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疗法

2024-05-16

活血化瘀疗法(精选4篇)

活血化瘀疗法 篇1

高血压脑出血 (HICH) 又称脑溢血, 属于中医的“中风”范畴。是一种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 致残率高, 复发率高的疾病。急性期的病死率高达30%~40%。因此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在此我们对该病急性期的活血化瘀疗法作一探讨。

1脑出血的病理机制

1.1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出血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风”、“火”、“痰”、“瘀”。瘀:“离经之血便是瘀”, “脑出血是离经之血瘀于脑腑”。其病理特点为:瘀阻脑络是其病理基础, 血溢脉外是其发病关键, 血蓄于脑是其病理中心。由于血蓄于脑, 继发以下病理变化:血蓄于脑, 气滞水停, 脑部肿胀;血蓄于脑, 郁而化热, 化火生痰;血蓄于脑, 脑神失调, 百证丛生, 经络、脏腑功能失司, 元神败脱。清·唐容川《血证论》指出, “离经之血便是瘀”, “凡离经之血已睽绝而不合, 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 而反阻新血生化之机”, “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 “瘀血不去则血不止”。故治当以祛瘀为要。

1.2现代医学理论

脑出血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血肿的占位效应、血肿的分解产物和脑组织损害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等所导致的局部脑血流量 (RCBF) 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血脑屏障 (BBB) 的破坏、脑水肿、颅内高压等。此外, 红细胞裂解产物、补体系统的激活等也是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单纯的血肿压迫不足以导致脑组织的严重损害。继发性脑水肿是造成脑组织损害的重要原因。脑出血后血肿释放的某些活性物质或血液本身的成分可能是脑水肿产生的重要原因, 其中凝血酶备受关注。

1.2.1血肿的占位效应包括血肿本身对脑组织的直接压迫性损害和血肿周围缺血、脑水肿、脑室内积血、脑积水、癫痫发作、血压升高导致脑灌注改变等继发性损害。

1.2.2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在发病后6h内多见, 少数发生在6~24h, 之后很少发生血肿扩大。早期血肿扩大是血肿周围脑组织多个部位的再次出血, 即“卫星出血灶”, 而不是原发单一破裂血管的继续出血。原因是血肿内凝血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溶酶等凝血产物释放, 导致炎症反应, 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产生和BBB破坏的结果。血肿扩大和血肿破入脑室是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血肿越大, 形态越不规则, 越容易继发血肿扩大。

1.2.3血肿分解释放的毒性产物包括1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小剂量凝血酶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稍大剂量对神经元有直接损害。再者凝血酶对BBB的损伤使脑水肿加重。其他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溶酶等凝血产物。2血肿成分及其降解产物, 如血红蛋白、胆红素、铁离子、NO等, 尤其是血红蛋白释放大量高铁血红素对神经元有直接毒性损害。

1.2.4受损脑组织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因血肿的占位及血肿的毒性作用使血肿周围脑组织低灌注和远隔部位局部脑血流量 (RCBF) 降低导致脑组织受损, 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脑血液循环自动调节机能丧失, 进一步加重脑损害。主要有炎症因子, 如过敏毒素C3A和C5A、补体C9和C3D、LTC4、L6、IFN、氧自由基等。

脑出血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存在血液浓、粘、凝、聚的病理变化[1]。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在于血管壁的变化而与凝血机制障碍无明显关系[2]。主要是血肿、脑水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周围脑组织释出的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脑血管痉挛, 导致脑血液循环自我调节机能障碍, 局部脑血流下降, 继发性缺血半暗带形成, 造成脑组织受损。

因此脑出血急性期是血肿占位效应及其毒性损害、周围受损脑组织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等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层级和阶段的级联反应。形成脑水肿, 颅内高压。产生恶性循环, 使病情加重。因此及早清除血肿或血肿及早吸收、阻止血肿的扩大、及早阻断血肿及受损脑组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及时改善受损脑组织的脑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

以上理论研究均证实该病急性期存在“血瘀”的理论基础, 为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2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学研究活血化瘀药具有以下作用:1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减少渗出, 防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保护血脑屏障, 减少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3];2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促进血肿吸收, 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改善微循环, 加快脑组织损伤修复及改善神经机能;3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 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 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神经保护作用,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缩小病灶范围;4抑制血小板聚集, 调节止血与纤溶过程, 使高凝状态者降低, 低凝状态者上升;5减少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 增加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4];6降低兴奋氨基酸的毒性作用;7改善线粒体功能, 抗细胞凋亡。

3病人的选择

病人的选择应尽量具备以下条件:1小、中量出血:脑叶、基底节区出血<30mL、小脑出血<20mL、脑干出血<10mL的患者。出血量大不能手术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存在潜在的难以控制的风险。2病前无长期服用抗凝剂、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3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4无其它系统或部位出血的患者, 如呕血、便血。5脑出血术后病人。

4用药时间窗

关于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疗法, 过去常常是脑出血2周后才使用。目前有人主张发病后立即使用, 有人主张发病后6h使用, 也有人主张24h后乃至更晚时期使用。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疗法“用药时间窗”目前医学界尚无统一定论, 但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应用活血化瘀药时机宜早不宜迟, 早期、足量应用是治疗的核心[5,6,7]。单从理论上讲, 根据血肿扩大机制和血肿释放凝血酶时间 (6h开始释放, 24~48h达高峰, 持续2周, 与脑水肿持续时间相当) , 6h后使用活血化瘀疗法是适宜的。出于安全考虑, 我们在发病24h后使用该法。

5药物选择

活血化瘀药的种类繁多, 不同的药物其活血化瘀的力量不同。因此初期宜选用具有解毒泻火, 凉血消瘀的药物, 如生大黄、赤芍、丹皮、紫草等, 中期宜用活血化瘀药, 如桃仁、红花、川芎、三七、益母草、茜草、牛膝、蒲黄、穿山甲等。后期可用力猛势峻之破血逐瘀药如水蛭、芒虫、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剂量在不同的文献中相差较大。因此要根据临床实际疗效确定不同活血化瘀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的剂量。

6辨证论治

由于出血中风急性期的病理机制不单纯是血瘀。风、火、痰也是其基本病机。正如现代医学认为“单纯的血肿压迫不足以导致脑组织的严重损害”一样。脑出血急性期脑损害的病理机制是复杂的、多样的、未知的。因此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应在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上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在重视“瘀”的同时, 不忘“风”、“火”、“痰”对脑组织的损害。在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同时, 不可偏废醒神开窍、熄风降火、涤痰祛雍、通腑泄热等治疗大法。我们根据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机制, 参照治疗中风相关中药的药理作用, 提出自拟方:出血中风汤 (生牛膝、生赭石、生龟板、生石膏、生赤芍、生龙骨、生牡蛎、生大黄、胆南星、石菖蒲、桔梗、丹参、三七) 煎汤鼻饲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期脑出血, 疗效理想。

7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多危重, 死亡率极高, 故应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 有外科手术适应证者应及早 (<12h) 手术, 无手术适应证或不宜手术, 或术后者可行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 最大限度降低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

摘要: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病理机制的分析,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活血化瘀疗法。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可促进血肿、脑水肿的吸收, 改善脑血液循环, 从而降低其急性期病死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理机制,活血化瘀法

参考文献

[1]李树波.血液流变学对急性出血性中风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7 (7) :418-420.

[2]谭琦, 熊先骥.脑出血存活与死亡病例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7, 20 (1) :47-48.

[3]唐宇平, 蔡定芳, 刘军, 等.大黄改善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水通道蛋白-4机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 (2) :55.

[4]刘华, 张国平, 别晓东, 等.通腑活血汤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 (6) :507-509.

[5]王合森, 赵习德.脑出血急性期的活血化瘀治疗研究概况[J].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10 (11) :694-696.

[6]杨树德, 薛轴, 杨金菊.中西医结合对中风理论与治则的新认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2 (2) :111-112.

[7]沈卫平, 王志贤, 李继英, 等.超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基础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13 (1) :15.

活血化瘀疗法 篇2

关键词:活血祛瘀,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患, 属祖国医学之“胃痛”范畴。其证型复杂, 证候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治疗方法繁多且治愈标准均难确定。现将近年来活血祛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况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1.1 辨证分型治疗

赵燕[1]将61例CAG患者分为4型论治。①脾虚血瘀型, 治宜益气活血化瘀, 温阳暖胃;药物组成:黄芪、肉桂、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白芍药、川芎、三棱、莪术、大枣;②肝郁血瘀型, 治宜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 和胃通络;药物组成: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药、枳壳、柴胡、当归、桔梗、青皮、延胡索、川楝子、甘草、三棱、莪术、半夏、陈皮;③阴虚血瘀型, 治宜滋阴活血, 化瘀养胃;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麦门冬、天花粉、山药、生麦芽、陈皮、石斛、乌梅、丹参、白芍药、沙参;④湿热血瘀型, 治宜清热化湿, 化瘀和胃;药物组成:黄芩、黄连、当归、生地黄、牛膝、丹参、桃仁、红花、龙胆草、苍术、厚朴、半夏、三棱、莪术、川芎。对照组27例采用气滞胃痛冲剂, 早、中、晚各1包, 餐后1 h服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 对照组总有效率59.2%,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李云[2]将80例CAG分为4型论治;①脾胃湿热兼夹血瘀型, 治宜清热泄浊, 祛瘀和胃;药物组成: 大黄、丹参、虎杖、三棱、莪术等加王氏连朴饮 (制厚朴、黄连、石菖蒲、制半夏、淡豆豉、焦栀子、芦根) ;②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型, 治宜疏肝利胆和胃, 理气活血;药物组成: 郁金、赤芍药、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等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白芍药、川芎、枳壳、陈皮、香附、甘草) ;③脾胃虚弱、寒凝血瘀型, 治宜益气健脾, 温中化瘀。药物组成: 丹参、川芎、红花、莪术等合五味异功散 (党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 加减;④胃阴不足、气虚血滞型, 治宜养阴益胃, 益气活血;药物组成: 赤芍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合益胃汤 (沙参、麦门冬、玉竹、生地黄、冰糖) 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5%。陈允旺[3]将CAG分为3型论治:①气虚血瘀型, 治宜益气活血。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白术、徐长卿、 陈皮、延胡索、木香、法半夏、甘草;②血瘀胃热型, 治宜清热活血;实证用党参、茯苓、白术、徐长卿、陈皮、延胡索、木香、法半夏、甘草、黄连、蒲公英、薏苡仁;虚证用党参、茯苓、白术、徐长卿、延胡索、木香、甘草、生地黄、沙参、石斛、炒谷芽;③血瘀气滞型, 治宜理气活血;药物组成:党参、徐长卿、 陈皮、延胡索、木香、法半夏、甘草、柴胡、枳壳、川芎、郁金。

1.2 基本方加减治疗

吴义堂等[4]采用活血化瘀的红英汤为基本方治疗CAG 65例。基本方:红藤、蒲公英各30 g, 当归、黄芪、丹参各15 g, 延胡索、赤芍药各12 g, 甘草9 g。肝郁气滞加柴胡12 g、枳壳12 g、香附12 g;阴虚郁热加牡丹皮12 g、栀子12 g、大黄9 g;脾胃虚寒加党参20 g、附子12 g、吴茱萸9 g。对照组13例予维酶素配胃复安等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 对照组总有效率54%,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邱余新[5]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CAG 48例。基本方:丹参 15~30 g, 三七粉 (冲服) 6~9 g, 莪术、郁金各 10~15 g, 党参 12~15 g。肝胃不和型加柴胡、白芍药、香附、佛手;肝胃阴虚型加沙参、玉竹、乌梅、天花粉;肝胃郁热型加炒栀子、贝母、白芍药、黄连、蒲公英;脾胃虚寒型加黄芪、干姜、陈皮、炒白术。对照组17例予猴头菌片4片/次, 3次/d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 对照组总有效率52.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张璞玉[6]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CAG 60例。基本方:生蒲黄6 g, 檀香 (后下) 6 g, 五灵脂9 g, 香附9 g, 丹参15 g, 当归10 g, 赤芍药10 g。呕血或黑便去丹参、檀香, 将蒲黄、五灵脂炒炭用, 并加三七粉3 g炒炭服;热盛加黄连;湿重加厚朴;胃阴不足加沙参、石斛;气滞加佛手、绿萼梅;嗳气加旋覆花。对照组60例予维酶素及胃复安口服 (维酶素 0.6 g, 3次/d;胃复安10 mg, 3次/d) 。2组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卫永琪[7]以健脾益胃、活血化瘀中药治疗CAG 54例。基本方:太子参50 g, 黄芪50 g, 茯苓30 g, 白术12 g, 丹参15 g, 莪术15 g, 木瓜12 g, 乌梅9 g, 柴胡9 g, 厚朴9 g, 白花蛇舌草30 g。脾胃气虚较甚加党参 (或红参) (另炖) 50 g, 兼阴虚加天门冬15 g、麦门冬15 g;湿浊偏重去太子参、黄芪, 加南沙参10 g、苍术9 g、砂仁6 g;兼湿热加法半夏9 g、黄连3 g;兼肝郁加郁金12 g、八月札15 g;食入难化加山楂30 g、鸡内金30 g;疼痛明显加白芍药12 g、木香12 g、延胡索15 g、佛手15 g;嗳气频作加代赭石12 g、旋覆花15 g;大便干结加火麻仁30 g、郁李仁15 g。对照组36例予丽珠得乐, 每次1包, 4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 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王晓红[8]自拟益气活血复萎汤治疗CAG 34例。基本方:党参15 g, 白术15 g, 茯苓15 g, 丹参 20 g, 三七粉2 g, 延胡索12 g, 陈皮 6 g, 厚朴 12 g, 砂仁 5 g, 白芍药12 g, 白花蛇舌草30 g, 炙甘草6 g。胃痛剧加制乳香、制没药;嗳气加旋覆花、代赭石;泛酸加海螵蛸、煅瓦楞子等;便溏加山药、白扁豆;纳呆加炒神曲、炒麦芽;中、重度肠化可酌加三棱、莪术、土贝母、山慈姑等。对照组29例予维酶素片每次0.6 g, 每日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6%, 对照组总有效率44.8%,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语

实验研究从多方面证实了血瘀这一病理状态贯穿于CAG的全过程, 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临床治疗CAG时大多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 或在各型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临床研究方面, ①辨证标准、疗效标准尚不统一, 统计方法有待提高, 临床疗效的判断以近期疗效为主, 较少进行远期疗效的研究和分析。今后可在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下处方用药, 以有效地改善微观病理异常和宏观症状为目标, 制定出CAG 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标准;②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CAG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但大部分以汤剂口服为主, 且疗程较长, 给患者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故开发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的中药新剂型迫在眉睫。在实验研究方面, ①要加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CAG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只有这样的动物模型才能最大限度地真实体现活血化瘀药治疗CAG的疗效;②目前尚缺乏从活血化瘀法本身的作用特点, 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其治疗CAG的机制。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 活血化瘀法治疗CAG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将日益深入,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活血化瘀法治疗CAG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并且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赵燕.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8例.中医药学刊, 2003, 21 (4) :621.

[2]李云.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吉林中医药, 2003, 23 (12) :10-11.

[3]陈允旺.益气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浅谈.陕西中医, 2006, 27 (5) :638-640.

[4]吴义堂, 谢友如, 杨庆福.从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临床观察.时珍国医国药, 1999, 10 (4) :283-284.

[5]邱余新.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 18 (5) :7.

[6]张璞玉.活血化淤辛柔和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 17 (4) :10.

[7]卫永琪.健脾养胃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4 (12) :1227-1228.

活血化瘀疗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 男28例, 女32例;年龄32~62岁, 平均 (46.3±12.2) 岁;病程6个月~5年, 平均 (1.8±0.5) 年。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比。

1.2 纳入标准[2]

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提出来的相关标准, 及中医辩证标准中的湿热痹阻证;②疾病处于活动期;③治疗前1个月内未应用皮质激素治疗;④X线检测病变部位分期为Ⅰ~Ⅲ期;⑤排除卧床、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妊娠期或哺乳期、存在精神疾病等患者, 排除关节严重畸形的晚期患者;⑥所有患者均知情。

1.3 方法

研究组采用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 即内服+外熏+针炙。内服:清热养阴除湿丸, 主要成分包括半枝莲、连翘、金银花、白鲜皮、忍冬藤、白花舌蛇草、丹皮、虎杖、川乌、桂枝、甘草、土茯苓等, 口服3次/d, 每次12 g。外熏:根据患者关节肿胀情况酌情选取青风藤、苍术、茵陈、土茯苓、忍冬藤、苦参、赤芍、黄柏等清热利湿宣痹药物进行全身熏蒸。针炙:上肢病症取合谷、外关、手三里、尺泽、曲池、肩髃等穴位, 下肢病症取解溪、太溪、昆仑、阳陵泉、环跳等穴位, 留针30 min, 1次/d, 可根据肿胀程度和部位行点刺放血。

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 (MTX) 治疗, 由上海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H31020644, 每日10 mg, 每周口服1次。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疗效。疗效评价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ACR20/50/70标准[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 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 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详见表1, 研究组患者ACR70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ACR20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 病因较复杂, 与环境、遗传基因等密切相关[4]。中医认为, 风、寒、湿三邪是造成痹症发病的主要外在因素, 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在于三邪入侵体内, 久之而化热蕴毒, 湿热痹阻, 引起经络闭阻, 进而引发关节的疼痛、肿胀、功能性障碍、晨僵等不良症状。

清热养阴除湿丸是我国著名风湿病专家王为兰的研制成果[5], 全方有化浊除湿、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 内服可有效抵御和改善机体内风、塞、湿邪侵入的损伤, 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同时, 应用相似的清热利湿活血类中药进行外用薰蒸, 内外结合, 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炙通过刺穴和放血有利于改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性, 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加速治疗效果。综合疗法结合了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 同时综合内治、外用和传统中医针炙疗法, 以更有利于减轻肿胀疼痛症状, 迅速改善病变关节的功能, 巩固疗效。

在本组研究中, 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MTX治疗的对照组, 提示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性, 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且中药副作用小, 对患者安全性高, 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玮君, 王玲.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左室功能.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28 (9) :844-845.

[2]唐晓颇, 姜泉, 刘维, 等.清热利湿活血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2例疗效分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7 (11) :978-980.

[3]姜泉, 曹炜, 唐晓颇, 等.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7) :588-590.

[4]余学芳, 汪海静, 陆学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前白蛋白的变化及意义.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2, 15 (5) :458-460.

活血化瘀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肾病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慢性肾炎及《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均知情同意;排除各种继发性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在2 g以上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治疗者;血肌酐值>132.6μmol/L (1.5 mg/dl) 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及其他伴发严重心脑肝等疾病者。观察组, 男3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38.6±14.2) 岁, 平均病程 (23.1±10.4) 个月;对照组, 男2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 (34.5±13.4) 岁;平均病程 (22.5±10.2) 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口服消炎痛 (广东华南药业) 25 mg/次, 3次/d;肌肉注射甲氨蝶呤 (北京斯利安药业) 10 mg/次, 1次/周;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忌海腥饮食;血压高者选用钙离子拮抗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健脾活血方, 其药物组成:徐长卿30 g、白茯苓30 g、山药15 g、黄芪15 g、白扁豆20 g、晚蚕砂10 g、苏木15 g、鬼箭羽15 g、穿山龙30 g、鸡血藤15 g。面色苍白、腰腿酸痛者加制川乌12 g、炒苍术10 g;皮肤疮疡、咽喉肿痛者加半枝莲15 g、忍冬藤30 g;腰脊冷痛、全身浮肿者加制附片15 g、肉桂5 g;面色晦暗、腰痛固定者加制莪术15 g、天花粉15 g;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15 g、白芍18 g, 1剂/d, 水煎取汁约400 ml, 分早、晚两次温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试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疗程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a与治疗前比较, P<0.05;b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在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损害中, 蛋白尿均极为常见, 其会使肾脏恶化的速度加快, 而慢性肾炎蛋白尿则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变态反应性损伤的作用下增强引发的, 肾脏的功能状态及病理改变能够在持续性蛋白尿中得到客观的反映, 促进尿中蛋白质含量的显著降低是临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关键, 同时其在对肾小球硬化剂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4]。蛋白尿在中医文献中无明确记载, 多归于“尿浊”范畴。脾肾亏虚是慢性肾炎发病的基础, 而其中脾虚尤为关键, 因为脾虚不能制水, 水湿内盛, 必损其阳, 久则导致肾阳亦衰;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 脾肾俱虚, 亦可使病情加重[5]。

慢性肾炎属中医“风水”、“水肿”范畴。认为风、寒、湿、热、毒、劳伤、产后及七情失调均为慢性肾炎发病的诱因。而“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慢性肾炎发病主要内因是肝肾不足或劳累过度耗损正气, 致素体正气亏虚, 正气既虚外邪易入侵, 复感风寒湿, 久之损伤肝肾阴血[6]。笔者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核心在于湿, 瘀血贯穿整个病程, 治疗法则应以祛湿和化瘀为重, 因此采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 方中山药、白扁豆、黄芪、茯苓健脾益气, 利湿祛邪;晚蚕砂健脾和胃;苏木、徐长卿、鬼箭羽、穿山龙、鸡血藤活血化瘀[7]。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充分说明了健脾益气、清利活血类中药能够通过整体调节使原发性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疾病进展得到有效延缓, 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尿蛋白总量得到有效减少, 对其肾功能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 安全有效。同时长期大量蛋白尿者发生肾衰的时间较早, 肾功能不全伴大量蛋白尿者其肾衰病程进展较快。清热利湿和健脾益气治疗后, 最初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异常组的蛋白尿均明显下降。此后肾功能异常组尿蛋白波动范围较大, 这与肾功能异常者肾小球丢失的数量多, 对蛋白尿加重因素的自身调节能力差有关[8]。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慢性肾炎蛋白尿效果显著, 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斌.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9) :138-139.

[2]孙薇, 马培龙, 崔岩, 等.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4) :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53-155.

[4]蔡旭, 邱艳娥.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6) :8-9.

[5]王晓红, 魏冬梅.“温肾消翳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4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 2011, 43 (4) :22-23.

[6]唐娟, 魏仲南.基于证素辨证原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J].中医学报, 2014, 22 (7) :256-257.

[7]鲍玉芳, 周庆华, 房滢熙, 等.健脾益气清利活血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 2012, 33 (4) :408-410.

上一篇:座位座次下一篇:车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