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封存

2024-07-05

记录封存(精选9篇)

记录封存 篇1

摘要:疑邻盗斧的故事不用赘述, “有罪推定”的惯性思维似乎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文化基因, 始终隐性的存在并传承着。在这种文化底蕴之下, 公民犯罪的社会成本是巨大的。社会对于“浪子回头”的接受程度还不高。成年人犯罪后的社会融入问题我们姑且不论, 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强盛, 对他们犯罪后的改过自新, 我们要给予关怀。本文将从立法、司法角度出发, 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 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现状, 探求其完善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现状

(一) 我国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相关规定

学界普遍认为, 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对于在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特殊主体, 免除了前科报告义务的规定, 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开启。实际上早在2008年, 党中央就提出要有条件地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随后,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2009-2013) 》、《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2012年出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275条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二) 立法不完善带来司法实践难题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重大进步, 贯彻落实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同时也顺应了当前世界刑事立法的潮流和改革趋势。根据最高检提供的数据,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人数在逐年递减, 2013年较2008年下降了29.6%。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 由于立法过于原则、笼统, 无明确的适用程序及配套制度, 相应惩罚机制和救济途径的缺乏, 以及社会观念的阻力, 该制度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难。

第一, 查询主体范围限定不清。从刑诉法的规定来看, 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办案需要”进行查询。条文规定的例外查询情形是“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笔者认为, 这里的“有关单位”语意不详。以刑法为参照, 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事业单位, 以及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 甚至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等等都可以被称为“有关单位”。

第二, 封存责任主体责任范围不明确。公检法和监狱是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当然主体。除此之外, 知晓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管教所、学校、居委会等也应当成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主体。如果案件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对诉讼文书严格保密, 封存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也将无法实现。所以笔者认为, 必须制定相关的司法解释对该项制度予以补充, 才能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

第三, 缺乏封存的程序性规定。对于符合封存条件的, 如何封存?查询的条件是什么?档案如何保存?如何启封以及违反封存规定的救济措施等未予以明确。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就目前的司法现状来看, 其立法意义尚无法彰显。

二、国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给予我们的启示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要求尊重少年犯的隐私权, 避免因不当宣传对其权利造成侵害。原则上, 对于可能会使少年犯被辨认出的任何资料都不予公布。此外, 还要求仅限于与案件直接相关的人员, 以及经过授权其他的人员才可以接触档案, 对少年罪犯的档案进行严格保密, 严禁第三方利用, 即使未成年人成年之后面临诉讼。德国法律给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如果法官有理由认为被判刑少年遵纪守法时, 他可以行使职权, 宣布消除该未成年人的前科记录。法国的刑事诉讼法典规定, 在对未成年人作出裁判三年之后, 如果该未成年人已经得到再教育, 即使其已经成年, 经宣告撤销犯罪记录时, 原决定的记述不得留存于少年犯罪记录中, 与此相关的犯罪记录登记卡应当销毁。

国际公约和外国立法对于未成年犯罪记录采取的是保护更为彻底的“消灭制度”, 而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有限地封存”是联合国少年司法准则所要求的最低限度标准。如果止步于此, 对未成年犯回归社会后的复学、升学、就业等问题不加考虑, 该项制度的现实意义会大大折扣。[1]

三、关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议

从立法角度来看, 第一, 明确适用对象, 扩大适用范围。目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用对象未将以下两类人考虑在内: (一) 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二) 免除刑事处罚的未成年犯罪人。对于适用范围, 也不应该仅限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 这有违立法精神。无论是为个人前途考虑还是为国家长远发展着想, 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把适用对象推广到所有的未成年人。第二, 明确适用主体。上文已经谈到, 涉及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主体非常广泛, 要想落实好该项制度, 仅仅依靠司法部门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司法部门为主导, 建立一套包括管教所、学校、居委会等相关单位在内的协调配合机制。第三, 对适用程序做出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 本质上是一种原则性的阐述, 而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设计。[2]“两高”应该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 对该项制度的启动、运行及救济做出具体规定。第四、明确违法泄露被封存的犯罪信息的行为性质及应承担的责任。对于破坏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个人或社会组织, 要予以法律上的制裁。

从司法实践来看, 从立案开始就应当注意保护未成年人权利, 对涉案未成年人的材料单独装订, 检察机关可以对公安机关提出分案装订的要求, 对未单独装订的案件原则上不予受理。[3]在整个诉讼过程中, 法律文书中对涉罪未成年人一律不使用实名, 建议用编号代替。其次, 完善少年法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同于成年人犯罪案件, 案件数量不多, 但是需要法官投入的精力往往不少, 作为案件的裁判者, 同时也是未成年犯的教育者。[4]法院在作出判决或者人民检察院在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时, 应当同时依职权作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书》或者《未成年人不起诉记录封存书》, 并与判决、决定同时送达。再次,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检察监督程序。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检察建议、书面通知等方式对该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

英法德日等国都规定了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我国可以考虑, 对于未成年犯, 当其具备法定“前科消灭”条件时, 经过法定程序, 对其犯罪记录予以注销。对其升学、就业、担任公职等行为不得予以歧视或限制, 即使未成年犯重新犯罪, 已经被注销的前科记录不能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

四、结语

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 背负犯罪记录将给其带来升学、就业、生活方面的歧视, 使其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从保障未成年人利益的高度出发, 应当在立法、司法上出台相关规定使其趋于规范和合理, 体现制度设计保护、教育犯罪未成年人的立法初衷。将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升级为“消灭制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丽丽.从“封存”到“消灭”——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之解读与评价[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2) .

[2]殷漩.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及其发展前景[J].法制在线.

[3]郑小敏.浅论检察环节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J].中国检察官, 2013 (9) .

[4]华璐.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3, 9 (下) .

记录封存 篇2

内容摘要:犯罪记录封存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新增设的一项制度。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确立不仅在理论制度建构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及预防犯罪等方面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其适用对象除了被法院判处5年以下轻罪的未成年人以外,应秉承“举重以明轻”,将适用对象扩大至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及相对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在适用主体方面,应包括所有知晓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单位和个人等。同时,应设计完善犯罪记录封存的程序,制定严密的查询制度,完善检察监督程序,做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宣传工作。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社会调查 污点限制公开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75条新增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被判处过刑罚的未成年人,保证了其在升学、就业、婚姻、生活的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利于其正常回归社会,对于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仅局限在“一条两款”规定之中,势必会局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太过原则和概括的规定,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结合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司法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对此项制度提出更进一步的设想和建议,以期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有所推动。

一、江阴市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现状

遵循恢复性司法工作理念,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免受歧视,2011年9月,江阴市人民检察院会同市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出台《关于未成年人不起诉污点限制公开的制度(试行)》,将由江阴市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涉罪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共对20名涉罪未成年人的不起诉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2013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75条明确规定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同年4月3日,《江苏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施行,江阴市院结合先前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的工作经验,出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四个专门做实做透犯罪记录封存工作。

一是专门设置系列文书规范操作流程。在收到法院封存决定书或不起诉决定生效三日内,对于符合封存条件的,由案件承办人提出审查意见,制作《犯罪记录封存审批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分管检察长决定。经分管检察长决定作出封存决定的,制作《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涉罪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同时由辩护人制作《犯罪记录封存告知书》,送达涉罪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相关法律规定以及遭遇犯罪记录泄露的维权措施。制作《犯罪记录封存案件移送单》,在作出封存决定的15日内,未检部门及时将封存决定书与案件移交档案部门归档整理,做到每人一单一档。制作《不起诉记录封存告知书》,对涉罪未成年人不起诉记录作出封存决定后,会同决定书、告知书送达江阴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对于非江阴户籍的涉罪未成年人,则邮寄送达户籍所在地公安局的法制部门,书面告知其启动封存程序,要求公安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对与未成年人犯罪有关的所有记录予以封存。制作《调阅封存案件审批表》,案管部门或上级院相关部门需要调取已封存案件进行案件质量评查、抽查、评比等情形的,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予以办理。

二是专门开辟实体与虚拟空间。在未检科每个办公室配置两个以上案件柜,确保在办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分案办理、卷宗区别存放。同时,《规定》对与犯罪记录相关的电子文档处理问题进行细化。未检科的办案电脑中单独建立未成年人案件文件夹,所有需要封存案件的电子文档均在该文件夹中操作。按照规定,将要封存的未成年人案件交由档案部门之后,档案部门单独设置未成年人案件存放区,并在案件袋印有“封存”字样标识,存放区处设置明显标志予以区分,并指派专人负责。将未检科单独建立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电子档案转由档案部门封存,并由其安排专门人员在电脑中单独建立未成年人案件档案数据库,数据库设置密码,密码由专人保管。书面卷宗移交档案部门的同时,案件承办人将涉案的所有电子文档移交至数据库,技术部门定期将未检科办案电脑中的电子文档予以销毁。案管部门指派专人受理、登记未成年人案件,并禁止与未成年人案件相关的电子文档出现在内网FTP中。

三是专门规定查询程序。相关单位依法需要查询犯罪记录时,需要向案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以及查询的理由与依据。案管部门对于符合条件予以受理的,在24小时内移送未检科审查,未检科审查后,由案件承办人报请分管检察长决定。对于依法准许查询的,交由档案部门、案管部门共同办理,对于不准许查询的,出具不许可查询决定书,并说明理由。对于准许查询的,查询人除签订保密协议之外,需在专人陪同监督、在专门的场所进行查询,未经许可不得拍照摄像、复印或摘抄。

四是专门监督犯罪记录封存执行情况。通过政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江阴检察院监督市公安局、法院、司法局执行犯罪记录封存的情况及方式。公安机关收到法院或检察院送达封存决定书或告知书的七日内启动封存程序,未检、案管部门不定期对公安机关执行封存情况进行抽查。同时要求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分案起诉制度,为犯罪记录封存做好前期工作。对于法院裁判已生效超过十日的案件,根据《意见》的规定书面督促法院予以封存。与法律援助中心协商,指派援助律师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援助律师签署书面承诺书保证不将案情与相关材料泄露,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卷宗亦及时归档封存。要求司法局在开展社会调查、社区矫正活动时注意方式方法,不得让公众推知被犯罪记录封存的罪犯可能被判处刑罚。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加强自身内部监督,作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封存和查询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在此过程之后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确保犯罪记录封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适用中的问题

(一)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对象比较狭窄

法律规定犯罪记录封存的对象是“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之所以这样规定,一是因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通常被认定为轻罪,社会危险性以及人身危险性相比于其他刑罚要轻得多;二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均未发育成熟,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险性较低,可塑性高。三是为了与《刑法修正案(八)》第19条“免除前科报告义务”的规定相呼应。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也应思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否可以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而无论是刑事还是民事、行政处罚的记录。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意在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和挽救,目的是使他们能较好的回归社会,在生活、就业等各方面不受歧视,进而降低未成年人的再犯率,不应单纯的从未成年人的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险性这一角度考虑。

(二)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主体过于概括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的规定较为原则、概括,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主体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实践中,知晓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机关、单位和个人却不仅仅是公检法三家。未成年人所在的学校、单位、所居住地的基层组织等等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或者通过其他渠道都有可能获悉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案件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可能知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个人,都没有成为犯罪记录封存的主体。这直接影响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社会效果。

(三)犯罪记录封存的具体程序界限不清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于犯罪记录封存的程序未作任何规定,犯罪涉及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侦查、起诉、审判、执行每个环节都会留有相应的犯罪记录痕迹。犯罪记录封存的启动方式是依申请封存,还是法院主动封存?若是申请封存,申请人范围包括哪些?申请的时间如何确定?怎样对申请进行审查和批准?封存的时间如何确定?对于起诉的案件,法院将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送达检察机关及当事人,检察机关还有没有必要再行向当事人送达《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等等。在具体的实践中,因为缺乏相互衔接配套制度,各部门在实施该项制度的时候容易相互推诿或重复作为,造成“有规定无人管”的情况或者浪费司法资源,有损司法权威性。

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监督程序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定职责,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特别是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或单位的记录封存情况进行监督,应当属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范围。除公检法司外,检察机关也应监督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单位、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居住地基层组织、法律援助机构、社区矫正机构以及涉罪外来人员管护基地等实然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主体,以及被依法送达判决书或者不起诉决定书的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知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个人。检察机关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不履行封存义务等情况,可以通过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督促,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依法予以立案查处。在进行法律监督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内部监督。除此之外,推动立法明确泄露应当封存的犯罪记录的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宣传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该制度需要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建立司法、行政、社区等大环境支持下的制度支撑体系才能有效推行。为了保证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和社会效果,未检科应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行相关配套体系出台,设置考察机关、决定机关、复核机关、监督机关等配套机构,全面规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操作程序,同时做好犯罪记录封存的社会宣传。另外,也应该向被害人说明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

(三)明确犯罪记录封存的具体程序

一是建立必要的前置封存程序。在刑事诉讼程序启动之日至审判完毕之前,公、检、法对可能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严格保密,非经批准不得对外泄露。在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单独装订,分案起诉,在单独装订的案件上粘贴“拟封存”的标识,严格管理、避免泄露。二是建立社会调查程序保密制度。在进行社会调查时,不穿警服、不开警车,以对涉案未成年人造成最轻影响为原则,告知并与接受调查的人员签订保密书。三是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依职权启动犯罪记录封存程序,在人民法院符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案件审判完毕之后,制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记录封存决定书》并送达检察院的时候,以及检察院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制作《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书面告知其启动封存程序,向检察机关相关业务部分和档案管理部门发放《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决定书》,同时将封存决定书送达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并配备专门人员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帮教,为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做好相应的工作。

(四)制定严密的查询制度和查询系统

记录封存 篇3

近年来,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 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再犯罪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 对两者的刑事诉讼原则及规定应当有所差别。新刑诉法中确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该规定体现了国家责任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 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 (1)

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 其犯罪原因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方面息息相关。由于特殊的身心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动机较为简单, 容易受某些因素诱发和刺激而突发犯罪,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因而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对自我的认识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 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 应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与保护。现实中, 犯罪记录的公开使一部分未成年人受到社会、学校的歧视, 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成功求职、稳定工作, 成为重新回归社会的障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立, 能够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使犯罪信息无法任意扩散, 保证失足未成年人能够继续完成学业, 平等地就业择业, 使其得到被社会平等对待的机会与权力, 也符合我国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精神。

二、犯罪记录封存面临的操作性困难

新刑诉法虽然明确规定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但由于规定较为原则, 缺乏实际操作性, 使该制度的实施在司法实践当中面临很大的困难, 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一)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内部缺陷

1. 缺乏程序性规定

现行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缺乏程序性规定, 如对封存主体范围的界定, 犯罪记录封存的启动方式等并未作明确规定, 导致实际操作困难, 甚至成为一纸空文。为保证该制度的实施效果, 必须通过制定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文件予以补充规定, 确保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能切实落到实处。

2. 难以把握“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根据该法条规定, 司法机关只有在办案需要时才能够查询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该规定是查明犯罪事实, 维护未成年犯合法权益的需要。然而法条对“有关单位”、“国家规定”并未作限定, 概念模糊, 容易导致查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主体及依据过于宽泛, 有可能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正常实施。

3. 未设置违反该制度的救济权利、法律后果

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仅仅作了应当予以封存的规定, 若未封存、延迟封存、违法封存, 泄露封存的犯罪记录, 可能造成实际危害后果时, 相关责任人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该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怎样的救济途径等皆无法律依据, 这也会导致实践当中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的推诿和不重视, 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犯罪信息被随意公开。

(二) 犯罪记录封存机制不完善

1. 封存制度与公开宣判的矛盾

刑讼法第196条规定, “宣告判决, 一律公开进行。”封存犯罪记录是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采取的保密措施, 而公开宣判即是对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一次公开披露。虽然司法解释对依法应当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有作“宣判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有旁听人员的, 应当告知其不得传播案件信息”的规定, 限制了大多数案件的公开范围。但对一些社会影响力大、舆论关注度高的案件, 公开宣判极有可能造成犯罪信息的大量公开, 尤其是经过媒体的宣传, 很难将限制公开落到实处。

2. 封存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无法衔接

(1) 与相关从业规定的冲突。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失足未成年人在升学、就业过程中受到平等对待。然而根据《公务员法》、《教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的规定, 有犯罪记录的人员不得或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相关的职业, 给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设置了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障碍。此外, 根据《兵役法》规定, 在征兵时, 地方有关部门必须就新入伍军人的前科情况作报告。可见, 相关单位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调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由于种种限定, 即便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 仍然在就业上受到限制, 无法从事特定的职业。

(2) 与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的冲突。在我国, 公民的出生、升学、就业等情况都与户籍、人事档案相关联, 居民户口簿和人事档案通常就是否收到过刑事处罚等相关情况有详细的记录, 反映公民的违法犯罪、服刑情况等,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就会存入其个人档案并伴随一生。目前, 我国对罪犯的信息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登记、查询制度, 相关的犯罪信息都反映在档案、户籍等资料中, 信息保密十分困难, 不改革这些制度, 必然导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异常艰难, 封存制度的原意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

三、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思考

(一) 对犯罪信息严格管理

1. 规范档案保管方式

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与其余档案的保管方式应有所区别。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档案应单独设立保管场所, 实行单独保管。对档案应予以密封且标注保密字样, 在档案封面上不得注明姓名、住址等任何身份情况及犯罪信息。

2. 严格限定查询范围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时, 可以对封存档案进行查询。辩护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 需要查询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记录的, 应当允许查询。除此之外, 应对其他查询主体及查阅事由作严格限定。

(1) 对“有关单位”的界定。对于“单位”的范围, 刑事诉讼法未作明确规定, 但可以参照《刑法》第30条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 “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2) 即指国有、集体所有、合资或者独资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

(2) 对“国家规定”的界定。这里的国家规定, 应该严格按照《刑法》第96条的规定, 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和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不属于国家规定。 (3) 在进行犯罪信息查询时, 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定设定查询范围, 依照查询者不同的使用目的给予不同的查询权限和范围。

(3) 信息查询程序。有关单位申请查询封存的犯罪记录的, 应当向档案所在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详细写明查询的法律依据及查询目的, 档案所在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查阅。如不同意查阅, 应制作不予查询的文书书面告知理由。

(二) 违反封存制度的后果及救济途径

对收到诉讼文书的诉讼参与人, 应严格规定及告知其保密义务。有关部门应认真登记、管理犯罪信息, 及时将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 未经法定程序, 不得擅自公开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应准确、严格的提供查询服务, 若不及时封存犯罪记录、不按规定提供查询, 泄露被封存的犯罪记录, 或伪造、提供虚假信息的, 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犯罪记录应当封存而未被封存、被延迟封存, 或因违反保密义务而造成犯罪信息公开的, 未成年人或法定代理人有权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或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立即封存犯罪记录或消除影响。

(三) 消除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间的冲突

如前文所述, 一些特定职业对有犯罪记录人员的限定使得我国对未成年人升学、就业的保护难以落到实处。要使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得以有效实现, 就应当对与该制度相冲突的条款进行修订, 删除在升学、就业、服兵役等方面对未成年犯的歧视性规定, 消除犯罪标签。

此外, 应尽快改革户籍、人事档案制度, 规范犯罪信息载体。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载体只能是未成年人的犯罪档案, 未经法律规定, 依照法定程序, 任何人都不能查询被封存的犯罪记录。因此, 包含户籍证明、人事信息在内的任何载体都不能记录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我国可以效仿德国、瑞士等国家颁布《犯罪登记和教育登记簿法》, 该登记簿专门用于登记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 并且只有案件承办人出于办理案件的需要才能查询登记簿。 (4) 分离户籍、人事档案与犯罪记录的记载, 能有效消除未成年犯罪人员回归社会的制度障碍。

摘要: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有利于帮助轻微违法犯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但由于规定较为原则, 内部程序性规定不明, 加之与其他法律法规间有明显的冲突, 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 应尽快完善未成年人封存制度, 明确细则, 出台司法解释、修改有冲突的法律法规, 以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挽救。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设想

注释

1樊崇义主编.2012年刑事诉讼法:解读与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356-375.

2曾新华.论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之理解与适用[J].法学杂志, 2012 (6) :79.

3胡康生, 郎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93.

记录封存 篇4

[关键词]涉罪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构建与完善

涉罪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是此次刑诉法修改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此次草案的亮点之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7条第3款明确规定“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对该类群体的犯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予以矫治。由于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与成年人相比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因素必然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目的、方法、后果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的内在本质全然不同,对他们的司法处理也不能照搬成年人的模式。对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惩罚打击只是手段,保护教育才是目的,将刑事处分作为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后手段。为了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效预防、矫正未成年人犯罪,保护犯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建立一整套不同于成年人的审判和执行的特别司法制度。这种制度设计,应突显“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体现教育、保护和适度惩罚的职能;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及成长特点,赋予犯罪未成年人更多的诉讼权利及保证实施的措施;制度设计更为灵活多样、缓和宽松,满足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实践的需要。

一、未成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的特征

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刑事记录曾经存在是刑事记录封存制度的前提。对于刑事记录的构成是否要求具备定罪和处刑两个条件,通常的理解是,只要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被宣告有罪,即可构成前科,便有了刑事记录,至于其是否被科刑或者刑罚执行与否,均不影响前科的成立。

2.刑事记录封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常见的刑事记录封存条件,包括罪质条件、刑度条件、时间条件和悔改条件等。

3.刑事记录封存需要经过一定的方式,刑事记录封存的方式,基本上包括自然消灭和裁定消灭两种方式。

4.刑事记录封存产生的直接结果和法律后果是曾受过有罪宣告或被判处一定刑罚的人,在刑事记录封存之后,将不再被认为曾经犯过罪和受过刑罚处罚,其在司法机关的有关刑事档案会被注销,其他机关有关该人档案的相应内容记载也被注销或销毁。刑事记录封存之后,对当事人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法律后果:恢复其因有前科而丧失或被限制的公民政治权利、民事权利;其重新犯罪时,前科不能作为对其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当事人曾经犯罪为由,对其在一般的就业、就学、经营和担任普通公职等方面进行歧视。

二、建立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刑事法律体系对于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重新犯罪方面出台了许多规定,但对于刑罚执行完毕后如何使犯罪人安全健康地回归社会,成为社会守法公民,则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各地法院正在摸索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操作存在困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是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迫切需要。建立未成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1.建立未成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有利于犯罪后的未成年人复归社会。未成年人往往有很强的虚荣心和自卑感。当他们在犯罪后,被相对不起诉、免予刑事处罚或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复归社会之际,绝大多数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和决心,但又往往心理压力很大,反应敏感,感情脆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情绪沮丧、消极,在不良诱因的包围下,就可能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建立了可预见性的未成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则意味着如果这些未成年人悔过自新,司法机关会把他们不光彩的一面从其本人的档案中抹去,曾经的污点也将会从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社会在升学、就业、入伍等方面也将给予他们同其他守法公民平等的对待,如此则一方面会改变社会对他们的片面看法,为其复归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使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未成年人具有单纯、幼稚、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的特点,适时地予以正确引导,一定会使他们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2.有利于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教育改造罪犯是现代刑事政策和最终目的,其核心就是预防再犯罪,注重对未成年犯的教育和挽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重新犯罪则更是现代刑事政策的核心。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非常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于有刑事污点的未成年人采取教育、感化和挽救方针。建立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实际上体现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使有刑事污点的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忘掉过去,并吸取教训,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党和国家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得以贯彻落实。

3.保障未成年人人权的要求。刑事污点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记录。对大多数未成年人来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虽然有了刑事污点,但他们非常希望能改过自新、重返社会,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而家庭的冷漠、社会的不公、旁人的歧视,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损害了他们应当享有的个人权利。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则会使未成年人在一切方面都与常人无异,平等地享受各种权利和机会,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正常实现。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的歧视后,极易产生自卑和消极心里,破罐破摔、自暴自弃,难于再次融入社会的正常生活,结果就是“不良少年是常习犯的后备军”。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配备针对单位和组织妨碍失足少年复学、就业行为的惩罚性措施,凸现社会对未成年犯的“不抛弃不放弃”,将一时失足带给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帮助他们从歧途步入正轨,实现社会对未成年犯的教育。

4.有利于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教育改造罪犯是现代刑事政策和最终目的,其核心就是预防再犯,注重对未成年犯的教育和挽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重新犯罪则更是现代刑事政策的核心。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于有刑事污点的未成年人也是采取教育、感化和挽救方针。建立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实际上体现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使有刑事污点的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忘掉过去,并吸取教训,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使党和国家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得以贯彻落实。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近期联合制定《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意见结合新修订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出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意见》指出,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根据《意见》,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执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以作为工作记录予以保存。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负责人就此表示,犯罪记录的存在必然会对被记录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很多有形的或无形的不利影响,并且容易形成“一朝为贼,终身为贼”的“标签效应”,进而阻碍被记录人的改善更生,甚至会使这些人因回归社会无望而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因此,封存或消灭犯罪人员的犯罪记录已经成为现代法制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中国司法实践中有关消灭、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试点活动也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若干思考

根据法治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近年来试点工作的经验以及司法机关的职能特点,我们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应当着重从以下入手: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依据

且不论刑诉法的相关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关于免除特定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之规定。因为对于实体性的免除前科报告义务而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属于程序性的配套措施,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前者是后者要达到的目的,后者则是前者的方法和保障。事实上,刑诉法的设想正是体现了这种与实体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如同样规定了“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要件。所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立,应当考虑并依托上述法律依据。

(二)未成年刑事记录封存制度应考量适用前科消灭的要件

依据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根据刑罚的轻重和刑期的长短及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特殊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我国刑法中的诉讼时效、累犯构成时间、缓刑考验期、在规定的期间内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等合理规定适用前科消灭的条件。

(三)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权益保障

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后,为实现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的目的,应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1.相关刑事诉讼文书中不再引用其前科情况。审判实践中,起诉书中引用的前科情况介绍会给法官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给被告人带来负面影响。给法官带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判决结果很可能会和同类型犯罪初犯的结果不同,而从罪责刑相适应角度来说,将不利于保证案件裁决的公正性。

2.前科报告义务的免除。即刑事记录封存者,在入伍、就业的时候,不需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行为人在职业选择与普通公民应享有同等待遇。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其给予不公正待遇。使未成年人看到生活的希望,达到实际的激励效果。

(四)在制度上予以配套,实现户籍制度和人事档案制度有机协调

在我国每个人出生、上学、结婚、就业和迁移等无不受到户籍制度和人事档案制度的制约。居民户口簿和人事档案通常还会对一个人从何处转来、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内容有详细的记录。而要确立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势必会冲击我国传统的户籍和人事档案制度。“刑事记录封存”也需要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增加了有关部门工作量,加大了执行的难度。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牵涉户籍管理,公安部门在申请对象认定方面尤为慎重。失足未成年人提出申请,按规定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审查其日常表现、有无新的违法行为。我国可采取对户籍制度与前科记载的附加功能相剥离的方法,将户口仅作为居民的一种身份象征和户籍证明,将人口登记不涵盖过多的计划管理功能,减少户籍制度上的“附加值”,将户籍的附加功能弱化。同时对人事档案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未成年犯前科消灭之后,相关受过刑事处罚的材料可由档案管理部门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这些未成年人以后可以填写自己没有前科,其复习、升学、就业、从军等不应受到歧视。

(五)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与社区矫正制度、社会帮教制度对接

将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与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均纳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统一体系,使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制度与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配合互动、运转协调,发挥最大的制度合力。实现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记录封存与社会帮教、出狱人社会保护等工作的衔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淡化报应观念,培育人道和宽容的文化理念。报应观念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却并非人类理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精神文明程度低下的一种反应。如果我们不从整个人类进步以及人类理性觉醒的角度来思考,而只是从个人感觉和义愤情绪出发来表态,是不会有多少人赞成未成年人刑事记录封存的,因而应淡化社会报应观念。

(六)对违规提供、登记、管理、使用信息规定了责任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犯罪信息的管理,意见中明确了违反规定处理犯罪人员信息人员的责任。负责提供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提供有关信息。不按规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伪造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负责登记和管理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登记、妥善管理犯罪人员信息。不按规定登记犯罪人员信息、提供查询服务,或者泄露犯罪人员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记录封存 篇5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 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被称为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纪录封存制度的构建以实现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为基本原则, 免除可能对未成年人及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 消除歧视, 为未成年人将来回归社会扫除障碍。确立这一制度, 有助于未成年人复学并享有与普通人平等的就业机会。但该制度存在三个问题:

1、只适用于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

2、对于未成你人的犯罪记录只是封存保密, 而不是彻底销毁。随时还有被公开以及被他人了解到的危险。

3、该制度与大量民事、行政法律相冲突。例如, 《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分别规定,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担任法官、不得担任检察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商业银行法》、《公司法》、《医师法》、《证券法》中也有因犯相关罪被判处刑罚, 执行期满后一定期间内不得担任商业银行高级主管、公司董事、监事、经理, 不予注册医师、不得担任证券交易所的负责人的规定。而受过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在成年后若想取得以上相关资质、从事相关职业必然会被相关单位审查犯罪记录。此时此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将得不到实现。所以, 该制度的保护是不彻底的。笔者建议实行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以真正保障未成年人融入社会的权益。

二、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基本特征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指未成年人被判处有罪但免于刑事处罚, 或被判处有罪待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法定时间, 若符合法定条件, 对其先前的犯罪记录予以销毁的制度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具有以下三点基本特征:

一是须有“前科”的客观存在。如前所述, 只要未成年人被做出有罪宣告即构成前科, 是否被判处刑罚, 对前科的成立并无影响。

二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 包括考验期的设置、未成年人的表现情况。

三是前科消灭会产生相应的法律、社会后果。前科消灭使曾受过有罪宣告或被判处一定刑罚的未成年人, 不再被认为曾经犯过罪和受过刑罚处罚, 其在司法机关的犯罪档案会被销毁, 其他机关关于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载也会被注销。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当事人曾经犯罪为由, 对其在一般的就业、就学、经营和担任普通公职等方面进行歧视。

三、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域外考察

德国《少年法院法》中第97条规定:“少年法官确信, 被判刑少年行为无可挑剔, 证实已具备正派品行时, 少年法可依其职权, 或经被判刑少年、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申请, 宣布消除前科记录。消除前科记录的命令只能在执行刑罚2年以后或刑罚被免除后做出, 前科记录对被判刑少年显得特别重要的, 则不受上述期间的限制。”日本的少年法律体系非常成熟、完备, 其《少年法》被称为“爱的法律”, 该法的目的是“期待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了矫正少年的性格和净化环境而对非行少年进行保护处分”。

英国颁布了专门的《前科消灭法》, 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记录之注销”的制度。澳大利亚《青少年犯罪起诉法》规定, 警方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不能保留到其成年之后, 18岁后必须销毁, 以便使其以无罪记录的身份进入社会, 过正常人的生活。

四、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性

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之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近年来,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从案件数量还是人数上看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 2000年到2004年,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 而2005年又比2004年上升了23.96%。统计数据显示, 未成年人再犯罪率升高, 暴力犯罪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犯罪年龄也逐渐趋向低龄化。

对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也是我国少年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是指国家在对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司法活动中, 既要注重保护社会秩序,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惩处, 又要注重保护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 从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因此, 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对于未成年人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五、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基础

(一) 法理基础

1、前科消灭体现公正性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某些法律和制度, 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 只要它们不正义, 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应该说, 前科消灭的社会公正性, 实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 国家与前科人员是这一特殊关系中的对立主体, 因前科消灭公正性的存在而使得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得以缓和, 两者之间深沉的张力得以消解, 因而有利于增强刑法对受刑人的诱导力和亲和力。

此外, 前科消灭的公正性, 还意味着前科消灭制度涵摄着平等性的价值意蕴。所谓平等乃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多形概念, 它所指的对象可以是政治参与的权利、收入分配的制度, 也可以是不得势的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有犯罪前科的人在一定期限内受到相应资格与权利的限制或剥夺, 这是合理的, 也是必要的。

2、前科消灭符合功利性

所谓功利, 按照英国法学家边沁的说法, 当一项行动, 或特别是一项政府措施, 被一个人设想为符合功利原理, 那么为论述方便起见, 可以想象有一类法规或命令, 被称为功利的法规或命令, 并且如此谈论有关行动, 把它当作符合这样的法规或命令。

在我看来, 前科消灭制度就是这样一项符合功利 (尤其是国家功利性) 的规范性安排。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前科消灭有利于彰显国家恩德, 增强公民对法律的忠诚感和信赖感。在刑事立法中设置前科消灭制度, 不仅可以让一般公民 (特别是有前科者) 感受到严法蕴涵的良善, 而且能够让其切实体悟到法律是代表和保护其利益的。这无疑在潜移默化中有利于增强国家法律对这些特殊群体的亲和力, 使其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改过自新, 争取早日消灭前科。

(二) 构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现实基础

1、法律基础。

《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第19条规定:“释放时, 少年的记录应封存, 并在适当时候加以销毁。”。我国签署并加人该条约。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19条的规定,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 在入伍、就业的时候, 免除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义务。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8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 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7条规定:“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2009-2013) 》, 均明确提出要有条件地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 作为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内容。

2、我国现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006年党中央在总结长期以来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实践基础上, 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这一政策的提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指引下, 我们应当通过合理制度的构建, 给罪错未成年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想

(一)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对象

对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而言, “前科”概念是制度构建的关键。本文主张将“前科”界定为, 未成年人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 被依法认定, 无论是否处罚、何种处罚、处罚是否执行, 其中处罚包括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刑罚等。

就新刑诉法规定的记录封存制度而言, 新刑诉将主体资格限定在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被告人, 笔者认为这种设计不可取, 范围过于狭窄。未成年人的利益始终是价值衡量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这也是国际公约关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要求。与此相比, 未成年人已然犯罪的危害程度或其人身危险性并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考虑因素, 不可认为未成年人被判更重的刑罚, 其犯罪记录就更有被公开的理由。

(二) 前科消灭的时间条件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缓刑考验期的规定, 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考察期限做出宽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考察期间, 可以考虑做出如下规定:“被判处单处附加刑、管制、拘役, 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6个月;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1年;被判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2年;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3年;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刑罚执行完毕后经过5年。”

(三)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悔改条件

我国台湾地区在相关法律中确立了少年犯罪前科记录自然消灭的原则, 即未成年人前科消灭不需要相应的悔改表现, 只要经过一定期间, 则原有之犯罪记录自然消灭。德国《少年法院法》则规定只有当“被判刑少年的行为无可挑剔, 证实已具备正派品行”时, 少年法官才可依少年之申请消除其前科犯罪记录。

笔者认为,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看, 采用后一种立法方式较为妥当。因为前科消灭的制度功能在于消除犯罪未成年人的犯罪烙印, 使其能够顺利复归社会。但是, 这种复归不应当是无条件的。只有合格公民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复归社会。而且, 只有强调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悔改条件, 才能既督促相关司法机关在考察过程中重视对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

(四)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程序

本文认为, 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应采取申请消除模式。具体来说包括申请、审查、确认三个方面:

1、申请程序。

符合上述主体条件、刑罚条件的未成年犯罪人, 在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后30天内, 向评审委员会提交“前科消灭”申请书。评审委员会选出三人以上单数组成考察组, 负责对申请人的考察和鉴定。

2、审查程序。

考察组根据案情, 确定考察期。在考察期内由考察组对申请人进行跟踪、调查、记录, 并进行必要的劝导和教育。考察期满后, 由考察组制作“前科考察鉴定书”, 并提交评审委员会。

3、确认程序。

评审委员会对考察组提交的鉴定书进行集体审议之后, 由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人直接质询。经过审议、质询后, 评审委员会作出是否消灭前科的结论。最后, 人民法院应当在充分听取社会调查机关、未成年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相关社会组织、基层派出所等组织的意见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衡量作出裁决。

(五)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法律后果

记录封存 篇6

(一) 司法制度现状

在2012年3月14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当中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重大的修改, 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由于这是首次把未成年人的案卷封存制度加入到法律当中, 因此, 该制度肯定会存在着不足和有所欠缺的地方。针对此规定的不足,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与司法部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在未成年人案卷封存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了几个方面:

第一,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有谁管理向谁申请查询的问题, 《意见》中指出应当建立起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意见》中建议在时机成熟时, 建立起未成年人全国统一的信息库, 把各机关建立的信息库进行整合, 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效连接, 争取早日做到互联互通。 (1)

第二,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制作也应当进行规范, 在《意见》中, 规定了未成年人案卷制作应当所包括的内容, 不同于其他文书的制作,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制作应当更加完善具体, 该《意见》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载明的内容包括了“未成年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 (自诉人) 和审判机关的名称、不起诉书编号、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第三, 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对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来源, 我国目前立法没有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通报制度, 因此建立此制度也是势在必行的。《意见》中就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案卷封存的通知机关应当为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有义务将生效的裁判文书及时送达有关机构, 有关机构应当将信息登记, 并寄送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机关进行登记。 (2)

第四, 明确规定了相关人员对于违反案卷封存制度应当承担的责任, 对于违反规定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进行合理封存的, 相关负责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因负责案卷封存的单位或者个人玩忽职守, 造成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封存而没有封存, 或者不应封存而封存的, 应当对相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二) 我国实践中的探索

关于未成年人的案卷封存这项制度的探索, 各地的叫法非常不统一, 有的叫“前科封存”, 有的叫“前科消灭”, 还有的叫“污点限制公开”。实际上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下的相关探索内容不会像叫法那样区别明显的。在我国的司法体制中来说, 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可以查到的正式对外公布的我国对于未成年人案件封存的探索有这样几个试点。据媒体报道, 2003年12月,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法院推出了《“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实施办法》, 在全国首次提出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3)

却好像未能真正有效实施。据人民网上海报道, 上海检察机关从2004年开始探索、2006年开始试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 (4)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法院于2007年5月31日在四川首次启动《少年犯“前科消灭”试行方案》青岛市李沧政法委牵头, 组织区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劳动局等部门进行了反复论证, 逐步达成共识, 于2008年11月18日正式公布了李沧政法[2008]21号文件, 即《青岛市李沧区未成年犯罪人前科封存实施意见 (试行) 》,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未成年犯罪人前科封存制度。 (5)

二、我国未成年人案卷封存制度的不足

(一) 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能够适用未成年人案卷封存制度的年龄, 首先, 严格限定在了十八周岁以下, 刑罚被严格限定在了五年有期徒刑。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则不能全面照顾到所有失足的未成年人, 是不够完善的, 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那下被判处了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有了很强的限制性。未成年人被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往往是犯了较为严重的犯罪, 我国的立法基于今后社会危害性的考虑没有把这部分人纳入到案卷封存的范围内。但是这就凸显出了法条的局限性, 这些未成年人由于此局限性, 将在获释后永久打上“罪犯”的标签, 非常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对其在继续求学或求职的过程中, 产生不被社会接纳或其他方面不良影响, 实在有悖初衷。 (6)

(二) 没有相适应的特殊程序

程序问题是立法者在进行立法工作时, 非常重视的问题, 实体法要依靠程序性法律来贯彻实施, 否则实体法律, 就没有用武之地, 就会陷入无处可用的尴尬境地。在新刑诉法当中未在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程序方面作任何的程序性规定, 也没有建立起具体措施加以规范, 这就将这一程序架空发挥不了其应当发挥的作用, 从而就会导致该司法制度很难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种隐藏的危险在未来将会影响案件的进行。司法工作人员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 因为没有约束, 没有证据, 所以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程序实施行为可能导致法律公平性损失。甚至这种程序的应用反而会给未成年人在受到刑事惩罚后产生更大的心理阴影, 应当完成什么步骤。而就我国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来说, 在该制度的具体程序上正存在了一个相当大的缺口, 一个问题的解决大打折扣, 并不全都因为制度的缺失, 而是很可能缺乏了相配套的程序。

(三) 缺乏相应的追责机制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一旦被泄露, 对未成年人的发展就会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 不仅影响就业求职, 甚至对人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因此建立起对未成年人案卷泄露的追责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惩罚制度才会有遵守, 但是新刑诉法中并没有对这种追责制度加以明确规定, 就会导致泄露风险的加大。法的立法宗旨在于最终在于保障人权, 对于未成年人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 法律更应当对其权益进行保护, 刑法中的案件封存制度则是对这一宗旨和目标的很好的体现。但仅仅是封存制度的确立还远远不够, 需要具有相应的追责制度。即倘若司法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将未成年犯的犯罪记录泄露, 造成对未成年犯今后发展的不利影响, 损害未成年犯的合法权益, 应当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以对其起到威慑作用。只有当有这种惩罚机制做后盾, 才能有效避免这种违法现象的发生, 更好的保障未成年犯的合法权益。

三、我国未成年人案卷封存制度的完善

(一) 完善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第一, 应当建立有专人专项管理的档案资料库。建立专门的刑事备案制度, 找到专门机关管理, 同时派专人进行管理。首先, 建立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档案资料库, 有助于未成年人在犯罪后重回社会降低了对未成年人得不良影响, 能够有效避免其他人接触到未成年人得犯罪记录。把未成年人得犯罪记录与成年人得犯罪记录加以区别管理, 更好的保证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性, 最大限度的禁止了无关机关的查询。同时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也应当做到有专人的管理, 尽量避免他人的查看。其次, 建立起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专门档案资料库也是为了是政府有关部门集中清楚的了解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 对未成年的犯罪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清晰明确的了解其犯罪行为, 以及更好的找到应对方法, 对未成年人得犯罪有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从宏观上把握了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政府机关的公信力也使得未成年人及其亲属更加放心其案卷资料不被无关人员机构查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其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档案资料库, 并进行专人管理。

第二, 建立起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保密制度。首先我们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的户籍信息和犯罪记录进行彻底的分开记载, 把犯罪记录与其户籍信息彻底剥离开来。而且就我国的监狱系统来说, 针对犯罪人员的犯罪信息记载的相当全面, 不仅能够包括本人的所有信息, 犯罪情况, 服刑情况。也包括了其所有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包括了犯罪记录和很多的个人隐私。而且这个记录不会随着未成年人的服刑完毕而消失, 将会一直保持在监狱的信息系统中。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存在时刻存在这泄漏的风险, 同时监狱的工作人员赋予了他们可以去查看的权利。这与刑诉法中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之间产生了矛盾, 因此在对监狱的工作人员赋予查询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对这类主体加以严格的控制, 在没有相应制度程序的允许下不得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进行查询。同时应当明确规定可以查询的主体仅严格限定于有办案需要的司法机关。

(二) 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

检察院在案卷封存执行过程中应当进行必要监督。这种监督是在人民检察院对于有权对未成年人案卷进行查询的主体进行的监督, 在人民法院作出案卷封存的决定后, 有一些部门或者个人可以对未成年人的案卷进行了知悉, 对于这部分人检察院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 防止案卷外泄。在这种监督中, 我们应当注意两个方面: (1) 被监督主体。检察院监督的对象应当包括能够依照法律知悉未成年人案卷情况的单位以及个人, 主要包括了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学校、国家安全机关, 居委会、街道, 村委会等。 (2) 监督内容。检察院监督的内容相应机关是否有专人对未成年人的案卷进行管理。对相关案件、档案等材料的保密措施是否具有规范性。同时, 案卷封存可能出现违规的情况, 针对这些违规的情况, 检察机关可以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对此进行检查监督, 给予相关人员行政处罚的措施。如果情节严重, 甚至可能构成犯罪的, 检察机关有权交由公安机关来进行处理。

(三) 完善违规公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处罚措施

如果没有救济的话权利也就无从谈起。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利在相关机关机构没有对未成年人的案卷进行封存, 或者违规封存的, 可以相有关的司法机关提出申诉, 甚至是控告。同时司法机关在收到申诉控告后, 应当及时处理, 并且及时告知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处理的结果。在案卷封存的过程中, 各机关应各司其职, 其中检察机关应当对案卷封存的监督的合法性, 应在案卷非法封存的情况下发现, 并且及时提出检察建议, 及时纠正不符合文封存要求的案件。有关部门及时接受检察院检察建议, 及时纠正, 并且将正确的结果给检察机关的书面通知。但我们在未成年人刑事保护的同时, 也不能不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

参考文献

[1]宋丹.浅议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以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 (中旬) , 2012 (05) .

[2]侯宇清, 乐松.大理州检察系统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新举措[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05) .

[3]"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与检察监督[J].政治与法律, 2012 (06) .

记录封存 篇7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附考察期,封存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刑诉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 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一项虽然较以往有不少进步, 但是该制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 封存只是封而不宣, 但是犯罪记录依旧客观存在

只要客观存在就有被泄露的可能,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一旦泄露将会对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的学习、工作、就业、参军等方面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而且根据我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 不同级别的档案有不同的保存期限, 把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销毁的话, 可以节约大量司法资源, 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有人分析说由于该制度还是个试点阶段, 不宜大刀阔斧, 一下搞的那么彻底, 应该缓缓徐行, 在逐步施行的过程中逐步改进。诚然, 法律天然具有滞后性, 但是法律的滞后性并不是法律的优点, 而恰恰是法律的一个缺点, 所以既然发现了该制度的值得改进的地方就应该综合权衡, 改革到位, 这不是冒进, 而是在安全的视野之内前进, 而且该制度已经在西方一些国家比较健全的施行了多年, 下文将述。

(二) 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目前还还存在不小的问题

比如档案该由谁负责保管, 谁来监督,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电子档案如何实现安全查询, 查询主体的保密义务又如何履行, 这些都是具体到司法实践的问题, 而且由于赋予相关单位在特殊情况下的查询权力, 导致了保密义务主体十分广泛, 而且目前还难以形成对涉及面如此之广的查询主体的有效的监督, 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那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就有被泄露的风险, 现在美国已经有很多的大型信息公司, 通过一些合法和非法的途径获取信息, 建立数据库, 再用于商业用途, 我们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非法的调查公司, 非法搜集客户目标的相关信息, 这其中就包含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 未成年人的相关利益存在潜在的受损风险。

(三) 该条的但书的规定的相关单位依据国家规定查询的合理性值得探讨

该条款导致了不少主体还是能接触到该资料, 给泄露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 允许相关主体依相关规定查询到相关犯罪记录, 那么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有什么实质意义?学校查询犯罪记录可以拒绝录取, 军队查询犯罪记录可以拒绝招录, 企业查询犯罪记录可以拒绝录用, 法院、检察院、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查询犯罪记录可以拒绝录用, 即赋予相关单位可以查询的权利, 那么犯过轻罪的未成年人依旧无法升学、就业、参军以及从事一些相对比较专业的领域, 犯轻罪的未成年人依旧受到限制、受到歧视, 菲利说过, 任何使人类生活不完善的社会条件, 都是足以引起犯罪的社会因素。如果一个人各种生活机会都被剥夺和限制, 那么无形的就将其推向了社会对立面, 尤其是未成年人, 其本身社会生活能力薄弱,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没有稳定, 再予以限制机会, 那么其反社会的倾向和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这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要义以及宪法规定的保障就业权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四) 违反该义务应受的处罚不明

新刑诉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 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 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相对应,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 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亦即司法工作人员有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行为涉嫌犯罪的可以依据刑法的条文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新刑诉第二百七十五条里面我们看不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秘密等级, 也看不出违反该保密义务应该承担的责任。诚然, 由于刑诉法自身的程序性特性, 很多条文都只是规定“应该怎么做”, 而没有明确规定“不这么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通常一些错误的性质不严重的行为也的确没有必要明确规定为犯罪或者应当承担的责任, 比如新刑诉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 ①公安机关对拘留了不应该拘留的人发个释放证明就行了, 无需为之前的拘留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因为被拘留对于当事人来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不一样, 一旦泄露, 很多情况下对当事未成年人是一个彻底的毁灭, 其性质远远严重与对其进行拘留, 如果不规定相应的违反保密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罚, 那么就会有人在泄露和不泄露的内心意志选择时比较容易倾向泄漏, 进而通过意志努力将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基于各种目的予以泄漏。

二、应该确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附考察期封存制度

那么是否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就该消除呢?如前所述, 刑罚承担一定的社会预防功能, 不可否认, 确实存在一些未成年犯罪, 由于一些综合复杂的原因, 其主观恶性和人生危险性都很大, 对其实现教育和改造比较困难, 或者说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完成, 如果采取犯罪记录一律消除的方式, 确实对社会会造成一定的潜在危险, 因此, 笔者建议确立附考察期的犯罪记录消除制度, 即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在一定的考验期之内不许查询, 如果考验期之内没有新的犯罪或者漏罪则予以销毁;反之则予以封存, 予以附条件查询。②理由如下:

(一) 从刑罚承担的目的考虑

刑法对未成年人施行刑罚, 希望他们能得到教育改造, 消除恶习, 从新做人, 同时对社会也起一个警示作用, 即一般预防和社会预防的结合。但是, 刑法里面刑罚的制定乃至最终法官的裁定的刑罚都是具有一定的司法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综合, 有时更是基于一些数据统计的结果, 带有很浓厚的预设性, 即预设该刑罚的实行能够顺利实现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但是实际层面上, 由于关押场所的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等因素影响, 服刑未成年人可能没有根本改掉之前的坏毛病, 可能轻微的、部分的改掉了之前的坏毛病, 也可能改掉了之前的坏毛病但是染上了新的恶习, 所以刑罚适用后是否能恰如其分的完成教育改造功能还值得检验, 如果未成年人即使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依然未达到真正的教育改造目的, 人生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依然存在, 则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限制。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未成年人所犯罪行的轻重, 犯罪时主观恶性的大小, 以及一贯的表现的优劣等相关因素作为一个考量标准, 设定一个考验期, 在考验期内, 彻底不允许任何司法机关和相关单位查询其犯罪记录, 视为为彻底的未曾犯罪或者犯罪记录虚拟存在。考验期满, 该未成年人表现良好, 没有新的犯罪, 或者没有发现漏罪的, 说明刑罚的一般预防目的已经实现, 对其再进行一些带有歧视性的预防则没有必要, 因此对其犯罪记录予以销毁;如果考验期内有新的犯罪或者漏罪的, 说明未成年人没有得到彻底改造, 其主观恶性和再犯可能性都相对比较大, 犯罪的迫不得已的, 但是刑罚也是迫不得已的, 这时从整个社会的安全利益出发, 社会预防的重要性显的相对必要, 就可以允许相关单位和司法机关进行查询, 即对其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而不销毁, 也即附条件查询。

(二) 我国刑法已有类似的实例

第一, 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是累犯, 应当从重处罚, 但是过失犯罪除外。这实际上是对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的犯罪分子规定了一个考验期, 根据该考验期的内犯罪人的表现, 决定对其以后再犯罪时的量刑, 从实质上说, 该考验期是对之前犯罪人施行的刑罚的效果的考验, 如果5年之内没有故意犯罪, 那么说明刑罚效果已经达到, 如果5年之内有故意犯罪, 那么之前刑罚效果没有达到, 当犯罪人再犯罪时需加重对犯罪人的处罚, 以实现社会预防。第二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应当撤销缓刑, 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 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 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决定执行的刑罚。”即对于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也是予以一定的考察期, 观察对其定罪不处罚是否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如能实现则不再执行原判刑罚。同时, 我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 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 但是不能少于一年。”也即对于不同罪过和主观恶性的犯罪分子出于其社会危险性大小的考量, 规定不同的考察期限。

(三) 从世界范围来看, 许多国家都设计了附条件的前科消灭制度

比如《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86条规定:“因实施犯罪而被判刑的人, 自法院的有罪判决生效之日起至前科消灭或撤销之时, 被认为有前科。”而对于未成年人, 则在该法第95条规定:“对年满18岁之前实施犯罪的人, 本法典第86条第3款规定的消灭前科的期限应予缩短, 分别为:1.因轻罪或中等严重的犯罪而服剥夺自由刑的, 服刑期满后经过一年;2.因严重犯罪或特别严重犯罪而服剥夺自由刑的, 服刑期满后经过三年。”俄罗斯联邦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的期限相比成年人要短,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就是说, 前科记录不是永久存在的, 是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予以消灭的。这给犯罪人真正回归社会, 融入社会, 过正常人生活创造了一种客观的法律条件。有的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长远利益, 对他们的前科采取了直接抹消和先期消灭的办法。例如, 日本少年法第60条规定:“少年时犯罪被处于刑罚但已经执行完毕或者免除其刑者, 在适用有关资格的法令时, 视为未曾犯罪。”又如, 根据瑞士刑法典第99条的规定, ③当行为人只是实施了轻微的犯罪时, 至始至终不形成前科档案, 自然也就不可能查询。考虑到我国刑法的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 ④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对于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自然也就不会形成档案, 即使形成档案也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 其实质也类似于直接抹消, 故没有必要明确规定直接抹消。

最后, 引用加拿大副检察长鲍勃.克卜兰顿拟定的《少年犯罪法》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虽然少年罪犯要对他们的非法行为负责, 但施加于他们身上的后果却不能像一般法庭对成年犯所施的那样严厉, 因此, 一个少年犯如果已经结束处罚, 而且在一定时间内未再犯罪, 其档案就得销毁。因为, 当他的表现已经证明值得这样做的时候, 就应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 以保证在法律上承认这个少年没有罪了, 他就不会因为犯过罪而面临各种的‘丧失资格’。同时, 在档案销毁之前只有法律规定的特殊人员才能使用档案, 未被批准泄露档案则属于犯罪。”

注释

1新刑诉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 必须立即释放, 发给释放证明。

2此种情况下, 亦应该秉持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 对其犯罪记录予以附条件查询。

3瑞士刑法典第99条的规定:“如果有特殊要求, 且行为人只实施了轻微的犯罪行为, 审判机关在判决中规定不作犯罪记录。”

记录封存 篇8

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立法上和执行上的问题。在立法上没有明确封存制度适用的对象、封存制度的主体以及各主体泄露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法律责任及救济程序。封存制度的规定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的规定有冲突, 与有关行政规章的衔接上有冲突, 封存制度启动主体单一, 封存制度适用范围比较小, 这些都给封存制度的执行带来问题。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一、完善封存制度在立法上的缺漏

(一) 明确封存制度适用对象

立法应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对象不仅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管制、拘役以及罚金, 而且包括定罪免刑、不起诉、违法行为。定罪免刑方式, 即只宣告行为人的行为触犯刑法构成了某种犯罪, 但对其不适用任何刑罚方法。不起诉包括相对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两种情形。违法行为通常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综上所述, 定罪免刑、不起诉情形和违法行为情节显然比五年有期徒刑轻, 根据“举重以明轻”的原则, 当然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而且, 以“有利于被告人”及“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为出发点, 定罪免刑、不起诉和违法行为都理所应当属于封存对象。

(二) 立法明确封存制度的主体

立法应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刑事执行机关以及知晓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有关组织或者单位都是封存制度的主体, 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知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个人有保密义务。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案件侦查, 侦查阶段形成公安机关的侦查卷, 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查卷有封存主体地位;公安机关完成侦查工作之后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作为审判机关,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 做出刑罚判决, 是犯罪记录封存的重要主体;审判阶段结束后进入执行阶段, 到刑事执行阶段的少管所、看守所。少管所、看守所会形成卷宗材料, 少管所、看守所理所应当成为封存主体。知晓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有关组织或者单位, 都有可能获悉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 也应当成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主体。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知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个人有保密义务。特别是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等当事人以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应当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严格保密。上述机关、单位、组织以及个人如果违法公开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还应当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解决封存制度在法律上的冲突

(一) 扫清法律冲突的障碍

《刑事诉讼法》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已经为轻微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设置了一定的升学和就业障碍。立法部门应调整和修改上述法律, 消除轻微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升学和就业歧视问题。规定在适用法律的时候, 直接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因为《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覆盖了其他行业规范的规定。但是, 还应在《刑事诉讼法》或其相关司法解释中声明,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业可以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查询, 但应当保密, 这是为了公共利益允许的例外。为了封存制度能实现其效果,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瑞士等国家颁布《犯罪登记和教育登记簿法》。登记簿专门登记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 只有案件承办人才能查询登记簿, 而且, 只有出于办理案件的需要才能查询登记簿。

(二) 解决与行政规章在衔接上的冲突问题

建立封存制度的配套制度, 就是改革户籍制度和人事档案制度。如今, 我国的户籍和人事档案存有公民的犯罪记录, 可以适当把户籍和人事档案中的犯罪记录分离出来, 把户籍制度单纯地确定为表明公民身份的制度, 把人事档案制度单纯地确定为表明公民学习、工作基本情况的制度。

三、改革并细化封存制度的规定

(一) 改革封存制度启动主体单一化现状

目前, 我国封存制度启动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依职权提起。这种模式显得较为滞后和被动。笔者认为, 可以改革为多元化启动方式。首先, 法院依职权启动。法院是审判机关, 对未成年人作出最终裁判的法院都可主动启动封存程序。对于符合法律规定应该封存的案件, 法院应当进行全面整理, 逐一进行封存。其次, 检察机关在特定情况依职权启动,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以申请启动。在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情况下, 检察机关应当主动启动封存程序;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上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法律适用和制度执行这两个方面。如果发现法院和其他的封存制度执行主体存在不封存的情况, 检察机关可以作为申请封存的主体。再次, 当事人申请启动, 法院决定是否启动。当事人包括未成年人本人、法定代理人或者监护人, 因为未成年人涉世不深, 保护自己的观念比较薄弱, 法定代理人是完全民事能力人, 可以作为申请启动的主体。司法机关应该启动封存程序而没有启动的, 无故迟延封存的, 或者当事人认为司法机关应该启动封存程序而没有启动的, 当事人都可以向应该封存的法院提出封存申请。接到封存申请的法院, 应该依法审查该封存申请, 作出封存或者不封存的决定。

(二) 是扩大封存制度适用的范围, 把主观因素纳入适用封存制度的考量因素

目前, 我国的封存制度只适用于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犯, 这对未成年犯的保护力度太小, 应该扩大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在这一方面, 可以借鉴国外的有关规定。很多国家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囊括所有的未成年犯, 只是区分轻罪和重罪, 在程序上有所不同。更有甚者, 不采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而是采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灭制度, 这样可以更加彻底全面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走向消灭制度的一个很好的过渡。封存制度可以扩大适用范围到所有未成年犯罪中, 并需要加入考量主观因素进行区别对待。再配套适用启动封存制度主体多元化的方式, 就可以最大化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三) 明确泄露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责任

我国的现有立法都没有规定有关人员和机构违法泄露未成年人的犯罪信息时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样会导致一些知晓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的有关人员和机构泄露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国家法律也应对媒体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规定明确的法律后果与救济程序。

(四)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上的监督内容, 主要包括法律适用和制度执行这两个方面。在法律适用监督方面, 检察机关在法院适用法律环节应该进行合法性监督。

参考文献

[1]徐久生, 庄敬华.德国刑法典[Z].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年版.

[2][韩]金永哲译.韩国刑法典及单行刑法[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陈志军译.波兰刑法典[Z].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4]匈牙利刑法典第101条、第121条.

[5]赵微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Z].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记录封存 篇9

装备封存, 是指将暂时或长期不用的装备进行科学化包装和封存保管, 避免装备因环境因素或防护手段缺失造成的装备故障、系统或零部件锈蚀、损坏, 达到降低维护成本, 节省装备投入, 延长装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确保装备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的一种方式。

《装备管理工作条例》规定, 对长期不动用的装备均需采取封存处理。但由于管理、防护技术及手段等原因, 具多种军用装备的统计资料表明, 约60%的常用零件失效是由于腐蚀引起, 控制腐蚀成为装备防护的首要手段。因此, 迫切需要在搞清造成装备腐蚀的关键性因素的基础上, 如何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和技术措施对装备进行有效的防护, 寻求一种封存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功能全面、操作简单的技术方法运用于装备的封存防护。深入研究民用领域成熟封存技术和手段, 对军队装备的封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汽车的腐蚀与防护

腐蚀体系通常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发生腐蚀的材料、引发腐蚀的环境以及发生腐蚀的位置, 其中材料和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

虽然汽车所处的环境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汽车及其零部件在贮运过程中的环境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改善, 甚至汽车零部件发生某些类型腐蚀的环境都可以消除, 为此发展了多种防护技术, 对提高汽车的耐蚀性能极为有效。

任何腐蚀都是在材料与环境介质的界面开始发生, 为阻隔材料与环境的联系, 防止腐蚀的发生, 常常采用防锈密封、包装技术, 有效的防止零部件发生锈蚀。防锈包装技术就是使用各种防锈材料对机械产品进行密封, 使金属基材表面与引起锈蚀的各种因素隔绝, 达到防止金属锈蚀的目的。一般采取的方法有的两种, 一是物理阻隔技术, 二是表面处理技术。

物理阻隔防护技术通常有五种, 一是采用防锈油防锈, 通过刷涂或喷涂防锈油, 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阻止水分、腐蚀性气体等与金属接触, 进而达到防锈目的。二是干燥密封包装, 是指在密封的包装空间内放置足够多的干燥剂, 通过干燥剂吸收包装空间的水分并利用包装材料的高阻隔性来阻止外界水分的渗透。三是将密封包装有限空间抽真空, 使零部件处于真空环境;四是将密封包装有限空间充填惰性气体, 如氮气、氩气等, 使零部件处于一个惰性环境;五是在密封包装的有限空间存放可挥发的气相缓蚀剂, 使零部件长期处于气相缓蚀的环境中。

表面处理防护技术有很多种, 如电镀技术、热浸镀技术、涂装技术、化学转化技术、热喷涂技术和达克罗技术等等, 通过以上阻隔防护手段和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避免或减缓了材料在多种自然环境下受到的腐蚀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能力、防电偶腐蚀势力, 耐蚀性、耐候性。

汽车产生的腐蚀有不同的类型, 如斑状腐蚀、缝隙腐蚀等, 它们产生的条件和环境不尽相同。例如缝隙腐蚀是汽车腐蚀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一种腐蚀, 发生缝隙腐蚀必须以缝隙环境的存在作为前提。人们开发了许多密封缝隙的涂料和技术, 有效解决了汽车结构缝隙环境问题;开发了许多高质量涂装材料和工艺, 延长了涂装涂层抗老化寿命。同时, 采用合理的设计, 规范管理, 定期清洗, 可以减少污垢在汽车零部件上的沉积, 有效地减弱污垢沉积引发的腐蚀。再比如, 汽车不同金属电偶腐蚀是以金属连接接触构成了电偶的环境为前提, 采用绝缘技术、封闭技术可消除这种电偶环境, 起到有效防腐保护作用。

在汽车一些有限空间密封系统内, 如冷却水循环系统、制动系统, 添加适量的水性缓蚀剂或油性缓蚀剂, 能有效地减弱冷却水、制动油对容器和管路的腐蚀。

民用领域封存工程应用对装备封存防护的启示

我国军用装备种类繁多、储备量大, 而在长期的保管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到外界环境 (如氧气、温度、湿度、海水或微生物等) 的影响, 装备不可避免的产生腐蚀、老化、生霉、起雾等不良结果, 尤其是在我国东南沿海, 由于作战、训练的特殊需求, 装备长期经受高温、高湿、高盐度的考验, 造成技术状况下降, 甚至导致装备失效, 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损耗, 更重要的是威胁到部队的战备、训练和作战。

虽然军用的封存技术起源于民用技术, 但由于需求不同, 功能特点也不同。通过研究民用设备的腐蚀与防护, 借鉴其防护理念, 对军用装备的封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民用设备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其后期的防护问题。如汽车在车体的选材上不但研发类别不同的防腐保护的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进行试验, 综合各种功能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还根据防护需要适当调整车体结构。出于多种原因, 我军前期装备的制造, 作战车辆车体出于战斗防护能力的考虑, 材料选择大多均是防锈能力一般的金属材料, “反应装甲”的出现也只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它的防弹性能, 而对其它防护需求几乎没有涉及, 对车体材料的选择也就缺乏深入的探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装备由于受到腐蚀, 从表面上看只是表层受到影响, 实质上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微弱变化, 相应的战斗防护性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 必须将装备材料的防腐蚀能力纳入装备设计、制造及使用过程, 研发多功能抗氧化、防电偶腐蚀, 耐蚀性、耐候性材料, 使得装备的防护性能和指标贯穿装备的全寿命。

军用装备为了战场上的特殊防护需求, 外表均喷有伪装涂层, 用于隐身、防可见光、红外线和毫米波探测, 由于装备制造、涂层功能特点、涂刷工艺等原因, 装备防腐蚀性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尤其在东南沿海, 装备大都处于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恶劣气候天气下使用和保管, 使得装备表面涂层的防腐能力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因此, 装备在使用表面涂层时, 也应将涂层的防腐蚀能力一并考虑。

装备封存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装备封存期间必须进行严格监管, 以应对各种人为或气候环境变化。

负责装备封存质量的人员应全程参与封存实施的过程, 以便监督和了解封存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装备封存前的检修保养情况, 是否符合封存条件;封存方案是否适合该装备, 实施过程是否合理可靠;封存时选用的封套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封存施工的各个环节是否科学, 检验是否合格;干燥剂、气相防锈剂的用量及放置位置是否合适等。整个封存过程中, 管理人员应当认真检查并记录, 对不满足封存条件的进行相应处理。

利用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封存环境的温湿度, 出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置, 确定是封存质量出现问题的要组织启封, 排除后再次密封。

封存信息化是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封存技术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形成的一种新兴技术, 主要用于封存期间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感知、分析、传输、显示和智能处理等。随着军队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 信息化条件下尖端高薪装备的运用对装备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装备封存规模的也在逐渐加大, 同时对装备封存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现行封存技术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部队的封存需求。因此在科学合理的运用有效的先进封存技术基础上, 迫切需要建立装备封存信息化平台, 实现装备封存监控的智能化和动态化, 为装备的使用、维护及封存期间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上一篇:日本的核电劳工下一篇:多媒体中学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