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的导游词(精选11篇)
龙脊梯田的导游词 篇1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早已名闻遐迩。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象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罕见。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体,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称。
龙脊梯田景区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米,最低海拔30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这种高山,深谷落差大,使得龙脊梯田周边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大景观,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广西二十个一级景点之一。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在这个广袤的方围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而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缥缈成一缕缕云烟;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族“麻烂”(木楼),则被空灵成仙宫了。
广西桂平西山导游词 ·桂林导游词 ·星岛湖导游词 ·广西漓江导游词
龙脊梯田的景色,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春水融融,时而绿波荡漾,时而一片金黄。春、夏、秋在这里分别是三幅套色的版画,而把成熟和丰收交给晒楼和谷仓以后的冬天,龙脊梯田则是一幅色调分明的黑白版画。
龙脊梯田的主要景观有:龙脊梯田、大寨梯田、小寨梯田、龙脊古壮寨、金竹壮寨、黄洛瑶寨等。其中龙脊梯田是广西的一级景区之一
龙脊梯田的导游词 篇2
1.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由于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冲击, 这些珍贵的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正面临各种威胁。
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2002年开始,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按照粮农组织 (FAO) 的定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截至目前为止, 已经在6个国家挑选了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首批试点, 并将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和系统。
2. 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
世界遗产概念的提出, 标志着人们对人类自然和文化财富的新认识, 它使我们的视野超越了“文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传统概念。更深入地认识到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和自然资产对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和大自然赋予的瑰丽神奇的景观,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三种类型。并在公约实行20年之后,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提出了世界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一个单独的遗产类型, 文化景观以独特的视角和选区的范围, 既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 也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关爱有所区别。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 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我国历史上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农业史的角度对农业资料的收集整理, 主要研究机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除此之外, 一些农业大学 (如西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等) 和中国农业博物馆等也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我国科技工作者曾经对各类传统农业形式开展了不少研究, 但更多的是从系统的生态学机制和农作技术角度进行的。而从文化遗产的角度, 将稻田养鱼看作农业遗产而进行的研究还可以说是一个空白。
(二) 龙胜梯田的现状
1. 龙胜梯田的概况
广西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大省, 广西龙胜县龙脊地区被视为稻作文化之代表, 并被开发成以梯田文化为品牌的旅游景区。龙胜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8.1℃,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境内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河溪众多, 水系发达, 森林茂盛, 水源丰富, 这是当地稻作农耕生产的有利条件。然而, 龙脊地处高山崇岭, 平地极少, 当地县志记载:“龙胜之地纵横三百余里, 龙胜处其中, 四面绵长百数十里, 其间崇山万叠, 峭壁千寻而宽平广阔之处甚少”。因此, 境内各民族只能垦山为田, 获得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龙脊地区海拔1500公尺, 面积东西长30华里, 十多个村寨分布在陡峭的山麓上。由于平地少只能开山地以耕种, 狭长形的田块一级又一级, 从河谷到山颠, 从林边到陡崖, 均开垦为梯田, 同时修建许多水渠。梯田最高海拔880米, 最低海拔380米, 形成宏大的气势和壮观的梯田农业景观。
2. 龙胜梯田的文化内涵
壮族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龙脊地区主要居民是壮族, 也因袭了此一传统。当地民族主要生计是农业生产, 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日常生活都打上了深刻的稻作文化痕迹。所有的民俗也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建筑、饮食、节日、思想观念等都带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的色彩, 并显示出其特有的智慧。龙脊的壮族从外地迁徙过来后, 开荒垦田, 把平地的稻作生产移到高山, 因地制宜, 发明和保存了多种野生稻种, 积累了因时因地栽种的耕作经验, 孕育了独特的稻作文化。据调查, 龙脊地区的稻作文化非常深厚, 与梯田稻作生产相关的文化现象丰富多样, 甚至可以说, 这里是稻作生产的生态博物馆。
首先, 与稻作生产直接关联的是稻田。梯田是当地最受重视的民俗资源, 也是被当作首要开发的旅游资源。龙脊梯田是怎么形成的呢?壮族培育和种植水稻的历史由来已久, 但龙脊地区的壮族是从明代以后才迁移过来的。据地方知识权威记忆, 龙脊梯田的开凿, 始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廖登仁开始, 开发到清代雍正, 乾隆时期基本形成, 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好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开始时是廖姓先祖迁居而来, 购买当地瑶族人的茶山荒地开山筑田, 沿金江河流域平地向高坡发展, 先易后难, 一代接一代挖掘。后到清代有潘、陈、侯、蒙、韦等姓人家迁居而来, 力量增大, 继续开铸而成后来宏大雄浑的梯田群。因地狭人多, 当地人特别注重对梯田的保护, 有随时修复崩坏的梯田、严禁用田建筑等习俗, 使龙脊梯田历经数百年, 至今保存完好。
梯田必然涉及到农田的供水, 只有保证充足的水源, 才可以让每一块田都有收成。他们在长期的稻作生产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合理分配灌溉用水的办法和习俗, 至今有效。在每年的四、六月间每家都会派人去集体修理一下共用的水渠和水槽。这些习俗和惯制是龙脊人的智慧, 也是当地自然环境赐予。引高山泉水入田, 当地把这种田称为“冷水田”, 既需要培养特殊的适合于高寒地区的稻种, 还需忍受刺骨的寒冷去耕耘栽种, 这是对经验智慧和品格毅力的双重考验。而村寨内部对于梯田用水的分配惯制, 也反映了民间自我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龙胜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分析
(1) 龙胜梯田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龙胜梯田是当地人民适应自然环境, 充分发挥人类智慧而创造的农业景观,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龙胜当地的农业生产系统。依据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可知, 龙胜梯田完全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而且龙胜梯田是当地最重要的农业资源, 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地方知识权威记忆, 龙脊梯田的开凿, 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好几代人不断的努力, 造就了山连山、岭接岭, 绵延不断的梯田群农业景观, 并被开发成以梯田文化为品牌的旅游景区。
(2) 龙胜梯田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内涵。从上述介绍不难看出龙胜梯田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内涵, 这种文化内涵凝结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能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龙胜梯田形成的历史渊源。我们在欣赏壮观的梯田景观时, 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三) 龙胜梯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梯田景区现行的管理体制下, 景区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够、有效性不强, 使景区经营暴露出许多问题, 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 大大降低了景区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遗产价值。
2. 破坏严重。
有关部门在对梯田进行开发过程中, 对梯田的保护力度不够, 造成很多梯田遭到严重破坏。景区发展之初, 有大部分景区是以发展经济为目的成立的,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 经济目标占主要地位, 而地方政府对资源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保护意识淡薄。尤其是在景区经济价值突显的情况下, 有些上级主管部门借权力之便批准在景区建设违章“合法”项目, 对经济利益的争夺十分激烈, 造成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 法制不健全。
目前龙胜梯田的开发与保护没有得到有关法律部门的重视, 保护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把梯田文化的保护提升到法律的高度, 造成破坏无人管。
4. 重视不够。
有关部门对梯田的重视不够, 投资小, 宣传力度不强, 导致田农在种植梯田的过程中获得的利益不多, 积极性不高, 造成梯田大面积荒芜, 破坏景观。
(四) 龙胜梯田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1. 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梯田景区管理体制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明晰梯田产权。具体而言, 就是要明确景区的管理主体、监督主体、经营主体及其各自的权、责、利范围。要明确景区的管理主体, 不能同时赋予多个部门对景区的监管权, 以免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龙胜梯田应采用社区参与式管理机制, 实现县政府和乡镇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掌握大的政策和原则下, 制定合理、有效、灵活的各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 把具体的决策权尽量多地交给农户, 更富有成效地实施一些有选择的经济行为, 开发特定市场, 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 发展相关产业链, 挖掘来自于该系统的利益和经济价值。同时, 通过实施参与式管理来建立激励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市场运作实体, 来保证遗产地生态功能与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发挥。
2.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
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可行的法规条例, 提高人们保护梯田的自觉性, 把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健全的法制是进行农业文化遗产有效管理和保护环境的基础。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建设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适应性强、易于执法、遵循自然规律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要加快农业遗产保护管理立法进程, 由当地政府发布操作性强的管理规章, 使遗产保护工作走上法制管理轨道;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违反法规、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者, 可以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惩罚和教育;对破坏环境严重者及不符合规定乱上项目者, 要重点予以打击;对保护地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也应予以追究。
3. 开发功能区划模式。
龙胜梯田可以借鉴功能区划模式的保护措施, 并结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实际情况, 对其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功能区分为如下图的4个部分, 在各分区内部施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在生态保护区内建“生态博物馆”, 严格保持耕作方式和物种的原真性, 只允许开展适度的农业景观观光活动, 并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不得建造任何接待设施;在游憩缓冲区可适度开展以农事和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休闲观光活动;游憩密集区一般为游憩缓冲区外的、非农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部分, 允许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外围拓展区一般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外围协作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乡镇, 一方面依托周边村庄, 布置主要的旅游基础设施, 如小体量的宾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 另一方面与周围乡镇的各类旅游景区连成一体, 实现优势互补, 进一步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游性和特色。
4. 强化社区参与。
遗产地社区居民对遗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既是保护的对象, 也是保护活动的施行者之一。龙胜梯田农业遗产保护的主体是梯田农业系统, 而农民则是这种遗产的持有者, 因此必须首先确保农民的利益。在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社区参与的力量, 让农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开发经营、遗产保护和利益分配中去, 为当地农民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周边社区农民对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做到对遗产的保护。
5. 加强教育培训。
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缺少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因此积极培养当地人才, 增加就业机会, 鼓励部分年轻人留在村中发展, 是适合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农民进行旅游服务礼仪、服务心理、导游、客房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的旅游培训, 可以帮助村民了解一定的旅游知识, 使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一开始就在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上进行。
摘要: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出发论证了龙胜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龙胜梯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龙胜梯田进行保护性开发的策略构想。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龙胜梯田
参考文献
[1]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J].2007, 27 (5) .
[2]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学, 2006, 28 (4) .
[3]杨丽霞, 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4 (4) :85-97.
[4] (清) 周诚之编撰.龙胜厅志[M].道光二十六年 (1846) 刊本, 好古堂刻板, 台湾影印本, 1968:8.
龙脊梯田的导游词 篇3
但是,如果你去过位于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你就会惊呼:太乐意去啦!
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80公里,是一个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的梯田群,包括平安梯田和金坑梯田。平安梯田集中在平安寨,有七星伴月、九龙五虎和附近的龙脊古村。金坑梯田位于大寨地区,由大寨、田头、壮界、新寨、小寨5个寨子组成,主要观景在田头寨和大寨。
龙脊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最大坡度达50度。爬上龙脊梯田的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把一座座独立的山峰缠绕成一个个巨型螺蛳;有的则依偎山势一层层铺展开来,犹如一段段丝绸,随着季节的变换渲染出或浓艳或淡雅的色彩;还有的则像斑斓的碎布块,被人修剪后有层次地放置在山间角落。而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下的幢幢木楼,在多雾的清晨黄昏时隐时现,如同传说中飘渺的玉宇琼楼。游客置身其中,耳闻门前潺潺的山涧流水,恍惚间竟不知自己是身处天上还是人间。
龙脊梯田开拓于元朝,成规模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一代代壮族、瑶族人以血汗开垦出来的梯田,不仅蔚然大观有豪雄之态,而且妩媚多姿有阴柔之美。它们让成千上万的游客不仅称道自然的神奇,更赞叹当地人智慧和力量凝结成的壮丽。
领略龙脊梯田壮美的最好时间,是每年的初夏。梯田开始放水,持续约半个月。那时层层梯田泛着银光,蓝天白云投影其中,与条条田埂的青翠相映成趣;还有每年中秋以后的半个月,正临近收获时节,满目金黄之中镶嵌着无数长长的绿色丝绦,分外艳丽。
能够在村寨中住一夜,那是最明智的选择。这不单单地为了在第二天一早体味神奇的龙脊日出,更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少数民族的人情风俗。有兴趣的话,可以选购一些瑶族的特色手工刺绣、蜡染和银器制品。如果你幸运的话,或许还可尝到龙脊茶叶、龙脊辣椒、龙脊水酒和龙脊香糯这“龙脊四宝”呢!据说龙脊茶叶在清朝时是贡品,龙脊香糯酿成的龙脊水酒香甜可口,龙脊辣椒皮厚子小,辣味适中,有一股独特的香味,龙脊水酒则有“龙胜茅台”之称。
龙脊梯田蓑衣盖田导游词 篇4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30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高山、深谷、大落差,让龙脊梯田周边形成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绝佳景观。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广西20个一级景点之一。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则像巨扇一样半合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在这个广袤的区域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而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则缥缈成一缕缕缭绕的云烟;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族“麻烂”(木楼),则被如画的景色空灵成仙宫了。
龙脊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以壮族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服饰独特,风情独具,在这里可以可听到优美的壮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还可以享受香醇味美的龙脊茶和龙脊辣椒,沁人心肺的龙脊水酒。
淳朴的导游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县,距桂林78公里。今年5月的一天上午,我们来到了龙脊山脚,以20元的价钱、请了当地一位穿瑶族服饰的导游小姐带路登山。
我们跨过吊桥,穿过古寨,拾级而上。片刻,大晴天突然下起了阵雨。山坡陡、行李重、大伙的脚步开始放慢了。导游见状,连忙喊来同伴一起帮忙背行李。一路上太阳时无时有,阵雨时下时停,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们足足攀登了四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山顶上的平安赛(壮族)。旅途之艰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故给导游40元劳务费,没想到她只收20元,多出部分说什么她都不要。
临走时导游小姐还问我们,要不要拍摄长发?她愿意免费为我们当模特。原来龙脊山下黄洛瑶寨的红衣嫂,以蓄长发闻名于世,她们乌黑亮丽的盘发,配上美丽动人的五彩裙,已成了瑶族姑娘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游客到此、就是为了摄河中洗头的红衣嫂。我原以为个个模特都收费,谁知也有纯朴的模特。试想一下:1.5米的头发,洗梳一次得花多少工夫啊!
古朴的梯田
龙脊梯田主要分布在平安寨和龙脊古朴壮寨的周围。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分别登上二号、一号观景台,便可一览无余。由于气候关系,这里一年只种“一造”水稻。6月播种、10月收割。因此,当地人把“龙脊”四季的景色比拟为: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
既然是5月,我们就先看“层层银带”吧。午后,当我们背着相机、顶着烈日、兴高采烈地登上二号台准备拍摄远景时,天,又变了!乌云笼罩了整个上空。我真后悔??哪怕早来两分钟、或带上三脚架,就能摄到远景了!这时,我看见有人借助“活三脚架”,即同行的肩膀来拍摄远处的梯田。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好在风云变幻,古朴犹存从二号台往东边俯瞰,有几座山丘,银带般的梯田、从各自的山脚盘绕而上;而山的顶峰共有七块大小、形状不一的水田,一旦灌满水,在日、月的照射下便闪闪发光。故名“七星伴月”。在它的周围,漫山遍野都是梯田。小山如螺,高山若塔,层层叠叠,如链似带,线条优美,且高低错落有致,既壮观又秀美。加上农夫耕田穿梭的身影,再加上平安寨吊脚楼顶的的袅袅炊烟,宛若一幅古朴而壮丽的田园画。令观景台上上百名游客叹为观止,乐而忘返,从中午一直坐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观赏梯田如同赏盆景、奇石,“于奇异之处见匠心”。翌晨,我们冒着雨、从二号台步行一个多钟头来到一号台。途中我发现一座梯田酷似龙之脊椎,便拍摄了下来,取名叫《龙脊》;还有一处梯田刚刚灌水,画面缥缈,布白巧妙,线条蜿蜒、流畅,仿佛仙女下凡的道道飘带;而洒落在山顶的水田,则像朵朵洁白的鲜花,干脆叫它《仙女散花》。
站在一号台,可观看到“九龙五虎”、“大龙抢宝”及“心镜”等奇观。我没读过女作家写的那篇爱情散文,不知道她写的是哪个景点。但当我伫立在摩天的山峰上,凝望着“心”字形的“心镜”时,我心在震撼!脑海不停地浮现出“永恒”二字。我想:此时此刻,倘若与心爱的人一起共睹这古老而神圣的美,想必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至少有心灵的感应吧!
朴实的民风
“龙脊”百姓的民风是朴实。尽管这里开发旅游业已多年,但“龙脊人”不像其他景区的农民纷纷洗脚上田经商。“龙脊人”仍穿着传统的服饰、唱着过去的歌谣、耕耘着古老的梯田。
虽说他们有些人家里,也以接待游人作为副业,但住一宿、或食一餐,也只收一二十元,没有多少商业味。他们热情好客,我忘了带日常用品,他们免费提供,让我感觉到好像是在亲戚家做客一样。此外,他们还免费为客人、尤其是国外友人当导游,与客人打成一片;“龙脊人”的主业还是种田。正因为“一年一造”,作为粮食惟一来源的梯田,对他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下雨天他们还在地里劳作!要说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依我看,龙脊梯田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龙脊人”只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许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创造着人类的文明、在创造着世界的奇迹、同时也在点缀着古朴梯田壮美的画面。而恰恰是有了他们这种难能可贵的朴实民风,才把这份神奇的祖业保护得那么完好,并升华到“人景合一”的至高境界,为游客提供了返璞归真的人文景观。
所谓人文景观,就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景况。时下有些少数民族景区,要不“见其人不见其景”出售工艺品的人比游客还多;要不“见其景不见其人”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饰,盲目“汉化”。我认为他们这是“端着金饭碗要饭”。
《龙脊歌》(瑶族民歌)
龙脊山高水又长,
龙脊梯田美名扬,
最美的壮锦在这里悬挂,
最美的景色在这里组装!
层层梯田似弯弯的月亮,
层层梯田叠起片片阳光,
层层春绿是写在银河边的诗行,
层层秋黄飘来了丰收的芬芳!
幢幢吊脚楼似座座殿堂,
双双眼睛闪动淳朴的心窗,
团团火塘燃烧着开拓者的热望,
声声唢呐吹来了新娘的嫁妆!
龙脊山高水又长,
龙脊风情似画廊,
人间的安康在这里荡漾,
开上的吉祥在这里流淌!
旅游贴士
行 下午乘广州、桂林的火车;翌晨转乘桂林??龙胜班车(78公里);接着转乘龙胜龙脊梯田的专线车(28公里);下午在龙脊山门口买了门票(30元)后,步行45分钟可达平安寨;回程最好在和平乡下车,然后拦截桂林车。这样可省很长一段路程。
住 住在最靠近二号景点的“揽月阁”。20元左右一个床位;地势高、空气好,且从窗口就可俯瞰“七星伴月”。
食 20元一只土鸡,其他家常菜不贵。
衣 天气变化无常,雨衣、冬衣必备。
典故
蓑衣盖田
元阳梯田导游词 篇5
箐口哈尼民俗村位于元阳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距老县城(新街镇)八千米。这里保持了“森林、水系、山寨、梯田”四素同构完整的生态系统,哈尼族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生产生活方式独特,梯田云海与古老的“蘑菇房”融为一体,是一个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耕开发的典范。
老虎嘴梯田景区位于元阳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距老县城(新街镇)20千米,这里有850多公顷壮丽梯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当冬春两季的晴朗时光,梯田会呈现出两匹奔腾骏马与藏龙卧虎的图案。又似一只千年古龟静卧谷底,仿佛告诉人们哈尼先民开垦梯田的历史沧桑。这里是元阳山势最险峻、气势最恢宏壮观的梯田,堪称“大地雕塑”的最高典范。
这一奇特景观被法国报刊列为1993年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而闻名于世,1993年3月著名制片商杨·拉马先生携未婚妻亲临其景后,举行婚礼,并拍摄了风光片《大地的雕塑》发行海内外。
老虎嘴梯田主要景点:老虎嘴梯田,阿勐控梯田,保山寨梯田,勐弄土司遗址。
多依树梯田景区位于元阳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距老县城(新街镇)23千米,地处海拔1900米,有650公顷梯田分布在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状如海湾的25°至50°山坡,是观赏、拍摄云海梯田、日出及山寨的最佳景区。著名风光片《云南故事》就是以这片梯田、村寨为主要场景拍摄而成。
主要景点:黄草岭梯田景点,普高老寨梯田景点,多依树梯田、宗瓦土司掌寨衙门。
坝达梯田景区位于元阳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距老县城(新街镇)14千米,这里有950多公顷壮丽梯田。
坝达梯田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从海拔800米的麻栗寨河起,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一直伸延至海拔米的高山之巅,把麻栗寨、坝达、上马点、全福庄等哈尼村寨高高托入云海中。3700多级梯田宛似天梯,直达云霄。梯田在日落时金光灿烂,银光闪闪,美不胜收,是观赏、拍摄云海梯田、日落及山寨的最佳景区。
精选广西龙胜梯田导游词 篇6
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里,横向伸延五六里。那起伏的、高耸入云的山,蜿蜓的一级一级登上蓝天?“天梯“,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每个看见这一景色游客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一种被大自然的雄奇以及人的伟力所引起的震撼。
无法想象,2300多年以前,第一批到达龙脊的壮民和瑶民面对横亘在面前的深山,是如何咬紧牙关,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开垦出第一块梯田的。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所表现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梯田建设研究 篇7
根据《甘肃省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成果发布资料, 截止2009年底,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45.12%, 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地区, 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1%。黄河年输沙总量的1/3和长江上游年输沙总量的1/7均来自甘肃省;渭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渭源县位于渭河的源头区, 水土流失面积1718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83%, 每年输入渭河、洮河两条河流的泥沙达650万吨, 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土地植被覆盖率仅有58%, 生态环境的恶化, 使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减弱, 农业生产失去了可依赖的基本条件, 增加了农民增收成本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因此, 治理好渭源县的生态环境, 对于减少入黄泥沙, 保护母亲河, 有效遏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 实施发展渭源旅游名县战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梯田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㈠因地制宜, 合理配置, 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佳效益
实施梯田建设, 目的是实现生态环境恢复和农民增收双赢, 科学配置生物措施, 合理选择适生树种是关键, 这样既不影响项目的实施, 又不减少农民的收入, 使他们在项目建设的同时, 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具体来说就是在水保工程内种植紫花苜蓿等林草, 荒山、荒坡上种植杏树、在梯田地埂上栽植花椒等经济树种, 具有涵养水源, 调节区域小气候, 调节径流, 减少水土流失, 增强土地植被覆盖, 控制水土流失, 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生态作用。
㈡依托项目扶持, 大力实施生态水土保持项目
1. 梯田建设。
梯田是改变旱区农业基础条件,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陡坡地修成梯田后, 生态效益方面, 可拦蓄70%~95%的径流、90%~100%的泥沙, 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方面, 通过引进高新农业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措施, 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社会效益方面,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持续增产能力, 改变了农民传统耕作方式, 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结构合理化,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 便于机械作业, 提高了生产效率。2007年以来, 渭源县先后实施了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项目、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梯田建设项目, 新增梯田建设面积0.26万公顷, 投资2700多万元, 项目的连续实施, 加快了梯田建设的步伐, 为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淤地坝坝系建设。
2003年列项实施的唐家河小流域坝系工程已按批复的建设规模, 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可控制流域面积85.9平方公里, 拦泥527.7万立方米, 淤地91公顷, 年均蓄水量134.38万立方米, 新增灌溉面积552公顷, 极大的改善该流域生态环境, 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2009年甘肃省重点水利工程第四批扩大内需项目下达投资计划, 桥子沟小流域坝系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计划在桥子沟小流域内新修骨干坝9座, 中型淤地坝5座, 新增总库容677.22万立方米, 其中拦泥库容377.68万立方米, 滞洪库容299.54万立方米, 淤地52.99公顷。工程总投资1977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1253万元, 地方匹配资金724万元。该坝系水泉湾骨干坝已竣工, 完成投资173万元。
㈢运用径流调控, 合理分配有限的降雨, 发挥小 (微) 型节水工程的效益
如何把有限的降雨, 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一直是技术人员探索的课题。从1995年开始, 甘肃省实施了旨在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截止2008年年底, 渭源县已建成各类集雨水窖 (池) 4.86万眼, 若按每眼蓄水30立方米计算, 每一次降雨可蓄积雨水145.8万立方米, 点浇点灌农作物约3200公顷, 效益是相当可观的;若再运用径流调控, 合理分配降雨, 通过合理选择种植地块、作物品种、施肥方式以及地膜种植、膜侧沟播、沟垄种植、作物套种等多种途径, 使有限的降水发挥最大的效益。
㈣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提高工程效益
渭源县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 项目区的植被明显恢复, 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和强度减弱;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缓解了部分农户的贫困。随着部门合作、科技支撑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行, 将使工程发挥更好的效益。
三、实施梯田建设的建议
事实证明, 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 是人们对土地和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和掠夺式经营的结果。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 协调人地关系,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力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西部人口向南部转移, 逐渐减少农业人口对生态承载力的压力,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的恢复, 保护生态环境。
大力开发替代产业, 保证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食物安全, 是激励农户参与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前提, 也是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和工程效益可持续性的根本保障, 如目前实施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就是为了解决退耕农户因耕地减少后口粮问题的工程。
梯田上的快乐 篇8
清晨时分,炫美的日出唤醒了万物。小编此刻正站在观景地,沉醉于人与自然相融的壮丽中。忽听身后一个甜美的声音:“叔叔,这是我亲手编织的手环,是吉祥物呦,你想买几条送给家人和朋友吗?”回头望去,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身着彝族服装,满脸甜美的笑容,一双大大的眼睛明亮充满期待,小手中举着几条颜色各异的编织手环,不停地摇晃着。在这里售卖自制纪念品的村民很多,但如此一个小女孩,倒让小编有些惊讶。“好漂亮,”小编童心大起,“还有什么样式啊?”看出小编兴致勃勃,小女孩拉住小编的衣角,笑着说:“快跟我来,让你好好见识一下。”跟随走去,来到路边的一处小摊前。“妈妈,看我带来一位顾客。”小女孩显得很有成就感。“嗯,宝贝真能干。”妈妈坐在小摊前,伸出大拇指。这倒让她略显羞涩,转头对小编招手,“来,我帮你挑!”
小女孩有个很好听名字——李思琪,还只有四岁。一家人居住在梯田上方的猛品村。为了补贴家用,经常与妈妈一起来这里售卖自制的编织手环。每每此时,她都会成为这里一道风景,路边蹦蹦跳跳的身影总爱让游人牵着她的小手一起拍照留念。旁边售卖纪念品的一位老奶奶对小编说:“这孩子,别看帮着妈妈忙活一天,但却都是笑的!”思琪告诉小编,家里还有一个三岁的弟弟,自己身兼多职,在家要帮助妈妈带弟弟,空闲了还要帮着妈妈编织手环,因为这是家里的一项经济来源,如果偷懒,他们可能会饿肚子。“你自己也会饿肚子吗?”小编看着这个满脸快乐的小女孩问,忽然间,思琪的表情竟严肃起来,“我没关系,我是姐姐,要帮助爸爸妈妈,他们开心了,我才更快乐!”随即,转身拿过几条手环跑向游人多的地方……
哈尼梯田 山与水的子嗣 篇9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景观”项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综观中国南方梯田分布广泛,壮丽的梯田景致和悠久的梯田文明也并非云南独有,可为何唯独红河州的哈尼梯田如此受到世界的青睐?为何一层层种满水稻的耕地会成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为了一探究竟,我走进红河州,走进哈尼人的生活。
富饶的哀牢山——
千挑百选的家园
自从来到哈尼族自治州,我们听遍了古朴的哈尼歌谣。哈尼文化没有文字,所有的哈尼族记忆只寄托在口口相传的诗歌中,而这古朴的诗歌为我诠释了哈尼人为什么要来到这群山之间定居。
两千多年前,当春秋五霸正在中原逐鹿时,南方大山中的哈尼人先祖也正努力搜寻着能够生存的家园。受到天灾和战争的驱赶,哈尼先人不得不抛弃最初的家园,多次迁徙寻求安定的场所。可是平坝的沃土早已被他族占领,留给他们的似乎只有葱郁的大山,而最后正是在这绵绵的哀牢山上、滚滚的红河水旁,哈尼人决意开挖梯田。
挖梯田——
经年累月的努力
以前哈尼人主要在平坝上种田,对于修建梯田他们只能从头摸索。虽然哀牢山山势并非陡峭,但是依山建田,还是得有严格的规矩和程序。
开挖梯田对于哈尼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情,经常需要几个家庭联合甚至是全村协力共同完成。梯田必须从山上向下修筑,这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也能为工作的人们减少无谓的辛劳。新修梯田有时是在旧田边扩建,有时则是一些人脱离寨子,再找山头重新建立村庄、开荒梯田。荒地很难直接开成水田,哈尼人一般都会在平整土地后借着烧荒的肥土先种几年旱地作物,养熟土壤。这段时间里,哈尼人也将水渠水沟挖好,上引山泉,中连家宅,下灌田地。日后水田需要的围垅也在这时搭建。人们从山上凿下岩石,一块块堆到旱田边缘,注入泥浆,等过了种旱田的几年,田垄自然也会变得平整、结实、滴水不漏。
建立一个村庄、新挖梯田往往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的梯田规模是多年来一步步成型的,像老虎嘴这样多个山头的梯田连成一片,也是经过无数代人积累的努力才出现的。
水循环——
从河谷到山巅
新雨初停,走在一个个坝子之间,蓝色的天和白色的云在无数片水田里摇晃,涓涓不尽的细流抚摸过从高到低每一层梯田的泥土。水是梯田的灵魂,哈尼人只开发出大山的1/4用作农耕,其余山林用来维持水的平衡。
虽然山体土质的含水量很高,不过梯田需要用流水灌溉,这些流水的源头就是占据75%土地面积的森林。我们沿着小溪上溯,越往高处,溪流越细,最终变得只闻水响,不见水踪。在山顶上,我们没有看到期望中的大湖水库,仅有多片沼泽池塘,向导介绍说,漫山遍布的小溪就源自这里。
水顺着山势向哀牢山下流去,哀牢山降雨量充沛,却没有发生过山洪和泥石流,这要归功于漫山遍野的植物,尤其是水冬瓜。在哈尼族里,有这样一句谚语:“冬瓜木不盖屋”。
冬瓜木的根系发达并生有根瘤,这些发达的根系和根瘤锁住了哀牢山的泥土和水分。其实不仅根茎,水冬瓜的枝叶也在帮助哈尼人管理水源。每逢下雨,雨滴要流过十几层水冬瓜叶子才能落地,在落地前还会被低矮灌木和青草再次阻挡。这种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被减缓了雨水落地的速度,让土壤有一个逐步接触雨滴的过程,不至于造成水土流失或是山洪等灾害。哀牢山雾天颇多,饱含水分子的湿气顺着山坡上爬,遇到植物就附着在叶片上,积攒成露水。成千上万叶片上的水珠滴落,又被下面的土壤吸收,因此即使不下雨,哀牢山也不缺水。
哈尼人爱山护水,大自然也回报了哈尼族。2010年中国南方遭遇特大干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红河州也属于重灾区,然而当地人告诉我,他们的梯田经受住了考验,多层次的保水系统吸尽了每一滴能够收集到的水珠,全力供给哈尼百姓和梯田的需求。“有一部分梯田受到了影响。但是,有很多梯田,特别是我们栽了水冬瓜树的这一部分梯田,几乎没多大影响,还依然是波光粼粼,溪水潺潺。”
饮水和灌溉——
只借一瓢山水
溪流从半山往下越聚越宽,有时汇集出一潭小湖或湿地,成为纯净天然的小水库。哈尼人把水库或小溪的水引到自己村庄上面的一个水房,全村全寨的生活用水就从这里分散到各家。哈尼人对水的分配有着传统而固定的规则,村民会集体协商,计算各家在修筑水渠时付出的劳力和各家梯田面积的大小给不同家庭划分不同水量,让有限的水源达到最高的效率。几千年来哈尼人都用分水木刻或分水石刻来分流,这种装置将不同分量的水引导进各家的水渠,如果有谁偷偷移动木刻或石刻来偷水,他还得面临杀鸡杀猪谢罪的惩罚。
从哈尼族特有的蘑菇房到梯田也都有建好的沟渠,哈尼人的生活废水裹挟着丰富的养分与灌溉用水汇合,一起流进庄稼地里。涓涓细水流过梯田,最终无一例外地汇集进入红河。这来源于红河的生命之源在经过或短或长的时日后,又回到起初的发祥地, 等待参与下一次滋养万物的循环。
哈尼人崇拜水,崇拜山,信仰自然,自古就有祭拜山神、水神、树神的宗教传统。今人推想,哈尼族先祖为了保护山和水而特意在文化中灌入了敬畏自然的元素,如果破坏了山上的树林或是水源则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哈尼族没有律法,只有宗族制度,但是深刻领悟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哈尼人自然而然地将保护山水作为对自己的警醒,因此梯田和山水的协调才得以延续数千年。
最有趣的是,哈尼族的水神是螃蟹。可能是梯田需要哈尼人挖凿搭建,而且梯田的水并不直接来自江河,而是来自山上,于是当哈尼人看到有很多螃蟹在田里或泉眼里挖来挖去,就认为螃蟹在帮哈尼族挖掘水源,保护他们的水流不断。哈尼人的歌谣说道:螃蟹一年四季日夜不停地挖,两只手不够挖就生出了八只脚,小眼睛看不远就让眼睛鼓起来。后来哈尼人为了不让螃蟹太辛苦,出现了一个专门管理水道的人,他们在春季缺水时负责保护水源、维护水路,让更多的水流到山脚。
哈尼是梯田的哈尼,哈尼的命运和梯田彼此相连。对于梯田,哈尼人赐予其美丽与富饶;对于哈尼人,梯田是温柔的母亲和永恒的家园;即使作为目睹梯田、感受哈尼的人,我们也感受到了梯田无穷的力量和伟岸的胸怀。可这也只是哈尼族三千年积累的一隅,梯田文化的深邃神秘,像横亘在云南西南的哀牢山脉中的云雾,阻挡住我们视线,又默默地吸引我们去寻觅、去体会、去赞美。
龙脊梯田的导游词 篇10
1 镜头语言, 融景寓情
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然而纪录片《龙脊》却完全是陈晓卿所描绘的一幅农村生活实景。陈晓卿极喜欢使用长镜头, 《龙脊》虽以时间为线索, 但却使用了很多长镜头还原每段真实的生活, 这不仅增添了《龙脊》的真实感, 而且使全片更为完整, 让观者在45分钟的时间里体会到村民的淳朴与执念。片中对上课的情节多采用长镜头拍摄, 在记录生活的同时, 也用镜头表达主旨。小孩子上课时的积极主动, 既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 同时侧面又隐喻着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其背后有父母和老一辈的辛苦劳作的支持。孩子们在朗诵《悯农》这首诗时, 镜头切换到潘能高爷爷在田地里劳动的画面, 孩子们稚嫩而有力的声音在背景里延续着, 这些线索提示着我们, 山区的孩子们更加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他们用行动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陈晓卿的镜头下, 虽然农民虽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 但是在他们的意识里, 有对高等教育的敬仰与最痴痴的愿望,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一辈子种地务农, 他们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过上好的生活。《龙脊》中的空镜头, 不仅起到了交代环境和分段叙事的作用, 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暗示了农民对知识和教育的渴望与追求。在此片中, 大全景的运用非常独到。当两个失学小妹抱怨似地站在窗前唱歌, 大全景裹卷了两个女孩和周围的环境, 这种松度的景别暗含了人物内心积累的情绪在逐渐扩大并且拉远了观者和人物的距离, 更加强调了农村人物的卑微和对“观者”这样一群知识代表人物的怨怼, 之后的空镜头拍摄的的画面为天空雾霾, 添了不少主观感情色彩。影片中光线的运用十分巧妙。影片开始不久, 两个失学小女孩肩并肩站在窗前, 唱着“爸妈为什么不送妹去上学”的歌出场。在这个没有通电的小村庄, 屋内是一片纯粹的黑暗, 窗外明亮的自然光照进室内, 就像是希望一样, 打在两个女孩子稚嫩的脸上。语文课上, 潘文安在讲台上带领大家读汉语拼音, 他逆光站立, 手执木棍点着黑板, 因阳光反光, 黑色的黑板反而是一片光明, 他黑色的剪影投射在上面。小寨村实在非常落后, 村子里没有通电, 孩子们的家, 在平日里大多是黑漆漆的。在影片的最后, 发放了希望工程助学卡之后, 潘能高的家里亮起了电灯, 照亮了这个屋子, 也照亮了这个家的生活。这盏灯照亮了小寨村的明天, 象征着孩子们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影片没有刻意煽情的背景音乐, 有时是清脆自然的鸟叫声, 表现出孩子们生活环境的纯真自然;有时是一阵清亮的山歌, 唱出了月份, 唱出了村人们对于今天的感怀和对于明天的期待, 最后那句“盼我贵子早日成龙”可谓唱出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
影片的镜头并不华丽, 也可以说十分质朴。从开始到结尾, 影片中不断穿插着全景、远景拍摄的龙脊大山, 通过不断地强调, 向我们展示着这个与世隔绝破败穷困的小村庄。导演将自己的感性色彩与理性拍摄结合, 表现了两个失学儿童的心理, 同时也折射出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儿童的心理。
2 叙事观点, 独具视角
《龙脊》摒弃了以往纪录片人物采访, 或由解说员单一叙事的模式, 本片采用了三个不同视角, 通过旁观者观点、片中人物视点和创作者视点, 构建了新形势的叙事方式。影片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它的字幕与众不同。在介绍每个孩子的身份时, 字幕由姓名, 几年级和是否失学三部分组成。在故事的结尾, 大部分孩子都已在新学期报上了名, 只有潘井妹委委屈屈地一边, 镜头渐渐拉近, 我们看到她小小的身体旁边显现一组字幕, 上面只有两个字:失学。旁白在这时补充:“过不了多久, 就是龙脊收获的季节了。”孩子们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 能够继续读书上学, 龙脊迟早有一天会“收获”, 会成为真正的“龙脊”。解说人的沉着冷静与娓娓道来, 使观者充分了解了事情的发展;片中人物的地方语言, 则使片子真实反映了龙脊山脉下的地方特色, 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当二者结合着导演的思路, 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作品抓住观者对于情感的共鸣, 使之与观者有了情感上的呼应。三者结合, 不仅在叙述过程中添了许多乐趣, 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使叙事显得张弛有度。同期声的润色, 使之更贴近生活。
3 细节深入, 升华主题
影片的两次特写非常令人揪心, 一次是孩子们玩着早已被城里孩子遗弃的游戏。在我们欣赏着孩子们崇尚快乐的天性时, 导演给了所有人一记闷棍:镜头里出现了一双黑不溜秋的光脚丫。稚嫩的小脚生生撞击着坚硬的地板, 那咚咚的声音, 撞击在每一个观影者的心头。这个本该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学校的教育的孩子, 却承受着生活的沉重打击。可能是承受了太多的不公平, 这个孩子已经麻木或是无奈了, 以至于她平静地趴在窗口, 唱着“妹不知, 爹娘不送妹读课”。或许是无力反抗, 她只能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第二次是潘能高家得到救助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聊天的场景。房间几乎是全黑暗的, 但我们能从声音里听出他们内心的喜悦以及对潘能高期盼, 最后那盏灯的特写恰到好处, 灯光虽微弱, 却溢满了整个房间, 点亮了孩子们求学的希望, 也点亮了小寨村老人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导演陈晓卿对特写镜头和同期声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他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时, 食物的特写和菜品制作过程中发出的自然音响, 使观众们能真实感受菜品, 达到了对着屏幕也能流出口水的效果。《龙脊》和《舌尖上的中国》特写运用不同, 《龙脊》的特写更能表达一种潜在的寓意, 是一种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升华。
在小农经济的熏染下, 我国劳动人民非常淳朴而且执着。如《龙脊》中塑造的潘能高爷爷, 在孙子考试时按捺不住情绪, 主动跑到孙子身边盯着试卷。这个小小的戏剧性情节, 向观者展示了爷孙俩内心没钱的焦灼, 以及对知识的极度渴望。无言的盼望通过行动的表达, 暗示了爷爷迫切和无奈的心情。结尾时, 全村人聚在一起看潘能高的救助证, 在城市里, 这个证明会让家里人蒙羞, 可在龙脊, 很多个家庭却渴望着这个证明。这种两极分化的暗喻被隐藏在影片和观者之间, 强调了农村人民对教育的看重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种希望不仅徘徊在龙脊村的孩子们之间, 也连接着中国慢慢蓬勃起来的教育事业。
与同类型的电视纪录片相比, 《俺爹俺娘》以情感爆炸式的方式推动情节发展, 观者是被动接受者。《龙脊》却如同涓涓细流一般, 将感情带入观者内心, 透过这种质朴的生活和追寻的执念感染着观者。陈晓卿和张艺谋同是摄影系出身, 虽然陈晓卿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缺少了一些立体感, 但却包含着沉静的时代悲悯感和民族忧虑感。《龙脊》在声画结合中表达着民族的坚韧。陈晓卿身处新学院派, 有着良好的美学传承, 但他能将先进的思想观念融于现代发展潮流中, 因而能创作出如此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果说《中国上的舌尖》体现了陈晓卿独特的眼光与视野, 那么《龙脊》则展示了他的另一情怀, 用他无技巧的技巧, 描绘了山脉下的生活画卷, 显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钟大年, 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 .
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11
一、梯田建设的现状与成就
梯田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和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农耕生产方式。甘肃省的坡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庆阳、平凉、天水、定西、兰州、白银、临夏、陇南、甘南、武威10个市 (州) 的67个县 (市、区) , 拥有坡耕地308.27万公顷, 其中25°以下坡耕地面积284.6万公顷, 未经改造坡耕地面积还有90.73万公顷。由于受水资源和地形限制, 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群众生活长期困难。新中国成立前的二千多年间我省梯田虽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制度的限制, 山地水平梯田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 我省坚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 坚持专业队常年修建与群众会战的形式, 集中连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安定区、礼县、宁县曾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全省每年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4.67万公顷~6.67万公顷, 累计“三田”面积达到104.07万公顷, 在劳力组织、施工方法和增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省的梯田才真正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建设工作, 始终把兴修梯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 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梯田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认识在不断提高, 兴修梯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各地根据农村实行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 积极探索梯田建设的运行机制, 通过实行劳动积累工制度, 把梯田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 根据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实施了一系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激励政策, 使全省的梯田建设走出了一条统一规划、规模治理的发展之路。到2000年底, 全省梯田累计达到154.6万公顷, 庄浪县率先实现了梯田化, 并受到了水利部的表彰奖励。以庄浪梯田化县为契机, 2001年省政府批转了省水利厅《关于加快全省梯田建设意见及规划》, 使得我省梯田建设取得大发展, 安定区、宁县、西峰区相继实现了梯田化。为了加快全省梯田化建设进程, 省上把陇西县、庆城县、张川县、泾川县列为梯田建设重点县, 通过推广梯田优化技术, 强化项目管理, 使梯田的质量、效益和科技含量普遍提高, 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受到了干旱山区群众的欢迎。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累计兴修梯田89.8万公顷。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全省各地在梯田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并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不仅加快了梯田建设步伐, 而且走上了规模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在不断总结“三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先后制定了促进“三田”建设的有关政策及一系列施工、管理、验收办法, 确立了“谁修、谁种、谁受益”的原则, 同时推行“四集中、四统一” (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连片, 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 的做法;在梯田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科学规划, 合理布设建设规模, 做到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在修建方式上由人工为主向机修为主转变, 打破时间、地块界限, 实现了常年施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等有效机制, 多元化筹措资金, 加大了梯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视梯田建设与培育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推广梯田优化技术、集雨节灌、地膜覆盖及其它配套措施, 使梯田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截止2007年底, 全省累计建成梯田193.87万公顷, 已有庄浪县、安定区、宁县、西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梯田化。
二、梯田的作用与效益
㈠有效地拦蓄降雨,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甘肃省坡耕地年降雨流失量在600立方米/公顷~1050立方米/公顷, 流失土量60吨/公顷~150立方米/公顷, 流失肥量折合全氮24.3公斤/公顷、速效钾223.35公斤/公顷、速效磷49.35公斤/公顷。梯田具有良好的拦蓄降水、保持水土的功能, 在24小时降水100毫米的情况下, 一般在梯田地块水不出田, 减少土壤冲刷量95%以上, 达到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据试验估算, 现有梯田每年可拦蓄径流近13亿立方米左右, 可拦蓄泥沙2亿吨左右。通过坡改梯, 对合理利用时空分布不均的降水资源、调蓄平衡土壤水分、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减少进入江河泥沙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效甘肃省气候干旱,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经营粗放, 产量一般仅在750公斤/公顷左右。坡耕地修成梯田后, 随着微地貌的改变和土壤水肥状况的改善, 利于农作物生长, 土地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为推广旱作农业适用技术、提高旱作农业水平创造了条件。据测算, 在相同立地条件和耕作条件下, 梯田与坡耕地相比, 梯田可增产600公斤/公顷~150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750公斤/公顷以上。以此推算, 全省现有梯田按生产粮食计算, 每年可增产150万吨, 占全省粮食总产量808万吨的18.6%。梯田已成为旱作农业区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长效工程。
庄浪县是18个中部干旱县之一,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全县粮食总产徘徊在5万吨~6万吨。通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 全县累计修成梯田6.53万公顷, 占坡耕地面积的94%, 人均梯田达到了0.17公顷, 使全县走出了长期困扰“三农”问题的艰难境地, 实现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和县域粮食自给。据测算, 在正常年份梯田产量为3609公斤/公顷, 是坡地产量1125公斤/公顷的3.2倍;在遭受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 水平梯田产量仍在3000公斤/公顷以上。近年来全县通过大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在土地结构调整、粮播面积明显减少的情况下, 使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12万吨~13万吨, 实现了粮食总量的翻番。
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梯田建设的不断发展, 梯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所转变, 各地依托梯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商品生产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逐步发展起来的马铃薯产业、果品产业、中药材产业及畜草产业等, 对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支撑作用。目前全省约有30%以上的梯田调整了种植结构, 形成了“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等多种产业模式, 发展经济林果面积达82.87万公顷, 产值35亿元, 这些模式都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 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定西市依托梯田资源, 把马铃薯作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 200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4.4万公顷, 其中梯田种植面积占60%以上;总产量500万吨, 实现产值17.5亿元, 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利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静宁县依托全县9万公顷梯田资源优势, 大力培育果品支柱产业, 全县果园面积达3.33万公顷, 人均0.08公顷, 其中发展山地梯田果园2.53万公顷, 占果园总面积的76%, 目前挂果面积1.1万公顷, 年产量18万吨, 实现产值2.62亿元, 人均果品收入59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1/3, 被农业部划定为苹果优势产区, 山地梯田撑起了静宁果品产业开发的“大梁”。
㈣为各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梯田便于机耕、机播、地膜覆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行以高产作物种植为主的新的农作制度, 也适应各种灌溉方式对土地的要求, 梯田促进了田间道路状况的改善, 提高了山区农业生产的运输能力和机械化程度。因此, 梯田建设可推动山区农业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化, 减轻群众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发展思路
㈠坚持把梯田作为提高山区农业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来抓全省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和南部10个市 (州) 、67个县 (区) , 这一地区受水资源和自然地形的限制, 雨养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造成群众生活长期困难。解决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 最基本的就是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改变成水平梯田, 有效拦蓄降水泾流, 保持水土,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减少进入江河泥沙。改革开放30年来的梯田建设成效证明, 梯田不仅是我省山区的基本农田, 又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导措施, 在我省的水土流失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在我省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应继续加大坡耕地综合治理力度, 是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㈡持之以恒, 全面完成全省实现梯田化的目标根据保证粮食安全和产业调整的要求, 确保旱作农业区人均口粮稳定在400公斤以上, 山区人均梯田面积达到0.2公顷以上才有保证, 土石山区人均梯田面积达到0.13公顷以上才有保证, 还需改造坡耕地73.33万公顷以上。因此全省要达到实现梯田化的既定目标, 还需树立持之以恒、长期奋斗的思想, 在建设中要不断加大梯田的投入, 从田区规划、田块设计、施工组织、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 探索梯田建设的长效机制, 为梯田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㈢切实解决好今后梯田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是确定适度规模, 推动梯田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省每年安排梯田建设任务8万公顷, 但近年来由于补助资金不到位和农村劳动力外出, 梯田建设情况不够理想。2006年梯田建设任务下调至4万公顷, 由于“两工”的取消, 组织劳力兴修梯田的难度越来越大, 机修梯田已成为梯田建设的主要形式, 目前机修梯田投入在6000元/公顷以上, 而现行梯田补助只有600元/公顷,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梯田建设的发展。因此根据目前梯田建设补助资金的筹措情况和全省梯田建设的实际, 确定适当的建设规模尤为重要。二是拓宽筹资渠道, 加大梯田投入力度。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梯田建设出现了建设资金不足、劳力难筹措等新情况、新问题, 现行的梯田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 在实施中要积极推行“一事一议”、整合项目资金等有效机制, 采取国家补一点、地方筹一点、群众拿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 多方筹措资金,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尽可能地缓解梯田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三是强化组织管理, 加快梯田建设步伐。近三十年来梯田建设一直是一项重大的政府决策行为, 省上统筹部署, 市县组织实施, 逐级负责落实。梯田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指标, 今后应继续实行, 及时研究解决梯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逐步建立健全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梯田建设投入机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各市、县必须实行统一规划, 突出重点, 集中人力、财力, 实施整乡整村推进, 使梯田建设落到实处。四是注重结构调整, 提高梯田综合效益。梯田是旱作农业区发展生产的基本载体, 各地在兴建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梯田建设的同时, 要围绕解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改变以往单纯治理坡耕地的做法, 通过整合项目资源, 合理布设配套措施, 把着力点放在提高梯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上。在梯田建设中坚持修梯田、兴科技、调结构、抓产业的思路, 以梯田为平台, 增收为中心, 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使梯田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 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梯田建设现状与成就的介绍, 分析了梯田的作用和效益,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发展梯田建设的思路。
【龙脊梯田的导游词】推荐阅读:
元阳梯田导游词09-11
写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写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0-18
导游词的编写08-27
平潭的导游词10-23
导游词的写作06-15
导游词的结构06-30
苏堤的导游词06-30
简短的导游词08-13
陕西的导游词09-13
导游经验导游讲解的三个诀窍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