,按照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等原则制定指标体系。体系中各评审要素按事故前、 事故中、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为主线,结合实际工作中大量应急预案的评定经验及相关文献[6,7,8,9,10,11]的系统分析,从应急准备的合理性( B1) 、预防预警的有效性( B2) 、应急处置的高效性( B3) 、各模块作业协调性( B4) 、后期处置的完善性( B5) 共5个方面来构建应急预案的一级评估指标体系,以及28个二级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如表1所示。
3模糊综合评价简介
首先对应急预案给予一定的等级划分,给出评语集,本文给出的评语集为V = { V1,V2,V3,V4} = { 优秀,良好,中等,较差} ,评价等级为4级。利用德尔菲法,选择多个专家,按照二级评估指标对预案进行打分,将打分所对应的百分制区间按表2进行等级划分,再将每个指标的打分等级按照专家人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结果作为该二级指标所对应的不同评语元素的隶属度。采用模糊数学法来计算单因素评价和多因素评价,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对某个或某类对象中的某个因素或某个部分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价; 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即为综合评判。
利用模糊矩阵来计算单因素评价结果,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得到评价结果矩阵Bi:
式中: W为权重向量; R—评价矩阵; i = 1,2,3, 4,5。
4实例分析
以某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计算各个因素所占权重从而得到权重矩阵Wi。综合多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公司管理人员、政府应急办专家等成员对现有预案进行的评价和判断确定判断矩阵Ri,运用模糊矩阵计算各因素的评价结果以及整体评价结果。
4.1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4.1.1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1 ~ 9标度法,将同一级的指标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模糊矩阵A。表3为利用1 ~ 9标度法对一级指标层( 5个) 进行标度并得到权重计算结果W0。
其中: λmax= 5. 2448,RI = 1. 12,CI = 0. 0612,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546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4.1.2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表4 ~ 表8为利用1 ~ 9标度法对各二级指标层进行标度及权重计算结果。
其中: λmax= 8. 3715,RI = 1. 41,CI = 0. 0531,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377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3. 0387,RI = 0. 52,CI = 0. 0194,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373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9. 3465,RI = 1. 46,CI = 0. 0433,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297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5. 0281,RI = 1. 12,CI = 0. 0071,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063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其中: λmax= 3. 0037,RI = 0. 52,CI = 0. 0019,随机一致性比率CR = 0. 0036 < 0. 1,满足一致性要求。
4.2模糊综合评价
4.2.1德尔菲法
本次评价选取10个专家分别对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将打分结果按照表2进行归类,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k= { rij} 。其中k表示第k个一级评价指标,rij表示该一级评价指标下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等级j,其中k = 1,2,3,4,5; i = 1,2,3,4, 5,6,7,8,9; j = 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将专家打分情况作为5个单因素打分的隶属度,从而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k,得到的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4.2.2单因素评价
将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W和评价矩阵R代入公式( 1) ,得到结果如下,其中矩阵B1、B2、B3、B4、B5分别表示专家对每个一级指标的打分情况:
B1= W1× R1= ( 0. 3625,0. 3297,0. 2874, 0. 0204)
B2= W2× R2= ( 0. 1579,0. 3260,0. 3527, 0. 1633)
B3= W3× R3= ( 0. 2773,0. 3188,0. 2910, 0. 1129)
B4= W4× R4= ( 0. 2282,0. 3153,0. 3122, 0. 1444)
B5= W5× R5= ( 0. 0892,0. 2770,0. 4230, 0. 2108)
将评价结果按照百分制进行换算,可以得到: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专家对B1的打分为85. 343分,在5个一级指标中为最高分,说明该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准备方面的工作较为完善。B3和B4的打分也均在80分以上,表明该预案在应急处置和各模块作业协调性上的编制较好。B2和B5得分低于80分,处于中等评价结果,说明该预案在预防预警和后期处置的编制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4.2.3多因素评价
综合5个一级指标,对整个应急预案做评价分析,得到评价结果矩阵B0:
B0= W0× R0= ( 0. 2987,0. 3226,0. 3012, 0. 0775)
换算成百分 制可得: B'0= 0. 2987 × 95 +0. 3226 × 85 + 0. 3012 × 75 + 0. 0775 × 65 = 83. 425, 即专家对该应急预案的总体评价得分为83. 425分, 其中29. 87% 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较为完善, 92. 25% 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的编制有效性是可以接受的,只有7. 75% 的专家认为该应急预案编制的较差,还需要进行改进。
5结论
1) 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T 29639 - 20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试行) 》等法规、标准为基础和依据,构建了一个包含应急准备的合理性、 预防预警的有效性、应急处置的高效性、各模块作业协调性、后期处置的完善性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28个二级指标的应急预案评估指标体系。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定量评价及应急预案评估系统的软件化提供了基础。
2) 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企业应急预案的等级为 “良好”。从指标权重上可以看出,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完整性和有效性评估影响最大的一级指标是应急准备的合理性B1,所以企业要提高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升应急救援水平首先要确保应急准备的合理性。在28个二级指标中,根据总排序权重,可以看出,对应急预案有效性影响较大的前四个指标分别为C13、C14、C11、C34,即组织机构配备合理性、组织机构职责明确性、法规标准的完备性、应急处置措施的可操作性,所以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救援,首先要认真落实这四方面的相关工作。
预案分析 篇10
1 信息系统中常见故障
对于现代化的综合医院来讲, 信息系统对其的重要技术支撑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其已覆盖了医院所有的管理层面乃至病人就诊的所有环节。它是医院现代化模式管理的一个极重要标志。就当前来讲, 医院信息系统在各科室都有分布, 若按科室来划分的话, 信息系统可分成门诊系统、校验系统、急诊挂号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传输系统、收费系统等。各个系统都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可以给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更为准确、快速的信息, 信息含量也非常大, 使得医院的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 让医院形成了微机网络化管理。在对信息系统发生故障进行排除时, 我们应当做到两点。
1.1 深入了解网络系统故障, 明确具体的故障分类
同时分别设计出解决方案, 这样做方便于故障的排除。常见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种。
(1) 风灾、地震、雷电等不可抗自然灾害的威胁。这中间风灾和雷击较为常见。通常的做法是在安装有交换设施的地区加装防雷装置, 而位于楼和楼间的接线则要应用地下光纤, 这样做, 可以有效的减少风灾给系统带来的损害。
(2) 人为原因带来的故障。如工作人员因为疏忽大意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侵入事故等。采取的办法是给使用计算机设置严密的程序及完善的防范病毒机制。此外, 信息管理的操作失误、失职, 都会造成信息丢失事故的发生。采取的办法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培训。
(3) 意外事故。这里所说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火灾。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强化培训消防知识, 配全消防设备。如果有电压不稳或是其他特殊情况发生时, 及时切断可能的危险因素。
(4) 数据安全故障。数据库损坏及服务器瘫痪造成的数据错误与丢失。
1.2 针对常见网络故障,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 应用分布式的系统设计方法。使中心机房、门诊处、住院处等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能够组成主、从式的服务器结构。这样的方法可以定期由主服务器进行读取数据工作。让主、从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具有一致性。而不必要采用其余的硬件与软件设备。当然, 这种类型的结构系统有一定弊病, 例如二级门诊或者二级住院部交换机发生损坏, 就会给住院部甚至整个门诊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让其难以正常工作。
(2) 使用冗余网络设备, 对交换设备施行备份, 同时配备功能完善的备份类软件。对于医院内的网络信息系统数据给以灵活备份, 使得数据多一重安全保障。
该方法不用采取任何的防范举措就可以实现系统的保护, 然而其成本较高, 也不能很好地防范服务器故障。
2 信息系统故障分级主应级管理预案具体实施方法
医院的分级应急管理预案是把医院的不同岗位, 按照应用信息架构来划分为不同级别。各工作岗位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应急预案, 但是若有系统故障发生, 其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是很难解决的。医院只有在进行科学化管理与主控制的前提下, 才可以让信息系统分级预案完好地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详细言之, 就是在受到故障影响的岗位, 应急预案做出有经验的反应、迅速应对故障发生处的不良影响。医院的分级主应急管理预案根据信息系统与故障的分级分类, 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就是在中心机房、门诊、住院等多台数据库的服务器中进行信息结构建设, 形成主从式的系统服务器结构。主服务器统筹全局, 从服务器分管各部门。由主服务器进行定期的数据同步读取。其优势在于因为数据库的一致性, 而不再需要额外的软件系统。这里仅以医院实验室的信息系统为例, 可以使用的应急预案有下列四种模式。
2.1 经典检验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受到严重的全局性网络故障影响时, 计算机工作站没办法正常工作, 应急系统可以对实验室状态、原始校验科报告方式给以拯救性恢复。当病毒入侵让全部计算机系统造成瘫痪时, 检验工作人员可以应用手工填写的办法把全部数据进行签字保存, 等系统修复后再重新录入, 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应急检验模式, 简单易实现, 可是弊端在于工作量非常大, 给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很大麻烦, 也不利于保证工作效率。
2.2 单机模式
这种模式把实验室的信息系统划分成免疫、临检、生化几个板块。一部分板块应用经典模式进行手工检验检测, 与此同时把数据由手工方式进行录入。另外一部分板块由拥有计算机接口设备的仪器实行检验检测。由计算机接口把数据导入到计算机中, 借以达到原始数据留存。
2.3 数据库模式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内的检校科工作站, 选用与主系统相互连接的管理数据库的工作系统, 通过下载服务器上的数据, 实现全新工程镜像库的目标。
2.4 本系统独立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又叫做局域网模式, 它把实验室的信息系统设置成独立的服务器, 以期保证受检验信息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并且在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峰值期, 不占用其数据流量资源。同时, 让计费系统能在医院信息系统主服务器的闲暇时段工作运行。此外, 这种模式能存储检验信息的容量非常大, 可以有效减少医院信息系统信息量的储存负担。且可实现数据的随时查询与分析。
3 结语
医院内的信息系统安全, 不仅要依托技术支撑, 更要求各部门的相互协作配合。医院一定要定期检查监督主应急管理预案的准备与落实情况, 强化应急演练, 以便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应急预案更好地为医院服务、为病人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连峰.医院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与升级[J].企业管理, 2007 (6) .
[2]杨德文.医院信息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院统计, 2006 (3) .
[3]朱长生.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05 (7) .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篇11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堵截事故源、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以及一旦事故爆发能够及时应急、将事故损失化减到最小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尽管我国早就颁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但具体落实到企业及其基层,不少管理者与执行者仍然感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着手。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各自特点入手,在编制的依据、原则、预案内容、注意事项和演练等方面进行要求与规范,对企业安全隐患防微杜渐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编制依据
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首先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因此,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就是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
分析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就是不但要分析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但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包括: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类型;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发生的过程;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容器爆炸、火灾等);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事件之间的联系;每一个事件的后果等。
预案内容
在对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及事故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对编制预案确定了基本原则,那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单位、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进行编制,同时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编制预案内容重点涉及: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危险报警的设置、报警方式、与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法等。
应急系统
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应急控制系统如图显示:
在编制预案中应考虑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执行。应急控制中心一般包括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担任。其职权是: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作出安排;向新闻媒体公布权威信息;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预案分析 篇12
杨柳青电厂三期#5、6两台机组于1998年建成投产, 装机容量300 MW。三期化学水精处理控制系统采用了SIEMENS S5 PLC, 通过现场操作盘进行控制监视。三期输灰、三泵站、热网控制系统均采用了SIEMENS S5 PLC, 拥有独立的控制室, 通过上位机进行控制。2015年6月, 电厂对三期化学精处理系统、输灰及三泵站系统、热网系统进行了DCS升级改造, 构建了三期公用系统, DCS采用的是西门子T3000系统。
2 公用系统以太网的搭建
公用系统DCS包括#5CPP、#6CPP、CPP公用、#5输灰、#6输灰、输灰公用、公用电气、热网、输渣及三泵站系统等。
公用系统DCS共分配了12对控制器, 功能分配如表11所示。
公用系统DCS工业以太网, 见图1。
公用DCS工业以太网是100 Mbit/s交换式网络, 全双工通信, 带宽为200 Mbit/s, 分为上层网和下层网。上层网由2个西门子SCALANCE X212-2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环网, 连接的主要是公用系统服务器、2台操作员站、1台工程师站、1台历史站、2台打印机、公用系统OPC等。下层网由4个西门子SCALANCE X212-2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环网, 连接的主要是公用系统服务器、23面控制柜、4个CM卡、公用系统OPC等。上下层网之间通过冗余容错服务器进行连接[1]。
3 T3000通讯故障案例
2015年11月17日, 三期公用系统热网、公用电气等画面显示测点全坏, 画面无法操作。
现场检查系统AP诊断视图和ASD报警记录。公用系统发APG08~12组件发生故障、cmg01a~cmg02b服务器发生故障、APG01~07通讯故障、rtc通信故障等系统故障。导致公用系统热网、公用电气系统等画面测点全部报坏点, 画面无法操作。
APG08~12全部报故障, 上位机无法正常访问这些控制器, 而发生故障的系统画面就在APG08、09、10、11、12上。检查APG08~12控制柜AP均工作正常, 但有报警。判断为AP均正常工作, 不影响设备运行, 但上位机与AP之间通讯有问题。后检查公用网络柜, 发现下层网交换机Aut.G01故障灯常亮, 见图2。
4 T3000通讯故障分析处理
故障发生后, 当时对下层网交换机Aut.G01各端口网线接头及尾纤接头进行紧固时, 突然报警灯消失, 故障消失, 上位机恢复正常, 初步判断为交换机Aut.G01有问题, 但原因不明, 因此对三期公用系统下层网络进行全面检查, 公用系统下层网见图3。公用系统T3000下层以太网由4个西门子SCALANCE X212-2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组成虚拟环网。
4.1 下层网工作原理
总线系统为虚拟环网, 其上有若干SCALANCE模件, SCALANCE模件上有一组电子开关, 见图4。
当虚拟环网上所有部件均正常工作时, 其中必有一块SCALANCE模件的电子开关是打开的, 于是虚拟环网实际上是总线网。当虚拟环网上有一部件工作不正常形成开路时, 该电子开关闭合形成新的形式的总线网, 同时报警, 通知系统维护人员排除故障, 实现了冗余总线的设计。见图5[2]。
4.2 检查步骤
第一步:对Scalance X212交换机光线环网的线路试验。
(1) 断开Aut.G01.P14口与Aut.G02.P13口之间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2) 恢复Aut.G01.P14口与Aut.G02.P13口之间光纤, 断开Aut.G04.P14口与Aut.G01.P13口之间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3) 恢复Aut.G04.P14口与Aut.G01.P13口之间光纤, 断开Aut.G02.P14口与Aut.G03.P13口之间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4) 恢复Aut.G02.P14口与Aut.G03.P13口之间光纤, 断开Aut.G03.P14口与Aut.G04.P13口之间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此试验过程若光纤无问题, 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系统有任何影响。若有问题, 可能会导致公用系统所有测点变坏点, 画面无法监视操作。
第二步: (1) 断开Aut.G01前后P13、P14口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2) 恢复Aut.G01前后P13、P14口光纤, 断开Aut.G02前后P13、P14口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3) 恢复Aut.G02前后P13、P14口光纤, 断开Aut.G03前后P13、P14口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4) 恢复Aut.G03前后P13、P14口光纤, 断开Aut.G04前后P13、P14口光纤, 然后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此试验可能会导致公用系统所有测点变坏点, 画面无法监视操作。
第三步:恢复环网网路后进行Aut.G01交换机各个AP网线插拔实验, 检查系统状态及控制器切换是否正常。
此试验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系统有任何影响。
第四步:拔去公用服务器Automation Highway到Aut.G01.P12口网线, 检查画面是否正常。
此试验正常不会发生任何问题。若有问题, 会导致公用系统所有测点变坏点, 画面无法监视操作。
如检查出某根网线有故障, 需重新做该网线接头。
4.3 检查措施
(1) 整个试验过程加强热控和运行人员之间联系, 及时沟通。
(2) 运行人员加强公用系统热网、公用电气等画面监视。
(3) 整个试验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公用系统所有测点变坏点, 画面无法监视操作, 从公用系统通讯到单元的显示测点变坏点等故障现象, 但不会影响设备运行。
4.4 检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依照上述步骤及措施对公用网络下层网进行了检查。试验结果如下。
(1) 第一步结果
在对下层网4个交换机依次进行单个光纤拔插试验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均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环网切换正常。
(2) 第二步结果
断开Aut.G01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发生通讯故障, 故障现象与案例一致。
断开Aut.G02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发生通讯故障, 故障现象与案例一致。
断开Aut.G03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断开Aut.G04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原因分析:T3000系统服务器分主、辅服务器, 互为备用。主服务器对应下层网口1, 辅服务器对应下层网口2。Aut.G01、Aut.G02交换机P12口通过网线分别连着公用服务器的下层网口1、2。主辅服务器只有在服务器本身有问题的情况下, 才会切换。若主服务器运行时, 正常情况是通过网口1访问各交换机, 并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如果网口1有问题, 服务器保持原来主辅状态, 不会发生切换, 但可以通过辅服务器的网口2访问各交换机, 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若辅服务器运行时情况一样。
检查时, 公用系统为主服务器运行。当Aut.G01的P13、P14口光纤均断开后, 主服务器通过下层网口1只可以访问到连接交换机Aut.G01的APG01~07, 所以发生了案例现象。当Aut.G01的P13、P14口光纤恢复, 断开Aut.G02的P13、P14口光纤后, 仍然是主服务器运行, 通过下层网口1应能访问到与Aut.G01相连的Aut.G04、Aut.G03交换机, 应能访问到APG01~07和APG08~12。不应该出现案例现象。结果出现了案例现象, 因此判断Aut.G01有问题或与Aut.G04之间的连接已中断。当Aut.G02的P13、P14口光纤恢复, 断开Aut.G03的P13、P14口光纤后, 仍然是主服务器运行, 通过下层网口1应能访问到与Aut.G01相连的Aut.G04交换机。不应该出现案例现象。结果也没出现, 说明Aut.G01此时又正常了, 通过它能够访问Aut.G04。当Aut.G03的P13、P14口光纤恢复, 断开Aut.G04的P13、P14口光纤后, 仍然是主服务器运行, 通过下层网口1可以访问到Aut.G01、Aut.G02、Aut.G03。因此不会出现案例现象。
(3) 第三步结果
恢复环网网路后进行Aut.G01交换机各个AP网线依次进行插拔, 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画面显示正常。
(4) 第四步结果
拔去公用服务器Automation Highway到Aut.G01.P12口网线, 切换到公用服务器的冗余端口, 主服务器可以通过下层网口2来访问Aut.G02, 因此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画面显示正常。
综上, 判断故障发生时, Aut.G01交换机及其P13、P14端口线可能有问题, 而且时好时坏, 更换了Aut.G01交换机、更换了P13、P14两个端口光纤。公用系统网络工作正常。后又对更换后的公用下层网做了第二步试验, 仍然为主服务器运行, 结果如下:
断开Aut.G01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发生通讯故障, 故障现象与案例一致;
断开Aut.G02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断开Aut.G03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断开Aut.G04的P13、P14口光纤后, 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
此结果就与分析结果一致了。同时, 又依次对Aut.G01、02进行了断电重启, 发现只是发系统报警, 相关交换机报警, 但未发生任何通讯问题。原因为断电后, 公用服务器可以从另外一个非断电的交换机端口访问到其他交换机, 访问到APG01~07和APG08~12。因此通讯正常。依次对Aut.G03、04断电后, 结果一致。
5 T3000通讯故障应急预案
5.1 事件特征
公用系统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所有上位机部分测点报坏点, 画面无法操作。此故障因为影响运行监视操作, 需要及时发现并迅速进行处理。此故障一般是由于公用系统下层网与服务器连接的交换机及其光纤有问题导致。
5.2 资料介绍
公用系统下层网交换机在G0CKD02柜内, 位于#5电子间第6排。见图6。公用系统服务器与下层网连接的交换机为AUTG01和AUTG02。若公用系统出现上述故障, 一般就是由于交换机AUTG01或者AUTG02及其光纤有问题。
交换机AUTG01对应的冗余电源开关为图中的电气开关Q3A.03和Q3B.03。
交换机AUTG02对应的冗余电源开关为图中的电气开关Q3A.04和Q3B.04。
5.3 应急处置
公用系统发生上述系统通讯故障时, 热控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 按照下面方法进行应急处置。
(1) 检查公用系统下层网交换机AUTG01和AUTG02, 其中1个交换机故障灯亮。迅速紧固有故障的交换机上的光纤接头和AP网线接头。可能会使交换机恢复正常, 上位机恢复正常。
(2) 若仍有问题, 迅速将有故障的交换机对应的2个电气开关全部停电 (AUTG01对应Q3A.03和Q3B.03;AUTG02对应Q3A.04和Q3B.04) , 将故障交换机停电。会使上位机恢复正常 (重要提示:绝对不能将AUTG01、AUTG02同时停电) 。
保证上位机监视操作正常后, 对整个网络进行检查, 对故障的交换机、光纤、网头进行检查或更换。
5.4 注意事项
停电时认真核对设备编号, 防止误动。
绝对不能将AUTG01、AUTG02同时停电。
6 结束语
为防止T3000工业以太网再出现此类通讯故障, 制定了防范措施:一是机组运行时, 进行网络通讯日常巡视检查;二是机组停备时, 进行网络冗余切换试验, 而且对以太网交换机、尾纤头进行检查紧固。
摘要:介绍了西门子T3000系统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以太网通讯故障案例现象分析, 采取针对性的检查, 查找出根本原因, 解决了通讯故障问题。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探讨防范措施, 有效地保证了西门子T3000系统以太网通讯的稳定性。
关键词:热电厂,T3000,工业以太网,通讯故障,应急预案,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西门子公司.SCALANCE X工业以太网交换机[R].2011.
[2]安会平.SCALANCE X-204在西门子环网中实际应用探讨[J].新疆有色金属, 2010 (5) :63-64.
[3]侯茂胜.浅谈交换机故障诊断与排除[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3 (10) :9-10.
[4]王宏亮.西门子X200交换机环网功能在工业生产线中的应用[J].科技风, 2015 (6) :90-93.
[5]常秀玲.西门子交换机维护经验点滴[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C].2005.
【预案分析】推荐阅读:
学校预案汇总目录及预案05-26
应急用血预案及输血设备故障应急预案09-29
合生井控应急预案固井施工应急预案09-13
风险预案05-14
预案编制06-08
紧急预案06-09
疏散预案06-09
防洪预案08-02
应对预案08-17
预案建设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