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法

2024-06-27

疏肝健脾法(共7篇)

疏肝健脾法 篇1

勃起功能障碍 (erectile dysftunction, ED) 即阳痿, 是指行房时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硬度的勃起以进行性交而获得满意的性生活[1]。在祖国医学中有“阴痿”、“不起”、“筋痿”等名称。ED是男科常见病, 其中功能性较为常见。本院门诊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ED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的57例肝郁脾虚型ED患者, 年龄21~53岁, 平均39岁, 临床表现为:阳痿不举, 情志抑郁或烦闷不适, 胸胁胀闷, 不思饮食, 舌淡苔薄白, 脉弦。

1.2 诊断标准

根据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中相关标准[2]: (1) 患者不能参与所希望的性生活; (2) ED频繁发生, 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没有出现; (3) ED持续至少6个月; (4) ED不能用药物作用、生理疾病或者其它精神、行为方面的障碍来解释。符合其中1项者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ED诊断标准; (2) 能配合完成随访观察; (3) 有固定性伴侣; (4) 生殖器官发育正常; (5) 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的疾病和手术、外伤史; (6) 性激素处于正常范围内。

1.4 治疗方法

纳入研究的患者给予疏肝健脾中药口服, 具体组方:柴胡10g, 香附10g, 郁金10g, 川楝子10g, 薄荷5g, 芍药10g, 茯苓10g, 白术10g, 甘草5g。水煎服, 每天1剂, 2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它壮阳药物。

1.5 疗效评价

依据国际勃起功能问卷 (IIEF-5) 评分。IIEF-5评分达到21分以上为显效;评分15~20分或在原评分基础上增加3分为有效;评分<15分或在原评分基础上增加少于3分为无效。

2 结果

治疗2个月后, 57例患者中, 显效26例, 占45.6%, 有效22例, 占38.6%, 无效9例, 占15.8%, 总有效率为84.2%。

3 讨论

ED是男科门诊常见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 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据估计, 全世界约有1亿以上的男性有不同程度的ED[3]。ED久而久之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 影响夫妻感情以及家庭和谐。1983年, Slag MF在普查中发现, 由器质性或药物原因引发导致的阳痿占80%[4]。Sack SA (1983) 还认为器质性阳萎均存在着精神性因素[5]。临床上精神抑郁多见, 属中医“肝郁”范畴。学术上“阳萎”一词已被“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取代。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 其病因病机多种多样, 一般认为命门火衰、心脾受损、恐惧伤肾、肝气郁结、湿热下注。现代研究[6]发现本病多与肝有关, 肝主筋, 阴器为宗筋之会, 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则宗筋所聚无能, 肝气调节阴器的功能活动。肝郁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亏虚则阴茎勃起无力。《冯氏锦囊秘录》云:“宣其抑郁, 通其志意, 则阳气立舒, 而其痿自起矣。”肝郁得舒, 肝气条达, 则气血通畅, 充盈宗筋, 阳痿立愈。疏肝健脾方主要以肝郁日久伤脾, 气血不畅生化乏源为主要病机, 采用疏肝解郁、健脾补气法, 方中柴胡归肝经, 疏肝解郁, 为君药, 辅以香附、郁金、川楝子以增强疏肝解郁功效;白芍归肝脾经, 柔肝补血;薄荷味辛凉, 归肝肺经, 尤善解忧郁;白术、茯苓味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健脾宁心, 白术和茯苓共奏补气健脾之功;甘草补脾益气, 调和诸药。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较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 ED患者多存在精神因素, 且以肝气郁结为主, “因郁致痿”与“因痿致郁”恶性循环, 肝郁日久影响脾胃, 出现脾失健运。本研究以疏肝健脾法治疗加以心理疏导取得了显著疗效, 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ED) 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57例ED患者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问卷 (IIEF-5) 的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的IIEF-5评分均有明显提高。57例患者中, 显效26例, 占45.6%, 有效22例, 占38.6%, 无效9例, 占15.8%, 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疏肝健脾法对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疏肝健脾法,勃起功能障碍,中药

参考文献

[1]孙自学, 张宝兴, 王琦, 等.实用中西医诊疗男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362-363.

[2]EKMEKCIOGLU O, INEI M, DEMIRCI D, et al.Effects of sildenafilcitrate on ejaculation latency, detumescence time, andrefractoryperiod:placebo-contmued, double-blind, crossover laboratory setting study[J].Urology, 2005, 65 (2) :347-352.

[3]SALONIA A, RIGATTI P, MONTORSI F.Sildenafil in erectile dysfunction:a critical review[J].Curr Med Res Opin, 2003, 19 (4) :241-262.

[4]NIH CONSENSUS CONFERENCE.NIH Consensus Panel on Impotence[Z].1993.

[5]郭应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第1版) [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1, 82, 90.

[6]秦国政.勃起功能障碍 (阳痿) 中医发病学规律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6 (4) :5-9.

疏肝健脾法 篇2

患者,男,32岁。既往病史:3年前因尿黄、肌肤发黄,疲劳,纳差,睡眠不佳,入住内地多家医院1年,经保肝降黄治疗,BLL波动在60以下,无明确诊断结果。2年前被广东一家综合医院确诊为Gilbert综合征。该患者性情急燥,加之临床症状突出,疑虑颇多,西医治疗未效,故回家改用中医治疗。

2005年4月7日初診:面色黄而干,纳差,口苦,口喝欲饮,小便黄,大便不成形,每日4次左右,睡眠差,苔腻,脉象弦细数。证属湿聚热郁,以致肝失疏泄,脾胃失调。

治法:化湿清热,疏肝和胃。处方:茵陈五苓散加减。药用:茵陈(后下)20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滑石30g,腹毛15g,黄连8g,桅子15g,郁金15g,柴胡10g,酸枣仁(炒)15g,山楂15g,扁豆15g,甘草6g。7剂(隔日1剂)。

2005年4月21日二诊:面色仍黄,口苦减轻,渐能知饥,小便仍黄,大便仍多,日3~4次,已能成型。色苔渐薄,脉象较前转缓。病有转机,湿邪黏滞,在上方的基础上去黄连加海金砂15g,再予七剂(隔日1剂)。

2005年5月5日三诊:口苦症状已无,饮食大增,大小便均正常,睡眠好转,精神渐佳,有时仍感疲劳,面色微黄,舌质淡红,苔转薄,脉象濡缓。湿热已退,脾胃渐复。此时治疗为调理脾胃。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莲米15g,山药15g,砂仁10g(后下),苡仁20g,扁豆10g,酸枣仁15g(炒)、木香15g,鸡内金15g,炙甘草10g,大枣10枚。仍予7剂(隔日1剂)。

5月19日,患者药用完前来,面色光润,诸症悉除。临床治愈,勿须用药,嘱其回家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和的心态,有情况再来诊。

2006年8月患者来我处小坐,言其已外出务工1年余,未再用药,其间有几次感冒,亦未复发。

讨 论

疏肝健脾法 篇3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患者来源于2013 年8 月至2014 年7 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患者, 符合相关慢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并伴有明显胃肠症状辨证符合肝郁脾虚证, 经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入组, 疏肝健脾组共80 例患者, 男59例, 女21 例, 平均年龄 (45.10±9.66) 岁, 西药对照组40例, 男29 例, 女11 例, 平均年龄 (43.90±9.65) 。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 (P>0.05) , 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 疏肝健脾组 (25.1±1.68) , 西药组 (24.75±1.58) , 经统计学分析P=0.124>0.05, 说明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采取基础治疗+试验方案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符合抗病毒标准给予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患者给予适当抗纤维化治疗, 在此基础上疏肝健脾组给予自拟膏方芪莪保肝膏 (黄芪30g、莪术20g、白术30g、茯苓20g、丹参30g、枸杞20g、山茱萸15g、柴胡12g、三棱20g、陈皮10g、山药20g、鸡血藤30g 、山楂20g、白芍30g、甘草6g、干姜5g红花10g、厚朴10g) 30g, 每日3 次口服;西药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50mg (一片) , 日3 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服药4 周比较有效率及中医症候积分。

1.3 疗效判定

有效率方面采用Francis G Y等[3]制定的评分系统进行评定, 根据患者腹痛程度、腹痛时间、腹胀情况、排便满意度、干扰生活5 方面程度进行打分 (每个项目分值为0-100) , 根据分值将胃肠功能分为4 个等级 (即正常<75, 轻度75-175, 中度175-300, 重度>300) 。评定标准:显效:积分降低2 个级别以上;有效:积分降低1 个级别;无效:积分在同一级别或升高。中医症候疗效评定: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4]有关肝郁脾虚证的评定标准进行打分, 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患者症候积分改变=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证候积分≥30%;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证候积分<3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 软件, 对实验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有效率上疏肝健脾组为88.8%, 西药组为80.0%, 疏肝健脾组优于西药组 (P=0.039<0.05) , 说明在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存在差异, 疏肝健脾组优于西药组;中医症候改善方面, 疏肝健脾组有效率为86.3%%, 西药组为75.0%, 疏肝健脾组亦优于西药组 (P=0.021<0.05) , 在中医证候积分上, 疏肝健脾组亦优于西药组。综合对比, 疏肝健脾法对慢性肝病胃肠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3 讨论

(1) 慢性肝病与中医肝病关系, 笔者认为慢性肝病和中医肝病有一定的关联性, 从中医脏腑之肝脏的位置、形态上看, 与现代医学有着一定的相同性, 《难经·四十三难》中描述“肝独有两叶”, 《医学入门》:“肝著右肋下, 胆附于肝”;《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 并贯脊之第九椎”。在症状上二者也有一定关联性, 慢性肝病患者常出现胁肋胀满疼痛、乏力、恶心、肚胀、易怒、黄疸等症状, 这与中医肝脏病变几乎相同。慢性肝病初期多数患者没有症状, 这给中医辨证带来一定困难, 顾恪波[5]认为慢性肝病早期没有中医症候应用“伏邪”来理解, “伏邪”侵犯人体, 蛰伏不发, 人体正气“一时之虚”可随时发病, 其发病特点为自内而发, 可向表、里分传。丁宝刚[6]认为伏邪可分为外感伏邪、杂病伏邪, 杂病伏邪按病因又可分为摄生不当所致伏邪、祛邪未尽所致伏邪、秉承父母之伏邪, 这几乎囊括了所以慢性肝病病因。因此, 慢性肝病病位在肝, 病性属本虚标实, 病理属肝气郁结, 疏泄失司, 疾病过程为各种肝病伏邪之毒伏于肝经, 遇人体正气虚弱发为慢性肝病, 导致肝失疏泄, 日久或者脾气“一时之虚”传之于脾, 而形成肝郁脾虚之症。

(2) 慢性肝病易出现胃肠症状, 慢性肝病伤及肝体, 肝失疏泄, 而肝之疏泄功能重要组成是疏泄气机, 全身的气机通畅有赖于肝气疏泄。中医饮食消化有赖于脾胃, 胃可以降浊, 脾可以升清, 二者一升一降, 相互配合完成对食物的消化, 而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通畅, 功能协调的重要基础,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将影响脾胃消化水谷功能, 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 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 则不能疏泄水谷, 渗泄中满之证, 在所不免”。肝和脾五行相克也是肝病易出现胃肠道功能失常的重要原因, 一旦脾气虚弱, 肝和脾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肝木克犯脾土, 脾进一步受损, 脾气愈虚, 则消化功能俞弱, 消化道症状俞明显。

(3) 慢性肝病疏肝健脾法立方基础,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老专家徐富业老教授对中医肝病有着独到的见解[7], 徐老根据自己多年经验, 提出鼓胀之病本质在于本虚标实, 本虚是指脾气虚弱, 标实是指肝郁而致血瘀, 徐老据此立“益气扶正, 活血通经”治疗鼓胀之法, 并自拟方药“芪莪饮”在临床上取得不错效果。笔者在徐老基础上, 结合临床实际, 认为慢性肝病病理存在肝郁、脾虚, 肝之疏泄、脾之健运失常, 气血运行不畅, 定立疏肝健脾, 活血通经之芪莪保肝膏。方中黄芪、茯苓、白术益气健脾, 培土以益木为君, 柴胡、白芍、陈皮、厚朴疏肝行气为臣, 枸杞、山药、山茱萸滋水以涵木, 丹参、三棱、莪术、鸡血藤活血化瘀以软坚为佐,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 共奏疏肝健脾、活血软坚之功。

摘要: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法在慢性肝病治疗过程中对胃肠道调节作用。方法:本着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 将120例慢性肝病胃肠道功能异常患者分为疏肝健脾组 (80例) 和西药组 (40例) , 治疗1月后对照比较两组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在有效率上疏肝健脾组为88.8%, 西药组为80.0%, 疏肝健脾组优于西药组 (P<0.05) ;中医症候改善方面, 疏肝健脾组有效率为86.3%%, 西药组为75.0%, 疏肝健脾组亦优于西药组 (P<0.05) 。结论:中医疏肝健脾法对慢性肝病胃肠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慢性肝病,疏肝健脾,胃肠道功能

参考文献

[1]Zhiqiang G, Zhaohui D, Qinhuan W, et al.Cos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in China[J].J Clin Gastroenterol, 2004, 38 (10Suppl 3) :S175-S178.

[2]Lok AS, Mc Mahon BJ.Chronic hepatitis B[J].Hepatology, 2007, (45) :507-539.

[3]Francis G Y, Morris J, Whorwell P J.The irritable bowel severity scoring system;a simple method of monitor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its progress.Aliment Pharmacol Ther, 1997, (11) :395-40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64-366.

[5]顾恪波.从“伏邪学说”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则治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 (10) :34-35.

[6]丁宝刚.伏邪理论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 (1) :38-40.

刘德泉用补气健脾法治疗老年病 篇4

1 气虚是老年病最重要的病机

老年病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老年期特有疾病,如痴呆,耳鸣,白内障等; 二是老年期多发性疾病,如中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三是与其他年龄段共有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因此,老年人与一般青壮年人的病因病机是有差别的。首先由于自然衰老,脏腑老化,功能减退,出现气虚症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五八,肾气衰,发落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脏腑衰,形体皆极。”[1]其次,由于老年人久病多病也容易出现气虚症候。刘德泉老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往往一身多病,如中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同时并存,又多有青壮年期患病延续到老年,这样多病久病,必然造成老年病正气虚弱的状况,临床多见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以气虚为主的症候。如《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虚者正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者半身不遂也。”[1]明确指出,中风是虚证。另外老年人由于正气虚弱,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形成气虚血瘀,同时由于气虚,水湿不能及时运化,停聚而为痰浊。如中风,冠心病,痴呆多有气虚血瘀、痰浊内停的症候。总之,老年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虚弱,由于气虚导致血瘀阻滞、痰浊内停等。

2 治疗老年病以补气健脾为主

老年人患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虚弱,治疗老年病当以补气为主。补气法包含补肺气、补脾气、补心气、补肾气等,在以往的补益法中,也有补肾与补脾之争。刘德泉老师认为对老年人而言,补肾不如补脾见效更快。补脾气健脾胃为治疗之关键。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补气健脾和胃,气血生化之源旺盛,其它脏腑之气才能得到补充。中医学认为: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升降出入是气机的基本运动形式。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1]脾胃居中焦,连通上下,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其升而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绝”。因此从生理而言,脾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次从病理而言,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云“百病皆由脾胃盛衰而生也”、“脾胃弱则百病皆生,脾胃足则万邪皆息”。[2]李东垣还指出: “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虚弱,饮食自倍,脾胃之气即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2]老年人脾胃极易受损,原因除其本虚外,也有过劳伤脾、过思伤脾、肝郁乘脾、气血俱虚累及脾胃,以及血瘀痰湿影响脾胃多功能等。

因此在治疗上,李东垣指出: “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2]沈金鳌也认为“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不能自生,昔人云,后天之本绝,较甚先天之根绝,非无故也。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3]民间有句老话,“老人全靠饭力”,脾胃气一伤,百药难施。故在治疗上,当以补气健脾为先。

3 注重补气健脾药的组方配伍应用

补气、健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中药而论,补气药主要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灵芝、黄精、红景天等; 这些药主要是补脾肺之气为主。健脾主要有理气健脾,燥湿健脾,醒脾化湿,健脾利湿等; 理气健脾代表药有: 木香、枳壳、厚朴等; 燥湿健脾代表药为陈皮、半夏、青皮; 醒脾化湿代表药有砂仁、藿香、佩兰等; 健脾利湿代表药有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等。

在应用补气健脾药物时,刘德泉老师着重指出要注重组方配伍应用。一是要注意配伍疏肝药和通腑药,因为肝郁则克脾,影响脾胃功能,可配柴胡以疏肝;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可配生首乌、生大黄、肉苁蓉之类以通便。还要注意结合现代医学病理和现代药理实验选用药物,如糖尿病人气虚脾弱,宜用黄芪、白术、山药,因为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黄芪、白术、山药有降血糖的作用。如冠心病患者气虚,宜用人参、黄精、红景天,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人参、黄精、红景天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有抗心绞痛的作用[4]。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老年病的好转和痊愈。

现将典型病案附录如下:

患者,男,58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謇涩一天就诊。经头颅CT诊断为“左侧颞叶、顶叶脑梗塞”经西医相关处理后,患者病情稳定,但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障碍等症状,随后应用“银杏叶胶囊”、“利脑心片”等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前来就诊。证见,患者神清,形体偏胖,精神较差,头倾视深,右半身不遂,右侧上下肢肌力2级,双下肢浮肿,尿少,便溏,纳呆,口角歪斜,口中流涎颇多,言语謇涩。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弱。辨证为: 气虚脾弱、痰瘀内阻。治法: 补气健脾,化痰消瘀。方药: 白术10 g、党参10 g、生薏仁10 g、陈皮10 g、当归20 g、红景天12 g、苍术15 g、山药15 g、川芎15 g、白芍15 g、荆芥穗5 g、木香5 g、桑寄生30 g、石菖蒲15 g、生姜3片,患者服用该方14剂后渐觉精神好转,肢体有力,小便次数增多,下肢浮肿消失,食欲恢复,大便成形,病情好转。嘱其守方继用一个月。

按该患者神疲乏力、纳呆,肌力减退,肌肉松弛,为气虚脾弱之象; 脾失运化,内生痰湿,故见口中流涎,舌淡胖,苔白腻,痰阻清窍,血流不畅,瘀阻经络,脑脉失养故见言语謇涩。因此治疗单纯应用活血化瘀通络,很难收效,更应注重补气健脾。本方中既有健脾补气的白术、党参、山药、红景天,又有健脾化湿的生薏仁、苍术、陈皮,配以桑寄生、石菖蒲补肾醒脑,川芎活血通脉,对于脾肾气虚型脑梗塞后遗症遗留肢体活动不利症状有明显治疗效果。

4 讨论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补气健脾药物确实收效甚好,在此基础上合理配伍多种相关药物,共促气血生化之源旺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促进疾病尽快恢复。

摘要:介绍刘德泉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指出由于老年人脏腑功能低下,气虚是老年病最重要的病机,补肾不如补脾见效更快,补气健脾胃为治疗之关键。应用补气健脾药时,要注重组方配伍应用。注意配伍疏肝药和通腑药,注意结合现代医学病理和现代药理实验选用药物。

温肾健脾法治疗经前泻水症体会 篇5

1 病例简介

患者1, 女, 27岁, 工人, 2009年3月28日初诊。经前泻水1年余, 结婚3年未孕。素来月经后期, 白带量多。据述病由下乡参加劳动, 正值月经即将来潮之时, 阴雨绵绵, 坐于湿地, 4d后月经来潮, 最初经与水齐下, 月经量多、色淡, 未引起注意, 后每汝月经来潮前必阴道泻水1~3d伴周身乏力困倦、腰膝酸软羞于启齿, 故未求医。近半年经前泻水量多, 少腹冷痛, 腰膝酸软, 白带量多, 量多如注。故来就诊。现面色萎黄, 舌浓苔白, 脉濡, 尺脉沉。色脉合参, 显属脾肾阳虚, 阳不化气, 冲任失养, 邪阻胞中而致经前泻水症。治以温肾健脾、暖宫除湿。温通汤加紫石英25g, 冤丝子25g, 5剂, 水煎服。4月3日二诊, 服药后腰酸、困倦好转, 食欲渐增, 但自带量仍多。 忆东垣有“治湿当凤以平之”之法, 上方去泽泻、加羌活10g, 取风药胜湿之意, 5剂量。4月10日三诊, 于4月8日经前泻水1d, 量不多即来月经, 月经色淡、有血块, 腰酸。嘱月经后服全鹿丸10丸, 淡盐水送服, 1丸/次, 日服2次。并每于月经前2周始服中药温通汤加紫石英25g, 每周3剂, 至月经来潮。依上法服药3个月后, 月经应时而下, 已无经前泻水之症。随访至今无恙, 喜得一男婴。

患者2, 女, 42岁, 干部, 2009年10月13日初诊。经前泻水约1年, 自述1年前, 正值经期第2天, 居室进水, 在水中站立并淘水2h。致月经10d方净, 此后腰痛似折, 身重, 腰以下湿冷, 眩晕, 时自汗出。每放经前少腹下坠, 泻水2d方来月经, 曾服参芬白术散不效。近半年病情加重、多, 食少纳呆, 面色雳白, 精神萎靡, 舌淡苔白, 舌体胖大, 脉沉细而弱。症属脾肾阳虚、命。治以温肾健脾、升阳除湿。方药:温通汤加干姜10g, 黄芪25g, 升麻10g, 取仲景先师“治肾着之病·腰以下冷痛, 腹重如带五千钱, 千姜冬术汤主之”之意。5剂, 水煎服。10月19日二诊, 自述服药后, 病情大减, 白带量不多, 头晕、汗出、腰痛均好转, 效不更方, 上方继服5剂。11月3日三诊, 身重除, 腰以下不觉湿冷, 饮食渐增, 面色红润, 少腹坠胀感减轻, 脉沉, 舌淡少苔。上方去升麻, 加羌活10g, 5剂。11月3日四诊, 自述2d上午泻水少许即来月经, 腰酸, 少腹胀。嘱服全鹿丸10丸, 1丸/次, 淡盐水送下, 经前2周后服温通汤, 每周3剂, 至月经来潮。服药1个月后, 经前泻水已愈, 月经按时来潮, 嘱按上法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后月经正常, 随访至今未复发。

2 讨论

经前泻水症是妇科常见的症状。此病均是脾肾阳虚, 门火衰、冲任不固、寒湿下注, 冲任受阻、胞脉闭塞所致, 之经前泻水症, 并有身重。白带量多等症状。笔者用此方均使症状明显改善, 效果明显。但也可以运用此方, 随证加减, 也可以治疗带下病症状, 也会有很好的疗效的。

摘要:经前泻水症是妇科常见的病症, 经多年的临床观察, 非单纯脾虚湿盛之证, 多由阳虚阴盛、寒湿下注、冲任受阻、胞脉闭塞所致, 但与肾气不足, 带脉约束功能减弱, 任脉不固, 阴液下滑, 还与湿, 与脾虚有关, 脾虚, 均使脾失健运。湿邪侵入带脉后, 使寒湿下注。故治疗当以温补肾阳、健脾化湿为主, 笔者自拟温通汤治疗本病, 效果明显。

疏肝健脾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 治疗组男11例, 女19例, 年龄45~82岁, 病程2周至6个月;对照组男13例, 女17例, 年龄40~80岁, 病程2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相关标准: (1) 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者; (2) 年龄在85岁以下; (3) 中风病程大于2周, 或小于6个月; (4) 符合便秘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 有精神疾病、严重视听障碍、失语症等患者; (2)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3) 年龄小于18岁, 或大于85岁者; (4) 有严重肝肾损害者; (5) 脑缺血短暂发作者; (6) 生命体征不平稳者; (7) 有肛门肿瘤、异物、畸形、器质性疾病梗阻者。

1.4 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补肾健脾中药汤剂治疗, 方剂组成为:肉苁蓉12g、当归20g、牛膝15g、黄芪20g、陈皮10g、山药20g、生白术30g、火麻仁15g、升麻9g、枳壳15g、白芍12g、甘草6g、女贞子20g、酒大黄9g、槟榔12g、沙参10g。水煎服, 取汁400mL, 每日1剂, 分早晚2次口服或鼻饲用药, 连续1周为1个疗程, 共用药3周。

1.4.2 对照组

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口服治疗, 每次5mg, 每日3次。

治疗期间, 患者禁辛辣、高脂肪食物, 给予电解质补充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随访,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评定依据[1]:治愈:患者主要症状消失, 2天内排便一次, 便质转润, 解时通畅, 短期无复发;好转:患者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3天内排便一次, 便质转润, 排便欠畅;未愈:患者症状未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以治愈、好转例数计。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中风恢复期为中风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 便秘不仅增加了该阶段患者的身体不适感, 加重患者紧张、烦躁等情绪, 还会在患者排便时增加颅内压, 使病情加重, 已成为影响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和康复的重要因素。西医治疗该疾病多采用药物对症治疗, 枸橼酸莫沙必利可增强结肠推进性运动, 缩短结肠转运时间, 增加直肠敏感性和直肠肛门抑制性反射阈值, 适用于因肠蠕动减弱功能所致的便秘者。但西药大多存在明显的副作用, 易引起过度腹泻、腹痛、恶心及厌食等不良反应, 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和不便[2]。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便秘症状, 有助于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由于中风急性期患者耗伤过多, 患者以虚弱证候为主要表现。该病虽病位在大肠, 但内应五脏, 特别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脾居中焦, 为气机升降的纽带, 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失运化, 糟粕内停。肾主液、司二便, 肾精亏耗、肾气不足致传导失常, 进而出现肠道干涩。脾、肾两脏虚弱, 气血津液不足, 阴虚肠道失润, 故发便秘。因此, 脾肾两虚为中风恢复期患者便秘的常见发病机制, 治疗以滋补脾肾、润肠通便为法, 往往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便秘, 方剂中肉苁蓉甘咸性温, 味重, 能平补肾阳, 善通大便;黄芪、山药补脾益气;火麻仁富含油脂, 味甘性平, 缓脾润燥, 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酒大黄荡涤肠胃且性和缓;当归、沙参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槟榔、枳壳能入大肠, 破滞顺气;牛膝益肝肾而不走元气;升麻以升清阳, 清阳升则浊阴自降, 相反相成, 以助通便之效;白术可增加胃肠蠕动, 促进排便;陈皮理气健脾;白芍、甘草、女贞子滋肾, 其中芍药能入脾开结, 芍药合甘草可破肠胃之结。诸药合用, 共奏滋肾补脾、润肠通便之功。

综上所述,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采用补肾健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健脾中药汤剂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3周后,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便秘,补肾健脾,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18.

疏肝健脾法 篇7

关键词:循证医学,益气健脾法,肾功能衰竭, 慢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 随着透析、移植等替代治疗手段的发展, CRF的疗效已显著提高, 但仍不能用于早、中期CRF, 且价格昂贵, 而在非透析治疗中, 中医中药正日益显现出独特优势。

CRF病程长, 根据CRF的临床表现, 其与中医学的“虚劳”、“水肿”、“腰痛”等病证的证治相当。CRF随病情发展, 日久脏腑虚损, 尤以脾肾两脏气精亏损为甚, 邪浊留滞, 损伤脾胃功能, 治疗上固肾以治其本, 同时又要采用益气健脾法积极祛除体内淤积的代谢废物。中医益气健脾法是中医治疗CRF的常用方法, 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目前对于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研究尚缺乏一种比较客观、系统、严谨的评价。为了客观评价中医益气健脾法在CRF治疗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 全面收集近30年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临床试验研究, 评价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客观疗效,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被纳入研究, 对照组为西医治疗组, 2组均可使用西医常规非特异治疗。

1.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6月安徽黄山会议拟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1]。

1.1.3 排除标准:

(1)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情不平行, 或存在可逆因素未纠正的患者 (如感染、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酸中毒、心功能不全、休克、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 (2) 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2 干预措施及观察指标

1.2.1 干预措施:

治疗组除了以中医益气健脾法外, 还使用了其他有利于延缓肾功能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1.2.2 观察指标:

(1) 主要指标:患者症状或体征、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随访; (2) 次要指标:血肌酐、尿素氮。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 采用临床症状、血肌酐、尿素氮等作为主要指标的综合临床疗效, 进行判断。同时, 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本次研究文献的纳入标准为:1980-2011年发表在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固脾肾结合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笔者选择了以下检索途径: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 (1980年1月-2011年12月) 、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 (2011年) 、CNKI知识网 (题录及全文) , 维普资讯 (题录及全文) 。以“Chronic renal failure”、“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为主题词, 以“Chronic kidney failure”、“Chronic renal function failure”为自由词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主要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中西医结合”。

1.5 资料提取与评价

所有资料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 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解决, 或向相关专家咨询解决。根据随机方法是否正确, 是否做到分配隐藏及隐藏方法是否正确运用, 有无失访或退出及退出时是否采用了意向治疗分析, 是否采用盲法, 对各个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Jadad评分标准[3]和“倒漏斗图”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缺乏的资料通过与临床试验的负责人联系予以补充, 如作者没有回复, 则该研究纳入待评价的文献。

1.6 统计与分析

统计学分析使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4.3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度度 (relative risk, RR) 表示, 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 (weighted mean diference, WMD) 表示, 两者均用95%的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 CI) 表达。当试验结果未出现异质性 (P>0.05) 时, 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存在明显异质性 (P<0.05, I2>50%) , 则将具有相似设计方案、研究质量、发表年代组成1组, 单独进行亚组分析;若亚组分析显示异质性过大 (异质性检验I2>50%) , 则放弃Meta分析, 只作统计描述。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倒漏斗”图示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与CRF相关文献8076篇, 在排除综述、动物试验、纯西医治疗文献后得到中医临床研究文献1402篇, 进一步按是否有随机对照法筛选出375篇中医药治疗CRF的临床文献, 按中医益气健脾法筛选后有6篇RCT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2.2 对研究文献的描述

所有纳入研究均在国内进行, 无临床多中心协作研究, 6项研究共纳入患者586例, 平均样本数为98例。研究疗程为1~4个月。无基线状况不一致及脱落病例报道, 无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报道。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6篇文献的随机方法均提及“随机”字样, 无1例描述是否进行了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无1项研究说明是否使用了盲法。无一描述失访、退出病例数。无一研究提到依从性。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2组治疗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4,5,6,7,8,9]总体异质性χ2检验P=0.10, I2=46.6%,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中医益气健脾法对CRF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效应检验Z=6.87, P<0.00001]。见图1。

2.4.2 2组血肌酐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4,5,6,7,8,9]血肌酐总体异质性χ2检验P<0.05, I2>0.50, 表明异质性过大, 故放弃Meta分析。将文献[4,5,6,7,8]行亚组分析, 异质性χ2检验P=0.18, I2=36.1%,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益气健脾法改善血肌酐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效应检验:Z=6.07, P<0.00001]。见图2。

2.4.3 2组血尿素氮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4,5,6,7,8,9]血尿素氮总体异质性χ2检验P=0.25, I2=24.4%,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益气健脾法改善血尿素氮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效应检验:Z=7.24, P<0.00001]。见图3。

3讨论

以循证医学Meta分析为依据, 本系统评价提示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CRF, 可对患者的症状或体征缓解及肾功能指标改善具有一定疗效。与西医组相比, 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组初步显示出了改善整体临床症候和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的良好作用。

同时, 本系统评价中大多数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 样本量小, 相关文献对随机化、分配隐藏和失访病例的描述很少, 从而无法判断试验是否正确地进行, 不排除有夸大疗效的因素存在。所选文献存在的方法学问题为: (1) 本系统评价纳入的试验大多质量低, 大多数仅叙述采用随机分组, 而未给予足够的信息以判断该试验是否适当地进行, 是否做到了真正的随机。 (2) RCTs样本含量偏小, 没有多中心、大样本的协作性研究。 (3) “漏斗图”分析显示疗效点阵离散 (见图4) , 主要解释是发表偏倚及方法学质量低下, 发表偏倚提示阴性结果的试验可能未发表, 试验样本偏小可能与倒“漏斗图”图形不对称也有关系。

图5、6示点阵集中对称, 说明血肌酐、尿素氮样本同质性好, 可以较好地反映临床疗效趋势。

CRF是多系统、多环节失调所致的复合型疾病, 对其治疗应采用综合调治方法, 在其治疗中, 益气以提高脾肾功能, 有效地祛除体内留滞的代谢废物, 为了提高疗效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以实现标本同治的目的。本研究初步提示, 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本研究只是一个利用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初步的对照研究结果, 为了进一步客观评价中医益气健脾法的疗效, 还需要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郑发雷, 刘玉春, 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 1993, 32 (2) :13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3-167.

[3]Jadad AR, Moore RA, Carroll D, 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J].Control Clin Tri-als, 1996, 17 (1) :1-12.

[4]周德文, 潘向荣.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 2004, 24 (8) :71-72.

[5]盛梅笑, 江燕.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分解代谢7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14 (6) :344-345.

[6]兰红勤, 张绪生.肾衰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9 (1) :36-37.

[7]张红霞, 刘桂芬.肾衰康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12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06, 28 (6) :411-412.

[8]张小娟, 余俊文, 刘奔流, 等.肾维宁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6) :56-58.

上一篇:间接免疫荧光法下一篇:维修专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