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脉

2024-06-07

活血通脉(共4篇)

活血通脉 篇1

活血通脉片处方来源于多年临床应用的验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组方原则[1],以三七、赤芍、红花等中药组成处方,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促,心气不足,瘀血作痛。活血通脉片以三七药效为主治疗心脏疾病的新制剂,其有效成分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2]、保护脑组织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3],同时为广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4]。本文根据所查文献,结合复方中主药的特点,对川芎、红花、赤芍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以便对活血通脉片的质量更好的控制。

1 试剂与药品

三七、红花、川芎、赤芍药材(长春宏检药材公司);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对照品、木犀草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95%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磷酸、甲醇、盐酸、氯仿、硫酸、正己烷(北京化工厂);羧甲基纤维素钠(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乙醚(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以上所用液体试剂除色谱乙腈、甲醇外均为分析纯,固体试剂为化学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片或糖衣片,气香,味微苦。

2.2 薄层鉴别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项下的鉴别方法及结合文献对三七、川芎、红花、赤芍进行薄层鉴别,从而进行定性分析。

2.2.1 三七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1.0 g,加甲醇溶液25 ml,超声处理(100 W,40 kHz)30 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 ml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15、10、1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提取3次,每次15 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5 ml,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g1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各含1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3∶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三个斑点。

2.2.2 红花的薄层鉴别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有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5],研究结果也表明红花具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取本样品1.5 g,取25 ml 80%丙酮,超声提取2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0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花对照药材细粉,放入80%丙酮振摇提取15 min,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按处方比例和制法,制得不含红花的样品作为阴性对照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2μl、三批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2∶0.4)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层析结果,日光下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见图2。

2.2.3 赤芍的薄层鉴别[6]

赤芍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天然药物之一,用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6]、镇静,经常用于妇科疾病。从赤芍中分离得到的赤芍精在体内有抗高脂肪和高胆固醇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形成作用[7],赤芍总苷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降低血浆黏度。取本品粉末1.5 g,加乙醇10 ml,振摇5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赤芍对照药材细粉,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按处方比例和制法,制得不含赤芍的溶液作为赤芍阴性对照液。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2 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三批供试品溶液、药材对照品、阴性对照品各4μl,芍药苷对照品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重现性好,见图3。

2.2.4 川芎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5 g,加乙酸乙酯5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至约5 ml,通过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6 g,内径为1 cm,105℃活化1 h,干法装柱)上,用乙酸乙酯5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液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0.5 g,加乙酸乙酯10 ml,超声处理15 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8],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紫外灯下(365 nm)检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呈相同颜色斑点。

3 讨论

活血通络片是以三七、赤芍、红花、降香、郁金、川芎、陈皮、木香、石菖蒲、枸杞子、黄精等十七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通脉,强心镇痛的功效,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促,心气不足,瘀血作痛。本文运用TLC法对该制剂中的三七、赤芍、红花、川芎四味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其中均以各自的阴性对照品和相应有效成分进行对照试验,经多次试验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专属性和重现性强,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定性依据,也为今后标准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付长庚.试论血瘀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32-33.

[2]周绚,傅超美,易秋艳,等.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三七缓释片的指纹图谱[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1):77-79.

[3]李毛全,夏伦祝,章俊如,等.超临界CO2萃取三七中挥发油及皂苷的工艺研究[J].安徽医药,2009,13(3):261-273.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00.

[5]徐如英,童树洪.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综述报告,2010,19(20):86-87.

[6]孙荣斌,程宝荣,武露凌.赤芍中脂溶性成分GC/MS联用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83-284.

[7]孙英连.赤芍总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草药,2009,12(40):1961-1962.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3,109.

活血通脉 篇2

本品处方中,赤芍为臣药,从赤芍中分离得到的赤芍精在体内有抗高脂肪和高胆固醇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形成作用[5,6],成分清楚,方法成熟,芍药苷含量较高(不少于1.8%),故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成品的内在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LC-10At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VP检测器;20RBAx,Extend-C18柱(4.6 mm×250 mm,5μm)。

1.2 试药

芍药苷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36-200619,规格:供含量测定用,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约5 mg,精密称定为4.90 mg,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毫升含芍药苷0.49 mg)。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内容物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称定重量,用超声提取20 min(100 W,40 kHz),放冷,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ml,蒸干,加50%甲醇5 ml使溶解,通过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内径1.5 cm,柱长4 cm),用50%甲醇6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 ml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1.3 阴性溶液的制备

取不含赤芍的处方,按制备工艺制成缺赤芍的阴性对照品,再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色谱柱:Extend-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7:73),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10μl。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 500。

2.3 方法学考察

2.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5、8、10、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分别为1 002 314.398、2 521 433.703、4 067 422.688、5 014 353、7 578 765.375。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回归方程:Y=504 921X-1 641.1(r=0.9 999),线性范围为0.97~7.35μg。见图1。

2.3.2 空白试验

为进一步确定方法的可行性,取赤芍的阴性对照液,依法测定,结果阴性对照液色谱在与对照品峰相应的保留时间处无色谱峰,表明无干扰,方法可行。

2.3.3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进样10μl,依测定法在0、4、8、12、24 h测定,结果测定峰面积分别为4 981 732、4 973 956、5 071 233、5 062 986、5 069 213。经计算RSD为0.87%。试验结果表明,芍药苷在24 h内稳定。

2.3.4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进样量为5μl,依法测定,结果测定峰面积分别为4 956 706、5 029097、5 058 908、5 040 685、5 033 565。经计算RSD为0.23%。试验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3.5 重现性试验

取样品,依测定法测定5次,结果分别为3.74 mg/粒、3.79 mg/粒、3.77 mg/粒、3.76 mg/粒、3.83 mg/粒。RSD为0.91%。试验结果表明,本法重现性良好。

2.3.6 回收率试验

取样品,含量为3.70 mg/粒(平均装量为0.312 8 g/粒,每克含芍药苷11.83 mg)。取样品内容物约0.26 g,精密称定,加入芍药苷对照品溶液1 ml(浓度3.11 mg/ml),按测定法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5。

试验结果表明,回收率平均值为97.81%,RSD为1.57%,此法可行。

2.4 样品含量测定及其限度确定

按测定法测定三批样品的含量,结果见表2。

试验结果表明,三批样品平均含量为3.83 mg/粒,RSD为1.57%。根据三批样品测定结果,考虑药材来源,炮制方法,运输及贮藏各方面的影响,确定每粒含赤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3.0 mg。

3 讨论

含量测定中流动相曾采用比例为甲醇-水(32∶68)、甲醇-水(30∶70)、甲醇-水(25∶75)、甲醇-水(27∶73),经谱图峰高、峰面积和出峰时间的考察,确定流动相为甲醇-水(2773)。流动相的流速考察了1.0 ml/min和0.8 ml/min,结果表明,流速为0.8 ml/min色谱峰更好。芍药苷在0.97~7.3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2%,RSD=1.54%。

参考文献

[1]Lu YQ,Zhang CF,Zhang M.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xeris sonchif olia[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7,16:214-217.

[2]周绚,傅超美,易秋艳,等.三七药材、三七总皂苷及三七缓释片的指纹图谱[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1):77-79.

[3]李毛全,夏伦祝,章俊如,等.超临界CO2萃取三七中挥发油及皂苷的工艺研究[J].安徽医药,2009,13(3):261-273.

[4]徐如英,童树洪.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综述报告,2010,19(20):86-87.

[5]孙英连.赤芍总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草药,2009,12(40):1961-1962.

[6]孙荣斌,程宝荣,武露凌.赤芍中脂溶性成分GC/MS联用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83-284.

活血通脉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DPN且中医证型属气虚血瘀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4.78±9.62)岁,病程(1.68±0.59)年,体重(68.72±5.08)kg,空腹血糖(13.16±1.28)mmol/L,餐后2h血糖(18.27±3.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6±2.44)%。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4.86±9.74)岁,病程(1.56±0.69)年,空腹血糖(13.15±1.37)mmol/L,餐后2h血糖(18.24±3.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48±2.26)%。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糖尿病学》[2]中的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双下肢或四肢均有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病变表现,常呈对称性,夜间或安静状态明显,踝反射减弱,振动觉减弱;肌电图示:主侧(以利手侧算)神经传导速度降低,SCV<40m/s,MCV<45m/s。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2)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3)年龄40~80岁;(4)中医证型属于气虚血瘀型。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3)严重精神病不配合者;(4)受试药物过敏者;(5)未遵医嘱退出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生活作息及基础药物控制方面进行干预,使其血糖、血脂及血压保持在较理想水平。均给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水平,维生素B6、B1各0.1g口服,3次/天;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非甾体类药物。

对照组: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制造,国药准字J20130076)500μg,1次/天,3次/周,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脉活血方治疗,方药组成:生黄芪、白芍、鸡血藤各30g,当归、丹参、牛膝、川芎、桂枝、知母各15g,甘草5g,并随症加减,药物由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两组均以28天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MNCV、SNCV等指标改善情况。MNCV、SNCV,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仪进行测定。疗效标准:参照《实用内分泌学》[3],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腱反射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症状缓解,腱反射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提高2~4.9m/s;无效:症状无改善,腱反射及肌电图检查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治疗前后MNCV、SNCV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MNCV、SNCV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NCV、SNCV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均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n)

3讨论

DPN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其与高血糖代谢紊乱、血管性缺氧、免疫因素、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异常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以代谢功能紊乱与血管病变最为关键。然而受此影响,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成份可发生显著改变,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途径因此被激活,ATP合成不足,进而导致神经元活动得不到足够能量;在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作用下,全身小血管的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神经血供障碍,缺血缺氧状态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引发轴索变性和脱髓鞘,最终出现神经病变。因此,改善血流变学以治疗本病的方案得到了不少学者的青睐。甲钴胺是维生素B12代谢后的活性产物,可促进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维持神经细胞结构蛋白的正常转输,对轴突受损区域进行修复,并可增强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促进髓鞘脂质卵磷质合成进而修复髓鞘,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关于DPN则无具体对应的病名,依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消渴合并痹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长期嗜食肥甘厚味、香燥辛辣,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热邪内积,耗津伤液,热盛津伤则血流不畅,瘀血阻滞;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久病脾胃受损则正气亏虚,最终形成气虚血瘀证型[4]。临床治疗当以益气扶正、化瘀通络为法,标本兼顾,方可调节脏腑功能,使阴阳平衡。方中黄芪量大为君,补益肺脾,气足则血行得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阴血亏虚,肌腠失于濡养,故而麻木不适。方中白芍养阴补血;丹参、川芎、鸡血藤气血同调;牛膝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桂枝温阳散寒,与诸多化瘀药物合用以加强化瘀功效;阴虚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瘀血日久又可郁而化热,故以知母滋阴润燥、清热。本研究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蒋小春[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MNCV、SNCV是衡量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有关DPN临床疗效的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MNCV、SNCV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研究发现,当归、川芎对于高血糖大鼠所致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丹参可改善机体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炎抗氧化,对于DPN患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有显著改善效果[6]。同时丹参还可调节血脂水平,对于高脂血症有一定的疗效。可见观察组用药无论是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均有充实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观察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薛俊,胡锋,华文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28-2230.

[2]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58.

[3]廖二元,超楚生.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21.

[4]冯峰,邹庆玲.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8):2008-2013.

[5]蒋小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性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5):129-130.

活血通脉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 均符合1999年糖尿病新诊断标准,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标准[5], 中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辨证标准[6]。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原因所致周围血管疾病, 及其他严重全身疾病, 没有形成皮肤感染、溃疡或坏死不能行走。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30例, 表现为间歇性跛行13例, 静息痛18例, 曾患有高血压病史患者24例, 高血脂19例, 脑梗死6例, 年龄51~75岁。观察组30例, 表现为间歇性跛行15例, 静息痛17例, 曾患有高血压病史患者18例, 高血脂17例, 脑梗死4例, 年龄50~75岁。两组患者年龄、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饮食, 指导运动, 降压、降糖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予前列地尔0.01 mg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滴28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生脉散合活血通脉饮治疗, 方药组成:丹参、金银花、赤芍、当归、川芎、土茯苓、牛膝、地龙、元胡、人参、麦冬、五味子。1剂/d, 早晚分服, 连服28 d。

疗效评价标准: (1) 显效:症状消失, 皮肤温触觉无明显异常, 膝下受累动脉搏动正常, 或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 下肢血管彩超显示闭塞血管基本恢复正常, 症状积分改善达到4。 (2) 良好:症状好转, 皮肤温度、温触觉较前明显改善, 膝下动脉搏动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均有明显好转, 症状积分达到3。 (3) 改善:症状减轻, 疼痛可忍, 皮肤温触觉缓解, 膝下动脉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均显示好转, 症状积分改善达到2。 (4) 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 或出现其他血管闭塞或斑块形成, 症状积分<1。

观察指标:观察前后两组皮肤温度、疼痛、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踝肱比测定评分。

统计学方法:本部分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各项临床血液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临床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两组治疗后血流变结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讨论

糖尿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常见的周围血管并发症, 也是糖尿病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 反应了全身动脉硬化的程度。研究发现,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为血管非感染性炎性反应、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代谢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脂代谢异常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中小动脉硬化、管腔狭窄, 高凝状态下的微循环灌注障碍可能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基础。现代医学治疗多用降脂、扩张血管、运动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可以改善症状, 获取疗效。

本研究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机, 观察生脉散合活血通脉饮在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 结果显示, 经过28 d治疗, 观察组较对照组无论在症状缓解评分或有效、显效率上均高于对照组, 其血流变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这是因为中医比较重视整体观念, 注重整体的气血阴阳平衡。生脉散合活血通脉饮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功效。方中重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当归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提取物阿魏酸可抗血小板聚集, 乙酸乙酯延长凝血时间, 藁本内酯阻止胶原诱发血小板聚集, 延缓血栓增长速度, 降低血液黏滞度, 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炎性反应。川芎在活血化瘀基础上解除血管痉挛, 有效成分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川芎内酯、藁本内酯均有解痉的作用, 为该方药中独特的作用机理。赤芍清热、活血、行瘀, 其有效提取物同样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的作用, 通过激活纤维酶原, 使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赤芍中的主要提取成分赤芍精, 改善血流变性, 使全血中切、低切黏滞度,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 并清除氧自由基。丹参味苦微寒, 活血化瘀止痛而不伤气血, 为强壮的通经药, 治血分, 去滞生新, 补血生血。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位于血、脉, 丹参在此具有生血顺脉的作用。提取物中的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有抗菌作用, 可以预防下肢血管炎症。土茯苓解毒, 牛膝活血通经, 用于腰膝疼痛, 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肢疼痛、红肿症状。生脉散在该组方的应用主要在于养阴生津, 针对于糖尿病阴虚日久, 同样药物组成中的人参也具有强大的抗血栓、降血脂的作用。标本同治, 从而使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症状改善。

总之, 本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 各项监测指标及症状积分观察组均显示有效于对照组。生脉散合活血通脉饮联合前列地尔对比单纯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丁承宗, 毛存华.ASO与DMSCTA的MSCTA影像学表现差异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9 (7) :906-909.

[2]覃芬芳, 朱玲, 杨花.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 (2) :241-242.

[3]魏红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医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2) :43-44.

[4]King A B.Comparison of the post-meal glucose response to different insulin bolus waveforms in insulin pump and pre-meal pram limited-treated typeⅠdiabetes patients[J].Diabetes Technol Ther, 2010, 12 (15) :105-108.

[5]尚德俊, 崔公让, 马海涛.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3, 19 (6) :416-417.

上一篇:建筑物的加层改造设计下一篇:水雨情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