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防护用药

2024-10-15

预防和防护用药(精选3篇)

预防和防护用药 篇1

静脉输注药物是临床上最多用的方法之一, 随之带来不溶性微小物质进入机体的机会增多, 危害引起医疗界的关注。不溶性小物质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已为人们共识, 这些物质来源于血管壁损伤所造成的微小栓子, 穿刺针头的斜面带入静脉 (皮肤或皮下组织) , 环境空气中的粉尘、细菌污染, 针刺瓶塞 (胶塞) 、玻璃安瓿 (玻璃屑) 、化学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无机盐微结晶) , 以及一次性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带有的未塑化的分子微粒。这些物质进入机体, 不能被代谢, 成为人体异物, 有的终身存留, 颗粒越大, 数量越多, 危害越大。我国2000年版药典规定, 静脉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每毫升溶液中含直径10 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粒, 含直径25 μm不得超过2粒, 人体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 μm~12 μm, 当微粒的直径大于毛细血管径时, 毛细血管被堵塞从而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栓和坏死, 静脉炎、热源反应、过敏反应等各种反应, 某些不溶性物质进入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 随血流到达各组织器官, 包绕形成肉芽肿以及结节性硬化, 造成组织器官缺血坏死、功能障碍。静脉用药中为预防和减少不溶性物质进入机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病房、治疗室清洁消毒

减少空气中微粒及微生物对输液的污染是最关键的一环, 每日湿式清扫, 紫外线灯管照射空气清毒, 84消毒液擦拭床头柜、治疗桌, 定期用5%过氧乙酸加热进行空气熏蒸消毒以净化空气。医务人员衣帽整洁, 操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有条件的治疗室配备万级洁净间加有效的层流工作柜或100级净化工作台, 解决空气污染, 减少空气中粉尘及微生物对输液中液体污染。近年来临床所用的密封输液瓶、小剂型液体、塑料袋装液体, 这些均减少了液体的污染。

2 减少联合用药

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 选择合适的溶剂, 充分溶解后加入减少药物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药物微粒, 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的静脉推注药物, 如果药物间产生混浊沉淀, 将会造成不溶性物质进入机体的隐患, 为此, 推注药物前后, 先推注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液以冲净头皮针及管中的药物, 以减少药物间有配伍禁忌的微粒。

3 减少瓶塞微粒

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 应避免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枚针头, 减少瓶塞穿刺次数, 减少瓶塞污染微粒。

4 安瓿的正确锯割与消毒

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应避免用镊子敲开安瓿颈部, 严格按操作规程, 消毒安瓿颈, 消毒砂轮, 切割瓶颈1/4, 用棉签蘸碘伏消毒两次, 将安瓿倾斜45°掰开, 这样可减少玻璃屑对药液的污染。另外安瓿在热封口过程中, 瓶内形成负压, 如切割安瓿的操作方法不规范, 安瓿断裂的瞬间, 瓶内负压把玻璃碎屑吸入药液中。

5 管道冲洗

为减少输液器的微粒污染, 输液时可将最初经管液弃去30 mL~50 mL, 因输液器具的微粒大部分在于最初流出的30 mL药液中, 输液器、注射器选材制作生产严把质量关。

6 提高穿刺成功率

选择合适锐利的小号针头, 适宜的穿刺角度、速度, 减少进针时带入的微粒成分, 减少回针次数, 穿刺失败应更换针头, 避免反复穿刺增加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

7 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凡造成静脉壁损伤, 均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凝血活酶形成, 促进了血栓形成, 临床上常见于静脉反复穿刺输注有刺激性药物, 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应提高穿刺技术, 避免在同一处持续输液, 一处输液不超过48 h, 如局部出现炎症反应, 立即重建静脉通道。

8 静脉回血形成栓塞所致的危害

静脉回血形成栓塞引起输液受阻, 通常采用加压或在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将血凝块送回静脉, 使输液通畅, 然而管内血块送回血液循环后, 将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回血在10 min内凝集的血块尚可在体内部分解聚。回血在30 min内凝集的血块, 则体内解聚不明显, 均明显栓塞肺动脉, 所以在输液时针头内凝集的血块再回输, 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害, 尤其是回血凝集的时间长, 再回输后形成栓塞的机会则更多。

9 采用终末滤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输液器末端滤器更精密, 有效可靠, 在临床护理中, 静脉推药很多, 除要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外, 研制静脉推注滤器, 有效减少静脉推注过程的微粒污染, 加药过滤器的使用和推广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祁方遒, 徐玲.减少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4, 18 (7B) :1228-12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69.

[3]周峥.静脉输液无菌配制的操作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0) :35.

[4]解颖, 李佳斌, 苏若萍.安瓿药物抽吸中的误操作与玻璃微粒污染的关系[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10) :36.

[5]耿艳军, 李巧圣, 杨立丽.两种配制环境下静脉药物不溶性微粒的对比观察[J].护理研究, 2005, 19 (5B) :906.

预防和防护用药 篇2

关键词:剖宫产,感染,预后,抗生素

剖宫产不属于绝对无菌手术,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大量临床验证,目前一致认为无论择期剖宫产或临产后急诊剖宫产均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1,2]。但随着临床大量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3],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给临床带来许多不便,给新生儿带来不良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患者200例,符合以下条件,年龄20~40岁,血红蛋白≥9 g/L,无心、肝、肾、血液病及糖尿病,无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无药物过敏史,术前3 d体温正常。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孕次、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胎膜破裂时间、产程、肛查及阴道检查次数及手术指征等多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试验组:青霉素皮试(-),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进入麻醉诱导期即手术开始前30 min将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呋辛2 g快速滴入。对照组:手术结束回到病房,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呋辛2 g,每天1次,共3 d。

1.3 观察指标

(1)术后体温变化;(2)术后病率:手术24 h后至5 d内体温连续2 d≥38℃者(无其他原因);(3)腹部伤口感染:术后创口感染裂开和需引流者;(4)子宫内膜炎:术后24 h以后体温持续超过38℃,恶露有臭味和(或)子宫压痛,子宫创口感染而无其他感染因素者;(5)不良反应监测:包括血象、消化道反应及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数据处理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临床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2.2用药不良反应

有1例患者发生药疹,停药后2 d自行消退。

3 讨论

3.1 效果

感染是剖宫产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的潜在致病菌能导致术后的内源性感染。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降低术后病率和感染率。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和脏器功能损害,使细菌耐药性增加,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剖宫产术后病率和感染率文献报告不一,术后病率13%~59%,子宫内膜炎发生率20%~38.5%,伤口感染率0.5%~9.8%,本文对照组术后病率28%,子宫内膜炎发生率26%,与文献相符。试验组术后病率2%,子宫内膜炎发生率1%,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对照组伤口感染率20%,明显高于国内文献而接近Gibbs 16.1%的报告[4],这种差异是因诊断标准不同所致。国内仅指切口发炎裂开和需要引流者,不包括各种切口愈合障碍继发感染及炎症较轻,经保守治疗治愈者。试验组伤口感染率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些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5]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尚不能完全杜绝,仍应做进一步的努力。

试验组在术后感染率、子宫内膜炎及伤口感染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术前用抗生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方面有积极作用。

3.2 用药时机

剖宫产术预防应用抗生素应兼顾母儿双方利益。有学者主张首次给药应在钳夹脐带后,以免影响新生儿。多数学者的研究证明:为使手术时母血中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而取得最大的预防效果,应在切开皮肤30 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感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术前用药未发现对新生儿的副作用[6]。本文试验组均在术前30 min给药,未发现对新生儿有不利影响。术后延长用药时间并不比术前短时间用药效果好,并能带来医源性合并症。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短疗程、高浓度冲击用药,本文也支持这一观点。择期剖宫产手术后不必用药,若患者有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多次阴道检查或肛查等易感因素,可酌情增加使用次数,但一般不超过3次。静脉给药应在30 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的液体内缓慢滴入。

预防和防护用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8例, 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 (29.33±8.14) 岁;孕周36~40周, 平均孕周 (38.31±2.02) 周;其中初产妇108例, 经产妇50例。包括双胎10例、巨大儿34例、羊水过多24例、妊高征36例、胎位异常33例、胎儿宫内窘迫16例、产程延长5例。全部产妇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用药禁忌证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剖宫产妇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手术指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

全部产妇均采用联合阻滞麻醉,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 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0.6 mg, 深度约5 cm。出血量采用容积法、称重法累积并计算[1]。

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 术前情况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术前访视时向其详细讲解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措施, 尽量消除孕妇心理负担, 帮助其稳定情绪。

胎儿娩出后检查胎盘是否完整, 清理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组织。操作时不可强行剥离胎盘。注意观察胎盘剥离面是否有出血, 准确记录出血量。术后观察2 h, 无异常后将产妇送回病房, 取去枕平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 注意保暖, 腹部切口压盐袋6 h。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并记录尿液性状和尿量。

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情况, 应沉着冷静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迅速准确地执行各项医嘱和检查, 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 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警惕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给药后按摩子宫, 准确记录出血量。定期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1.3 判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可判断为产后出血[2]。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妇术后2 h、24 h出血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 产后出血发生率也逐年递增。剖宫产手术破坏了子宫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 影响子宫下段收缩。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剖宫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 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产妇发生休克、结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席汉综合征) 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 可促进宫颈结缔组织释放蛋白酶, 抑制宫颈胶原合成, 促进胶原降解, 使宫颈组织软化, 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加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减少产后出血量等作用。由于米索前列醇半衰期长, 作用持久, 临床常将其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治疗[3]。

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迅速转化为活性较强的米索前列醇酸, 经肠黏膜吸收后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 尤其对子宫下段的收缩作用较强, 子宫创面血窦迅速关闭, 达到预防产后出血之目的[4]。

本研究结果表明: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 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 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俊霞, 位秀芳, 栗芬.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早期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13) :1864-1865.

[2]李瑞娟, 刘书荣.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 16 (10) :629-630.

[3]郭豪, 苏胜红.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 2010, 40 (12) :74-75.

上一篇:风险度量研究下一篇:社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