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对策

2024-11-20

招商引资对策(共12篇)

招商引资对策 篇1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度发展。早在60年代,日本就开始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在欧洲,物流园区在德国、丹麦、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都有不同的发展。物流园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政府与企业不约而同的将其作为推动地区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随着1998年深圳市平湖物流园区的提出,全国各地纷纷相仿建设。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流园建设发展局面。

在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中,对物流园区的概念解释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1 国内物流园区招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招商发展与国际知名物流园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一方面因为我国物流园区起步较晚,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对于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的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不足有关。我国物流园区招商引资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物流园区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缺少竞争力

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仅仅依靠行业自身寻求发展是不够的。园区的招商活动,各项业务都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对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现在国际几个知名的物流园区招商活动都无一例外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有高度自由、监管完善的宽松的法规环境。同境外相比,我国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1.2 在技术和服务能力上同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滞后

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服务,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我国从事物流园区招商业务的中资机构在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上与外资机构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资金结算方面,国内部分银行在技术上无法适应企业资金集中结算和管理的需要。由于技术和服务上的原因,很多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首选一些外资机构,致使本地机构发展困难。招商引资相关的服务机构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园区招商活动的发展。

1.3 物流园区招商引资方面的人才匮乏

物流园区的招商活动涉及物流、金融、法律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我国从事物流园区招商管理人员中既懂金融、贸易、物流又懂外语、国际法律公约和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很少,不能完全适应物流园区招商业务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的匮乏,同样制约了物流园区的发展。

2 知名物流园区招商经验借鉴

2.1 利用物流园区位优势,改善招商引资投资环境

以上海临港新城物流园区为例,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临港新城物流园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临港新城的东北部是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临港新城的东南端是亚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临港新城物流园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竞争力明显提升。

2.2 注重物流园区软环境建设,引进培养物流人才

在诸多物流园区,投资者进入物流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该物流园区的软件条件。比如,天津市在大力建设滨海新区物流园区时,实行国际顶尖大师进滨海计划,面向全球聘请相关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学者和创新团队。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引智专项”,启动百名综合配套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构筑滨海新区人才优势。推动滨海新区加快建立引资政策体系,滨海新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3 灵活运用各种招商政策,同时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创新性

招商活动需要政府的支持,使得企业在政策方面享受到优惠以及在管理、审批方面的便利。以上海外高桥物流园区招商为例,外高桥物流园区在其招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制定了诸多招商政策。包括在海关政策方面,加强通关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在市场准入方面,加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在财税扶持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及财政扶持政策。

2.4 物流金融创新是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的新方法

根据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特性和物流园区的实际特点,通过以银行、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加物流园区为主体的融资业务,直接解决生产流通企业的资金问题,促进生产流通企业和物流园区的共同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天津的滨海新区的经验。天津滨海新区通过政策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为物流园区的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银行“借贷”的矛盾,在二者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对金融机构而言,在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情况下发展了新的业务;对中小企业而言,通过物流企业不仅降低了向金融机构融资的门槛,而且融资成本大为降低。

3 对改善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的建议

3.1 建立起广泛的、多层面的招商合作机制

物流园区应积极开拓招商引资信息渠道,定期可以奔赴到欧美,日韩等地方举行招商说明会,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商会、行业协会以及落户保税区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国外总部等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信息互通和招商合作关系。通过与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如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与国际知名银行,如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进行合作,以获得良好持续的金融支持。

3.2 建立起分类管理的客户信息系统

将物流园区客户的信息分为四类,分别为:一,已落户物流园区的客户;二,正在洽谈中的客户;三,有意向的客户;四,潜在的投资客户。对四类客户均派专职的部门或专职的人员跟踪联系,维护关系,掌握实时动态。对第一类客户重点是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维护好长期合作的关系;对第二类客户,采取灵活的招商策略,使其尽快转为第一类客户;对第三类客户由专人一一对应保持适度的联系、沟通;对第四类客户,要注重于潜在的投资者联系,建设招商信息的备用数据库,从而形成持续的落户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的招商态势。

3.3 建立物流园区高素质招商人才队伍

依托物流园区各个招商载体,加快建立面向国内、面向欧美、面向日韩、面向港澳台的多层次的高素质的招商人才队伍。建立规范的物流园区招商工作制度;加强对招商人员物流、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组建针对性强和最有利于项目进展的招商团队,加强团队合作,施行灵活多样的项目合作制。

3.4 灵活运用各种招商政策,坚持功能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对于物流园区的招商工作、管理者应该坚持与国际惯例接轨,最大程度的去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投资者选择投资目的地的重要指标是能够带来经济增长的项目,因此政府要加强重视程度,根据企业不同的投资总额、创造就业量、研发投入等,灵活制定的创新性的激励政策,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文中对我国物流园区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国内知名物流园区招商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和学习,提出改善我国物流园区招商水平以及招商效率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园区,招商引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肖胜萍.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09.

[3]王淑琴.陈峻.王炜长三角物流园区一体化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4,(3).

[4]闫奕荣.国外主要开发区招商模式的特点及经验借鉴[J],生产力研究2006,(11).

[5]邓凤超.东京物流园区团攻略[J].中国水运,2006,(09).

招商引资对策 篇2

动力。

一、净月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基本特征

一是招商项目规模逐年增大,投资项目资本含量逐年提高;二是招商引资工作起步快,升级迅速;三是国内投资比较多,国内企业占主导地位;四是招商引资重点突出,形成了四

大主导产业。

二、净月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

第一,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紧紧围绕着战略目标进行招商。

科学的发展定位和开发思路避开了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春市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直接竞争,差异化的发展战略细分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市场,同时孕育了开发区的迅速腾飞。1997年净月开发区按照 1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确定了招商引资产业思路,1998年就开工63个项目,1999年达到了136个。国民经济总产值实现20.4亿元,财税收入1.56亿元,比净月开发区成立的1996年分别增长了8.5倍和23倍。从1998年到2004年,净月开发区每一个开发者都心里揣着规划蓝图招商引资,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引进和建设出了四大主导产业体系。

第二,围绕着比较优势资源作文章,提高开发区的吸引力。

他们没有把全部资源用来建厂房、搞“七通一平”,而是围绕着生态环境作文章,营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绿”环境。一是对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二是清理开发区内一切污染活动;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四是将生态文明融入开发区建设,用“绿色”招商引资。

第三,创新机制,激发招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净月开发区在创新开发区内部运营各项制度的同时,还在招商机制上下功夫,先后依据外部发展环境和招商任务的变化,将招商部门的名称多次变更为经济贸易处、招商局、投资促进局。2002年成立了招商办公室,下设三个投资促进局。招商办负责三个招商局协调汇总工作,三个招商局不做具体分工,共同按招商指标在招商办协调下对外招商,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机制。同时,招商工作人员采取双向选择方式,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工资与指标挂钩,按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核发工资和奖金。

第四,创造情感人文环境,用人格魅力招商。

环境,是开发区招商引资比拼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长春净月开发区也不例外。他们在花大力气净化自然环境、建设优越基础配套设施和形成优良服务环境的同时,又提出了用情感来服务,用人格魅力来招商的新举措。

第五,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率。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的10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招商经验。除了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会展和洽谈会,制定奖励政策、聘任海内外顾问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引进项目,让现有的企业现身说法等之外,最值得称道的两个招商方式是旅游招商和网上招商。

三、长春净月潭旅游开发区招商引资发展思路的若干建议

第一,加强招商引资战略研究,向利税增长点整合开发区资源。整合资源,包装项目,围绕“十一五”确定各项发展目标,制定灵活有效的招商引资战略。要在招商的结构上下功夫,重新配置内部资源,尽快挖掘出内部潜能,提高开发区的内生力量。

第二,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增长点,积极包装项目招商。在招商工作方法上,要研究四大主导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分工定位,研究四大主导产业的产业周期,找出每一个产业增长点进行项目包装。用政府“有形的手”带动市场“无形的手”,吸引开发区新上项目所需要的短缺要素,促进经济要素向主导产业中的大项目集聚。

第三,广泛学习国内外经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可尝试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派出调研组,到旅游休闲产业、高端产业、文化教育科研产业和房地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总结招商经验,有针对性制定自己的招商方案。二是探索市场化招商。进一步改革招商队伍机制。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化招商公司,使其成为引资主体,实现从全民招商、机关干部招商向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招商转变。三是推动海外联合招商。四是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驻外招商。

第四,注重与其他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通过相互配套的产业链条实现共同发展。

第五,丰富对外宣传内容,增加开发区资本效益宣传。净月开发区要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特别是吸引外商企业,必须加强与外国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和投资咨询公

司等中介机构信息交流。利用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将开发区业已形成发展成本优势宣传出去,使外界不仅知道长春净月潭是一个风景区,而且还知道它是一个(特别是长春净月潭旅游开

招商引资对策 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 招商引资策略 备择空间 优化对策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面向海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招商引资热潮一直持续至今。有研究表明,仅从利用外资角度看,2007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就达到了12549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7.7%,税收贡献达到99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同时还提供了5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周淑梅,2010)。可见,来自于域外的海内外投资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加快地区市场化改革步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甚至日益表现出了恶性竞争的特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合理优化招商引资策略,对于加快特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具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地方招商引资策略的备择空间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已经总结了几种典型形式,如“行政招商、突击招商、海外旅游招商”,“以外引外、以优引外、网络招商、代理招商”等。但是,这些策略形式的概括,显然只限于形式,而对招商引资的意图缺乏深入分析。为此,我们不妨先以企业资金的跨地区流动目的作为切入点,对地方招商引资策略进行重新梳理。

一般而言,域外企业之所以乐于将资金投入到招商引资目的地,无外乎出于以下五个基本目的:一是在投资流向地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如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环境政策等等)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其他地区难以获得的超额利润而扩大投资规模;二是在投资流向地处于区域性开发或园区建设阶段,为了获得先发优势、填补当地产业空白而提前进入,抢占地区市场;三是在投资流向地具备较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要素租金优势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扩大投资;四是在投资流向地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进而企业具备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的情况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而扩大投资地域范围;五是由于引资区域存在良好的基础设施、全国乃至国际性优势产业(集群)或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为了降低采购成本、获取当地研发辐射优势或扩大自身产品影响力而主动投资。

基于以上分析,从理论上讲,在考虑自身招商引资的潜在收益基础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空间至少包括以下四种基本策略:

第一,优惠政策策略。这一策略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常用的传统招商引资策略。该策略下,地方政府往往针对招商对象在税收、土地转让等多个方面设计本地企业难以获得的优惠政策,以此吸引其前来投资。实践证明,这种策略已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种主要选择,但这种策略事实上为投资方提供了一种超国民待遇,仅就这一点而言就违背了社会公平和市场公平的初衷,因此必然是难以持续的。

第二,比较优势策略。该策略强调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在原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借助于本地区的金融、教育、信息等诸多机构的协同努力,以及同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契机,不断强化自身的要素租金优势,使域外投资者可以清晰预见投资于该地区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并进而吸引其将该地区作为投资流向区域。这种策略是很多地区招商引资活动的“主打牌”,通常需要本地区基于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作为支撑。

第三,环境吸引策略。该策略强调引资地不是单纯凭借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方,而是立足于建立稳定的制度体系、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软环境,使投资者建立关于在投资地创业的长期而稳定的收益预期,以此吸引域外投资的策略。这种策略通常需要地方政府长期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以其为突破口,形成“亲商、爱商、富商”的全新格局。

第四,产业引致策略。该策略以本地区优越的硬件环境,特别是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抑或较为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为基础,利用本地产业组织体系特有的区域辐射或吸引力来引致投资者进入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能够顺畅应用,需要本地政府积极鼓励与引导当地企业发展壮大,以此形成了强大的研发或市场优势作为先决条件。

三、地方招商引资策略的优化对策

毋庸置疑,就目前客观条件而言,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工作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当前地方政府在参与招商引资活动时所出现的拼优惠政策、拼“一把手”重视程度、拼“事前承诺”等一系列做法显然超出了政府职能范畴,因而这种恶性竞争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助长了政府或官员的寻租倾向、引发了政府信用危机的同时,更是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为此,从长期可持续角度看,地方政府不断优化招商策略势在必行。

第一,摒弃优惠政策策略,优化招商引资目标。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所出现的恶性竞争局面,与地方政府意图借助于外来投资解决财政收入不足、新城区或产业园区开发资金短缺、国有企业转制成本高昂等短期经济难题关系密切。然而,从长期趋势上看,各地政府有必要将招商引资的目标调整到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特色、扩大本地经济规模、带动本地就业增长等长期性目标上来。唯有如此,外来资金补充本地储蓄不足并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高效率开发与利用的应有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第二,选准突破口,培育本地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是落后的地区,招商引资的冲动就越强烈,就越是强调本地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比较优势一般无法持久存在,因而如果不能在长期发展中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则招商引资工作很可能陷入“低水平陷阱”,落入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域外资金的老套路。鉴于此,地方政府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时,更有必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选准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突破口,努力培育本地的竞争优势,尽快将其发展成为域外资金的“自动吸收器”。

第三,致力于兴业环境建设,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改革越是深入,资本流动过程中,投资者就越看重投资区域的软件坏境状况,越看重投资区域的经济、社会、制度和行政服务因素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积极影响。为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规范政府自身行为,从切实转变自身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入手,首先在留住本地资金上下功夫,避免“钓”来外地资金却“跑”了本地资金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应坚决杜绝在招商引资全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现象,强化全程关怀,体现本地兴业环境的优越性,避免 “钩来、圈住、卡死”等短期行为的发生。

第四,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鼓励域外企业沿本地优势或特色产业链投资创业。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应该主动降低乃至消除本地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领域的进入壁垒,鼓励来自于外部企业的竞争、协作与分工。事实上,这种行为取向不仅不会消除本地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会使其由于域外企业的进入而激发出创新活力,更为容易地获得“学习效应”,更为方便地分享由产业链条延长或加宽所带来的高附加值与规模效应,并从而使地方政府难以破解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总之,如果说依靠优惠政策来吸引域外投资的招商引资策略是一种外延式的、数量偏重型的策略的话,那么地方政府今后的理想策略模式就应该是一种内涵式的、质量偏重型的策略。或者说,只有在地方政府切实放弃了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于总量的狂热追求的前提下,致力于本地竞争优势的培育、致力于规范和优化自身的行政行为,其招商引资工作才能是可持续的和具有竞争力的。

参考文献:

①周淑梅.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3)

②赵文.城市招商引资:恶性竞争与“赢商环境”[J].商务周刊,2004(10)

③黄进冲. 试论新形势的招商引资策略[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3)

④王书明,刘宏凯.新形势下地方招商引资策略初探[J].大庆社会科学,2002(5)

⑤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J]. 管理世界,2002(12)

(印小川,1990年生,辽宁省辽阳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宏观经济管理)

新常态下番禺招商引资对策的探讨 篇4

招商引资是对城市资源整合营销、实现价值传递和增值的过程,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国家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对地方招商引资造成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只有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才能做好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笔者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研究分析在新常态下,特别是国家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近年番禺区招商引资概况

近年来,番禺区不断创新招商机制,规范引资管理,拓宽招商渠道,加强项目评审,优化服务企业,先后引进了广汽乘用车、广日工业园、广东海大集团总部、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车辆维修组装基地、广州中粮制罐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广汽菲亚特第二工厂项目、鞍钢集团广州汽车钢项目、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嘉诚国际物流总部等28个项目落户,预计总投资约598亿元。上述项目部分于2010年开始逐步建成投产,2010年至2014年,累计产值达838亿元,累计纳税约37亿元,为番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对地方招商引资的影响

(一)税收和土地优惠两大招商法宝失灵

2014年11月底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要求各地、各部门全面清理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特别要对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备忘录、会议或会谈纪要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请示、报告和批复进行全面梳理,严禁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坚决取消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政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以进一步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规范非税等收入管理、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二)为招商引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全面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利于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同时各地停止了竞相攀比的优惠政策,避免了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减少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招商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三)给各地招商工作带来短期阵痛

国家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会造成深刻的影响。虽然国务院于2015年5月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明确了各地与企业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但今后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所安排的支出一般不得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税收返还、税费减免、地价补贴等这些各地政府惯用的招商手法突然被取消,使其一时难以适应。这就加大了各地招商引资的压力和难度,给地方政府招商工作带来短期的阵痛,特别是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综合环境较差的地区尤为明显。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招商工作新发展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传统靠拼政策、拼资源的招商引资做法已经过时,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招商引资的工作思路,用好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优化投资环境,加强队伍建设,抢抓发展机遇。笔者结合番禺的实际,提出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对策建议。

(一)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重点行业招商

国家清理税收等区域性优惠政策后,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业性优惠政策对招商引资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执行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农林牧渔业项目、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技术转让、新能源、信息、软件、集成电路、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为此,番禺应用足用活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业性优惠政策,结合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商旅经济、总部经济的产业定位,抓好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招商,重点引进科技型企业总部,抢占发展先机。

(二)实施产业补链强链,因地制宜招商选资

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思路,围绕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结合番禺区位优势和经济特点,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汽车及配件、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商贸会展、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着力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依托番禺现代产业基地,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招商,完善产业链,做好汽车研发、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推进广汽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生产及品牌建设,加大汽车零部件研发和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二是做大做强重大装备制造业。依托中国南车基地打造番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依托广日电梯打造楼宇装备产业园,依托广州机床等龙头企业开展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把握省市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革契机,积极开展核心产品技术项目招商,提升产业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招商。以广州国际创新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番禺节能科技园等科技创意园区为招商载体,开展创新经济招商。加大新一代通信设备、应用软件、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招商力度,加快浪潮集团华南中心等一批科技型总部企业落户。产业孵化是招商引资的摇篮。积极引进一批新型孵化器,以“孵化+ 创投”等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建设孵化器,切实做好产业化的大文章。四是推动生物与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等平台,着力开展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第三方医学检测和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招商。五是积极引进商贸会展项目。依托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重大发展平台,以商贸服务、专业会展及企业总部等为招商对象,开展敲门招商、靶向招商。加快推动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发展成为中国国际酒类商品交易中心和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六是大力发展新业态经济。积极推进华南地区大型骨干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新业态经济总部基地规划建设,加快广东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广州钻石交易中心、津通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的招商和建设,努力引进企业总部、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等一批项目。

(三)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研究发现,优惠政策已不再是投资者选址项目落户地的主要原因,而市场化与对外开放程度、强劲的市场需求、产业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效能水平、资源禀赋等成为投资者主要考察的要素。在新常态下,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招商引资的手段由过去“拼优惠政策”转变为拼市场化程度、拼创新生态、拼产业配套、拼人才优势、拼宜居环境。区域软环境对于招商的基础性地位更加突显。为此,番禺要在打造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着力改善软环境,提升硬实力。

树立以服务促投资理念,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着重从政策吸引向环境吸引转变,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依法治理,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包容的市场经济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促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与世界接轨,进一步规范政府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网上办事,减低行政规费。推进投资项目审核审批便利化、简单化、规范化,大力推进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合同、章程格式化审批登记,开展在线审批登记,实现审批登记互联互通,提高审批登记效率。围绕构建“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的投资软环境,打好服务牌,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一站式投资促进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招商服务工作。

(四)加强招商项目评审,建立项目评估体系

建立全区统一的项目前期评估机制,严把招商项目落户评审关。在现有准入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对项目落户条件进行评估并适时调整,修订《番禺区招商引资工作规程(试行)》,重点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一是抓好经济效益评估。在做好对招商项目的发展前景、投资强度、盈利能力、产出强度、税收规模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招商项目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分析研究,建立招商引资与财政关联度评估制度,分析预测引进项目的税收贡献率。二是抓好社会效益评估。要考虑招商项目能够为地方创造多少个就业岗位、对当地产业的拉动作用、对地方投资环境的提升作用等。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创新发展的“火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量,引进一批高科技、新业态的项目。三是抓好生态效益评估。节能环保条件是招商项目准入的前提,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不能纳入评估范围。要将招商引资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同时,要定期召开项目评审会议,研究提出科学的评审意见,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评审专家库,按需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评审,不断提高项目评审的科学性、客观性、权威性。

(五)建立招商联动机制,提升园区招商水平

番禺是广州市唯一的建设用地规模“减量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十分紧张,可用于招商的土地资源更加有限,而番禺节能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海伦堡创意园、华创动漫产业园等九大民营科技园区是番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总用地面积约4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共474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共217万平方米。为此,要充分发挥民营科技园这一重要招商载体的作用,政府与园区携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政企联动招商。把民营科技园的招商纳入全区招商工作的统筹考虑,建立政府招商部门与民营科技园区开发管理公司联动招商的工作机制,按照各园区的发展定位,设定明确的企业准入条件,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各民营科技园区吸引优质科技型企业落户。二是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发挥招商中介机构的作用,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科技园区招商。鼓励引进国际化创新团队,进一步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及时对接信息。建立民营科技园区资料库,及时掌握园区物业招商招租动态,快速将投资项目的需求与园区物业实际情况有效对接,提高民营科技园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六)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以优秀人才强招商

招商引资对策 篇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招商引资链条化更加明显。企业更加注重拟投资企业与当地已有产业的配套程度,更加注重当地企业对本企业带来的链条化效益。二是招商引资服务需求更加明显。一些重大项目重大企业更加看中当地的服务软环境,办证办事程序越简洁、效率越简单往往更受投资者青睐。三是招商引资工作市场化迹象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区县市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由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机制初步形成。

招商引资工作是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的必然选择。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能够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应对区域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利于提升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当前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不少县(市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作为内陆欠发达县,要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抢得先机、把握主动,就必须下更大力气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一、招商引资主要绩效

近年来,****县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以奋斗新三年挺进十强县为目标,把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5亿元,增长7.8%;到位内外资73.2亿元,增长8%;完成进出口总额8811万美元,下降6%。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7亿元,增长8.3%;到位内外资82.1亿元,增长12.1%;完成进出口总额10302万美元,增长16.9%。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7亿元,居****市第1位;到位内外资93.6亿元,增长14.1%;进出口总额突破1.7亿美元,增长68.5%;****高新区跃居全省省级园区第14位。

(一)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

近年来,相继有一批龙头项目落户(见表1),对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引擎作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有迪文科技、兴为通科技等,有色(新材料)产业的代表有创元铝业、嘉力亚新材料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代表有辣妹子食品、津山口福食品等,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代表有飞沃新能源、三特机械等,轻工制造产业的代表有龙行天下体育用品、利峰鞋业等,能源产业的代表有****水电站、鑫源光伏等。)

表1:近年来引进的一批龙头项目

产业类别

电子信息

有色(新材料)

农副产品加工

智能装备制造

轻工制造

能源

企业代表

迪文科技、兴为通科技

创元铝业、嘉力亚新材料

辣妹子食品、津山口福食品

飞沃新能源、三特机械

龙行天下体育用品、利峰鞋业

****水电站、鑫源光伏

(二)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

一是招商责任机制。确立了县级领导带头抓招商、8个专业招商小组围绕重点产业招商、部门乡镇(街道)全面参与招商的责任机制,并将全员招商纳入绩效考核。二是政策扶持机制。出台了工业项目、旅游项目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在用地价格、财政贡献奖励、标准化厂房租金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服务企业机制。出台了《县级领导和机关单位联系服务百家企业责任清单》,明确了“一家企业、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责任人”的联系服务措施。将县直部门审批权限下放到园区,并为企业全程代办、全程服务。

(三)探索了一些特色模式

一是亲情招商。以****籍在外发展的企业家、战略投资者为目标,实施“回雁工程”,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着力打好“老乡”亲情牌。二是活动招商。组织参加“德商恳谈会”“沪洽周”“广洽会”等各种招商推介活动。同时,立足县情,举办具有本县特色的“**商恳谈会”“***红茶节”“富硒博览会”等各类专题招商活动。三是以商招商。围绕园区“两主两特”产业体系实行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

二、招商引资主要问题

1.招商引资政策创新不够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过度依赖“政策洼地”,将优惠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作为吸引客商和投资的主要手段。与其他县市横向比较,主要还是从传统的土地、财税、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与本县以往政策纵向比较,没有大的实质性突破,政策吸引比较优势不够明显。

2.招商引资人员水平不高

招商引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和队伍。目前,我县的招商引资主要依靠县招商中心和高新区招商局的工作人员来做,从事专职招商引资的人员较少;既熟悉县情、又懂招商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更是缺乏,招商队伍专业素质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3.招商引资项目效益不强

以前,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采取“有商就招”的策略,引进了大量企业,但高精尖项目不多,有些项目纳税未达到预期。少数项目由于种种原因,签约后迟迟不落地、开工后迟迟不竣工、竣工后迟迟不投产,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主要对策

我县虽然在招商引资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等重大机遇,要坚持问题导向,趁势而上,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树立科学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要发挥好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作用,就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树立科学的招商理念。

1.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饥不择食”“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有商就招”的理念,避免跑马圈地和资源重复配置现象发生,在“大招商”的同时,更要注重“招大商”“招好商”,确保引进项目能够真正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既要重引进,更要重服务。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把项目引进来,更重要的是把项目发展好。招引一个项目,签订正式合同文本,并不代表任务最终完成。要改变“一招了之”的旧习,树立全程跟踪思维,盯住项目洽谈、签约、注册、开工、建设、投产、经营全过程。要对洽谈项目常抓不懈,争取早日签约;对已签约项目做好流程及业务指导,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对在建项目建立跟踪台账,实行进度管理,促使项目早日完工投产;对投产项目主动回访,掌握发展情况,帮助项目早日达效。

3.既要重政策,更要重环境。地方投资的软环境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客商投资的先决条件。要想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让他们真正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在不断完善优惠政策的同时,必须建设服务“高地”和环境“洼地”。

(二)全力补齐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新形势下,我们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必须从问题和不足入手,全力强弱项,补短板。

1.配强队伍,增强力量。一是选培自有人员。招商人才要熟悉掌握本县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区位交通、市场空间、劳动力成本、招商政策等有关行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要通过多种渠道选拔专业招商人才,研究制定薪酬政策,推荐干部到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好的地区挂职锻炼,培养一批爱招商、年轻化、高素质的固定招商人才,打造一支真正懂得如何增强融资来源,熟悉公关策略,熟练运用合作技巧和谈判艺术的专业招商引资队伍。二是引入专业团队。物色一批有实力、有门路、有信誉的招商中介,或在外地设立项目代理中心等民间组织,让他们按照发展定位、产业特征,在国内外寻求和组织客商来投资兴业。引入专业鉴别团队,对新行业、新产业、新产品等实行专业鉴别,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广阔、值得跟踪的项目,充分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作为重点对象培养。三是提倡人人参与。树立全民招商意识,人人争当“信息员”“联络员”。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主动谋划,出面沟通,提高招商成功率。邀请已在本地投资兴业的企业负责人加入招商队伍,充分利用其优势,获取更多招商信息和资源,进一步提升招商实效。

2.紧跟大势,精选项目。招商引资不能随波逐流,要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立足县情,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有目标有方向地推介项目。一是围绕重点产业。主要围绕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为主导,以富硒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两主两特”产业,聚焦上下游配套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和成功率。二是围绕本地资源。我县物产丰富,粮食、油料、肉类等均位列全国百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境内旅游景点众多,金刚石、黄金、石灰石、石煤等30多种矿藏储量丰富。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集中策划、精心包装一批项目,吸引各地客商入驻,将资源转化为项目,将项目转化为经济。三是围绕国家战略。瞄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重点招商引资方向,主动做好对接。按照“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战略要求,围绕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积极谋划,引进一批“扶贫车间”“田园小镇”等有针对性的项目。

3.注重方法,提升实效。招商引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有的放矢。一是在目标上抓重点。主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瞄准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开展招商,积极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大企业。同时,继续举办好“*商恳谈会”“****红茶节”等重要活动,持续加强与老乡的沟通联系,不断吸引资金回流、产业回归、人才回乡。二是在政策上出亮点。总体原则就是借鉴、参照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地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只要国家法律和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就大胆探索、大胆出台。只要是看准了的项目,就舍得让利、敢于让利。及时了解投资者最关心的、最需要的、最想要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足给够给实。三是在宣传上造热点。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彰显本区域的资源优势、营商环境、优惠政策,对招商项目的市场前景、成本费用、投资回报率等进行测算,宣传项目的盈利性、社会效益性,让投资者一目了然。宣传重点要由介绍本地交通、地理位置优势等内容,向品牌宣传、产业特色、投资环境等更加符合投资者心理需求的内容转变,极大吸引投资者目光,增强投资信心。

(三)夯实工作基础。

县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政企要实现互利共赢,就要始终坚持把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营造惠商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自觉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一是推改革。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运用“互联网+”手段,深化“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加速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二是优服务。按照“全程服务、全员服务、全面服务”的要求,继续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大企业责任清单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母亲式”呵护。深入开展惠企暖企系列行动,严格兑现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三是严治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企三乱”“涉项三强”和“索拿卡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好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2.做强园区载体。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招商引资的承载者,必须优先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规划是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也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既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又要坚持“一张图”执行到底。园区总体规划既要立足园区,着眼于内部建设,又要对接全局,与全市乃至全省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实现县城与园区的错位发展、统筹推进。在规划园区建设用地上,要科学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达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二是配套基础设施。严格按照园区发展规划,坚持集约节约理念,加快推进以园区标准化厂房、孵化器大楼、水电路气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住宅、教育、卫生等生产生活配套,将园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区、城市核心区、宜居生活区、工业旅游区。三是理顺管理体制。争取省级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园区功能定位和职能职责归属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将各个职能部门在土地审批、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职能职权下放到高新区,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主要交付园区所在乡镇执行,让园区集中精力加快产业发展。给予高新区在管理审批、选人用人、薪酬制度等方面更多自主权,全面激活园区内生动力。

招商引资对策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招商引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46-01

招商引资指的是某地区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具有一定优势,但经济欠发达,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借助外部投资弥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金要素不足的直接手段之一。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动力,通过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章立制、整合资源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1.项目混杂,项目评估体系不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就是要对项目进行比较、筛选,这项工作要求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机制。地方乡县项目中大多数资金不多、规模不大,而且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对企业投资项目来者不拒,不加甄别、不加规划、不加分类,让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不达标企业有机可乘。部分责任部门在招商过程中存在政绩驱动的盲目性,招商部门一味追求数量上达标,片面强调企业的经济效能而忽视社会效益。

2.招商方法老旧,收效甚微。传统的招商引资方法是,成立调研小组外出参加各种活动进行调研。这一方法即便有一些优点,比如能够提高宣传的力度、更多的获取咨询、拓展见识等等,然而弊端也存在不少,例如时间不足,难以建立信任等。另一种是计划任务责任考核型,县相关部门依据综合指标,估算出年引进项目概算,通过各乡镇及部门内纵向比较和考察实际能力分配任务,根据成果予以奖惩。由于组建的任务小组对本地区的资源和潜能认识不足,更不具备系统科学的专业性办法,即使在重压之下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软实力不足,综合投资环境有待优化。投资环境的优劣是投资商考察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涉及硬件设施的完善,更体现在政务服务、法制建设、人文风俗等软环境上。因此,县域政府需要首先改善县容县貌、县民素质、法律规范等方面。地方政府中一些部门仍然存在办事效率低、工作敷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政府服务形象,影响了企业投资积极性。

4.产业布局不明确,关联度较低。首先,在工业园区内仍是以分散的单个民间企业为主体,企业间聚集在一起的完整产业链模式不明显,尚未建立起强烈的关联性。其次,园内产业基本上仍然以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价值链中低端产业为主,虽然能有所缓解本地区人口失业问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低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技术型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问题的对策

1.开拓招商方法,增加招商来源。

通常情况下,招商引资会通过展会、参观等方式进行,但是这些方法过于单一,还应当进一步开拓渠道,以下几种方式仅供参考:

(1)老项目客户带动招商。主要是针对客商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项目推荐会等,吸引客商来参加并进行发言,为我县的发展出谋划策,加强与客商感情上的交流,促进将来的各项合作,增加未来合作的几率。(2)外包第三方招商专业机构。由于盲目组建小分队具有人力不足、信息闭塞的缺点,可以委托信誉高的专职招商中介机构来招商,利用这些中介机构信息量庞大、网络系统宽广、操作流程专业的优势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3)建立招商信息网络。通过县政府信息网、当地县招商网、当地县电视台等主要网络和媒体上进行宣传,让投资者了解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空间,吸引商家的眼球,增加合作的可能性。

2.科学引进项目,优化产业结构。

招商引资工作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项目,因此,应当意识到项目的重要性,将精力重点放在项目上。

(1)对所有的项目进行筛选,成立调研小组搜集信息,针对当地县的具体实际和优势劣势,分析选出最有潜力,性价比较高的项目,并为项目的后期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打好基础,送入招商引资项目库进行记录和存档。

(2)做好项目包装推介。重点包装市场前景大且具有市场活力的项目,尽可能全面地将当地资源、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系统盘查,并制作出简明概要,重点突出,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宣传片、广告、网站,介绍当地为投资者提供的优待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引进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链,走因地制宜的特色之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简政提效,塑造良好招商环境。

招商引资的成败多半取决于政府的办事效能。在操作流程上,相关部门应积极为项目工程打造一条手续简化,审批同步,办结及时的高效、安全、可靠渠道。在作風纪律上,对客商热情相迎,坦诚相待,提供详实咨询服务,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利益的行为,真正做到安商、亲商、富商。在法制规范上,严格规范企业投产运营,杜绝非法寻租行为,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处理好政府一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强文明执法建设,树立公正、开明的良好形象,做到不仅在扶持政策上更加优惠,在服务口碑上也更加响亮。站在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准确把握发展动态,抢抓机遇,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走出招商引资瓶颈期,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推动县域经济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华.创新县域招商引资管理方式[J].经济导刊. 2009(Z1)

[2]邹建辉,王红毅.浅议当前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07)

[3]曹洪.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策略演变探析[J].当代财经.2005(10)

[4]王红毅,周曙光.当前招商引资问题透析[J].金融与经济. 2005(06)

[5]孙文博.金融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人民论坛. 2015(36)

[6]李珂,罗顺根.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6(06)

招商引资对策 篇7

关键词:招商引资,现状,对策分析

1 张家口市招商引资扩展性现状分析

近年来, 张家口市市委及市政府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在经济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领域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抓住我市在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不断扩大招商引资。

1.1 全面开放投资领域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 张家口市采用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各个领域。

1.2 增加引进资金和项目

张家口市商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 2015 年1 至10 月, 张家口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6 亿美元, 同比增长150.7%, 并且全市近一半县区都有外资引进。

1.3 搭建自主招商引资平台

在充分利用各种经贸洽谈会等知名平台进行招商引资的基础上, 张家口市还积极搭建各种自主平台, 如重点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会、蔬菜节推介洽谈会等, 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的更为主动。

1.4 创新招商方式

张家口市出台了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措施, 从驻点招商、代理招商到网络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及精准招商等各个方面, 不断进行深化创新。

2 张家口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机遇与优势

2.1 张家口市开展招商引资的机遇

无论是就国家战略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而言, 还是就国际体育盛事的联动性效应而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京张联合申奥的成功对于张家口市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都提供了绝好的双重机遇。我市要在立足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区域优势互补及合作共赢等理念的基础上, 以京张联合申奥为切入点, 进一步明确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定位。

2.2 张家口市开展招商引资的客观优势

2.2.1 交通区位优势。张家口到北京目前有铁路及高速公路, 并且京张城际铁路也在建设规划之中, 建成之后张家口到北京由现在的三小时将缩短到一小时之内。此外, 从2011 年开始张家口机场, 海关也已进入开关运营阶段。所以, 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陆空二元结构并重并行的张家口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很快形成, 将极大方便张家口到北京的出行。

2.2.2 张家口市物产资源优势。张家口市地上地下物产资源都极为丰富, 地下富含煤、铁、金、铅、锌等各种矿藏, 地上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也已经达到2000 万千瓦以上, 据比较考评, 已经具备建立世界级大型风电场的条件。同时, 张家口也是最重要的北京水源保护地, 据统计, 北京的几大水库总的蓄水量51%来自于张家口。

2.2.3 张家口市的工业基础优势。张家口市是老工业基地, 有一大批生态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企业, 如张家口煤矿机械公司, 张家口卷烟厂以及长城葡萄酒厂等。另外, 工程机械、煤矿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化工、药品、裘皮、服装等方面的产品在国内外也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2.2.4 张家口市的生态环境优势。张家口市政府近年来把生态作为发展的生命线, “建设良好生态”作为一种值得追求的目标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的绿色崛起之路是张家口市区域发展的坚守之路。据近年来的不完全统计, 张家口空气质量连续多次在长江以北城市中排名第一, 并且张家口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构成一个区域生态优势圈。

2.3 张家口市开展招商引资的政策惠商优势

对张家口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来说, 招商引资至关重要。在商言商, 招商惠商, 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能够更好地吸引有利于地区发展的项目和资金, 形成一种商商相传的集聚效应, 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实现当地人力资源的合理转型和使用。从最终的意义上, 惠商方能惠民。2011 年出台的《张家口市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 在财税、土地等多个与商业营运有关的领域, 在政策方面都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优惠条件。除了这种直接的惠商政策外, 地方政府也注意到了招商中介对招商引资的推动效能, 因此也对招商中介也开出了最高200 万元的奖励筹码, 并制定出相关的保障政策, 以保障这些优惠和奖励从承诺变成现实。

3 服务型政府主导招商引资模式下承接产业转移

所谓服务型政府主导招商引资模式就是突出招商引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的主导作用的一种营运模式, 该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 这种模式的招商引资加速了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 即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其次, 政府主导型的招商引资模式中政府要承担招商引资的部分工作, 这些工作从性质上将, 应该是一些与招商引资有关的关涉地区发展的、资源配套的整体性规划或高层次设计性工作, 如招商引资的硬、软环境建设、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的规划等工作。

最后, 政府要逐步引导培育市场自身去招商引资, 即把招商引资中的硬环境建设工作的大部分交给企业去做, 并提高招商引资中事务性工作由中介招商组织和企业承担的比例, 以实现最终培育社会化招商引资体系的目标。

具体而言, 张家口市以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产业转移为目的的服务型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把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始终按照建设“绿色张家口”的思想, 侧重于引进符合张家口市总体产业规划、技术和市场相对比较成熟, 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对于与之相悖的一些项目则要禁止或严格限制。如积极引进发展张家口生态旅游产业的资本, 引进张家口绿色农业的战略投资者等。同时, 特别要注意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如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及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 以推进张家口市承接的产业转移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以市场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转移的承接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一些龙头企业在一些核心产业环节的介入, 能够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很大的带动作用, 从而增强产业的整体配套能力, 实现产业的整体转移。由此, 张家口市在选择实现产业转移或扩大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要更多地关注那些产业内的核心环节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以此进一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目标的实现。

3.3 实施基础设施及园区建设市场化改革

市政府应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 把中央、省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及园区以外的部分外包给市场来做, 通过激发或依托市场的竞争效应, 实现这些建设的高质高效。比如建设资金可以通过政企之间的沟通协商, 形成政企双赢的协议:企业先行垫付, 然后按照对价原则, 多退少补, 以垫付资金折抵或换取基础设施及园区的土地开发权、转让权、收益权等, 方式要灵活多样。

3.4 创设市、区 (县) 招商引资中介龙头组织机构

市、区县政府要各自建立本级招商引资龙头组织机构, 该机构负责带动本地民营招商中介组织的发展。从属性上看, 该机构同时具有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双重性质。一方面, 它保有行政级别与干部编制, 并被给予了启动经费与营运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 它按社会性中介招商组织的方式运行, 在招商项目的设计包装、推介、洽谈、签约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与当地政府、开发园区、招商引资企业之间是一种自负盈亏的委托代理关系。

3.5 提升张家口市招商引资软环境实力

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如可预见的政策环境、稳定的制度环境、公开的信息环境等。

招商引资对策 篇8

近几年来, 襄樊市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牵引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农业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 农产品品牌化、优质化力度进一步加大, 且开始呈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 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全市涉农部门主动服务农业企业, 坚持外商内商一起招, 外资内资一起引, 为工商资本投资拓宽了新领域, 为农业招商引资注入了新活力。目前, 全市初步形成了大米、面粉、油料、棉花、畜产品、蔬菜、食用菌、酒类、林木、茶叶十大生产加工集群, 加工能力快速提升,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1.2 扩大了龙头企业规模

随着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 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落户襄樊, 较高的发展起点, 全新的经营理念带动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截至目前, 全市有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同时, 全市有3户企业跨入了国家级龙头企业的行列, 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 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00家。

1.3 提升了农产品品牌效应

农业招商引资, 不仅招来了项目, 引来了资金, 利用了资源, 带动了农户, 发展了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为襄樊农业形成了无形资产, 打造了品牌, 提高了襄樊的知名度。如引进的北京燕京、南京雨润、山东鲁花、美国丰年等国内外大型集团在襄樊建厂生产, 其销售的每一件商品都打上了襄樊“生产地”的烙印。同时, 如梅园米业、章陵面粉、奥星粮油等自主品牌的建立, 为充分发挥襄樊农业的品牌效应, 继续加大襄樊农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 探索出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招商引资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机制和模式。如“龙头企业+农户”的机制和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机制和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的机制和模式、以项目为载体, 企业与农户共建生产基地的机制和模式等等。这些新的机制和模式的形成与运行, 比较好地处理了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

2 存在的问题

2.1 招商视野不宽, 思想认识滞后

最近几年, 襄樊市委、市政府为了加速襄樊经济的发展, 结合实际, 在工作安排上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 全市上下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 “一切为了招商, 一切为了外商”的良好氛围还未完全形成。少数部门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重视不够, 思路不宽, 一味强调本职工作繁忙, 没有精力抓招商、抓引资。甚至有的部门片面地认为本部门没有招商引资的优势, 没有办法招商引资, 存在畏难情绪。

2.2 责任意识不强, 成效不够明显

一些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工作方法简单, 造成招商引资质量不高, 成效不明显, 存在着项目洽谈的多, 落户的少;小项目谈成的多, 大项目谈成的少;初级加工的项目多, 高级研发的项目少。甚至有的干部认为:吃的是“皇粮”, 端的是“铁饭碗”, 我不招商不引资, 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 突出反映出了我们一些干部的思想不在状态, 对襄樊的发展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2.3 招商措施不力, 工作缺乏动力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必然导致工作措施不力, 大局意识不强。少数部门或单位目前尚未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本部门或本单位的重要议程, 很少研究襄樊农业现有资源优势、发展重点和方向;很少研究招商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很少研究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与考核, 其工作措施通常只是停留在会议上、文字和汇报上, 消极应付了事, 而要他来个实实在在的真招商、真引资时却束手无策。工作上不主动, 行动上缺闯劲。

2.4 项目准备不足, 招商事倍功半

有的单位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扎实, 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 编制项目文本的技术标准达不到要求, 得不到上级部门或投资商 (方) 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 工作被动, 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 不积极捕捉招商项目信息, 使不少商机白白流失。同时在人力资源准备上也存在着“平时不烧香, 急时抱佛脚”的问题, 直接导致招商引资的结果事倍功半。

宜耕地植树问题透视

———以山东省s县为例

胡士磊, 吉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要]种田比较效益下降, 外出务工人员增加, 老弱劳动力无力耕种, “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跟风”效应等诸原

因促使部分农户选择在宜耕地植树, 这种做法给农民带来了短期收益, 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短期收益增加, 长期不利于农民增收;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土壤质量;影响邻里关系。提出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适度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格、加快土地流转、加强监管、加强宣传、培育新型农民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宜耕地;植树;问题;对策

目前在部分省市的局部地区, 有些农民选择了在宜耕地上种树。那么, 在宜耕地上种树是否合法呢?这种做法的背后又隐

3 应对措施

3.1 统一思想认识, 创新招商引资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思想大解放, 观念大转变, 才能实现襄樊农业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和大跨越。各级涉农部门一定要打破“官本位”思想, 克服“谋位不谋事, 抓权不放权”、“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不良作风, 以襄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 以不进则退的发展观、引领潮流的改革观为动力, 不断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做到时时以招商引资为先, 处处以招商引资为上, 事事以招商引资为重。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只要不违法、不污染环境, 有利于襄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情, 就要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要坚持不论哪种方式, 能搞活就行, 不论归谁所有, 有贡献就行, 不论规模大小, 能发展就行, 不论业主来源, 有作为就行的原则, 全力营造以“你投资, 我铺路的胆量招商, 你赚钱, 我保护的气量扶商, 你困难, 我帮助的肚量安商, 你发财, 我发展的雅量富商”的环境, 以此推进襄樊农业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

3.2 健全考评机制, 落实招商引资责任

在刷新招商引资理念, 优化经济环境的前提下, 进一步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落实各级涉农部门的目标和责任, 是襄樊农业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的又一关键所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部署, 各涉农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 创新工作方法, 进一步地完善招商引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强力推进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抓制, 全程负责引进、实施和服务。在此基础上, 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目标分解、考评、奖惩机制, 认真考评兑现, 切实让农业招商引资中的有功人员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以形成个个身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责任的招商引资氛围。

3.3 瞄准资源优势, 强化招商引资措施

藏着怎样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于2009年1月5日至1月20日调查了山东省S县的

襄樊市农业资源丰富, 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20个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 棉花、油料、蔬菜、水果产量和畜禽饲养量位居全省前列, 发展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这些资源优势的存在为我市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涉农部门要立足本职工作, 把握本职特点, 强化得力措施, 认真地做好农业资源优势的宣传工作, 提高项目投资商 (方) 对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以实现展现襄樊农业形象, 铺垫招商引资基础的目的。与此同时, 要科学定位, 突出重点, 精心筛选, 优中选优, 以企业为主体, 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招商引资项目载体。要围绕产业升级做强, 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依托现有农业资源及龙头企业基础, 致力于打造襄樊的“旺旺”、襄樊的“金健”、襄樊的“思念”、襄樊的“金龙鱼”和襄樊的“双汇”等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

3.4 夯实基础工作, 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招商引资的竞争, 实际上是项目的竞争。基础工作做得好与坏, 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的效率。各级涉农部门要结合实际, 切实抓好项目库的建立、充实、更新与完善。要坚持以现有资源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业政策为依据, 以投资主体为中心, 真正开发出一批质量高、竞争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这些项目在立项之前, 要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 科学进行项目经济技术分析和财务评价, 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商业计划书。要加强项目的策划和包装, 确保项目在内容、语言、格式等方面都符合国际惯例。要加强项目的跟踪服务, 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切实提高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摘要:分析了襄樊市农业招商引资的现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瞄准资源优势, 强化招商引资措施等对策。

招商引资对策 篇9

一、近年来韶关市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一) 总体情况

2006年至2008年6月, 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7个, 合同外资9.3亿美元。2007年实际吸收外资比2005年增长了41.5%, 年均递增19%。2008年12月, 成功竞标省第2批产业转移扶持资金5亿元。

(二) 大项目情况

2006年至2008年6月, 新批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共40个, 投资总额合计10.77亿美元。引进的重大外资项目有:金悦通电子 (翁源) 有限公司 (投资总额9988万美元) 、旭日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投资总额5000万港元) 、韶关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投资总额7.5亿元人民币) 等。

(三)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情况

2007年成功引进了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韶关店, 实现了引进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零”的突破。目前, 德国西门子投资的电镀环保处理基地、台泥集团大型水泥项目等世界500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港资上市公司香港建溢集团的大陆总部正式迁至韶关。2008年世界著名的玩具经销商巨头美国孩之宝公司在韶关市设立分公司。

(四) 省级开发区引资情况

截至2008年6月, 韶关市6个省级开发区已开发面积25.5平方公里, 区内注册企业总数540个,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18家, 高新技术企业32家, 吸纳从业人员7.4万人, 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3亿元、税收收入3.8亿元。

(五) 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情况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 韶关市共有75家外资企业增资扩产, 增加投资总额达2.3亿美元。通过增资, 一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韶关旭日国际有限公司的投资总额由最初的1亿港元增加到3.5亿港元, 韶关康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额由最初的1000万元港币增加为2亿元港币。

二、目前韶关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产业集聚程度比较低

韶关市产业发展总体环境仍不够理想, 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功能定位不准、特色不明, 出现了工业园遍地开花、散乱无序的问题。目前共有开发区、工业园和产业转移园40多个, 多数工业园区规模小、入园企业少、空置时间长。园区涉及几十个产业和几百种产品, 产业集中度不高, 产业配套不够完善, 规模经济效益下降。

(二) 存在恶性招商竞争

目前韶关市各县市区之间还存在着不计血本恶性招商竞争的现象。明明知道一个县市区正在与外商谈某个招商项目, 而另一个县市区却用更优惠的条件, 如利用更低的土地价格、更加优惠的税收、其他费用的变相减收或者免收等方式把该投资项目挖过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但干扰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正常进行, 而且不利于全市各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聚集。

(三) 融资难制约建设进度

融资难制约了承接平台建设进度, 导致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未能配套完善, 部分企业至今仍无法如期开工建设、投产或正常生产。另外, 园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难以配套完善, 综合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 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意愿, 降低了园区的优势和竞争力。

(四) 用地指标紧且价格高

目前韶关市可规划调控使用的土地存量有限。工业用地不仅指标紧而且价格高, 市区工业用地最低价每亩19.2万元, 比清远、河源市区每亩高出2.4万元。地价过高削弱了招商竞争力, 用地指标紧导致一些项目迟迟无法落实。如浈江区有5个签约项目, 总投资达20多亿元, 由于产业园土地调规未获批准, 导致项目无法启动。

(五) 企业存在用工难问题

据了解, 韶关市80%左右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招工难”问题的困扰, 外来投资企业用工缺口达3.46万人 (其中普通工人缺口32000人, 技术工人缺口2000人, 管理人员缺口600人) 。用工不足成为很多企业的常态, 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增资扩产。

(六) 环评工作比较滞后

由于韶关市被省定为“生态发展区”, 大部分工业项目都要经过省的环评, 项目不确定因素增加, 造成项目难以落户。如翁源宏开表面处理基地, 环评迟迟未获解决, 项目长时间处于筹建状态;翁源县的威宇线路板有限公司因为环评无法通过转而落户阳江。

(七) 招商项目效益比较低

韶关市招商项目大部分规模较小, 仅6个省级开发区就有注册企业540个。转移项目多数层次不高, 而且低附加值的小企业较多, 技术含量偏低。招商的项目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需求量大的企业居多, 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较少, 存在着企业多、产品多、效益低的状况。

三、完善韶关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

(一) 继续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要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动力, 继续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掀起大规模招商引资热潮, 推动韶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人人都是招商主体, 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观念, 用招商引资工作统揽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议市委、政府要用创卫的精神来操作招商引资, 加大宣传、组织和资金支持的力度, 调动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二) 完善投资硬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

要对韶关市所有园区实行“统一规划、滚动发展”, 对各园区的产业定位、配套设施、综合效益等进行统筹规划。积极开展产业招商, 着重引进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项目, 促进相同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不断提高产业的集聚度。

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 对各县市区的支柱产业进行定位, 并建立招商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奖惩制度, 对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有较大贡献的进行奖励, 对进行恶性招商竞争等阻碍招商引资工作的则进行处罚。实行相对统一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 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要加大投入力度, 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一方面,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加快园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项目入园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可以将园区的加油站经营权、道路冠名权、候车亭广告经营权、职工公寓、购物、饮食、娱乐等配套服务项目推向市场, 推动园区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面对工业用地指标紧、价格高的窘境, 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土地整理工作, 依法收回闲置土地, 努力拓宽工业用地的来源;对项目建筑密度、开工和投产时间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积极开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招商;大力开展对软件产业等用地少产业项目的招商活动。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将外经、经贸、行政服务中心和开发区的职能进行整合, 组建高效率的招商引资办公室, 统一管理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全市范围各有关单位的各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的办理时限都必须进行有效合理压减并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三是成立由市领导为组长的“安商富商领导小组”, 出台相关规范性处理办法, 切实改变人为因素造成的阻力;四是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投诉, 每天24小时值班;五是构建集网上服务咨询﹑网上行政审批、网上效能监察于一体的电子政务平台;六是建立招商环境评价体系, 定期对招商环境进行检查、评价, 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改进。

(三) 不断完善用人机制, 精心包装每个项目

可以根据韶关市的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和玩具等支柱产业进行分类, 由市政府牵头, 组织外经局、经贸局、开发区和相关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招商队, 一支队伍主攻一个产业。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奖惩力度, 对招商引资有功的人员及时进行奖励与提拔, 对招商引资不力的人员及时进行处罚与调离。

发挥技工教育强市的优势, 从招生、教学和分配等方面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模式, 解决园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制定下岗职工到园区相关企业再就业的政策, 充分发挥他们已有的专长。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园区用工一条龙对接措施。利用互联网传播范围广的特点, 大力开展网上招工活动。

项目是招商之本, 把项目成功推介出去, 包装是关键。一个成功的项目包装至少要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的可持续性, 即该项目是否具备可持续占领市场的能力以及国内外同行业发展状况;二是技术的可持续性, 即该项目的技术支撑力;三是赢利的可持续性, 这是最能打动投资者的内容;四是投资的可持续性, 即该项目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四) 积极更新招商理念,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要从重视提供政策优惠, 变为重视诚信规范服务;从重视招商事前服务, 变为重视招商全程服务;从重视利用网下招商, 变为重视利用网上招商;从重视依靠自己招商, 变为重视利用中介招商;从重视项目资金招商, 变为重视综合引进招商;从重视项目数量招商, 变为重视项目质量招商;从重视单一项目招商, 变为重视整个产业招商;从重视珠三角的招商, 变为重视全球化的招商。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所需人才。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将各类企业都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要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引进战略投资者。要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大引进高新技术项目的力度。要密切联系国内外行业协会, 委托国内外专业招商机构进行招商, 通过其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要加强对已有项目投资公司的联系和服务, 能起到“以商引商”的效果。

(五) 充分利用政策条件, 保护环境加快发展

要把握机遇, 争取国家和省的各项扶持资金。争取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准备、第一时间申请、第一时间成功。例如, 2008年至2012年, 省财政将安排400亿元资金实施“双转移”, 除了这次共75亿元的竞争性扶持资金外, 还将安排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5亿元;安排产业转移奖励资金共25亿元;且每年安排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10亿元以上等, 这些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科学合理地用好省里划拔的5个亿和东莞划拔的1个亿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另外, 还可以联合梅州、河源共同向省里申请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要加快环评工作的进度。按照国家、省环境评价标准, 提前开展区域性项目环评, 努力破解环保审批难题。环评没有通过的企业一律不准引进, 已经引进来的项目环保不达标的一律要整治达标。要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 坚持做到项目施工和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设施施工同步进行,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要提高招商项目效益, 优先考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招商。积极研究国际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等大企业的投资动向, 争取引进更多的大企业。要加快招商引资产业结构向生态工业、生态农业、高新技术、教育以及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步伐。

只要韶关市上下一盘棋,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态势, 在“大招商、大服务”上形成合力, 韶关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摘要:近年来, 韶关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近年来韶关市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目前韶关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韶关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

招商引资对策 篇10

1 芜湖县招商引资环境的优势分析

1.1 交通便捷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长江中下游南岸, 古称鸠兹。芜湖县介于合肥与杭州、南京与武汉等大城市群之间, 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交汇处, 是水、陆、空立体交通的交汇点, 是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重要枢纽城市, 处在安徽省“沿江”、“沿边”发展战略的结合点。目前芜湖县正在打造华东地区“芜湖市域发展的新城区和工业发展的拓展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及“县域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芜湖县交通便捷, 承东启西, 连南接北, 已构筑了立体化交通网络。公路方面, 合杭高速、沿江高速、铜芜宣高速、芜太高速四条高速穿越境内, 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的3小时高速公路网络, 并辐射至沪、苏、浙、赣、鄂、皖等境内的46座大中城市, 境内104芜屯快速通道、芜宣高速公路、湾石路、荆十公路、205国道和芜湖市区连接。铁路方面, 在建的京福、商杭两条高铁及沿江动车组2015年即将通车, 届时通过铁路至南京30分钟、至杭州40分钟、至上海1小时、至北京4小时。水运方面, 青弋江直通黄金水道长江, 芜申运河 (芜湖至太湖) 通航后将直通上海, 芜湖县距离芜湖港仅40分钟车程。空运方面, 芜湖县距南京禄口国际航空港仅1小时左右车程, 芜湖宣城机场落户芜湖县, 已经开工建设。

1.2 资源丰富

芜湖县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东南部是皖南山地向北延伸的岗丘, 西北部是长江下游冲积型平原圩区。境内江河纵横, 水网密布, 圩田平展, 岗丘起伏。除长江外, 主要河道有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裘公河、赵家河、荆山河等, 地下水资源丰富。

1.2.1 农业资源

芜湖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热共济, 光温同时, 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和家禽家畜饲养。目前, 芜湖县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粮、油主产区和特种水产品生产基地。

1.2.2 旅游资源

芜湖县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青弋江悠悠曲折, 形态优美;老城区有纵横交错的传统巷陌, 尺度宜人;县城东南有连绵起伏的岗丘, 城西北外水网纵横, 波光粼粼, 其间有肥沃的阡陌良田;陶辛水韵、清水苗木观光、湾西大坝、乌凤滩疏林地、南湖森林、和平生态公园、政和水域、西河古镇、东门渡官窑旧址等景点别具一格,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1.2.3 矿产资源

芜湖县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已发现并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种, 即煤、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溶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及砖瓦用粘土。矿产地91处, 资源储量主要为小型及以下规模。

1.3 产业基础良好

芜湖县产业基础优良、产业特色鲜明, 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 同时积极培育航空、绿色包装材料等产业, 推进住宅设备工业化。现有投产企业420余家, 德力西电气、飞科电器、科逸住宅设备等一批大企业落户开发区并发展了一批与之配套的企业。2013年, 芜湖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34亿元, 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新增38家。从工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来看, 芜湖县工业已进入中期工业化阶段, 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县域工业对GDP贡献率达65%。芜湖县积极呼应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建设, 已成为皖江城市带上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1.4 园区优势

与芜湖县县城两位一体的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己成为投资安徽的首选洼地。新芜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 2006年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2012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依托新芜经济开发区设立安徽新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开发区自建成以来, 有分别来自江、浙、沪、粤、台湾、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项目落户, 累计签约1000多家, 计划总投资800多亿。新芜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安徽数控机床制造 (芜湖) 基地”、“安徽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基地”、“安徽省创新型园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1.5 生态环境良好

芜湖县在经济建设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摆在首位,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0万亩, 截至2013年底, 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2%, 绿地率达到34.5%,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1%。2012年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县和省级园林县城, 目前芜湖县正在实施森林增长工程, 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园林县城。

2 芜湖县招商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外部区域竞争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 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上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招商引资成效的竞争, 一个地区招商引资项目多、项目大, 就能很快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大多都是由政府主导的,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盲目制定招商计划, 利用政府权力出台当地的附加政策, 以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优惠来吸引投资。由于缺少制度上的约束, 地方政府间互挖墙角、攀比优惠政策, 造成地区间不良竞争的局面。就拿芜湖县来说, 虽然芜湖县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优势, 产业基础较好,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 但在同本省和邻近省份县市的竞争中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区位相近的县市, 往往资源禀赋相似, 政策环境的发展也趋同, 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竞争更为激烈。为了获得更大的优势, 各地政府在政策上不仅要与邻近区域优惠政策持平, 还不得不再追加附加优惠。这种竞争的结果是, 损失最大的还是地方政府, 因为政府招商越积极、相互间的竞争越激烈, 企业的选择性就越大、要的筹码就越多。这些优惠政策有可能导致当地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及招商成本的不断提高。

2.2 芜湖县自身招商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 芜湖县招商引资环境还不够优化,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具体表现在:

2.2.1 新芜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芜湖县新芜经济开发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建设工地较多, 大量工程车辆的进出使得道路路面损坏比较严重, 企业来进行实地考察时, 影响对投资环境的印象;园区的公共交通服务跟不上, 公交车班次少、站点设置少, 晚上没有公交车通行, 由于位置较偏僻, 出租车也较少, 许多园区的企业员工表示出行困难;园区的规划缺乏人文关注, 文化、娱乐、生活设施较少, 住宅、超市、医院等都在芜湖县县城, 离园区还有段距离, 员工生活成本较高。

2.2.2 县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主要是为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其发展水平是反映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一个标志。从结构来看, 芜湖县的第三产业层次较低, 主要是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 而计算机信息服务、金融业和商务服务等高端和新兴服务业规模极小, 三次产业间联动和融合发展的动力不足, 增长动力以投资为主, 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 社会事业基础薄弱, 滞后于经济发展。

2.2.3 投资政策优势不明显

芜湖县现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够完善, 缺乏吸引力和可操作性,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招商引资的竞争力。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 芜湖县招商引资的重点在高科技、低能耗、讲环保的大项目上, 但这些项目一则较少, 二则是全国许多市、县争夺的焦点, 各地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此类客商。芜湖县的招商人员多次遇到与大项目客商谈判, 因为政策谈不拢, 致使项目落户河南、江西等县区。当然, 政府在招商政策上不能一味的优惠、妥协, 陷入恶性竞争的局面。

2.2.4 政务环境仍需改善

个别单位和少数干部还存在服务意识淡溥、大局观念不强、服务承诺不到位的问题。突出反映在服务态度不热忱,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多家企业反映, 对国家和省、市企业帮扶政策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权威解释、指导和及时告之, 一些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对政策的深入研究, 将文件编印成册向企业一发了之, 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与政策对接。有的职能部门在签约政策的落实上效率底下, 切存在相互扯皮现象, 使得一些外来投资客商的难题久拖不决。

3 加强芜湖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

3.1 科学定位, 错位发展, 提高招商引资整体水平

面对周边地区之间竞争的加剧, 芜湖县要在在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上下功夫, 保持经济迅速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和宽松、稳定、规范的投资环境。认真应该做好产业定位, 依托比较优势招商引资, 形成产业集群。根据各自特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追求社会全面发展。总的来说, 芜湖县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 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不断加强同东部沿海省市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要充分发挥芜湖县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核心城市市辖县便利条件, 大力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 积极打造制造业转移承接地, 这是安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芜湖县要继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建等地区派驻招商机构, 继续选派招商骨干加强对浙江的杭州、温州、宁波, 江苏的苏州, 上海, 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基地的驻点工作, 努力收集信息。

此外, 要加强招商引资研究, 招商引资对象则应主要放在这种“跨地区经营”型模式输出的产业上, 因为这些产业还是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的强势产业;在“跨地区经营”型模式下, 集团总部仍在东部, 转移出去的企业与总部保持着联系, 这样, 转移出去的企业便可获得源源不断的总部技术、资金与管理体系的支持, 吸纳这样的产业或企业, 才有利于推动芜湖县的转型发展。并注重于邻近区域的协作, 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坚决杜绝招商引资前期出现的盲目招商, 恶性竞争造成的互相拆台、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

3.2 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打造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近几年, 芜湖县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和长足进展。但应该清晰地认识到, 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芜湖县能不能发挥比较优势, 保持吸引外来投资的竞争力, 关键是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3.2.1 要不断完善园区服务功能

完善芜湖县新芜经济开发区的服务功能, 要加强园区道路整修, 同时做好新区道路规划建设;完善开发区公共交通系统, 增设交通站点、班次和线路, 方便员工出行;建设园区休闲娱乐商业区域, 切实搞好生活、文化、娱乐、医疗等设施, 为客商提供配套完备、文明和谐的园区人文环境。

3.2.2 要加快发展与芜湖县相适应的第三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为的是服务于工业企业招商。如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 大力引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知名连锁企业;加快推进林安物流、万达物流、家乐福超市和大润发超市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繁荣城乡经济;积极鼓励县域内民间资本的投入, 营造县域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

3.2.3 要切实制定优惠政策

政府应根据本县的优势和经济发展情况, 针对计划引进产业的类型, 量身定制一系列的金融、财政、土地及用工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形成区域间的软环境落差, 以吸引大量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定向流入。制定政策不能笼统, 要务实、细致, 能充分向客商说明清楚, 没有模糊和歧义, 以显示出诚意。

3.2.4 要积极优化政务环境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和管理, 通过培训、讲座、随招商小组实地体验等方式, 让招商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 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切实转变官僚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对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制度, 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度, 进一步推行和完善“一站式”服务, 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信开明的人文环境。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内需市场、投资及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在三大动力结构中, 作为地处内陆的安徽省芜湖县, 对其经济发展拉动力最大的就是投资。所以要推动芜湖县域经济上新的台阶, 就要做好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 基础是良好的环境, 芜湖县有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需要从多个层面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关键词:芜湖县,招商引资,环境,对策

参考文献

[1]范淑红.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柳文炜, 段万春.招商引资区域投资环境的关键影响要素识别方法——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光小敏.铜陵市招商引资环境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06.

[4]杨丹, 于冬.完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研究[J].科技视界, 2014.01.

[5]马永健.试论我国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 2014.02.

招商引资大出击 篇11

济今后半年,还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浪漫九月已经过去,金秋十月一定会更加精彩!

1 中国经济越来越像“W”

9月份是武汉天气大转变的时候。9月之后大头朝下,意味着今年的第三季度的结束,2010年前三季度的中国经济、湖北发展如何?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在我看来,2010年的经济发展“很两难”、“很纠结”,中国经济今后半年,还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9月20日的《中国信息报》发表文章:《从回落走向回稳——8月份中国经济走势分析》。这个判断来自于对8月份数据的解读。文章提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自今年一季度达到11.9%后进入“短波下降”,目前处在探底过程的后半段,预计明年二季度回到中期上升通道。大家知道,2008年第四季度、2009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是6.8%、6.1%、7.9%、9.1%、10.7%,2009年一季度是一个大的底部。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裴长洪预计2010年GDP增长将达10.5%,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逐季下降态势——11.9%、10.3%、10.1%、9.3%。这样的话,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就可能是一个新的底部。湖北经济要踩好这个节奏。我觉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像“W”,而不是大家去年说的“V”、“U”、“L”。

天气在明显转冷,但是,湖北九月的招商引资活动却相当火爆。九月还不能算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在九月频频开幕的招商引资活动正在把湖北推到产业大转移的前沿。

2 鄂港粤深度交流

首先,当然是鄂港(粤)经贸洽谈会。鄂港经贸合作洽谈会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八次。9月10日在香港举行的2010年度鄂港经贸合作洽谈会向港商及其他海外投资者推介了150个产业项目,推出了一个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单。150个产业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农副产品深加工、软件开发及外包、新能源新材料、旅游、房地产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采购清单包括黄金珠宝、服装、食品调料、有色金属等。

9月13日,2010鄂粤(珠三角地区)投资说明会在广州举行。随着高铁的开通,鄂粤两地经贸合作进入了高速推进的快车道。按照省领导的说法,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长江航运中心的建设,一个以武汉为中心、覆盖全国各方向主要城市的三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已从九省通衢变成九州通衢。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东部有两个重要的高铁城市——北京和武汉,以这两个城市为出发点,三个小时左右能到达中国的主要城市。武广两市将继续深化五方面合作: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加大产业转移合作;加强旅游业合作;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合作。黄陂区与兴业广地公司、香港大丰公司合作的蔬菜加工等14个项目现场签约。

3 抢占产业转移先机

其次,是9月26日在南昌开幕的第五届中部博览会特别值得一提。中博会越来越成为展示中部实力与魅力、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平台。此次中博会共推出招商引资项目8404个,总投资额达7213亿美元,同比项目数、项目金额均创历届中博会新高。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带去了360余个项目,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武汉新港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均是招商推介重点。湖北积极抢占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与产业转移先机,在中博会签下了重要合作协议和系列大单。省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签署加强邮政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商务厅与香港贸发局签署深化湖北与香港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中部六省质监局签署了中部六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中国华能集团华中分公司与荆门市政府的热电联产新建项目,投资意向高达35亿元,华能集团在荆门投资兴建2台30万级超临界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二氧化硫减排2000多吨,氮氧化物减少80%以上。

在9月18日,北京传来一个特殊的声音:河南人要打造“大中原经济区”,并力争进入“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被称为中国第一“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联合主办。这个“大中原”的概念将涉及到河北、山东、陕西等周边省份的部分地区。其实,早在1985年,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13个中原城市就成立了中原经济协作区。“中原经济区”的设想非常值得武汉城市圈的决策者们思考。

4 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湖北上榜9家

不论怎样,一定要把握住湖北坚实的大工业基础。9月4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评选的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安徽合肥发布。细数一下,中部有59家入选:河南16家,安徽12家,湖南6家,湖北9家,江西5家,山西11家。湖北虽然上榜数量不多,但实力不可小觑。看看前100名中的中部企业名单就知道了:13名东风汽车公司、42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60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2名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75名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6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5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兄弟省份相比,湖北缺的是煤炭企业。

招商引资对策 篇12

一、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承诺”轻“兑现”

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心切, 急功近利, 甚至在土地、税收政策优惠以及利润回报等方面给予外商不切实际的承诺。“开门迎商, 关门损商, 失信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地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

(二) 重“引进”轻“协调”

各级政府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将招商引资成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但往往只重视招商和引资, 却轻视后续的协调服务工作, 使入驻外商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使外商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三) 重“审批”轻“指导”

有些地方政府还没有真正明确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 日常工作中重审批、轻指导, 妨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 阻碍了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行政审批中审批事项多, 程序复杂, 透明度不高, 个别部门甚至把审批权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 挫伤和打击了投资者的热情和信心。

(四) 重“管理”轻“服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服务型的政府。但是,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完成职能转变, 仍然沿袭使用管理代替服务的方式, 陷入了误区。同时, 也造成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争权、推诿和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二、原因分析

(一) 地方政府职能不清

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是企业,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企业提供服务, 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长期计划体制的惯性下, 我国政府总是习惯性地“大包大揽”。在招商引资上, 表现为直接代替企业招商, 甚至干预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却很难真正履行, 部门机构设置不合理, 职责权限不清晰, 甚至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 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二) 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延续性

一些地方政府在作决策时往往缺乏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 甚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存在“一任领导一任做法”, “今天建设明天拆”的现象。政府决策由于缺乏规范和延续性, 使投资者容易失去信心。

(三) 有些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具有随意性

行政管理不规范, 行政行为具有较大随意性和不公开性。少数行政人员残留特权思想, 将手中权力作为牟取私利的工具, 不按程序办事, 不依法行政, 打“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 政府监督机制不健全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多为自我监督, 最终结果往往使监督流于形式, 而社会监督又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相应的舆论环境。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可能造成在招商引资中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对招商引资项目失察失管, 也给违纪违法人员提供可乘之机, 严重损害国家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破坏投资环境。

三、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应该是高效快捷地协调市场的运行, 为企业服务, 为市场服务。地方政府要把精力放在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中, 尽量减少行政审批程序, 简化审批内容, 建立高效和廉洁的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 改进工作方式, 提高工作效率。

(一) 准确定位地方政府的职能

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主要就是规范和服务市场, 政府不应直接插手企业管理, 更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应帮助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地方政府还应致力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各部门应尽职尽责, 让市场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有效。

(二) 建立服务型地方政府

1.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政府的服务对象, 政府与企业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地方政府必须树立服务意识, 变管理为服务, 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方便和最快捷的优质服务。

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快提高服务水平。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是招商引资的关键, 简化审批程序, 进行制度改革, 减少管理层级, 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保障”的运行体制。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保护外商的投资热情。

2.完善公共决策机制, 做好政策宣传。

公共决策中有关民意调查和社情调查的结果要即时发布, 在事关公众利益的公共决策出台前实行公示。决策过程中要注重公众的参与, 并结合专家咨询, 最终进行民主决策, 对重大的决策失误实行追责制。

3.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为满足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政府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 简化政府审批流程, 减少政府管理层级, 优化政府服务职能, 节约行政管理支出。政府要积极作好政策宣传。认真研究和掌握本地实际情况, 使各项政策始终能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信守承诺, 令政策到位,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维护政府的信誉。

(三) 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地方政府应大力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为投资者服务, 这既是检验地方经济实力的标志, 也是地方招商引资的基础。

1.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明确市场准入门槛, 为招商引资打下基础。

2.打破行业垄断行为和市场保护主义,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打击盗版侵权行为,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快建设信用体系, 增强诚信意识, 提高信用程度, 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水平

地方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应知法、守法和护法, 严格规范自身的执法行为。保证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公正、有效和有序。

(五) 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环境评估监督报告

通过提供投资环境评估监督报告, 让投资者深入了解本地投资环境, 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形成“公示压力”。督促地方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使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重“承诺”轻“兑现”, 重“引进”轻“协调”, 重“审批”轻“指导”, 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 主要由于没有厘清职能, 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延续性, 行政行为过于随意, 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提出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水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招商引资,服务型,地方政府

参考文献

[1]邵军义.对企业集团文化整合的思考[J].理论导刊, 2007 (3) :29-30.

[2]李奕雄, 刘让友.关于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角色定位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07 (9) :150-157.

[3]常玉庙, 李小庆, 张涛.我国政府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问题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 2006 (8) :37-39.

上一篇:文化本质与思想政治下一篇: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