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补救(精选10篇)
预防和补救 篇1
果树花期正值早春气温变幅较大、寒流袭击较频的时期, 由于树体难以适应温度剧变, 导致杏、苹果、梨、桃等果树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受冻的花蕾剥离后, 柱头呈黑褐色, 直接影响坐果, 给果树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为此, 对倒春寒较明显的地区, 果树开花前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 如有冷空气来袭, 要提前做好防冻准备, 避免损失或是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主要措施如下:
1、延迟花期, 躲避冻害
1) 物理方法
(1) 果园灌水
在果树萌芽前浇2~3次, 花期可推迟2~3d。在发芽后至开花前再灌水1~2次, 一般花期可推迟3~5d。在低温霜冻前, 采取喷2min、停2min的间歇喷水法向果树喷水, 可使花期推迟1周以上。
(2) 树干涂白
春季将果树枝干涂白, 能有效减少其对太阳热能的吸收, 延迟果树萌芽和开花3~5d。具体方法是将树干涂白1m以上, 下部主枝涂30cm以上, 成龄树涂前要刮除老翘皮, 尤其是枝杈部位要重点涂抹。涂白不但能防冻, 而且还能有效防治日灼、病虫危害。其配方为生石灰8~10份、水20份、石硫合剂原液1份、食盐1份、食用油0.1~0.2份。配制时, 先分别用1/2的水化开石灰和食盐, 然后加入石硫合剂、油、面粉, 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2) 化学方法
(1) 喷施生长调节剂
如果在萌芽前全树喷布萘乙酸甲盐 (浓度250~500mg/kg) 溶液或0.1%~0.2%青鲜素液可抑制茬芽萌动, 推迟花期3~5d。在萌芽初期喷0.5%氯化钙后, 也可延迟花期4~5d。
(2) 改变局部小气候, 增加环境温度
地头熏烟防御花期冻害是最直接的办法。预防效果取决于生烟质量, 质量高的果园温度2℃左右。生烟堆数至少每亩 (1亩=1/15ha) 5~6堆, 均匀分布在各个方位。草堆高1.5m, 底直径1.5~1.7m, 堆草时直插、斜插几根粗木辊, 垛完后抽出作透气孔。将易燃物由洞孔置于草堆内部, 草堆外面覆一层湿草或湿泥。这样烟量足且持续时间长。发烟物可用作物秸秆、杂草、落叶等能产生大量烟雾的易燃材料。
在寒流到来之时, 在果园内做好熏烟准备。当夜间气温降到0℃时, 点燃熏烟。这样既可减少辐射降温, 又可增加果园热量, 起到防冻作用。熏烟对-2℃以上的轻微冻害有一定效果, 如低于-2℃, 防效则不明显。
3、其它补救措施
1) 药剂保护
树体受冻后, 树势较弱, 抗病能力降低, 极易造成病虫侵害。要及时喷布甲基托布津、宝丽安、粉锈宁或多菌灵等, 以防治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等病菌侵染和害虫危害。也可在冻害来临的当天下午或晚上喷施药剂进行保护。
在低温冻害来临之前, 可给果树喷10%~15%的盐水。既可增加树体细胞浓度, 降低冰点, 又能增加空气湿度, 水遇冷凝结, 放出潜热, 减轻冻害。在寒流来临之前, 给树体喷施植物防冻液100倍液或喷防冻剂海之宝或霜迪丰500~600倍液, 抗寒防冻。
2) 提高坐果率
一是对受冻较轻的花进行1~2次授粉 (人工授粉或是花期放蜂) 。二是喷施“天达2116”、0.5%蔗糖水、0.2%~0.3%的硼砂, 或喷施“天达2116”、0.2%的钼肥, 均有减轻冻害和提高坐果率的作用。三是利用腋花芽结果, 可弥补部分产量。
3) 加强综合管理, 增强果树抗性
凡是上年秋末未给果树施足基肥的, 应在开春大地解冻后, 及时开沟施足基肥。应多施有机肥和高浓度氮、磷、钾复合肥, 以促根壮树, 增强树体抗寒能力。在果树萌芽至开花前, 可给果树喷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增强果树抗寒性。
对已受冻害的果树, 应加强肥水管理, 补充树体营养, 增强其抗旱性和抗病力。花前花后多施肥料, 追施果树专用肥等复合肥料, 配合喷施“天达-2116”1000倍液, 每隔7d喷施1次, 连喷两次, 以恢复树势, 增加坐果率和单果重, 确保灾年有个好收成。尤其要做好叶面喷肥, 肥料要选择优质液体肥料, 例如0.3%磷酸二氢钾液或0.3%~0.5%的尿素液。
祁县梨树霜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篇2
1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前,可采取如下措施预防:一是熏烟。原料用锯沫加柴油或秸秆末来熏烟,以熏烟无明火为主,柴堆置于果园西北方向,每667 m23~4堆。二是喷营养液 。梨树花蕾期(4月1-4日)至花期(4月4-10日),树上喷“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800倍液、0.5%硼砂白糖混合液、PBO 250倍液、碧护6 000倍液,可防止或减轻霜冻对梨花的伤害。开花后梨树喷0.3%硼砂液加0.5%的蔗糖液混合液,可促进梨花授粉坐果。三是灌水。梨园灌水可减轻或预防霜冻对梨花的伤害。
2 补救措施
2.1 加强土肥水管理 结果大树667 m2施优质N、P、K复合肥100 kg,或优质农家肥3 000 kg,或复合生物肥300 kg,施肥后及时浇水中耕。幼树也要加强管理,正常施肥浇水。5-8月份连续进行根外追肥3~4次,叶面喷0.3%尿素液、氨基酸营养液肥、硅钙镁钾复合液肥等。
2.2 加强花果管理 受冻害严重的果树应疏花疏果,减少负载。及时进行果实套袋(5月25日至6月15日),提高果实外观质量。
2.3 重视夏季修剪 5月下旬至6月下旬科学修剪,控制过旺生长,使果园群体与个体均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提高果树的抵抗能力与果实品质。
2.4 及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尤其要加强梨木虱、黄粉蚜、食心虫及腐烂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核桃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篇3
核桃又名胡桃, 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 并称为世界四大干果。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 分布遍及世界6大洲。
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 中药应用广泛。中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 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唐代孟冼著《食疗本草》中记述, 吃核桃仁可以开胃, 通润血脉, 使骨肉细腻。宋代刘翰等著《开宝本草》,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对核桃的药用功效都有记述。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核桃中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锌、锰含量日渐降低, 铬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核桃仁的镇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显, 冬秋季, 对慢性气管炎和哮喘患者疗效极佳。可见经常食用核桃, 既能健身, 又能抗衰老, 所以核桃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宝”的美称。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因此核桃坚果及其加工制品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核桃是重要的出口物资。美国和土耳其在核桃良种培育及规模化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产业化方面有领先优势。我国是世界核桃第一生产大国, 核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凤翔县发展核桃产业概况
陕西是我国核桃的主产区, 栽培面积、总产量居全国各省市前列。近年来, 随着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的实施、市场经济的拉动及核桃科技水平的提高, 陕西核桃产业发展迅速。为实现“国土增绿, 农民增收”的目的, 在加快重点区域绿化的同时, 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 全省新建和改造核桃595万亩, 使全省核桃总面积达850万亩;到2020年, 全省核桃总面积达1000万亩。政府对苗木和良种繁育给予适当补助。陕西省林业厅确定2010年为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年, 力求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支撑, 努力将核桃产业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凤翔县自1999年开始进行退耕还林试点以后, 退耕任务逐年增加,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 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 凤翔县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由于前期的退耕还林工程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因而营造的生态林比例较高, 时效长, 见效慢;二是经济林品质老化、管理粗放, 科技含量低, 尽管大部分经济林进入盛果期, 但由于产量低、品质差, 退耕户的收入难以得到提高, 导致农户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降低, 退耕还林成果难以得到巩固。
凤翔县地处陕西省西部, 地跨千山北麓和渭北半干旱塬区, 是核桃的最佳适生区, 其核桃栽植历史悠久, 品质优良, 产品一直畅销。凤翔县将核桃建设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希望在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冻害是核桃生产中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轻则冻花减产, 重则造成枝干死亡, 甚至毁园。2006年和2012年的冻害造成核桃大量减产, 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影响农民收入。现就核桃冻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受冻原因、防治措施作一些归纳总结, 旨在对核桃的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3 凤翔县核桃冻害原因及类型
3.1 冻害原因
核桃冻害的原因有很多, 凤翔县核桃冻害主要原因是2月底3月初土壤冻结, 气温上升快, 地温回升慢, 空气干燥, 加速了抽条, 阻碍了树体恢复;夏季修剪过重, 抹芽不及时, 发枝多、细、弱的嫩枝皮层皱缩, 叶、花芽质量差, 使枝条和花芽受冻;秋季旺长, 未及时摘心, 控氮, 秋季雨水过多, 没有及时排涝, 使得树体水分含量高而枝干含糖量低, 组织不充实, 抗冻性差, 导致抽条、枝干嫩组织受冻;产量高、结实多的树, 枝条养分积累不足;病树、伤树、弱树、连年抽干的树冻害严重;越冬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埋土、培土越冬高度、厚度不够;有的未严格用干土埋, 有的埋土后才冬灌, 土壤湿度大等。
3.2 冻害类型
核桃冻害根据发生时期、症状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严重冻害、冻融交替引起的冻害、晚霜冻害、初冬冻害及抽条。
凤翔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冷暖干湿, 四季分明。冬季天气干冷少雪, 夏季炎热干燥、湿热多雨交替出现, 春季升温迅速而气候多变, 秋季降温快, 多连阴雨, 气象灾害较为频繁。年平均气温11.5℃, 7月平均24.5℃, 年最高气温平均37.2℃, 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平均气温-2.2℃, 年最低气温平均-13.6℃, 极端最低温-19.0℃。根据气候条件, 凤翔县的冻害主要是冻融交替引起的冻害、晚霜冻害、初冬冻害和抽条。
冻融交替引起的冻害的主要症状是树干西南方位皮部组织变褐, 形成冻斑, 且靠近根颈处最易受冻;晚霜冻害是核桃树萌芽后遇到晚霜, 使得幼果和花受冻减产;初冬冻害以低龄树和幼旺树的枝干为主, 主要表现是枝条韧皮部和形成层组织变褐, 继而造成枝条枯死;抽条是冬末春初天气干燥多风, 枝条水分蒸发量大, 而此时土壤尚未解冻, 根系水分供应不足, 造成地上部分生理干旱而形成枝条抽干现象。
4 防止冻害发生的措施
4.1 加强管理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技术, 可以防止冻害的发生。7月下旬以后严禁施速效性肥料, 特别是氮肥, 因为氮素增加, 树长得快, 易抽条。叶面可喷施磷钾肥, 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 增加枝条越冬能力。9月份, 发现枝条还在生长, 应对其采取摘心处理, 控制其长势。9~10月多施腐熟的有机肥, 可以增加树体营养贮藏。10月至11月上旬浇封冻水, 然后浅锄一下, 施粗肥。
4.2 防寒措施
(1) 土埋防寒法。对于当年定植幼树或较小的树体可进行土埋防寒, 在土壤封冻前, 把幼树轻轻弯倒, 为防止其折断, 可在欲压倒的一侧培坚实的土堆, 使顶部接触地面, 然后用土埋好, 埋土厚度为20~40cm。来年土壤解冻后, 及时撤去防寒土, 并将幼树扶直。
(2) 熏烟防霜冻。关注气温预报, 低温寒潮来临前, 在果园中准备碎杂草、碎柴禾、锯末、糠壳等材料, 在气温下降到果树受冻临界温度时, 在上风口点燃, 一般每亩设4~5个着火点, 每堆用料20~25kg, 连续2~3个夜晚, 有很好的驱寒和防霜冻的效果。
(3) 喷水防霜冻。关注气温预报, 低温寒潮来临前, 在气温下降到果树受冻临界温度时, 在果园里用喷洒农药的喷雾器内灌满水, 可以在水里添加叶面肥一同在树体上喷洒, 这样有很好的防霜冻效果。
(4) 戴“保护伞”。在低温寒潮来临前, 用塑料薄膜把树体罩起来, 形成“保护伞”, 这样可以使树体温度不会过低, 霜降下来也会掉到“保护伞”上, 不会对树体造成伤冻。
(5) 灯照防霜法。在果园里安装2~3个大功率灯, 关注气温预报, 在低温寒潮来临前打开灯, 连续几夜, 这样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
以上 (4) 和 (5) 的防寒措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以现在核桃的价格来说, 这点经济投入与伤冻所带来核桃产量降低的价值相比较, 微不足道, 值得投入, 而且是一次投入, 多次使用, 预防效果很好。
5 补救措施和建议
5.1 管理技术措施
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是加强园地管理。树下追施尿素、沼液等速效肥, 增强树势, 发现有萌发无用的枝条, 要及时疏除。施肥时多施磷钾肥, 8月以后避免使用尿素、硝铵等氮肥, 避免树体贪青, 木质化程度差, 冻害严重。
5.2 受冻害后的防治
(1) 入春后及时剪除受冻致死的枝条, 修剪过的伤口要涂上药液, 以防腐烂病, 加强肥水管理, 尽快恢复树势。
(2) 树体萌动前, 全树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或腐必清乳剂60~100倍液, 杀灭病原菌。
(3) 4~5月、7~8月轻度的腐烂病, 先将老皮打去, 使隐藏在皮下的溃疡斑外露, 刷药, 已烂到木质部的病斑, 按病斑形状沿外围切除病疤使之成梭形, 切口应成立茬, 以露出健康组织0.5~1cm为度, 再用果腐康原液或843康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在处理处涂抹药液, 并烧毁刮出的病斑及病枝。
参考文献
[1]郗荣廷, 张毅萍.中国果树志·核桃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2]王三省, 蔡宗科, 李让乐, 等.麟游、陇县核桃低温冻害调查及预防措施[J].陕西林业科技, 2011 (3) :20~22.
[3]康捷.核桃丰产栽培技术[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2010.
预防小麦倒伏及灾后补救措施 篇4
摘要:小麦是一种密植型作物,在实际种植中经常会遇到小麦倒伏的现象。小麦的倒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很多农民朋友面对小麦倒伏,叹息之余而又不知所措,本文从预防和补救两方面解析了小麦倒伏这一难题。
关键词:小麦;倒伏;灾后补救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85-1
研究发现小麦的倒伏按物理性状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根倒伏是由于根系弱,入土浅,小麦基础不牢固。茎倒伏是由于植株茎秆细弱,经不住上部重量,遇风雨天多易形成倒伏。茎倒伏危害大于根倒伏。按照小麦生理期可分为灌浆期前倒伏和灌浆期后倒伏。其中灌浆期前倒伏对产量影响比较严重,这是由于这时期籽粒尚未发育,影响穗粒数。灌浆期倒伏造成减产是由于籽粒发育不成熟,影响千粒重。
1 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
1.1 选种一些抗倒伏能力比较强的品种
如山东省2013年主推品种:济麦22、济麦20等。
1.2 深耕松土
深耕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小麦返青后搞好划锄, 沿麦行划锄1~2 遍, 深度在8~12厘米之间。既能防止土壤板结, 又能切断部分浮根,促使根系下扎。
1.3 合理密植
植株过密会造成通风不良,无效植株增加,肥料浪费,植株弱小。在播种前一定要了解种子的合理种植密度。济麦22亩有效穗41.6万穗,济麦20亩有效穗44万穗。
1.4 后期灌水适时、适量
小麦抽穗后灌水应选择无风天气并掌握灌水量,浇后地面无积水,防止根倒伏。如土壤过干时浇水量过大,土壤形成泥浆,就会引起根倒伏,减少粒重,造成减产。
1.5 测土配方施肥
磷钾肥可以促进作物根茎生长。磷是作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核酸、蛋白质、磷脂等,磷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等的代谢,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
钾是作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促进光合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的合成和运输,能够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抗倒伏和抗病能力。
由于磷肥的物理性质较稳定,流动性弱,前期可适当增施磷肥;钾肥可以使茎秆健壮,钾肥流动性强,可在拔节期适当增施钾肥;对于肥料的施用结合苗量和耕地肥力科学统筹,合理使用测土配方肥。
1.6 加强病虫害防治
抓好麦田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的防治, 做到防治病虫害与增强抗倒相结合。
蛴螬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蛴螬危害幼苗的根、茎,断口整齐平截,易于识别。化学防治:可选用灌施毒水、沟施毒土等措施。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或甲基异柳磷。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根病。病菌只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15厘米以下部位。病株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抽穗后茎基部变黑腐烂加重,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叶鞘易剥落,内生灰黑色菌丝层,后期产生黑点状突起。播种前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每亩2~3公斤加细土20~30公斤,均匀施入播种沟中进行土壤处理。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亩100~150毫升,对水150公斤灌根。
2 小麦倒伏灾后补救措施
一是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这时候小麦“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二是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这时候由于小麦“头重”不易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小麦发生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了严重影响,易造成籽少、粒瘪,产量明显下降。为了使倒伏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补救:因风吹雨打而倒伏的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压力助其抬头,以防叶片被泥土粘连, 并能增加倒伏群体底层的通气透光性。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这样有利于地表散湿和倒伏小麦自身背地曲折性能的尽快、充分发挥,降低倒伏小麦的减产损失;喷施叶面肥、防治病虫害。天气晴好能够下地时,可补喷磷酸二氢钾或天达2116等叶面肥,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0.15~0.2公斤对水50公斤或16%的草木灰浸提液50~60公斤做叶面肥进行喷洒,以促进小麦生长和灌浆;对于灌浆后期倒伏,腊熟期倒伏,可以采取人工捆扎的方法,防止麦苗腐烂、折断,减少损失。小麦灌浆期是指小麦籽粒形成以后到籽粒完全成熟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其中蜡熟期是指籽粒初成黄绿色,后又变成黄色,籽粒内含物由粘滞状变为蜡质状。在蜡熟期,茎叶中的光合产物继续向籽粒运输,但数量已减少。到腊熟末期,植株上部叶片变黄,同化活动停止,籽粒干物质停止增加,可溶性物质转化为贮藏性物质;防治病虫害。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穗、茎、叶密集在一起,小麦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减轻小麦产量损失。
参考文献
[1] 邓贺明,等.小麦倒伏对产量因素的影响及补救方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3, (31).
[2] 刘现贞,等.小麦倒伏原因多科学防止从头做.科学种田[J].2005,(10) .
[3] 方大法.小麦倒伏原因浅析及预防对策[N].安徽农学通报,2004,(10).
[4] 段明革.小麦发生倒伏的原因及综合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5,(08).
预防和补救 篇5
某工程4#楼采用Ф500锤击预制管桩,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 900 k N, 共530支。完成桩施工后, 经低应变和静载检测, 均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前, 为保证钢板桩的施工和减少土方的侧推力, 采取的开挖方案是先将原地面降低2 m, 包括工程预制桩也去掉2 m。然后在四周承台边距离5 m处作为基坑边线并施打钢板桩, 钢板桩桩长12 m。
开挖至4-4轴时发现:4-1轴至4-4轴交1/c轴至4-F轴大部分桩的桩身出现倾斜, 而且倾斜角度较大 (即XG22图纸中虚线部分) 。只有4-1轴至4-4轴交4-G轴的2个8桩台, 2个9桩台共4个承台和4-B轴交4-1轴的双桩台及1/C轴交4-1轴至4-3轴的三个单桩台经复测后符合工程用桩要求。出现此问题后, 施工方立即停止了开挖并连同各责任单位分析原因, 研究解决方案。
二、管桩倾斜原因
1. 常规原因
以下原因可能导致软土地基管桩倾斜。
(1) 施工方法不当
施工区域的地表土层较软, 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否则容易导致管桩倾斜。软土地基工程管桩布桩一般都比较密集, 管桩施工时如不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桩机行走部分的支腿直接站压在桩顶或桩顶软土层上, 形成对地表土层的强大挤压作用, 很可能将管桩推挤导致倾斜。
(2) 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不当
因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土体位移过大, 容易造成管桩倾斜裂缝的现象比较多见, 原因也比较复杂。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 放坡坡度过大。特别是软弱地基土和淤泥质土时, 挖机和运输车辆如果直接压在桩顶土层上, 可对桩顶土层形成强大的压力, 从而造成土体受挤压后滑动, 使管桩倾斜甚至产生裂缝。另外,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不当, 也容易引起边坡失稳。导致土体滑动对桩强大的侧向挤压, 使管桩产生倾斜。
(3) 管桩选型不当
管桩选型不当时, 也容易造成桩身倾斜。例如当地基土上部软土层较厚时, 选择薄壁型管桩或一般A型管桩, 极易出现倾斜。
2. 本工程原因
经分析得出, 4-1轴至4-4轴交4-G轴的承台和4-B轴交4-1轴的双桩台及1/C轴交4-1轴至4-3轴的单桩台的桩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是:靠近基坑边线该部分的桩与基坑边的钢板桩距离较近, 桩身承受水平推力较小;靠近基坑边线该部分的土质比中间的土质好, 属于原泥层, 渗水性较小, 土层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不属于淤泥土质。所以开挖后桩身未出现位移现象, 符合工程用桩的要求。而XG22图纸中4-1轴至4-4轴交1/c轴至4-F轴的虚线内的桩经复测其垂直度已经超出1%的允许范围,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做废桩处理, 重新进行补桩。可见, 本工程软土地基管桩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是管桩施工方法和基坑开挖施工方法不当。
三、预防措施及效果检验
1. 预防措施
保证继续开挖的桩不再发生同样问题, 施工方采取了如下施工方法:将后期开挖的基坑进行分段支护、分段开挖。在4-4轴至4-8轴间以轴线为分割线, 将基坑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独立作业面, 从而降低淤泥层的整体水平推力, 确保开挖工程管桩的质量。自4-4轴至4-8轴以承台与承台之间的间距作为钢板桩补桩轴线, 共施打三道钢板桩。钢板桩施工深度分别为12 m、9 m两种规格, 单排钢板桩水平长度41 m, 在4-A轴与4-G轴之间形成三个断面和四个独立开挖的工作面, 钢板桩上沿用工字钢做围囹固定钢板桩。在围囹与围囹之间采用直径320钢管做三道相互牵拉固定, 使三道钢板桩在施工作业中产生一个整体的作用力, 保证一个独立作业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余两个作业面淤泥的稳定性。不会对已开挖出的桩身产生侧推压力, 以确保工程质量。
2. 效果检验
4-4轴至4-8轴经改进开挖方法后, 开挖的桩均能符合设计要求。XG22图纸中4-1轴至4-4轴交1/c轴至4-F轴的虚线内的桩, 根据图纸重新补桩127支, 进行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抽桩数量按补桩总数的20%抽检, 即26根。根据低应变法检测报告显示Ⅰ类桩2支, Ⅱ类桩14支, Ⅲ类桩10支。由于Ⅲ类桩支数占检测桩总数的38.5%已经超过20%, 经连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责任单位进行研究该部分桩的处理方案。各方根据检测报告连同桩施工记录研讨发现桩身缺陷均大部分位于预制管桩的焊接驳接位置, 故初步认定为桩接驳存在缺陷, 施工方于是对10支Ⅲ类桩的垂直度进行了测量。根据对这10支Ⅲ类桩的实测数据分析得出:这10支Ⅲ类桩的桩偏移和垂直度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符合设计要求。
四、补救措施
经各方共同研究补桩部分的桩处理方案具体如下:先对4#楼后补的127支桩进行低应变法扩大检测, 检测比例为20%。如果扩大检测后, 当两次抽检的Ⅲ、Ⅳ类桩之和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 就不再进行低应变法扩大检测, 并在10支Ⅲ类桩中抽取3支缺陷最严重 (即垂直度最大或桩偏移最大) 的桩进行静载试验。如果静载试验合格, 将不再进行其他的桩基检测。但如果低应变法扩大检测后两次抽检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 需重新再研究解决方案。
同时, 为了解决预制桩接驳处存在的缺陷问题, 处理方法为:将在全部Ⅲ类桩的桩芯内加入15 m (从桩顶算起15 m) 纵筋4Φ20, 箍筋6Φ200焊接成钢筋笼并灌注C35细石混凝土入桩孔内, 灌浆完成底面必须超过缺陷处, 以保证桩所能承受的水平剪力。
五、结语
本工程软土地基管桩倾斜给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经过及时分析管桩倾斜原因后, 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与补救措施的实施, 确保了工程继续进行, 使得施工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管桩倾斜产生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 在沉桩施工前及土方开挖时, 应对地质条件、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分析, 正确选择管桩的桩型、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尽量避免管桩倾斜的发生。一旦管桩出现倾斜的现象, 要经过细致科学的分析,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在保证工程基础结构安全的情况下, 尽量节约投资。
参考文献
[1]高彦斌, 费涵昌.打桩引起的地面振动的测试与分析[J].地下空间, 2004.
防治除草剂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篇6
一、除草剂使用存在的四种问题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 既有环境方面和使用方面因素引起的, 也有除草剂本身和人为因素造成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 选择药物品种不当
主要是农民对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不了解, 盲目滥用导致药害。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其防除对象范围很小, 一旦用错就会产生药害, 对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剂就能造成药害。如大田除草剂错用于蔬菜田, 移栽田除草剂用于直播田、抛秧田。
2. 不按说明书使用
目前在使用除草剂时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总觉得使用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 不按规定用药量使用除草剂, 有的加大用药量、有的施药不均匀、要求作物苗前用药除草却用于苗后用药除草等。这是很危险的, 每一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 如果不按说明使用, 使用浓度过高或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对最容易引起药害。
3. 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
因上茬作物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引起下茬作物的二次药害。特别是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对上茬作物安全, 而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如每亩施用38%的莠去津悬浮剂350毫升对后茬玉米、高粱没有影响, 施药后24个月内不能种小麦、水稻、谷子等, 施药后40个月内不能种黄瓜。
4. 没有科学施用除草剂
不少农户在气候条件不适宜的时候施药, 如:高温、高湿、雨后等天, 很易引起药害发生;还有的农民不看说明书, 不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除草剂。如:使用禾大壮等类型的除草剂, 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 并保水5~7天, 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 极易导致药害。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 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 使药物混合均匀, 这样才能正常使用, 要不然下面沉淀太多, 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
二、药害的表现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 诊断时往往造成误诊。除草剂的药害表现以豆类、西红柿幼苗、瓜类等受害最重, 豆类作物受害时常表现叶片卷缩、生长点不伸展、生长速度慢、坐荚率低等症状, 尤其是生长点及叶片表现的卷缩甚至类似于豆类的病毒病;但是此种情况与病毒病有本质的区别, 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 慢慢恢复到正常生长的状态, 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 会日趋严重, 甚至减产绝收。西红柿幼苗受害后子叶最先表现受害症状是先从边缘表现失水症状, 并在短时间内整个叶片变干, 真叶卷缩、不伸展, 与幼苗干旱的反应相似。但是受除草剂为害的幼苗, 浇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复。瓜类幼苗受害后, 叶片急速萎蔫下垂, 以幼嫩的叶片受害最为严重;但是此种情况与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 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现在极度高温的情况下, 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过补水或温湿度适宜时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受除草剂药害的瓜类植株叶片, 即使补水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并且受害严重的叶片会在短时间内失水变干, 对植株的整体影响较大。
三、如何预防除草剂药害
1. 正确选用药物类型
除草剂使用范围很严格, 有时只差一个字, 就能酿成大祸。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和氯嘧磺隆, 虽然都只差一字, 却一个是在水田用, 一个是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 不同种类的蔬菜需要不同的除草剂;同种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 不同的下茬 (季) 作物, 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因此, 购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
2. 妥善保管防止错用
有的农户对除草剂不注意妥善保管, 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 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施用, 或不按说明施用, 以至发生药害。
3. 掌握用量和浓度
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更为严格, 若超量施用, 极易发生药害, 所以不得擅自加大用量或提高浓度。
4. 施用方法要得当
许多除草剂施用时, 沾染到种子上, 易造成药害。
5. 禁止盲目混用
除草剂混用具有节省农药, 省工、省时、省成本等优点。但若盲目混用, 则不但无增效作用, 反而会使药效降低, 造成药害。
四、救治措施
1. 反复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 可灌水洗田冲地, 稀释排毒, 降低药害。
2. 使用适用的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 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如:喷洒适度的“九二0”, 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3. 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 可连续喷水冲洗, 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 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 增施腐熟人畜粪尿、尿素等速效肥, 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 喷施叶面肥
小麦药害发生、预防与补救措施 篇7
1 药害发生的原因
1) 用量过大:在生产中, 为了追求除草剂效果, 随意加大药量, 或将两种以上的除草剂不减量混合使用, 不仅造成小麦产生严重药害, 其在土壤中的残留还会造成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2) 喷施不均匀:由于田间杂草生长分布不均匀, 有的地方杂草密度大, 有的地方杂草密度小, 有时在喷施过程中, 对杂草密度大的地方喷药多、密度小的地方喷药少, 致使杂草密度大的地方药量加倍, 而造成小麦出现药害。
3) 药液浓度过大:由于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为了减少劳动强度, 在施药时普遍存在兑水量小, 致使药液浓度过大, 容易造成小麦植株出现灼伤。
4) 农药质量不合格:有的除草剂质量本身有问题, 所含的助剂、乳化剂、扩散等不合格或超标, 而使小麦产生药害。
5) 施药后气温过低:在冬前使用除草剂时常会出现低温强寒流天气, 如在此前1~2天施药, 小麦极易产生药害, 早春使用除草剂时, 如遇早春倒寒流, 也会导致小麦药害程度加重。
2 药害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1) 选用合适的除草剂: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农药。不要购买没有厂址、没有生产标准和没有农药登记编号的农药, 以减少药害或不必要的损失。
2) 用足水量, 均匀喷施:要根据小麦面积, 确定用药总量, 不要随便增加剂量, 用水量不低于20mg/667m2, 在喷雾过程中, 尽量喷施均匀, 严禁重喷。
3) 避开低温寒流施药:晚秋或早春喷施除草剂, 一定要掌握在冷尾暖头, 即寒流过后温度回升时施药, 一般应掌握在平均气温8oC以上开始施药, 以避免因冻害而加重药害的程度。
4) 补施调节剂:一旦药害出现, 药及时喷施调节剂、叶面肥, 如多元微肥、腐殖酸等, 刺激小麦的生长发育, 减轻药害。常用的解毒农药如赤霉素, 用药2g/667m2兑水50kg/667m2均匀喷施麦苗, 可刺激麦苗生长, 减轻药害。
玉米倒伏的原因、补救及预防 篇8
关键词:玉米,倒伏,补救预防
1 倒伏原因
玉米种植倒伏主要有三种情况, 即茎倒伏、根倒伏、茎倒折。为进一步推进玉米的发展, 现将玉米种植倒伏原因分析如下, 以便对症下药。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施肥、灌水不合理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长时间里, 如果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或技术措施不配套, 都会使玉米生长失调。
(1) 肥料不充足:肥料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磷钾肥, 二是缺乏有机肥, 三是肥料不足。由于有机肥的不足和磷钾肥的缺乏, 加之追肥不及时、不合理, 因而容易形成土壤板结, 根系发育不良, 同时也就带来了地上部分的生长缓慢及其病残现象, 因而抗倒能力下降。
(2) 拔节期水肥过猛。如拔节期水肥过足, 出现生长偏旺, 植株节间细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 易引起茎倒伏。
(3) 施肥方法不当, 各种肥料施肥不平衡。氮肥地多, 玉米茎秆的柔韧性降低, 抗拉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如果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 机械组织发育不好, 苗期受涝, 拔节前后肥水攻的过急或中后期灌水后遇大风等。目前大多是在玉米预留行中间开沟施肥, 肥料过于集中, 大部分的主根不能接触到肥料。这样, 不利于根系的形成以及对营养的充分吸收, 使地上茎、叶、花、果得不到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 造成营养失调, 生长机能衰败, 倒伏就在所难免。
(4) 浇水不当。由于玉米本身根系不发达或整地质量差, 根系入土浅, 气生根不发达等, 盲目浇水也可导致玉米倒伏, 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1.2 田间管理不当
如中期培土不及时, 耕翻质量差, 以至根系发育不良;或者因耕翻过深, 土壤被雨水浸泡松软等。
1.3 种植密度不合理
由于种植习惯的原因, 有些地方在生产上对玉米的田间管理较粗放, 有的农民甚至播种后不间苗、定苗, 造成种植密度过大, 使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拥挤, 抗性下降, 极易发生病虫害和倒伏。具体表现在预留行的不合规格与播种行的不合理上。因预留行的标准不够, 播种行也受到限制。再加之株距的缩小, 形成窄行间叶子密集, 不能正常吸收光能;地下根更为密集, 水肥不能得到合理调剂, 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强壮的根系和种苗, 形成徒长苗, 密度过高, 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拟制, 营养物质合成减弱, 细胞伸长, 植株高而细弱, 节间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
1.4 病虫危害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主要表现为玉米螟和棉铃虫危害根茎秆和叶子, 遇风雨造成倒伏。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易引起倒伏。
总而言之, 玉米发生倒伏现象, 除了上述原因外, 由于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发生的几率也较大。
2 玉米发生倒伏应采取的措施
玉米发生倒伏后,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1 人工扶直
对玉米倒伏程度相对较轻的田块, 趁雨后土地湿软时及时进行扶直, 以利于通风透光;对茎秆折断的玉米, 不要人工扶起, 否则会加重茎秆损伤, 可适当疏散, 尽量使每株玉米都有叶片能接受阳光照射。
2.2 排除积水
对出现田间积水的地块, 尽快抓紧排除田间明暗积水, 防止出现渍害。
2.3 喷施调节剂促秸杆粗壮
针对那些茎杆脆弱、容易倒折的品种, 可采取药物处理的办法, 化控一般可使玉米株高下降20~30厘米, 穗位下降10~15厘米, 茎杆粗壮, 节间缩短, 气生根增加, 起倒抗倒得效果。
2.4 加强水肥管理
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 生理机能受到扰乱, 影响灌浆结实。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补充营养, 增加玉米籽粒饱满度。
2.5 严防病虫害
对倒伏田块要抓好雨后病虫害防治。
3 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
3.1 选用抗倒伏品种
这是防止玉米倒伏的根本措施之一。玉米品种间的抗倒性存在明显差异, 在选购种子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植株高度适中, 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耐水肥能力强, 穗位较低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3.2 加强田间管理
在种植玉米时, 每亩随底肥施入150~300克禾丰颗粒锌或1~2公斤硫酸锌作为底肥。适当加深耕层。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促使根数增加, 入土加深, ;及时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 特别是拔节以后的培土, 能使玉米产生出大量的支持根。
3.3 合理密植
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 按照玉米品种的密度要求, 不可随意增加种植密度。生产中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地力情况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竖叶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 平展叶型品种3500株左右, 通过适当密植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 对减轻倒伏很有益处。
3.4 合理的肥水管理
根据地力确定玉米目标产量, 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坡供肥, 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微肥, 增施有机肥, 实行平衡施肥。苗期一般不应浇水, 也不应追肥。使地面上部节间缩短, 根系入土深而广。拔节后的灌水, 一次灌水量不宜过大, 防止在过湿、高温、多肥的情况下引起徒长。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应适应控制浇水, 进行蹲苗。试验表明:苗期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的玉米, 植株高度可下降10~30厘米, 尤其是植株下部节间明显缩短, 韧性增强;玉米根系量增加3~6条/株, 并且根系下扎较深;抗倒性明显提高。
3.5 合理喷施玉米健壮素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倾向的地块, 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 降低植株重心。采用化控技术时, 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 防止发生药害, 影响玉米正常生长。
3.6 做好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虫害, 促使玉米生长健壮, 增强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
3.7 减缓自然灾害
苹果树晚霜冻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篇9
关键词:苹果树晚霜冻害;发生;规律;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6;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31-1
我国北方果树主产区在春季气温多回升较快,但由于此时空气温度的波动幅度较大,从而导致气温的急剧下降。据统计,在北方许多地区,从惊蜇谷雨前后,平均每7-10d都会遭受冷空气的侵袭,冷空气可导致1-3d内的气温骤降6-12℃。但是在不同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冷空气出现的时间、次数、频率、强度有所差异,从而对当地的农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苹果树晚霜冻害带来的危害,是果园春季管理的重点之一。
1 苹果晚霜冻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
春季发生晚霜冻害会对苹果树的开花、坐果产生非常大的危害。由于此时冬天已经过去,果树开始打破休眠而进入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对低温的抵抗能力非常低,尤其是当气温异常回升3-5d后突然遭遇寒流袭击急剧降温时,树体更容易遭受冻害。果树花和幼果对低温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花期和坐果期发生晚霜冻害,极易给苹果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花期霜冻时,尚有一部分晚花受冻较轻或错过冻害而能够坐果,依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产量,而在幼果期发生霜冻则会导致果树的产量降低甚至绝产。果树花期受晚霜冻害时,同时还会降低和终止授粉昆虫的活动,从而抑制果树的授粉,降低果树的坐果率。霜冻对果树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冻害发生时低温的强度、持续时间及温度回升的快慢等因素。若温度下降速度非常快、且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则会加重冻害的危害。
2 旬邑县冻害发生情况调查
2.1 果园立地条件与晚霜冻害的关系
调查表明,苹果树遭受晚霜冻害的程度与果园立地条件,地势有重要的关系,旬邑县海拔為1150-1550m,高差为400m,为渭北地区最高部,据资料分析海拔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5-0.6℃。旬邑县马栏、清塬、土桥3个镇海拔均为1400m左右,张洪镇、原底社区海拔为1200m左右。通过调查苹果花序受冻情况发现:海拔在1400m左右3个镇花序受冻率为55%;海拔在1200m左右的镇(社区)苹果花序受冻率为8%;其次是海拔低的平洼地、低洼地花序受冻率为13%,而且阳坡、台硷地花序受冻率为2%,其原因是冷空气易凝聚在地势低洼地带;调查中还发现沟边果园、房前屋后的果园受晚霜冻害不明显。
2.2 品种与晚霜冻害的关系
本文着重对嘎啦、富士、秦冠3个品种树体耐低温能力进行了调查比较,通过调查发现早熟嘎啦花序受冻率为27%,耐低温的能力较弱;晚熟红富士花序受冻率为12%,秦冠花序受冻率为8%,耐低温的能力强,减产幅度不大。
2.3 管理措施与晚霜的关系
相同立地条件下的果园,由于管理水平、地势的不同,其受冻害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发生冻害后,作者选择了赤道社区2个省级示范园进行调查,发现果园整体管理水平高,树体在发生冻害间受冻枝芽较少,果树的萌芽率高,说明其有明显的抗冻防寒效果;由于管理水平较高。树体的坐果率比较高,果个均匀一致。
3 果园晚霜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3.1 灌溉
有灌溉条件和设施的果园,在果树春季萌动时灌水1-2次,一般可延迟开花2-3d,而在冻害前灌水可提高地温和树温,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冻害。
3.2 熏烟
熏烟是果农预防冻害的常用办法。预防效果取决于熏烟质量、熏烟时机和熏烟方法。当夜间温度在2-3℃就要开始熏烟,这样可以提高温度1-2℃,熏烟堆数每667m2至少5-6堆,千万不能把熏烟变成放火;对晚霜冻害易发地段的果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放,确保放烟草堆的数量和质量。无风时,草堆在田间均匀分布,微风时在正风头,呈线型堆放,以提高预防效果。
3.3 涂白
涂白是预防冻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早春对树体进行涂白能有效防治日灼,使果树推迟2-3d,同时,还能有效的防治各种病虫为害。
3.4 加强管理
增强树势,晚霜冻害能够使苹果幼果、新梢和叶片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尽快恢复树势,应加强肥水管理,补充树体营养,提高果实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逆性,花期前后及时追施果树专用肥,也可进行叶面追肥,叶面喷肥应选择优质的液体肥料如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3.5 药剂保护
树体遭遇冻害后,树势会变弱且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引起病虫害大发生,因此要及时喷施甲托、多菌灵等药剂,以防治白粉病、腐烂病、斑点落叶病等病菌侵染和为害。
3.6 合理修剪,及时回缩
当果树的枝、叶、果遭受冻害后,短时间内不要修剪或摘除,应采取晚疏果、多留果的措施来保留未受害或受害轻的果实,保证树体的留果量,在最大程度上挽回霜冻给生产带来的损失。同时,5月中旬及时剪除或回缩因霜冻造成危害且不能回复的枝条,以促进重新萌发新的枝条。
农作物药害的预防及补救 篇10
关键词:农作物,药害类型,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药害是指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病态反应, 包括农作物组织损伤、生长发育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性变化。
1 植物药害常见症状
1.1 斑点
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 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如水稻本田初期喷洒丁草胺不当, 稻叶会发生不规则褐斑等。
1.2 褪绿
褪绿症状可以发生在叶缘、叶尖、叶脉间或叶脉及其近缘, 也可使全叶褪绿。褪绿的色调因农药种类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异, 有完全黄化、白化, 也有仅部分褪绿。
1.3 畸形
由农药药害引起的畸形可发生于植物茎叶、根部和果实, 常见的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如水稻秧苗受杀草丹药害, 出现多蘖、叶片扭曲、矮化症状。
1.4 枯萎
农药药害的枯萎症状往往是整株表现, 且大多数是由除草剂引起。如水稻苗期受草甘膦药害, 植株表现枯黄死苗。
1.5 生长停滞
这类药害抑制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使植株生长缓慢, 一般除草剂药害均有此现象,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1.6 脱落
这种药害大多数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 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如梨树花期使用甲胺磷会引起落花, 苹果树使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会引起落花落果。
1.7 劣果
此类药害表现在果实上, 使果实体积变小, 果表异常, 品质变劣, 影响食用价值。如葡萄受增产灵药害后, 会表现出果穗松散, 果实缩小, 表皮粗糙。
2 诱发农药药害的主要因素
2.1 农作物种类
各种植物对每一种农药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和敏感性;同种作物不同品种间的遗传背景不同, 导致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作物生育期不同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一般幼苗期耐药性差, 容易产生药害。
2.2 栽培方式
一般保护地栽培的作物施氮量过多, 作物营养生长过旺, 茎叶较嫩, 农药由茎叶渗入的量也大, 且作物解毒能力弱, 容易造成药害。稻田的水层管理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极为明显。一般除草剂在浅水时接触到水稻根系而造成药害。
2.3 环境条件
2.3.1 温度。
高温、低温会诱发药害, 尤其是气温剧变, 更容易诱发药害。一般温度越高, 农药活性和植物代谢作用增强, 越容易引起药害。某些农药在气温低时, 虽然降低了活性, 但作物对农药的耐药性也相应降低。
2.3.2 湿度。
湿度过大、水分过多容易引起药害。如水稻本田初期施用恶草灵, 若大水淹苗会产生药害。有些农药在干旱条件下施用, 容易产生药害。
2.3.3 风。
有风的天气使用农药, 由于雾滴飘移, 造成间作田或下风向田敏感作物药害, 如喷施2, 4-D丁酯遇到大风, 会使下风田的双子叶作物造成药害。
2.3.4 光照。
光照强度不仅影响某些农药的药效发挥, 同时也影响农药药害的产生和药害发展的快慢。
2.3.5 土壤条件。
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土壤对除草剂吸附量大, 不容易产生药害;但对一些残效期长的农药, 如普施特、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被土壤胶体大量吸附而不易淋失, 容易造成对下茬敏感作物的药害。
2.4 农药的理化性质
2.4.1 农药剂型与药害。
一种农药根据其防治对象和适用作物而开发成一种和几种剂型。剂型不同, 药剂在作物体上的附着量和渗入植物体内的药量也不同, 从而造成药害的程度也不同。
2.4.2 农药在水中溶解度与药害。
影响作物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水中溶解度。水溶性高的农药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 最终输送到双子叶植物的叶缘、单子叶植物的叶尖, 因而在这些部位农药浓度相对高些, 药害也最先在此部位发生。
2.4.3 农药的挥发性与药害。
一般易挥发的除草剂, 产生叶片药害的可能性大, 做土壤处理时因药剂挥发而对作物叶片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还可以挥发到邻近田造成邻近作物的药害。
2.4.4 农药的飘移与药害。
施用农药时, 农药的喷雾雾滴、喷粉时的粉尘、烟雾剂熏蒸时的农药气雾会向邻近田块飘散, 若邻近田块的作物对该农药敏感性高, 或在作物的敏感生育期, 都可能造成飘移药害。
2.4.5 农药制剂质量与药害。
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一般不是加工单一品种的农药, 而是兼容使用, 在生产一种农药后由于洗涤不干净, 其残留物有可能混入其他农药中, 造成农药药害。
2.4.6 农药制剂变性与药害。
农药制剂尤其是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等, 因在长期贮存中吸湿等原因而使施药不匀等, 造成对作物的药害。
3 农药药害的预防与补救
3.1 施药前注意事项
检查长期的适用作物、适宜的施药时期 (作物生育期) 、使用浓度及可否与其他农药混用;注意施药前后所用农药是否同本次使用农药产生拮抗反应和药害;确保喷药器具良好;注意天气预报, 尤其注意施药期间气温是否剧变。
3.2 施药时注意事项
药液要调匀, 先用少量水稀释成药, 再加足到定量水搅匀喷施;不要在中午高温时或早晨露水未干时施药;喷雾 (粉) 要均匀, 并注意风向, 减少药液向周围飘移;残液不可倒入流水中, 喷药所用器具用后冲冼干净。
3.3 药害的补救措施
3.3.1 施肥补救。
产生叶面药害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药害时, 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如麦苗出现绿麦隆药害后, 可追施人粪尿, 根外追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 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3.3.2 排灌补救。
对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 适当排灌可减轻药害程度。
3.3.3 激素补救。
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激素合成的除草剂, 在药害发生后, 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