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第一中学(精选10篇)
抚州市第一中学 篇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7年, 是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 学校占地7.5万平方米, 有2栋教学楼, 还有综合实验楼、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等。现有教职工194人, 专任教师178人, 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59人;在校学生2975人。
学校坚持“绿色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现代学子为目标, 坚持“能创第一创第一, 不创第一创唯一”的精神,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 在广西甚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被自治区教育厅誉为“文理并进, 人文见长, 全面发展”的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基础教育千所名校”“全国百强中学”“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 被指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实验基地”, 是全国首批“学校管理机制实证研究”课题实验示范学校。
抚州市第一中学 篇2
优秀学生表彰名单
七 年 级 优 秀 学 生 名 单
七(1)班:
优秀学生干部:蒋
洪、吴
甜
三 好 学
生:汪
洋、朱紫星、张婷芳、徐纪东、张修辰
校 园 之
星:吴
甜、张婷芳、徐纪东、魏辉毅、徐纪东、张晶晶、朱紫星、左加豪、余雅思、蒋宣宣
七(2)班:
优秀学生干部:朱政龙、李一诺
三 好 学
生:蒋雨薇、蒋 杰、陈 静、包栋梁、文 文
校 园 之
星:高 睿、李家乐、程鸿祥、李富松、徐 迟、沈 斌、胡 敏、费 冕
七(3)班:
优秀学生干部:王奔奔、蒋佩佩
三 好 学
生:裴婷婷、邓影影、杜
斌、沈
悦、于乐乐
校 园 之
星:臧翰煜、程晓茹、刘泽奇、张羽腾、吴
燕、王
妍、黄梦婷、王
颖、王
曦、朱其夏、韩
硕
七(4)班:
优秀学生干部:杨
楠、孙梦春
三 好 学
生:贺正阳、蔡狄克、廖
杰、车宣飞、徐梦亭
校 园 之
星:徐月玲、汪
宇、许少雅、王晓敏、徐玉霜、阮守信、张嘉雯、高
锴、恽超群
七(5)班:
优秀学生干部:张
捷、翟梦娇
三 好 学
生:高
凯、葛俐彤、谢晓忆、尤玉伟、杨
慧
校 园 之
星:刘桔呈、蒋溢丁、张
洁、潘雨滴、郑冬冬、顾梦婷、陈佳伟、翟梦娇、彭伟东、高
敏
七(6)班:
优秀学生干部:王
文、冯
骄、陈丽竹
三 好 学
生:管一名、巩
固、王
妍、谭
源、张梦雪
校 园 之
星:尹
涛、吴
琪、高
琪、刘定恒、商欣钰、孙
银、万
浩、赵兴流、陈小庆
八 年 级 优 秀 学 生 名 单
八(1)班:
优秀学生干部:袁
启、陈
真 三 好 学
生:万灵聪、盛
远、邓倩文、陈
歆、成国民
校 园 之
星:万锦涛、王
群、黄
婷、万
毅、邹
杨、许
浩、高
焱、毕开宇
八(2)班:
优秀学生干部:杨
莺、蒋许梦
三 好 学
生:王梦云、章长怡、黄逸超、朱友松、陈天娜
校 园 之
星:黄啊朗、费
凯、王
鈅、王
君、骆格格、赵佩宇、陆伊依、周亮
八(3)班:
优秀学生干部:商婷婷、吴小洁
三 好 学
生:刘
莹、王
浩、董浩杰、陈嘉颖、李
凯
校 园 之
星:陈
秋、王
赛、王雪磊、凡雪山、刘雅杰、韩
静、陈艳磊、任天威
八(4)班:
优秀学生干部:高和平、赵雪澳
三 好 学
生:王林娜、丁鸿磊、常安磊、黄啊标、温欣怡
校 园 之
星:刘
俊、刘盼盼、王
燕、赵
虎、魏荣祥、薛
涛、高
天、蒋
浩
八(5)班:
优秀学生干部:朱明雄、吉
露
三 好 学
生:李芳芳、杨
鑫、李
荟、陈
翔、许富贵
校 园 之
星:谭思奇、陈志强、汪心怡、朱文义、丁
健、朱婷婷、陈
天、赵雨欣
八(6)班:
优秀学生干部:包晶玉、仲园园
三 好 学
生:张雪玲、林姚烽、朱洪浩、陈梦玲、王
琴
校 园 之
星:马晓雨、孙钰婷、王颍东、王
佳、邓字林、胡志钢、杨宗余、叶加水
九 年 级 优 秀 学 生 名 单
九(1)班:
优秀学生干部:周舟、王盼盼
三 好 学
生:夏成倩、芮宇航、朱孝孝、高沁兰
校 园 之
星:杨雅慧、范丽君、胡
艳、石
英、焦园园、贾志祥、高雨欢、韩
瑞 九(2)班:
优秀学生干部:周成红、顾雅楠 三 好 学
生:周成红、宋
友 校 园 之
星:顾雅楠、高宏宇、何旋峰、胡文科、毛公羽、张
涛、孟莹莹、高
妍、周成红
九(3)班:
优秀学生干部:邢慧玲
三 好 学
生:杨 曼、吴中帅、巢颖聪、蒋 钰、李琳娜
校 园 之
星:万素英、王 灏、刘 欢、刘笑笑、石 杰、包 烨、蒋志鹏 九(4)班:
优秀学生干部:张敬怡、高庆亮
三 好 学
生:孙
磊、季明珠、陶晓彬、杨
静
校 园 之
星:冯玲钰、李
超、刘
奎、孟
浩、吴
梁、高嘉烈、沈
涵、周宁 九(5)班:
优秀学生干部:黄啊莉、黄
磊
三 好 学
生:蔡梦婷、胡永超、岳婷婷、刘
沁
校 园 之
星:张勇权、冯
倩、张圆圆、赵
行、万佳敏、仲鹏、杨
玉
高 一 年 级 优 秀 学 生 名 单
高一(1)班:
优秀学生干部:刘 璐、许丽珍
三 好 学
生:胡 蓓、丁 玲、倪 含、衣 雪、陈 茜
校 园 之
星:蔡吉慧、李梦兰、吕 韵、杨雨婷、高 蕾、陈亚娟、杨 洋、刘立波、钟 琪
高一(2)班:
优秀学生干部:凌晓斌、陈昕璐
三 好 学
生:范春晖、汪
静、陈
娇、周科迪、徐
婷
校 园 之
星:钱祖鹏、杭嘉琪、戴紫荆、严
杰、王瑞琪、潘
豪、高
萌、许梦龙、王
茜、孙
柏
高一(3)班:
优秀学生干部:朱文浩、陈佳铭
三 好 学
生:倪
菲、郑
媛、黄佳渭、曹
莹、房冬瑜
校 园 之
星:胡
杨、周玉香、巢樟婷、杨芳玉、郑
雯、张静怡、刘鸿杰、黄芳婷、张福安、伏
蝶、项玄玄
高一(4)班:
优秀学生干部:潘丁港、周 宇
三 好 学
生:张 玲、巢胡翡、张 涛、张成佳、朱卉菁
校 园 之
星:林田吉、韩 银、陈 聪、屠三番、巢香伟、陈 鹏、蔡苏洁、梅 洁、孙 彬、高玮彬、杨 硕、吴 蝶、葛雨竹
高一(5)班: 优秀学生干部:刘海帆、孙佩瑶
三 好 学
生:卞
烨、许玲军、龚
伊、张胖胖、黄
凤、殷
菲 校 园 之
星:唐
弢、刘
晶、刘
斌、石
浩、张舒茵、周浩狄 高一(6)班:
优秀学生干部:商
涛、戴晓莉
三 好 学
生:刘
茜、陆
云、蒋贡安、何
杰、黄加辉、孙莹莹
校 园 之
星:芮
静、蒋经炜、孙
甜、巢凯晨、曹仪琳、吴
昊、郑萍萍、胡杨天、芮己绚
高一(7)班: 优秀学生干部:姜
睿
三 好 学
生:周婷、沈
心、朱环环、丁
达、孔
上
校 园 之
星:尹海霞、任方正、韩 挺、赵 雷、周李辉、丁佳
一、朱晨辉、倪 实、恽云逸
高一(8)班:
优秀学生干部:陈 俊、陈 波
三 好 学
生:刘星雨、于 辰、董昊志、殷汶钧、陈锦涛、廖佳佳
校 园 之
星:林 楠、任志豪、巩增美、谢程爽、张烜智、顾燕婷、杨雨虹、包启昊、王 唯、郑超煜、张敬文、孟 颖
高一(9)班:
优秀学生干部:刘
栎、宣成阳
三 好 学
生:洪明磊、姚
斌、劭
钰、万
琳、徐
犇、陶叶娜
校 园 之
星:郭
静、周韵致、徐
欣、崔彦杰、万
杰、巢
琳、陈笑影、杨
鎏、常于娜、巢林轲、徐子静、姚程玉、石
岚
高一(10)班:
优秀学生干部:刘升平、谈 敏
三 好 学
生:芮 涛、迭炯炯、梅 聪、周 颖、耿 昀、庄 柯
校 园 之
星:张鹏妍、李洪伟、王文杰、巢 宇、钱佳洋、王 兰、顾 萍、王盛业、恽刘茳、诸泽涛、周 彤
高一(11)班:
优秀学生干部:邵稀罕、史 伟
三 好 学
生:陈 银、章宝生、刘 泽、祝君旸、杨 多、曾少林
校 园 之
星:陈 成、邹 跃、钱 晨、蒋雅斓、高 俊、陈奕涵、徐 昕、季明辉、陈 晨、殷晗杰、徐 倩、高 雅、蔡益峰、蒋梦洁
高 二 年 级 优 秀 学 生 名 单
高二(1)班:
优秀学生干部:封文杰、秦博瀚
三 好 学
生:丁
一、储
颖、严嘉钰、邹佳丽、王
颖、吴
涵 校 园 之
星:汤
敏、刘
慧、倪
庆、朱
敏、贺茹妍、金晶娥
高二(2)班:
优秀学生干部:王时康、王 翔
三 好 学
生:缪宏羽、谈 玲、吴雨伦、吴 颖、赵 欢
校 园 之
星:保家乐、姚俊龙、陈丕益、何 伟、陈 昕、胡宗鑫、周成成、金 鑫
高二(3)班:
优秀学生干部:高梦娇、倪亚强
三 好 学
生:黄海鹰、韩黎明、戴政涵、刘
艺、孙心慧
校 园 之
星:钱炎杰、方丽芳、许琳娜、陈
涛、欧阳铭、何梦娇、翁家欣、彭
康 高二(4)班:
优秀学生干部:杭翊轩、孙
枫
三 好 学
生:眭
禛、言胜楠、刘
茜、徐叶晨、万
蒙
校 园 之
星:宗靓靓、曹梦轲、潘洋艳、朱
清、戴宇科、陈
旻、吕
娇、沈沁怡、周鼎龙、薛馨仪
高二(5)班:
优秀学生干部:周嫄、周昊
三 好 学
生:邱
茹、王怡雯、邹佳丽、黄
佳、何雨慧、魏颖颖
校 园 之
星:刘璐娴、陈
杰、高海燕、张益平、谢
菲、柳
薇、袁如意、孙
宇、邱
茹、李纤纤、巢建刚、王
宇
高二(6)班:
优秀学生干部:李
萍、谈
阳
三 好 学
生:刘
颖、李
鸣、王
珮、钟铭雯、孙唐雯
校 园 之
星:王嘉敏、黄
凯、涨潮杰、钱丹妮、屠飞扬、刘
瑶、王康燕、陈锦婷、苏
静、弓
娟、陈淑颖、万金涛
高二(7)班:
优秀学生干部:张
露、丁
华
三 好 学
生:耿
丽、蒋
玲、包江平、吴
平、唐承逊
校 园 之
星:周禹翔、徐瑛琪、葛苏叶、张
青、谢凌轩、马雨凡、陈
晨、卞梦鑫、陈
辰
高二(8)班:
优秀学生干部:常
远、高春兰
三 好 学
生:罗
力、高春兰、蒋启钊、王欣怡、王
涛、高钰玲 校 园 之
星:王
波、姚
成、黄丽钦、朱嘉阳、李云飞 高二(9)班:
优秀学生干部:张锦云、周健
三 好 学
生:张维婷、罗
成、陈
玲、邵
莹、左梦霞 校 园 之
星:张
竞、倪
旭、叶
超、王恰恰、芮鸿冲、陈金花、芮铭燕、恽少卿、耿志斌、曹
培
高二(10)班:
优秀学生干部:臧樱坪、陈
霜
三 好 学
生:陆慧洁、翟志艳、李
瑾、吴
双、段钰雪
校 园 之
星:周子豪、魏万意、钱玉磊、崔阿闻、朱星宇、黄婷婷、孙顺安、张昕奇、张
祎、沈
炎
高二(11)班:
优秀学生干部:张
锋、陈栩可
三 好 学
生:潘文涛、杨
丽、朱一奔、何
飞、谭
宁
校 园 之
星:何
飞、谭
宁、张少秋、潘文涛、朱一奔、石
鲁、刘
婷、张小梅、丁昊晔、张
楠
高 三 年 级 优 秀 学 生 名 单
高三(1)班:
优秀学生干部:夏璐瑶、沈
晶
三 好 学
生:王洁琼、李
斐、陈
杨、刘
钰、陈奕炀、王
倩
校 园 之
星:黄可悦、恽
欣、周明星、范志雨、徐
昊、薛志寅、恽圣杰、沈
凯、张
丽、刘雨薇
高三(2)班:
优秀学生干部:言凌云、葛宸昕
三 好 学
生:邹
雯、陈梦瑶、张文霞、黄
敏、陈文毅
校 园 之
星:李志山、张佳琦、孙
怡、钟秋飞、朱亚文、盛
楠、孙
怡、王家杰、虞
楠、宣涔奕、朱亚文
高三(3)班:
优秀学生干部:李丹阳、恽 苑
三 好 学
生:杨金豪、吴 忆、蒋烨斌、董尊强、徐香红
校 园 之
星:陈 愉、高 健、焦 玲、万 仟、陈若冰、牟慧慧、张 铭、包欣宇、陈 珂、苏 磊、李 燚、张 艳
高三(4)班:
优秀学生干部:袁
锞、刘茂运
三 好 学
生:艾
今、郭
钰、陈
婷、薛蕴琦、苏
琦
校 园 之
星:张宇轩、陈丽君、黄
昊、陈怡伶、陈丽晴、赵
阳、陈
煜、朱玥燕、陶嘉宁、陈
抚州市第一中学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今世界,远在天边也可以便捷交流,可谓“天涯若比邻”;而另一方面,近在眼前却常常无话可说,可谓“比邻若天涯”。
对这种“远”和“近”,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 (1) 明确观点,自拟题目。(2) 不少于800字。(3)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作文题让学生带着思辨的眼光去真实地看待现今的世界,看待熟人社会的远去和科技带来的人情变化。这样的命题对学生来说,既是身边的熟悉事,又是思考的陌生区,表达出来必然也是精彩的。
【写作立意】
审题时,关注题中的限定性关键词“当今世界”“远近”即可:在科技和地域、距离层面,远在天边也可以便捷交流;在人情文化层面,近在眼前却常常无话可说。
写作时要努力寻找可供思辨的点,并且拓展思辨空间,比如“远近”本身的思辨,当今社会和传统社会空间之间的比照思辨,最终要归结到论述人的距离和心的距离的关系、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现代人的孤独、熟人社会的逝去等话题上。
要注意的是,作文题中明确提出要“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所以文章必须呈现出论述类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分析成因—解决问题。
【评分标准】
观点非常明确,准确寻找精细的角度或载体,能够充分运用论述方法,深刻挖掘主题,可得50分以上。
观点明确,议论、叙述结合,有一定深度,得45—50分。
观点明确,不偏题,文章以论述为主,语言表达一般的,得41—44分。
抚州市第一中学 篇4
文脉即文化脉络。是人对外界和自我进行定位的一种认知构架和方法。在建筑学领域, 文脉方法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论。它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时候, 应当对建筑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系统、全面、实时动态的思考, 以确定建筑创作的方法与希望达成的结果。
在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中对传统文脉和原有场所意象的保存已是社会共识。在老城改造特别是历史街区的改造中, 主要有静态保护、拆除重建和改造利用三种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都需在应对经济发展、城市文脉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及地域特色塑造等多维度之间取得平衡[1]。很多的改造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要么完全推翻重建忽略传统文脉, 要么完全仿造出各种伪古建、伪文物, 要么在发展与传承之间找不到平衡而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广州市荔湾区的荔枝湾涌的改造项目在其旧城改造过程中, 以老城的可持续更新为目标, 以恢复河涌旧貌为核心的还路为河的模式, 为中国城市的老城保护和更新提供了一个新的理念和实践范例, 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改扩建正是荔枝湾涌改造的组成部分, 是还原西关老区历史风貌的重要节点。
2 广州市荔湾区老城区改造现状
旧城的更新改造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在欧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如巴黎为了疏解老城而建设的德方斯新城, 旧城改造在英国更是开展多年, 已不仅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更新改造, 在注重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基础上, 英国从19世纪末的旧城改造探索开始, 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旧城改造模式, 注重政府引导、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 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同时, 也解决了城市衰退的根本矛盾[2]。但是在中国的旧城改造规模是史无前例的、新模式下的更新改造运动, 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来考虑, 广州的旧城改造多数都存在有如下问题:
(1) 旧城改造缺乏整体考虑, 拆一栋建一栋、拆一部分建一部分, 见缝插针。
(2) 新建建筑大都是高层甚至超高层, 这种高层高密度的改造运动使得原本拥挤的老城基础设施更加负荷不堪。
(3) 大拆大建, 保护的防线直逼文物建筑或历史建筑, 传统文脉的城市空间被压缩到非常尴尬的地步, 千年的古城、岭南的特色消失殆尽。
荔湾旧城是广州特色所在, 以荔枝湾涌等地域元素为载体的西关文化更是本区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西关文化市井性、重商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以及成行成市的商业业态、商住结合的居住空间和特色的饮食生活习惯, 成为最能体现广州商都、平民化这一城市性格的地区, 并一度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成为国际认知广州的窗口。但目前正面临着建筑危破、交通拥堵、设施陈旧、环境恶劣、人口老化、产业低端化等现实困境, 导致地区价值未能有效发挥, 地位从中心走向边缘。旧城更新改造成为城市不可回避的话题。从全球层面看, 地方特色文化将成为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 保护和挖掘荔湾旧城的特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必然[3]。
荔枝湾涌传统的“一湾溪水绿, 两岸荔枝红”的景观意象及其人文价值是西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可视为传统西关文化的形象代表之一。荔枝湾改造工程一定程度上复现了这种传统, 其主要意义有四点: (1) 有利于环境改善, 促进沿线行政街市政设施更新; (2) 有利于改善民生, 大力缓解老城区的水浸街问题; (3) 有利于传承岭南文脉, 恢复4.2km荔枝湾古水系, 重塑西关风情文化; (4) 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带动周边旧城地块改造[4]。
3实践案例
下面笔者以实际负责参与的实践项目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改扩建为例对老城文脉传承进行探讨。
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位于荔湾老城区, 周边有荔湾湖公园、荔枝湾涌、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化保护建筑。用地北侧紧临改造后的荔枝湾涌。学校占地面积2.4万m2。现有24个教学班。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计划将广州市一中初中部原址改扩建, 保留教师宿舍和“一中楼”。原有民国时期的“一中楼”将作为行政办公楼。设计规模为30个教学班, 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米。本项目设计中对文脉的考虑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 平面布局
由于用地非常紧张, 无法分开设置教学楼、文体楼及后勤用房, 故只能结合处理, 设置成一栋连体楼。包括教学区、体艺馆、实验区、后勤区等。主要教学用房尽量保证南北向布置, 有利通风采光及日照要求。建筑总共地上五层, 总高度24m, 不高于荔枝湾保护区30m限高的要求。局部设置地下室, 主要布置车库、设备用房及厨房, 厨房设置下沉式采光通风井。
在整体平面布局中, 结合岭南传统建筑中的敞廊、敞厅、骑楼设计手法, 首层设置大面积架空层, 主要教学用房亦采用开敞外环廊的形式布置, 有利于通风节能, 适应南方气候特点, 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交流活动空间。
3.2 建筑风格
学校保留建筑“一中楼”为具有八十余年历史的民国时期建筑, 由著名建筑师林克明设计, 是学校的重要建筑, 也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建筑正立面为欧洲古典三段式柱廊建筑风格, 双柱爱奥尼柱式, 屋顶等局部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共三层。
由于项目地块位于荔枝湾涌的区域, 建筑风格需考虑外部环境的岭南建筑背景的因素, 同时又要考虑学校内部的历史建筑“一中楼”的欧式古典建筑风格的特点。
在建筑风格的考虑上, 经过多方面多次的沟通与实地的考察, 出于对临荔枝湾涌岭南建筑风格统一的考虑, 同时避免盲目对“一中楼”欧式建筑风格的模仿而制造出伪似历史建筑的新建筑, 最终选定运用现代建筑的手法与“一中楼”形成对比的同时, 结合传统的色彩、空间、细部造型等传统建筑元素, 亦从空间视角范围不破坏“一中楼”的视线景观, 并与之相协调。
建筑正立面的柱廊与“一中楼”正立面的柱廊相呼应, 柱廊的“虚”呼应一中楼的“实”, 同时柱廊高度不超过“一中楼”高度, 人在柱廊上能整体的欣赏到“一中楼”的全貌, 较高的体艺馆部分亦设置在离“一中楼”较远一侧。色彩上采用朴素、淡雅低调的灰白色调, 与“一中楼”的浅黄、浅灰色调保持协调的同时, 能很好的呼应以荔枝湾涌为代表的西关岭南传统建筑色彩。
3.3 场地空间塑造
3.3.1 内部空间
场地内部空间的塑造可概括为两院两广场, 即由建筑各部分围合成的两个内部庭院、临城市道路和主入口的开放式运动场空间和由“一中楼”与新建教学综合楼围合成的半开放式广场空间。这些空间即独立又联系, 功能上相互独立不影响, 运动场作为“噪”空间, 置于场地临城市路一侧, 内部的两个庭院作为生物和地理园是相对“静”的空间, 半开放的内广场作为交通核的“动”空间起到联系缓冲作用, 这种“噪空间”-“动空间”-“静空间”的形式[5], 类似于传统建筑空间中“前院”-“前厅”-“内院”。空间的连续性、开敞性很好的契合了岭南建筑由外而内的外向型空间特点。
3.3.2 外部空间
场地外部空间的塑造主要考虑临荔枝湾涌一侧, 荔枝湾涌是岭南西关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广州市的历史风景名胜, 素有“小秦淮”之称。因此建筑如何与河涌空间对话, 是方案设计的重点。我们通过建筑沿河一侧的退台处理形成露台, 露台作为外向型场所的形式起到了联系场地内外空间的作用。同时退台的建筑形式是对城市空间的谦让, 减少了对河涌的压抑, 形成了更为开放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
3.4 架空与院落
在传统的岭南建筑中, 连续敞开的建筑空间与庭园的结合是为一大特征, 其要素就是有庭又有园、庭园与建筑结合, 空间互相渗透。本项目建筑首层大面积架空, 并通过建筑不同功能的组合, 围合成一大一小两个庭院。架空层与庭院的设置, 利于通风, 调节局部微气候, 形成的灰空间又起到分隔、缓冲室内外的作用, 同时主要教学用房通过外廊串联起来, 外廊的设置能够遮挡夏季直射的太阳, 冬季的太阳又能直射室内[6]。教学区的院落朝南向打开, 减少对一中楼的压抑, 同时利于夏季主导风向的对流, 改善内部气候。小庭院则主要起到分隔教学区与体艺馆的作用。
以动态的建筑空间和形式融合开放的架空院落空间, 人们的活动空间自然向外推移, 因而, 架空、敞廊、庭院等开放性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安排, 很好的契合了岭南建筑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性。
3.5 景观营造
传统的岭南建筑中的庭院景观营造有多种类型, 以水为中心的称水庭, 以绿地为中心的称旱庭, 以石景为中心的称石庭, 石景在水面之中的称为水石庭。建筑物环绕庭院而建, 称为绕庭建筑。把庭园引入屋顶层, 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还有把庭园引入架空层, 称为底层花园。本项目的景观营造按照传统造景方式,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通过建筑首层的架空, 实现基地与河涌间的景观渗透形成底层花园;
(2) 通过临河涌一侧的建筑层层退台处理与屋顶绿化, 形成建筑和景观的融合与共生, 形成屋顶花园。项目自身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性以及城市河涌一侧的天际轮廓线所设计的层层退台沿河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补充, 建筑自身作为景观的一部分, 将建筑的内外部直至城市空间看做是城市意象的不同但连续的片段;
(3) 建筑自身围合成两个庭院, 庭院景观营造把荔枝湾涌的水体引入建筑内部庭院, 由绕庭建筑而形成的水庭与旱庭的结合, 起到内外景观的交融, 庭院景观是城市河涌景观的延续, 城市景观又是内部庭院的借景, 水体景观亦可在夏季吸收环境热量, 调节局部气候。
4 结语
老城区的改造项目由于涉及到各方各面的利益, 且多由于历史久远, 相关证件已经失效或缺失, 用地边界的确定也错综复杂, 自然无法开展具体的设计及改造工作, 由此带来的问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深度配合, 甚至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的强势执行力, 同时从项目的前期调研到后期的规划设计都需要淡化领导意志, 避免权力制度下的个人喜好的介入。
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发展, 是城市化与再城市化进程中永恒的议题, 特别是在老城区的改扩建项目中, 应对所在区域从人文、历史角度着手研究社区与城市的关系, 强调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在继承传统生命力的同时结合新元素, 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 让个体的新旧建筑的交替成为延续传承千年老城文脉的载体。
摘要: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中对传统文脉和原有场所意象的保存已是社会共识。本文以实践项目为案例, 来研究老城区建筑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延续城市的文脉。着重于探讨在城市文脉继承中建筑设计手法的运用及意义, 并结合实践案例介绍建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措施, 希望给具有历史文脉的老城区的建筑改造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城区,城市文脉,改扩建
参考文献
[1]苗阳.我国传统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判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规划学刊, 2005 (5) .
[2][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 宋俊岭, 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3]王健.广州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存[J].规划师, 2005 (5) .
[4]艘寿华, 李永春.广州荔枝湾文化休闲区规划[Z].2009.
[5][日]卢原义信.尹培桐, 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抚州市第一中学 篇5
惠州市第一中学在团市委、校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少年强则国强”的信念,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组织、协调、合作等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履行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使我校的团工作不断进步。
一、校领导高度重视、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惠州一中高度重视团建工作,由主管副校长吴仁礼全面指导团的工作,曾威同志任团委书记,配团委副书记一名,不定期从年轻教师中选拔优秀骨干任团委干事。同时,选出学生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和社团联合会会长各一名,并在各年级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各班设团支书,发动学生干部共同参与和管理学校各项团工作。
团委各部门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上周工作情况汇报的同时,组织、安排好下一周的相关团工作。团委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青春的活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扎实完成“规定动作”,不断更新和完善“自选动作”
惠州一中紧跟团省委、团市委的工作部署,秉着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1、定期发展优秀学生入团,推荐优秀团员入党,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保证团员质量,我校对申请入团的学生会进行严格的考察。首先,申请学生要由所在团支部投票推荐,然后开展对《团章》的学习,了解团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团学知识测试》(笔试),具备基本的团员意识后方能获得批准,最后必须统一参加入团宣誓仪式,才能成为一名正式团员。每年,团委也会从优秀团员中,推荐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的团员参加校党委组织的业余党校学习培训,为他们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
2、组织多彩节目,丰富校园生活。根据每一阶段团的工作任务,我们先后开展了“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红歌进校园”班级合唱比赛、“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板报评选及征文比赛、“雷锋进校园”、“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国学知识竞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一中达人秀”、“新秀主持人”及跳蚤市场、走访特殊学校、走进幼儿园、国旗下班级展示、书香进校园等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团员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帮助他们树立了新时代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道德意识氛围。
3、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活动,不断开拓学生活动阵地。自开展共青团工作示范校以来,我校团委极为重视学生社团的存在与发展,由原来的10多个社团,发展到现在有40多个社团。为方便管理和开展活动,校团委特此成立了社团联合会,通过竞聘选拔出会长、副会长,下设活动部、宣传部、外联部三个部门,各社团社长担任委员,共同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管理所有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及活动开展,定期评选出优秀社团、优秀社长和优秀社员,对违反规定的社团或社员及时提出批评、警告,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促进社团的稳健发
展。同时,校团委也努力为各社团争取和开拓更多的活动阵地,设立了社团办公室、社团活动室、社团会议室、社团舞蹈室、乐队排练室、计算机房、天文社课室及天文台观测站、种植园地等等活动阵地,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了硬件设施,给学生的发展创设了优良平台。
三、积极进取、不断完善
2014年,在各级团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团委获得了“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的光荣称号;学生会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会”称号、校团委副书记陈霞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称号。
每一次的成功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惠州一中团委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将我校团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共青团惠州市第一中学委员会
常州市中学特色体育研究 篇6
特色体育就是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 因陋就简, 坚持开展某项群众性的体育锻炼, 培养体育尖子, 逐步形成体育成长特色。
特色体育对于学校而言, 意味着更强烈的理念标榜和个性展示, 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智慧。通过创建体育特色的学校不仅在体育方面树立了学校品牌, 而且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创建体育特色实践过程中, 创建和发展学校体育特色的过程是一个持久地追求办学独特性和优越性的过程, 它也是需要不断去总结、积淀和升华的一个过程。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校制宜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通过对常州市中学特色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客观的评价体育特色模式对常州市中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以进一步促进常州市体育特色中学的建设。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常州市具有特色体育项目的中学为研究对象, 从中抽取6所学校为研究样本。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查阅了近三十年来有关特色体育和创办体育特色学校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200份, 实收回176份, 有效问卷为164份, 回收率为88%, 有效率为82%, 了解常州市中学目前开展特色体育的基本状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1) 学校开展的特色体育项目由基础项目 (田径、乒乓球) 和新兴项目 (国际象棋、模型类) 组成,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特色体育项目的繁荣发展的景象。各个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大多数都有侧重, 以一个项目为主。
(2) 新兴项目的兴起, 表现出了学校的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国际象棋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棋种, 也是开展得最广泛、拥有爱好者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象棋不仅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 它也是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国际象棋能锻炼人们的逻辑思维, 培养人们分析推理、判断计划、精确计算的能力。所以许多国家的教育学家们, 建议在中学开设国际象棋这一门课程。
事实上, 已有许多国家这样做了。有的把它列为必修课, 有的把它列为选修课。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甚至认为:不借助于国际象棋, 难以充分开发孩子们和智能天赋和记忆力, 而他的这一观点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前苏联勃良斯克市一所中学在开设国际象棋课程后,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而且遵守纪律的风气也蔚然形成。乌克兰共和国某市一所中学的教师们普遍反应, 开设了国际象棋课程后, 学生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都增强了, 特别是外语和数学两门学科的成绩提高得更快。
实践证明:国际象棋的作用归纳为十六个字:“增进智力, 培养意志, 调剂身心, 交流文化”。科技模型主要指陆、海、空模型。科技模型活动融科学和竞技, 动手和动脑为一体, 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其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因此, 在世纪之交深化改革,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 积极开展科技模型活动,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虽然这6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兴项目的开展比较突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基础项目:如田径、球类项目, 在学校特色体育中还是占主流地位的, 它们在学校体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2 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模式的分析
3.2.1 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模式
分析结果表明 (见图1) , 课外活动是各个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最常见的模式, 占52.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课堂教学, 因此, 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
体育课也是特色体育的主要形式。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学校体育课应以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提高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学校通过组织教学研究活动, 定期组织研究课, 探索体育课教学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课题, 进一步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业余训练的比率占19.3%。通过业余训练这种模式, 一方面可以选拔出色的专项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学校体育特色主要通过以上三个途径开展, 值得借鉴。
3.2.2 特色项目开展全校性比赛的频率
从图2可知:一学期1次和一学年1次的特色项目开展全校性比赛的频率最为多见, 分别为73.8%、19.3%;1个月1次为2.8%;2个月1次为4.1%。根据以上调查可知, 目前学校开展特色项目的模式和学生的参与度都使得开展频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每个学校对于特色项目认识以及重视程度也会导致这种不同开展频率的出现,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无论是一学期1次, 还是一学年1次, 学生都在参与运动, 学校都在注重特色项目的推动和发展。但是总体来看, 学校对于特色项目开展全校性比赛的频率不太频繁, 学生们因此对于某些项目的参与度也不太高, 所以建议: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特色项目的比赛, 增加比赛频率。
3.3 体育特色项目的管理状况及问题的分析
3.3.1 学生对特色项目管理的满意度
可以看出, 人们对特色项目管理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占总体的42.1%;比较满意的占23.4%;认为一般的占33.2%, 不满意占1.3%。因此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参照其他兄弟学校的管理制度, 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制订出符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条例和章程。为了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使各项工作能正常运转, 学校要狠抓内部管理, 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制度, 制定教师管理、课堂教学、教研科研、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学生俱乐部等各种规章制度, 形成制度管理。
3.3.2 学校特色项目开展存在的问题
由图4可以看出:
(1) 从学校方面来看, 场地、器材少 (占47.6%) 是制约特色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体育场地器材不能达到学生锻炼的需求, 导致了有些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活动却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设施, 致使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不高。建议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 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适当添置一些可以开展生活性、时尚性、健身性、趣味性的体育项目的器材;安排合理运动场地;要注重多元化场地器材建设、开放和管理, 尽可能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2) 从学生方面来看, 参与运动的时间少 (占54.3%) 是阻碍特色项目开展的主要因素, 现在的中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业压力, 为了考上重点学校, 不惜放弃自己的课余时间投入到“题海战”中去, 虽然对体育运动抱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实际上可供自己支配的运动时间很少, 建议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必要的运动时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可采用强制性的手段, 如开展全校性的大课间活动, 推广特色项目。
4 结论与建议
各个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数量少, 学生参与度不高, 女生对于身体对抗性很强的项目比较排斥, 而男生不太愿意参加比较休闲的项目。
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模式过于单一, 一般不超过四种组织形式;虽然有针对特色项目固定的比赛时间, 但是举行比赛的频率不高。
学校对特色项目的管理比较规范和完善, 人们对于学校的特色项目的管理满意度比较高;学校在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校的重视度不够、专业师资力量不够等。
建议学校应根据男女生身心发展的不同, 安排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层的体育项目,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 在活动中促进体育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注重开展模式的多样性, 可以几种形式交叉组织进行;针对特色项目多举行一些比赛;学校要加强对特色项目的管理,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1]沈兵.普通中学如何办出特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5 (02) .
[2]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J].教育导刊, 1997 (Z1) .
[3]李会增.河北省农村职业中学体育现状及特色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01) .
[4]郭志禹, 谢建平, 韩雪.试论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
[5]闵健, 陈伟.关于体育院校办出特色的理论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4) .
[6]李保强.试论特色学校建设[J].宁波教科网, 2005.
梧州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篇7
多年来, 企业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优质服务”为宗旨, 始终坚持"靠质量保信誉、靠科学促发展、靠改革增活力、靠管理求效益"的经营理念, 在市内外承建了一大批影响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和堤防设施。多项工程获得市优质工程和区优质工程及市安全文明工地和区安全文明工地。
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广西建筑施工先进企业, 质量、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优秀企业, 梧州市优秀科技型企业, 广西"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广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 篇8
扬州文津中学弘扬50年办学积淀形成的“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秉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致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科学、内涵丰富、品质优良、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扬州市品牌初中、江苏省知名初中。
学校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抓手,促进教师依法从教意识的增强和师德、师能、师绩的提高;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建立青年教师三级成长机制,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德育工作以养成教育和规范管理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评价为抓手,开展德育实践和创新活动,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细节德育、家校德育和社区德育已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学校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追求,以“改造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为教学改革主题,全面推行以“学教合一”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背景下的“四导四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促进学生的整体优化发展。
经过不断的努力,学校良好的校风和学生良好的学风为社会充分认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大幅攀升,家长和社区的满意度持续走高,享有“平民学校、优质教育”的美誉,连续六年获得市直学校教育教学综合考评一等奖并被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钦州市第一水厂双阀滤池改造设计 篇9
钦州市第一水厂一、二期工程分别于1988年、1993年建成,供水量为6万m3/d。随着城市供水量的不断增大,2009年又进行三期工程建设,扩建了一组4万m3/d的净水构筑物,于2010年5月投产,现供水量为10万m3/d。
三期净水构筑物的工艺流程为: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双阀滤池。在2010年5月投产后,运行半年发现双阀滤池的1号、2号滤池有跑砂、冲洗不均匀现象,经停产检查后发现,其采用的滤砖中间存在缝隙,导致跑砂。为解决冲洗不均匀现象,钦州水厂对1号、2号滤池的滤砖全部更换,但在运行一个月后,又出现了跑砂、冲洗不均匀等现象。
2 存在问题
上述水厂滤池反复出现跑砂、冲洗不均匀等现象,经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认为其主要问题为:
2.1 滤砖本身的工艺缺陷
滤砖是用陶泥在高温下烧制的,由于其构造的特殊,在烧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两侧中部向内凹陷、上下宽度不等的变形,造成质量的先天不足。安装时,砖与砖、砖与池壁之间用松木条镶嵌,再封以水泥砂浆。由于变形,镶嵌木条和充填水泥浆之间的空隙形成短流通道,经长期反复冲击后,镶嵌木条脱落,水泥砂浆填缝被冲走,形成穿洞短流,造成跑砂、冲洗不均匀现象。其次,滤砖强度不够,反冲洗压力较大时,部分滤砖被冲碎,形成局部的短路,影响反冲洗效果。
2.2 反冲水泵扬程过高
原反冲水泵选用两台连成水泵厂生产的350S-16型水泵,水泵参数为:Q=1440m3/h,H=13m,N=75kW,而反冲洗静扬程仅为1.6m,加上构筑物之间管路等各种水头损失所须总水头约为10m,由于所选水泵扬程偏高,导致冲洗水头过大,造成滤砖被冲起,同时也会引起跑砂、冲洗不均匀等现象。
3 改造方案
由于滤砖制造工艺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广西其他水厂也出现过跑砂、冲洗不均匀的现象。结合其他水厂改造和运行实践,为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经与业主协商,拟将滤砖改为滤板滤头,并对反冲洗泵进行改造。同时,考虑到双阀滤池的反冲洗进水配水不够均匀,拟通过增加配水板的方式调节配水的均匀性。
4 改造设计
4.1 滤砖改造
4.1.1 滤板尺寸
原双阀滤池为10格,单格尺寸4.8m×4.9m。为统一尺寸,方便制作,滤板尺寸定为780mm×960mm(滤板中间留20mm的空隙,见图1)。
4.1.2 滤头数量、开孔比(β)、均匀系数(Δv/v)
考虑滤板尺寸,每块滤板设48个短柄滤头,开孔比β=1.53%。配水室高H取0.5m,不均匀系数为:Δv/v=(4.8×0.8×0.0153/2×0.5)2=0.0034<0.01,满足均匀系数0.99的要求。
4.1.3 滤板安装
滤板设置在支墩和滤梁上,底下净空0.5m,滤板用不锈钢压块固定,边板用不锈钢角钢固定,中间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水泥砂浆封填密封。滤板上设100mm厚砾石承托层2~4层。滤料采用k80<1.8的石英砂滤料,厚度800mm。
4.1.4 配水板
考虑滤板原有反冲管进水是一条管槽,如不进行改造,反冲水将直接向上,造成反冲洗不均匀,因此,拟在进水管槽上增加一块配水板,采用3mm不锈钢制作,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底板上,配水板采用“”型,侧边每隔200mm开一个DN80孔,顶上每隔200mm开3个DN50孔,孔口流速约为1.3m/s(见图2)。
4.2 反冲泵计算
4.2.1 反冲水量
反冲洗强度按15L/s·m2计算,单格滤池尺寸为4.8m×4.9m,则反冲水量为:Q=15×4.8×4.9=352.8L/s=1270m3/h。
4.2.2 反冲水头
(1)静水头
反冲时清水池水位一般为12.3m,滤池反冲洗水槽顶标高为13.9m,则静水头为:H1=13.9-12.3=1.6m。
(2)水泵吸水管水头损失(以已有管路为计算依据)
进水管为DN600,长8m,流量按1270m3/h计算,v=1.21m/s,1000i=3。进水管上设喇叭口一个(局部损失系数0.29),90度弯头一个(局部损失系数1.01),DN600×350偏心大小头一个(局部损失系数0.2);进水管水头损失为:H2=8×0.003+(0.29+1.01+0.2)×1.212/2×9.8=0.14m。
(3)水泵出水管水头损失(以已有管路为计算依据)
出水管为DN500,长100m,流量按1270m3/h计算,v=1.73m/s,1000i=7.7。出水管上设DN500×250大小头一个(局部损失系数0.2),三通一个(局部损失系数0.2),11.25度弯头两个(局部损失系数0.2),45度弯头两个(局部损失系数0.48),90度弯头三个(局部损失系数0.96),DN500分支四通五个(局部损失系数0.2),DN500转弯三通一个(局部损失系数1.5),DN500蝶阀两个(局部损失系数0.2),电动阀一个(局部损失系数0.2),管道出口一个(局部损失系数1.0),进水管水头损失为:H3=100×0.0077+(0.2+0.2+2×0.2+2×0.48+3×0.96+5×0.2+2×0.2+0.2+1.5+1.0)×1.732/2×9.8=2.1m。
(4)过滤系统水头损失
滤头采用DN20短柄滤头,每个滤头40条配水缝,每条25mm长,0.25mm宽,开孔比1.53%。滤头滤板损失为:
承托层水头损失:H5=0.022×0.1×15=0.033m;滤料层水头损失:H6=(2.65/1-1)×(1-0.41)×0.8=0.78m。安全水头H7取2.0m,水泵自身损失H8取2.0m。
(5)反冲洗水头H
4.3 反冲泵的改造
原反冲水泵参数为:Q=1440m3/h,H=13m,N=75kW,当反冲水量为1270m3/h,查此水泵曲线,对应扬程H=15.2m,比计算的冲洗水头高6.5m,造成冲洗强度较高,冲洗水量过大。因此需要对反冲洗水泵进行技术改造。考虑到节省的原则,拟采用叶轮切削的方法对原水泵进行改造。
4.3.1 方案一:直接换用350S-16A型水泵叶轮
考虑水泵厂家备货情况,直接换用350S-16A型水泵叶轮,查该型叶轮曲线,Q=1270m3/h,H=10m,比设计还偏高约1.3m。经计算,用该叶轮时反冲洗强度约为16.5L/s·m2。
4.3.2 方案二:由水泵厂家提供设计的叶轮
根据水泵流量、扬程、功率与水泵叶轮关系:
经计算,水泵切削比为83%。
4.3.3 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350S-16A型水泵叶轮,来源容易,但比设计冲洗水头偏高1.3m左右,实际运行时反冲洗强度约为16.5L/s·m2,比设计高10%。方案二采用重新加工的叶轮,可满足设计流量及扬程的要求,但切削比较大,比规范要求的切削极限10%多了两倍,水泵效率较低,对水泵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方案一,直接换用350S-16A型水泵叶轮,反冲洗时尽量在低水位时进行,必要时可采用调节阀门开启度的方式运行。亦可请水泵厂家技术部门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现在冲洗水泵的外壳尺寸、叶轮重新设计。
5 结语
在该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原双阀滤池滤砖、配水系统及反冲洗水泵进行了改造,本着安装简单、易于实施、节省投资的原则提出了对整个过滤系统的改造方案,改造后的运行实践表明,系统一直运行良好,冲洗干净,运行成本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以钦州水厂双阀滤池改造为例,通过对滤池跑砂、冲洗不均匀等现象的原因分析,据此提出滤池的技术改造方案。
关键词:双阀滤池,过滤系统,改造设计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宿州市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研究 篇10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本文参阅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
(二)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90份, 按性别、年级随机抽样, 学生问卷150份, 收回145份, 回收率为96.6%。教师问卷40份, 收回40份, 回收率为10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宿州市中学武术课程开设情况
宿州市中学武术课程主要以少年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基本功、武术操等为主, 器械和防身术的内容涉及很少。在教学课时方面, 宿州市中学没有按照大纲的要求去完成所要求的课时数, 大部分学校在上了1-2节课时之后便由篮球和足球课所代替, 有一些学校只是形式化的完成了半节课的教学, 还有一部分学校从未开设过武术课程教学。在武术教学器材安排方面, 在被调查的40名体育教师中, 26人选择了有器材上课, 占65%, 12人选择了无器材, 占30 (具体情况见表1) 。
类别有器材无器材不清楚
众所周知, 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是学校武术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是学校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督促、检查、评估、规范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得知, 宿州武术场馆缺乏, 大多以篮球场或平地代替, 一些学校没有正规的武术教学场地, 经常和其他体育项目场地冲突, 武术课受到排挤, 导致武术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二) 宿州中学武术师资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 在教师的年龄上, 35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占65%, 35-45岁之间的体育教师占30%, 45岁以上的体育教师占5%。显示出宿州中学体育教师以中青年较多, 在专业化、技术、技能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三) 中学生对武术的动机情况
通过表3可以看出, 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武术课的动机不明确, 就此表来分析, 用于强身健体的学生只占一半, 其他有的是好玩、应付考试, 有的则认为是为了打架。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 易受外界影响。通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武术这种体育形式的, 愿意学习中国传统的武术项目, 这值得我们重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参加武术运动有很多益处, 能够增强体质、排解学习的压力、丰富孩子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活泼好动的性格;一部分家长觉得武术太苦太累, 怕孩子受不了;还有一部分家长不让孩子参加武术, 是因为怕孩子参加武术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所以才会有20%的学生有应付考试的情况。
三、结论
首先, 宿州市中学武术教学课时数安排不够, 部分学校的武术课由篮球和足球课所代替。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多数教师还是以器械教学为主。
其次, 宿州市中学武术教师中, 中青年教师居多, 这能够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优势。但是, 在武术教师中, 非武术专业的教师较多, 这可能会影响学生技能的学习。
最后, 宿州市中学生的武术学习动机比较明确, 多数学生以强身健体为主, 但也有个别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学习动机, 则以考试、好玩为目的。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对宿州中学武术教学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宿州中学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对武术了解渠道单一、部分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中学,武术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健俊.论中学武术的现状与对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5 (1) .
[2]吴婷.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黎桂华.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湖北体育科技, 2009 (3) .
【抚州市第一中学】推荐阅读:
抚州市新区10-26
江西抚州市导游词06-12
江西抚州06-21
家乡抚州08-30
抚州名人篇06-02
才子之乡抚州市导游词07-20
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杨衡,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的意思,送09-27
抚州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信访工作总结08-23
抚州汤显祖纪念馆06-27
抚州支队高速路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总结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