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发展前景(精选8篇)
月季的发展前景 篇1
首先, 选择品种要谨慎。中国用于园林绿化的月季品种有待进一步丰富, 需要大量引进优良品种。但是, 不能把品种引进来直接就用, 因为在其他国家表现非常好的品种不一定适应中国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一个新品种, 应连续做3年以上的栽培试验, 经过仔细观察以后, 再进行推广。
其次, 加强新品种保护力度。一个新品种的获得往往要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其中不仅有育种人付出的心血, 还要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但是, 如果使用者对新品种都采取“盗版”的方式扩繁, 那么, 不仅育种人得不到回报, 育种工作将难以为继。“盗版”只会使育种人不敢再把新品种带进来, 这必然会使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所以, 只有大家都尊重新品种权, 才有利于促进中国育种事业的发展。
有关部门要加强新品种保护力度, 拒绝非法繁殖的产品, 力促产业尽快走上良性循环。此外, 在中国申请新品种保护的费用是按照国际标准来收取的, 但是新品种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有关部门应考虑尽量降低收费标准, 让更多的新品种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 尽快规范月季品种名称和等级标准。上海、河南等地, 月季的品种名称比较混乱, 同一个品种在不同地区名称往往不同。这使得产品销售十分混乱。产品要进入流通市场, 一定要有统一的名称, 最好用原名。
此外, 各地月季生产的标准不同, 造成价格差异很大。在美国, 月季种苗生产标准已经很规范, 有一级品、一级半品、二级品等不同的规格。消费者只要通过电话订购想要哪个级别的产品就可以, 无需到生产基地去看。而且, 同一级别的产品价格也不会差别很大。
切花月季的保鲜处理 篇2
一、采切与采后处理
月季的适时采切既关系到切花的质量,也关系到切花的寿命。一般都在清晨采切,此时天气凉爽,湿度大,采后损失小。对花的发育程度也有要求,一般以在花开前2天采收较好,采收过早,由于花枝发育不够充分,易产生花枝弯颈现象,影响花的开放。对花的形态要求,一般以萼片向外反折到水平以下(即反折大于90度),有1至2个花瓣微展时采切为宜。采切时间和品种也有关系,如墨西得斯,花萼反转时即可采切,红成功则需花萼反转到大于90度时采切,而索尼亚则需反转近180度时采收。不同季节对月季的采切时机也有要求,夏季花朵发育快,可比凉爽的春、秋季节适当早采。
采收后的月季应去掉下半部的叶子,参照月季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这些工作可在10℃左右的低温室中进行。分级好的月季,每20支捆成1束(俗称1扎),用塑料薄膜包好,以防花瓣相互碰撞受损。包好的月季可在低温下保存,这一过程既包含整枝分级工作,也包含去除切花的田间热工作。如果有真空预冷设备,也可在去叶分级后用真空预冷设备降温。对在田间采切的月季应迅速降温,除去田间热,这样可减轻其代谢活动,延缓衰老。
二、冷藏
月季尚无很好的储藏方法,一般只能在低温下湿藏3~7日,过长的时间将减少开花时间。有人在1~2℃下湿藏2周或用低温减压法(1333.22~4666.27帕)储藏4周,开花品质下降,瓶插开花时间仅为不经湿藏鲜花的60%。用于湿藏的水最好为酸性,每升水可加柠檬酸500毫克,花茎下部的叶片应去掉,以防叶片的多元酚化合物溶于水中而降低储藏效果,缩短瓶插开花时间。
三、瓶插液
由于月季花是一种重要切花,因此研究延长月季开花液的人很多,他们用不同品种月季试验,得到了不少瓶插液配方,但可能由于月季花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代谢类型,因而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通用瓶插液配方。以下列出一些配方仅供试用。
1. 2%蔗糖+200~300毫克/升8-羟基喹啉碳酸盐;
2. 2%蔗糖+200毫克/升8-羟基喹啉碳酸盐+200毫克/升硝酸钙;
3. 4%蔗糖+50毫克/升8-羟基喹啉硫酸盐+100毫克/升异抗坏血酸;
4. 5%蔗糖+200毫克/升8-羟基喹啉硫酸盐+50毫克/升醋酸银;
5. 2%~6%蔗糖+1.5毫摩/升硝酸钙;
6. 3%蔗糖+130毫克/升8-羟基喹啉硫酸盐+200毫克/升柠檬酸+25毫克/升硝酸银;
7. 10毫摩/升的顺式丙烯基磷酸(简称PPOH)水溶液浸泡茎基12小时,再移入2%蔗糖+300毫克/升8-羟基喹啉碳酸盐中;
8. 3%蔗糖+50毫克/升硝酸银+300毫克/升硫酸铝+250毫克/升8-H羟基喹啉碳酸盐+100毫克/升PBA[6-苯甲胺-9-(2-四氢化吡喃基)-9-H-嘌呤]。
月季瓶养易发生弯颈(花柄弯曲)现象,使花不能正常开放。引起弯颈现象既与品种有关,也和栽培管理有关。有些品种花柄细长,花开放时急遽增重,花柄由于受花重压引起弯曲。有些是因栽培管理不当引起的,如氮肥使用过多钾肥不足,水控不合理,枝条发育细弱等。有报道称,瓶插液中加入360毫克/升的硝酸钴[Co(NO3)2]或氯化钴(CoCl2)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也有人建议在开花前半个月喷施1毫摩/升的a-萘醌,可促进木质素的形成,有利于花柄的发育,克服弯茎现象。因此,选育适宜的品种与良好的栽培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树月季的培养研究 篇3
1 树状月季的优点
1.1 观赏效果极佳
从视角来看, 把可观赏的月季花朵提高到1.5m的高度, 恰好适合人们眼睛观看, 这样既不用费力仰望, 也不用低头俯视。从造型方面来看, 树状月季是人们按照美学法则加工出来的造型, 有圆球型、不等边三角型、扇面型、瀑布型、微型等造型, 表现形式上比一般月季更理想、更集中、更热烈, 也更具高层次的审美价值。从花色、花香来看, 1棵树状月季, 可以是单色, 如红、黄、粉、白等, 也可以是五颜六色。月季的品种有3万种之多, 不少品种可以高接上去, 形成树状月季万紫千红的景观。而且有些月季品种, 如茶香月季, 芬芳四溢, 香气袭人, 令赏花人陶醉。从花期来看, 在南国“此花无日不春风”, 在北国月季连续3季有花 (温室内四季有花) 。
1.2 园林用途极广
在公园、小区庭园、风景区等绿地, 树状月季均可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片植, 而且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美化功效。做草坪点缀, 花坛主景, 阳台、窗台、平台装饰, 厅内摆设, 月季都是绝好的花卉。在圣诞节、春节等节日, 月季可与时下流行的年宵花卉杜鹃、热带兰、大花蕙兰、红掌、仙客相媲美。树状月季可称得上是花卉中的佼佼者, 上品中的上品。
1.3 推广地域极广
月季在全国几乎都能推广。另外, 全国有约60个城市将月季定为市花, 这些城市自然也可推广种植树状月季。
1.4 病虫害较少
树状月季比一般月季的树冠离地面远, 因此不容易感染土壤病虫害。
2 树月季培养技术
2.1 培育
最常用的培育树状月季的方法有2种:一是把直立型、中干性强的品种修剪成小乔木状;二是通过嫁接的方法, 培育成树状月季或伞形月季, 具体做法如下:
(1) 干性强的大花月季大部分都能培养成树状月季。当壮年月季发育成一个很粗壮的基部枝条时, 通过加强管理及适当修剪, 促使其生长得挺拔强健, 待主干长到一定高度时, 摘心。在主枝上选留3~4个生长方向不同且健壮的主枝, 从基部去掉其他枝条。
(2) 嫁接法培养树状月季, 通常采用根系发达的蔷薇作砧木。选一年生健壮的蔷薇, 在离地面5cm处剪断。接穗选择干性强、长势旺、树形好、健壮充实的当年生枝条上剪取接穗, 进行劈接。嫁接成活后, 严格控制生殖生长, 直到主干养成。在以后的管理中, 随时抹除砧木上的砧芽。
2.2 修剪
月季修剪大致可分为休眠期修剪 (冬剪) 和生长季修剪 (花后修剪) 2种。
(1) 休眠期修剪 (冬剪) 。首先将枯死枝、病虫枝、交叉枝及生长不好的弱枝从基部剪除, 然后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 减口芽的方向尽量选用外芽。在冬剪时, 要注意各枝间的主从关系, 剪口与腋芽的距离应在1.0~1.5cm的地方较为适宜, 倾斜45°与芽的方向相反。
(2) 生长季修剪 (花后修剪) 。为了集中营养, 萌发新枝, 第1次开花后应及时修剪, 在枝条充实处留一壮芽剪断, 一般枝上可保留3~4个芽。剪时要注意强枝轻剪, 弱枝重剪, 以达到树形发育均衡的目的。第2次开花后修剪时要轻, 可在残花下第2片有5枚小叶的上面剪。因这时正值炎热的夏季, 采用中短截, 每个枝条留3~4个芽, 到9月下旬花朵会陆续开放, 可一直持续到霜降。随着温度降低, 月季停止生长, 进入休眠期。在这次开花后一般只把残花剪去或不修剪, 集中养分使枝条充实, 为过冬作准备, 过早修剪易引起萌发新枝, 从而使植株遭受冻害。
2.3 病虫害防治
在寒冷地区, 初冬须先灌冻水。修剪后保护越冬, 多采用适当包草、基部培土的方法。一般入冬修剪后施1次基肥, 生长季施2~3次追肥。入秋后, 停止施肥, 防止秋后徒长, 降低对霜冻的抵抗力。
2.4 解决立柱支撑问题
盆栽月季的夏季管理技巧 篇4
1 遮荫通风
盆栽月季的泥土有限, 高温天气容易晒热干透, 所以必须给月季遮荫降温。最好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把盆花放入院内树下或棚架下的通风处, 使盆花接受散射光照, 给月季创造适宜生长开花的环境条件。
2 多施肥、水
月季开花次数多, 需要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才能保证旺盛的长势。进入夏季, 其蒸发量和消耗量都大, 生长迅速, 开花期应每隔10天追施1次薄肥, 也可将豆饼、禽粪用水浸泡, 经封闭发酵后掺水作追肥, 使植株花繁叶茂, 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状态。浇水宜用晒过的水, 以减少盆土与水的温差, 如用过冷的水, 会刺激根系, 影响植株的正常发育。
3 多喷水
月季在33℃以上即处于半休眠状态, 在平均气温20~25℃时最有利于生长, 因此, 夏季除适当遮荫外, 还应多喷水, 最好在上午和下午各喷水1次, 创造湿润环境, 促进花叶生长。
4 疏枝修剪
月季开花后应在花下第3片复叶以下剪掉, 以促发壮实新枝, 及早现蕾开花。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壮枝后剪、短剪, 以促弱抑强, 促其开花整齐。长枝条修剪长度不宜超过1/2, 避免腋芽萌发迟缓。此外, 每茬留花不宜过多, 盆栽月季要进行疏花以3~5朵为宜。留花过多, 养分过于分散, 花小且影响下茬花。
5 松土除草
结合清除盆面杂草, 可用细铁丝耙, 轻轻在花盆四周破土表层, 增强盆土的疏松通气性能, 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注意划土不可过深以防伤根。
6 防治病虫害
花盆放置场地要经常用15%的生石灰水或多菌灵、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杀菌。7~8月雨季高温时是叶斑病和白粉病的高发期, 可用0.3~0.5°Be的石硫合剂喷洒, 每周1次, 共喷2~3次。6~7月发现有天牛幼虫为害, 应立即剪除有虫枝。其他食叶害虫一经发现, 应即喷药剂防治, 可杀死卵及幼虫。
月季的扦插繁殖与养护 篇5
月季别名月月红, 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品种繁多, 色艳多彩, 一般花色为红、黄、白色, 花期长且适应性强, 适合地栽、盆栽, 是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月季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其中无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芽接、压条等。而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最为简便, 可以培植出母本优良特性, 同时繁殖快、成活率高、效益好, 符合市场需求。
1.1 扦插时间
春秋2个季节都可以, 一般选择4月下旬~5月底, 或者8月下旬~10月底。秋季受昼夜温差大影响, 生长速度慢于春季扦插, 且成活率略低。由生产经验, 老枝的扦插需用冬剪枝条, 充实健壮枝条在室温中进行。
1.2 准备苗床
露地和盆栽都可以, 扦插应当选择深厚的土层、疏松的结构作为插床, 且地块的通透性好, 腐殖质含量丰富, 排水系统优良对扦插效率有明显的提高。插床可直接使用7份菜园土和3份腐叶土混合成培养土, 也可根据情况添加适量的腐熟农家肥, 以及少量的过磷酸钙作为基肥, 再根据土壤的透气性能, 适当加入火土灰, 可以有效地提高透气性能。对土壤的消毒, 可以降低扦插苗的发病率, 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后, 覆盖上塑料薄膜, 3~4天后揭膜后透气, 1周后即可扦插。
1.3 选择与修剪插穗
挑选没有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枝条, 剪去上部, 余留枝条中下部后每隔10cm剪为一段, 作为插穗。每一段留3~4个腋芽, 除去所有叶片或者仅保留顶部的1~2片叶片, 以避免水分和养分的过多流失, 使得生根枝叶生长更好控制。插穗上端剪平, 下端剪斜, 剪口尽量平滑, 更便于愈合组织的形成。嫩枝的扦插即剪即用即可, 老枝的扦插可以斜插土中, 大约与地面60°的倾角, 更利于生根。
1.4 扦插过程
扦插尽可能紧接修剪后, 保护插穗皮部。在插土上插出手指径的小洞, 放入插穗, 使得入土深度稍微没过枝条长度的一半。扦插株行距控制在10cm以上, 将插土压实, 浇透水以使插穗更好与土壤结合。
2 月季花的扦插护理
(1) 构架遮阳棚。大面积培育月季需要搭建塑料棚以调节土壤和棚内空气的温湿度, 同时, 覆盖遮阳网且遮阳网透光率为25%最佳。如果光照强烈, 遮阳网效果不够时, 可以两侧搭上挂帘来减少早晚时来自两侧的阳光照射。除了设施以外, 浇水及通风措施都可以有效调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2) 浇水。前期插穗叶片还未萌发, 7天1次, 不可供水太多。生长1个月以后, 插条生根抽枝, 耗水量大幅增加, 可以控制3~5天1次。浇水的最终指标在于土壤环境的湿度, 根据最佳水分条件和实际环境进行。湿度高就增加通风, 减少浇水量, 湿度低就增加浇水次数来调节。 (3) 除草。及时拔除杂草, 除草时需注意保护幼苗。 (4) 炼苗。插条培育半年之后要增加其通风光照量, 使其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条件, 以期得到更好的生长效果。
3 扦插后的护理
3.1 移栽
p H值为6.5~7的弱酸性土壤最适宜月季的生长, 盆栽可以在春秋2季进行, 盆土质地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即可。泥盆选用透气性好的材质, 大小根据根系发育情况决定, 常用规格为20cm口径的盆。移栽时泥土覆盖根部, 栽后缓慢用水浇透, 在阴处放置2~3天后移到向阳且通风处进行后续养护。
3.2 施肥
月季整个生育期开花多、发芽密, 因而对施肥需求较高。盆栽7~10天浇1次液肥水, 比率为10%。地栽需适当提高施肥浓度, 松土时将有机肥混合拌入土中作为基肥, 待到春季发芽时开始浇液肥水, 这样种植的月季花姿绰约、色彩艳丽、香味浓郁。
3.3 修剪
修剪对于月季枝条、开花起着关键作用。月季一般每年需修剪3次, 春季期花谢之后, 剪去残留枝条, 避免新生枝条细长纤弱, 新花期开花小数目少。夏季花期后剪去残花和上部枝条, 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 并且2次开花会艳丽饱满。12月气温开始下降, 月季逐步进入休眠期, 应根据气候环境重新修剪, 原则上留粗壮花枝, 留3个芽, 剩余全部剪去。
3.4 病虫防护
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 篇6
月季虽是喜光植物,但光线过强对花蕾发育不利。但在阳光不足处生长,枝条纤细,生长不良。月季从萌芽到开花约45 d,生长最适温度15~25℃,在次温度范围内开花大而美丽,到30℃则生长缓慢,30℃以上开花的花朵变小,花色变淡。露地栽培月季,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植株健壮,花朵微大,观赏价值高,在管理时根据不同类型,生长习惯和地理条件来选择栽培措施,栽培地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时深翻土地,并施入有机肥料做基肥。现将月季管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 修剪疏枝
到了立冬时节,月季进入休眠期,待叶片脱落以后,要对月季进行冬季修剪,把月季健壮的枝条选留下来,而且要注意主从均匀,其他的横生枝、弱枝、交叉枝、过密枝都要剪掉,选留的枝条要从基部选留3~5个芽眼,以上的枝条全部剪掉,使植株从土壤吸收大量的养分,供给修剪后留下枝条的叶芽和花芽长期生长需要。在生长期和开花期一般只进行小修,到7~8月,月季进入休眠期时再进行夏季修剪,这个时期要剪除月季残花才能使其集中养分,保持植株强壮,如不及时去掉残花,紧靠残花下的几个腋芽往往会萌发,形成弱枝,这些小枝既能消耗养分又破环株型,即使能开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采收种子的花,绝不能让残花结籽。这个时期修剪要轻,只在残花下第2片叶的上面下剪,保留第2片叶的腋芽,这是一个在生长和发育上都具有最佳优势的芽,并处于全株的优势,开的花艳而香。
2 施肥浇水
冬季是月季的休眠期,一般不浇水,防止风干和受冻。冬季施肥一般施基肥,以人粪尿掺入适量过磷酸钙施入。月季在生长期和开花期要经常施肥,这是因为月季大约相隔一个半月就要重复一次抽芽、长枝、开花的生长过程,消耗养分大,需不断供给各种养分,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通常情况下,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生长旺期则应每周施1次。孕蕾开花期施1~2次速效磷肥,伏天不施肥,入秋以后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以控制新枝生长。10月以后少施或不施肥,有利越冬。每次施追肥都要浇水,月季怕淹,不能有积水,给月季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水,浇水则浇透。
3 松土保墒
雨后及时松土,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板结。松土一般结合除草,用小铲除,破土除草,疏松土壤,增强通气性能,促进根系的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
月季的生长期和开花期是蚜虫的高发期,一般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4 000倍或用40%雨季过后用15%的生石灰或用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叶面。叶斑病、黑斑病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洒叶面。白粉病可用600倍的粉锈宁或用400倍液的退菌特,每周1次,连喷2~3次。如打药后遇雨,雨后还要及时喷洒,打药时间6~9月经常打药,控制病害的发生。也可在冬季深翻土壤,利用冬季的低温冻死越冬虫卵,也可利用冬季修剪清除越冬虫卵。
参考文献
[l]晋红疆.月季栽培管理浅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7) :281-282.
树状月季开花少的原因 篇7
1、光照不足、通风不良
月季是一种喜光的强阳性花卉, 树状月季也不例外。如果给予植株的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或过度的遮荫, 则树状月季枝条会变得细长、叶片变薄、营养积累差, 最终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开花少而小、花色暗淡、花期较短等。
2、营养不足或失衡
树状月季花具有一年多次开花的特性, 故对营养的要求也相对要高于其他花卉。在树状月季的整个生长季节中, 要适当增加追肥次数, 即在树状月季每次开花后追施1次肥, 让月季植株尽快恢复长势。在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比例搭配, 不能只追施单一的氮肥或磷、钾肥, 否则会引起植株只长枝叶或不能正常孕蕾等症状。
3、缺少合理的修剪
月季的开花习性是在1年生枝的顶端形成花芽, 所以在修剪时要通过短截来增加枝条的数量。但枝条并非越多越好, 在适当增加枝条数量的同时要调整好植株的通风、透光。这样, 既可以促使植株及时地转入生殖生长状态, 又可以适当减轻病虫的发生。在开花生长季节, 一般采取轻剪处理, 到冬季再进行回缩短截、更新。对树状月季植株根部及主干上的萌蘖要随时除掉, 否则会额外消耗较多的养分, 最终减弱植株的生长势而影响植株孕蕾开花。
4、病虫危害
由于病、虫的入侵, 树状月季植株的枝叶受损, 光合作用的有效叶面积减少, 而致使整个树势变弱。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等, 一般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洒防治。主要虫害有蔷薇三节叶峰、月季长管蚜、斜纹夜蛾幼虫等, 可用48%乐斯本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防治。
5、品种特性
树状月季开花多少还由品种特性所决定, 所以应尽量挑选多开花的品种, 如树冠是丰花月季品种则容易多开花。
6、后期不亲和
一般树状月季是嫁接培育而成的。故接穗与砧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嫁接后期不亲和的品种, 生长状态较差, 最终会影响植株开花, 有的不开花, 甚至逐渐死亡。所以, 尽量要挑选亲和品种进行培育。
浅议月季的园林应用模式 篇8
1 月季专类园
月季应用最多、最广的形式就是专类园。它可以是独立的花园, 也可以是“园中园”, 其最大优点是能够展示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开花时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景象, 同时, 也是科学研究和科普教学的好地方。例如近几年, 我国各地也建立了大量的月季园, 如:北京植物园的月季专类园、天津月季园、上海月季园、郑州月季园等。北京植物园的月季专类园作为大范围的月季园, 在自然式的总体格调下, 利用西方传统的造园手法, 以月季为主题, 结合地形和其他花草树木、山石、建筑等, 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 同时建造了一些规律式的园林小品, 如花坛、雕塑、喷泉、亭、台、水榭, 再配以花架、花廊、花篱、花隧道, 用树状月季作行道树, 采用乔灌草复层混交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月季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并保留原有古树, 设计以小见大, 融花鸟鱼水石、亭台楼阁多种景观于咫尺之间, 疏密有致、高低有序, 格调古朴典雅。
2 月季的配置方式
2.1 主景配置
以月季为主景, 配以丛植的连翘和混播草坪, 由麦冬镶边, 构成绿茵为底面的红花绿叶主景图案, 又有白花镶边相映, 并散发着芳香, 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达到春意盎然的效果, 在园林绿化配景上别具一格。
2.2 混栽配置
月季与黄杨、牡丹、美人梅、腊梅、草坪等多种植物混栽, 构成不同层次、不同物种的乔灌草混合配置。这种采用自然形态的高低相配, 错落有致, 造成姿态、花色、花季相等综合色彩配置的方式, 具有多物种, 多层次的特点和长花期, 生物多样性的复合生态型特色, 实现了生态园林效果。
2.3 附石假山配置
在公园或厅院花坛里, 月季与附石、假山相配置, 也显得自然而有趣。月季园里在入口假山上采用月季的不同品种, 与腊梅、铺地柏相陪衬, 表现出山花烂漫, 山青水秀之风光, 其景极为优美可爱。在枯树洞上, 栽植有微型月季, 表现出枯木逢春的蓬勃生机。
3 花坛、花带
巧妙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 花坛中结合其他花卉或灌木适当栽植一些茶香或丰花月季, 不但营造了持续开花的效果, 还有效地遮挡了月季因冬季修剪之后的残落景象。在路旁花坛中遍植月季花, 已经形成一条月季花街, 一年三季五彩缤纷, 争相斗艳, 月季花与苍松翠柏、高大的法桐相互衬托, 与古朴典雅、式样新颖的高楼大厦相互辉映, 呈现出雄伟壮观、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公园、风景区、广场、道路绿化带上等主要通道两侧, 将月季3~5行呈带状栽培, 可用同一品种, 形成一种色彩的花带, 也可一行用几种色彩, 由浅到深变化, 如白色、粉红色、红色品种搭配, 或白色、淡黄色、橙色、紫色等似波浪状, 在搭配色彩的同时再配香味品种更好。例如:离石地区云峰街道两侧运用月季作为花带, 上面乔木是侧柏, 下面配以时花, 花香四溢, 沁人肺腑。
4 地被
地被月季是利用低矮或匍匐生长的蔓生月季, 随着生长扩散用密集的叶和美丽的花覆盖和装饰那些粗糙不雅的地面、小山丘、下水道检修孔或陡峭的堤案等, 常用于美化公园、公路、街道及坡地, 也可用于花坛的镶边, 目前已成为园林绿化、美化环境的重要部分。地被月季在小区等应用比较广泛, 在太原城乡绿地中几乎到处可见。
4.1 花门、游廊、花架绿化
一般来说, 在公园、宾馆、风景区、疗养院等处, 为了遮住视野, 增加庭院的曲折幽美, 在入口、通道或三岔路口处, 用爬蔓状月季架设月季花门、花廊或花架等, 繁花似锦。在太原, 公园内月季花架临水而建, 初夏可以观花, 夏末可以纳凉游憩, 既美化环境, 又改善生态。
4.2 篱垣与栅栏绿化
【月季的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月季花开的经典散文08-13
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05-25
我家的月季花周记07-31
地被月季的栽培管理07-08
月季花的栽培与管理11-20
月季花的作文250字05-24
心田绽开的月季550字作文10-10
美丽的月季花作文500字12-13
月季花的观察作文600字12-06
月季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