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

2024-05-08

建设节约(精选12篇)

建设节约 篇1

前不久, 党中央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 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勤俭节约办教育, 建设节约型校园, 教育部下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 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充分认识勤俭节约办教育, 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意义。各级各类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勤俭节约办教育, 建设节约型校园,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促使广大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习惯, 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校节约能源资源,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促进节约的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因校制宜, 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办法和措施, 大力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要在教学实验、科学研究、行政办公、基建后勤等各方面, 建立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节约办公用品、节约经费等各个环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完善评价、监管措施, 形成有利于节约的制约和激励机制。

三是严格开支标准, 控制各项经费支出。要按照朴素、实用、适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建设学校校舍, 严格控制校舍建设项目的造价标准, 不得搞豪华装修, 坚决杜绝“豪华校门”“豪华办公楼 (室) ”“豪华宾馆”和“豪华电梯”等。严格执行住房、用车以及各种生活待遇的有关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制度, 严禁随意或超标配置办公用房、设备和家具。公务接待一般在学校餐厅安排工作餐, 在学校招待所安排住宿。减少会议数量, 控制会议规模, 降低会议成本。严格控制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

四是抓住关键环节, 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伙食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 加强食堂管理。制定文明用餐规范, 大力倡导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加强校园采暖、空调、照明等主要用能设备维护管理, 强化节能措施。对学校的大型物业实行专业化、现代化管理, 促进节能减排。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纸活动, 以实际行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 培育节约型校园文化。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大力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活动, 使师生员工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自觉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自觉抵制奢侈浪费行为, 努力形成“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积极举办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科普讲座, 普及节约知识。组织开展“节水节电周”“节粮周”“节约校园倡议书”等主题活动, 充分运用校园网络阵地, 多形式、多途径宣传节约文明。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力行, 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营造节约型校园的良好环境。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社区、社会开展宣传, 带动家庭、社会树立节约文化。

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 认真部署勤俭节约办教育, 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 着力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形成习惯, 一抓到底, 常抓不懈, 常抓常新, 防止搞成新的形式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带头厉行勤俭节约。要把执行情况纳入教职员工管理和考核, 对浪费现象进行批评处罚, 对违反规定的开支不予报销,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建设节约 篇2

行政浪费现象的存在,大幅度增加了行政成本,影响着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甚至对我国的国家形象也造成了损害,长久以来都是从政府到大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近20年来中央下发了数十个旨在遏制公款吃喝的文件,也曾多次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外出参观和制止公费旅游的通知,但几十个红头文件“管不住公务员一张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铲除政府部门“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之根源,这是民众更为关注的。

而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节约型政府是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义,政府部门应当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表率,各级政府和所有公务员都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打造“节约型政府”,搞好政府机构的节能,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而且还能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促进社会节能意识的提高和节能技术的推广。

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节约光荣、厉行节约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种手段大力表扬集体和个人节约的先进事迹,揭露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认识到厉行节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切实认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加强各部门的监督。政府部门预算约束软化和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是造成政府花钱大手大脚、无所顾忌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彻底根绝政府存在的“小金库”。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控制,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把收入纳入国库,杜绝大笔公共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和随意支配。

加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近些年来,一些政府实行政府财政公开的政策,就是很好的尝试。如果在消费方面能够打造“阳光政府”,那么绝大部分不合理消费,就能够因“阳光操作”而受到约束。

要进一步树立官员“公仆意识”。政府浪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工作用餐超标、公车超标、办公室配备洗澡间和休息问等浪费现象的存在,是一些政府官员把这些当做自己级别高、受人尊重的标志,这种观念必须根除。

探索并完善类似于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利于节约型政府建设的新制度,确保政府采购符合公共需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部门要带头。只有政府部门自身提高认识,各部门加强监督,才能够管好政府的财政收支,捏紧政府的“钱袋子”,刹住行政机关“豪奢风”,将节约型政府建设落到实处。

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篇3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重要意义;策略

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用到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土木资源、材料、能源、资金、人力等,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方案,那么一定会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所谓的节约型园林并非是缩小园林的规模,而是根据实际的园林建设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坚持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使各项资源的利用效果达到最大,同时,还要保证园林建设的成果质量和设计效果,不能使最后的作品展示低于预期的标准。下面, 我们主要分析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的策略。

1.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意义

1.1促进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绿化面积已经占到了城市总面积的30%,并且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园林对城市的绿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加大了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了空气质量,增加了城市的植被覆盖面积,有效的对沙尘暴、雾霾等天气起到防止作用;同时还与人们的休闲生活直接联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最重要的是,园林还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和城市的生态旅游、农场旅游等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引进外资。所以,只有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提高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因此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使得城市园林建设能够达到资源最大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结合。

1.2促进城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园林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的资源节约等方法,以最小的资源和资金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些收益不单单指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生态收益和环境收益等。节约型资源在节约资源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保留建设地区的天然植被和原有建筑,充分的发挥这些天然植被的原本的生态功能,发挥这些原有建筑的装饰美化作用,从侧面来讲,还可以降低园林后期的养护和维护费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城市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3和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城市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道路。因為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在短时间内人口基数还是无法下降,所以我国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巨大,而且资源能源在消耗的过程中会逐渐短缺,这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消耗大量的土地、水资源等,还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所以,建设节约型园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无疑是迎合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必然选择。

2.加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策略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并且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众多。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从园林规划、设计、运营和养护等多个环节入手,而不单单是资源能源的节约。还要对资源和能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同时充分运用自然资源,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了解近几年的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个策略。

2.1健全有关方面的规章制度

目前,随着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园林建设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也逐步健全和完善,国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一些标准和规定。例如:在园林的施工和管理中,明确规定了土地的使用范围和资金的使用额度;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对预算也提出了标准,同时增加了节约资源的要求等。但是,光有这些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园林建设因地而异,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社会环境等,还要加强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严格监督在建设过程中资源资金的使用情况,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随着社会体系的深入改革和园林建设的发展,这些法规肯定会逐步完善和健全的。

2.2合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

在园林建设土地的选择上,可以倾向性的选择一些具有天然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地方,在这些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成本投入。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现成的绿地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加入到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中去,充分的利用。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利用自然景观的时候,尽量避免过分的改变自然景观的形态,要有生态保护的意识,园林附近的河湖、湿地、山坡等生态区域,尽量保留原貌;二是特别要注意保护园林建设地区的古树、大树、名树等,有些甚至可能是千年古树,这些树木的生长年限很久,价值很高,一定不能砍伐,要重点保护。

2.3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园林设计涉及到的领域很复杂,包括林业、建筑业、用水用电和土地等方面,可以说,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园林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园林后期的养护和维护。所以,设计方案一定要科学合理,并且要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的理念。所以,这时候,园林设计人员就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必须在运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园林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每一项资源的配置以及园林后期的养护和维护费用,使得园林设计不仅要美观雅致,还要同时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最终使得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

3.结束语

综合所述,本文主要提出了节约型园林这一概念,并且分析了节约型园林建设对我国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还根据具体的国情提出了一些建设方面的对策和方案设计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科]

【参考文献】

[1]毕连群.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以唐山市津唐运河生态景观工程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1,(1):40-41.

[2]毕连群.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以唐山市津唐运河生态景观工程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1,(1):40-41.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篇4

一、节约型校园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师生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节能意识逐渐有所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设施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随着节能标准规范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节能模式与现在的节能要求已不相适应,学校的能源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与学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这是高校节能工作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为此成立专项调研小组,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历年的能耗数据为依据,对学校的节能工作进行了的分析疏理,现将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 意识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师生的节能意识有所淡化,节能活动仅流于形式,没有扎实深入进行,校园内缺少相应的节能宣传。“水长流、灯常亮”的情况比较严重,违规违章用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2. 管理问题:

能源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节能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失,监督工作力度不够,管理人员职责无章可循。

3. 技术问题:

随着节能标准规范的提高,现有部分节能设备功能落后甚至出现空白,设备维护、使用人员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4. 资金问题:

目前先进的节能手段所体现出的共性问题即先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存在“节能不节钱”的现象。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对节能改造投入的内需动力不足。

二、能源浪费情况具体表现

1. 学校照明材料前期采用的是传统节能光源,耗电量大且照明效果较差。

2. 宿舍用电系统采用的是人工加分时控制,以人工控制为主,违规违章用电情况严生,过道灯普遍存在常亮情况。

3. 教室用电为人工控制,人来灯全开,人走灯还亮的情况突出。

4. 实训室与办公室空调缺少技控手段,时常出现无人空开的现象。

5. 供水管网缺少监控系统,隐性漏点在日常巡视中难以及时发现,造成严重浪费,且维修难度较大。

6. 洗澡热水采用电锅炉辅以外送热水的形式定时开放,由于学校宿舍较多,送水管线较长,供水管网热损耗较大。

7. 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较少。

三、节能型校园的建设思路

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与国内多家知名的综合能源管理公司、节能公司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并对周边节能成效较好的兄弟院校进行了走访调研,结合学校能源的实际使用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1. 建设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及时了解校园水、电、燃气、燃油(含公车用油)能源的使用情况,为实时精确计量、监测,为用能安全、数据分析节能打好基础。

2. 节能监管中心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力争打造务实、稳定、功能相对完善的节能监管中心。

3. 加强教育宣传,将“人走灯灭”、“总闸控制”等容易操作的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专人监督,定期通报。

4. 重视空调节能控制的技改,分期实施,尽快上马。

5. 重视室外路灯、泛用照明整体节能控制的利用。

6. 重视教室、实训室等场所的照明节能控制,做到按照人数、光照度等条件节能控制。

7. 重视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宿舍洗澡热水的节能改造,空气源热泵改造项目尽快上马。

四、能源建设方案

建设节约型校园,做好节能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健全节能制度、增加节能专项资金投入,做到人控与技控相结合才能取得实际效果。通过部门研究,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中心工作,与智慧校园进行无缝对接,以下内容应该是学校未来3至5年针对“节能型校园”目标建设的工作安排重点:

1. 节能监管平台建设。

抓住2016年节能评估的契机,推进节能平台建设,基本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并且要“搭好架构、突出重点”。

节能监管平台建设首先对我校能源及主要用能建筑和重点用能设施分类、分项计量;对校内的部分重点建筑实现分项、分户计量。第一步工作,务必构建节能监管平台的基本框架,并推进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对校内的变电所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对校内VRV空调进行节能控制示范。第二步工作,对分体式空调进行节能控制;对校内用水计量做控制集成;对校内用气状态进行计量及监测。再通过3-5年努力,利用节能监管平台的可扩展性,全面实现对全校的各种能耗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最后,根据能耗平台数据的采集、统计,再做分析、诊断,为校园用能管理、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2. VRV空调控制。

针对学校办公楼VRV空调的使用特点,采用在多联机的供电回路上安装智能控制器,可以实现计量及控制双重功能,不仅可对各种电力参数进行实时测量,还可以实时测量房间温度,同时具有远红外命令学习、红外指令发送等功能。通过这几项功能的组合采取灵活、有效且合理的控制模式。可实现远程开启和关闭、时间、温度、错误报警等方面的智能化、平台化管理。

3. 室内照明控制。

根据讨论,可以采用“控制软件+照明控制终端”的组合方式,对于每个教室,安装照明控制装置,配置光照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测量光照度、统计室内人数,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对室内的照明进行控制。照明控制终端通过自带的神经元芯片,通过合适的通信总线,接入网络,实现远程控制与管理。可根据室内光照度对教室的照明进行控制;节假日灯光控制;可以设定时间表进行控制;对教室内的人数进行统计,根据人数对照明进行分区域控制;可以实现远程实时控制灯光的开关等功能。

4. 室外照明控制。

根据学校路灯、泛用照明回路情况,综合考虑,可根据照度或定时方式实现人工远程控制、定时控制、照度控制、分组控制、周期性控制等多种控制模式:

(1)手动远程控制方式

可通过软件的人机界面指定的某个或多个回路路灯开启关闭。

(2)自动定时控制方式

系统按照设定的时间及经纬度,自动地进行开/关灯控制。

(3)照度控制方式

系统可选配室外照度计,监管中心自动读取室外照度计的照度值,当照度低于系统设定的照度值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等,而不管定时开启时间是否到。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狂风暴雨来临时突然昏天黑地时,检测到照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发出照明开启命令至照明监控终端,开启照明设备。

(4)周期性控制方式

学校具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可根据此时间段,单独设置各路段照明的开/关灯,比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宿舍就寝后,就可减少或关闭教学区、自习区路段的照明。另外,在学校特有寒暑假期内,可将留校的学生集中在某个区域,其他区域的照明就可大幅度地减少甚至关闭。

(5)故障报警

系统自动上报照明配电设备故障,从而提高照明系统维修的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5.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根据目前学校热水系统现状,准备将学校热水系统进行改造,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热能等,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现状说明:

(1)一期锅炉房采用电加热,辅以外送热水,耗能较大;二期热水房原太阳能现已不能充分利用,平时以外送热水满足使用需求。

(2)学生宿舍楼分散,距离锅炉房较远,热损耗较大,且管网使用了近十年,腐蚀爆管情况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使用。

建议选择空气源热泵,对宿舍进行逐幢改造,相比其它能源有如下优势:

(1)高效节能:每消耗1k W电能,能吸收2~6k W的热量,与传统的电热水器相比,节能70~80%。

(2)环保无污染:不向环境排放任何污染气体、液体。

(3)安全可靠:水电分离,内设高压保护、低压保护、压缩机过流过载保护、启动延时、水温超高温保护等多种安全保护。

(4)运行范围广:不收环境天气的影响,使用环境温度-8℃~45℃

(5)智能控制:整机采用全电脑控制,操作简便。

(6)自动除霜功能:具有智能化自动除霜功能,确保中央热水器在低温环境条件下性能稳定可靠。

6.更换先进的节能光源设备。

LED光源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为节能环保的光源之一,其耗电仅为传统光源的20%,普通节能光源的50%,具有以下优点:

(1)节省能源,使用寿命长:在相同照度下,LED日光灯较传统日光灯省电60%以上,使用寿命是传统日光灯的10倍,且LED灯体本身使用的是环氧树脂而非传统的玻璃,抗振动,便于运输和存放。

(2)绿色环保,安装简单:传统日光灯中含有水银,泄漏会危害人体,而LED日光灯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安装时只需两端接上电源即可,无需镇流器。

(3)高效转换,发热量小:传统灯具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而LED灯具能把90%以上的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光源角度小于180度,光能利用率可达80%以上。

(4)清静舒适,光线柔和:传统的日光灯使用的是交流电,所以每秒会产生100次左右的频闪,而LED灯无噪音,无频闪,使用的是绿色环保型的半导体电光源,光线柔和,保护眼睛,不易使眼睛疲劳。

随着LED产业的发展,其价格正逐年下降,将有效缓解节能不节钱的状况,并逐步取代现有的节能光源,学校可根据经费使用情况,分期分批的进行更换,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以上是调研组针对节能型校园建设现状所做的一些分析,围绕学校建设规划,建设节能型智慧校园所提出的一些建议。相信随着学校投入的节能专项建设资金的加大,学校节能建设将上新台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家敏.高校教室照明系统节能优化措施探析[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6):85-88

[2]林羽,刘凯.高校节能管理思考[J].广东科技,2010(7):2-3

建设节约 篇5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08年全省教育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深入扎实地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根据我校学生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从坚持“两个务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结合我校实际,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把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纳入学生工作日程和发展计划之中,认真研究、解决在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促进我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工作目标

在全校全面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团员意识工作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正气,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提高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努力在较短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环保、高效的节约型校园。

三、组织部门

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四、主要内容

(一)、重视宣传,营造氛围

1、将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主旨和各项活动制作成海报,发出建设节约型校园倡议,在全校园掀起积极参与节约与环保的热潮。

2、在校园公共区域悬挂多条横幅,办好图文并茂的节能环保科普板报。

3、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节能的校内外新闻动态和专题文章

4、进一步做好各公共区域的节电、节水等节能方面的标识工作。

5、各二级学院以主题团日或班会的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张旗鼓的宣传资源节约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团员青年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

(二)、抓好节电、节水、节粮等工作

1、光线充足时禁止开照明灯;白天禁开楼宇内的楼道灯、走廊灯和卫生间的照明灯,发现灯亮时要随手关闭;室内无人时,一律关闭灯具、电脑等电源。多锻炼身体少乘坐电梯。

2、严禁大开自来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见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闭,提倡循环利用水资源。

3、学生在食堂就餐时提倡禁止浪费粮食,包括一滴油、一粒米。

4、节约使用纸张,提倡重要材料单面用纸、次要材料双面用纸。

5、穿着讲实用和朴素大方,提倡生活俭朴不铺张浪费。

(三)、变废为宝、加强环保意识

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提倡同学将废旧物品“DIY”重新设计制作,确定变废为宝的形式,如回收旧电池、开展变废为宝作品展等活动。

五、相关要求

1、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各部门要持之以恒、精心组织、相互配合,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氛围,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从我做起,节约能源。

推进雨水利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 篇6

北京没有大江大河,对过境河流的水源控制能力十分有限,水资源主要靠本地天然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形成水资源量近38亿立方米,地下水25亿立方米,地表水13亿立方米。

雨水对于北京而言,是极其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古代建筑和园林内均可发现体现古人雨水利用思想的踪迹。那么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应如何进行雨水利用,雨水利用又有哪些意义和方式呢?

雨水利用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可直接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紧张。其次,建设渗透设施,下凹式绿地,使雨水下渗,可涵养地下水;减轻城区雨洪负荷,减少接纳水体下游洪峰流量和洪涝威胁;增加浅层土壤的含水量,调节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减轻城区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减少扬尘污染,降低噪音。再有,通过综合利用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利用通常分为雨水的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及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方式三种。

雨水的直接利用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一定汇水面积上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收集起来,贮存于雨水收集池,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如北京市政府机关大院雨水回收利用工程于2005年5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利用院内地面朝一面倾斜的特点,在雨水汇集的低洼处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上游来水,经处理后用于院内绿化,不仅收集利用了雨水,解决了院内三分之二绿地的绿化用水,而且还解决了原来低凹处的积水问题。

北京市十五中学雨水利用回收工程,将学校操场近2万平方米的汇水面积上汇集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回收进入地下蓄水池,经过初期弃流、截污装置、布水控制和净化池滤后用于冲洗操场、浇灌绿地,并能收集操场的日常冲洗用水,使操场的日常冲洗用水实现再利用。

还有就是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屋面雨水用于周边绿化、路面清扫等。

雨水的间接利用(也是通常的雨水渗透)

雨水的间接利用与雨水集中收集、储存、处理、利用相比,它具有技术简单、设计灵活、易于施工、运行方便、投资少、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雨水渗透的目的是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等。

这种方式常见的有:

(一)下凹式绿地,绿地是一种天然的渗透设施。一般在生活小区建筑物周围均有绿地分布,便于雨水的引入利用;可以在小区设计部分低绿地,以增加雨水渗透量。可以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对雨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截留和净化作用。

(二)人造透水性地面指各种人工材料铺设的透水地面,如多孔的嵌草砖(俗称草皮砖)、碎石地面,透水砖、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等。人造透水地面能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可实施地点灵活,停车场、步行道、广场等均可采用这种利用方式。

雨水的综合利用

雨水的综合利用是指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利用性强,如青年湖公园雨水综合利用工程,是将青年湖南、北岸雨水,收集引入湖中,利用公园中的湖体做雨水收集池,利用现有的湿地建立相应的湖水净化系统,控制湖周边的污染源,在收集利用雨水的同时使湖水水质得到净化。

城区雨水利用应采取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或两种利用方式的结合,以做到经济可行。雨水的直接利用,如建设调蓄设施将雨水径流收集起来,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作杂用水,或将径流引入中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站,作为中水的水源之一,或与区域内的景观和水系结合,将雨水用于景观或作水系补水,或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建设各类渗透设施,或将雨水渗透和雨水贮存结合建设渗透塘,渗透湿地等。

北京从2001年开始建设雨水示范工程,到目前为止城镇已累计完成162项雨水利用工程,总汇水面积1475万平方米,总蓄水能力达到230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措施研究 篇7

一种良好用地管理办法, 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制度和可操作性的规程做保证。

研究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 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应用规划的手段, 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去用心捕捉能带动城市扩张, 又能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的基本措施。把土地的开发强度与产出率作为一个因子, 扩大研究成果, 满足建设用地市场需求, 有序实现集约 (如图1) 。

1.1 坚持从规划入手, 提高规划的功能和作用, 力求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 注重规划的前瞻性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完整、长期的系统工程,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科学利用土地的前提, 它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时序的规划所构成的交互网络系统。要建立健全逐级控制、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衔接统一的规划体系, 必须强化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政策性, 提高地 (市) 级以下土地利用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不论大小, 但都不能偏离有理、有据、有序、有效的基本原则。有理就是说编制或修编规划必须从长计议、理由充分、观点鲜明, 发展方向清晰, 理得清、挑得明、有说服力, 可操作性强。有理有据就是说土地利用规划在编制期间必须分析过去发展中的利弊, 着眼编制后的发展前景, 从战略的高度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度提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数据、指导规划编制,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有序就是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短、中、长规划结合, 体现规划的阶段性和实现规划的长效性的有机统一。有效就是说规划不是一纸空文, 是付诸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编制过程必须把有效性作为发展方向, 在编制中注重其土地利用的节约与集约的基本要求, 规划在实施过程必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1.2 从产出入手, 坚持土地利用的开发强度与产出率挂钩

土地是不能再生的稀缺资源, 土地的开发利用不加以控制, 没有一个定量的经济标准, 不仅是浪费资源, 严重的说是通过毁灭资源。实施土地的综合利用, 必须把开发强度与产出率一并加以研究, 力求低开发实现高产出。特别是工业项目的开发, 不少地方圈地现象严重, 几百亩的用地仅见一层的厂房, 建筑密度不到25%, 年产值也聊聊无几, 给国家提供的税收也很少, 这样的开发必须限制, 考察土地利用是否集约、节约用地产出率是个基本要求, 工业用地是这样,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三产业用地、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都必须坚持以产出率为基础, 鼓励支持高产出的用地项目, 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 做到用地节约、产出集约。

1.3 要从标准入手, 城乡规划要把用地标准作为土地利用的强制性内容加以控制

以人口总量、建设用地的规模为基础, 制定规划利用土地标准, 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对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进行科学安排, 确定合理的城镇用地规模, 加强与土地利用相关行业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制定出土地利用的标准化文件。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客观和微观用地指标控制体系。宏观方面, 城乡总人均用地、城镇人均用地及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分别控制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 城镇用地规模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实现对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要求, 合理制定各项人均用地控制指标;微观方面, 抓紧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优先开展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教育和公共文化体育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 重点做好城市、集镇和村庄内部各项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 其中要特别严格把关控制农村宅基地标准, 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用地指标、居住区用地指标及其环境生态相关建设用地指标。

1.4 从空间入手, 加大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程度

城乡用地空间的整合, 不仅仅是城乡两种地域景观的物质空间整合, 它还是包括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整合。因此, 城乡空间规划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用地空间规划, 应该是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规划的结合和统一。需要国土、规划、计划、经济、环保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建立横向联系机制, 避免各自为政, 相互制约。然而要实现土地利用的节约与集约, 还必须从建筑物用地的纵向来考虑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即开发土地上下空间布局的利用:一要坚持节地升空, 出让土地时就要科学提出容积率的标准, 让更多的建筑物升向空中, 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二要节空伸地。空中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仅是节地的一个方面, 同时要考虑向地下要资源, 把建筑物能向地下延伸的部分都往地下延伸, 开辟地下建筑空间, 更多地满足建筑的配套需求。

2 管理层面上

管理是一种制度与行为的统一体。城乡建设对用地的需求, 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当前土地资源严控, 各地争相寻求建设用地, 以实现城市扩张、项目落地而不顾土地在使用上的节约与集约的前提下, 不顾影响环境和无序建设的情况下, 必须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体制和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 为经济的发展找到双赢的路子, 着力做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

2.1 加强规划对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指导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新土地管理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地位和作用, 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加强对土地清查、实施土地资源评价的基础上, 以节约和集约用地求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科学合理、节地挖潜、集约利用土地为原则, 合理地编制、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真正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上的龙头作用。

加强各规划间的协调配合工作。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衔接工作。土地管理部门要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协作, 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城市建设和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城乡规划在用地规模及布局上服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使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修订和实施中保持协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近期各类、各级建设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通过合理制定土地供应计划, 统筹安排规划期年限内各类、各级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比例和开发时序, 确保节约和集约用地目标的实现。

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针对当前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 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可以采取下面三个方法。

(1) 加强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加大力度整合土地资源。

(2) 加强村镇规划的编制。村镇规划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 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 迁村并点。统筹安排乡村工业用地, 严禁零散布局。通过村镇规划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 从而减少农村建设用地。

(3) 加快城乡规划立法, 在已编制完成的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工作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性联系, 从而使城乡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过程能有效地得到保障。

2.2 制定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规划控制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和微观用地指标控制体系。加快制定建设用地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和微观用地指标控制体系。宏观方面, 要根据城乡总人均用地、城镇人均用地及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的要求, 确定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城镇用地规模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从而合理制定出各项人均用地控制指标;微观方面, 要抓紧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优先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教育和公共文化体育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 重点做好城市、集镇和村庄内部各项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道路等市政工程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 其中要特别严格把关控制农村宅基地标准、各工业集中区、开发区建设用地指标、居住用地指标及其环境生态相关建设用地指标。

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凡不符合节约和集约用地标准的规划, 不得审查通过, 必须按规定进行修改调整。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的外延扩展, 实行城乡规划和用地总量管理, 即在建设用地规模上要受土地利用规划的制约, 在城市用地上要依照城市规划组织实施, 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建设用地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的转变。

2.3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用地布局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 客观上要求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也应随之进行调整, 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业, 工业用需求的加大, 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建设用地的节约与集约。如可以用收取级差地价的方式允许企业用地的变更达到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 同时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第三产业用地实行土地置换。

2.4 建立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全面掌握城镇和开发区存量土地面积、类型、用途、权属、分布等状况, 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 开展城市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制定盘活存量土地的实施方案和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 促进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

2.5 建立和完善规划执法监察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划执法监察制度可以通过建立规划巡回执法检查制度, 实行规划执法监察公开制度, 建立纠正行政违法、不当行为制度, 建立违法案件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完善规划动态监察制度来实施。

2.6 建立规划审查制度和规划调整管理制度

建立规划审查制度和规划调整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下面四项措施来实施。

(1) 强化建设用地项目的规划审查。 (2) 加强对城市和城镇规划的审查、审核。 (3) 加强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的审查。 (4) 完善规划调整的管理、规划调整和修改制度、违反规定随意调整修编规划的责任、规划的公众监督。

参考文献

[1]刘汉成, 梅福林.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及失地农民关系研究[J].新农村理论月刊, 2007 (8) :11-12.

节约型园林建设措施探讨 篇8

1 当前节约型园林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1.1“过度设计”泛滥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大部分园林设计都会过分强调原理的独特性, 通过在建设过程中加入更多的人工性因素, 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由于投资方有着主导权, 喜欢将一些个人意愿加入到设计当中, 有很多个人意愿都是不合理的。而设计人员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也会想法设法的满足投资方的要求, 这样就会产生过度设计, 最终的建造充斥着人为干预因素, 失去了自然的艺术美。

1.2 园林建设浪费严重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当中, 为了使园林能够具有更多的吸引力, 投资方会要求施工规模高于实际的需求, 并过分追求园林建设的档次, 导致了许多园林超出了实际需要, 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

1.3 后期的养护不到位

园林后期的养护也很重要, 许多投资方对园林后期的养护没有概念, 只追求施工的速度和收益, 导致了许多园林在建成之后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使得园林成为短期内的应用工程, 面子工程。

2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探讨

2.1 遵循专业的方法

节约型园林的设计要坚持专业化, 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方法进行建设,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当中, 要紧密的结合园林设计, 根据设计的细节进行施工, 尽量减少设计当中人为干预因素的影响。而投资人员更不能一味地追求园林的奢华性, 更应该根据园林的具体定位, 执行合理的设计方案, 将创新设计引入园林建设当中。在建设之前, 要采取合理、负责的方法对园林进行设计和规划, 真正设计出节约型园林。

2.2 科学规划, 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通过有线土地的使用, 在土地上进行园林绿化, 最大程度上发挥土地的功能效益, 是当前园林建设必须研究的内容。在园林的设计阶段, 要充分结合土地资源的开采利用, 真正做到节约开发、节约利用。节约型园林建设当中, 要因地制宜、适地绿化, 要充分根据土地原有的条件, 采用本土绿化的方式, 使得园林建设更加贴近自然。

2.3 采取多样化设计

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当中, 植物的配置要合理。只有将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增加植物的多样化设计, 才能够有效地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量, 同时也能提高绿地的生物量, 最大程度上发挥有限的土地价值, 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要尽量避免过于重复的设计, 植被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季节规律, 并且要进行多样化种植。乔、灌、草要向立体性空间发展, 要大力推广立体化的绿化建设。

2.4 推广环保材料的使用

节约型园林的绿化要尽可能使用环保型材料, 杜绝大量木材的使用。科研单位要加大绿化科研的经费投入, 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先进成果的推广, 通过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 来推动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工作。

2.5 进行节水型绿化设计技术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体储量较多, 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多, 并且水资源污染严重。总体来说,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 尤其是淡水资源非常缺乏, 所以, 在园林建设当中, 要进行节水型绿化设计。植被可以推广使用耐旱型植物, 并加强对先进灌溉技术的使用, 采取微喷、滴灌、渗灌等方式, 以达到最大程度上节约用水的目的, 也要对雨水进行收集, 提高雨水的应用率。

2.6 推进生态型的园林设计模式

在园林的设计过程当中, 要推行节约型规划。园林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理念, 并积极的推进道路、河道、景观、水体的生态化, 尽量避免人工对水体、河塘等景观进行硬化, 如果是无特殊用途的航道, 要尽量保持自然状况, 这样才能有效保留生物的多样性。

2.7 推动循环可持续发展

园林的绿化养护过程当中, 会产生残余枝叶、树干残留和草坪残渣等, 如果不能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则会引起园林环境的恶化, 并且会给城市的垃圾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 要将园林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

4 结语

在我国, 由于园林建设起步较晚,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设计人员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自然情况, 不断地进行新设计、新维护, 严格执行节型园林建设的要求, 有效地促进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

摘要:阐述了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意义, 分析了当前节约型园林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艳岭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海岛节约型园林建设探讨 篇9

关键词:科学技术,节约型园林,建设

舟山是以群岛建立的地级市, 其群岛岛礁众多, 由1390个岛屿组成, 星罗棋布全市, 舟山陆域面积少, 海域面积大, 区域总面积2.22万km2, 其中海域面积2.08万km2, 陆域面积1440 km2。是浙江省市辖面积最大, 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因海岛地理环境局限, 充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 保护现有绿化资源, 以节地、节水、节能、节财为重点, 因地制宜的开展节约型绿地建设之路, 已经成为当前海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

1 科学规划设计, 节约绿化建设成本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追求豪华奢侈的风气盛行, 在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 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 甚至挖湖堆山, 填湖造园等, 屡见不鲜。这不仅造成严重浪费, 而且丧失当地的景观特色。所以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上, 要在规划设计上控制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成本, 从源头杜绝高成本园林绿化建设项目上马。这便需要决策者从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 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管理部门要严格把握项目会审、扩初会审和绿化设计方案审核等各个环节监督, 对绿化建设工程的各个方案实施成本效益评定。控制过分人工化建设和不合理的园林雕塑、小品建设和植物的配置, 重点考虑绿化建设经济性、生态性和养护管理成本的合理性。例如舟山充分利用城市周边背景山体、林地、海涂规划建设城市公园、防护绿地和湿地。东山公园、鲁家峙中央公园、海力士地块公园, 规划设计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 减少客土使用。在项目的规划建设中, 优先使用乡土树种, 积极推广节水耐旱型植物材料, 营造自然植物群落。

采用水循环利用技术, 广泛开展节水型绿化建设。

海岛淡水资源缺乏, 通过开展水循环利用技术等多种方法, 建设节水型绿化。一是利用中水回用进行绿化灌溉。例如定海城区河道开展中水回用, 利用污水处理后产生的中水进行河道冲洗, 改善城区河道水质, 并直接用于绿化灌溉, 项目投资4000万元, 定海区每年可节约数万吨的淡水资源用于绿化灌溉。在利用中水的同时, 充分利用河水和再生水浇灌园林植物, 节约绿化建设和养护用水。二是改进浇灌方式和浇灌设施。以滴管和喷灌代替皮管和散灌、漫灌方式, 并合理选择浇灌时间, 避开高温浇水, 减少水分蒸发浪费。三是合理设置城市绿地小水池和喷泉类设施。减少耗水量大的水景和喷泉, 减少硬质地面铺装, 增加公园绿地内的秀气、透水性铺装, 提高绿地渗水和集水能力。同时对城市园林设施的各类水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 封堵漏水部位, 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采用垃圾循环利用技术, 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针对海岛绿化土壤贫瘠的现状, 开展植物垃圾粉碎循环利用技术, 舟山市于2009年引进美国威猛公司生产的树枝粉碎机, 收集临城新区、定海城区的植物垃圾, 进行切枝粉碎、堆沤发酵后转化成易于土壤和植物吸收的有机肥和土壤机制, 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土壤改良。目前每年植物垃圾处理量0.5万t, 产出1万m2的栽培基质。进一步加大环保科研投入, 积极开展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将粪便、淤泥等废弃物经厌氧微生物高位发酵, 达到杀灭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效果, 最终处理成品为固体颗粒有机肥料直接用于农田和绿化的土壤改良, 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3 以风力发电为主, 推广应用新能源

以风力发电为主, 积极开发风电、光热、光电、光照、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 通过实施衢山岛、岱山拷门近海等一批风电场工程, 长峙岛光能应用示范项目, 东极镇东福山岛风光储存及海水淡化综合系统工程等到一批新能源开发项目, 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在定海海滨公园引进安装5台风力发电机用于公园景观灯照明。在定海老塘山、临城富丽岛路、体育路、朱家尖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广泛推广运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小型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为进一步缓解岛屿发展用电紧张局面。

另外, 全市公园广场、道路照明灯、景观灯一律使用节能灯具, 并严格控制照明时间, 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源。利用反光、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 既起到节能作用, 又营造了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4 海岛节约型园林建设难点

当然舟山在海岛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严格的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能擅自的更改,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 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 进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 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得以健康的发展, 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理, 合理利用能源不要顾此失彼。

5 结语

建设节约型校园绿化初探 篇10

1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绿化是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 是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 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是学校的重要职责。建设节约型校园绿化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是校园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2 节约型校园绿化原则

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 在校园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和健康持续发展等各环节中最大限度节约各种资源和资金, 提高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率, 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获得最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校园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2.1 坚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原则

2.2 坚持提高资源、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

2.3 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协调的原则

2.4 坚持学校主导、师生参与的原则

3 违背节约型校园绿化建设的误区

节约型校园绿化建设要从整个校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中入手, 提高绿化资金使用率, 突出本质功能, 崇尚简约自然。校园规划不能小而全, 立足点、出发点不清, 每块绿地没必要都体现自己的功能。要顾全大局, 紧紧围绕校园绿地的规划布局, 来进行合理设计。

3.1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校园建设是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管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 作好校园绿化与景观规划。一经确定, 不要轻易变动, 不能因领导的更换而过多调整和改建, 以确保方案的实现。

3.2 科学设计, 合理施工

设计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施工不能严重浪费资源, 主要表现在:

3.2.1 设计不当引发的树草矛盾。

冷季型草坪形成密实的枯草层, 引起土壤不通气, 氧气含量低, 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 导致树木根部窒息受害;树根部长期不透水, 导致树体失水严重, 树顶受害严重。这些易导致树木逐渐枯萎死亡。另外, 针叶树树冠浓荫及落叶落地腐烂后易导致土壤酸化, 造成树下草坪整块死亡。

3.2.2 人行道及广场硬覆盖面积大, 垫层不透气, 树盘留的面积小, 形成小盆栽大树的现象。

因为树盘小, 吸收根全部被硬质材料覆盖, 硬覆盖垫层不透水、不透气, 阻隔水、气交换;加上夏季炎热, 覆盖层温度骤增, 严重伤根;这些都易导致树木死亡。

3.2.3 在“城市森林化”的口号下超度密植, 不利于树木地下和空间生长。

设计应在不影响植物空间生长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密植。例如:苗木设计间距为5m, 由于苗木规格小, 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情况下, 施工时可以按2.5m的间距栽植。注意在以后的养护过程中要适时间苗, 不适时、及时、合理间苗, 造成植物生长空间挤压, 导致植物冠小和侧枝生长不良。

3.2.4 反季节栽植经常化和常规化。

有些建设单位为了某种目的, 不顾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经常反季节施工。反季节施工投入大, 成本高, 成活率低:如裸根苗必须带土球, 带土球的苗木土球要加大, 阔叶植物还要重修剪、保湿遮荫, 造成苗木缓苗和成型慢, 养护力度加大。另外, 北方应避免秋植针叶树:冬季寒冷易发生冻害, 春秋季节多风和干燥易发生失水, 移栽时根系伤口不愈合, 最终导致植物成活率低。一般在春季树木休眠期移栽苗木, 但有些树木必须在树木萌芽时期移栽, 如刺槐、香花槐、水杉、黄檗、马褂木、落叶松等;针叶树发嫩梢时不能移植;反季节栽植时还必须避免松柏类植物在生长嫩叶时移栽, 阔叶树避免全冠栽植。

3.2.5 大树移栽弊大利小。

大树移栽具有投入大、恢复慢、养护复杂等缺点, 由于为了确保大树成活, 需要重修剪, 这样大树基本不能恢复原态, 还造成原产地的生态受损。设计乔木时, 最好要求胸径10~12cm, 不得超过15cm, 特殊情况不得超过20cm, 免栽大 (老) 树。但由于业绩和急功近利的驱动, 至今屡禁不止, 最终两败俱伤, 严重破坏了生态和景观。

3.3 科学选苗, 合理配植

不少设计人员缺乏植物知识, 不懂植物习性, 往往为了迎合长官意图, 植物随意配置。

3.3.1 植物间分泌物挥发相克。

如榆树影响葡萄、白桦等;柏影响周围树木, 喜群栽;核桃影响松、苹果、桦树等;桃树影响其它果树。

3.3.2 通过有害生物的转生寄主发生相克。

如松树影响栎树类;红松影响刺梨, 柏树类影响蔷薇科植物等。

3.3.3 忽视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植物种植。

松柏类、百合和薄荷植物枝叶气味可防止结合类细菌:香樟挥发油可以祛风湿、止痛病、胃舒适;枇杷叶和花气味能止咳、治哮喘;银杏、山楂、石榴和腊梅对心血管有益;香樟、枇杷、女贞和玉兰花对心肺有益;合欢、香樟对脑神经有益;无花果有防癌作用。

3.3.4 在公共场所大量设计和种植有害植物。

苏铁、鸢尾、射干、铁海棠、曼陀罗、变叶木、阔叶猕猴桃等植物花粉和水淋溶物能促进人体癌细胞活跃。

3.3.5 盲目大面积推广未经长期实践的引入植物。

如金丝柳、银中杨、速生杨、北海道黄杨、红栌等。

3.3.6 违背适树适栽的原则。

如强阳性树种 (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银杏、桧柏等) 一定要设计种植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避免阴面和林下种植;阴性植物 (冷杉、珍珠梅、玉簪) 一定要种植在光线弱的位置。

3.4 开发自然, 利用自然

园林是一种人工模拟自然的形式, 是生态、艺术、实用三大功能的统一, 园林规划过程中, 如何合理开发自然、利用资源, 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就是园林投资效益的最大收获。有些设计师不尊重地貌特征, 不懂得合理利用地形, 把丘陵山地当成平地来规划, 大面积、大范围地挖填改造地貌地形, 原有植被和表土被无情填埋, 从而造成了绿化工程费用大幅度增加。

3.5 土地资源, 充分利用

3.5.1 对于一切可绿化用地要充分进行绿化, 见缝插绿。

比如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的绿化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

3.5.2 建设绿荫停车场。

在停车场的周边, 尽量种植乔木, 既不影响停车, 又增加了绿地面积, 同时还能防止阳光对车的损坏。

3.5.3 广场或园林地面尽可能采取嵌草铺装, 尽量增加绿化透水面积;

少用硬化铺装广场, 多建树阵广场。尤其在学生生活区, 以保证学生在林下空间学习或是休息。

4 建设节约型校园绿化的措施

4.1 严格保护现有绿化成果

保护现有绿地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前提, 要加强对校园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区域的保护, 维持校园自然风貌, 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在校园开发建设中, 要保护原有树木, 特别要严格保护大树、古树;坚决查处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校园绿化的行为。

4.2 养护管理上推广新技术, 注意节水节能和循环使用

北方院校是水资源匮乏地区, 推广使用微喷、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技术, 科学合理地调整灌溉方式;积极推广使用中水;注重雨水拦蓄利用, 探索建立集雨型绿地。此外, 还要加快研究和推广使用节水耐旱的植物。

4.3 统一归口, 综合治理

把植树绿化、校景工程、道路维修、环境卫生变多家分管为一家统管, 克服分散管理互不协调的弊病。根据校园现状按照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 有计划地进行建设。每新建或改建一处校园, 其绿化、校景工程、校园设施应统一设计, 统一经费, 统一施工, 一次完成,

4.4 管理体制上加大对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将建设节约型校园绿化的理念落实到校园绿化管理的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使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各项目标得到实施, 主管学校建设和园林绿化的领导干部要重视起来, 加快制订有关节约型校园绿化的标准、规范和指导意见, 将节约要求具体化, 定量化, 确保其可操作性。要从规划设计的源头上把好关, 评审通过的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应是建设成本低, 养护费用低, 地方风格突出, 生态效益好的方案, 力求以较少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投入, 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促进校园绿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4.5 确立生态优先的理念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生态绿地系统。采用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校园绿地定额指标, 发挥校园绿化的生态效益, 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校园占地面积不断扩大, 校园绿化面积和校园景观建设逐步增加。如何使校园绿化布局更合理, 建设节约型校园绿化;如何使校园景观设计与校园绿化设计更协调统一, 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园绿化,节约

参考文献

[1]常庆禄平顶山市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对策[J].中国城市林业2006 (4)

[2]王先杰.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几点思考[J].北方园艺, 2007 (5)

[3]孙吉吉.节约型社会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07 (3)

脚踏实地建设节约型园林 篇11

关键词:节约 勤俭 节约型园林

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一、脚踏实地做好四项工作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做起,脚踏实地的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倡导勤俭节约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要在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二是建立健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从法规上和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三是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广工作,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观念和经验。四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模式的盛行,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

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而著称,造园受到水、土、石、木等自然资源的巨大限制。在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营造自然山水园,势必要耗费巨大的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因此,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不顾当地自然资源条件,一味追求理想化景观类型,从而改变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造成外来景观入侵的建设模式,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普遍资源消耗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能力营造园林绿化。要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之路,彻底改变现有的园林绿化美学观念。要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

三、 节约型园林的技术措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又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著特点。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

节地型园林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节土型园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种植土,大多来自于山地和农田,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势必对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节土型园林建设应从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设计要求出发,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节水型园林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节能型园林近年来,由于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和景观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国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来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昼的夜景效果。这不仅失去了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经济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亟待出台有关城市和园林绿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

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节材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其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浅议建设节约型社会 篇12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建设,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构建节约型社会,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已成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四个角度阐述了节约型社会内容及意义。

1 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 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 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 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 (或用可再生资源) , 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 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 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 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 必须统筹兼顾, 不能片面理解。

2 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2.1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解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

目前, 在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 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十分低下,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 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是日本的11.5倍, 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 是美国的4.3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造成这种局面,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技术、资金、管理等诸多因素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经有关部门预测, 将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倘若整个社会都能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资源能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可以逐渐缓解的。

2.2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行开源节流, 不失为一副“良药”。建设节约型社会, 即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流通领域的损失, 制定节约方面的法律等等。具体地说, 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提高采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要提高运输效率, 减少运输环节的损耗;要倡导节约型消费, 减少奢侈浪费, 例如商家减少商品包装, 节约包装材料;餐饮业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节约木材资源;要出台《商品包装法》、《工业用水标准》等法律,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工业用水的标准。

2.3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只有通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才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因为节约型社会能从观念、法律、经济等方面入手, 取得实效。观念上, 提高节约认识, 传授节约知识, 提高节约能力, 养成节约习惯;法律上, 奖励节约, 处罚浪费;经济上, 充分利用市场的杠杆作用, 制约浪费, 如加大奢侈消费方面的税金, 遏制高消费, 提高水价, 增强节水意识, 改变浪费的不良习惯。

2.4 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减少污染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是根治污染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能节约生活用水, 企业能提高节水技术, 就能既节约水资源, 又减少污水排放量;如果我们注重污水处理建设, 就能既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 又改善污水水质;如果我们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大力发展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循环经济, 就能既实现经济效益, 又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 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3.1 推行节约型生产模式

推行节约型生产模式, 就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 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 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 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 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 促进提高资源的开采率, 和支持企业对落后的生产能力进行大规模技术更新与换代, 使采矿业与制造业能尽快转换到节约资源的新的技术轨道上进行生产。

3.2 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

加强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健全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

其中, 在资源节约监督管理方面:建立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 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 不准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

3.3 发展节约方面的科学技术, 着力培养专业人才

继续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 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节约和替代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继续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重大项目, 包括重大技术示范项目、重大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等。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力度。

3.4 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资源回收利用要从具体事情抓起, 大力推广物资回收、垃圾分类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据统计, 全国每年约有1400万吨废纸没有用起来, 若回收利用, 不仅能生产1120万吨好纸, 还可以少砍2亿多棵马尾松。因此, 资源回收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

3.5 推进节水建设

3.5.1 加大节约工业用水力度。

3.5.2 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循环利用污水和废水。

3.5.3 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 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 尤其是节水型家用设备。

3.5.4 加强供水管道的检漏工作, 减少不必要损失。

3.5.5 采取经济措施是促进节约用水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3.5.6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3.5.7 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 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强海水利用;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

3.6 建设节约型农业

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切实抓好农业装备节能工作;大力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巩固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加强乡镇企业节约生产工作。

4 结论

总之, 无论是做一名节约的公民, 还是打造节约型企业, 对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国正.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前进.2006年02期;24-25

[2]刘振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1期;9-10

[3]陈永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北方经贸.2006年03期.7-9

上一篇:后进班下一篇:节能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