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企业刍议(精选9篇)
建设节约型企业刍议 篇1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不仅在革命斗争年代对克服经济困难, 造就一支能吃苦耐劳、作风严谨的人民军队起过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对培养全国人民的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仍起着重要作用。无论在过去、现在, 还是在将来, 同样对建设节约型企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 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秉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 九十多年来一直把艰苦奋斗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 战胜困难的武器, 革命胜利的法宝, 执政兴国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实干兴邦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 提高执政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必须坚持和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奋力拼搏、百折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是共产党员必备的优秀品质和一个政党先进性在主观世界的核心体现, 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面前, 必须坚持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反腐倡廉, 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体党员和干部的基本要求, 也是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永远追求。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政党, 一个人, 如果不提倡厉行节约, 艰苦奋斗, 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 贪图享受, 不思进取, 什么党纪、国法, 什么人格、良心, 统统抛诸脑后, 丢于九霄, 贪欲大于党纪, 私欲强于国法, 情欲重于原则, 那么, 这样的国家, 这样的民族, 这样的政党, 这样的人, 是没有希望的, 必将走向衰败。现阶段,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 消费主义的观念泛滥, 在很多人眼中, 奢靡和铺张意味着“成功”和“地位”。拜金主义狂潮会将社会推入到物质的绝对崇拜中, 对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心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不断腐蚀党群、干群关系。
二、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由于市场需求疲软, 煤炭滞销, 生产下降, 资金周转不畅, 企业也进入了新的调整期。面对当前的困难, 只有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 内部挖潜、内涵提升, 才能在曲折中把握前进的方向, 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实。近年来, 随着企业各项条件的不断改善, 部分党员干部的骄气、奢气有所滋长, 淡化了节俭意识, 助长了浪费之风, 甚至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不合时宜了, 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 只要不差钱, 奢侈几把、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在一些人当中, 生活无目标, 工作无压力, 因而无须去吃苦、去奋斗;在一些单位, 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干的不如会花的, 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导向;还有的付出与所得不对等, 导致心理失衡。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内在的催人奋进的压力和紧迫感, 而失去这种压力和紧迫感, 也就失去了艰苦奋斗的源动力。这些不是小问题, 而是思想里、骨子里、作风里的大问题, 它将腐蚀党的执政基础, 削弱党的执政力量和制度性的腐败, 这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认真地研究并很好地继承它, 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是对目前和今后的反腐倡廉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精神。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在当今社会, 节约仍是一种美德, 它意味着对人的尊重。节约是对自身欲求有节制, 节约意味着对国家、民族、家庭、自我负责。节约是一种力量, 不节约往往是败家败国的重要原因。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视节约, 就能更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地去实现自己的追求。节约是一种朴素、现实、严谨的人生态度, 节约的人能够理解一件事物的价值, 并且懂得珍惜和利用, 这与华而不实正好相反。懂得惜物者往往也懂得惜人, 所以, 在与人相处中更能尊重人、理解人, 更有细腻的感情色彩, 这就是节约的人使人感到更加信赖的原因。因此, 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提倡节俭, 反对奢侈, 常葆进取之志, 常怀为民之心, 常养洁身之德, 堂堂正正做人, 老老实实做事, 清清白白做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对企业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企业的竞争是效益的竞争, 成本最小化, 效益最大化。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 通过持续降低成本谋求竞争优势, 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 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通过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深化内部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我局逐步实现了“千万吨企业”目标, 在看到成绩, 坚定发展信心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人员多、包袱重、成本偏高、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果煤炭市场持续下滑, 老区一些煤质差、效率低的矿井就会停产。面临严峻的形势, 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 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应对当前严峻行业形势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 煤炭需求和价格回落加快, 全社会存煤快速增加, 总量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逐步显现。面临当前的困难, 必须牢固树立勤俭办企艰苦创业的理念, 量入为出、紧缩开支, 才能积极应对、争取主动。
在当前企业面临困难的时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更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企业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无论企业怎样发展, 无论挑战多么巨大, 无论形势多么复杂, 我们都要始终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 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和发展的锐气, 以严谨的作风、扎实的措施, 踏踏实实艰苦奋斗, 老老实实勤俭创业。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 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风气, 尤其要反对慷国家之慨、挥霍奢侈的腐败作风。
建设节约型企业刍议 篇2
自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指出:要“增强节约意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节俭也由美德被提升到了国策的层次。国务院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一、开展“三节约”活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微观实践
2009年,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响应国资委的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坚持勤俭办企业,努力降本增效,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在全公司广泛开展了以“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为主题的“三节约”降本增效活动。
“三节约”是公司倡导的一种节俭精神,也是对广大干部员工的基本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严格执行各项节约制度,树立自己的节俭意识,通过学习和领会“三节约”理念,我们应该大到压缩各种经费的开支,小到节约每一粒粮食,都要树立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的观念,让节约真正成为一种习惯。节约不仅仅只是领导的事情,更是每位员工共同的责任,每一 1
分钱、一张纸、一寸导线,都关系到我们每一名员工的切身利益。
二、开展“三节约”活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开展“三节约”活动,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树立“三节约”意识与这个总方向和基本要求完全一致,它不仅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推动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公司的生产发展规模和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企业获得了向更大空间和更高层次跨越发展的大好机会。面对机遇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为了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开展“三节约”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干部职工清醒地认识到节约成本、优化组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既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改进企业发展方式、培育企业新型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2、开展“三节约”活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创建节约型企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现代企业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因此,厉行节约,降本增效,创建节约型企业绝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3、开展“三节约”活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开源节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开源”是向市场要效益,“节流”是向管理要效益。受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也异常严峻,面对这样的情况,厉行节约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的手段。“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每一分钱、一张纸、一寸导线的良好习惯,这不只是节约的一个简单行动,更是员工心系企业,关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
三、多管齐下,大力推进“三节约”工作
1、加强宣传,深入落实“三节约”理念
节约不只是少数领导的事情,而更是全体员工的责任,为此需要全体员工首先树立起节约的意识,并不断提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效率,细化完善管理规则,并将节约意识最终落实到企业文化中。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公司在网站上刊登了七篇以降本增效为主题的简报,倡导节约文化,推广有效的节约措施,在公司内部形成“反对浪费、节约增效”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
2、创新管理手段,建设“节约型”企业
从管理中要节约,从节约中要效益。在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大到资本节约、资金运用、成本核算、人力资源调配、设备投入,小到办公日常用电、用水,甚至日常办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都加
以改进和控制。另外通过工程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建设及厂站类设备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用户对公司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创新工作流程管理,减少了设备浪费现象,提高了工程与开发的运作效率,加快了新员工的成长速度;通过创新生产流程管理,有效压低库存和延长采购设备质保期。
3、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降本增效
厉行节约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加强技术创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公司也特别注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创新节约思路。公司员工积极开拓创新,努力迎接挑战,推进降本增效,组建了“数字化变电站研发组”,研制了配网终端、故障录波器、电力需求侧(又称用户侧)综合管理终端,项目的研发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科研技术人才,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水平,为地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建设节约型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3
水泥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 而在全球能源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环境条件下, 公司自成立之初, 便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照顾”对象。面对残酷的价格竞争和严峻的市场挑战, 公司以节能降耗为企业的基本生存点, 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和新设备, 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建节约型企业方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用能管理, 严格工作考核
建厂之初, 公司就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首先建立健全了节能管理机构, 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 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公司能源及水资源管理工作。设立专兼职计量网员, 负责本单位内部用能统计工作。每月召开一次计量节能会议, 对各单位用能、用水情况进行考核, 落实兑现节奖超罚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用电、用水管理台账, 实现了计量无空白点。根据定 (限) 额指标进行内部考核, 严格兑现奖罚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同时对计量器具、设施定期校检, 杜绝了超期使用、计量失准及无计量用能现象。三是加强了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执行机电设备“周活动、月检查”和“管、用、养、修”制度, 确保主机设备运转率, 有效杜绝了跑、冒、滴、漏, 减少了维修费用支出。四是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能源消耗考核办法, 加强了资源消耗定额管理, 将节能任务分解到单位各部门, 并签定节能目标责任书。把能源消耗和部门第一责任人以及用能操作人员的工作业绩、经济利益挂钩, 调动了部门以及岗位人员的节能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加大节能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会议及时传达宣传国家用能节能法规, 提升全员节能意识, 树立“爱企如家”的意识, 从我做起, 从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张纸、一滴水、一个零配件等细微环节入手, 滔滔江河汇于细流, 巍巍高山始于垒土。只有员工真正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才能实现节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真正把企业建设成节约型企业。
二、抓好工艺设备技术改造,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水泥行业是高能耗产业, 水泥生产中煤、电的消耗费用占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我们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完成了一批创新项目, 对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公司对生料、水泥磨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投资400余万元增设磨前预破碎设备, 同时对磨内系统进行改造, 使磨机综合能耗较设计指标降低25%, 年节约电费200余万元。二是对窑高温风机系统、篦冷机系统投资3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 窑头预热得到充分利用, 二次风温提高幅度明显, 使窑生产能力较设计指标提高40%以上, 年节约煤电消耗300余万元。三是投资30余万元对混合材烘干沸腾炉进行技术改造, 用品位较低的无烟煤取代优质烟煤作燃料, 年可节煤600吨左右。四是应用助磨剂, 磨机台时平均提高5%, 在提高了水泥生产能力的同时, 降低了电耗、球耗, 并改善水泥的颗粒级配, 提高了水泥强度及性能, 年增效益150余万元。五是对分解炉系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优化窑系统内衬, 有效降低了设备筒体散热损失。六是优化配料方案, 在原料中掺加使用黑煤矸石、硫酸渣等工业废渣, 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熟料煤耗。通过系列工艺技术改造, 2009年度吨水泥综合能耗66.23千克标煤, 同比降低15.89千克标煤, 完成节能量7917吨标准煤, 提前完成“十一五”5200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 无论是下降幅度还是实际发生都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三、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实现降耗增效
公司在应用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技术和DCS控制系统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 使公司综合节能率比传统水泥生产企业高出30%以上。一是合理利用窑头余热将冷水置换成热水后供员工洗澡。使公司1.4MW锅炉停用, 不仅年节煤近240吨、节约价值12余万元左右, 同时锅炉停用杜绝了烟尘外排, 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是加大节能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先后投资对总降高压电容器柜进行了完善, 并对部分低压电容器进行了更新, 有效地保证了公司内部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 同时安装进相器和就地补偿电容节电, 大大降低了用电消耗, 一年即可获得供电局的利率返还电费30余万元。另外, 在公司各主要耗能设备大力推广使用变频技术, 仅此一项即可年节约电能近百万千瓦时, 节约电费支出50余万元。三是加大产品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近两年公司在传统散装罐车的基础上, 利用往返车辆优势, 开发了大包装散粉水泥发运, 使公司产品销售半径进一步延伸, 水泥散装量达到65%以上, 不仅节约了大量资源、能源和包装费用, 而且减少了水泥损耗和环境污染, 年增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利用工业废弃物作混合材, 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农田占用。公司每年消耗红煤矸、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近40多万吨, 既降低了成本, 又保护了环境,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退税700余万元。二是工业废水循环再利用。全厂废水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绝大部分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 小部分用于绿化、道路洒水及汽车冲洗, 实现了废水零排放。三是公司为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自筹资金建设水泥余热发电项目, 充分利用熟料煅烧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进行余热发电, 所发电量可弥补企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年增经济效益600余万元。该项目既不会增加熟料煤耗, 又减少了废气排放, 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节能效果显著,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煤矿建设节约型企业经验汇报材料 篇4
个要效益活动,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上半年实现原煤产量150.20万吨,掘进进尺9033米,在消化了钢棚、维修费、租赁费等增支因素1577万元的情况下,完成单位成本142.87元,煤炭收购价格完成148.18元,比内部收购价格提高6.94元,实现提质增收1032万元。下面就我矿上半年在强化经营管理,勤俭办矿,建设节约型企业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树立“一个意识”,突出“两个重点”,积极开展“三个要效益”活动。
一、统一思想,提高境界,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矿”意识思想是先导,认识是前提。面对05年经营承包指标的压力,尤其是成本的压力。我们认为,要完成全年成本考核指标,既要开源,又要节流。要“两条腿”走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增加产能,提高效率,解决增量与增效、提质与提效的关系,又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矿”。针对部分员工思想中存在的“大发展就是大花钱”的错误思想,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的苗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加强舆论宣传,在全矿大力倡导“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之风,深入开展了“降成本、提煤质”大讨论活动,教育引导全矿员工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矿”思想,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在全矿上下形成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全员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设节约型企业成为全矿员工的共识。
二、突出成本、煤质两大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节约型企业的长效机制机制是关键,是保证。我们从机制入手,突出了成本和煤质两大体系,靠机制调动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
1、突出责任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在认真总结0四年副总承包考核的基础上,以加大承包责任机制和风险收入机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细化承包考核,分管领导对科室承包,副总工程师对专业承包,实现了考核范围和费用指标的无缝覆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突出考核兑现,严格按照考核项目、考核结果确定专业副总、科室的工资收入,拉开了副总之间、科室之间的工资收入,进一步调动了各专业、各科室抓节支、降成本的积极性,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上半年,在消化了钢棚、租赁费、维修费涨价等7项增支因素1577万元情况下,完成单位成本142.87万元,按同口径计算完成单位成本132.37元,分别比公司考核目标和奋斗目标分别降低3.63元、2.63元,降幅3、2。
2、突出煤质管理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矿没有煤2产量,而且随着采场进一步向深部转移,煤质呈下降趋势。针对煤质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从4106面开始,推行了煤质措施化管理制度,制定了《北皂煤矿采煤工作面煤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制度》,在工作面设计的同时,进行煤质设计,制定煤质措施规程,科学预测煤质指标,从源头上实现了煤质的目标化管理。坚持严格过程控制,从工作面、掘进头、运输、提升、风选厂、配煤发运等逐环节确定煤质考核指标,制定管理措施,合理确定煤炭质量与循环产量的最佳效益点,实行“双控”、“波动曲线”管理,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煤质的可控化。坚持严格煤质考核制度,制定了《北皂煤矿煤质事故责任分析追究制度》,实行经济挂钩政策,严格考核兑现,开展了“质量责任追溯”活动,严细管理,严格奖惩。通过事前抓设计,事中抓控制,事后抓考核,有力地保证了煤炭质量。上半年,完成好煤率81.3,比考核目标增长10个百分点,综合售价达到148.18元/吨,比考核目标吨煤增加6.94元,实现提质增收1032万元。
三、深入开展“三个要效益”活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新形势、新任务,对“艰苦奋斗,勤俭办矿”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此,今年以来,我们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深化、拓展,在全矿积极开展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向回收复用要效益”活动,开源节流,节支增效。上半年,在消化各类增支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内部利润17.9万元,比集团公司考核的盈亏持平目标,增盈17.9万元。
刍议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5
一、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第一, 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应以人为载体, 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 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
第二, 表里一致, 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 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 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物流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 防止搞形式主义, 言行不一。
第三, 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 而且被顾客所公认, 才能在物流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 才有竞争的优势。
第四, 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 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 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 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 称文化战略。
第五, 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 它应该是在传统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 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二、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 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领导者都是从传统企业发展起来的, 并且是靠传统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 领导者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管理的需要, 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 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 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二, 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即人, 人为企业之本”。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在物流企业内部体现为全面理解人, 尊重员工的人格, 重视员工的价值, 发挥员工的才智;在物流企业外部表现为以客户为中心, 全心全意服务于客户。 (1) 营造尊重个人的文化氛围。在物流企业走向电子网络化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方式有了改变, 领导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距离缩短了, 这就物流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尊重个人的精神。尊重员工有利于物流企业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留住人才和造就人才。 (2) 加强培训, 提升物流企业员工素质。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 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 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管理人才。因此,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 执行流程制度化。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 对其规划属于公司整体战略部署, 麦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 成为了竞争战略的经典名著,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做好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严峻, 公司战略虽然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考虑的问题, 但实际工作中忽略了战略的实施。“战略靠执行、执行靠制度、制度靠流程”, 在公司战略确定以后, 应该把每—个环节都应以制度文件规范下来, 从而形成上下贯通, 纵横交错的制度网络。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节点, 每一个节点上都有一个熟悉各种规程和制度要求的员工。只有当一个企业从生产到生活、从质量到环保都能以文件的形式把格式制化, 把奖惩制度化, 战略才可能有效执行。物流企业不同于生产企业的流水化生产, 各个物流环节的衔接, 很大一部分依靠员工的执行能力。制度化为员工工作提供了坐标, 企业文化体现在所有员工的活动细节中。
第四, 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在如今的物流行业, 企业数量众多, 良莠不齐。品牌是物流企业向客户展示实力的最有力工具, 是客户认识物流企业最主要的途径。而物流企业的品牌文化正是孕育在物流企业文化中。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响当当的物流企业品牌。首先, 品牌的创立应当与物流企业识别系统 (CIS) 的历程同步。导入CIS系统是创建品牌的必由之路。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之中, 必须形成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相适应的物流企业理念、服务理念、经济理念, 必须设计突出物流企业特色的各种标识, 必须统一物流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其次, 抓好物流企业服务品牌推广工作。 (1) 要利用各种传媒来宣传企业品牌; (2) 依靠提高员工素质来保护品牌; (3) 要以搞活物流企业机制来促进品牌; (4) 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效率, 扩大企业效益。
摘要:物流企业文化, 是指物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 由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在纷繁的市场环境中树立独特的企业品牌, 使企业焕发恒久的生机。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并提出了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物流企业,建设,原则
参考文献
[1]乔昕:论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得与失.中国商贸, 2009, (7) :212-213
刍议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篇6
会计文化建设, 是会计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为会计发展起到引导、凝聚、激励、约束的作用, 并能有效防范会计风险。我们针对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 在500名接受调查的会计人员中, 只有1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会计文化十分了解, 其余89%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对会计文化一般了解或不太清楚, 更有甚者根本没听说过会计文化这一概念。由此可见, 大多数人对会计文化还是缺乏了解。因此, 增强会计人员的会计文化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问卷还显示, 有59.8%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一般, 因为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比较差的被调查者占全部被调查者人数的27.1%, 只有9.1%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比较好。
可以看出, 对于我国目前会计文化建设情况的评价是中等偏低的, 因此, 加快我国会计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加快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 加强会计文化关键建设, 营造会计文化良好环境
会计文化作为管理制度的升华, 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它以会计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把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从而达到规范约束的目的。再好的制度, 如果失去了道德情感的内在支持, 其效用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文化的这种弥补性功能, 可以解决会计法制式刚性管理不足。再严密的公司治理, 也会留下一些权力空隙。公司治理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而决策所依据的意志信息瞬息万变, 决策者需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以灵活性的应对各种变化, 这就可能造成人为或意外的权力空隙。权力空隙的处理、公司治理对人性的放任, 都有可能使完美的结构安排沦为装饰物。真正统治公司的不是组织结构, 也不是制度, 而是人。组织结构、制度给定了一些人的行为方式, 但绝对不可能限定人的所有行为。因此, 仅有一个符合惯例的治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对权力空隙的弥补, 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会计舞弊这一弊端, 有效防范会计风险。
加大力度宣传会计文化在整合会计资源、防范会计风险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深会计工作者甚至是全体企业人员对会计文化的了解, 营造建设会计文化的整体环境。在会计文化建设中努力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加强传统文化、会计文化的普及, 提高企业的整体文化素质, 加强良好的文化精神层面对文化行为层面的影响, 加强会计文化创新, 从整体上为会计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空间。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 加强沟通, 建立有效的企业会计文化价值机制。
(二)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保证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快会计文化建设、降低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会计人员管理机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在政治素质方面, 重点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政策水平, 增强其责任感和法律观念。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的范围内具有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能够中的具体表现。而要履行好职业道德行为, 就需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信仰和职业道德意志。在履行职责中, 应该注意培养会计人员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坚持不懈地用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 自觉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培养修改的道德品质,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 教育会计人员严格按法律、法规、制度办事, 依法执业等,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在业务素质方面, 重点是提高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现代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1、应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审查制度, 严格规定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会计专业教育, 并在上岗前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 对没有取得资格和达不到一定业务水平的人员不聘用其从事会计工作。2、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制度, 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使他们不短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及时了解会计政策, 掌握会计事项处理方法, 不断提高具有执业水平和业务的能力。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不断应用, 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在会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会计人员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尤其是既有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信息化会计人才严重短缺、物质设备和技术变化速度加快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快会计信息化的步伐, 保证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需要。
摘要:会计文化是人力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体现民族特色、增进会计活力, 推动会计管理现代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会计文化作为现代会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创新, 以其独有的功能对有效的整合会计资源、防范会计风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文化,会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雪峰, 付秀荣.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化的作用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5期
[2]梁彦勋.关于会计文化先进性的探讨[J], 现代会计.2007年03期
刍议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篇7
一、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因此,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和贪污、腐败等问题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能够锻炼党性修养, 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保证党能够始终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在新时期, 企业基层党组织作为员工的领导者, 应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更好的为企业职工群众服务, 创造出更多先进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 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强化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 强化企业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为了加快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度, 应该强化企业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突出教育的重点, 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差异性的教育。首先, 对于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的教育工作, 应该强化对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 以从业素养、纪律、做人理念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内容, 反复的进行廉政反贪教育, 以此强化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对党性的认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和权力观念, 坚定不移的忠于党, 并为企业和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对于企业广大员工的教育工作, 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强化对基层职工的廉政建设教育工作, 以此实现对企业领导层以及管理层的有效监督, 避免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出现贪污、腐败等现象。通过加强企业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能够做到早教育、早防范以及早解决, 加快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进程。
(二) 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管理, 纯洁干部队伍
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基层党员干部, 应该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干部的管理方面, 创建一支廉政风气的干部队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时刻反省自身的工作, 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杜绝出现假公济私、滥用职权、办事不公、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等现象的发生。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 应该着重于防范, 针对各种极端歪风、违纪容易产生的规律性, 见微知著, 如果发现不廉政行为的苗头, 应该积极的采取各种治理措施, 适时的规范和纠正, 努力将党员干部不廉政的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而针对已经出现的不正之风, 应该进行有效的整治和治理。此外, 基层党员干部还应该强化自我监督和教育, 始终坚持“从我做起、对我监督、由我负责”的理念, 强化对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 不断的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党性, 进一步的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然后通过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展开廉政建设, 以此教育职工求美、求真、求善, 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 努力争当廉政建设的践行者和传道者。企业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为行为楷模, 应该其言传身教、模范带头的作用, 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至关重要。
(三) 实行“三贴近”政策, 强化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该实行“三贴近”政策, 即贴近职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通过贴近企业与职工的实际, 将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职工的所想、所思、所盼结合起来, 并通过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生动的思想教育, 帮助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增强廉政建设的实践性。首先, 应该结合廉政反腐实际, 不断的推进社会实践, 鼓励基层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一线, 深入市场活动, 认真的研究导致腐败问题的原因, 以此展开专题调研, 强化廉政文化的教育;其次, 应该聘请专家展开专题讲座, 或者组织职工参观劳教所, 对基层党员进行廉政教育, 再者, 树立职工身边的廉政党员形象, 通过在企业的基层党员干部中选取廉政典范, 通过树立廉政榜样, 能够为企业其他基层党员的廉政建设指明方向;最后, 创新基层党员廉政建设教育管理工作, 例如, 创建基层党员诚信小组, 建立全员廉政承诺制度等, 通过不断的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形成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化的工作成果, 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 以此加快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度, 进一步促进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党应该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认真贯彻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企业想要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就应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通过不断的强化企业党风基层廉政建设, 能够有效的防止和解决贪污、腐败现象, 推动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势在必行。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构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离、科学治理”的先进企业管理制度, 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的主要任务。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对杜绝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该将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腐败等问题, 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干天忠.关于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J].群文天地, 2012, 12 (6) :254.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刍议 篇8
一、控制环境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有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上。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活动赖以生存的土壤。这里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指基于组织本身在外部政策法律等约束条件下自身建设的特有环境。因此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几项内容:
(一)公司治理结构。
依《公司法》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公司性质应该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首先,从形式上要确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管理层团队的组织地位和履职制度;其次,要切实发挥以董事会为主体和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使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在投资者授权范围内,通过制定公司战略目标等进行投资决策,并对企业管理层进一步授权和监督。
(二)公司信息系统。
控制活动离不开信息与交流,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畅通的内部信息交流机制。该机制涉及公司自上而下的各个层面,包括履职会议机制、报告机制、决策程序、披露与传达机制、检查与反馈机制等。信息系统应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贯穿于公司的主要活动过程中。一般有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和程序。通过明确的政策规定告之公司各层级行为要求,通过明确的程序手册指引业务的有序开展;二是行为准则。包括一般行为准则和特殊行为指引。通过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使机构和职员作到行为的审慎、正直,并树立组织的道德价值观;三是监测与审计。包括内控有效性的评估、履职考核、内外部审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公司自上而下形成信息互动的机制,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三)内部激励机制。
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具有长远控制、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机制。包括: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人事任免管理体制,权责考核机制等。
(四)软环境建设。
公司必须确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建设企业文化的活动使之渗透并根植于管理层和员工意识当中。通过加强管理阶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操守及价值观等软控制环境的培养与建设,塑造长期、全面、健康的公司文化氛围,使其成员能自觉地把办事准则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
二、控制风险评估确认
公司通过专家组围绕整体影响因素进行风险识别,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战略目标可实现风险。
需要综观宏观政策与法律规定,综合分析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因素和非系统因素,判断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于系统风险一般采取规避,对于非系统风险,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考虑自己的生存和机遇,明确罗列风险事项。
(二)业务层风险。
按照实际业务类别和部门(如生产经营、财务资金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数据与信息流程、技术与支持等)逐项梳理、分析记录,形成风险图示。该图应与业务流程图匹配。通过绘制风险示图,清晰显示不同业务模块各流程过程中的风险溯源(风险位置、风险影响、风险具体原因、发生概率统计排序等等)。风险评估工作比较复杂,要求评估人员具有行业背景下的专业知识。一般企业通过工作组汇集人才,应用评估工具和程序进行。最终形成评估确认报告和相关风险档案记录,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做好基础。
三、业务活动流程再造
通过对企业风险特别是业务环节的风险进行确认和分析,内部控制机构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步工作,即业务流程再造。这里的流程再造主要围绕各业务模块在风险示图上列示的位置展开。通过分析风险成因和影响,对发生概率进行估计和排序后,结合公司成本和可容忍风险水平,适当改变业务流程和操作要求。在对评估确认的风险图示所列示的应控制和可控制风险点相关业务流程都进行调整后,企业会形成新的业务流程图和相关制度。更新的业务流程在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可控制风险点作业程序的可靠性和完善程度。
四、信息与交流
内部控制的信息必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个时间框架内得到识别、捕捉和交流,从而使职员能够履行其职责。信息与交流贯穿于控制的全部过程。
(一)关于信息。
信息由信息体系发现、捕捉、加工和报告。因此公司必须明确什么是应该和必须获取的信息,即适用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内容。同时应该解决如何取得信息的问题。公司需建立针对不同形式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信息收集制度,信息收集机构组成,信息系统工具等。
(二)信息处理的固有组成部分——交流。
有效的交流是信息能够在机构内部自由交流。这里主要考虑信息交流渠道、方式和有效性问题。雇员的责任及控制职责等信息必须通过特定渠道进行交流,包括诸如正式及非正式培训、会议及工作指导、惩罚与奖励、书面文件传递、报告、电子信息数据体系传递等方式。有效性则建立在信息交流的及时、完整准确和反馈等方面。
(三)信息与交流的系统。
其实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系统也自然形成。
五、监督和内控评价
(一)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必要环节。
企业应该通过专职人员和机构随时评估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发现控制缺陷,报告并督促整改。通常企业的监控分为管理部门的监控、与单位外部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监控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监控。其中管理部门的监控,包括建立关于企业计划、预算、利益分配、责任会计等方面的规划报告体系。内部审计部门的监控则在整个企业内部的控制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确定既定政策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已落实,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否已达到等。
(二)评价是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通过评价来认识内控,通过总体评价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或改进内部控制机制。内控评价依然结合内控的五要素展开。可通过外部专家组利用评价工具和程序进行,也可以进行内部自我评测。通过评价形成评价报告,针对报告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研究分析并予以完善内控建设体系。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以以COSO框架为依据实施。作者结合内部控制建设的五个方面,从实际操作层面结合公司治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确认、业务流程再造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参考文献
[1]杜胜利.CFO管理前沿——价值管理系统框架模型[M].中信出版社,2003.
[2]李荣梅,陈良民著.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建设节约型企业刍议 篇9
一、电网企业干部的总体状况
针对供电企业庞大的职工群体基数, 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供电企业的发展, 干部队伍管理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 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 供电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建设管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甚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影响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基层供电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日常管理弊端
企业在干部队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1) 收到“大锅饭”长期影响, 淘汰机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 “内定”和“关系户”等一些人情化管理, 削弱了竞聘和问责等相关机制的作用。 (2) 是监督管理薄弱。提拔后没有相应有效的监督机制或者是监督考核只是走过场, 定性评价成分偏重。 (3) 是忽视考核评价过程。考核机制不健全, 无法体现出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 (4) 是培训力度小。由于干部培训机制不健全, 企业没有相应的系统培训体系, 再加上“在实践中改善”而忽视培训的普遍现象, 因此在干部培训方面应加大力度。
2.队伍结构不合理
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有如下3点: (1) 队伍老龄化, 虽然阅历丰富, 但不可否认老干部在文化程度、思想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赶不上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 (2) 是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断层。绝大部分干部年龄都是偏大, 年轻的干部所占比例很低。 (3) 是复合型干部比例偏少。干部队伍中大部分专业单一, 由于社会导向教育使得管理相关专业的占了很大的比例, 而在法律、营销等复合型专业的干部比例较小。
3.综合素质水平低
公司部分中层干部的综合能力仍有很多提升空间。一是全局观念不够, 大局掌控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学习意识欠缺。三是驾驭全局能力不强。不善于管人、管事, 管理手段单一。四是工作中情绪化倾向明显。遇到突发事件不冷静, 情绪化导致考虑欠佳。
4.管理能力欠佳
由于供电企业相对对滞后的现代管理水平, 导致企业干部队伍在管理理念方面相对薄弱。一是管理方式手段传统, 管理模式落后, 事必躬亲。二是管理决心不强, 人情和制度矛盾。三是工作缺乏魄力, 处事谨小慎微, 干事缩手缩脚。四是沟通能力偏弱, 缺乏团队意识。
5.业务能力方面
由于专业的限制个别干部的业务能力偏低。一是履职定位不准, 人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二是业务能力不强, 专业水平不高, 没有调整自身的定位, 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三是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强, 没有预见性, 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束手无策或拉关系推卸责任。四是创新能力不足, 按部就班, 安于现状缺乏积极主动性。
三、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建设的措施
1.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
进完善干部选拔、晋升、评价、交流、问责及淘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发挥干部队伍的核心作用。明确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和评价考核方法;有针对性的落实选拔和培养措施, 完善企业后备干部管理规定, 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考核评价机制, 同时加大后备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实岗锻炼力度, 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干部团队。完善责任制度并建立相关的奖罚机制, 激励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2.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提升领导综合能力
加强沟通交流是干部队伍建设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强交流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工作的热情, 有目的有计划的交流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抓住重点统筹合理安排, 做好干部交流工作, 有利于和谐健全干部队伍发展。供电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一对一互动交流或干部交流检讨会, 推动干部队伍建设。
3.重视教育培训和锻炼工作
培训和锻炼是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的有效方法。供电企业应完善干部培训计划, 加强干部队伍品德修养、党风廉政、管理技、专业技术等各方面培训, 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个培训班, 提高干部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 有利于检验考核提高干部能力, 科学合理统筹安排挂职或互派进行锻炼, 提高干部队伍适应和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检验干部队伍业务处理能力, 合理考核并纳入考核以供干部选拔参考。
4.严格干部队伍各项考核
考核是供电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核的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能很好地反映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干部队伍建设中应该重视考核, 建设完善考核体系, 完善各个方面的考核机制, 根据传统考核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创新, 编制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情况且内容齐全考核测评体系。同时联合薪酬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管理相关措施, 职责奖罚分明, 营造干部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激发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力。
5.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坚持解放思想, 大胆破除各种障碍, 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认真分析, 寻求新办法。在干部管理建设中, 结合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参考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结合实际情况解放思想, 围绕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融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分析, 增强干部队伍的亲和力。加强作风党风建设, 重视改革创新能力建设, 增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企业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摘要:干部队伍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领头羊,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 对企业文化形成和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全面提高干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供电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供电企业加强对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 促进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企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干部队伍,状况,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肖剑峰.浅谈如何抓好县级供电企业干部队伍管理工作[J].江西电力, 2014, 38 (4) :48-49.
[2]杨宏芳.浅谈加强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途径[J].科技资讯, 2013, (35) :164-165.
【建设节约型企业刍议】推荐阅读:
建设节约型单位活动06-02
建设节约型社会宣传10-24
谈建设节约型政府11-20
节约型学校建设研究06-08
节约型校园建设制度07-06
建设节约型社会分析论文09-10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10-14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07-24
柳州市节约型园林建设08-21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方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