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的结构

2024-06-30

导游词的结构(精选7篇)

导游词的结构 篇1

导游词结构

第一段:问候大家+介绍自己+告诉游客旅游目的地

第二段:介绍你要介绍的世界遗产概况:建筑时间、建筑用途、历史地位

第三段:具体介绍世界遗产的一两处景物、或者一两处特点(按照顺序,移步换景)

第四段:提醒游客注意事项,并提出感谢

峨眉山导游词

大家好,我现在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就叫我小赵吧!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

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否则后果自负。现在我们正在峨眉山脚下,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峨眉山的传说:相传,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临走时送给了和尚四幅画,并嘱咐和尚要把这四幅放在箱子里,过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来挂。可和尚觉得这么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于是就把那四幅画挂起来了。一天,他出去后回来,见到四位姑娘,觉的很眼熟。后来才发现那些姑娘是墙上的画。他立刻去追,因为姐姐们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依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至今,大。二。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这次旅游就到这里了,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

导游词的结构 篇2

一、导游职业能力的内容分析

1. 从导游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分析

职业能力是成功完成职业活动的能力特征和素质总和, 因此对导游工作职责进行剖析是确定导游职业能力内容的关键。根据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 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 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

第二, 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 介绍中国 (地方) 文化和旅游资源。

第三, 配合和督促有关单位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等, 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第四, 耐心解答游客的询问, 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 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 协助安排游客会见、座谈等活动。

导游的工作职责要求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带团技能、讲解技能、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内容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职业活动范围和程序分析之上的, 只有对导游服务项目进行分解, 才能剖析出完成导游工作所需的各项能力要素。导游服务主要可以分为生活服务和讲解服务两大类, 具体分解见图1:

(资料来源:蒋文中导游部操作实务, 2006:50)

从导游服务项目分解图来看, 每一个服务项目都要求有相对应的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包括:讲解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丰富的景点知识、安全知识、旅行知识、礼仪知识、国际知识等。

2. 从游客角度分析导游职业能力内容

大多数人脑子里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想的导游员的形象, 外向、亲和、见多识广、热情。当然, 最好的导游员应该是这些个性特征的综合。古今中外, 导游员、旅游经销商、游客对导游员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有各种不同的描述和表达。

作为游客的卡森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导游员和他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甚至是必要的……在像奥林匹克这些有着……成群的雕塑……数百年积累下来的献词……若是没有导游员, 旅游者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

不同年龄的游客对导游员评价也不相同。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 老年人更常参加团队旅游, 他们更愿意从社交能力方面评价导游员, 认为他是“同伴”、“领导”, 或是“处理各种琐事, 应付各种情况, 照顾每一个人的人”。年轻学生给出最经常的答案是“导游员是传递知识的人”。同样, 大多数跟学生团的老师也认为导游员和自己一样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一位老师说:“我们都是来为学生讲解他们的历史和他们的国家的。”

东密歇根大学讲解学教授认为:“爱交际或适应能力强的天性比正式的培训更重要。理想的讲解员应该能抓住听众的思想和情感, 是有学问、说话流利、很有魅力的人。一个讲解员的个性魅力应该足以让旅游者说‘我想接近那个人’。”《请跟我来》 (Please Follow Me) 的英国作者兼导游员唐·克罗斯建议导游员“保持距离但很友好, 不要感情激动, 同时要表现出自信和威严”。

总之, 游客心目中的优秀导游员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五种角色:领导者、教育者、公关代表、主人、了解事物的渠道。这五种角色都可视为导游员的不同职能, 而每一个角色扮演都需要一定的技能、知识和品质。

(1) 领导者。领导者的角色无疑位居导游员职能的第一位。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强的导游往往更能赢得游客的欢心。什么是领导者?导游员怎样当好一个领导者?根据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词典》的定义, 领导者是“领导他人”或是“排在第一位”的人, 或是“凭着榜样的力量、天赋、领导的素质扮演着指导角色的人、运用影响力支配他人的人或是在任何活动或思想范围内都有追随者的人。”在实践中, 导游员的领导层面工作主要包括:首先是帮助部分, 其中的工作有指路、进入特别的地方、带领团队和控制团队;其次是社交部分, 包括缓解压力、团结成员、保持幽默和带动气氛。导游员要做好领导层面的工作就必须掌握许多技能和知识, 诸如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

(2) 教育者。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 向游客讲解旅游地的人文和自然情况, 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 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因此, 在游客心目中, 导游人员不仅是他们进行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协调人, 更是通晓旅游目的地各方面情况的先生, 游客可以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 获取很多教益。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旅行知识、景点知识等职业知识, 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学习能力等职业技能, 诚实、亲和、令人信赖等职业品质是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所不可或缺的职业能力。

(3) 公关代表。公共关系角色是导游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 也是最难说明、争议最多的方面。导游人员虽然受旅行社所委派, 代表旅行社来安排和接待游客, 但是在外国、外地游客的心目中, 导游人员不管代表哪个旅行社, 都是国家和地主的代表, 代表国家和地方形象。这一职责对导游员的职业品质有所要求, 诸如爱国心、职业道德、健康的心态等。

(4) 主人。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交, 主人是导游员扮演的角色中包括最多社交因素的角色。一个成功的导游员往往是很乐于扮演主人的角色, 并且肯定是受“客人”喜欢的主人。一位好的主人似乎有一种天主的能力, 能够制造出让人舒适、愉快的氛围。一位好的主人知道如何使人表现出他的最佳, 并在需要的时候伸出友谊之手, 自然地促进客人们之间的联系。一位好的主人能敏感地觉察到他人的需要, 如果感到客人不自在, 他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 如何转变话题或换一个活动。导游员扮演好主人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让游客感觉到导游员不仅是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人员, 更是既懂礼貌、讲礼节, 又尊重人、理解人、热心帮助人的朋友, 是可信赖、能与之交流思想感情、共同审美赏景的伙伴。扮演好主人这一角色, 则需要导游有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在内的带团技能。

二、导游职业能力的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对导游职业能力内容和要素的分析, 我认为导游职业能力由三大系统组成:职业品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其中职业品质包括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等子系统;职业知识包括一般知识、专业知识等子系统;职业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带团技能、专项技能。具体结构见表1:

1. 职业品质

指导游员对导游职业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行为倾向, 以及其自身的身心素质, 包括职业品格、职业素质。其中, 职业品格分为爱国心、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要素;职业素质分为身心素质、职业形象等要素。

2. 职业知识

指导游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知识, 包括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导游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知识范围很广泛, 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导游员应掌握的职业知识包括:史地文自然知识、心理美学知识、政治经济社会知识、国际知识、音乐知识、礼仪知识、财务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知识、旅行知识、景点知识、其它专业理论知识。

3. 职业技能

指导游运用所学的职业知识, 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下完成职业活动任务的能力, 它是一系列能力的组合。它能使导游员成功地完成每一次的带团任务并不断地提高自身及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它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带团技能和专项技能。

职业品质、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地构成了职业能力, 并相辅相成。职业品质是构成导游员职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技能是“工具”, 导游员应用这个“工具”对职业知识进行专业判断, 并顺利完成职业活动;职业知识则是导游员应用职业技能的“燃料”和“动力”, 提供职业技能所需的技术、概念和模型[4]。

三、导游职业能力的关键能力因子分析

对导游职业能力结构的分析, 让我们明白了其主要和基本的能力因子, 然而这些能力因子中又有哪些是决定着导游工作的关键能力因子呢?对导游职业能力的关键能力因子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日后导游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训中明确方向, 抓住主要矛盾。

因此, 我制定了一份有关职业能力要素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问卷中列出了各项导游职业能力要素, 要求被调查者依据各个能力要素在导游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进行重要性评分, 满分10分。向金牌导游、旅行社管理者发放了50份问卷, 回收44份, 回收率88%。经SPSS统计结果见表2:

注:经H检验, 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从统计结果可知, 目前行业对于导游的职业能力要求非常高, 即使是在重要性排序当中处于最后一位的专项技能也得分7.83±0.28c之高, 说明导游职业是一门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的职业, 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是全方位、高难度的, 导游不仅要能说会道, 懂得带团技能, 更应该是一个品格高尚、拥有健康职业态度和丰富知识的专业人士。具体来说, 导游的职业品格和职业素质, 是职业品质及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因子, 这也表明了目前行业和人才市场在旅游服务行业日趋成熟时, 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 导游作为国家、地区、景区形象的代表, 就要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品格和良好的职业形象, 并且随着导游服务硬件配套设置的完善, 很多导游服务功能都从导游员身上转嫁了, 职业品质就成了影响导游服务质量最关键的能力因子, 也是行业和人才市场最看重的能力因子。此外, 导游员工作独立性较强, 经常远离领导和企业的监督, 要在各种不良诱惑面前做到洁身自好, 良好的职业品质当然是最为关键之处。

参考文献

[1]陈福义.导游基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8) .

[2][美]凯思琳·林格·庞德著.张文, 鲁勤, 张宏杰译.职业导游员——导游职业发展动态[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5-71.

[3]孙世军.试析职业能力机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研究版) , 2003, (5) .

[4]谭敏.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结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1) .

中职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创作 篇3

关键词:中职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创作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4-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化的旅游时代。旅游专业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导游人才显得非常迫切。目前,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轰轰烈烈,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提高了职业教育水平,技能大赛,成为了教师学习的“窗口”,成为了迅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渠道,因此,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面。

今年,为了迎接2014年“神州视景杯”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以及第九届广西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项目两场导游技能比赛,我与旅游专业部几名教师通力合作,明确分工,为大赛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为大赛准备的时间里,从理论,讲解,才艺、思想、心理方面对参赛选手做了精心的指导,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由于是首次参加技能大赛,一直在摸索中准备,在摸索中进步。参赛选手更是发挥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赛场上以精湛的导游讲解,独一无二的才艺表演,准确的回答获得了评委、各地参赛选手及老师的认同,两名选手均获得了区赛和国赛三等奖的荣誉,作为两场比赛的指导老师,在获奖的背后,更多的是反思在导游词创作中的得与失,借鉴和学习各地参赛院校在导游词创作的亮点,以赛促教。本文以本人所指导的两场比赛中参赛导游词为例,浅谈下中职导游技能大赛中导游词的创作问题。

一、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与一般导游词的联系

导游员是旅游接待第一线的服务人员,成功的导游讲解会带给游客一次愉快、成功的旅行。无论是旅游技能大赛中的导游词还是实地讲解的导游词,都要求讲解的内容必须清晰正确、导游词富有特色而且新颖,同时要求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导游词就是一位导游员的知识运用,它要求导游人员在准确、清晰地讲解的同时还须善用语言技巧来突出它的内涵,充分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

二、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与一般导游词的区别:

1、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讲解词现场感较弱

导游在实地带团过程中,讲解与景点是可以完全衔接的,导游可以带着游客移步换景,到达具体的景点就停下来做具体的介绍,借题发挥,轻而易举地与游客互动起来,而技能大赛中的参赛选手,仅仅依靠事先准备好的PPT形式呈现在赛场中,景点的现场感觉都是假设的。

2、导游技能大赛的导游词较一般导游词更加简洁专业

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听众不是一般的游客,而是来自行业内的专家。一般的游客可能对景点了解较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即使是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讲解,游客也一无所知,而技能大赛中的评委都是行业及旅游院校的资深教师,他们对景点了如指掌,因此,技能大赛对导游词的专业要求非常高,要求不能出现任何错误的讲解。

三、面向技能大赛的导游词的创作

1、景点选取精华部分创作

导游技能大赛,一般要求选手在5分钟内对所要讲解的景点进行讲解,因此不可能对景点展开全面的介绍。如果在导游词创作中对选取的景点全景都进行描述,那只能是泛泛而谈,无法突出重点,因此在选景的时候,一定要选取精华的部分进行创作,选取景区中某一部分或者某一实物进行展开讲解,同时应该尽量避免大篇幅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因为这样会显得太虚无缥缈,淡化了评委们的感性认识。

以参赛中我们所选取的独秀峰•王城景区为例,在选取景点的时候,我们提取了景区中王道、云阶玉壁、承运殿、王府三怪等几个精华部分,在几个精华景点讲解中恰当地展开讲解:“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叫做承运殿,它就是当年王爷办公的地方,它的名字来自皇帝诏书的头两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就是说皇帝奉了上天的旨意来治理国家,而王爷就是奉了天子的旨意来到这里治理他的藩国的。

2、导游词要体现景区文化内涵

一篇优秀的大赛导游词,除了要讲透一个景点外,更需要凸显景区的神韵,要将导游词立意拔高到一个新的层面,给听者提供景点的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导游词创作时,应提升导游语言的文化内涵价值。

3、结尾起画龙点睛

导游技能大赛不仅要求导游词内容具有知识性、文化性、有个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是一篇导游词制胜的法宝之一。“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以我们选取的桂林漓江导游词为例,结尾处以诗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贺敬之有诗赞美道:“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一句诗,歌颂的就是今天在大家所看到的如梦似幻、令人神往的漓江美景,我们今天的游览即将结束,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象陈毅元帅一样发出衷心的感慨“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呢?谢谢!

参考文献:

[1] 刘邦详.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

[2] 郭赤婴.导游服务技能[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3] 黄进.邹萍.现场导游[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导游词的结构 篇4

【关键词】跨文化 导游词 红色旅游史料 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46-02

广西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地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各个历史时期,几乎都在广西留下了足迹:以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以及桂林红色文化等为标志,有一大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真正到广西参加红色旅游的入境游客少之又少,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在广西经典的“绿色”旅游(山水休闲游)、“蓝色”旅游(沿海休闲游)中,积极介绍红色旅游史料,从英语国家游客易接受的跨文化角度对红色旅游史料进行英译,满足英语国家游客红色旅游文化需求。这样,可以带动境外游客更多地参与到广西“红色”旅游。

一、导游人员翻译红色文化史料存在的问题

(一)对红色文化史料知之甚少。导游人员学历一般从高中到本科不等,研究生学历较少。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红色文化史料学习多为应试教育需要,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而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当地红色文化史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英语导游人员由于工作时间弹性大、工作强度大,工作之余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带团时间短的导游,忙于熟悉景区景点常规导游词和带团业务操作;带团时间长的导游,倾向于研究中西文化中的显著差异,如何提高服务技能,或提高经济效益。长期如此,这就促使很多英语导游人员对于历史、政治敏感话题,对于红色文化史料的内容了解范围和深度有限。当入境游客提及相关提问时,往往采取回避或点到为止的谈及。

(二)翻译失误。对红色文化的介绍首先要进行语言转换,导游人员首先需要熟悉两种语言,特别是一些词汇的发音、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习惯用法。英语语言基本功不到位,发音带方言、重音不正确、语法不严谨,用词不准确等语言失误,会导致英语国家游客对红色文化史料在理解上的失误。

同时,由于没有自觉、主动学习等原因,没有积累中国特色红色文化词汇,导致中国式红色文化词汇翻译的文化缺失,不能准确地翻译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词汇。

二、红色文化史料英译原则与策略

(一)严肃、客观、准确的陈述。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导游人员在翻译政治事件时,必须秉持对历史严肃的态度,认真查阅资料、规范翻译。严肃、客观、准确地陈述历史事件的信息,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欲,还可以引起游客反对侵略战争、热爱和平、珍惜现在来之不易和平年代的共鸣。

例如,在游客经过市区中山北路时,导游人员可以有意识地介绍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Guilin Office of the Eight Route Army),纪念馆墙上3个名称就能很好地引起游客兴趣。即纪念馆大门挂着的叶剑英元帅1983年元月题写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以及“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两块牌子,还有大门墙上写着“万祥糟坊”四个大字。三者关系为:The Eighth Route Army, also known as the 18th Army Group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group army under the command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nominally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headed by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nd “Wanxiang Distillery”is a good protection against Japanese armies. 这样的引入,可以激发游客进一步去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

(二)对中国特有的“红色”术语进行必要的增加和删减。中国红色文化史料中含有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导游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必须掌握革命事件发生的过程,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求真、求实地探索精神,大量阅读和分析红色文化史料,在理解中国特有的“红色”术语的文化背景后,对革命事件进行必要的增加或改写,帮助英语国家游客理解红色文化。

英语国家游客在看到桂林漓江两岸农田,在阳朔乡间看到农民劳作时,在农户家家户户悬挂毛主席画像时,经常问道相关农民问题,如农民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等。导游人员在进行疑问解答的时候,应该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肯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国家领导人在民族独立、发展道路上的指引作用。如,在回答邓小平同志在广西红色革命史中的突出贡献时,可介绍其领导的百色起义: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明瑞、雷经天、韦拔群在广西百色举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指导广西各族人民进行左右江地区“工农武装割据”革命。译文:On Dec. 11th ,1929, Deng Xiaoping, Zhang Yunyi, Chen Haoren, Li Mingrui, Lei Jingtian and Wei Baqun led the famous Baise Upright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hich shows under the lead of the CPC, local ethnic minrorities launch the revolution of “an armed independent regime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in Zuojiang and Youjiang area. 对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进行准确翻译,体现红色文化史料严肃性和客观性。其中,“famous”的增加,足以证明百色起义的重要性,“an armed independent regime of workers and peasants”突出了中国特色红色文化术语保持了中国化。

(三)研究并适度使用英语国家已有的史料。在中国红色文化发展期间,有很多国际友人参与其中,也有很多英语国家文献记载了这段历史。研究并适度使用英语国家已有的史料,在介绍红色文化时,可以更倾向于从英语国家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进行翻译,从而更好地帮助英语国家旅游了解中国红色文化。如,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及《国际新闻通讯》的英、俄、法、德多种文版每期都发表文章和报道介绍中国抗日斗争。

红色文化是中国近现代特色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导游人员对红色文化史料的认知有很多方法:政府可以着力建设红色文化史料场馆,进一步规范翻译用词;旅游局行政部门可以加强导游业务学习,请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讲座;导游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人生观,自觉提高个人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在日常生活照,导游人员可以通过浏览中国官方对外宣传的媒体(中国日报“China Daily”),积累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专有名词;通过参观广西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配有中英双注解说词),如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等,学习广西红色文化史料的规范翻译和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能很好满足英语国家游客对中国红色文化的好奇心理,更好地宣传中国红色文化意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朱希祥.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覃丽霞.广西百色红色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特点及理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邓显奕,邓大飞.广西红色旅游区纪念场馆解说词翻译概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4]黄进,邹萍.现场导游[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卢有霞.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国红色旅游解说词的英译问题[J].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基金项目(2013QN03)

故宫导游词 篇5

朋友们,借在车上的这点时间,我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故宫。故宫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可谓是人山人海。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也叫“紫禁城”,现称为“故宫博物院”,是5A级“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其占地约72万平方米,传说有9999间半殿宇,所以被称为“殿宇之海”。一会儿,大家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她的雄伟气魄了。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故宫,请大家有秩序地下车,跟随我一起往前走。瞧,这就是故宫。大家看到了吗?故宫共有四个门,分别是: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因为故宫里不走回头路,所以游人一般由午门进,再由神武门出。大家快看,眼前的这座大门就是午门,我们将从这里走进故宫,去感受她的独特魅力和悠久的历史。也许你们已经发现了,午门又分三个门:正门、东侧门和西侧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三个门呢?据说古时候,只有三类人可走正门,第一个当然是皇帝。第二是皇后,皇帝大婚时,皇后也由正门进。每次全国大考的殿试前三名也可走正门一次。文武百官则由东侧门进出,宗室皇亲由西侧门进出。为了奖赏大家不远千里来到这儿,今天,我们都来享受一下皇帝的待遇,跟随我由正门进入故宫。

怎么样?当了一回皇帝,大家感觉妙吧!各位“皇上”请看,眼前这条如弓形的河叫金水河,河上的这座桥叫“内金水桥”。正中的是御路桥,顾名思义,就是皇帝进出时专属的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同行,再两侧是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怪不得人们都称皇帝为“九五之尊”,真是处处以他为尊啊!连走的路都有专属的!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参观一下皇室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的殿宇——太和殿。小心点,大家脚下踩的台阶是由汉白玉做成的,滑得很。眼前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就是太和殿,又叫“金銮殿”。太和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大型的皇室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大家都看到了吧,太和殿的装饰极尽奢华。看,整座宫殿其上为重檐庑殿顶,檐角安放十个神兽,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前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至于仙鹤嘛——大家说说,它又象征什么?对,象征着长寿,“松鹤延年”嘛!那香亭呢?它又有什么含义呢?对了,香亭就是寓意江山稳固,可见这皇家的东西真是处处讲究。朋友们,这金光闪闪的太和殿是不是亮瞎了你的眼?皇家真是有权有钱就可任性啊!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呢!

……

有人说,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果真没错。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游览就快结束了,能为您服务,我深感荣幸,相信大家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故宫,一定也颇有收获吧!其实,在我国北京,还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和景区,希望您以后有机会再到北京来游玩,也希望您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指导教师 傅桔红)

导游词创作方法探讨 篇6

【关键词】 导游词;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道祖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导游曰:人可人,非常人;言可言,非常言。值得称道的导游,非庸常之人;值得称道的导游词,非庸常之词。侠士行走江湖,定有必杀技;导游行走江湖,定有必胜技。而导游的必胜技,其实就是个性化能吸引住游客的精彩导游词。导游词有文采,导游讲解才能有神采,导游人员才能有风采,因此,导游词创作对于导游从业人员至关重要。千篇一律的导游词只能使得导游词成为讲解的机器,类似景区语音导览器,是无生命的。只有导游人员有声有神有异的导游讲解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精彩个性的导游词便是根本。所以应该掌握一定的导游词创作方法和原则。

导游人员的讲解素质、讲解能力,是导游各项素质中的核心能力。其中,导游词就像演员的脚本。脚本为演员提供了表演的广阔天地;而导游词则为导游员提供了导游讲解挥洒自如的广阔平台。导游人员必须具有对导游词的创作能力。创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开发程度的评价,对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导游词呢?首先,创作导游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创作导游词的原则

1、个性原则

创作导游词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优秀的导游词应该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景而异。只有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才能称得上是个性化的导游词。个性原则不仅仅是指导游的个性化,还要考虑游客的个性化。虽然导游每次面对的游客不一样,但千篇一律的重复一样的导游词也会是非常无趣和乏味的。如果天下游客八方来,导游只做本家一道菜,甚至只有统一配方的“方便面”,又怎能让游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呢?

所以导游在创作导游词时不应对素材生吞活剥,要经过提炼加工才能成为彰显自己特点个性的导游词。比如同样一块食材,不同的厨师就可以做出口味各异的菜肴来。同样一个素材,不同的导游会有不同的演绎,这样才能避免雷同和单调,才能使旅游文化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对于一个高明的导游,就应该具备创作个性化导游词的能力。

2、创新原则

就是要求所选主题有新内容、新见解、新材料、新角度。我们所要描写的景观,不论是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都有悠久的历史,一般都有着大量的口头流传的故事或丰富的文学材料。尤其重要的是,要努力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客观世界的对象,或前人虽已有涉猎但尚未充分表现的东西,从而获得新意,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推陈出新”。

3、整体原则

任何一个优秀的景观,不论是自然风光或是名胜古迹,都有其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往往是众多景点中最具有特色的珍品。但是,它之所以优秀,决不是孤立的,一定具有其“众星捧月”的原因。因此,在编写导游词时,不能“就寺论寺”、“就景写景”,孤零零地描述单个的景点,这不但显得单调浮浅,而且也失去由此及彼、以重点带一般的整体性。

二、创作导游词的方法

创作导游词如同完成作文一般要力求达到“扣人心弦、悦耳愉心、入耳入心、震颤心弦”,能拨动你的神经、搅动你的大脑。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导游词创作时也需恰当的运用适合的方法。

1、三段式法

三段式的方法又称为“总分总”的方法。也就是先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浓缩提炼的总结作为开头;然后再针对主题内容分别有层次的论述;最后再进行总结升华。例如我们在讲香港时先就交代了香港是亚太地区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购物中心、美食中心。这句话既是总起句,也是全文中心。接下来将从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购物中心、美食中心五个方面分别讲解,最后再总结回扣第一段的总结句。

2、主题词法

主题是导游词的核心、灵魂和统帅,导游词的写作也要重视主题的确立和提炼。通过一篇导游词的讲解,要向旅游者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意图,要激发旅游者什么样的情感、认识和评价,从而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主题决定一篇导游词的价值,也可以说是决定一个景观价值的重要因素。导游词是作者对一个景物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评价,也是作者的政治理想、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的表现。导游词的主题也有深浅、新旧、正误之别,从而决定了一篇导游词本身的价值,更加重要的是影响了一个景物的价值。

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提炼。一个景点往往已存在着大量的资料。它们往往是分散的、互相矛盾的、真实的或虚构的、高雅的或庸俗的。总之,可以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两大类。我们不能把这些材料原封不动地都写进导游词中去,一定要进行取舍提炼,这就是所谓的“去伪存真”、“去芜取精”的过程。根据是什么?只有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进行提炼和取舍。唯有主题才能使杂乱无章的材料变成典型的、富有生命的、互相联系的、表现景观特色的有机整体,成为一篇优秀的导游词。例如:当我们在讲解某位名人的童年生活时,我们可以总结提炼主题词为“童真、童趣、童心”。

3、“1+N”法

围绕1个或几个关键词、字引发的深思;围绕一个中心东拉西扯、旁征博引,扯得可以很远,但绕了一圈甚至上月球遨游了一圈后还得落地,还得重新回到中心主题上来,会给游客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或许时光倒流或许时光前进,但最后还是得回到当下回到现在,现实世界,让游客感觉获益良多、不虚此行,甚至有些眩晕感,搅动游客大脑神经的作用达到了,让游客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总而言之,产生佩服甚至崇拜导游的情绪,证明你的导游词是成功的。例如:面对一尊具有历史沉淀的石碑时,我们可以提炼为“一人、一碑”,让我们从这尊石碑中看到一个人,从而展开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回顾。

总之,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导游词创作时要多看、多问、多想。写历史要有不同的切入点;写自然要有四时、四季的时空感,要适时掺进自己观察得来的人生感悟。每篇导游词要有不同于他人的闪光点,不能照搬各类书刊的大段描述,要善于运用恰当合适的方法编织自己的故事情节,做到声情并茂,与时俱进,“老段子新唱词”方能取胜。最终达到精神的洗礼、听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的效果,让人们不禁感叹:哦,原来这里可以这样讲;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导游身份的历史变迁 篇7

关键词:导游;身份;历史变迁

导游这个职业古已有之。人类诞生之初起,为了生存需要四处奔波以获得食物和安全。虽然那时人们的目的不是旅游,但正是因为四处奔波有了探路者和带路的向导出现。这些可以称为是早期的导游。到了古罗马帝国时期,旅游活动规模空前。希腊神话、奥林匹克运动及其他庆典活动和历史遗迹使得人们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希腊也因此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中产阶级也加入到了旅游大军中。这使得古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其特点之一就是导游人员的大量涌现。” 现代意义上的导游先驱是英国的托马斯·库克。他于1841年组织团队去了英格兰参加禁酒大会,在随后的几年他又组织人去了巴黎以及开创了首次的欧洲旅行。在这些旅游活动中他扮演的是现代旅游中的导游和领队的角色,因此他被称为现代导游的创始人。

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引导旅游者参观游览,组织、协调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奇、求乐”愿望的旅游服务工作,即引导游览活动的导游服务;二是指旅游者在旅行游览活动中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的导游人员。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12年底,导游管理系统内登记的导游员共有711883名。目前导游按职业性质可以分为兼职、专职和自由职业导游人员。专职导游人员是在一定时期内以导游工作为其主要职业的人,一般为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不可以随便接别家的活儿。兼职导游就是以业余时间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据导服公司统计目前在册的兼职导游来自各行各业:高校学生、教师、护士、医生、城管队员、民航机场工作人员、外贸公司保险公司职员等等。对于他们来说带团赚钱也许是其次,大部分的人是渴望在轻松游历之余认识新的朋友,追寻自我的充实和提高。自由职业导游是以导游为主要职业但不受雇于固定的旅行社,属于自由人,可以与多家旅行社联系,带不同的团,没有固定工资,收入不稳定。在中国导游行业以兼职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因为这样自由。旅行社给专职导游的固定工资从全国来看是300——1000元不等。即使是在旅游业特别发达的城市,导游的基本工资很少有超过1000元的。所以很多人不会为了几百块钱而受旅行社的约束和限制。

一、古代向导人员

由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等文明古国生产力水平较高,最早迈进文明社会,获得了旅游活动产生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基础,所以这些国家最早出现了旅游活动。古埃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非生产性地祭祀和拜谒旅游活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活动的举办促使了世界上最早的群众性旅游活动的出现。古罗马各种形式的人群流动,形成了早期的游客。

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奴隶主不再满足生活起居上的享乐,而开始了以巡视、巡游为名义的享乐旅行。旅行中其臣仆除随时侍奉外,实际上也起着旅行向导的作用。此外我国古代有“向导”的称谓,是古代军队中的专有名词,是指为军队引路的人。《孙子兵法》中有“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之语,后来向导泛指带路之人。 在封建社会,随着经济和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其中对导游发展影响较大的规模化旅游活动主要有帝王巡游、公务行游、文士漫游、宗教朝觐和平民郊游五种。 那时熟悉当地的僧侣、马夫、客栈老板、店小二等充当着向导的角色。他们不仅引路还介绍沿途的名胜景点和当地的风俗民情。但当时旅游毕竟还是小部分人的活动,向导们只是接受客人赏赐的“盘缠”和“酒钱”,他们不能以此为生也就没有形成导游队伍。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通都大邑、交通要道、名胜古迹处,游人很多,有人专事导游这一行,并以此为生。到了唐朝,不但有了专业导游,还出现了印制的导游图,称为“图经”或“地经”。 。

二、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干部

1923年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同仁的支持下,在该银行下创设了旅游部。1927年旅游部从银行中独立出来成为我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随后各种旅行团、旅游协会、旅游服务社等旅游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屹立在中国大地上。同时也诞生了我国第一批专业的导游人员。

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导游队伍逐渐形成,规模约有两三百人,近十几种语言。此时导游是“高薪”、“政府官员”的代名词,导游的工作只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当时导游可以称得上是社会上比较前卫的职业,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是人们无比向往的职业之一。最初,旅游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屈指可数,他们的身份都是国家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主要的工作内容被概括为:宣传员、调研员、服务员、安全员和翻译员。他们都是从各行各样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作为国家的代表,从事外事活动。他们更像是在完成一项政治任务,而非现代意义的休闲活动。

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翻译导游人员“三过硬”(思想过硬、外语过硬、业务过硬)原则的指导下,他们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到1988年底,全国形成了以中旅、国旅、青旅为主干框架的近1600家旅行社体系,导游人员扩大的25000多人。

三、旅游大潮中所谓的“骗子”

1985年我国旅游经营权利开放,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普通百姓的出游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在一次次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从头到尾的服务者是导游。游客往往是通过一个导游来解读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导游处于中心位置,导游关乎于旅游活动的成败。所以国际旅游界将导游服务称为“旅游业的灵魂”、“旅行社的支柱”。在许多书目中导游是“民间大使”、“民间外交家”、“地方形象代表”、甚至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nlc20230901102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批导游涌入,导游从业人员的质量也开始大打折扣。而且兼职导游数量庞大。这样旅游局和旅行社等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导游谩骂游客、频繁带游客逛商店、收取各种杂费的现象层出不穷。于是国家旅游局进行了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级别划分、出台导游行为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等整顿行为。然而,许多制度和条款的变更尤其是导游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是隶属于旅行社、导游服务中心或导游公司的工作人员,使得导游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种巨大的转变我们从两本关于导游的书中就可以读出来。北野一志于1991年出版的《一个中国导游的自白》讲述了导游从业人员许多的无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美好世界。比如导游与游客的关系十分友好,离别时都还能见到许多人情的味道。在作者当导游那段日子,导游尤其是外语导游的身份挺高的。但是随着导游门槛的降低,大批量的导游涌入了这个行业。加上各种政治制度的调整,导游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于是出现了许多的“导购”、“黑导”。

邬敬民2006年出版的《叫我如何不宰你:一个导游的自白》虽然也掺杂着导游的无可奈何,但着重在讲述导游界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书中这样写道:“如今的旅游市场,充满了欺骗。整个骗局的大部分工作,是由导游来完成的。但设下骗局的,恰恰是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者本身。但是,由于导游工作的特殊性,整个行业的黑锅,几乎由导游一个人来背负着。” 这句话道一语击中了导游的负面影响的原因。例如2011年2月14日辽宁游客在澳门旅游时因导游迟到,没有高举接站牌进而殴打女导游,事后调查却发现并非如游客所说;2011年3月24日三亚多名浙江游客因为乘坐景区内的电瓶车事宜与女导游发生争执,进而殴打女导游,致使其牙齿脱落、多处受伤。”导游被打事件频频发生,而基本上每次的结局就是“一切都是导游的错,吊销导游证永不录用”。媒体的大事渲染报道之后,当事导游员总会在媒体场合公开道歉。

自从所谓种种导游内幕曝光之后,人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导游。虽然很多书和文章中分析了导游吃回扣事出有因:这与导游是无工资、无保险、无保障的“三无人员”密不可分。然而读者与游客们虽然知道了导游的艰辛但同时也知道了“内幕”,在他们出行的过程中总会想到导游又该收回扣了。这样“骗子”、“导购”、“妓女”、“吃青春饭”等等名称都安在了导游头上。游客总会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想着不上导游的当。原本就有了隔阂的导游与游客之间又怎样获得一段愉快的旅游经历?

在国外导游是一个令人羡慕、尊敬的职业,是一种人们表现自我的方式。只有具备一定学历的人才具有这样的资格。欧美发达国家的导游员大部分是自由者,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医疗待遇。较为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也为包括导游在内的自由自由职业者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所以国外从事导游职业的人的生存状况相比与中国来说要好得多。对于他们的负面评价,对于导游职业的关注远远没有中国这样强烈。

面对各界媒体对导游形形色色的评价;面对权力话语中失语的境地;面对游客心中的坑蒙拐骗的形象,导游们自己录制了一首歌曲,希望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让人们了解这样的一群人,看到他们为游客付出的努力:

“迎着朝阳,望着星空。我们的脚印遍迹着城巷。收起疲惫,让我们微笑。每一次经历都让我们更坚强。穿越着古今,声音在城市回荡。指引着人们走进历史的长廊。梦回在前朝,一转眼就到今朝。道不尽五千年华夏的荣耀。我们是导游,城市的窗口。一双脚印遍及着京城。我们是导游,文化的火炬,唱尽中华最灿烂的文明。我们是导游,不轻易放弃。迎着风昂首毅力向前。我们是朋友,大家一起走。相亲相爱是一家人。我也会、你也会、他也会、完成这骄傲的历程。”

四、电子导游仪的兴起—传统语境的丧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种新的导游出现了—电子导游仪。电子导游仪就是运用现代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来的代替原始人工讲解的各种讲解设备。我们常见的有采用数码技术供游客自由选听的“数码按键播放机”,利用视频及网络技术将重要文物做成视频图像和配上解说供参观者观赏的“触摸式视频讲解系统”,在固定景点上使用的、而且最方便管理的投币方式的“电子导游机”。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导游的功能越来越智能化,身份识别、掉队提醒、掉队告警、发车提醒和自动点名等功能也陆续得到发展。

在欧美等国家电子导游仪已经普遍使用,这些年来在我国电子导游仪也得到了快速传播和使用。比起传统的人工导游电子导游储存了大量的信息,会用多种语言,而且减少了传统的支付、配用、组团等环节,小巧玲珑携带方便非常利于游客使用。电子导游仪具备人工导游员所具有的功能同时也具备很多人工导游员所没有的能力,这样人工导游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就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按照民俗学语境理论的分析,电子导游仪是以声音形式固化的文本。它是导游员人缺席,声音的延续。它缺少了导游人的在场,缺少了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减少了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乐趣。它们的出现增加了游客对景区知识的了解但同时会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一点点隔绝和冷漠?

五、结语

导游身份的历史变迁遵循着自然界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古代的向导、改革开放的国家干部、旅游大浪潮中的“骗子”、电子导游仪的转化,哪怕冰冷的机械开始取代了部分热情的人工服务,也不忘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人物,感谢他们为社会带来的一抹靓丽色彩。

参考文献

[1]陈蔚德.《我的导游生活》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徐军.《导游女》昆仑文学丛书.昆仑出版社,1986.

[3]北野一志.《一个中国导游的自白》作家出版社,1991.

[4]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5]熊剑平等.《导游学:理论·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

[6]方海川.《导游原理与务实》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7]邬敬民.《叫我如何不宰你:一个导游的自白》华夏文艺出版社,2006.

[8]刘建平.《导游学研究》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9]刘建平.《导游理论与实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10]曾丽.《我国导游生存现状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

[11]何宇红.《论我国电子导游的兴起及发展优势》消费导刊,2009.

[12]赵湘军,《导游学原理与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吕宛清,《旅游导游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上一篇:二级学院体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农业局度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