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

2024-08-15

云南哈尼族(精选9篇)

云南哈尼族 篇1

近年来,随着云南少数民族多声音乐研究活动持续升温,不少学者将研究视角投向了红河县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并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本文旨在梳理该领域近二十年相关学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特点进行总结。

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始于20世纪末,20世纪末以来的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从李元庆到张兴荣再到白学光、蒋青、游凌涛,呈现出一条学脉清明的学术研究轨迹。1989年李元庆年率出版的专著《哈尼哈吧初探》首次提及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其后,张兴荣的《民间多声复调音乐的奇迹一哈尼族5一8声部复音唱法考察记》成为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的第一篇期刊文献,之后至2007年白学光发表的《解读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以红河具普春村为案例》使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再次发酵,之后10年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以1995年至2015年为限,笔者共搜集到内容以云南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为研究对象的文献11篇,从体裁角度观察,这些文献分别涉及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人介绍2篇,调查报告2篇,音乐形态分析2篇,综合文献2篇,另外,在专著《哈尼哈吧初探》(1)、《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2)涉及哈尼族多声民歌介绍,这些文献构成了本文写作的重要基础。

一、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现状

根据学术特征与发展趋势,近二十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可划分为20世纪末(1995-2005年)、21世纪初(2006-2015年)两个学术分期,20世纪末的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主要以音乐形态研究为主要学术关注点,这一时期文章内容主要为声部、节奏、和声、织体、调式、结构、演唱特征、伴奏等音乐形态分析研究,并对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人文环境作了初步介绍;21世纪初的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相对活跃,呈现出研究文献数量增多、文献类型多样化、研究主体扩大等变化,研究以人文概述、形态分析为主,研究者通过进一步实地考察调研,从多维度视角对哈尼族多声部民歌音乐形态、生存状况、音乐主体作了更全面的介绍,其研究视角凸显出“局内观”与“局外观”的对比。另外,此阶段学术期刊发表频率逐年上升,研究成果展现呈现多元化特点。

总的来说,近二十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主要为“音乐形态”研究和“生存状况”研究,从研究视角来看,着重从“多声部民歌的文化阐释”、“文化孕育多声部民歌”两个视角探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与文化的关系,前者以哈尼族多声复调音乐产生的审美意识为例,相关论文有张兴荣的《民间多声复调音乐的奇迹——哈尼族5一8声部复音唱法考察记》、《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艺术特征》,后者以哈尼族栽秧文化对多声部主题歌“依色舍”产生的影响为例,代表性论文有白学光的《解读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以红河具普春村为案例》。

二、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特点

目前来看,红河哈尼多声部民歌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研究者以“局外”描述为主要书写方式

研究者的书写方式关系到研究者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立场,书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最后一部,用文字、谱例、图片等静态符号展现以动态形式存在的哈尼族多声部民歌,近二十年的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书写”方式主要表现为局内表述、局外描述的特点。

局内表述与局外论述对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影响十分明显。除了像白学光(3)这样具有双重身份的学者,既能以“局内人”身份感性表述,又能从“局外人”角度理性描述,能对研究对象多维度描写;其他文章多数采用“局外”描述的方式书写,描述建立在研究者考察调研、音乐形态分析之上,如张兴荣的《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艺术特征》、蒋青、游凌涛的《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形式与结构特点》,还有少数介于“局内”和“局外”表述的文章,如张兴荣的《民间多声复调音乐的奇迹——哈尼族5一8声部复音唱法考察记》,以“局外人”视角描述了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吾处阿茨》和《苏咪味呢略》的艺术特色,通过采访哈尼民间艺人,以“局内”视角表述了《吾处阿茨》式的多声思维是怎样形成的。

(二)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音乐形态研究

据统计,近二十年关于哈尼族多声部民歌音乐形态研究的成果数量占研究总量一半以上,在调查报告类文献中,也有关于音乐人文的研究,但仅对民歌的起源、地域流传简单作介绍,并没有对音乐的流变情况作更深入的探讨,研究中对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关注较少,导致其研究方法不能与人类学、民俗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理论相呼应。

三、结语

近二十年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形态、音乐人文、传承发展三方面。从研究侧重的角度观察,研究存在侧重点不均衡的特点,在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音乐人文方面研究成果稍显微弱,另外,少量文献针对哈尼多声部民歌传承发展提出了相关性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的行为必定受思想观念影响,我们在分析研究音乐本身的同时,应该将研究视角投向音乐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搞清楚音乐行为背后的思想,及思想形成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作为人类行为一部分的音乐在特定环境中是如何存在的。

注释

1哈尼族在山野劳动与谈情说爱时唱的“阿哧”,演唱方式亦常出现自由和谐的多声状态。载于《哈尼哈吧初探》,昆明:云南民族音出版社,1989.11

2李元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

3白学光:哈尼族,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云南哈尼族 篇2

由于哈尼族多以亲情结寨而居,长期养成了尊老爱幼、扶弱济贫、互助互帮的道德风尚,至今民间还流行着“敬老节”、“祭母节”等民族节日。在与他族的交往中,哈尼族十分讲究礼貌,热情好客。特别有情趣的是他们与傣族之间结成的“牛亲家”。早春时节,热坝河谷地区青草茂盛,气候温和,是傣族耕种早稻的大忙季节,耕牛由傣族“牛亲家”喂养使用。夏秋两季,坝区气候炎热,山区则风和气爽,草木青青,是哈尼族栽种水稻,或迎接收割的好时光,耕牛便由哈尼族喂养使用。入冬又把耕牛赶下坝区避寒。双方世代交往,同舟共济,彼此亲密地互称“牛亲家”。哈尼族在人际交往中,也十分讲究待客的礼节。他们认为客人到家来是 “格朗”(幸福和吉祥)来临的征兆。哈尼族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家有事大家帮,一户有难众人担。“昂交交”是一种换工的互助形式,“巴交交”是轮流借钱用于办喜事或丧事的一种有效办法。“昂罢木”是一家盖房,大家帮忙的传统互助习俗。事事处处表现了哈尼族平和互济的人际关系。

“阿纠纠”,哈尼语意为“调节轮换劳动力”,即在生产的紧要关头,不管哪家缺乏劳动力,一时忙不过来,只要招呼一声,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来帮忙。如此循环互助、调节互帮,以免延误生产时节。这是哈尼族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传统风尚,它有力地调节了劳动力,促成了劳动力的合理利用。“阿纠纠”只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说法,它可以具体分为:才梯纠纠(轮换栽秧)、才底纠纠(轮换打谷子)、阿扎黑纠纠(轮换砍柴)、其纠纠(轮换挖田地)等等一切具体生产活动的轮换。 但不管是哪一种具体生产活动的“阿纠纠”,其宗旨都是团结互相、互相调节劳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阿纠纠”风尚也不断扩大其范围,且不断发展其自身内容。由此出现了“阿高高”(交换劳动力)、“阿安安”(出卖劳动力)、“阿欧欧”(买进劳动力)这些现象。“阿高高”名为“交换劳动力”,其实内容与“阿纠纠”相差无几,只是形式上打破了民族的界限,范围扩大到了村寨外、相识人之间。反映了与当地其他民族融洽的关系。而“阿安安”与“阿欧欧”则是当地哈尼族产生商品意识后才出现的,是哈尼族社会的一大进步。

六月节习俗

六月节,哈尼语叫“苦渣渣”节,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为期三至六天。节日里杀牛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唱歌跳舞,尽情欢乐。有些地方在这天夜里还要在家里点燃松明火把,打去什物。每逢节日到来,哈尼族少不了备有三样菜: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柴花菜。此外还有凉拌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

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除妇女外,全家大小和客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喝水酒、吃美味、唱“哈巴”歌。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内容的“哈巴”:过年,就唱过年的来历;盖房子、就唱房子怎么盖,最先在这里盖房子的老袒公是谁;结婚,哈巴歌手就告诫新郎和新娘应当如何相爱,如何生儿育女。还要教人们年月如何推算、四季如何划分以及农活如何安排等等。

每当节日到来,又是青年人选择对象和充满浪漫色彩的、欢乐而甜蜜的定情日子,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把牢山和蒙乐山装扮得花团锦簇。成千上万的姑娘打着白伞、穿着白裤衩,象洁白娇艳的白杜鹃,飘落在树荫下,忽闪在绿茵里。小伙子们也成群结队,吹着把乌,弹着琴弦,目光在姑娘们的脸上留连着,中意后即离开自己的伙伴跟踪而去。片刻,绿茵中,岩壁下,低沉而委婉的“阿茨”歌声飘起来了,双方开始询问姓名、年龄、家庭、或有关天上地下百科知识的考试,如果合格就在一起,否则就分道扬镳。

“阿茨”有别于“哈巴”情歌,是只适合在山上在这种场合唱的歌。如果是一般询问和“考试”可大声地唱,如是情话,就只凑着对方的耳朵慢慢地说,不能让别人听去了。

祭山习俗

祭山是云南红河哈尼族的民间宗教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属蛇日举行。届时,人人在家备办好羊、酒和米饭等祭品,来到固定地点,祭山仪式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主持人来主持。

祭山时,人们先点上长香,再行叩头之礼,一边口中叨念着“保佑山火不来烧”,祭山的日子里,全寨人都不进行农事生产。据老人们说,祭山的目的在于免除山火以及山火燃烧村寨。

哈尼族是半山半耕的民族,族人基本上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山是他们生存繁衍的地方。哈尼族人认为,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高山具有某种神性,把自然界的山神秘化、人格化,人的病痛、苦乐、粮食的丰歉常与山联系在一起。

云南哈尼族 篇3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中国新疆天山、红河哈尼梯田的评语中写道——

新疆天山具有景观和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完整性,符合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要求。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前不久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新疆天山和申请文化遗产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此次申遗成功的“新疆天山”是指中国境内的东天山,长达1760公里,横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9个地州市,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

拥有全球温带干旱区最为典型完整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新疆天山,历经4年努力,终于成为广袤新疆大地上的首处世界遗产。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天山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专家认为天山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集在一起,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

天山天池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天山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天池湖水系高山融雪汇集而成,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畔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乘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分布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梯田集中连片的核心区域主要有坝达、多依树、老虎嘴3个片区,82个村寨。

我国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崇山峻岭环境中人类生态系统的杰出范例,当地人以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元阳县境内36万多亩梯田主要是由哈尼族人开垦的,这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梯田遍布山山岭岭,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堪称世界一绝。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竹影婆娑,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源。满坡的梯田,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架直上云霄的天梯。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如同披着金色的纱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由当地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开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哈尼梯田呈现森林—村寨—梯田一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农耕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活动均围绕梯田展开。

红河哈尼梯田也被当代人誉为“伟大的大地雕刻”,因天气和水中植物不同更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天时梯田呈蓝色;阴天时呈灰色;早晚呈金黄色。因植物不同会分别呈绿色、红色、黄色等。哈尼梯田是多彩的大地艺术,哈尼族人则被誉为“大地雕刻师”。

据文献记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千百年延绵不绝,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结构、内涵、组成要素和环境千百年来未被根本改变。传统的耕作体系至今还很活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遗产地功能、实践、传统知识得到延续,传统仪式和风俗等也得以传承。

对于申遗,—些专家首先肯定了它的积极意义,认为可以由此唤起大众对身边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感,但同时强调必须切实强化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博导陆建松提出,国内对遗产的保护因为地方意志突出,常常导致专业性的缺位,“保护世界遗产,就应该保留它的原真性。”对于云南哈尼梯田这类“文化景观”的保护,陆建松认为“要特别警惕商业化、人工化的侵蚀”。

云南哈尼族 篇4

1哈尼族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哈尼族体育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 哈尼族体育的萌芽阶段。这是哈尼族先民由于生产和生存的需要, 在自然界猎取食物过程中,为防御野兽的伤害,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逐步创造出的一种本能的体育活动。第二阶段:哈尼族体育的形成阶段。这是哈尼族原始氏族、部落扩大领域战争时期,从本能活动逐步变成有意识的体育活动。第三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与现代体育融合的主要时期,也是哈尼族体育的重要发展时期。现代哈尼族体育的发展阶段,即是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阶段。随着历史的进程,人类的进步,哈尼族体育受现代体育的影响,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逐步融合了,使哈尼族体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成为了现代体育的一部分。

哈尼族体育的历史,哈尼族体育源远流长,它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产生,历尽沧桑、繁衍。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哈尼族的社会,凝聚着哈尼人的智慧,渗透了哈尼人的心血。

在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哈尼族体育文化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得到了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的特别重视, 在发掘民族文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因此哈尼族体育文化才有可能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民族体育的一支奇葩。

2哈尼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载体

2 . 1哈尼族体育与哈尼族宗教活动

哈尼族体育与哈尼族宗教都是哈尼族先民创造的优秀文化,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哈尼族原始宗教的求神、驱鬼、招魂等活动中,有一种人称作“尼玛”有可通阴间神界之本领。在为病人“尼玛里”时,必须选择晚上在病人家中,睡在病人家堂屋地板上边说边唱,通宵进行在哈尼族气功状态下的宗教活动。

相传,“尼玛里”的始祖是古代一位名叫“和由阿求”的女性,专为病人占卜问痛,走阴招魂,带来光明,这种神奇的“尼玛里”活动成为哈尼族先民万物有灵的心理需求成为哈尼族社会——宗教复合体所承袭,并成为哈尼族原始宗教招魂、求神、驱鬼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方式,让万能的“尼玛”在人与神之间搜寻招领人们落散在他乡的灵魂,以求人丁安宁。

传说,“尼玛”的师傅是高功夫、不同于凡人、有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具有威力无比的神灵,是由地神、水神、石神和森林神选派出来的,称为“念摩阿达”。其到一定的时间,到哈尼人间录求适合“尼玛”的女性。“尼玛”一旦选中,“念摩阿达”将“尼玛”交神师培训,教授走阴招魂的奇特功能。

经过锤炼成长起来的“尼玛”,必须坚持每天不懈地练功,5~ 7个夜晚为一周期,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尼玛”自发地仰睡在自己的床上,开始咿咿呀呀唱说不停,与“念摩阿达”尽快心灵感应,将他引入阴间,招领病人的灵魂,有的夜间也还单独在野外说唱,这是因为“尼玛”的灵魂也被“念摩阿达”所控制,同时“尼玛”也进入了一种气功状态,并达到了一定的气功境界,走阴招魂。哈尼族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尼迁迁”,意为“尼玛”自发奔野之时被神灵将灵魂招去。经过多次“尼迁迁”,“尼玛”的灵魂多次离散人体,耗尽功力,身体变得虚弱无力,面黄肌瘦,这时,“尼玛”要经过一周期的练功调养才能逐渐恢复功力和体质。于是万物有灵观念的善良群众经过对“尼玛”血与火的洗礼才完全确信这一女性具备了“尼玛里”的特异功能,应受到“念摩阿达”的保佑和哈尼人民的敬重。在哈尼族漫长的阶级社会里,由于世道暗无天日,人间冷酷无情,灾难深重,苦海茫茫,面对这一切又无计可施,无能为力,只能幻想得拯救,到天国去享受来世的幸福,希望通过在原始宗教状态下的哈尼族体育气功活动,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永远脱离苦海。这说明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哈尼族的原始宗教活动中得以传承。

2 . 2哈尼族体育与哈尼族民俗活动

在哈尼族地区,无论举行何种民俗活动,大多伴随着哈尼族体育表演,特别是在婚礼和丧葬礼两个民俗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2.2.1哈尼族体育与哈尼族婚俗

哈尼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本民族独有的婚俗。在婚礼上,除了放鞭炮、唱歌、跳舞、摆酒席、喧闹等外,还有别具一格的哈尼族体育相伴于其中,使得整个婚礼妙趣横生,具有浓郁的乡土情趣,更加热烈喜庆。

哈尼族在举行婚礼活动时,出嫁新娘带着一个秀丽端庄的伴娘,泪痕斑斑、依依不舍地告别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男方迎亲人的引路下,上午9时左右从自家门一直走出“寨门”。在走出“寨门”的途中,新娘在众女子的簇拥下,周围的人们有的演练武术,有的摔跤,有的争斗游戏,使整个村寨喜气洋洋,充满着喜庆的气氛。特别有趣的是,当女方亲族长老举行祝歌之际,姑娘伙子成群埋伏在女家大房门外,当男方迎亲领着新娘走出大门的一瞬间,埋伏众人跃身而出,用金竹棍、橄榄果、芋头等物为武器,袭击男方迎亲人, 直到走出“寨门”才停止这场有趣的体育游戏。其规则上男方迎亲人只可躲闪,往前奔跑,但不准后退和还击。此外要求众人袭击时轻打,不能伤害迎亲者。当男方迎亲人将新娘和伴娘引出寨门,此时,新郎率领本村里一群青少年儿童,早已在半路上等候,见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来到等候地点,立即点燃三把松明火把,分别放在山路的上、中、下三个方位。同时,在山路上、下两侧分别插上两根带叶的新鲜金竹竿,两跟竹竿之间横拉一条白线,新娘过来,跨越火把,扯断白线,始为新郎的人,新娘被接到新郎家进行婚礼仪式。此时,参加婚礼的人们在新郎大门外及寨门放鞭炮、弹三弦、吹木叶、载歌载舞,同时进行打秋千、打铜炮枪、摔跤、武术等体育活动, 以表示热烈庆贺和美好的祝福,增强婚礼的气氛。这种传统的风俗仪式,至今仍在一部分哈尼族支系中盛行。

2.2.2哈尼族体育与哈尼族丧葬礼俗

在哈尼族地区,人死后,要请武术摔跤能手前来跳尸。此外,哈尼族很讲究选择坟山。因为它关系到死者全家、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吉祥安康,也关系到全村寨各户人家的幸福。坟地主要选择在一座离村寨不远而又看不到见村寨并朝阳的山梁上作为同宗的公共坟山并禁止扩大墓地,认为墓地是鬼住地,扩大了墓地就等于扩大了鬼魂的住地,于人不利。一般来说,除有胞胎、服毒、上吊、烧死、摔死、淹死、雷电击死、猛兽咬死、树木山石压死以及丧命于刀枪者之外,死者都要送到同宗的公共坟山埋葬。选坟墓一般不看风水。其方法是送葬的头一天清晨死者的长子在其舅舅、叔叔的带领下到同宗公共坟山(如死者没有长子,可请死者儿女的舅舅、叔叔及可靠的亲属代替),死者的长子两手持着一个新鲜光滑、美观的鸡蛋放在胸前,自然站立在坟山上,先遥望天空及空旷的野外,然后使目光逐渐收入视鼻尖,又过渡到下眼皮,轻轻地闭上双目,全身放松、调身、调心、调意,达到心静,气沉丹田,气功的高层境地。哈尼人认为,通过本家族遗传密码基因作为媒介传递给死者,生者通过心灵感应,选择喜欢墓葬位置。这时,长子会产生一种很强的灵感,进入一种气功状态,产生自发动功,不由自主地走到认为是坟墓最佳位置的地方,双膝跪下,双手仍然持鸡蛋于胸前,闭目养神,默默地对死者倾诉心中的悲伤和对死者的怀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最后意念将丹田之气导引到双手手指,力达鸡蛋,没有任何预摆动作,保持胸的高度,如鸡蛋破碎面积很大说明这是死者和选坟墓者的共同愿望,认为是丧葬死者坟墓的最佳风水位置。如果鸡蛋抛掷下没有破或破碎面积很小,说明死者不愿选此为坟墓,就得重新找坟墓,直到鸡蛋抛掷破碎面积很大为止。要想使选坟墓者心神合一,达到最佳效果,抛掷鸡蛋者必须要与哈尼族体育气功方法密切配合。

坟墓选定之后,在第二天举行丧葬活动时,表演武术、摔跤的人们走在丧葬队伍的前面,作为龙头,在铓鼓、鞭炮、铜炮枪声中, 有的拳打脚踢施展着哈尼拳的各种招法,有的挥刀舞棍,有的手持三尖叉、流星锤、匕首、链铗、枪等哈尼族武术的兵器,有的相互扛摔,巧妙地应用哈尼族摔跤的各种技能,个个武艺精湛,身手不凡, 威风凛凛。这些哈尼族体育的活动,其目的是在丧葬礼俗中起到开路、驱鬼、驱神,让死者平安地走到祖先身边。

3哈尼族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3 . 1哈尼族体育的现状与发展

哈尼族体育与其他少数民族体育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历经了骤风暴雨的考验,时兴时衰,加上哈尼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 汉文史籍文献中有关哈尼族历史的记载又甚少,尤其是对哈尼族体育原始文化形态形成的记载更少,因而哈尼族体育少有成文的记载流传。

在旧中国,人们对少数民族体育的认识不足,并得不到重视, 哈尼族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只是一年一度的各种节日庆典、祭祀等活动中才开展哈尼族体育文化活动,从而严重地制约了它的发展,使哈尼族体育事业自生自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把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繁荣,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将民族体育事业作为民族工作的一部分,体育工作作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 哈尼族体育人才如云,其声誉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受到世人重视。从此,哈尼族体育不但冲出了神密的哀牢山,并以独树一帜的风貌展现于世人面前,登上了大雅之堂。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民族文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在继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广大体育工作者和热心者的支持下,近几年来,对哈尼族体育进行了科学的系统分类,已经挖掘出游戏体育、民间体育、竞技体育三大类,共近百种单项体育运动项目。它们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存在,其特征及其娱乐价值功能大体是一致的。目前,对哈尼族的体育项目还在继续挖掘、整理之中。

3 . 2正确处理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冲突

哈尼族体育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其运动形式主要以大众体育为主,只有少部分内容经过演变改革成为世界及我国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即摔跤、武术、射弩、射弓箭、打秋千、打陀螺、铓鼓刀等项目。如果在哈尼族地区以普及大众体育为主的根本。我们应该力求建立哈尼族体育的模式,在普及、继承的基础上改革提高,在发展与现代体育融合的同时,又不失本民族体育的风格特点。不然,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就会产生冲突,影响哈尼族体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体育在哈尼族地区的开展。如果在哈尼族地区,要使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就必须充分尊重哈尼族人民群众的愿望,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风俗习惯以有及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加强正确的引导,不可强制,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以行政命令加以强迫,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提高哈尼族体育并与现代体育融合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其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为本民族喜闻乐见。因此,在强调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之时,要特别注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体育的优秀传统,那种固步自封的观点或反传统的观念都是不利于本民族体育发展的。要充分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没有继承就很难从深度发展, 但如果只强调发展,忽视继承就会走弯路,就会严重阻碍哈尼族体育的发展,使现代体育与哈尼族体育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使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哈尼族体育只有通过改革, 并与现代体育融合,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保留其精华,才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哈尼族体育,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造福于人类。

3 . 3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的轨迹

20世纪90年代地球的空间距离缩短了,人们的距离靠拢了,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哈尼族体育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也与现代体育融合了。

3.3.1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向身心健康发展

原始时期的哈尼族体育,其目的只是为了生产、生存等,并带有宗教色彩,没有真正地意识到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有利,而现代体育承担了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责任。因此,哈尼族体育文化由于受其影响,哈尼族地区人民群众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进行体育活动,而且已逐步意识到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于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整个哈尼族体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3.3.2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增强了哈尼人体育竞争的意识

在初始,粗糙、低级的哈尼族体育本能的萌芽阶段,人们的竞争意识是比较淡薄的。人类学家记录证明:“社会形态越低级,人们的竞争观念越差。”这一点,表现在哈尼族体育上也如此。

现代社会离不开竞争。竞争是现代体育的灵魂,竞技活动的社会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化活动难以比拟的。为什么众多的哈尼族体育健儿在世界及省、市、县体育比赛中的均获取了金牌,究其原因主要是哈尼族地区,哈尼族最原始最古朴的大众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并发展成为了今天的既具有哈尼族传统体育特点,又具有现代体育模式的哈尼族体育。

3.3.3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促进了哈尼族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在哈尼族原始的体育活动中,有些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本身也是生产、生活、舞蹈等的技能。长期以来,哈尼族体育的研究尚处在一个十分肤浅、稚嫩的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影响,哈尼族体育项目从原始的生产、生活、舞蹈等技能中逐渐转变为个性鲜明的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独具特点的体育模式,特别是一些哈尼族体育单项,如武术,原仅仅是在节庆、宗教等活动时进行演练,动作简单、古朴,而今天在现代体育的影响和融合下,哈尼族武术在继承保留原传统动作的基础上, 增加了动作难度,并适于竞赛的技能规则,确定了器械,使哈尼族武术更加科学、系统、规范、完善,突出了哈尼族武术的特点。

在即将迈向21世纪之际,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现代体育结合本国的国情,拟定了两个计划。一是《全民健身计划》,二是《奥运争光计划》,这两个计划的制定实施,都离不开科学。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不论这两个计划的目标如何宏伟,如何引人入胜,都不可能取得持续的扎扎实实的成果。为了实施这两个计划,我们必须大力培养体育人才。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涌现出了一批批体育文化的教授、专家、学者,他们与广大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仅建立了现代哈尼族体育文化模式,而且从健身、竞技、娱乐、民俗、政治、经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位、多功能方面发展,使哈尼族体育展示出了特有魅力。

3.3.4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振奋了民族精神,弘扬了民族文化

在哈尼族地区,哈尼人的意识形态里,对哈尼族体育文化看法没有站在较高的角度,从宏观去认识,探讨其实质,而只是从微观现象去了解认识哈尼族体育文化,认为哈尼族体育只不过是用来强健体质、竞技比赛、娱乐观赏。而现代体育是以唤醒、激越、振奋民族意识,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形象为目的。哈尼族体育通过与现代体育融合,认为哈尼族体育不仅仅是以强健体质、竞技比赛、娱乐观赏为主要目的,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尼族体育表现出本民族求生存的能力、拼搏的精神,震撼民族心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倡导新的道德观念,使每一个哈尼人都能享受到归属于它的荣誉感和作为哈尼人的义务感。

3.3.5哈尼族体育与现代体育融合,扩展了哈尼人开放的视野

长期以来,哈尼族地区由于受固守传统的道德观念的影响,对本民族体育文化以及现代体育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 哈尼族体育一直处在封闭状态。

“和平、进步、团结、友谊”是人类赋予体育的理想,“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是我国对体育工作者及体育健儿激励奋进的口号。现代体育是一个开放系统,若失去对外联系就会丧失生命力。哈尼族体育就是在现代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吸收现代体育之精华,继承哈尼族优秀、独特的为世界瞩目的现代的哈尼族体育。

4结语

哈尼族先民在迁徙与生产生活中,随着生产生活、宗教祭祀、迁徙生存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并在哈尼族宗教活动、节日庆典、婚恋习俗中得以传承。任何一种文化要长久发展,就要在传承中发展,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不断融入其他优秀文化的精髓在里面,在不断发展中进行有效合理和科学化的创新。实践证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只有在不失本民族体育的风格特点深度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在并与现代体育融合,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保留其精华,才能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具有哈尼族民族特色的现代哈尼族体育,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造福于人类。

摘要: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保存下来的文化财富。其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本文从云南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入手,从宏观上对我国少数民旅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利用传承与创新的辨证发展思路对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使其在传承中既要融合创新,又要在创新中保留其原始的传统习俗文化,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得以发展,应充分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没有传承与创新就很难从深度发展,但如果只强调创新,忽视传承,就会严重阻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与现代体育发生冲突。希望通过对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分析,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创新起到良好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哈尼族的节日习俗礼仪 篇5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1、苦扎扎节: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苦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2、十月年: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3、喝新谷酒: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祭山习俗

祭山是云南红河哈尼族的民间宗教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属蛇日举行。届时,人人在家备办好羊、酒和米饭等祭品,来到固定地点,祭山仪式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主持人来主持。

祭山时,人们先点上长香,再行叩头之礼,一边口中叨念着“保佑山火不来烧”,祭山的日子里,全寨人都不进行农事生产。据老人们说,祭山的目的在于免除山火以及山火燃烧村寨。

哈尼族是半山半耕的民族,族人基本上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山是他们生存繁衍的地方。哈尼族人认为,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高山具有某种神性,把自然界的山神秘化、人格化,人的病痛、苦乐、粮食的丰歉常与山联系在一起。

哈尼人认为有些山是被一定的神灵司管着,如果得罪了山上的神灵,轻则可使人们的庄稼颗粒无收,重则能危及人的生命,所以哈尼族崇拜某座高山,就是崇拜司管这座山的神灵,居住在山周围的人们都要定期杀牲祭祀,祈求山神不要施威发怒,而要赐福于人们,祭山的传统就是这样慢慢发展延续至今的。

龙笆节习俗

龙笆节是云南省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中旬由寨里的“龙笆头”择具体日期举行。过这个节日的目的就是告知人们,从此时起已经进人了农忙时期。

龙笆节期间全寨的人一起动手,在寨子四周插上龙笆。龙笆的起点安放一个由“龙笆头”亲手制作的大龙头和一对木头人,大龙头安放在门头上,木头人安放在门里的土坎上。

卧龙表示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一对木头人则是警告所有的青年,从此时起不准再走村串寨谈恋爱。节日里,村寨里充满了庄重而愉快的气氛,男女老少都手持一件木制的“工艺品”。壮汉举起火铣对空鸣放,以示吉祥。姑娘们也在暗暗地物色着自己的终身伴侣。主妇们纷纷端出各自备好的白酒,众人边跳边饮。

节日里,外族人是不准进寨的,否则丰收的年景就会被冲掉,并给全寨带来灾难。节日一过,全寨人便在龙笆头的带领下,开始去田间耕作。从此,除有要事外,所有人在大忙期间不能随便外出。

云南哈尼族 篇6

我们考察小组于2015 年11 月16 日在林燕宁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的金平县对其周边包括铜厂乡、者米乡、阿得博乡、南科乡 ( 由于道路湿滑没能前往) 、那发乡、金平县城在内的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学习。这里对当地哈尼服饰作简要介绍。学习过程中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支系, 同支系不同区域的哈尼服饰样式、色彩、图案纹饰各具特色, 相同的是哈尼族人民不论支系、不论区域同样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哈尼服饰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山地环境, 梯田耕作的生活使得他们的服饰演变的更适宜于他们在山间劳作, 哈尼服饰纹样的形成不少同样受梯田文化的启发。

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 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 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 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 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 制作工艺精湛, 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每个图案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和想到的, 是一个深奥而难以破译的密码。我们只有把目光回眸到远古时代, 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1 不同地区哈尼服饰的基本纹样形式及特征

红河州金平县周边乡哈尼族基本服色主要为红褐色、褐色、藏青色、黑色等, 哈尼族妇女个个都会刺绣挑花, 在领口、衣襟、袖口、裤边都要用各色彩线绣上纹样。

1. 1 纹样的分类。铜厂乡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蕨形纹、菱形纹、犬齿纹、回字纹、猫头鹰眼纹等; 者米乡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犬齿纹、条纹、方形纹、三角形纹、植物纹样等; 阿得博乡哈尼服饰主要纹样:方形纹、三角形纹、条纹、八角花纹、蝴蝶纹、犬齿纹、水车花纹、回字纹、福字纹等; 那发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条纹、犬齿纹、水车花纹、方形纹、格纹等; 金平哈尼服饰主要纹样: 条纹、犬齿纹、水车花纹、格纹等; 哈尼族各支系服饰图案纹样饰在领口、衣襟、袖口裤边上。这些纹样基本可分为: 山水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

山水纹样: 山形、波浪形、波纹形、水纹形、田地形等; 植物纹样: 蕨形、八角花形、五角花形、四角花形、花生形等; 动物纹样: 犬齿纹、鸟形、兽形等; 几何纹样: 三角形、五角纹、方形、菱形、回字形、凹字形、格子纹、心形、条纹等。

1. 2 纹样的寓意。哈尼族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 历代哈尼妇女将哈尼人迁徙的历史、生活的环境缝绣在服饰纹样中, 代代传承并不断创新丰富。自然山水纹样和几何纹样中, 有哈尼祖先生活环境的记忆和现在生活环境的反映, 又有对迁徙历史的记录。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来自哈尼人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这些动植物纹样在哈尼山寨随处可见, 和哈尼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赶街调查中发现, 在很多支系服饰上都看得到的蕨形, 是哈尼山寨所处地理环境下, 适宜生长的野生植物, 每到初春蕨菜的嫩芽卷曲着拱出地面, 这种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卷曲姿态, 被哈尼妇女用五色彩线, 广泛绣制在服装的袖口和裤管上, 成为服装上美丽的装饰。八角、花生是哈尼地区主要的经济植物, 八角是哈尼人主要对的食物调料、种植于房前屋后。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美好形态, 哈尼妇女将其归纳、抽象后绣制成八角花、花生花等服饰上常用的纹饰, 代代相传。哈尼服饰纹样传承至今, 同时也在根据现代生活的内容不断发展和创新, 如双喜花等反映现代生活的纹样。

2 哈尼服饰样式特征

哈尼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土布作衣料, 从纺织、染色、制作、挑绣、贴布绣均为手工制作而成, 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哈尼母亲亲手为女儿制作嫁衣, 一针一线饱含对女儿的爱护与祝福。金平县附近哈尼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 以黑布裹头。妇女着装因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铜厂乡哈尼妇女多着红褐色无领右长袖上衣外罩右衽无领小褂, 穿及膝短裤系绑腿, 腰间系后围腰, 有的衣着还佩戴有云肩, 头戴有基座固定的包头巾, 衣袖、褂子领口斜至右衽的边沿及下摆处、腰侧、后背和裤脚皆有装饰纹样, 衣服或多或少有银泡的装饰, 有的脖颈侧挂银链装饰。有的哈尼妇女头饰相当精美, 装饰各色彩线, 毛线编发, 整齐而有序; 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 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一般喜欢带耳环和耳坠。者米乡哈尼妇女衣着多为藏青色, 内着无领长袖, 外穿无袖右衽褂子, 内搭颜色为稍浅些蓝色, 下着长裤, 腰间系垫片遮住盆骨部位, 衣服边缘、袖子、裤管均有装饰纹样, 或为同色系线条、或镶嵌布条、或装饰花边, 头饰仍有基座; 阿得博的哈尼妇女着长袖长裤, 系围腰、外穿坎肩、其上衣下摆前后片中间呈尖形, 其装饰可简单可复杂, 简单的线条装饰, 边沿的水车花纹装饰, 或节日里有银饰装饰的衣服, 以红褐色、褐色较为多见, 装饰配色大胆, 装饰色里以蓝色最为她们喜爱, 跟这里常见的碧蓝色的天空有很大联系。红色、绿色最为点缀色出现, 极为和谐。节日服装妇女们佩戴银饰来彰显她们的富有。犬齿纹、菱形纹的运用和谐而有节奏感。赶街过程中当地人告诉我们妇女是否已经结婚在服饰上有明显的区别等等。

3 哈尼服饰的文化涵养

云南哈尼族 篇7

关键词:农户收入,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影响因素,西南边疆民族自治地区

一、引言

目前, 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2007年云南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597万人, 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13.8%。云南民族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扶贫开发的重点在民族地区。2007年78个民族自治地方 (县)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27.3万人、低收入人口213.4万人, 分别占全省的64.8%和53.3%。因此, 增加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证研究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 对于宏观层面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对于微观层面的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板数据 (paneldata) 是指对不同时刻的截面个体进行连续观测所得到的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由于这类数据有着独特的优点, 可以整合更多的信息, 所以面板数据模型已在计量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 整合数据在截面和时序上的特征, 以便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 得出合理的分析和推断。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一)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统计局2006至2009年调查的农户家庭层面的数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统计局的农户调查覆盖全州13个县市、295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抽样调查10户或15户, 总样本数量3000户。

(二) 农户收入的统计描述

1、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水平低, 来源单一。2009年农户人均纯收入为3047元, 与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70元之间依然有不少差距。而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可见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不仅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 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见图1) 。

从收入来源看, 农户收入的82%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 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家庭经营收入中, 90%来源于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

2、农户收入受地理环境影响大。据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居住在平原的民族村农户收入最高 (4168.20元/人) , 丘陵次之 (3199.83元/人) , 山区最低 (2656.85元/人) ;民族村农户收入随距县城距离的远近呈递减趋势。

3、近年来收入增长速度快。图1显示, 4年来农户人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 农户收入的快速增长归因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三) 变量定义

研究中涉及变量的描述见表1。

三、模型构建

基于我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截面单元多 (12000个) 而时期短 (4年) 的特点, 我们选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个体衡量αi代表截面单元的个体特征, 反映模型中体现的个体差异;N为截面单元总数;T是时期总数。随机扰动项μit相互独立, 且满足零均值, 同方差。个体时期变量μit代表模型中体现随截面与时期同时变化的因素的影响。

Mincer (明瑟, 1974) 收入函数是研究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重要依据, 我们再结合李兴绪 (2010) 以及万广华 (2004) 对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建立收入函数:

模型 (2) 即一个变截距模型, 我们在估计时将其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的似然比检验, 该检验假设固定效应是多余的, 从表2结果中看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即引入固定效应是合适的 (见表2) 。

四、模型分析及实证结果

表3给出了模型 (2) 的估计结果, 我们应用截面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 (Cross-sectionWeights (GLS) ) 对各个回归系数进行估计。从结果中可以看到, 调整后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88, 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 DW检验值为2.61, 我们有理由认为残差无序列相关。整体上说, 该模型效果不错。

第一, 物质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从回归系数上看, 生产性固定资产、人均耕地面积和是否有生产经营投资的系数为正, 且都具有统计显著性, 这说明物质资本对农户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说明边疆民族地区农户其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资本。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每增加1%, 农户收入将增加0.015%。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一亩, 收入增加0.017%。在家庭经营中有投资的农户比没有投资的农户人均收入高出0.03%。

第二, 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农户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收入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农户的劳动力受教育的回报率只有0.01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人数及劳动力是否受过培训的系数为正, 且统计显著, 表明劳动力的多少和劳动力培训对农户的收入提高有正向的显著作用。

第三, 生产经营结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非农就业比的系数为负, 且统计显著。这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户于一般农户所不同的一个特征。一般来说非农就业的收入大于农业收入, 所以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应该能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但西南边疆农户因其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少等方面的特殊性, 这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农户的种植结构和是否兼业对收入有正向的显著效果。

第四, 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 2公里以内的农户人均纯收入比两公里外的农户平均高出0.103%。农户是否属于少数民族则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条:一是资本要素禀赋中生产性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有正向的显著影响。二是种植结构及是否兼业对农户收入有增加效应, 而非农就业对农户的收入有反向的影响。三是居住地于县城的距离对农户的收入有显著影响, 距离县城较近收入相对较高。而是否属于少数民族对收入无显著影响。

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 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各级政府应更多地采用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手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同时引导农户增加投资, 为今后农户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三是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建设, 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缩短农户与市场的距离, 发挥城镇的辐射功能, 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高梦滔, 姚洋.农户收入差距的微观基础: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J].经济研究, 2006 (12) .

[2]、李兴绪, 刘曼丽, 陈贻娟.西南边疆民族村农户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

云南哈尼族 篇8

众所周知, 婴幼儿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也是对各种危险因素最敏感的时期。同时, 婴幼儿发育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 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息息相关。因此, 合理喂养婴幼儿, 提高母乳喂养率, 减少常见病的发生, 是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措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山区多、民族多、贫困人口多, 而金平县和绿春县又为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发展缓慢。因此, 关注这一地区婴幼儿的营养状况, 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城市及农村母乳喂养调查比较多, 但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相对较少, 为了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母乳喂养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 于2011年5月11日到5月22日到此地区对母乳喂养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可能影响的因素做出分析, 为今后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 与婴幼儿生存与发展直接相关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便是育龄妇女健康状况。而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住院分娩有利于系统观察生产过程, 有效预防产后各种突发病症, 降低死亡率, 从而保证产妇安全。本文通过对金平县和绿春县的调查, 探讨影响贫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因素, 以便为提高贫困农村住院分娩率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和绿春县两个地区, 对这两个地区0~2岁婴幼儿 (出生日期为2008年5月1日~2011年4月30日) 进行调查。共调查两个县0~2岁婴幼儿371份, 收回有效问卷360份, 应答率97.04%。

(二)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国际计划拟定的中国项目县基线调查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 对该地区O~2岁婴幼儿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和孕产妇分娩地点等情况以一户一表的形式进行调查。

(三) 统计方法

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期间对调查问卷进行逐一审查;凡未填写的项目按未应答处理, 如是必须填写的项目未填写则废弃。对数据的录入情况进行严格的核查,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给予统一处理。

三、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1.6%, 其中城市为65.5%, 农村为74.4%;混合喂养率为23.0%;并且随家庭经济水平的增加, 母乳喂养率呈下降趋势。[1]调查发现中国城市地区的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地区。因此, 金平县和绿春县的母乳喂养率也应符合上述规律, 高于城市母乳喂养率。

研究假设2.由于金平县和绿春县的地貌断面多为深切割中山地类型, 呈“V”型或“U”型, 底端为河谷平坝, 两侧为高山, 地势高差悬殊十分显著。造成人居分散, 交通条件也较差;加之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 生活方式较为传统, 所以产妇大多会选择在家中进行分娩。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 数据分析

1. O~2岁婴幼儿母乳喂养率 (%) :

由表1可知, 在此次对O~2岁婴幼儿母乳喂养率的调查中有321人选择了母乳喂养, 占总数的89.2%;此外有39人未选择母乳喂养, 占总数的10.8%。结果与假设1相符。

2. 用Logistic回归分析0~2岁婴幼儿出生地点的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 有219名产妇是在家中分娩, 占总数的60.8%;有141名为产妇是医院进行生产, 占总数的39.2%。 (结果见表2)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的出生地点与其从家到医院的路途时间此二变量, 可以得出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的P值为0.649 (P>0.05) , 说明回归模型成立。并可建立如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0.367+0.003χ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婴幼儿的分娩地点与从家到医院的路程时间二者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即产妇从家到医院所需要的时间越久, 其在家分娩的可能性也就随之越高。此结果与假设2相符。 (详细结果见表3和表4)

a.Variable (s) entered on step 1:路途时间.

(二) 影响结果的因素分析

O~2岁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高。调查发现, 金平县和绿春县O~2岁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为89.2%, 高于2011年上半年云南全省的母乳喂养率74.15%和2010年北京市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65%。

在此次调查的360户家庭中, 低保家庭有273户, 占总数的75.8%;家庭平均年支出为12144.78元, 中位值为8000元。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家庭收入仅能勉强糊口, 对于像奶粉等其他的营养品购买的很少, 对于新生儿的喂养只能是采取传统的母乳方式。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 因为月龄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母亲以母乳的方式进行喂养能够完全满足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全部营养。

母乳喂养虽然可给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 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但4个月后母乳供给的营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婴幼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应及时对孩子进行食物种类衔接。调查中发现, 虽然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不低, 但是对于辅食的添加却不科学。大多数人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给婴儿喂白开水和糖水。婴儿2个月或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少量的添加稀饭、面糊。从医学方面来说, 婴儿4个月之前应该以纯母乳 (1) 的喂养方式为主, 过早添加辅食反而不利于孩子对母乳营养成分的吸收, 从而对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三)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低

金平县和绿春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端, 峰峦叠障, 沟壑纵横, 河流深切, 地貌断面多为深切割中山地类型, 呈“V”型或“U”型。底端为河谷平坝, 两侧为高山, 地势高差悬殊十分显著。由于聚居地区特殊的地貌特征, 不仅造成人居分散,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而且交通条件也较差。

绿春县境内的半山区、高山区的道路基本上保证不了一年四季都能通车, 而且道路状况仍是以简便的土路为主。因为道路交通闭塞, 使得当地的农副产品不能很好的外销, 村民致富受阻。不通畅的交通还阻碍了内地的技术资金的流入,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当地资源优势的发挥, 不能很好地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交通俨然成为了制约当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在调查中发现, 当地村民居住分散, 而且临近的两个村之间的道路交通很不方便。往往是几处山头上的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 从村子到县城的道路以简便的土路居多, 雨季时经常发生滑坡堵塞道路。以居住在绿春县的哈尼族为例, 从村子到县城的路很远, 乘坐拖拉机大概需要3~4小时, 步行则大约需要6~7小时。由于路途遥远, 又加上到医院生孩子的费用高, 所以很多产妇不得不选择在家中生小孩。近年来政府施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减免了人们看病的费用, 加上当地政府的积极宣传、倡导, 所以到医院分娩的人数有所增加;由于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 以及经济方面的考虑依然有大部分人选择了在家中分娩。

五、结语

在金平县和绿春县的调查中发现, 当地的母乳喂养率很高, 但是家长对于婴幼儿辅食的添加却不科学, 给小儿过早地添加辅食, 在月龄4个月以内的婴儿并未进行纯母乳喂养。研究证明, 不合理的辅食添加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过剩, 从而造成婴幼儿体格和智力发育的迟缓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2]

造成这种辅食添加不合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社会经济状况、母亲的营养知识、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等社会因素均与喂养和辅食添加有关。经济发达地区, 家庭有能力购买质量比较好的辅食, 看护人受教育程度高, 加上卫生条件良好, 因而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等健康状况相对比较好。而像金平、绿春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 受经济条件制约, 经济文化落后, 以及受当地喂养习惯影响, 辅食单一, 导致婴幼儿营养健康状况低下。另外, 当地的医疗部门要加强婴幼儿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改善婴幼儿营养健康状况, 提高贫困地区儿童身体素质。

最后,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 金平县和绿春县的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不高, 仅为39.2%。未住院分娩的产妇有的是为了省钱, 有的是对住院分娩缺乏认识, 有的是由于距医院远不方便, 甚至发生在送医院途中。国家近几年实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积极鼓励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当地的社保部门应该继续做好新农合的宣传工作, 切实提高贫困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补助, 加强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提高产前检查率, 将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村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母乳喂养的益处及方法[J].中华护理, 2006, 41 (3) :287-288.[1]王立新.母乳喂养的益处及方法[J].中华护理, 2006, 41 (3) :287-288.

云南哈尼族 篇9

2012 年,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启动以后, 我国完成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传统村落摸底调查, 国家层面开始全面重视传统村落保护。 我国不仅掌握了近2 万个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 第一批646 个, 第二批915 个, 第三批994, 共计2555个传统村落将被保护, 其中327 个村落列入2014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 每个将获得300 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

箐口村2015 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对村寨进行新一轮规划。 上世纪90 年代箐口村就由于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倍受注目, 政府开始“ 打造”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少数民族村寨, 以“ 哈尼民俗文化陈列馆”为代表的政府投入新建工程使得村寨的基础设施和景观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是政府部门为主导的乡村“ 风貌运动”, 并没有都像预期那样推动村寨经济的快速发展, 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获得显著提高。 随着传统村落工作的深入, 过去村落建设存在各种弊端, 急需寻求可持续、可实施的规划方法应对传统村落的特殊问题。 因此本文从箐口15年来的开发历史中反思以往规划的得与失, 针对规划制定和实际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1 箐口村发展历程2000 年-2015 年

1.1 箐口村概况

箐口位于哈尼梯田核心保护区, 离游客集散地元阳老县城新街镇只有7 公里, 是进入梯田景区的必经之地。 箐口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哈尼传统文化空间, 例如寨神林、磨秋场、祭祀房、水碓房、水磨房、水碾房、水井、水渠、分水木刻等, 同时展现“ 四素同构”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景观体系, 是体现哈尼梯田的文化遗产价值的典型村寨。 ( 图1)

2000 年元阳政府响应国家政策, 大力发展旅游重点开发箐口、大鱼塘、普高老寨作为首批示范村, 自此对箐口的关注就一直持续。 2001 年箐口被列为民俗文化村;2004年箐口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 年被云南省旅游局列为首批“ 旅游特色村”;2014 年箐口村与阿者科、垭口三个哈尼村寨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1.2 箐口历年建设概况

箐口的开发分为两个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0 年至2008 年, 是元阳县政府在箐口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发展旅游阶段;第二阶段是2008 年, 云南省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和元阳县旅游局共同出资组建“ 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世博集团开始对箐口实行了大范围改造。

2000 年, 元阳县政府制定《 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详细规划》 , 2001 年6 月规划实施投入400多万元的资金建设和改造箐口村的道路和传统蘑菇房, 新建停车场、观景台、寨门、哈尼民俗文化陈列馆、广场等旅游设施以及对原有活动场地进行了整治。在这版规划当中朱良文教授就提出规划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重视当地居民利益和“ 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发展并重。 规划实施以后, 箐口从2001 年10 月开始接待游客收取门票, 2003 年门票收入72580 元, 其中30%分给农户, 平均每户144 元 (包括门票分红94 元和每家卫生维护费50 元) , 对于当年600元的人均收入来说算是不小的收益。 至2005 年时游客量约7 万人次, 门票收入从2001 年的数万元到年收入数十万元的飞速增长, 此后一直稳定维持, 但却没有一直持续下去。[1]

2008 年是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 云南省世博集团有限公司和元阳县旅游局签订了50 年的旅游开发协议, 政府出资33.7%, 世博公司出资66.3%, 组建“ 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协议签订之后, 箐口村的旅游开发经营权转向公司经营, 世博集团开始对箐口实行了大范围地改造。经营权交接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把箐口纳入整个景区游览路线中取消箐口村独立收取门票的资格。

2009 年经营权交接过程中制定实施了发展旅游为主导思想的《 元阳县箐口民族特色旅游生态村详细规划》 , 一些规划实施项目引发了村民反抗的事件, 比如“ 堵路事件”, 村民认为游客给村子带来“ 不干净的东西”于是把新建的通往梯田和寨神林的路用砖混水泥堵起来。后来经过政府部门协调打开了通往梯田的路而通往寨神林的路依旧封闭。 2009 年规划村内箐沟的河道景观, 购置了400 多吨石头布置河道, 但是由于村民不主动维护, 现在这条被装饰的河流基本看不出其效果, 河流旁边甚至堆满了垃圾。[2]部分“ 规划”实施后村民产生了“ 被骗了”不信任感, 致使2015 年课题组编制《 元阳箐口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时实地调研走访时中遇到部分村民的“ 抵触”情绪。 ( 表1)

2 箐口村现状

箐口村作为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 其独特的民居形态、住屋文化以及民风民俗是哈尼文化传统的“ 载体”, 而能够将这些文化、风俗传承保留下来的是居住于此的居民。但从箐口村保护、发展历程来看, 对保护主体“ 人”的保护有所忽略, 最终造成村落空心化、旅游同质化等规划失效的现象。

2.1 村内社会经济概况

根据2015 年现场调查, 全村有农户222 户, 人口1000 人, 全部为哈尼族, 劳动力620 人, 长期或短期外出务工人数为7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0 人, 第三产业人数130 人。 2014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76 万元, 其中种植业收入占43.2%, 畜牧业占33.2%, 林业占4.5%, 渔业2.5%。经济依靠仍是传统梯田种植业经济, 无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占16.6%。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5.1 万元, 占经济总收入的13%。箐口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654 元, 属于土锅寨村委会 ( 包括箐口、黄草岭、大鱼塘、土锅寨、小水井) 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 作为一个从2000 年前开始旅游开发的村寨, 收入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民收入没有获得显著提高。

2.2 村内旅游经营状况

箐口是景区入口的第一个景点, 经过的游客一般会进入箐口参观, 但是普通游客步行参观村寨和拍摄梯田一般不会超过2 个小时停留, 也不会有旅游消费行为。 所以导致箐口村现在每天都有有客来 ( 少的时候10 多人, 多的时候上百人) , 但是村民就是赚不到钱。起初有5 户大理鹤庆人来箐口经商, 主要销售旅游手工艺品。 他们与当地政府签订了长期合同 ( 长达10-15 年) , 有的采取与村民合建方式在村中修起简易的房屋作为店铺, 有的直接租用村民的房屋, 每年向屋主交纳租金。箐口目前有3 家客栈, 无餐饮接待;现有的客栈配置较差, 服务意识也落后;还有两家来自大理鹤庆经营旅游手工艺品的商店依旧营业, 但是生意较差。来自鹤庆的经营者表现出对箐口的旅游发展不太乐观, 打算另找其他出路。

2.3 村寨传统建筑以及空间格局

箐口村目前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约12 栋, 占5%, 而2000 年传统蘑菇房比例高达约60%, 15 年来蘑菇房的减少主要由于年久失修、村民自行拆除重建等。 箐口村的空间肌理, 相比15 年前密集了近两倍, 2000 年分散的民居布局、零星的院落空间、特色巷道已经所剩无几, 目前呈聚合密集型且街巷空间被建筑占用。 ( 图2-图5)

一方面由于村寨人口增长以及保护规定不得占用梯田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上位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增长, 导致用地局限密集发展。 规划的制定要考虑村落人口的发展预测以及环境的承载力, 传统村落肌理的保护不能只考虑保护不考虑发展。 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 早在2000年版的规划就提出把现有民居分三类:风貌较好的茅草顶蘑菇房保存、瓦顶房和砖混房改造。 但是问题出在规划实施, 村民都希望住舒适性较好的砖混新房, 单靠一套“ 保护性”的图纸是不可能阻止村民拆除新建, 需要制定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可实施政策。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良好

自2000 年当地政府出于对哈尼族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视, 箐口村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哈尼传统文化空间, 例如寨神林、磨秋场、祭祀房、水碓房、水磨房、水碾房、水井、水渠、 分水木刻等。 当地人也逐步树立起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还新建了哈尼民俗文化陈列馆和哈尼哈巴传承中心, 对于哈尼文化的传承、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 ( 图6-图8)

3 箐口规划实施结果分析

3.1 规划制定需体现村民利益

笔者就箐口发展问题采访了职能部门管理者, 他表示政府一直很重视箐口的工作, 历年来总计投资了4000 多万元, 但是箐口村民他们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不高, 就连村内卫生都要政府出钱村民才愿意打扫。村民不积极配合工作、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他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村子这些年来受到多项政策照顾, 村民习惯“ 等”政府福利。 对村民的采访表示箐口历年来做了许多规划, 但是“ 好处”没有落到村民头上。 造成的现象是, 比如村里的茅草顶是世博公司申遗的时候加的, 但是只有三家人还保留茅草顶。新建的茅草顶没有以前的好用, 漏雨、老鼠破坏, 村民一般不会主动维护, 因为这是政府要他们加的, 是政府的事情。

箐口村政府主导或外来投资的产业发展方式本身不存在问题, 问题在于村民能否获益得利。 村民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体, 若他们的利益在规划中得不到体现, 规划本身就不被实施主体的承认, 最后只能成为挂在墙壁上的图纸。 在箐口村进行居民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村民最支持的是2001 年实施的 《 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详细规划》 , 因为这一版本规划的实施确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3.2 尊重当地传统文化习俗

箐口有以农耕礼俗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活动, 祭水、祭田和神林的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分水制度、宗教传承制度为代表的传统制度, 以摩批、咪咕为代表的民族宗教领袖等传统文化习俗。 村寨全民信仰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原始宗教, 在多个节日都有祭神、祭祖的活动。 与此相关的祭祀场所为寨神林、水井、磨秋场、祭祀房、寨门、家中的神龛等。

2009 年《 元阳县箐口民族特色旅游生态村详细规划》贸然修建游路进入箐口“ 寨神林”造成的“ 堵路事件”, 是规划不尊重哈尼的文化风俗的后果。 寨神林除了昂玛突 ( 祭龙树节日) 外一般不允许村民进入, 更不要说外来游客, 所以无法实施。 传统村落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规划制定必须顺应当地的文化习俗, 保护修缮历史文化空间, 尊重当地的民俗习惯和宗教礼仪。 顺应风俗习惯的规划, 一方面能得到村民的支持和认同, 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历史文化空间得到保护。

3.3 规划实施管理———落实到管理政策

2001 年实施的 《 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详细规划》 , 箐口村由政府和村民共同组成旅游管理委员会, 管理运营箐口的旅游发展, 使得箐口旅游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而此后的规划都没有成立合作小组, 从而忽略了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性, 导致规划“ 不了了之”。

规划从图纸到落实建设是最重要也是以往规划忽视的环节, 保障规划实施需要政府管理投入以及政策制定。首先是实施小组需要制定实施管理政策, 实施小组的成员组成应该包括村民、政府人员以及外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 成员需相互协作, 受相应法规约束, 其次是规划可实施政策的制定, 具体可以包括村落建设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开发模式, 还可以包括村规民约, 规划实施中对于村民的奖励落实等具体政策。

4 结论

大量类似于箐口村这样, 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传统村落在保护发展规划中还采用以往的规划模式。随着传统村落工作的深入, 过去村落建设存在各种弊端, 急需寻求可持续、可实施的规划方法应对传统村落的特殊问题。 针对箐口15 年开发历史的回顾暴露出的具体问题, 建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应注重以下三点: (1) 规划制定需体现村民利益; (2) 规划制定应顺应当地文化风俗; (3) 规划实施应该制定契合本乡本土的实施政策。

摘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近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 但是随着乡村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不得不通过评价以往规划的效果来反思传统村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元阳县箐口传统村落15年保护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整理以及对村落现状的具体调查, 反思规划失效的原因, 对以后的传统村落规划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规划失效,箐口村,哈尼族村寨

参考文献

[1]朱良文.从箐口村旅游开发谈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J].新建筑, 2006 (04) :4-8.

[2]罗德胤, 孙娜, 霍晓卫.一个哈尼族村寨的建成史——以云南省元阳县全福庄中寨的形成和发展为例[J].住区, 2011 (03) 70-77.

[3]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J].古建园林技术, 2001 (4) :53-55.

[4]唐雪琼, 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 2006 (06) :79-82.

[5]刘馨秋, 王思明,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史, 2015 (04) :99-110.

[6]巴丹, 元阳县箐口村旅游开发利益博弈的人类学分析[D].云南大学, 2013:6.

上一篇:农村社会人情下一篇:绿色建筑设计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