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艺术发展

2024-10-03

芜湖铁画艺术发展(精选3篇)

芜湖铁画艺术发展 篇1

摘要:铁画, 安徽芜湖的特产, 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但在现代社会潮流中, 它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中国传统工艺品所遇到的问题。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本文所需要探索和思考的。

关键词:芜湖铁画,与时俱进,创新

芜湖铁画, 原名“铁花”, 距今已有300余载。它以锤作笔、以铁作墨、以砧作纸, 汇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和民间剪纸、雕塑等艺术技法于一炉, 经红炉冶炼后, 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运用黑白对比、虚实相兼的手法, 刚劲、豪放、瑰丽, 以独树一格的奇特著称于世。其形式有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 神态各异, 无不入妙。即有国画、水墨画之境, 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作为安徽省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铁画, 无论从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落地屏风《迎客松》到90年亚运会瓷盘铁画《熊猫盼盼》, 再到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霞蔚千秋》。铁画都以它独有的姿态闪耀着光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铁画这一中华一绝也十分关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铁画这块瑰宝却面遇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瓶颈。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发展创新?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和探讨的关键。

一、芜湖铁画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1、历史悠久, 没有与时俱进。

当今正处于高科技大生产的信息时代, 科技乃第一生产力, 机器大生产大大降低了工艺品的成本, 外来工艺品用它的实用、价廉、品种丰富对铁画有强烈的冲击力。

2、销售的地域性限制。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分析, 由于不了解, 购买铁画的外地客人还很少, 他们对铁画的认同度还很低, 购买铁画的人基本还是芜湖本地的企业和个人。

3、传承方式封闭保守。

一般都是家庭作坊中父子、父女相传或是师徒之间的传授。传授方法上也不科学, 多以口传身授为主要方式, 也有一些工艺口诀, 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总结, 这严重束缚了芜湖铁画的发展和进步。再加上年轻人普遍对铁画制作不感兴趣, 认为工作脏苦累, 收入低, 没有前途。

4、品种陈旧, 没有创新。

铁匠艺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很低, 画家和其他文化人缺乏对关于工艺方法的研究, 没有为铁匠艺人提供指导。导致铁画作品缺乏创新, 没有想法。品种上虽有所突破, 出现了实体铁画、盆景铁画、日用铁画、瓷盘铁画, 但主体上仍是壁画、座屏、条幅、横幅。

二、芜湖铁画所处的机遇背景

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所

谓的生活质量和品味, 艺术品往往成为了人们装饰生活的最好选择。而铁画便是他们的选择之一。这种对传统工艺品需求量的增大、对铁画的崛起有着一定的作用。且况处于一切都要次序化规范化的今天, 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更是不言而喻。铁画这种虚实相兼的手法, 国画、水墨的境界,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的社会的压抑感, 弥补了人和社会的一些矛盾。

2、从外部环境来看, 我国已于1997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第

一部全国性法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对此我们也有法可依。我市还积极着手为铁画在内的传统工艺行业提供法律政策平台, 对我市技艺种类、产品销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保护, 也给老百姓鉴赏和购买传统工艺美术品带来方便。

3、北京奥运会的结束, 上海世博会的到来都为芜湖铁画的发展带来机遇。

政府及各方面应当充分做好准备, 抓住商机, 设计符合人们审美观的铁画商品。而芜湖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 包括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游乐园) 的火热, 也都是发展铁画纪念品的最好契机。

三、芜湖铁画所需解决的问题

1、在工艺制作上, 长期的“以锤作笔”虽然使得铁画生产

效率很低, 但处于后现代主义的今天, 智能柔性生产比批量刚性生产要更受欢迎。很多东西都会特别定制, “量体裁衣”。所以在铁画这一传统工艺上, 我们可以发扬它自己的优良传统, 纯手工制作, 把它做精做细。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制作不同的铁画, 提高大家购买的积极性。

2、在传统工艺品的传承上, 宜兴紫砂壶做的是非常好的。

当地政府对紫砂壶的大力宣传, 使得对它了解和喜爱的人越来越多, 紫砂壶也因此名扬国内外。对于芜湖铁画, 我们大可借鉴宜兴紫砂壶的方式来大肆宣传。首先我们可以成立一个铁画博物馆, 把这一精美的艺术品展示给大家;其次, 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传播媒体来介绍铁画, 宣传铁画, 甚至可以请铁画大师来讲述铁画;再次, 可以鼓励铁画艺人多出画册, 多办展览来提高大家对铁画更深层的认识。这样一来, 大家不仅愿意购买铁画摆在家里欣赏, 甚至也可以作为一些收藏家的藏品之一。

3、在传承方式上, 可创办同类的工美学校或者专业, 定期

去请铁画大师们来举办讲座或带学生去铁画工厂大量实习, 实行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突破传统师徒相传的局限性。

4、在创新方面, 一是功能效用的创新, 主要是提高铁画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因为铁画既是实用工艺品, 也是众多消费者购买、追求、享用的对象。应研究市场流行的过程与规律, 因势利导设计开发和创新自己的产品, 使消费流行为自己所用。商品的象征即是商品的某种形象寓意着某种含义, 特别是在铁画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中, 应充分运用某些形象的象征寓意, 体现文化内涵或情感意味。二是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创新, 不必拘泥材质, 应大胆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虽说铁画是以铁为墨, 但是纵观中国古代以来的传统国画, 一部分是以墨为主, 也有为数不少的国画运用到石青、石绿、朱砂、石黄、赭石等颜色。正所谓“竹帛所载, 丹青所画。”三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目前铁画题材选择范围狭窄, 一些大师仍然停留在广为人知的题材上.类似于复制。一些年轻技术人员一味模仿老一辈的老题材、老内容、老形式, 缺少自己的独特思维和个性。铁画的设计创作要海纳百川, 善于吸收, 敢于创新, 勇于突破, 才能有生命力。四是品牌的创新, 应通过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通过有力的营销手段, 推进品牌和商标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铁画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在生产上, 既有着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继承与宏扬, 又有着对现代材料、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应用, 在文化与审美的内涵上, 既有对传统特色的表现, 又有着当代文化与审美的创新和发展;而所面对的市场, 是消费者类型与层次丰富、客源地极为广泛、最具活力的市场。因此, 铁画的开发与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质上也是当代人的一种审美文化的创造。

铁画的发展, 既要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又要与现代文明与时俱进;既要保留传统特色的铁为墨、锤做笔, 又要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既要保证铁画的质量, 又要满足“快餐式”的市场。所以, 在这种机遇和困难相互存在的条件下, 我们应当把握机会, 开发创新。让芜湖铁画冲出安徽, 冲出中国, 奔向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博物馆《安徽铁画》M文物出版社

[2].杨光辉, 张开理编著《铁画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

[3].韩汝玢《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M科学出版社

[4].吴安定《加强著作权保护促进芜湖铁画业发展》J安徽科技2004年第7期

芜湖铁画艺术发展 篇2

一、铁画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一) 铁画艺术的起源

安徽九华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 自宋代起, 前往九华山的佛教信徒通过供奉铁制的“铁花”表达自己的虔诚。清代康熙年间, 芜湖人汤鹏将供佛用的“铁花”加以绘画技艺创制铁画。铁画创作之初, 工艺就已经相当成熟, 铁匠先将铁经烘炉冶炼, 再把铁块锻打成条状, 随之翻折铁条, 编织成预定的图案, 制作技艺十分繁复。《芜湖县志》有云:“汤鹏……侨芜湖。创为铁画, 施之灯幢、屏幛, 曲折尽致, 山水花卉, 各极其妙, 一时称为绝技”。

铁画的成功离不开汤鹏的高超锻铁技术。汤鹏幼时迁居芜湖, 芜湖是江南的锻铁名城, 芜湖锻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 相传干将莫邪就在芜湖铸成, 康熙《太平府志》载:“神山在 (芜湖) 县东北九里, 与赤铸 (山) 相连。《图经》 (汉唐时期书) 云:干将淬剑于此, 上有磨剑池、砥石”。时至明清, 山东著名铁工濮氏、南京铁工葛氏、马氏等相继迁至芜湖, 并在芜湖冶铁练钢, 为芜湖冶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 《芜湖县志》记载:芜湖“惟铁工为异于他县, 居市廛治钢业者数十家, 每日须工作不啻数百人”, 芜湖冶铁业之繁荣可见一斑。自幼成为铁匠的汤鹏, 在有“铁到芜湖自成钢”之称的芜湖深受先进冶铁技术的熏陶, 其锻铁技术十分高超。

铁画的声名大噪非因汤鹏一人锻铁技艺高超, 还有铁画内蕴涵的高超绘画技巧之功劳。汤鹏锻铁之时与画家萧云从比邻, 萧云从是清初著名画派姑孰画派的创始人, 其画法独特自成一派, 以山水画尤为著名。汤鹏“日窥其 (萧云从) 泼黑势”, 将萧云从的山水、鱼虫、花鸟溶于铁画素材之中, 既显示出铁画技术之高超, 又展现了姑孰画派的画作之精妙。这是铁画的技术与艺术的首次完美结合, 是汤鹏与萧云从共同创造的新艺术模式。这使得芜湖铁画在其诞生之初, 就受到了广大士绅的追捧。《铁画歌·序》中记载“豪家一笑倾金赀, 曲屏十二珊网奇。”

然而在经历了近代外国侵略战争、解放战争后, 社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娴熟的铁画手工艺者或被迫转行, 或逝于战乱, 芜湖铁画技艺仅余“沈义兴”铁匠铺老板沈国华继承, 但沈国华的独传弟子于1952年因病猝死, 铁画技艺近乎失传。尽管市面上仍有部分铁画销售流通, 但其技艺已失其真, 艺术已失其意。与此同时, 战争使得工艺商品逐渐被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所取代, 用于观赏的铁画艺术被市场所淘汰。自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深陷外国商品倾销与军事侵略之中。政府对于手工业技术的保护愈发忽视, 而身处战乱的手工艺者亦无力自救,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铁画技艺逐渐走向消沉。

(二) 铁画艺术的“中兴”

新中国的成立后, 整个社会呈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 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抢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高潮。芜湖铁画也应势再生。枞阳人储炎庆曾偷学铁画技艺于“沈义兴”铁匠铺老板沈国华, 但因核心技艺的失传, 未能再现铁画当年之风。对此, 省委省政府以及市政府相关领导十分关注。1958年芜湖市市长郑家琪安排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王石岑、宋肖虎两位画家进驻铁画工坊, 为铁画制作提供艺术的素材, 并为铁画的艺术表现力提供意见。这是在铁画发展史上第二次与艺术的结合, 这次结合使得铁画拥有了全新的表达形式以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内容。这次铁画制作工艺的创新, 将安徽本地文化特色融入铁画之中, 显示出徽文化内敛中的大气。最具代表性的铁画巨作《迎客松》于1959年迎国庆十周年之际随其创作者王石岑、储炎庆等进入人民大会堂, 现今仍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迎客厅中。从此, 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迎接外宾并与外宾合影留念的重要背景。自此芜湖铁画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并走向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铁画的中兴, 绝非一人一日的努力之功, 也非一技一艺的高超之功, 而在于艺术家与工艺家之间互补不足, 创新合力的结果。手工艺者受其自身教育及经历的局限, 创造艺术内容及形式的能力十分薄弱, 而缺少了艺术性的铁画无法做到雅俗共赏, 化铁为画的境界, 这正是解放前铁画不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原因。除却手工艺界与美术界的努力之外, 解放初期规范的市场使铁画拥有了迅速“生长”的土壤, 手工作坊之间以铁画精美程度为标尺进行竞争, 不断提升自家技艺, 相互学习, 而非通过价格战, 使用不正当的营销手段取得利益。

在多方因素的合力下, 芜湖铁画相继取得了许多成绩。1964年5月郭沫若先生来芜参观铁画后连称“奇迹”, 并欣然提笔留下了经典赞词“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 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1973年3月芜湖工艺美术厂成立, 以生产、研究铁画为主, 并且致力于规范铁画市场, 整合铁画资源, 对铁画技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0年, 85岁高龄的刘海粟先生登黄山后回程路过芜湖, 参观芜湖工艺美术厂的铁画后激动地为芜湖铁画题词“精神万古, 气节千载”。1981年芜湖铁画走向国际, 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进行展览, 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93年, 在铁画基础上创新而得的“金画”参与北京第一次申奥,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三) 铁画艺术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20世纪末以来, 芜湖铁画逐渐走向衰落, 大量的手工艺技巧失传, 铁画艺术已失其意, 作品多以临摹前代作品以及新创作的低质量作品为主。尽管自2006年起, 芜湖铁画被收入第一批非物质物化遗产,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铁画的生存情况仍然令人堪忧。芜湖铁画的衰落, 并非铁画的艺术形式已经被社会淘汰, 而是铁画工艺内部出现了许多问题。

铁画在解放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 并一直延伸至20世纪末。这些成就的背后, 有着芜湖工艺美术厂的直接作用。而工艺美术厂的衰落也导致芜湖铁画的衰落。芜湖工艺美术厂始建于1973年, 是芜湖第一家从事铁画生产的国营集体所有制的工厂, 在铁画大师储炎庆极其后辈艺术家储金霞、颜昌贵、杨光辉、吴智祥等艺术家的努力下, 工艺美术厂的产品逐渐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同时, 铁画艺术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芜湖工艺美术厂与芜湖铁画可谓是休戚与共, 工艺美术厂的繁荣促进了铁画艺术的发展。

随着工厂体制的改革, 工艺美术厂被芜湖当地企业兼并为民营企业。随后, 工厂领导层集体贪污入狱, 工艺美术厂一度处于停产状态。大量工匠辞职自建铁画公司, 铁画工艺厂进一步走向了没落。2013年芜湖工艺美术厂正式宣告了破产。而此时, 与工艺美术厂息息相关的铁画艺术随着美术厂的破产逐渐淡出人民的视野。

二、铁画艺术发展的措施

不论是汤鹏将姑孰画派的艺术融入铁画艺术, 还是储金霞将镀金技术引入铁画制造, 都离不开“人才”与“创新”。新中国成立后, 铁画艺术的中兴也让世人明白“管理”及“市场”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 发展的基础是“人才”

铁画发展的历史中, 技艺娴熟的铁画工匠和拥有丰富绘画技巧的艺术家是各个时期铁画走向繁荣的基础。寻找优秀的老工匠以及安排传统工艺的传承人, 是现今铁画艺术走出颓势的第一步。

自工艺美术厂倒闭之后, 许多优秀的工匠不在从事铁画制作, 为铁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今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铁画艺术保护的资金投入, 寻找拥有优秀技艺且已经淡出铁画制作行业的大师, 为他们介绍、安排传承人将他们各自的技艺传承下来。

于此同时, 芜湖铁画应借鉴解放初期铁画“中兴”时的成功经验, 与当地优秀的高校资源合作。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拥有一大批优秀的老艺术家, 同时, 每年都会吸收全国各地的艺术新血液, 拥有实力强劲的艺术创造团队。芜湖铁画界与安徽师范大学的合作必将为铁画创造带来更多的灵感。

(二) 发展的根本是“创新”

艺术离不开创新, 铁画亦不例外。现今, 社会发展迅速, 人民的艺术需求变化极快, 艺术家们应当抓住人民的喜好, 打造人民喜爱的铁画作品, 而非故步自封, 一味遵循先人。自铁画诞生初期, 铁画艺术一直与国画山水相结合, 在如今艺术形式多样的社会中, 已过于单调。而将西方艺术, 如“油画”技巧融入铁画制作之中, 不但可以提高铁画的层次感, 立体感还可以提升铁画艺术的表现力, 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除此之外, 铁画艺术还需要与更多的艺术相借鉴, 如壁画, 雕塑等。都将为铁画艺术提供新的创作灵感。而作为首批开放的重要商埠, 芜湖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雕塑艺术, 壁画艺术在芜湖都有很多艺术积累, 可以为铁画的创造提供丰富的素材。

同时,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之地, 徽文化对中国文化多样性贡献极大, 被誉为是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将徽派刻书、徽剧人物、徽派篆刻等具有徽文化特征的艺术因素融入铁画艺术中, 必将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人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铁画“大戏”。

(三) 发展的方法是“管理”

芜湖铁画在21世纪以来的衰落, 实际上是芜湖工艺美术厂的衰落体现。而工艺美术厂的衰落正是因为各级文化领导以及美术厂领导的管理不善原因导致。对于各级政府的文化主管领导而言, 应大力支持铁画艺术, 夯实铁画的艺术根本, 而非好高骛远, 追求铁画的经济效益, 舍本逐末。

随着工艺美术厂的倒闭, 已经无法将芜湖的铁画界再集合成一股, 这将势必削弱芜湖铁画艺术界的凝聚力。同时, 铁画大师手法各异, 各有擅长, 铁画巨作《迎客松》是数十位大师的通力合作的方才完成的成果, 凝聚了各家各派的技巧和手法。如今, 铁画大师纷纷自立铁画公司, 行业内缺少交流, 这对铁画的制作技巧进步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由此, 文化产业的相关领导, 应该运用行政机制, 将芜湖铁画行业联合起来, 成立协会或者商会, 推动各个铁画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铁画公司合力生产, 共同创新。

(四) 发展的动力是“市场”

芜湖铁画的衰落是市场恶意竞争的结果, 铁画公司的林立, 使得铁画市场逐渐混乱, 市场没有行业标准, 铁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无序的市场, 使得众家铁画公司为打价格战, 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更无法保证其艺术性,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芜湖铁画的声誉。铁画声誉的下降, 也使得铁画逐渐在市场中走向倒退。

要挽回铁画的声誉, 首先就要规范市场, 这需要铁画行业内与行政机构的共同努力。行业内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禁止以次充好, 不允许劣质铁画流入市场。同时, 市场的监管机构应大力打击恶意竞争, 对恶性竞争的商家予以处罚。将良性的市场竞争成为各家发展的动力, 让市场选择人民喜闻乐见的铁画艺术形式。

铁画需要稳定, 秩序的市场作为“土壤”。同时, 优秀的市场环境也会为铁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芜湖的市场贸易是受国家大力扶持的, 拥有许多市场优势。作为皖江城市带中的重要城市, 芜湖坐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在税收以及政府扶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芜湖铁画艺术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市场, 在税收和财政补贴上寻求政府支持, 抓牢中央政府大力发展、保护文化遗产的大潮, 抓紧机遇, 寻求突破。

三、结语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芜湖铁画是传承了三百余年的珍贵财富, 是芜湖人民善于创造, 富于想象力的象征,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其进行保护并将之传承、发展下去。同时, 作为经济新亮点的文化产业, 铁画在芜湖城市经济规划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要求着政府乃至于整个社会, 对铁画艺术提供更多的关注。

铁画的生存危机并非是特例。目前社会中有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以及发展的问题。近些年芜湖铁画的衰落为社会中的其它文化遗产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只有将更多的目光投入文化遗产的保护, 才能将这些人类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财富保留下去。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社会群体以及政府部门的重视, 更为重要是需要每一个社会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出的一份力。

摘要:铁画, 又名“铁花”, 是安徽芜湖地区的特色手工艺, 在其诞生至今三百余年里, 起起伏伏, 现今已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就铁画艺术诞生之初的兴盛以及发展之时的繁荣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铁画艺术历史上的成功原因, 寻找目前铁画艺术如何走出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铁画,芜湖,市场,创新

参考文献

[1]芜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芜湖县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2]沙鸥.萧云从与姑孰画派[M].黄山:黄山书社, 2014.

[3]顾平.中国名画家全集·萧云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4]芜湖市文化局.芜湖古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

[5]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太平府志四十卷[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6]傅谨.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7]薛梅.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18) .

芜湖铁画艺术发展 篇3

铁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民间工艺, 发源于安徽芜湖, 又被称作铁花。由铁匠汤天池和画家肖云共同创立, 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芜湖铁花种类繁多, 多为花鸟鱼虫、山水风景, 大致可分为三类:尺幅小景、灯彩和屏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时代的文化观念强烈的冲击下, 铁画的市场被不断地缩小。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各种新型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 新的艺术品也随之产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打击了传统的手工艺品, 芜湖铁画也不列外。很显然, 铁画现在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受到众多人的追捧和喜爱了。虽然现在铁画每年的年产量能达到十多万幅, 但是售出数量已成逐年递减的状态, 并且有些经营者为了生存而展开价格战, 恶性竞争, 铁画的质量自然就不能保证, 偷工减料, 假劣的铁画越来越严重, 进一步促使铁画的发展陷入窘境。2013年4月分芜湖工艺美术厂的破产, 更是让芜湖铁画几乎走上绝境。

二、芜湖铁画的衰落原因

1. 人才缺失严重。

一方面, 随着美术厂或工艺作坊规模的减小甚至倒闭, 大量铁画制作人员流失。据了解, 铁画制作师傅的平均年龄为45岁, 随着工厂的倒闭很多师傅也不再继续从事铁画制作了, 而是转向了其他行业。这一原因直接导致了铁画制作人员锐减。另一方面, 虽然铁画是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 但因为其制作的复杂性,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苦差事。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这些年轻人无法安心守在脏乱差的作坊里, 娇生惯养也让他们变得无法承担起这份重担。传统的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模式也让铁画逐渐变得无人问津。对老一辈铁画制作师傅来说, 缺乏手艺精湛、技术高超的铁画技师;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 受不住制作过程的劳累, 不愿意甚至根本无法传承这门手艺。两个方面均导致了铁画制作人才的严重缺失, 这也是铁画衰败的主要原因。

2. 形式单一。

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色彩和形状两方面。从色彩方面来说, 由于铁画的制作原料是铁, 呈现出来的成品颜色均为黑色, 色彩太过单一, 不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追求色彩鲜艳的直观感受;从形状方面来说, 铁画的创作根本起源于国画, 大都是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和人物等, 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制作出形式更加多样的作品, 如更受年轻人和小孩喜欢的卡通人物等。

3. 市场竞争混乱。

芜湖因方特主题公园每年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芜湖游玩, 一些小商小贩抓住这个商机, 将一些粗制滥造的“铁画”兜售给游客, 而一般的游客无法识别铁画的真伪。长此以往, 越来越多的商贩意识到这个谋取利益的好方法而争相效仿, 久而久之各个商贩为了出售更多的商品而胡乱定价, 相互比价, 给真正的铁画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赝品大量涌入市场也让消费者对铁画的真伪存在疑惑, 不敢轻易购买。混乱无序的市场竞争严重阻碍了芜湖铁画的良好发展。

4.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芜湖市政府并没有将铁画这一传统工艺品重视起来, 这一点从芜湖工艺美术厂的破产倒闭就可以看出。政府的不作为让芜湖工艺美术厂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没有挺过来。如果芜湖市政府意识到铁画对于城市形象宣传的有益性, 就会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芜湖工艺美术厂渡过难关, 也不会造成今天这种美术厂倒闭、大量铁画制作师傅失业的局面。

三、芜湖铁画的营销推广方案

1. 营销目标

目前铁画的市场知名度已经远不如以前了, 即使是在芜湖地区知名度也不是很高。因此, 本文的营销推广的目的是使铁画在芜湖地区的知名度提高, 成为芜湖的文化标签, 使芜湖与铁画融为一体。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以芜湖为根据地, 逐渐的向全国辐射, 从而达到推广铁画的目的。

2. 目标群体

(1) 企事业单位。当代企事业单位很注重文化氛围。芜湖铁画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有雕塑的立体美, 展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风格独特, 至今已有340年的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置于各大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楼大厅以及办公室, 能够彰显出整个单位的文化气质, 给单位内部人员和其他人带来一种视觉的震撼与享受。

(2) 家庭。家是人们休息的场所, 每一个人都渴望一个温暖舒适、装潢精美的家庭环境。为自己的家购置一幅铁画置于墙上, 或购置一扇铁画屏风置于客厅, 给整个家带来一种浓厚的文化气质, 让人们在疲倦之时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放松, 也会令前来做客的友人对此赞不绝口。

(3) 游客。芜湖为旅游城市, 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玩。纪念品更是作为游客曾经来到此处游玩的最佳“证据”。铁画采用中国画章法, 虚实结合, 别有一番情趣, 吸人眼球, 也是带回家送给亲友的上上之选。

(4) 大学生。目前全国大学生基数很大, 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 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 信息传播途径多且快。在对铁画有了基本认识之后, 激发他们对铁画的兴趣, 引起他们对铁画的当期及未来的购买欲。

3. 营销推广方案

(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维持市场秩序, 保护技艺人才

大部分的芜湖市市民和前来游玩的旅客并不会鉴别铁画的质量以及衡量其价值, 这就导致了一些小商贩的“唯利是图”, 将一些假冒伪劣的芜湖铁画大量投放入市场, 导致芜湖铁画市场的“鱼龙混杂”, 让消费者无法辨别真伪, 让真正的芜湖铁画无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所以, 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法规, 对芜湖铁画市场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市场秩序, 引导消费者选择和认可真正的铁画文化。当然, 在另一方面, 政府也应该为铁画的技艺人才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护, 组建相应的“传统手工艺品协会”, 将技艺人才聚集起来, 统一管理与培训, 提供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鼓励技艺人才在传统铁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相互探讨, 为提升铁画的品牌形象而共同努力。

(2) 与时俱进, 适当融入现代社会的新元素

目前传统的铁画还是以山水等风景画为主, 且一般体积偏大, 多数作为室内墙体上的大型装饰物。而像这样的传统铁画, 就把其用途大大地局限了。传统的铁画产业我们要将文化传承下来, 但是手艺以及铁画的多元化发展更是需要我们去创新的。首先, 铁画可以打破风景画的局限, 尝试现代的一些动漫、人物写实的画面, 一方面传承了铁画文化, 另一方面也更能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中, 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和学习传统铁画文化。其次, 可以将铁画与家居用品、旅游纪念品相结合, 开始尝试一些新的铁画艺术品的形式, 塑造芜湖铁画的品牌形象, 让铁画可以与市民的生活紧密联系, 并且通过小手工艺品将芜湖的铁画文化带到祖国的各个角落, 让人们都能感受到芜湖铁画的独特魅力。最后, 铁画的锻造技术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进步, 提高铁画质量以及制作效率。

(3) 加强与企业、高校合作, 宣扬传统“铁画”文化, 培养技艺人才

现在的铁画文化大多还依靠着老一辈的手艺人, 大多数的年轻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芜湖铁画, 就更不要说铁画文化了。铁画产业要加强与芜湖市当地企业的合作, 将芜湖铁画的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共同传承与发扬。同时, 铁画产业也要加强与芜湖市当地以及安徽省内的各高校的合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铁画文化及简单制作的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赞助相关高校比赛及活动, 来宣传传统“铁画”文化, 让年轻人了解并开始接触传统手工艺品, 培养芜湖铁画的后继人才;另一方面, 也可以以各高校为依托, 举办“芜湖铁画杯”全民百科知识竞赛, 让芜湖市各高校学生乃至芜湖市市民参与其中, 感受铁画文化, 传承铁画文化。

(4) 利用线上和线下的不同媒介, 加大对铁画的宣传力度

芜湖铁画在芜湖当地具有不小的名气, 但是对于初次来到芜湖的人来说, 芜湖铁画对他们而言就十分陌生了。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芜湖铁画的宣传力度, 加大对铁画文化的宣传力度。首先,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大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建设, 在芜湖市的公园、游乐场、火车站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相应的铁画设施建设, 这不仅仅提高了芜湖市的城市形象, 也增加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让初到芜湖的人感受到那样一份文化的传承。此外, 我们也要顺应时代潮流, 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结合实际的文化背景, 加大对铁画的宣传, 提高芜湖铁画的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吴道义.芜湖铁画的艺术创新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13.

上一篇: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下一篇:负责经营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