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非均衡

2024-09-09

制度非均衡(精选12篇)

制度非均衡 篇1

截止2010年12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28473.38亿美元, 保持了世界第一位的储备大国的地位。其中外汇储备制度非均衡是重要原因。

1 外汇储备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外汇储备资产的经营与管理本是一项及其复杂的、政策性较强和专业性较强的复杂工作, 十分必要也完全应该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规范下有组织地、系统地进行。但是在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建设中, 虽然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家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等多个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法》,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既不利于维护外汇储备资产的完整性与专款专用性, 也不利于外汇储备职能作用的发挥。

中国是世界第一位的外汇储备大国, 拥有将近3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 作为大型国有对外公共支付准备金, 国家外汇储备与政府财政资金就其国家大型公共资金的性质来说是相同的, 但是财政资金的使用, 特别是大型资金的使用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一般需要首先纳入国家预算, 并且在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讨论通过之后, 方可进入支配与使用程序。国家外汇储备也是大型国有公共资金, 它的支付与使用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不能不令人担忧, 毫无疑问对国家外汇储备应该在相应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管理。为此, 制定和颁布《外汇储备法》, 保障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完整和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当务之急。

2 组织管理制度的缺陷

从组织机构层面来看, 单纯依靠国家外汇管理局来实施对国家巨额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90%左右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保有,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仅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增值的角度从事活动, 经营着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全部资产的10%左右的部分。此种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组织制度显然从组织层面上难以保障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质量。应该根据外汇储备的主要职能及用途, 将外汇储备划分为: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和偿付外债的支付性储备;稳定本国货币汇率的干预性储备;投资获利的增值性储备等若干方面。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外汇储备组织管理制度应该是:由中央银行管理支付性储备资产、由投资公司管理投资获利的增值性储备资产、由财政部负责管理稳定本国货币汇率的干预性储备资产。

由中央银行管理支付性储备资产, 即以此满足对外支付的外汇需要。为此人民银行领导下, 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着我国28473.38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大约90%, 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资产除了满足中国平衡国际收支和偿付外债的支付性需要之外, 超额储备必定会大量存在。资产闲置或投资于低回报的外国债券的做法是一种低效的管理模式, 而且资产风险很大。

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投资获利的增值性储备资产, 为保证外汇储备的增值性, 建立专门的国家投资公司, 专营外汇储备资产投资业务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经国务院批准已于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大型投资公司, 国家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筹集了15500亿元人民币,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购买了的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作为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该公司采用商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主要从事资产投资业务, 注重的是资产的增值性。中央汇金公司作为中投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已经整体并入了该公司。在业务上, 中央汇金公司主要是继续从事股权投资。但是中投公司运行才刚刚起步, 投资规模不大, 其投资机制、投资模式、投资技术、风险监控与防范及高水平人才的引进等都可能决定着投资的最终成败, 中投公司目前管理的增值性储备还很有限, 也存在着发展壮大与管理制度创新等问题。

由财政部负责管理稳定本国货币汇率的干预性储备资产。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外汇储备的管理与使用上掌握绝对权力的是国家财政部。但是目前中国财政部对国家外汇储备尚无管理与决策权。由于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该汇率制度依然具有很强的管制汇率的色彩, 眼前对市场汇率制度下干预市场稳定货币汇率的干预性储备的需求还不是十分迫切。但是按照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 人民币汇率制度将随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而逐步完善, 最终形成市场汇率制度。届时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将主要依靠干预性储备资产的市场干预力量来实现其币值的稳定。依照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 将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由财政部作为干预市场的外汇平准基金来掌管, 在必要时用来干预市场货币供求, 平抑货币汇率的波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国急需建立干预性外汇平准基金, 组织制度上应由财政部掌管, 从而为下一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3 相关制度的缺陷

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各项制度导致贸易顺差。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贸易进出口上实行“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 如:出口退税制度、出口补贴、出口低息优惠贷款甚至是复汇率, 鼓励了出口、拉动了经济增长、降低了失业率的同时;进口专营、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等制度, 也限制了进口规模, 中国进口量偏低主要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进口管制政策所致。中国自1990-2010年 (除1992年外) 出现持续与巨额的贸易顺差, 引进外资的增加使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格局的局面。

缺乏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不能对国际收支进行有效的调节, 亦无法改变外汇储备快速、巨额增长的现实。在浮动汇率制度之下, 货币汇率应该随着该国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将升值, 使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使顺差得到调节, 储备的增长便可以得到抑制。但是中国实行的是管制色彩浓厚的缺乏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波动幅度较小, 无法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顺差额持续增长的同时外汇储备无序增长也就成为了现实。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对国家外汇储备安全的思考.中国信息报社, 2010-03-03.

[2]邱泳芝.关于如何建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法律制度[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2010。2期.

[3]韩芳.我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7.

[5]李景杰.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地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9.

[6]马也驰.发达国家主要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简介[J].中国经贸, 2010.4.

[7]吴汉铭.我国外汇储备权属与性质之法律分析[J].上海金融, 2010.2.

制度非均衡 篇2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保护学校财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学校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统一协调学校安全工作。成员如下:

长:王永生

副组长:李爱国

翟小勃

成员:许清亮

李红武

王小波各班班主任

2、切实抓好学校安全的宣传、教育、组织、管理等工作,每月组织对师生进行大型安全教育,并加强防盗、防火、交通、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3、认真扎实做好校舍及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由总务处负责各类电器设备、校园设施、饮食卫生等工作,每月一次做好校园安全大检查。

4、各处室举行大型活动须经学校决定,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须经校长同意,必要时由校委会研究决定。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礼仪活动,必须参加的重要活动须报请中心校同意。

5、班主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应全面实施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组织、保护等工作。班主任对本班内出现的设备设施等问题,应及时处置并书面报告。

6、课任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安全责任人,所组织的教育教学

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为了稳步推进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现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安全工作会议制度:

一、每周要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工作会议,做到雷打不动,切忌虎头 蛇尾。

二、每次会议的主题要鲜明,内容要新颖,做到有组织,有落实,不流于形式。

三、每次学校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全校教师必须准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四、各班班主任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会议,积极配合学 校搞好各项安全工作。

五、学校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并经 常深入各班教室,督察安全工作。并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2013年9月5日

xxx小学

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监管,严格安全事故信息管理,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的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区负责学校安全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并监督和组织学校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二、信息报告实行随时、逐级上报制度,如遇特殊情况可疑越级报告。

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和主管部门报告。各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并按照相关预案和领导要求开展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从发生至终结信息报告,分为初次报告、进展报告、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伤亡人数,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2、进展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展变化及上级的要求随时上报。报告的信息包括事故的发展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等。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报告事故的结论,对事故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措施。

xxx小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工作精神,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学校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

2、每学期召开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邀请法制副校长一起参加。

3、全体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会议,及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学校集会,国旗下讲话等都有安全教育内容,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4、各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时向学生渗透安全知识教育。

5、每年开展一次“校园安全月”系列活动。

6、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⑴安全知识黑板报评比 ⑵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⑷安全知识竞赛

⑸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法》、《中小学生安全自我防范常识》等。

⑹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录象。

7、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录象等宣传工具,向师生宣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8、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折不扣按上级要求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安全。

9、利用家长会,学校不定期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

10、建立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档案。

2013年9月5日

xxx小学

安全巡查督查制度

为更好贯彻落实关于学校“综合治理”、“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精神,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教学管理和保护师生平安的责任,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开展,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巡查检查制度。

一、学校成立安全工作巡查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媒体,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经常组织有关人员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校园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秩序良好。

四、学校总务处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严格进货渠道,保证商品质量,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严格餐具消毒制度,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阻截病从口入。

五、学校每学期全面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强化整改措施,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六、各班级每学期进行一至二次班级安全隐患的排查,举行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七、学校设立安全督查队,每天加强校园内部的巡查,发现问题

年9月5日

xxx小学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为确保学生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学校特制定了安全隐患排查度。

一、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按有关规定安排专人排查;各排查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极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按有关安全规章及学校规定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排查工作由总务处和政教处人员负责,每周一次排查,每月进行一次地毯式大型排查,特殊天气下,坚持天天排查。排查项目有:

1、危房安全隐患排查

2、食物、饮用水安全检查

3、用电安全隐患排查

4、其他安全隐患排查

三、排查专人在排查时要认真仔细,不能有任何疏漏,若排查不当出现安全事故,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排查专人在排查时要作好记录,有险情隐患应及时向校长汇报。自己可以处理的应及时消除隐患,不能的应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交由校委会讨论并解决,重大险情学校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16、值周领导负责当周学校的安全工作,按时到位督查工作,及时处理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处理,并做好跟踪了解。本周有事故发生,实行责任追究。

7、值周教师负责辖区当周学生的安全工作,按时到位督查工作,如有事故发生,当事人负直接责任。

8、教导处要做到课堂无教师空缺,保证课堂和自习的安全。各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直接负责所管理范围内的各方面安全,如图书管理员、电脑管理员、实验电教管理员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经常检修器材、电线等设施,防止一切事故发生,保证正常教学。发生安全问题追究负责人责任。

9、加强学校门卫、保安的安全管理工作,禁止闲人自由出入,坚持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不得随意离岗,保证昼夜值好班。否则追究当事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10、学校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即班级发生事故,班集体和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不得评模、评优,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因辖区发生事故,与量化考核结合,与考核和职称晋升联系。

2013年9月5日

xxx小学

车辆出入校园管理制度

为加强车辆出入校园的管理,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特制定xxx小学车辆出入校园管理制度:

一、除本校教职员工和上级有关单位、领导机动车辆外,其他机动车辆非必需不得进入校园停放。

二、外来机动车辆(非校内人员使用的车辆),未经学校领导允许不得入校。

三、食堂、学生服务部等运送货物的车辆和施工车辆确需入校的,由机动车辆所服务的部门派相关人员到校门口引领方可进入校园。车辆入校后,机动车辆所服务的部门必须派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保证车辆在校内遵照学校道路交通指示标志行驶,按位停放。

四、任何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后,必须减速慢行(时速不得超过每小时十公里),禁止鸣笛。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下课期间不允许任何车辆在校园内行驶。

五、本校教职工的个人机动车及学校公车出入校门时,保安要进行登记,并提醒教工将车辆按位停放。在校园内若本校教职工违反本制度而出现任何交通事故,一切后果由当事人承担,扣发全年奖金和当月绩效工资并按情况追究当事人责任。

六、警车、消防车、救护车需出入学校执行任务的,保安应及时放行并指明路径。

七、由学校相关部门组织的有校外人员参加的活动,如果参加活动的车辆较多或者情况特殊,组织部门应事前通知保安,将活动时间、地点和车辆情况提前告知保安,协助保安做好车辆停放的管理工作。

九、探访本校教职员工者随行机动车辆请将车辆停放在校门外,请教职员工告知探访者。

十、如有违反学校《车辆出入校园管理制度》的行为,经劝阻教育不听者,门卫要立即报警并报学校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

2013年9月5日

xxx小学

大型活动申报制度

1、大型活动的认定

大型活动是由学校组织开展的参加人数较多的集会或集体性活动,视为大型活动。

2、大型活动申报受理部门

我校大型活动申报的受理机关为蒲掌中心校(教育局办公室)。

3、大型活动的申请和批准

(1)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应向受理机关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举行。

(2)学校应在举办大型活动一周前向受理机关递交大型活动申报表,认真填写活动的目的、方式、人数、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交通工具、安全保障应急处置方案和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法等。

4、大型活动的组织原则

(1)组织大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不得损害社会、集体或他人的利益。

(2)凡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缺乏安全保障的大型活动不得举办。

(3)禁止各年级、各班擅自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商业性宣传活动和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活动或者其他活动。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

管制刀具收缴制度

为结合“平安校园”的创建,确保广大师生人身安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严防管制刀具及其一切危险物品流入校园,特作如下规定:

1、凡公安机关规定的管制刀具,如砍刀、匕首等。

2、刀片长4 cm以上的水果刀或文具用刀等。

3、各类长条形的铁棍、木棍及钝器。

4、各类发射子弹的玩具枪、手枪及其他枪支。

5、火机、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

6、每学期收缴二次,其余作不定期收缴。

7、设立举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收缴。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

教师轮流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

学校教师值班由学校值班领导和学校值班教师组成,值班领导由学校领导担任,值班员由学校教师担任。

二、值班时间

值班人员每日早6:30到第二天6:30。

二、工作职责

1、值班教师每天不定时地对校园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教学楼门 窗、宿舍安全情况,检查食堂、门卫夜间值班人员的到岗及工作情况,巡视校门、操场等重要部位有无异常。

2、协助生活老师管护住校生,吃饭排队,晚上休息,特别是熄灯以后,对学生寝室发生的任何违纪行为都要进行制止并作出处理,对学生突发病要做及时救治处理。

3、如遇重大的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4、如实填写《值班日志》并签字,作好每天的工作记录。

5、值班人员要接受值班领导的工作指导、检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积极配合值班领导做好工作。

四、值班纪律

1、严格遵守值班时间,按时到岗,通讯工具必须开机以保持通讯畅通。

年9月5日

xxx小学

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

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要对教室,运动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教学实验用器材及教学场地和公共场地的桌椅,门窗,护栏,宣传橱窗,照明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尤其是汛期要对教室,宿舍及其他建筑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严防发生事故。

二、体育器械、设备要牢固安全。

三、体育运动教学危险的运动场地和器械要有警示标志,比赛必须向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告知具有哪些体质和疾病的学生不能参加运动.有特异体质或疾病的学生,教师视其身体状况可拒绝参加体育运动。

四、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六、要建立好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予劝阻。运动前要进行详尽的技能教学和安全教育,0

年9月5日

xxx小学

门卫管理、登记制度

一、门卫必须24小时在岗,不得擅自离岗。绝不允许出现上班时间没人管理状态。若有违规扣除绩效工资0.5分。

二、校门必须24小时上锁,实行全天候封闭管理。

三、外来人员出入校门必须严格登记,认真履行登记手续。

四、外来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内,确需进入需请示有关领导或当事人。

五、寄宿学生未经班主任或学校领导批准,不得随意离校出门。学生因生病或其它特殊情况的确需要出门时,必须先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指定陪同人员,经班主任签字同意,再持请假条到门卫处填写外出登记表后,方能与陪同人员一同离校。

六、家长接送学生来校一律到门口止步(特殊情况经门卫批准除外)。

七、凡外出学生,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必须有指定陪同人员,家长送给学生的物品门卫必须认真检查,并填写《学生家长送物交接单》后通知学生领取。

八、门卫负责校门一带(包括门卫室)卫生保洁,坚持每天清扫一次。并负责校内花带的修剪工作。

九、门卫负责收发学校报刊杂志。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家长接送制度

1、一、二年级学生实行家长接送制度,上学由家长按时送至校门,下午放学统一在学校门口接。

2、一、二年级学生放学时由班主任把学生排队送到校门口,门卫和值日教师负责把学生交给家长,同时认真审核家长身份,以防被冒领。做到个个接走,心中有数。

3、对于自己回家的学生开学前由家长和老师说明(学校作相应的调查核实),班主任老师并留有家长写好的书面说明和申请,做到老师、家长人人明确责任。同时,每天老师要督促和提醒学生安全、准时回到家里,有特殊情况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

4、凡有学生未被家长接走,由班主任及时与家长作好联系,直到学生接走方可离校。

5、家长应按规定时间接送学生。教师要及时放学,确实要留学生的,要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得到同意,在学校与家长交流或义务补课的,也要与家长联系、说明好,并注意提醒不来接的孩子安全回家。

6、家长允许学生自行上、下学的,学校要与其办好有关书面协定,明确责任。

2013

年9月5日

3xxx小学消防安全制度

一、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1、学校每季度召开至少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必须参加。必要时,可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参加。

2、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学校消防安全形势,通报火险隐患情况,分析、查找产生隐患的原因,总结教训,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提出有关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部署学校下一阶段的消防安全工作等。

二、消防值班制度

(一)学校要坚持24小时消防安全值班制度。

(二)值班人员要熟悉和掌握消防法规和本单位消防工作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熟悉消防重点部位的布局、建筑特点、防火区域及疏散通道走向、消防设备的配置情况;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

(三)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做到不脱岗、不睡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四)值班人员要对管理范围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五)发现火警信号或接到报警时,要进行实地查看,并及时将着火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质、报告人姓名、扑救情况向有关领导报告,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做好详细记录。

三、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火灾应急广播等设施应设置齐全、保持完好有效。

(二)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指示标志。

(三)使用期间禁止将安全出口上锁,禁止在安全出口、疏散通

xxx小学

学生上下楼梯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证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请全体教师和学生遵守执行。

一、学生平时上下楼的时候,应该靠楼梯右边行走;学生集体上下楼梯的时候,严禁逆向上下:学生集体上楼梯的时候,不允许其他学生下楼梯,集体下楼梯的时候,不允许其他学生上楼梯。

二、严禁学生在楼梯上、转弯处打闹、做游戏等。

三、教学楼的楼梯分左、右。左边的楼梯供三(1)班、三(2)班、五(1)班、五(2)班4个班级使用;右边的楼梯供四(1)班、四(2)班、六(1)班、六(2)班4个班级使用。

四、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如做广播操、升降国旗仪式、演出等),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在本班门口走廊上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教学楼的楼梯下去。返回时,也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列队后,按照指定的楼梯,回到班级。

五、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由值日教师负责,班主任和全体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规定。当天值日的领导,在每节课前后,都要到教学楼上巡查。

六、没有到岗履行职责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按照有关制度考核处理。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领导带班制度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在校以及离校返校途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领导责任制和重大节日带班制。领导除平日带班外,每年的、清明、五

一、端午、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领导均实行全天候带班。

二、中层以上领导实行带班制度。每周轮换一次。寒暑假及节日长假另行编排。

三、带班领导负责安排平日值班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及安全教育的检查工作。

四、带班领导负责学校安全检查工作。

五、带班领导、负责处理班后时间出现的各种情况,正常班与具体部位负责 人移交。

六、负责指导平日教师的签到工作。

七、检查督促值日人员做好安全保卫及安全自检工作。

八、与校外值班(放假和开学)教师共同维持接送秩序。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宿舍环境,建立良好的宿舍秩序,特制订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一、凡住宿的学生必须爱护宿舍设施设备,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宿舍纪律。每学期开学,按班主任的安排定位住宿,对不按定位,随意调床者,给予批评教育,并责成其恢复原状。

二、建立生活老师负责制。每学期开学初,由管理员清点落实房内各种设施,作好登记,期末验收,按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由生活老师落实到相关人员。

三、在宿舍,对人要讲文明礼貌。杜绝讲脏话和不文明的举止,严禁吸烟、喝酒、赌博、追逐打闹、打架斗殴,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四、不准私自带客进舍,更不得留客住宿,违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五、晚间如遇同学生病,本室同学要互帮互助,室长及时报告生活老师,病情较重者,由生活老师陪同迅速到医院治疗,并迅速联系相关班主任和分管领导。

六、遵守作息制度,保证休息时间,上课及自习时间一律要到教室学习(生病学生凭班主任批条方可在宿舍休息),熄灯后不得大声喧哗、讲话,走动,乱串床位,不准在宿舍里打牌、下棋,看课外书、听Mp3等,否则,没收相关物品,并通报批评,加倍扣发班级量化分。

七、必须保持宿舍清洁卫生,每天早晨6:30—7:00彻底打扫寝室卫生,每周星期三下午为大扫除时间。严禁任何同学将饭端进寝室,严禁向楼下、窗外抛掷杂物;严禁污损墙壁及乱涂乱钉。

八、室内整洁做到五个一条线:被子、枕头一条线、床下箱包一条线、床下鞋子摆放一条线、毛巾一条线、牙具一条线。

93031

xxx小学

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大礼堂、餐厅、体育活动场地、大教室、等均为公共活动场所,实行谁组织活动,谁负责安全工作的原则。

2、开展活动时应认真检查电路安全,没有专业人员在场不要私拉乱接电源。新增大功率电器,应征得总务部门同意。总务处应组织电工定期检查电源开关、插座是否完好,有损坏的应及时修复。

3、开展活动要保持所有通道畅通无阻,开关灵活,便于随时打开。

4、开展活动要适当控制人员,不要过分拥挤,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出得去。

5、大型活动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突发事件有专人负责指挥疏散撤离。

2013

xxx小学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秩序的井然,特制定以下规定:

1、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摩托汽车、自行车、助动车、电瓶车停靠在学校指定位置内,不得随意停放。

3、校园内禁止骑自行车。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得骑自行车。满12周岁的学生要骑自行车必须申请考核通过,在规定位置停放。

4、外来车辆若无正当理由,未经门卫允许,一律不准擅自驶入校内。

5、学生进出校门在指定区域内行走,不准奔跑打闹。

6、门卫、值日教师要管理好校门口的交通秩序。

7、机动车在校园内行驶要注意慢行观察,并减速慢行。(车速控制在时速5公里内)。

8、开家长会等各类活动时,门卫应在场指挥车辆定点有序停放。

9、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不准在校内停放过夜,确需在校内停放的车辆和自行车,应在指定地点停放,并接受管理人员管理。

10、教职工驾驶机动车进入校园的,在学生上学、放学时要高度警惕,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以上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学校安全领导组按相应的条例追究责任。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

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安全须知》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尽快把我校办成秩序井然,质量一流的高品位学校,特拟订下列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生出操、集会管理制度

1、集合铃声响后,学生应立即排成了路纵队出教室,同一层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班级的,东边教室的学生沿东边的扶梯下楼,西边教室的学生沿西边的扶梯下楼。东边(或西边有两个班级的,靠近楼梯的班级的学生先行下楼。

2、同层学生一起下楼,做到安静、整齐,勿前推后挤。走到操扬后,按指定地点站立,由班长或体育委员整好队。

3、全体学生做操时必须按口令,动作规范准备。做操完毕,各班应按队列顺序回教室(上楼走法同下楼)。

4、若集会,在广播操队形的基础上,向前向中间靠拢。散会时,按队列顺序依次出场,不得拥挤。

5、值日、值周教师在出操、集会过程中应监督、巡查,班主任应跟随本班学生队伍上下楼梯,对学生加强管理和服务。

二、学生上学、放学管理制度

1、每天早上值日教师必须提前到校,和监督岗的学生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来,并且负责检查学生佩戴校牌,安全帽情况。少先队大队部每天负责检查学生自行车的停放情况,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2、放午学铃响,即由任课教师组织排队,学生排队按规定路线下楼(同上)。直接出校门,骑自行车的学生必须牵车排队走出校门后,方可上车,要求全体学生靠马路右边行走,注意交通安全。

三、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1、抓紧做好课前一切准备,自觉维护课间秩序,不讲粗话,不玩教具,不打牌下棋,不在教室内外追逐,特别是拐弯处不急跑。

2、课间十分钟全体学生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严禁剧烈运动,不得擅自去打乒乓球,打篮球,不做危险性游戏,违者轻则班主任批评教育,重则全校通报批评。

3、值日教师和监督岗学生应各尽其职,经常巡查,坚决杜绝攀爬走廊护墙,沿楼梯栏杆下滑等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四、室外活动课管理制度

1、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因此,课前老师必须检查学生的穿戴,要求学生穿运动鞋,不带小刀、钩针等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物品。

2、体育老师必须按教材内容,认真备课,准备器材,备课中考虑到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开始部分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活动时,根据训练内容,采用不同的安全保护方法,如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器械下面必须备好海绵垫子;进行投掷训练时,要求学生必须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必须先xxx,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结束部分要做整理运动,整队、点名,确保安全。

3、课外活动课,班主任应带领学生到指定地点,根据学校安排有秩序地组织活动,并来回巡视,及时制止学生不安全的行为和动作。

201

3年9月5日

xxx小学

学生请假销假制度

为了加强学生工作的管理,规范学生的请销假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一、请假规则

1、请假分事假、病假、公假三种。事假,因私人或家庭亲属的重大事件无法按学校规定时间上课而提出的请假,一般情况下不得请事假;病假,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按时上课而提出的请假 ;公假,因参加学校安排的重大活动,并经有关领导批准证实后确无法按时上课而提出的请假。

2、学生因病、因事等原因不能按时上课或参加全校性集体活动,必须办理书面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处理。

3、学生请假,原则上需学生家长到校或打电话与班主任联系,以说明原由。并且,学生到家后需打电话确定到家。

4、考试期间,除病假外,一般不得请假。如必须请假,不论时间长短,均须报学校审批,同意请假后方准予参加缓考。

二、请假程序、请假条由班主任负责管理。请假的同学应到班主任处领取请假条,并按班主任要求如实填写。、请假先本人写请假条,说明请假的原因。请事假要有充足理由,应从严掌握。请假条填好后,班主任签署意见。

3、经政教处盖章后,方能离校。

三、准假权限

1、一天以内的请假,由班主任审批(政教处盖章);

2、三天以内的请假,由政教处审批;

3、三天以上的请假,由校长审批;

四、销假

请假期满,返校后必须及时到班主任处销假,否则超过准假时间者,按旷课论处。

201

3年9月5日

0通规则。

15、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集体活动,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离队个别行动。

二、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

1、学生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学生人身安全。

2、学生在校园任何人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严禁老师、员工打骂学生。

3、学生之间应团结友爱,严防发生斗殴打架事件,伤害他人要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4、学校任何班级不准组织学生开展有害学生身体健康的活动。如擅自组织造成后果的由组织者负全部责任。

5、学校任何人无权对学生限制人身自由,更不准私拆他人信件、包裹。

6、不准歧视个别生理有缺限和“后进”的学生,所有学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7、学校应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劳动项目不得安排学生参加。

201

3年9月5日

243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根据季节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疫苗相关疾病在学校的流行。当有疫情发生时,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可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接种。

2013

年9月5日

xxx小学

集会、出操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集会、做操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做操的纪律。

二、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三、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各校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应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并与协办部门负责人共同商定。

五、对活动的场地应事先考察,确保学生军训安全进行。

六、活动的强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定,对患有不适合活动疾病的学生应进行劝阻,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七、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对集会、早操、军训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013

年9月5日

62.库房管理人员每周对库房内的物资进行检查,对地面、货架、门窗、墙壁进行全面清洁。发现变质、破损、过期等物资要立即进行处理。.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随时对库房内的温度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良好,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受潮而引起库存物质过早过期霉变。

4.库房内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及原材料。禁止在库房内存放私人物品及从事与库房贮藏无关的活动。

5.食品冷藏、冷冻贮藏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温度范围的要求。

6.严禁采购腐败、变质、过期及标识不全的食品。(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员工须参加基础卫生培训、持有效健康证后方可上岗。2.健康证到期再行体检的员工,检查未合格的应立即停岗。3.员工在岗期间,健康证原件交个人保管,其复印件交学校食品专职管理员统一存档管理,以备查阅。

4.健康证到期而未办理的员工,应立即组织办理,直至领取新的健康证后方能上岗工作。

5.学校食品专职管理员须经常对从业人员的个人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三)、卫生检查及餐厅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后勤部不定时地对食堂操作间、仓库、用具、设施设备进行抽查,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及时向服务部工作人员提出改

年9月5日

xxx小学

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5、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7、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8、学校突然出现大量学生不明原因缺课时,要及时上报教育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

2013

年9月5日

制度非均衡 篇3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均衡 财政法 保障

教育是任何国家必须组织和实施的一种行为。欲实施教育关键要有教育资源。一般认为,教育资源是投入到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资源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其中,人力资源主要是指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本质上均为物质资源。但为了更加明确,我们又对其进行了细分。物力资源主要指的是教室、场地、办公桌椅等实物形态的资源;财力资源主要指的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源,其主要通过财政拨款以及捐赠来实现。教育可以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三类。其中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主要指的是从小学至初中这一阶段共为时九年的义务教育。本文中教育资源的配置首先主要是指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其次主要是指教育资源中财力资源的配置。至于其他教育层次的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只能在另文中探讨。

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基础

1.国际法上人权理念的要求

每个适龄的儿童不论其种族、性别、语言、宗教信仰为何均有权利受到教育,即应享有受教育权,这是国际法上公认的原则。受教育权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之一种,经由这项权利个体可以寻求安全、社会正义和平等。受教育权是国际法上一项基本的人权。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力国际公约》中规定了公民的一些基本的权利,其核心内容中包括受教育权。实际上,《世界人权宣言》也规定了受教育权为一项基本人权。为使其成为各缔约国的一项义务,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力国际公约》第13条对《世界人权宣言》进行了细化,是迄今为止关于“受教育权”内涵所做出的最完整的释义。除此之外,《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欧洲社会宪章》《美洲人权公约》等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也对受教育权做出了规定。一般认为,受教育权具体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获取受教育结果权三个方面。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教育行为的具体落实,而教育行为的实施需要教育机构、教师资源以及相应的条件,即需要足够的教育资源。在我国现阶段,这些教育资源的配置仍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因此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均衡配置成为关键的问题。

2.平等理念的贯彻

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平等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杰弗逊曾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神圣和不可否认: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和独立……”回顾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发现,社会的进步正是从不平等、不自由、不文明逐渐走向平等、自由、文明的过程。平等的理念体现在经济、文化、权利等方方面面。平等的理念具体落实在各国的宪法以及宪法性文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平等权的宣示,该种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一样重要和不可或缺。这种平等权赋予公民如下权利:一是公民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业、出身都有权利请求国家给予无差别的保护,给予公民同等的待遇,公民的地位平等;二是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具体到教育领域,教育的平等首先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即接触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一般倾向于认为,教育机会的平等更多的是指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平等。要实现义务教育机会的平等必然首先要求在教育资源上的投入要均衡。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只要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未实现均衡配置,那么义务教育的平等就不可能实现。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表现形态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三个方面。[1]

1.区域间的不均衡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较以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并未使得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有大的改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仍旧不小。经济发展的差异带来了巨大的教育差距,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上,更体现在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性上。据2010年的一项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北京的小学生生均预算公用经费最高,贵州省最低,两者的差距是10倍。全国初中和高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亦是如此。虽然近年来各地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差距却仍在扩大。

2.城乡间的不均衡

当前,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已经全面覆盖城市和农村。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近些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与城市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学设施配置不均衡。城市的教室、教学设施、教学仪器等硬件设备齐全,基本能够满足师生的要求。部分农村地区的上述基础硬件设施可能还不齐全,即使勉强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隐患。二是城乡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间的经济发展、生活的便利程度、发展机会等差异性使得教师的流动呈现“趋城市化”的特征,不管是已经在农村工作的老教师还是即将入职的新教师均向城市流动。城市教师的学历层次要远高于农村,城市的师资规模、数量要远远大于农村。师资配备的不均衡实际上直接妨碍了义务教育结果的公平性。三是城乡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上的不均衡。相较于农村,城市获得资金的渠道更广,所获得的资金数量也更多。

3.学校间的不均衡

我国是拥有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因此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人口绝对数量非常庞大。义务教育的平等接受机会要求有众多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校,因此,在为数众多的学校中,如何分配教育资源是教育当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理论上和原则上讲,各学校间的资源应该均等分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比比皆是。如在北京市存在着两种学校:一种是拥有充足的财政经费和所有优质的公共资源,并且有特殊的择生权力;另外一种是打工子女民办学校,政府不提供财政支持。这种处于“同一片蓝天下”的两个群体,由于财政制度的安排,办学条件差异巨大[2]。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我国教育资源特别是财力资源不均衡配置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规章制度不完善。具体来说,主要有两大领域的制度不完善和不合理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1.义务教育领域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虽然在教育公平、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在经费承担比例、问责主体、问责情节等方面仍具有相当的模糊性,部分规定对地方政府而言弹性过大,弱化了义务教育法的刚性度。此外,义务教育的配套立法规定不够细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有充足的教育经费,而教育经费的规模有赖于国家财政预算的规模。我国的《预算法》虽然对预算的一些基本规则做了规定,但是针对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2.我国财税法律制度不合理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力日益强大,地方财力日益弱化,但事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根据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第44条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中央政府的财政资金充足,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也要负责本地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或者不足或者挪用或者滞后。解决我国地方财政资金不充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自己想办法,如以收取土地出让金等收费方法筹集资金;二是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但是,地方政府的收费历来受到严格的监管,解决资金短缺的第一个途径前途堪忧。而第二个途径是地方政府获得财政资金的正途。但是由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转移支付后的地方财政资金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而地方政府在教育上财政资金的投入一般按照整个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总额乘上一定的比例。因此,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总额大的投入就多,财政资金总额小的投入就少。这样,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就导致了东部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城市和农村不均衡的问题。

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法律制度保障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需要理念的指引同时也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针对前文中所述及的义务教育领域和财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完善建议。

1.完善义务教育领域法律体系,加快配套立法进程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仅仅依靠《义务教育法》这一部法律不足以使得教育资源的配置达致均衡。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德国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律体系可以发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需要多部法律协同规制。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缺乏研究。同时,立法机关对教育立法重视不够。我国立法机关在教育领域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但是在这些法律中对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却鲜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更多的是一种原则性、粗线条的规定。因此,在今后的立法或修法中,应对这些原则性的、粗线条的法律进行细化,增强其刚性度,对未执行法律的人员进行严格追责。此外,针对一些法律已经滞后于现实的问题,立法机关应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对滞后性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以适应我国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速度。最后,要抓紧制定能够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财政转移支付法》等。只有这些法律法规完善了之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才有可能实现。

2.改革财税法律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前已述及,我国的分税制改革以及相关的财税法律制度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改革财税法律制度。具体来说,应对中央和地方事权进行明确划分,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进行法治治理,抓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

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不清,导致地方事务过于繁杂,从而使得地方财政难于应付。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划分在我国并非没有法律规定,我国宪法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进行了粗线条的划定,但是这种粗线条的划定显然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同时,由于地方与中央不具有同等的“议价能力”,在具体划定事权时,中央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话语权,在划定事权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地方承担了更多的事务。鉴于此,笔者建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应法定化,哪些事务由地方承担,哪些事务由中央承担应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除此之外的任何划定都应是无效的。

在事权划定之后,紧随其后的是对财权进行法定化。当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的,而分税制的形成实质上是以1994年一个国务院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为依据的。从法律规范的效力上考虑,该文件实际上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而且这与当前的“法治治理”显然是相悖的。因此,应考虑抓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以法律的形式更加严格和规范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权。具体到义务教育领域,教育经费的投入应“以省为主”,中央和省应该成为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主体。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以省财政投资为主;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省份,应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只有这样,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科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标准研究.教育研究[J],2013(5).

[2] 刘亚荣.我国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分析[J].财政研究,2010(9).

[3] 李宜江.义务教育均等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秦勇(1972-),男,山东莱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系副教授,山东大学法学流动站博士后,博士;李凤霞(1972-),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系副教授,硕士。]

制度非均衡 篇4

关键词:支教,区域教育,支教制度

在我国众多的贫困山区、农村都存在着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 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下, 各地政府、高校、城市中小学以及先进的个人都关心着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 支教活动也成为了眼下最普遍的教育帮扶活动形式。近年来, 大新县接受了来自广西北海市、南宁市等相对发达地区数批的支教活动, 在县内也从城镇优秀学校里组织了数批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奔赴边远农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贫困山区、农村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理论和教学手段, 以及新颖的教学方式;广大学生学到了更多丰富的知识;当地教师教学能力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支教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大新县师资队伍现状

1. 结构不合理

本县属于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地区, 根据对该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 教师队伍存在着老龄化和学历偏低的问题。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 全县小学教职工有1671人, 其中30岁以下18人, 占1.07%;31至40岁324人, 占19.3%;41至50岁795人, 占47.6%;51岁以上538人, 占32.28%, 老教师占很大比例。此外, 本县还存在着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问题, 根据2013年的调查发现, 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仅为22.7%。年轻教师的稀缺, 学历层次上的不足, 造成了教学力量上创新不足, 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水平差距大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 在本县, 不但老龄化的教师占大多数, 从整体上看, 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但在教育专业知识上却存在着水平较低的问题, 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或者说教育专业知识的有无使得教师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大新县的教师还存在着职业发展上的困惑, 由于大新县地处偏僻, 很多年轻教师来到大新县尤其是到农村地区任教后, 对于环境都难以适应, 教学中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支教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有利于提高地区的师资水平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教师资源都十分丰富, 教师的水平也较高, 这部分教师资源参与到支教当中会给贫困山区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 以及学校管理上, 全方面提高贫困山区的教学水平。近年来, 奔赴大新县的支教力量越来越多, 有来自广西北海市、南宁市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他们的支教活动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2. 有利于师资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参与到支教队伍中的同志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教师和学历较高的大学毕业生, 对于本县这样老龄化的教师队伍, 有利于其年龄结构的优化、知识结构的优化, 还有利于活跃教学形式, 为学生带来更多知识的同时, 也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能量。

三、完善区域支教制度

1. 支教形式的制度完善

在支教制度中关于支教形式要进行系统化的完善, 要将上挂与下派两种支教形式相结合。上挂是将本地区的教师人员派往优秀的学校进行挂职学习, 下派是优秀的学校将师资人员下派到地方教师资源稀缺地方进行教学指导和帮助。支教不能认为是单一的下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山区, 这样支教教师离开后, 该地区的教育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 要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提高当地师资力量, 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才能为区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2. 支教对象的制度完善

提高教学质量靠优秀的教师, 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依靠科学的管理。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 不单是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水平不高, 这些地区的学校管理者也存在着观念上的落后, 缺乏科学的管理能力等问题, 因此派遣支教人员时, 除了要派遣优秀的教师资源, 还要派遣有经验的管理者, 以“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为主要职责, 为实现山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小学阅读指南 (中) , 2011 (7)

义务教育均衡分班制度 篇5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学校特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分班制度》,如下:

一、加强领导

成立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刘华平(校长)副组长:赵崇坤(教务主任)组员:参与招生教师。

切实加强对平行分班工作的领导,建立此项工作领导组织和校长负责制,加强监督和检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常抓不懈,切实做好平行分班工作。

二、强化认识

实行新生入学平行分班制度是我校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它的推进实施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薄弱学校改造,有利于控制学生择班择师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维护教育公平,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教师业务绩效的科学评价。学校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从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保障措施,坚持不懈地做好平行分班工作。

三、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健全制度。

1、健全和完善均衡搭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制度、学生排序均等分组及公示办法、现场抽签规则、平行分班监督保障制度、违规人员处罚办法、后转入学生随机抽签入班制度、均衡搭配后续任课教师保障学段完整性的制度等,确保新生入学分班阳光操作,确保平行分班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保三个重点工作环节严谨有序,扎实到位。

一是均衡搭配各学校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学生分班之前,学校根据招生计划,确定一年级和六年级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并在新生报到时向学生及其家长公示各班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名单。教师安排要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气质性格、年龄结构等因素均衡搭配,不得将骨干教师集中安排到一个或几个班。

二是按照一年级新生姓名的字母排序平行分组公示。各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分别排序,再依据学校一年级班数,按照蛇形排队的方式将所有学生均等分组,并张贴公示。

三是现场随机抽取学生。在学生均等分组并公示的基础上,采取由班主任教师现场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其所带班级的学生组别。

四、严格纪律

严明工作纪律,严禁徇私舞弊,严禁设立重点班和照顾班,平行分班的结果现场确定后,严禁校内调班,严禁各学校擅自接收分配到其他学校的学生。对开学后正常转入的学生,由学校按相关规定采取公开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其所去班级。确保平行分班善始善终,确保平行分班各项政策贯彻到底。

五、创设有利于平行分班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招生结束后,学校召开座谈会、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在新闻媒体公开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控制学生择班的意义,讲明平行分班的程序和方法努力营造有利于平行分班工作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制度非均衡 篇6

关键词:非均衡;体育;发展战略;失衡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712-03

1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为上世纪中期兴起的经济学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提出源自人们在资源稀缺的状态下对如何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促进发展所作的考虑。由于人类生存的社会、自然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统一的资源配置模式显然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源利用率,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采取适度的“偏好”发展策略,将资源优先配置到社会、自然禀赋较好的区域或部门,使之形成良性的合力区,通过这些有条件的区域或部门优先发展所发挥出的辐射效应与扩散效用,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梯度转移理论。2) 发展极理论。3) 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式。4) 倒“U”字形理论。5) 集中的非中心化理论。

2非均衡理论对体育发展的启示

1) 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运用是一个动态调试的过程,均衡与非均衡是相对的、动态的,应当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与调整体育发展策略,以防止将某种战略绝对化;2) 均衡发展是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我们发展体育的价值基础。而体育非均衡发展是发展体育的具体策略、必需手段,体育非均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更高层次、更加全面、更高水平的体育均衡发展;3) 我国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体育条件差异较大,对优势地区采取适度非均衡体育发展战略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并且适度的体育发展差距有利于刺激体育进一步的发展;4) 非均衡发展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发展,所谓的非均衡是就局部范围而言的,从整体上看,则是一个动态均衡的发展过程,所以体育发展应保持“总体的均衡,局部不均衡”的良性发展态势;5) 加强对我国体育非均衡发展状态的监控与调试,防止过度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发展失衡;6) 对于体育发展落后地区,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为他们创造好赶超发展所需的诸种条件,同时,体育落后地区也不能消极的等、靠、要,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发挥自身优势谋求发展;7) 对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追求发展效率的同时,必须注意维护有效的体育公平。

3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实践

3.1中国体育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1)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不尽相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育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具备现实土壤。2)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体坛竞争,为了能尽快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在国际体育大赛取得良好比赛成绩,维护我国的大国地位、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实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广泛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4) 提供差别化的体育产品、体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使体育非均衡发展显得十分迫切。5) 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为体育非均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奥运争光计划。

3.2中国体育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三大举措

1) 启动了奥运争光战略,利用体育举国体制能集中整合、投放资源的体制优势,将有限资源较多的配置到竞技体育领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1984年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改革会议上正式提出奥运会战略,把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作为发展目标。并要求“各级体委都要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为奥运会做贡献”,把运动技术水平作为体育强国的标志。1995年7月,国家体委颁布《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2年再次提出《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的不断强化,我国逐步确立了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依靠对竞技体育实行优先发展战略,我国的奥运成绩节节攀升,近年来,我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赛场屡创佳绩。

2) 体育社会化。一直以来,体育被当作为国家的一项事业,国家设有专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发展体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体育需求日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国家体育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体育工作重心往竞技体育转移,体育的普及与提高矛盾也日显突出。这一些矛盾无疑根源于政府力量不足、社会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为了缓解这两大矛盾,推动体育社会化已成为了中国体育改革的不二选择。

3) 体育市场化。积极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与体育社会化等同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市场化。根据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体育产品按照其属性可以三分为公共体育产品、准公共体育产品、私人体育产品,一项活动属于公益还是私益关键看其产出的产品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体育市场化的大力推进,表现为体育资源不再全部为政府垄断,而是按照市场规律,在相关法规的规范下,实现市场优化配置。束缚得到解除,体育资源在市场中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各类体育市场空前繁荣,各种体育产品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于神州大地。体育市场的繁荣,极大的缓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政府有限的体育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但也使得大部分的体育资源非均衡的集中于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少数地区,从而更大程度的加大了我国不同区域体育发展的差距。

3.3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现状

1) 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地区体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据2001年群众体育调查资料显示:“在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体育人口为21.5%,人均体育消费为74.27元;西部体育人口为8.1%,人均体育消费为47.52元。据董新光等人研究,我国有1/3的省区对奥运争光计划的贡献不足5%;1/3省区的20个单项的运动员对奥运争光计划的贡献为零。

2) 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为了说明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均衡,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全国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截止2003年12月31日,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乡(镇)村仅有66 446个。

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在奥运赛场上,我国竞技体育大放异彩,奥运排名已上升为第二。相比之下,群众体育水平相对低下,2001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只拥有4.7个体育馆,而早在1990年,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的数量就远远超过了我国当前的数量:日本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馆26个,意大利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馆21个,芬兰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馆45.7个,德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馆24.8个。

4) 竞技体育内部发展不平衡。尽管我国在奥运赛场上获得的金牌数已稳居金牌榜前列,但从近几届我国奥运会获得金牌的项目来看,我们的优势仍然集中于跳水、乒乓球、体操、举重、射击、羽毛球、柔道等少数项目上,田径、游泳、球类、水上项目等大项的夺金能力仍然不强。

3.4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非均衡战略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考虑:1) 促使人们的体育发展观念发生转变,效率观得到重视;2) 中国体育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3) 体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禀赋较好的区域、体育部门获得了优先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源、经验,为带动后发展区域、部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 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形成了一系列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从负面看,(1) 效率观的强调使得体育发展的公平观受到忽视;(2) 导致体育发展结构失调。尽管中国体育整体水平提高迅速,但局部与局部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4中国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必须警惕发展失衡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的过程。通常而言,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四个变量:发展的方向、发展的轴、发展的轨迹、发展的度。

如图1所示,矛盾的同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轴与方向,矛盾的对立使得矛盾双方沿着发展轴形成波浪式或者螺旋式的发展轨迹,而发展的度的存在限定了矛盾双方对抗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矛盾双方相互对抗,事物在曲折中发展;如图2所示,如果矛盾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对抗失衡,就会使得事物的发展轨迹越出度的范围,那么此时事物的发展过程就会出现一个结构性的断裂过程,事物发展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结果是发展的停滞。

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极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适当的发展差距有利于刺激发展,然而,过分强调体育发展的效率,过分开发体育资源势必会忽视体育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公平,必将人为扭曲体育的发展结构,一旦体育发展的结构出现严重的失衡,就会出现图2所示的发展失度,其结果必然会严重阻碍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当前,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局部出现了由于过度非均衡发展所引发的失衡现象,例如竞技体育结构不合理、利益矛盾突出、体育人才后继乏力、专业队萎缩;城乡体育、区域体育发展失衡,沿海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与西部贫困地区的体育发展存在结构上的断裂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尽快研究出调控策略,使得发展失衡的体育领域尽快回到如图1所示的良性发展道路上来。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控

面对非均衡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强调社会资源兼容共生;强调社会结构合理;强调社会行为规范;强调社会运筹的得当。那么,科学发展观以及发展协调观的提出,是否是对中国社会普遍采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决然否定呢?回答这一质疑,必需从观念上弄清什么是发展观、什么是发展战略以及二者的关系。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基本看法与价值判断,它决定了人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发展战略是在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长期性的发展策略。科学发展观属于发展观的范畴,非均衡发展战略则是属于发展战略的范畴,二者并非是矛盾的关系,而是同一体系两个不同层次问题的呈现,一为“体”,一为“用”。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和谐观的提出并不在于否定现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而是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价值目标、发展手段与调控措施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对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控的目的在于使体育的发展始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其调控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调控与手段调控两项。价值调控在于使非均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一致;手段调控则是通过改变体育发展的各种条件、方法,使得体育非均衡发展适度。调控方法则主要包括自调与外控。自调是基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以及体育发展规律,进行自我完善;而外控则是通过改变体育发展的外部因素,从而促使体育非均衡发展始终处于一个有利于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适度范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中宣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

[2] 邓伟杰.和谐社会笔记[M].上海:三联书店,2005,6.

[3]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体与软科学成果汇编2001[M].北京,2001.

[4] 司正家.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J].实事求是,1999(6):46-50.

[5] 崔晓汉.对平衡问题的哲学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2004(1):43-48.

[6] 秦椿林,等.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865-868.

制度非均衡 篇7

一、做市商制度稳定资本市场的机理

在法马等经济学家的模型中, 价格发现功能是衡量股市有效性的一个主要指标。尽管从理论角度来看, 股票作为虚拟资产的“真实价格”本身就是一个假设;现实也似乎表明并不存在真实的股票价格, 且股票价格的运行轨迹也似乎无规可循。但是由于投机性因素、内幕交易等行为导致的股价剧烈波动对宏观经济及其微观基础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者, 都希望有一个能够对信息做出较充分反应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

在既定的制度结构、制度安排条件下, 交易方式就是影响股价的一种有效信息显示机制。就交易委托指令驱动系统而言, 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买卖委托, 电脑交易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 对买卖委托直接进行撮合处理。当然, 在这种系统中也存在着具有信息和知识优势的中介机构, 如NYSE和LME都存在着专业经纪人或场内专家、特种经纪人。但是, 无论是专业经纪人还是佣金经纪人都没有提供交易价格的义务, 这是现行交易方式的一个明显不足。

反观报价驱动系统, 做市商作为报价撮合人, 它根据行情同时报出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 通过为卖而买、为买而卖的方式连接买卖双方并组织市场交易, 创造出转手交易市场, 同时赚得买卖差价收益。为了撮合交易, 做市商必须找到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地为买卖双方所接受的价格, 且实现做多和做空市场的大致均衡, 否则它自行承担的买卖义务将面临严重的敞口风险。所以, 做市商实际上起到了价格稳定者、信息提供者和市场机会提供者的重要作用。若没有这种做空机制, 市场金融风险会严重得多。《戴维森报告》指出:香港股票市场缺乏卖空机制是引发1987年股灾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 做市商业务还带来一系列正外部性。比如, 在买卖双方尚未成交的过程中, 做市商的自行买入和卖出行为解决了交易者排队问题, 大大增加了二级市场的派现能力、交易频度、流动性。正是这种作用, 使得NASDAQ市场在美国证券交易市场上异军突起, 成为能够与NYSE媲美的主要力量。

二、做市商制度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均衡发展

政府主导型的股票市场往往容易使委托指令系统的 (股价透明和公正) 优势逐步丧失, 因为在我国新兴的股票市场上, 既存在退出机制、市场准入机制等非市场化因素, 又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以致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 使得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浓厚的投机气氛。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股价的暴涨暴跌和价格频繁大幅波动。如1992~2000年间, 沪深股市平均峰谷相差在200%以上, 远高于美国成熟市场的60%左右。 (2) 高比例的换手率。在正常情况下, 市场认可30%~60%的换手率, 而沪深股市的换手率大都保持在300%以上的水平, 远高于同时期发达国家股市的换手率水平。过高的换手率现象反映了股市存在严重的投机性。 (3) 过高的市盈率。成熟股票市场相对合理的市盈率大体在15~25倍之间, 如2000年纽约、伦敦和香港的股票市场市盈率分别为19倍、17倍和18倍。而同年, 我国沪市的市盈率却高达60倍以上。

投机性巨大的股市则意味着有较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据分析, 纽约交易所系统性风险 (不可分散化风险) 占1/4左右, 非系统性风险 (分散化风险) 占3/4左右;而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系统性风险占2/3, 非系统性风险占1/3。可见, 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所占比重较大。这是因为我国股市缺乏对冲机制和稳定力量, 而市场竞价的平面网状构造与信息平行传导机制会造成股市波动, 以致市场的风险迅速扩大和深化。

虽然不能说交易方式从委托指令驱动系统到报价驱动系统的转变就能减少系统性风险, 但在二级市场上引入做市商制度却可以减少非系统性风险。其作用原理如下: (1) 在电子交易方式下, 做市商的报价驱动系统由投资者形成的第一层次和做市商形成的第二层次构成。这种结构使得非系统性风险被分散于两个层次上, 从而减少了它的冲击力度。 (2) 从价格形成机制看, 做市商通过对证券市场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据此提出的报价, 经过交易者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均衡价格一般比较公平。 (3) 做市商的双向造市作用有利于市场均衡, 它既可以做多, 也可以做空, 即可以进行现货和开展期货业务, 催生股指期货等新的金融产品, 从而减少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

三、中国资本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面临的主要困难

1. 来自于理论方面的认识误区。

在交易技术方面, 有些人认为报价驱动交易系统似乎与当今普遍实施的电子交易技术趋势相违背, 并因此认为做市商制度不适合于我国。事实上, NASDAQ市场的电子交易系统和电子交易水平与NYSE相比毫不逊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交易制度而非交易技术。正是由于政府的强制性规定而非市场的竞争导致了沪深股市较低的以交易日计算的委托差价。如果扩大时间跨度, 我国股价的波动幅度则远远高于世界水平。否认做市商制度的第二个理论是市场透明度。据分析, 指令驱动系统比报价驱动系统更透明, 是以市场竞争充分的前提和与报价驱动相比的意义来说的。在我国, 既然没有做市商制度, 也就没有什么报价人撮合问题, 也谈不上由此引起的投机操作问题。的确, 我国目前市场的透明度不高, 主要原因是国有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即产权主体虚位, 导致股权交易中出现内幕交易的投机行为。因此, 只有深化改革, 完善包括做市商制度在内的制度建设, 才能切实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2. 法律等正式制度的制约。

我国《证券法》第35条规定:证券交易以现货进行交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用指南》中对该条款的解释是:对于证券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 暂不列入本法的调整范围。政府既然限制了做空机制, 也就自然地限制了券商的融券之类的信用交易。但没有巨额的资金做市商, 就难以起到撮合和平衡交易、稳定市场的作用;也难以通过自营业务来发挥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及时性的作用。

3. 对政府监管能力的挑战。

尽管在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安排中处处存在着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子, 但政府作为监管者又对市场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十分担忧。因为目前我们的监管配套制度存在缺陷, 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还比较落后, 这使得监管部门疲于应付股市的各种投机行为。做市商不但要掌握一些隐蔽信息如未成交委托报价和数量、买卖盘记录等, 而且做市商身兼二职即既担任自营者又担任代理者, 会增加其操纵市场、损坏委托者利益的可能性。在现有的信息监管功能残缺和券商的保证金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引入做市商制度会对政府的监管能力形成巨大挑战。

四、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政策建议

1. 政府要转变观念。

政府对做空的限制, 实际上是迫使投资者通过不断做多来刺激市场发展。这样短期内虽会有一定效果, 但会导致泡沫产生。一旦泡沫破灭, 市场会单边萎缩, 投资者会遭受惨重的损失。它使得我国股票市场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做多———股票单向发展———泡沫产生———消灭泡沫——市场萎缩——政策救市———股票单向发展———泡沫产生……它进而使得证券监管部门对股票市场的监管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股市发展———讨论泡沫——打压泡沫———股市萎缩——救市———讨论泡沫———打压泡沫……基于此, 笔者认为, 在股票市场已经有一定规模、投资者日趋理性的今天, 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观念, 允许做多, 还市场本来面目。

2. 澄清理论误区。事实一再表明, 报价驱动交易与电子

交易技术是内在一致的, 重要的不是交易技术而是交易制度。再者, 由于政府对股票规定了较低的买卖价差, 这使得股票市场单日波动性可能不是很大。但只能做多的交易制度却使股票市场面临系统性风险, 单日较小波动换来的是较长时期内的大起大落, 剧烈波动。哪个负面影响更大, 一目了然。

3. 正式制度的变迁。

制度变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继续完善和推进国债期货和商品期货交易的基础上, 通过先仓单市场、后期货基金市场的顺序, 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 逐渐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全面的做市商制度。二是在股票市场上, 一方面通过先发展股指期货、期权交易, 进一步减少融券限制以为发展信用交易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来说, 可参照纳斯达克的经验, 在创业板交易市场或在主板市场的特殊行业如以生物医药、计算机、电信等指标股为主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中引入做市商制度, 然后逐渐推广到整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

4. 突破法律等正式制度的制约。

如前所述, 政府自视处于造市的主体地位, 为维护短期市场繁荣的政策需要, 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期货交易的合法性, 由此也自然地否定了券商融券之类的信用交易。由于缺乏做市商制度, 使得在我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上很难积聚起庞大的资金, 难以形成撮合和平衡交易、稳定市场的力量, 也难以通过自营业务来发挥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及时性的作用。因此, 我们应在法律法规上有所突破, 积极引进做空机制, 尽快建立做市商制度, 完善产权制度和股权流通制度, 促使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 提高经营业绩, 从而确立其在证券市场上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可以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协调引导下, 发挥指令驱动系统和报价驱动系统两种交易方式各自在股价形成方面的优势。即指令驱动系统的网状结构以较差的股价稳定性和流动性可换取股价形成机制的透明和公正;而报价驱动系统以较高的交易成本可换取市场较好的流动性和价格稳定性。

5. 政府应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能力。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 无论是市场运作机制的法规制度, 还是市场参与主体的广大投资者, 都还很不成熟,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技术系统还有不少缺陷, 机构投资者队伍还不够庞大, 市场非理性的机会主义成分还比较重, 这些都给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们既要大胆探索, 又要谨慎行事。譬如, 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掌握一些隐蔽信息如未成交委托报价和数量等, 从而有利于监控市场, 但由于做市商者身兼二职, 即其既担任自营者又担任代理者, 因而会增加其操纵市场、损害委托者利益的可能性。因此, 引入做市商制度后, 监管部门必须完善监管制度, 严厉打击幕后交易、庄家操纵股市等各种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从而为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打好制度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十年纷纭话股市.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制度非均衡 篇8

一、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现状

首先, 师资均衡制度是要重视北京周边教育的统筹兼顾, 促进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在北京市有的地区还存在一些办学条件相当差、师资力量非常弱、生源很少的学校, 孩子们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所以把薄弱学校撤并或与师资雄厚的学校进行合校, 在市区可以建立一些寄宿学校, 整合教育资源, 合理利用教育投入的资金, 为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尽量缩短教育的距离。

其次, 是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 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 教师还需要继续教育, 教研力度还需不断加大。使学校师资水平有所提高, 这也需要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 教育相对落后的学校, 应该应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的措施。

另外, 现在北京市学校还存在生源不均衡的现象, 如有些学校办学条件差、地理位置偏、生源多数是打工族孩子, 这样有很多家长就选择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让孩子就读, 久而久之在家长心目中就有了贵族学校这一概念, 孩子上学搬门子也都想进好学校, 于是学校生源差距越来越大, 导致一些学校班容量过大, 有的学校班级平均人数上80到90人左右, , 而薄弱学校每班才30人左右, 差距之大让人吃惊, 这样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呢?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让孩子就近入学, 不能择校, 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

各个学校教师能力不同, 导致教学质量不同。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应该使各个学校的老师经常交流学习, 互相交换授课, 互相学习各自的教学经验, 教学相长。使得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教师授课质量统一。

二、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制度实施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制度的目标是什么?是使国民素质提高, 是使公民的待遇平等。是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 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 表达方式复杂多样, 使他作为一个人, 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 成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 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 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国家为了是每一个公民都能日臻完善, 开展了义务教育。又为了使每个公民接受一样的教育。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实施政策。

1.使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 给学生一个公平的舞台

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教育质量。做到有教无类。使学生避免走入现在一些学生因为接受的教育差, 而自卑甚至轻生的情况。这样为学生未来的发展, 社会的和谐,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树立自信, 养成自尊, 懂得自爱的良好心态。这样才能健康发展, 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使每个学校都能以最高的效率开展教学活动

因为有些学校人数过多, 导致班级拥挤, 不能是每个学生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学习, 离黑板远的同学, 看不清, 甚至听不清的状况很多, 因此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座位找关系送礼等情况。这些都是师资力量不均衡造成的。我们要杜绝这种状况的发生, 就要从平均师资力量入手。使各个学校人数基本相同, 各个班级人数相同。学生都能在自己所在的区域上一样质量的学校。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条不紊, 高质量运行。

三、师资均衡问题的创新研究

结合问题, 我们经过多年探讨研究, 积累经验, 觉得有以下办法具有可行性, 可以改变这种师资无法均衡的现状。

1.交换式教学方法

把每个学校优秀的教师集中起来, 互相交流研讨。并在不同学校循环授课。成为教育工作者中的领头羊。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 又可以使老师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机会。

2.穷什么不能穷教育, 政府出面, 主导学校建设, 确保资金充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好, 学生无法享受到别的学校学生能使用的仪器, 导致同样的老师却因为没有好的教学器材的问题而不能一样的把学生教育好。关于这样的问题, 政府应该主导投资, 向那些资金不足, 师资薄弱, 生源较少的学校。帮助他们建立校舍, 购置教学用具。使他们能拥有和那些师资强大的学校一样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各个学校手拉手心连心, 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好的学校派老师去师资较差的学校去授课, 师资差的学校派老师去好的学校学习。这样下去, 师资力量慢慢就均衡了。

3.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政策,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校生源参差不齐, 因为大家普遍在能力范围内都想让孩子去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是学生有个美好的未来。这样就导致。就近政策不能落实。只有指定一个教育政策, 完全落实就近上学的原则。是各校生源趋于水平。才能继续开展平衡师资的政策。但政策落实需要时间, 可以让师资雄厚的学校和师资薄弱的学校联合办学, 合并成一个学校, 这样既解决了前者缺少教师的问题, 也解决了后者缺少生源的问题。

4.科学规划学校设施, 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大的效益

使学校以一样的面积做出最大的成果。改善办学条件, 是学校紧跟时代脚步, 紧跟党中央的教学方针, 是学校现代化, 教育科学化。扶持薄弱学校, 是学校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相应党的号召。加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学校需要招商引资。努力建设各种设施, 改善落后的局面。学校应该加大力度积极面对各种机会, 努力筹集资金。建立更加完备的教学条件。

5.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教师培训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最新最好的教学方法, 再经过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使教师能够最快的吸收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之间通过培训交流教学经验。统一培训统一提高。加强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的均衡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备, 素质教育均衡化将有条不紊地继续开展。素质教育均衡化会将使教学质量有一个飞跃性的提高。

摘要: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问题引起了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 因为师资的不均衡引发了很多问题。结合问题, 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进行一场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从改善教学环境以及对义务教育的认识入手, 深入浅出。对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的制度创新研究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性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司晓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发展[J].教育研究, 2009, (06) .

[2]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制度非均衡 篇9

1 市场经济不会“均贫富”,贫富分化是市场经济合乎逻辑的结果

现阶段分析中国的分配问题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这是探讨的前提。市场经济假设市场提供的资源相对于需求永远稀缺,市场就是为人们公平争夺稀缺资源而设计的平台。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精髓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中实现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它假定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些“经济人”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中自由竞争,由此最大化全社会生产效率,增进全社会的财富总量。在古典经济学的这种模式中,“经济人”被假设成能力完全等同的人:同等的年龄、同等的智商、同等的学历、同等的健康状况…….,但现实世界“经济人”存在年龄、智力、学历、健康等方面的巨大差别,老人与青年、聪明与愚钝、博士与文盲、健壮与残疾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截然不同。貌似公平的竞争规则实际上对能力不同的芸芸众生构成的“经济人”是不公平的,能力出众、工作勤奋、身体健康、智力超群的“经济人”必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能力不足、好吃懒做、身体孱弱、智力愚钝的“经济人”则很难在竞争中获胜,由此导致即使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必然导致财富的非均衡分配,所以贫富不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但这种结果是符合崇尚效率的市场法则的。

其实我国古代学者对此有清醒认识。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眼中,人的禀赋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智力水平,另一方面是努力程度,后者在经济中的体现就是勤惰与俭侈,而这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也是导致贫富差别的原因所在。《管子》写道:“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故民利有百倍之失也。”[1]战国时韩非分析说:“今夫与人相善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善,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惰也。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2]汉代桑弘羊继承了这种观点,指出:“共其地,居是世也,非有灾害疾疫,独以贫穷,非惰则奢也。无奇业旁入,而犹以富给,非俭则力也。”[3]司马迁也有类似的说法,所谓“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4]宋朝司马光同样认为,“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愚智不同。富者知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苦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啙窳偷生,不为远虑,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垫,而不知自悔也。”[5]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人与人之间本身是有差别的,人们经济状况的不同大多缘于智愚、巧拙、勤惰之别,“富贵擅之于智力” [6],“狡者日富而拙者日瘠。” [7]

现代经济学家中,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突破了斯密假设,承认了“经济人”竞争起点的不公平,指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8]

因此,市场经济不存在均贫富,相反追求效率的市场经济必然制造贫富差距。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是公正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在当下中国,一个人依法获取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财富是符合公正原则的,没有人会认为这不公平。人们对张瑞敏等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袁隆平等凭借自己的科研才能获得高收入并无意见,尽管他们的高收入也是这个社会贫富差别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这些人依法获取了与其能力、贡献相匹配的财富,这种财富的获得手段、方式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因而结果也是公正的。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对这些人的物质褒奖鼓励整个社会向他们学习,形成一种鼓励财富创造的社会氛围,所以公正、公开、公平竞争产生的富人不是社会之害,而是社会之福,他们对整个社会产生着巨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财富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增长。相反,一个人不聪明又不勤奋,自然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高收入,相反只能获得低收入甚至无收入。如果这样的人也获得与张瑞敏、袁隆平一样的收入,市场经济的制度价值就丧失了,这个社会就不会出现张瑞敏、袁隆平,因为这样的制度安排在反向激励人们不要勤奋工作,因为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如此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发展和进步。

因此,市场经济的制度本质是崇尚效率,市场经济的分配正义就是通过制造贫富差别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只要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就不要再企盼“有饭同吃,有衣同穿”的均贫富社会。只要每个人的财富来源是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等人类共同尊奉的规则,其财富就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就是公平合理的分配。

2 现实世界分配上的非正义是社会各界不满的根本原因

“经济人”的本性决定了总有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总想寻求法外利益,不惜以违反公序良俗、法律道德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这样的人很有能力,但他们获得的财富难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他们的致富不是社会之福,而是社会之祸,因为这种分配不会增加财富总量,只是对他人财富的掠夺。公众认为这种人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取得如此大的份额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的核心在于公正,当今公众之所以对分配问题意见巨大,根本原因不是贫富差距,而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有人利用种种途径在疯狂攫取公众资源,这是公众愤怒的根源。

当前,不公正的分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2.1 官员滥权腐败

2.1.1 滥用公权

官员掌握公共权力,因工作职能的需要必须经常使用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财富,不属于任何个人、法人所有,因此公共资源的消费必须基于公共事务。而事实上由于制度的内在缺陷,民众对公共资源的消费很难监管,极少数官员就利用这种制度空隙侵吞公共资源,比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官员以合法的名义使把公共资源消费私人化,凭借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使用权,化公为私,形成对公共资源的侵吞。少数官员收入不高,但却尽享富贵荣华。这种现象显然是民众无法忍受的,这种行为事实上是对公众利益的剥夺,是不公平的。

2.1.2 权力寻租

法理上,官员是民众选出的公仆,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监督,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描述。事实上,在现实世界,由于机制体制的缺陷,官员与民众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民众对官员的行为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监督无从谈起。没有了监督,官员对公共权力的运用出现了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私人化的乱象。由于关系错位,没有监督,人的自利本性决定了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完全可以权力寻租,拥权自肥,受贿索贿,以侵害公共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财富的膨胀。这种高收入是民众无法忍受的,也是当今民众对贫富差距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国企侵占公共利益

意识形态决定了我国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国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的职能定位仍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十五大确定的国企改革思路是“抓大放小”,国企原则上退出竞争性领域,只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命脉行业维持存在。换言之,国企的存在领域基本属于排斥其它资本成分的垄断行业和领域。这些垄断行业和领域原则上不存在竞争,既然不存在竞争,就意味着国企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是优先考虑公共利益,具有浓郁的公共产品属性。但实际上,现实世界的国企在政府的保护下寻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利用垄断地位全面侵蚀社会公共利益,投资成本由全社会承担,而投资收益由国企职工内部分享。资料显示,国企员工总数仅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但工资总额却占全国职工总额的50%多。这种高收入显然是不公平的,是民众无法忍受的。

2.3 商人非法牟利

牟利是商人的天性,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9]这种天性与本能如不加控制,商人将会无法无天、为所欲为,马克思更是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10]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种从冰到火的革命性的制度变迁,市场经济的制度体系建构是一项浩繁宏大的工程,这种转变中间存在巨大的监管空白,这些空白地带成为中国商人发财致富的天堂乐园,造就了太多的“中国式富人”。即使制度体系渐至完善的今天,这些中国式富人仍然没有树立起对规则的崇敬意识,仍然利用自己庞大的关系网,钻研每一个制度漏洞,寻求超额利润,如偷税漏税、利用国企改制侵占国有资产;更有甚者明知故犯,走私贩毒、制售假冒伪劣。这些行为在我们的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总有部分商人因之获益,这些富人的财富获得方式带有强烈的“原罪”色彩。这些人的这种致富方式为公众所痛恨,显然公众对这种分配是存在巨大成见的。

公众对中国的分配制度不满意,根本的原因在这里。

3 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消除分配制度中的非正义因素,构建公正的分配制度,而不是均贫富

3.1 加大反腐力度,消除腐败因素造成的不公正

当前的权力寻租已经成为我国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对此加大整治力度,不仅导致贫富分化日趋严重,更重要的是会加剧党和群众之间的不信任,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所以中央必须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大腐败的预防和惩治力度,建立一支能力突出、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坚决从体制上消除权力腐败的空间。

3.2 规范垄断行业分配,控制垄断行业的不合理收入

作为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我国将长期维持部分国有垄断行业的存在,但国家必须加大对垄断国企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应当规范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分配标准,坚决杜绝垄断行业将本属于全体国民的垄断利润私分,这不仅是对其他国民利益的剥夺,更是对分配正义的破坏。

3.3 消除制度漏洞,建构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商人无祖国”,追逐利润是商人的天性,如果没有外在的约束,任何商人都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作为社会利益代表的政府必须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这种规制主要靠完善市场立法,对市场竞争的每个环节做出必要的规范,对那些违背法律、破坏秩序的市场行为必须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杜绝有人靠偷税漏税、假冒伪劣等行为致富,这样才能建立起公正的竞争制度,也才能建立起公正的分配秩序。

总之,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绝不会也不能是“均贫富”,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贫富差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会长期存在。但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国家完全有能力为国民建构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分配环境,从而使各阶层在市场竞争中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实现贫富的和谐相处。

摘要:市场经济的制度局限下不存在“均贫富”的分配制度,当前公众对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满不是贫富差距本身,而是有人破坏分配正义,谋求法外利益,侵害了公众利益。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正分配,均贫富

参考文献

[1]《管子.国蓄》

[2]《韩非子.显学》

[3]《盐铁论.授时》

[4]《史记.货殖列传》

[5]司马光.司马光奏议[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93.

[6]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2.

[7]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68.

[8]秦国伟.社会性弱势群体能力贫困及治理——基于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J].理论界,2010(9):51-57.

[9]斯密.国富论[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4.

制度非均衡 篇10

高等教育从来都不是单纯“教育”,它始终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应当说,复杂多变的外部因素既构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与之产生深深的内嵌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也经历两次重大的调整和变革。新中国成立伊始,高等教育发展在社会公平观的指引下,实现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均等化发展。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在于调整东部地区高校集中的旧格局,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偏远地区转移部分院校,保证“全国各大行政区最少有一所,最多不超过四所。从制度上保障工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高等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制度设计的目的:一是为了保障个体发展,让旧制度中的人们迅速感受到新制度的公平性和优越性,从而为社会过渡和稳定奠定基础;二是能够关注社会底层群众和偏远地区,在政策和资源配置上予以扶持和照顾;三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不仅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还能实现行政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控制。可见,高等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安排在当时是多重因素作用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的第二次调整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文革”十年动乱,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破坏殆尽。因此,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成为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提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始于1999年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真正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有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世纪之交的扩大招生,2002年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人,当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进入大众化的中期阶段”[2]。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取向是以规模和效率为重点的。它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嵌入教育制度的设计中。首先,坚持效率优先,以投入—产出最大化的计算作为评判标准,在资源分配、建设速度、发展总量等方面求效、求快、求大;其次,注重教育收益,将高等教育发展推向市场,利用入学、教学、就业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营利性操作,创收成为高校的主要目标之一;再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个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挤甚至歧视,精英教育一度回归”[3]。

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以效率为中心的调整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还跻身世界教育大国之列。但正如先贤们所言,在以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追求过程中,“以自由、正义和公平等术语为代表的一些更广泛的人类价值问题正在失去它们作为评判标准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本收益计算’和‘手段和目的的计算’,当效率的衡量成为唯一的讨论议题的时候”[4],大学将失去它的重要性。对于这一问题的认知,党和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已然突出教育公平发展的历史作用,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克服效率主义弊端指明方向,从而有助于在社会转型期实现它的第三次“华丽转型”。

二、新型城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向改革要红利、从改革谋发展已然成为重要的战略预设。而从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过渡转型,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见,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就是要探索出一条区域间、城乡间、各要素间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新路径。就高等教育而言,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诸多变革为其进一步调整发展提供绝佳的历史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绝不仅指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而是包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实现人的活动空间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人的地位从服从向平等提升、人的身份从农民和市民向公民转型、人的关系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无疑需要高等教育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通过高等教育的洗礼,使农民及其子女实现“人”的属性的升华。二是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量的扩大,更注重质的提升。这就使得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速度、效率、数量等工具性指标的确定,更要提升对效益、服务、影响等价值性标准的关注。三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潜台词不是城市吞并乡村,而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完成现代化改造。这就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有效工具,通过实现人的发展,带动城乡之间的有机统一。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境。这就为打破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奠定基础。五是城乡发展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使得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的高等教育,必须实现机会均等、过程公正、结果正义,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的受教育者能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存在巨大的发展堕距,即高等教育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发展。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区域差异。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按区域标准划分为三个层次:东部、中部和西部,这基本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而且三个区域间的水平差距几乎体现在各个指标上,如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见表1)、在校生占适龄人口比例(见表2)、一流高校数量(见表3)等方面,东部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单位:千元)

(单位:所)

2. 城乡差异。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公共产品往往向城市集中。就教育资源而言,不仅是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与城市相去甚远,在高等教育领域,差距仍然明显。如在高校入学城乡生源比例中(见表4),城市始终高于乡村,并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单位:%)

资料来源:赵海利.高等教育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82.

3. 级别差异。

我国高校根据不同的主管部门可以分为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前者主要是由教育部直接管理,中央财政给予支持行政级别一般为副部级,如绝大多数的“985工程”大学;后者由所在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地方财政给予支持,行政级别一般都是厅级以下。由于级别上的差异,前者在经费投入、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科研水平等多方面具有优势。“以2013年经费投入为例,64所教育部直属院校拥有经费600多亿元,而地方934所院校拥有经费合计仅400多亿元。在师资力量方面,2013年教育部直属61所院校中平均每所院校拥有教授约446人、副教授约567人,而地方948所院校中,平均每所院校拥有教授约53人、副教授约110人”[7]。

4. 阶层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分层趋势。而这种阶层差异也直接映射到高等教育领域。一般而言,高等阶层的子女和富裕阶层的子女比低等阶层的子女和贫困阶层的子女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更优越的受教育条件[8];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比非知识分子阶层子女更易于进入重点大学;拥有固定职业的人口的子女阶层比流动人口的子女阶层更易于接受高等教育。如一项在北京高校范围内的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比例远远高于低收入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30.4%增长到2012年的57.3%”[9]。

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城乡、级别和阶层等四个方面上的明显差异不仅限制向更高层次水平迈进的步伐,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相违背。而所谓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即是指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中,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强调质量内涵的提升为目标,以符合人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旨归,实现均等、平衡的发展。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读:一是公平发展。正如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所指出的,教育发展要求“每个人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以及此过程中的平等对待和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三个方面”[10],也即是起点公平,每个人不论出身、性别、种族等条件都能平等享有受教育机会;过程公平,接受和得到的教育资源和质量相同;结果公平,取得学业成功和就业前景的条件相同。二是合理发展。虽然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但不能因此而集中甚至垄断,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应当合理分配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规律。三是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促进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的拉动作用和外部效益。四是共享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成果由大众共享,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归。

应当说,高等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它既能够不断维护和建构社会秩序,也能够在重塑资源配置的格局中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各发展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为新型城镇化的有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高等教育均衡化面临的制度困境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11]。一般而言,制度作为一种正向激励,规范着人们行为在肯定与否定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固然制度存在导向正义与公平的可能性,但它并非是万能的,没有一种制度具有本质上的“善”,它们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能够带来“善”[12]。就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而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由于制度安排不当与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漏洞所造成的影响,已然致使高等教育均衡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制度困境。因此,迫切需要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关切当下制度环境中的障碍性因素。

1. 公共性迷失:

制度功利化的僭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显然,高等教育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事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事业。但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一些具有明显效率主义倾向的指导方针以及意见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建构也愈益呈现出功利化的特征。一是追求量而非质。评价制度中“数量化”趋势凸显,在引入绩效工资制和计量评估制度的背景下,科研评比、教育教学过分强调“量”的多少,而忽视“质”的提升。二是追求大而非精。学校规模、实验室大小、图书馆面积等定量指标往往成为衡量高校优秀与否的关键要素。以大为美、以大为优、以大为好成为高校建设的“潮流”。三是追求全而非专。在学科建设上,综合性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最基本的要求,不论自身大小、不论力量强弱,更不论资金多少,学科设置必须全面。就是这种全面导致中国大学的“千校一面”、毫无特色。四是追求快而非稳。“跨越式”“三步走”“率先”等词汇往往成为多数高校发展规划中的主旨,二十年、十年甚至五年之内实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这样的“豪言壮语”也并不罕见。

不可否认,功利主义导向的发展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现代化和竞争需求的发展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高校发展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实践也证明,制度功利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宣告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抛弃单纯利益扩大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制度功利化的取向显然与为了人、教育人、发展人的旨归相矛盾,同时对效率、规模、数量的追求也使得教育公平的目标发生偏离,从而迷失高校公共性的本质属性。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在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高等教育更多地青睐于经济效益的市场导向,而忽视公共利益追求的价值取向,我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受到严重侵蚀”[13]。

2. 公平性阙如:资源配置中的失衡。

围绕着效率和公平所展开的斗争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核心议题,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伟大动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需要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效率主义的导向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被有意无意地掩盖,正如有的学者通过数据调查所得出结论证实:“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马太效应程度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公平的马太效应问题更加严重。”[14]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形成的二元分配制度是值得关注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主动配置和市场自由分配。在政府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就中央而言,在教育投资总量上长期不足,从1993年提出教育投入4%的标准,直到2013年才基本实现,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也仅占GDP的4.15%[15]。这一数值既低于发达国家5.1%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各国平均的4.9%。对于地方,各省的教育投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因此,省域间的投资差距巨大。而且分税制改革使得财权上移,这与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脱节,带来高等教育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危机丛生[16]。在市场方面,将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市场制度尚不成熟以及高校之间“天然”的不平等,在此双重因素的作用下,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引发混乱,造成“不对称”式发展。不仅没能解决政府资源配置中的失衡现象,反而使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阙如,是政府和市场双重配置制度不完善的结果,这就需要在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政府和市场以及二者有效契合的制度难题。

3. 自主性沦丧:

教育行政化的侵蚀。众所周知,现代化的大学无非是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而且自治权是学术自由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特殊的行政环境和权力结构,科层制深深地嵌构于高等教育的日常治理中。我们无意去否认它在维系高校稳定、促进教育发展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行政化”的确成为高校自主性沦丧、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首先,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治理结构。通过发挥政治精英的作用,能够在既有体制中获取超常规的供给和超剂量的配置。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治理中的核心行动者,集权力、能力和魅力于一身,是大学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但权力的过分集中却使得高校自由、自治的本质属性丧失殆尽,成为个别精英人物“独舞”的空间,从而为教育腐败、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埋下败笔。其次,层级节制下的治理结构。以行政级别划分为先导、以机构设置为主体、以职能确认为内容,形成由上至下、层层递进的僵化的教育体制。“所有正规高校都能被整合在一个官僚层级的体系中,行政权力贯天通地”[17]。对外,科层结构虽然有利于实现教育系统与政府系统、社会系统的有效对接,但也使高校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对内,虽然保证高校内部运行结构的稳定性,但也造成按官阶定地位、定待遇的弊端。再次,行政权力依赖下的行为结构。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下的知识交换,学术研究扭曲成为“一种有目的的设计和权力的安排”[18]。有学者就统计出2001-2009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的人员中,行政领导人占77%,获得教学名师奖的占52%[19]。可见,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蚀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难题。

总之,自主性的沦丧使高校自身的发展无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压力。高等教育均衡化的建设不仅需要以政府为主的外部力量的支持,更需要高校的自我发展、自我培育,否则只能是“水中望月”。

4. 共享性幻灭:

城乡户籍制的分割。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二元格局既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也是需要最终解决的难题之一。同样,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深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困扰,造成教育共享性的幻灭。无论是1952年高考制度的建立,还是1977年高考恢复,户籍制度一直与之紧密相连,形成独特的高考户籍制度,即高考报名只能在考生的户籍所在地,考试成绩及录取都参照考生当地的政策。这种基于城乡二元格局所形成的高考制度,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于稳定高等教育制度具有积极作用,但更加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失衡。由于在高等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由此而引发城乡之间在高等教育上一系列的不平等。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仅为17.7%,而在1980年代,这一比例达30%以上[20]。而罗立祝的研究表明,“城市籍学生在入学机会上要远大于农村籍学生,如在重点大学、一般本科、专科高校上前者是后者的3.1倍、1.4倍、0.67倍;在艺术院校招生与独立学院招生中分别为3.3倍、3.4倍,在高考加分制度、自主招生制度中为7.3倍、8.2倍,在保送招生中则为17.2倍”[21]。表面上,城乡高等教育的差距是学生多与少的量值变化,但在实质上,因既定的制度设计,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区分人们的身份,更加隐匿公民权益,这显然与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所规定的“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相违背。因此,城乡户籍制度的分割作用造成极大的高等教育共享性困境,对于实现均衡化改革发展的阻碍不容忽视。

四、制度创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制度性障碍,是由于它的不完善、不健全、不成熟所造成的。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必须实现制度创新,使其能够成为维系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通过梳理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大学的典范,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在于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如美国的《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机会法》《大学成本降低与入学机会法》等。虽然我国也相继颁布《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但较为空泛的法律条文使得在具体执行中“举步维艰”。因此,要加快建立起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一是对现有法律制度条文进行修改,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法》这一更具专门性的法律予以完善。在确立学校法人地位、明确高校职能和责任、划分政府职能边界、完善财政制度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二是尽快建立一批新的法律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高等教育领域出现新的情况、面临新的挑战、赋予新的任务,原有的法律制度体系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根据高等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建立能够适应高等教育转型的法律条文,如《教育公平法》《高等教育保障法》等。三是加快配套立法,如《反歧视就业法》《教育信贷法》《教育奖励法》等。高等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不仅是教学机会、教育质量、教学条件、教育成果等方面的提高,更是教育过程的整体升级。高等教育所涉及的就业、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制度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2. 构建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

财政是庶政之母,是政府治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支柱。如果说高等教育改革是政府的“职”,是应做之事,那么能不能做到和做好,还需要财力的支持和保障。只有具备财力基础的“职”,才称得上“职能”。因此,构建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刻不容缓。其一,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总投入。虽然我国现阶段已经实现4%的投入目标,但无论是与国内其他事业相比,还是与世界整体水平相比,这一比例仍然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经费理应逐步增加,这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等指标密切相连。其二,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要逐步下放财政权力。基于高等教育由省域主管的体制,财权应与事权相匹配。一方面,事权是清理财权的原点,也是其逻辑的前提。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该承担哪些事权,决定其财权的配置;另一方面,健全财税体制,逐步下放部分税权,让渡部分税收自主权给地方政府,保证地方教育投入经费的稳定来源。同时加大中央对省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地方转移支付固定资金来源和资金规模。其三,完善对口支援制度,进一步坚持“东部支持西部、城市支持乡村”的原则。一方面,对教育资源再次分配和转移,改变“东强西弱、东多西少”的旧格局,通过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东部高校可以将部分优质资源转移或是与中西部高校共享,形成合作发展的共赢局面;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逐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从而为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奠定基础。

3. 优化资源配置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既需要政府的有效扶持,也需要市场的高效配置。因此,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制度,在重塑政府与市场角色的基础上,厘清二者的行动关系。对政府而言,一是扮演掌舵者,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确保高校办学方向和可持续发展上,将微观管理职能真正放权给高校自身,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既能够消除高校行政化弊端,又能够释放政府改革红利;二是扮演供给者角色,通过财政制度的完善,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的流动,为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三是扮演监督者角色,通过制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考核制度、高考招生制度等,监督高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为提高教育质量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市场来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共识。尽管市场存在失败的风险,但正如罗索夫斯基所说的,“世界上领先的大学……部分地归功这种现代化的市场制度”[22]。因此,需要通过完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公平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等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总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利用政府来保证公平、利用市场来维系效率,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善治目标。

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口等级制度。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市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应当说这标志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不容忽视的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仅是要消除户口性质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简言之,就要保证户籍所承载的权益得到落实。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与户籍制度密切相连的公共服务之一,首先,要进一步简化城市落户政策,完善积分落户制、社保落户制等,以便于更多的外来人口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其次,改革高考户籍制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异地高考制度,逐步放宽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高考的户籍限制;另一方面,要逐步实现全国的统一考试和招生标准建立。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居住证制度,特别是增加以此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内容,在考试、就学、就业、贷款等方面获得平等对待。当然,由于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常态”和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户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改革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与城乡社会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基于GIS的非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空间分析;因素分析

1.研究背景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也是一种指导经济发展的导向理论。同时,对地理学和经济与地理学等交叉学科有积极意义。主要指地区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为存在差异的区域间的发展和协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有积极意义。

国内的非均衡理论研究成果很多,例如陆文喜和豆建研究认为非均衡在于资本和政策的不均衡。李认为文化可以缩小区域非均衡。陈本良研究表明了环境在区域非均衡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外在非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来凸显非均衡理论的优势。例如James A对泰国和Roberta Benin对俄罗斯的宏观层面的研究。

2.分析方法

以临沂市基础测绘成果和临沂市2005年至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软件,将9年各县区的面积、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三次产业产值等数据,输入到各县区的属性中,通过多次空间叠加分析,分析区域差异。其中静态分析,以2004年和2012年为两个研究点,分析县区GDP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等;动态分析以9年间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县区的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演变、区位指向和产业指向。

3.结果分析

3.1静态分析

2004年临沂国内生产总值为1012亿元,其中兰山区和沂水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兰山区为106.2亿元,各县区2012年GDP差异同样明显,兰山区生产总值远远超过其他县区,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河东区和蒙阴县的生产总值都较少,但两区域的实际情况缺相差很多,河东区面积较小,以物流产业为主,是临沂的钢材批发、转运中心;蒙阴县是工业基础薄弱,山地和农用地占了很大比重。各县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都是逐年减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罗庄区,第二产业比重九年来都保持在7成左右,第三产业滞后现象严重。

临沂的12个区县截止2013年的城镇化水平为51.3%,没有支撑产业的蒙阴县,农业比重高的苍山县的城镇化水平都低于平均,与GDP的差异基本符合,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人民生活质量的差异。临沂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县区看有较大差别,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市合计固定资产总投资为4429.5亿元,兰山区为1249.9亿元占总体比重的28.2%,体现了市区在政策及资金支持上的优势,牢牢占据本市投资的第一集团,而罗庄区、苍山县、沂水县为第二集团,其他县区的投资额度差距不大。

3.2动态分析

2004到2012年九年间各区县发展变异系数总体走高,于2012年回落。除2005以外,其余各年份的差异增长较小,城市步入到稳定的快速的发展阶段。地区差异将会稳定在55%左右,符合山东总体的地区差异系数,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推动作用。各县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在九年间基本平稳,在2004年临沂市经济飞跃开始后,人均差异开始缩小,于2009年到达顶峰,其后开始有拉大的趋势。2004年之前城乡分化明显,地区差异很大,随着临沂经济的总体跃进,地区差异稳步缩小,变异系数指数从2004年的30.7%提高到2009年的47.4%。总体趋势是,区县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异水平从2004年以后趋于稳定,说明临沂各县区各自的经济增长幅度基本持平,是临沂市各县区协同发展的表现。

2004年到2012年间,GDP增长率高于全市增长率219.40%的县区有:兰山区和罗庄区,接近全市增长率的有:河东区、苍山县和临沭县,同时增长期也低于全市平均,且河东和临沭县的生产总值较小,对促进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苍山县的生产总值虽与全市平均基本一致,自其向南北方向的县区生产总值呈递减趋势,说明其对周边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4.结论

区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逐步进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基础,建议政府转变职能,推动区域间合作;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调节贫富差距,创建和谐社会;用法律来规范市场机制的运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文喜等.资本形成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金融创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6):42-43.

[2]豆建民.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干预的原因、问题与建议[J].改革与战略,2003(11):12-13.

[3]李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文化创新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9-71.

[4]James A.ChaImers.Supote Chunanuntathum Richard S.Cowan.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THAILAND[M].1975,86-101.

[5]Roberta Benini.Adam Czyzewski,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Russia:new growth patterns andcatching up[J].Econ Change,2007(40):91-94.

作者简介

刘奕辉(1991-10-28),男,汉,山东省临沂市,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GIS应用与二次开发

宋拥军(1970-4-26),男,汉,山东省昌乐县,山东省国土测绘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GIS应用与二次开发

制度非均衡 篇12

制度是一种业已建立起来的秩序,其包括一系列行为规范。制度体现着被其约束的人群对自身以群体方式实现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所认知到的共享意义。在这样的规则体系中,合作与利他已经被制度化地要求被遵从以换取个体在群体中的身份认同,而那些拒绝遵从的个体将遭到群体内的强互惠者的利他惩罚,尤其是职业化的强互惠者的出现使得惩罚因为合法化而更为有力,于是规则体系也更稳固地在群体中延续,从而群体实现演化的稳定均衡。

王覃刚(2007)、张洪恩和王覃刚(2007)将强互惠行为推进到了“社会为个人立法”(叶航、黄勇,2006)的阶段,将Santa Fe的强互惠理论(Gintis,2000;Bowlesand Gintis,2004;Fehret al., 2004)扩展到了政府行为的制度层面,提出了政府型强互惠概念。程宇(2011)将政府型强互惠模型首次运用到中国的不完全资本市场演化的分析。

王覃刚(2006)将行为规则、惩罚手段以及强互惠安排归纳为制度的三个方面,即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框架。我们的研究兴趣是,那些零散的信息是如何被填充到这样的制度框架内的,或者说,那些流行于群体内的共享意义是如何制度化的。 这也正是制度演化的政府型强互惠模型需要首先完成的思考。

一、共享意义的制度化

从人类作为生物物种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单个个体在面临自然生存压力时的相对弱小,他们倾向于通过友善的交往建立起以生存为诉求的群体,这使得那些可在彼此间提供确定性理解和认知的意义成为必须,从而借助这些主体间客观性的存在,群体内达成相互认同。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早期人类在以群体方式获得成功生物演化的同时,就已经以相对固定的共享意义的方式实现了其社会制度的演化,而起初这一过程应该是无意识完全自发实现的,譬如,特殊意义指向的语音、动作以及符号图形等。这也正是王覃刚(2010)所辨识到的提供确定性意义,促成交往的可能的第一种形态的制度。

这样的制度,或者说习惯、习俗,经由群体成员的不断重复而相对固定下来,对内取得成员间的沟通和认同,对外表征该群体以确定边界,制度的贯彻取决于个体交往取向。拒绝这样的制度,就意味着拒绝与这样的群体交往或退出该群体,同时,退出是自由的,只有外部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为这样的退出设置壁垒。然而,当群体意识到对这样的习惯、习俗的遵从与某种有意义的结果存在因果联系,尽管联系可能仅仅是偶然的甚至是无联系的孤立事件但可能发生时间上继起, 只要群体成员相信这样的被假设的联系真实存在,而那种有意义的结果又与生存以及群体对生存的共同理解有关,那么群体就会采取非常慎重的方式来制度化这样的习惯和习俗。 之所以说这是慎重的,是因为群体成员会推举或指定固定的个体充当负责这样的习惯和习俗的实行以及体现这样的习惯和习俗的某种仪式的举行,并且他们还被授权可以对拒绝如此的个体实施惩罚,这就是我们所辨识到的职业化的强互惠者(王覃刚,2007)。他们被选择理由是,他们被相信他们能与该群体所膜拜的那个神更近地接触和对话,而神则代表了全部意义的终极理性或者逻各斯(Logos)。1所以那些拒绝这样的制度的个体遭到惩罚的理由是,他们被认为违背了神对某种秩序的安排、违背神的某些旨意,而惩罚可以换得神对其他成员的谅解和对罪者的救赎。那些职业化的强互惠者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将群体成员的共享意义或者说神的话语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制度化,然后维护着这一结果。

在一个宽泛的语境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是习惯、习俗以及其他被群体所共识的意义以具体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过程,1这一过程完成的是对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共享意义的刻画。制度化是单个个体无法独自决定的,尽管形式化过程可能会由某一个体,即职业化的强互惠者来操作,但他也必须在事前或事后征得来自群体的必要的共享意义的认同或谅解,因为在这里职业化的强互惠者只是将群体所认为对生存有意义的———诸如合作、利他等等———认知具体化、 形式化以及固定化,那些被制度化的安排是完全取决于群体意志。然而,这样的具体化、形式化以及固定化仍然需要理性的参与经由设计才可达成制度化,这也是最凸显强互惠主义特质的一种模式。强互惠主要的社会职能应该体现在对现有制度的维护上,当然如何维护还是需要强互惠者的理性设计,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强互惠者才并非所有个体皆可充当,制度被设计出来至少需要在增加不合作者的交易成本和减少一般合作者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寻求一个均衡点。2而这对于大多数群体成员而言,只需要选择是否遵照被确立的制度化规范行事,而至于其何以如此则可保持理性的无知(王覃刚,2007), 这一过程被交由历经强互惠锻炼的强互惠者的理性去完成。 这样的进程可以表述为,群体中流行着某种对生存有意义的认知,一些智者———被认为有能力充当强互惠者的成员,将这些认知经由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积极维护着群体对这样信念的执着,共同的信念的坚守使得群体实现紧密的团结,而这对群体的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又是有益的。

王覃刚(2006)关于利他行为的研究已经表明,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是明显切合经济学理性假设的,而纯粹利他在我们的研究看来虽然最终也是切合经济学理性,但却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积累的方式迂回实现。亲缘利他是以血亲、姻亲为基础的,而从人类的演化进程来看,人类的群体是需要跨越亲缘界限的;而互惠利他则需要以明确的对价为前提,而对群体成功演化有意义的合作模式又往往并不能明确为利他行为提供回报,按照社会资本的研究理路,社会资本的积累是可以给予收益补偿。然而,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展,社会中陌生个体之间的一次性交往增加,利他行为是以降低个体适应性为代价的,所以仍然不可避免出现趋利的机会主义卸责行为,从而强互惠者,尤其是固定身份的职业化政府型强互惠者的存在有助于纯粹利他在群体中的涌现。这样的结果对于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开解囚徒困局从而促成合作在群体和社会中的流行具有明显的演化意义。当群体和社会的共享意义指向实现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的成功演化的合作模式时,政府型强互惠者就被选择将合作模式具体化、形式化、制度化, 并通过制度的手段维护之。这样的制度也正是王覃刚(2010) 所辨识的第二种形态的制度。其与第一种形态的制度的区别在于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所以前者在制度化过程中更需要强互惠主义的参与。我们考虑一个双人博弈的情形,如果是简单的零和博弈,收益只在对局者之间调整划分,但当面临非零和博弈时,不合作策略可能不仅仅导致局中人的收益损失,而群体中的其他局外人也将会为此支付成本,产生负的外部性,于是群体会积极要求对不合作策略进行约束,而承担这一责任的就是群体中的强互惠者,并且为了确保足够的合法性和强制性自愿者性质的强互惠者演化为了职业化的政府型强互惠者(王覃刚,2007)。正是因为强互惠者为博弈设定了更严格的规则,才使得囚徒困局被解开。然而,尽管这样的规则出自职业化的政府型强互惠的设计,但仍然应该是对群体的关于合作的共享意义的制度化表达。

二、制度的演化均衡

意义来源于认知的心理过程。相同或者近似的生存空间充斥着相同或者近似的符号或信号,从而产生共同的认知,换言之,近似的社会体验、场景记忆以及基于他心想象(Theory of Mind,TOM)3的社会交往带来共识。因此被相同的环境选择了的个体是会萌生相同的认知,那么他们构成的群体是可能存在共享意义的,这是制度化的基础。另外,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当生存环境压力尚未提供足够的更新的认知材料以充斥既有的心智结构时,群体的共享意义具有持续的稳定性, 由此制度在强互惠的维系下也将表现为演化的均衡状态。

作为强互惠者的政府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他们积极有效地充当了群体中既有共同认知的实践者和维护者。他们在这样的体系里,要么因为群体在制度下实现演化从而获得外部性,要么因为既有的分配格局使得他们作为特殊亚群体而获得利益或者拥有获得利益的手段,要么因为他们的强互惠利他惩罚而获得群体中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等社会资本的累积,总之他们愿意自己以强互惠者的职业化身份参与到社会中并被认同。而群体和社会也正因为这样的职业化的强互惠者的固定存在,那些被共同认知到的对于其演化有意义的诸如合作与利他等规范才得以制度化,于是他们才可能实现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职业化的强互惠者的固定存在,群体成员、社会公众的理性的无知才是可能的,社会资源才可能实现更有效率的配置。在这个逻辑上,群体成员、社会公众需要让渡部分收益作为维系如此安排的职业化报偿支付给强互惠者。

职业化的强互惠者最重要的职能体现在将群体的共享意义制度化。作为强互惠者的政府的出现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共享意义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当人们的认知和心智结构决定了他们将上苍的神明奉为全部意义的终极理性或者逻各斯(Logos)的时候,作为“天子”的帝王被认为是可以与逻各斯(Logos)建立对话的或者作为其在现实中的化身,任何想成为帝王的人都必须要使得人们相信他们是如此的,从而获得合法性的身份认定。在中国古代帝国历史中,祭天就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仪式,这不仅是对社会公众关于帝王身份认定的强化,同时也是帝王自身对于其授命于天这一事实的深信的一种表现。现代国家的政府往往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代表了全体国家人民的利益诉求,即宣称他们的全部行动都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共享意义, 同时这样的共享意义也被以宪法的方式更庄重地记录下来, 成为政府合法性的根本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政府将那些被社会所共识的规范制度化,这样的制度才切合主体间性的特征要求,才是可复制遗传演化的。于是,行为规范、惩罚手段以及对强互惠者的职业化安排都被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制度结构中。而此时个体的合作和利他行为被要求达到均衡点,当这样一种状态达到时,群体或社会也因为有益的规范被维持而得以成功的演化,其中个体也因为置身于群体中而从成本—收益的层面实现了均衡。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制度均衡的进程,当外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选择了某一特征群体的成功生存,那么脑功能支持下的认知,使得群体成员辨识到那些对实现这一生存有意义的行为规范,于是一系列行为规范被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并交由群体中的强互惠者以合法的方式强制维系着,这样随着群体的成功演化,制度也被代际地复制遗传。同时,当外在的环境变动的冲击和扰动没有超越某一阈值时,这样的制度将会被稳定地维持,1因为环境的变动可能不足以提供产生变异的认知材料或者可能不足以产生变异的动力,这样制度的复制的低成本操作仍足以维持生存,于是制度就实现了演化的稳定均衡。在这样的逻辑行程中,我们注意到,制度是出自群体自发演化的结果,在这里强互惠的政府只是完成了一个代理者的职能。然而,有政府强互惠参与的自发演化过程与没有其参与的自发演化过程仍然是存在区别的。

当没有强互惠的强制性存在时,个体可以选择退出的方式来表达对某种行为规范的不满,因此自由退出的存在可能会使行为规范体现最大多数成员的共享意义。而当政府型强互惠出现以后,制度化逐渐为进入和退出设定了边界,因为这样才可能保证强制权力的有效实施,这样个体用脚投票的机会逐渐被取消,由此制度的异动减少、稳定性增强,同时当个体面临很大的对抗成本时,会被迫表面接受既有制度,然而这种力量会被积蓄起来最终可能动摇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另外,从政府型强互惠者惩罚手段来说,经由群体认同而获得的合法性权力使得惩罚以及之后的行为纠正的效率较之单纯依靠自愿者性质的强互惠者的状况,更有利于行为规范和制度的遗传复制。当多次复制后,那些需要外在强制才可以维系的制度已经内化为群体和社会成员的习惯行为,即完成了所谓的“内置化”过程(汪丁丁,2005),从而强互惠的政府就无须再对这些制度的强互惠投入成本,社会公众以及散落的自愿者性质的强互惠就足以保证制度的平稳演化,那么制度演化也自发地达成了均衡状态。

这里的均衡,实际上是指制度所作用的群体内的个体表现出一种停滞状态,即达尔文主义的个体停滞(individual stasis)。在这样的状态下,个体的行为从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在可被觉察的时间段里持续稳定均衡,从而整体而言群体和社会在一系列行为规范的不断复制上呈现出足够的稳定性。这样的均衡局面是之前的一个演化过程的收敛点,群体和社会的共同认知所识别的意义不再为新的制度安排提供素材,正如韦森(2005)所辨识的,制度源于惯例和习俗的驻存。

然而,这种均衡与传统新古典意义上的均衡是存在区别的。首先,我们强调的是制度演化的均衡,这意味着均衡只是在一个连续动态的演化过程中的停滞点,而停滞不代表停止,当环境参数表现出足够的异动,新的选择机制将被启动, 那么均衡就会被打破。所以我们采取的是达尔文主义的演化思路,而不是拉马克主义的。因为前者为我们考察制度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平台,并且也为人类的理性辨识以及设计参与制度演化过程带来了可能。其次,我们对均衡界说只是表征一种停滞、驻存的状态,其并不必然与前方的均衡点构成线性的运动路径,即承认非规则的扰动对系统的作用,从而制度演化过程呈现出一种非线性不连续的点状均衡态势(Aoki,1998),这样也就排除了所谓的制度的理性设计全然取代自发演化的可能性。

三、制度的内卷

当制度演化收敛于某一均衡点时,群体成员对于现行的规范体系不再有异动的要求,于是制度在均衡状态下表现为被简单的遗传复制。然而,均衡本身只能表明当下的制度对应于一组特定的环境参数是适应的,而适应并不必然指向效率。也就是说,均衡只是表征一种状态,其并不必然与效率联系。相反,我们甚至认为,在均衡处制度还有可能落入一个衰变的陷阱,即制度的内卷。制度的内卷,可理解为制度过程中的达尔文主义意义上的个体停滞,但随着时空和环境的延展, 这种停滞并非指向帕累托最优的效率,而很可能体现的是社会制度的衰变过程。

内卷(involu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CliffordGeertz(1960,1970)在研究Indonesia(印尼)Java(爪哇)农业时首先提出的。Geertz用involution来描述当地农业不断重复简单再生产从而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尽管这样的模式并未导致人均收入的急剧下降,但却阻止了经济的发展。此后,内卷概念在历史学和社会学中被广泛运用。其中,在黄宗智(2002) 的研究中是这样界说“内卷”的,其要旨在于单位土地上劳动投入的高度密集和单位劳动的边际报酬减少。1我们将乡村小农经济的内卷扩展开来认识,发现这样的机制在更大的宏观制度层面也是存在的。制度的内卷,实际上可被视为一种制度模式或者制度结构的长期稳定的停滞、驻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虽然社会制度的衰变使得制度下的社会成员的收益递减,但由于这样的过程是相对缓慢的,递减频度很小,或者缺少必要的参照系以觉察这样的衰变,或者某种系统内的力量部分抵消了衰变引发的心理骚动,总之,环境参数的偏移不足以激发群体和社会对新的共享意义的认知形成,从而制度被锁定在低效率的下降通道内缓慢下行,或者即使略有革新出现,也仅表现为在试图保持现存的结构下通过“修补” 来解决新问题(张小军,1998)。我们也辨识到,强互惠主义的政府的存在可能会抵消或者减弱环境变动的冲击和扰动,而呈现出内卷态势。例如,近代中国之所以没有赶上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一来是因为周边国家相对弱小,二来是因为满清政府相对封闭的对外政策。

于是,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下,制度的内卷至少表现为两种形态或者说两种形成原因。

第一种情形,从自发演化的逻辑出发,被制度化的共享意义没有增添新的素材,社会认知实践无法在群体内建构新的主体间客观的意义体系,由此缺失支持制度持续演化的动力,既有的制度模式在前一个动态过程的收敛点处长期停驻,我们把这种情形概括为自发式内卷(spontaneousinvolution)。 当环境的变动没有启动新的选择机制,从而群体感受不到生存演化的压力时,群体倾向于保持对那些从其前辈那里承袭的意义体系的笃信。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那些经由先祖创设的规范被认为是充分传达了某种类似逻各斯的意志,所以才使演化得以成功而留下绵延的宗族代系,从而固守这样的规范就是遵从了某种超然的选择范式,于是自我才可能被选择成功演化,这样的逻辑为制度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在中国的历史中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证,当不可解释的自然灾难出现时,人们往往将其归罪于那些对祖宗成法的变更,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回归心态。另外,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农业社会里,人口过度增加引发的劳动的边际报酬减少对社会的冲击会被新垦土地的增加而相对减弱,于是传统的制度模式也就被稳定地承继下来。同时,缺乏竞争性的外部环境,生存压力也不会显著表现出来,所以越封闭的社会,有助于更新意义体系的认知越无法有效的型构,制度也就失去演化的可能,从而长期处于均衡态稳定遗传。正如那些长期远离人类文明演化进程的丛林部落,就将上千年的部落制度和文化完整地保存至今。

第二种情形,我们将其称为强互惠式内卷(strongreciprocated involution)。强互惠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现行的规范和制度模式的维护,尽管这种维护并不一定代表正义和效率,却严格指向秩序。职业化的政府型强互惠者的出现更强化了以上特征。强互惠是制度演化的结果,先有制度,才有维系这种制度的政府,制度在群体内的代表性决定了政府的代表性。简言之,制度选择了强互惠,制度选择了政府。所以,无论制度本身的正义和效率如何,被这种制度选择的政府都将积极维护制度下各种行为规范和合作模式,这将为制度的驻存添加强制性的稳定因素。同时,在现行制度下,强互惠者代表着从利益格局中获益的群体,所以即便制度的低效率运行使得社会中部分特征群体的报酬收益减少,而只要政府型强互惠者自己以及为其提供足够合法性支持的群体的收益没有因此损失,他们仍将漠视制度的内卷。这也许可以为North(1981)的政府为何容忍一些非效率的制度安排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回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由于制度来源于共享意义的具体化、形式化以及固定化,而竞争性的外部环境的缺失将使得更新意义体系的认知无法有效的型构,从而有助于制度的稳定,因此,当强互惠者维护的制度本身减弱了外部的竞争性压力,或者当强互惠者为保持既有的利益格局而有意识地设置外部渗透压力的壁垒时,社会将由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新的共享意义体系,制度就将在均衡点处内卷。

结束语

在制度的内卷中,自发式内卷和强互惠式内卷两种情形实际上是相互穿插在一起的,有时并不能完全清晰地分开, 当环境压力并不足够大或者被阻隔在系统之外时,两种内卷机制都会产生作用,然而制度内卷的结果却是低效率和逐渐衰落的。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Claudius表述指出的那样, 孤立的封闭系统中熵是不断增加的,系统的无序程度将不断加深,这一过程将以热寂为终点。在制度演化中,封闭的社会结构下的内卷对于一个文化来说最终可能是毁灭性的。 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表明,系统免于毁灭的出路在于通过开放系统与外界的能量流或物质流,自组织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从而实现系统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因此,虽然制度的内卷从表面上并没有改变均衡的形态,但均衡点下却涌动着随时可能澎湃的暗流,只要外在的环境压力超过某一阈值,在生存性诉求的压力下,制度体系将走出混沌的无序,转向演化的下一个收敛点,从而成就制度演化的一个连续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重要力量也将来源于政府型强互惠。事实上,政府型强互惠除却将现有的共享意义制度化以外,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建构理性(王覃刚,2007),也将可能使得制度体系走出内卷的路径锁定。这也是在政府型强互惠模型下研究制度自发演化与理性设计的演化理路的重要课题。

摘要:政府型强互惠将那些共享意义的习惯、习俗以具体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制度化。当制度演化收敛于某一均衡点时,群体成员对于现行的规范体系不再有异动的要求,于是制度在均衡状态下表现为被简单的遗传复制,从而强互惠的政府就无须再对这些制度的强互惠投入成本,制度演化也自发地达成了均衡状态。在自发式内卷和强互惠式内卷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制度会呈现长期低效率的锁定状态。

上一篇:风冷系统下一篇:先住院后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