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2024-09-23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精选12篇)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1

摘要:义煤集团的铁路运输能力已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套包括调度监督、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六大项目的综合调度系统,以增强铁路调度指挥能力,保证运力持续快速的提高,而通信系统的建立正是其它系统功能完美实现的首要条件。本文详细阐述了通信子系统的结构设计、带宽分配、时钟同步、安全设计等内容,较为全面、详实的展现了通信子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关键词:MSTP,MSAP,LCAS,虚级联,DCC

1 系统概况

义煤集团综合调度系统是一套智能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覆盖集团铁运处1个调度中心大楼、1个机调室、5个车站、1个调度所、1个工电段的综合性系统,其内容包括调度监督子系统、通信子系统、数字调度电话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及GPS机车定位子系统等六大项。该系统应能及时、准确地为调度指挥人员、车站值班员、货运人员及其他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货运作业管理手段及平台。

2 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2.1 网络整体设计

(1)整体网络结构设计遵循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最高性价比的原则。(2)车站间使用8芯单模光纤通讯,利用原有线杆进行架空走线。单模光纤的无中继传输距离都在25公里以上,而此次施工站间最大光缆长度为9公里,因此无需进行中继。(3)新安矿机房—调度中心需要一条E1和一条以太网透传线路,以太网传输带宽要求不小于20m。耿村矿机房—调度中心需要一条E1和一条以太网透传线路,以太网传输带宽要求不小于34m。以上通道均需租用义煤集团通信公司的通道。(4)站间传输使用SDH光纤接入设备,提供155m/s光纤接口,供站间所有业务共享。

2.2 网络结构设计

在地理上,各站以铁运处调度中心为分界点,分为东西两线。根据这种铁路站点线形分布的特点,考虑使用链状的组网方式,按地址位置分成东、西两条通信链,并分别在新安矿机房、耿村矿机房汇聚,通过集团公司通信网接入调度中心。

2.3 通信技术的选择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本系统需要视频、语音、数据等业务在同一光纤内混合传输。常用的解决方案有两种:

(1)使用路由器传输视频和数据业务,并增加语音模块传输语音信号。此种方案造价偏高、配置复杂、实现困难、对语音的支持有限,因此本次工程中不予采用。(2)使用近年来愈加成熟的MSTP技术。随着MSTP在城域网干线建设中的不断完善,网络的瓶颈已从城域干线转移到接入层,MSTP技术在接入层的应用———MSAP(Multi Service Access Platform)多服务接入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次工程拟采用MSTP/MSAP技术,下面将对其作详细介绍。

2.3.1 传送方式。在MSTP技术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针对业务的

应用情况,以太网业务在MSTP上的承载和传送目前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方式:(1)以太网业务的透传方式。(2)对以太网业务进行第二层交换处理后进行封装,然后映射到SDH的VC中,再送入线路侧进行传送。(3)内嵌RPR功能和MPLS的MSTP。本次工程中,存在着大量以太网接口侧不同以太网端口和系统侧不同VC容器之间的任意包交换的情况,因此所选设备需具备二层交换功能.针对此次工程的规模、预算情况、用户需求情况,不考虑采用RPR和MPLS技术.

2.3.2 封装协议。MSTP在承载和传送以太网业务时首先要对以

太网信号以某种协议进行封装,最常用的封装协议有PPP、LAPS、GFP三种。本次工程中将采用GFP封装。

2.3.3 虚级联。通过虚级联技术可以实现对以太网业务带宽和

SDH虚容器之间的速率适配,可以将VC-12到VC-4等不同速率的小容器进行组合利用,能够做到很小颗粒的带宽调节,实现了带宽的动态调整。它比连续级联能更好地利用SDH的链路带宽,提高了传送效率,避免了带宽的浪费。本次工程中将采用虚级联。

2.3.4 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在ITU-TG.7042标准中,LCAS

是一种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动态调整虚级联个数的技术,它可以灵活地改变虚级联信号的带宽以自动适应业务流量的变化,特别适用于以太网业务带宽动态变化的要求。它和虚级联是衡量MSTP带宽是否有效利用的重要指标。

2.4 网络带宽规划

本次工程中,调监信息、监控信息、视频会议信息都需要占用以太网带宽。按照设计,一个摄像头带宽需求以1.5m计算,一台调监主机以0.5m计算,一个视频会议主机以2m计算。新安矿一线共设计有4个摄像头、2台调监主机、2个视频会议节点,共需11m带宽,考虑到以后增加需求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扩展至20m。耿村矿一线共设计有10个摄像头、6台调监主机、1个视频会议节点,共需20m带宽,考虑到某些站以后增加带宽需求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扩展至34m。

2.5 安全规划

设计时采用如下措施加强系统安全性:(1)专网设计。除耿村矿机房-调度中心、新安矿机房-调度中心之间租用集团公司专用线路和带宽外,其它线路和设备都是此次工程铺设和增加,与其它网络和系统不存在任何接口。(2)中心配置专用的病毒服务器,安装诺顿网络版服务器端和监控中心,随时监控全网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远程查杀;其它主机安装病毒客户端。由专人负责病毒的监控和查杀,并每周对病毒库进行一次升级。(3)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并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4)调监主机使用经过裁减的XP操作系统,关闭了所有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进一步杜绝了安全隐患。

2.6 时钟同步

调度监督系统对时间有着很高的要求,各车次的到发时间、行车计划下达时间都以本机时间为基准,如果时钟发生偏差,将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干扰正常的操作流程,因此时钟保持同步是调度监督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佟卓,谢宇晶,尹斯星.宽带城域网与MSTP技术[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2]张民,潘勇,徐荣.宽带城域网[M].第一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6.

[3]王健全,杨万春,张杰,等.城域MSTP技术[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2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对于区段内的区间通信可以通过拨号呼叫的方式与区段内的每一个站台、调度台等进行呼叫连接,通过设置在各区段内的上、下行电话回线来完成区间内的通信,此外,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还能够将区间的抢险电话接入到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从而完成全区段区间内的通信。

站场通信是铁路通信中的重要的一环,其通过铁路中的调度电话、专用电话等进行联系,对于站场通信主要依靠的是放置在站内的分系统来加以实现的。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铁路沿线中的各区间的通信,依靠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所具有的区间转机功能采用电话拨号的方式来与铁路列车运行沿线各值班室中的通话联系,同时也可以依靠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来对铁路各分站点、列车值班员等进行呼叫通话,其中电话通信回线接入到列车车站的上行和下行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接口中,通过利用铁路通信系统中主系统所具有的交换功能完成对于区段内每一区间内的通信连接与列车的调度。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应用于铁路列车调度中时,其主要实现的是对于系统内的行车、客运以及货运的调度,并且在铁路沿线中的各调度台中设置与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进行直接连接的调度分机以实现对于铁路列车的合理调度。

在各区段的调度台中都设置有相应的单个呼叫、全组呼叫、状态显示等的功能,此外,对于呼叫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可以通过分组处理或双通道处理等的.方式来予以解决,同时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对于呼叫还具备自动或是选择性应答的功能,从而实现与区段内各站点的直接通信以完成形成完备的通信调度网络,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取代了原先列车调度所使用的车站电话集中机构建起了对于列车运行完备的调度网络,以便对铁路列车进行更为合理的调度。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还具有良好的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功能,通过设置网管来对铁路数字调度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维管,以确保铁路数字调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使得对铁路调度系统中的各支线及枢纽场站的数字化改造的需求日益紧迫,必将推动对于铁路系统中的各支线及枢纽场站的数字化改造。

但是现今在铁路列车调度系统中仍然有大量的模拟机在役,如对全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成本巨大,因此需要选择一种简便、实惠的数字化改造方案来做好铁路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调度中的应用。

在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应用中应当做好铁路干线中的各数字调度设备的更新,将原先铁路沿线中所使用的调度设备更新改造为FAS型数字调度系统,并积极与铁路中的LTE无线通信网络相连接,提升铁路通信系统的通信能力与列车调度能力。

做好软交换技术在数字调度通信中的应用,软交换技术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中的技术核心,通过运用统一开放的平台能够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的多种数据的信息传输,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数字调度通信将为铁路调度通信从原先的语音调度向多媒体调度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调度系统正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现今在各铁路线路的改造中由于资金、技术等改造条件的不同使得铁路调度系统的改进有所差异,现今对于铁路高铁客运线中主要使用的是FAS型数调系统,而对于普通铁路干线中的数字化改进中主要采用的是普通的数调系统,并在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配合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

文章在分析数字调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数字调度系统在铁路通信施工中的应用及发展[J].科技信息,,2(23):108-109.

[2]冯建国.浅谈铁路专用线数字调度系统的改造及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23-24.

铁路综合业务数字调度通信系统 篇3

关键词: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组网;数字中继

中图分类号:U2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7-0000-02

Railway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Dispa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ao Qing

(Chengdu Communications Section,Guiyang Integrated Workshop,Guiyang55003,China)

Abstract:Railway dispa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the section of road dispatcher for the command section of its jurisdiction and within the operational links between the station attendant special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for the rail transport industry to provide real-time information and achieve unity command of the important railway means of transport,thus scheduling the produ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railway transpor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With high-speed rail is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developed in line with China Railway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with digital,integrated,flexible networking features such as dispa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railway digital dispatching system,the railway scheduling system discusse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about the railway scheduling system introduced features of the hardware components

Keywords:Railway dispa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Networking; Digital relay

一、现有调度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铁路调度通信作为一项专用通信手段,因其功能的专业性和应用的特殊性造成与公网在通信、信令、组网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下,铁路专用通信网不可能得到像公网一样的发展机会。首先,通信系统有全程全网的特点,网络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以产生效益,如果仅仅用来满足铁路运输行业内部需求并依靠自身的投入产出而达到迅速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其次,为了保证专网的安全性、完整性,铁路专用通信网的发展也受到各种政策条件的限制。故铁路调度技术发展缓慢,现有的铁路调度电话多为模拟制式,设备故障率高,通话质量较差,且业务单一,难于适应日益繁忙的运输生产形势。

(一)铁路调度通信存在的问题:

1.技术落后:既有的专用通信设备大部分仍为模拟电路,选叫速度慢,接续时间长,通话质量不高。

2.组网方式单一:调度总机与其所管辖的调度分机的拓扑结构为模拟共线方式,且仅完成调度选叫和通话功能。而且铁路现有专网内通信基础设备繁多、机型复杂、各种专用设备自成体系,造成了分散在铁路现场的专用通信设备重复设置,无法实现技术综合,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这种单一的组网方式,难以满足现场复杂多样的需要和向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演进的要求。

3.可靠性低:系统采用分立器件构成,易损件多,故障多,维护费用高,可靠性差。针对现有铁路调度系统的弊病,应采用一种全新的数字调度系统淘汰原有模拟调度设备,改变铁路专用通信落后的局面。在数字调度系统的开发研制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二)解决思路

1.采用先进的程控交换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开发研制新一代的数字调度系统设备仁总机、分机、通话选叫设备),使其具有模拟调度设备无可比拟的集成度高、容量大、呼叫处理能力强、接续快、服务功能丰富等特点;传输平台选择光传输网,使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全数字化、低衰耗、高清晰度、高容量等优点,以适应现代通信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的发展方向。

2.设计多种网络拓扑结构,改变模拟调度电话组网单一的弊病,适应各种传输业务和传输技术;具备数字中继、2B+D、环路中继、模拟等多种接口,适应铁路专用通信网内设备机型的复杂多样。

3.系统采用无阻塞交换技术,具有大话务量处理能力;采用模块化设计,保证系统易于升级、扩充方便;重要模块双热备份;采用自愈技术提高传输通道保护能力等,从多方面保证统稳定可靠工作。

二、铁路数字调度系统总体结构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由调度总机(主系统)、调度分机(分系统)、调度所通话选叫设备(调度台>、传输通道组成。

一般地,调度总机(主系统)设置在各铁路局或大站,是系统的调度指挥中心;分机(分系统)设置在铁路沿线各车站,供车站值班员使用。通话选叫设备放置在调度所内,主要为调度员提供一个适合工作环境、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操作平台。调度总机通常设置在调度所附近的调度机械室内。

由于调度总机与分机之间、调度分机与分机之间的物理距离较远,所以需要通过传输系统实现通信业务,可用实回线、电缆、光缆作为传输通道。

(一)铁路调度通信的特殊性

铁路调度通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通信方式;总机到分机为指令型,分机到总机为请示汇报型

总机(调度员)对各车站分机(值班员)的通话有主控权,根据工作需要,总机能单呼、组呼、全呼该调度区段内的分机,可随时与分机通话、下达调度命令、收点、询问列车运行情况等。分机呼叫总机按热线方式。而各车站分机之间不经调度员同意不允许互相通话,亦不允许监听调度区段内的通信。

2.操作方式:双向呼叫一键到位

调度指挥要求时实性高,操作简单,只需按键,呼叫自动实现,无须拨号过程。

3.区段调度通信网络结构:点对多点,网内设备复杂

区段调度电话完成的是调度所调度员仁总机)与其所管辖的调度区段仁沿铁路沿线)内各车站值班员之间的通信,属于集中式多点专用系统,通常需要在一个车站上下几条话路,且区段内各种调度设备和种类繁杂多样。

(二)铁路调度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铁路调度通信由于其功能的专业性和应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铁路调度指挥功能

铁路调度指挥功能是调度通信设备最重要的功能,且具有与其他通信设备不同的重要特点。调度员具有主控权,与值班员之间可以实现优先通话和无阻塞通话。调度员利用按键或摘机,直接呼叫或应答某个被调度用户,也可同时呼出或应答一组或全部被叫调度用户,实施调度分接或并接功能。调度员可进行中继调度、中继汇接、限制出中继等有关调度通信事项,还可直接利用中继与上级调度通信连接,构成树型调度指挥网。

2.自动交换功能

调度员与值班员员间、值班员间、调度用户与中继间可直接拨号。需要说明

的是,调度通信的自动交换功能属于辅助功能,对新业务的增设要依据用户的要求设定,必要时,可限制拨外线和长途电话。

3.中继组网功能

调度系统设有标准的2Mbit/s接口,可与其他数字传输系统配合,组成数字调度系统网络。调度系统具有数字、模拟兼容组网能力,配备环路、数字、磁石等各种中继接口,整合现场各种现有设备,满足专用通信网各种业务传输的需要。调度系统设备可多台互连,组成自动数字调度网,或与其他调度设备配合,实现多级调度。

4.其他功能

通过键盘、鼠标、触摸屏的配置,为调度用户提供友好界面,实现远端实时视频监测,通信状态显示直观,操作简单方便;数据传输功能;电话会议功能等。

三、调度系统硬件组成特点

(一)开放平台上的模块化设计

系统基于全数字程控交换技术,采用开放平台上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其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几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软硬件模块,构成自己的应用系统。机架采用国家标准尺寸的积木式结构,根据不同容量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任意叠加。主要模块有:主处理机模块、时钟模块、普通用户模块(Z),2M数字中继模块、调度台2B+D)接口模块、双音多频仁DTMF)模块、会议模块、环路中继模块、模拟电路模块及各种数据接口模块、无线适配口仁RI)等。除主处理机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外,其余模块主要完成对外接口及对内通信功能。各模块均有自己的CPU单元,模块间做到相互独立,其中主处理机及时钟模块可1:I冗余配置。为完成调度通信、数据传输及不同组网要求,主处理机的数字交换网((D SN)的PCM母线分别直接和用户电路、2B+D电路、2M数字中继电路、信号收发电路等连接以实现话音、数据处理和处理机间通信。

(二)具有多种中继方式便于组网

系统配备数字中继模块和环路中继模块,通过数字中继与长途通信系统组网.数字中继上传送的信令既可以是中国一号信令,也可以是七号信令。系统通过环路中继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完成调度用户与公用电话交换用户之间的通信,通过环路中继还可与其他调度系统相连接,完成台联通信功能。系统终端接口方式还有磁石用户线接口、模拟用户线接口、ISDN接口等。

(三)分级控制提高系统可用性

调度总机的控制方式采用主处理机和功能模块处理机两级方式控制,每块功能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都具有智能处理功能,负责本模块的一些基本操作并通过异步串行通信总线与主CPU通信。采用多处理机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可靠性与可用性,改进实时响应速度和方便地进行扩容。

(四)信号方式灵活

使用的信令方式有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两种。用户信令有模拟用户信令和数字用户信令,模拟用户信令用于普通电话终端与交换机之间的协议;数字用户信令在ISDN的用户终端与网络接口间使用的协议,通过ISDN的基本数率接口或基群数率接口的D通道进行信令的双向传送,局间信令具有中国一号信令和七号

信令功能。

参考文献:

[1]罗军,铁道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王维汉,李忠民等.程控调度电话,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3]王壮锋等.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思考,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第24卷第2期

[4]白昭.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模式探讨,铁道工程学报,2003年第3期

[5]铁道部电务局通信处,铁路专用通信技术体制,2000年

[6]曾广坤.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数字化改造,铁道通信信号,2003年第39卷

第5期

[7]黄庆贵.接入网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铁道通信信号,2002年第38卷

[作者简介]

消防通信调度系统信令研究 篇4

通信网中采取何种信令方式, 与交换局采用的控制技术密切相关。我国采用的控制技术正在由步进制、纵横制向程控制发展, 信令系统也从随路信令向公共信道信令发展。也就是, 我国目前的通信网是数模混合型, 目前的信令系统也处于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并存, 随路信令逐步向公共信道信令发展的阶段。

我国所采用的随路信令称为中国1号信令。这种信令采用的信令方式是:信令和语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目前主要用于我国的长途网和市话中的局间中继线上。

我国所采用的公共信道信令称为中国7号信令。这种信令采用的信令方式是: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目前主要用于局间。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信令方式。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该信令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

7号信令的特点是:信令速度快, 具有提供大量信令的潜力, 可灵活地修改、增加信令, 便于开放新业务, 在通话时也可以随意处理信令。成本低, 是信令使用和发展的主流。

中国7号信令规范于1990年8月实施, 该规范是以CCITT于1988年颁布的蓝皮书为参考制订的, 只在电话网中使用, 即只采用了消息传递部分 (MTP) 和电话用户部分 (T U P) 。

1.7号信令中数据中继 (PCM) 特征

用于7号信令的PCM, 在32个时隙 (Time Slot) 中, 第0时隙被用作帧同步信息, 一般使用第16时隙作为7号信令的通道, 其余30个时隙被用作语音通道。在有些系统中, 有时也使用非16时隙来作为7号信令的通道。

2.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7号信令系统在设计上的特色主要是功能的模块化和通用性。在功能级结构上主要包括消息传递部分 (mt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cp) 、用户部分 (up) 。此外还开发了OSI数据分层模式和设计方法, 采用了分层结构实现数据分散应用处理。使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能够适应计算机通信和电信网智能化发展的需要。

2.1消息传递部分 (mtp)

MTP的主要功能是在信令网中提供可靠的信号信息的传送。它包括信令数据链路功能 (第一级) 、信令链路功能 (第二级) 和信令网的功能 (第三级) 。第一级 (信令数据链路功能) , 规定信号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确定数据链路连接方法;第二级 (信令链路的功能) , 规定在一条信号链路上消息的传递和与其传递有关的功能和程序;第三级 (信令网功能) 规定在信号点之间传递消息的功能和程序, 包括信号消息处理和信令网管理两部分, 能保证在信号链路和信号转接点故障的情况下可靠地传递信号消息。

2.2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CP)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扩展了MTP的业务功能, 增加了利用全址地址 (GT) 和子系统号码 (SSN) 的寻址功能, 即:信令连接控制部分为消息传递部分提供附加功能, 以便通过7号信令, 在电信网中的交换局和交换局, 交换局和特种服务中心 (管理和维护中心) 之间传递电路相关和非电路相关的信令消息和其他类型的信息建立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它提供四类业务 (a) 0类:基本无连接类; (b) 1类:顺序无连接类; (c) 2类:基本定向连接类; (d) 3类:流量控制定向连接类。

2.3 I S D N用户部分 (I S U P)

规定电话或非话交换业务所需的信令功能和程序, 它不但可以提供用户基本业务和附加业务, 而且支持64kbit/s和n×64kbit/s等多种承载业务。

3.7号信令的消息格式

7号信令的消息格式采用不等长格式共采用采用三种信令单元:消息信令单元 (MSU) ,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LSSU) 和填充信令单元 (F I S U) 。M S U传送N O.7信令消息 (如TUP, ISUP和TCAP消息) 时使用;在接通, 恢复和退出信令链路时使用LSSU;在正常工作的信令链路上无信号消息业务时发送FISU。

4.7号信令系统的组网原则

7号信令网由信令点 (SP) , 信令转接 (STP) 和信令链路组成, 它是为7号信令方式的多个用户传送信令信息提供的专用数据网。

5.NO.7公共信道信令网的可靠性要求

为了保证信令网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应尽量选用高可用性的信令点, 信令转接点和信令链路设备的基础上提供安全冗余措施。

(1) 附加信令路由, 每个信令至少连到两个信令转接点, 一主一备。

(2) 附加信令链路, 信令点和信令点 (或信令转接点) 之间至少设置两条信令链路, 正常情况下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 一条信令链路故障倒换到另一信令链路。

(3) 附加信令设备, 每个信令点和信令转点都备有一定的备用信令设备, 一旦信令链路故障, 可以启用备用的信令设备替换故障的信令链路。

6.我国7号信令消息信号单元的路标和链路的负荷分担方式

信令消息处理采用消息选路功能。每一个信令点用于确定到消息目的地的信令链路组和信令链路。消息链路由要根据消息信号单元中的路由标记和业务表示语来识别。我国的路由标记格式采用24bit位长信令编码。

目的地信令点编码 (DPC) 指出消息要达到的目的地, 源信令点编码 (OPC) 指出消息起源点, 信令链路编码 (SLC) 是用于负荷分担的选择信令链路的编码。信令业务负荷分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同一链路组内的不同信令链路分担信令业务, 另一种是不属于同一链路组的链路分担信令业务。

7.我国7号信令网的组成结构

我国采用三级信令网结构, 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 (HSTP) , 第二级为低级的信令转接点 (LSTP) , 第三级为信令点 (S P) 。

7.1 7号信令网的结构特点

(1) 第一级H S T P采用两个平行的A、B平面网, A、B平面的两个H S T P呈网状连接, A平面与B平面之间成对的H S T P间相连接。

(2) 每个LSTP固定连接至A、B平面内成对的HSTP, LSTP至A、B平面两个HSTP的信令链路组之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

(3) SP至LSTP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固定或自由连接方式, 每个SP至少连至两个STP (LSTP或HSTP) , 若连至HSTP时, 应分别固定连至A、B平面内成对的HSTP, SP至两个STP或 (LSTP) 的信令链路组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

(4) 每个信令链路组至少应包括两条信令链路, 并尽可能采用分开的物理通路。

(5) 两个信令点间若信令业务量足够大时可以设置直达信令链路。

(6) 第一级STP (HSTP) 设置在直辖市各省区内, 第二级STP (LSTP) 设在地区或一个地级市内、电话网和信令网的对应关系, C1和C2中心都由HSTP汇接, C3、C 4由L S T P汇接。

7.2 NO.7信令网STP的要求

STP是信令网中将NO.7消息信号单元从一个信令点转接到另一信令点的信令转接设备, 因而它必须具有NO.7信令方式的消息传递部分 (MTP) 以完成与电话网和ISDN的电路接续有关的信令消息传递。同时如果在电话网、ISDN中开放智能网 (IN) 业务, 移动通信业务和传递各种信令管理消息, 则STP还具有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CP) 和智能网应用部分 (INAP) , 以传送各种与电路无关的数据信息, 若信令网管理中心要对STP转接点进行信令管理, 那么还应具有NO.7信号方式的运行管理应用部分 (OMAP)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 STP分为独立型 (Stand Alone) 和综合型 (Integrated) , 综合型STP与交换局 (具有用户部分) 合设在一起, 除具有交换局独立型STP的全部功能外还必须具备交换和用户功能。

STP的引入, 为我们建立智能的消防调度系统奠定了通信上的物理基础, 为了开发更稳定、运行速度更快、功能也更完备的通信调度系统, 我们也应更加了解为我们提供支持的信令系统。

摘要:随着通信的飞速发展, 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网的不断发展健全, 建立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的消防通信网络,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我们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 7号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的三大支撑网 (数字同步网, NO.7信令网, 电信管理网) 之一。本文正是从该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5

项目背景

北戴河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总指挥平台的首个分中心,不仅是2016年秦皇岛市交通局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也是河北省市一级的第一个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该项目作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营分析监测、交通应急指挥、交通数据汇集分析以及交通信息文明服务的综合中心,实现了秦皇岛市公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城市交通运输等各交通运输行业的数据在市级、县级两级管理部门的全面落地,保证了省、市、县三级的交通运输更安全,应急处置更高效。

捷思锐公司为河北省交通厅指挥中心北戴河分中心建设的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融合了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办公电话系统、会议广播系统、传统对讲系统、使每个系统之间可以互联互通,各系统不再孤立,避免信息孤岛。按照用户需求部署了IP可视电话与移动单兵终端,领导通过IP可视电话即可查看视频监控图像,也可与外勤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外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将现场视频图像实时回传指挥中心。

方案设计

组网拓扑

捷思锐公司为河北省交通厅北戴河指挥中心建设的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首先与省厅总调度平台对接,可作为二级平台。同时在各县局部署了三级调度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调度功能。其次融合了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办公电话系统、会议广播系统、传统对讲系统、使每个系统之间可以互联互通,各系统不再孤立,避免信息孤岛。最后部署了IP可视电话与移动单兵终端,领导通过IP可视电话即可查看视频监控图像,也可与外勤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外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可将现场视频图像实时回传指挥中心。为了方便办公和信息传达,系统还部署了传真系统和短信系统。还部署一套移动车载指挥调度系统,可通过无线卫星与北戴河中心通信,实现了车载移动指挥调度。

价值分析

 实现省-市-县三级指挥调度

系统与省厅总平台进行对接,并在所管辖县区部署三级调度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指挥调度功能。

 “三呼一到” 应急指挥

在紧急情况下,指挥中心可以与值班领导、现场人员、各协调部门人员进行音视频通信,实现信息的“三到一通”,即呼得到、看得到、听得到、连得通。

 融合视频,实现多媒体调度

系统融合视频监控系统、华为视频会议系统,并为外出人员配置专业移动终端。指挥中心可调取现场视频监控图像,并将此视频分发给领导IP可视电话和移动指挥终端。领导IP可视电话和移动指挥终端也可直接调取视频图像。移动终端可将现场图像回传至指挥中心。实现以视频、语音、文字、图片、地理位置等多种形式多媒体调度功能。

 融合办公电话系统,方便日常办公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6

南航SOC调度系统的构建,采用了西门子先进的HiPath 4000 V6 IP融合通信平台以及为航空客户量身打造的HiPath PDS V3有线无线一体化专业调度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高可靠Linux可自愈平台和面向于服务(SOA)的开放式架构,具有统一的座席功能、纯中文操作界面,采用高效协同的“一键触摸式”调度方式、拥有海量的功能键和无限按键存储,及灵活的检索查询功能。在南航SOC,西门子HiPath PDS采用基于航空公司专网的部署方式,成功实现了跨地(空)域电台互联、跨制式(VHF/无线集群/有线)、跨频段(VHF/HF/800M/350M)的电台调度,以及多电台监听和多电台发话的调度功能。

西门子HiPath PDS专业调度解决方案与南航具有行业前瞻性的信息化战略有机地融合,使SOC与世界海外基地、国内各个基地、各个部门的联系、内部通信调度、业务处理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南航国际化战略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7

关键词:矿井通信,通信联络,融合调度通信,移动调度通信

0 引言

目前,矿井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应急广播、人员定位、工业视频等系统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与工作效率[1],但这些系统各自分散,煤矿仍然缺乏能够整合矿井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广播等系统,业务上能够涵盖数据、语音、视频的高效一体化调度通信指挥系统,限制了矿井各系统的无缝沟通与多媒体信息传递,无法满足相关管理人员在井上及井下快速获取所需综合通信信息来辅助科学决策的需求,无法通过同一调度指挥界面将形成的调度决策指令迅速传递到任何地点或任何人[2,3]。

针对上述问题,从井下通信装备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设计了矿井融合调度通信系统,该系统在兼容煤矿现有通信系统的前提下,为跨越各系统之间的通信提供高效业务平台与桥梁,能够为煤矿集控中心及各分控中心提供更高效的多系统协同通信与综合调度指挥业务,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 系统设计

矿井融合调度通信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由融合通信服务器、语音接入服务器、调度服务器、触摸屏调度台及移动多媒体调度通信终端组成。

融合通信服务器与选煤厂扩音电话系统、数字程控调度系统通过语音服务器进行信令和媒体的对接与中继;与矿用应急广播系统、WiFi无线通信系统、矿用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直接通过IP网络进行信令和媒体的对接与中继;与集控平台、人员定位等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数据联动。融合通信服务器采用SIP中继方式与移动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进行语音通信,通过权限配置,使井下无线通信终端能够与地面移动通信网进行语音通信。融合通信服务器支持对接配套调度服务器,可通过触摸屏调度台进行多媒体信息呈现和综合调度,也可通过移动多媒体调度通信终端进行移动多媒体远程调度和通信。所有互联系统的调度通信功能都通过融合调度通信平台软件实现。

2 系统功能设计

2.1 融合通信功能

矿井融合调度通信系统具备多媒体融合通信功能,集通信子系统和终端接入、交换控制、媒体处理、协同通信、调度管理功能于一体,支持包括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媒体业务类型,系统多媒体融合通信功能设计逻辑如图2所示。

SIP信令协议有控制灵活、可扩展性强、支持分布式等特点,能将蜂窝系统和因特网应用领域融合在一起,被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工作组定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IP多媒体服务的信令协议,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之一。国内外许多组织也在致力于SIP在煤矿行业井下专网领域的研究、应用及扩展[4]。SIP协议的开放性及针对煤矿行业专网应用的可扩展性已得到实际验证[5]。系统基于SIP信令协议和多媒体通信技术来设计适合煤矿井下应用的融合通信与综合调度业务功能。系统可与矿方现有矿用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对接,支持在触摸屏调度台上对工业视频进行查看、录像、截图,并实现视频联动功能,调度拨打某个电话时,在被叫振铃前就可以将该电话绑定的1路或者多路视频信号进行显示,便于调度指挥人员更及时、更全面了解现场情况。系统可与矿方现有广播系统对接,综合调度台实现广播功能,包括与单个广播终端通话、播放语音,临时将广播终端建立群组,实现针对不同区域广播不同语音。

图2系统多媒体融合通信功能设计逻辑

2.2 综合调度通信功能

综合调度通信功能支持多路综合调度台和移动调度台登录,并设计权限管理和优先级管理,实现上级调度员能对下级调度员及下级所有用户进行所有调度操作,而下级的调度员不能对上级调度员进行调度操作。同时综合调度通信业务具有常用数据交互接口及便捷的数据通信接口二次开发功能,可与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监测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联动,实现交互数据实时多向传输。这样的分级调度系统结构提高了调度的效率,满足新形势下跨地域、跨部门的大规模现代指挥调度的通信需求。综合调度通信业务平台也具备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应急预案的管理与调度发布功能,能够适应不同矿山及不同突发事件下的不同应急预案管理与调度流程[5]。

2.3 移动调度通信功能

在井下或地面基站无线信号覆盖的任何区域,利用移动调度通信终端接入融合调度通信系统,可实现移动语音调度通信、视频监控、人员位置查询、岗位管理等功能设计。移动调度通信终端上安装有移动调度通信客户端APP,可通过融合通信服务器对井下电话、广播终端等语音设备进行双工语音通信,同时融合视频业务、数据通信和智能联动于一体,使煤矿管理人员在调度室以外的井下或地面也可实时了解矿井生产、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隐患[6]。

3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融合调度通信系统软件可实现对各种类型调度终端,如有线电话、IP电话、矿用手机、公网手机、公网固话、可视电话、IP智能终端等进行通信与统一调度。呼叫控制和媒体承载逻辑上相互分离。

对于每一个通话方(主叫或被叫),系统都会生成一个语音会话对象与之对应。传入各应用模块的主要数据结构就是该语音会话对象,它封装了会话数据和信令/媒体处理函数,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为各应用模块屏蔽了底层处理的复杂性。呼叫状态控制层是介于底层协议栈和上层应用模块之间的核心控制层,它为每个语音会话对象启动或结束一个独立的处理任务,该处理任务以一个状态机的形式运行,系统通过该状态机来实现并约束一个合法的语音呼叫或语音应用流程。

系统软件采用C/C++语言编码实现,系统开发和部署采用Linux环境。系统软件采用静态内核与动态模块的架构模式。系统内核功能包括:(1)线程和内存池管理。(2)呼叫状态控制。(3)抽象各种接口,包括信令、语音编解码、号码路由、定时器、呼叫应用、短信应用、API函数、文件系统及这些接口的通用调用函数。(4)模块和接口的动态管理。各具体功能模块都能实现动态加载与卸载机制,加载函数将本模块实现的功能注册到内核的相应接口上,卸载函数按顺序完成各功能模块卸载与资源释放。融合调度通信系统软件设计如图3所示。

系统软件采用背靠背用户代理(B2BUA)模式进行设计,系统软交换平台分别作为UAS(用户代理服务器)和UAC(用户帐户控制)参与到呼叫建立和媒体交互过程,可以将不同能力集的用户互通起来。系统软件设计了异步消息的注册、发布和接收响应机制,同时在实时性要求高的部分设计了同步回调,有效组织各个功能模块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调度通信业务可以作为融合通信平台应用服务来提供,由多个任务及任务间的配合来完成多媒体通信及一体化调度功能,实现功能包括用户状态实时监控、点击呼叫、呼叫转接、呼叫排队、呼叫代答、监听、录音、强插、强拆、强挂、多方会议、组呼、群呼、点名、轮询、夜服等。会议管理支持即时会议、预研式会议,可对与会者执行隔离、踢出、禁言等操作,支持会议录音,最大支持256路会议资源。通过调度台触摸选择电话会议参与人员(内外线号码均可),点击“开始会议”按钮即可快速召开电话会议,当会议成员相对固定时,可预设会议并采用一键电话会议功能。

4 系统应用

目前,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矿(以下简称国阳一矿)已建设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包括数字程控调度系统(容量为1 120门)、选煤厂扩音电话系统(容量为128门)、矿用应急广播系统(广播终端为110个)、WiFi无线通信系统(手机终端为300部)、矿用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各类摄像头为312个)、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除了WiFi无线通信系统与数字程控调度系统通过语音网关实现通信外,其余各系统均为独立系统,无法实现跨越系统进行一体化调度通信指挥。为此,该矿决定应用融合调度通信系统对矿井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广播通信、工业视频等系统进行业务全面对接,实现了全矿井各通信系统间的多媒体融合通信与一体化调度管理。

(1)井下电话、移动通信终端等具有拨号呼叫功能,可直接拨号呼叫到任意通信终端,井下广播、摄像头等不具有拨号呼叫功能的终端将能够接受呼叫和访问,支持录音业务,实现了全矿井范围内语音通信无缝融合。系统在与各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基础上,在矿总调度室及3个分控调度室,通过具有权限分级的协同通信与综合调度控制平台,支持多路调度功能,各调度台可配置不同调度内容,支持多调度台间的权限管理。调度员可在统一调度界面完成包含语音、广播、短信、视频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查看与协同通信指挥。用户界面如图4所示。

(2)触摸屏调度台可对内外网手机用户群发短信,短信调度支持临时建组群发短信,支持预先设定短信组、群发短信功能,外网短信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短信网关IP通信对接方式实现;通过可定制的通信预案流程及数据库,可与国阳一矿应急预案系统联动,将矿井应急预案管理与调度延伸至整个国阳一矿企业通信的各个分支。

(3)通过移动调度方式让管理人员使用移动调度通信终端在井下进行移动多媒体远程调度指挥;系统可提供可靠数据交互与应急联动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与井下人员定位等系统进行数据联动。

(4)融合通信服务器为双机热备运行方式,并在各通信系统上层部署,不影响各通信系统原有内部通信方式与使用方式的使用,保障了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选用带断电逃生功能的调度电话,在调度室出现长时间停电的情况下,启用调度应急电话,保证生产、调度指挥的正常运行。

5 结语

矿井融合调度通信系统为实现煤矿各通信系统间的融合提供了高效的业务平台与桥梁,为井下及地面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数据、语音及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业务与信息联络手段,为矿集控中心及机运、选煤、通风分控中心提供更高效的多系统协同通信与综合调度指挥业务,有效提高了全矿井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J].工矿自动化,2013,39(3):1-5.

[2]顾俊,霍振龙,徐茜亮.基于软交换平台的矿用调度通信业务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工矿自动化,2011,37(1):5-8.

[3]霍振龙,顾俊.基于Mesh技术的矿井应急救援通信系统设计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2,38(11):1-4.

[4]顾俊,罗克,徐茜亮,等.基于SIP的矿用应急通信业务系统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3,39(7):8-11.

[5]顾俊,李正东,包建军,等.井下分布式对等通信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5,41(4):22-26.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8

关键词:消防指挥,消防通信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3G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公共消防安全的非传统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 火灾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 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的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 火灾问题的敏感度、关联度日益增强, 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影响, 城市公共消防科技水平、应急救援处置等公共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与社会消防安全需求的矛盾还较突出。在这个背景下, 很多城市现有的消防指挥信息系统已经不满足城市现代消防调度的需求。现代消防科技水平对消防系统的快速应急能力、信息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利用GIS、GPS、3G无线传输等技术, 在整合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建设一套先进的消防调度系统, 能够有效加强消防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处置灾害事故的实战能力、优化消防业务流程、显著提高消防指挥管理工作的效率。

2 系统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目标是通过建立一套基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技术的消防通信调度系统, 实现指挥车辆管理、控制及动态调度等工作处理的信息化, 改善传统的指挥、监控手段, 为合理地提高出勤准确度、出勤质量, 控制车辆调度, 以及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提供先进的计算机应用平台支持, 实现消防勤务工作信息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灭火救援指挥决策科学化。

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消防指挥中心调度管理系统及车载智能导航终端系统, 两者之间通过3G无线网络实现文字、导航信息、视频等信息的传输, 从而达到处警信息快速传递与共享。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根据消防指挥通信调度系统的用户量少且集中的特点, 同时考虑到系统需集成GPS终端厂家的管理平台, 故采用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C/S (Client/Server) 体系结构。C/S结构具有交互性强、提供数据和服务的无缝集成、提供高性能的业务处理以及更加安全的存取模式等优点。

本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 (如图1所示) 自下而上可分为基础层 (网络及硬件支持系统) 、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层。基础层包括了车载终端 (含GPS主机+导航屏) 、机房基础网络设备、客户计算机等硬件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VPN网络进行互联互通, 为信息交换提供基础;数据层包含了系统的所有数据信息, 主要包括基础空间地理数据、消防空间数据、消防业务数据等;平台层则包括基于ArcGIS Engine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GPS监控管理平台 (车载终端厂家提供) 及用于实现信息交换的通信网关服务平台;应用层为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层, 主要实现功能背后的业务逻辑计算;用户层为用户跟系统交互的界面系统, 包含两个部分:一为指挥中心调度指挥系统, 主要提供指挥中心调度人员试用, 二为车载智能导航系统, 主要提供消防车辆驾驶员使用, 两者之间通过基于无线3G方式的VPN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换。

3.2 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消防通信调度系统的建设目标, 在对消防处警业务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将指挥中心通信调度系统划分电子地图浏览、消防车辆GPS监控管理、指挥与调度、消防预案管理、查询与统计报表、系统管理;车载终端智能导航平台则包括车辆导航与信息交互管理等功能, 如图2所示:

1) 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功能主要实现对城市地图的浏览、地图查询、专题图显示控制等功能, 方便用户对地图进行使用, 同时可对各种消防设施专题图进行制作与输出。

2) GPS监控管理

安装有GPS监控终端的消防车辆, 在车辆启动的情况下均会在指挥中心消防通信调度系统的地图上标识出车辆的位置及即时运动状态, 以便于指挥中心随时掌握辖区所有消防车辆的位置以及运行状态。同时系统对于车辆的非调动出动 (或非正常出动) 进行报警, 强化了对消防车辆的管理。系统还提供车辆历史运行轨迹的查询和展示功能, 对消防车辆在过去某段时间内的位置及运动状态进行查阅。

3) 指挥调度

指挥调动功能是本系统的核心的功能, 主要实现对警情从接警到处警完成全过程的辅助指挥调度功能。处警流程如图3所示。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 将报警点在系统中快速定位, 然后系统将报警点附近的消防水源、道路宽度、重点单位等信息展示在地图上, 形成处警专题图;若报警点所在单位存在相关预案, 则系统自动调出预案, 如出警力量、出警路线、停靠位置等;若不存在与预案, 指挥员可在系统中根据系统提供的快速分析工具, 选择离报警点最近的消防力量, 生成各消防单位到报警点的最优路径, 从而快速形成处警方案;处警方案下发至各消防单位 (一般为各消防中队) 的车辆, 然后各车辆出动、到场、火情 (处警) 信息反馈、投入战斗、处警完成、车辆返回。消防车辆从出发到返回过程中的作战状态可通过车载智能导航终端实施反馈至指挥中心, 以便指挥中心能准确掌握作战信息, 快速处理异常情况。针对需要增援的情况, 指挥员只需要在处警专题图上选择增援力量及车辆停靠位置, 系统便自动生成最优路径, 下发至增援车辆。

4) 预案管理

消防预案是针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等制定的消防应急指挥预案。消防预案通常包括参与灭火的消防力量 (含调动的消防中队、车辆及消防员) 、各消防单位到预案地点的路径、停靠位置、处置方式等, 消防预案在消防处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大大提高消防处警的效率, 最大程度的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系统提供的预案管理功能, 用户可对重点单位消防预案进行建库和管理。

5) 查询统计与报表

查询统计与报表功能主要包含消防单位信息、车辆信息、人员信息的查询, 处警信息查询、交互指令信息查询以及根据实际需要生产的各种处警信息报表。

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对系统用户、权限、日志、常用设置以及数据字典等的管理功能。

7) 车辆导航

安装在消防车辆上的智能导航终端提供两种导航功能, 即自主导航及指挥中心导航。自主导航是车辆驾驶员可在导航终端上设置导航的起止点, 由终端自动生成导航路径, 并引导车辆到达目的地;指挥中心导航则是一种被动导航, 它是由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平台生成最优的路径, 并下发至智能导航终端, 再由导航终端引导车辆到达指定位置。

8) 信息交互管理

车载智能导航终端可以对指挥中心下发的指令信息进行显示、播报, 并实现历史记录查询功能;同时车辆驾驶员也可通过车载终端将作战状态实时反馈至指挥中心。

3.3 数据库设计

系统所涉及到的空间数据全部采用WGS84坐标系, 以便于GPS位置信息的快速、准确的显示。空间数据库统一采用GeoDatabase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的组织。数据的内容如图4所示:

基础地形空间数据主要包括1∶500、1∶10000、1∶50000三种比例尺的数据, 内容包含道路、水系、绿地、居民地、行政区划及政府所在地、铁路、兴趣点等。消防专题空间数据主要包括消防力量的分布、消防重点单位以及消防水源分布, 消防水源又包含消费栓、可用水系水源等。消防预案数据主要为预案基本信息、预案的处警力量信息、处警路径以及停靠位置等。指挥调度过程数据则包含从报警开始至处警完成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数据。系统数据主要为系统的用户数据、角色及权限配置数据、日志、数据字典等。

4 系统实现与应用

4.1 GIS平台选择

城市消防指挥调度系统的核心平台为GIS平台, 其多有的应用也均是建立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基础至上, 因此, 选择优秀的GIS平台在城市消防指挥调度系统中至关重要, 这关系到系统能否快速生产科学有效的辅助调度信息。

ArcGIS是一个全面的, 可伸缩的GIS平台, 为用户构建一个完善的GIS系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1]。ArcGIS提供了成熟稳定的GIS平台, 并且具有丰富的GIS功能, 采用流行通用的架构设计,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是GIS平台的领导者。ArcGIS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开发接口和工具, 能够轻松灵活的构建个性化的GIS应用。

4.2 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进行, 基于Visual Studio 2008和ArcGIS Engine9.3, 采用C#语言开发完成了城市消防指挥调度系统, 系统采用通用的窗口、菜单、图标、对话框等方式, 但对传统的Windows窗口界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克服了传统的C/S系统界面限制, 采用全美工界面设计与制作, 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用户在视觉上体验。针对系统的交互性操作方面, 系统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用户设置自己的使用习惯, 从而简化操作过程。系统的主界面如图5所示。

4.3 系统应用

1) 消防车辆动态监控

通过在消防车辆上安装智能导航终端, 通过GPS模块实时获取消防车辆的位置信息, 从而实现对消防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 如消防车辆的位置分布、消防车辆行驶状况、消防车辆非调动出动的违规情况以及消防车辆历史运行轨迹等。进而加强了对违规使用车辆的监管, 也为执勤车辆是否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处警提供了监督工具。

2) 消防预案管理

通过系统提供的预案管理工具, 用户可以在系统中为重要单位、危化品单位、人口密集区、棚屋区等消防重点区域制定灭火预案, 预案不仅包含出动的消防力量 (车辆、人员) , 还包含车辆到场的路径、停靠位置以及使用的水源等。在这些预案地点发生火灾时, 可进行快速响应。

3) 消防车辆调度智能决策

消防指挥调度系统采用GPS技术对消防车辆定位, 采用3G移动通讯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车辆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车载终端通过GPS卫星信号运算出定位数据和状态数据等信息发回到指挥中心, 中心网关接收来自车载单元回传中心的定位及状态数据, 判断数据类型, 将其中的GPS定位数据、状态数据等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车辆引导智能决策功能将战斗部署派发给参战消防车辆, 并引导车辆按指定路线行进至火场指定位置, 展开灭火作战行动。

车辆引导智能决策功能在灭火战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灭火战斗“先控制, 后消灭”的原则, 要求具备包括查询最短路径, 最优路径或者按消防作战特定条件 (如:水源、风向、路况、消防栓位置及数量等条件) 提供多条路径。从而达到最佳的处警效果。

4) 消防水源及重点单位空间可视化管理

通过消防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 实现对消防水源、重点单位以及辖区道路等的空间可视化管理, 实现了空间和属性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定位, 从而摆脱了依靠传统的纸质图纸管理方式, 避免了新到的消防战士需要背诵记忆消防水源、重点单位位置等的过程。

5 结语

基于GPS、GIS、3G无线通信技术的城市消防通信调度系统的建成, 实现了消防车辆信息动态监控、接处警调度救援、业务管理等信息的科学管理;实现了指挥车辆管理、控制及动态调度等工作处理的计算机化, 改善传统的指挥、监控手段, 为合理地提高出勤准确度、出勤质量, 控制车辆调度, 以及减少资源浪费提供先进的计算机应用平台支持;实现了消防勤务工作信息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灭火救援指挥决策科学化。

但是, 当前系统在导航路径的规划是基于道路通畅的情况, 暂时没有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的接入, 这也是系统在下一步进行完善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 随着3G无线传输技术的推广, 在系统中引入实时视频监控功能也是大势所趋, 视频监控功能可使得指挥中心指挥员更加准确的掌握火场的状况, 及时做出科学、准确的指挥调度。

参考文献

[1]公安部办公厅.县、市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技术规范[K].2004.9.

[2]张文辉, 朱力平, 沈荣芳.数字消防—消防信息化的开放模式[J].灾害学, 2005 (04) .

[3]王文俊, 王月龙, 罗英伟, 汪小林, 许卓群.基于GIS的“119”消防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4, 30 (5) .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9

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主要由调度交换机、调度台、录音设备、电话终端、电源以及中继联网等组成。以调度交换机作为主机, 通过调度台等实现来话的自动分配和自动拨号的语音调度功能。支持选呼、组呼、会议、强插强拆、分组等调度功能, 支持多用户多级别设置, 具备灵活的综合接入方式、个性化业务定制能力以及先进的维护手段等。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在日常生产调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际运行中要全面、系统地把握风险,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风险分析及对策

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风险主要包括设备风险及网络风险。

2.1设备风险及对策

设备风险主要体现在设备可靠性方面, 系统硬件可靠性技术、操作系统稳定性等都是影响设备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电力系统中判断安全性的一个准则叫N-1原则, 又称单一故障安全准则, 按照这一准则, 系统中任一部件的故障、停运, 不应对网络稳定和终端用户业务正常运行产生影响。N-1原则是从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提出的一项技术要求, 也同样适合于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 是防范调度语音通信系统设备风险的主要方向和对策, 可有效解决运行中出现单点故障影响网络和业务中断的问题。下面分别对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的几个重要设备进行风险分析。

2.1.1调度交换机

电力调度交换机是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的核心设备, 不仅具有普通电话的呼叫功能, 同时也具备指挥生产、协调工作、应急备份等重要功能。由于电力调度交换机的应用场合、使用环境与其他通信网不同, 因此对其性能指标 (电磁兼容、收铃灵敏度、耐压和抗冲击等) 、接口类型、调度功能、检验手段等有着特殊的要求。调度交换机的可靠性不仅受硬件失效的影响, 还受软件差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而软件差错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不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是难以预计的。防范调度交换机设备风险,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设备选型:首先强调可靠性, 而后再兼顾功能先进性, 应优先选用调度通信市场占有率高、成熟稳定、高可靠性的机型。其次, 交换机主控CPU系统、一次电源、二次电源及铃流等公共、控制部分冗余配置, 故障自动切换也是设备选型的关键指标。

(2) 数据维护:调度交换机硬件可靠性越来越高, 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和功能的不断丰富, 软件、数据出问题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 已经成为影响交换机设备可靠性的最大因素, 因此, 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库核查, 规范数据配置, 修补数据漏洞, 清除数据垃圾。

2.1.2调度台

调度台是调度交换机的前台设备, 主要进行电力调度语音通讯, 具有号码预置、快速拨号、来电用户显示等主要功能, 是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区别于其他行政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

大部分的调度台都是单接口调度台, 即只有一个接口连接调度交换机, 不满足N-1原则;对于PC式调度台, 主机一般只有单电源供电, 存在N-1风险;PC式和一体化终端式调度台普遍使用常规操作系统, 容易出现死机等问题。要防止和消除上述风险, 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1) 选用双接口调度台。B+D、2B+D和以太网这些都是调度台与调度交换机通信连接的常用接口, 当分别接入一台或两台交换机时, 接口电路、连接和路由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极大地提高调度台通信的可靠性。

(2) 定期重启调度台进行软件、操作系统复位。早期的调度台软件通常会采用Microsoft Win98、Windows NT/2000等操作系统, 连续运行时间过长, 系统稳定性下降, 容易出现死机现象,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定期 (每周、每月等) 或不定期 (重大事件前) 复位, 降低死机风险。

(3) 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为同组调度台分别供电。在不能改变调度台主机单电源非冗余配置的情况下, 两路供电电源分开供电方式能确保同组调度台不会因一路供电电源故障而全部停止工作。

2.1.3录音系统

录音系统是为电力调度等重要用户提供语音录音的设备。为了促使调度人员在下达调度指令过程中, 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制度, 杜绝误调度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为了便于对调度指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对调度电话录音设备的管理, 确保调度员在下达调度指令过程中进行全过程录音。以下是调度录音系统运行中常用的安全保障措施: (1) 采用两套录音系统同时录音的1+1冗余方式, 握通话时长与存储单元容量的对比关系, 随时关注录音用户的增加和话务量的动态变化, 防止存储单元容量不足。 (2) 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 防止录音数据被人为删除或修改。管理员权限和查听权限要严格管理, 普通用户一律只给查听权限。 (3) 调度录音系统可以通过接入专用GPS授时系统、时间同步服务器和高精度的时钟源等, 提高录音记录的时间准确度, 避免直接接入INTERNET获取同步时间而带来的系统安全问题。

2.1.4调度电话终端及线路

电力调度电话是由电力系统根据调度的重要性和企业管理的繁忙程度自行建设的独立电话通道。对于电力调度电话, 要求有高度的可靠性, 任何情况下, 都必须保证电话畅通。以下是调度电话终端和线路运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终端配置:同一调度站点配备多种方式和类型的调度终端电话。要求一个站点至少同时开通3到4种不同方式和类型的调度电话, 互为备份, 充分满足N-1要求。 (2) 电话并机:严禁调度电话并接传真机或一条线路并接多个话机等, 直接影响通话效果, 增加故障机会; (3) 话机质量:选用坚固耐用的终端话机作为调度电话。对话机的外壳材料、叉簧质量、号码按键大小、位置、铃声大小控制以及通话质量等需要经过反复筛选和严格测试。 (4) 定期进行调度电话拨测, 防止后备电话及线路故障。定期采用人工或自动拨测的方式对所管辖站点的调度电话进行测试。

2.1.5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是通信系统的心脏, 是任何通信系统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源故障, 供电中断, 所有设备将会停止工作。对于电源系统, N-1安全要求尤为重要。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 无论是直流电源还是交流电源都必须1+1配置, 有条件的, 尽可能分别连接不同相的交流输入, 两套独立电源系统各带一组蓄电池组, 由于蓄电池重量对机房楼层承重构成威胁, 不能随意增大电池容量, 一般情况下, 对于直流系统, 电池后备容量为中心站满足设备工作10小时、外围站72小时;对于交流系统, 电池后备容量均为2小时。两套电源为所有双电源输入设备供电。单电源输入设备, 可在配电环节, 将两路电源经自动切换装置变换为一路输出, 接入设备。还需要根据实际, 做好防雷、接地、稳压、防谐波等措施;具备良好的保护和告警性能, 便于接入监控系统;选用成熟、可靠的电源开关, 设备用电一般按最大电流的1.2倍合理配置空气开关的大小。

2.2网络风险及对策

2.2.1传输网络

目前电力通信传输网主要用于承载电力调度、调度自动化信息、电网安全保护信息、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信息、行政办公电话、视频图像等业务。调度语音通信系统主要有调度交换机联网的2M中继业务和模拟电话用户延伸的PCM64K业务需要传输网传输, 传输网中断或者通道中断会导致业务中断, 因此, 降低传输网络故障风险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采用成熟的光纤SDH自愈网作为调度通信语音业务的承载网, 实现复用段保护和2M通道1+1保护;

(2) 相同目的站点的2M和64k通道安排不同的传输路由;

(3) 采用DXC 1/0等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减少64K通道中间音频转接。

2.2.2交换网络

调度交换网由各级调度中心、大型电厂和500KV变电站的生产调度交换机通过中继互联构成。其安全运行的主要风险有: (1) 调度交换机联网路由过多, 网络复杂, 会增加数据出错机会; (2) 对于只有一路中继接入的交换机, 中继接口故障造成联网业务中断; (3) 组网信令不统一, 会带来许多交换机互联问题, 影响网内业务的安全、可靠运行; (4) 采用64K模拟中继联网 (环路、4W/EM) , 通道状态难以监控, 会降低网络可靠性。

主要对策: (1) 简化网络结构, 优化路由方案:由于SDH光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 光网成环保护、2M 1+1通道保护已普遍实现, 极大保证了传输网络和通道的可靠性。在各级备用调度网建设前, 均宜以星型组网方式为主, 部分重点的站点可适当增加第二路由, 未来规划各级后备调度中心时, 可将备调网统一作为第二路由。 (2) 用两个中继接口组成一个中继组,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只有一个中继接口的单路由中继。由于传输2M通道的1+1通道保护功能, 等效于双接口+双路由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保证了联网中继的可靠性。 (3) 统一规范网内信令, 采用高效、可靠的专网信令, 如PRI、QSIG等 (比NO.7简洁, 比NO.1快捷) 。 (4) 优先采用2M数字中继联网, 取代模拟二线环路中继和四线EM中继等。相对而言, 2M接口和通道的可靠性更高, 易于监控, 其故障自动检测和排查性能远比模拟中继优越, 能够更迅速地发现问题、排除故障, 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三、结论

调度语音通信系统风险管控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环节把关, 基于风险, 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 不断总结提高才能使运维工作达到一个高水平, 使之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发挥、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文全面分析了电力调度语音通信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为系统的运行维护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

库尔勒站数字调度通信分系统改造 篇10

1 工程概况

1.1 设备类型及组成

本工程采用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的CTT2000L/M型最新专用数字调度通信系统设备。

库尔勒站数字调度分系统设备为第一批CTT2000L/M型系统设备, 采用2线值班台, 从2000年开始投入运行至今, 设备相对老旧, 故障频繁, 维护困难。

新增设备采用最新的CTT2000L/M型设备,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此设备在可靠性、组网灵活性、便于维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CTT-2000L/M系统主要设备有MPU/MPA系统主处理机板、DTP数字中继处理机板、DSP数字用户信令处理机板、ALC接口模块母板 (可插接各种用户接口模块, 本工程主要用到的为用户接口模块SLICM、磁石接口模块ZCT1M、4线音频接口模块VF4M、上行区间接口模块ZCT2M、下行区间接口模块SLICMQ、远供电源模块等) 。

1.2 组网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 库尔勒站既有一套数字调度分系统, 隶属于乌鲁木齐铁路局南疆调度主系统, 与南疆沿线其他各站经1条2M电路形成环状链路。由于沿线站点较多, 远程调度台较多, 此1条2E电路时隙已经达到了满配。

为了满足吐库新增二线的运输需要, 本工程需要对既有设备及组网进行改造升级。具体如下:撤除既有设备, 在库尔勒站新设三套数字调度分系统。其中一套新设数字调度分系统设备 (I) 经过2条2M通道直接下挂到南疆数字调度主系统设备上, 承接原系统中车务总机、工务总机、库尔勒信号总机、电务总机业务, 与各总机下挂沿线各站用户通过南疆主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另两套新设数字调度分系统设备 (II、III) 与南疆数字调度主系统设备经1条2M电路成环, 承接库尔勒站日常运输调度业务, 与邻站业务同样通过南疆主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同时两套新设数字调度分系统设备 (II、III) 之间经由1条2M电路成环, 承接此两套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业务, 不经由南疆数字调度主系统, 达到优化设备性能的效果。改造后组网形式如下图所示:

改造后, 库尔勒分系统I与主系统构成的2M电路环里共计22个时隙被占用, 空余10个时隙;库尔勒分系统II、III与主系统构成的2M电路环里共计12个时隙被占用, 空余20个时隙;和静、云崖与主系统构成的2M电路环里共计20个时隙被占用, 空余12个时隙。可见, 系统改造后既满足了日常生产运输需要, 又为设备以后再次升级扩容提供了时隙资源。

2 施工方案

按照先升级南疆主系统再更换库尔勒站分系统的顺序进行。

2.1 南疆主系统设备升级

2.1.1 准备工作

在南疆主系统设备上新设ALC接口框, 内配2块电源板, 4块DTP数字中继处理机板, 加电, 单板调试无误。

2.1.2 人员分工

南疆主系统设备处设施工人员两人, 一名负责更换主系统板件, 一名负责对外试验联络;设厂家工程师一名, 负责主系统的数据备份与加载。

乌鲁木齐铁路局南疆行调值班员处设联络人员一名, 负责试验联络。

2.1.3 升级步骤

(1) 要点时间确定下来之后, 在未对数据作任何修改之前对南疆数字调度系统作一次数据备份。

(2) 要点命令下达后, 连接新增ALC接口框电源线路, 经三方 (厂家、施工单位、设备管理单位) 确认连线无误后加电, 观察框内板件加电后的状态, 确认其状态正常。

(3) 进行系统升级数据加载, 升级过程中不允许外电源断电。在升级过程中, 主系统会自动断电3-5分钟后重启。

(4) 更换主系统MPU主控板后对设备进行新数据加载。

(5) 加载完成后观察设备工作状态, 确认数据加载成功后, 通知南疆行调值班员处人员进行业务试验。

(6) 各个业务试验正常后, 登记消点, 施工结束, 人员撤离。

2.2 库尔勒数调分系统更换

2.2.1 准备工作

在库尔勒将三套分系统设备安装到位, 加电, 确认分系统设备调试无误。库尔勒分系统II和III之间的2M电路可提前调通, 调试好此两套设备之间的数据业务。

将新申请的4条2M电路按照组网图分别连接至分系统I、分系统II和分系统III上, 确认电路畅通。

由于既有分系统下挂值班台为2线形式, 新增值班台为4线形式, 利用既有和新设的电缆将新增值班台预设到位, 距离较远的值班台利用远供电源模块供电, 与新分系统连接加电进行调试, 确认设备工作良好。

2.2.2 人员分工

乌鲁木齐数字调度系统网管处设厂家工程师一名, 负责分系统远程数据备份与写入。

库尔勒站分系统机械室处设施工单设厂家工程师一名, 负责现场设备维护;设施工单位人员两名, 分别负责设备跳线和对外试验联络;由于分系统下挂用户较多, 按照用户地域位置分设4组施工人员流动进行现场用户设备安装、试验。

2.2.3 施工步骤

(1) 要点之前, 对既有库尔勒调度分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将原分系统内的4个总机用户业务一一分割到新设分系统I上, 通知用户侧人员进行业务试验, 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2) 要点命令下达后, 将剩余既有系统数据加载到新设分系统II、III上。库尔勒站分系统机械室内按照每条业务的重要程序进行跳线施工, 每完成一用户即通知该用户侧人员进行呼叫试验, 确认用户良好。在施工的同时保证既有设备不停电, 确保其他既有用户正常使用。

(3) 各用户业务试验正常后, 登记消点, 将既有设备拆除, 施工完毕, 人员撤离。

总结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11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工程;改造措施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为了保障能够在安全、高质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于当前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所存在的系统的缺陷,只有依靠科学合理的改造措施,才能够切实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中,这也是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的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改造,是目前电力系统工作中重点方面,不仅能够保障电力能源的运输安全,同时能够满足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

一、系统硬件的构成

调度自动化及其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并有效控制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需要具有精确的实时性以及良好的可靠性。在主站系统中,要求其服务器和工作站具有较高的性能,另外数据服务器以及调度工作站这些关键地方应引进先进的冗余热备用技术,尽可能满足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

在设计和规划局域网的时候要求以太网的速度尽可能迅速,并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此外,要求双网不仅能够热备用,还能进行分流,有效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

调度自动化主站可以进行如下配置:要求设置2台前置服务器、1台WEB服务器、1台维护工作站、1台通信集控工作站、1台远程维护工作站,另外再分别设置2台SCADA兼PAS服务器和调度员工作站,实时数据采集子系统1套、A3喷墨和激光打印机各1台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和附件1套。

二、系统软件平台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

在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时一定要尽可能满足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动进行数据访问和处理,及时响应各种要求,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设置SQL语言数据库的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的标准化,并将数据库开放。[1]数据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历史数据库,另一方面是实时数据库,要求这两个数据库都能够支持冗余热备用。此外,在定义数据时能进行在线操作。

卖方提供的系统具备定时(时间可设)自动备份SCADA系统(含参数数据库、图形、曲线、报表、历史数据库、运行程序,可以对备份项目进行选择)、一键备份功能,同时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备份的文件名称及属性应一目了然。

2.图形及人机界面系统

(1)用户在登录时必须验证身份信息。在登录时自动弹出相应的登录信息对话框。该对话框的主要目的是需要得到管理人员的认证。对于不同的用户如果使用不一样的机器,那么权限也可以指定不一样的,这时系统就需要验证用户身份对其设置相应的权限。

(2)用户不论进行什么操作,系统都能够形成一定的记录,包括具体的时间以及内容,还可以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将这些记录储存起来。

(3)系统具备远程维护方案,PC机、便携式PC机可以通过拨号MODEM远程维护主站系统。

(4)系统具备画面拷贝的功能,屏幕上的所有画面可以从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5)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反应迅速的报警系统,并且该报警系统能够让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定义,通过启动固定的程序发出声音警报等,用户予以确认即可。

(6)系统提供对所有事件的顺序记录和分类事件的顺序记录。系统对事件的顺序记录包括系统的运行信息(遥信变位、遥测越限、RTU的状态变化、通讯设备的状态变化、工作站的运行状态变化)、系统设备的操作信息(遥控操作、人工变位、人工置数、工作站的切机、启动、关闭操作)、系统的维护信息(数据库生成、增删、修改及验证装库操作及画面生成及修改、报表的生成与修改)。不同的事项可以根据用户的定义用不同的颜色显示,用户可通过过滤条件任意的组合显示并打印各种记录。[2]

(7)系统通过接收GPS时钟信号并实现全系统对钟。

(8)系统还可以识别用户的级别,设置相应的口令进行严格的权限控制,系统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口令,按照具体的操作席和电压等级等进行适当的划分。

3、用户权限管理

SCADA系统应具有针对每一用户、每一图形、曲线、报表以及各种应用功能进行各种权限设置。对一个操作对象可有三种权限分配:允许/不允许读、允许/不允许写、允许/不允许执行。

在一定的权限下,能在画面(包括接线图、表格等)上在线修改任一被测对象的记录属性(如该对象的名称、类型、容量、限值、告警级别等)。相同的人员在不同的责任区可以设置拥有不同的权限。

三、基本的SCADA功能

1.数据采集

(1)在采集模拟量的时候可以采取两个方式。扫描方式:每个周期都要对所有模拟量进行彻底扫描,然后将扫描信息存入到数据库当中;阈值方式: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扫描每个模拟量,将超出阈值的值找出来并发送到控制系统中。(2)在采集状态量的时候可以采取两个方式。状态变化检出:通过对状态进行检测和驱动,一旦出现变化可以及时读出相应的响应;扫描方式:根据每个周期将RTU实时遥信状态读入到系统当中,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3)在采集脉冲量的时候可以采取两个方式:定时扫描、周期采集。

2.数据处理

(1)对模拟量进行数据处理:检验数据具有的合理性;通过限值来检测数据具有的合理性;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多级限值检查,可以适当调整限值;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及时进行更新。[3](2)对状态量进行数据处理:按照事故总信号的动作情况,将开关出现的事故跳闸现象以及人工操作原因区分开来,判断是否是事故问题;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设置开关的状态以及刀闸的状态,并对这些状态设置对应的标志;在线实时检测并统计出开关的跳闸次数和合闸次数,在达到极限次数之后要及时发出报警。

结束语

就目前电力系统而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能够促进良好电力能源的供给。针对于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情况分析,要促进良好的工作运转,就必须实现良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改造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为了保障能够在安全、高质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于当前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所存在的系统的缺陷,只有依靠科学合理的改造措施,才能够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中,这样才能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昊琛.探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6).

[2]王伟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信息,2009,(19).

通信调度系统水利工程 篇12

近年来, 随着卫星广播电视传输事业的不断发展, 卫星广播地球站由于承担的任务数量大、种类多, 日常需要与监管部门、节目源前端、传输单位、卫星测控站及技术支持单位等多个部门进行沟通联络, 所需联络电话多达百个。而传统的通过查询电话表、手工拨号联络的方式, 存在效率低、错误率高的问题, 明显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于安全播出联络快捷、准确、高效的要求。

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提高对紧急事件的处理效率, 融合多种通信手段, 保障节目的安全播出, 必须要建设一套独立的安全播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以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协调、会议等通信保障功能。

2系统的设计

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应基于CPCI架构、ISDN等标准协议硬件平台, 实现现有通信方式和业务的融合, 有效地整合程控语音通信系统、应急通知系统、电话会议系统等各种通信系统, 实现一个能够接入各种通信终端, 并可无缝对接各种通信系统的融合通信平台。

从系统结构上划分, 系统分为三层两系统, 包括网络层、业务层和应用层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行支撑系统。系统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融合, 在网络层完成各种通信网络的融合, 在业务层进行语音消息和数据业务的融合, 在应用层提供综合调度、会议的融合统一展现。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3系统功能的实现

安全播出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应由一台程控交换机、一台调度系统主机和多个调度控制台组成, 可采用1个电话号码, 接入N路中继的方式, 确保同时接入或打出N路电话不出现忙音现象。

,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1) 短信群发功能

点击“短信页面”下拉项, 弹出“短信页面”界面, 如图2所示。

在短信内容输入处, 输入短信内容, 在发送手机号码处, 输入手机号码, 每行输入一个号码, 最多输入100个号码;在发送到群组或发送到文件, 选择会议组对象和电话号码资源文件 (该文件为文本文件, 每行一个手机号码) ;输入完成后点击“发送”, 当前发送状态在右边显示。

(2) 会议电话功能

通过电话会议页面, 对调度系统的会场进行管理和控制。如图3所示。

会议组操作:在会议界面中点击相应会议组, 即得到当前会议组的所有成员显示和各项组操作按钮。

组返回:返回到显示所有会议组的界面。

组呼叫:呼叫当前组的所有成员, 如果没有调度员在会场, 但有待接状态, 将此调度员入会, 并在当前组内显示。呼叫按设置的轮呼顺序进行轮呼, 呼叫失败的成员在续呼队列中显示。

组拆线:对当前组内显示的所有成员拆线, 也可以将当前入会调度员挂机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组发言:将组内已入会的所有禁言状态的成员, 改为发言状态。

组禁言:将组内已入会的所有发言状态的成员, 改为禁言状态。

单个成员的操作:选择组成员中的操作命令, 再选择相应成员即可。

发言:如果当前成员处于禁言状态, 则改为发言状态。

禁言:如果当前成员处于发言状态, 则改为禁言状态。

接通:将当前已入会成员和调度员单独通话。

入会:将当前处于通话或待接状态的组成员重新入会。

拆线:将当前成员拆线, 踢出会场。

如果当前成员处于空闲状态, 直接点击操作将当前组成员选入队列, 以待进行选呼 (或选发短信) , 双击队列中的成员, 将该成员从队列中删除。

选 (续) 呼:将续呼队列中的成员进行呼叫入会, 和组呼实现同样的轮呼规则。

选发短信:弹出短信内容输入框, 自动寻找成员中的手机号码进行短信发送。

会场放音:在录音界面或设置界面中设定会场放音文件, 点击“会场放音”即开始循环放音, 放音后, 点击“停止放音”即停止。

(3) 录音功能

系统提供按电话号码和日期段等进行录音文件的查询, 并可通过点击查询结果中的录音文件 (或手动输入录音文件全目录和文件名) 在当前会场进行放音, 入会成员都可以收听。如图4所示。

4系统的特点

(1) 数字化管理、一键式操作

系统具备海量电话分组存储功能, 指挥调度一键式操作, 摆脱了传统电话本查找不便的缺点, 实现了通信联络的数字化管理。

(2) 指挥调度快捷

该系统具备电话会议、短信群发等功能, 可实现群拨群呼, 并且符合总局62号令对地球站通讯联络的要求, 操作简便, 调度灵活, 能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紧迫性和时效性。

(3) 同一号码多终端接听

该系统通过多个调度台可实现一个号码多人同时接听、同时拨打, 避免了业务联系繁忙时的占线情况, 保障了安全播出应急联络的畅通。

(4) 兼容数字/模拟电话, 录音功能强大

该系统兼容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 支持根据时间、联系人等不同标记进行录音、查询、分类导出及备份, 便于事后分析、追踪、查找。

(5) 语音清晰、抗干扰性强

该系统语音清晰度高、语音通话抗干扰能力强、调度实时性好。

(6) 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

该系统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 扩展性好, 维护方便;硬件集成程度高, 体积小, 且具备电源冗余备份设计,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7) 支持时钟同步

该系统可接入GPS进行时钟同步, 实现了通话记录、定时通信、电话录音时间的准确性。

5总结

安全播出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是地球站日常安全播出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 紧密结合地球站指挥调度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集指挥调度、应急通知、电话会议、业务联动、专线接入、数据共享、电话录音、短信群发等功能于一体, 在日常播出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确保了应急指挥、调度、联络的需要, 有效保障了播出安全。

摘要:本文基于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日常运行的实际需要, 提出构建一种适用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 并给出了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案。

上一篇:检测识别下一篇:国库事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