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建设

2024-07-22

梯田建设(精选9篇)

梯田建设 篇1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秦巴山地的交汇带, 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 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是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大量坡耕地又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 不仅造成表土丧失, 土壤肥力下降, 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计。长期实践证明, 兴修梯田是甘肃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是解决群众生计、保障粮食安全的温饱工程, 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工程, 是旱作农业区水资源优化利用和径流调控、治理水土流失的主体工程。

一、梯田建设的现状与成就

梯田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和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农耕生产方式。甘肃省的坡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庆阳、平凉、天水、定西、兰州、白银、临夏、陇南、甘南、武威10个市 (州) 的67个县 (市、区) , 拥有坡耕地308.27万公顷, 其中25°以下坡耕地面积284.6万公顷, 未经改造坡耕地面积还有90.73万公顷。由于受水资源和地形限制, 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群众生活长期困难。新中国成立前的二千多年间我省梯田虽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制度的限制, 山地水平梯田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 我省坚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 坚持专业队常年修建与群众会战的形式, 集中连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安定区、礼县、宁县曾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全省每年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4.67万公顷~6.67万公顷, 累计“三田”面积达到104.07万公顷, 在劳力组织、施工方法和增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省的梯田才真正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 始终把兴修梯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 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梯田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认识在不断提高, 兴修梯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各地根据农村实行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 积极探索梯田建设的运行机制, 通过实行劳动积累工制度, 把梯田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 根据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实施了一系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激励政策, 使全省的梯田建设走出了一条统一规划、规模治理的发展之路。到2000年底, 全省梯田累计达到154.6万公顷, 庄浪县率先实现了梯田化, 并受到了水利部的表彰奖励。以庄浪梯田化县为契机, 2001年省政府批转了省水利厅《关于加快全省梯田建设意见及规划》, 使得我省梯田建设取得大发展, 安定区、宁县、西峰区相继实现了梯田化。为了加快全省梯田化建设进程, 省上把陇西县、庆城县、张川县、泾川县列为梯田建设重点县, 通过推广梯田优化技术, 强化项目管理, 使梯田的质量、效益和科技含量普遍提高, 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受到了干旱山区群众的欢迎。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累计兴修梯田89.8万公顷。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全省各地在梯田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并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不仅加快了梯田建设步伐, 而且走上了规模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在不断总结“三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先后制定了促进“三田”建设的有关政策及一系列施工、管理、验收办法, 确立了“谁修、谁种、谁受益”的原则, 同时推行“四集中、四统一” (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连片, 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 的做法;在梯田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科学规划, 合理布设建设规模, 做到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在修建方式上由人工为主向机修为主转变, 打破时间、地块界限, 实现了常年施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等有效机制, 多元化筹措资金, 加大了梯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视梯田建设与培育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推广梯田优化技术、集雨节灌、地膜覆盖及其它配套措施, 使梯田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截止2007年底, 全省累计建成梯田193.87万公顷, 已有庄浪县、安定区、宁县、西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梯田化。

二、梯田的作用与效益

㈠有效地拦蓄降雨,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甘肃省坡耕地年降雨流失量在600立方米/公顷~1050立方米/公顷, 流失土量60吨/公顷~150立方米/公顷, 流失肥量折合全氮24.3公斤/公顷、速效钾223.35公斤/公顷、速效磷49.35公斤/公顷。梯田具有良好的拦蓄降水、保持水土的功能, 在24小时降水100毫米的情况下, 一般在梯田地块水不出田, 减少土壤冲刷量95%以上, 达到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据试验估算, 现有梯田每年可拦蓄径流近13亿立方米左右, 可拦蓄泥沙2亿吨左右。通过坡改梯, 对合理利用时空分布不均的降水资源、调蓄平衡土壤水分、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减少进入江河泥沙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效甘肃省气候干旱,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经营粗放, 产量一般仅在750公斤/公顷左右。坡耕地修成梯田后, 随着微地貌的改变和土壤水肥状况的改善, 利于农作物生长, 土地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为推广旱作农业适用技术、提高旱作农业水平创造了条件。据测算, 在相同立地条件和耕作条件下, 梯田与坡耕地相比, 梯田可增产600公斤/公顷~150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750公斤/公顷以上。以此推算, 全省现有梯田按生产粮食计算, 每年可增产150万吨, 占全省粮食总产量808万吨的18.6%。梯田已成为旱作农业区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长效工程。

庄浪县是18个中部干旱县之一,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全县粮食总产徘徊在5万吨~6万吨。通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 全县累计修成梯田6.53万公顷, 占坡耕地面积的94%, 人均梯田达到了0.17公顷, 使全县走出了长期困扰“三农”问题的艰难境地, 实现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和县域粮食自给。据测算, 在正常年份梯田产量为3609公斤/公顷, 是坡地产量1125公斤/公顷的3.2倍;在遭受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 水平梯田产量仍在3000公斤/公顷以上。近年来全县通过大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在土地结构调整、粮播面积明显减少的情况下, 使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12万吨~13万吨, 实现了粮食总量的翻番。

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梯田建设的不断发展, 梯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所转变, 各地依托梯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商品生产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逐步发展起来的马铃薯产业、果品产业、中药材产业及畜草产业等, 对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支撑作用。目前全省约有30%以上的梯田调整了种植结构, 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等多种产业模式, 发展经济林果面积达82.87万公顷, 产值35亿元, 这些模式都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 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定西市依托梯田资源, 把马铃薯作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 200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4.4万公顷, 其中梯田种植面积占60%以上;总产量500万吨, 实现产值17.5亿元, 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利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静宁县依托全县9万公顷梯田资源优势, 大力培育果品支柱产业, 全县果园面积达3.33万公顷, 人均0.08公顷, 其中发展山地梯田果园2.53万公顷, 占果园总面积的76%, 目前挂果面积1.1万公顷, 年产量18万吨, 实现产值2.62亿元, 人均果品收入59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1/3, 被农业部划定为苹果优势产区, 山地梯田撑起了静宁果品产业开发的“大梁”。

㈣为各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梯田便于机耕、机播、地膜覆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行以高产作物种植为主的新的农作制度, 也适应各种灌溉方式对土地的要求, 梯田促进了田间道路状况的改善, 提高了山区农业生产的运输能力和机械化程度。因此, 梯田建设可推动山区农业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化, 减轻群众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发展思路

㈠坚持把梯田作为提高山区农业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来抓全省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和南部10个市 (州) 、67个县 (区) , 这一地区受水资源和自然地形的限制, 雨养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造成群众生活长期困难。解决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 最基本的就是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改变成水平梯田, 有效拦蓄降水泾流, 保持水土,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减少进入江河泥沙。改革开放30年来的梯田建设成效证明, 梯田不仅是我省山区的基本农田, 又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导措施, 在我省的水土流失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在我省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应继续加大坡耕地综合治理力度, 是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㈡持之以恒, 全面完成全省实现梯田化的目标根据保证粮食安全和产业调整的要求, 确保旱作农业区人均口粮稳定在400公斤以上, 山区人均梯田面积达到0.2公顷以上才有保证, 土石山区人均梯田面积达到0.13公顷以上才有保证, 还需改造坡耕地73.33万公顷以上。因此全省要达到实现梯田化的既定目标, 还需树立持之以恒、长期奋斗的思想, 在建设中要不断加大梯田的投入, 从田区规划、田块设计、施工组织、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 探索梯田建设的长效机制, 为梯田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㈢切实解决好今后梯田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是确定适度规模, 推动梯田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省每年安排梯田建设任务8万公顷, 但近年来由于补助资金不到位和农村劳动力外出, 梯田建设情况不够理想。2006年梯田建设任务下调至4万公顷, 由于“两工”的取消, 组织劳力兴修梯田的难度越来越大, 机修梯田已成为梯田建设的主要形式, 目前机修梯田投入在6000元/公顷以上, 而现行梯田补助只有600元/公顷,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梯田建设的发展。因此根据目前梯田建设补助资金的筹措情况和全省梯田建设的实际, 确定适当的建设规模尤为重要。二是拓宽筹资渠道, 加大梯田投入力度。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梯田建设出现了建设资金不足、劳力难筹措等新情况、新问题, 现行的梯田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 在实施中要积极推行“一事一议”、整合项目资金等有效机制, 采取国家补一点、地方筹一点、群众拿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 多方筹措资金,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尽可能地缓解梯田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三是强化组织管理, 加快梯田建设步伐。近三十年来梯田建设一直是一项重大的政府决策行为, 省上统筹部署, 市县组织实施, 逐级负责落实。梯田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指标, 今后应继续实行, 及时研究解决梯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逐步建立健全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梯田建设投入机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各市、县必须实行统一规划, 突出重点, 集中人力、财力, 实施整乡整村推进, 使梯田建设落到实处。四是注重结构调整, 提高梯田综合效益。梯田是旱作农业区发展生产的基本载体, 各地在兴建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梯田建设的同时, 要围绕解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改变以往单纯治理坡耕地的做法, 通过整合项目资源, 合理布设配套措施, 把着力点放在提高梯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上。在梯田建设中坚持修梯田、兴科技、调结构、抓产业的思路, 以梯田为平台, 增收为中心, 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使梯田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与成就的介绍, 分析了梯田的作用和效益,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发展梯田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梯田建设,作用和效益,发展思路

梯田建设 篇2

一、 全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一)活动开展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县政府制定并印发的《XX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对三项活动的资金分配、活动开展、资金使用等方面从严管理,并认真组织活动开展。,县采茶剧团下乡演出146场(其中列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52场),观众10.5万人次;县电影公司下乡放映电影2275场,观众达43.5万人次;县文化馆配合各乡镇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78场,参与活动人数6016人;接待市歌舞团演出10场。全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人才队伍情况。

县剧团现有演职员工37人,其中二级职称4人,三级职称19人,四级职称10人。平均年龄42周岁;县文化馆现有人员6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职工3人;县电影公司现有职工8名。其中中级职称4人;全县乡镇文化站现有人员19人;新干老年艺术团演职人员23人;青铜艺术团演职人员40人;村文化辅导员(含农家书屋管理员)120人。

二、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组织领导上实行“三个强化”,致力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及县文化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三个强化”。

首先,强化领导机构。

成立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县文化、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农村文化 “三项活动”十分重视,经常过问工作进展情况,专题研究并印发了《XX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施方案》;多次深入潭丘乡中洲村、荷浦乡莒洲村等地,实地观摩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县委、政府还着力解决剧团演员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先后特批县采茶剧团招收年轻的新演员11名,并拨付资金购买了一部演出小客车;在县城南新区无偿划拨33亩土地,投入3000多万元筹建县文化服务中心。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和协调。为明确责任,县文广局还将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指导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等三项工作分别由2名班子成员负责,形成了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合力。

其次,强化组织协调。

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施过程中,县文广局、县财政局注重搞好与其它有关部门、各乡镇、村组的工作协调,坚持每年科学安排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积极协调与县交通、稽征等部门的关系,为县电影公司运输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三辆三轮摩托车免除了公路养路费;对县电影公司人员实行分片包乡村负责制,尽量利用其本乡本土的人缘、地缘优势,每人负责1-2个乡镇电影放映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县电影公司人员已与各乡镇、村组干部形成紧密、融洽的工作关系,所到之处可谓如鱼得水。

再次,强化资金保障。

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专项经费,先后拨款10多万元为县剧团添置了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将村级文化建设帮扶作为一项刚性任务纳入了县直各有关部门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的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县文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还积极捐资、捐物帮扶挂点村的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援建了一批村级农民业余剧团、村文化活动室等。以来,县、乡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安排600多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有力地激发了基层农村投资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潭丘乡9个行政村就有6个办起了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其中:潭丘村投资50万元,南山村投资20多万元;中洲村、潭丘村、大塘村还办起了农民业余剧团。全乡形成了可喜的农民自办文化热的“潭丘现象”。

(二)活动开展中狠抓“三个关键”,全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

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怎样,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是主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我们注重精心谋划、狠抓关键,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狠抓节目质量关。

组织县剧团、县文化馆等单位,精心创作、排练一批优秀作品。县剧团每年都推出5至6台全新的剧(节)目,打印成“菜单”样式,任由农民群众“点单”。其中,采茶剧《陶母截发》、《割肉还娘》、《乾隆买桔》、《假相大白》等剧受到市文化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县电影公司紧跟电影产业新动向,不仅及时采购了众多的国产大片和进口影片,并针对我县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下载了《柑桔高产栽培技术》、《香菇栽培技术》等科教片,采取“一村一片”的方式,深入全县巡回放映,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对于下乡演映的节目,县文广局实行事先审查制,从源头上保证了节目的高质量。

第二,狠抓优质服务关。

在组织送戏、送电影下乡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搞好优质服务。特别是XX县采茶剧团,坚持发扬“扁担剧团”精神,以不懈的努力和贴心的服务羸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每次演出之前,剧团采取“四自”方式,坚持自带行李、自办伙食、自搬道具、自搭舞台。即使是在获省厅赠送的流动舞台车以后,条件改善了,但“扁担剧团”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丢,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部分村庄,他们克服了路况差、车难行的困难,坚持送戏进村。每到一地,他们均散发宣传单、张贴海报,或手敲铜锣走村串巷,努力吸引更多的观众。演出过程中,剧团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即:观众多少一个样、条件好差一个样、城里乡下一个样、领导在场不在场一个样,确保演出质量不打折扣。每次演出结束后,坚持“三不走”,即:借东西未还不走,场地未打扫不走,未征求意见不走。台上演文明戏、台下做文明人,剧团还经常为演出地做好人好事,捐钱捐物,或利用演出前后的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4年来,除600多场演出纳入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资金范围外,另无偿演出317场,是名副其实的“送”戏下乡。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过硬的素质、优质的服务,使“扁担剧团”声名远播,名不虚传。县电影公司组建了9个放映小分队,分赴全县各地放映。无论是年近60的老放映员,还是身体孱弱的女职工,都坚持顶严寒、冒酷暑,不避风雨、跋山涉水送电影下乡。他们或用摩托车搭载,或靠肩挑背驼,将沉重的放映设备送到每一个放映点;待到放完电影返回住地时,往往已是深夜一二点钟,但从没有人有过怨言。在抓好县内文艺团体优质服务的同时,我们对县外优秀演出团体如江西省木偶剧团、XX市采茶剧团、XX市歌舞团等不仅热忱欢迎,而且指定专人负责,协助他们制订演出计划和演出线路,并提供事先帮助联系、演出过程全程陪同等服务。

第三,狠抓督查指导关。

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不仅有方案、有计划、有安排,更重要的是有督查指导。县文广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文艺股(效能办)人员不分工作日或双休日、节假日,不分白天夜晚,经常深入演映现场明查暗访,实地监督活动过程,征集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检查演映效果。对于各乡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县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坚持派人实地指导,活动开始前进行文艺辅导,帮助编排、演练节目;活动过程中派人现场督导,确保每次活动取得实效,不走过场。在县、乡两级文化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我县不仅专业团体演映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带动了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地处赣江中心的荷浦乡莒洲岛举办了“红桔旅游文化节”,溧江乡举办了“西瓜节”,七琴镇棠木村举办了“农民音乐会”,麦斜镇晓坑村举办了“农民文化节”,七琴镇还举办了“走进燥石”摄影作品展、剪纸作品展,金川镇举办的端午节包粽子大赛,等等。繁荣活跃的群众文化不仅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在农村形成了“四多四少” 的局面,即:忤逆不肖的少了,孝敬公婆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赌钱打牌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风貌为之一新。如:曾经秩序混乱、民风强悍的中洲村,如今已变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井冈山报》以题为《从“麻烦”村到“模范”村》作了连续报道,生动地反映了该村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带动和影响下发生巨大转变的历程。

(三)资金管理上做到“三个到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资金使用效益

管理出效益。在农村文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上,县文广局积极XX县财政等部门,切实加强管理,严格程序,做到“三个到位”,确保了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一是经费计划安排到位。每年上级关于农村文化资金的计划下达我县后,县文广局就及时与县财政部门协商,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具体的资金安排计划,做到资金计划符合政策、切实可行。二是票据报帐手续到位。按规定,县文广局规范了农村文化资金专用票据的报帐手续,做到每张票据有村委会(学校、农林场)负责人签字、财政所负责人签字,五名观众签字并注明联系电话号码,并逐级盖章。原有部分手续不齐全的票据,包括省、市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报帐票据,均要求该演出活动单位“补课”,补齐有关手续后方可报帐。三是资金拨付及时到位。对于已经开展了演映活动的专业文艺团体和开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乡镇,经审查其活动真实有效、票据手续齐全后,县文化局均及时商县财政部门,按程序迅速拨付资金,做到不积压、不拖延,把资金及时拨付下去。由于资金使用管理得当,我县农村文化资金实现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没有任何挤占挪用现象,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刀刃”上。在县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以及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中,县文广局农村文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符合政策规定,顺利通过了专项审计和检查。

三、存在的问题与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单位设施缺乏,硬件设施还跟不上,特别是没有专门的车辆,电影公司下乡放映只能靠骑自行车、摩托车,携带机器设备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县文化馆经常要深入农村辅导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只能坐客车,遇到去边远山区还需步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和辅导不及时,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偏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健康发展;三是乡镇文化站人员待遇低,多数人员被安排其它工作,文化活动开展受到影响。四是文化人才学历结构编低,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缺乏发展后劲。

(二)意见和建议。

梯田建设 篇3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截至2015年, 全国共批准国家湿地公园试点706处, 其中古梯田类国家湿地公园仅有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和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3处。相对我国多山、多梯田的资源现状, 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建设对策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 以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浅析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 促进古梯田湿地的有效保护。

2项目区概况及评价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南的云和县崇头镇, 最早开发于唐初, 兴于元、明, 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公园范围包括云和梯田群及其周边山场林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5′48″~119°29′56″, 北纬27°59′16″~ 28°04′21″。规划面积2192.4hm2, 其中梯田、河流、沼泽、库塘等湿地面积875.3hm2, 湿地率39.9%。

2.1生态区位重要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南山地丘陵重点生态功能区, 地处浙江省第二大水系———瓯江的源头区, 生态区位重要, 湿地公园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护中山地区稀有的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生态系统典型

湿地公园境内以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 包括河流、沼泽 (沼泽化草甸) 、农用池塘等多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同时, 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山地、森林、村庄等有机结合, 构成自然和谐的“山、水、林、田、村”生命共同体, 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3生物多样性丰富

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其湿地维管束植物计有70科296种, 湿地脊椎动物计有5纲19目35科106种, 其中淡水鱼类4目6科13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湿地爬行类3目7科25种、湿地鸟类7目12科36种、湿地哺乳类3目3科11种。分布有野大豆、野荞麦、鸳鸯、虎纹蛙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2.4景观与文化价值高

湿地公园以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为基底, 构建了气势恢弘、美轮美奂的梯田特色湿地景观, 并与公园内底蕴深厚的梯田文化、畲族文化、银矿文化、女神文化交相辉映, 令人心驰神往、痴迷沉醉, 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 美学与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3建设必要性分析

3.1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古梯田是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 重要的生态区位使湿地公园境内的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持水土、防止滑坡、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古梯田类湿地公园, 加强山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对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国土生态安全及流域水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3.2响应湿地保护、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湿地公园珍稀的湿地物种和华东稀缺的中山沼泽化草甸等湿地资源均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通过湿地公园建设, 严格保护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系统, 是积极响应湿地保护行动的需要, 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3.3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示范样板的需要

云和梯田开垦历史久远, 在与自然共处的历程中, 积淀了丰富的地域生态文化:“樟树亲娘”民俗、“山林— 村舍—梯田—河流”和谐的生态格局, 特别是利用废弃的银矿遗址改造为梯田, 是受损山体生态修复及利用的样板。通过湿地公园建设, 保护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 传承地域生态文化, 挖掘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财富”,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示范与生动实践。

3.4展示国际形象、建设“美丽中国”窗口的需要

云和梯田因其面积广、落差大、形态美等典型少见的湿地景观、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湿地文化频频受到众多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关注, 先后被CNN、香港大公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各大国际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等称号, 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实践基地。在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下, 加强云和梯田湿地的保护是“美丽中国”国际窗口建设和湿地保护宣传的需要。

3.5打造山水童话乡村,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湿地公园一方面通过严格保护, 为云和“山水童话乡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 通过生态旅游开展和社区共建, 可以为社区居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品质, 提升知名度, 增强影响力和优化投资环境,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4建设对策及重点建设内容探讨

通过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条件评价及必要性分析, 遵循湿地公园“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 持续发展”的方针, 湿地公园建设应以系统性保育、恢复古梯田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 突出景观与文化优势, 对江南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极高的“中国最美梯田”开展可持续性的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多维功能和效益, 示范古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1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

以系统、整体性的生态保护理念, 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周边森林“生命共同体”的保育与恢复。通过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水系水质、水岸、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梯田湿地景观保护和地域湿地文化保护等措施, 保护公园内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稀缺的湿地类型、美轮美奂的湿地景观与丰富多彩的湿地文化。

湿地恢复主要通过水源涵养林培育, 加强梯田湿地水源供给的“根”———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 维护湿地水量的补给与平衡, 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以退菇还田、补水耕种等措施, 恢复传统梯田湿地, 发挥湿地的多重效益。同时, 以拆除工棚、违建, 改造民宅外观等措施, 恢复原生态自然和谐的湿地景观。

4.2湿地科普宣教与科研监测

通过建设水生作物园、梯田湿地探索路径、稻作生态教育基地、社区湿地学校、银矿文化陈列馆、畲乡民俗文化长廊等科普宣教设施及公园解说标志系统, 宣传普及湿地科学知识, 全面展示湿地公园独特的湿地资源、 深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弘扬生态文明。

结合相关科研力量, 开展相应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科研项目, 为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布设监测站点、购置监测设备、培训监测人员, 构建湿地公园的监测网络, 对境内生态环境、游客影响等进行监测。

4.3湿地合理利用

主要包括湿地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两种利用方式。 湿地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建设无公害大米生产、湿地蔬菜生产和田鱼养殖3处湿地生产基地, 以点带面, 为区域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示范。

湿地生态旅游在游客容量及规模预测的基础上, 重点细分观光游览、摄影创作、自驾车、乡村度假、避暑休闲、科普教育等客源市场, 设置观景台、畲乡民俗文化苑、银官桥、坑根石寨、夫人殿、摄影家俱乐部等景点、设施, 组织游览线路, 打造旅游形象。

4.4湿地公园管理与社区协调

通过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 协调湿地公园与社区的关系, 开展社区培训, 合理布局居民点, 积极引导产业转型, 加快梯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增加文化附加值, 提高梯田产品的市场价值, 可持续性地共同保护、管理与建设湿地公园。

5结语

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文化多元的国家, 古梯田是历经上千年的垦殖创造的湿地农业生态奇观和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创建古梯田类湿地公园是湿地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同时, 以梯田为依托和主体, 利用“山林—村舍—梯田—河流”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体系, 建设独具特色的湿地公园, 也是梯田湿地保护的典范。

正确认识并协调好森林与梯田、公园与社区、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等关系是古梯田类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焦文捃, 闵庆文.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24) :4~6.

[3]徐鹏, 何林荣.武义县湿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 2015 (4) :70~72.

[4]张志, 刘德晶, 闫平.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 4 (1) :28~32.

梯田建设 篇4

在庄浪30多年梯田建设历史中,40多万的庄浪干部群众前赴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奇迹、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不仅为庄浪儿女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而且也见证了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点点滴滴。

195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第一次将水洛区义泉乡确定为全县水土保持示范乡,开始培修地埂田。万事开关难,当时群众有多种顾虑,认为“培地埂占时间,耽误农活。”“地中间加埂子,不好耕种。”“地坎沟翻起生土,不好长庄稼。”“垅作空空大,遗籽稀,种上不耱,保不住墒。”对此,工作组白天深入到互助组和田间地头,帮助群众锄草、背粪、担水浇田,建立感情;晚上进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宣传平地和陡地对农业生产的不同影响。同时,召开座谈会,办黑板报,放幻灯片,用土广播进行宣讲,并用“三个坡坡,不如一个窝窝”,“家家修梯田,人人培地埂,保土保水又保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教育引导群众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正是坚持了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难事变得不再难。在义泉乡示范期间,县委书记唐笃友亲自“蹲点”抓示范,住的地方距县委不到3公里,仍坚持在村上吃住,晚间几个人挤一个小炕上,连翻身都困难。当警卫员建议另选住处时,唐批评说:“年轻人-1-

真应该在战壕里爬上几年,连连这点苦都吃不下,还能干什么”。他身为县委书记,但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他的穿着打扮、衣食住行比老百姓还老百姓,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到最苦最穷的地方,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困难,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里。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就要学习好老一辈同志的群众路线观,扫掉身上的“官气”,多沾点“土气”。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从庄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坚信修建“水平梯田”是从根本上改善庄浪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必由之路。1964年,县委作出了《开展治理坡耕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郑河乡上寨村整治山河的第一声炮响,拉开了庄浪梯田建设的帷幕。之后,随着“农业学大寨”活动在庄浪的兴起,全县各生产队成立了农田基建常年专业队,一改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坡式阶地为“一次修平”的水平梯田。至60年代末,全县共建成梯田2.4万亩。这一时期,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顺应时代要求,正确引导,科学决策,率先垂范,为梯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适应从坡式梯田到水平梯田建设转变的要求,多次派人外出参观学习,多方培训技术人员,为大规模实施梯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县委把干部参加劳动作为考察干部的起码条件。当时干部走到哪里,就劳动到哪里。农村公社及所属机关干部、工人、教师、学生,都要在大忙季节抽出时间到邻

近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把参加劳动作为反对官僚主义,防止个人蜕化变质、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的有效措施。

20世纪70年代的梯田建设,是庄浪梯田建设史上发展阶段。尽管县委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修建梯田的目标从没改变过。他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各公社党委书记率领干部群众奋战在梯田建设的第一线,他们即是组织员、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各种困难,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学“大寨人”,修“大寨田”,以常年基建队为主、群众会战的形式,全面掀起了大规模建设水平梯、条田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每年秋冬动员70%以上的劳动力,大雪封门不停工,冰冻三尺不收兵,在朔风中苦战两个多月,“白天千把锁,晚上万盏灯”是当时的写照。治理规模从几个大队联合到几个公社,一处梯田建设工地上劳几千人,一次修地成千亩,梯田建设“大会战”,凝聚着全县人民为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战天斗地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所产生的巨大威力,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梯田建设英模人物,大庄公社党委书记为了完成建设任务,在工地坚守28天。村社干部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柳梁公社陈山大队党支部书记柳彦成,每天带头完成取土10方的任务;李堡二队队长李正茂在孩子出事后,仍坚持当天上工地。

进入80年代,县委、县政府根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新形势,果断决策“山河面貌不改,兴修梯田不停”,把梯田建设与紧俏的回销粮挂钩,通过推行劳动积累工制度和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兑现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组织群众联村联户兴修梯田,使梯田建设没有中止,并把梯田建设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兴建梯田劳动实践中,总结出了“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地块”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的宝贵经验,这是庄浪人民挖掉穷根子的高度集体观、整体观、英雄壮举、浪漫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群众又在实践中总结出“等高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大湾就势,小湾取直”质朴而科学的经验,也是实干加巧干发展观。

90年代,全县的梯田建设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全县组织起了联乡、联村摆大战场,攻大工程的梯田建设大会战,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修梯田,掀起了全县梯田建设的又一次高潮。1992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少生孩子多修田,综合治理小流域”的口号,全县从单纯修建梯田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并初步形成了独具庄浪特色的“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地埂牧草锁边、沟底坝库穿靴”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浅析张家川县梯田建设成效与对策 篇5

一、基本概况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国扶贫困县, 农业基础条件差, 农业结构单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是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限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是没有治理的坡耕地。开展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在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为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基础平台, 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天水市东北部。东接陕西省陇县, 南邻清水县, 西连秦安县, 北与平凉市庄浪、华亭县接壤。地理位置为东经105°54′~106°35′、北纬34°44′~35°10′。全县东西长62公里, 南北宽48公里, 总面积1311.7平方公里。地处六盘地槽与陇西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平均海拔2011.4米, 最高2659米, 最低1486米, 相对高差1173米。全县水土流失面积972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74.1%。全县共有15个乡镇, 269个行政村, 总人口33.42万人, 农业人口31.35万人, 农业劳动力11.78万个, 总土地面积1312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254人/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万公顷, 农业人均耕地0.15公顷, 粮食10188.75万公斤, 农业人均产粮325公斤, 农业总产值16675.22万元, 农业经济总收入26713.22万元, 农业人均年纯收入1355元。

二、梯田建设现状

梯田建设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措施, 也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提高土地生产力与环境人口容量, 确保粮食安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自上世纪60年代开展梯田建设40多年来, 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持不懈兴修梯田, 逐步改变了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 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农田基建大会战时期, 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优质精品工程, 特别是自近几年依据国债资金, 以工代赈, 扶贫开发, 梯田建设重点县等项目的带动和支持, 实现了从人机结合向全面机修的转变, 组织、管理、投入、验收等机制不断完善, 机修梯田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 全县累计完成水平梯田31332公顷, 占耕地总面积的64.0%。人均占有梯田0.1公顷, 是天水市梯田化程度最高的县。

三、梯田建设成效

新修梯田效益相当显著, 将产量低而不稳的“三跑”田变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三保”田。根据张家川县“三田”测产及统计资料, 张家川县31332公顷梯田每年可增加产粮2913.88万公斤, 增加经济收入3788.04万元, 可解决8.3万人口粮。梯田不但经济效益显著, 还有相当可观的水保生态及社会效益, 使土地肥力不断提高, 且大大减轻了泥沙对下游的危害。开展梯田建设, 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根据农业部门推广, 张家川县近几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小麦 (兰天27号、兰天26号、兰天29号) 、马铃薯 (陇薯3号、陇薯6号、庄薯3号) 、玉米 (长城799号、长城706号、登海3521、正大12号) 等品种, 向群众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 主要推广种植全膜小麦、黑膜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等农作物。2010年在大阳乡中庄梁南山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00公顷、热沟片种植地膜马铃薯133.33公顷, 在梁山乡岳山施工片区种植全膜小麦213.33公顷、地膜马铃薯66.67公顷 (其中示范全膜马铃薯20公顷) 。据农业部门和水保部门调查测算, 以往露天种植的小麦产量约3750公斤/公顷, 半膜玉米产量约6750公斤/公顷、露天马铃薯产量约15000公斤/公顷。而在新修的梯田地种植的全膜小麦平均产量比以往耕种的平均产量高48%以上;种植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均产量比以往半膜耕种的平均产量高30%以上。而种植马铃薯是增加和改善土壤肥力的最有效措施, 虽然当年种植产量增加较少, 但种植马铃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对改良土壤有很大的作用, 为下年种植农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从事其他经营, 既增加了收入, 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 梯田建设在张家川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四、主要做法

㈠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张家川县委、县政府把梯田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来抓, 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纳入年度考核。县级党政领导亲自抓, 层层包抓、分级管理, 形成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良好局面。

㈡加强宣传, 广泛动员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宣传, 张家川县每年3月份组织一次宣传, 利用集市贸易日, 深入乡镇各街道, 开展水土保持法律和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 向群众发放传单、贴标语、挂横幅, 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手段, 让每个群众了解学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提供群众的积极性, 使每个群众都能自愿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行业中来。

㈢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在实施梯田建设之前,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做前期规划工作, 水保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深入村组、田间地块进行调查, 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了解现状, 定范围、定面积, 在选定的实施区内要及时通知农户不要耕种, 保证项目不受任何干扰顺利开展。

㈣强化督查, 严格验收

每年梯田开工后, 由县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组成, 经常深入各乡镇、各施工现场进行督促检查, 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要求纠正。梯田任务完成后, 由县上组织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对梯田进行逐块丈量、登册验收, 验收严格按照机修梯田标准的规定进行。

五、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梯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尤其水毁农田甚至复修梯田, 又加大了梯田建设难度。

㈠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修梯田投入高, 由于国家补助有限、地方财政困难, 加大了地方群众自筹的资金。二是在人机结合培埂上部分乡村不够及时。一般由于资金短缺, 培埂整平由群众义务投劳来完成, 有部分户主要劳力外出打工, 劳力短缺, 致使机修完成后还未整平培埂。三是机修后梯田地力培肥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实施片 (区) 群众普遍较为困难, 新修梯田深翻耙耱以及多施肥等方面都未能跟上, 致使梯田效益不能尽快充分发挥。四是由于张家川县近几年梯田建设程度较高, 多年梯田建设先吃肉, 后啃骨头, 剩余坡耕地土质差, 地貌复杂, 施工部集中, 施工难度大, 投入成本高。

㈡发展对策

梯田建设 篇6

1 梯田建设现状

全县耕地总面积为7.75万hm2, 其中:川水地0.96hm2, 梯田4.6万hm2, 坡耕地2.23万hm2, 在现有的33.42万hm2坡耕地中, 有宜修梯田坡耕地1.79万hm2, 不宜修梯田坡耕地0.44万hm2。全县现有坡耕地主要分布于比较偏远的南北两山旱作农业区, 占总耕地面积的28.75%。从2009年开始, 特别是实施甘肃省第一轮33.33万hm2梯田工程”以来, 甘谷县每年投入资金达1800.00万元以上, 机械150余台, 年均新修梯田0.2万hm2以上。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甘谷县梯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实现了整流域、整村集中连片, 整体推进, 规模治理, 区域脱贫的目标;同时实现了当年新修, 当年耕种, 当年见效的目标。截至2015年底, 甘谷县累计兴修梯田4.6万hm2, 梯田化程度已达到67.33%。先后建成马家河沟、大道坡、沙滩、榆川、城峪沟、后川沟、西沟岔、阳屲梁、西沟、丁家沟、景家沟、太平山梁、贾家沟、柏林沟、鸭儿沟、柯罗沟、松树岔、西小河、冰滩、王川、菜籽山等20多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精品示范工程, 治理效果明显。

2 治理模式

甘谷县梯田建设坚持走“梯田搭台、产业唱戏、科技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路子, 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统筹工程、生物、农业、机械、科技五项措施, 搭建平台, 夯实农业基础, 加快产业发展。在后续开发上, 按照“高山种洋芋;低山双垄沟播玉米、地膜穴播小麦、地膜油菜;浅山低山栽果椒;川道区抓蔬菜”的产业化发展布局,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努力加快坡地梯田化、梯田水利化、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步伐, 在实施过程中推行整流域推进, 整片带开发, 整体化推进, 整区域脱贫, 将梯田建设重点向南北两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旱作农业区集中, 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和特色支柱产业, 形成了“梯田+水窖+山地经果园”;“梯田+地膜+种植”;“梯田+种草+养殖”;“梯田+中药材+加工”;“梯田+农产品+加工”等高效旱作农业种植模式, 实现了当年新修、当年耕种、当年见效的目标, 真正使建成的梯田变成了助农增收的致富田和摇钱树。

3 建设成效及做法

3.1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科学决策体系

多年来, 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基础,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纳入了目标责任制管理, 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直接抓, 业务部门具体抓, 相关部门配合抓的领导格局,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保证了全县梯田建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2 狠抓综合治理, 突出重点措施

在梯田建设过程中, 甘谷县始终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模式, 以梯田为龙头, 工程、生物、农业、机械、科技五项措施相结合, 建立完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全方位控制水土流失, 实现了县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为农业生产潜能的开发和旱作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项目建设中, 甘谷县始终坚持重点突破, 以点带面, 点上建精品, 面上出成效的工作方法, 一是突出区域面积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 早安排, 早准备, 早动手, 实施人机大会战, 推土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不间断地施工, 保证了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 为项目区群众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从重点解决项目区群众收入问题出发, 搞好项目区后续产业整体开发建设, 大力实施深耕耙耱、地膜覆盖、双垄沟种植、良种引进、配方施肥等农业增产技术, 不断提高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三是在配套建设上坚持田、林、路、渠综合配套, 梯田修到那里, 农路就延伸到那里, 已实施的梯田项目实施区农路配套达到90%以上。

3.3 创新机制, 加大梯田建设管理力度, 确保建设质量

为适应新形势下梯田建设的需要, 甘谷县积极探索和完善梯田建设工作机制。一是创新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实行项目资金整合一部分, 县财政配套一部分, 受益群众自筹一部分的“三个一”筹资办法, 引导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多轮驱动投入梯田建设。2011-2015年, 甘谷县就投入梯田建设资金15517.5万元, 其中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2414.0万元, 县财政配套1551.75万元, 受益群众自筹1551.75万元。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在工程建设中, 把落实各项制度作为规范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来抓,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创新运作机制, 实行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事, 用制度管钱, 严格按照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 严格落实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财政资金报账制等制度。广泛推行“谁受益, 谁投入、谁经营”和“使用权、管理权、长期受益权不变”的机制, 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集约化经营, 使群众通过土地和劳动真正得到了实惠。

4 成功经验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甘谷县梯田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技术体系, 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和群众的认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劳力组织、施工方式和增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4.1 领导重视, 明确目标, 是梯田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 始终把兴修梯田作为改善生态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县上统筹部署, 部门协作配合, 乡村组织实施, 逐级负责落实。在工程建设中县乡两级政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 将梯田建设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位置, 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层层签订责任书, 充分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愚公移山精神”, 广泛发动群众, 精心组织施工, 建立了“谁受益, 谁投入、谁经营”和“使用权、管理权、长期受益权不变”等一系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激励政策, 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 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四动”工作机制, 为梯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2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是梯田建设稳步发展的基本前提

为了加强梯田建设的管理, 甘谷县从实际出发, 按照各流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 制定了梯田建设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 要求县直农口各有关部门, 无论任何部门的梯田项目, 都要无条件整合到全县水土保持保规划的治理流域中来, 以达到规模化治理、规范化实施、优质化建设、深层次开发。在组织实施上, 坚持依托项目、分类指导、科学规划, 合理布设, 做到了山、水、田、林、路、草、沟统筹安排、配套建设, 为梯田建设的稳步实施, 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调整思路, 创新机制, 是推动梯田建设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 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转变观念, 在组织形式、施工方式、筹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总结出了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在组织形式上坚持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连片, 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的做法。在施工方式上打破时间地域界限, 逐渐实现了人修为主向全部机修转变、由秋冬季突击大干向春季一次性铺开长年大干转变、由多布点, 布小点分散治理向整山、整坡、整湾、整流域规模治理转变。在筹资方式上积极推行“一事一议”、整合项目等有效机制,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为梯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4.4 调整结构, 突出效益, 是实现梯田建设持久发展的根本目的

梯田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 没有效益的工程, 就没有生命力。县委、县政府在兴建高标准、高质量梯田建设工程的同时, 围绕解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着力点放在了积极探索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上, 改变以往单纯治理坡耕地的做法, 通过整合项目资源, 合理布设配套措施, 将梯田建设工程与全县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 与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 利用梯田资源培育和发展蔬菜、果椒、养殖、中药材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水土保持产业基地, 初步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语

梯田建设成效证明, 梯田工程不仅是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主导措施,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 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已有建设成效和成功经验为指导, 为后续甘谷县梯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甘谷县目前尚有1.79万hm2宜修梯田坡耕地, 这些坡耕地绝大部分分布在相对贫困的边远山区, 坡度大、土质差、施工难度很大, 这些区域的群众希望通过梯田建设来改变出行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基本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

总之, 梯田建设是一项关系民生改善,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事业, 是群众脱贫致富,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第一轮500万亩梯田工程”甘谷县梯田建设工作总结[D].

梯田建设 篇7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新农村投入不断增加,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发生着重大改变,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需要抉择, 人们更多地选择保护。在哈尼梯田的保护中, 应该把森林生态的保护放在首位, 在保护形势中, 农村能源建设也是保护森林资源, 应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加快核心区周边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调整农村用能结构, 降低直接采伐森林攫取生活燃料用能方式, 真正现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元阳县基本概况

元阳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 东经102°27′~103°13′, 北纬22°49′~23°19′之间, 东南与金平县接壤, 西南与绿春县为界, 西与红河县相邻, 北与建水、个旧两县隔河相望。南北宽54km, 东西长79km, 国土总面积2189.88km2。全县共辖14个乡镇、132个村委会、4个社区、1185个村民小组。

据元阳县统计局《元阳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提要》 (2013年) 数据, 元阳全县总人口440380人, 人口密度172人/km2。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汉、苗、瑶、壮等7种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391636人, 占总人口的88.9%。

县内国民生产总值 (可比价) 29266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现行当年价) 28999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776元, 农民人均口粮374kg, 农村经济总收入220240万元, 农村经济净收入137276万元。

由于农业耕作条件差, 工业落后, 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形成了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典型的边疆特困县。

3 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基本情况及农村能源发展现状

3.1 元阳县哈尼梯田基本情况

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 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 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高山上的412905hm2森林, 提供着核心区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哈尼梯田呈现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表1) 。

3.2 哈尼梯田核心区农村能源发展状况

哈尼梯田保护应该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 切实加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生态系统的保护。梯田的保护, 除了梯田传统耕作方式、民居建筑、民俗礼仪的保护外, 重点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它给梯田灌溉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 哈尼梯田水源涵养林的保护至关重要。开展以沼气、节柴改灶、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能源建设, 是减少薪柴消耗、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为此元阳县政府在新街镇、攀枝花2个乡镇哈尼梯田核心区及周边村寨, 实施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4772口, 节柴改灶2210户,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363台, 6205m2。表2为核心区农村能源建设现状。

3.3 取得的成效

每口沼气池年节约薪柴2.5t, 4772口沼气池年节约薪柴11180t;每口沼气池年节省电168kW·h, 年节省电1672944kW·h;每户节能改灶年节省薪柴1t, 2210眼节能改灶年节约薪柴2210t;每平方米太阳能年可节约薪柴0.2t, 1363台太阳能热水器3405m2, 年节约薪柴681t;合计每年节约薪柴14071t。可保护10993亩薪炭林免遭砍伐 (云南省红河州薪炭林蓄积量每亩1.6m3, 每吨1.25m3) 。通过农村能源建设, 有效地抑制了哈尼梯田水源涵养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有效地降低能源性消耗在森林资源消耗中的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森林的蓄积量, 降低了因森林覆盖率下降而引起的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单位:hm2

单位:户、人、口、眼、台

4 哈尼梯田农村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能源发展不平衡, 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哈尼梯田核心区周边村寨, 实施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772口, 节柴改灶2210户,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363台。核心区有7250户家庭37526人口, 祭祀、乔迁、婚庆设宴及民族传统节日活动频繁, 已实施的农村能源项目, 规模小, 分布不均匀, 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用能需求, 生活用能对哈尼梯田周边森林资源的消耗依然存在。

4.2 哈尼梯田开发和保护, 对农村能源建设成果保存影响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在哈尼梯田核心区村寨, 实施少数民族房屋仿古式“美丽家园”建设, 人畜分离式集中养殖建设模式, 有的发出:“太阳能热水器的颜色, 与房屋和梯田自然景观不协调, 禁止安装”的声音。对农村能源推进及成果保存难度日趋凸现, 据元阳县农村能源工作站2014年12月统计, 哈尼梯田核心区周边村寨有260户沼气池报废。其中:因打造民俗文化村, 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箐口村65户沼气池报废。实施梯田核心区哈尼蘑菇房改造, 新街镇多依树村委会普高寨20户沼气池报废;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 攀枝花乡保山寨村委会攀枝花哈尼寨15户沼气池报废;其它卫生道路、房屋拆除重建等造成160户沼气池报废。

4.3 资金投入不足, 标准化沼气建设有一定差距

元阳县沼气建设经历了竹编沼气、石砌沼气、连环形沼气、钢模浇灌沼气等, 并且各个时间所投入的资金也不等, 导致了建池标准不一样, 产气率不一样, 三结合率很低。建一口6m3的户用沼气池需投入4500元, 国家补助2300元, 其余部分是农户自筹, 而农村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严重制约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

4.4 沼气使用率和综合利用率待进一步提高

劳动力市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农户家里只剩老人和小孩, 没有养殖能力趋于废弃的池子逐年增加, 有的沼气用户中, 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 沼气的利用一般局限在点灯做饭上。

5 农村能源发展对策

5.1 加大投资力度, 示范带动

对该地区的沼气建设必要性和需求进行分析和调查, 然后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争取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实施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 即从单一的每一户农户的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或改灶建设, 向多元化的农村能源沼气—改灶—太阳能建设合为一体的模式发展, 在农村每一户农户建成集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改灶、太阳能多项能源互补的农村能源建设模式,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2 加强病旧沼气池改造, 提高沼气池使用寿命

哈尼梯田周边村寨沼气建设长达19年之久, 部分沼气由于年久失修, 加之许多农户外出打工, 缺少管理, 趋于废弃的池子逐年增加, 目前病旧沼气池改造项目已经纳入了财政补贴, 应该依托财政补贴, 以哈尼梯田核心区周边为重点进行改造, 提高沼气池使用寿命。

5.3 建立乡村服务网点,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县、乡、村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以乡村服务网点为重点, 以县级服务站为支撑, 为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为宗旨, 因地制宜地推广协会领办、个体承包、企业运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 拓展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 逐步由政府扶持向民营化转变, 从而形成以民养民、自发、健康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5.4 加强宣传和用户培训, 提高沼气综合利用

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地里位置以及种养殖业发展状况, 从沼气的基础知识、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科学管理、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安全利用、灶具管线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等向沼气用户进行全面培训, 使沼气用户通过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技术的学习, 边少量实验边总结, 然后主动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方面节省购买农药化肥资金, 一方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让沼气产业在发展种养殖业中增加收入。

6 结语

综上所述, 哈尼梯田核心区森林资源保护, 需要政府及核心区7250户家庭37526人口共同参与, 增加资金投入, 加快核心区周边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调整用能结构, 降低直接采伐森林攫取生活燃料用能方式。应及早对该地区进行生态修复, 改善居住条件, 真正现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2013年6月22日,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 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 申遗成功, 梯田保护也成为新的时代课题。通过以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为例, 阐述了通过农村能源建设, 改善梯田周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生态环境, 有效保护哈尼梯田等一系列问题, 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加快元阳县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以此促进哈尼梯田的保护。

关键词:农村能源建设,哈尼梯田保护,元阳县

参考文献

[1]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沼气生产工 (上册)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2]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R].昆明:云南省林业厅, 2011.

梯田建设 篇8

一、梯田建设方略

㈠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开展梯田建设是干旱山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梯田建设, 更进一步加大了梯田建设力度, 将基本口粮田建设作为解决粮食安全一项重要工程来实施。前一阶段, 天祝县各乡镇及业务部门按照“打破常规、实事求是”的原则, 通过开展全县坡耕地及梯田建设现状调查, 统计陡坡地及低标准梯田面积仍然很大, 全面实现梯田化任务很繁重。因此, 切实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 明确梯田建设是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把梯田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是“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为此, 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工作措施, 高标准完成“十二五”梯田建设任务, 把梯田建设作为实现区域粮食自给、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来常抓不懈, 并以此统一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 使全县上下达成共识, 达到理清思路、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的目的。

㈡加强领导, 靠实责任,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天祝县把梯田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政绩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 纳入目标管理, 逐级签订责任书, 定领导、定时间、定劳力、定目标、定措施、定奖罚, 并推行党政领导亲自抓点、层层承包、分级管理的责任制, 县上主要领导分片包干, 乡镇领导包村包社, 村社领导包户包点, 抓工程质量、抓措施落实、抓施工管理、抓奖罚兑现, 建立健全了领导决策体系、社会协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农口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的业务特点, 蹲点包乡, 真正形成了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良好局面。

㈢统筹安排, 及早行动, 形成良好的建设氛围天祝县委、县政府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 就梯田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 并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各乡镇分别召开各种会议, 层层落实任务, 制定实施措施, 完善配套政策, 全面组织动员, 做到任务、目标、责任、措施“四落实”。各乡镇利用春播前、夏收后的农闲时机, 广泛动员, 突击抢修。随着近几年机修梯田的大面积开展, 各乡镇提出了“统一规划、连片为主, 多方筹资、贷款为主, 人机结合、机修为主, 不误农时、效益为主”的工作思路, 实现了“四个转变”, 即由人修为主向人机结合、机修为主转变, 由政府投资为主向政府补助为辅、群众贷款自筹为主转变, 由秋修为主向春修为主、夏秋结合、常年实施转变, 由当年机修、次年种植向当年机修、当年种植为主转变;并达到了当年修建、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为后半年的梯田建设减轻了压力, 赢得了时间, 争取了主动, 合理解决了秋季各项工作与梯田建设争干部、争时间、争劳力的矛盾。

㈣完善机制, 多方筹资, 构筑良好的融资环境梯田建设主要采取以整合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资金、水利梯田补助、国土整治项目、扶贫梯田补助为主, 县级自筹, 群众出劳等办法。因此, 各有关乡镇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 通过宣传梯田建设的重大意义, 宣传梯田增产增收的典型事例, 切实提高群众参与梯田建设的积极性, 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 动员群众自觉筹措落实梯田建设资金。同时, 部门及乡镇要及时拨付梯田建设补助资金, 金融部门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全力配合有关乡镇协调解决缺口资金, 确保“十二五”梯田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㈤科学规划, 强化服务, 扎实开展梯田建设天祝县梯田建设主要实行规模兴修、春季兴修的办法, 完成梯田建设任务。由于近年来梯田建设任务较大, 且在春季要全面完成, 时间相当紧迫, 任务非常艰巨。业务部门与有任务乡镇密切协作, 组织人员深入村、社, 按照打破地界, 整山系、整流域、大规模推进的原则, 做好梯田建设规划;同时强化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 组织技术人员和工程队伍统一规划、连片施工, 形成田、路配套, 规模治理的梯田建设新格局;从地块落实、机械组织等重点环节入手, 认真算好任务账、时间账、机械账, 采取边施工、边整修、边深翻、边打耱、边施肥、边播种的办法, 切实加快梯田建设进度, 保证作物及时下种, 按期完成梯田建设任务。

㈥统一标准, 严格验收, 保证梯田建设质量天祝县将成立由县梯田建设领导小组、梯田建设技术服务小组, 深入各乡镇及梯田建设点, 对资金筹措、机械组织、施工管理、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工作人员到位等情况进行全面巡回督查, 并对存在的问题在全县进行通报, 以推动梯田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同时, 县上严格按照《天祝县机修梯田建设管理办法及要求》进行梯田验收。各梯田建设乡镇要组织村社干部、推土机驾驶员和机修农户先进行自验, 在此基础上, 业务部门组织人员逐块丈量验收, 并根据验收合格面积, 足额向梯田建设乡镇拨付补助资金;对不能按时完成自验、不符合验收要求的, 不予拨付补助资金。在市、县抽查验收过程中, 如发现乡镇自查验收不负责任, 存在面积粗估冒算、弄虚作假、以旧顶新、刷埂加边、数量不实等问题, 县上将严肃追究有关乡镇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建设成效

㈠综合防护体系得到基本健全天祝县上下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 以梯田建设为主体, 科学运用防治技术, 对位配置各类措施, 山、水、田、林、路合理配套, 进行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 先后有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等一大批国家及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在天祝县相继列项实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6平方公里, 治理程度达到8.6%。其中修建水平梯田1万公顷, 修建条田0.47万公顷, 营造水保林1.41万公顷, 种草0.79万公顷, 封禁治理1.51万公顷, 建成各类小型拦蓄工程 (水窖、涝池、谷坊等) 153处 (座) 。据测算, 全县现有的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蓄泥沙19.42万吨, 拦蓄径流405.43万立方米, 减沙效益和减水效益分别达到35%和38%;广大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初步改善, 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旱作农业水平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条件大为改观。

㈡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坡地修成梯田后, 能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立地条件和土壤水分的微循环状况, 大大提高耕地的蓄水保墒能力和拦泥减沙能力。

梯田建设 篇9

多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不懈坚持和广大群众艰苦努力下,梯田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自2009年全省启动实施500万亩优质梯田建设工程以来,清水县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原则,实行“多方筹资、全部机修”的办法,以相关部门为龙头,以整合项目为支撑,连续多年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梯田建设任务,2012年7月,清水县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省级梯田建设示范县”的荣誉称号。至2015年底,全县梯田面积达到4.47万hm2,(其中2009年至2015年底共修筑机修梯田1.84万hm2,其余的均为七八十年代的人工梯田)农民人均0.14 hm2,人均产粮达到450 kg以上,全县18个乡镇中有贾川、丰望、土门、金集、白驼8乡镇实现了梯田化乡,148个村实现了梯田化村。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条件。走出了一条以梯田建设改善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反哺梯田建设的新路子。

一、建设成效

(一)梯田建设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清水县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一核心,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原则,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完善和创新梯田建设机制,梯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建成万亩以上示范点13个。梯田为清水县发展种植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平台,由过去的单纯种植型向林果型、经济作物型、设施农业型和农业产业化方向转变,按照“梯田修到哪里,产业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配套形成了西灵山至铁炉梁5万亩以核桃、苹果为主的干鲜果基地、水清梁至云山梁3万亩苹果生产基地、桐林湾至新城梁5万亩马铃薯繁育及核桃产业基地,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外根据监测资料分析,清水县同等条件下梯田与坡耕地相比每亩增产粮食在75 kg,人均年净增粮食150 kg。有效地保证了粮食生产供给平衡,也为退耕还林成果的“两个确保”提供了保障,实现了“退的下、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二)梯田建设的后续开发,为培育壮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搭建了平台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6431”工程和“5551”战略,依托梯田资源,坚持将梯田建设与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积极培育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程度地提高梯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清水县以建设全省核桃大县为目标,发展优质干鲜果基地达60.8万亩,其中核桃45.8万亩,年产量546万kg,产值8 336万元。以苹果为主的鲜果15万亩,年产量9 000万kg,产值16 000万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60元。所产清水红富士、新红星苹果通过中国农产品开发中心绿色产品产地质量认证;清水薄皮核桃产品在2009年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上荣获优秀奖,在2011年第二届中国林产品会上荣获全国优质农产品奖。梯田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聚宝盆”和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三)梯田建设实现了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发展

清水县坚持走“修梯田,强基础,调结构,建基地”的梯田建设路子,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统筹工程、生物、保土耕作、机械、科技五项配套措施,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09至2015年底,梯田建设区域内共新修砂砾石主干道68条160.8 km,产业路56条140.6 km,田间路146条213.8 km;营造以油松为主的水保防护林386.7 hm2,种植人工草83.5 hm2,沟道内建设小型拦蓄工程(谷坊)46座,设立封禁立柱刺丝围栏26.3 km,建标志碑14座。梯田工程建设使坡耕地变成了水平地,交通便捷了,机械种植和收割条件具备了,户均节省劳力一两人,可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另外县上整合林业、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配套地膜及栽植经济林果,按照梯田建设先行的原则,推进了产业建设的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建设。年均推广种植梯田全膜小麦5万亩、梯田全膜玉米15万亩、梯田全膜马铃薯5万亩。在干鲜果产业建设上,已建成60万亩优质干鲜果基地,其中山地梯田果园占87.5%,基本实现了“东南北部干果为主、中西部鲜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布局。

(四)梯田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减轻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危害的威胁

清水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多年来,按照“改土兴水抓生态”的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为主体,实行山、水、田、林、路、渠统一规划,整村、整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大规模梯田建设,截断了地表径流,就地拦蓄,同等条件的梯田比坡耕地可多拦蓄泥沙98%左右,按照清水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4122 t/km2/a计算,每平方公里梯田可减少泥沙流失量4 040t,多拦蓄径流量7.8万m3/km2,实现了水土不出沟,自然灾害威胁已呈缓解趋势。也有效地减少了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延缓下游河道淤积,从而减轻了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注重规模建设,为产业发展搭平台

清水县在多年生产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大力整合县域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专门制定了全县梯田建设总体规划,将梯田建设与旱作农业推广、林果产业发展、区域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实行整村、整乡、整流域分步实施,推进了规模化治理和片带式开发,实现了梯田规划与产业规划相配套,梯田建设与产业开发相配套。自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建成了以梯田为主体、道路为骨架、横跨两三个乡镇的万亩精品示范点13个,5 000亩以上示范点5个,1 000亩以上点10个,建成8个梯田化乡镇,县委县政府根据梯田建设成果、调整全县产业建设工程,先后在新修梯田过程中栽植核桃、苹果等经济支柱产业,为全县干鲜果基地建设,特色种植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二)注重部门协作,为梯田建设添活力

近年来,清水县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建立了“行政推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梯田建设组织管理机制,把水利、发改、财政、国土、林业、交通、扶贫等部门的集雨节灌、口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果树建园、造林绿化、测土配肥、舍饲养殖、整村推进、通达通畅工程等项目进行整合,配套到梯田工程实施区,梯田搭台,产业唱戏,推进了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治理。2010年在清水县西部四乡镇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除专项投资外,还整合发改、扶贫、林业、水利等7部门的项目资金1 221万元,在项目区新修梯田1.6万亩,修建集雨场1.1万m2,配套水窖90眼,硬化、沙化道路40 km,建养殖小区2个,绿化荒坡5 002亩,项目区种植全膜玉米1.4万亩,果树建园1万亩,其中有2 000亩梯田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实现了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实现了土地资源、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组装集成,提升了综合治理的水平,形成了“梯田+全膜+林果+节灌+路网”旱作农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梯田的产出效率,增加了农业的总体效益。

(三)注重建设管理,为规范实施建机制

清水县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梯田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内容,实行人大视察、政协调研和定期听取汇报制度。县上四大组织领导定期、不定期经常深入工程建设项目区进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了规范项目建设管理,依据国家和省上的相关规定要求,制定了《清水县梯田建设实施意见》《清水县梯田建设考核验收办法》等管理制度;实行工程招标制、项目法人制、监督管理制和公示制度,从三个保证(时间、资金、机械)、四个到位(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术服务、验收考核)和五个创新(运行管理机制、长效投入保障机制、竞争激励机制、群众参与建设机制、部门协作机制)上狠下功夫,对搞好机修梯田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对梯田建设工程给予补助,由于制度的健全,措施的落实,使清水县梯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注重产业开发,为农民增收拓新路

为了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清水县按照耕地梯田化、林果产业化、管理科学化、设施配套化和整流域生态化的“五化”发展思路,依托梯田建设,每年工程完工后,县上整合项目,引进优良品种,在项目区内实行“梯田+经济林果”“梯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梯田+黑膜马铃薯”等产业种植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基本实现了新修梯田果园化、果品品质优质化。经监测数据反映,坡耕地改成梯田后,马铃薯平均亩产提高到2 500 kg,较同等坡耕地增产1 000 kg,增产率达66%;小麦较同等坡耕地增产75 kg;推广种植的567.8 hm2中药材、64.8 hm2蔬菜和158 hm2的温室大棚年可增加产值2 436万元。2015年监测调查显示,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已达到4 360元,比治理前增加了1 020元。主要来源为梯田果园、甜玉米和马铃薯等产业收入。

三、结论

清水县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同时,坚持将“开发产业,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作为梯田建设工程实施的宗旨,注重规模治理,连片开发,并积极扶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提高农户参与坡耕地整治的积极性的同时,减轻群众对土地的依赖,实现了工程建设成效的长久发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真正做到了治理一处、见效一片、富裕一方。

摘要:清水县以产业化富民为主线,紧紧围绕“修梯田、兴水利、建路网、铺全膜、栽果树、调结构、促增收”的思路,把梯田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通过梯田这个平台,农业产业化建设突飞猛进,山地梯田挑起了清水农业发展的大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保障工程。

上一篇:硬件基础课程下一篇:竹炭基固体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