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活血止痛法

2024-07-26

疏肝活血止痛法(精选7篇)

疏肝活血止痛法 篇1

紧张性头痛为慢性头痛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多由精神和心理紧张、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所致[1]。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主要以头部紧束样或压缩性疼痛为常见[2]。本研究采用疏肝活血止痛法治疗紧张性头痛, 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和脑部血流状况, 有关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紧张性头痛患者, 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6例。观察组:男20例, 女26例;年龄25~63岁, 平均年龄 (42.92±9.86) 岁;病程6个月~15年, 平均病程 (4.58±1.15) 年。对照组:男18例, 女28例;年龄24~62岁, 平均年龄 (41.68±9.08) 岁;病程7 个月~13 年, 平均病程 (4.35±1.09) 年。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及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肿瘤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明显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 包括:盐酸多塞平片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泰安制药厂, 国药准字:H37020217) 12.5mg/次, 1次/d, 睡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00089) 0.3g/次, 2次/d;盐酸乙哌立松片 (湖南亚大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170) 50mg/次, 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止痛法:柴胡6g、白芍12g、当归20g、川芎12g、石菖蒲12g、白芷12g、桃仁10g、制半夏12g、天麻10g、全蝎6g、香附10g。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 如伴有恶心呕吐者加竹茹, 头痛日久者加蜈蚣, 痛处固定且呈锥刺样疼痛者加红花等。每日1剂, 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1) 临床症状: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3]评价, 分值范围0~10分, 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2) 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 TCD) 指标:采用深圳市德力凯电子有限公司的EMS-PW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检测, 包括大脑前动脉 (Arteriae cerebrianterior, ACA) 、大脑中动脉 (Middlecere-bralartery, MCA) 、大脑后动脉 (Posteriorcerebral artery, PCA) 、椎动脉 (Vertebralartery, VA) 及基底动脉 (Basilarartery, BA) 的流速。 (3) 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实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TCD指标比较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ACA、MCA、PCA、VA及BA流速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 腹胀2例, 头晕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观察组恶心呕吐3例, 腹胀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紧张性头痛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约占全部头痛发病的40%左右[4]。现代医学多认为该病与颅周肌肉疾病、神经生理因素、精神因素及血管因素有关[5]。盐酸多塞平为缓解不良情绪的抗抑郁药物;布洛芬胶囊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盐酸乙哌立松可改善肌肉紧张状态, 三药合用治疗紧张性头痛, 虽可一定程度减轻症状, 但疗效仍有局限性[6]。

紧张性头痛在中医里归属“头痛”范畴, 头作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 同时又为“髓海所在”, 当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内伤疾病侵犯时均可形成痛症[7]。情志变化是导致该病发生或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肝为将军之官, 主疏泻, 调情志, 情志紊乱, 影响肝之疏泻, 当肝之气机疏泻失调, 血行受阻, 津化为痰, 久则入血入络, 致使脉络不通, 而产生痛症[8]。故本病的病机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脉络痹阻[9]。疏肝活血止痛法由疏肝理气、化痰通淤的药物组成, 其中柴胡疏肝解郁, 白芍柔肝止痛, 当归活血止痛, 川芎行气止痛, 石菖蒲开窍, 白芷祛风通窍, 桃仁活血化淤, 制半夏散结, 天麻平肝潜阳, 清利头目, 全蝎通络止痛, 香附解郁止痛。柴胡含有的柴胡皂苷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痛阈;白芍含有的白芍总苷可较好地抑制前列腺素E2, 从而参与镇痛机制;当归可有效增加外周血量并减少血管阻力;川芎可改善微循环;石菖蒲镇静抗惊厥;白芷、香附解热镇痛;桃仁改善血流动力学;半夏降低全血黏度;天麻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血管阻力;全蝎抗凝[10]。故该方具有缓解血管痉挛, 改善微循环, 增加血流量及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TCD是评价脑血流状况的重要检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提示, 采用疏肝活血止痛法治疗紧张性头痛,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TCD指标, 且不良反应少, 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止痛法对紧张性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止痛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液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疏肝活血止痛法可有效改善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指标, 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疏肝活血止痛法,紧张性头痛,经颅多普勒指标

参考文献

[1]满孝典, 刘晓芹, 孙宏伟, 等.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 (5) :670-673.

[2]宣雅波, 王麟鹏.帽状腱膜下针刺法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2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14, 55 (18) :1578-1580.

[3]李艺, 唐亚梅, 李毕琴, 等.普瑞巴林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 2014, 35 (4) :596-598.

[4]田莉, 杨瑞棋, 汪楚文.紧张性头痛的TCD特点与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 2014, 26 (9) :1216-1218.

[5]刘兵, 周国容.热敏灸治疗58例紧张性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 (2) :41-42, 49.

[6]房铭, 侯书伟.紧张性头痛中医药临床治疗近况〔J〕.江西中医药, 2013, 44 (1) :75-78.

[7]赵元琛, 金露, 程一升.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 (2) :357-359.

[8]徐建峰.中药平肝活血汤治疗紧张型头痛40例〔J〕.光明中医, 2015, 30 (3) :541-542.

[9]院建生.逍遥散加减辨证治疗紧张性头痛〔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14 (1) :76-77.

[10]张德全.疏肝解郁活血法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3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5, 37 (6) :846-847.

疏肝理气活血法治疗胸痹 篇2

1胸痹 (冠心病) 发病机制

1.1中医理论基础七情致病, 心病首当其冲。古代医家指出, 情志异常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影响水液的运化和血液的运行, 产生痰浊、瘀血等致病因子, 尤与心病关系密切, 是导致胸痹心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灵枢·邪客篇》云:“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中“喜之气能散外, 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 “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所因心痛证治》中所论三类病因, 强调内因“皆脏气不平, 喜怒忧郁” 所致。情志异常所致胸痹心痛与心、肝二脏关系密切。首先, 肝藏魂, 心藏神, 肝气条达疏泄功能正常, 则心情舒畅, 气机调达, 气血和顺。若肝脏本身疾病, 或者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 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气机逆乱, 影响心则心神失养, 甚则心脉不通, 心络瘀阻, 引发胸痹心痛。正如张景岳《类经·脏象类》中所说 “神藏于心, 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 故神昏则魂荡”。可见心所主之“神”与肝所藏之“魂”密不可分, 肝气不调, 疏泄失职, 情志失畅, 心神亦必不安。其次, 肝与心在经络上密切联系, 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在咽喉及目系交汇以相互联系。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交汇于胸中,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所描述的心病疼痛牵涉胁下、肩背部等肝、胆经循行部位, 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前区疼痛、肩背放射痛不谋而合, 说明肝与心在经络上相互联系, 脏腑关系密切。再者, 肝主藏血, 心主血脉。王冰曰:“肝藏血, 心行之,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根据正常的生理变化而随时改变其血流量。心主血脉, 维持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 心肝两脏相辅相成。故《血证论》曰:“以肝属木, 木气冲和条达, 不致遏郁, 则血脉得畅”。《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气和, 肝气滞则心气乏”。初步认为胸痹病位在心, 病机为心脉痹阻, 气机不畅。心属火, 肝属木, 木生火, 肝心为母子关系, “肝为起病之源, 心为传病之所”。肝为将军之官, 藏血, 主疏泄, 为条达气血的重要脏器, 若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气血不畅, 心血瘀阻, 遂致胸痹心痛。“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气畅则津液流布, 自无痰浊、水饮阻塞之患, 经脉也自得畅通, 故可见气机是否畅达, 在胸痹的形成、发展、转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

1.2现代医家观点情志失调既是造成气血亏虚、血脉滞涩、 脏腑功能失调病理基础的原发病因, 又是诱发胸痹心痛的主要因素。田乃定[2]认为, 肝藏血而主疏泄, 充养脉道, 条畅气机。 若肝血不足, 疏泄失常, 导致脉道不充, 气机不利。影响到心则心神失养, 血络瘀滞, 甚则心脉不通, 心络瘀阻, 从而引发胸痹心痛。刘淑娟等[3]认为,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机。肝为气机之枢, 忧思郁怒首先伤肝。肝郁日久, 化火扰心而见急躁易怒, 心神不安;气机瘀滞, 无力条畅气血, 则气血津液输布失常, 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应之而生, 闭阻心络, 心病乃作。王文钦[4]认为气机失常是胸痹发病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病理特点, 引起胸痹的原因有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脏腑虚损, 这些内外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 均会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冯前进[5]认为冠心病病变在心和血脉, 主要与气血功能紊乱有关。气血在生理方面相互为用, 在病理方面相互影响。胡世云等[6]认为, 肝胆为气机之枢。虽然血瘀为胸痹之根本病机, 但“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机的逆行必然会影响血行, 造成心血瘀阻或肝不藏血, 心血亏虚, 失于荣养, 都可引起胸痹、 心痛等症。

1.3西医发病机制性格特点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A型行为的人大部分急躁、紧张、易冲动、个性强、喜怒无常, 此型性格的人中冠心病发病率高。此观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美国学者Friedman和Rosenman提出后, 经过多年论证, 1978年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确认, A型行为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A型行为引起冠心病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高级神经活动中, 由于5-羟色胺的变化反映出中枢活动状态, 并和人的情绪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在高级神经活动中对肝与其他脏腑相互协调的关系影响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涉及两个系统, 一是垂体交感肾上腺系统对体内儿茶酚胺转化水平的影响;二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生理活动起重要生理调节作用。谭成钢等[7]研究证实情绪波动时, 大脑皮质功能紊乱, 失去了对皮层下中枢的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 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进而导致高血脂、高血压、动脉壁内皮细胞发生损伤, 血脂在动脉壁沉积, 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使冠心病发生或加重。刘韬等[8]研究在诱发负性情绪条件下, 健康男性中A型行为模式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发现负性情绪应激状态主效应显著, 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的相对兴奋及迷走神经功能的相对抑制, 交感-迷走神经的不平衡性增加。可见情绪应激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 并且表现为冠心病病理状态下相似的变化特征。尤劲松等[9]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并通过两个系统使心血管 (心肌电活动) 、外周阻力血管运动功能、微循环系统以及血小板功能与形态发生一系列变化, 证实了肝与心的密切相关性。此外, 敖杰男[10]研究发现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的心血管效应也印证了中医心肝关系:HGF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与修复作用, 对心肌细胞亦有保护作用。

2治则分析

“不通则痛”, 基于心脉痹阻, 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 情志所致胸痹当疏肝理气活血, 畅达气机, 通络止痛。李方帅等[11]分析明代医家对胸痹相关症状有记载的著作, 发现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中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与补虚药、温里药最为常用 (累积频率达64.89%) 。侯如艳[12]也有类似发现, 在治疗冠心病的600首有效复方中用频率较高的有理气药及活血化瘀药。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13], 理气活血有调节神明活动和内分泌的功能, 以及抑制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 对抗血栓形成, 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 减轻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等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局部循环, 增加冠脉流量, 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多方面的作用。

2.1疏肝理气 “气以通为贵”, 故临床常用柴胡、炒枳实、香附、陈皮等以疏肝理气, 行气止痛, 使之达到气行则血行之功, 以柴胡疏肝散为代表方。中药枳壳中黄酮类成分橙皮苷, 具有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缩短出血时间、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陆红玲等[14]研究发现, 橙皮苷的高、中、低剂量组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老中医田乃庚教授认为[15]:心痛虽然病位在心, 但往往由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于心, 因而致病, 并强调肝气失调可致心病, 如肝气郁结, 气机失畅, 气滞血凝, 心脉亦阻, 可致胸憋心痛, 治宜疏肝解郁, 行气和血,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加减。郑洪等[16]发现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再加情志因素干预, 予以疏肝理气治疗效果更好。王涛[17]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痰瘀阻络, 采用柴芍通痹汤加香附、川芎、陈皮组成方剂共奏疏畅气机、和血舒脉之功, 临床疗效显著。 边振等[18]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5%, 且该方对胸痛、胸闷、心悸、情绪急躁等症状、心电图改善明显, 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明显, 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黄士杰等[19]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患者, 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 两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顾勇清[20]以疏肝宣痹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 发现该方能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率, 并可显著降低心率及心肌耗氧量, 并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见现代医学对疏肝理气法治疗胸痹是认定的。

2.2活血 “血以活为用”, 故临床常用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通脉, 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药理学研究表明[21]川芎嗪具有防治脑缺血、改善微循环、抗血栓、保护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细胞及防治心肌细胞缺血再损伤等作用。川芎水提取物及生物碱有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状动脉流量, 改善心肌缺氧, 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 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22]。张群峰等[23]实验表明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具有保护作用。丹参能舒张冠状动脉, 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改善微循环, 减慢心率, 增加缺氧耐受力, 提高冠脉血流量, 抗脂质过氧化, 有效清除有害自由基, 降低负性肌力等作用[24]。孙雪青[25]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 (P<0.05) 。胡振波等[26]用复方丹参饮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 对照组用通心络胶囊,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53.33%。李湘平等[27]观察168例冠心病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安全有效, 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韦洪林等[28]应用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临证加减

3.1疏肝解郁, 平肝潜阳证见胸闷灼痛、口干目涩、烦躁易怒, 头晕目眩, 头痛目赤, 面色潮红, 腰痛腰酸, 舌红苔黄, 脉弦数。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于志强[29]认为肝气郁结日久, 化热化火, 耗伤肝阴, 使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兼瘀血闭阻心脉而致胸痹心痛, 常用玄参、制龟板、天麻、石决明、钩藤、水蛭、蜈蚣、 白芍、川楝子等治疗, 眩晕耳鸣明显者酌加磁朱丸以平肝潜阳。 田乃庚[15]教授认为:若气郁化火, 湿热蕴结, 亦可扰动心神, 瘀滞心脉, 治宜清肝泻火, 解郁安神, 方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经临床实践发现, 天麻可以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 对其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实验证明天麻具有对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的扩张作用[30]。

3.2疏肝理气, 调补肝血证见胸痛胸闷, 心悸不宁, 不寐多梦, 两目干涩或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 口干咽干, 舌红少苔, 脉弦细。药用:白芍、当归、生地黄等。郭道华等[31]实验研究发现, 白芍总苷 (TGP) 对在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GRP78蛋白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通过上调GRP表达, 来对抗缺血应激损伤而发挥其保护作用。韩蕾等[32]证实白芍总苷和卡托普利能降低不完全结扎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超负荷型心肌重构模型大鼠左心室指数、全心指数和颈总动脉插管收缩压、平均压, 抑制心肌重构。 当归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 保护内皮细胞, 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液黏度, 抗炎抗氧化抗损伤等作用[33]。四物汤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具有抗凝和抗体内、外血栓形成作用[34]。于建国[35]以疏肝气、调肝血治其本, 参以化瘀通络治其标的金蛙通络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组) , 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 ,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具有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3.3疏肝理气, 化痰祛瘀证见胸部闷痛或刺痛, 伴头痛头晕, 心悸心慌, 呼气不畅, 痰多, 肢体沉重, 形体肥胖, 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 舌紫暗, 苔黄腻, 脉弦或沉涩。此证型多见于血脂增高,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患者。药用半夏、胆星、瓜蒌皮、浙贝母等。蒋文跃等[36]发现化痰药半夏、浙贝母、石菖蒲有降低全血黏度、 明显抑制红细胞的聚集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等作用。丁永芳等[37]研究发现瓜蒌薤白白酒汤能提高实验动物受损心肌细胞的活力, 降低乳酸脱氢酶 (LDH) 、血清心肌酶CK的浓度。沈雁等[38]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拮抗血管紧张素 Ⅱ (AngⅡ) 的促心肌纤维化作用, 改善心肌纤维化。吕予等[39]观察治疗组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 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9.5%, 对照组为63.9% 。

4结语

疏肝活血止痛法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以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纳入研究患者均被神经内科诊断为原发性抑郁症, 排除药物过敏、恶性肿瘤及神志不清无法配合等患者, 签署同意书。患者年龄18~60岁, 平均 (37.2±4.1) 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男25例, 女25例, 研究组男27例, 女23例,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抑郁症患者临床中医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忧郁不畅、情绪不宁等症状。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舍曲林, 研究组应用疏肝活血养心法。舍曲林每日早晚2次口服, 剂量50 mg, 根据患者病情可逐步增加到100~150 mg/d。疏肝活血养心方剂中桃仁、积实、营蒲、柴胡各10 g, 芍药、丹参、浮小麦各15 g, 甘草6g、大枣5枚, 每天1剂, 分2次服用。结合患者症状进行辩证加减, 内火虚旺、大便燥结、面红目赤者加制大黄, 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者加南星、竹茹, 痰多气喘、咳嗽、晕眩、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与佛手, 情志抑郁、胸肋烦闷、喉中梗死者加茯苓、半夏与厚朴。治疗期间避免服用其他干扰药物, 以3个月为1个疗程, 对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效果[2]。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总体疗效、HAMD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评分。临床疗效判定以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为主, 以基本治愈+显效+有效为临床总有效率。判定标准内容以中医证候积分为主, 将患者失眠、心慌、肋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晕眩等症候制定相应积分并进行计算, 结合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基本治愈:症候积分降低>80%, HAMD评分改善显著;显效:症候积分降低>50%, HAMD评分有所改善;有效:症候积分降低30%~50%, HAMD评分有一定改善;无效:积分改善<30%, HAMD评分无明显改善。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HAMD评分。

1.4 统计学:临床医学数据处理应用SPSS18.0软件, 计量资料 (±s) 表示, 组间比较t检验, 计数资料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20% (10/50) 、显效32% (16/50) 、有效8% (4/50) 、无效40% (20/50) , 总有效率60%;研究组患者基本痊愈42% (21/50) 、显效30% (15/50) 、有效16% (8/50) 、无效12% (6/50) , 总有效率88%。研究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1.941, P <0.05) 。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抑郁症作为现代典型性心理疾病, 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患者临床典型表现有心思抑郁、焦虑不安、思维迟钝等症状, 多数饮食、睡眠以及身体功能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考虑到目前临床对于抑郁症病因尚缺乏明确解释, 因此多采取综合疗法。中医认为抑郁症病机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 致使内郁化火、伤及心脾肾等, 临床治疗的关键是养心活血、疏肝去淤[3]。疏肝活血养心方剂中柴胡调经散结、通畅气血, 改善气机淤阻、心情抑郁之症, 丹参止痛活血, 养心安神, 二者配伍可达到疏肝养心之功效;枳实、芍药、桃仁等泻肝补脾胃、破血行淤、化痰祛邪, 有助于恢复人体气机;浮小麦、大枣、葛蒲等温补肝脾、调和阴阳, 补肝益心, 多药联用达到养身安神、温补肝脾、润心补虚之功效, 改善患者抑郁症症候[4,5,6]。本次临床治疗中, 中西药两组的对比治疗结果证实了疏肝活血养心法的治疗优势, 无论是患者临床症候还是HAMD评分都得到显著改善, 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证实了该疗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从患者角度出发, 推广应用这种疗法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疏肝活血养心法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疏肝活血养心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抑郁症患者做分组治疗, 对照组应用舍曲林, 研究组应用疏肝活血养心法, 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60%, 治疗后HAMD评分改善效果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疏肝活血养心法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 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抑郁症,疏肝活血养心法,疗效

参考文献

[1]许江虹, 陈晛, 李文娟.活血疏肝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 2013, 28 (2) :59-61.

[2]许二平, 赵少英.中医药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用药规律研究[J].中医学报, 2013, 28 (8) :1142-1145.

[3]陈萍.疏肝解郁安神法配合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1) :49-50.

[4]邢凯, 艾民.养心安神疏肝推拿法治疗抑郁症12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2012, 25 (8) :144-145.

[5]姚永江, 高延辉.活血疏肝解郁汤对肝郁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 2014, 49 (7) :477-478.

疏肝活血止痛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的门诊或住院NAFLD患者8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 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36例, 女9例;年龄 (27~71) 岁, 平均47.2岁, 病史 (2~31.5) 年, 平均14.8年。对照组男32例, 女7例;年龄 (27~68) 岁, 平均45.6岁;病史 (1.5~33) 年, 平均13.9年。诊断符合文献标准[1]。入选患者未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 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要求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采用常规的护肝治疗, 口服非诺贝特片0.2克, 每日一次;维生素E丸, 10毫克, 每日两次。治疗组加服以疏肝活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汤剂, 方药组成:丹参、姜黄、柴胡、郁金、茵陈、泽泻、生山楂、枳壳、木香、赤芍、当归、川芎、酒制大黄。每日一剂, 水煎取汁400ml, 分早晚两次服。两组均以8周为基本疗程, 治疗时每两周及疗程结束后作相关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检测值采用x2及t检验, 全部数据用SPSS软件作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制定的标准[4],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把显效和有效归为一类, 即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B超等影像学检查基本恢复正常、脂肪肝特征消失,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恢复正常, 甘油三酯 (TG) 下降>20%或者总胆固醇脂 (TC) 下降>4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肝脏声像图好转, 肝功能改善, 或TG下降10%及TC下降2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2 结果

两组肝功能、血脂等生化学指标做了相关统计见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两组治疗后ALT、AST、GGT、TC、TG等生化指标均下降, 但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有差别,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其他文献研究单用非诺贝特等降脂、抗氧化的西药治疗脂肪肝有明确的效果有一定的出入[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由表1可见,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和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脏损伤, 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游离自由基的大量产生等因素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的合成、降解和分泌失衡, 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6,7]。其病理改变和酒精性肝病病理改变有相似之处, 但是NAFLD无酗酒史, 其临床分型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相关肝硬化、肝癌。中医文献中无脂肪肝这一病名, 其病因、病机各家认知不一。根据其临床症状当归属“积证”、“肝癖”“胁痛”范畴;而根据其发病特点和病理性质可归属“痰浊”“瘀证”等范畴[8]。NAFLD患者的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与痰、湿、瘀、积有关, 病位在肝, 与脾胃肠关系密切。

研究显示, 脂肪肝初期以气滞湿阻为主, 症轻病浅, 就诊者少, 治以疏肝理气导滞为主。但大多就诊者病程较长, 症状明显, 自服单方验方无效方来。此时病邪侵入机体留恋不去, 累及肝脾肾三脏形成气血凝滞、水湿不运, 以致耗气伤阴、瘀血内停, 久则气血搏结, 形成积证、肝癖等顽疾。必表现为一派瘀积的证侯。所以淤积既是脂肪肝的致病因素, 也是脂肪肝的病理产物。大多肝病专家认为, 活血化瘀, 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必须贯穿于脂肪肝治疗的全过程。这是笔者治疗脂肪肝从疏肝活血法立论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方中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木香芳香醒脾, 以助血行;姜黄、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郁金等是为活血化瘀通络而设, 文献研究显示姜黄有降脂、抗炎、利胆、抗氧化作用, 可逆转肝脂肪变性, 改善肝功能, 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9], 高脂血症是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而且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病呈正相关[10]。茵陈、泽泻即可祛湿, 又引诸药归经、直达病所。大黄一味, 方中重臣, 必用酒制, 一助君药以活血散结, 二可清热泻下, 荡涤胃肠, 减少浊气的肠-肝循环。这与文献中提到肠道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靶器官的观点是一脉相承[11]。酌加党参, 配合当归增强肝脏疏泄之功, 防止病久机体驱邪无力, 又可固护正气, 使邪去而正不伤。

总之, 使用以疏肝活血为主的方药治疗NAFLD确有较好的疗效, 还可降低血脂, 血糖, 血粘度, 减轻代谢紊乱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运用根据患者的舌脉症象, 四诊合参, 适当增减祛湿、化痰、健脾药的用量, 屡试必验。

参考文献

[1] 范建高.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33 (1) :4~6

[2] 杨清, 许建成, 王星云.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7;6 (2) :113

[3] 李爱民, 伍春燕, 黄露.健康体检314脂肪肝检出率分析[J].河北医学, 2012;18 (1) :59~61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国肝脏病杂志 (电子版) , 2010;2 (4) :43~48

[5] 刘文涛, 陈炎生, 费新应.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13;25 (3) :13~14

[6] 谢萍, 周新喜, 张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8 (3) :201~202

[7] Carazo A, Le6n J, Casado J, etal.Hepatic expression of adiponectin receptors increase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ogression in morbid obesity in correlation with glutathione peroxidase 1[J].Obes Surg, 2011;21 (4) :492~500

[8] 吴茂林.脂肪肝中医病机及论治思路浅探[J].河北中医, 2007;29 (6) :515~516

[9] 唐亚军, 赵瑜, 冯琴.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脂肪肝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21 (3) :185~186

[10] 吴况明.410例费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 (7) :1124~1126

疏肝活血止痛法 篇5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LC-10AVP系统,SPD-10AVP紫外检测器,均由Shimadzu公司生产。

1.2 试药

阿魏酸对照品(批号:11073-200611,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活血止痛胶囊(批号:20081103、20081206、20081219,珠海安生凤山制药有限公司)。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ODS-C18柱(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20 ∶ 10 ∶ 70);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理论塔板数以阿魏酸计不低于3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阿魏酸对照品10.8 mg于5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阿魏酸的对照储备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活血止痛胶囊10粒,倾出内容物,精密称 定,研匀,精密称取2.0 g,置50 ml量瓶中,加50%甲醇40 ml超声处理30 min,冷却,定容,摇匀,滤液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缺当归药材的阴性样品溶液。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阿魏酸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见图1。在本实验条件下阿魏酸与其他分峰的分离度大于1.5,阴性对照无干扰。

2.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25,0.5,1.0,4.0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每次进样20 μl,外标法定量,以峰面积Y对浓度X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9.576×105X+2.235×103,r=0.9986。阿魏酸在5.4~86.4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份样品,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对照品的RSD为1.68%,供试品的RSD为1.93%。

2.7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按“2.3”项下的方法制备5份,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RSD为2.01%。

2.8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供试品溶液,在0,1,2,4,8,12,24 h分别进样20 μl,记录峰面积。结果阿魏酸峰面积的RSD为1.9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 内稳定。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量取对照品溶液2.0,4.0,8.0 ml置于50 ml量瓶中,取同一批号已知含量的样品3份,分别加入量瓶中,按“2.3”项下的方法处理,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

(n=3)

2.10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分别按“2.3项”下的方法制备,进样20μl,按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批号为20081103、20081206、20081219的三批样品含量分别为73.6、68.3、77.4μg/粒。

3讨论

3.1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阿魏酸对照品溶液,用日本岛津2100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00~400 nm处扫描,结果在320 nm处有最大吸收。

3.2流动相的选择

曾参考有关文献,对多种流动相系统进行了选择,虽然待测成分与干扰成分能较好地分离,但出峰时间靠后,峰形不理想,不利于准确定量,最后选择了上述流动相。

3.3提取方法的选择

以甲醇作为溶剂,考察超声、回流、索氏和冷浸4种方式,结果上述四种方法对阿魏酸提取的含量差别不大,而超声提取操作简单,故选用超声提取方式。

阿魏酸为丙烯酸衍生物,见光,受热后极易发生异构化而降解[4]。因此,在实验中,需采取避光防热措施,本样品和对照品均应置于棕色瓶中,于冰箱内保存。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具有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不受其他成分的干扰,较真实地反映了样品的阿魏酸的实际含量,可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ODS-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乙醇:1%冰醋酸=20:1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结果 线性范围5.4~86.4μg/ml,r=0.9986,测得平均回收率100.38%,RSD=1.28%。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活血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阿魏酸,活血止痛胶囊,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阴健.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285.

[2]陶建生,谢树华,徐莲英.心脑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中成药,1997,19(4):9-10.

[3]叶代望,曾银燕,王强.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消痹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湖北中医杂志,2000,22(5):48-49.

疏肝活血止痛法 篇6

选择2007-06~2010-03我院传染病院门诊和住院的被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52例。治疗前所有患者检测HBV-DNA>10×103 copies/ml) , 分为治疗组80例, 男44例, 女36例;年龄28~67岁, 平均46.3岁。对照组72例, 男42例, 女30例;年龄33~66岁, 平均43.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02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专业委员会提出的辨证分型方案。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 还原谷胱甘肽静点保肝, 思美泰退黄;血清白蛋白<28g/L者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补充维生素K等;大量腹水及高度浮肿者加利尿药如螺内酯、呋塞米等[2]。近期有呕血、便血者加服盐酸普萘洛尔、奥美拉唑。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 (1) 早期 (肝功能代偿期, 38例) , 主要表现为两胁隐痛, 倦怠乏力, 腹胀, 食少纳呆, 便溏, 舌黯红苔白, 脉弦或弦细。B超显示肝内回声不均, 表而凸凹不平, 肝、脾静脉扩张。胃镜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但肝功凝血酶原时间、血象等指标正常。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阻型。治以疏肝健脾、行气活血。药用柴胡、茵陈、郁金、广木香、陈皮、川芍、砂仁各15g, 荔枝核、丹参、白术、焦楂、茯苓、当归、甘松各20g, 紫草、泽兰各30g。 (2) 中期 (肝功能部分代偿期, 12例) , 除早期表现外, B超显示肝明显缩小, 脾大, 血浆白蛋白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但无出血及腹水等临床表现。证属肝郁脾虚、瘀血内结型。治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瘀。药用:早期方中加枳椇子30g、蓼实20g。 (3) 晚期 (肝功能失代偿期, 30例) , 在中期表现基础上, 伴有腹胀膨隆, 青筋显露, 尿少, 腰膝酸软, 舌胖大质淡, 苔白滑, 脉弦滑或细涩。理化检查见: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 A/G<1, 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血细胞三系等指标均减少, 腹水, 或有呕血、便血、鼻部及齿龈出血。证属肝脾肾俱虚, 气、血、水代谢失调。治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瘀、分消水湿。药用:中期方去茯苓加大腹皮、姜皮、泽泻、茯苓皮各20g, 槟榔片15g。有明显出血加血余炭、地榆炭等收涩止血药。以上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 病毒应答情况及肝功能指标变化。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3]。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2例, 有效26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85%, 无效病例中12例均为失代偿期患者。对照组显效22例, 有效15例, 无效35例, 总有效率51.3%, 无效病例中32例均为失代偿期患者, 3例为代偿期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3.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t检验;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4 两组抗病毒疗效

见表2。

4 讨论

乙肝后肝硬化属中医“积聚”、“臌胀”范畴。本病的中心环节是肝郁脾虚。故对其早中晚3期治疗始终以疏肝健脾为基本原则以治其本, 行气活血以治其标。方中柴胡、郁金配白术、茯苓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共为主药;木香、陈皮、荔枝核配甘松、砂仁行气消臌、健脾和胃为辅药;川芎、当归、丹参、紫草、焦楂养血活血、解毒为佐药;泽兰入肝脾二经活血利湿为使药。对于早期病人肝气得舒, 气血调畅, 脾气健运, 饮食水谷化为精微, 则邪气去而正气盛, 其病自愈。对中期病人, 由于瘀血内结, 积已成, 必用枳椇子、蓼实以消瘀软坚方能奏效。枳棋子一味入肝经以软坚, 入脾、肾经以解酒毒, 与蓼实相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最好。晚期病人均累及肾脏, 致肝、脾、肾同病, 水湿停聚中洲, 为典型的本虚标实之证。肾之虚, 多为脾虚日久, 先天得不到后天充养所致。故治疗上仍以肝脾为中心, 调养后天以充先天。同时, 此期气血水代谢失常之标实已成为病情的主要矛盾, 而水湿内停尤为突出。用大腹皮、姜皮、茯苓皮、槟榔等渗利分消作用和缓之品, 忌峻下通腑之药, 即合“治臌易缓图, 峻下徒伤正”之意。只有肝气疏、脾气健, 才能保证气机畅, 三焦通, 瘀阻才能疏通, 水湿才有去路。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 抗病毒有效率优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 2006:45 (2) :162.

[2]危北海, 张万岱, 陈治水, 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草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 (10) :869.

疏肝活血止痛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03年1月-2011年10月来本院中医处就诊的患者。就诊经西医外科手术及体外穿刺或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确诊为乳腺小叶增生患者1063例。治疗原则:患者知情自愿选择。经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未孕女性206例。年龄16~35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18个月,最长72个月,平均25个月。临床症状:双乳肿块109例,单乳肿块97例。其中肿块局限一个象限68例,超过一个象限138例。采用研制中药加减消结汤联合波姆光治疗106例设为观察组,服用由江西博士达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乳快欣药物治疗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乳腺小叶增生56例、乳腺囊性增生16例、乳腺腺体增生14例,同时患有小叶增生、腺体增生及乳腺腺体增生20例;对照组中乳腺小叶增生48例、乳腺囊性增生16例、乳腺腺体增生16例,同时患有小叶增生、腺体增生及乳腺腺体增生20例。

1.2 诊疗依据

根据《我国关于乳腺疾病诊疗标准》确诊[1],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机体激素水平改变检测验证。

1.3 病例要求

所有参与治疗患者均为未孕女性,首先排除患有乳腺癌,其次排除患有心脏、肝肾疾病以及患者半年内均未服用治疗乳腺疾病类药物者。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

研制中药加减消结汤联合波姆光治疗。加减消结汤包括柴瓜、香头草各10 g,黄郁、天撤、通花根、纶布各12 g,苦蒜9 g,红蒲根、文术各8 g、三散草8 g、海藻9 g、蛇利草12 g,1剂/d,加净水0.6 L,煎至0.2 L,早晚各服一次。各种中药剂量根据病情、治疗等调剂。中药煎后药渣热敷乳房肿块25 min,温度以患者自我接受程度为宜,每日热敷1次,时间以晚上睡前为宜,半个月为一疗程。月经来临前一天停药,同时配合波姆光治疗。

波姆光治疗选用北京波姆公司研制和生产的BMP-Ⅳ型波姆治疗仪,调输出功率在3 W,患者取合适体位,仪器距乳房皮肤5 cm,光照射乳根、乳中、神封、灵墟、胸乡穴位,每次30 min,每日一次,16 d为一疗程,一般3个疗程,经期治疗暂缓。

1.4.2 对照组

乳快欣片:由江西博士达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用法:口服,6片/次,3次/d,首次8片,连服21 d为一疗程,经期前一天停药,共3个疗程。服药期间禁服生冷与辛辣、肥腻食物。

1.5 仪器及观察方法

1.5.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DI-5000仪,由美国ATL公司提供。

彩超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双臂上举,以扇形扫描方式对患者乳房四个象限进行超声检查,根据声像特征,对病变进行分型,同时对腋下淋巴组织进行常规检查。每一疗程彩超随访一次。

1.5.2 实验室检查

采用美国罗氏公司提供的ECL2010电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行内分泌六项激素水平检测,即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T)。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内分泌六项激素水平检测,检测时间统一规定为经期后第22天。

1.6 疗效判定标准

按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标准(1996)。临床治愈:自我不适症状消失,乳房肿块消失,无触痛,治疗停止3个月后乳房原肿块消失并无继发肿块及无自我不适症状。显效:疼痛和触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乳腺肿块明显缩小1/2以上者,质地变软;有效:患者自我感觉乳房乳房疼痛和触痛减轻,乳腺肿块缩小小于或大于1/2,患者自我感觉乳房疼痛未减轻。无效:患者自我疼痛和触痛没有或疼痛加重,乳腺肿块无改变或增大质地变硬。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不同类型乳腺增生症疗效比较见表1。

加减消结汤联合波姆光组治疗小叶增生、囊性增生、腺体增生、混合型乳腺增生有效率分别为98.2.%、87.5%、78.5%、75.0%,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64.2%、50.0%、57.1%、45.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乳快欣治疗小叶增生、囊性增生、腺体增生、混合型乳腺增生有效率分别为81.2%、64.0%、59.0%、55.0%,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47.9%、41.0%、38.0%、4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乳腺增生疾病总有效率分别为89.6%、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57.5%、43.0%,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黄体期雌激素测定值比较见表2。

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E2激素水平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RL两种激素水平有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P、PR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E2、P、PRL三种激素水平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SH、LH、T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生育第一胎年龄大于30岁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孕,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本病主要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癌。对于40~60岁之间及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仅次于20~40岁女性。乳腺癌男性极少见,其患发病率仅约1%~2%。乳腺癌通常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0%以上的患者为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国外报道,乳腺癌已有年轻化趋势[2]。其发病常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发病因素仍存在着不少争议,西方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孕激素不足[3],乳腺增生病是体内激素失衡引起,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高是发生乳腺癌的主要诱因。据报道,机体长期处于激素不平衡的患者发生乳腺癌机会为正常人的4倍,患有重度不典型乳腺增生患者,乳腺癌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女性的五倍。

乳腺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由内外因长期作用所致,乳腺癌的病因部分因素在于外因,决定因素在于内因,中医认为造成该病的原因主要是情志不畅以致肝郁气滞、脏腑亏损、气血不足、气郁、痰浊、瘀血、热毒等都影响脏腑,从而引致内分泌失调。长年累月极有可能得乳腺癌。女性长期情绪不良、抑郁再加上外邪乘虚入内,从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医疗内涵,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副作用少,目前中医药治法及疗效逐渐被医患重视,最终达到根治此病的目的。据本草纲目记载,方中柴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功效,香头草凉血,黄郁清热凉血,用于治疗血热瘀滞之出血症,文术能提出成分挥发油莪术醇能直接杀灭癌细胞,并能提升淋巴细胞,增强机体对肿瘤的主动免疫及保护作用。《本草经疏》记载,天撤行气破血散结,疏肝解郁、活血散结是其功能之所长;《开宝本草》记载,通花根主老癖癥瘕结块。纶布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苦蒜柔肝理气而缓急止痛,红蒲根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改善黄体功能,祛脂降压,散结抗癌;昆布、三散草、海藻、通草、祛凝血、散瘀结、消痰核、行气通络;郁金配伍香头草、柴瓜、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柴瓜与郁金、香头草相伍其疏肝解郁之功更显著;郁金与香头草同用其止痛之效更强,四药伍用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配合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症瘕结块。据Indira等报道,去卵巢大鼠试验表明,香附挥发油调节雌激素样活性,Singh报道香头草具有抗炎作用,并为植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4]。柴瓜、郁金等已有实验证明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配合波姆光治疗仪局部照射综合疗法,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代谢产物吸收,促进肿块消散,减轻疼痛,以提高柴瓜消结汤疗效[5]。

参考文献

[1]陈贵廷,薛赛.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807.

[2]魏维,王丽,陈玥,等.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组织中TIMP-3基因突变谱研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5):523.

[3]钟笑伟,黄听欣,张君华.高频超声在调摄冲任法治疗囊性乳腺增生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130.

[4]唐荣,唐毅,王海澜,等.柴瓜消结汤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3):42-43.

上一篇: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下一篇:情感教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