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

2024-05-28

哈尼梯田(共10篇)

哈尼梯田 篇1

哈尼梯田有着超过1300年的历史。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 哈尼梯田早已形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这样一个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它被称为中国甚至世界的奇迹。哈尼族人擅造梯田, 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居住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 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文化。哈尼梯田分布十分广泛, 在云南省红河、普洱、玉溪等州市均有分布, 范围涵盖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10多个县份, 面积近7万公顷。元江两岸层层叠叠的梯田, 有的多达百级, 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 像彩色的阶梯伸向天际, 令人叹为观止。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依山势地形而变化, 因地制宜, 坡缓地宽则开垦大田, 坡陡地窄则开垦小田, 甚至在一些细小的石缝中也开垦出了梯田, 因此梯田大者有数亩, 小者仅有簸箕大小。哈尼梯田体现了哈尼族人民1000多年的梯田开垦史和管理史, 也很好地展示了围绕梯田所形成的社会习俗、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哈尼族梯田文化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

水渠是梯田耕作和村寨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水渠随山势回环, 随梯田和村寨人口的增加而延伸。大水渠下会修无数小水沟, 在梯田成群的山坡上, 水渠、水沟犹如人体的血脉, 形成沟渠纵横的灌溉网络, 是功能强大的水循环系统。一般的水渠长达数公里, 有些水渠则穿过几个村寨甚至不同的县界, 长达几十公里。渠水引自深山的溪流, 围山绕坡, 穿村过寨, 遇到不易打通的地方, 人们就用凿空的竹子或木头架桥引水前行。如果遇到实在绕不开的岩石, 哈尼人会在岩石上堆放大量的干柴, 点燃干柴将石头烧红, 随后用竹筒背来冷水浇在石头上, 这样岩石就会炸开来。积沙田是梯田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位于每片梯田的进水口处, 其功能是沉积随渠水流来的泥沙。积沙田一般不用来种植作物, 到一定时间就要把积沙挖出来, 堆放到荒地上。哈尼人在易发山洪地段的梯田周围修建防洪沟, 目的是防止大量洪水涌入田里, 冲毁梯田。哈尼人为在田间劳作之后休息、纳凉、避雨之便, 在田间搭建了田棚。秋收时, 哈尼人还用田棚暂时存放收割的稻子。田棚也被用于关牲畜。

哈尼人的村寨多建于山峦环合、古木环抱的山坡地上, 水源充足, 村寨下边连着梯田。在选定寨址之前, 人们就必须要考虑这块土地能养活多少人、可以发展成多大规模的寨子。哈尼山寨一般的规模为40~100户。人口发展后, 一部分人就从寨子里分离出来, 重新选地方建寨, 然后按同样的模式建新寨, 并开辟出新梯田。就居住而言, 哈尼族更倾向于选择半山的向阳坡建造房屋, 最典型的哈尼民居就是蘑菇房了, 因其四斜面草顶从远处看形状似蘑菇而得名。红河州的元阳、绿春等县的哈尼族人多住蘑菇房。蘑菇房多为土木结构二层或三层楼房, 屋顶用茅草或瓦片铺盖而成。三层楼房的下层用来养牲畜, 第二层供人居住, 第三层则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这样的房屋建造习惯同样也是为适应梯田农耕生产习惯而形成的。因为居住在半山, 在管理梯田的作物时比较省时省力, 也便于把村寨的肥水顺沟渠送入到梯田中。

梯田的设计使得现代机械无法作业, 因而哈尼人仍然是采用牛耕法犁地耙田, 农家肥是作物生长的主要肥料来源。每到需要施肥时, 人们会先将能够通往自家水田的水渠中的其他人家的进水口堵上, 接着将稀释好的农家肥倒入水渠中, 肥水就可以直达自家的梯田。水在农业生产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然, 哈尼梯田也不例外。水是梯田农业的生命线, 哈尼人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民约水规“水木刻”。这是根据各家的利益和梯田规模设置的画有不同刻度的横木, 放置在各家田地的入水口, 随着渠水的自然流动来调节各家各户的用水量。这是一种十分合理又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手段, 在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分供水的同时又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在分水这天, 每家每户都要派出一个人参与水量调配的协商并带上食材, 中午就在田间开火做饭。值得一提的是, 刻木分水之后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改。

哈尼人的饮食习惯也和梯田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哈尼族的主食是大米, 大米又分为糯米、红米、紫米以及普通的稻米等种类, 而玉米、荞麦、小麦等则是哈尼人的辅食。就哈尼人的菜材来看, 他们的许多菜肴来源于梯田。梯田内常年有水, 人们在里面放养鲤鱼, 这种鱼被称为“梯田鱼”。鲤鱼在插秧后放入, 到水稻季时取来食用, 吃不完就捉起来重新放入秧田中, 到要食用时再去秧田里捉。人们也充分利用了梯田的田埂和田旁边的水渠, 哈尼族人会在田埂上种植作物, 大多数为黄豆, 有时也会种上野生芋头用来喂猪。他们还会去采集那些生长在梯田内和田埂上的各种野生植物为食, 如水芹菜、鱼腥草、车前草、蕨菜、苦麻菜等, 这些都是经常能在哈尼人的餐桌上见到的菜。

哈尼人认为“万物有灵”, 他们信仰多神崇拜。灵魂、鬼和神是其多神信仰的三个主要对象, 一切宗教崇拜活动都是围绕这三者展开的。而所有的崇拜活动都是为了人畜平安健康、粮食丰产丰收而进行的。哈尼人一年中的节日均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每一个节日都在农业生产的特定时间进行, 比如插秧时、丰收时。譬如, 在农历二月, 哈尼族过“昂玛突节”, 也就是祭寨神, 这是哈尼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哈尼村寨都有一片“龙树林”, 其中最茂盛的一棵树就是龙神, 象征着“寨神”。祭祀活动在农历二月属龙日由咪谷 (主祭) 主持举行, 祭祀活动通常为三天, 为的是祈求神灵的保护和稻谷的丰收。苦扎扎, 又称“六月节”, 时间为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在六月节的最后一天, 各家要点火把进行驱邪活动, 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而扎勒特, 即哈尼十月年。十月是哈尼族的岁首, 也是丰收的季节。为庆祝丰收, 人们会在十月年进行两项大型活动, 一个是荡秋千, 另一个则是举行全寨的长街宴。

其实哈尼梯田本身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哈尼梯田一般分布在半山腰以下, 半山腰至山顶大多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山脚江河之水受热蒸发上升之后, 在山腰和高山区形成云雾, 最后凝聚为雨水降落, 通过山区森林的过滤、贮藏, 再汇集为常年涓涓流淌的溪流和瀑布, 为梯田的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哈尼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 开挖水沟、引水入渠、灌溉梯田, 同时供日常生活使用。梯田里面的水层层向下, 回归江河, 在此过程中升空降雨, 就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系统。天然降水落到地面, 形成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沿坡面流经森林、村寨和梯田。得益于森林的水净化功能, 加之梯田修成的水平面, 并有一高出水平面的田埂, 从而使地表径流及其携带的泥沙在梯田中逐级沉淀, 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这样的生态系统也具有自净功能, 哈尼人生产生活的污水、垃圾粪便被截留在了梯田中, 这样不仅增加了梯田的肥力, 还减少了人的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哈尼族梯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典范。梯田是哈尼人的生活中心和重心, 是哈尼人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产物, 是哈尼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哈尼梯田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了人类和自然两个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看起来有些难以调和的部分。哈尼族作为一个新型的山区稻作农耕民族, 崇拜自然神, 也崇拜抽象的神灵。他们认为神能降福于人, 也会带给人灾祸。哈尼人也相信在其生活的山水间存在着很多神灵并居住于此地, 是在接受着神灵的眷顾, 换句话说, 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带着一种感激的心生活的。要更好地理解梯田、了解梯田文化, 我们就必须深入了解哈尼族这个民族, 包括他们的信仰、态度和生活习惯, 因为正是这些东西造就了美丽磅礴的梯田。

参考文献

[1]《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哈尼梯田 篇2

哈尼族:梯田艺术的缔造者

哈尼人是大地的雕刻家,也是梯田的歌者,更是高明的建筑师。红河南岸原生、天然又充满了震撼和魔力的艺术,让你知道原来艺术不仅仅在喧嚣的城市、剧院里,它更可能在人迹罕至的乡村僻壤间,冷不防地震撼到你的心灵,让你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梯田流淌在血脉里 夕阳下的梯田里,一个垂辫流苏的哈尼族少女,卷起“拉八”短裤,小腿没在成熟的稻田里。她正学着大人的样子,左手握住一把稻秸,右手并不熟练地拿着一把大镰刀挥来挥去。银饰青布小帽下的脸上开始渗出小米粒大的汗珠。在她的后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以及村寨里的长辈们。金秋时节,梯田一片金黄,一撮撮哈尼人点缀在哀牢山的几百亩梯田上,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间,他们潇洒地挥舞着镰刀,收割着喜悦和希望。这是一个典型的哈尼族秋收场景,而这个场景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演绎了1300次。 这里是距离元阳老县城新街镇东南部14公里的坝达梯田景区,沿S214省道南下,清晨7点我们就到达了这里。从海拔800米的麻栗寨河起,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一直伸延至海拔米的高山之巅,把麻栗寨、坝达、上马点、全福庄等哈尼村寨高高托入云海中。3700多级梯田宛似天梯。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本来打算直接去县城东南部25公里的多依树景区,但是路上遇到这样的画面,还是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在这漫山遍野的梯田中,拿起相机,一次次地按动快门。 如果说哈尼人如孩子,那么梯田就是哈尼人的母亲,他们相互依偎在这崇山峻岭间,不需别人,就这么一直安静的生活着。哈尼人饿了,梯田就带来饱满的稻米、鲤鱼和各种野味;哈尼族人渴了,山顶上原始森林中就会流出甘甜的清水;哈尼族人困了,山腰上给他们空出了宽阔的空地,用来建蘑菇房,让他们挡风遮雨。这重重叠嶂把哈尼人与外界隔开,也阻断了外界俗世的打扰。与这山间的云一样,放慢了节奏,哈尼人优雅地欣赏着自己的美丽。他们似乎从来不会害怕,认定这片肥沃的梯田从不会辜负他们,即使周边大早年月,只要他们去播种,去收获,这片梯田仍然用一次次大丰收给予这些虔诚的孩子,田与人就这样相互依偎,守望千年的时光。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话:“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小伙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么样,若是他筑埂、铲堤、犁耙田样样来得,就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并赢得姑娘的爱慕。姑娘美不美,关键要看她在梯田里做的活计好不好。”这比喻多么生动,我能从中感受到哈尼人对梯田浓浓的情谊和依赖。 哈尼人还用各种节日表达对梯田的景仰。这群勤劳的人们,两个月前刚刚过完了祈求丰收的“扎扎”节,他们需要在农历的`“十月节”之前结束秋收,然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丰收后的狂欢。梯田是哈尼人的命根子。哈尼族的农耕技术、宗教习俗、乡规民约、民居建筑、节日庆典、服饰歌舞、文学,无不以梯田为核心,处处渗透出梯田文化的精神。有很多祭祀活动,祭山、祭水、祭树、祭寨……哈尼人祭祀梯田赠予的一切,这个民族对梯田的依赖和景仰已经流淌在血液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成为了本能。 生活也是艺术 旅行就是这样,醉在美景间,就会忘记时间的存在。我们这一停就过去了几个小时。自从看过《云南故事》这部风光片,我就对片中那片梯田和村寨充满了想象。听说主要拍摄地就在离我们东南方向10公里处的多依树景区,我不禁有些兴奋。赶紧招呼司机上车,车是在老县城租来的,司机轻车熟路,但去多依树的道路不像省道那样平坦,九曲十八弯中我们边欣赏沿途美景,边进入一片云山雾绕的景致中。听说多依树景区一年有两百天云海缠绕,当我们抵达这里,一片云海已经扭动着身躯等待着我们,忽东忽西,忽上忽下的云团形态各异,让梯田动了起来,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这里的梯田与坝达梯田不一样,景区梯田三面临大山,一面坠入山谷,像是一个大海湾。临山三面布满着无数的村落,蘑菇房里的哈尼族人舒舒服服地躲在这个避风港里;几千亩梯田均由东至西横向。站在高高的黄草岭村后山观赏,梯田如长蛇舞阵,动了起来。整块梯田上半部分缓缓的向下舒展,到了下半部分忽然直入深渊,令人提心吊胆。成片的梯田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无息,却又充满动感。太阳的光辉从云间溜出来,跳到银光闪闪的水田中,又爬上山腰上的蘑菇房顶,整个海湾成了被点亮的明灯。一个叫杨拉玛的法国摄影师把哈尼人称作“山的雕刻者”。为了这样磅礴美妙的雕刻作品,这群雕塑师必然是倾注了所有的真诚和心力在其中。 隐隐约约中,对面山间传来了嘹亮的歌声。顺声而去,梯田上人影晃动,或弯腰或舞臂,旋律优美的原生态歌曲伴着稻香迎面扑来,声声入耳。哈尼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祭祀、节庆、恋爱和生活中,哈尼族人用歌声唱着喜怒哀欢,聆听着自己,敬畏着天地。这些劳作的人,累了就用这种方式来舒缓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方式炫耀着哀牢山这片梯田给他们赋予了多少艺术的天分。稻田里养的鱼与稻子一同成熟,一个年轻后生双手抓起一条鲤鱼哈哈大笑,忽然鱼一个挣扎,掉到水中,溅起一串水花,惹得少年惊慌失措又睁不开眼睛,一个趔趄趴到水中。 美景虽好,却没有止住咕咕叫的肚子,饥饿驱使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蘑菇房林立的村寨。蘑菇房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梯田赠予的泥土、茅草和竹子被这些艺术家们设计成自己的居所。一般的蘑菇房分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家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蘑菇房玲珑美观,独具一格,而且冬暖夏凉,像哀牢山的一部分,建造在这里,一点也不显得突兀。看到我们来了,没等我们拿出自备的食品,热情的主人就请我们围坐在火塘边,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倒上热腾腾的“糯米香茶”,还准备好了香喷喷的“闷锅酒”。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我们展示了哈尼人像哀牢山的竹子一样有枝有节有根的歌声,我们感受到了哈尼族人的浓浓暖意。美丽的梯田,优美的歌舞,玲珑的蘑菇房,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竞都出自这群善良好客的哈尼族人手中,艺术流淌在生活中,生活之于他们就像艺术一样,美妙又自然。 从多依树景区到第二天去的艋品景区,有些景观如出一辙。我们总能在高山顶上看见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流出的水喂饱了梯田,绕过山腰上的蘑菇房村寨,顺河而下。正所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我从这如诗如画、巧夺天工的大地艺术中似乎发现了各处梯田的相似之处。问了一下司机师傅,他也说这不是偶然,向我们娓娓道来这其中缘由。哈尼族人深得与自然相处的哲学,智慧的哈尼祖先在半山腰水源充足、温暖向阳的山坡上选择建寨的最佳位置,形成村落。梯田田埂和水渠水沟像一条条线连接起村寨村寨。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色。高山森林源源不断地哺育着哈尼族的人畜,水流蜿蜒盘绕,经过村寨,房前屋后建起了一个个水碾、水磨和水碓。看来我又把哈尼人想肤浅了,他们不只精通雕塑、歌舞和建筑,更高明的是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妙艺术。 每个民族生活和文化似乎都与某一样事物有关,游牧民族策马扬鞭,驰骋疆场征服世界,马背和草原给了他们征服一切的勇气。而哈尼族是一个从游牧转为农耕的古老民族,他们已经马放南山,铸剑为犁,在红河南岸这片哀牢上梯田上编织着自己的历史。从梯田中哈尼人获得了重生,也有了梯田赋予的新智慧。边走边拍中,我们已经站在梯田的田埂上,在美景的按摩下,从震撼中缓缓醒过来,开始对这群劳作的哈尼人产生了兴趣。他们看起来不像是一家子,莫非这里还吃着“大锅饭”?逮着一个正要下田的老乡我就问了起来。老乡听后对我憨憨一笑,跟我解释有些稻子不熟,大家帮忙才能收得快。果然,放眼望去山下的稻田金晃晃、明灿灿,有些已经被收割了,而高一些的地方则还有些泛青。因海拔的差异,稻田的黄色从山底流到山顶,与人们约定好收获的时节。我联想起自己在生活中自扫门前雪的冷漠,不禁自惭形秽。比起城市的喧嚣,我更愿意相信这里的安静能使人坦然、信任。梯田给哈尼人送来了稻米,也赐予他们生活的智慧。 当命运给你一把烂牌的时候,你会选择抱怨么?学学哈尼人吧,当自然吝啬的收起平原沃土,只赐予哈尼人险峻的岭地,他们却凿山开田,敬畏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勇敢的智慧比怒声的抱怨高明了不只一丁点。除了劳作期间的互帮互助,哈尼先民还发明了“自然冲肥”法,牲畜的粪便化到水沟中,用水搬运到梯田中;“分水石刻”则用更加简单实用的方法保证了哈尼族人用水的公平。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哈尼族人吃饭的时候就总是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外边的梯田,似乎看一眼心里就踏实了。对梯田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景仰让我们看到了天与人朴素的情感。 第二天,在老虎嘴猛品梯田晴朗的阳光下,我们看到了被称为是元阳山势最险峻、气势最恢宏壮观的梯田,堪称“大地雕塑”的最高典范。1993年有法国报刊就曾称这里是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下午,我们经历了一次夕阳西下的梦幻之旅。在斜阳和彩霞的映照下,连片的梯田就像是浩瀚的大海,雄伟壮丽,各种有节奏的层次和美妙曲线,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常让人目瞪口呆,不知身在何处。老虎嘴离视线最远处的左上角,细看还可看到一匹正扬蹄奋疾的骏马!这个景观据说曾经上过《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就是这样的美景每天出现在哈尼人的眼前,孜孜不倦地照耀着哈尼人平静的脸,哈尼人已经是这里的一部分。当太阳隐藏好最后一丝光亮后,我们在漫天红霞渲染下,趁着夜色未央躲进蘑菇房中,且听山间风吟犬吠,许久未得的放松散遍全身。内心坦然而踏实地吃起豆豉、泥鳅,举起酒杯,踏着泥土的芬芳放歌起舞,安享这一段少有的惬意。

哈尼梯田 大地的千年雕塑 篇3

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大山一级级、一台台雕塑成了梯田。数千级梯田从村寨下面一直延伸到幽深的山谷里,水、山、云、天和村寨相接相连,一条条田埂如同叶脉在山坡上张开,演绎着一种壮丽的生存方式,将千百户山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依存于大山,大山抚育了他们;他们敬奉着大山,赋予大山种种传说和故事,他们的精神就是大山的灵魂。他们祖祖辈辈用赤脚、用双手触摸大山,像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艺术家,一代代构筑着绵延不绝的梯田,雕塑着大山的轮廓和形象,同时也雕塑着自身。

那一片片梯田依山形流转,线条明畅,肌理稳沉,银光灼眼,自具一种罕见的完美。更为奇妙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幻化出神奇的美丽。

由于昼夜温差大,氤氲的水气浸透了大大小小的梯田和整个山林。浓雾迷漫中,阳光直射常常只在转瞬之间。站在山上,不经意间,一幅绝妙的奇观蓦然呈现在山洼里:跌宕明丽的线条,优美地顺着山势流泻,晶亮的水田里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影,那种壮美已非言语所能形容。

这是一曲大自然的赞歌,也是一首关于人的史诗,是人与自然和谐合一的交响曲。

人与自然和谐共舞

大约1300多年前,经历长期的摸索和辛勤劳作,哈尼族的先民们在大山上开出了无数的梯田。只要有水源,他们就能将大山变为梯田,无论山有多大多陡。梯田使他们得以长久定居下来,完成了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梯田稻作文化成为哈尼族整个社会文化的轴心,他们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包括血缘、地缘关系相互交织的村落社会、梯田与村落的均衡分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宗教观念和世界观的产生以及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源于梯田文化母体。中国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曾将哈尼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

哈尼族各家的梯田彼此连接着,梯田间的水渠像血脉一样沟通着人们之间的生存。人们敬畏自然,塑造梯田,并始终保持对梯田的虔诚礼敬,因为哈尼人深深懂得,梯田不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是他们的魂魄,是他们的精神源泉之所在。某种程度上,梯田种植不只是哈尼族经济生产的一部分,梯田文化更是其传统文化的支柱。

哈尼人祖祖辈辈都将梯田当作艺术品来盘弄。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梯田。有哈尼歌谣这样唱道:“秋天是知了叫的季节,知了把谷子叫黄了,知了把谷穗叫得低下了头,田里的谷子要回家住了,山上的庄稼要回屋歇了。”大山是梯田的家,哈尼人的蘑菇房是稻谷的家。哈尼人从村寨进入梯田耕耘,稻谷从梯田回到哈尼人的家——这是世界上最自然也最动人的往来。

哈尼人的梯田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仅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些梯田从山顶到山脚依势而下,最陡处坡度达75度,最多达3000多级,仿佛通往天堂的旋梯,蔓延到天际。梯田阶梯之间落差多在1~5米,也有深数十米甚至达百米的堤坝。其中的老虎嘴梯田、牛角寨梯田、坝达梯田、多依树梯田等最具代表性。梯田大的有数亩,小的不用下田,伸手就可以把秧插完。元阳周边红河县宝华乡的梯田分布地,被哈尼人称为撒玛坝,表示最稳、最大、最亮之意,那里的梯田面积达1.4万亩,甲寅乡的他撒梯田也有5000亩左右。绿春的腊姑梯田、金平的马鞍底梯田等等,都非常精彩壮观,且在延续了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充满活力。

大田是哈尼人的儿女

哈尼族是怎样开创出梯田这样一种农耕文明样式呢?哈尼古歌《湘窝本》(开田种谷)中就有答案:“远古的祖先,单靠打猎过不了日子,单靠树果也过不了日子。”于是,他们在庄稼娘和大神的指引下,从老鼠那里学会了打洞种植,从拱山的大猪那里学会了翻地,从在坝塘里打滚的水牛那里学会了开田,还发现草籽和水最亲近,喝过水的草籽就是金闪闪的谷子。从此,哈尼人再也离不开水和梯田,他们翻地开田,挖沟引水,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逐渐将一座座大山雕塑成了梯田。梯田就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血液、呼吸、他们的生活本身,更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和积淀。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的故事往往比传说残酷千百倍。开垦梯田时,山上缺土,哈尼人的祖先就一筐一筐地从山下背土上山,为防止水土流失,他们用石块在田地边缘垒起堤坝。遇到绕不开的巨大岩石,没有开山的火药,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岩石上堆上干柴,放火把石头烧红,然后用竹筒背来冷水把石头浇炸开。一代又一代人把全部心血都灌注在梯田上,一粒土、一块石地垒积筑起今天惊世骇俗、无与伦比的壮阔梯田景观。

曾有哈尼族学者这样形容梯田的历史:“每道梯田的下面,都掩埋着我们祖先累累的白骨,每块梯田都是用祖先们的生命和鲜血垒成,他们将伟大力量和崇高人格都镌刻在大山之上,成为后代子孙,成为全人类永恒的骄傲和荣耀。”

数千年来,哈尼人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造就了世人不可想象的杰作。

哈尼族的村寨就栖居于山之下、梯田之上,他们直接把梯田融入大山,并使开垦种植的梯田严格遵循自然规律运作,成为自然的一个环节,从而把这种生产模式变为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使其生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本。

哈尼人古歌唱道:“大田是哈尼的独儿子,大田是哈尼的独姑娘;田小伙打扮好,秧姑娘出嫁的日子,哈尼就在田里奔忙。秧苗长高结谷穗,像顶顶金帽发光;新谷回家的时节,脚碓像啄木鸟把树敲响……”当然,维护和从事梯田劳作,是相当艰苦而繁忙的,绝不像歌里唱得这么轻松诗意;但说梯田是哈尼人的儿女,确实是恰如其分。

哈尼人的人生不仅始于梯田,也终于梯田。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才3天,母亲就要抱上这个婴儿,并带上家里其他半大的幼儿,到家门前的梯田里做尝试性劳动——“虾熬本”。母亲会抓着婴儿的小手,让他捏握一下锄头把,其他孩子也相应做一些犁田耙田、栽秧割谷或捞鱼摸虾的动作,然后全家人一起坐在蓑衣上,分享蛋拌糯米饭,让孩子自人生之始就打上梯田的烙印。

nlc202309031415

老人去世后,办完所有的丧葬仪式,家人还要做“虾巴堵”——在自家的田头田尾,找一小块空地,以死者的名义将之挖为梯田,与自家祖传的梯田连为一体。

哈尼人从生到死,都与梯田相伴相依。只要面对梯田,他们就有自信和热爱。梯田就是这些山民的天地和世界。

不献水源,谷子不饱

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元阳梯田有十数万亩之多,却没有一座水库,梯田的用水完全得自于“天”。那十数万亩梯田形成巨大的湿地,加之纵横密布的河溪,为充分的降雨提供丰沛的水分;山上茂密的森林则接纳并涵蓄了大量水分,通过无数的泉眼、溪流、瀑布为梯田提供源源不绝的水资源……大山和梯田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形成了密集而完备的水系,滋润着万顷梯田。

在哈尼人心目中,水是阿妈心中流出的奶水,水是阿爸身上的肉块变成的血液。他们在祭祀水源时这样唱道:“这是给谷子带来饱满的水,这是给耕牛带来肥壮的水,这是给老人带来健康的水,这是给孩子带来福气的水。”对哈尼人来说,人的命根子是梯田,梯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树,他们早已把这种认知完整融入他们的生命和生活——每个哈尼村寨在建寨时,都要确定一片神圣的“寨神林”,林里的一草一木,任何人都动不得,也不能随便进入。人们还会在林中选一株“神树”,每年祭祀。崇拜祭祀树木就是崇拜水源,这也是对生命之源的保护。每年农历腊月第一个属牛的日子,他们都要在这一天清洁村寨和各家的门户,举行隆重而盛大的仪式,邀请他们尊崇的神灵——“寨神”,从大山进入村寨,以及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生活,享受他们的敬奉,以保佑山寨和人们的平安、富足与幸福。哈尼族将这一年一度的特殊日子称为“昂玛突”,也就是“祭寨神”的意思。

其实,哈尼人的节庆基本上从属于梯田耕作礼仪,它既是世俗的节日庆典,又是梯田稻作礼仪,更是对自然对神灵的崇奉与敬畏。每一个节日活动既标志着上一阶段梯田耕作程序的终结,又意味着下一阶段耕作程序的开始,是不同季节梯田耕作程序的转折点,如春天的“开秧门”、六月年“矻扎扎”、十月年“扎特特”无不如此。这些节日活动的目的就在于确保梯田稻作农耕的兴盛丰收和传承绵延。

哈尼族传统上将森林分为“水源林”“村寨林”和“神树林”,并有严格的保护规定。除了有神灵威慑外,现在更有护林员精心管护,防止有人偷伐偷猎,也要防止牛畜等进入森林,即使是死去的林木,也不允许任何人拿走。大家明白,森林关系到梯田的水源,关系到大家的生存,关系到全村人的利益,他们只是生态链上的一环,必须爱护森林,敬畏自然。

在这里,哈尼族古规和神灵起到了重要作用。古规对哈尼人来说具有神圣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古规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知识——梯田农业的知识、节庆、生活风俗、物候历法、伦理道德等等。这些古规千百年来整合着哈尼人的观念意识、规范着他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谐;而对神灵不断的敬畏和祭献,使他们从精神上获得抚慰和护佑,从而也确保了心灵的安稳和社会的和谐,并维系了梯田这种自然原生态的农耕生活。

梯田守望者——赶沟人

赶沟人是村寨里负责维护水沟和主持分水的人,每年由村民选任。因为梯田里一年四季不能停水,赶沟人几乎每天都要将负责的大小水沟来回巡走两趟,农忙栽种季节更是如此。赶沟人必须熟悉每家每户的田况,按传统的木刻分水规矩,公平合理地给每家每户分水放水,不能有任何偏心,他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疏浚沟渠,保证水流通畅,控制水量,防止有人偷水。

所谓木刻分水,就是初开梯田时,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根据各家梯田的用水量而定下的尺度,木刻一定要公平、精准,从大沟到小渠,逐渐分下去,制定后,一般不需要调整改变,一直沿袭过去的规矩。分水木刻至少有两个口,最多的有十几个口。刻口的深浅一般是固定的,而宽窄完全以各家梯田的需水量来定。发明和使用分水木刻,无疑是哈尼人多年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和谐平等观念的典型体现。而赶沟人就是这一传统的传人和维护者。

灌溉梯田的沟渠由主源头引来,并且适当地接纳了森林之水,蜿蜒进入它所滋养的梯田地域。一股沟渠的使用者,通常就是参与这条沟渠的开沟者、同村人、水源地山林的拥有者,或是相关人的亲戚。当沟渠进入灌溉地后不断分岔,各自流入梯田,而在梯田的相应部位,都留有出水口,当上丘田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水就溢出淌进下一丘田里,如此逐级传递,层层连灌,使得田与田之间血脉相通,直到将水送至最底下的田里。剩余的水,再排进河溪。

由于低海拔的河谷常年燠热,产生巨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形成的热气团层层上升,到达高山后与冷气流交汇,形成浓雾和降水,又将丰沛的水资源带到森林和梯田。

就这样,哀牢山中,山上为森林,山肩、山胸为村寨,村寨下方是梯田,梯田下面是河谷,它们由不息流动的活水贯穿联系,循环往复,形成了专家所说的“江河-森林-村寨-梯田”生态环境四素同构的和谐系统。

为了保证梯田里的生物、植物存活和土壤不板结退化,哈尼人只施农家肥。这样又形成一种生态循环:牛、猪等牲畜吃稻秆、米糠,它们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等的肥料。

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在这样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中,山、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溪互生互补,资源的循环,能量的流转,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达至了一种高度的和谐状态。难怪有哈尼古歌这样唱道:“有好山,就有好林;有好林,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可以开出好田;有好田,就可以养出好儿孙。”

好田螺蛳爬,大田黄鱼跳

对哈尼人来说,真正是民以食为天。碰到盖房、结婚等喜庆日子,一顿饭可以吃喝上三天三夜。他们的“长街宴”天下闻名。

在梯田的田间地头,村寨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棕榈、樱桃、李子、梨等果树,当然还有松、杉、水冬瓜、竹子等,这些树木与梯田相生相偎,相映成趣,并为哈尼人提供建筑、家具、器皿的制造材料。

梯田出产的稻米是哈尼人每顿不可缺的主食,梯田周边出产的竹笋、毛芋头、香柳、鸡脚菜、鱼腥草、滑菜、玉合花、荨麻叶等等,他们随手就可以采回家食用;加上梯田里的鱼、螺、虾、鳝鱼、泥鳅和放养的鸭子以及鸭蛋,不仅优化了水稻的生长环境,减少了病虫害,而且构成了活生生的生物群和食物链。如此一来,哈尼人不仅不愁主食,连菜肴也基本解决了。

千百年来,哈尼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积淀了丰厚而科学的农业文明智慧。在为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所写的推荐信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强调:“红河哈尼梯田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是可持续演进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是维护全球生态多样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杰出范例和基本单元,保护并深入挖掘红河哈尼梯田传统农业生态模式、技术和方法,对于缓和甚至规避现代化农业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于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结语

不管风里雨里还是大太阳下,哈尼山民们都得勤勤恳恳悉心照看梯田及禾苗庄稼,因为那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的目光世世代代专注于眼前的梯田。

只须过一段时间,那些秧苗就长得齐刷刷的,纤尘不染,充满了生机。阳光和风卷裹着秧苗的香气在田野间弥漫。几个月后,当一片片金黄在谷穗间如浪潮般涌动扩散时,丰收便指日可待了。

哈尼族先人把生命融入了梯田之间,梯田则延续着民族的生命和那段没有文字的历史文明,承载着生存与环境、耕耘与艺术的高度和谐。后代的哈尼族人世世代代执守着祖先留下的梯田,向我们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

作为唯一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当之无愧。

本文配图见中插

【责任编辑】赵 菲

浅谈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 篇4

关键词: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水循环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 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 气候变化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尤其是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供需等影响较为显著[2,3]。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生态环境脆弱, 农业生产更易受到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2010年春天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6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 西南地区五省与多年同期相比, 降雨总量偏少50%以上, 部分地区降雨总量偏少甚至达70%以上, 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西南地区五省共计5.03×106公顷农作物受灾, 绝收面积1.12×106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4]。在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灭顶之灾的同时, 云南省元阳县的哈尼梯田受旱灾影响却很小, 始终保持着充足的蓄水量, 成为全国瞩目的一枝独秀。哈尼梯田成功应对极端干旱主要得益于完备的生态系统、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良好的森林保护与管理以及哈尼人在千百年劳动生产中积累的适宜山区农业的传统知识。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 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对于全球生态农业建设、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 揭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方面的特殊作用, 对于指导我国民族地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1 哈尼梯田概述

哈尼梯田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东南部的哀牢山脉、元江流域地区, 面积4万余公顷, 由世居于此的哈尼族以及其它民族人民群众共同创造, 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哈尼梯田主要分布于海拔144~2000m、坡度在15~75°的山坡上, 森林、梯田、村寨、江河依次分布, 具有显著的垂直特征[5]。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所形成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6], 可以保持良好的水、土条件, 有利于耕作和提高作物产量。研究表明, 哈尼梯田稻作农业是传统山地农业中效率最高的农业模式[7]。哈尼梯田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与景观遗产,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 它为人类适应全球变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应对战略与资源基础[6]。

2 哈尼梯田完备的生态系统

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主要由森林、村寨、梯田和江河四部分组成, 具有显著的垂直特征, 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江河沿等高线分布的空间结构 (如图1所示) 。这种空间上的垂直分布模式, 对于保持水土、维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8,9], 另外, 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有机结合, 确保了复合生态系统始终维持着良好的生态功能, 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前提保障。

2.1 森林生态子系统

森林生态子系统在整个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功能, 一方面为哈尼梯田提供了大部分水源, 另一方面为其提供了大量腐殖质。其主要功能包括: (1) 涵养水源。森林通过截留、吸收天然降水和地表径流, 有效调节了地表水的时空分布, 充当“绿色水库”的角色。 (2) 保护土壤。森林通过对降雨和地表水的截留, 有效减弱土壤所遭受的冲刷, 减少水土流失, 有效防止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天然仓库。森林为村寨子系统提供了饮用水源、薪柴、各种动植物食物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被誉为哈尼人的“天然仓库”。

2.2 村寨生态子系统

哈尼族村寨大多位于森林和梯田之间的半山腰, 这里气候温和, 适于居住, 既便于上山采集狩猎, 又利于梯田的灌溉施肥等管理。哈尼村寨选址具有严格的条件, 首先必须选择朝阳而平缓的山梁、山坡或散布其间的小凹地;其次是必须有水源;再次是上方必须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10]。哈尼族在建寨时要选择水源丰富的地方, 任何一个哈尼村寨都会修建蓄水池或水井, 然后搭建水渠竹管引入高山溪流, 为日常取水、洗菜、洗衣服所用。村寨生态子系统具有控制和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功能, 对于整个复合系统的维持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梯田生态子系统

哈尼梯田是在哈尼人影响和控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是人工湿地的杰作, 梯田中的典范[11]。梯田生态子系统是以梯田为基础, 以水稻作物群落为中心的半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一个输入和输出均开放的生产系统, 梯田生态子系统与其他三个子系统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主要功能包括保持水土和物质能量输出两个方面。哈尼梯田沿山坡而筑, 对于山地水土流失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还通过截留径流中的腐殖质发挥保肥作用。梯田生态子系统具有向村寨子系统提供食物和能量的功能, 它为村寨子系统提供了最主要的食物———稻米, 并提供了作为重要菜肴的梯田动植物, 也提供了一定的生活资料———稻草。

2.4 江河生态子系统

江河生态子系统的主要作用为通过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为高山森林区提供充足的水分,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哈尼梯田集中分布的哀牢山、无量山地区, 分布有红河 (又称元江) 、把边江 (又称李仙江) 和澜沧江三条主要河流及众多支流, 单红河州境内长度超过10千米的支流便有17条之多[12]。众多江河分布的河谷地带终年干燥炎热, 蒸发量和蒸腾量极高, 大量蒸发、蒸腾的水汽上升至高山森林位置时遇冷凝聚, 形成降水。研究表明, 哀牢山地区降水量无论在旱季还是雨季都有随海拔增高而增加的趋势[13]。以哈尼梯田核心区元阳县为例, 该县全年雾天多达180天, 相对湿度达85%[14]。水分蒸发形成的绵绵雾雨滋润着其它生态子系统, 极大地减弱了极端干旱的影响。

3 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灌溉水源以降雨经森林截留之后形成的地表径流及泉水出露为主。溪水流出森林后, 经沟渠自上而下流经村寨, 进入梯田。梯田上丘和下丘均有出入水口, 上满下流, 终年不息。在灌溉层层梯田后, 最终汇入位于干热河谷地区的红河等江河。江河水网密布的河谷地区, 由于常年高温而蒸发强烈。水分蒸发形成的热气团上升至高山低温区时形成绵绵雾雨, 重新滋润高山区的原始森林, 在林海山间汇集成无数水潭和溪流, 进行下一次水循环。整个水循环过程如图2所示。正是在这一周而复始的水循环过程作用下, 整个哀牢山区形成了“山有多高, 水就有多高, 到处泉水叮咚响”的独特地理环境[15]。

哈尼人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凭借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从海拔1900米的森林边缘修筑数千条沟渠, 将溪水引入海拔1600米左右的村落分布地带, 并从村寨周边往河谷山脚开垦出层层梯田, 引导溪水泉流终年顺着层层梯田下流汇入河流水系。密集的沟渠将四个子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有序分布、和谐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4 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四个子系统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四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3所示。森林生态子系统为村寨子系统提供水源、薪柴、动植物产品及建材等生产生活用品, 为整个复合系统提供水源;梯田生态子系统为村寨子系统提供稻米、鱼虾、水芹菜等食物, 同时是畜禽饲料的主要来源;村寨生态子系统通过输出人力、畜力等辅助能及各种技术调节和控制着整个复合生态系统, 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5];河谷生态子系统汇集水资源后, 通过蒸发形成降雨,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以上一系列复杂关系作用下, 整个生态系统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 成功抵御了极端干旱等外界干扰。

5 结语

哈尼梯田绿色孤岛能守护得住吗? 篇5

哈尼梯田是一种人与自然双赢的最佳模式。对于现代人终日忧心的含有太多的农药、化肥和重金属残余的食品而言,哈尼梯田生产的是让现代人梦寐以求或垂涎的完全绿色产品。不过,现在的哈尼梯田已是一个绿色孤岛,甚至因为无法使用机械技术而体现出哈尼梯田在生产上的落后和生产过程的繁重与艰辛。

由于哈尼梯田多处于1300米以上的高海拔寒凉地区,水稻产量并不高,一般亩产高的可达300千克。除去所有的投入,一亩稻田的净收入不会超过150元。因此,贫困的阴影并没有远离哈尼人的生活。

一方面,哈尼的自然和绿色是今天已经陷入工业和技术陷阱的人类所推崇和羡慕的,甚至被视为拯救现代被污染和被损坏生态的榜样;但另一方面,哈尼人赖以生存的梯田顶多只能让哈尼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似乎又在诉说着哈尼梯田自然耕作方式的落后。于是,哈尼梯田的申遗成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极强的功利性,正如一些申遗人员所说,如果申遗不能改变哈尼人的生产状况,这样的申遗完全没有价值。然而,带着这样的目的,哈尼梯田就有可能守护不住。

要守住哈尼梯田这块中国也是世界的绿色生态孤岛有多种方法,旅游是一种,但是,旅游却可能破坏这个绿色孤岛;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现代农业来拯救哈尼梯田,提高产量,改善哈尼人的生活。这样的事当地也尝试过,如让哈尼人改种高产的矮杆水稻,使用化肥和农药,却遭到哈尼人的反对和抗拒。但是,如果哈尼梯田的产出真的不足以让人们走向小康甚至富裕时,也许现代农业技术手段连同转基因水稻都会乘虚或强行而入。同时,当地人口的增长也可能导致盲目砍伐森林,开垦新梯田,从而威胁到当地的森林-水源-梯田的自然系统。因此,这块绿色孤岛生存的前景令人堪忧。

不过,值得一试的双赢手段是,维持这块绿色孤岛,以其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来提高哈尼人的收入并让其富裕起来。因为,不仅很多国人在期盼着没有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的绿色水稻,甚至外国人也在期盼能享用到营养极为丰富吃了还特别耐饿的哈尼梯田红米,以及梯田中养大的味道好极了的鸭子、鱼、泥鳅、黄鳝、田螺等纯天然食品。

更重要的是,人们希冀,哈尼梯田这种典型的自然农业在今天的现代农业中还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能与后者抗衡。哈尼梯田何去何从,正处于十字路口。

哈尼梯田 篇6

关键词:哈尼梯田,遗产区,道路交通体系,因素

0 引言

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农业历史悠久, 有深厚的原始农耕基础, 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与哈尼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道路交通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哈尼族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旅游业是分不开的。

国内学者对山地与村庄的道路交通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根据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城市用地特征, 从交通方式、交通可达性和交通设施等因素切入, 进行线网规划、站场规划和出租车规划等交通规划研究[1,2,3]。 (2) 从人性化角度出发, 分析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构成特点, 提出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中的对策与小城镇发展的新模式[4,5]。 (3) 针对静态交通、公共交通等某一交通问题, 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山地城市交通优化建设对策[6]。针对山地村庄道路体系与民族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对于遗产区来说,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旅游业的继续开发, 现有道路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大多数村庄的运输需要, 道路交通体系是影响遗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道路交通体系的研究与村庄的发展密不可分。

1 遗产区道路交通体系特征

在哀牢山立体地貌与立体气候中, 形成了高山区森林、中山区村寨和下半山区梯田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

1.1 遗产区对外交通

遗产区对外交通目前主要依托214省道, 省道在遗产区西部贯穿南北, 北接南沙, 南接绿春。另“哈尼梯田”机场已完成选址, 位于遗产区西边的沙拉托乡, 距新街镇约20公里, 距南沙约30公里;建成后将为遗产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

1.2 遗产区内部交通

1.2.1 车行体系

内部车行体系, 依托S214省道、元绿公路及牛角寨新街连接线以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形成一个环状交通网络;以S214省道、途径大鱼塘、全福庄、胜村及多依树的县道并和攀枝花与多依树连接线形成另外一个旅游环线。通往村庄道路和村庄内部交通路网由于地形原因, 多是尽端式道路;有的村庄坡度太陡, 内部没有车行路, 只是通到村入口。整体呈现以环状连接枝状形式。

1.2.2 步行体系

(1) 纵横交错, 遍布群山:哈尼族迁徙到哀牢山后, 在这片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开始以采集狩猎为生的生活。当时狩猎, 野兽穿行地段逐步变成人行道, 构成了原始山道的起源, 后来形成了自然的道路交通。因为山地对于发展交通不利, 人们之间的互相往来基本靠徒步行走, 物品的运输也靠人背马驼。所以造就了遍布群山的步行体系, 以此满足生产、生活及交往的需要。 (2) 形似等高线:在下半山区梯田间, 由田埂组成的道路形同遍山的等高线, 是开挖梯田时垒起的田埂。在坡度缓的低山, 田埂较低较薄, 梯田面积较大;越往高处, 坡度越陡, 田埂越厚约密集, 梯田面积较小。这些田埂是村民通往田间的主要道路。 (3) 水渠即道路:高山森林的小潭、小溪和河流的水源经过水渠注入最高层梯田, 水满再流入下一块梯田, 直到汇入河谷江河。兴修水渠是梯田农业的关键, 所以人们很重视水渠的护养, 形成了大水沟跨县连州, 小水沟通往村寨和梯田。以此修筑的沟堤宽大结实, 行走舒适, 也成为道路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的一部分, 主要是联系从高山森林区通往半山区的村寨与下半山的梯田[7]。

1.2.3 道路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停车混乱。当地居民的村庄内部停车混乱, 影响车辆通行和村庄风貌;在遗产区承担旅游服务的村庄, 例如胜村, 常出现交通拥堵, 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旅游环线上停车设施不足, 当游客在景观较好路段停车观看时易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2) 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地形原因, 村寨中部分步行道一侧为陡坎, 此类道路无护栏且无路灯, 对儿童和夜间行走构成隐患。部分村内车行道路坡度较大, 为水泥硬质路面, 防滑处理不够, 车行与人行之间存在隐患。 (3) 路面状况较差。路面状况差主要表现在路面破损和路面卫生较差两方面。现阶段村庄路面基本硬化, 但存在部分路段破损严重, 影响车辆通行和村庄风貌。由于排污沟渠小, 常有污水溢流;另垃圾随意堆放也影响路面卫生状况。

2 影响道路交通体系的相关因素

2.1 地形地貌限制

由于遗产区所处区位边远, 地势险要的哀牢山区, 北部红河隔断了与外部的沟通, 所以对外交通以214省道为主。村庄间与村庄内部车行体系不完善,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坡度较陡, 不能满足通车的条件;另外有的区域地质条件不稳定, 也限制了道路交通的发展。

2.2 农耕文化影响

在哈尼族迁徙到此后, 开始在山地上发展农业。开挖的梯田不仅形成了哈尼族的劳动场所, 相连的梯田间形同等高线的田埂形成了步行交通体系。使村寨与梯田, 村寨与村寨紧密联系。

随着村寨扩大, 新开梯田增多。为了有充分时间保证精耕细作, 梯田的维修保养, 必须保证耕作半径在一定范围内。所以为了就近田地, 就会分出新寨, 形成小型分散的聚落与相连成整体的梯田空间格局。此时步行交通成了丈量人地距离的工具, 劳动时间的限制不会造成村寨的无限扩大与劳动空间的无限扩大, 从而平衡村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的一个特征, 其中, 兴修水利行成的沟渠不仅保证了村寨与梯田的用水, 形成水网体系, 也成为联系村寨与梯田的道路交通体系。

2.3 生活与社会交往需求

哈尼族在家庭观念上, 奉行“树大分支”, 哈尼族男子一经结婚生子, 一般要与父母分家, 修建新房, 建立独立的小家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村寨膨胀、分离。哈尼族居住相近的村寨的人们在古老氏族社会中存在血缘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早已淡薄, 但是村寨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友好, 每年“苦扎扎”节的串寨活动都是加强村寨间相互沟通, 加深友谊的手段, 对哈尼村寨友好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8]。由于梯田农业是依山地自然地貌而营造的, 往往需要大范围的集体协作才能使其正常顺利的进行。这种合作的关系也会使得村寨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与沟通。所以联系村寨间的步行体系较为完整。

2.4 旅游业发展带动

由于开发旅游的需要, 旅游环线把保护区内景点连接在一起, 同时又兼顾保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功能分区的划分。旅游环线基本上是沿着村寨与梯田的边界。这样, 在保证林梯田景观完整性的同时, 又在空间上引导了游客旅游环线, 同时保证了通往各村寨与外界联系的便捷性。

2.5 村庄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 村庄的扩大, 道路交通体系的滞后性更加明显。原来村内垃圾随沟渠自然排放入梯田, 不需要处理。现在原有排污沟渠已不能承当, 村内部分垃圾需要运出村外处理, 由于村庄内部车行系统不完善, 造成垃圾的滞留而导致影响环境卫生。村庄内的很多建设活动, 建筑材料的运输还是依靠人力。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数量增加, 景点周边停车设施不能满足需要, 管理滞后, 使游客随意在路边停车, 也容易影响交通的通畅性。

3 启示与建议

遗产区的道路交通体系线路走向都是伴随着村镇发展与扩张以生活、生产与社交需求为引导形成的。相对于纵向上自由形成的连接森林、村寨、梯田步行体系, 遗产区对外和通村的车行体系整体缺乏系统的规划, 村与村间往往没有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旅游交通体系的规划只是在线路上连接了景点之间, 缺乏相应交通设施, 许多道路是放射状的。这样的路网结构适应了一定时期交通的要求, 但不能满足其继续发展的需求。

针对遗产区交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遗产区的发展将会更加依赖车行道路体系, 目前停车混乱的现象更加严重, 所以遗产区应该完善道路交通体系。一方面是村内车行道路体系的完善, 以传统村落道路系统现状格局为基础, 要考虑道路系统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环境允许道路系统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 通过环状化、加强村内道路体系连续性来完善通村车行路与旅游环线的连接, 以此满足村庄机动化运输的需求 (如图1、2) 。另一方面在旅游交通体系中, 逐步解决旅游过路交通与村庄之间的矛盾, 增加交通设施:例如交通标识、停车场的建设。

3.2 完善市政设施配置,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通过市政设施的完善保证传统村落的设施供应不能落后发展水平, 使村庄日常生活水准对村民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依托村落道路系统而配置市政设施, 既不破坏道路系统格局, 也不影响传统村落风貌。

3.3 完善节点空间、加强村民保护意识

道路空间同时也是村民社会交往的重要公共空间。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技术方面, 还需要加强村民保护意识。传统村落村民意识到完整的道路系统可使传统村落风貌变得更美, 自觉维护道路体系与路面环境[9]。对道路系统进行梳理, 增强道路的安全性的同时, 根据街巷空间与村民活动需求在公共节点增加公共设施, 诱发街巷交往活动, 通过丰富公共交往活动增强村民对村庄公共空间的体验感, 从而激发村民对公共环境的维护意识, 增强乡村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喆, 王玮.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3 (01) :31-35.

[2]李泽新, 李治.西南山地高密度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互动关系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 (04) :45-51.

[3]崔叙, 赵万民.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J].规划师, 2010, 26 (02) :79-83.

[4]李泽新, 童丹, 李治.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目标与措施[J].规划师, 2014, 30 (07) :21-26.

[5]董菁菁, 温旭丽, 郭海超.小城镇交通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2013, 105 (9) :273-276.

[6]蓝岚, 莫乾树.山地城市静态交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13, 13 (03) :16-19.

[7]王清华.梯田文化论[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6.

[8]张翊.旅游景区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研究——以凤凰古城景区为例[J].公路与汽运, 2014, 5 (3) .

哈尼梯田多依树观景台构建分析 篇7

观景台是为行人游客提供休憩、观景的场所。合理的设计可以使观景台的功能和艺术双重特性完美结合, 成为园林环境中的视觉亮点, 吸引游人驻足观光。根据对云南哈尼梯田景区中最具特色的多依树观景台分析, 探讨观景台的设计原则。

1 哈尼梯田概况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 整个哀牢山区纬度低, 距海近,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突出: 年平均气温18 ℃ ~20 ℃ ; 全年日照达2 000 h以上; 常年降雨量在800 mm ~1 800 mm之间[1]。哀牢山区雾气浓重常常形成云海, 易化为细雨并与森林植被发育出的溪流或山泉共同造就了梯田常年流淌不枯的景象, 故在哀牢山有“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的奇景, 这为梯田的灌溉提供了天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哈尼梯田因地制宜, 梯田随山势地形的变化, 地大坡缓则开垦大田, 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 梯田大小、形态各异, 往往一面山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 规模宏大近105 万亩, 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所有的梯田都用泥土或水泥垒筑在山坡上, 梯田的坡度在15° ~ 75°之间, 田埂最高可达5 m ~6 m, 集中连片的达10 500 亩以上, 主要种植水稻、养鱼、养鸭。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 年6 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了中国的第43 个遗产项目, 其中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主要有3 大景区: 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倮马点等连片14 000 多亩的梯田; 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阿薰、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 000 亩梯田; 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

从整体观之, 高山森林、中山村寨、低山梯田构成了与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相适应的三位一体的格局[1]。哈尼梯田巧妙、协调地与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系统暗合一体、浑然天成, 适宜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又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农业生态系统构建, 从而使传统农业在山区发展到极致, 几乎就是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翻版, 是一较为完整的、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哈尼族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将人、神与自然视为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崇拜自然, 将人类与自然万物认知为“同源共祖”, 这是哈尼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由此, 哈尼族根据对哀牢山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 依据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生存准则, 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 创造出了适应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 独特于世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完整的梯田农耕技艺, 使哀牢山区的农业创造水平达到了一个罕见的高度[1]。

其中, 坝达景区和老虎嘴景区以欣赏日落为主, 多依树景区则欣赏日出。在2010 年, 元阳哈尼梯田为了方便接待外来游客参观游览, 建成了几处梯田观景点,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元阳县新街镇的多依树景点的观景台。

2 多依树观景台

2. 1 多依树景区概况

多依树是一种蔷薇科植物, 其未成熟的果实佐以椒盐, 是当地人民喜爱的春季时令小吃, 在滇南地区有很多以“多依树”命名的村寨。位于元阳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多依树梯田景区, 距老县城新街镇25 km, 有824 hm2梯田从海拔1 873 m的观音山山脊延伸至1 036 m的红河河谷。景点以五个哈尼族村寨, 四个彝族村寨为主, 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达上万多亩的坡度在25° ~ 50°的梯田景观和人文景观, 梯田由东至西横向, 三面临山, 一面坠入山谷, 状如海湾。整块梯田上半部分稍缓, 下半部分较陡直入深渊, 是观赏、拍摄云海梯田、日出及山寨的最佳景区。

2. 2 观景台

观景台对于行人来说, 不只是一个休息、观景的平台, 其空间特点还具有能够判断自己所在位置的功能。观景可从观和景分别解读, 观是人的一种观看、欣赏获得视觉印象的行为, 因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以及自身主观而对风景的评价有所不同;景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观景过程是人与所处环境的沟通交流的过程, 观景台作为观景设施, 观景台与环境的关系也影响着人对所观景的印象。在元阳梯田设立观景台, 就是为了使景观最大化、最优化。多依树观景台位于多依树村村口的多依树景区里, 临近景区环线公路, 景区占地面积约为1 500 m2, 观景台约占1 /3。进入景区门口, 主体建筑是3 层楼高的多依树国际摄影艺术交流中心, 内设茶吧、餐厅、客房区, 其中茶吧兼为农耕文化实物展厅, 展示了哈尼族的农耕工具, 建筑外面朝梯田景观的则为台阶式的观景台 ( 见图1) 。当地人常说“日出多依树, 日落老虎嘴”。多依树观景台是拍摄云海、梯田、村寨最为理想的区域。

3 观景台构建原则

观景台作为构成景观环境的一个要素, 在设计构建时其布局、造型、用材等方面要统一综合考虑, 在充分尊重原有生态资源, 保持原有乡土文化的基础上, 力争从多角度使观赏者获得良好的视觉感光和美感体验, 使其流连忘返。在观景台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3. 1 功能合理性原则

作为观景台, 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观景功能, 功能合理是观景台设计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哀牢山地区山地地形多变, 山地地形具有三维性, 以其高度、深度赋予山地景观独特的风貌丰富视觉感受, 使得景观具有独特的视觉特征: 旷、奥。地形的起伏, 肌理的变化, 山体的高低、明暗、大小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随着山体地形的变化, 植物景观随之变化, 丰富景观轮廓, 也为人们观景的视觉角度提供多种可能。置于山顶、山坡、山脚, 人们可以有俯视、平视、仰视等多角度感受。

观景台选址关键是视野开阔的视点, 比较注重周围环境, 要求有可以远眺的前景。在山地地形处观景视野开阔, 视线通达性强, 具有居高临下的视觉感受, 是观景的最佳场所。多依树观景台选址于多依树村村口, 多依树村地处山脊, 依山就势, 面朝形如海湾的多依树梯田景区, 具有极好的观景视野。

在哈尼梯田构建观景台的目的就是将梯田景观最大化, 使观景台融合自然。设计延续了梯田的层叠肌理, 产生丰富的台梯空间, 使人产生丰富的空间感受。观景台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为使其能容纳更多的观景者和拍摄者而不至于互相干扰, 构建多达9 层又使各层之间可以自由通达, 增强空间感的人性化设计。

3. 2 景观协调性原则

哀牢山是一条巨大的山脉, 山势稍缓, 群山扭结, 大小山峦拥挤, 红河深壑纵横, 地形变化极其复杂。哈尼梯田依山而建, 顺着山势延伸, 利用有效土地空间开垦梯田, 随着地形变化, 梯田层次、大小不一, 顺着山势伸张, 不作人为拉直, 因地制宜, 错落有致, 利用山势的蜿蜒变化增加梯田的雄伟气势, 展示出梯田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规模巨大的梯田是哈尼梯田景观的主体, 梯田形态各异的线条构成的紧密而又错落的层迭田片是主要的审美观景对象, 由此可见, 梯田线条的特性及其美学意义是梯田景观价值的核心所在[3]。而景观协调的重点是达到视觉协调性。观景台与所处环境的视觉协调性是观景台本身与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 各要素配比恰当、和谐一致的关系, 就如同哈尼梯田与哀牢山自然环境的协调。

多依树观景台整体采用全木构造, 与周边山体森林融合, 设计风格则仿照梯田的地形地势采用台阶式, 边缘模仿梯田线条的弯延曲折, 形态各异, 极其富有哈尼风味的民族美感, 使得观景台完美地融合于梯田景观中。观景台的设计像梯田一样层层抬高到九级, 使得观景台与梯田完美融于整个哀牢山区的自然环境, 使人们近距离接触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3 文化地域性原则

哈尼梯田注重森林、村寨、梯田等景观要素, 力求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尊重和保护原始场地的特色自然与文化历史, 对其予以延伸和完善, 体现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以当地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生产需求, 利用“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 对哀牢山区中、低山体地形进行深切割, 依据不同的山势、土质综合利用形成的文化景观。哈尼梯田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均围绕梯田展开[2]。在山坡上开辟梯田并通过对森林、坡地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和控制从事稻作农业, 使梯田按需要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 这种农业景观具有独特性、可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特征。

哈尼族利用哀牢山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土等自然环境, 以其立体性特征以及哈尼族人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创造出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创造极具哈尼族特色的梯田。多依树观景台的构建也依照哈尼族人创造哈尼梯田一样, 以体现文化地域性的原则出发, 材料上选用木材, 形式上仿照梯田肌理, 建筑内展示当地农耕文化的茶吧等均体现此原则。

4 结语

从多依树观景台的现场调研发现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观景台因公司收费的原因实行全封闭, 导致旅客不能从观景台直接走入梯田景观, 近距离接触; 对于观景台的保养修护工作不是很到位, 有些木材腐朽更换不是很及时, 更换后也未做处理, 与周边木材的新旧对比明显, 影响观景效果。观景台作为观景休憩的场所, 是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物、构筑物。观景台的设计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 构建出新颖美观、风格各异的观景台, 成为一道新景观。

摘要:介绍了云南哈尼梯田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及农业生态环境, 结合多依树景区概况, 对其观景台的选址及特色进行简要阐述, 并从功能合理性、景观协调性、文化地域性三方面, 探讨了观景台的构建原则, 以期营造出新颖美观、风格各异的观景场所。

关键词:梯田,观景台,构建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角媛梅.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哈尼梯田 篇8

一、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的分布与组成

(一)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的分布

元阳县拥有梯田面积16.95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53.1%, 分布于全县2镇、13乡, 而集中连片者达10万多亩。[3]其中,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核心区新街、胜村、攀枝花、牛角寨四个乡镇的梯田面积就达8万多亩, 约占全县梯田总和的一半, 且这些梯田片片相连、山山相接, 形成宏伟壮丽的云海梯田景观。在坝达观景点, 能一眼目及到全福庄、箐口、水卜龙三个村委会梯田1.4万余亩;在上主鲁老鹰岩观景点能看到麻栗寨、主鲁梯田万余亩;在胜村乡黄草岭观景点能看到多依树梯田一万多亩;在老虎嘴观景点能一览阿猛控、多沙、勐品、保山寨梯田6900亩;在牛角寨乡小窝宗能观及洛美河两岸连片梯田数万亩。[3]在不同的梯田观景点, 梯田特色也不一样, 观景时机亦各有不同, 如坝达梯田以雄伟壮丽著称, 适于清晨日出时观赏;老虎嘴梯田以秀美变化莫测闻名, 适于黄昏日落时分细细品味。

(二)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景观的组成

1.“江河——梯田——村寨——森林”四素同构、天人合一的神奇景观

元阳哈尼族居住的环境显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朴实的人与自然共生思想。大山之脚奔流着江河, 弯弯曲曲, 静如白练;一座座灰色的村寨犹如一簇簇雨后出土的蘑菇, 散落于半山腰, 拙朴灵性, 风情别致;寨子下方和两侧是山山相接、绵延不尽的梯田, 为无与伦比、壮观恢宏的大地艺术;寨子后方是苍茫绵亘、满目青黛的群山。“江河——梯田——村寨——森林”的壮丽景观是梯田文化景致中最直观、最富民俗特色的部分, 也是最具美学观赏价值的成分, 故而成为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观景赏美的首选对象。

2.神秘的云海天象景观

元阳的梯田景观是一幅风味独特的水墨画, 绘制的仿佛是世外之景;又似是一首歌, 伴随飞扬轻舞, 撩人心魄;而云海是其最瑰丽、神奇、灵性的成分, 是梯田神秘美丽的霓衫羽衣。元阳县河流众多, 山高谷深, 沟壑交错, 地势高低悬殊, 故雾气浓重, 一年中近半年是雾期, 元阳老县城新街素有“云雾山城”之称。冬春时节的清晨, 漫漫云雾溢满千沟万壑, 形成茫茫云海, 铺天盖地、柔波柔卷、舒展奔涌, 隐没在其间的村落、梯田、山峰时隐时现, 扑朔迷离, 宛若世外仙境;当红日东升时, 云海与霞光交相辉映, 一派云蒸霞蔚的气象;而云海渐渐散去后, 梯田揭开神秘面纱, 在阳光下水波粼粼, 尽展动人真容, 美不胜收。

3.雄浑的地质地貌景观

元阳地处哀牢山南段、红河南岸, 山高谷深, 沟壑纵横, 属深切割中山地类型。由于长期受红河水系的侵蚀和切割, 地形呈V形发育, 地貌呈现为中部突起, 两侧低下,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主要有东西观音山及其16条山岭。县域内无一平川, 最高点为东观音山的白岩子, 海拔2939.6米, 最低点为元阳与金平两县相交的小河口, 海拔144米。地形复杂, 景观壮丽, 可谓“地险山越峻, 天平岭自雄, 层云霾峭壁, 绝涧倒悬峰”, 为开垦规模宏大的梯田创造了必要的地质地貌条件, 也为开展梯田文化旅游奠定了地理环境基础。

4.寒暑兼有的宜人气候

元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四季如春, 温湿多雨, 四季无明显差异, 但由于地形复杂, 海拔高差悬殊, 立体气候十分突出, 呈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气候特点, 有“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之说。立体垂直的气候状况孕育了元阳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 赋予了其百里云海、雾笼朝阳等独特天象景观, 同时创造了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形成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山间铃响走马帮, 河边泼水锣鼓忙”的多采民俗风情。

5.浓郁的多民族风情

元阳县拥有哈尼、彝、汉、傣、壮、苗、瑶等多个世居民族, 其中, 哈尼族占全县人口总数的53.9%, 占全县少数民族总数的60.8%。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元阳各民族, 历史来源不相同, 地理分布有差异, 生活方式不一样, 但因千年的和睦共居, 调适整合, 在各自生存的海拔地带, 形成了多样化的民族文化, 集中表现为多姿多彩的村落民居、民族服饰、民族饮食、农耕生产、民族节庆、恋爱婚姻、丧葬习俗、民族乐舞、民间文学、信仰崇拜等, 为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丰富资源。

6.悠久的历史文化

由于区位特殊, 历史上, 元阳长期保存着混合型政治形态, 地处江外, 却由临安府管辖;受制于流官, 却整体保留着土司制度。长期的土司统治, 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土司衙门, 其中, 保存较好的主要有猛弄土司署。猛弄土司署位于攀枝花村, 建于清朝末年, 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群。全院有大小6个天井, 有议事正厅及厢房数十间, 还有西式洋楼及花园“长春园”。司署大门前的120级石阶, 与整座司署大院连成一体, 更显出雄伟气势。其它历史古迹有白云别墅 (纳更新衙门) 、镇江王庙、大坪碉堡、猛多桥、飞龙桥等, 丰富了元阳梯田旅游的内涵与活动内容。

二、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开发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江河、梯田、村寨、森林、云海、日出日落”构成的人文化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因此, 在进行旅游开发时, 应该充分利用与突出这些特点, 并设计和建设一系列旅游精品。根据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可重点设计与建设三大旅游品牌体系:观光休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特色专题旅游。

(一) 观光休闲旅游

观光休闲是旅游市场上的传统大众旅游产品, 拥有最广泛的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元阳县寒暑兼有的宜人气候、雄浑的地质地貌景观、浓郁的多民族风情为开展观光休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而元阳县的江河、森林、村寨、梯田、云海、日出日落景观, 壮观绮丽、神秘多姿、风情万种, 既有怡人的自然之美, 又透射着动人的人文色彩, 美学观赏价值极高, 对国内外游览观光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此外,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人情世故的淡漠, 寻求返朴归真、到乡村休闲度假、体验农家之乐, 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一种时尚和身心放松方式。元阳哈尼族地区宜人的气候、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光以及自然、祥和、闲适的世外田园生活气息和淳朴厚实的民风民情, 对城市休闲度假旅游者具有特殊吸引力, 适宜于都市人的周末、假日乡村田野休闲度假游。

元阳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以梯田经济为龙头, 以云海梯田为背景, 以高山原始森林为依托, 带动蔬菜、水果、茶叶、渔牧、花卉等特色农业, 利用梯田、村寨、茶山、果园、菜地、花圃、鱼塘、高山、森林等资源, 开展“观哈尼梯田, 游哈尼人家”的“哈尼农家乐”旅游项目, 推出“菜园、茶园、花圃采摘游”、“果园尝鲜游”、“梯田鱼塘垂钓游”、“攀登高山健身游”、“原始森林探险游”之类的旅游活动。开发“假日农夫”项目, 推出“农耕出租”、“土猪认领”等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所谓的“农耕出租”, 就是游客与农户签订协议, 由游客承租一块梯田、一片菜地、一个花圃或几棵果树, 交纳一定租金及管理费, 而由农户承担日常管理;承租游客空闲时下乡逛逛看看, 收获季节邀上亲朋好友前来收取劳动成果。“土猪认领”则是游客在农家认领一头或数头猪, 支付一定的身价钱和喂养费, 由农户代其喂养, 待到中秋、国庆、元旦或春节, 认领者邀上亲朋好友下乡杀猪过节, 参与歌舞狂欢, 尽情享受农家节庆的欢乐。这些活动不仅富有生活气息, 而且对青少年颇具教育意义, 既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 又可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并招徕较为稳定的回头客。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观光休闲旅游品牌由两大主题旅游产品构成:一是云海梯田观光游, 代表性内容有云海梯田观光、民俗旅游项目参观等, 该项旅游产品具有国际、国内和地方多重市场。二是山村田野休闲游, 代表性内容有民族山村休闲度假、享受农家之乐等。该项产品主要面对地方市场。

(二) 民族风情旅游

元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 境内世居民族有哈尼、彝、傣、苗、瑶、壮等, 其中, 哈尼族为主体民族, 占全县总人口的53.9%, 形成了以梯田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浓郁民俗风情。以传统饮食、民族服饰、梯田生产、民居建筑、民族村落、节日庆典、婚恋礼仪、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等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为元阳县开展哈尼族梯田文化民族风情旅游创造了优越条件。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主题系列产品组成:一是特色村寨访问游, 代表性内容有特色民族村寨、特色民俗活动参观或参与等。二是民族节庆狂欢游, 代表性内容为在民族山寨欢度六月年、十月年等重大民族节庆, 品味长街宴, 参与歌舞狂欢。三是民族艺术、工艺游, 代表性内容为民族音乐、舞蹈表演, 民族传统工艺品及制作流程展示等。四是组合型民族风情游, 即为上述各个主题旅游类型及其它民族风情项目的综合产品。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民族风情主题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和地方市场前景。

(三) 特色专题旅游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所蕴藏的科学性、完整性, 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 所表现的高度美学观赏价值, 所营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亲的无与伦比的文化意境, 对海内外的科学考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摄影、绘画、文学、艺术等专题旅游者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独特研究意义。

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资源可设计开发出一系列特色专题旅游产品:一是科学考察游, 代表性内容为农业生态考察、农耕技术考察、农田水利考察等。二是文化考察游, 代表性内容为民俗文化考察、历史文化考察等。三是摄影采风游, 代表性内容为摄影创作及比赛等。四是文学艺术游, 代表性内容为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采风、体验、考察等。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特色专题旅游品牌具有国际、国内和地方多重旅游市场。

摘要:哈尼族梯田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分布广袤、景观壮丽, 为哈尼民族文化的缩影, 是我国梯田文化的代表。作为哈尼族梯田文化的中心区, 元阳的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于梯田文化。根据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可重点设计与建设三大旅游品牌体系:观光休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特色专题旅游。

关键词: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红河哈尼梯田——农耕文明造就的大地艺术[M/CD].西安: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2.

[2]李期博.论哈尼族梯田稻作文化[C].红河州哈尼学学会, 李期博.哈尼族梯田文化论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0.

哈尼梯田 篇9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新农村投入不断增加,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发生着重大改变,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需要抉择, 人们更多地选择保护。在哈尼梯田的保护中, 应该把森林生态的保护放在首位, 在保护形势中, 农村能源建设也是保护森林资源, 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加快核心区周边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调整农村用能结构, 降低直接采伐森林攫取生活燃料用能方式, 真正现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元阳县基本概况

元阳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 东经102°27′~103°13′, 北纬22°49′~23°19′之间, 东南与金平县接壤, 西南与绿春县为界, 西与红河县相邻, 北与建水、个旧两县隔河相望。南北宽54km, 东西长79km, 国土总面积2189.88km2。全县共辖14个乡镇、132个村委会、4个社区、1185个村民小组。

据元阳县统计局《元阳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提要》 (2013年) 数据, 元阳全县总人口440380人, 人口密度172人/km2。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汉、苗、瑶、壮等7种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391636人, 占总人口的88.9%。

县内国民生产总值 (可比价) 29266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现行当年价) 28999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776元, 农民人均口粮374kg, 农村经济总收入220240万元, 农村经济净收入137276万元。

由于农业耕作条件差, 工业落后, 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形成了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典型的边疆特困县。

3 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基本情况及农村能源发展现状

3.1 元阳县哈尼梯田基本情况

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 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 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高山上的412905hm2森林, 提供着核心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哈尼梯田呈现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表1) 。

3.2 哈尼梯田核心区农村能源发展状况

哈尼梯田保护应该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 切实加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生态系统的保护。梯田的保护, 除了梯田传统耕作方式、民居建筑、民俗礼仪的保护外, 重点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它给梯田灌溉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 哈尼梯田水源涵养林的保护至关重要。开展以沼气、节柴改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能源建设, 是减少薪柴消耗、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为此元阳县政府在新街镇、攀枝花2个乡镇哈尼梯田核心区及周边村寨, 实施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4772口, 节柴改灶2210户,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363台, 6205m2。表2为核心区农村能源建设现状。

3.3 取得的成效

每口沼气池年节约薪柴2.5t, 4772口沼气池年节约薪柴11180t;每口沼气池年节省电168kW·h, 年节省电1672944kW·h;每户节能改灶年节省薪柴1t, 2210眼节能改灶年节约薪柴2210t;每平方米太阳能年可节约薪柴0.2t, 1363台太阳能热水器3405m2, 年节约薪柴681t;合计每年节约薪柴14071t。可保护10993亩薪炭林免遭砍伐 (云南省红河州薪炭林蓄积量每亩1.6m3, 每吨1.25m3) 。通过农村能源建设, 有效地抑制了哈尼梯田水源涵养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有效地降低能源性消耗在森林资源消耗中的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森林的蓄积量, 降低了因森林覆盖率下降而引起的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单位:hm2

单位:户、人、口、眼、台

4 哈尼梯田农村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能源发展不平衡, 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哈尼梯田核心区周边村寨, 实施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772口, 节柴改灶2210户,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363台。核心区有7250户家庭37526人口, 祭祀、乔迁、婚庆设宴及民族传统节日活动频繁, 已实施的农村能源项目, 规模小, 分布不均匀, 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用能需求, 生活用能对哈尼梯田周边森林资源的消耗依然存在。

4.2 哈尼梯田开发和保护, 对农村能源建设成果保存影响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在哈尼梯田核心区村寨, 实施少数民族房屋仿古式“美丽家园”建设, 人畜分离式集中养殖建设模式, 有的发出:“太阳能热水器的颜色, 与房屋和梯田自然景观不协调, 禁止安装”的声音。对农村能源推进及成果保存难度日趋凸现, 据元阳县农村能源工作站2014年12月统计, 哈尼梯田核心区周边村寨有260户沼气池报废。其中:因打造民俗文化村, 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箐口村65户沼气池报废。实施梯田核心区哈尼蘑菇房改造, 新街镇多依树村委会普高寨20户沼气池报废;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 攀枝花乡保山寨村委会攀枝花哈尼寨15户沼气池报废;其它卫生道路、房屋拆除重建等造成160户沼气池报废。

4.3 资金投入不足, 标准化沼气建设有一定差距

元阳县沼气建设经历了竹编沼气、石砌沼气、连环形沼气、钢模浇灌沼气等, 并且各个时间所投入的资金也不等, 导致了建池标准不一样, 产气率不一样, 三结合率很低。建一口6m3的户用沼气池需投入4500元, 国家补助2300元, 其余部分是农户自筹, 而农村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严重制约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

4.4 沼气使用率和综合利用率待进一步提高

劳动力市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农户家里只剩老人和小孩, 没有养殖能力趋于废弃的池子逐年增加, 有的沼气用户中, 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 沼气的利用一般局限在点灯做饭上。

5 农村能源发展对策

5.1 加大投资力度, 示范带动

对该地区的沼气建设必要性和需求进行分析和调查, 然后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争取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实施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 即从单一的每一户农户的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或改灶建设, 向多元化的农村能源沼气—改灶—太阳能建设合为一体的模式发展, 在农村每一户农户建成集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改灶、太阳能多项能源互补的农村能源建设模式,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2 加强病旧沼气池改造, 提高沼气池使用寿命

哈尼梯田周边村寨沼气建设长达19年之久, 部分沼气由于年久失修, 加之许多农户外出打工, 缺少管理, 趋于废弃的池子逐年增加, 目前病旧沼气池改造项目已经纳入了财政补贴, 应该依托财政补贴, 以哈尼梯田核心区周边为重点进行改造, 提高沼气池使用寿命。

5.3 建立乡村服务网点,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县、乡、村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以乡村服务网点为重点, 以县级服务站为支撑, 为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为宗旨, 因地制宜地推广协会领办、个体承包、企业运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 拓展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 逐步由政府扶持向民营化转变, 从而形成以民养民、自发、健康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5.4 加强宣传和用户培训, 提高沼气综合利用

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地里位置以及种养殖业发展状况, 从沼气的基础知识、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科学管理、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安全利用、灶具管线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等向沼气用户进行全面培训, 使沼气用户通过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技术的学习, 边少量实验边总结, 然后主动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方面节省购买农药化肥资金, 一方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让沼气产业在发展种养殖业中增加收入。

6 结语

综上所述, 哈尼梯田核心区森林资源保护, 需要政府及核心区7250户家庭37526人口共同参与, 增加资金投入, 加快核心区周边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调整用能结构, 降低直接采伐森林攫取生活燃料用能方式。应及早对该地区进行生态修复, 改善居住条件, 真正现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2013年6月22日,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 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 申遗成功, 梯田保护也成为新的时代课题。通过以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为例, 阐述了通过农村能源建设, 改善梯田周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生态环境, 有效保护哈尼梯田等一系列问题, 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加快元阳县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以此促进哈尼梯田的保护。

关键词:农村能源建设,哈尼梯田保护,元阳县

参考文献

[1]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沼气生产工 (上册)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2]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R].昆明:云南省林业厅, 2011.

哈尼梯田 篇10

2012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1处世界遗产,以“人类共同遗产”的名义站在了世人面前。一时之间,被认为是中国云南亚热带山区农业奇迹的红河哈尼梯田引起了众多摄影家、研究者、游客的关注,大家纷纷前往哀牢山红河流域一睹她的风采。

“世外之田”的春夏秋冬

清晨,如果进入巍峨绵延的哀牢山区,沿着蜿蜒的红河(元江)走,在红河南岸就能看到笼罩在云雾之中的红河哈尼梯田。氤氲缭绕的云雾像衣服又像面纱,遮住了风姿绰约的梯田。当太阳渐渐升起,阳光穿透云雾铺洒下来,云雾慢慢散去,“面纱”渐渐被揭开,梯田、山寨、森林开始清晰地显现在眼前。揭去“面纱”的梯田非常壮观:一丘丘梯田呈长条状绕山而行,从山脚到山顶,埂与堤交替,层层叠叠,盘旋而上,梯阶般的田埂宛如天梯,直抵云端。

红河哈尼梯田一年四季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时节都有应景的美。

整个冬季和初春,梯田都是闲着的,放入水,养着,称为“泡冬水田”。这个时节的梯田在太阳初升和太阳将落未落时最美。朝阳的霞光和夕阳的余晖洒在层层叠叠的梯田水面上,就像田里揉满了细碎的金子,波光粼粼,熠熠生辉。春末,梯田被犁过、耙过,栽入了稻秧后就从平静的镜子变成了绿油油、充满生机的缎带,从河谷一直向山上盘旋。盛夏时的梯田更美,多变的天气、“脾气”大不相同的雨为她增添了神秘。往往是前一刻还晴空万里,下一刻雨就分别从山上、河谷两处包抄过来。不一会儿,氤氲的雾气也跟着包抄过来了,笼罩住了整个山寨和一丘丘梯田。但是很快,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彩虹架在山与山之间,两头落在不同的梯田里。雾气渐渐散去,露出被洗得愈发清爽的梯田。夏末秋初,从河谷到半山腰,梯田里的稻谷渐次成熟,风一吹,梯田里就泛起金黄的稻浪,风里都有新谷的清香。

这一丘丘的梯田,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美。不同的人也赋予了她不同的意义。在艺术家眼里,这些梯田是“大地的雕塑”;在农政学家眼里,这些梯田是中国的七种田制——区田、圃田、围田、架田、柜田、梯田、涂田之一;而在哈尼族人眼里,梯田则是产出稻谷等粮食作物,养活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衣食父母,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源泉之所在。

大地上的雕塑

“泡冬水田”期间的梯田尤其像一条条被雕刻在一座座巍峨的大山上的等高线,让人忍不住惊叹。沿着梯田的田埂走,在深切体会红河哈尼梯田所在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神奇时又会为在这山高谷深的地方开垦、创造出如此奇迹的少数民族先祖们发出由衷的赞叹。

红河哈尼梯田是由滇南哀牢山、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祖用手中的锄头与犁耙“雕琢”而成,其中,哈尼族先祖们开垦的梯田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面积。

有艺术家把红河哈尼梯田比作“大地的雕塑”,真是绝妙的比喻。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祖开垦梯田的过程堪比完成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以锄头、犁耙为雕刀,以绵亘几千里的哀牢山为底板,精心策划,用心“雕琢”,终于“雕琢”出成千上万条绝妙的“等高线”。

红河哈尼梯田所处的哀牢山红河流域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哀牢山红河流域一带有山高林密、气候诡谲多变的特点。夏天雨水丰沛,每年7、8月尤甚。雨季时,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而哀牢山区坡陡水急,极易引发山洪,将红河两岸山坡上的土层冲刷进河流中。本来清澈的元江江水也因此变成浑浊的红色,元江的当地称呼——“红河”也因此得名。

哈尼族等族先祖们用心“雕琢”出的梯田,把哀牢山的山坡变成了立体的田丘。他们修筑起来的一道道田埂,挖掘出来的一条条沟渠,因势利导,大大改善了哀牢山红河流域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拦截住了雨季常常爆发的山洪,有效遏阻了泥石流的形成,护住了流失的水土。

更为重要的是,在哀牢山红河流域,哈尼族人遵循着“森林在山上、山寨在山腰、梯田在山寨下方、河谷在梯田下方”的分布原则。源源不断的水把森林、山寨、梯田和河谷连在了一起。森林是哈尼族人天然的“水库”,植被覆盖率高,森林里土壤的涵水能力好,常有泉水从森林里流出,经由山寨,最后流向梯田和河谷。后有专家学者把这称为“森林——山寨——梯田——河流”四度同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生态系统。

哈尼梯田:中国的七种田制之一

哈尼梯田从开垦到成为中国七种田制之一,再到现在人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蔚然之景,历经了漫长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哈尼梯田由来久矣。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有这样的文字:“‘涐水’畔……厥土青黎,厥田下上。”“涐水”指的就是大渡河。“厥田下上”说的就是梯田。据学者王清华考证,这段文字是中国史籍中对梯田最早的记载,同时也是对哈尼族修筑梯田的最早文字记载。为什么可以说哈尼族是中国梯田的首创者之一?王清华又提供了相关资料进行佐证:大渡河畔是哈尼族早期的居住地。古籍《禹贡锥指》曾说:“和夷,俄水南之夷也。”而“和夷”、“和蛮”、“和泥”都是哈尼族的古称。“涐水”的“涐”其实就是“和泥”的“和”之音转。不过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农田样式并没有被命名为“梯田”。

nlc202309040955

唐代时,这种农田样式也还不叫“梯田”,而是“山田”,区别于平坝区的水田。宋代史料《骖鸾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仰山岭阪之间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也就是说直到宋代,这种农田样式才被正式命名为“梯田”。

明代,农政学家徐光启先生(1562年~1633年)全面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农业形态、农田样式和农耕技术。据相关学者考证,徐光启先生当时在参考元代《王祯农书》“梯田”部分时,深受书后所附诗句“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谁名题”的影响,把“世外”的哈尼族梯田列为中国农田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

到了清代,梯田已经被开垦得蔚为壮观了。史料《临安府志·土司志》还记载了当时哀牢山红河流域哈尼梯田的壮观景象:“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彴,数里不绝。”(“略彴”说的就是卷槽,是简易的渡水工具。)

而对于生活在哀牢山红河流域的哈尼族人来说,哈尼梯田并非只是艺术家们眼里的“大地的雕塑”,也不只是中国的七种田制之一,被零星地记载入史料中,更不只是“世界遗产”这样的名号,她是哈尼族人的衣食之源,更是精神源泉之所在。

哈尼族人与梯田

走进哈尼族人的家里,你会发现,哈尼族人家的饭菜、衣服、房屋都和梯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以上这些的原材料都是来自梯田。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梯田的耕种基本能让哈尼族人自给自足。哈尼族人穿的土布衣服,吃的稻谷、小菜、鱼虾、鸭鹅,住的房子顶上的稻草等都来自梯田。

几乎每个哈尼山寨的梯田分布都比较广,可以从山腰一直延伸到山脚的河底,但海拔差距大。哈尼族人因地制宜,在河底气温比较高,水肥量也比较大的田里除了栽种稻谷之外还栽种棉花、蓝靛作为织染土布衣服的原料。能干的哈尼族妇女用自家梯田里栽种出来的棉花、蓝靛经过纺、织、染、缝等繁复的程序做成一家老小的衣服。

而海拔较高的梯田,哈尼族人则用来栽种能适应高寒气候的红米,作为家里的主食。因为梯田面积有限,哈尼族人又利用间种、套种等方法尽可能地栽种包谷、黄豆、小菜等来作为稻谷的补充性粮食作物。

山寨里的哈尼族人家,几乎每家都要养一两头猪,几只鸭子,梯田里产的包谷是它们的重要食物。而黄豆则可以做成豆腐,以及他们最喜爱的哈尼风味豆豉。田间地头的小菜是哈尼族人家蔬菜的主要来源,一年四季都有,如果不用宴请太多宾客,只供应自家食用的话几乎不用上街购买。

在哈尼族人眼中,每一分每一寸的梯田都十分宝贵。所以,哈尼族人又精心谋划,在稻田、沟渠里养鸭、养鱼,形成了“稻田——鸭——鱼”的良性生态农业系统。田比较多的人家会专门留出一块小小的区域来专门养鱼、放鸭。但大部分人家还是把鱼和鸭都一起放养到稻田里。只是在稻田刚插秧以及稻谷快要收割时,为保护秧苗和稻穗,鸭子们会被赶出梯田,用栅栏关在流经寨子的沟渠里。而鱼则不受影响,可以一直在田里待到稻谷收割时。

在稻田里放鸭的这段时间,每天天刚亮,太阳还没照到山寨时,哈尼族妇女就会用竹编的笼子背上呱呱乱叫的鸭子把它们放养到梯田里。日暮黄昏时,这些鸭子又会被背回家过夜。

也有的人家干脆就拨出一块小小的梯田盖成“田棚”,用来专门放农具、躲雨以及养鸡鸭。这样就不用每天用竹笼背着鸭子在田与家之间来回奔波。

鸭子、鱼和稻秧一起成长,等到秋收时,一切都长得刚刚好——稻谷变得金黄,鸭子长了一身膘,开始产蛋,小鱼也长成了大鱼。秋收时节一到,大家就开始了辛劳,捕鱼和收割稻谷同时进行。

梯田里的稻谷并不是一起成熟的。山脚河底气温较高,水肥量也较大,稻谷品种是杂交稻,最先成熟。而海拔较高的地方,栽种的是红米,熟得就晚一些。这样的成熟顺序刚好给人们留出了足够的收割时间,可以从容不迫地按照稻谷的成熟顺序收割。

收获时节,每天天刚灰灰亮,哈尼族人就用芭蕉叶包好准备中午吃的饭,背上谷船,带上镰刀和麻袋到田里收割稻谷。因为当地气候多变,晴雨的转换有时只是一瞬间,梯田离家又比较远,稻谷需要抢收,所以,人们把割下来的稻谷在谷船里脱粒,满一船,就用口袋装好,一步步地背回家,或者请马帮驮回家,等天气晴朗时再把口袋里的稻谷倒出来晾晒。

稻草也要运回家。过去,稻草是哈尼族人家建造“蘑菇房”房顶的主要原料,几乎每年都要更换。现在,人们纷纷把“蘑菇房”改成了砖瓦结构的房子,稻草不再用来建房,而是用来喂牛或者做燃料。

梯田的田埂都是很窄的,运送稻谷只能靠人背或者请马帮驮,没法使用其他的现代交通工具。而且,梯田大多数位于山寨的下方,人们背着稻谷回家时一般都是走的上坡路,十分辛苦。

这样的秋收时节,苦中带甜。收割完稻谷,捉拿之前放养在稻田里的鱼是一件十分让人期待的事情。人们称这些鱼为“稻花鱼”。“稻花鱼”给了辛劳的人们莫大的欣慰。

梯田收割完,稻谷全部被运送回家后,人们就会把田里的水全部放干,姑娘小伙一起上阵,捉拿“稻花鱼”,然后带回家做成一道美味的菜。辛劳之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着肥美的“稻花鱼”和鸭子们下的蛋,聊着家长里短,偶尔兴起来一首歌,生活就这样过得有滋有味。

秋收过后,哈尼族的新年也快到了。哈尼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十月物候历”,每年有十二个月,以农历的十月为岁首。每到农历的十月,各寨的哈尼族人就开始过年,称“扎勒特”或者“十月年”。

秋收过后,“扎勒特”之前,不管身在何方的哈尼族人都会纷纷赶回山寨,开始准备过年:用自家梯田里产的糯米舂制成糯米粑粑,缝制新衣,采买年货……因为海拔、气候、地形的限制,哈尼梯田中能种的几种稻谷的产量都不高,糯谷的产量尤其低。因此,糯米饭和糯米粑粑就显得尤其珍贵。哈尼族重要的仪式、场合、年节都要有糯米制品(糯米饭、汤圆或者糯米粑粑)。糯米粑粑是哈尼族人过年时重要的食品、祭品和礼品。有些支系的哈尼族人用糯米粑粑祭祀祖先,或将其作为走访亲友间的重要礼品。梯田以及梯田的产物借由年节,把人们“粘”在了一起。

哈尼族人的“年”和“节”几乎都与梯田的耕种有关,“六月年”、“十月年”等大的节日是为庆祝梯田的丰收;“祭寨神”则是为了祭祀寨神、寨神林、龙潭水,祈求山寨的人畜平安、顺遂;“染黄饭节”、“尝新米节”也都是和梯田的耕种息息相关。这些节日,要么预示着哈尼族人新一轮耕种梯田的开始,要么标志着一轮梯田耕种的结束。

梯田之殇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哈尼山寨人口的增多,同时囿于地理环境,不可能开垦出更多的梯田来耕种,梯田不再能使人们自给自足。许多山寨里的哈尼族青壮年纷纷把梯田托管给亲友,外出务工。

而今,尽管红河哈尼梯田已经被评为“世界遗产”,有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但是,在遗产非核心区,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哈尼族青壮年放弃亲自耕种、管理梯田,外出务工挣钱。

红河哈尼梯田的耕种,需要环环紧扣的程序——挖头道田、修水沟、犁、耙、施肥、铲埂、造种、泡种、放水、撒种、薅草、拔秧、铲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晒谷。其中挖头道田、修水沟、犁、耙、挑谷等程序都需要身强力壮的男子来完成。以前,这些耕种梯田技术的好坏是哈尼族姑娘嫁人时挑选小伙子的重要参考标准。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男子走出了山寨,无暇管理梯田。疏于管理的梯田开始出现问题——田埂渐渐坍塌、漏水,肥力减退……人们当然也不再把耕种梯田的技术当做挑选女婿的重要标准了。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或许,在这一辈的哈尼族人眼里,大田仍像自家的“独儿子、独姑娘”一样宝贵,但很多年以后呢?随着越来越多的族人远离山寨外出务工,失去耕种梯田的本领,也不可能再教自己的孩子耕种梯田时,他们是否还会记得哈尼族古歌里唱的那些“古规”吗?古歌有唱:“哈尼是粗粗的大树,树根就是大田”,“哈尼走到天涯海角,不忘发家的宝贝是大田。”

上一篇:孩子学奥数到底学什么下一篇:自然资源使用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