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什么

2024-07-17

写什么(精选10篇)

写什么 篇1

习作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八”: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和范围, 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象, 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 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 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 并试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习作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 语句要通顺, 最好不少于400字。写完后读一读, 有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拓展思路

这次习作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 也没有限定形式, 习作的范围极为广泛。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抒情、想象……都可以。总之一切由你做主, 只要是你想写的就可以了。自由命题, 自定内容。真的是给你自由。难得的一次让你做主的机会, 你可要好好把握哟!

习作提示

1.写什么让你自己做主, 你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 只要是你想写的就行。不要考虑什么中心哪、思想啊、意义呀……

2.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 让人看明白, 才是最重要的。要想写好一篇文章, 需要有好的方法, 在你学过的课文中, 都有哪些表达方法?你可以去学习, 去运用。比如:写人就要抓住特点选择典型事例把人物写活, 写事就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写景要按空间顺序把景物写美, 写愿望或幻想就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等等。

3.无论写什么都要说真话, 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或感情, 在文中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感受, 不受约束地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也要注意语句通顺, 如果语言优美就更好了。

写什么 篇2

模糊的情愫穿梭着,时间过得好快,时间像个逃兵一样从我们身边仓仓促促的跑过。心中想念的太多,脑海里徘徊的也太多。

时间就像河流,你不可能两次触摸到同样的水,因为已经流逝的将一去不复返。因此享受人生每一刻!

时间就像白蚁,一点点吞噬大树,迟早一天,大树要倒下,生命就一个轮回。

时间就像一块橡皮擦,可以轻易抹去那些曾经有心无心错过的记忆,但它却不能擦去那些因过错而烙在你心头的印痕。

时间就像一把杀猪刀,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软了香蕉。

时间像流水一样,你留得住吗?………特别是那些美好的时光。。。。。

时间像在做一道减法题,每个人固执坚持不忘的回忆原来那么不堪一击,全部消散在未来的幸福里。

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还,毫不留恋。

时间像无言的工匠,用锉刀磨老了我们曾经稚嫩的脸庞。

时间像一块橡皮擦,漫不经心的将那些美好的记忆擦去了许多。

越小的事越多的感受,时间像笨小偷,把幸福打破,留下了碎片,让人难过。

以为时间就像用来编制十字绣一样,不紧不慢地完成作品即可……实际啊随时而来的意外能量让人可生可死,钟爱的一切都会一瞬间不顶用了当垃圾扔掉了包括生命本身卑贱不值钱。

时间像一坛美酒,为我们酝酿人生阅历的馥郁!

时间像一位智者,为我们指点生命旅途的迷津!

时间像脸上的皱纹,不痛却悄无声息的让你进入暮年。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就会挤出来。

时间像吹过脸庞的秋风,无声息的让岁月爬满你的脸颊。

时间好比灵巧的手,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伤口。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时间就像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时间犹如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时间好比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

时间如同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上痛苦的回忆;

时间好比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伤痛;

时间如同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时间好象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时间如同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写景写什么 篇3

描写景物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景物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它们有千差万别的形状,缤纷迷人的色彩,大小不一的规格……

写景就要写出它们的特点。

要写“色”。例如:“早晨,我们向码头走去,准备乘船出海。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蓝、白、绿、红,多么美丽的色彩!

再如:“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要写“形”。例如:“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由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海底动物的形状,使我们读了后,仿佛也到那神奇的海底世界一饱眼福。

要写“态”。例如:“缸里有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它们自由自在游来游去。尤其那条‘水泡眼’,鼓着两只灯泡似的大眼睛,拖着白绸缎般的长尾巴,在碧绿的水草中间悠闲地穿行。”

又如:“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这些描写,使我们欣赏到景物的不同姿态。

要写“量 ”。例如:“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这段话,不仅描写了兴安岭的“态”,而且巧妙地写出了岭的多。

要写“味”。例如:“我推开窗户,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要写“声”。例如:“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籁籁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从以上例子我们发现,写景的色、形、态、味、声,可以单项写,但更多的是交织在一起写。

写什么 篇4

一、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

“一字师”的故事孩子们从小就听,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句大家也知道是反复斟酌而来。我们的课文中也有很多非常好的范例。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语言就很有特色。文章要赞扬的是顽强的生命, 于是本文的语言就是非常有力的, 不同于《草原》的言辞柔美。本文的语言是一种铿锵有力的壮美, 裹挟着的是青海高原特有“狰狞”面目, 以突出柳树不屈的生命力。“广袤无垠”言戈壁之广阔,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状戈壁之荒凉,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于是就有了“悲壮”和“苍凉”。“苍凉”的是青海高原, “悲壮”的是那株“神奇”的柳树。这样“铁铸一样的青山”, 陪伴的当然是树干树枝“铁锭”一样的柳树。苍茫的环境孕育的生命便是铮铮铁骨, 怎会如灞桥边柳树“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只会“粗实”“坚硬”“苍郁”“深沉”, 只有经过灾难反复锻铸的生命, 才能如此让人望而生畏:他高高地“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他孑然“独立”在荒山戈壁上, 他顽强“撑立”在天地之间。作者在表达上一层进一层, 以“伫立”描写柳树之坚强, 以“独立”感叹柳树之独一无二, 以“撑立”引发读者对柳树的敬畏之情。读这几段文字不可轻声细语, 必须有力, 坚定, 掷地有声, 才能读出那种藐视各种磨难的强盛的生命力!

二、各种写作方法的交融

1. 正面描写。

教学时, 我让孩子们先找出地震时老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然后用朗读表现出来。地震刚开始, 谭老师“大声喊”。我让孩子们一起喊一喊, 想一想为什么喊,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通过视频了解了地震时的危险、人们的慌乱, 得出结论, 地震来临, 谭老师没有慌张, 没有先跑, 而是招呼他的学生快跑, 可以看出他在危险面前心里只有学生, 没有想到自己。

有四个孩子没有跑出去, 谭老师怎么做的?等孩子们找到相关句子, 再让他们找到关键的动词:“拉”“撑”“护”。最终同学们都知道了, “护”是最重要的动作。“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就像是一只老母鸡张开双翅护着小鸡仔, 那就是对学生的“爱”。这时候我就总结:这样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正面描写。

2. 侧面烘托。

“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书上还写了另外三个人的话, 都有谁?说了什么?”孩子们找到了救援人员的话, 获救学生的话, 一位老师的话。“从这些人的话中, 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情况?”同学们通过阅读了解, 更全面地了解到在地震时谭老师为了学生不顾危险, 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那毫不犹豫的“飞扑”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地饱满。

从别人的口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人, 这种方法就叫做侧面烘托。这篇课文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让我们记住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谭老师。

三、大胆的想象可丰富文本

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 在行文中, 作者进行了大胆的想象, 想象这株柳树是如何长成起来的。由一粒小小的柳絮机缘巧合地被风带到贫瘠的高原上, 又“恰遇”雨水, “有幸”萌发。此处“有幸”, 对于懦弱的生命来说, 应该是不幸吧?!那么多的柳絮在雨水中萌发, 短短几个月在干旱中又全部被毁, 只留那么一株。顺着作者的思路想象下去:如果这株小小的柳树会感知, 有意识, 那时, 他是多么无助, 多么孤独, 多么惶恐, 没有谁能帮助得了他, 只能靠自己。无端地便升起了一股豪情:“天地虽不仁, 吾辈誓不低头”, 生生地有了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服。于是, “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在柳树身旁打个转走了, 不怕, 冻死了会再复苏;“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在他头顶回响, 不怕, 劈断的枝干会重新抽出新条。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 一次比一次更加有韧劲, 一次比一次强大。在此处, 恰好可以让孩子们也进行想象:柳树如何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的?可以先描述恶劣的环境, 再突出柳树的顽强。孩子们都以自己的视角发挥了想象, 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 融进了自己的思维, 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写作的机会。

写什么 篇5

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经常发现很多同学偷袭作文,或者篡改作文,再或者就是捏合作文,自己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针对这种现象,我想,写简单的记叙文,它的秘诀无非就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自己的切身感悟,做到情真意切。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能做到。今天我跟大家谈的就是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我们写什么以及怎么写的问题。

一、写什么

“写什么”就是写作的内容,而写作的内容无非包括三个方面:人、事、物。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来最终确定是写人还是记事、状物,然后再根据自己所确定的写作具体内容来拟题。

1、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侧重歌颂人物的优良品质,比如勤劳、善良、孝顺、富有爱心、懂得教育方法、与邻里友好相处等等。每一种品质的歌颂都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反映,即不同的事件侧重歌颂某种品质。一般来说,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需要选择两三件事来写,歌颂人物两三种品质为佳,这样在有限的字数内,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内容更充实,主题更鲜明突出。几个事件在叙述的时候可以根据中心的需要、字数的需要,有详有略,做到详略得当,有张有弛。

另外,写人为主的文章,还可以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活动的场合,恰当地对人物进行各种描写,比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外貌描写,让人物在你文笔下活灵活现。

2、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重点叙述某件事的具体过程,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得让人明明白白。这类文章,一般写一件事即可。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讲清楚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事情开始怎样,后来如何,旁人有何反应,事后你有何看法或感受。

3、状物的记叙文,重点写景,以描写景物为主。可以从不同的感官(嗅觉、味觉、视觉、听觉、触觉)、不同的方面(形、色、味)入手,选择合理地写景顺序(由上到下、由主到次等),配上恰当的修辞方法,进行细致的刻画,如果再引用一些优美的诗词句子,会使你的文章妙笔生花。

不过,在写人或记事为主的文章中,也可以有景物描写,对人物、事件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二、怎样写

“怎样写”就是采用哪种写作的形式。写作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常规写作形式,一是特殊写作形式。

1、常规写作形式,也叫三段式写作:开头——中间——结尾。

2、特殊写作形式有很多,今天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操作的。

1)采用题记的形式

2)采用小标题的形式

3)用一个固定句式作为每部分的开头,并贯穿全文

4)采用问答式

三、采用何种文体

现在的作文写作,文体不限。其实,并不是不要文体。常用的有:

1)普通的记叙文(或散文)

2)故事新编

3)应用文(日记、合同、书信等)

4)简单的议论文(不提倡)

140字能写什么 篇6

我不会发长微博,也不想学。平常应付各方人情,文章已经写得很辛苦,微博还是遣兴消闲为主吧,犯不着折腾自己,宁可严限140字规矩,逼迫在有限的字数里写完事情,每条用三五分钟发出,然后发表。快的话一分钟就能得到反响,不用像学术论文那样一等几年。

140字能写什么呢?按照现在学术论文的规范,当然什么也不够写。但从另一立场说,也可以说什么都能写。在这方面,古人是我们的榜样。那时没有微博,文献传播困难,雕版一页要好几天,发表成本限定不能太啰嗦。从《世说新语》以下,历代笔记很多都是几句话说完。以前看多了,基本法门还是理解的。

最简单的当然是追忆往事或叙述所闻。如《涅瓦河暴风雨》:“从圣彼得堡大学到冬宫,也就七八百米,走去。天阴,开始刮风,到桥头开始飘雨。桥仅二百米吧,走一半已成疾风暴雨,行人皆躲避,但桥上无可遮蔽处。我捂着眼镜和口袋,急奔到对面桥头堡下。稍慢的几位,一位眼镜吹落河中,一位手机被风刮走。五六分钟后,已雨霁。忽悟高尔基《海燕》正写此欤!”这是2010年的亲身经历,暴风雨的倏忽来去,真感震撼。最后一句感慨,提升主题,虽未必妥当,但可让未经历者去联想。

讲师友间的轶事趣闻,是历代笔记的菁华,微博当然有责任继承。我写《三十年前的集句对》:“当时骆玉明方写《徐文长评传》,一次酒后忽说徐写杨贵妃出浴极肉艳,云‘一团红玉沉秋水’。我恰看黄山谷诗,即告有咏张文潜一句‘六月炎云蒸肉山’可对。李庆在旁,马上接口:‘可横批:大观园男女浴室。’上海西藏路、北京路口之名店也。”是朋友酒后的趣话,至今还惊讶昏话居然对得如此工切。朱东润先生治学严肃,其实内心很童真。一次课间谈他在乐山武汉大学往事:“下课回宿舍途中,见有卖桃者,遂买了一盆。回至住处,一气吃完,兴犹未已,乃将桃核到后山,全部种下。”说完还加一句:“也不知这些桃树已经开花结果没有。”遂写《当年桃树着花未》。议论历史和时政虽然很沉重,但也可以轻快出之。如《波兰的故事》:“1939年德国占波兰西半,苏俄占东半。稍后罗斯福希望斯大林站队到自己一边,斯的条件是战后必须承认苏对波兰的占领。丘吉尔为难,罗斯福笑谈间拿出一支牙签,往德国那边挪了一格。问题解决了。战后一千多万德国人被赶出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往西。理解为何欧美都不承认‘自古以来’了。”这些史实有的众所周知,有的知者稍少,但因此可以解释东西的文化和政治差异。

臧否人物是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朋友们私下议论也尽多此类见解。我写《斯世再无熊希龄》:“熊在袁时期任国务总理,他真正的事业在他退职后才开始。他创办香山慈幼院,将个人所有财产全数捐出,自己每月只支领200元生活费。仅此就可以理解何以留过洋的才女毛彦文不屑书呆子吴宓,三十三岁坚持嫁给六十六岁的熊,仅提一条件,熊必须去须。婚后二年熊逝于香港,毛将其慈善坚持下来。”尽管熊政绩一般,訾议仍有,但能裸捐办慈善,真值得褒扬。另写《梁启超多变而不投机》、《叶德辉两面不讨好》、《康有为大言不惭》、《段祺瑞遗言》等篇,也是希望将读书中感受到的历史名人另一面写出。

不过我还是喜欢传统笔记的写法,将读书中有趣的事情写出。如《名犯两朝讳》:“五代末有史匡威其人,生前碰到郭威建周朝,没法,人在屋檐下,改名史匡懿。死后赵匡胤称帝,更无奈,史官替他改为史懿。可怜的孩子,好不容易挣扎到青史留名,留下的却是从来没用过的名。好在乐史未称帝,要不把姓也给你改掉。”当然是从《十七史商榷》学来的笔调,好玩搏眼球的想法是有的,也普及一下避讳吧。再如《韩欧生平之惊人相似》:“二人皆老夫少妻所生,父皆数岁时即亡,皆由郑姓女子抚养成人,韩则为嫂,欧则为母也。皆进士及第,皆两次贬官,一次县令,一次刺史也。二人皆未老先衰,深度近视。故宋人云,欧公,今之韩子也。”很有趣吧,不分享真可惜。

讲人际礼仪当然是微博应尽的社会责任。比如《电梯之礼仪》:“礼貌无处不在。进出洗手间,对面出来一女生,恭敬问候:‘老师好!’其实可免。还有电梯,门开了,谁也不动,在那儿礼让,也不必。日本的理论,电梯是危险的地方,不应该让尊贵的客人先进,该是卑者先进,确认安全,再让尊者进去。出则尊者先。某校曾将外宾礼让先进,寻故障,将客人困许久。”简单事情的道理,其实要说清楚也不容易。

以微博谈学术,当然有些辛苦,但如果把握分寸,也还能胜任。这里也录两段。讲治学方法者如《学问之德识才学》:“1979年涉学之初,读天津师大学报连载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从德、识、才、学四方面谈治学,虽以自然科学为要,感悟实深,文理学异,为道一也。德下则不抄袭,上则修身淑世皆可属之。识即悟性,亦即蓦然回首那瞬间之参透。才则天分各有不同,学则后天努力尚可弥补。学者当融会悟之。”其实我后来做唐诗辑佚,确实受到此文谈石油勘探的影响。转述学者的所见,如《关帝崇拜》:“现今遍布海外禹域之关帝庙,至清始大显。朱维铮指出一是渊源萨满教的满清神道设教,二是未脱野蛮的八旗贵族以《三国演义》为军事教材,三是集中在关羽身上的忠义成分,使宋前几无封祀记录的关羽,凌驾文圣孔丘以上,尊为天神,独享大祀,用太牢三祀。孔庙五圣仅享中祀,供少牢,啃冷猪肉去。”

微博也是普及学术的好场所。学术见解,可能论著中提出,但淹没在书海中,微博可以作特别的提醒。如《存世唐诗知多少》:“清定《全唐诗》康熙爷序作四万八千九百首,约数也。日学者平康武夫逐首统计,得49403首又1555句。其中误收他代诗约千首,互见约6800首,精算恐不足四万五。拙辑《全唐诗补编》补6400首,删伪误加起来,约五万稍过。此外近二十年新见约二千余,感觉总数似不曾超过五万三。数年后会有精算。”百余字里凝聚了我三十多年治唐诗的体会,大的估计基本准确。如《〈醉翁亭记〉的醉翁之意》、《稼轩〈郁孤台〉词正解》、《〈垓下歌〉真解》试图传达对这些名篇的理解,《〈本事诗〉作者孟启》、《〈太平广记〉多改原文》等则希望将以前论证过的课题让更多人了解,所幸都能有较积极的反馈。

以微博写书评,可以直接明快,把最直接的感受写出来。如《李白与杜甫》:“七十年代初出版,当年还在农场,看不到别的书,此书当时看得极熟。其中最诞妄者,约李白同游牛渚而咏‘截断巫山云雨’,郭自己委屈也就算了,拉上李白干吗?其中论证李生碎叶,重要佐证云李自述生咸秦,谓‘咸秦’二字下半身与碎叶同,诚诗人匪夷所思之想象,今仍视为定论。然亦颇有新创说。”当然有些偏颇,但如果写成五千字的书评,我就要考虑仔细和平衡,不免四平八稳,也没有趣味了。再如《徐渭礼文书》:“浙江武义徐渭礼墓出土南宋知泉州徐渭礼平生官诰文书,提供了南宋官僚文化的极其珍贵的文物。其中授官诰是原件,由官员保存,而推荐官员则是副本,一足见当时文书复制技术已经极其发达,二见推荐官员是极其严肃认真的事情,被推荐官员的今后所为,推荐者要负责。史书常见之坐累贬官,即属此类。”这是中华书局刚出的大书,我的感受必须与新书广告有所不同,所以特别说其在官场文化中的意义。意外的是,发出不到十分钟,就见该书责编的兴奋回复,愉快。

(本文原载《文汇报》2013年7月14日5版)

写什么 篇7

一、关于“写什么”

当前,对于作文教学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学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脑子里也不清楚这道作文题要自己写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太愿意观察和思考问题,缺少心灵的感受与对话,更不能从生活中捕捉和感悟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

语文课程中的“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写”的活动,先要关注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中的“写”是课内的指导任务,也就是教师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拥有敏锐的目光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教师在课内要完成的。而“什么”是课外的问题,是学生心理成熟维度的问题,不是语文课程一家的承包地、责任田。影响和制约学生“写什么”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社会生活阅历,二是精神境界、心态与情绪,三是认识社会、提炼生活的立场与方法。

关于高考作文该写什么,阅卷和命题教师通常不作预设。其意义在于教师不会先入为主,更不会轻易否决学生的独特见解,而是看学生是否能有说服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面对高考作文评价“不预设主题”这一标准,怎样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呢?我以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作的真正意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也不是为了解决写什么,才去追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

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能够唤起学生对作文本质意义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与主动性,指点学生到生活(也包括书本)的广阔原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能够把这些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学会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善于与自然对话——把自我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更是心灵的融入,用眼去观察它们的形态,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用情去呼吸它们的气息;敢于与身边的人对话——多关注别人的成长,体会人生的艰辛,在自我反思和相互碰撞中摆脱“小我”,提升“大我”,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倘若能够做到,“写什么”的问题就完全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关于“怎么写”

关于“怎么写”的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想清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然后才能做到说清楚和写清楚。以往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时中心要突出,立意要深刻,议论要有针对性和力度,结构要完整,语言要生动等,事实上教师强调的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正确的废话”。谁不想自己的作品生动、完整?但关键是如何写才能做到教师所说的这些要求,我们缺乏具体的有效写作指导,这是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矫正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判断学生审题与立意的对错不仅要看学生“写什么”,更重要的还要看他“怎么写”。立意正确、突出的文章,可能因为学生“怎么写”没写好而变得平淡无奇。立意平平的作文,也会因为学生“怎么写”做得与众不同而成为好作文。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规定学生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确立了“写什么”之后,面对“怎么写”时,不妨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从这样的角度去构思文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还能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因为,自己写作文,材料、思想等来自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有理由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三、从指导“写什么”入手指导“怎么写”

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难教”与“难学”的“两难”现实。一方面,学生普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教师对作文教学也存在难教的困惑。学生对写作产生的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可写的题材,不知道“写什么”。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选择以“写什么”为突破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解决了教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先从解决“写什么”入手。

“写什么”就是寻找写作的题材,只要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写作就有了基础,基础夯实了,好的作文就会产生。

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要从语文教材入手,通过教学去解决。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既有极高的艺术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在阅读和欣赏范文的同时,教师应当从写作选材的角度去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生活实践去发掘写作的题材。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从背影中反映出的父亲的形象,体会其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结合学生自己对父亲的体会和理解,加深认识,体味真情。背影可以体现父爱,那么,其他有特征、有个性的方面是不是同样可以体现这样的真情与真爱呢?由此可见,只要观察细致,同样会有所收获。

教材中的文章种类繁多,有说理的,有写景的,有抒情的,都值得借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去寻找相类似的题材,再思考文章的切入点,就可能产生新的立意。如以学生的家乡崇明县为例,古朴的民俗民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诱人景致,以及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找到创作的素材,也就有了“写什么”的基础。

作文教学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坚持源于生活写生真情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实,倾注自己的真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也是丰富而广泛的。波澜壮阔的场景、惊心动魄的事件,虽然都是写作的材料,但它不易被中小学生所能把握,很难在数百字的作文里反映。点点滴滴富于情趣的小事,只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同样能反映生活,凸现主题。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思考也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些给了学生写作题材更多的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化有利也有弊,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源于生活写真情,并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而是要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放飞想象力,而不是去写一些空穴来风、子虚乌有、脱离实际的内容。

怎样在生活、学习的环境里寻找到写作的题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里,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是很多的,但是学生往往感到生活平平常常,每天好像都差不多,找不到可以写作的素材,也就没有写作的冲动。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就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写作的题材,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自然风光、学校环境、班级里的人和事等结合起来,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逐渐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慢慢培养写作的兴趣,最后达到有写作冲动和写作激情的目标。

作文, 我们该让学生写些什么 篇8

有时, 我们静下来想一想, 作文训练我们都教给学生什么了。我们训练体裁, 训练技巧, 训练结构, 训练语言, 甚至训练得分亮点。然而, 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训练内容, 就是到底该让学生写些什么在文章里面。我们认为, 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必须写进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知”“识”“悟”。

“知”, 主要包括:基础知识, 生活常识, 所用材料, 及涉及的有关知识。它基本要求是准确无误, 符合生活真实与生活逻辑, 是立论的依据。从基础知识方面看, 学生在文中不能有错别字、病句等语言知识方面的毛病, 不能违背简明、连贯、得体等语言原则, 而且应尽量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从生活常识方面看, 写进文中的材料, 应该不违背起码的生活常识, 符合生活真实和生活逻辑, 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同样如此, 不能有任何的破绽和漏洞。这或许要求是高了一点, 但从培养学生的严谨和缜密角度看, 是非常必要的。从所用的材料涉及的知识看, 准确无误尤为重要。如, 01年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全文涉及三国人物有马忠、孙权、伯喜、曹操、吕布、董卓、李儒、丁原、关羽等14个之多, 且人物之间关系表述得很清楚;涉及的地点有麦城、西凉、徐州、虎牢关、白门楼等6处, 与原著情节十分吻合;涉及到的直接引用有“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鸟之将死, 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人无信不立”“鸟随鸾凤飞腾远, 人伴贤良品质高”等5处, 包括古诗句、谚语、典籍、当时流传语等, 没有任何出入与差错, 而且引用得恰当精准。这些无为例, 考生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 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 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并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 唯诚信是瞻的志向, 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层楼。又如, 一部《水浒传》, 洋洋洒洒几百万言, 告诉了读者“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道理。“识”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就像一支队伍的统帅。它是作者绞尽脑汁、精心构建所要表达的东西, 也是读者披开词句之沙、透过结构之荆所要搜寻的东西。在记叙文中, 它体现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 它体现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诗词歌赋中, 它体现为各自的主旨, 或报效祖国建功立业, 或奸臣误国朝廷昏聩, 或羁思旅感离愁别恨, 或伤春悲秋岁月蹉跎, 等等。一个人没了灵魂, 形同行尸走肉;一支队伍没了统帅, 便成了乌合之众;一篇文章没了“识”, 也便成了一堆零散的字, 什么也成不了。试想, 《天净沙·秋思》不能激起千万读者的漂泊羁旅之感、思亲念乡之情, 《红楼梦》表达的尽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内容而没有突破当时小说的樊篱, 它们还能流传到现在吗?实际上, 我们的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 看着像文章, 实则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是一堆无章的材料, 甚或是充满谬误的材料。因此, 我们必须下大工夫引导学生,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或叙述描写, 或议论抒情, 表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或是对问题现象的见解看法, 或是对生活人生的思索感悟, 彰显出个性, 飞扬出自己的神采。

“悟”, 即感悟, 提升。它表现为把文中的人、物、事的评价、见解提升为总结教训和反思, 把作者对某个别的人、物、事的看法深化为对某类人、物、事的概括和归纳, 是作者规律性的认识。它扩大主旨的范围, 或加深、提高主旨的程度、层次, 升华文章的境界。如,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一文, 作者带着悲痛的心情深情地回忆了母亲平凡而勤劳的一生。结尾有这样的几个句子:“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1) , 但是, 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2) 。这是我能做到的, 一定能做到的。”在这里, (1) 句无疑是把“我的母亲”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联系起来, 使本文由对“我”母亲的怀念扩大为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怀念; (2) 则把对“我”母亲的报答扩大为对天下所有母亲的报答, 让她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宽广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毋庸置疑, 没有这几句话, 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将大打折扣, 其感染力也必然会大受影响。这就是“悟”句特有的作用和效果。又如, 经典老篇《荔枝蜜》的末尾:“透过荔枝树林, 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 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创造自己的生活, 等于也是在酿蜜——为自己, 为别人, 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几句话就将文章由对辛勤劳作为人类酿造蜜的蜜蜂的赞美, 提升为对“为自己, 为别人, 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的农民的赞美。无数事实证明, 要使一篇文章成功或优秀, 这样起“提升或深化”作用的语句必不可少。

当然, 这三个方面内容绝不是条块相加, 也不是简单拼凑, 而是有机结合, 水乳交融。

写什么 篇9

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 就叫人拿出地图, 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完璧归赵”中语句)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 只好敲了一下缶。 (“渑池会”中语句)

以上两句话写的是蔺相如和秦王面对面的激烈交锋。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蔺相如准备的动作是“撞”, 结果秦王让步了, 让步的原因是———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第二句话告诉我们蔺相如为了让秦王击缶, 准备“拼”, 结果秦王也让步了, 让步的原因是———秦王被逼得没法。

比较一下秦王两次让步的原因, 会发现如果用第一次的原因去替代第二次的原因肯定不行。但是用第二次的原因去替代第一次的原因, 似乎也未尝不可, 没有根本的逻辑上的不妥。显然第一次原因针对性强, 很具体, 第二次原因针对性不够。为什么不把第二次原因也写具体呢?

仔细分析第二次原因, 会感觉话中有话:秦王为什么会被逼得没法呢?

一、从人性怕死的弱点考虑

“拼”其实就是拼命, 蔺相如此举就是要秦王的命, 秦王心里恐惧了, 所以说秦王被逼得没法。但是这个原因有待商榷, 秦王不一定会害怕, 历史上秦国有尚武的精神, 其勇敢已深入秦人血液。再说课文中也没秦王害怕的依据。

二、从秦王作为主人、君王的身份考虑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说明秦王是主动邀请赵王来渑池会见的, 那么作为主人的秦王在自己的家里对待客人要热情、要尽地主之谊暂且不说, 和客人闹翻显得不合适, 毕竟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 作为主人的秦王表面上的礼貌还是要有的。再说作为一个君王打起架来成何体统, 君王形象岂不受损?所以秦王迫于主人应有的礼貌、君王的形象压力被逼得没法。但是这个原因也有待商榷, 分析课文中“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这句话, 可看出秦王不太考虑自己外在的名声这些表面东西, 所以外在的礼貌、形象不会是秦王被逼得没法的主要原因。

三、从对“会” (渑池“会”中的“会”) 字的理解上考虑

当时的场合是在“渑池会”上, “渑池会”上的“会”我们容易忽视, 其实这里的“会”字好好品读就为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打开了一扇窗。这里的“会”当然也是一种聚会, 但有它特定的含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此做的解释是———盟会。“渑池会”就是秦赵两国结盟大会。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可以看出这次结盟是秦国主动提出的, 当时的背景是楚国进攻秦国, 秦国为避免两线作战, 要稳定住赵国, 以便与楚国开战, 所以秦王约赵王到渑池这个地方来盟会。这是秦国有求于赵国, 秦国想结盟的愿望更强烈些。这样看来秦王被逼得没法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秦王为了顺利地和赵国结盟被逼得没法了。这个原因应该是确切的, 要知道这里的秦王就是历史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输历代君王的秦昭襄王, 这样的君王为了国家利益而让步是可信的。

《突出重围》究竟写了什么? 篇10

《突出重围》写的是准非常状态下发生的事。有人认为它讲的是高科技局部“战争”条件下的演习,其实这是作者“蒙人”和过人之处——演习在这部小说中只是一个外壳,这样的外壳是构成故事所必备的,它既具有了“好看”的“战争小说”所有的各项要素——“战争”的悬念、惊险、紧张、刺激性;同时,更主要的是,它借演习涉及了我军内部出现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怎样解决呢,作者思考了,但是一部小说无法把它们全部涵盖、容下。某些方面,作者本人也力不从心。

作品所涉及的问题,说透了就是人才怎样“合理化”地进行组合。

在作者的意识里,只要人才组合恰当了,即使庸人也能调动、发挥,拿出最佳的水平来。组合不好,人与人闹别扭,甚至勾心斗角,仗就打不好,即使你是人才,也得心甘情愿地认输,向那些自己瞧不起的庸人认输。

作品揭示,中国并不缺乏人才,所缺的是人才最佳组合,用什么方式进行组合。由于这一方面的缺漏,我们的军队一当面对真正的大战时,就有可能遇到很大困难,甚至遭到失败,像小说里的“红军”。

所以,它意图宣扬的不是武器至上,不是高科技怎样了不起,而是人才至上、惟才是举。他觉得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严格说来,是有了人才再善加利用、组合得当,就有了一切。

这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但作品不能说没有问题,我觉得问题就出在人才的“组合方式”上。

先看事例。蓝军的初级指挥官都是军校未毕业学员,下来“实习”,这样的人简单、听话,执行命令坚决、彻底,还都是“人才”,什么新设备都能用、会用。

它的上层决策者们在构成上则尤其简单,没有政委(注意,不要这个人物是精心考虑过的、意味深长的),也没有副师长、副政委,少了许多扯皮、碍事的;只有那么一位师长,但是师长风格高,基本退居二线,真正当家做主的只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参谋长朱海鹏。他说了算,怎么打、谁去打、用什么打、什么时候打、打到什么地步,他说了算。这个人物使我联想起《乔厂长上任记》中的那位“大中型国有企业”里的乔厂长——铁腕人物、改革中坚,标准的能耐非凡的“超人”。

但他们的结果怎么样呢?在二十年前的改革之初,他们的发展空间可能不小,作为很大,一言堂、家长作风可以通行无阻。一旦现代化走向深层,他们再这样干面临的会是什么呢?能不能走通呢?今天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现实已经回答了一切。

“军场”类于商场,这就带来了一个类似的问题:《突出》里的组合是不是合理的、“科学”的、代表未来理想的?如果是,它又将造成什么后果?如果不是,那我们应该怎么改?

作者在这方面是忽视的,苛刻些说,他还不具备这样的觉悟。

现实中既无“超人”,“超人”又不能独自说了算,在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现代战争形势时,一个人往往担负不起全局,起码他得有一个参谋智囊团,有了这样的“团”,就有了“扯皮”与争执。红军最不缺的恰恰是方案出来一堆,你想这样打,我想那样打,互相扯皮,最后谁官大谁说了算,因而才有一次次的失败。

柳建伟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非常时期的非常组合,现实里用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它需要磨合,而不是像小说里写到的那样,立即拿来,用起来俨然膀臂——小说张扬了“大英雄主义”,别的人也就全成了几位“英雄”“准英雄”的试验品、零件、机械,他们用不着自己的脑袋。

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不用脑袋的环境里,居然“打”出了“帅才”朱海鹏——这个人搞教学出身,从未当过中高级指挥官,无实际经验,从纸上谈兵到现实中的成功,眨眼功夫便实现了。

所谓的“高科技”呢?在《突出》中仅仅是电脑、监测、自动化、软件病毒等最初级的东西——太相信外在的“科技”,理念跟不上,体制跟不上,这样的“演习”说得不客气一点的话,就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浪费民脂民膏了!

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政府首脑下命令,军队负责打赢战争,作战方案则由高级智囊们讨论、论证后拿出来,再由主要指挥官分工、协作、配合完成。一个人能量再大,对付高科技战争这样庞大、复杂的场面也会力不从心。海湾战争是柳建伟讲得最多的,但他没有注意到,海湾战争之能打胜,并非依靠个人充当什么“英雄”,而是整体,一个智囊团。

铁腕们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在“局部”领域暂时地带动一些变化,他们内心如无现代管理科学理念,整个社会亦未跟上,一场系统、彻底的改革就实施不了——即使实施也会步履唯艰。

何况,权力带给人的不光是“利”,也有弊。绝对的权力从长远看,绝对有害。柳建伟已经顾不到这些了。他重视的是故事,《突出》也就成了“好看”的小说。

我认为作者最擅长写大场面,但太重视讲故事。《突出》最突出的也是这一点。

把一个故事讲得好,能够吸引住人,是作家的本事。可是它的缺点是在别的地方停留、关注不够,内部的涵容性、涵蕴力也就欠缺,影响作品长远的生命力。依照柳建伟的才力,我认为他应该做得到,但他没能做到,这是过于“功利化”选择导致的后果。

当然,写好一部小说第一位的就是要写好人物和语言,在这方面柳建伟是成功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许多时候作者却难以把握准确,比如蓝军的人际关系太单纯,结果单纯的打败了复杂的——“红军”被打败,最大的原因在此,而不是别的。

但是现代社会恰恰日益复杂化了,作家如此处理人物关系就显得有点“弱智”。起码他是把读者当成了“弱智”。

总括说来,就小说论小说,《突出》是抓人的,可读性很强,对话生动有趣,场面开阔恢弘,情节错综迷人,让我们发现了一场“战争”原来还可以这样打。

上一篇:轻型井点下一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