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谚语(精选3篇)
饮食谚语 篇1
维吾尔族的饮食品类, 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 主食以面食为主, 副食是肉多于菜, 以牛羊肉为主。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中, 有许多为世人称道的食品, 谚语中出现较多的食物名称主要有馕、抓饭、酸奶、肉食等。
馕:《福乐智慧》中有这样的诗句:“要为将士供给刀枪、战马、征衣、馕、盐和食物必须丰盈。”6 (2317行) 诗作者将馕与食物并列, 说明馕在食物中是为首的主食。盐对维吾尔人而言, 是纯洁的象征, 馕与盐并列, 说明馕是神圣的。《维吾尔谚语》一书中提到馕的谚语就多达29个, 从馕这个词的来源来看, 据考证, “馕”字源于波斯语, 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 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叫馕。成书于十一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收录了当时有关面制食品名称的词语就有二十三个, 据《词典》记载, 当时的馕, 就外形而言, 有薄馕、小圆馕、较厚一点的馕等品种。馕的形式多样, 名称各异。按馕的原料分有面馕和馅馕。面馕有小麦制成的白馕、大麦馕、荞麦面馕、玉米面馕、高梁面馕等。馅馕有肉馕、油馕、羊油渣馕、高梁面馕等。馅馕有内馕、油馕、羊油渣馕、甜馕、咸馕、芝麻馕、菜馕、南瓜馕、胡芦馕等等。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些有关馕的谚语:
(1) 馕未烤熟, 打馕人的衣袖已烧焦。
(2) 大馕还未烤热, 小馕已经烧焦。
(3) 肚子里有馕, 胳膊有劲。
(2) 从是总结烤馕的经验, 即烧大小不同的馕时, 时间不能一样, 否则小馕会烤焦, 而大馕还不熟。 (3) 是说吃了馕身上就有劲, 等同于汉语的“人是铁, 饭是钢”之意。 (1) 是说打馕人的艰辛。
馕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民俗密切相关, 从一个维吾尔族人生下来到死, 馕作为一种必不可缺的特殊的精神信仰伴着维吾尔族人的一生, 参与着维吾尔民族的一切民俗活动。
在婴儿仪式的宴席中就有馕, 在满月礼上女方家会烤制馕来招待男方的亲朋好友, 因为维吾尔族人结婚怀孕后一般都由女子母亲家接回家生小孩。在仪式中主人家还会准备很多 (小油馕) 来执行请来的未满7岁的小朋友, 在维吾尔族人的婚礼上抢馕是一个高潮, 新郎新娘抢着吃下两块象征着爱、融洽、甘苦共尝的盐水馕。
抓饭:维吾尔语称相传在1000多年前, 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希纳的学者, 他晚年时候身体很虚弱, 吃了很多药物也无济于事, 因此他选用胡萝卜、洋葱、大米、羊肉等做成一种饭进行食疗, 结果很快恢复了健康, 后来的人们又将抓饭的配料花样翻新, 做成了不同口味的抓饭。
(1) 黄萝卜还未备齐, 大米已焖在了锅里了。
(2) 平时家中不做熟汤面, 办事都能做熟抓饭。
(1) 说出了做抓饭所需要的主要原料:黄萝卜、大米、清油、肉、皮芽子。 (2)
酸奶:维吾尔族在食物中对奶制品也很重视, 这是因为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习惯。鲜乳制品有牛、羊、马、骆驼奶等。此外还将鲜奶制作成酸奶、奶皮子、酸奶疙瘩、酥油、奶酪等。
(1) 贫寒之家做不成酸奶子。
(2) 喝酸奶子烫过嘴的, 喝酸奶子也要吹一吹。
(1) 是说贫寒的家庭有了牛奶烧开了就喝光了, 就算是能留下一些做酸奶, 还未等奶发酵好肚子一饿又喝光了。 (2) 是说烧好的牛奶一般要趁热喝, 酸奶只能凉了喝, 而喝热奶时烫嘴, 见了酸奶也要谨慎小心地吹一吹, 就是“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之意。”
杂碎:维吾尔人过节、婚丧嫁娶、男孩割礼、老人祭口、接待尊贵客人等都要宰羊, 除了吃肉外, 内脏头蹄都由各家主妇做成杂碎、面肺子、米肠子当饭食用, 所以杂碎也是维吾尔族饮食之一。
(1) 今天的羊肺子, 肫过明天的羊尾油。
(2) 心肺已尽, 只剩喉管。
(1) 是说与其等到明天才能吃上肥肉, 不如今天就能吃上羊余碎, 喻指宁可得到眼前的利益, 不求得到今后的实惠。
肉食:维吾尔族对肉的食用方式大体分为两种, 炖肉和烤肉。烤肉也可分为2种, 一是烤全羊, 一是用扦子烤的肉串。
(1) 廉价的肉炖不出好肉汤。
(2) 有钱在戈壁滩上喝到鲜肉汤。
(3) 既不烧坏扦子, 又不烧焦肉串。
(1) 是说便宜没好货; (2) 是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3) 是说烤肉时时间不宜太短, 否则肉会烤不熟;但也不能过长, 否则肉会糊, 扦子也会烧着, 以前是使用木扦。要烤得恰到好处, 以此来比喻两全齐美或不偏不倚。
其他面食:
包子、馄饨、搅团
维吾尔族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 除了馕之外, 还有包子、馄饨、搅团、拉面等等, 其中较有特色的要数包子了:
(1) 湖中煮饺子, 戈壁蒸包子。
(2) 蒸包子放洋葱, 烤包子放盐, 从眼里自己的恋人像天仙。
(1) 是说蒸包子的方法, 包子在笼中的间距要宽些, 否则不易蒸熟。
(2) 说出了包子的种类, 有蒸包子和烤包子。 (喻指情人眼里出西施)
通过对维吾尔族谚语的简介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馕、奶、肉及其他一些面食在维吾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基于他们在生产方式上的饮食文化, 即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的同时兼营园艺业、畜牧业有直接关系。
参考文献
[1]《现代维吾尔语》, 陈世明, 廖泽余,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
[2]《维吾尔族谚语》, 黄荣祥,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4年8月
[3]《中国新疆民俗》, 楼望皓,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3年5月
[4]《从维吾尔熟语看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 王德怀,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7年第一期
[5]《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食品——馕的基本解读》, 热莎拉提.玉苏普
饮食谚语 篇2
一、强调了饮食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人生万事, 吃饭第一”、“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几句在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谚语, 认为吃饭问题是国计民生中最大的事情, 强调饮食关系民生, 在民众生活中事关重大。除此之外, 民间还有“人是铁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七天不吃饭, 便要饿死”、“三日不吃倒在床, 七日谷水不进见阎王”等谚语, 都说明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醒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想拥有健康的生活, 首先就要重视饮食。
二、合理饮食习惯与饮食禁忌
健康和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从先秦道家“吐故纳新”的“导引”气功, 到封建社会达官贵人的服食养生, 再到社会民众普遍的饮食养生观念, 健康益寿的饮食养生思想一直贯穿于我们的饮食历史的始终。而从科学与否的饮食习惯, 到食物的宜忌, 再到烟酒伤身的利害, 健康养生的食育思想也包涵和体现在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且从反映饮食各方面的成语民谚中表现出来。
1. 要想健康生活, 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人体要健康, 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看似烦琐而重复的生理活动, 其实包涵了非常多的学问在里面。因此, 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 并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中国民间有许多强调合理饮食的谚语, 如: (1) 教导人们吃饭要细嚼慢咽, 要保持认真的饮食态度。体现这方面食育思想的谚语有:“吃饭不要闹, 吃饱不要跳”、“食不语, 睡不言”、“若要身体棒, 饭菜嚼成浆”、“吃饭慢慢吞, 赛过吃人参”、“吃得快, 咽得慌, 伤了胃又害肠”、“饥不暴食, 渴不狂饮”等。 (2) 注意饮食卫生, 才能身体健康。谚语“寒从脚上起, 病从口中入”就时时在对我们敲响注意饮食卫生的警钟。有关饮食卫生食育思想的谚语还有:“预防肠道病, 吃喝要干净”、“吃瓜果, 要去皮, 吃了才不坏肚皮”、“喝茶不洗杯, 阎王把命催”等。 (3) 主张饮食有节制, 才能保健康。首先, 是主张饮食定时定量食育思想的谚语:“吃喝定量, 身体强壮”、“食多伤胃, 忧多伤身”、“饮食贵有节, 锻炼贵有常”、“美酒不过量, 好菜不过食”、“食多伤身, 气大伤神”、“贪吃贪睡, 添病减岁”、“少吃多滋味, 多吃坏肚皮”、“饭吃八成饱, 到老肠胃好”、“暴饮暴食易生病, 定时定量保安宁”、“少食为健康之本, 纵口为百害之首”、“宁可锅中存放, 不可肚子饱胀”、“若要百病不生, 常带饥饿三分”、“每餐少三口, 饭后百步走”、“饿鬼饱食, 顷刻命丧”、“狂饮伤身, 暴食伤胃”、“食不过饱, 饮勿过量”、“按时饮食, 身必无疾”。其次, 主张晚餐减少食量的食育谚语:“夜饭减一口, 活到九十九”、“早吃好, 午吃饱, 晚吃少”、“人愿长寿安, 要减夜来餐”等。 (4) 运动有助于食物消化的食育谚语:“饭后走百步, 永不进药铺”、“饭后百步走, 能活九十九”、“吃饭少一口, 饭后走一走”等。 (5) 关于伤食症结治疗的食育谚语:“伤食不用医, 饿到日沉西”。
2. 生活中也有一些关于饮食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的食育谚语:
“甜言夺志, 甜食坏齿”、“吃药不忌嘴, 跑断大夫腿”、“嗜味纵口, 必致伤生”、“贪多嚼不烂, 胃病容易犯”、“莫饮卯时饭, 莫食酉时酒”、“好饭莫饱, 饭后莫跑”、“饮了空腹茶, 疾病身上爬”、“多吃咸盐, 少活十年”、“隔夜茶, 毒如蛇”等。我们要在生活中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重视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个一日三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健康的饮食则为我们提供了革命的原动力。此外, 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吸烟嗜酒有害健康的食育思想的民间谚语。如“饭后一支烟, 害处大无边”、“饮酒不节, 杀人顷刻”、“酒多伤身, 气大伤人”、“酒要少吃, 事要多知”、“酒是穿肠毒药, 色是刮骨钢刀”、“酒色祸之媒”、“饮酒乱性”、“一分醉酒, 十分醉德 (意即:大醉有损于德) ”、“烟酒不分家, 害了你我他”、“不嗜烟, 少饮酒, 病魔见了绕道走”、“戒烟限酒, 健康长久”、“一生身体强, 烟酒不要尝”、“勿贪意外财, 不饮过量酒”、“药不治假病, 酒不解真愁”、“喝了粥, 尿多;喝了酒, 话多”、“戒酒戒头一盅, 戒烟戒头一口”等。
三、食疗与食补的养生食育思想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 药补不如食补”, 传统中医很早就主张利用食物的营养来治疗或预防疾病, 进而延缓衰老, 延年益寿。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又能治病养身, 这种既方便又实惠的养生方法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而且因为制作材料的丰富, 方法简单, 而被不断的发扬光大, 有关饮食治病养生食育思想的谚语数量众多。
1. 关于一些调味食料与健康养生的食育思想:
葱姜蒜以及油盐、酱醋等食品调料, 不仅能够调和美味, 而且具有很好的疗病和保健效果, 反映该思想的谚语有“鼻子不通, 吃点大葱”、“大蒜是个宝, 常吃身体好”、“晨吃三片姜, 如喝人参汤”、“只要三瓣蒜, 痢疾好一半”、“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用医生开药方”、“冬吃生姜夏吃蒜, 有病不用背药罐”、“女子三日不断藕, 男子三日不断姜”、“上床萝卜, 下床姜”、“早喝盐水胜参汤, 晚喝盐水如砒霜”、“多食一点醋, 不用到药铺”。
2. 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素食的营养与治病养生的食育谚语。
如:关于蔬菜与养生:“蔬菜是个宝, 餐餐不可少”、“三天不吃青 (菜) , 两眼冒金星”、“蔬菜是一宝, 赛过灵芝草”、“萝卜就热茶, 气得大大夫满街爬”、“萝卜出了地, 郎中没生意”、“吃了十月茄, 饿死郎中爷”、“胡萝卜, 小人参;经常吃, 长精神”、“白菜萝卜汤, 益寿保健康”。水果与养生食育:“常吃大枣, 抗癌防老”、“苹果每日啖, 不用去医院”、“一日三枣, 长生不老”、“萝卜杏仁干姜梨, 治咳有效不求医”、“核桃是个宝, 补肾又健脑”、“绿豆甘草, 磨粉调服, 能解百毒”、“酸枣桑葚汤, 安眠帮大忙”、“若要不失眠, 煮粥加门莲 (去皮心) ”、“韭根韭叶, 散瘀活血”、“鲜藕止血, 熟藕补血, 妇女产后禁生冷, 唯独不忌藕”、“猪胰淡菜汤, 消瘿润发不尿糖”、“热天一块瓜, 胜如把药抓”、“紫苏一枝花, 散寒不离它”、“老翁目不瞑, 长年食决明”、“鼻子爱出血, 赶快吃藕节”、“冬瓜黄瓜西瓜皮, 消肿无须他药医”等。豆类与养生的谚语:“豆豉不起眼, 能防脑血栓”、“宁可无肉, 不可无豆”、“夏天一碗绿豆汤, 解毒去暑赛仙方”、“吃肉不如吃豆腐”、“豆腐配海带, 常吃保健康”等。
3. 关于五谷杂粮营养全面保健康的养生食育谚语:
“粗粮杂粮营养全, 既饱身体又省钱”、“吃米带点糠, 一家老小都安康”、“吃全杂粮不生病”、“人参一斤, 比不上糙米一升”、“滚粥三碗, 遍身都暖”、“稀饭烂粥不伤人”等。
4. 关于饮食与美容纤体的谚语:
“蔬菜水果都是宝, 天然美容不可少”、“百合加绿豆, 消斑不用愁”、“少年白头发, 首乌能治它”、“饭前喝汤, 苗条健康”、“黄瓜丝瓜加番茄, 美容不找郎中爷”、“合理饮食形体美, 游泳减肥效更佳”等。
5. 关于荤素搭配, 汤与饭搭配健康养生的食育谚语:
“荤素搭配, 长命百岁”、“一把蔬菜一把豆, 一个鸡蛋加点肉”、“宁可食无肉, 不可饭无汤”、“吃面多喝汤, 免得开药方”、“饭前喝汤, 胜过药方”等。
6. 平淡饮食与养生食育的谚语:
“膏粱厚味生毒疮, 粗茶淡饭寿命长”、“素食者长寿”、“鱼生火, 肉生痰, 青菜萝卜保平安”、“常吃素, 好养肚”等。
7. 有关茶水与养生的食育谚语:
“好茶不怕细品”、“好茶一杯, 精神百倍”、“酸倒牙, 嚼点茶”、“茶水喝足, 百病可除 (维吾尔族) ”、“多喝凉白开, 健康自然来”、“白水沏茶喝, 能活一百多”、“开水常喝, 强似吃药”、“晨起一杯水, 到老不后悔”、“午茶助精神, 晚茶导不眠”等。
四、传授美食美味的饮食方法和技巧
1. 介绍特色美食的谚语:
“王母仙桃, 食之解劳”、“剔螺蛳过酒, 强盗赶来不肯走”、“吃了河豚, 百样无味”、“不吃河豚, 不知鱼味”、“狗肉滚三滚, 神仙站不稳”、“吃了狗肠, (热得) 不穿衣裳;吃了狗肝, (热得) 不穿衣衫”。
2. 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中, 人们常常会将自己或别人在
制作和品尝鲜美食物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加以总结, 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关于饮食的美味方法和技巧的食育谚语。如:有关畜禽水产美味技巧的谚语:“公鸡的腿, 鲤鱼的腰”、“鳙鱼头, 青鱼尾”、“若要鱼好吃, 洗得三筋白”、“猪前 (腿) 狗后 (腿) ”、“鱼吃跳, 猪吃叫”、“鲤鱼不满斤, 好像白菜根”、“青鱼尾巴白鱼头”、“生吃螃蟹活吃虾”、“夏鱼吃鲜, 腊鱼吃腌”、“生葱, 熟蒜, 老鱼, 嫩猪”、“咸鱼就饭, 锅底刮烂”、“肉的精华是汤汁, 奶的精华是酥油 (藏族) ”、“宁吃飞禽四两, 不吃走兽半斤”等。有关调味食料的美味的谚语有:“大葱蘸酱, 越吃越胖”、“干姜有枣, 越老越好”、“生姜老的辣, 甘蔗老的甜”、“三斤子姜, 不如一斤老姜”、“生姜越硬越辣”、“姜是老的辣, 醋是陈的酸”、“吃山芋拣心, 吃胡萝卜拣头”、“葱辣眼, 蒜辣心, 韭菜专辣舌头根, 辣椒辣的是上嘴唇, 芥末辣断鼻梁筋。”“辣椒无补, 两头受苦”、“韭菜、葱, 八月老, 九月嫩”等。蔬菜、水果也要会吃才能美味的谚语:“韭菜、黄瓜两头香”、“歪瓜裂枣甜”、“青椒吃辣的, 柿子挑软的”、“茄子越大越嫩”、“青皮萝卜紫皮蒜”、“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桃一筐”等。食宜节令的美食教育思想: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而不同季节会出产的食物可能也会相异, 那么在不同季节适合什么样的饮食?各种食物适宜在什么季节食用呢?在人们总结的饮食谚语中给出了相关的答案。如:“冬至馄饨夏至面”、“春鲢夏鲤, 秋鳜冬鳊”、“霜蟹雪螺, 什么味也比不过”、“立冬白菜赛羊肉”、“花下韭, 莲下藕, 正好吃”、“七月菱角八月藕”、“吃柿宜红黄”、“霜打过的柿子才好吃”、“柿子开花吃枇杷, 枇杷开花吃柿子”、“吃葱吃白胖, 吃瓜吃黄亮”、“到了三月三, 芥菜可以当灵丹”等。
此外, 还有一些传授有关烹饪的基本常识的饮食谚语。如:“好厨师一勺汤”、“十个厨师九个淡”、“厨师无巧, 烂淡就好”、“大锅饭, 小锅菜”、“紧锅粥, 慢锅肉”、“气上房, 不用尝”、“烧火瞅着锅肚脐”、“蒸咸煮淡”、“油多不坏菜”、“咸鱼咸肉, 见火就熟”、“老姜蒸牛肉, 子姜好炒鸭”、“千滚豆腐万炖鱼”、“葱是和事老, 做菜不可少”、“头锅饺子二锅面”、“煮饺子要水多, 蒸包子要猛火”、“油多不坏菜”、“一滚胡椒千滚姜”、“一香能解百臭, 一辣能解百瘟”等。
五、一些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思想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代表,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渗透到饮食成语和谚语中, 我们也可以从中品读出一些反映儒家思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今天的食育文化, 也有一些指导和借鉴意义。
1. 反对豪奢浪费, 倡导勤劳节俭的价值观: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儒家文化中也宣扬了尚勤俭, 戒奢侈的思想。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的言语就体现了他的节俭思想。历史上有很多成语被用来形容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饮食生活的豪奢:如成语“食日万钱”和“无下箸处”均出自《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 犹曰无下箸处”讲的是西晋武帝时, 权臣何曾生活极度奢侈, 每天用于吃饭的钱就上万, 却还说饭不好吃。它们被用来形容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饮食生活的豪奢。与之意思类似的成语还有“食前方丈”、“食味方丈”、“耳视目食”、“饮金馔玉”、“食玉饮桂”、“钟鸣鼎食”、“酒池肉林”、“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烹龙炮凤”、“肉山脯林”、“暴殄天物”等。在儒家主流文化的影响下, 这些成语自然也体现出儒家思想里尚俭、戒奢的价值观。反映这一思想谚语有很多, 如:“杯杯酒吃垮家当, 毛毛雨打湿衣裳”、“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男要勤, 女要勤, 三时茶饭不求人”、“爱惜衣服不受冻, 珍惜食物不饿肚”等。
2. 孔孟食道指导下的人生观:
很多古代成语中反映出以遵循孔孟食道, 天下为己任, 推崇淡泊高远的人格和气节为主题的人生观。如“箪食瓢饮”源自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后成为赞美那种清高, 安于贫苦之美德的成语。孔子《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以及《论语·里仁》中“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不足与议也”的言论, 也体现他主张人要志存高远, 淡漠物质享受, 安贫乐道的思想。孟子主张“士无事而食, 不可也”认为要用劳动来换取饭食, 不能碌碌无为吃白饭。而《孟子·告子上》中“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言论, 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追求义理和人格, 淡泊物质和个人利益的人生观。体现这种思想的成语有:“箪食瓢饮”、“箪食壶浆”、“缊褐瓢箪”、“山居谷饮”、“貂裘换酒”、“尸位素餐”、“舍生取义”、“不饮盗泉”、“去食存信”、“不食周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士不受嗟来之食”等。
3. 和谐的自然观和一些辩证思想:
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 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的, 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今天, 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各种人与自然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我们更应该重视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寻求可持续发展。这些在饮食成语和谚语中有所体现。如“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吃山要养山, 山光子孙干”、“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日后没鱼”、“饮水思源”、“想吃上酥油, 先要喂好乳牛”、“但存方寸地, 留于子孙耕”、“不可吃子孙饭”、“留得五湖明月在, 不怕没处下金钩”等。此外, 一些饮食成语中海蕴涵了朴素辩证思想。如成语“庖丁解牛”讲了一位厨师宰牛时, 因为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 从而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这里面体现了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的思想。谚语“羊羹虽美, 众口难调”、“菜难合百人味”中包含了辩证思想, 同时, 儒家追求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也有所体现。
六、余论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 创造了深厚灿烂的饮食文化。同时, 也创造了不计其数的食谚成语。谚语作为民俗文化中的精华, 也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来自于大众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所以通俗易懂, 而且简短生动, 朗朗上口, 因而能够普遍为大众所认可和运用。今天我们提倡的宣传的健康食育思想, 很多都在古今流传的谚语成语中有所体现。在积极倡导并推广科学健康的食育文化与理念的形势下, 我们在做好考察有关饮食的谚语、成语, 探讨其中蕴涵的丰富的食育思想等工作的同时, 还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食谚成语在人民大众中强大的活力和影响力, 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对其加以利用, 从而也能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健康食育文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 这些包涵食育思想的谚语, 虽然有着深刻的道理和可信性, 但终归是无法取代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地位的。而且,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 谚语本质上作为一种民俗文化, 也会因为时间和地理环境的变异, 导致其思想在不同时空环境下产生一些差误, 值得注意。
摘要:谚语和成语因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深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道, 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对中华大地上的数量众多的饮食谚语和成语进行整理分析, 探讨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健康食育思想及其对食育文化的意义, 并强调加强对其在食育文化推广和普及中的重视和利用。
饮食谚语 篇3
1、人要自安,少吃夜餐。
2、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3、谷贱伤农,饭多伤胃。
4、早餐天天有,晚上减一口,
5、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
6、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
7、少吃多得味,多吃伤脾胃。
8、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9、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10、晚餐宜清淡,益身防早衰。
11、常吃素,好养肚。
12、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13、不做害人事,不吃有毒物。
14、药补不如食补。
15、人想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16、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
17、晚上吃少,饮食节制身体好。
18、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
19、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0、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
21、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22、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23、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24、每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5、主粮掺杂粮,蒸饭喷喷香。
26、气大伤神,食多伤身。
27、吃要有所节制,饮需适可而止。
28、饭前一碗汤,不用进药房。
29、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0、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3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32、学会吃饭千顿香,切莫贪吃一顿伤。
33、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4、精细粮食巧搭配,少荤多素有营养。
35、吃千吃万,不如吃粥吃饭。
36、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7、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38、吃饮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39、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0、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41、少吃荤,多吃素,健康又幸福。
42、挑食偏食害处大,损害身体碍健康。
43、五谷杂粮身体壮,青菜萝卜保健康。
44、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45、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46、饭前应宜先喝汤,胜似健身良药方。
47、干活细心,吃喝当心。
48、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49、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50、三餐不过饱,无病活到老。
51、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52、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
53、饮食宜清淡,低盐可延寿。
54、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55、饱食终日是万恶之源。
56、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57、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
58、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59、早上吃好,中午吃饱,
6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61、臭鱼烂虾是冤家,饮食干净百病防。
62、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63、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64、多吃不如细嚼。
65、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66、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67、吃萝卜喝茶,气的医生满街爬。
68、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69、肉生疾来鱼生疮,青菜豆腐保安康。
70、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71、若要饭菜吃得香,细品慢咽嚼成浆。
7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73、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
74、78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
75、闲话不可乱讲,东西不可乱吃。
76、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好。
77、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78、好吃不痴胀,痴胀伤五脏。
79、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