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方

2024-08-02

疏肝和胃方(精选3篇)

疏肝和胃方 篇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约占胃炎的24.2%[1]。发病原因和机理较为复杂,多因胃部分切除术后幽门被切除或其功能受到破坏,或因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及胆道疾病导致幽门功能不全,出现胆汁、胰液和肠内碱性液体向胃内反流,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炎性病变的疾病。临床常见上腹部或剑突下持续性胀痛或餐后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贫血、体重减轻。西医主要采用促胃动力药和止吐药等对症治疗[2]。笔者自2008年以来,用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全部来自门诊,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8年。临床主要表现为频发性或持续性胃脘胀痛,痛处固定,痛时拒按,嗳气、口苦、恶心,或呕逆苦水,或嘈杂泛酸、纳差等。所有病例无胃肠手术史,全部经纤维胃镜确诊,胃镜下见有大量混浊黄色胃液,或见黄绿色胆汁自幽门反流入胃,胃黏膜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糜烂,黏膜有黄色黏液附着。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排除占位病变。

1.2 治疗方法

疏肝健脾和胃方:柴胡15 g、枳壳9 g、党参15 g、白术12 g、茯苓9 g、谷芽、麦芽各30 g、山楂、神曲各15 g、黄连3 g、吴茱萸1 g、白芍9 g、海螵蛸15 g、生甘草6 g。加减:肝郁气滞型加郁金、香附、木香、延胡索等;肝胆郁热型加山栀、黄芩、延胡索等;胃阴亏虚型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等。每日1剂,加水煎至300 ml,早、晚饭前半小时分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及烟酒等,15 d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按临床征象及胃镜制定[3]。(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示黏液湖澄清,幽门口胆汁反流消失,胃黏膜无黄染。病理检查腺体萎缩或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复查黏液湖色明显变淡,幽门口胆汁反流明显减少;胃黏膜黄染少许及黏膜充血。病理检查腺体萎缩或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减轻2个级度以上;(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胃镜复查黏液湖色变淡,幽门口胆汁反流减少;病理检查腺体萎缩或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减轻1个级度以上;(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胃镜、病理检查黏膜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痊愈60例,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6%。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8岁。初诊时间2009年10月20日。患者诉胃脘胀痛伴恶心、呕吐反复发作3年,近一周加重,伴见纳差、乏力、烦燥易怒,食后胃胀痛加重,舌红、苔薄黄、脉弦。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肝郁脾虚、胃失和降),电子胃镜:胆汁返流性胃炎,治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降逆。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柴胡15 g、枳壳9 g、党参15 g、白术12 g、茯苓9 g、谷芽、麦芽各30 g,山楂、神曲各15 g、黄连3 g、吴茱萸1 g、白芍9 g、生甘草6 g、海螵蛸15 g、香附6 g、郁金10 g,服5剂后,胃脘胀痛、恶心呕吐缓解,但进食后仍有胃痛加重,伴食少无力。上方加黄芪30 g、太子参18 g、茯苓15 g、白术15 g,再进5剂,胃胀痛、恶心、呕吐消失,进食后仍稍有疼痛,上方加元胡15 g。又进10剂,患者诸症消失,复查胃镜:无胆汁返流,胃黏膜炎性病变消失。

4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还不甚明了,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于胃所致。由于过多的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损失黏膜上皮,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临床症状重,患者痛苦难忍。

本病多属中医学“胃脘痛”、“呕吐”、“痞满”等范畴,《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汁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吐”。本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胆附于肝,胆汁宜通降,通赖肝气之疏泄,降靠胃气之下行。脾胃失调,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胆胃不和,胆气上逆而见胆汁反流入胃。故以疏肝健脾、利胆和胃降逆为基本大法。笔着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药用柴胡、枳壳疏利肝胆,党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益气健脾;黄连、吴茱萸辛开苦降以止呕;枳壳、白芍、生甘草疏肝理脾、透解郁热、和中缓急;谷芽、麦芽甘平,消食健胃,麦芽还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海螵蛸抑酸止痛,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气、疏肝利胆、理气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从而促进胃肠运动,增强胃动力,促进胆汁排泄,抑制胆汁反流,减少胆汁对胃内的损害,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炎症消除,诸症向愈。

参考文献

[1]张安田,刘寻,张桂芝,等.碱性反流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4.,18(1):27-30.

[2]林三仁,于中麟,胡晶津.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0,(52):77-79.

[3]宋海连,奚九一.柴胡清导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医学,2001,6(3):279-280.

疏肝和胃方 篇2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来自本院2002-01~2006-12的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46例, 女性40例;年龄28~38岁, 平均为45.9岁;病程最长20年, 最短3个月。多数患者曾经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 就诊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胃脘痞满、胀痛或隐痛、嘈杂、纳差、乏力。确诊前全部作胃镜检查, 结果大部分病人胃黏膜呈淡红色或灰黄色, 严重者显示灰白色, 胃黏膜萎缩变薄, 腺体减少或消失, 黏膜下血管显露。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1982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纤维胃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和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3]。

1.3 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文献[4]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虚肝郁型、胃阴亏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胃郁热型5个证型。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理气和胃方为基础方, 由柴胡、苏梗、白芍、延胡索、木香、枳壳、佛手柑、砂仁、蒲公英、鸡内金、甘草组成。肝胃不和型以基础方疏肝理气和胃。脾虚肝郁型:基础方加太子参、白术、绞股蓝以健脾理气和胃;胃阴亏虚型:基础方去苏梗、佛手柑、砂仁, 加沙参、麦冬、石斛、乌梅以养阴理气和胃;气滞血瘀型:基础方去苏梗、延胡索、木香、枳壳, 加太子参、白术、绞股蓝、丹参、三七、徐长卿以健脾活血、理气和胃;肝胃郁热型:基础方去苏梗、佛手柑、砂仁, 加黄连、白花蛇舌草以清热理气和胃。每剂水煎400ml, 分2次口服, 每日1剂, 3个月为1疗程, 共2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它胃药。

2.2 观察项目

(1) 观察主症 (胃脘痞满、胀痛或隐痛、嘈杂、乏力、纳差等) , 次症 (恶心、呕吐、腹胀、消瘦、大便不爽等) 。14天门诊复诊1次, 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2) 半年后复查胃镜, 并于相同部位分别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 同时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切片染色, 观察HP清除率。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判定。

3.2 疗效

见表1。

3.3 证候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

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临床症状消失率为89.5%。治疗前后舌质、舌苔、脉象的表现以舌质的改变最为明显。本组86例治疗前后均作了纤维胃镜检查, 胃黏膜萎缩与炎症现象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或明显减轻, 其中腺体萎缩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肠上皮化生程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4体会

中医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名。其有关症状可概括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为脾胃素虚 (病理基础) , 遭受情志不和、饮食不节、温热之邪 (如螺杆菌) 等致病因素侵袭后, 导致肝胃不和 (临床病理特点) , 而肝胃不和在病理演变转化过程中, 又可出现一系列伴随病理变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实质是“肝胃不和”, 而“肝火犯胃”、“气滞血瘀”、“胃阴亏虚”、“肝胃郁热”等证型均为其病理变化的结果, “理气和胃”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治则。理气和胃方中柴胡、苏梗、延胡索、木香、枳壳、佛手柑、砂仁等以行气疏肝;白芍以和血柔肝;蒲公英以清热解毒;鸡内金以健脾消食;甘草以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和胃之功。我们在理气和胃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临床症状消失率为89.5%, 总有效率为88.4%。我们在临床辨证治疗中紧扣肝胃不和之病机, 随证加减, 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现代中医分型法, 立法施治, 故收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益农, 萧树东, 张锦坤.慢性胃炎的治问题.中华内科杂志, 1983, 22 (5) :2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5:118.

[3]周建中, 陈泽民, 危北海.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 (试行方案)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10 (5) :318.

[4]金亚城.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探讨.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1 (6) :331.

疏肝和胃方 篇3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 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临床表现为出现反酸、烧心、吞咽痛、胸骨后灼痛及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 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4例, 女性16例;年龄19~66岁, 平均年龄34.8岁;患病时间2个月~7年。对照组男性19例, 女性21例;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37.2岁;患病时间1个月~9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及治疗前胃镜检查并发症情况,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草药进行调肝泄热和胃方治疗, 中草药包括炒陈皮、川楝子、柴胡、炒枳实、炒黄芩、苏梗、炙甘草、浙贝母、吴茱萸、蒲公英、田七粉等。每日服用1剂, 用200m L水煎2次获得药汁,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00m L药汁, 每隔12h一次。西药治疗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 (由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治疗, 服用方法:每日1次, 每次25mg, 早晨空腹服用。治疗时间:以6周为1个疗程, 总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影响本药物药效评价的其它药物。

1.3治疗效果观察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积分, 观察两组进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前后的临床症状, 包括烧心、反酸、恶心、胸骨后疼痛呕吐等症状, 按照症状的轻重程度划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 并分别记录为0分、1分、2分、3分。0分表示为没有明显症状;1分表示为患有轻度症状, 没有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以及睡眠;2分表示为患有中度症状, 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及睡眠质量造成一定程度影响;3分表示为患有严重症状, 造成患者不能从事日常的生活活动[3]。统计患者的胃镜积分, 采用国际通用的Los Angles法将内镜下粘膜形态划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 0级积0分, 正常, 但可发生组织学改变;I级积1分, 可见食管黏膜出现条状或者点状充血;II级积2分, 食管黏膜出现条状充血和糜烂症状, 并出现融合但并不是全周性;III级积3分, 病变范围广泛, 且出现充血和糜烂症状融合全周性形成溃疡。

1.4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综合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或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相比于治疗前下降幅度≥90%, 胃镜积分0;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或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相比于治疗前下降幅度在60%~89%之间, 胃镜积分减少2分;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相比于治疗前下降幅度在30%~59%之间, 胃镜积分减少1分;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相比于治疗前下降幅度小于30%, 胃镜积分不变。

1.5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治疗前后两组积分采用 (x±s) 表示, 进行t检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采用调肝泄热和胃方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采用调肝泄热和胃方治疗后,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食管粘膜炎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在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方面,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调肝泄热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症是用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 发挥中医在治疗过程中的调节机体整体的功能, 从整体上调节脏腑[4]。枳实、柴胡及陈皮可以促进平滑肌收缩、调节胃肠运动, 加速胃和食管排空, 缩短胃酸在食管内的停留时间, 减少反流次数。苏梗、陈皮及黄芩等对急慢性炎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减轻炎症对食管粘膜病理组织伤害。柴胡和枳实两药配伍可增加幽门括约肌紧张度, 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胃。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结果分析, 治疗组采用调肝泄热和胃方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食管粘膜炎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方面, 治疗组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调肝泄热和胃方不仅具有促进动力恢复及增强抗反流的防御作用, 而且可使胃食管及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对抗攻击因子作用明显减弱, 所以相比于单纯对抗攻击因子酸反流的对照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5]。

参考文献

[1]吉英, 洪哲明.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 11 (32) :2.

[2]杜山鹏, 王汝新.自拟降逆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 15 (2) :91-92.

[3]刘亦文.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 6 (3) :9.

[4]廖进.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 8 (8) :24.

上一篇:低成本景观设计下一篇:大众化进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