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保护机制

2024-05-24

信息保护机制(共12篇)

信息保护机制 篇1

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利用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活动迅速上升。

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安全漏洞, 使用病毒、木马、网络钓鱼等技术进行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 对我国的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侵害。

第二, 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技术和高端服务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在操作系统、专用芯片和大型应用软件等方面不能自主可控, 给我国的信息安全带来了深层的技术隐患。

第三, 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基础薄弱。

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差,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监管缺乏依据和标准, 安全保护措施和安全制度不完善, 监管措施不到位。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国务院147号令) 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 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003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03]27号) 明确指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 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应建立安全保护机制, 安全保护机制包括:信息安全效能评估、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评价机制、印记响应机制、安全响应技术体系、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等。

二建立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机制

本人就从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以来, 浅谈信息系统在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建立安全保护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 积极组织部署等级保护工作

1.专门成立等级保护协调领导机构成立由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网络管理组成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协调领导小组, 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理顺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信息化安全等级建设。

2.明确等级保护责任部门和工作岗位开会、下文明确等级保护责任部门,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具体到人。

3.贯彻落实等级保护各项工作文件或方案等级保护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等级保护各项工作文件或方案, 制定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机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落实等级保护工作。

4.召开工作动员会议, 组织人员培训, 专门部署等级保护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动员会议, 定期、不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并开展考核。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文件精神, 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 常抓不懈。

5.要求主要领导认真听取等级保护工作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主要领导对等级保护工作给与批示, 要求认真做好有关工作。指示责任部门做好自检、自查, 精心准备, 迎接公安机关专项检查。

(二) 认真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1.成立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单位需成立信息系统安全职能部门, 负责信息系统络建设, 信息安全, 日常运行管理。

2.制定信息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相应信息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定岗到人, 明确责任分工, 把信息安全责任事故降低到最低。

(三) 积极推进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1.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各单位需建立人员录用、离岗、考核、安全保密、教育培训、外来人员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 对新进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不定期开展考核。

2.严格执行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各单位需制定出《机房管理制度》, 加强机房进出人员管理和日常监控制度, 严格实施机房安全管理条例, 做好防火防盗, 保证机房安全。

3.建立系统建设管理制度各单位需制订产品采购、工程实施、验收交付、服务外包等系统建设管理制度, 通过公开招标, 择优选用, 提高系统建设的质量。

(四) 大力加强信息系统运维

1.开展日常信息安全监测和预警各单位需建立日常信息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提高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能力事件,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 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

2.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响应处理程序各单位需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日常安全管理责任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做好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设立安全事件报告和相应处理程序, 根据安全事件分类和分级, 进行不同的上报程序, 开展不同的响应处理。

3.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定期演练并不断完善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根据预警信息, 启动相应应急程序, 加强值班值守工作, 做好应急处理各项准备工作。定期演练预警方案, 不断完善预警方案可行性、可操作性。

(五) 有效推进信息系统等级测评和安全建设整改工作

1.制定等级测评工作计划认真制定等级测评工作计划表, 按照工作计划表, 有条不紊的开展等级测评。

2.制定安全建设整改工作计划制定安全建设整改工作计划, 根据自查结果, 对发现问题进行安全建设整改。编制整改方案, 限期完成整改计划。

3.保证等级测评工作经费优先保证等级测评工作经费的划拨、使用。

4.落实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经费保障积极落实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经费, 协调财政部门保障整改经费保障。

三不断完善等级保护自查和整改

1.组织部署等级保护自查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开专题会议, 部署等级保护自查工作。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检查表的要求, 细化各项检查指标, 落实各项指标。

2.等级保护体系建立后, 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持续性的验证方法确保信息系统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符合安全等级要求, 并且由管理部门确认信息系统能够投入运行, 这就是信息系统的认证和认可 (C&A) 。这个阶段一般由国家专门的测评认证和认可部门进行。信息安全立法、评测认证体系对等级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业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更新, 信息系统始终处在变更过程中;由于新的安全漏洞和威胁的不断出现, 信息资产也会出现新的安全脆弱点, 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状态和安全等级。所以, 用户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安全状况跟踪和监控机制。

四总结

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保障基础性工作的核心, 是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 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 尤其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获得经验教训, 树立最佳实践, 并且逐步进行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我们需要在开放、合作的前提下,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等级保护建设中去, 才能如期有效地实现信息安全保障的目标。

信息保护机制 篇2

钩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钩钩县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若干意见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钩钩县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若干意见》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一0年六月十日

钩钩县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若干意见

保护耕地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县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我县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现就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耕地保护的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方针,确保实现以下目标: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钩钩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2.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8.4065万亩;加快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优先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二、强化耕地保护政府行政主体责任。政府是耕地保护的行政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负总责。各乡镇应将耕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重要的工作内容。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

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各乡镇应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各项制度,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耕地违法违规行为。各乡镇要对辖区内耕地保护工作全面负责,落实共同责任,强化管护措施;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依法依规用地,努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不断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将耕地保护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三、明确耕地保护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各级各部门都负有参与耕地保护的监督管理责任,要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确保耕地保护取得实效。国土部门要认真执行耕地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全面履行管理职责。发改、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农业部门要强化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引导和规范耕地承包、流转及利用行为,加强耕地质量监管,防止耕地闲置、撂荒和过度利用,引导农业内部结构合理调整,稳定粮食、蔬菜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和其他关系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供给。环保部门要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予以保护,加强土壤、水体等污染防治,修复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财政部门要管好用好保护耕地的资金,确保耕地保护的投入,拟定有利于耕地保护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奖励政策。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要对破坏耕地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四、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耕地保护直接责任。依法享有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依法取得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是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主体,负有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监督承包农户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制止撂荒、闲置、转变用途及其他破坏耕地的行为。承包农户应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维持根底的农业用途,对耕地撂荒、闲置或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应予以抵制、制止或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部门举报。

五、明确耕地保护社会监督责任。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有公民、法人、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都负有保护耕地的义务,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关心、支持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耕地保护工作,加强耕地保护社会监督。对各种破坏耕地的行为,应积极抵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六、广泛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和听证、公告等形式,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公开耕地保护信息,宣扬耕地保护典型,通报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保障不同责任主体对耕地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不同责任主体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相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统筹安排各行业、各区域用地,尤其要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和布局,落实到图斑地块。各类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必须符合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

八、构建节约集约的科学用地管地机制。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供地制度和已供给制约、引导需求的要求,构建节约集

约的科学用地管地机制。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从严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除国家重大工程可暂缓外,全面落实“先补后占”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少对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占用。健全完善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按照集约利用标准管理和使用土地,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标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益。

九、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保护责任,严格考核标准。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不合格、土地管理秩序混乱、内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较多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启动行政首长问责制,对地方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责任的负责人实行问责。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与领导班子绩效评价、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建设用地审批挂钩。

十、构建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管、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多关口、网络化的耕地保护监管体系。建立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机制,国土、监察、司法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联动监管,提高对耕地保护的行政执法监管能力。建立耕地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群众举报信访制度,设置举报电话和公开信箱,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形成全社会监管保护耕地的良好局面。

十一、加大耕地保护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建设和基础工作投入,稳步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

专项资金的筹措和管理,专项用于耕地保护工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其他土地经营者加大耕地保护投入。

十二、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突出、效果明显的乡镇在用地指标计划安排上予以倾斜。整合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专项资金中原用于耕地保护的相关资金,探索建立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主要用于对承担并行使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直接补贴,以及对举报乱占滥用耕地有功人员进行奖励,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十三、加强耕地保护基础工作。耕地保护基础工作是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国土工作领导,保障耕地保护工作经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着重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工作。摸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情况,建立完善基本农田档案、保护责任书、永久性标志牌和数据库。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登记试点,将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基本农田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篇3

《意见》指出,近年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须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意见》 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意 见》提出,按照权责统一、合理补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转型发展,试点先行、稳步实施的原则,着力落实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 耕地等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任务。到2020年,实现上述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意见》明确,将推进七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保护补偿力度。二是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研究制定相关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三是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四是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以生态产品产出能力为基础,完善测算方法,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五是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生态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六是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开展贫困地区生态 综合补偿试点,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七是加快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

信息保护机制 篇4

(一) 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我国《民法通则》、《刑法》和《商业银行法》均对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作出规定。《民法通则》第99—101条分别对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作出保护规定。《刑法修正案 (七) 》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纳入刑事犯罪的范畴, 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个罪名。《商业银行法》第29条则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 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为存款人保密”是指商银行业对存款人的姓名、住址、存款金额、储蓄种类、存款次数、提取情况、印鉴以及其他各种情况都要严格的保守秘密, 不得披露。对个人储蓄银存款, 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原则是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的最基本要求, 是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存款业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 部门规章建设情况

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在其规章中针对电子银行、反洗钱及信用卡业务等方面对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作出规定。如《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52条规定:“金融机构应采取适当措施, 保证电子银行业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信息和隐私保护的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28条规定:“金融机构应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缺失、损毁, 防止泄漏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第四章以专章形式规定了信息安全, 对信息安全管理职能、信息安全级别划分和信息安全措施等作出具体规定。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第2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收集、保存、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时, 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确保信息安全, 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 应当依法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和相关信息安全。未经客户授权, 不得将相关信息用于本行信用卡业务以外的其他用途”。

二、我国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客户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缺失

1. 行政法责任缺失。

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依据《民法通则》中对个人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的规定, 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难以得到全面明确和保护。从我国现有法规来看, 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民法通则》规定了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刑法》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而在行政法层面, 对于侵犯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银行业监管法规没有适用的罚则, 监管部门也缺乏对银行违规泄露客户信息的罚则。

2. 例外规定缺失。

银行对客户个人信息的保密与保密例外是银行保密制度中并行的两大部分, 遗憾的是我国法律法规在规定银行负有保密义务的同时, 却没有系统地规定保密例外的情形, 而仅是为了执法与司法的方便, 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 分别赋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税务机关等机构在特定情形下查询、冻结和划拨银行客户资金的权力。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将基于当事人授权、社会征信及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信息公开等列为银行保密义务的例外, 不利于对银行业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的保护。

3. 监管法规缺失。

一是规定较为零散。现行银行业监管法规仅分别针对储蓄存款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等领域的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个别规定, 无法覆盖银行业提供的各类业务全流程。二是针对性不强。如《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虽然对客户信息安全管理做了一些规定, 但立法目的是加强反洗钱, 不是针对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三是原则性规定较多, 缺乏具体条款, 可操作性不强。

(二) 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的表现

1. 管理架构不健全。

目前, 部分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重点更多的仍倾向于存贷款规模、资产质量、利润等业绩指标和信用风险等常规风险管控, 而未将客户信息保护纳入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中。客户信息多头管理, 未成立专门的客户信息风险管理领导机构, 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员工风险意识较为薄弱, 基层银行业信息管理漏洞较为突出。

2. 尺度标准不一致。

由于对客户信息保护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银行业间执行情况参差不齐, 主要表现在客户信息保护的侧重点不同、客户信息使用管理制度不一致等方面。对客户信息资料处理的执行标准不一加大了外界在政策把握方面的难度, 不利于引导客户及时行使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权利, 在银行内部约束机制引发客户投诉与纠纷, 加大了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

3. 制度机制不健全。

一是系统性的客户信息保护制度缺失。调研发现, 多数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保护客户信息的关键在于上级行开发、构建信息科技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主要防范来自于外部的攻击, 而忽视内部员工行为的规范管理, 缺乏系统性的客户信息保护制度。二是事前监督制衡机制缺失。如中国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密管理办法》第29条规定了银行内部查询客户信息审核批准制度, 但并未把审批要求固化到电子化信息系统之中, 缺乏流程和环节的刚性控制, 员工可以通过业务信息系统轻易查询客户信息, 导致内部查询审批制度形同虚设。三是事后责任追究机制缺失。多数银行机构注重强调员工的保密义务, 而问责机制不明确, 责任追究不到位。

4. 人员配备不合理。

银行业信息技术管理部、公司业务部、电子银行部、个人金融部、国际业务部等部门, 都掌握了客户的大量敏感信息, 但重要岗位均有相当数量的非正式员工, 其中前台柜员、客户经理岗位中占均较高。由于非正式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 流动性较大, 易诱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违规使用、泄露客户信息, 对银行造成损失, 影响声誉形象和社会信心。

5. 合作管理不规范。

为提高市场份额、解决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等问题, 银行机构与保险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汽车经销商、担保公司、专业外包公司等服务机构的合作日益增多。但是多数银行机构没有建立并落实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制约和担责制度, 合同中为客户保密条款约束力较弱, 对第三方机构人员行为和客户信息保护的控制缺乏刚性。

三、完善我国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建议

在信息化时代, 客户个人信息泄露可能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对银行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健全法律法规, 督促银行业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 进一步完善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一) 完善制度机制。

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 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中有关公民信息保护的原则性规定, 由监管部门先行制定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保护的部门规章, 对银行客户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保密及保密例外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银行业机构对收集到的各类客户个人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 除非经过客户本人授权或法律许可, 银行业机构无权对外公布、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 也不能将这些信息用于谋取商业或其他方面的利益。二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安全, 有关安全、司法或税务部门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查询其职能范围内的银行客户个人信息。三是规范对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处罚。

(二) 完善内控机制。

银行业机构尽快完善客户个人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对客户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存储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有效保护客户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内控机制, 制定信息安全控制流程, 明确各岗位人员的保密和管理职责权限;对纸质和电子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对信息查阅、下载、拷贝实行严格的审批、登记和权限管理;强化监督问责, 定期对信息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审计和检查监督。同时,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客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确定密级, 设立保密信息专员, 完善适合客户信息需要的制度流程, 并努力实现IT系统升级, 提升过程监督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内审部门要对第三方合作机构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 对于客户信息保护不力的机构应及时终止合作, 并追究相应责任。

(三) 完善保密机制。

银行业机构加强员工保密教育, 提高员工素养, 增强员工法律意识, 严格遵守“为客户保密”的原则;落实责任制, 与员工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 与离岗人员签订安全保密承诺书;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要害部位和涉密工作人员的管理, 加强对业务外包单位及合作单位工作人员管理, 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四) 完善防控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 银行易遭受信息系统被非法入侵、传输过程中信息被非法窃取等侵害。银行业机构应对信息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风险进行评估, 加大信息技术的科技含量, 综合运用先进的防火墙、身份识别与认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第三方认证以及网络安全监控等技术并及时更新, 有效防范来自于外部的攻击, 确保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

什么是心理自我保护机制 篇5

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其功能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将要或已经陷入紧张焦虑状态时,就可借助心理自我保护机制来减轻或免除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常见的自我保护机制有潜抑、合理化(文饰)、仿同、投射、反向作用、躯体化、置换、幻想、以及补偿和升华。

潜抑是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动机压抑下去。虽然这些欲望、情感和动机设有消失,但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不会为此而紧张焦虑了。例如,某一女生近来经常与一男生在一起,于是传言四起,同学们都说他俩在谈恋爱,该女生听了深感冤枉。其实,她内心深处未必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愿望,但她理智上却无法接受“他俩在谈恋爱”这一现实,于是就将这种动机潜仰了,

合理化(文饰法)当人的动机或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或因其它而受挫时,为了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而找一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自圆其 说,当然这些理由是经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时候可起到心理保护作用。

仿同是把别人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收成为己有,并表现出来。被仿同对象总是仿同者尊敬的人或喜爱的行为特征,通过仿同来缓解个人的痛苦或焦虑,同时可借以分享他人成功的快乐

投射是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断言别人有此动机,以免除自我责备之苦。但是习惯于以投射来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往往会影响对自己的真正了解,也会影响与别人交往,因此,要恰当应用投射保护机制。

检察机关加强证人保护机制研究 篇6

一、检察机关建立完善证人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1.证人保护机制是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手段

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保障诉讼活动的良性运转。证人出庭率的高低将决定对被告人追诉活动成功与否。证人由于担心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害而不敢出庭作证或者即使出庭作证,也不能向法庭如实陈述。这将导致对被告人追诉的证据锁链无法形成,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或内心确信的程度。从而影响对被告人追诉的成功。而加强对证人人身权利的保护将改变此种现象,从而为诉讼活动的良性运转提供保障。

基于证人保护的重要性,及证人因为出庭作证遭受不法侵害现象愈发严重,无论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和判例中都对证人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形成了专门的证人保护制度。研究和借鉴这些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各地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探索

各地检察机关都积极尝试了保护刑事证人的举措,在保护刑事证人、促进审判公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累了实践经验。

2004年11月,深圳市宝安区检察院出台了全国首个《自侦案件证人保护工作规定》,在借鉴国外保护证人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将证人保护程序的启动和终止、保护责任、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和措施逐一明晰。以规定的形式对证人保护予以规范化,填补了国内证人保护方面的多项空白。2007年11月,上海市一中院启用证人屏蔽作证系统,通过特殊方式对关键证人进行保护,打消证人出庭作证顾虑。2009年3月23日,上海一中院首次启用屏蔽技术公开开庭审案,实现对证人安全的有效保护。2008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联合出台了《关于重大刑事案件证人、鉴定人出庭的若干规定(试行)》,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远程视频作证、司法机关保障证人、鉴定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等做出了规定。2009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和保护制度的司法改革任务。2009年9月,北京市西城检察院出台《刑事案件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及经济补偿工作办法》,明确了补偿的标准。2009年12月10日,一位化名吴红的证人收到西城检察院100元经济补偿款,成为第一位拿到经济补偿的证人。2011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法院提出“证人事前保护制度”,建立证人询问室(密问室),通过音频系统来完成证人询问事宜,减少证人与被告人或被害人正面接触的机会,同时将证人的有关身份情况归在副卷中予以保密,以此打消证人的顾虑。各地推出的有关保护刑事证人的举措,在保护刑事证人、促进审判公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刑事证人保护法的制定积累了实践经验。不过,这些举措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实践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依然较低。由此也可以看出,需要建立系統完善的证人保护机制,才可以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运转。

二、关于完善检察机关证人保护机制的建议

1.确立对证人的具体保护措施

证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应当从立案到审判结束(必要时可以向前或向后延伸)为证人保密。在庭审阶段可以采取出示模糊证人面部的证言录像、播放改变证人音频、模糊证人面部现场视频、运用证人编号或证人化名等方式,必要时借鉴德国的“将被告人排除于审判庭外”的措施。证人保护中心应当设立24小时证人保护电话。证人在遇到恐吓、威胁、殴打等伤害时,可以求助于该专线。收到证人的求助电话,证人保护中心应立刻派人赶赴现场处理和调查相关情况。对于危险不大、情况轻微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情况紧急、面临重大人身威胁的,应立即采用安置临时住所、贴身保护、迁移住所等保护措施。对于重大的涉黑涉恶案件,借鉴美国的“蒸发密令”,为证人建立新的身份证件,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帮助其获得工作。

2.建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

建立证人保护专门机构,有利于防止部门间相互推诿,也有利于对证人保护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增强对证人保护力度。专门证人保护机构可以集中人员、经费、技术等优势有效的保护证人和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我国应在各级检察机关设立证人保护中心。证人保护中心在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立案时即可对证人的保护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证人保护条件的证人提供保护。同时,证人保护中心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察专门负责证人保护工作,如短期贴身保护、秘密转移证人等工作。另外,证人保护中心的经费应纳入单位的财政预算,由国家承担。

3.设立证人保护的启动程序

证人保护程序可以采用依证人及其近亲属的申请或依办案单位职权两种方式来启动。证人保护中心综合考虑证人证言的重要程度、证人可能遭遇人身危险性的大小等因素做出高、中、低三种程度的保护措施。启动证人保护的时间,应当及时作出,期限应当至少从立案侦查到庭审结束,必要时可以向前和向后延伸。

4.提高办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保密意识

公安、司法机关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法律公正的态度。只有提高公安、司法机关的整体素质和保密意识,杜绝在办案中透露证人姓名和基本信息,杜绝判决书中出现证人姓名,杜绝在媒体交流时泄露证人的相关情况,才能使更多的证人愿意出来作证,才能改善证人作证的客观环境,才能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信仰。同时,对证人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要规定保密义务。在证人保护措施解除之前不得对外泄漏证人的信息。只要证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有泄密行为,不论其泄密行为是否造成不利后果,都要对其严厉惩罚。

参考文献:

[1]陈琼珂.《上海率先启用屏蔽作证系统 证人上庭现身不露脸》.《解放日报》,2009年3月25日

[2]赵丽.《浅论我国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11期

信息保护机制 篇7

正如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强调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资本市场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首先是资本筹措,集中分散资金用于生产;其次是资源配置,通过价格机制实现有限资金有效配置;再者,资本市场的信号传递功能有效降低了投资者和资金使用者之间的代理成本, 促进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中国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繁荣,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2 817家上市公司,还有诸多公司IPO在审,其规模庞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大,但不可置否,我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很不成熟,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某种程度上,资本市场实质上是信息的市场,从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来看,除非强式有效市场,否则就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我国目前还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效率不高、财务舞弊、盈余造假、粉饰报表、股价操纵、一股独大等问题屡见不鲜。不仅披露透明度差,内幕交易等使投资者受损,而且已公开的信息质量不高使投资者屡屡受损, 尤其上市公司IPO之后立即变脸现象数不胜数 ;同时 ,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疑,投资信心不足,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资本市场 有效性。 美国证券 交易委员 会前主席 阿瑟·利维特(Arthur Levitt) 曾说 :“我们强迫那些拿了投资者钱的人讲真话 ,说出所有关于企业的真相。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我们必须不留情面地加以惩罚。学者们将此过程称为对信息不对称的校正,而我们则有一个简单的名称:投资者保护。”会计信息就是“真相”的主要组成,从决策有用观来看,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是沟通公司和投资者及公众的桥梁,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

在新股发行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证监会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正在进行的《证券法》修订也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从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成立到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正式成立,以及国务院发布的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国九条”等,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不断完善,但2014年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仅为54.45分,投资者保护任重道远。

基于此, 本文旨在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基础理论出发,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并针对当前问题对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提出建议。

2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投资者保护和会计信息披露有诸多研究,相关理论也比较完善,有诸多学者对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探索, 并提出了会计信息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评价机制。

魏明海等(2007)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投资者保护功能的作用机制,是从宏观方面、市场方面、公司方面来进行的,首先,从宏观看,法律法规不同、股权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体制的特点对投资者保护和证券市场信息供给机制有重大的影响;从市场看,执行独立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证券分析师等相关的信息中介机构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提供一定的质量保障;从公司看,公司治理结构及相关内部控制框架能够监督并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 从而保护投资者。张宗新(2009)在采用标准普尔评分方法构建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后, 选取我国沪深186家上市公司构筑信息披露质量指数并实证检验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与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及价值间的相关性,以此探讨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随着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价值回归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

谢志华、崔学刚、张宏亮等(2010)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 其中会计信息与投资者保护指标就是该指数的重要组成之一,从可靠性、相关性和信息披露3方面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评价, 在其2011年的评价报告中,我国上市公司在2009—2010年会计信息质量未升反降,投资者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以上述学者为代表的北京工商大学“会计 与投资者 保护”项 目组提出 会计投资 者保护指 标体系(2014),进一步改善了原有指数 ,并对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指标体系有效的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 学者们对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制与评价体系已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尝试, 但是未对投资者保护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反作用进行系统阐释, 基于目前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不高,投资者保护不足,对会计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于形成闭合作用机制、完善互动作用认识有一定价值,进而由此提出相关建议有现实意义。

3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

3.1 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制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投资者保护问题的根源, 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目标效用函数不一致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而信息不对称加重了这一问题,由此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侵害了投资者利益,所以投资者保护主要面临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两个方面。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在于其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在这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3.1.1 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价作用

从会计的决策有用观来看, 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价作用表现在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减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向投资者提供有关资产价值的相关信息,利于投资者对资产有效估值,形成正确的投资决策,减少错误的定价的风险,防止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公司的股票价格是由投资者的预期决定的, 通常的股票定价模型就是基于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而得的。具体来说,可通过3个关键链来说明:股票价格和未来股利链,未来股利和未来会计盈余链,未来会计盈余和现行会计盈余链。 1第一条链条,是威廉—戈登模型, 股价是未来股利现金流折现值; 第二条链条,未来会计盈余是影响未来股利的重要因素,对未来的股利支付能力有指示作用;第三条链条,当前的会计盈余信息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未来会计盈余信息的预期, 投资者利用历史资料预期未来。所以, 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传递着股票的内在价值信息,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3.1.2 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

从会计的受托责任观来看, 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表现在能降低投资决策后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企业内部人即管理者进行行为约束,确保投资者的投资保值增值,获取相应投资回报。

财务会计信息记录和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活动成果, 利益相关者可以此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从而有效决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起重要作用,一方面,会计信息对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运作不可或缺,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在内部治理结构中对监督、评价契约执行效果有关键信息作用。

基于契约理论,首先,会计信息可以帮助薪酬契约的设计实施,形成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以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实现企业的控制权优化配置,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投资后基于自身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希望管理者勤勉工作, 需要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评价, 此时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对于投资者正确地评价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尤为重要。为了激励管理层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工作, 必须设计合理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合约。通常用到的激励手段是设计股票期权,即给予管理者一定的剩余收益索取权, 从而实现管理层和股东的效用函数及利益目标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管理层的业绩考核及薪酬契约的设计和实施一般以净利润等会计指标和股价为核算和评价基础,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才能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性。其次,会计信息披露也能为高管人员的变更提供信息依据,当公司的相关会计业绩指标变差时,不称职的高管人员会被公司董事会降职或解雇, 这是会计信息在极限情况下表现其治理功能。由此可知,会计信息的披露具有治理作用,会计的治理功能对保护投资者有重要意义。

3.2 投资者保护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反作用机制

会计信息披露从其定价作用和治理作用保护投资 者的利益,反过来,投资者保护的程度会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这正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企业自愿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所在。

首先, 投资者保护程度将影响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而影响资本市场有效程度。如果投资者未得到有效保护,部分投资者会通过集中控制权即“用脚投票”来维护自身利益,此时,公司的大股东作为内部人会与公司的中小投资者发生利益冲突,为了攫取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大股东有通过隐瞒不报或利润操纵、盈余管理等掠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动机, 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随之被削弱,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降低。其次,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将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如前所述,资本市场是将投资者的资金配置至企业,而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自身有信息优势,而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当投资者未受到有效保护时,会假定企业内部人有隐瞒或虚报相应会计信息的动机, 投资者会因此提高要求的投资回报率,进而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降低融资成本。再次,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赋予投资者诉讼权利, 当企业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以对此提起诉讼,进而增加企业的诉讼成本并影响企业的声誉。

从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看出,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对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 保护投资者利益非常重要,同时提高投资者保护程度,也会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认为两者相互影响,会计信息披露从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保护投资者, 投资者保护程度也影响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企业融资成本和诉讼成本,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所以针对现状,从会计治理和会计监管谈对投资者保护的建议。

4.1 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

基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投资者保护的最根本手段,企业主动发挥会计的治理功能,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在保护投资者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达到互惠双赢。

4.1.1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

(1)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规范信息披露内容,防止选择性披露避重就轻,增加公司透明度,主动、准确、及时、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是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应该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根据会计信息的重要程度,确保重要信息披露充分完整。

(2)推动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会计治理功能的要求,作为信号传递机制,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和信任,减轻逆向选择问题,降低融资成本,但是自愿性信息披露也应适度而为,过度的信息披露增加披露成本的同时也会使投资者因信息泛滥而忽略有用信息。

(3)改进信息披露的手段。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专门平台,整合证券市场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通过现代化手段,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改进信息披露方式,为投资者获取信息提供更便捷的方式。

4.1.2 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法律机制

企业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需要相应法律法规指引,尤其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自主性较大,需要出台相关管理法规,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提高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确保投资者关系管理健康有效进行。

4.1.3 发挥众多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媒体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纽带, 企业无法与每个投资者面对面交流,所以媒体参与就尤为重要,媒体监督有公正、中立、如实的优势,且影响范围广泛,尤其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结合电视报刊等媒介,切实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非常必要。

4.2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方面

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是投资者保护的最有力手段, 会计监管具有强制性, 投资者保护的程度高低直接依赖于会计监管的力度大小。

4.2.1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

严格规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关键,我国目前尽管有《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但配套的法律法规未能很好衔接,责任追究机制和补偿制度不完善,尤其民事赔偿法律法规缺乏,以致造假成本远低于所得收益,应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2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我国现在的违规处罚类型主要有公开谴责、批评、警告、立案调查、行政处罚等,公开谴责偏多,刑事民事处罚很少,且除了证监会和证交所,处罚主体还有法院、检察院、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等,政出多门,缺乏协同监管效应,威慑作用小,屡现监管盲区,应协调多方,建立多层次会计监管体系,综合法律、行政、自律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2.3 建立动态监管体系

我国的证券会计监管多为事后监管, 其滞后性往往使投资者蒙受更大损失,所以应建立动态监管体系,提高披露深度和广度,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监管体系,进行连续、动态性披露,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利用各种媒介配套建立信息传递快速渠道,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4.2.4 完善中介问责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信用评级公司、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不容忽视,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仅取决于自身, 还有赖于会计师事务所能否保持独立,投行等保荐机构能否诚信履职,中介机构是外部投资者尤其中小股东及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助手, 应加强中介机构自律,建立科学的问责机制,强化对其约束,加大连带责任处罚力度,坚决打击中介与上市公司的勾结行为。

摘要:投资者保护是证券监管的根本目标,会计信息以其价值相关性影响投资者决策,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监管工作的核心,证监会为此采取了诸多强化措施。同时,基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愈发重要,会计治理功能对投资者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反过来,投资者保护程度会进一步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本文基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基础理论,对会计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对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提出建议。

信息保护机制 篇8

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是关于确认、保护和利用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规则体系。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在内的与知识产权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等相关的所有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及其实施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可详细表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机制是指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措施, 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利。既包括国家对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等一切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制定的法律和实施细则, 也包括各种知识产权保护在具体实施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二)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机制是指通过司法途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分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和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

(三)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是指相关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知识产权进行行政管理、提供相关行政服务、依法处理各种知识产权纠纷、维护知识产权秩序的一种保护机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在国际上是通行的做法, 在大多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以司法保护为主, 行政保护是司法保护的有效补充, 但是在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 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社会相关服务机构保护知识产权。二是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自觉的保护。目前, 我国的知识产权社会服务组织主要有:专利代理机构、商标代理机构、版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状况。

(五)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

目前, 国际上产生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TRIPS协定) 的达成标志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新的国际标准的形成。而且其在历史上首次引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制性的标准, 加大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力度。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机制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尤其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 更是加快了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机制建设的步伐, 在2001年按照WTO的相关规定对《专利法》、《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对《著作权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实施2010年第二次修订的《著作权法》施行, 2012年《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草案正在征求意见并且正式启动了《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方面我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地方法规建设也在有效推进, 目前已有27个省 (区、市) 、14个较大的市制定了专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各地方法规的制定是各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 但是各地方由于对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缺乏经验, 主要还是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较为宏观地制定地方法规, 在实施细则方面还不够深入细致。

(二) 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机制和司法保护机制

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主要是通过司法途径实现, 行政执法职能主要表现在海关的边境措施, 以及贸易委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盗版、假冒等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所实施的贸易制裁等。而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则采取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的“双轨制”方式, 一旦出现知识产权纠纷, 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保护或司法保护。

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程序相对于司法程序更加简单快捷维权成本低, 同时行政查处制度具有主动性, 因此在短期内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双轨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行政人员和法官所处地位不同, 立场和利益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因此就有可能出现处理结果不一致的冲突。另外在知识产权行政查处过程中, 涉及到刑事犯罪的案件需移送公安机关, 这就涉及到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衔接问题, 行政机关在处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 有时会存在以罚代刑或怕麻烦怠于案件移送的现象。

(三) 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机制

我国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时间不长, 目前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仍处于财力、人员、知名度、权威性的积累阶段, 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入门槛低, 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小规模的、缺乏专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影响了整体服务质量, 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自觉保护不够, 许多权利人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重视不够, 未能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等, 或被侵权后报案不及时, 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困难。同时由于法律宣传不深入, 不细致, 没有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很多内容老百姓认为与自己无关, 造成社会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四)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和WTO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更多地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等新的手段来控制市场。以WTO的TRIPS协议为核心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地位而制定的, 其中较多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而相对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我国自身为了促进创新有保护知识产权的需求, 但是也需要注意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上有明显优势, 并且存在着滥用知识产权、非法垄断的行为, 造成了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

三、我国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地方性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

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本地区的地方性保护法规, 法规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细化, 并且通过总结大型展会或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 对知识产权实行长效保护。

(二) 处理好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调发展, 并逐步以司法保护为主

加大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和刑事司法机关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力度;对于知识产权纯民事纠纷应主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行政调解和行政查处制度仍可继续发挥作用, 但应受到司法监督。

(三) 完善知识产权社会保护机制

对于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机构的审批应提高门槛, 更加严格, 对于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要求。对于中介机构的日常经营, 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和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日常培训和行业自律。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 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积极帮助和教育权利人强化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有效保护合法权益。

(四) 积极参与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建设中去

我国作为一个在全球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 应当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外商投资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广泛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 提高谈判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而受损的领域, 积极争取得到发达国家的相应补偿, 从而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调整和完善中发挥作用, 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和利益。

摘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是我国实现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 我国在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问题和瓶颈。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提出相应建设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财政研究, 2012 (4) .

[2]戴琳.论我国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及行政管理机构设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 (6) .

[3]易玲.行政执法权配置多维化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J].求索, 2012 (5) .

[4]傅文园.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发展中若干问题探析[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软件保护机制研究 篇9

1 硬加密方式

常用的硬加密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被保护的软件与硬件加密锁有效的绑定到一起,比如一些重要的敏感数据、key file授权文件、加密算法等都存储到硬件加密锁中。一般根据使用CPU的不同分为普通加密锁和智能加密锁。

硬加密虽然从安全性上来说比较高,但是缺点还是比较明显:

1)对于升级、维护比较难以管理;

2)由于需要硬件设备,所以成本偏高,主要包括生产、运输、安装等成本;

3)影响用户体验,因为需要安装相应硬件的设备驱动和硬件设备。

2 软加密方式

软加密是指使用软件方法来进行各种加密保护,随着软件保护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加密技术已经出现,比如常见的:注册码保护方式、功能菜单限制保护、使用时间限制保护、采用网络验证机制、验证文件保护、反跟踪技术保护、软件加壳保护机制等。

2.1基于注册码保护机制

注册码其实就是序列号保护机制,本质为防止软件被盗版而采取的保护措施。用户通常从网络上下载一个试用版本的软件,在使用时间上有限制,如果时间过期后,就必须注册才能够继续使用,使用者必须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手机号提供给软件公司,然后软件开发公司利用用户的信息通过注册机计算出一个有效的、唯一的序列号。用户再利用计算出的序列号和用户信息输入软件中,如果信息合法那么相应的限制被取消。整个过程从数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映射关系。常见的映射关系有四种,如表1:

2.2基于菜单功能限制保护机制

基于菜单功能限制保护的软件保护机制,主要用于软件的demo版本,部分菜单功能被限制不能够使用,通常有两种方式方法一:使用版本的软件和正式版本的软件本身完全不同,使用版本的软件在菜单中对于的功能实现函数根本就没有,也就是只有正式版本中才有相应的功能处理函数。方法二:使用版本和正式版本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将功能菜单设置为非激活状态或隐藏,只有用户成功升级为正式用户后,被限制的功能才会解除。对于破解者来说,只需要想办法如何打开这些受限的菜单功能模块代码上。

2.3基于时间限制保护策略

基于时间限制的软件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总使用时间限制;2单次使用时间限制。

总使用时间限制主要是针对试用版本的软件在试用时间上的限制,比如某个软件试用期限为30天,如果用户超过软件试用期的时间,此软件用户就不能够再使用了。

第二种方式,主要是指用户单次使用试用版过程中的使用时间的限制,比如使用版本的软件单次使用的时间为20分钟,20分钟后就不停的弹出提示用户购买升级为正式用户。

2.4基于key-file文件保护机制

Key-file(注册文件保护)文件保护机制,用户不需要输入序列号或注册码等信息,充分利用文件来保存验证信息实现软件安全性保护。这种方式其实是序列号保护机制的变形,只是验证信息保存在文件中,通常key-file文件中的文件格式都是软件开发者自行定义的,从原理上来说通常与软件的配置文件(通常xml格式)有点类似。用户升级为正式用户后,软件开发者会提供一个key-file文件,你只需要把这个文件放到特定的目录安装目录下面,下次启动软件的时候会自动寻找验证用户的合法性。

2.5基于软件保护壳的保护机制

基于加壳技术的软件保护主要是对可执行文件进行加密、压缩。对要保护的软件加上一个外壳,同时PE文件任然能够正常运行。外壳程序主要负责把受保护的软件解压解密到内存中,并且控制权交还给原程序。整个过程用户不清楚也不并清楚该执行过程,并且程序的运行速度也没有明显的影响。整过过程针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3 PE文件结构

PE文件对于研究软件保护,分析、掌握可执行文件的组织结构及其执行原理是很有必要的。Windows系统中的“WINNT.H”文件中包含PE文件的详细格式,常见的PE文件包括:.EXE、.DLL、.OCX、.SYS、.COM等类型的文件。这种类型的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格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从总体上看PE文件分为五大部分:1、Dos Header;2、PE Header;3、Section Table;4、Section;5调试信息。如图1所示:

可执行文件加载器加载文件的时候,并不是一次把可执行文件一次性装入内存中,而是通过循环遍历文件的内部结构来判断那一部分的内容被映射到内存中。当文件被加载到内存中,内存和外存中的文件数据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通常可执行文件在内存映射文件中各数据块之间的相对偏移地址已经发生了改变,同时科技将内存映射文件偏移与外存文件偏移进行转换(如图2):

4 加壳软件保护模型

软件壳其实就是一段可执行代码用于防止软件被非法的使用、修改、拷贝等的程序,当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内存后,外壳程序首选获得程序的控制权,然后解压加密还原PE文件,最后把控制权交还给原PE文件。此模型除了采用代码乱序,还有加密算法和防破解的分析技术,增强了防止破解者修改程序的能力。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目前壳软件的发展现状:

1)多次加壳。从语义上来说就是对PE文件进行多次加壳,达到增强软件的保护强度。就软件保护而言,并不是加壳的次数与保护强度成正比的。

2)伪装加壳。通常通过改变文件自身的特征属性来伪装自己,从而干扰软件破解者的分析能力,如果用户没有正确的分辨出外壳的类型,破解的时候将花费巨大的资源和时间,Tricky Signer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伪装加壳工具。

3)代码混淆加壳。现在JAVA中间代码的保护就采用的这种方法,目前.net Obfuscator程序上也采用这种保护方式。

4)代码变化加壳。这种方式主要是采取合适的算法对代码进行代码变化,原程序运行的时候外壳程序就需要把乱序的原程序恢复为正常的。从静态反汇编后看到的代码全是乱序的。

4.1 加壳原理

加壳的原理:1)对PE文件各section区块压缩和加密;2)添加解密和解压程序到新的section区块中,以及添加区块头到区块表中;3)最后修改原程序的入口地址;加壳结构如图3:

4.2外壳加载

外壳的加载过程如图4:

1)保存程序的入口参数

2)获取壳要用的API地址

3)解密原程序中的所有区块的数据

4)初始化IAT

5) 重定位

6)HOOK-API

7) 跳转到源程序的入口地址

4.3基于混合的软件保护模型

常见的脱壳步骤为:首先找到可执行原程序的入口地址,再dump可执行文件的映像,从加壳后的可执行文件自身来看不管什么时候最终都要转入原程序的入口地址。由于壳技术本身的要求我们不可能隐藏入口点的地址。那么我们可以采取的方式是让脱壳者即使dump了可执行文件也没法还原程序。基于这个特性本文采用了基于混合的软件加壳保护模型,将原程序和外壳有效的混合到一起。

从图5中可以看出即使脱壳者查找到程序的入口地址,同时dump可执行文件的内存映像,也很难还原原程序文件。因为一旦把壳脱了原程序部分代码也脱掉了。这样就很难还原原代码从而达到保护软件的目的。

此模型主要是采用代码乱序的技术。此技术就是把原程序打乱,让脱壳者很难分析和破解。达到外壳和原程序相互混合的目的,增加软件的安全性。此模型除了采用代码乱序技术以外,也结合花指令技术、反-反汇编技术、以及结构化异常处理技术等来增强被分析、破解的软件保护技术。

4.3.1模型系统架构图

原可执行文件处理包括添加壳程序和可执行文件重组工程:将需要加壳的文件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去,接着对可执行文件内存映射每个相关头、区块进行处理。

外壳程序:加壳后的PE文件首先运行壳程序时候,会对原来的可执行文件进行循环校验,同时对原加密的区块数据进行解密,以及重建输入表,原程序乱序处理,最后还是跳转到原程序的入口地址。如上页图6。

此保护模型主要由加密部分、外壳部分、外壳添加部分、可执行文件处理部分构成,详细的加壳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5 结论

食安举报亟需保护机制 篇10

食品安全现在已被社会广泛关注, 食品企业的员工最清楚本企业生产过程, 企业是否实行了有违安全的行为他们是第一目击者。良心发现的员工站出来举报企业的不当行为, 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也是对企业行为的正能量约束。如果企业知错就改, 就不会对举报员工施以报复手段, 还会感谢员工的举报行为, 因为那是真正对企业前途负责。可惜能容许员工揭露自己问题的企业现在还不多见, 很多企业对媒体曝光或外部举报的行为可以容忍, 但绝容不下企业内部员工举报自己的不良行为, 认为那是员工对企业不忠诚的表现, 是“内鬼”。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揭露企业制造问题食品的内部员工不多见, 当员工决心举报的时候, 一般他都得做好不在那个企业继续干下去了的准备。

最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具体情况的, 莫过于企业内部员工本身, 如果他们因为举报企业的不当行为遭到企业报复, 社会是否有相应的机制对他们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有这样的机制, 不仅是对举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对企业的约束力也会大大加强, 企业再想制造问题食品, 就得三思而后行。因为企业行为总是难以逃脱员工的眼睛, 甚至有的企业要求员工自行生产问题食品, 员工自然对生产过程最清楚不过了。

因此, 我们呼吁有关方面尽快建立起食安问题举报者保护机制, 让举报者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北京已经出台举报者奖励政策, 尤其对企业内部员工举报企业不当行为的, 奖励幅度加大。除了奖励政策以外, 还应有系统的保护政策, 比如企业随便辞掉举报员工将受到惩罚, 将罚金用于补偿被解聘者, 并通过合适途径帮助举报员工获得新的工作机会, 等等。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 举报违法者的举报人是无需害怕的, 真正害怕的是违法者自身。如果违法者在举报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无比强势, 举报人反而是弱势群体, 那么只能说明咱们的法制还不太健全。

浅谈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篇11

关键词:中小股东;股东权益;权益保护

从我国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和公司制度以来,我国中小股东权益就屡遭侵害,即便我国现行《公司法》已在保护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但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为此,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概述及保护意义

(一)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概念

公司中的股东是指基于对公司的出资或其他合法原因,持有公司资本一定份额,依法享有股东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的人。公司中的股东大致分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两类。大股东就是持有公司股份较高且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达到控制公司地位的股东。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就是法律对公司中地位低下,影响力小,持有股份少的股东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所进行的保护。

(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意义

1.经济意义

在一个完整的公司中,中小股东虽不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其人数较多,这就会对公司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有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况且中小股东也是公司发展的主要监督者,其能很好地加强对公司控股股东的监督,加强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增强其决策中的话语权,能有效遏制控股股东为了私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

2.法律意义

保护弱势群体是法律的主要作用,保护弱者、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中小股东无论是在公司中的地位、信息来源等都处于弱势。如果缺少法律的有效制约,公司中小股东就会经常被经营者及大股东玩弄于股掌之间,因此笔者深信只有对弱势的中小股东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保护,才符合现代法律精神。

3.社会意义

目前在我国中小股东基本上都是个人股东,他们的资金来源都是自己辛苦的血汗钱,这些个人股东进入股市投资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是一种投机心理,如果得不到全面有效地维护,就会大大影响他们的投资热情,长久下去会诱发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负面影响。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能够加强人们对于法制社会的信任度,有助于法制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中小股东的权利方面

《公司法》对于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做了新的规定,特别是明确了查账权,但是这些规定不是过于原则,就是实践操作起来困难,如新《公司法》第34条规定了股东查账权等权利,但设定了诸多限制条件和障碍,且没有赋予股东可以选任检查人的权利。

(二)对于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方面

在市场经济中,中小股东是一个很庞大的团体,在公司中中小股东的人数也是最多的,但是他们由于持股数低且分散,难以凝聚也难以融合使用权利,所以需要建立一个专门保护中小股东的机构,这样才能把分散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保护其利益,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构。

三、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建议

(一)中小股东权利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应当讲求诚实信用,即所有股东都有履行诚实守信的义务。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过于宽泛,而且在现行的规定中对于大股东的诚信义务没有其他的明确规范予以辅助,这就导致现实中大股东的诚信义务空有条文而无实际规定。实际上,在公司日常活动中,中小股东往往不起实质上的作用,对公司的决定性事务无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股东因为其在公司中的实质性作用和地位往往易于滥用股东权利,不仅损害公司利益,而且对中小股东利益也侵犯。笔者认为《公司法》还需要从我国现实状况出发,明确大股东违反诚信义务的具体行为,诸如虚假出资以及内幕交易等等。当然,对于大股东违反诚信义务而对其采取民事责任追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大股东若违反了该义务,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无论该损失是公司整体利益的损失还是对其他股东个体的损失,该股东都应立即停止该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另外对于虚假出资等违反诚信义务的行为,应当在结合国外先进立法的同时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

(二)大股东权利应受到约束

目前,我国公司法在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制方面,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这明显不利于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在今后的立法中,应当考虑对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制,放宽中小股东的表决权,缩小两者的差距。当今很多国家都对大股东操纵公司事务方面作出了相应的限制规定,并且在公司章程中具体的规定或制定相应的办法。同时,在现行《公司法》中,“累积投票制度”并不是强制性条款,即公司可采用该制度,也可不采用该制度,由此中小股东权利也得不到有效地保护。所以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累计投票制度应当作为强制性规范。否则,若大股东排除该制度的适用,则累计投票制根本发挥不出其理所应有的价值。诸如集中性高、集中程度大的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更易遭受侵害,为此对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制以及投票制度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对中小股东的司法救济

为了完善中小股东的保障体系,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有益立法经验,建立我国自己的集团诉讼制度。同时,我国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代位诉讼和股东直接诉讼做出了规定,然而其规定显得过于简单。笔者认为以下事由也应当在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第一,若受侵害人提起诉讼,法律应当规定公司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参加到诉讼中;第二,原告不能私自与被告和解,和解必须由法院主持,且由法院将和解协议的内容通知其他股东;第三,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到达降低受侵害股东的诉讼难度的目的。

四、结语

目前,我国《公司法》在中小股东利益保障方面的设计还存在缺陷,随着股东权利意识的加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其也必将成为今后立法的重点。笔者始终深信,基于法律的公平、平等原则,中小股东的权益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受侵害的股东的维权道路也将不再艰难,法律终将给予中小股东一个正义和公平的生存空间,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和谐发展。

如何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篇12

1 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定义及构建步骤

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指从区域公平角度出发, 以耕地资源价值、保护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等方面为依据, 通过政府和市场手段, 来制定相关制度来调节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以保护耕地,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应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耕地保护补偿管理办公室, 通过该办公室来制定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规则, 核算相应的补偿价值标准。

耕地保护补偿管理办公室分析各区域的粮食消费水平, 测算各区域耕地需求量, 并对照各区域耕地存量计算区域耕地赤字/盈余, 以确定保护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对各区域耕地进行等级划分, 并确定区域平均耕地质量水平, 通过全国耕地面积折算系数来测算区域耕地保护补偿的面积标准。

根据耕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来综合核算耕地补偿的价值标准。

完成以上工作之后, 补偿管理办公室再确定各区域补偿的资金额, 并加强对保护补偿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2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原则

2.1 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比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要低得多各区域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将大量的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所以应通过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 来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利益, 对那些承担过多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予以经济补偿, 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区域保护耕地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

2.2 中央政府主导的原则

耕地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是完全靠市场来实现的, 通常耕地赤字区享受了耕地保护所带来的好处, 但其本身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却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体现, 必须由中央政府介入来纠正这种市场失灵现象, 靠它采取差别化的制度来调节耕地赤字区和耕地盈余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利益均衡。

2.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

不仅要强调中央在耕地资源配置和粮食安全调控中的重要性, 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耕地盈余区生产粮食必然会进入到市场, 应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大市场, 为粮食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供需信息, 加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延长粮食产业链条, 保证各区域粮食供需平衡。

2.4 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

耕地赤字区用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产品,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 如果赤字区也要实现粮食的完全自给, 则需要将经济效益高、比较优势明显的二三产业占用的耕地资源转向比较劣势明显的粮食生产上, 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所以应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出发, 实现耕地赤字/盈余区之间的优势互补, 合理配置耕地资源, 既保证粮食安全, 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笔者认为, 应该建立以下制度来保证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

3.1 经济制度

(1)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较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第二三产业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所以需要其它区域替为履行粮食生产的职责。

(2) 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制定受益地区对耕地保护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耕地赤字区对耕地盈余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以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3) GDP增长提成。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土地资源的投入, 在实现GDP增长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占用了耕地, 一些地区盲目地追求GDP增长导致了耕地非农化的代价性损失。为提高耕地占用效率, 可以实行GDP增长提成, 这样还能使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分配更公平。

3.2 行政制度

(1) 明确各区域耕地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很好的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明晰区域在耕地保护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遏制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势头。

(2) 在耕地保护中应体现区域差异。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 耕地保护应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 对那些经济发达、建设用地合理需求量大的地区, 可适当降低耕地保护率, 并通过提高耕地占用税、造地费等收费标准, 再对耕地保护量大、保护率高的地区进行财政补偿, 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实现共同发展。

3.3 技术制度

(1) 强化耕地资源的价值核算。耕地资源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 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由于后者的度量难度较大, 在实际测算耕地价值时常被忽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随着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耕地的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功能越来越被重视, 所以应纠正被扭曲了的耕地价值, 充分挖掘耕地被置于公共领域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2) 加快农用地等级划分工作。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中, 只注重补充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这主要是在实际检查验收中缺乏评价耕地质量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应加快农用地分等工作, 为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提供基础和方法依据, 强化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3.4 法律制度

(1) 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法制建设。应尽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以法律的形式加强耕地保护工作, 保障相关方面的经济利益, 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 强化地方政府违法惩处力度。应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耕地保护信息网络, 这样能动态地掌握各区域的耕地保护信息, 以便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并通过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来提高其违法成本, 约束其执行耕地保护政策。

4 结语

总之, 要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就必须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同时, 为了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还应充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并加大对此项措施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使各区域能很好地完成自己耕地保护的职责和义务。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定义及构建步骤, 并分析了其构建的原则, 最后提出了几点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朱红波.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与效率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6) .

上一篇:农村金融供给及其对策下一篇:剖宫产疤痕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