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2024-05-13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共8篇)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1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 由于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迅速膨胀, 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城市治污成本增加,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节节攀升, 不堪重负。为了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象入手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 (William Baumol) 于1967年建立了一个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包括的命题主要有:1) 停滞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会无限增长, 而技术进步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会保持不变;2) 具有一定需求弹性的情况下, 停滞部门的产出将会下降, 并有可能最终趋近于零;3) 如果两部门产出比例为一常数, 那么,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将会转移到停滞部门, 而技术进步部门的劳动力将会趋于零;4) 如果两部门产出比例不变, 相对于劳动力增长率来讲, 全部产出增长率将会下降。

非均衡增长模型表明, 在生产率增长内在非均衡的经济体系中, 由于名义工资的同水平增加, 则会导致停滞部门的成本不断累积上涨, 其结果是, 如果该停滞部门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则对其产品的消费成本将越来越大, 即出现“成本病”现象;如果该停滞部门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 则人们将因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而不得不减少对它们的消费, 致使其市场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如要维持生产率较低部门的产品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就必须使资源不断涌入该部门。而服务业就是一个生产率增长水平较低的部门———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提高贡献较少。那么, 资源不断移向服务业是否一定不利于总体生产率的增长呢?假如不是, 进行怎样的经济结构调整才是促进总体生产率增长的最优选择呢?

二、理论的发展与修正

(一) 渐进停滞理论的提出

由于非均衡增长模型对经济停滞的预言特别适用于研究服务部门的产出增长和就业行为的解释, 因为服务业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讲具有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为了使模型更具有解释力, 鲍莫尔于1985年对非均衡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 在原来模型中引入了除技术停滞部门和技术进步部门外的第三个部门, 即渐进停滞部门, 从而提出了渐进停滞理论。

在渐进停滞理论中, 渐进停滞部门的产出由两种要素组成, 一是来自进步部门的“进步成分”, 一是来自停滞部门的“停滞成分”。在初始阶段, 渐进停滞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并且生产成本亦呈下降趋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渐进停滞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将趋近于产出停滞成分要素的停滞部门。鲍莫尔进一步运用美国计算机产业和电视广播业的观察数据对渐进停滞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 验证了渐进停滞理论模型的预言。

(二) 奥顿对渐进停滞理论的修正

尽管非均衡增长模型及渐进停滞理论的提出对当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现状具有很大的解释力, 但奥顿还是认为渐进停滞模型存在不足, 他认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只对那些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产业适用。奥顿提出, 对于那些应用中间产品 (非初级产品) 的产业, 停滞部门的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并不会降低整个经济的生产率增长率, 只要停滞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于零, 经济总体生产率增长率就不会下降。

奥顿运用生产率增长的产值增加值模型对包含中间投入品产业的经济总体生产率增长问题进行了论证, 他发现:只要部门1的生产率增长率为一正值, 总生产率增长率就会提高。于是奥顿得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如果资源移向金融和商业服务部门, 尽管其生产率提高缓慢, 但总生产率增长率并不会下降。恰恰相反, 如果资源移向生产中间产品的停滞部门, 总生产率增长率将不降反升。

奥顿对渐进停滞理论的修正, 改变了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对经济停滞的悲观预期。一些停滞产业将通过向进步部门提供中间性投入产品而对总生产率增长做出贡献, 因此, 发展这些提供中间投入要素的“奥顿产业”成为逃避经济停滞的一种路径。

三、数据分析与问题揭示

(一) 广东服务业发展阶段成果

(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速较快, 从业人员比重稳步上升。

“十一五”时期, 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6.3:50.4:43.3调整为2010年5.0:50.4:44.6, 从而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动。“十一五”期间,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较快, 从2005年的1496.9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954.02万人, 年均增加91.42万人, 年均增长5.5%。广东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5年的32.1:38.1:29.8转变为2010年的26.6:39.4:34.0,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5.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上升1.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上升4.2个百分点, 且比“十五”时期多提高1.9个百分点。

(2)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

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79-1985年的35.9%提升到“八五”时期的最高水平63.6%,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后逐步减弱, 至2006-2009年平均为55.7%。第三产业的推动力不断增强,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的38.2%, 稳步提升到2006-2009年的42.4%。

(二) 广东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同时,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仍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广东产业层次总体偏低, 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仍然突出。

(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待提高, 高素质服务业人才不足。

在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大的同时, 广东劳动力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过低, 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比重为60%~75%) 的水平, 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比重为30%~45%) 的平均水平。这表明, 伴随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此外, 广东服务业的技术手段普遍不高, 标准国际化程度整体较低, 高素质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 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全球化的企业集团, 这使得广东服务业无法与国际竞争从而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输出服务。

(2) 部分行业开放程度较低, 国际竞争力不足。

从《广东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告》显示, 铁路、民航、邮电和电信行业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占实收资本分别为0.7%、12.9%、11.5%、14.9%, 市场化程度较低。致使这些服务行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在服务品质还是在服务技术上, 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从国有、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数据显示, 第三产业为38.9%, 远高于第二产业的13.1%, 反映了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远低于第二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国有、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50.3%, 主要是实收资本占绝对份额的企业管理服务行业国有、集体资本占5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国有、集体资本占40%以上。

(3) 工业对服务业依赖程度低, 第二产业对服务产品的消耗主要在低层次传统产业。

从《2007年广东投入产出表》数据显示, 广东省内工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仅为0.0719, 分别低于北京、上海的0.1264、0.1625, 也低于日本的0.1692、英国1963年的0.1032、美国1965年的0.0959, 这表明两部门之间的直接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过低。工业对第三产业的消耗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016) , 批发和零售业 (0.015) 等传统产业上, 而对层次较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消耗分别只有0.0020、0.0001、0.0022, 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对高层次第三产业的消耗过低制约了自身的效率提高, 也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理论对政策制定的启示

在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里, 劳动供给、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在总产出中的份额都是不变的, 经济体为一个封闭经济。要避免停滞陷阱, 就必须提高劳动供给、促进停滞部门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开放。而由奥顿的理论可知, 第三产业可以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增长。要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促进广东省服务业健康发展, 根据理论制定决策尤为重要。

(一) 加强技术转移和组织创新, 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随着广东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后工业经济”或者“服务性经济”的到来,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亦将日趋增大, 因此, 在当前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刻, 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不断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是促进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引进新技术、新技能和组织改进是一个重要的逃避“停滞陷阱”的路径, 将技术进步转移到以前停滞的服务业中, 可以刺激先前停滞部门的生产率增长, 有助于控制劳动力从进步部门向停滞部门的移动, 推迟渐进停滞。同时, 进行服务业组织改进和创新, 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激励, 可以提高服务业企业治理效率, 促进生产率的增长。

(二) 吸引和培养先进人才, 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比重

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保证, 现代服务业要求社会提供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教育等服务企业需要大量先进技术人才, 广东省应根据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与趋势, 一方面要积极吸引省外先进技术人才,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同时要充分发挥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增强专业人才教育与服务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对接性,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服务业注入急需的人力资本要素。

由于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 (如社会服务业等) 的投资回报率太低, 不具有投资诱惑力, 而那些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又是一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或垄断性的行业, 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现代服务业。为鼓励投资回报率偏低的第三产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给予一定期限内的免征或减征营业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等税收上的扶持成为必要。

(三) 提高工业与服务业关联度,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要转变广东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及政策引导, 加快研发力度, 提高诸如金融、保险、信息、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促进广东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 集中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融合, 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 依靠信息、研发、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经济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其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它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是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也是广东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关键。

(四) 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 提高国际竞争力

消除服务业体制性障碍, 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 是促进广东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实施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等措施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引进外资投资方式, 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强化竞争提升自身竞争力。广东省应积极利用自身毗邻世界一流的服务业中心香港的区位优势, 在2010年签订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下, 进一步密切粤港服务业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香港的资金、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 进一步推进各产业市场化改革,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大力提升自身服务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2

一、填空题:

1、需求是()和()的统一。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与()之间的关系。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4、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可用需求函数表示为()。

7、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

8、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的变动表现为()。

9、供给是()与()的统一。

10、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与()之间的关系。

11、供给曲线向()倾向,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变动。

1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3、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的变动表现为()。

14、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的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1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与()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和()相交时的价格。

1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17、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18、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

19、市场经济应当具备三个特点是()、()、()。20、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是()、()、()。

21、支持价格一定()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22、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了()和()两种形式。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元的的卡中山装若干套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3、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4、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5、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有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6、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A、收入的减少引起的减少 B、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的减少相同

7、需求曲线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 C、垂线

8、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A、需求的变动 B、收入的变动 C、需求量的变动

9、供给曲线是表示:()A、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供给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C、供给量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10、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A、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C、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11、均衡价格是:()

A、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B、固定不变的价格 C、任何一种市场价格

12、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3、供给的变动引起:()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14、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

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价格

15、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16、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A、产品大量积压

B、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的产品 C、黑市交易

三、判断正误题:

1、需求量是流量。

2、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3、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4、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5、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6、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7、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8、供给量是存量。

9、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11、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12、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厂商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反之。若是商品短缺时,居民户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13、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14、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16、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价格调节经济。

17、价格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18、在现实经济中,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对经济一定是有利的。

19、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20、某种产品的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21、限制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22、某种产品的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其均衡价格。

23、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就要对供给不足的部分实行配给制。

四、问答题: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用叙述法、表格法、图形法、模型法这四种方式表述需求定理。

3、需求量的变动也需求的变动有和不同?

4、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5、用叙述法、表格法、图形法、模型法这四种方式表述供给定理。

6、供给量的变动也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7、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8、什么是供求定理?

9、什么是市场机制?它有哪些特征?

10、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是什么?

11、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12、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为什么?

13、在通货膨胀严重时采用限制价格政策有什么好处?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浅谈中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 篇3

(一)确保金融稳定和抵御外部风险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国际外汇储备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都呈现递增的趋势。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加强新兴市场国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防范货币的错配风险,应付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风险。由于中国的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且有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在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方面显然已无用武之地,相对而言,稳定金融体系和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外汇储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中国的短期负债较小,还本付息压力不大,但中国的FDI存量已达到5000亿美元,在高资本报酬率、人民币升值及政府隐性担保的驱动下,外国直接投资者把大多数投资收益留在中国再投资。当外资达到一定规模时,一旦受到国内外的突然冲击,外商可能集中撤出投资,从而导致国际收支严重恶化,因此适度的外汇储备增长对防范潜在的国际收支危机尤其重要。

(二)稳定汇率的主动性干预需要

稳定的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金融资产的汇率变动风险,因此往往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而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显然增强了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2005年以前,虽然中国官方宣称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执行的却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和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必须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而即使采用灵活的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相对稳定,使用外汇储备对汇率进行干预也是必要的。目前中国已开始逐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但为了避免过快升值对外需造成冲击,在短期内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稳定增长的外汇储备。

(三)储蓄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减投资的差额必然会转化为净出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投资率很高,而储蓄率更高,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远大于中国家庭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有研究表明,储蓄-投资缺口与经常项目顺差有很强的相关性和联动性。造成中国储蓄率过高也就是内需不足的原因可以有多方面的解释,中国绝大多数居民收入增长率长期低于GDP的增长率,直接导致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下,内需的不足只有通过外需的拉动来满足。然而,由于内需的增长需要对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短期内难以完成,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资本项目不出现重大逆转的前提下,外汇储备也会随贸易顺差的增长而增长。

(四)资本流动与管制不平衡

资本流动和管制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宽进严出”(即外资进入中国十分容易并享受超国民待遇,而资本流出受严格管制)。长期以来实行的盯住汇率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资流入的风险贴水,造成了更多的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入相比,资本流出的步伐缓慢。一方面因为大部分本土企业竞争力不强,不具备跨国投资的经验和管理能力,对外投资还停留在资源开发和来料加工贸易上,虽然政府鼓励本土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但真正出台的扶持政策却很少;另一方面,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国家对在外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仍然实行严格的管制,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五)国际热钱加速流入

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近期中国有出现金融资产的价格膨胀,这些无疑给国际热钱树立了风向标,引导国际热钱加速流入中国。

热钱的流入并未因为2005年央行发布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公告而减缓,相反,由于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强化了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特别是流入中国的金融资产市场,加剧了资产泡沫的膨胀。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国际热钱持续流入套利,由此引起外汇储备节节攀升,在2006年4月达到了8537亿美元,所以减少国际热钱流入势必要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否则外汇储备还将加速增长。

二、调整非均衡增长的对策

一是实行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在短期内无法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那么只有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非均衡增长,为降低减值风险,必须优化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并适当用外汇储备对外采购石油、稀有金属等战略储备。政府应借鉴挪威、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管理外汇储备的成功经验,加快成立专业的外汇投资公司,对外进行战略投资,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二是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巩固和扩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果,确保金融稳定和增强抵御内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使国内储蓄畅通无阻的转化为投资,减少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并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开发金融创新产品,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三资企业利用国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使国内居民有更多的投资选择余地,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三是加快和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使改革真正减轻居民负担消除其对外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扩大内需,由此降低储蓄-投资缺口。通过各种制度建设和结构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四是从制度制定上减少外资的过度流入。取消给与FDI的超国民待遇,减少地方政府的引资冲动,并把FDI的引入从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中剔除。降低甚至取消资源稀缺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帮助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进行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缓解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五是适当放松资本管制。特别是逐步开放资本流出,增加QDII的额度,而对国际投机资本仍然要加强管制,并防止国际游资通过经常项目进入中国。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让人民币根据市场供求决定汇率,强化汇率传递资源稀缺性信号的作用。

摘要:中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的具体对策:实行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加快和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从制度制定上减少外资的过度流入;适当放松资本管制。

关键词: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双顺差,人民币汇率

参考文献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4

江西省作为我国经济落后省份, 要发挥其后发优势, 从中西部崛起, 在注重江西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同时, 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从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长期均衡分析的角度, 来对江西经济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初步“诊断”。

1 主要数据的获得

考虑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前的江西人口数据资料不全, 所以本文的样本数据区间选择为1982~2010年, 全部数据都来源于各年的《江西统计年鉴》。

1.1 江西人力资本的测算

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主要是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来进行的, 其中投入角度的具体测算方法包括受教育年限法、教育经费法、学历指数法和技术等级法等。根据各具体方法的优劣点, 本文选择受教育年限法来对人力资本进行测算。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中的分类方法, 首先将劳动者按学历层次进行分类, 共分为五类: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 (包括普通中专、技工学校) 和大学及以上 (包括专科、本科及研究生) , 以上五类的受教育年限分别设定为1年、6年、9年、12年和16年。如将第t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定义为Et, 则Et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1, 2, 3, 4, 5, 分别表示学历层次的五类, 如:i=1表示第一类, 即文盲及半文盲类;Ni表示第i类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Wit表示第t年第i类劳动者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由于早期江西人口普查资料不全, 数据缺省年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利用几何平均法做插值处理后得到的, 如根据普查数据资料计算得到了江西1982年和1990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5.63年和6.33年, 期间缺省的1983~1989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则是根据年均增长率1.5%估算得到的。

得到各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后, 各年的人力资本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Ht为第t年的人力资本, Lt为第t年的就业人口总数。

1.2 江西经济增长数据的来源

选择江西地区总产值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指标, 并用符号G表示。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并与人力资本的数据相对应, 江西地区总产值数据是以198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

另外要说明的是, 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 分别对变量序列G和H进行对数处理, 相应得到各新变量序列, 分别用符号LG和LH表示。

2 各变量序列的单整检验

2.1 人力资本序列的单整检验

首先对人力资本序列LH进行ADF检验, 以确定该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序列LH为非平稳序列, 则有必要对序列LH的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序列LH的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检验值如下表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 ADF检验统计量约为-4.93, 比1%、5%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都要小, 则拒绝零假设, 即认为LH的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这说明人力资本序列LH为二阶单整序列。

2.2 经济增长序列的单整检验

经济增长序列LG的检验步骤与序列LH的一致, 对序列LG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 结果如下:

从表2中可判断, 经济增长序列为二阶单整序列。

3 两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

从以上的分析中, 已经证明了江西人力资本序列LH与经济增长序列LG都是二阶单整的, 即二者已经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下面就根据EG的两步法对它们的协整性进行检验。

第一步, 用变量LH对变量LG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第二步将LH和LG的数据带回到 (3) 式中进行计算, 从而得到回归方程的估计残差序列ε, 最后对序列ε做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发现残差序列ε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3可判断, 估计残差序列I为一阶单整序列。

检验结果表明, 估计残差序列I的单整阶数低于序列LH和序列LG的单整阶数, 这说明序列LH与序列LG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4 两变量序列的因果关系检验

由以上分析可判断, 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二者的长期关系中具体的因果关系又是怎样的, 或者说二者的相互影响力度如何, 这些问题还必须通过因果关系检验来进一步分析解决。

对江西人力资本序列LH和经济增长序列LG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结果可看到, 无论滞后多少期, 序列LG始终不是序列LH的格兰杰成因;从滞后1期到滞后3期, 序列LH始终是序列LG的格兰杰成因, 而从滞后4期开始, 序列LH对序列LG的影响就不再显著了。

5 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首先, 通过对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 发现二者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 进而表明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增长关系。

其次, 通过对江西人力资本序列与经济增长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发现无论滞后多少期, 经济增长序列始终不是人力资本序列的格兰杰成因, 这表明江西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而前三年的人力资本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都是比较显著的。

参考文献

[1]易会文.格兰杰因果检验用法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 (5) :34-36.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5

关键词:金融均衡发展,经济可持续增长,产业优化,立体金融网络

金融业是维持国家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行业,金融业的发展,主要是指金融业结构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业务形式,也可以是企业结构; 既可以是长期变化,也可以是短期变化。均衡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在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金融均衡发展。

1金融行业概述

从本质上来说,金融就是流通价值。从当前金融业实际发展情况来说,主要包含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多方面的金融业务。其中,银行、证券和保险又被称为金融业的三驾马车,占据了金融业的绝大部分资源和市场。金融主要是以交易为主,即其本身可以被看作是各种各样的交易活动。金融交易过程中,并不会创造出真实价值,却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这一方面来说,金融交易实现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是一种未来经济效益,即通过金融交易,将未来的钱转移到了现在。金融可以反映一个区域、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繁荣程度,经济水平越高、繁荣程度越高,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就会越大; 反之,就会越小。

均衡发展是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均衡发展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金融业实实在在的要求。只有实现金融业均衡发展,才能促进金融业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一旦出现金融业发展失衡的现象,就可能导致重大金融危机出现,给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形成重大冲击。比如前些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金融发展失衡,导致某一领域泡沫严重,最终引发危机,不仅给美国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全球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金融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五点: 一是金融对象,即指货币,或是资金; 二是金融方式,其主要以借贷形式为主,生成了债权契约、债务契约、信用证明等一系列文件; 三是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和其他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诸如证券公司; 四是金融场所,也可以称为金融市场,即发生金融活动的具体范围,主要有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 证券市场等; 五是制度和机制,制度主要是指限制金融活动的规则,而机制主要是指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控的制度。

2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

经济可持续增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增长。

可持续发展最初是基于自然生态发展提出的,后来逐步引入到其他各行业之中。根据可持续侧重点的不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不同定义。从侧重自然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保护、加强自然环境的生产和自主更新能力; 从侧重社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超出生态系统的容涵能力下,最大程度实现人类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升; 从侧重经济方面来说,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今天投入使用的资本不会减少明天的效益,既基本保证当代人类的福利增加,也不会造成后代的福利变少; 从侧重科技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使用更高效、更清洁的技术,最大程度降低自然资源和各类能源的耗费。

经济可持续增长,就是可持续发展从侧重经济的角度提出的相关思想。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涵就是通过各种经济活动,实现当代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促使当代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当代经济稳步提升的情况下既保证后代经济效益,也能实现稳步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意义十分重大,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有利于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经济发展稳定可靠,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稳定可靠。不仅如此,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在足够的经济水平支撑下,可以实现社会取得可靠的进步成效。

其次,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和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实体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对实体产业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对实体产业进行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可以提升实体产业的运转效率、缩减企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增加。

最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有利于金融均衡发展。金融业发展情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于优化金融业产业结构,促进金融业均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

3.1金融均衡发展有利于产业优化完善

据当前金融发展实际情况来讲,其失衡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我国金融领域中,银行业一家独大,证券、保险相对弱势。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金融活动,在国内的监管不到位,导致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普遍存在。比如,在许多城市都可以见到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这些投资管理公司往往涉及非法集资的违法金融活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更造成了老百姓的重大经济损失。实现金融均衡发展,可以使证券、保险以及一些新兴金融业务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法律法规上能形成完善的体系,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完善稳定。 在这一背景下,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不断优化完善。

3.2金融均衡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明确的必然性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金融均衡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是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的。只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实际对应关系,对金融均衡发展采取相关措施,就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金融均衡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一个正面的对应关系,即金融发展均衡程度越高,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稳定性越好。反之,稳定性越差。引起这一对应关系的具体原因,可以利用经济行为来解释。金融发展失衡,会导致部分领域强势、部分领域弱势。强势领域容易形成垄断,在业务、服务等各方面容易出现不合理决策。而弱势领域又容易缺少应有的金融监管,在相关金融活动中容易发生一些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给金融市场造成扰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失衡情况加剧,进而导致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扰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就应该促进金融均衡发展。

3.3金融均衡发展有利于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成果

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并不难,难的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取得的成果。因此,实现金融均衡发展,对于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成果具有积极的作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风险容纳能力,即实体经济发生危机时, 金融市场可以凭借其自身具有的弹性,有效消除实体经济危机产生的冲击。因此,可以将金融发展看作一张缓冲网,只有均衡发展,保持各处性能平缓变化,才能确保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如果发展不均衡,性能变化较大,就可能在实体经济冲击下出现毁损。因此,实现金融均衡发展,可以加强其应对实体经济危机的能力,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取得的成果。

4结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6

关键词:科技投入,经济增长,动态均衡,协整分析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发展作为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 科技投入的资本积累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其后盾支持。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的科技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总体上看, 科研重点和关键技术领域基本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但科技投入产出水平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目前大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新形势下, 正确认识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对于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水平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

1 协整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协整 (Co-integration) 的思想是由Granger (1981) 提出的, 协整分析技术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处理平衡数据的方法, 是用于动态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的一种新的技术, 可用于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水平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一般来说, 如果一个时间序列xt是稳定的, 则满足:①均值E (xt) 与时间t无关;②方差var (xt) 是有限的, 并不随着时间t的推移发生变化。如果一个时间序列xt是非稳定的, 则其均值和方差将随时间t改变, 我们将这样的序列转化为稳定序列必须经过d次差分, 那么这样的序列被称为d阶单整 (Integration) 序列, 记为I (d) 。

单位根是表示非平稳的另一种方式, 单位根方法将对非平稳性的检验转化为对单位根的检验。若变量xt的一阶差分是稳定的, 则变量xt存在单位根。对单位根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是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检验法。在ADF检验中, 单位根检验的回归方程为:

模型Ⅰ:xt= (ρ-1) xt-1+i=1kθixi-1+εt (1)

在模型Ⅰ中加入常数项, 得到模型Ⅱ:

xt=α+ (ρ-1) xt-1+i=1kθixi-1+εt (2)

在模型Ⅱ中加入时间趋势项, 得到模型Ⅲ:

xt=α+βt+ (ρ-1) xt-1+i=1kθixi-1+εt (3)

作假设检验, H0:ρ=1, H1:ρ<1;检验时从模型Ⅲ开始, 然后到模型Ⅱ、模型Ⅰ, 如果接受原假设H0而拒绝备择假设H1, 则说明时间序xt列存在单位根, 因而时间序列xt是非稳定的;否则说明序列xt不存在单位根, 即是稳定的。模型中加入k个滞后变量是为了使残差项为白噪声。对于非稳定变量, 还需检验其一阶差分的稳定性, 如果变量的一阶差分是稳定的, 则称此变量是I (1) 的, 所有变量差分阶数都相同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必要条件[2]。

(2) 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协整指的是尽管就单个时间序列而言是非平稳的, 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协整分析涉及的是一组变量, 它们各自都是不平稳的, 但它们一起漂移, 这种变量的共同漂移使得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线性关系, 因而使人们能够研究经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满足协整的经济变量之间不能相互分离太远, 一次冲击只能使它们在短时间内偏离均衡位置, 在长期中会自动回复到均衡位置。协整分析的经济意义在于, 对于两个具有各自长期波动规律的变量, 如果它们之间是协整的, 则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反之, 如果这两个变量不是协整的, 则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

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与估计目前有许多具体的技术模型, 如Engl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极大似然法、频域非参数谱回归法、Bayes方法等, 对于单方程系统, Engle-Granger两步法具有许多优点, 只需用OLS估计且操作十分简单明了。设{xt}和{yt}均为I (1) 变量, 用OLS法建立模型⑷以确定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然后对残差^ut作平稳性检验⑸, 若残差是平稳的, 则{xt}和{yt}存在着协整关系, 否则就不存在协整关系[3]。

yt=β0+β1xt+μt (4) ^ut=yt-^β0-^β1xt (5)

(3)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分析也可用于短期或非均衡参数的估计, 按照Granger代表定理, 如果变量{xt}和{yt}是协整的, 则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在短期内这些变量可以是不均衡的, 扰动项是均衡误差εt, 两变量之间的这种短期不均衡关系的动态结构可以由误差修正模型 (Error Correction Model, ECM) 来描述, 这一联系两变量的短期和长期行为的误差修正模型由下式给出:

Yt=滞后的 (△Yt, △Xt) +λεt-1+vt (6)

式中, YtI (1) , XtI (1) ;Xt, YtCI (1, 1) ;εt=Yt-β0-βtXtI (0) ;vt为白噪声;λ为短期调节系数[4]。

(4) 时间序列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在回归分析中, 回归方程能够度量变量之间的联系程度, 但不能证实因果关系, 识别因果关系是在以检验为依据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Granger (1969) 和Sims (1972) 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 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 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 能显著地增强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 则称XY的格兰杰原因, 否则称为非格兰杰原因。

变量XY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过程如下:首先检验“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 对下列两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①无限制条件回归:Yt=i=1maiYt-i+i=1mbiXt-i+μi (7)

②有限制条件回归:Yt=i=1maiYt-i+μi (8)

用各自回归的残差平方和计算F统计值, 然后检验系数b1, b2, …, bm是否同时显著不为零, 如果是, 就拒绝“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然后检验“Y不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 进行同样的回归估计, 但是交换XY, 检验Y的滞后项是否显著地不为零, 如果是, 就拒绝“Y不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5]。

2 实测过程及结果

(1) 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

在各种科技投入要素中, 考虑其在实际中主要发挥的作用和数据的可采集性, 仅选择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两个要素。科技活动人员数作为科技人力资源投入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技活动中活劳动的实际投入量, 并且资料也较易收集, 因此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指标选用江苏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财力资源指标可选用科技经费筹集额、R&D投入额或科技经费支出额, 其中R&D投入额最能反映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 但是此指标应用年份较短, 不适合做时间序列分析, 而科技经费支出额是指机构范围内当年为开展科技活动所实际开支的费用, 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科技活动经费的使用情况, 因此科技财力资源投入选用江苏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6]。

样本区间为1988—2007年, 其中1990—2006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 (万人) 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 (亿元) 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 2007年各项数据来源于《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88和1989年科技指标由《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科技统计数据集》中相应数据通过比例法和差补法计算得到。1988—2007年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数据如表1所示。

续上表

(2) 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

进行协整分析前, 必须先检验变量是否平稳。采用ADF检验方法, 对LnGDP、LnPEOPLE、LnM_O及其一阶差分变量DLnGDP、DLnPEOPLE、DLnM_O进行平稳性检验, 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 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nGDP、LnPEOPLE、LnM_O是非平稳的, 但其一阶差分变量是平稳序列, 由此可知时间序列LnGDP、LnPEOPLE、LnM_O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说明:检验类型 (c, t, k) 分别表示ADF检验中是否会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为k

(3)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由平稳性检验可知, LnGDP、LnPEOPLE、LnM_O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可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做协整检验考察江苏省1988—2007年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的长期均衡关系, 由LnGDP分别对LnPEOPLE和LnM_O做回归的OLS估计。

于是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方程为:

LnGDP=2.3407×LnPEOPLE-14.9815 (9)

(t) (8.752092) (8.176011)

R2=0.700280 adj-R2=0.680299

DW=0.604636 F=35.04672

科技经费支出额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方程为:

LnGDP=0.8897×LnM_O+5.4976 (10)

(t) (8.752092) (8.176011)

R2=0.836243 adj-R2=0.825326

DW=0.746210 F=76.59912

设ECMP和ECMO分别为回归模型 (9) 和 (10) 的残差, 对ECMP和ECMO的序列值分别做ADF检验, 结果如表3所示。

说明:检验类型 (c, t, k) 分别表示ADF检验中是否会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为k

描述GDP随科技投入变化的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为:

DLnGDP=0.1462-0.3193×DLnGDP (-1) -0.2638×DLnPEOPLE (-6)

+0.0073×ECMP (-1) (11)

DLnGDP=0.1009+0.1342×DLnGDP (-4) -0.1381×DLnM_O (-7)

+3.2399e-07×ECMO (-1) (12)

3 结果分析和评价

(1) 测算结果表明, 1988—2007年江苏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尽管其各自的增长是非稳定的, 但就长期而言, 它们之间却构成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 测算结果说明了江苏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具有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由方程 (9) 可知, 科技活动人员数的回归系数为2.3407, 表明江苏省科技活动人员数每增加一个单位, 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加2.3407个单位, 即科技活动人员数增长的波动幅度小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科技活动人员是活动在科研一线的工作者, 他们直接从事科技活动或者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 而目前江苏省科技活动人员所占比重较小, 因此适当扩大科技活动人员规模有助于促进GDP的增长。由方程 (10) 可知, 科技经费支出额的回归系数为0.8897, 表明江苏省科技经费支出额每增加一个单位, 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加0.8897个单位, 即科技经费增长的波动幅度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科技经费支出是为开展科技活动所实际开支的费用, 是购置设备、发放劳务费等确保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支出, 因此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额、科学分配经费支出额, 使之有效利用, 能够促进GDP的增长[7]。

(3) 由误差修正模型 (11) 和 (12) 可知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受到自身和科技投入变动因素的影响。科技投入对GDP存在着较长时期的滞后影响, 其中滞后1年的经济增长量、滞后6年的科技活动人员数、滞后7年的科技经费支出额对实际GDP的变动影响显著, 其他滞后期的科技经费支出额和GDP对当期GDP的变动作用并不显著[8]。

(4) 方程 (11) 和 (12) 中的ECMP和ECMO是误差修正项, 该项系数反映了误差修正模型自身修正偏离均衡误差的作用机制。当修正系数为1时, 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的当年均衡误差在下一年就可以调整到均衡状态。此模型中的系数分别为0.0073和3.2399e—07, 说明GDP的增长率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GDP和科技投入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调整的自身修正能力不是很强[9]。

综上所述, 江苏省科技投入尚未达到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规模, 科技投入的效率不高,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江苏省科技投入存在特殊性, 其收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明显的滞后期。因此, 为了推动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有必要加强政府引导科技投入的力度, 不仅要提高财政科技投入, 还要引导社会其他主体加大科技投入, 同时完善科技投入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以实现科技投入的最大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稳.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3 (2) :97-103.

[2]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3]刘晓鹏.协整分析与误差模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01 (5) :53-56.

[4]王坤, 张书云.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4) :26-33.

[5]单红梅.1991—2003年间中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 2006 (9) :88-92.

[6]马拴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7]郁洪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主要特点[J].江苏科技信息, 2002 (7) :44-46.

[8]孟祥云.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 2004 (8) :1019-1021.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7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迅猛增长, 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呈上升趋势。之后我国CPI与GDP两者的变化趋势也是跌宕起伏。数据显示:1991年的GDP增长率是往年的2.3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逐渐呈回上升趋势。1994年, 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攀升至24.1%, 但是当时我国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1995年, 我国为应对通货膨胀问题实行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因而导致了1996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跌至8.3%, 而随后三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年下降, 分别是2.8%、-0.8%、-1.4%, 随后2000-2001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回升, 分别为0.4%、0.7%, 但又在2002年下降为-0.8%, 而2003年、2004年的分别是1.2%、3.9%。从GDP增长率来看, 1995年至2004年的GDP增长率依次为:10.5%、9.6%、8.8%、7.8%、7.1%、8%、7.5%、8.3%、9.5%、9.5%, 可见我国的GDP增长率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 但总体上却保持了高速增长。

本文针对今年甘肃省经济的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均衡关系。

2模型建立

计量经济学中, 如果回归函数描述了一个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由此设定的回归函数描述了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 由此而设定的回归模型就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般情况下, 如果变量y与解释变量x1, x2, ……, xn之间服从以下关系:

y=b0+b1x1+b2x2+…+bnxn+u

则对因变量y及解释变量x1, x2, ……, xn作n次观测后, 所得n组观测样本

(yt, x1t, x2t, …xnt) (t=1, 2, ……, k)

将满足如下关系:

yt=b0+b1x1t+b2x2t+…+bkxkt+u

bj (j=0, 1, ……, k) 为模型参数;ut为随机误差项。

3实证分析

本文以2008-2012年季度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回归分析模型, 数据来自甘肃省统计信息网, 结合SPSS 16.0分析数据。

首先, 由相关分析可知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关系数r=0.75, 即:二者之间显著线性相关。

进而, 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甘肃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均衡关系。可知:

GDP=14.171+1.945CPI (1)

(7.488) (2.544)

R2=0.722, F=8.238

回归方程 (1) :拟合优度R2=0.722, 显著性检验F=8.238, 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高, 商品零售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对GDP的影响都比较大, 其中CPI每上涨1个百分点, GDP上涨1.945个百分点。说明通货膨胀整体上能够促进甘肃的经济发展, 可以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 该地区的发展还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提高居民人均收入, 扩大发展第三产业等方式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回归分析数学模型, 结合SPSS数学软件, 深入探讨了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由于本文采用的数据是季度变化数据, 所以进数据分析结果能够精确、直观的反映出二者间变化的关系及总体变化水平。不仅能体现月度变化趋势, 而且能反应年度变化趋势。此外, 用于模型分析的数据始于2008年, 因而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出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 从而为甘肃省调控政策提供一定参考。但实际上, 受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使得全球通胀压力越来越大, 进而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越来越难以预测, 其多样化的影响因素导致了其极为复杂的变化趋势。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现象有明显加剧的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与通货膨胀,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甘肃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大, 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1.945。

关键词:经济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沈坤荣.经济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J].经济学家, 2006, (4) .

非均衡增长理论论文 篇8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及局限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最初从马歇尔(Marshall,Alfred,1890)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来,此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关于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索罗和斯旺(Solow.R and Swan.T,1956)提出的空间均衡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1956)提出的“低水平均衡论”[4]和罗森斯坦—罗丹(Paul N.Rosenstein–Rodan,1943)的大推进论[5]。

(二)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及局限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是在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平衡生产力布局,均衡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在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我国曾把全国分为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从战备的角度考虑,20世纪60年代末又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采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建设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利用东部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补贴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但是,也由此带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低水平上徘徊,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的差距加大。

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该理论面临着如下困境:其一,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其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实施和局限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

为了对上述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产业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1.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缪尔达尔(Myrdal,G,1944)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取得既得优势,就通过“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 不平衡增长论。

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6]。

3.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1975)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j.b.boudeville)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应指出的是,最早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1)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

4. 中心—外围论。

此理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核心-边缘”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J.R,1966)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发达地区)和外围(落后地区)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相对于中心,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模糊最终消失。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赫尔希曼(Hirschman,A.O,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也是类似的观点。

5. 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J·G·Williamson1,1965年)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先扩大”和“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但是,威廉姆逊的倒U字学说所描述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轨迹只能是众多的变化轨迹中的一种,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通意义。

6. 梯度推移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实际上就是差异度,背景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n,Raymond,1968)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由夏禹龙、冯之浚(1982)提出梯度发展战略,首先让高梯度的东部掌握先进技术,逐步向梯度较低的中西部推移,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目前,中国的区域开发基本上遵循着梯度理论和点轴理论,我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都是梯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但是,梯度理论应用过程中也时常遭遇推移迟迟未果。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或是在低梯度区难以形成生产协作网络,实现产业转移就很困难,强行推移势必得不偿失,而且会形成梯度推移中的扩散“粘性”。[7]所以,梯度理论应用也受到时机、时空、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况且梯度推移理论本身也有缺陷[8],理论自身也需要改进和更新。国内学者提出的广义梯度理论[9](李具恒、李国平,2005),将影响区域开发模式的多元要素抽象为梯度,并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尝试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施和局限

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提出了:“目字型”(张伦1992)战略;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型”发展战略;“东部重点论”;“一个半重点论”(2)等,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把过去以内地为建设重点、过分强调平衡布局的政策,调整为以效率为重心的第一阶段发展(1978-1990),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通过这些地区优先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梯度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重大问题:(1)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之间,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拉大;(2)基础产业供应不足的“瓶颈制约”与中、西部资源开发滞后的“短腿现象”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后劲;(3)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倾斜,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过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摩擦加大,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面对这种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学术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从而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实施

(一)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1. 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1)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非单纯、孤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体系。(2)强调在重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只有各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3)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既重视效率强调非均衡发展,又重视公平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差异显著,矛盾凸出,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观,那种只重视增长而忽视发展,只重视局部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短期发展而忽视持续发展,只重视非均衡发展而忽视全面协调发展,都是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相悖的,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

2. 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曾坤生(2000)基于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10],在现代协同论领域中,是将力学原理引入区域经济领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围绕整体目标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功能放大作用(动态协调放大原理)。在一国整体经济系统中,如果各区域经济子系统目标不一致,或区域间没有建立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就不能保证动态协调发展的形成和有序状态下的良性循环,而且还会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各自为政的混沌状态。

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若各区域的发展差异过于悬殊,就必然引起区域间矛盾的复杂化,造成区域摩擦,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才会有令人满意的增长与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

3. 网络(点-线-面)开发理论。

陆大道(1984)最早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后由魏后凯(1995年)等人提出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点-线—面)的“网络开发发展战略”,“点”,即各类城镇(或优势区位地区);“线”(或轴),即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也为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网及交通、通信网;“面”,即点、轴、网的吸引范围(或区域)。推崇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点轴贯通,点—线—面结合的三位一体格局。从而形成“网络型开发、域面推进”的较为完备的开发系统和模式。强调提高区域各结点、域面、特别是结点与域面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

(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实施

为缓解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先后有学者陈传康(1987年)提出的“T YIS字型”生产布局;晏学康(1987)和徐炳文(1987)的“Л字型”生产布局;刘宪法(1997年)的“菱型”发展战略;张培刚(1997)提出“中心开花论”也叫中部崛起理论或厉以宁(2000年)中心辐射战略;城市圈域经济理论;魏后凯(1995年)提出的,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和“网络开发理论”等中性发展战略,及曾坤生(2000年)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之路。

我国政府在1996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提出[11],从“九五”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提出本届政府的“24字”执政方针: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五个统筹”(3):2004中国区域经济年会针对这“五个统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交流。这都是基于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日趋严重的基本国情而采取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第二阶段(1990-1999)发展,加快了对中西部的开发和开放,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沿黄海、陇海线、沿江、沿边的“以东部带中部及西部”轴线式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以及第三阶段(1999-现在):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确立了西部大开发(1999-2003)、东北大振兴(2003-现在)、中部大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缓解东、西部差距、解决“中部凹陷”的困惑、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总结与回顾

上述理论都是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发展时段提出的地区差异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国内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协调发展是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同时指出协调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12],国内一些学者把以前的发展战略归结为效率和公平的替换战略。改革前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而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则以牺牲公平换取效率(冯宗宪、陈永华,1997,刘玉、刘毅,2002)。建议每一个地区应以其资源禀赋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是如何同时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差距缩小的两难选择,地区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虽然差异理论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对差异的形成因素和矫正方法也处于热烈探讨和争论中,但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已经取得的长足发展,建立起了差异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并且对实践和政策制定也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

摘要: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2]王启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3]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9).

[4]Nelson.R.R.A Theory of 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Count 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12).

[5]Paul N.Rosenstein2Rodan.Problems of Indus Trializ 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J].Economic Journal,1943(6-9).

[6]Hirschman.A.O.S t 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7]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桂拉旦.李具恒.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J].中国软科学,2005(3):111-116.

[10]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4):119-12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上一篇:语境细读法下一篇:编辑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