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2024-10-03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精选12篇)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1

1 班主任在中学生青春期教育中的角色

青春期,又称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青春期一般包括三个时期:即青春期初期(10周岁~11周岁),一般比较幼稚,独立性差,男女之间没有界限。青春期前期或青春期危险期(11周岁~15周岁),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萌芽,对异性感到爱慕,产生眷恋和向往。这种朦胧的性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明显增强。他们对“性”有许多疑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引起对性的注意和好感。这个时期生理、心理的变化,肤浅的思想认识和半成熟的行为互相交织,形成了充满矛盾和复杂多变的心理世界。青春期中、晚期(15周岁~20周岁),青少年的性意识处于相对稳定的成熟期。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正向成熟阶段过渡,不仅在生理上趋向成熟,而且在心理上对友谊的追求和情感的需要也十分迫切和强烈,并产生了解异性、追求异性的欲望和要求,还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理想。

中学阶段是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可塑性大,班主任比一般教师接触学生的机会和时间更多,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也大,班主任不仅仅影响某个、或几个学生成长,而且对整个班集体会产生重大影响。班主任进行青春期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开展青春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担负着对学生全面负责的重任。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都要进行管理和指导。班主任较一般教师与学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在对学生思想脉搏的把握上存有优势,所以他们无疑就成为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搞好青春期教育工作,能促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健康发育和成长,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2 青春期教育的原则

2.1 适时、适度、适当原则

适时,就是使青春期教育不失时机,因为过早学生不理解,反而可能成为不良行为的诱发因素,过晚,则失去应有的作用;适度,就是在实施青春期教育过程中要掌握分寸,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基本的性科学知识教育;适当,就是指在教育中要讲究方法,坚持普遍与个别、直接与间接、帮助与自助相结合,态度要亲切而又严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生理知识、伦理知识和性心理知识等的传授及指导。

2.2 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原则

对于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上出现的变化,以及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及对异性的渴望,班主任要表示理解和尊重,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视学生的男女交往或所谓早恋为“大逆不道”。只有理解并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会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平等态度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帮助他们实现情感的升华。

2.3 个别施教、严守秘密原则

随着身心的发展成熟,青少年对性的问题特别敏感。因此,班主任对有关性的教育,尤其是对早恋者的教育帮助,不宜在班集体中公开进行,也不宜公开点名批评。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其他同学不必要的猜测或议论,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对学生中的早恋问题要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精心设计帮助方案,回避众人,个别施教,注意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严格保守秘密;不能私拆信件,不偷看学生日记,不轻易向家长告状,真正保护青少年的隐私权。

3 青春期教育的技能

(下转第96页)(上接第59页)

3.1 善于观察

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闭锁”心理明显,在性方面更如此。青春期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性方面的知识是一种正常的合理需要。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向学生有计划地传授性的知识,不仅要帮助他们认识和掌握自身生理和心理出现的变化规律,打破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而且要引导他们掌握在两性交往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用道德原则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与异性正常交往的能力,实现自我保护、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3.2 辨识技能

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了加强学生的青春期的教育,正在努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因此班主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开拓自己的视野,多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提高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本领和技能,洞察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和理解学生的青春期行为方式,以正确的思想影响和引导学生,对学生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矫正。班主任应该认识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首先建立精神层次的关系,只有建立这样的关系,班主任才能有可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本质,以及跟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其次,教学和处理中学生的问题就是班主任发展自己的载体,班主任把学生的青春期成长和问题带进自己本能的生活中去,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成为班主任帮助自己实现内在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3.3 疏导技能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解除性压抑、性紧张、性恐慌、性难堪。关键要做到理解、尊重、宽容。首先应该提高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必要在学校专门开始一门心理健康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特点;掌握心理自我调解的技能,当一些基本的心理问题发生后,可通过自查、自治,自省从而达到内化健康人心理的作用。这门课程建议分两部分,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然后是实践演练,实践演练可以通过扮演小品的形式进行,班主任将大家进行分组,将中学生在春春期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的典型案例,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由大家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在同学们进行实战演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而且可以通过角色互换,大家可以加深对别人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省。其次加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投入力度,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引入专门的班主任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现有情况下,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心理咨询室的普及力度还很小,因而,必须加大心理咨询室的普及力度,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找到途径进行倾诉。

4 结论

青少年学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掌握青春期教育的技巧,加强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保证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个“危险期”。

参考文献

[1]张虹.论职业学校青春期教育的难点和热点[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4).

[2]张志刚.对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思考[J].青春期健康,2009(2).

[3]刘小珠.莫让感情的航船过早靠岸[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0).

[4]洋溢.青春期女孩的“丑小鸭”情结[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5).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2)简单描述受精与胚胎发育。

2.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提高

合作交流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等实际问题相联

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青春期生理、

心理特点,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健康的生

活,正确面对异性交往,感受青春的美好,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学情目标

1.教学重点:

(1)说出青春期发育的生理特点。

(2)描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2.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面

对异性交往,学会健康的生活。

3.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a.预习《初中健康教育》初一上册第

三章青春期的生理特征与卫生.

b.预习《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

1节人的生殖.

c.从互联网上或图书馆等查阅收集青

春期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资料。

(2)教师准备:

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和尝试 篇3

关键词: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

2011年4月高考体检前,一个文科班女生找到班主任陈老师,很痛苦地说:“体检要检查怀孕吗?我担心自己怀孕了!”陈老师当时还是未婚男士,应该说,这方面的经验并不丰富,但学生能来向他求助,证明学生是多么信任他。班主任的角色要求他必须立即克服羞涩,解决问题。他了解学生情况后,亲自带她到医院妇产科检查,最终确定她没有怀孕,陈老师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下来。但陈老师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家长,因为学生年满18岁了,事情也发生了,家长可能情绪失控,不利于该生高考,只能告诫她以后多多注意。

2002年,我担任初二班主任时发现有个男生上课老是走神,课后又独来独往。一天,我在寝室发现他的床上有一件女性内衣。这位同学说,只是为了好玩,在地摊上买的。我信以为真,只进行了一般的口头教育。不久,我又在他的枕头下面发现了另一件女性内衣。这时,我意识到光靠说理、批评、进行道德教育恐怕解决不了问题了,只好叫他爸妈来。他爸妈很配合,但都认为是“男孩子的好奇心”使然,当时,建议他们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看他是不是有“恋物癖”等心理疾病时,孩子爸妈的表情变了,语气强硬地说:“我的孩子我最清楚,他没有心理问题。”我们的沟通没有解决问题,但我心里总觉得还有什么要发生,因为这个男生已经到了性格古怪的境地。终于有一天凌晨,高中女生寝室的内衣被盗,小偷被抓住了,正是这位同学,他不得不选择转学。办转学手续时,我对家长叹息道:“如果当初你们听了我的话,看看心理医生,也不至于走到现在这般田地。性心理疾病其实和重感冒是一样的性质,为什么不能勇敢面对,而要讳疾忌医呢?”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发现,现在的性教育做得不够好,很多家长选择了逃避。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而实际上很多女生小学五年级就有了“初潮”,有些男生小学六年级就开始“遗精”。而直到初三才有生理卫生课,涉及到一些性知识,明显滞后了。而且很多教师在讲这些章节时也是遮遮掩掩的。高中教育更是缺少这方面的内容,很多班主任也缺乏这种意识。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对性教育或青春期教育提出规范的要求,这才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些省份把把人口与青春期教育列为选修课,算学分,及格才能毕业,这是很好的趋势。

由英语教师进行性教育是有一个很好的契机。英语教材高二上Unit 7有这样一课Living with AIDS,是关于预防艾滋病的,文章明确提到了安全的性行为。我对学生这样讲:“这节课一定要好好学,它绝不仅仅是阅读材料,而是你们的行为指引和行动准则。”

对于青春期问题我非常重视。但我们也很难在公开场合没有先兆地谈及相关话题,只是在时机适当时谈一谈。比如:到男生寝室,看见他们内裤乱扔,我就告诉他们,要勤洗、勤换内裤,注意穿宽松的。然后煞有介事地说,有“内裤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单独来找我。学生哄笑,但我认为我已经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了,一定会有学生来找我咨询。果然,就有善于沟通的男生来找我问这问那了。

解除学生的青春期困惑主要是要破除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罪恶感,让学生在接纳自我的同时弄清楚自己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卫生。男生来找我谈的内容主要有关早恋、身体发育、性取向问题,还有性器官疾病问题等。其实疾病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关键是学生信任教师,乐意倾诉。2008年,有个学生讲他“那里”红肿了,叫我别给他爸妈讲,我带他去检查,无非就是包茎又没有注意卫生造成的。而有些问题常严重困扰着学生,让他们茶饭不思、丧失斗志,根本无法用心学习。这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待性的问题要“除罪化”,降低焦虑,不要把这些问题与道德品质挂钩,不管是早恋还是同性恋倾向都不是道德沦丧,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性,是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最优秀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抓紧时间学习的同时用各种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同时一定要成为一个健谈的人,多和家长、教师和同学交流。只要肯交流,所有问题都相对容易解决。

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性教育课的开发和教研,不应以任何理由停下来。学生还是很愿意通过课堂这一正规的途径来了解性知识的。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学生大都不太愿意向父母讨教这方面的知识。据推测问题主要出在父母的身上,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父母们自己也不具备科学的性知识,说不清楚;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难以坦诚地与孩子谈及性问题。其实,性知识通过家庭教育传授是很理想的。试想,晚上,在柔和的灯光下,父母和孩子围坐在一起,父母开诚布公地解答孩子的疑问,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温馨。看来如果可能的话,真的很有必要向家长进行性教育,家校共同为孩子性心理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秀.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医,2010(11).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4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优点

(一) 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经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完善发展, 已成为美国当今学校教育及培养中非常盛行和有效的一种教学法, 但在我国尚未广泛推广应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实际情况的客观描述, 将这些案例贯穿于教学之中, 教师应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进行详细剖析,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可得到中学生的认同。

(二)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以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手段, 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学情境创立, 调动中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把枯燥的传统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 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还以培养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应积极地参与, 主动地思考分析,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当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应有的感性知识时, 教师应提供相应的案例材料, 深入浅出地剖析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 实际案例就属于这类感性材料, 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案例教学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具有广博的理论基础, 又应将实践经验与教学理念融汇贯通, 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获得适宜的教学案例, 补充于教学过程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提升教学情境的活跃气氛, 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中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 少女早孕、青少年手淫等现象频现, 而现在的中学生性成熟年龄提前, 正处于性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期, 由于受到社会影响, 作为中学生, 早恋和性问题是很快要面临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已要求在中小学校实施青春期卫生教育, 但由于种种原因, 实际的青春期卫生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尚未形成系统、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现有的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 这样就导致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课程内容空洞乏味, 中学生毫无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差, 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面对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中的种种不足和弊端, 各级教育机构必须重视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 以满足学生需求, 满足社会需求。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中的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做到形式多样, 引发中学生的积极参与, 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以案例教学法为手段, 辅以多种教学模式, 引领中学生进入科学的青春期卫生教育的世界。

(一) 理论部分作为讲授的主线

在中学生青春期卫生教育过程中, 对生命的诞生, 人体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的性生理、心理知识等内容应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及视频, 以讲授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 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首先,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学研究, 在实际生活、参考文献、医院的临床病例里选择恰当的, 应用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案例, 以具备针对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为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失, 选用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案例, 每个案例均须对应一个主题, 让中学生在现实案例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一类概念或问题进行深入理解, 达到强化认识、规范行为的教学目的。

其次,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讨论时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可以适时穿插课程主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启发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 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讨论中, 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试题 篇5

一、选择题:

1、健康是指()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成绩优秀D、社会适应良好

2、长期大量饮酒对人体的哪个脏器损害最严重?()

A、心脏B、肝脏C、肾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抽烟是成熟的表现。B、学习、工作压力太大时,可以用吸烟来缓解压力。

C、吸烟容易上瘾,而使人成瘾的物质是尼古丁。

4、预防接种是为了()。

A、预防癌症B、预防传染病C、预防中毒

5、如果不吃早餐,血液里缺少(),大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A、脂肪B、维生素C、葡萄糖

6、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A、坚持食用碘盐B、多吃海产品C、锻炼身体

7、解放初期,毛泽东主席曾写下《七律?送瘟神》一首,这首诗歌颂的是我国人民防治哪种疾病的壮举?()

A、鼠疫B、天花C、血吸虫病

8、下列哪一位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形象大使?()

A、牛群B、濮存昕C、李宁

9、夏季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出汗过多时,为预防中暑应多喝()。

A、糖水B、淡盐水C、白开水

10、外出回家,你应该()。

A、吃东西时再洗手B、立即洗手C、手脏才洗手

11、杀灭在体外艾滋病病毒的方法中,下面哪条是对的?()

A、不使用消毒剂,即可自然灭亡B、病毒很脆弱,日常使用的消毒剂即可杀灭;C、生命力很强,一般消毒药物无法杀灭

12、假设你正在三楼的教室上课,这时突然发生了地震,并已开始出现房屋

坍塌,你该怎么办?()

A、冲出教室,找楼梯逃生。B、跳出窗户逃生。C、躲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趴在桌上昨午觉很舒服。B、晚上睡得晚点没关系,早上多睡一会儿补回来。C、正常人的睡姿应取右侧卧位。

14、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我们每天离不开水。如果我们在学校口渴时,应该喝下列哪种水最好?()

A、白开水B、自来水C、纯净水

15、当你心情不好或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做?()

A、不上课,痛痛快快出去玩。B、一个人默默忍受,生闷气。C、去和老师、父母、同学说,请求帮助。

二、判断题:

1、任何年龄的人戒烟都对健康有益。()

2、有自知之明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3、蔬菜中所含的纤维素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4、少年儿童如果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会造成视力减退。()

5、中学生每天要保证至少9小时的睡眠,小学生每天要保证至少10小时的睡眠。()

6、在电线下放风筝、用竹竿打鸟。()

7、雷雨时不在树下避雨,不在山坡上或空旷的高地上行走。()

8、鼻出血时,用热毛巾敷前额。()

9、冬天常用冷水洗脸、洗手、洗脚,有助于提高身体抗寒能力。()

10、被自家的猫或狗咬伤、抓伤后,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三、问答题:

1、对照已学课文内容,检查自己-----看看有哪些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于行为?

爱情教育是青春期学生的必修课 篇6

爱情教育需要直面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用理解与尊重的态度,将他们的青春觉醒和爱情萌动,向精神层面上提升,使他们懂得爱,懂得美,懂得早恋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学校爱情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

本文选取重慶市4所学校进行抽样调查,4所学校分别为重点中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农村中学,分别在各校高二年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男女各半)进行调查,旨在调查学校在高一、高二阶段爱情教育现状。调查量表发出120份,收回120份,其中有效量表116份。

学校设置情感教育课程与开展讲座的状况。4所学校均未在相关课程(政治、语文课)中专章讲述爱情教育内容,并且只有13.8%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其他学科中渗透了爱情教育;4所学校中有1所学校举办过有关早恋和爱情观的讲座,有2所学校举办过与爱情教育有关的法制讲座。

学校对学生早恋所采取的教育方式。采用分析利弊进行引导的约占45%,放任不管的约占25%,严厉禁止并予以处罚的占30%。

学校开展爱情教育的途径。22%的学生认为学校为其提供了健康有益的书报杂志,7%的学生认为学校利用广播、黑板报、影视视频等形式开展过爱情教育,71%的学生认为学校未提供任何爱情教育信息。

对学校开展爱情教育的态度及对教育效果的评价。79%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爱情教育活动,13%的学生认为是否开展爱情教育无所谓,8%的学生认为学校可以不开展爱情教育。学生对爱情教育效果的评价方面,认为学校教育效果较好、一般、较差的学生分别占9%、17%和74%。

从调查的几项指标来分析,有个别学校并未将爱情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只是在相关活动中有所渗透,学生对学校爱情教育的现状也明显不满意,同时结果也反映出学生渴望接受爱情教育。总体而言,学校爱情教育尚处于一个启蒙状态。

对学校开展爱情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虽然部分地区在爱情教育领域做了初步探讨,但侧重点都放在了爱情教育的重要性上而不是具体策略上。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转变教育观念,将情感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教育,进一步探讨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为学生未来圆满生活做准备,这种圆满生活,不只包含智育,而是指人的全面发展,而情感教育可谓是德育的根基教育,它包含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教育。”爱情教育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最为合适?许多专家认为,应该在学生刚懂得爱情的时候就教育他们怎样去爱,努力寻求科学的方法积极引导,将可能导致的情感负担转化为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价值观和爱情道德观。爱情不是简单的两情相悦,而是情操与情感的统一,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爱情不仅是一种神圣美好的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当一个人意识到爱情的神圣和责任时,他就会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欲望。要让学生明白,爱情意味着分担与责任,它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成熟,更需要心智的成熟、人格和经济的独立,高中阶段的学生显然还未达到身心成熟的状态,需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其次,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是人生价值的重要部分,但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求得学业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既是立足社会、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将来爱情和婚姻幸福的保证。再次,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情感冲动加以引导和约束。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健康的与学生年龄、身份相符的性知识书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定期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联谊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异性朋友之间的友谊,发展与异性同学间的正常交往;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

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通过调查可知,许多学校对爱情教育未加重视,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单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将爱情教育纳入中学教育目标体系中,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一是利用年级、班团活动举办有关爱情教育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早恋带来的后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二是将爱情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爱情教育课程化,开设相关课程,以主修或者辅修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课程的方式实施爱情教育;将爱情教育融入其他诸如语文、英语、历史等具体学科中去,增加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把爱情教育作为中学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教学主题,贯穿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

三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疏导。教师应在理解、尊重和宽容的基础上解除学生的情感困惑,可运用面谈、书信交流(周记、随笔等)、网上交谈等方式进行疏导,特别注重心理咨询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心理咨询团体或个别辅导,让学生宣泄情感,获得认知领悟。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7

一、青春期生理变化

青春期的最大特点是个体在生理上蓬勃成长,急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身体外型上的变化

身体外型的变化主要有: (1) 骨胳与肌肉的发育。青春期学生骨胳肌肉发育最快,但脊椎、胸廓、骨盆和四肢尚未完成骨化过程。骨胳比较柔软、富有弹性、易弯曲。18岁后逐渐骨化,但完全骨化要到25岁。肌肉纵向生长,横向发展不够,因而体形显得瘦高而耐力不足。 (2) 身高、体重。个体身高、体重的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次发育高峰在乳儿期 (0-1岁) ;第二次高峰在青春发育期。初中生每年身高平均增长7-10厘米,体重每年增加约3-3.5公斤。女孩从9岁起进入生长发育的突增阶段,男孩比女孩晚1-2年,14、15岁以后男孩身高、体重超过女孩。 (3) 第二性征。即指青春期男女特有的在性激素的刺激下所出现的身体内外的一系列变化。如男生喉结突起,声音变粗,长胡须,阴毛、腋毛先后出现;女生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厚,阴毛、腋毛先后出现。第二性征使青春期学生的性别差异日趋明显。

2. 体内机能的健全

主要有以下表现: (1) 心脏的发育。心脏发育较快,但落后于血管的发育。因此心跳较快,血压高,易疲劳。 (2) 肺的发育。男生到17-18岁,女生到16-17岁,可达到接近成人的肺活量。 (3)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13-14岁脑已基本成熟,但脑、神经系统发展成熟需要到20-25岁以后。

3. 性成熟

月经初潮和遗精标志着性发育即将成熟。一般男性15岁左右开始首次遗精。遗精意味着男性生殖腺开始走向成熟。

女性的性成熟比男性早1-2年,一般女性从11-12岁开始进入性成熟期,男性从13-14岁进入性成熟期。

二、青春期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与引导

与生理变化相对应的是青春期学生的心理上的迅猛发展,激烈动荡,这是一个充满五彩缤纷的幻想和心理矛盾的时期,也是青春期学生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下经历一系列的矛盾运动过程,使个性基本定型和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1. 性成熟提前,性道德发展滞后

青春期学生由于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引起了他们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差别与两性关系。他们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易于幻想、易于冲动和对异性的好感、好奇,热情爱慕等现象。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如影视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情节及流行歌曲中的缠绵的情调,特别是一些“黄色”影像书刊等,会使青春期学生的心理躁动加剧。加上缺乏性心理方面的教育,易导致性心理变态,甚至失足或性犯罪。

对于青春期学生在性心理发展上的不协调,宜加强性生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使青春期学生对自己和异性有一个科学的了解,消除好奇心理,并且利用性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走上歧途。

2.“成人感”与不成熟性的纠葛

青春期学生身体的迅速发育,引起了他们对自我成熟过程比较强烈的自我体验。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成人把他们当作大人来对待。他们不愿戴红领巾,要参加共青团;他们不愿像小孩那样跟在家长和老师的后面,要求独立行动,独自办事。他们讨厌家长和老师拍拍他们的头,摸摸他们的肩等那种爱抚的做法,要求家长和老师称他们“小伙子”、“大姑娘”。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想表现出自己的成熟。有的甚至学吸烟、喝酒,认为这是成年人的权利,他们亦应得到。这促进他们独立性与实践能力的迅速发展,但也产生消极的一面,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3. 自尊与自卑并存

与成人感相联系,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与好胜心得到了发展。他们在与别人相处过程中,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特别敏感,他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尊重自己的个性和尊严。如果学生的自尊心过强,特别是由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行为,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向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内心深处常体验自尊心未能满足的失望与痛苦,因而失去青春期学生应有的锐气。

所以对青春期学生宜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劝说少训斥,以增强自尊,消除自卑。并把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由追求虚荣、单纯地为个人荣誉争强好胜等消极方面引导到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学业成功上来。

4. 求知欲与识别力相矛盾

青春期学生渴望求知识,求知欲强,好奇心强。这对于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创造力的觉醒及积累大量的知识,无疑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先进的文化知识和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纷至沓来,各种信息从不同渠道不断涌现,而青春期学生辨别力不如成人,抗拒诱惑的能力较差,往往良莠不分,会把错误和含有毒素的东西也接受下来。有的在不良信息的影响下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对青春期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分析鉴别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5. 闭锁性与开放性共生

青春期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他们有了心灵的秘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吐露真情,这是青春期学生特有的闭锁性。闭锁性又带来了新的矛盾,他们感到孤独,抱怨别人不理解他们,于是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找了解他们的人,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旦遇到自己信得过而又理解自己的人,就会把自己的真心、真情、真话倾诉出来,这又是青春期学生心理上开放的表现。由于不够成熟,常会因交友不慎而滑入邪路。

所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根据这一特点,努力和他们交友,并指导他们交友,以促进其心理的发育。

6. 敏感性与偏激性交织

青春期学生受旧事物的影响比较少,没有多少陈规陋习。他们才思敏捷、思想解放、接受新事物快;他们行为果断、敢想敢说、敢作敢为,并有向腐朽事物发起冲击的大无畏精神。但他们又缺乏社会经验,初出茅庐,阅历较浅,见识不多,思想比较单纯,缺乏辨别能力,易偏激、片面,易犯绝对化的毛病。

为此,应从提高青春期学生的认识能力入手,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7. 自觉性与受暗示性同在

随着青春期学生独立性的增强,行为的自觉性也在增强。初中生行为自觉性并不完善,具有较大的受暗示性;初三之后,受暗示性逐渐减少,意志行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不断发展。但高中阶段以致大学之后意志的自觉性容易出现独断性,突出地表现在喜欢争论却往往理由不足,坚持错误的意见,不能自制等。

对以上情况要通过提高认识水平,增强他们对行为目的的认识,提高意志的自觉性,以减少他们行动的冲动性与受暗示性。

8. 理想性与幻想性交错

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初中生还很少想到,虽然也讲长大了干什么,但思考不深,比较朦胧。高中生特别是大学生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及自己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幻想比较实在而强烈。正确的积极的幻想就是理想,理想是他们克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的动力。错误的、消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常使他们不顾条件蛮干,当幻想未能实现时又转为意志消沉。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宜对学生的幻想深入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在此基础上确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地努力。

9. 兴奋性与冲动性强烈

青春期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控制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常表现出情绪易于冲动,处事比较任性,理智难以驾驭感情的状况。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容易高涨,也容易低落。

教育工作者宜帮助青春期学生培养积极情感,增强情感的深刻性、稳定性和理智性品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冷静的情绪。

1 0. 批判性与创造性发展

青春期学生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应发展起来。他们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本,喜欢猜疑和争论,坚持科学的个人理性,排斥任何形式的外在权威。他们对别人提出的思想、观点一般不轻信盲从,要求有说服力、有逻辑的论证。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常常会反复思考,找一找有没有漏洞,有没有足够的根据,或等待事实证明。他们由于这种独立批判性,往往不大容易接受虽然正确、但还没有经过自己证明的观点。如果他们一旦认为某些想法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因此认识问题又常常表现比较固执,甚至产生怀疑一切、唯我正确的态度。教育时宜坚持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方式,最好启发他们不断地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修养水平。

青春期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精力充沛,富于想象,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加上他们批判性的特点,最少保守思想,所以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或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在思维上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教育时应注意培养他们超常的反传统思维方式,促使其创造性发展。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8

一、调查

我随机和班中的十多位学生进行了交流, 交流面达40%。结合掌握的这第一手资料, 我又翻阅了《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有关书籍, 并上网在小学班主任论坛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高年级班主任。然后针对我班的这种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

二、分析

1.现象分类。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及我的观察, 班中说“×××喜欢×××”可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某个学生因为告诉了好友的秘密被说漏了嘴, 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就随便说几个;第二种是故意“诽谤”, 如果哪两个男女同学说话多了, 哪怕是在一起讨论一道题目, 有的同学也会说“×××跟×××好”, 实际上这样说的学生也正好体现了他青春期的一种微妙心理, 既渴望和异性亲近, 又害怕别人说闲话;第三种纯粹是开玩笑、瞎起哄。

2.原因分析。

(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 给人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电视里充斥着情感剧, 特别是偶像剧, 男女主人公的年龄越来越小, 感情也越来越直白、随便, 年轻人不必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 就能过上王子、公主式的童话生活;还有成年人恋爱亲昵公开化及成年人对感情的轻率等,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 家庭小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开放, 人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改变, 离异家庭在迅速增多。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有失偏颇, 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就会有出息, 而很少舍得花时间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 也缺少对孩子在青春期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三、思路和对策

为了能谨慎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我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自己的分析分两步来处理———

1.班干部出谋划策。针对这种情况, 我临时召开了一次班干部会议, 让他们就这一情况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 班中主要有哪些同学说这种话?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 (2) 以同龄人的心理来看, 他们说这话出于什么心理?你是怎样理解他们说的这种话的? (3) 你觉得老师怎样处理这事比较恰当?并布置了回家作业:围绕讨论的问题写一份书面材料, 当好老师的参谋。

2.班队课全班讨论。认真分析了班干部写的书面材料后, 我在班中开展了一次班队课。课始我就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上了“爱的教育”, 然后和学生一起翻阅了厚厚的字典, 写下了“爱”的四种解释: (1) 对人和事有很深的感情; (2) 喜欢; (3) 爱惜、爱护; (4) 常常发生某种行为。接着, 我说现在我们班中盛传着“×××喜欢×××”的流言, 通过查字典发现“爱”的解释有很多种, “喜欢”只是其中的一种, 它和同学心目中的“爱情”并不是一回事。有的同学可能把“喜欢”和“爱情”混淆了, 觉得很稀奇, 所以在班中传播, 今天老师不批评你, 因为你是“知识储备不足”, 不知者不罪。那你们觉得同学之间“×××喜欢×××”正常吗?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很快有了结论:一部分人认为是不正常的。他们说:“我们现在还小, 不应该考虑这种问题, 而且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 学习比较紧张,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还有一部分学生马上表示了反对。班长也像我一样翻开了厚厚的字典, 他说:“虽然刚才的同学说的很有道理, 但他们还是犯了一个错, 把‘喜欢’和‘爱情’混淆起来了。我查了字典, ‘喜欢’对人或事有好感。我们喜欢老师, 也喜欢班中那些学习好、待人和善的同学, 我觉得是正常的。那些学习马虎、不遵守纪律、爱欺负人的同学有人喜欢吗?”班长的回答赢来了阵阵的掌声。同时, 我把班中这一情况及时向校长进行了汇报, 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 组织高年级的班主任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 初步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1) 定期开展讲座。学校将定期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老师专门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教育专题讲座, 播放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录音带、VCD片。 (2) 马上召开家长会, 把学生的这一情况及时通报家长, 告知任其发展的危害, 引起家长的重视。 (3) 建立心理咨询室。请学校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心理咨询顾问, 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帮助解答一些同学们困惑的问题。

四、成效和反思

这场风波平息了, 也给我们高年级班主任提了个醒: (1)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学生的青春期比二十年前提早了, 六年级30%的学生进入了青春发育期, 我们的学校、老师有没有做好了在这方面教育的准备? (2) 长期以来, 学校和老师都没有认识到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很少正视学生性的发展和成长问题, 采取的只是压制和回避, 致使有些学生因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 心中有疑惑而不愿与家长、教师交谈。 (3) 进入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或迟或早地会出现对异性产生一种倾慕、想亲近的心理, 其实并不奇怪, 相反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不能够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疏导, 导致的后果也会非常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 发现中学生早恋现象有明显增加趋势, 其中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 特别是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早恋倾向更明显。

如何开展好农村中学青春期性教育 篇9

在我国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数量达到3亿以上, 农村约有1.8亿。在如此庞大的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群体中, 很多人因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必要的控制能力, 在独立意识和性意识的逐渐萌发当中, 得不到科学的指导, 其行为常出现偏差, 而成为“危险人群”。近年来被关注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性犯罪案件占18%-25%, 并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学生从老师、父母那儿获得的性知识少之又少, 而农村的围墙式文化生活, 书本、电视节目等相对少得可怜, 且其“质量”也让人们很是担忧。因而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农村中学生存在很多的困惑, 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些困惑是非常困难的, 他们渴望获得系统科学的性知识。

二、农村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阻力

1. 不良诱因的阻力。

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日趋淡化, 这就给西方腐朽文化以可乘之机, 于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改头换面流入农村, 而且对人们的思想、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不良影响。这对农村青少年学生性意识的健康发展无疑是一个障碍。也无疑是农村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最大阻力。

2. 来自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阻力。

很多农村中学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这对于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农村中学生来说, 无疑是教育的重大失策。但却未能引起家长及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家长及农村教育工作者“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性教育观念, 又是农村中学青春期性教育的一大阻力。

3. 农村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产生的阻力。

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农民家庭富裕了, 物质生活的改善, 使这些农村子弟的身体提前发育。农村文化本是一种围墙式的文化, 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农家子弟各方面显得相当封闭。但是这种围墙文化一旦和外面空气接触, 便会立即使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农村青少年惊惶失措, 必然使他们青春的心引起骚动, 由此而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就是农村中学青春期性教育的又一阻力。

三、教学组织过程

1. 合理设置内容, 适时、适龄、适当科学地进行教育。

我们认识到学生青春期的性好奇心理是正常的心理, 是性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 它的发生和存在是必然的, 不应也没必要给予否定。但这种好奇心理是不稳定的, 它具有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或是达到性心理与性生理和谐统一的佳境;或是畸化为低级的性猎奇心理。究竟朝哪个方向发展, 青少年应受到什么样的引导和实际上接受了什么样的引导是关键的。更主要的还应认识到适时、适龄、适当地向青少年传授科学性知识是青少年获得正确健康的性心理内容和性心理习惯的基础。

2. (1) 科学设置内容, 通过公开传授, 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组织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年级为单位开讲座、把年级男女生分开分别开讲座、以班级为单位系统教学、把班级男女生分开分别进行系统教学。传授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课堂教学、看录像、征文比赛、应用黑板报宣传、发放手抄报等。 (2) 通过同重点学生重点谈心的方式, 以解决特殊性问题, 还可以通过自然对话、信件交流、提供书籍等多种方式。 (3) 通过丰富的课余生活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四、内容设置

1. 青春期性生理知识教育。

让学生懂得人的生长发育可分为若干个阶段, 青春期是其中最重要一个发育阶段, 让学生了解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由于性生理成熟而产生的遗精、月经等现象, 懂得青春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地进行青春期卫生保健, 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让学生适当掌握一些关于性心理的产生及其特点的基础知识, 以便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青春期阶段出现的各种性心理现象, 消除由于性生理成熟而产生的种种性心理困惑和烦恼。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知识, 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心理保健, 科学而自觉地排除心理障碍,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 青春期性道德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要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对“性解放”、“性自由”的实质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引导他们自觉地预防和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4. 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教育。

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了解支配人际交往的几种主要的心理因素, 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让学生懂得和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减少交往的盲目性, 提高交往的效果。

5. 性行为法制教育。

让学生学习一些法律的基本常识, 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 增强守法的自觉性。让学生了解性违法与性犯罪的基本概念, 懂得青少年性失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以有效地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6. 性传播疾病预防的教育。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青春期性教育 篇10

一、中职学生性教育现状

(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

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人们“谈性色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性知识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 对性发育困惑不解。他们只能从其它渠道获得性知识。目前带有色情内容的电影、电视、录像带、网络视频随处可见。青少年往往因为得不到科学的指导而陷于迷惑、焦虑或冲动之中。由于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常常容易出现偏离行为, 从而造成少女怀孕、青少年性疾病、性犯罪上升, 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危害。有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中30%是性犯罪, 其中网上不良信息是重要诱因。

(二) 学校对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缺失

一是缺乏师资。以我院为例, 全院80名专职教师中, 没有一个性教育方面的教师, 也没有一个具备性教育方面资质的教师。二是缺乏性教育方面的授课计划。三是缺乏性教育方面的氛围。学院没有相关挂图及教具, 也谈不上有组织的性教育方面的座谈与交流。

(三) 家庭性教育基本处于空白

有不少专家认为, 家庭本应是对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 几乎没有学生是从父母那里了解到性知识的, 而且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也是讳莫如深。绝大多数家庭还未承担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大责任, 而且有些家长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性可以无师自通, 不需要家长来跟孩子谈。

(四) 早恋现象严重

近年来的全国性调查显示, 中学生的早恋已有相当大的比率。据我们对500名学生所做的访问调查, 有早恋行为和早恋倾向的占43%。早恋的学生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 因工作需要有更多机会接触异性, 有威信有号召力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 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 容易移情于两性交往, 家庭不健全的同学缺乏父爱和母爱, 感情饥渴, 以寻求来自同龄人的关怀。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 似乎进了“事故多发期”, 小问题不断, 大事端也时有发生。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水平较低, 身上陋习较多, 受多种因素影响, 他们在异性交往、对性的态度、观念上, 认识偏颇,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发展, 也给他人和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

(一) 学生学习青春期生理知识和性知识的生理需求

我们知道, 对性的渴望和好奇, 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的流露。性本身具有一股强大的力量, 如果脱离控制, 也有可能会变成一场灾难。如果疏导不当或教育不作为, 无疑使问题更加复杂。

一方面初中阶段尽管已开设了《生理卫生课》, 对性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普及作用, 但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却羞羞答答、不清不楚。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性知识 (多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 和性道德的教育, 这是以《生理卫生》教材和德育课程为讲课依据的。其内容比较贫乏, 学生受益不大、记忆不深。而很多青少年获得性教育的方式, 基本上来源于上网查询。

另一方面,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学生很难从家长或学校获得系统而科学的性知识。即使在现行的教科书里, 也仅仅就生殖器官讲授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对性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几乎没有涉及。但是, 处于性发育阶段的学生并不满足于接受这些知识, 他们对自身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要思索、探讨, 这样, 就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这些知识, 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

(二) 青少年性越轨、性疾病和性犯罪不断上升的现实需求

青春期这段时间, 学生对性产生好奇心, 容易产生尝试心理。由于青春期性教育的失误, 导致中学生性健康意识淡漠, 避孕知识缺乏, 使他们成为意外妊娠和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2014年一项调查显示, 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未婚人流居高不下, 约占人流总数的四分之一, 并出现了低龄化和多次流产的趋势。北京青少年人流率为5%, 上海达到7.2%。导致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性健康知识, 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婚人流者中有80%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其中有23%不懂得避孕。性病、艾滋病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挑战, 目前, 在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 青少年占66%, 在不同地区的性病患者中, 青少年分别占25.25%~42.1%, 而且这一比例仍在继续升高。以上现象警示我们给青少年提供科学、规范、认真的教育和启迪, 势在必行。

三、对中职学生进行性教育的途径

(一) 开展青春期心理咨询

学校开设青春期心理咨询室, 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推动、促进和引导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网上解答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害羞而不愿到心理咨询室咨询的现象。

(二) 开办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 共同讨论一些困惑问题, 并根据所选主题和学生特点采取多种形式, 如专题演讲、正反方辩论、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 当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富有生活气息时, 就容易被学生欢迎和接受。

(三) 开展性教育专题讲座

通过开展相关讲座, 图文并茂, 解答学生们敏感和困惑的问题。这里不仅要介绍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 还要对学生进行性道德和性安全教育, 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 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青少年中创造一种宽松的男女自由交往的和谐环境, 通过异性交往, 从而培养较强的调适能力。在青少年长大即社会化的过程中, 同伴交往乃至与异性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一课。对于少男少女的交往, 要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训斥;要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怀疑;要多一些引导, 少一些限制。即使出现了异常现象, 教育者的责任还是科学指导, 将青春期的性萌动向男女之间正常的交往与友谊方向引导, 从而最大化避免青少年早恋。

(五) 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除了学校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之外, 学生家长也应该放弃传统的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旧习, 主动进行性教育。因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 对孩子的生活了解比较多, 如果在适当的时机, 坦诚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对培养孩子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 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并有利于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摘要: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的生理特点, 阐述在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青春期,性教育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应加强青春期教育《时代教育》.

[2]中职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思考《新校园﹒理论版》.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11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指的是10-19岁期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性教育从中学慢慢来到了小学,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突破了过去无课程安排、无教材可参、无人问津的“三无”局面,小学已经有了性健康课,并有每周0.5可是的课程规定。 现在的小学生性教育课程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一、小学性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

一方面,在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下,许多学校把主要的力量着眼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上,很少或者根本无暇关照到《小学健康教育》这门课,更别说这门课中的性健康教育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认为青春期性教育不应进入纯真的小学课堂,有违学校办学宗旨。这些都是青春期性教育难以在小学立足和推广。

(二)课程设置难到位,师资配备不足

根据2008年广州市课程计划,除了规定设置的课程外,小学五六年级只有两节校本课程,这两节校本课程中,一节用于班会队会或者校会,一节用于现在很多学生都热衷于开展得学校特色课程,《小学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要么不见踪影,要么只能勉为其难地与其他课程捆绑在一起,到底能否落实到位,那就很难说了。

(三)教学方法单一,成效低

由于多种原因,老师对《小学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落实是不到位的。 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齐备的教学设备,只能进行“填鸭式”教学,课堂言行举止谨小慎微,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非常吃力,逐渐失去了兴趣。

二、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必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孩子从社会的许多途径了解到得关于性的“知识”越来越多,这些“知识”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有不健康的。 如果学生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上又没有成功感得话,他们很容易在这迷雾中迷失自己。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莫不如让学生们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二)学生成长的必要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也就是说比较信赖老师的话。到了中学,独立性越来越强,老师的影响逐渐降低。因此,更有必要在老师尚有较高权威,学生更信赖老师的小学阶段对学生灌输正确的性伦理知识和性生理知识以及性心理知识。

三、小学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一)转变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的观念,形成合力教育网络

学校领导和教师观念的转变必须得依靠评价制度的完善和同步的培训工作。转变家长观念还得靠各类的宣传,运用当地新闻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向公众宣传,扩大影响。另外,尽可能让父母了解性教育规划及课程,并动员副们参与到性教育规划中来。

(二)培训专门师资,是青春期性教育得以落实的保障

教师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关系到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成败。教师若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准备不易教授性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必须对承担《小学健康教育》的老师进行专业的人类性知识的培训,此外,还应对教师进行交流技能、课程设计能力以及师德等方面的培训。

(三)打破现有的教学常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线老师,学校层面以上的许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

方法一:放低身段,拉近距离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进行性健康知识教学的时候,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而是以拟姐姐、哥哥或者拟爸爸、妈妈的形象出现,保持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多说,教师穿针引线,在相互沟通中完成教学任务。

方法二:设计教学活动,鼓励互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讲授难免让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氛围严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学生学习活动,在互动中,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乐中求趣,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比较全面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方法三:争取家长理解,借助家长、社区资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仅拿着一本《小学健康教育》的教材是很难把这门课程落实好的。其实,学生背后的家长群体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家长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能提供很好的教学援助,如提供各类教具,还可以请医疗行业的家长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课。

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曾说过:“没有青春期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青春期教育中,性健康教育时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不把性健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青春期健康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小学青春期性教育课程,是青春期少年儿童的必修课。作为一线教育者,我们应该通过课堂,给予学生科学客观的引导,使小学生获得必要的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知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篇12

关键词: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教育管理

近年来, 我国中职学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中职生一般处于15到18岁间, 正处在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青春期阶段。因文化基础较差进入中职院校学习, 普遍存在厌学、自卑、孤僻等心理。所以, 中职院校的教师和社会、家长应该重视中职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 以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 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 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能力不强, 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 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1.缺乏学习动机, 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 目标不明确, 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2.学习情趣不浓,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 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 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 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 主要表现在: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 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 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 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2.感情较为冷淡, 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3.情感压抑, 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 容易产生早恋。同时, 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 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 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 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 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 加强心理教育, 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 并开设心理课程, 要重视心理教育。首先,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 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 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 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 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 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 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 组织心理课堂, 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 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 比如, 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 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 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 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 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 开展团体活动, 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 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 比如, 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 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 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 结合家庭教育, 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 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 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 价值应以身作则, 调整自我态度,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 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 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最后, 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端正教育态度, 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 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中职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重视。中职院校、教师、社会及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帮助中职生建立健康、向上、乐观的青春期心理。

参考文献

[1]周海泉, 海柳娟.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职业.2014, 23, (11) :46-47.

上一篇:职务发明制度下一篇:芜湖铁画艺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