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2024-05-26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精选7篇)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1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 它是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演变而成的艺术形式。曲艺艺术是一种“说唱艺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曲艺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 分析研究曲艺的发展过程以及创作表演规律, 明确曲艺的艺术特征, 对于曲艺的创作和表演以及曲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曲艺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呢?

一、在有说有唱中表演故事

曲艺艺术作品是演员向观众说唱故事。“说故事”和“唱故事”是曲艺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在说唱故事的过程中, 曲艺艺术常把摹拟人物、抒发感情和评说议论融入说唱之中, 从而增加曲艺的舞台艺术效果。

1. 叙述故事与摹拟人物密切结合。

曲艺在表演过程中, 为了活龙活现地塑造人物, 常采用摹拟表演。所谓摹拟表演, 就是演员代替所表演的人物, 使观众似乎真正看到了作品中的人物。曲艺演员在说唱故事的过程中摹拟人物, 使舞台艺术丰富多彩, 展示出曲艺艺术的表现能力。无论是以唱为主的大鼓还是以说为主的相声, 在表演过程中往往采用摹拟人物手法, 这可以说是曲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曲艺演员在叙事中进行摹拟, 发挥了曲艺艺术叙事与摹拟人物相结合的特点。

2. 叙述故事与抒发感情融为一体。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感染人, 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 但在此方面曲艺更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曲艺表演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提高舞台艺术效果, 在说唱过程中既要展现人物的行动, 又要表现人物的各种感情变化, 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感染人的目的。演员在表演艺术作品时, 通过自身的创造, 充分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 并用这种感情感染观众, 引起共鸣, 达到了“你哭我也哭, 你笑我也笑”的强烈的舞台效果, 从而增强所演曲目的感人力量。

3. 叙述故事与评说议论有机结合。

曲艺演员在说唱过程中, 把叙述故事和评说议论有机结合起来, 是曲艺艺术的显著特点。演员不但叙述故事, 而且还表现自已对所述故事或人物的看法, 夹叙夹议, 从而对观众进行感染和点拨, 增加舞台艺术效果。曲艺演员在表演时, 采取叙事与评论相结合, 能使观众更清楚地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这种叙事与评论相结合, 当说则说, 当议则议, 当评则评, 能够更加艺术地表现人物和事件。当然, 凡事都要适度。曲艺艺术中这种评论必须适度, 运用的时机要适当, 做到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在曲艺艺术表演中, 凡是演员评论时, 都是与叙事紧紧连在一起, 这种评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 说唱故事与评说议论有机结合是曲艺艺术的特点之一, 是与其它文学艺术形式的明显区别。

二、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灵活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为, 物质是运动的,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因而是绝对的。肯定运动的绝对性, 并不否定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就是说静止或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因而是相对的。曲艺的曲调在发展过程中也是这样。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曲艺作为一种表演艺术,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曲种自然形成一套特定的旋律和相对固定的曲调, 构成了不同的曲种形式或模式。当然, 曲艺的每个曲种都采用固定不变的曲调, 千人一腔, 万人一调, 固步自封, 固执己见, 不求进取, 不准有变化, 也是不对的。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生活是不断变化的, 固守永久不变的曲调, 不能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事物总是发展的, 曲艺的唱腔也要不断更新,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曲艺所采用的基本曲调, 虽然在总体旋律、节奏方面有所固定, 但这是相对的, 而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才是绝对的。同一曲种的曲调基本相同, 但又有丰富的变化, 把曲艺唱腔看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表现方法是片面的。曲艺的曲调相对稳定又有变化, 是曲艺的显著特点。

1. 基本曲调相对稳定。

所谓基本曲调相对稳定, 是指某曲种形成以后, 就要有一个基本曲调。也就是说无论作品的内容或唱词怎样千变万化, 它的曲调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都是采用很相近的曲调来表现。曲艺的唱腔本身具有一种较稳定的基本曲调, 或基本的形式、模式, 作家或作者在曲词的创作过程中, 应该适应基本的曲调, 否则脱轨而行, 便南辕北辙、南腔北调, 东拉西扯, 无法演唱。就是由不同演员演唱的相同曲种, 虽然在唱腔上也会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变化, 但在基本曲调中的旋律、节凑仍是十分相似的。所以说保持某一曲种基本曲调的相对稳定性, 才能显示这一曲种的特色, 使这一曲种区别于其他曲种, 更好地叙述故事, 塑造人物, 展现表演的内容, 提高舞台艺术效果。

2. 基本曲调相对稳定中又有所变化。

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变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曲艺的基本曲调是相对稳定的,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曲种的基本曲调的基本旋律、节凑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在实践中, 为了反映表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 曲艺节目的曲调又常有这样和那样的变化。演员在演唱过程中, 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舞台艺术表演的需要、自己具体的感情变化来处理所演唱的曲调。因此, 这些曲调也就随着演员的不同理解, 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作品, 两个不同的演员进行演唱, 其唱腔也不会如出一口。就是许多师承曲目, 有相对固定的曲调, 但不同的演员进行演唱, 也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变化。许多著名演员早期演唱的曲目, 到晚年再进行演唱时也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变化。所以说基本曲调相对稳定又有所变化, 是曲艺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三、演员在表演上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1. 演员的表演与文学音乐有机结合。

曲艺的表演与文学、音乐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形成一种特殊的综合艺术。曲艺表演过程中的文学与音乐, 已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和音乐演奏, 而是曲艺艺术本身所需要的文学、音乐。在曲艺的音乐方面, 它是为烘托语言而设。曲艺伴奏中的前奏、间奏等, 也是为语言服务的。例如京韵大鼓、单弦中的许多曲牌及弹词等曲种的过门之类, 实际上是为填补语言的间歇。有些曲种的伴奏, 多是把唱过的唱腔重奏一遍。曲艺中所有的音乐都是为烘托唱腔服务, 已变成曲艺艺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手机摄影影像作者情感表现与传达研究

李想 (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媒体移动设备加入了摄影摄像的功能, 这看似只是用于娱乐的附带功能当与摄影艺术相结合并可以将所拍摄的影像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时, 摄影艺术看似又将发生新的变革。而这些影像如果要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或者是完成自己的传播使命, 作者必须尝试着去通过它们实现自己的情感表现。本文的重点就在于探讨当多媒体移动设备介入影像拍摄后作者创作情感的表现与传达。

关键字:摄影;手机摄影;视觉传达

通过随身携带的多媒体设备拍摄影像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了, 但是随着网络迅速的发展和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在技术与软体支持上不断的革新, 影像的拍摄与上传分享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过程了。如果之前在摄影发展的历程中将银盐时代的摄影工艺定义成“传统摄影术”, 那麽如今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拍摄图片这种风潮逐渐开始流行恐怕大多数的数码摄影作品也将算是“传统摄影”的一部分了。不可否认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在添置了摄像头之后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摄影设备, 传统的相机唯有在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携带在身边, 而这些移动设备我们或许会因为它真正的作用无时无刻伴随在人们身边, 即使摄影功能只是一种附加, 但是我们仍然乐于使用他们去纪录一些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 或者是只是偶发性的随性拍摄下一些影像;其次网络信号的发展和使用一些社交网站逐渐称为当今人们生活节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有限网络或者是无线信号进入这类网站了解身边的朋友正在做些什么或者说正在关注着些什么, 也可以把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与网站的使用者一起分享。这两个目前已经成为大众潮流的现象直接引申出了本文想要探讨的一种全新的摄影形式:我们使用这些不属于以摄影为主要目的的设备进行拍摄, 然后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必要的修饰和后期之后上传至网络相册与身边的朋友和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不认识的使用者进行分享。这种新颖的摄影形式或许在听闻之下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我们所获得的图像或许不如先前通过专业相机所捕捉到的影像所具有的画质, 因为受众的范围之广我们所能看到的影像在拍摄与内涵上也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正如一句俗话所说:网络的力量是可怕的。当影像通过网络连接起了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之后, 我们已经不能用两个专业中独立的研究结论去概括他们所具备的创造力了。但是不得不承认, 即使设备得到了简化, 但这些影像仍然维持着在艺术层面上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联系, 值得我们对创作过程与作品的完成进行研究分析。

2. 曲艺演员表演以口语说唱为重要特征。

曲艺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曲艺艺术手段是“口语说唱”, 往往由一人或几人说演;或者由一人或几人演唱, 辅以小型乐队伴奏。曲艺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 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 在舞台表演上便体现出“一人多角”、“一人一台戏”的特点。曲艺艺术主要是以演员的说唱感染观众, 自然形成了演员表演为中枢。曲艺演员本身有很大的自主权。演员表演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舞台效果, 也是每个节目成败的关键, 曲艺演员很重视创造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表演方法。

3. 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有机结合。

观众欣赏曲艺节目离不开演员, 演员的演出也离不开观众。曲艺演员的说唱演出必须在观众欣赏下才能完成曲艺节目的艺术效果。曲艺艺术的欣赏必须在演员创造的同时进行。正是这种说唱的方式, 决定了不管讲唱什

一、新的影像拍摄方式所带来的摄影术的进化

如同在摄影术的历史中每次摄影器材有所更新的时候, 摄影作品在拍摄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也会有相应新的发展。简单的讲, 在“达盖尔摄影术”刚诞生的时候因为拍摄时暴光时间长等特点摄影更多的用于拍摄风景和静态的人物肖像, 此时正是画意摄影风潮盛行的年代;此后“溼板”摄影法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暴光所需要的时间, 这为手持拍摄像机的诞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35mm底片相机的发明让摄影术彻底摆脱了器材所带来的繁重, 我们可以携带轻便的摄影器材走出摄影棚去进行拍摄, 这让纪实摄影、战地摄影这些需要拍摄者深入到事件的进展之中成为了一种可能;而随着影像的数码化, 数码相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摄影常规, 数为摄影的各种优势受到各行各业和个人用户的青睐, 也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有趣;而通过移动设备拍摄并将影像上传至网络分享这种摄影形式的出现也会像上述那些摄影史的进化一样引发摄影风潮的变革。

碍于影像设备的硬件条件限制, 无法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像使用传统相机或者是数码相机那样得到作者所期待的画质, 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设备所能提供的影像纪录或许只是对于被摄体的形、色彩和大致的光影的简单呈现, 这是在现阶段这种摄影手法最值得诟病和饱受争议的地方, 除此之外它所带来的影像传达却是颠覆性的, 尽管早已达成共识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 每天都需要接受数不胜数的影像信息, 但是主要媒介依然是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与电视和网络新闻。其中所能捕捉到的信息大部份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所发生的事件。而其中只有网络是可以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与同时接受到该信息的受众进行互动与分享的。然而社交网络与网络相册的影像发佈与分享功能让影像的传达解除了事件与地点的限制:当获取到一张影像的同时并完成上传后,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观看到影像的网络使用者都成为了作品的受众。但问题也同时产生了, 所观看到的影像或许只是作者无心拍摄到的画面, 抑或是作者正巧在一个突

么内容的故事, 不管什么场面, 实际看到的仍是演员本身在说在唱。演唱中所出现的场景, 观众只能依靠听觉来接受。曲艺艺术中所创造的各种形象, 是在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的同时产生, 是通过演员和观众的密切合作来完成的。演员表演与观众欣赏有机结合是曲艺艺术的重要特点。

终上所述, 曲艺艺术的这三个基本特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依存, 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联系成一个整体, 就构成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

摘要:曲艺是说唱艺术, 在有说有唱中叙述故事, 塑造人物, 表达思想感情;曲艺的基本曲调要稳定, 但也要灵活变化;曲艺演员在表演上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曲艺,艺术,说唱,曲调,表演

与曲艺艺术“同行、同悟” 篇2

一、健全管理体制,保障曲艺教育开展

(一)健全机制,为曲艺教育保驾护航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行政领导任副组长、其他行政领导和相关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曲艺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曲艺进校园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将曲艺教育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处、德育办、少先队、总务处等部门定期研究曲艺教育工作,制定计划、组织检查和进行指导,并保证资金、物资到位,保障曲艺进校园工作有序进行。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对社团活动和艺术课堂进行检查和指导。

(二)完善制度,为建设曲艺特色学校提供保障

为加强对全校艺术教育的规范管理,学校先后制定了多项艺术教育工作制度,如:《彭州市西郊小学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彭州市西郊小学社团活动制度》、《艺术教师考核奖励办法》等,每项制度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从而保障了曲艺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彭州市西郊小学是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进行课程规划。学校将“曲艺进校园”纳入校本研修的范围,加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通过“同行学院”社团活动,在艺术类中开设了曲艺社团,综合类中开设了曲艺文化与欣赏。有曲艺爱好或特长的学生参加相声、快板、二胡等曲艺社团,由曲艺专业教师任社团指导老师,每周四下午参加训练;其他学生在班上由班主任老师带队,以校本教材为蓝本,学习曲艺常识和名家精品欣赏,融学习、趣味、欣赏于一体,深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组织教材编写。由德育、艺术、教学、科研、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骨干和有曲艺爱好的教师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搜集了教学及欣赏素材,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爱曲艺》。教材以“曲艺”为特色建设切入点,选择适合学生兴趣发展的校本教程(相声、快板、小品、四川清音、四川谐剧、四川连箫),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校将教材发到每位老师手里,通过组织学习,在班上对学生进行曲艺文化欣赏。

再次,落实学科渗透。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曲艺文化,如曲艺欣赏课,语文教师通过给学生介绍相声、评书,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故事;音乐老师通过搜集不同地区的鼓曲教学生演唱,老师们在课余的时候会相互交流心得与探讨教学方法,他们围绕主题,融合思想,形成了多学科间的渗透与合作。学校还在美术与体育学科内,把地方曲艺文化通过剪纸、绘画、游戏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丰富师资力量,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一)培训曲艺教师。学校选拔一批有曲艺爱好或艺术教育特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派送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曲艺素养,掌握曲艺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二)外聘专业教师。在充分挖掘本校有特长教师的基础上,学校还聘请了彭州市、成都市有一定知名度的曲艺艺术家到校担任兼职辅导员。如聘请彭州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武朝正作为学校的艺术顾问全面指导曲艺工作,聘请彭州市知名二胡演奏者何明泽老师到校指导二胡社团……在他们鼎力帮助下,学校成立了“少儿相声”、“少儿二胡”、“少儿快板”、“少儿谐剧”等曲艺社团。

(三)诚邀家长参与。学校聘请在曲艺方面有特长的家长志愿者,请他们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表演,享受亲子活动带来的乐趣。一些家长还受邀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庆祝活动、艺术节展示及比赛等表演,为学校曲艺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四)教师互助协作。“曲艺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其他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原有基础上,美术、体育、手工等社团,通过剪纸、书画、游戏等形式,融入曲艺文化。老师们从原来的被动执行变为了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和快乐体验者,使得老师对自我认识也有了重新定位,增强了教师对曲艺课程的兴趣和认识。

四、丰富活动形式,凸显曲艺教育成效

(一)拓展曲艺活动内容

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学校在每周四下午开展“同行学院”社团活动,学生选择参加艺术、体育、综合3个大类22个小类的社团,其中包括快板社团、谐剧社团、二胡社团和相声社团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自由选择兴趣小组,然后各社团负责教师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按时开展活动。

(二)搭建曲艺活动载体

学校每年举行“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每月结合各类节日举行庆祝活动,每周结合升旗仪式举行班级才艺展示。曲艺社团的成员们在各类活动中都会展露笑脸,给全校师生带来不一样的传统文化盛宴。学校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奖励,为曲艺特色学校的创建和曲艺的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彰显曲艺活动成效

近年来,“曲艺特色学校”的建设和推进,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曲艺的兴趣,让孩子们了解和亲近经典,还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学校多次参加了上级组织的艺术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加成都市、彭州市学生艺术节,获得优秀组织奖。先后选送100多名学生参加比赛,有60多名学生获奖。

通过各类比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孩子对曲艺艺术的热情和灵感,陶冶情操,提升曲艺艺术修养,也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不断完善总结,探索曲艺工作新路

(一)制度化。学校将不断完善“曲艺进校园”的工作制度,让这项工作的评估更细化,不断扩大曲艺兴趣小组的规模,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会一段曲艺表演。

(二)课程化。为让学校的活动更专业,学校要在“曲艺进校园”这一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把曲艺知识介绍、学校活动的组织、学生活动情况等内容系统化、专业化,使艺术课程、曲艺社团、活动演出三位一体;学生学习、体验、展示三位一体,让学生学得更精,学得更多。

(三)常态化。学校将把曲艺教育长期开展下去,让每个学生通过曲艺文化熏陶,都能像喜欢传唱流行歌曲一样热爱曲艺文化,让曲艺也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学校也期待有曲艺艺术天赋的学生能通过小学这段人生启蒙的滋养,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能得到更专业的学习,为曲艺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四)特色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把少儿快板、少儿二胡、少儿相声作为曲艺活动的特色项目,不断充实学生社团,毕业一批,新增一批,把现有节目作为保留节目传承下去,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少儿曲艺人才。学校还要加大宣传,到其他学校进行巡演,带动全市其他学校参与进来,让彭州教育扩大曲艺知名度,弘扬彭州曲艺文化,真正做到曲艺特色学校的特色化、示范化。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3

明清时期南京地区丝织业十分发达, 尤其是云锦, 因其精致华贵受到皇亲贵族的青睐, 被指定为皇室御用品。当时南京的织锦工人多达3 0万人, “秦淮河边机户云集, 杼声不绝。”这是当时的人记录的织造情景。由于织锦的过程十分枯燥, 织锦工人们便用哼唱和创作民间小曲的方式来驱赶织造劳动的繁重和单调。因为工人们演唱时不收取费用, 实际上是“白唱一局”, 因此南京人称之为“白局”。

南京白局的历史溯源

身处“吴头楚尾”南京人, 自古便钟爱音律。从旖旎的六朝吴歌西曲, 到明媚的明清俗曲, 灯光桨影中的秦淮河处处歌韵飘渺。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五《时尚小令》云:“嘉隆年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银纽丝】之属, 自两淮以至江南, 渐与词曲相远。”清初刘廷玑在《在园杂志》卷三中云:“小曲者如【倒板桨】、【靛花开】、【跌落金钱】, 不一而类。”据原白局曲艺团著名编剧蔡振中先生考证, 这些都是白局的常用曲调, 今名为【五更调】、【剪剪花】之类。

而我们所见到的有关白局的最早的记载, 是成书于清代乾隆末年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在其卷十一“虹桥录下”中提到了扬州清曲“渐亦消亡”, 从而演唱当时已“名扬四方”的【南京调】。而【南京调】正是南京白局的土腔本调, 又称“数板”或“新闻腔”。直到今天, 【南京调】仍然是白局的基本曲牌, 而古腔本调的出现, 说明南京那个白局在乾隆年间已从小曲演进成说唱音乐的题材样式了。

至道光年间, 白局已成为一种有故事、有人物、有说有唱、曲牌连缀的完整曲艺形式。到光绪年间, 每逢盂兰盆节, 白局便在满街传唱。编词唱新闻是白局的一大特点, 这时候的白局常常将很多当时发生的社会新闻、重大事件编成“新闻段”。民国成立后, 封建皇族被推翻, 王公贵族作为主要织锦消费者几近销声匿迹, 南京织锦坊倒闭的倒闭, 织锦工人失业的失业, 加上当局对南京地方曲目的歧视, 白局也就逐渐衰落, 许多悦耳动听的曲目曲调如断线风筝一样相继失传。

1 9 2 4年, 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恢复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南京丝绸得以远销蒙古, 丝织业又一度兴旺, 南京白局也随之恢复元气, 如江宁白局艺人史永余用白局形式演唱长篇《英烈传》, 时间长达月余而不衰。不过抗日战争爆发后, 南京丝织业再度遭受打击, 白局也即一蹶不振。

新中国建立后, 于1 9 6 0年由市总工会主席夏冰流组织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 重新将白局搬上舞台。当时白局剧团在原有的【金舵子】、【迥龙】、【数莲花】、【梳妆台】、【满江红】等曲调基础上进行改进丰富, 在乐器上又增添撞铃、七星锣等, 使得白局器乐更为多采, 还创作了《机房苦》、《毛老头配茶壶把儿》、《巧相逢》、《友谊颂》、《母女会》等一批观众喜欢的白局曲目, 从1 9 6 0—1 9 6 6年, 南京白局进入辉煌时期。香港《三笑》剧组就是在此期间采集到白局的《夸夸调》、《道情调》进行再创作的。可惜1 9 6 6年文革开始, 十年浩劫, 百花凋零, 白局再度打入冷宫。

南京白局的艺术特征

南京在人文地理版图上属于“吴头楚尾”、南北要冲。从晋代“永嘉”南渡开始, 一次次北方中原士族和平民的大迁徙, 使原本属于吴方言的南京话发生了很大变化。丞相王导带头学“吴语”, 而南京的土著吴人亦能说“晋语”。久而久之, 南北融合。直到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淮官话”, 也叫“下江官话”。从隋朝以“江东取韵”的中国第一部韵书《切韵》, 到朱元璋下旨官修的《洪武正韵》, 为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南京白局, 奠定了自己的语言风格。白局用南京方言演唱, 唱词受曲牌格律的制约, 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此外、尚有五字句、三字句相混的词格。唱词讲究押韵合辙。每段唱词需一韵到底, 篇幅较长的唱段, 中间也可以换韵。

正因为如此, 在音乐方面从六朝的吴歌西曲到明清的民间俗曲, 从南京本土的【南京调】、【鲜花调】到淮北的【泗州调】、太湖之畔的【夸夸调】 (【无锡景】) 等等, 兼收并蓄, 吴韵汉风, 形成了南京白局曲调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 因此, 白局又有“丝弦百曲”之称。白局以“南京调”为古腔本调, 此调又称“数板”或“新闻腔”, 其曲调主要分为“曲牌”和“俗曲”两大类。“曲牌”有:【梳妆台】、【杂八楞】、【剪剪花】、【叠板】、【散板】、【滚板】、【八板】、【川心调】、【满江红】、【太平年】、【银细丝】、【流水】等2 0首。“俗曲”有:【五更鼓儿咚】、【二姑娘害相思】、【闻鲜花 (即鲜花调) 】、【梆子调】、【二簧屏】、【麻城调】、【泗州调】、【如皋调】、【柳缩】、【夸夸调】、【道情】等2 2首。余则已失传。

白局的传统曲目有近百种, 其中:喜庆吉祥类有《八仙上寿》、《百鸟朝凤》等;民间传说类有《古人名》、《智斗霸王》、《吕蒙正困寒窑》等;民俗风景类有《金陵遍地景》、《金陵风俗景》、《数灯》、《机房苦》等;男女爱情类有《英台思兄》、《卖油郎独占女花魁》、《采芦蒿》等;时事新闻类有《倒城墙》、《倒文德桥》、《抢官米》、《打议员》;歌颂新风尚有《夸煤店》、《王老头配茶壶盖》等。

白局的唱腔结构属曲牌体。具体唱段又分为“单曲体”、“曲牌联缀体”和“集曲”三种。

单曲体是指单支曲牌演唱的曲目, 一般用于垫场和加唱。常用的曲牌有【满江红】、【川心调】、【银纽丝】、【剪剪花】、【梳妆台】、【八板】、【闪板】、【滚板】、【流水】、【叠落板】、【相思调】等。南京白局艺人擅于将时事新闻随编随唱, 此类曲目在演唱曲牌上均以【数板】为主, 艺人们称之为“新闻腔”。数板的唱腔结构为上下句式, 上起下落, 反复演唱。上句通常落在徵音上, 下句落在商音上。特点是旋律流畅, 叙事性强, 没有结束感。当内容告一段落或演唱者需要小憩时, 下句改用【银纽丝】结尾, 将最后一个音落在宫音上, 作为结束。

曲牌联缀体指将若干支曲牌按“引曲——过曲——结尾”的次序联缀成套曲的曲体结构形式。南京白局的曲牌联缀体大多以【满江红】作为引曲开始。【满江红】节奏舒徐缓慢, 曲调委婉细腻, 抒情性较强。唱词为长短句, 词少腔多。完整的【满江红】由五段唱词组成, 由于前三段通常用作套曲的“引曲”, 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结构, 因而被称为【满江红】。实际上, 它只是【满江红】曲牌的前半部分, 后两段则成了套曲的专用结尾曲牌【叠落板】。套曲中间的“过曲”曲牌, 最常用的为【川心调】。由于【川心调】中的“慢徵”与“清角”和【满江红】的旋律风格相近, 因而自然流畅。过曲的曲牌数目没有一定的规格, 可以是一个, 也可由数个组成, 如【银纽丝】、【梳妆台】、【夸夸调】、【剪剪花】、【流水】等。曲牌联缀体演唱的曲目篇幅较长, 多为两人演唱的长段子, 如《卖油郎独占女花魁》等。

集曲指摘取若干曲牌中的部分唱腔组成的唱段。白局的集曲在音乐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速度相对较快, 节奏感强, 长于叙事, 通常用于幽默风趣的唱段。二:不用【满江红】曲牌, 常以【八板】散唱开始, 接【闪板】后, 再接其他曲牌, 结尾用【流水】或【滚板】。在曲牌或段落间, 插上几句南京土语道白, 富有谐趣。

历史上正规的演出形式是一张四仙桌, 人多则拼两张或三张。上铺白桌毯, 摆茶瓶一对, 上插鲜花。中陈铜香炉一只, 点燃枟、速、沉、香。乐器有二胡、琵琶、月琴、小三弦、箫、笛、笙等。以枟板、皮鼓及筷、碟、酒、盅击节合柏。以后则取消了茶瓶、香炉之类, 增加了桌围, 上书“南京白局”四个大字。早期的南京白局, 其演出形式比较简单, 只有一、二把胡琴, 艺人自拉自唱。之后, 在伴奏乐器上逐渐加进了月琴、琵琶、三弦、云板、鼓板以及笙箫等, 丰富了白局音乐唱腔。

白局主要以歌唱为表演手段, 少用说白, 主唱者自击鼓板, 乐队从旁帮腔、逗白, 少则三、五人, 多则七、八人。由于过去没有女演员, 女角由男性担任, 唱“窄口” (也称“文口”) 。男角则唱“洞口” (亦叫“武口”) 。其表演上没有太大的动作, 仅以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增加感染力, 南京白局剧团成立后, 表演形式不断丰富, 从“单口”, 发展成“双口”、“群口”, 从“清音坐唱”单一形式, 增加了化妆表演的“彩唱”。

结语

南京白局已于2 0 0 8年6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名录。作为植根于南京本土的民间曲艺, 其曲调历史悠久, 依靠艺人世代口口相传而得以保存, 因此还保留着明清两代、大江南北、秦淮两岸民间俗曲的古朴色彩, 为我们研究明清俗曲和说唱音乐形式的发展, 提供一份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同时, 南京白局传统曲目中还保留了大量的方言俚语、风俗民情, 对研究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以及民风民俗等,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对南京白局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分别从其历史背景和与云锦的渊源关系、扎根民间本土的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 探索白局的传承发展之路。

关键词:南京白局,云锦,南京调,艺术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吴文科:《中国曲艺艺术论》,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2].方言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方言志》, 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3年版

[3].查双禄、赵家捷、孙玉亭等:《南京曲艺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4].李荣、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5].王宝林:《南京云锦之谜》,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年版

[6].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4

《曲韵钟鼓楼》探讨传统曲艺与现代艺术的碰撞,讲述老北京母女两代鼓书艺人一家人悲欢离合的故事的同时-也展现了鼓书这门曲艺艺术的发展与变革历程。国家一级编剧李东才因对曲艺文化的情有独钟,一直希望可以创作一部切切实实写曲艺的作品,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走访,几年磨一剑,《曲韵钟鼓楼》终于得以呈现,而导演孙哲则对于文化的解构有独到之处,其舞台作品《建家小业》荣获2014金狮奖最佳剧目奖,是现今小剧场界最炙手可热的青年导演。此二欠孙哲决意扛起文化与情怀,让更多的人关注、热爱曲艺,让曲韵飘进更多的城市。

文化冲突传统艺术何去何从

《曲韵钟鼓楼》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差异为冲突,故事描摹一波三折,情感表达不仅深沉感人,更系统全面的展示了鼓书这门古老神秘,岌岌可危的传统艺术,探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曲艺文化的传播与保留。在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科技化数字化时代迅速更迭,传统文化艺术将作为民族深厚的祭奠而散发着浓郁气质。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将会有7段原汁原昧的鼓书唱段,更为该剧创作了崭新的鼓书主题曲,融合了传统的鼓书曲调和流行音乐,古老与新潮碰撞,音乐与曲艺共存,让观众在观看精彩故事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鼓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话剧《曲韵钟鼓楼》以传承老北京曲艺传统文化、艺术为核心,将于2月26、27日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连演两场。该剧描绘了一个充满浓郁北京韵味的北京故事,导演孙哲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生活,以写实作品见长。其作品《建家小业》获得了文化部领导以及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还因其“接地气”、“有共鸣”、“向观众发出向善的邀请与感动”等特点获得央视的高度认可。

国际阵容中西方文化碰撞

在此次的演员阵容中,既有专业的鼓书艺人,院团级的老中青三代演员-同时还有外国面孔,因为故事中的女儿正是不愿继承母亲的鼓书艺术,叛逆的出国深造并嫁给了一个外国人,而他们的儿子也是痴迷于流行艺术,街舞,吉他。在戏中大家不仅能看到原汁原昧的鼓书唱段,也可以看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导演更是别出心裁的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而西方的流行音乐与东方的古韵相互碰撞也擦出了新的火花。相信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话剧作品,适合全家人一起去观看-看过之后,父母辈对于年轻一辈的孩子们所追求的流行,孩子们对于父母辈对艺术的坚持都会有全新的理解。

老北京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武汉曲艺的发展与传承 篇5

新世纪以来, 全国的曲艺发展陷入了低谷, 武汉曲艺也面临着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曲种锐减、人才稀缺、创作乏力等困境。如曾经流行一时的单弦、音韵大鼓上世纪就已消失, 湖北渔鼓、方言单口相声等明显衰落。湖北善书第一传人、84岁的蔡甸区索河镇民间曲艺家袁大昌一直为善书后继无人多方奔波。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张明智虽然仍活跃在舞台上, 但湖北大鼓始终面临接班人匮乏的问题。相比湖北大鼓的凋敝, 湖北其它三大特色曲种在今天更为沉寂。目前, 湖北曲艺界只有一个武汉市说唱团, 像道情、渔鼓、小曲、评书这些湖北传统曲艺, 说唱团都已经不再演出。越来越多的武汉传统曲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但是这种方法留下的只是影像资料和历史记录, 要让武汉传统曲艺真正生存和传承下去需要寻找更积极的应对之策。

一、武汉曲艺的市场化生存之路

从农村进入城市以后, 曲艺的演出场所日渐固定化, 多种曲艺形式在固定的演出场所行艺, 促进了艺人的竞争与曲种的发展成熟, 这是曲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特点。武汉曲艺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汉口为中心的商业水运物流有着悠久的传统, 由此带来的码头文化的兴盛是武汉曲艺繁荣的重要背景。晚清汉口不但商业发达, 而且茶馆、戏院、游乐场林立, 这些场所不但是商人、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休息、交易和帮会活动的平台, 也是形成戏曲、曲艺等表演经常性和规模性的重要阵地。以茶馆为例, 1909年武汉三镇的茶馆一共有411家, 到1933年的鼎盛期竟发展到1373家。解放初期, 武汉200多家茶馆里活跃着100余位说书艺人。旧汉口的茶馆、戏院、游乐场与曲艺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 对汉口城市文化的养成有着显著的影响。曲艺艺术的平民性, 决定了茶馆等场是它最适宜的活动阵地。但是伴随着这些场所的一蹶不振, 曲艺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大本营”。

近年来, 为振兴传统曲艺, 武汉曲艺界人士和爱好者也试图开办曲艺茶馆, 从民间挖掘潜力。比如武汉于2007年诞生了首家曲艺茶馆天乐社, 由郭德纲的师兄、天津人徐永刚勉力支撑, 因为资金投入等原因几年中辗转多处。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了固定演出场所, 老演员就有示范场所, 青年演员就有实践场所, 曲艺票友就有自娱自乐的场所, 外地游客有想看就看的场所。北京的“德云社”、周末相声俱乐部如火如荼, 作为曲艺之乡的天津有名流茶馆等多家曲艺社团, 东北赵本山以“刘老根大舞台”为据点, 掀起全国观众对“二人转”的关注热潮, 而在曲艺籍籍无名的无锡, 阿福吉祥幽默俱乐部凭借在滑稽戏小剧场对边缘艺术的小众坚守赢得受众, 迎来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这些社团的成功都依赖于固定的演出场所里坚定的专业团队始终如一的努力与投入。

由武汉说唱团开办的“都市茶座曲艺剧场”于2014年5月隆重开业, 这个以方言喜剧和宣传本土非遗艺术表演为主的小剧场为振兴武汉曲艺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以容纳170位观众的剧场配备了先进的灯光音响、化装间、录音棚等设施, 不仅可供日常演出, 也是武汉说唱团的排练场地之一。这个由专业团队打造的曲艺剧场, 不但可以通过“张明智湖北大鼓师徒专场”、“评书大师何祚欢专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观众, 进行湖北地方曲艺的展示, 还能锻炼演员, 促进创作, 打造出能走向全国的精品舞台喜剧, 是进行曲艺演出市场化探索的有益尝试。新时期曲艺表演艺术团体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地创作和表演, 还担负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语境下重新确立其作为传承曲艺血脉和保护曲艺文化核心机构全新地位的职能, 但首先是要建立能够培养观众形成观赏惯性的舞台阵地。都市曲艺最终还是要回归剧场, 以剧场演出为主, 通过面对面的传播, 通过亲身欣赏、体验和参与 , 使观众获得最为直接和真实的审美, 只有这样曲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作依托, 今天曲艺的剧场演出也显然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演出模式, 其投资、运营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 , 都应遵循着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 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以武汉说唱团为例, 演绎武汉麻将文化的方言喜剧《杠上开花》融相声、大鼓和独角戏等武汉曲艺于一体, 深受观众喜爱。这部作品的成功依赖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也离不开大胆的营销策略。为宣传这部喜剧, 团队将目标观众定位为最有经济实力的中年群体, 通过街头搭台、和行人互动打造影响, 投入大量成本做公交车身广告、武汉出租车后灯广告及街头LED大屏广告, 领导和成员们还利用个人影响力通过微博、微信、短信、QQ等自媒体对这部剧进行宣传, 最终使这部作品创下武汉市演出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录, 在短短两个月内, 连演60多场, 收入300多万元。而对贺岁剧《海底捞月》的营销, 团队又出奇招, 不但拍卖《海底捞月》的首演权, 还和武汉剧院 (演出场所) 、武汉晚报 (宣传媒体) 联合, 创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三家联手、票房分账”, 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 武汉曲艺也要顺应文化潮流, 借助现代的传媒手段, 通过上电视、下社区、进网络, 多管齐下进行传播。比如在电视台设置栏目, 播放武汉地方曲艺节目;在互联网上建立武汉民间曲艺文化保护网站, 对名家曲艺进行展示, 吸引曲艺爱好者提供个人表演视频等, 都能一定程度引起观众对曲艺的关注和兴趣。但是电视是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导致了曲艺的大面积传播, 一方面也让曲艺失去了更多的剧场舞台和观众, 所以电视媒体对曲艺的传播需要真正的创新, 要提取曲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的精华, 结合电视创作中视听语言、拍摄技巧以及编排包装的优势, 让曲艺艺术呈现新的面貌。

二、武汉曲艺内容打造之策

曲艺要扎根本土文化。曲艺的大多数曲种起源于民间, 地域性是曲艺的重要特征, 本土文化与曲艺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每个曲艺艺种都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 因为适应一方水土人们的娱乐需求而获得成长与发展。以曲艺的方言特征为例, 作为一方民俗和传统的体现, 受众总是对与自已比较熟悉或接近的语言更有认同心理和接近性心理, 这种心理还可以上升到一种文化或历史的认同。这也导致不同的曲艺艺种在不同地方的传播效果大相径庭。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融合, 曲艺赖以生存的方言载体是否还要坚守一度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

对此, 武汉说唱团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每年岁末, 快活里、武汉话、麻将等一系列武汉人熟悉的元素一定会汇聚在年底的方言喜剧大戏里, 从《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枪拍案惊奇》到《海底捞月》, 年年上演, 年年成为江城老百姓“必须”看的方言剧。但是当方言剧《海底捞月》赴上海演出时, 剧团专门推出普通话版, 聘请上海导演修改剧本, 加入许多上海方言的戏剧元素。城市的不断扩张造成了接受习惯多元的受众群, 为此曲艺创作需要进行调整, 在保持特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欣赏态势进行创作, 要坚守乡音, 但又不能够死守方言。

曲艺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土化, 并不是否定曲艺的改革创新, 立足于当下, 用现代“包袱”和现代形式征服观众, 是武汉曲艺创作“升级”的必由之路。当湖北评书中加入流行歌曲, 独角戏中添加网络笑话, 湖北大鼓结合电声乐的形式全新演绎武汉老民谣时, 也能获得很好的反响。骆玉笙在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上演唱时利用了电影银幕和LED现代设备, 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苏州评弹博物馆对传统的“评弹书场”演出进行“包装加工”, 探索出“时尚评弹”的演出方式, 拓宽了发展的渠道, 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听众。现代的曲艺表演者追求表演方式、演唱技巧、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的综合效果, 都是曲艺创演的宝贵尝试。

曲艺历来被称作“文艺轻骑兵”, 以其善于快速活泼地以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唱腔旋律从不同层面反映现实题材, 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但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 优秀的曲艺作品越来越少, 情节雷同、人物模式化和格调低俗化的作品层出不穷, 这些通过增加时尙元素、网络笑料和另类嫁接等方式进行拼凑的作品最终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反感。一部优秀的曲艺作品首先需要有艺术品位和思想性的文本, 在此基础上经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完美体现。传统的曲艺节目主要根据民间故事和传说、古典传奇小说以及民间戏曲等改编而来, 通过借古喻今, 阐发微言大义。当下的现实生活中, 有诸多的社会矛盾、世态人情可以通过曲艺作品去展示, 但是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的底层去发现和积累, 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开掘和提炼, 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去创作和打磨, 才能最终生产出打动人心、赢得观众的作品。

三、武汉曲艺的人才培养之道

曲艺事业的繁荣, 人才至关重要。据不完全统计, 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但是在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曲艺演出频率逐渐降低, 一些曲艺品种也随着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过世而消失。“北京曲艺抢救性保护工程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活动于2014年9月启动, 这次参演曲目有不少是濒危曲种, 演员中有不少“90后”。但是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曲艺事业来说, 专业人才的普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里所指的专业人才既包括曲艺创作人才、说唱表演人才、音乐伴奏人才, 也包括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等, 这些都是支撑曲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的人才。

曲艺创作人员的培养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成长路径, 其培养不仅需要普适性综合知识的建构, 还要结合曲艺行业自身特点系统学习相关的曲艺知识, 包括历史与理论, 各自曲种的表演形式与审美特点等。具体到曲艺作品的创作, 不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 鲜活丰满的人物, 还要有独特的视角、精微的感悟和隽永风趣的语言魅力, 因而在进行创作训练和实践的基本功锻造时除了需要特殊的训练, 创作人员的天赋悟性也是优秀人才打造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一部曲艺作品诞生后即便有人赏识, 创作者往往也要接受高付出与低经济效益的悖论性存在, 其探索奋斗的动力不断被冲击与消解。因此在艺术文化生态逐渐恶化的环境下, 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曲艺创作人才是难之又难的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曲艺创作人才匮乏的问题,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的改革入手, 给曲艺创作人才的培养以相应的政策通道, 提高编剧地位 , 重奖好剧本 , 这样才能不断涌现真正致力于曲艺创作的人才。

表面看, 传统的曲艺作品往往倚靠拜师学艺, 口口相传, 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 一部优秀的传统作品, 往往经历若干代艺人的努力, 不同风格流派的艺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再创作。真正好的曲艺文学是集体创作与个人创作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创作。新时代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 好的曲艺作品的创作也需要倚赖个人和集体创作的双轮驱动。武汉说唱团近10年排演了7部戏, 在武汉市场一炮而火的《活到就要活快活》基本是老一辈艺术家夏雨田的小品片段拼接, 之后的作品全部出自御用编剧李冰之手, 但李冰写戏, 一两年才拿出一部, 每一部戏都经历千锤百炼。这些戏不单单将武汉本土明星一网打尽, 还先后请来了4位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导演:武汉本地的李铁, 省里的余笑予, 北京的娄迺鸣, 台湾来的陈立华, 团队主创人员全部上阵, 封闭创作, 一起谈构思、说细节、讲故事, 之后又多次集中修改、几易其稿, 这样创作才能出一部成一部。

曲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 要面向市场, 打通与文化市场的联系, 才能真正赢得“一席之地”, 而不是逐渐沦为“非物质保护遗产”。曲艺团体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 迫切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才。当前曲艺团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经营管理和营销人才的数量少, 而且在于专业化程度低。有的管理人员由专业岗位转行而来 ,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难以对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等问题做出长远的统筹;有的营销人员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 只能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演出推销, 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策划、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这些都极大制约着曲艺团体做强做大和曲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曲艺人才的培养不单单要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 通过文艺大赛挖掘人才, 通过从娃娃抓起孕育人才, 还需要从其它行业积极引进人才, 共同打造曲艺事业。

四、结语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武汉曲艺的许多种类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在曲艺艺术普遍面临发展困境的当下, 武汉曲艺也在曲折中摸索前行。武汉曲艺团体顺应社会潮流, 依托大众媒介进行市场化运作, 立足本土化和当下现实生活进行内容革新, 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视角培养选拔人才, 最终走出一条宽阔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没有曲艺之家难成大家谁来为湖北曲艺安家?http://hb.qq.com/a/20090331/0.

[2]刘衍青:论城市演出场所与曲艺发展的关系,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旧汉口的茶馆, http://www.whfz.gov.cn/mcjg/201107/t20110708_39445.shtml.

[4]没有曲艺之家难成大家谁来为湖北曲艺安家?http://hb.qq.com/a/20090331/0.

[5]王能宪:曲艺的传承与我们的责任, q.com/a/20090331/000141.htm.

[6]洪霞.四川曲艺的根失状态与对策思考[M].四川戏剧, 2006.

曲艺艺术的发展前景 篇6

事实上, 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 他们对戏曲并非毫无兴趣。目前很多当红的流行歌手都会在歌曲中加入戏曲的元素, 而这些歌曲同样很受欢迎, 不少人还喜欢模仿这些类似戏曲的唱腔。可见, 传统的京剧对于当今的青少年仍然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 对于真正的戏曲, 很多青少年却避而远之, 这就值得思考了。我认为产生这种距离感的原因有很多。其一, 社会主流媒体对戏曲报道宣传的少, 使得青少年仅仅知道戏曲是我们的传统艺术, 但在潜意识中却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模糊印象, 他们错误地认为戏曲节奏缓慢、唱腔拖沓单一、刻板僵硬、缺少生气, 与代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格格不入。其二, 青少年接触京剧的途径比较少, 使他们无法接受正确的引导。学校是青少年最经常出现的场所, 但是在学校里很少有此类课程或活动, 比如在中学阶段的六年间, 语文课本里关于戏曲的课文只有一折元杂剧《窦娥冤》, 而且还不是精讲课, 老师在粗略的串讲之后强调得最多的是关于作者关汉卿的文学常识。这样, 古典戏曲在中学语文教学里基本上等于零。而实际上, 现在年轻的中小学教师究竟又有多少爱看传统戏曲或者能看懂传统戏曲呢?其三, 戏迷群体年龄偏大, 他们和青少年存在代沟, 共同语言较少, 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其它的一些客观因素, 就使青少年对戏曲产生了强烈的距离感。而消除这种距离感, 建立起对戏曲艺术的正确认识则成为在青少年中普及京剧艺术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戏曲艺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问题, 不是某个媒体, 某个部门单独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方方面面, 各行各业的支持和协助, 只有在全社会营造出学习传统艺术的浓厚氛围, 才能拉近戏曲艺术和青少年的距离, 使我们的国粹传承下去。

1、戏曲进课堂, 寓戏曲艺术于音乐赏析。音乐课堂的教学是一个普及戏曲教育的理想场所, 并且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明文要求让京剧走进课堂, 可见国家已经认识到京剧传承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不一定全国所有学校都要讲学京剧, 也可以让孩子们赏析其他的戏曲种类, 尤其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曲艺, 因为各地剧种都有其独到之处——京剧字正腔圆, 豫剧大气磅礴, 越剧昆曲妩媚娇柔等等。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对本地戏曲的传承, 更有利于保护我国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同时, 要青少年爱上戏曲, 不能生搬硬套, 一味地讲解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 而要先从“看热闹”入手, 逐渐上升到“看门道”的水平。可以先将戏曲中一些能引起外行人兴趣的东西先拿出来, 如京剧中的武打场面、杂技、服装、脸谱、舞蹈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青少年认识和了解京剧的切入点, 吸引他们的关注, 进而对他们进行常识性知识和艺术文化范畴上的普及。只有让青少年在对戏曲产生了兴趣, 才能逐渐引导他们慢慢学懂戏曲。为什么很多青少年都喜欢听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的起点低, 容易让人接受, 经过流行音乐的熏陶后, 很自然的又会有不少人对从前认为很无味的乐理知识感兴趣, 进而一步一步的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同样对于戏曲的认识也要遵循这样由浅入深的过程。

2、剧团进校园, 寓戏曲艺术于亲身体验。戏曲是舞台的艺术, 只有让青少年真正近距离观赏, 到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出真正的戏曲, 才能使他们有深刻的体会, 才有可能引发他们对戏曲的兴趣。近年来各地市也展开了一些“戏曲走进校园”的活动, 确实培养出了一批青年京剧爱好者, 使许多青少年从中受益, 但是如何选择剧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戏曲艺术来说, 我认为应该走经典道路, 传承经典剧目, 而不应采用现代戏。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艺术, 高度提炼、强烈夸张、鲜明节奏是戏曲艺术形式的特征。但目前的很多现代戏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传统戏曲的精髓, 完全忽视传统语言的表达, 代之以感官刺激。并且一些剧目完全是粗暴地改造传统, 不仅在形式上已经类似于话剧, 台词缺乏美感, 而且加进声、光、电等现代元素, 下起了雨、飘起了雪, 甚至牛、马、羊、骆驼都牵到了舞台上, 让人哭笑不得。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对的真正戏曲的了解, 也不利于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3、戏曲知识进图书, 寓戏曲艺术于趣味知识。青少年的读书喜好不同于成年人, 他们选择图书更倾向于趣味性、娱乐性, 所以要选择符合青少年“口味”的图书引导他们走进戏曲世界。有一本书叫《丑角为什么又叫小花脸》, 它巧妙地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在开篇就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制造悬念, 如戏曲演员为什么又叫“梨园弟子”?清朝末年梨园出了哪三怪?梅兰芳为什么要留胡子?……, 然后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 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出来。这样的讲述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 鼓励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进行了一场戏曲常识的普及教育。但是可惜的是, 这类图书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凤毛麟角。

“微时代”与曲艺的创新发展 篇7

一、微时代的特点及影响

所谓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短小精炼且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传播的方式更为便捷和广泛。

微时代的到来,增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强度。“若想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请上微博。”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字在近两年大行其道,人们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被充分利用,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微时代满足了人们从日益加快的生活、工作节奏中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不仅如此,现在“微”字几乎具有“全民参与”的广泛性,很多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微”字,评微博、聊微信、看微电影和微小说等等“微”生活方式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借助于“微”平台,艺术也越来越平民化,更多的普通受众从微平台中获取艺术信息和知识,也通过微平台,抒发他们的艺术情感,不得不说,微时代的来临缔造了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一个广泛传播的时代。

曲艺作为一门传承中华文明的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目前我们能欣赏到的曲艺表演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来传播的,而大多数人在微时代的“席卷”下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媒体接受信息,漠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所以这也可能是目前曲艺艺术发展受到制约的原因。

二、曲艺在微时代面临的问题

(一)曲艺生态的退化隐藏“失忆”的危机

地方方言是曲艺的源泉和标志性载体。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微时代、自媒体时代、读图时代社会传播环境的迅猛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由于方言的日益局限,有些新创演的地方曲种曲目,无论文本还是演唱都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语言基础。没有了多样性的方言交流平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面临着“失忆”的危机。

(二)曲艺阵地的萎缩不利于观众的培养

没有固定演出平台,无法形成常态演出机制,一些难得涌现的优秀作品却很难进入大众视线,加之微时代来临人人都是自媒体,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极大改变,在剧场进行常态化演出成本高,难以为继;而电视等传播渠道曲艺节目的减少,也让曲艺不断远离观众视线,曲艺观众的培养失去土壤、陷入困境。

(三)曲艺审美功能的弱化影响精品力作的产生

在当前曲艺创作中,普遍存在着曲艺的审美功能被忽略、遗忘甚至有意贬低的倾向。相当数量的曲艺新作是急成章的“命题作文”、“晚会选题”,流于简单化的宣教式、口号化的“八股”式表达。有的作品盲目追求对传统的所谓彻底颠覆、解构和表面化的技巧技法,远离了曲艺艺术的本体特征;有的片面强调“娱乐功能”,导致“泛娱乐化”倾向严重;有的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重拾前辈名家剔除的“伦理哏”、“荤口”、“暗臭”等糟粕,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有的一味追求“丑角”效应,把艺术表现的“丑”等同于表演形态的“丑”。

(四)曲艺人才队伍建设遭遇严峻的现实挑战

曲艺作为一个投入成本较高,经济收益和展示空间却相对较冷的艺术门类,在人才的培育上至今还保持着较为单一的师徒传承模式。这种培育模式已与时代基调相差甚远,构成了对曲艺队伍建设的一种机制性制约。一方面业内人才不断流失,一方面更多的新人又难以进入,观念的落后、机制的制约与职业精神的弱化,使曲艺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

(五)曲艺音乐创新发展面临多重难题

如何让传统曲艺贴近青年,得以传播和继承;如何让微时代的曲艺传播的更宽更远,得以繁衍和发展;如何让微时代的曲艺发展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得以壮大和弘扬,成为当下曲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傳承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曲艺发展过程中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也是曲艺至今仍然拥有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

结合微时代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快速性,说唱艺术本身的回归,立足曲艺艺术的本体,是曲艺发展过程中最应重视、尊重和保护的精华部分,也是广大曲艺工作者在艺术探索中不可偏离的道路。传统框架内的内容更新,结合老辈新辈相声人对相声的传统和创新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主题深化同时,形式、手段、载体需要得到新拓展,近年来,曲艺界对各曲种的表现方式、方法、手段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在种种纷繁复杂的声音中,曲艺家们各自用舞台实践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对于曲艺这门独特的艺术门类来讲,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挑战。

因此,在现在的曲艺创新发展中,要谋求一条良好的出口,就得善用巧用微时代的传播媒介,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发扬自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为曲艺事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机会。

四、关于“微时代”下曲艺创新发展的建议

不可置否的是,曲艺艺术从人际传播发展到大众传播,期间一直都不曾远离观众的视野,发展到如今,传统媒体的确功不可没,但问题是现代人很少有机会用自己整块的时间去静静的欣赏一两个小时的曲艺节目,现在人的时间几乎都已经“化整为零”。因此,曲艺事业要创新要发展,要扎根在曲艺沃土中不断生根发芽,就要充分利用“微”平台,让充满“乡情乡音乡韵”的曲艺曲种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继承传统,为年轻的曲艺人找到方向与自信,吸引一批怀揣着理想、怀揣着激情的年轻人投身曲艺事业,促使他们勇于借鉴和吸收艺术精髓,努力尝试新内容新形式新手段,通过“微”力量塑造不平凡的曲艺发展新面貌。

以下,本文将根据当前曲艺艺术的实际和问题,结合“微时代”的优势特点,提出几点建议:

(一)曲艺工作者借助“微平台”传播曲艺内容

nlc202309040434

对于专业的曲艺工作者来说,曲艺是美妙的,是一种从外到内喜爱的艺术,正因如此,曲艺工作者更应当肩负起弘扬和传播曲艺艺术的使命,不仅仅是专研曲艺,更要把曲艺的美妙传播出来,就如音乐一样,不是每一个人都喜爱专研,但至少每个人都会听那么几首喜爱的歌曲,歌曲借助了恰当的平台得到了传播。在这一“微时代”中,多数人都是它的“粉丝”,广阔的平台更能使曲艺艺术发光发热。曲艺艺术工作者可以将曲艺内容做成相应的微电影,可以在某一地方旅游或风光人文宣传片中,将地方曲种纳入文化特色旅游的推广之中,这样将其放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曲艺艺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美。

(二)借助“微平台”,普及受众的曲艺基础知识

娱乐化、庸俗化似乎已经是躲不过的困惑和现实,所以曲艺工作者更会不屑与对曲艺一无所知的观众进行过多沟通,而对曲艺知之甚少的观众在不了解其文化价值和底蕴的情况下,愈加不会过多接触曲艺,这就造成一种相互冲突的境况,更不利于曲艺的传承和发扬。开放的、活跃的艺术文化是应该倡导和支持的,因此,在网络发展趋势越加不可阻挡的今天,曲艺工作者更要利用好这一手段,借助“微时代”的力量,采取更多元化的方式,向现代越来越少了解曲艺的人们普及曲艺的基本知识,让人们在观看曲艺节目的时候明确传达的内容,这更有利于建立一个全民喜爱曲艺的时代。

(三)在“微时代”中继续加强传统曲种、曲目的挖掘整理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迁徙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普及,许多曲艺曲种赖以存续的土壤、语境变得狭窄。据统计,目前查明的曲种有400余种,能够在舞台上活态演出的只有几十种。因此切实加大对传统曲种、曲目挖掘整理保护的实施力度是当下最为迫切的需要。这其中首先应强调保护先行,切不可因为某种形式生存状态良好、市场前景广阔便忽视或者漠视对它的挖掘和整理,应利用好“微平台”,加大宣传和挖掘,尽快地开展全面的保护和传承;其次要确立以“人”为核心的保护模式,围绕着“人”尤其是老艺人,开展长期的采访、研究、整理,确保挖掘整理的效果。

(四)在“微时代”中持续推进创作人才的培养和精品力作的打磨

要解决创作人才的缺乏,就必须在培养方式方法上找个更好的突破口,重视如何引导创作者“接地气”,只有知道观众想要什么,才能为作品找到扎实的根基。在这一过程中,“微时代”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就像前文所提到的“要想了解当今中国的动向,上微博就知道。”这一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因此,在推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就应利用“微平台”,随时了解观众的想法,才能有益于曲艺作品的创作。同时,借助这一“微平台”,让有潜力的作品不再被束之高阁,千锤百炼真正成为“精品”,为健康的曲藝产业发展创造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殷俊、喻婷:“微时代”下市民生活习俗的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12月。

[2]蒋慧明:传播与传承——略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传媒促进传统曲艺的保护与发展。

[3]吴文科:论文艺的本质特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月。

上一篇:投标报价系统下一篇:行政管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