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建筑材料(精选12篇)
再生建筑材料 篇1
天然纤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面对环境友好和资源的再生利用的极大需求,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建筑材料, 引起了不饱和聚酯树脂业极大的关注。
天然纤维成本低, 资源丰富且可再生利用, 不污染环境。建筑研究所的Roorkee等, 对剑麻和黄麻纤维解决吸湿性问题的潜在优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由天然纤维和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置于不同的温湿条件和不同的大气环境中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复合材料产品, 如层压板/护墙板、门、屋顶薄钢板、窗、模型浇铸复合材料等均可由这些天然纤维制品所替代。
对照现有的印度标准技术规范, 这些产品的适用性较好, 是一种可选择利用的环境友好的天然材料。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如板、门窗等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表面处理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如何?生物复合材料常利用无纺布麻毡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制成。其中大麻纤维的体积分数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来达到最佳化。
工业化大麻纤维的4种表面处理方式分别为:碱处理、硅烷化、冲挤锻造、丙烯腈处理。研究人员对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数、拉伸模数、储能模量、损耗系数、损耗角进行了测量, 并对所有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处理后, 这些生物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都有了提高。将上述生物复合材料和无碱玻璃纤维毡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比较。
为达到各种性能的平衡, 生产了由玻璃纤维和工业大麻制备的复合材料。GeetaMehta等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复合片状模塑料可应用于低成本房屋面板。运用新型“生物复合片状模塑面板” (BCSMCP) 制造技术制备了一种生物复合材料。此技术基于片状模塑料 (SMC) 制备法, 可实现大批量的连续生产, 易于工业化。
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纤维分散方法, 制备出低成本生物复合材料可用来生产各类面板, 用于房屋建筑和运输等方面。实验中依据ASTM程序, 对模塑样品进行不同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检测。生物复合材料是由不同的天然纤维制备的, 如大的蓝茎草、黄麻和工业大麻, 改变这些不同的天然纤维的质量分数, 通过BCSMCP方法可得到各种生物复合材料。用玻璃纤维来增强聚酯生物复合材料性能是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技术。
最近几年以来, 由于苯乙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 不饱和聚酯树脂面临很大成本压力, 尽管产品售价也在提升, 但似乎很难做到同步跟进。高成本对低端产品的冲击尤其大, 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效益下滑。面对严峻的形势, 各国纷纷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 研究出多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复合材料, 并将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再生建筑材料 篇2
项目新建建筑栋数多,材料、机械等投入大,各种建材、周转材料使用量大,为减少对现场对各种材料造成的浪费,现制度以下制度,各分区及各栋号遵照执行:
1、钢筋
现场钢筋下料必须根据图纸及国家规范完善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按照料单,对钢筋原材进行合理裁剪;
现场钢筋加工所剩边角料,进行分类整理堆放,对长度20cm以上的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线条植筋、构造柱拉筋、砌体拉结筋等。
对无法再次重新利用的短钢筋,必须整理堆放在废料池内,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2、模板
现场各栋号提交模板材料计划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需提交。墙柱模板配模完成后,模板安装和拆除应注意对模板的保护,减少模板的破损,提高模板周转次数。
现场加工的圆拱定型模板,使用完后,应予以完整保存,以备下次施工时使用。
现场模板加工剩下的边角料,可进行二次加工用于外架通道楼梯的铺设、现场绿化周边栅栏、外架踢脚板等。
周转所替换的模板,重新用于现场洞口封闭、临边防护。
3、木枋
现场木枋尽量做到完整使用,保持木枋的完整性,严禁随意对木枋进行切割。
木枋用于降板部位时,应用胶带将木枋进行包裹,木枋下垫放垫块,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木枋嵌入混凝土内,拆模时将木枋破坏。
木枋加工所剩短头,用于临边洞口防护、回顶顶头木枋等。
4、加气混凝土砌块
加气块在搬运时,做到小心轻放,减少搬运过程对砌块造成的破坏。
对于缺棱掉角较为严重、难以用于现场砌体砌筑的砌块,可在现场加气块切割机进行加工,重新用于现场砌筑。
对于加工后剩下的较大砌块,可用于现场厕所、挡墙砌筑。
5、混凝土
现场混凝土浇筑时,应根据图纸计算好方量,再向搅拌站报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混凝土运输、卸车时遗撒在路面的散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均匀铺设与沙土地面之上。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混凝土未用完,将多余方量用于现场地面硬化,严禁随意倾倒。
6、安全网
现场安全网必须按照方案要求绑扎牢固,做到满扎满绑。现场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将混凝土在外架上随意倾倒,造成安全网的污染。
现场材料周转必须使用悬挑卸料平台进行周转,严禁随意破坏安全网,平台使用完成后,周边安全网应及时进行恢复。
所有被替换的安全网集中交外架班组处进行集中存放,由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7、水泥包装袋
现场各搅拌站使用的水泥包装袋必须收集整理后交材料部,由项目部集中进行处理。
现场水泥包装袋必须在下午下班前,集中交材料部门,严禁私自带出施工现场。
8、涂料包装桶及其他包装
现场使用的防水涂料、油漆等包装桶,其他材料塑料或纸质包装,在材料使用完后,所有外包装必须交到材料部门,有项目部统一进行处理。
9、安全帽、卷尺
现场所有管理人员的安全帽、卷尺、雨衣等物资,各管理人员必须妥善保管。
安全帽、卷尺、雨衣等破损以后,严禁随意丢弃,必须到材料部进行以旧换新。
北京亟需发展再生材料与技术 篇3
一方面是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北京自身的“矿山”——废弃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北京市目前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10%左右。作为资源消耗型城市,北京产生大量的工业、生活废弃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废弃物中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再生资源的比重迅速提高,建筑、制造业等产生的可利用废弃物量也逐年增长。
利用废弃资源发展再生材料,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废材料带来的污染,另一方面,再生材料能有效缓解工业发展中材料紧缺带来的压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因此,北京急需发展可再生材料,建设材料循环通道。
发展再生材料是北京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进入“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必然选择。而除了能源、水资源之外,材料的再生利用将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突破口。
国外发达城市普遍重视材料的再生利用,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内部循环。例如欧盟是提倡循环经济比较早的地区,金属再生企业快速成长,禁止出口金属废料,已形成局部循环经济体系。
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塑造崭新城市形象,发展可循环再生材料十分紧迫。北京作为全国首都,有必要率先探索并建立材料循环再生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城市作示范。北京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发挥自身龙头作用,发展高水平再生材料产业,促进环渤海地区材料循环再生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北京发展再生材料的思路建议
北京发展再生材料,必须建立再生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并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在促进下游利用方面,主要依托现有工业企业,加强本身废料的回收利用,促进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并积极使用再生材料。同时再引入或扶持一些专门从事再生材料利用的企业,建设再生材料产业基地。
在促进上游回收处理方面,依托现有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整顿行业秩序,加强废弃物的加工处理环节,为下游提供高质量的再生材料。
在政策法规方面,应从法律法規上明确相关单位、个人、企业在再生材料回收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一系列有力的行政手段,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奖惩措施等构成合理的经济杠杆,扶持再生材料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在科技研发支持方面,由于材料产业的高科技含量特性,建设再生材料循环提出巨大的科技需求,需要政府在科研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否则技术壁垒将成为再生材料产业发展的极大阻碍。
因此,北京发展再生材料产业,必须展开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高水平的标准体系,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使科技资源更多集中到该领域上来。以废纸再生为例,当前急需推动废纸脱墨制浆先进技术的研发,否则将制约再生纸产品的质量,导致产业水平难以提升。其它再生材料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诸多的技术问题。
北京发展再生材料的目标定位
由于北京在环渤海的特殊地位,北京建设再生材料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北京再生材料产业,目标应定位于形成以北京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材料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北京一方面应充分依托自身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大力发展中高端的可循环再生材料与技术,促使其产业化,形成北京自身的循环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北京应积极发挥区域经济的带头作用,与周边省市开展互补式的循环经济合作,北京作为研发中心开发中低端的可循环再生材料及其关键应用技术,将技术应用推广和扩散到周边环渤海经济圈,同时,将不满足北京地区发展条件的循环再生材料、不可再生的城市废弃物经过无害处理后,通过现代化的物流渠道,在周边适宜地区进行循环利用,培育再制造基地,以形成循环经济的梯度开发结构,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上述不可再生废弃物对北京的环境负荷,又有利于北京周边地区可再生循环经济的发展。
再生塑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篇4
目前, 我国对废弃塑料处理方法中, 填埋占93%、焚烧占2%、回收利用仅为5%。因此, 塑料废弃物的直接利用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将废弃塑料回收处理破碎成颗粒或者直接使用在其他材料当中, 是目前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最佳途径和选择。再生塑料是将废弃塑料经过加工粉碎后形成的, 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 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能, 较好的电绝缘性能, 因此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建筑材料行业中。
1 在节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从目前国内外对废塑料的应用情况来看, 再生塑料主要用于制成各种保温隔热型的建筑材料。用废旧热塑性塑料和锯末粉生产阻燃建筑装饰材料, 所得的材料其阻燃性能达到国家标准GB5464—1985中规定的建筑材料不燃性材料的要求。以二级粉煤灰和42.5 R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 以废旧泡沫塑料为骨料, 辅以增水剂和自配的微胀剂, 研发成功了废旧泡沫塑料———粉煤灰防水保温材料, 已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 日本将废弃的塑料制成塑料颗粒, 并以此作为原料, 制成人工超轻质骨材, 其具有材质轻、隔热、高强度等优良的特性。
2 在道路工程方面的应用
在道路建设中将废弃的泡沫塑料作为一种新型道路隔热保温材料, 用来代替传统的防冻层, 以保障路基不产生冻结、聚流和层状冻晶体的析出, 并起到预防道路冻胀的作用。对废泡沫塑料稳定路基土和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进行试验, 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并建筑了实验道路。实验证明, 掺加废泡沫塑料骨料可以提高路基土, 特别是软弱粘性土路基的承载力。利用混合废塑料可改善道路沥青的性能。研究发现, 废塑料的掺加有利于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提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能。而且废塑料的掺加在一定范围内对于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建材研究院将废弃塑料应用在沥青路面中, 同样能够显著地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在国外, 匈牙利使用新技术将废弃塑料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 这种合成材料与沥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可用于铺路, 增加路面的坚硬程度、减少碾压痕迹的出现。我国重庆交通大学以焚烧垃圾渣、废弃塑料为对象, 通过研究、实验、设计和开发, 将它们改造成为一系列的筑路材料, 并应用在道路结构中, 提高了道路结构的工作性能。浙江宁波工程学院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 用于路堤填筑工程中, 可以明显地减少路基引起的路基沉降和对桥台台背产生的侧土压力, 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3 在混凝土方面的应用
将再生塑料粉碎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直接加入混凝土材料中可制作成新型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被称为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目前, 将再生塑料应用到混凝土中仍然处在研究阶段之中, 对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国外, 主要是将再生塑性颗粒部分替代或者全部替代混凝土中的骨料,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美国将废弃PET塑料瓶破碎成颗粒后按照不同的体积分数 (2%~100%) 将其加入混凝土中, 实验结果表明, 再生塑料颗粒的粒径、体积分数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十分重要。香港理工大学用再生PVC颗粒和膨胀粘土制作了非承重的轻质混凝土, 该型轻质混凝土具有低密度、更好的延展性、低于缩合较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腐蚀等优点。
在再生热固性塑料的应用方面, 将热固性的三氯氰胺塑料颗粒、粉煤灰和铝粉等混合制成塑料轻质混凝土, 其密度和强度等性能要求均能满足ASTMC-129-05TypeiⅡ的标准。将三聚氰胺—甲醛 (MF) 替代率从0增至30%时, 混凝土块的密度随替代率的增长而降低, 而抗压强度随替代率的增长而提高, 其原因是再生MF颗粒的形状、级配、强度等均比天然砂要好。
由此可见, 再生塑料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 并且能够获得优良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发展再生塑料改性建筑材料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4 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的展望
从国外对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再生塑料用于改性混凝土是完全可行的将塑料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清洗、破碎成颗粒状或粉状后掺入混凝土中, 所形成的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虽然在物理、力学等性能方面有所降低, 但能够约束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使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延展性。塑料本身不溶于水, 也较难溶于化学溶剂, 用其形成的塑料混凝土抗渗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有些塑料具有很强的高温稳定性, 耐热性能, 因此所形成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目前塑料改性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塑料品种繁多, 各种塑料之间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有必要选择塑料自身性能优异的品种研究相应的再生塑料对改性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
(2) 对于难以回收再利用的塑料废弃物, 特别是将热固性塑料再利用于混凝土当中具有更深刻的研究与应用意义。
(3) 塑料颗粒和水泥浆界面之间的粘结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应在这一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4) 关于塑料改性混凝土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能方面。有必要进行一些动力、冲击性能、抗震实验以及高温后的性能研究。再生塑料改性混凝土目前仍然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 有必要进行工程实际方面的应用研究。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使垃圾再生价值 篇5
面对很多地区的旧城改造,道路改扩建、城中村拆迁等产生建筑垃圾、废弃混凝土进行清运、破碎、筛分、制砖等,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的可靠性、产品质量、使用效率、售后服务等赢得了人民一致信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对于技术成熟、回收利用率普遍高于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处理来说,无疑是一片市场相当广阔的绿色产业蓝海。
我省城市垃圾中,建筑废弃物占了1/4。2012年省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已达到2400万立方米,然而5座建筑废弃物消纳场总消纳量为1934万立方米。可见,我省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能力与产生量有明显差距。
我省建筑垃圾处理的困惑也是珠三角乃至广东不少城市的共性。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资源化率仅为5%。在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5%。
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分筛生产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粉碎再利用,以制造出多种一级“再生产品”,例如石砖粉,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凝土再生材料等。这也是下一步再生产品,如空心砖、实心砖的前期必备原料。
再生建筑材料 篇6
一、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再生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建立示范工程,保证再生工程质量。
二、项目建设和设计单位应在公路改扩建及大中修工程设计时,优先采用路面再生技术。
三、建立具有路面再生施工能力、收储能力施工企业优先准入机制。
四、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再生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
五、省交通运输厅应根据交通运输部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出实施细则。
旧建筑的再生与转化 篇7
在这个脱胎换骨和触摸记忆的心灵历程中, 我们眷恋的记忆是什么, 而我们期待的改变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向心灵的寻觅、选择、平衡和把握的过程。这里通过一个旧工厂和一个新村落的改造, 表达了我们的记忆和期待。
凤凰·创意国际, 其原址为已停产的双流水泥厂。将规划建设成具有创意产业办公、交流、展览、旅游等综合职能的创意园区。一期综合改造设计主要区域为原生产厂区。
设计以原有厂房中广泛使用的水泥材质和水泥预制米字格图形为出发点。采用水泥、水泥预制块、木材、白铁皮、钢板、石子等同调性材料, 以深灰色、灰色、棕色为色彩基调, 以米字格、水字格等组合作为肌理图形。顺应厂房的现状和新的空间使用要求, 做出适当的增删修补。形成一个供创意产业进驻后在内部继续再改造的基础。
项目名称凤凰·创意国际二期综合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浙江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创意路1号
委托单位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项目规模建筑面积6726m2
项目时间2008开始设计, 2010年投入使用
凤凰·创意国际改造二期B区位于园区西北侧山坳中, 周边有林、有坡, 环境静谧。
秉承着整个创意园区源于现状, 隐于自然的设计原则, 二期设计理念在尊重自然和基地环境的基础上, 实践着对环境的特征塑造和功能场所的特殊营造。
建筑北依自然山林, 因自然高差形成3-6米两个高差台面。其上布置两排独幢办公建筑, 每幢建筑在统一的基本型制中通过层数、阳台、入口、楼梯间等不同组合, 形成富有韵律的个性变化。
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山林的空间特征, 以坡、林、绿为主题, 体现建筑的低调含蓄之美。楼之间的山墙间隙中设置台阶, 保留了原基地的特征符号。拾阶而上, 缝隙成为南北自然景观天然的视觉渗透走廊, 工作、生活隐于山林与绿树中。
项目名称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科技园画外桐坞艺术小镇建筑改造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市龙坞风景区
委托单位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15.64公顷
项目时间2011年
画外桐坞艺术小镇是以茶艺、山居为设计理念, 将民居改造划分为艺、场、核、溪、园、茶六个板块, 形成了“艺术小巷”“小溪风情”“茶园漫步”三条丰富多彩的特色带。
建筑改造在形式上以“杭州新农居”为底色的记忆叠加, 在彩色釉面砖和琉璃瓦的底色之上, 按照着空间构造谨慎而又随意地运用着这些记忆原型, 但尽量地采用砖、木、竹、卵石、铁艺来叠合这些记忆。
从村口的“竹围栏”, 到村里建筑的“烟囱”、“窗口”、“坡顶”, 院落的“墙”、“廊”、”树”、“井”, 一直走到村边的“晒台”、“竹栅栏”、以致采茶的“竹器”, 这些存在于现实或我们记忆之中元素, 作为我们设计的原型被有意识地用来表达空间的构造, 实现功能的意图, 触动我们的情感, 最后去促进形成生活的场所。
再生建筑材料 篇8
在美国,住宅与商用建筑的能耗已经超过工业能耗,成为最大的能耗体。而在中国,建筑能耗也已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一起成为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不断新增的建筑群体将使建筑能耗继续保持增长的走势。
面对这一增长趋势,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筑绿色建筑,2013年年初,由中国发改委和住建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年末,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将达到20%。同时从多方面系统化推进建筑节能,引导绿色建筑标准向保障性住房等公益性建筑推广,稳步提升新建建筑的节能质量及水平。
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节能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腾逸博(Tony Black)在2013年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曾表示:“目前,电梯市场已经积极调整策略、不断推出创新技术来推动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这其中,由奥的斯电梯研发的ReGen能源再生科技不但可以有效实现建筑节能,更可以实现‘造’能。”
2 电梯“发电”的原理
电梯牵引系统主要由轿厢、曳引机和对重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对重位于电梯井道的一侧,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到轿厢顶部,并通过自身重量来平衡轿厢重量,减少电梯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对重的重量通常是轿厢满载时重量的一半,也就是说,通常只有当轿厢载客量为额定载重一半的时候,轿厢和对重之间才相互平衡。因此,电梯实际运行时,轿厢与对重之间通常存在重量差。
当较轻的一端向下运行时,曳引机消耗电能完成工作。相反,当较重的一端向下运行时,该端的重力就牵动曳引机,使曳引机被动旋转,将重力势能转化成电能,曳引机即处于发电状态。因此,如图2所示,电梯通常在两种状态下处于发电状态:(1)轿厢端的重量小于对重端,并且轿厢处于上行状态。(2)轿厢端的重量大于对重端,并且轿厢处于下行状态。
3 ReGen能源再生科技原理
如图3所示,当曳引机处于发电状态时,电梯产生的能量经传统的非能源再生变频器中的制动电阻吸收,转换为热能挥发,造成能源浪费,污染了环境。
但是,奥的斯电梯的ReGen能源再生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取消了变频器中的制动电阻(如图4所示),转变为将电梯产生的能量反馈至建筑的配电柜,为邻近正在耗能的电梯或同幢建筑内其他用电设备提供可观的能量,从而有效降低建筑整体的能源需求,不断为建筑业主和住户节约能源。
4 ReGen能源再生技术节能效率分析
ReGen能源再生技术作为电梯节能的创新技术,究竟可以为建筑节约多少电能?与传统电梯相比,当ReGen能源再生技术配合奥的斯GeN2电梯系统使用,最高可节约75%的电能(如图5所示)。尤其是当轿厢与对重的重量差越大,楼层越高,电梯使用频繁,返回的能量就越多,即实际消耗电能大幅度降低,能源得到了高效利用。
此外,电梯的节能效率还会因驱动或曳引机的类别而有所不同。传统驱动或曳引机包含以下四种类别:液压驱动、无齿轮感应式曳引机、有齿轮感应式曳引机,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GeN2电梯使用的正是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
为更好地了解ReGen技术、GeN2电梯以及不同曳引机下的节能状态,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对比来了解配备ReGen技术的GeN2电梯的强势节能效果。
图6比较了典型住宅电梯市场(载重1000kg,运行速度1.0m/s,停8次,每年30万次启动)中六种使用不同变频器和不同曳引机的电梯的节能效率,分别是:使用ReGen能源再生变频器和GeN2曳引机的GeN2电梯、使用传统非能源再生变频器和GeN2曳引机的GeN2电梯、使用传统非能源再生变频器和无齿轮感应式曳引机的电梯、使用传统非能源再生变频器和液压驱动的电梯、使用传统非能源再生变频器和有齿轮感应式曳引机的电梯、使用传统非能源再生变频器和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梯。
通过对比发现,使用ReGen能源再生变频器的GeN2电梯不仅能有效降低电力需求高峰值,并且可以大幅减少能源消耗,最高可达75%。
当我们将同样的六种电梯置于典型商用电梯市场的条件下(载重1600kg,运行速度1.6m/s,停20次,每年30万次启动)实验,发现结果相同:使用ReGen能源再生变频器的GeN2电梯可以有效降低电力需求高峰值,并且减少能源消耗高达64%,如图7所示。
除得力于ReGen能源再生科技外,GeN2电梯的出色节能性同样源自驱动系统中的其他组件。举例来说,聚氨酯涂层的钢带比传统的钢丝绳轻20%,钢带自身出色的柔软性能够允许电梯系统采用小型化的曳引机;此外,GeN2电梯所采用的是小惯量型曳引机,其轴承部件为永久密封,有效节能的同时,也不需要额外润滑养护,进一步提升建筑的绿色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ReGen能源再生变频器产生的是清洁电能。通常来说,传统非再生变频器输入线电流畸变率最高可达80%,容易对设备造成干扰,导致电力系统各部件发热,甚至可引起设备工作异常。而ReGen能源再生变频器的输入线电流畸变率小于10%,显著减少对建筑电力系统的干扰及污染,有助于保护建筑内的敏感设备。
5 广州珠江城大厦节能实例分析
广州珠江城大厦是广州市第三高建筑,落成于2012年。该建筑地上建筑共71层,高度为309米。作为全球最环保的摩天大楼之一,该建筑致力于实现“零能耗”,采用了包括建筑风力发电、太阳能、高效节能空调及电梯系统在内的多项绿色科技。这些高效节能科技的应用使珠江城大厦与同类建筑相比在实际运营中减少了50%的能源消耗,其中,奥的斯GeN2电梯功不可没。
与普通建筑相比,建造类似绿色摩天大楼在成本上将有所增加。但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取消大型空调、锅炉和压缩机来实现空间的节省,将使绿色建筑的额外成本在5年内收回。这也是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选择奥的斯GeN2电梯的原因之一。
此外,腾逸博总裁在2013年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表示:“未来,奥的斯计划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更广泛的技术普及,并决定将ReGen能源再生科技应用于所有GeN2系列电梯中。”
6 ReGen能源再生技术的长远效益
推广绿色科技所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主要聚焦在人们对于绿色设计、建造及认证的成本望而生畏。诚然,绿色建筑的成本会超过普通建筑的成本,我们将其称为“绿色附加值”。但是,采用绿色技术所带来的成本附加部分可以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通过设施的费用节省、项目价值的增加以及员工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
换言之,绿色解决方案并非一定是昂贵的,它同样可以是经济实惠的。追求绿色科技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在项目初期就将绿色科技作为规划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充分利用规模化来大幅降低绿色建筑的成本。
ReGen能源再生科技不仅节约电能、节省电费、减少散热、有效降低大楼的废热负担,对大楼的环境有很大改善,同时为建筑的整体形象也带来巨大的提升。
从长远角度看,ReGen能源再生技术带来的效益更是惊人。如果中国今后十年新装电梯均采用该技术,将节省电能40.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一座中型发电站。如果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装电梯都选用能源再生变频器,则每年能省去8.7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一座一年发电100兆瓦的发电站,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减少37万吨。
如果将全世界已有电梯都更新使用能源再生变频器,则每年能省去15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一座一年发电1750兆瓦的发电站,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减少700万吨。
7 电梯行业节能化进展
目前,电梯行业积极主动承担起创造绿色低碳生活、持续提升人类生命质量的社会责任,并大力开发和推广绿色节能产品和技术,比如新型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
奥的斯电梯致力于将能源再生科技应用到从低速到高速全系列电梯,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节能。目前,通用变频器供应商供应的再生变频器价格较为昂贵,而奥的斯电梯改变了这种高价状况,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到这种革新的技术成果。
8 结束语
总之,技术与建筑可以实现从“能源消耗”向“能源再生”的转化;“绿色”对于社会是可以承担的,并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更多支出,甚至带来经济回报。
摘要:目前,中国建筑能耗已超过工业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如何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产品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促进建筑节能已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奥的斯GeN2?电梯独有的ReGenTM能源再生技术给建筑带来的绿色节能效应,并以广州珠江城大厦为例,分析了电梯技术给建筑带来的绿色效应及长远效益。
关键词:ReGenTM,绿色建筑,能源再生,节能
参考文献
[1]梁左燕.“2013中国绿色建筑峰会”拉开序幕.新华网上海频道.http://www.sh.xinhuanet.com/2013-11/22/c_132910246.htm
建筑污水再生回用与雨水利用 篇9
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但是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严重污染,世界上有80个国家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我国更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贫水国之一。我国660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缺水,且随今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必然将进一步加剧缺水危机。到2050年全国需水量将接近可利用水资源的极限。我国用水效率跟先进国家比相差甚远(1997年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63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因此必须实行“节流、开源与保护水源并重”的方针,在城市及各行业中加大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的工作,降低水耗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紧张状态。
2 建筑用水
根据建筑物性质不同建筑可分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建筑用水由室内用水和室外用水组成。按建筑用水的用途又可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其他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绿化和浇洒道路用水、工艺设备用水、车辆冲洗和循环补充用水、不可预见用水等)。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用水会不断增加,为此必须全面深入开展建筑节水工作,绿色建筑应把污水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作为重中之重,以保护自然珍贵的水资源。在建筑中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统筹考虑市政供水、再生水、雨水、海水等传统水源与非传统水源并用,以达到提高用水效率及节约用水的目的。
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领域是冲厕用水、空调系统冷却水、洗车用水、绿化用水、浇洒道路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以上用水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从事水事活动的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水环境恢复和社会用水健康的活动中来。只要人人都节水,水危机就一定能缓解。
3 建筑污水再生利用的优势、可行与综合效益
建筑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将建筑污水作为非传统水源进行回用有如下优点,即可就地处理并回用;能节省长距离输水管网的建设成本;因分散处理规模小、处理灵活多样、因地置宜选择适合的再生处理工艺;可减少污水排放量。
建筑污水再生利用的可行基于不同建筑污水水质的不同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及生活排水。住宅优质杂排水水质指标是BOD5<80mg/L,CODcr<150mg/L,SS<100mg/L,总固态物<220mg/L,pH:7.3~8.0,阴离子表面活化剂:5.0~8.3mg/L。
国家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卫生间与厨房排水应分别排水直至室外。这样采用优质排水作中水水源回用于冲厕、绿化等用途是切实可行的。我国城市住宅中用于冲厕和绿化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32%左右,而淋浴、盥洗和洗衣机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8%左右,若考虑1.15安全系数(32%×1.15<38%),由此可见住宅中淋浴、盥洗和洗衣机等优质杂排水再生后能满足冲厕和绿化用水的要求。
公共建筑优质杂排水再生回用首先要进行水量平衡:
再生利用随水处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分散式处理技术发展,为建筑再生水回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膜分离处理、自然处理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建筑污水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絮凝过滤膜分离技术、还有分散式一体化设备。
再生利用的综合利益按再生水项目设施投资小于总产出时,则该项目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合算的。总产出指节省城市引水、净水的边际费用,节水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环境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行费。
总之再生水利用是一种经济、安全、合理的降低建筑水耗的途径,亦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经再生水回用民意测验表明,再生水用于冲厕所、浇绿地、喷泉、洒道路、洗车同意率达84%~90%。同时国家和地区都相应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和减少对水资源的开发,提倡和鼓励使用再生水。如新出台的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要点和技术导则就明确规定:新建生态小区应建立再生水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其使用量宜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小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和公共卫生等用水宜使用再生水或雨水;同时导则对再生水利用的水源、安全要求、管网设置、取材及再生水的处理工艺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3年颁布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2006年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建筑与小区再生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这些都说明污水再生和雨水利用势在必行。
4 雨水利用的条件
雨水利用要根据不同地区雨水的水量、水质情况来确定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我国地域辽阔,降雨量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不同地区降雨量及降雨历时差异较大,且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雨所形成的径流也有较大出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 600mm,淮河、秦岭以南大于1 000mm,东北、华北地区为400~800mm,西北少于400mm。南方6~9月降雨量占全年雨水量的60%~70%,北方6~9月降雨量占全年雨水量的85%。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雨量,如北京年降雨量仅为600mm左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1 800~2 000mm,东南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如上海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096mm,陆地年蒸发量多年平均为716mm低于降雨量。因此南方多雨城市应大力开发雨水利用工程,用于补给地下水、浇灌绿化、景观环境、洗汽车等用水。北方地区虽然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更应注重雨水回收与利用,总的说来我国雨水资源还是丰富的,年降雨量达6 100亿m3,若能将雨水收集和处理,作为生活杂用水或景观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便宜、且工艺流程简单、水质更可靠、细菌和病源菌污染率低,其出水的公众接受性强。
5 雨水利用的措施
雨水利用分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前者用于绿化、冲洗道路和停车场与汽车、景观用水及建筑工地用水;后者用于渗透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城区水涝危害和水体污染等。
还有生态园区雨水综合利用,达到建筑、园林、景观和水系的协调统一;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6 公司雨水利用工程简介
公司于2006年先行开发飞行区部分服务道雨水收回用作消防用水的工程实例。
该部分道面宽20m,长330m,加上末端停车场道面,共约7 000m2,在道面一侧砌筑排水明沟,沟宽0.6m,沟起端深0.65m,由于道路坡度为0.8%,排水坡度与道路坡度同。
按厦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Qs=qψF,径流系统取ψ=0.9,重现期取5a,F=7 000m2,则Qs=233l/s。
系统由集水明沟、沉砂池、消防水池组成,该系统属雨水直接利用。
机场飞行区环境洁净,属轻度污染,道面径流雨水含极少量的砂尘,故在消防水池前设置沉砂池作为预处理设施,消防水池兼作沉淀池,池底设横披2%,纵坡1%,以利暴雨收集沉淀后排放沉淀之泥沙,消防水池总容量为724m3,其中消防用水量为500m3,消防储水量控制水位线以上的水用于飞行区消防抢救站作浇洒停车坪、绿化浇灌及洗车。该消防救援站有9台消防车(含水罐车、泡沫车等)。消防车从消防水池直接取水,设3个取水口。
7 处理工艺流程图
公司南部区建筑生活用水设置了日处理量为2 000m3污水处理装置。
处理工艺流程是:
本工程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96年8月设计,1998年竣工投入使用,本人参与施工与管理,经多年运行处理效果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出水达到绿化用水水质标准。
前期出水没有进行利用,现已着手就近用于候机楼到达厅水景区绿化地及花木苗圃浇灌用水,将绿化主供水管由原来的市政自来水改为污水再生水,绿化供水支管仍可利用,在污水处理装置消毒池增加绿化浇灌水泵Q=45m3/h,H=22m,N=5.5kW(2台)。
8 公司三期工程即将开始
工程包括飞行区扩建、国际候机楼及相关配套用房,在三期工程中将按国家相关规定分质供水,同时建立再生水系统和雨水用水收集利用系统。
公司是用水大户,节水可望达到50%。
9 结 语
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缓解水资源短缺,节水是最有效的措施,各行业,单位与个人都应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只要人人都注重节水,水资源危机定能解决。加强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的无效损耗。
参考文献
[1]陈立主编.绿色建筑水循环安全保障.
建筑垃圾再生品行业标准出台 篇10
据了解, 标准规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分类和产品标记、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标准适用于以水泥、再生骨料等为主要原料, 经原料制备、振动压制成型、养护而成的实心非烧结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根据其是否有装饰面层分为普通砖和装饰砖两种, 普通砖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和墙体, 装饰砖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体。
作为国内首次编制的建筑垃圾再生品类行业标准, 《碎砖瓦建筑垃圾再生砌墙砖》的出台填补了国内空白, 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砖块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同时对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未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以及市场需求将呈现良好态势。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是指将拆迁后的砖块、混凝土块、水泥块等垃圾, 利用设备粉碎、筛选, 重新制成建筑材料, 用于道路、房屋等的建设。
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将建筑垃圾经过初步清理, 分拣出可回收的钢筋和木材后, 再把砖石、水泥混凝土块经过破碎设备破碎成骨料, 经过振动筛筛分分级, 除去杂质, 形成一定粒径要求的建材原料。
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以水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等为主要原料, 经原料制备、振动压制成型、养护制成的实心非烧结砖, 包括普通砖和装饰砖等, 例如生产1.5亿块标砖可以消耗建筑垃圾40多万吨, 节约堆放垃圾占地160亩。
再生建筑材料 篇11
关键词:汽车塑料制品;循环经济;再生利用
人们的生活由于塑料的普及而有所改善。塑料的成本低,而且具有再利用性。对各个领域作废的塑料制品经过技术处理后,才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但是,随着废弃塑料越来越多,而处理塑料制品的技术更新速度慢,就会导致很多的塑料制品没有循环再利用,而是露天堆放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废旧塑料回收以及在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汽车生产量的增加。
一、汽车塑料制品材料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现代汽车产业中,塑料以及成为重要的部分,相应地,车用塑料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是塑料产业已经成为了一项高增长产业。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所使用的塑料消耗量在塑料的总体消耗量中已经超过了10%,而且汽车生产量呈与日俱增的趋势,也必然预示着塑料产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汽车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就需要按照规定报废。从中国的汽车报废情况来看,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了7500万辆,而平均每年的所报废的汽车量就已经超过了250万辆,占有汽车保有量比例的0.03%,而且还呈现出每年递增趋势。汽车拆解企业数量也适应市场行情而增加,目前中国的汽车拆解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1]。这些汽车废塑料被拆解下来之后,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技术处理措施,甚至一些企业采用了焚烧的方式,导致污染物被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也有一些企业会采用填埋的技术处理方式。由于塑料化学物质的降解周期是很长的。根据塑料材质的不同,较为容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可以在一年之内,但是,多数的塑料制品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些塑料制品即便是200-400年也不一定可以降解。这些塑料制品如果被埋在地下,要完全降解需要1000年时间。可见,如果车用废塑料没有及时地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隐患。
二、充分认识到车用废塑料的应用价值
虽然车用废塑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其是再生利用资源,且经济利用价值是不可小觑的。将车用废塑料经过技术处理后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可以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而且还能够解决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目前的汽车内装饰材料来看,已经趋于塑料化,而且正在向汽车的外装件延伸,包括车身结构以及各种汽车构建,都已经开始使用塑料材质。从而可以看出,未来汽车构建所使用的材料,将会是以塑料复合材料为主,还会使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性能树脂材料。如果汽车高性能树脂材料成为汽车用的主要材料,如果汽车在若干年后报废,这些车塑料还可以再生利用,这种资源循环利用塑料资源的方式可以降低资源使用率,避免环境污染。
从目前汽车所使用的塑料材料来看,以几十种高分子材料为主。现行的一些大型汽车公司为了减少车用塑料的使用量,会减少使用塑料的种类,让车用塑料实现通用化,以便于这些塑料材料可以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塑料材料的使用成本。从这一点可以看车,车用塑料制品的材料选择关乎到塑料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价值[2]。充分考虑到塑料材料的回收再生以及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是非常必要的。但事实上,目前的车用材料制品超过四分之一已经无法有效回收并循环利用了。这些塑料材料的组成成分中包括有橡胶、玻璃和各种纤维质。
三、车用制品塑料再生利用新技术
现行的车用制品塑料可以通过使用物理改性的方法进行改性处理,可以采用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技术、增韧改性技术。其中,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技术是在废旧废塑料中适当地加入活化无机粒子,使其温度性能提高,以达到可再利用要求,还要使用具有良好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对这些塑料进行技术处理。增韧改性技术是对塑料的弹性进行处理[3]。比如,将塑料的聚合物中加入橡胶或者热固性树脂,以使塑料的韧性增加。目前又出现一种增加塑料袋韧性的方法,即将刚性粒子加入到塑料制品中,可以增加塑料的弹性。车用制品塑料的技术处理,各个国家都普遍采用光降解方法,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将塑料进行光降解处理,就是将高分子聚合物融入到光增敏基团中,使其提高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当塑料接收到紫外光之后,就会在光化学反应作用下而大分子链断裂,是塑料转变为低分子化合物。但是,对塑料进行光降解技术处理,很难控制讲解的速度,就会导致车用废塑料的光降解处理受到技术局限。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汽车业达到发展,车用材料数量猛增,给塑料制品的再生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以循环经济的视角对汽车废旧塑料制品进行技术处理成为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明确,针对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进行研究,将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肖九梅.汽车塑料制品材料的再生利用[J].资源再生,2012.
[2]张友根.全套方案实现汽车塑料件绿色化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3.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节能的探讨 篇12
1 可再生能源概述
可再生能源, 顾名思义, 它不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 是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因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 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能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进一步改善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近1/3的行业, 定义核心发展目标早已包括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对建筑业提出的要求, 我们认为, 必须把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研究与实施放在首要位置上。在中国,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就要解决建筑领域的能耗问题, 这样才能谈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 具备相当大的开发和利用的潜力, 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我国境内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作为一种新能源, 太阳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等显著优势, 应用价值极高。具体来讲,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 它具备这些优点: (1) 使用免费。 (2) 不会产生运输成本。 (3) 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另外, 太阳能还能够被土壤吸收, 进而被转化为地热能。地热能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新能源, 其不仅量大, 而且分布面广, 与太阳能一样, 同属于可再生能源。在当前的能源形势下, 积极开发、应用以太阳能、地热能为代表的新能源, 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巨大优势, 其开发热潮不断升温, 已经成为了近几年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人们对能源危机的理解更为深入, 对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均有了新的认识, 可再生能源也因此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更高的关注度, 可以预见的是, 在未来的发展中,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提供热水、供暖制冷甚至发电等领域中的应用都将越来越普遍。
2 地热能
地热能应用在建筑物中, 主要指的是借助热泵抽走低温热, 为建筑提供热水, 在夏季的时候, 利用热泵, 建筑能够实现热能输送。借助热泵获取热能的技术可以分为两种: (1) 土—气型地热泵技术。 (2) 水—水地热泵技术。前者指的是由土壤地下水中获取热能, 并分散至各个房间, 使其以热风、冷风的形式满足人们的需求。后者指的则是借助热泵机实现热能向热水或冷水的转换, 并将其分散至各个房间, 再利用风机盘将其转换为热风或冷风, 以此来满足人们制热、制冷的要求。开发地热能的过程中, 应注意选取合理的地理位置。建筑物建设之前, 应先进行科学规划、勘测地基, 一般来讲, 建筑位置最好选在地热能量大的地方, 同时, 还要注意预留好空洞, 为安装热泵、实现热能传输奠定基础。
3 太阳能
3.1 太阳能热水技术
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分为小型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两种。前者一般作家用, 应用范围较广, 但是, 由于多为用户自装, 因此, 并没有与建筑高度结合。另外, 此种情况有时候会损坏建筑功能或影响外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建筑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可能性。后者一般应用于大型工厂或学校, 与建筑有着较高的结合度。
3.2 太阳能制冷技术
太阳能制冷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干燥冷却系统等。由于具有经济、可靠等优势,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在该系统中, 太阳能集热器是技术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该系统中可以应用的集热器包括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聚焦集热器等, 但是由于每一种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限制了其应用。
3.3 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
受环境影响较大, 在太阳辐射充足时, 太阳能提供热水、发电或供热制冷等所需的热量满足要求, 如遇阴雨天或者夜间无太阳光, 即储存的太阳能转化的能量不充足时, 地源热泵是强有力的后盾, 不用担心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太阳能和地热能可以很好地相互补充, 避免了用电用热高峰期带来的影响。
4 风能
除了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应用, 风能、生物能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利用风能指的是借助风力发电系统实现风能向电能的转化。在这方面, 相关的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并具有成本低、清洁、无污染等优势, 因此, 应用范围极广。从时间上来讲, 风能也是近几年开发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几种可再生能源之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合理利用风能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压力, 再加上技术可靠性高, 此种可再生能源已然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新能源之一, 对经济发展来讲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的风能资源在很多地区均有应用, 就效果来看, 其不仅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供电压力, 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风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众多新能源的优势, 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其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系统建造成本较高。
6 结语
随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 寻求可再生资源无疑是各国政府和科技界不二的选择。以耗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 使得发展与生态、资源、持续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 建筑节能技术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只有在未来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来缓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恶化、不可再生能源枯竭等方面的矛盾。以此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恶化, 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魁, 张正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城市研究, 2010, 02:35-39.
[2]潘青.某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3]宋健.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化评价模型与实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14.
【再生建筑材料】推荐阅读:
旧建筑再生09-30
建筑垃圾再生砖11-28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使垃圾再生价值11-09
浅谈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途径12-2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设备推动移动破碎筛分技术推广 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化07-04
再生材料11-30
冷再生材料08-21
再生利用07-15
脱硫再生10-19
回收再生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