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划分

2024-09-30

阶段划分(共11篇)

阶段划分 篇1

一、从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变化看对管理会计划分的影响

20世纪初期, 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的许多企业开始推行泰罗制。这种制度是以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的, 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制定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时又最具有效率的标准, 以实现生产各个方面的标准化。标准制定后, 必须严格执行, 不允许一切可避免的浪费存在。当时的成本会计为了配合泰罗科学管理的需要, 就引进了“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 来代替传统的“先干后算”的成本会计制度。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首先通过测算, 制定出作为未来活动的理想规范的标准数;然后就拿它作为控制实际数的根据, 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 确定经济责任, 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一般认为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属于管理会计的萌芽或早期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并运用于生产之中, 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集中,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生产经营日趋复杂, 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国内、国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领导认为单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企业内部经营合理化的科学管理和职能管理, 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于是通过重新审查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等, 形成了企业管理的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管理认为,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应以产品为中心, 而应以人为中心, 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职工参与管理和决策, 借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扩大企业利润。客观上调动了积极性, 提高了生产率, 开辟了资本主义管理实践的新道路。会计界普遍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管理会计建立时期。

20世纪60~80年代, 现行会计由于受到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等各种管理思想的影响, 使会计和管理的结合更为密切,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技术方法日益先进, 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因此, 这个阶段被认为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必然要对传统管理会计产生重大冲击, 从而在管理会计中不断孕育出新的领域, 使之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新发展所形成的企业内外新环境和条件相适应, 如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战略管理会计、适时生产系统与存货管理等。这个时期是传统会计向新型的现代管理会计过渡的一个历史时期, 被认为是管理会计的变革时期。

二、从管理会计发展的显著特征上看管理会计的划分阶段

20世纪20年代管理会计制度只用于美国产业界, 其他国家尚没有使用, 美国会计前驱麦金西在1922年出版了《预算控制》, 1924年又出版了《管理会计》,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管理会计的论著。这时只是确定了管理会计的雏形。

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 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一术语, 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外部的报表所有者提供信息, 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研究的繁荣。从20世纪50年代起, 英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将管理会计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和其他财经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50年代初, 责任会计概念的明确提出及内容定位是向现代管理会计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专业管理会计团队的成立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标志之一。1972年, 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成立了“管理协会”。同年, 英国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1972年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开始举办“审定管理会计师” (CM A, 执业管理会计师) , 凡考试合格者颁发给“管理会计师证书”, 作为上岗的依据。1980年, 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会计人员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 也把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 这次国际会议的举办表明管理会计的影响已开始扩大到世界范围了。

三、从管理会计目标上看管理会计的划分阶段

在管理会计发展的初期, 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和控制, 尽管后来人们又充实了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等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但在实践中, 管理会计的行为始终停留在个别或分散的水平上, 仅限于决策方案的落实和经营计划的执行上, 集中体现在“控制”方面, 因此这个阶段管理会计的特征是以控制会计为核心。这个阶段内企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为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计算的全部成本, 重心是寻求“真实成本”或“绝对真实的方法”。

随着行为理论的出现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50年代在现代管理会计基础体系构建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美国会计学会在1958年的报告中指出, 管理会计工作在于协助经营管理人员拟定达到合理经营的计划并以此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是现代管理会计思想方面的一个明显进步。通过引进、吸收相关学科新的理论和方法, 管理会计体系逐步完善和建立。其基本框架包括: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两部分。决策以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为核心, 计划则是对经营决策选定的有关方案的数量表现和加工、汇总, 执行则是以责任会计为核心, 着重于经营活动进程和效果的评价和控制。

阶段划分 篇2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并于1995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确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我国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知识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发展是否有关键期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观念的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诸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因素,即根据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形象的要求和期望,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二是内在的因素,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的愿望、个人需要以及教育教学实践和个人的精神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强调对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做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和对实践的反思、改进等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纵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国外持行为习得观点的学者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这种划分显得过于简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质和量方面的变化都没有表达清楚。而以德耶弗斯(Dreyfus)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和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有研究表明,教师至少在积累了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述1万小时的课,在此之前至少当过15万小时的学生之后才有可能发展到专家水平阶段,每位专家水平的教师都有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

国内学者也以分阶段的方式对教师的发展问题作过研究,他们认为,教师的发展要经历适应阶段、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但这种划分明显缺乏清晰的界定,人们很难从各阶段的称谓上理解和把握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与各个阶段的本质属性,因此,这种划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综合上述观点,特别是借鉴德耶弗斯的研究,结合自己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及开展的研究,我认为,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和专家阶段这四个阶段,比较符合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目前,我处于成熟阶段。

三、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知识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经历的阶段不同,所要完成的知识转型任务也不相同,从而表现出仅属于自己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

1、新手阶段:实现理论知识的物质存在形式向心理存在形式转化

我们把德耶弗斯划分的新手阶段和优秀新手阶段统称为新手阶段,是指毕业三年以内的教师。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培训实践,新手阶段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在把握教学进度、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导入新课、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知识缺陷。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手阶段的教师必须把理论知识的获得放在重要的位置。这里所说的理论知识专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属于操作层面的知识)。

在内容选择上,包括教育改革与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学常规、评课和说课技术、教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等。它能使新教师在理论上有所收获,了解新课程 改革的有关知识,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能力;应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掌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掌握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基本教学常规,同时增强终身学习和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处于新手阶段的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实践经验,也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很难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建构。虽然他们在学习中把理论知识纳入了自己的知识图式,并存储在自己的记忆系统之中,但由于实践不足,这种知识一时还难以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并用以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新手阶段教师的知识任务是将理论知识的物质存在形式向心理存在形式转化,知识的表征形式是从文字符号转化为心理图式。只有当新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问题和实践经验,并学会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刍”的时候,先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并最终指导和改善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

2、胜任阶段: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化

从事教学工作三到五年的教师,基本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能够达到胜任教师的岗位要求。这个阶段的教师所获知识还是以理论知识(观念层面的知识)为主,知识内容包括师生沟通艺术、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的方法指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信息技术等。教师获得这类知识是为了能够了解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开阔视野,学习教育科学新知识,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增强学习意识、角色意识、竞

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改善心智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再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由于胜任阶段的教师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因此本阶段知识获得的目标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理论学习不再是本阶段的目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成为本阶段学习的重要任务,也就是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性知识的转变,最终指导实践。因此,该阶段是生成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阶段,胜任教师所要完成的知识任务就是要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转型。当然,这种转型并非一次性完成的,知识的存在形式经由多次转化,先从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状态转化成策略性知识,再从策略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最后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3、熟练阶段:实践性知识的定向迁移

熟练教师多数是各个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在理论知识上的追求主要是延展性的知识,体现出前沿性、创造性、研修性和高素质、高水平、高起点等特点。学习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和教改研究(特别是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研究)、素质教育研究、中外教育教学的比较研究、人文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新知识等;在教育科研方面,要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特别要强调课题研究的选题、研究过程和结题报告等方面的指导;在教学技能方面强调教学评价和教学测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英特儿未来教育;在学科延展方面开展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学习心理的学习等。通过学习,使自己能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发展观,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坚实的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宽自己的人文、社会和科

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主动吸纳、处理信息和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具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增强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初步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

作为学校的业务骨干,熟练阶段的教师拥有更多接触名师的机会和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加之他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为他们生成实践性知识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因此,从知识获得的方面来看,熟练阶段的教师所要完成的知识转型,一是把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升转化为实践性知识,把工作经验提炼成知识,这是知识发展的重要步骤,可以认为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二是通过自己的心理加工和改造,把别人的实践性知识定向迁移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纳入到自己的心理图式之中。由于经过了学习者自己的心理加工和改造,所以这种迁移绝非对别人的实践性知识的简单移植或嫁接,而是实现了基因变异。

4、专家阶段:从实践性知识到理论知识的转化

由于每位专家型教师都有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之他们在教育生涯的整个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学习,因此,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都非常丰富,特别是有着鲜活的教育教学经验。一般说来,这类教师在学科教学、教研、教改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并在地方享有广泛的声誉。他们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成为研究者和积极反思者,并把自己研究和反思的成果拿出来与人分享,从而实现由知识的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转变。

诚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个体拥有了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就已经达到了目的。但作为专家型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力,发挥他们所拥有的知识的价值。如果他们都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或案例加以总结和提升,就能把自己大量的处于隐性状态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状态的比较容易被别人认识和接受的理论知识,这无论是对于他们自己,还是对其他教师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阶段划分 篇3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017-02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实践,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研究,提出过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看法。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的理论,从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不仅在当时对于统一德国工人党的认识,正确地指导共产党与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和健康地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百多年后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学习这篇理论著作将会对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哥达纲领批判》的简要介绍

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急于合并,起草了一个妥协纲领,其中包括许多拉萨尔主义的内容。拉萨尔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始祖拉萨尔拼凑起来的一种右倾机会主义“新学说”。用社会改良取代社会革命,用宗派运动取代阶级运动,甚至将德国工人运动引上同普鲁士封建反动政府妥协的道路。马克思对这个会使党趋于堕落的纲领草案逐段进行批注,但意见未被接受。草案仅作某些文字修改后,便在哥达召开的合并代表大会上通过了。马克思的批注,人们通称《哥达纲领批判》。

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具体论述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预见是:资本主义经过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自身又是从第一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认为不仅在私有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向公有制社会转变,中间必须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而且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1、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论述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马克思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马克思以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来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进程,强调“未来新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的,实际上已经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新旧社会形态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客观存在着一种因果联系和渊源关系,新社会的因素孕育于旧社会之中,旧社会的一些因素也会遗留、渗透到新社会之中。

2、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论述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这里,马克思着力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前提条件,表明共产主义是根据一定的客观规律发展着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在完成过渡时期任务之后,必须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为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划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是多维度的,既涉及到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也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第一,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很高水平,物质还没有极大丰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本质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二,生产关系不成熟。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虽然排除了任何人利用生产资料占有剥削他人劳动的可能性,但分配上还只是以劳动为尺度,“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劳动者由于不同等的劳动能力和赡养人口的多少,事实上所得到的消费资料还有很大差别,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力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第三,上层建筑不完善。人们的精神、道德还受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影响,人们的教育、文化和文明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民主权利等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决定,还不能达到很高的程度。第四,还未能实现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况还不可能完全消失,需要和享受均未能完全失去利己主义性质。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第一,生产力方面,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第二,生产关系方面,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三,上层建筑和人的发展方面,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况已经消失,人们都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实现了每个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凝固的、永恒不变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而是在自身基础上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超越阶段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是“现实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那个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个“现实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尽管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依据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只能由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的先进国家来建设,即便是落后国家有望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也只是在先进国家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然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表明,世界上所有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道德上、精神上还带着相当浓厚的这个旧社会痕迹的社层文明初级阶段。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划分理论对当代中国建设的意义

1、对未来新社会的认识,必然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马克思是从新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方面,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特征进行理论概括的,体现了马克思从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出发,对未来社会发展特点的设想,是一种原则性、方向性的逻辑推论。因此,我们决不能孤立地、静止地、机械地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具体特征的前瞻性论述,更不能把他对未来社会特征的论断变成抽象的、绝对的、超历史的范式,用来衡量和裁剪不断发展的现实社会主义实践。

2、必须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清醒认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论证工具,在批判拉萨尔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发出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预见。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见是科学的,并不是空想,因此,我们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时,从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基本特征的论述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美好理想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然而,以往包括一些经典作家对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也有所不足。事实证明,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曾经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3、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坚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王格芳.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预见[J].理论学刊,2009,(7).

[4]杜瑞瑞.《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J].理论新探,2008,(11).

标准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新论 篇4

一门学科的发展史,是反映一门学科发展的脉络。人类的进化和文明,无不伴随着标准化的渗透与作用而推进的,如果人类在语言、工具制造、文字、符号、度量衡、交换媒介及产品配合关系、生产模式等方面没有应用标准化的方式,就不可能有当今文明发展的成就,我们也许还处于封闭、无序、低效和落后的生活状态中。如果人类未形成公认的道德标准关系,人类社会就不会如此有序与和谐。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于大约2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始于15万年前左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始于5万年前[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采集、狩猎、渔捞为生,为增强群体生存能力,人类用语言相互传递信息,将个体行为联接为群体行为,大大增强了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抵抗力。语言的可交流性基于人类发音的统一,因此,语言是人类发音的标准化状态,这应该是人类建立最早的标准化状态。在不同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追求高劳动效率工具的愿望,驱使向工具的优势形状去统一,工具的标准化状态在无意识中形成。约公元前1.5万年~前1.2万年左右为中石器时代。前1.2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各自分离独立。大约公元前7500~5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5000~前4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标准化的方式在其他手工制作器具中应用,如陶器制作等。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产生文字和国家,使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个时期也称为青铜器时代。文字是书写表达的标准化,是标准化的又一个里程碑。约公元前2000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交换的发展,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商品交换和国家制度下政治的需要,货币、文字、度量衡器分别建立统一关系,标准化开始被理性应用,这个时期称为铁器早期时代。铁器晚期时代进入封建时代,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典籍不断出台,标准化进入到规范人们行为的领域,世界各国进入了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以上时期的标准化,是在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中进行的。

大机器工业时代,企业追求提高劳动效率的愿望,促使标准化的杰作不断产生: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应用互换性原理制造枪零部件;1834年,英国人惠特沃思提出第一个螺纹牙型标准;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提出钢梁生产的系列化建议;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公司标准;1911年,美国人泰勒研究制定了标准化的作业方法;1914~192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了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从18世纪末起,标准化已逐渐成为人们理性的自觉行为。20世纪初,标准化由企业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标准化组织。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加和技术合作的需要,标准化由国家层面向国际层面发展,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也陆续成立。由此,标准化成为建制化的发展业务。

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标准化的历史,旨在于深刻地认识标准化的自然起因和必然需求,掌握标准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以便于正确地应用标准化和推进标准化。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是标准化发展史研究的必然要求。

2 时间属性划分的方式及特点

标准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特征性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可分别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划分。一种划分方式是用时间属性关系来划分,即时代关系来划分,如古代、近代、现代标准化等,这种划分方式在标准化的书籍中是比较常见的。这些阶段的界定关系和要义归纳如下:

2.1 古代标准化

古代标准化是从旧石器时代到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始前这一期间的标准化。古代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语言、文字等表达行为标准化、石器时代手工工具的标准化、封建社会计量器具、货币、兵器等的标准化。

2.2 近代标准化

近代标准化是18世纪中叶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始至20世纪中。近代标准化主要特点是:互换原理的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制定、标准化作业方法的提出、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国家标准化机构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机构批准发布的标准文本出现等。

2.3 现代标准化

现代标准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征是:标准系统性地制定;标准化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医疗、军事等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标准化的概念、原理等理论问题不断在探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受到关注并在系统工程中实践。

标准化发展阶段时间属性关系划分方式的好处是:直观、简洁、好记、时间远近感强,但它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用时间关系划分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时间移动将导致发展阶段概念发生偏离。因为,时间的远近是相对的,会随年代的增加而使其名不符实,如“现代标准化”阶段,也许再过一百年或二百年,我们今天所称的”现代标准化”阶段就会名不符实了,这使得标准化阶段的划分命名不能长期稳定,没有阶段命名长期的认同性。

问题二:时间命名的发展阶段体现不出标准化的演进特征。时代划分方式太通用,看不出标准化发展的具体规律,似乎用在什么学科都行。时代划分方式缺乏对象发展特征的关联性,有一种特征关系滑落感,使发展阶段命名远离对象的发展特征,从阶段名称上得不到标准化关系的概念,需另文注释才能明了。

问题三:标准化后续发展阶段的命名空间受到限制。我们现在已把当前的标准化称为了“现代标准化”,往后的标准化发展阶段我们将会面临无词表达。当然我们可以说“现代标准化”后面是“后现代标准化”,但是,再往后的称谓将受到很大的后续命名空间的限制。

3 推动力属性划分的方式及特点

发展阶段时代命名方式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能克服以上问题的命名方式。而另外一种方法是用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属性(简称动力属性)去划分标准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推动力属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不会随时间的移动而改变发展阶段的概念,具有稳定性和阶段特征可识别性的特点。按这种划分方法,将标准化发展到当前的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界定和特征如下所述:

3.1 感性直觉标准化阶段

感性直觉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萌芽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旧石器时代、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时期。这个时期还没有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关系的形成是人类在制作石器、骨器、竹器、木器等工具时,经大量经验的积累,感觉到某种形状的工具好用,通过形状相同性的模仿制作,无意中形成了工具形状基本统一的标准化状态。另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语言相互模仿、交流和传承过程中,渐渐将语言统一起来,形成了一定范围的标准化语言状态。感性直觉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潜意识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不明白道理、无逻辑推理、无标准化意识实施的状态。感性直觉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这里的逻辑推理是指理论逻辑推理和数学逻辑推理。

3.2 理性直觉标准化阶段

理性直觉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孕育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青铜器时代至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逐步有了标准化的潜意识概念,但还未总结出标准化的理论关系,而是理性直觉上认识到统一化的好处。这个阶段,实践标准化的领域在扩大。缺乏标准化因素的象形文字被具有通用化和组合化关系的字母文字或笔画文字所代替。字母文字或笔画文字方案两次应用标准化关系(组合基本元素标准和文字标准),两次应用了组合化关系。另一个标准方面是,帝王政权统一的需要,开始了官方推行标准化,如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冷兵器、车轨、道路、伦理道德、刑律等。在中国,还发明了具有突出标准化特征的活字印刷术。理性直觉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明白一定道理、无逻辑推理、有标准化潜意识实施的状态。理性直觉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

3.3 自觉标准化阶段

自觉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推广期。这一阶段是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标准化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标准化的方法和部分理论出现,工业界自觉地研究和开展生产的标准化。机器化生产要实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机器上加工出相同的零件,客观上形成了对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工业界便自觉地开始了工业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大机器时代,产品设计关系的标准化、加工技术关系的标准化成了刻不容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工业界对标准化的关注和重视,许多重要的标准化概念、原理、加工方法、基础标准等成果陆续产生。自觉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明白一定道理、有一定逻辑推理、有标准化意识实施的状态。自觉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

3.4 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

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发展期。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中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器、电力、化工、汽车、飞机等行业的产生,行业间的产品相互渗透应用,行业自身和行业间的产品应用的有效性都要靠标准化协调。在社会化大协作生产方式的发展环境中,标准化的广泛需求更加突出,各国纷纷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机构:英国(1901年)、荷兰(1916年)、菲律宾(1916年)、德国(1917年)、美国(1918年)、瑞士(1918年)、法国(1918年)、瑞典(1919年)、比利时(1919年)、奥地利(1920年)、日本(1921年)、前苏联(1924年)、中国(1957年)等,同时,国际性的标准化机构成立,形成了标准化的组织化状态。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的特点是:标准化的开展由企业层面提升到了行业、国家和国际层面;标准化的利益由企业利益层面上升到国家和国际层面;标准化的行为由企业行为扩展到全球化行为;标准的制定由单一性和零散性到系统性;标准化的关注重点由企业经济利益扩展到健康、安全、环保等社会利益;标准类型由技术标准扩展到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标准化的工作领域由工业领域扩展到服务行业、农业、金融、科教等领域。这一阶段,标准化成为了建制性开展的工作,增加了法规性和政策性的特性。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明白道理、有一定逻辑推理、有标准化意识实施的状态。组织化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

4 标准化未来发展阶段预测

标准化是远古时期人们在艰苦生存斗争中受益萌生的直觉行为,由自发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社会化分工促进对它自发性地应用。大机器时代推动了对它理性的探究。生产社会化、产品复杂化、商品贸易国际化、文化交流全球化等需求,推进了标准化形成组织化状态。

在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之后,标准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应该是一个什么阶段呢?要确定下一个标准化阶段是什么,就得预测标准化的下一个推动力因素是什么?标准化发展到今天,虽然规模浩大、领域宽广,但总是感觉到发展乏力、“中气”不足,主要原因是标准化的理论偏“软”。当前,标准化的理论还不能令人满意,标准化概念的认识至今全世界还未统一,标准化理论的严谨性和可证实性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理论的表达缺乏数学化、模型化、数值化,理论关系的归纳还没有归纳到标准化的终极关系,还没有演绎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关系模型等。如果一门学科的理论是一门不能进行演绎发展的理论,它将是前途暗淡的理论。标准化未来发展最缺乏的是理论指引,最需要的动力是理论推动力。因此,标准化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应该是一个理论化的发展阶段,是一个理论科学化的发展阶段,是理论系统化的发展阶段。建立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标准化理论是标准化学科巩固、提高、发展的需要。

标准化新阶段的到来不是对老阶段的替代和否定,即不是理论化阶段替代组织化阶段,而是标准化的新老阶段特征共存和互补,它们的关系如同树的年轮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见图2。在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组织更多的是发挥外因作用,对内因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个人主要是处于从动地位。理论化的标准化阶段,理论将对个人有较大的主观调动,吸引个人的兴趣,个人将处于主动地位。有理论的学科是信任度和认同度最高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理论化阶段仍然有组织机构在推动,它既有理论的高信任度,又有组织的推动力,这个阶段将会有强大的发展力。它既调动了个人的内因,同时,组织化又发挥外因的推动力,形成内因与外因相互结合的发展强势。新阶段的成长是由小到大,不断增强的。标准化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时,新阶段的特征起主要影响作用,其他阶段特征的影响由近到远逐渐减弱。标准化的理论化阶段的到来,将会迎来标准化灿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林甘泉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化工装置工程试车阶段划分和要求 篇5

一.主要内容

工程收尾、检查与试车是由装置施工建设到正常生产运行中间所需要经过的过度时期,按时间划分可以分为5个阶段,这里介绍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贯穿其中三个阶段 “三查四定”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三查四定”:

(三查即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四定即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定任务,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限期完成)

工程即将竣工前,要进行设计、施工质量大检查,组织施工、设计、生产单位,发动所有人员,按专业、分工号开展“三查四定”。“三查四定”检查又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单机试车之前,全系统联动试车之前,化工投料试车之前。业主要组织生产人员早上岗,及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配合施工单位搞好工程扫尾。

通过审查并完善图纸设计不仅能满足实际使用,还会减少竣工后的返工费用。

通过审查工程量来判定施工单位有无施工漏项。

通过审查隐蔽验收,减少工程隐患; 由三查出来的问题,后面确定四定的内容; 定任务;或是整改,或是增加

定时间:在什么时候完成工作量,增加施工单位的压力; 定人员:人员保证是时间保证的第一要素; 定措施:对于由于施工单位自己的原因造成的,需要确定施工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一次试车成功:

化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的标准是:从生产原料投入装置到产出合格的最终产品全过程,试车不中断,不发生重大事故,一次出合格产品,实现试车最佳方案,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调整达到各项设计(合同)指标。

工作目标就是一次试车成功。

二、工程收尾与试车的阶段划分 工程收尾与试车的阶段划分

1、系统清洗、吹扫、气密

2、设备单体式车和工程中间交接

3、联动试车

4、投料试车

5、生产考核

三、各阶段工作内容和要求 3.1 系统清洗、吹扫、气密

3.1.1系统清洗、吹扫、气密由生产单位编制方案,施工、生产单位实施,并最终由生产单位确认。

3.1.2系统清洗、吹扫、气密要严把质量关,使用的介质、流量、流速、压力等参数及检验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引进装置应达到外商提供的标准。

系统吹扫时,严禁不合格的介质进入机泵、换热器、冷箱、塔、反应器等设备,管道上的孔板、流量计、调节阀、测温元件等在化学清洗或吹扫时应予拆除,焊接的阀门要拆掉阀芯或全开。

3.1.3氧气管道、高压锅炉(高压蒸汽管道)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管道、设备的吹扫、清洗,应按有关规范进行特殊处理。吹扫清洗结束后,交生产单位进行冲氮或其它介质保护。3.2 设备单体式车和工程中间交接

工程中间交接标志着工程施工安装的结束,由单机试车转入联动试车阶段,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生产)办理工程交接的一个必要程序。

中间交接只是装置保管、使用责任的移交,不解除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应负的责任。

工程中间交接后,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继续负责,直至竣工验收。

中间交接资料应保证质量,完整准确,达到规范要求。经资料审查、扫尾试车合格后应办理中间验收交接手续,明确双方责任,或按承包合同规定内容办理。3.2.1单机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

3.2.1.1单机传动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经过详细检查,润滑、密封油系统已完工,油循环达到合格要求;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符合要求,经“三查四定”检查已确认,存在问题已消除(引进装置要经过现场外籍专家确认);

3.2.1.2单机试车有关配管已全部完成;

3.2.1.3试车有关的管道吹扫、清洗、试压合格;

3.2.1.4试车设备供电条件已具备,电器绝缘试验已完成;

3.2.1.5试车设备周围现场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2.1.6试车方案和有关操作规程已审批和公布;

3.2.1.7试车小组已经成立,试车专职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已经确定;

3.2.1.8试车记录表格已准备齐全。

3.2.2 设备单体式车和工程中间交接九完:

1)工程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施工完;

2)工程质量初评合格;

3)工艺管道、动力管道的耐压试验合格,系统清洗、吹扫、气密合格,保温基本完;

4)静设备强度试验、无损检测、清扫合格;

5)动设备单机试车合格(需实物料或特殊介质而未试车者除外);

6)大型机组用空气、氮气或其它介质负荷试车合格,机组保护性联锁和报警等自控系统调试联校合格;

7)装置电气、仪表、计算机、防毒防火防爆等系统调试联校合格;

8)装置区施工临时设施已拆除,工完、料尽、场地清,竖向工程施工完;

9)对联动试车有影响的“三查四定”项目及设计变更处理完,其它未完尾项责任明确,完成时间明确。

3.2.3设备单体式车和工程中间交接五交:

1)按设计内容对工程实物量的核实交接;

2)工程质量初评资料及有关调试记录的审核验证与交接;

3)安装专用工具、仪器和剩余随机备件、材料的交接;

4)工程尾项清理及完成时间的确认;

5)随机技术资料的交接

工程资料的审查及中间验收(交接)是全面检查工程质量,促进扫尾试车,加强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程序,必须认真对待。

单机试车要早,达不到标准,必须反复试车和处理。不允许把问题带到全系统联动试车阶段。

3.3 联动试车

联动试车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计算机等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联功试车包括系统的干燥、置换、三剂装填、水运、气运、油运等。一般应从单系统开始,然后扩大到几个系统或全装置的联运。

全系统联动试车(即假物料试车)要“全”,时间要有充分保证。要做到全面暴露问题,消除隐患,为化工投料一次成功做好充分准备。3.3.1全系统联动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

3.3.1.1已建立岗位责任制;

3.3.1.2专职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已经确定,并考试合格;

3.3.1.3公用工程系统已稳定运行,能满足全系统联动试车条件;

3.3.1.4试车方案和有关操作规程已经公布;

3.3.1.5各项工艺指标业经生产管理部门批准公布,操作人员人手一册;

3.3.1.6生产记录报表已经准备齐全,印发到岗位;

3.3.1.7仪表联锁、报警的整定值已经批准公布,操作人员人手一册。3.4 投料试车

化工投料试车是指一个化工生产装置或一个辅助生产装置,完成单机、联动试车,工程全部竣工,从投入物料开始后的试车。3.4.1投料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一)、工程中间交接完成(7)

1、工程质量初评合格;

2、“三查四定”的问题整改消缺完毕,遗留尾项已处理完;

3、影响投料的设计变更项目已施工完;

4、工程已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5、装置区施工用临时设施已全部拆除;现场清洁、无杂物、无障碍;

6、设备位号和管道介质名称、流向标志齐全;

7、系统吹扫、清洗、气密完。

(二)、联动试车已完成(5)

1、干燥、置换、三剂装填、计算机仪表联校等已完成并经确认;

2、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在线分析仪表、仪器经调试具备使用条件,工业空调已投用;

4、仪表、计算机的检测、控制、联锁、报警系统调试完毕,准确可靠;

5、岗位工器具已配齐。

(三)、人员培训已完成(4)

1、国内外同类装置培训、实习已结束;

2、已进行岗位模拟操作练兵、反事故练兵。

3、各工种人员经考试合格,已取得上岗证;

4、已汇编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案例,已进行分析总结,吸取教训

(四)、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已落实(5)

1、岗位分工明确,班组生产作业制度已建立;

2、各级试车指挥系统已落实,干部已值班上岗,并建立例会制度;

3、各级生产调度制度已建立;

4、岗位责任、巡回检查、交接班等制度已建立;

5、已做到各种指令、信息传递文字化,原始记录数据表格化。

(五)、经上级批准的投料试车方案已向生产人员交底(5)

1、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操作法等已人手一册;投料试车方案主操以上人员已人手一册;

2、每一试车步骤都有书面方案,从指挥到操作人员均已掌握;

3、已实行“看板”或“上墙”管理;

4、已进行试车方案交底、学习、讨论;

5、事故处理预想方案已经制定并落实。

(六)、保运工作落实(9)

1、保运的范围、责任已划分;

2、保运队伍已组成;

3、保运人员已经上岗并佩戴标志;

4、保运装备、工器具已落实;

5、保运值班地点已落实并挂牌,实行24小时值班;

6、保运后备人员已落实;

7、物资供应服务到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

8、机、电、仪、修人员已上岗;

9、依托社会的机电仪维修力量已签订合同。

(七)、供排水系统已正常运行(3)

1、水网压力、流量、水质符合工艺要求,供水稳定;

2、循环水系统预膜已合格、运行稳定;

3、化学水、消防水、冷凝水、排水系统均已投用,运行可靠。

(八)、供电系统已平稳运行(5)

1、已实现双电源、双回路供电;

2、仪表电源稳定运行;

3、保安电源已落实,事故发电机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4、电力调度人员已上岗值班;

5、供电线路维护已经落实,人员开始倒班巡线。

(九)、蒸汽系统已平稳供给(2)

1、蒸汽系统已按压力等级运行正常,参数稳定;

2、无跑、冒、滴、漏,保温良好。

(十)、供氮、供风系统已运行正常(2)

1、工业风、仪表风、氮气系统运行正常;

2、压力、流量、露点等参数合格;

(十一)、化工原材料、润滑油(脂)准备齐全(3)

1、化工原材料、润滑油(脂)已全部到货并检验合格;

2、“三剂”装填完毕;

3、润滑油三级过滤制度已落实,设备润滑点已明确。

(十二)、备品配件齐全(2)

1、备品配件可满足试车需要,已上架,帐物相符;

2、库房已建立昼夜值班制度,保管人员熟悉库内物资规格、数量、存放地点、出库及时准确。

(十三)、通讯联络系统运行可靠(4)

1、指挥系统电话畅通;

2、岗位、直通电话已开通好用;

3、调度、火警、急救电话可靠好用;

4、无线电话、呼叫系统通话清晰。

(十四)、物料贮存系统已处于良好待用状态(5)

1、原料、燃料、中间产品、产品贮罐均已吹扫、试压、气密、标定、干燥、氮封完;

2、机泵、管线联动试车完,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3、贮罐防静电、防雷设施完好;

4、贮罐的呼吸阀、安全阀已调试合格;

5、贮罐位号、管线介质名称与流向标示完成,罐区防火有明显标志。

(十五)、运销系统已处于良好待用状态(6)

1、铁路、公路、码头及管道输送系统已建成投用;

2、原料、燃料、中间产品、产品交接的质量、数量、方式、制度等已经落实;

3、不合格品处理手段已落实;

4、产品包装设施已用实物料试车,包装材料齐全;

5、产品销售和运输手段已落实;

6、产品出厂检验、装车、运输已落实;(十六)、安全、消防、急救系统已完善(12)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程、台帐齐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人员经安全教育后取证上岗;

2、动火制度、禁烟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已建立并公布;

3、道路通行标志、防辐射标志齐全;

4、消防巡检制度、消防车现场管理制度已制定,消防作战方案已落实,消防道路已畅通并进行过消防演习;

5、岗位消防器材、护具已备齐,人人会用;

6、气体防护、救护措施已落实,制定气防预案并演习;

7、现场人员劳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职工急救常识已经普及;

8、生产装置、罐区的消防泡沫站、汽幕、水幕、喷淋以及烟火报警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器已投用,完好率达到100%;

9、安全阀试压、调校、定压、铅封完;

10、锅炉、压力容器、吊车、电梯已经劳动部门确认并发证;

11、盲板管理已有专人负责,进行动态管理,设有台帐,现场挂牌;

12、现场急救站已建立,并备有救护车等,实行24小时值班;(十七)、生产调度系统已正常运行(4)

1、调度体系已建立,各专业调度人员已配齐并考核上岗;

2、试车调度工作的正常秩序已形成,调度例会制度已建立;

3、调度人员已熟悉各种物料输送方案,厂际、装置间互供物料关系明确且管线已开通;

4、试车期间的原料、燃料、产品、副产品及动力平衡等均已纳入调度系统的正常管理之中;(十八)、环保工作达到“三同时”(4)

1、“三废”处理装置已建成投用;

2、环境监测所需的仪器、化学药品已备齐,分析规程及报表已准备完;

3、环保管理制度、各装置环保控制指标、采样点及分析频率等经批准公布执行。(十九)、化验分析准备工作已就绪(4)

1、中化室、分析室已建立正常分析检验制度;

2、化验分析项目、频率、方法已确定,仪器调试完,试剂已备齐,分析人员已持证上岗;

3、采样点已确定,采样器具、采样责任已落实;

4、模拟采样、模拟分析已进行; 3.4.2试车过程的注意事项

试车期间,对各项工作要做到程序必须遵守;

工作必须稳妥;要求必须严格;措施必须可靠;指挥必须正确。

同时要做到条件不具备不开车;程序不明不开车;指挥不在场不开车;指挥违章不开车;出了问题不查清楚不开车;有了问题不解决不开车。

试车中应精心操作一切从严;执行岗位责任制要严;执行各项工艺指标 要严; 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要严;仪表控制、分折结果要严;水质管 理要严;油系统管理要严;对材料、燃料、化学药品的质量要严;执行 各项安全技术规定要严;备品配件的材质和规格要严;设备的使用维护 和检修要求要严;

在整个试车过程中,还要对重点部位严加控制,加强巡回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应实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双人操作监护制来确保安全。

对联锁及安全装置不得任意拆除或切除,整定值不得任意修改。

事故发电机、不间断电源要定期试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3.5生产考核

生产考核就是对经过化工投料试车后的装置的生产能力、工艺指标、消耗指标、产品质量、设备性能、自控水平、经济效益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全面考核。生产考核应包括对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装置的能力进行全面鉴定。

3.5.1做好考核前的准备工作。1)建立厂、车间两级考核组织。

2)认真研究和熟悉设计部门或外商提供的生产考核资料;

3)发动职工查找可能影响考核正常进行的隐患和问题;

4)考核所需的全部计量仪表要会同设计部门或外商调试正确,共同确认。5)编制考核方案和记录报表。3.5.2 考核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满负荷生产条件下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消除,化工装置生产已处稳定;

2)全部自控仪表和联锁投入使用;

3)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分析方法正确,数据取全;

5)原料、燃料供应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化工原料、润滑油脂、易损部件有一定数量的储备;

7)产品包装合格,运输畅通无阻;

8)和设计部门或外商制定出考核办法。3.5.3 考核后的鉴定

考核时间一般规定为满负荷连续生产3天,引进装置可按合同规定。考核结果应保证产品的质量、数量、单耗、产品成本、主要工艺指标、自控投用率、机电设备完好率、三废处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3.5.4产考核遗留问题的处理:

生产考核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由建设(生产)单位与总承包、设计、科研单位共同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阶段划分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加明确,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高校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便成为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课题。根据生涯发展理论,结合大学生活和教育的实际,笔者将大学阶段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分为四个阶段,并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赋予不同的教育内容。

一、就业探索期(大一)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一年级为就业探索期。学校应着重从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使大学生认识大学生活的意义、特点,认识专业的特点以及适合的职业,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制定大学4年的奋斗目标,尝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开展,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进行人生理想、基础道德与法纪教育。在这一阶段,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以一种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

2.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这一阶段,要教育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自己所希望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对自己专业的信心,为将来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作好充分的准备。

3.进行心理教育、学习方法与角色转换教育。在这一阶段,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逐步学会适应新环境。要对每一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和个性测试,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档案。还要对新生进行大学学习方法的教育,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新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二、就业定位期(大二)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二年级为就业定位期。此时的大学生已经普遍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一阶段又是他们转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公共基础课即将结束,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就要在就业探索期教育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人生规划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向。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的重中之重。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大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怎样进行,怎样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确立初步的职业目标——自我定位。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测试,也就是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大学生可以根据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的自我测定等职业测评,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素质和职业理想,再根据个人的教育经历、实践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预测明天的自己。在大二学生的就业定位期教育中,也要让他们适当地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地区、国家以至世界范围内的人才需求趋势。

3.重视职业规划团体辅导——职业咨询。在职业规划团体辅导中,通过轻松活泼的小游戏、现场模拟、就业训练营活动以及教师和同学评价,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觉察力、自我调控力、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领悟到职业目标确定的重要性。当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大学生还可接受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4.初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设计按“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的原则,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志向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生涯机会评估、自我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制定、职业选择、行动计划与措施制定、评估与回馈等八个步骤。

三、就业实践期(大三)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三年级为就业实践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专业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最初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此时,应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相对照,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就业思想指导。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地选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

2.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政策是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准则的体现,是调控、约束、导向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基本依据。毕业生就业有专门的政策规定,因此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把有关政策讲透。

3.就业信息指导。学生获得的就业信息越多,求职的视野就越开阔,就业渠道也就越宽;就业信息运用得越好,求职的成功率就越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

4.就业实习指导。一是帮助大学生缩小职业目标差距,实现职业目标。二是注重引导大学生主动深入社会,使他们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形势,认清专业所涉及的工作领域。三是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向大学生宣传自身综合能力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具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四、就业分化期(大四)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四年级为就业分化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出路”问题,因此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切实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让他们能够顺利就业。这个时期是就业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求职技巧指导。求职技能与技巧的指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下,用人单位主要通过自荐、面试、笔试、网申等方式来招录毕业生。因此,要指导大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2.从业指导。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仅是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培养择业能力,还包括培养他们的从业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业指导应以人为本,实现个性化指导,主要包括角色转换与角色认识,要教育大学生安心本职、甘于吃苦,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3.实践指导。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比如,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教,讲述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求职体会;组织学生观看就业指导专题片;请用人单位领导到校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将招聘活动直接搬上课堂,并请人才专家现场点评。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对择业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及时调整和完善自我,为将来适应职业活动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啸.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6,(3).

[2]刘治军.积极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2).

[3]王怀伟,韩艳春.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3).

[4]郭江平.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

阶段划分 篇7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同生命有机体一样, 也有其产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过程, 通过对企业发展与成长动态轨迹的研究, 发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企业在制定筹资策略时必须将所处的发展阶段考虑在内, 只有将企业的资金需求与生命周期相结合, 才能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2 现金流量组合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

2.1 样本和指标选取

选取2015年山东省正常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 为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将金融公司以及本期内财务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排除在外, 最后得到196家有效公司样本。根据Dickinson现金流组合法, 选取代表企业获现能力、投资机会和经营风险的经营净现金流量、投资净现金流量和筹资净现金流量为指标, 以不同现金流量组合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样本数据来自于锐思数据库。

2.2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 2015年山东省上市公司大部分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和成熟阶段, 这反映了山东省上市公司所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实际情况, 整体上也符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

(1) 初创期企业产品认可度低, 生产规模小, 市场占有率低, 经营净现金流量为负;且企业创立之初, 不仅需要大量的现金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建设, 还需要一部分投资于原材料、存货等流动资产, 使得投资净现金流量也为负;此时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 自有资金无法满足, 大部分要靠对外筹资, 因此筹资净现金流量为正值。

(2) 成长期企业产品知名度提高, 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规模经济效益明显, 企业盈利能力提高, 经营净现金流量开始变为正值;为适应此阶段企业的高速成长, 需要扩大生产, 开展营销, 加大投资力度, 投资净现金流量仍为负;虽然企业此时已经开始盈利, 但由于迅速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足以补充投资活动的需求, 企业仍需对外筹集资金, 筹资现金流净额还是正值, 但已有所下降。

(3) 成熟期企业市场占有率趋于稳定, 产品销售和生产平滑增长并达到巅峰, 经营活动产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入;这一时期的企业除了需要维持正常投资活动以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还需要为取得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战略转型, 投资开发新业务, 因此投资现金流净额仍为负值;此时,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不仅能够满足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 还会有大量的资金盈余, 企业开始偿还债务, 并向股东分派股利, 筹资净现金流量开始转为负值。

(4) 衰退企业产品面临淘汰, 市场萎缩、销量下降、盈利降低,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急剧下降, 甚至可能会出现负值;企业投资活动基本暂停, 进入投资的回收期, 投资现金流净额出现正值;而且企业也不再需要大量的资金, 筹资净现金流量仍为负值。

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筹资决策

3.1 初创期的筹资决策

初创期企业最大的特征就是无信用状况记录, 且经营风险高, 未来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即使能够取得借款, 资金成本也会非常高, 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潜在财务风险。

3.2 成长期的筹资决策

成长期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资金需求巨大, 初创期的内部筹资方式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 并且伴随着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社会信用度提高, 具备了外部筹资的条件。因此, 企业不仅可以通过贷款和债券进行筹资, 充分利用债务性筹资的财务杠杆效应, 还可以考虑权益性筹资, 降低财务风险, 增强企业实力。

3.3 成熟期的筹资决策

成熟期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稳定, 信用良好, 筹资环境较为宽松, 方式选择相对自由。这一时期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 一方面, 要做好筹资方式的组合, 对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债务性筹资与权益性筹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资本成本;另一方面, 通过金融工具创新, 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3.4 衰退期的筹资决策

衰退期企业在原领域失去核心竞争力, 要么采取防御收缩型战略安全退出市场, 要么采取积极进攻型战略开发新领域。衰退期的企业要想获得重生, 首先可以充分发挥前期积累的自有资金的价值, 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其次可以考虑债转股和应收账款筹资, 盘活企业资产, 化解财务风险;还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筹集资金, 进入新的投资领域, 使企业重获生机。

4 总结

本文依据不同的现金流量组合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 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 分析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筹资决策, 以实现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益筹资, 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Dickinson现金流量组合法, 对山东省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 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分析其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现金流量状况, 并提出相应的筹资策略, 以便企业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筹资决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企业生命周期,筹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初宇平, 高山.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界定的方法研究[J].中外企业家, 2012, (05) .

[2]陈少华,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及度量方法评析[J].财会月刊, 2012, (27) .

阶段划分 篇8

1根据生产规模划分历史阶段

根据高粱生产规模,按照某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规模变化在一倍以上进行划分, 将黑龙江省高粱发展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千万亩阶段(1949-1957年)、五百万亩阶段(1958-1984年)、二百万亩阶段(1985-2002年)和百万亩以下阶段(2003年至今)。

1.1千万亩阶段

经过建国前期和初期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黑龙江省高粱播种面积一直处在较大的种植规模,“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就是当时生产状况的体现[2]。这一时期持 续9 a,常年高粱 种植在60万 ~ 70万hm2,总产一般在80万~100万t。

1.2五百万亩阶段

这一时期持续27a,高粱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30万~40万hm2,总产一般在50万~70万t。

1.3二百万亩阶段

这一时期持续18a , 高粱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10万 ~20万hm2, 总产一般在40万 ~50万t 。

1.4百万亩以下阶段

这一时期已持续10余年 , 高粱总播种面积一般在7万hm2以下 , 总产一般在15万 ~25万t 。

2根据商品粮用途划分历史阶段

根据高粱商品粮的主要用途可将高粱发展历史划分为2个阶段 : 食用主粮 、 辅粮阶段 ( 1949-1984年 ) 和酿造加工原料阶段 ( 1985年至今 )。

2.1食用主粮、辅粮阶段

这一时期持续36a 。 以1985年高粱退出国家统一收购而终结 。 食用以高粱米为主 , 除食用外 , 其余少部分用于工业加工和牛 、 马 、 猪 、 鸡的饲料[4]。 最具体的体现是在城镇居民粮食供应中大多配有高粱米 。

2.2加工原料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1984年 , 全国粮食供求关系长期紧张的局面已基本得到缓解 , 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从1985年开始 , 除小麦 、 稻谷 、 玉米及生产区大豆外 , 其它品种均退出统购 。 由于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改变 , 商品高粱进入了市场自由流通与贸易时代 , 使高粱生产受 到了巨大 冲击[5]。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小麦 、 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 , 膳食结构开始改变 , 人们已经不再食用高粱 。 生产的高粱由饲料 、 食品 、 酿造加工原料 , 逐步过渡到现在几乎全部用于酿造加工原料[6]。 这一阶段已持续30a , 还将继续 。

3根据品种改良历程划分历史阶段

根据黑龙江省高粱品种改良历程可将高粱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农家种整理阶段(19491955年)、品种选育阶段(1956-1966年)和杂种优势利用阶段(1967年至今)

3.1农家种整理阶段

这一时期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是农家品种和整理提纯的地方品种。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品种有大八叶、大红壳、大蛇眼和牛心红等[9]。

3.2品种选育阶段

1956年全国首次进行大规模、有计划、有目的的高粱品种征集工作,标志着高粱品种选育阶段的开始。黑龙江省共征集到1 837份材料。高粱品种选育以品种间杂交系统选育为主,选育出了大红粒、平原红、处处红和红粮1号等高粱品种[7]。同时,开始利用3197A转育不育系和选育恢复系,并于1962年成功转育成了中国类型的高粱不育系黑龙不育1号[8],为进一步的杂交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3.3杂种优势利用阶段

随着高粱不育系的成功转育,1965年科研单位高粱育种开始转向以杂种优势研究利用为主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1967年从黑杂1号开始全面推广高粱杂交种,并建立起了高粱杂交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良种繁育体系[9]。

4根据栽培品种株高划分历史阶段

根据栽培高粱品种的高度将高粱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高秆品种阶段(1949-1990年)、高矮秆品种过度阶段(1991-1999年)、矮秆品种 阶段(2000年至今)。

4.1高秆品种阶段

此阶段共经历42a,由敖杂1号的开始引进和推广种植终止了这个阶段。在此阶段虽然也有矮秆品种如龙双杂1号、龙辐粱1号等品种的推广[10],但都没有得到生产的认可。因为生产上需要粮秆兼用品种。种植高粱除了收获粮食,茎秆还被用于制作房笆、篱笆、席茓和盖帘等[4]。除农家种和系选品种外,代表性的杂交种有黑杂1号、 黑杂34和同杂2号等[11]。

4.2高秆向中矮秆品种过渡阶段

此时生产上开始由粮秆兼用型品种向中矮秆耐密型品种转变,共经历了9a。主要以矮秆的敖杂1号和高秆的同杂2号、龙杂1号为主。

4.3中矮秆品种阶段

从2000年龙杂5号的大面积推广,高粱生产基本全部采用中矮秆耐密型品种,高粱矮化育种成为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在选育出一大批矮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基础上,育成了龙杂5号、龙杂7号、龙杂8号、龙杂9号、龙杂10号、龙杂11和龙杂12等高粱新杂交种,目前这批新品种都已应用于生产[12]。

5根据机械化栽培程度划分历史阶段

根据高粱机械化栽培程度可将高粱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人工栽培阶段(1949-1984年)、半机械化阶 段 (1985-2006年 )、机械化栽 培阶段(2007年至今)。

5.1人工栽培阶段

此阶段高粱从种植到收获、脱离主要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共经历了36a。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工完成播种、定苗和收获。

5.2半机械化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激励下,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改善生产条件。从图3可以看出,到1984年,小型拖拉机的保有量达到11.8万台,高粱种植逐渐摆脱人力和畜力,开始使用拖拉机。1998年国家出台农机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小型拖拉机的普及,到2007年,达到75.7万台的最高值。虽然以小型拖拉机为动力携带的播种机、深松机和打药机等逐步普及,但收获主要还依靠人力辅助解决。 此阶段共经历了23a。

5.3机械化栽培阶段

阶段划分 篇9

服务营销领域自取得学术地位至今不到三十年的时间, 尽管时间短暂, 但国外学术界却一直对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予以极大关注, 如Berry& Parasuraman (1993) [1]、Fisk et al. (1993) [2]、Furrer& Sollberger (2007) [3]等先后对不同时期的服务营销思想发展状况进行过分析和梳理, Swartz, Bowen和Brown等三位学者还定期编辑出版名为《服务营销与管理研究进展》的杂志。但在国内, 对服务营销思想发展或服务营销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却处于空白。本文在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 对相关服务营销文献进行了分析, 以服务研究的特征为依据, 重新对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并且分析了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尽管最终服务营销向何处发展仍是一个未知数, 这犹如一张不断被拼凑的地图, 在最后一块拼板被放上之前, 谁都不知道服务营销思想的完整版图是什么模样。但通过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起大家对服务营销思想史研究的关注, 因为只有理清了目前服务营销思想发展的脉络, 才能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 服务营销思想发展的阶段划分

由于目前服务营销正处于蓬勃成长阶段, 未来走向如何还不确定, 因此不能对其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划分。但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如Fisk et al. (1993) 对SERVMARK电子数据库中1953年至1992年11月间的1127篇服务营销文献 (包括杂志文章、书籍、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 进行了研究, 最后用比喻的方法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诞生阶段 (1953-1980) 、爬行阶段 (1980-85) 、直立行走阶段 (1986-1992) [2]。在第一个阶段, 确定了服务营销研究领域存在的权利。在第二个阶段, 涌现出了许多个研究主题, 促进了服务研究的发展。在第三个阶段, 服务营销领域的一些核心主题研究已经趋于成熟。Agrawal (2001) [4]则在三阶段划分框架基础上又进行了延伸, 将服务营销的发展划分为 六个阶段, 除了前面三个阶段外, 又增加了冲刺阶段 (1990-1995) 、扩散阶段 (1995-2000) 、统治阶段 (2000年后) , 至于为什么如此划分, 并未给出说明。2007年, Fisk&Grove在一篇会议论文中指出, 一旦服务营销作为营销学分支的学术地位获得认同, 其后的历史就是主题的创造和共享阶段, 并将后面的阶段用社会进化的理念划分为创造工具阶段 (1992-2000) 、创造语言阶段 (2000-2007) 及创建社区阶段 (2007-) , 并指出目前正处于创建社区阶段[5]。可见关于服务营销发展阶段的划分并没有取得共识, 并且划分标准不清晰, 具有一定随意性。本文以服务研究特征为依据, 在Fisk et al. (1993) 阶段划分基础上, 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萌芽阶段 (1980年以前) ;探索阶段 (1980-1985) ;成长阶段 (1986-2003) ;徘徊阶段 (2004- 至今) 。下面就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

2 服务营销思想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

2.1 萌芽阶段 (1980年以前)

在该阶段, 服务区别于产品的独特性得以显现, 但服务营销的学术地位尚处于雏形中。在1970年代以前, 只有少数几篇对服务营销进行阐述的文章, 服务营销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还不存在。对于服务营销的发展而言, 1977年是一个有转折意义的年份, 是年, 花旗银行副总裁Lynn Shostack在著名的营销学杂志 (JM) 上发表了题为“从产品营销中解放出来”的文章, 认为传统的营销理论已不适合于服务, 必须寻找新的营销模式。文章一经发表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 在确立服务营销研究领域地位方面, 具有重大意义。

该阶段服务营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服务是否与产品不同”的争论展开,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服务营销不同于产品营销。争论的最后结果是明确了服务营销区别于产品营销的独特性。第二, 服务营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服务的定义、服务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营销问题的探讨上, 并且研究都是概念性的, 尚无实证研究出现。第三, 在该阶段, 服务营销思想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位论文而非杂志文章来推动的。一些学者由于将服务营销作为博士论文选题, 进而推动了服务营销研究的发展。在该阶段, 在JM杂志上共发表了四篇服务营销研究文章, 一是前面提到的Shostack (1977) 的文章, 另外三篇文献都涉及到服务的定义和特征:Regan (1963) 认为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 消费者的行为应相应改变;Judd (1964) 则给出了服务的定义和分类;Rathmell (1966) 也给出了服务的定义, 并呼吁营销者加强对服务部门的关注。这些早期文献至今仍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

2.2 探索阶段 (1980-1985)

在该阶段, 服务营销的学术地位得以确立, 大量的服务营销主题开始出现。尽管该阶段非常短暂, 是一个过渡时期, 但在服务营销思想发展史上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探索阶段, 诞生了两份服务营销杂志, 即服务产业杂志 (SIJ) (1980年创刊) 和专业服务营销杂志 (JPSM) (1985年创刊) 。另外, Lovelock于1984年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一本服务营销教科书。该阶段服务营销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由于服务营销学术地位的确立, 关于服务营销与产品营销的争论已逐渐平息, 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与产品之间的差别所带来的相关问题。第二, 在该阶段, 对服务营销思想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主要是杂志文献和学术会议, 而非学位论文。针对服务营销的学术会议频繁举行, 如AMA在1981、1982、1983、1985年都举办了服务营销会议。第三, 服务研究与实业界紧密结合。由于西方国家开始解除对服务产业的管制, 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 企业对服务营销知识的需求增加。第四, 服务营销的跨学科性开始出现, 来自管理学、心理学、运营管理等领域的学者参与到服务营销研究中来。第五, 涌现出了大量服务营销主题, 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接触、服务营销组合、内部营销、服务设计、自助服务、服务评价等, 几乎后来的重要服务营销主题在该阶段均被提及。在该阶段, 发表在JM杂志上的服务营销文章共有四篇:Lovelock (1983) 提出了五种服务分类方案, 并针对每种方案提出了相应的营销战略;Zeithaml et al. (1985) 则针对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战略进行了调查;Parasuraman et al. (1985) 提出了著名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该篇文章对后来服务质量发展为一个中心议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Solomon et al. (1985) 则提出了构成服务接触的关键环节, 认为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间的二元接触是决定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 这篇文章最后导致服务接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2.3 成长阶段 (1986-2003)

在该阶段, 服务营销研究取得了丰厚成果, 一些服务营销主题已经相对成熟, 同时新的研究主题不断涌现。学术会议呈现繁荣局面, 发起了一些新的学术会议, 如从1988年开始召开的服务质量会议 (QUIS) 及由法国举办的服务管理和营销研讨会。另外还出现了三份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1987年创刊的服务营销杂志 (JSM) 、1990年创刊的服务产业管理国际杂志 (IJSIM) 和1997年创刊的服务研究杂志 (JSR) 。另外自1992年开始, FICSM每年出版一本服务营销与管理研究进展杂志。另外, 在该阶段, 许多大学成立了服务营销研究中心。总之, 学术研究呈现出繁荣气象。

该阶段服务营销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服务营销文献急剧增加, 并且出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急剧增加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新的学术刊物的创建, 提供了发表平台。二是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中来。三是一般性营销刊物对服务营销的关注度增加。如在1986-1992年间, 在营销顶级刊物上的服务营销文章持续增加, 在JM (13篇) 、JCR (4篇) 、JMR (2篇) 、JR (11篇) 四种杂志上共发表服务营销文章30篇[2]。其中, JCR是从1991年开始发表服务营销文章的。第二, 研究主题在呈现出相对集中性的同时, 也呈现出多样性。Fisk et al. (1993) 对1986至1992年的文献分析发现, 该期间比较受关注的服务营销主题如下:服务质量, 这是最受关注的主题, 包括服务质量概念、测量, 以及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关系等;服务接触, 包括顾客与员工的相互作用、顾客介入、顾客对服务接触的评价等;服务设计, 主要涉及到服务的传递和接受过程;顾客保留和关系营销等[2]。Furrer& Sollberger (2007) 则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多重对应分析法对1993-2003年间发表在10份顶级营销刊物上的939篇文献进行了分析, 最后归纳除了27个研究主题, 可见该阶段研究范围非常宽泛, 其中最受关注的主题是服务质量、消费者行为、顾客满意,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1990年代实证文章的研究重点;其后是绩效、战略, 这二者的关系在1990年代中期成为重要研究主题[3]。第三, 研究主题呈现出演进趋势。Furrer& Sollberger (2007) 对1993-1998和1999-2003这两个时间段的文献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增幅较大的研究主题包括技术/自主服务、伦理、环境、国际化和跨文化研究等。像服务质量、消费者行为、顾客满意等研究已经到了成熟期, 而关系营销和顾客保留、技术/自助服务则处于成长期, 国际化和跨文化主题则刚开始兴起[3]。第四, 服务营销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和国际性越来越明显。服务研究大量借鉴了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另外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除了北美外, 来自英国、法国及北欧学派的学者对服务营销研究的贡献日益增多。

2.4 徘徊阶段 (2004-至今)

在该阶段, 新的服务研究范式出现, 新旧范式并存并同时发挥作用。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范式作指引, 服务研究处于徘徊阶段。2004年, Vargo&Lusch在JM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向新的营销主导逻辑迈进”的文章, 对服务重新进行了定义, 提出了“服务主导”范式, 认为以服务为主导的范式应成为整个营销学研究的范式, 而不仅仅是服务研究的范式。文章一经发表, 便引起了强烈关注。至此, 共有三种服务范式在共同推动着服务研究的发展, 除了“服务主导”范式外, 还有传统的“服务是产品的对立面”范式和2007年由Scott Sampson提出的“服务运营”范式, 服务营销范式丛林开始形成。

该阶段服务营销研究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服务研究在数量上持续增加。称该阶段为徘徊阶段, 是因为三种服务范式都在起作用, 导致服务研究没有明确方向, 但这反而起到了“百家争鸣”的作用。但多数研究还是基于传统的“服务是产品的对立面”这一范式, 以服务特征及其带来的相应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第二, 与“成长阶段”相比, 该阶段在研究主题上并没有太大突破。笔者分析了2004-2007年间发表在服务研究杂志 (JSR) 上的97篇文献, 并依照Furrer& Sollberger (2007) 归纳的27个主题来对文献进行归类, 发现除了有2篇对服务特征的批判及阐述服务范式的文章无法归类外, 其他95篇文章均可归纳入相应主题下 (有的文章可能不只归入一个主题) , 这反映了该阶段新的服务营销主题并没有大量出现, 这可能与该阶段时间跨度短有关。从发表在JSR上的文献看, 该阶段受关注的主题依次是消费者行为 (30篇) 、关系营销和顾客保留 (19篇) 、技术和自助服务 (15篇) 、服务质量 (12篇) 、顾客满意 (9篇) 、服务失败和挽救 (6篇) 、内部营销和服务员工 (6篇) 、运营和服务设计 (5篇) 、服务接触 (5篇) 、沟通与促销/广告 (4篇) 、价格/价值 (4篇) 、分销和传递 (4篇) 、B2B (3篇) 、国际化和跨文化 (3篇) 、绩效 (3篇) 、战略 (3篇) 、服务提供物 (3篇) 、服务类型 (2篇) 、方法 (2篇) 、环境 (2篇) ;创新 (1篇) ;伦理 (1篇) 。可以看出, 传统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仍然是研究重点, 但像技术和自助服务这类相对新颖的主题则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第三, 对服务运营研究的关注增加。仅2007年7月份, 就有两个国际性的服务运营会议召开, 即在剑桥大学召开的SSME会议和在伦敦商学院召开的服务运营会议, 可见学术界对服务运营研究的重视, 这也是服务营销研究跨学科趋势的表现。Roland Rust就曾呼吁服务研究应吸纳服务运营、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营销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使服务研究视野更加开阔[6]。

3 服务营销思想发展趋势展望

目前服务营销思想还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 正处于不断演进过程中。徘徊阶段只是下一个发展阶段到来的过渡期, 经过徘徊阶段的调整, 会再次进入第二个成长阶段。下一步服务营销思想会向何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Fisk et al. (1993) 认为未来的服务营销研究领域会更加开阔、深入、有力[2]。所谓开阔, 是指服务营销的跨学科性会更加突出;所谓深入是指对目前相关主题如服务质量、服务满意、服务接触、服务设计等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发展;所谓有力, 是指在理论和方法上更有创新性和活力。Fisk&Grove则指出目前服务营销正处于创建社区阶段, 在该阶段, 服务研究的跨学科性会更加明显, 服务营销思想所涉及的主题将更加宽泛[5]。Grove et al. (2003) 通过对十位服务营销研究专家的调查发现, 专家们对服务营销未来的预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的本质;服务的范围;服务和价值创造, 受关注的研究主题则涉及到服务和制造业的界限、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影响作用、全球服务以及服务概念和定义等[7]。

Fisk et al. (1993) 认为未来服务营销研究所涉及的主题将包括服务设计和传递、服务接触和体验、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服务挽救、反向营销、内部营销和支持服务、模型构建和相关测量、技术扩散等等。除了伦理、非盈利服务两个主题外, 他们认为这些主题均可以归纳入六个集群, 即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服务营销战略;关系营销和顾客保留;技术和价值;沟通和广告;服务提供物等[2]。Furrer& Sollberger (2007) 通过分析服务营销文献中所涉及的主题之间的关系演进来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认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服务营销研究主题包括:技术和自助服务、服务失败和挽救、国际化和跨文化[3]。

不管未来服务营销思想如何发展, 我们都可以运用Berry& Parasuraman (1993) 所构建的服务营销发展因素模型来分析, 即通过比较、分析影响服务营销领域发展的促进因素 (包括需求因素和生产因素) 和阻碍因素去预测未来服务营销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Berry, L.L, .and Parasuraman, A.Building a newacademic field—the case of services marketing[J].Journal ofRetailing, 1993, 69 (1) :13~60

[2].Fisk, R.P, .Brown, S.W., and Bitner, M.J.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ervices marketing literature[J].Journal of Retailing, 1993, 69 (1) :61~103

[3].Furrer, O., and Sollberger, P.The dynamics andevolution of the service marketing literature:1993~2003[J].Service Business, 2007, 1:93~117

[4].Agrawal, M.L.Building a new academic field in In-dia:the case of services marketing[J].Journal of services re-search, 2001, 1 (1) :104~120

[5].Fisk, R.P., and Grove, S.J.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services: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EB/OL].http:∥www.ifm.eng.cam.ac.uk/ssme/papers/Fisk-ssme-cambridge-07.pdf, 2007-11-26

[6].Rust R.A call for a wider range of service research[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4, 6 (3) :211

阶段划分 篇10

如同人及其他生物一样, 企业也有生命周期 (Gardner, 1965) 。企业在生命周期中一般都会经历成长、壮大、衰退的不同阶段, 并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目标, 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重视企业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 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性特征和导致不同阶段递进演变的内在因素。因此, 如何对企业生命周期作不同阶段的合理划分, 系科学研究企业生命周期问题的重点内容。在经济社会中, 只有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合理划分, 才能正确判断和把握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 从而设定相应合理的战略目标, 采取相机有效的实施措施, 进而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 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科学合理的划分方法,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文献回顾

1959年, Haire首先提出企业中存在“生命周期”, 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Gardner (1965) 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于生物学的生命周期, “主要表现在:第一, 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期性。一个企业由年轻迈向年老可能会经历20-30年时间, 也可能会经历好几个世纪的时间。第二,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个既不明显上升也不明显下降的停滞阶段, 这是生物生命周期所没有的。第三, 企业的消亡也并非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变革实现再生, 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魏光兴, 2005) ”。Greiner (1972) 首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概念, 并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之后, 各种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模型大量涌现。这些研究模型大都遵循着Greiner (1972) 的理论, 试图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描述, 并以企业的诞生、成长、成熟、死亡为主线将企业生命周期划为不同阶段。到目前为止, 理论界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一般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定性的方法, 即探讨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并据以进行分析归类;另一类是定量的方法, 即大多采用财务数据或企业年龄等数量工具进行分析归类。在定性类方法中较为著名的是艾迪斯于1989年提出的划分方法, 他在其将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主张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10个阶段, 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具体特征, 总结出PAEI分析工具, 认为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亦称“管理角色”) 主要有四, 即Producer (企业生存导向) 、Administrator (行政管理职能) 、Entrepreneur (企业家创新精神) 、Integrator (企业文化整合) 。Quinn (1983) 根据管理风格与组织结构将企业生命周期划为4个阶段, 而其他学者也有其不同的划分。这些不尽相同的划分方法有其共同或相通之处, 如都是基于企业成长是一种需经历若干阶段的连续发展过程的认知, 但这些划分方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具体划分的阶段从3个到10个不等, 划分的依据也各不相同。

在定量类的方法中, 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有以下几种划分指标或依据:一是选择股利支出、销售增长、资本支出增长、公司年龄等数据作为其划分依据, 如Aharony et al. (1992) , Black (1998) , Aharony et al. (2006) 等。Aharony et al. (1992) 运用四种变量, 进行单独排名和综合处理后, 得到其划分标准或依据。这四种变量具体是每年的股利占收入的比例 (DP) 、公司销售增长率 (SG) 、资本支出占公司总价值的百分比 (CEV) , 以及公司的年龄 (AGE) , 比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公司销售增长率较高, 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资本较大, 且因为有较多的投资机会而有着较低的股利支付率。二是依据留存收益率进行划分, 有代表性的学者如DeAngelo (2006) 等, 他们认为企业在成长期, 由于其成长机会大但资源有限, 因而留存收益少;企业在成熟期, 其累计利润增加, 投资机会减少, 而且此时公司股东会要求发放更多的股利作为投资回报, DeAngelo (2006) 据此提出了股利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三是依据现金流组合方式对企业生命周期做出划分。企业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和筹资状况, 折射出企业现在及未来的盈利能力、投资机会和面临的风险, 与企业生命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Dickinson (2006) 对现金流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的联系作了详尽的阐释, 根据不同现金流特征组合对生命周期进行了划分。企业在导入期 (introductory stage) , 由于刚刚起步, 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和净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净筹资活动现金流为正;在成长期 (growth stage) , 企业的成长机会多, 着重发展扩张以占领市场, 通常其投资量大, 因而净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净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净筹资活动现金流为正;企业进入成熟期 (maturity stage) 后, 其累计利润不断增加, 但因成长机会减少, 投资强度也减弱, 该阶段净经营现金流仍为正但盈利能力下降, 净投资活动现金流和净筹资活动现金流均为负;企业在动荡期 (shake-out stage) 的三种净现金流无法预测;至于企业进入衰退期 (decline stage) 后, 整体处于下降状态, 净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净投资活动现金流为正, 而净筹资活动现金流无法预测。

中国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孙建强等 (2003) 选取了六个因素, 并据以界定企业生命周期。这六个因素包括: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收入增长率;代表企业生存与盈利基础的市场占有增长率;反映企业不同阶段研发能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反映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成本降低率;表明企业对内和对外投资能力的规模扩张率;表明企业收益质量变动趋势的现金收益比增长率。对这六个因素分别赋以不同的权重, 建立了线性方程以确定划分的综合指标I, 并根据I的大小判断企业发展所处的具体阶段:I=M1×C%+M2×R%+M3×M%+M4×O%+M5×A%+M6×N%。李永峰等 (2004) 通过对总资产、无形资产、销售收入、现金净流量、生产成本、利润、R&D投入和运营能力等八个因素及其处理, 来确定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由此可见, 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很多, 单一的数量指标很难全面反映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具体阶段。因此, 应把握主要的影响因素, 并结合外部的实际环境, 对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具体阶段作合理的判断和划分。

二、中国企业生命周期的实证划分

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 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 本文将分别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 并分析其异同以及得出结论是否一致。由于每种方法对周期的划分角度的差异, 运用不同的划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下面, 主要探讨三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即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现金流分类组合法;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其中, 前两种方法较为常用, 系对年样本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进行横向划分;第三种方法强调企业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符合企业生命发展过程, 进而便于理解。

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02-2009年在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样本公司系在1999年至2009年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 剔除了其中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 不包括数据有遗漏、不全、异常的公司样本, 也不包括公司经营状况异常 (例如ST、资产负债率超过100 %或者期间发生重大经营问题) , 且因并购重组等而改变主业或者进行较大的资产置换的公司样本, 最后得到了4 328个样本。

1.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 该方法主要是在Aharony et al.

(1992) , Black (1998) , Aharony et al. (2006) 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修改变化而来, 并对划分变量进行行业调整, 以消除行业影响。如Anthony et al. (1992) 将股利支出占收入比也作为划分变量之一引入该方法之中, 中国学者张俊瑞等 (2008, 2009) 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进行了阶段划分。考虑到中国公司股利发放的具体情况, 本文没有采用股利支出占收入比这一变量。中国公司的股利发放通常带有浓厚的政策色彩, 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10月9日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 其中包括要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列明进行现金分红的长期制度安排、条件、比例、种类等内容, 并强调严格执行, 上市公司中期进行现金分红, 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申请再融资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标准提高至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企业发放股利往往不是出于自发, 而是为了日后增发股票做之需, 因而股利支出比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与投资机会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增长率与企业年龄三个变量综合分类, 构成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这种分类的原理较为清晰,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整体处于上升状态, 与这一阶段高成长机会的特征 (如企业规模扩张、市场占有率扩大等) 相对应, 成长期的企业往往会有高的销售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同时,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 成长期高销售增长和高资本支出能帮助企业确立成本优势, 给竞争对手制造进入障碍 (Porter, 1980;Spence, 1977, 1979, 1981) 。据此, 预测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简单、其管理费用率较低、相对年轻的公司更有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 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水平都保持在较高的程度, 但因成长机会逐渐减少, 其销售增长率不再像成长期那样保持明显的增长趋势, 逐渐积累的内部利润会用来支持投资支出;与此同时, 在进入成熟阶段后, 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会发生变化, 成长期采用的快速发展战略已不再适用, 更多的是要巩固已有的成果, 并处理日益显现的内部管理问题以及应对缺少创新的风险。在衰退阶段, 企业在财务数据上表现出来的是销售业绩大幅下滑, 这是由管理问题、经营问题或产品问题等带来的后果, 此时企业的收入减少且成长机会很少, 从而资本支出大幅减少, 企业面临衰竭的局面。运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 将年样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增长率与企业年龄三个数据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销售增长率= (最近三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企业所在行业的最近三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 /所在行业最近三年销售增长率的标准差, 其中的销售增长率= (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上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 /上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化资本支出率= (企业资本支出率-企业所在行业平均资本支出率) /所在行业资本支出率的标准差, 其中的资本支出率=资本支出/总资产;标准化企业年龄= (企业年龄-企业所在行业平均年龄) /所在行业企业年龄的标准差。

其次, 分别对这三个变量在年度公司样本中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列, 用三分位法分别将三个变量分列高、中、低组, 并对不同组别给出对应的分值。标准化销售增长率和标准化资本支出的高组别对应的分值均为0分, 标准化销售增长率和标准化资本支出的中组别对应的分值均为1分, 标准化销售增长率和标准化资本支出的低组别对应的分值均为2分;标准化企业年龄的年轻组别对应分值为0分, 中等组别对应分值为1分, 年老组别对应的分值为2分。再将标准化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支出增长率与企业年龄三个数据的分值加总, 得分处于0-1分的公司为处于成长期的公司, 得分处于2-4分的公司为处于成熟期的公司, 而得分处于5-6分的公司则为处于衰退期的公司。

根据这种方法, 本文将所有的年公司样本划分到三个阶段。从表1中可以看到, 成长期的年度公司样本有821个, 占全样本的18.97%;成熟期的年度公司样本有2 823个, 占全样本的65.23%, 这是三个阶段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阶段, 也符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衰退期的年度公司样本有684个, 占总样本的15.8%, 是占比最小的一个阶段。表2排列了2002-2009年每年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成长期的公司数量减少而衰退期公司的数量上升, 成熟期公司的数量基本持平, 变动趋势不明显。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三个阶段的划分, 本文对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考察在周期划分后企业各项数据是否具有经济意义 (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从统计结果来看, 大部分指标与预期的可能相符, 比如成熟期的留存收益率高于成长期, 资产负债率在成长期最高, 经营现金流由高到低的顺序也与预期相一致, 如从成长期经成熟期至衰退期, 投资现金支出在成长期最高而在衰退期最低, 筹资现金流在成长期最高。标准化的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的阶段间差异也与假设相一致。当然, 简单的统计尚无法确定这些差异是否显著。本文对三个阶段两两之间的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和企业年龄进行了t检验, 结果发现其与前文假设一致, t值显著。其结果表明:销售增长率在成长期显著大于成熟期、衰退期;资本支出增长也是成长期显著大于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年龄的高低顺序正好相反, 成长期企业年龄显著小于成熟期、衰退期 (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

最后, 本文检验这种划分结果是否能表现出阶段变化的平稳性。从表5中可以看到, 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下一期阶段仍为当前期所处的阶段的比例为72.59%, 则剩下的比例表示阶段在相邻两年之间产生了变动, 结果发现企业当前所处阶段为成长期的, 第二年变成成熟期, 或者当前所处阶段为成熟期的, 第二年变到衰退期的概率为18.33%。相邻年间企业所处阶段没有发生变化和向下一阶段变化的年度公司样本占总样本的90.92%, 属于正常范围的阶段变动。可见, 这种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平稳性。

从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的划分结果看, 该方法基本符合了主流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 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首先, 用单因素决定企业生命周期意味着要求企业的生命周期发展是线性的, 且即使运用多个单因素变量的综合划分, 在每个阶段的划分节点上也会有争议 (Victoria Dickinson, 2006) 。其次, 使用的划分变量, 即销售增长率和资本支出率虽是根据财务报表中原始数据加工的, 但在不同的会计制度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而影响到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第三, 不能很好的体现出企业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其经济意义不直接、不明显。

2.现金流分类组合法。

现金流分类组合法主要是根据Dickson (2006) 的现金流分类组合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和筹资状况的反映, 可以折射出企业现在及未来的盈利能力、投资机会和面临的风险, 进而可据以区分出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Black (1998) 较早关注了不同形式的现金流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即企业价值可以分为由现有资产带来的价值和由成长机会带来的价值, 并可通过不同形式的现金流状况来表现。

经营现金流传递着关于现有资产可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数量和风险的信息, 企业在起步期一般处于对成本结构和经营环境的学习过程中, 经营现金流大多为负。Biddle et al. (1995) 和Black (1998) 研究认为经营现金流在企业起步期与价值相关性不大, 而在企业进入衰退状态后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在企业发展的中间时期 (包括成长期与成熟期) , 企业经营现金流为正, 追求边际利润最大化。此时的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需要控制成本并通过产品或组织创新来维持经营现金流。当企业无法经受住市场竞争压力时, 其市场占有率和经营利润会下降, 企业便进入衰退期, 其经营现金流大多为负。

与经营现金流不同, 投资现金流不反映现有资产的价值而是对未来成长机会的有所反映。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其成长机会较多, 市场占有率扩大, 利润和收入增加, 其投资行为 (由金融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交易组成) 也会大大增加, 即企业将有大量的投资现金流出。进入成熟期, 由于成长机会逐步减少, 企业扩张不再像成长期那样迅猛, 但依然有较多的投资现金流出, 投资现金流为负。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其投资减少, 为维持经营或偿还债务, 企业会清算一些资产, 便有明显的投资现金流入, 投资现金流为正。

筹资现金流传递了现有资产产生现金以还债或筹得其他资金的能力, 企业的借贷等筹资行为说明了企业现有资产的价值。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因其自身积累资金有限, 往往需通过外部融资来支持经营。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内部资金逐渐积累, 对外部融资的依赖逐渐减少。Dickson (2006) 认为成熟期企业会通过积累的资金对债务进行偿还, 符合Jensen (1986) 的融资啄序理论。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偏好 (潘敏, 2003) ,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所表现出的融资行为可能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企业进入衰退期后, 内部积累资金减少, 内源性融资有限, 其筹资现金流的正负依赖于外部投资者 (债权人或股权人) 对企业价值的评价。若认为企业的衰退是暂时的, 则有可能通过对债务契约的重新协商或者重组等方式使企业重新获得资金。

Dickson (2006) 运用现金流组合方法, 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 并研究了企业在不同阶段企业的 (未来) 盈利能力。他根据Gort et al. (1982) 的5阶段划分法, 将企业生命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动荡期和衰退期, 其中的动荡期是指企业在经历激烈市场竞争后优势减少, 既不能通过结构调整也不能通过市场扩张来重振企业, 从而可能会通过处理一些生产效率低的资产来支持新项目, 进而再次获利。中国学者尹闪 (2009) 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国的上市公司分析, 并探讨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方便比较前已述及的不同方法, 本文按照现金流组合法, 将数据样本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经过分析后, 本文将Dickson (2006) 提及的处于动荡期中企业的特征与成熟期企业接近的样本划归为成熟期组, 而将与衰退期企业特征接近的样本划归为衰退期组, 如表6所示。

现金流组合法划分的年度公司样本总数为4 322个, 其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占总样本企业的82.72%, 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处于成长或成熟阶段, 这符合中国A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了验证现金流划分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对每个阶段样本企业的财务特征与经营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 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 企业在成长期的数量略多于成熟期, 这可能反映了企业处于成长期的时间相对较长, 部分成长企业不能较顺利的过渡到成熟期, 需要用更长的时间做准备。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数量会急剧下降, 因为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趋于饱和, 部分被淘汰下来的企业则进入衰退阶段。表中第3至5行显示了不同阶段的现金流状况, 正如前文假设的那样, 即成熟期的经营现金流是三个阶段中最高的, 其次是成长期, 衰退期的经营现金流最低。投资现金流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均为负, 表明在这两个阶段的投资现金流出多, 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的投资现金流为负, 这与假设相一致。筹资现金流在成熟期最高, 衰退期最低, 也表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的资产价值减少。表中第6行显示了留存收益在三个阶段的具体变化, 三个阶段按高低排序分别是成熟期、成长期、衰退期。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的投资机会多, 需很多资金以支持高水平的投资支出, 因而边际收益在该阶段虽然很高, 但留存收益却较少;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的投资机会减少, 而累积利润增加, 留存收益充足;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其利润下降且投资机会少, 留存收益因被逐渐消耗而大幅下降。表中第8至11行显示的一些财务指标, 均作了行业的标准化处理 (具体标准化过程见上述的划分方法一) , 其结果与方法一下的结果相似, 销售增长率和资本支出在成长期都是最高的, 其次是在成熟期, 增长最低的是在衰退期。管理费用率与企业年龄在衰退期最高, 而在成长期最低。

为了检验表7中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性, 本文在表8中对两两阶段的现金流差异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均显著。经营现金流高低顺序依次是成熟期、成长期、衰退期;投资现金流支出最多的是成长期, 其次成熟期, 支出最少的是衰退期;筹资现金流最高的是在成长期。

下面, 本文对现金流组合划分结果进行平稳性检验。从表9中可以看到, 当前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或衰退期, 在下一期仍处于相同阶段的企业占全部样本的50.46%, 在下一期处于下一阶段的企业占全部样本的20.64%, 两者加起来占总样本的71.10%, 属于样本的大部分, 但仍有30%的样本处于一种“跳跃”的异常状态, 与第一种方法相比, 现金流组合法的划分结果稍显不平稳。

由此可见, 现金流分类组合的划分方法, 其优点是可以避免上述第一种方法的前两个缺点, 不需对企业生命周期作线性要求, 也不要确定每个阶段的指标临界值, 从而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同时, 财务报表中现金流数据具有原始性, 受会计制度的影响很小, 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相对于第一种方法, 这一点很重要。但从划分结果上看, 该种方法下的企业周期平稳性不佳, 企业发展的波动性较大, 与现实情况的相仿程度略逊于方法一。

3.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

上述两种方法及其分析验证的结果, 表明两者有着共同的缺陷, 即不能很好的体现出企业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其经济意义也不直接、不明显, 且将公司年度所有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划分, 可能产生企业发展时间上的一些偏误, 导致生命周期的异常变化。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本文采用第三种方法, 即基于每个企业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对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 该方法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入手, 分析每个公司历年来销售额与资本支出的变化发展趋势, 进而划分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这符合企业生命周期时间发展的概念, 也易于理解。严格意义上, 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环境等内外部因素进行划分, 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 本文主要凭借企业销售增长率的趋势曲线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黄娟 (2007) 对以销售增长来反映企业成长状况的方法表示支持, 并认为“销售额反映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实现的价值, 而且销售额的增加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为支持, 因此基本可以反映企业成长的状况”。中国学者如姚益龙等 (2009) 采用过这种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 他们将企业创立三年之后的销售收入绘成趋势图, 若销售收入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 则表示企业处于成长阶段;若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 则表示企业处于衰退阶段;若曲线较为平坦或者波动方向不确定, 既无明显上升又无明显下降, 则表示企业处于成熟阶段。

资料来源:姚益龙等 (2009) 《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类型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

客观地分析, 仅根据销售增长曲线图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生命周期作出阶段划分, 难免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有效明确的界定所有样本企业所处阶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本文在销售增长曲线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探讨和修改, 以标准化的销售增长率与标准化的资本支出增长之和的发展曲线为依据, 如果连续两年该指标保持上升状态则划归为成长期, 如果连续两年该指标保持下降状态则划归为衰退期, 其余的则划归为成熟期。即若某企业第n-2年的标准化销售增长率与标准化资本支出增长之和小于第n-1年, 且第n-1年的该指标又小于第n年的, 则认为该企业第n年处于成长期;若某企业第n-2年的标准化销售增长率与标准化资本支出增长之和大于第n-1年, 且第n-1年的该指标又大于第n年的, 则认为该企业第n年处于衰退期;其他情况则为成熟期。

从表10可以看出, 处于成长期的样本公司有887家, 处于成熟期的样本公司有2 178家, 处于衰退期的有1 263家。此结果与综合指标划分法下得到的结果相似, 成熟期企业占总样本的比重最大。比较三个阶段现金流的变化, 可以发现投资现金流的阶段间差异与前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 投资现金流在成长阶段流出最多, 其次是成熟阶段, 而衰退阶段的投资现金流流出最少;筹资现金流的结果与上述情况也较为一致。至于经营现金流, 其与上述论证的结果有稍许差异, 成长期的经营现金流统计上稍大于成熟期的经营现金流, 但二者仍都大于衰退期的经营现金流。也就是说与衰退期相比, 成长期与成熟期都拥有较多的经营现金流入, 符合理论预期, 而成长期的经营现金流在理论上应小于成熟期的表现并没有得到印证。在此需对两两进行t检验, 然后对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的经营现金流差异再行分析。表11中t检验的结果表明, 经营现金流在成长期与成熟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而成长期的经营现金流显著大于衰退期的经营现金流。大体上来说在这种划分方法下, 经营现金流的变化与理论假设大致吻合, 尽管未发现成长期与成熟期之间显著的差异。表10中第7行样本统计显示的留存收益率在衰退期最大, 这与预期不符, 但通过t检验发现留存收益率在三个阶段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资产负债率在成长期最高, 符合预期。标准化销售增长率和标准化资本支出增长在成长期最高, 其次是成熟期, 最后是衰退期, 且表11中t检验的结果显现两两件差异均显著。标准化费用管理率在成长期最小, 符合预期假设, 成熟期与衰退期的管理费用率却呈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t检验后发现成熟期与衰退期的差异不显著。

本文再以相同的方法, 检验趋势法下划分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结果的平稳性 (如表12所示) 。相邻两个年度内处于同一阶段的样本公司有2 339个, 占总样本的61.76%;在下一个年度处于生命周期下一阶段的样本公司有474个, 占总样本的12.52%, 这二者加起来总共占样本量的大部分即74.28%, 可以看成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的正常状况, 可见趋势下划分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由此看来, 销售增长趋势法的优点在于强调企业发展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较好地体现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发展的承接性, 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一些缺陷, 但其缺点是仅采用较单一的划分变量 (即销售增长率和资本支出) 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说服力不够, 因为企业的发展是靠内外因 (包括组织结构、产品服务、市场环境等) 共同推动的, 销售方面的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企业发展的状况, 但它并不全面, 且其真实性也略逊于企业现金流等数据。

以上三种划分方法各有优劣, 但基本上都大致符合一般企业发展的经济理论及客观实际, 其在不同的环境下可加以使用。

三、中国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基金持股检验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中国基金公司有60家左右, 其旗下的股票基金产品众多, 常可以见到以“成长”、“价值”为标识的基金产品, 或有的产品明确将自己的类型标为“成长型”。按基金投资的目的可将股票基金分为资本增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及收入型基金, 成长型基金主要投资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 往往适合宏观环境比较宽松的上涨的市场。该类基金属于风险程度最高、收益最大的基金。价值型基金主要投资商业模式比较成熟稳定, 现金流波动较小, 红利发放率比较高的上市公司, 随经济周期波动不大, 属于风险较小、收益较小的基金。登陆到各大基金公司主页, 即可了解这类成长型或价值型基金公布的基金概况。

本文认为被选中纳入这类基金组合的上市公司股票应处于本文概念中的成长期或成熟期。如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代码:000001) 在官方网站上公开的投资目标是:“本基金属成长型基金, 主要通过投资于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在保持基金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 实现基金的长期资本增值”, 其投资策略是“追求成长性”和“研究创造价值”。该基金产品的描述与前文划分的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性质基本类似。因此, 为了证实本文对样本公司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合理性, 现将上述理论划分结果与现实基金组合的股票选择相比较, 以发现其在公司生命周期的认定上是否一致。

中国基金网每年对中国基金公司从各种角度进行排名, 本文参考了《2009中国基金行业品牌评级报告》、《2009最具价值基金公司报告》等排名, 选取了实力较强的5家基金公司作为比较研究对象, 分别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 并在每个基金公司旗下选取成长型基金和价值型基金, 考察其投资组合内的上市公司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应与上述划分出的成长期与成熟期企业相吻合。最后, 本文得到5支成长型基金:华夏成长基金 (基金代码:000001) 、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 (基金代码:110005) 、博时新兴成长基金 (基金代码:050009) 、南方高增长基金 (基金代码:160106) 、嘉实研究精选股票型基金 (基金代码:070013) 和4支价值型基金:华夏大盘精选基金 (基金代码:000011) 、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基金 (基金代码:110010) 、博时价值增长基金 (基金代码:050001) 、南方优选价值基金 (基金代码:202011) 。

图2展示了华夏成长基金从2002年开始到2009年年度持股结果, 本文分别根据上述三种划分方法, 将基金组合中的公司股票进行阶段划分。从图2中可以看到, 华夏成长基金的股票投资组合中无论采用哪一种生命周期划分方法, 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公司都占了绝大多数, 而组合中处于衰退期的公司很少。统计结果显示, 按照第一种方法划分, 华夏成长基金组合持有股票中, 成长期的占47.06%、成熟期的占48.53%、衰退期的占4.41%;按照第二种方法划分, 成长期的占54.41%、成熟期的占28%、衰退期的占4.41%;按照第三种方法划分, 成长期的占50%、成熟期的占38.24%、衰退期的占11.76%。运用同样的方法对剩余几支基金的持股也做相应的分析, 可以看出无论用何种划分方法, 这些成长型和价值型基金所选的上市公司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比例加总, 占所有基金持股75%-100%。因此, 上述理论划分与实际基金操作有较大程度的吻合, 从而验证了本文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划分的三种方法的合理性及可应用性。

四、小结

本文根据已有相关文献、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 采取了三种方法将中国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这三种方法是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现金流分类组合法、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 其中的销售增长率、资本支出与企业年龄综合指标法与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 都重视相关财务指标与企业发展时间序列表现, 其划分的结果较为接近;而现金流分类组合法划分更强调划分依据的真实性与企业有关信息的准确性。由于三种方法各有优劣, 应结合不同的环境对此加以采用, 以便合理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仅如此, 根据中国近年来5大基金公司旗下成长型或价值型的股票基金产品的年度持股情况, 本文还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这三种方法划分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也相吻合。总之, 科学探讨和合理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不仅对于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投资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只有在认识正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企业的管理层才能正确制定其发展战略并采取有效的政策举措, 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投资者只有在正确判断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从而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相关部门也只有在正确分析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基础上, 才能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制定出差异化的相关政策, 以引导、支持和鼓励企业的发展。

阶段划分 篇11

关键词:数字鸿沟,演变阶段,技术扩散模型,ICTs扩散

1 引言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沟”和“信息沟”, 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鸿沟”。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数字鸿沟”在全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经合组织(OECD)将“数字鸿沟”定义为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 家庭、 企业和地区在接触和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s)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1]。而区域“数字鸿沟”主要关注地区之间以及一定区域范围内群体之间由于对ICTs发展、应用程度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和“贫富分化”,它是“数字鸿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国内部地区之间的区域“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所警惕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区域“数字鸿沟”所引发的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我国各省市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差距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弥合区域“数字鸿沟”。

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数字鸿沟”演变阶段的研究文献鲜见,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正式提出过区域“数字鸿沟”演变阶段的概念, 而对于“数字鸿沟”形成或发展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多。Kenneth Hacker等(2003)对1984~2000年美国和荷兰两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收入鸿沟、教育鸿沟、年龄鸿沟、性别鸿沟相互作用,从而对“知识鸿沟”产生各种影响,最终导致“数字鸿沟”的形成[2]。Jos De Haan(2004)通过引入六种社会参与(教育参与、经济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家庭参与、文化参与、政治参与)和四种资源(物理设备、信息意识、社会文化、闲暇时间),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在接触数字信息方面的差距,并据此建立了“数字鸿沟因果反馈链”模型,从因果反馈的角度来说明数字鸿沟的发展过程[3]。Jayajit Chakraborty等(2005)根据美国50个州的收入水平和个人电脑拥有量统计数据,使用经济学中的“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通过各个州的“洛伦兹曲线”差异来表现各个州之间数字鸿沟的发展过程[4]。Tim Turpin和Russel Cooper(2005)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认为区域间的IT技术差异、使用IT技术的技能差异、政府政策的差异,导致了数字鸿沟系统的输入不同,经过一定时间三者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输出,最终形成数字鸿沟[5]。薛伟贤(2006)认为我国“数字鸿沟”的产生包括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信息资源、科教投入和人才结构这四个因素对信息化水平的影响,产生了“数字鸿沟”;另一个过程是一个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信息资源和科教投入,从而影响了人才结构,进而影响到我国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6]。这些研究都表明,“数字鸿沟”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如美国)“数字鸿沟”进行定性的分析,并没有提出“数字鸿沟”演变的普遍性规律。本文认为,区域“数字鸿沟”的演变是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其演变阶段是指:区域“数字鸿沟”从最初的产生开始,历经其间的形成过程,到最后发展趋势的各个变化阶段。本文研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从理论上揭示区域“数字鸿沟”演变阶段的客观规律。

本文首先基于经典的技术扩散模型,结合信息通信技术(ICTs)扩散的特点,构建了“ICTs的扩散模型”,推导出ICTs扩散的时间路径函数,然后通过函数图形描绘方法画出时间路径函数,并用两个地区的时间路径函数之差表示出区域“数字鸿沟”,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证明将区域“数字鸿沟”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说明。

2 ICTs的扩散模型

技术扩散是指“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 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7]。自从技术扩散的概念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对其扩散模型进行了研究, 产生了一些经典的技术扩散模型, 如Bass模型簇,这类模型假设能够采纳(使用)新技术的潜在用户数为n,在t时刻,采纳新技术的用户数为mt,假定潜在用户在了解新技术后就会采纳, 并且用户之间通过相互的接触来传播关于新技术的信息, 且信息的传播率是常数ω,一个潜在用户遇到一个已采纳用户的概率为ω(mt/n),那么,在t时刻新增加的已采纳用户数为dmt=ω(mt/n)(n-mt)dt[8]。经典的技术扩散模型可以较科学地描述新技术的扩散过程, 因此, 作为一种新技术的ICTs,其扩散过程也可以基于技术扩散模型来描述。本文利用技术扩散模型,结合ICTs扩散的特点来构建“ICTs的扩散模型”,其目的是用不同区域的ICTs扩散时间路径函数之差来表示区域“数字鸿沟”,以对区域“数字鸿沟”的演变阶段进行划分。

由ICTs在社会系统中的扩散特点[9,10,11]可知,ICTs的扩散主要受两类信息源的影响:①外部信息源,即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对ICTs扩散产生外部影响,它传播ICTs产品性能中容易得到验证的部分,如价格、样式以及功能等;②内部信息源, 即已采纳者。已采纳者对ICTs扩散产生内部影响,通过与未采纳者进行信息交流来传播,它传播ICTs产品的某些一时难以验证的性能,如可靠性、使用的方便性以及耐用程度等。考虑ICTs扩散的最基本情况,即将ICTs的整个“潜在采纳者”人群分为两类群体——“已采纳者”和“未采纳者”。ICTs的“未采纳者”在决定是否采纳ICTs时受到内外部信息源的共同影响。

2.1 基本假设与变量说明

在建立模型之前,本文针对ICTs扩散的特点给出以下基本假设并对相关变量进行说明:

假设1 假设“潜在采纳者”总数为N(N>0,一般等于区域总人口)个,在时间t时刻,有y(t)个“潜在采纳者”已经采纳了ICTs技术,则还有N-y(t)个没有采纳。

假设2 假设最初使用者数量大于0, 即t=0时,y(0)=T>0, 且T为整数。

假设3 假设从某外部信息源开始传播信息,在每一时刻到达N-y(t)个“未采纳者”的百分率为α×100%,其中,α(α<1)反映了以一定速率到达“未采纳者”的外部信息,被称为外部影响系数,由外部因素(如ICTs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ICTs研发投入、政府政策、社会文化等)决定。

假设4 假设在t时刻任意一个“已采纳者”(内部信息源)和任意一个“未采纳者”独立联系的概率为β, 那么t时刻“已采纳者”的全体与任意一个“未采纳者”发生联系的概率为βy(t),它反映了内部信息扩散,β由内部因素(如个人收入水平、个人的ICTs意识、个人的ICTs技能、年龄、性别等)决定。

2.2 ICTs扩散的时间路径函数

(1)时间路径函数推导

从时间点t时刻开始,在时间间隔Δt内,现有的“未采纳者”受到外部和内部两种信息源的影响,那么有:

①在时间间隔Δt内,仅通过外部信息源而引起的“已采纳者”增加的数量为Δy(t)*=α{N-y(t)}Δt.

②在时间间隔Δt内,仅通过内部信息源而引起的“已采纳者”增加的数量为Δy(t)**=βy(t){N-y(t)}Δt.

若任一“未采纳者”通过外部信息源或内部信息源被告知的效果是等价的,则在时间间隔Δt内,“已采纳者”增加的数量为

Δy(t)=Δy(t)*+Δy(t)**={α+βy(t)}{Ν-y(t)}Δt(1)

式(1)等号两边同除以Δt,并取极限Δt→0,得到微分方程

dy(t)dt={α+βy(t)}{Ν-y(t)}(2)

式(2)作等价变换后积分,得到

y(t)=CΝexp[(α+βΝ)t]-αβ+Cexp[(α+βΝ)t](3)

式(3)中,C为常数项。由假设2中的初值条件y(0)=T,可得

Τ=CΝ-αβ+C(4)

于是

C=Τβ+αΝ-Τ(5)

这里,将式(5)代入式(3)中,可求得式(2)的微分方程解为

y(t)=Τβ+αΝ-ΤΝexp[(α+βΝ)t]-αβ+Τβ+αΝ-Τexp[(α+βΝ)t](6)

由于时间路径函数反映的是“已采纳者”占“潜在采纳者”总数的比例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过程,所以, ICTs扩散的时间路径函数为

Y(t)=1Νy(t)=1ΝΤβ+αΝ-ΤΝexp[(α+βΝ)t]-αβ+Τβ+αΝ-Τexp[(α+βΝ)t](7)

(2)时间路径函数曲线图

下面通过函数图形描绘方法画出时间路径函数的曲线图。先对Y(t)求一阶、二阶导数,以求出时间路径函数图形的拐点,再对Y(t)求三阶导数,以求出时间路径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区间。

由于式(7)是初等函数,故其必然连续,那么可对其求一阶导数,得到

Y(t)=1Ν{Τβ+αΝ-Τexp[(α+βΝ)t](α+βΝ)2}{β+Τβ+αΝ-Τexp[(α+βΝ)t]}-2(8)

同理,再对式(8)求一阶导数,得到

Y(t)={(α+βΝ)-2C(α+βΝ)exp[(α+βΝ)t]β+Cexp[(α+βΝ)t]}Y(t)(9)

再将式(8)代入式(9)中,就得到

Y(t)={(α+βΝ)-2C(α+βΝ)exp[(α+βΝ)t]β+Cexp[(α+βΝ)t]}{CΝexp[(α+βΝ)t](α+βΝ)2}{β+Cexp[(α+βΝ)t]}-2(10)

现令Y″(t)=0来求式(7)图形的拐点。由假设2、假设3、假设4可知Y′(t)>0,那么Y″(t)=0等价于

(α+βΝ)-2C(α+βΝ)exp[(α+βΝ)t]β+Cexp[(α+βΝ)t]=0(11)

方程(11)的解为t=tinflexion=lnβCα+βΝ, 则点(tinflexion, Y(tinflexion))就是式(7)图形的拐点。

在求得式(7)图形的拐点之后,再求式(7)图形的凹凸性区间。由于式(10)依然是初等函数,那么可以再对其求一阶导数,得到

Y(t)=φ4Cexp(φt)[β+Cexp(φt)]-3{β-2Cexp(φt)-3Cexp(φt)[β-Cexp(φt)][β+Cexp(φt)]-1}1Ν(12)

式(12)中, φ=α+βN.

根据函数凹凸性判定定理[12], 因为Y(0)=(αβ+β2Νβ+C)(C(α+βΝ)2(β+C)2)>0,且在区间t∈[0,tinflexion)上Y‴(t)>0,即Y″(t)在区间t∈[0,tinflexion)上单调递增,所以在区间t∈[0,tinflexion)上Y″(t)>0,式(7)在区间t∈[0,tinflexion)上的图形是凹的;又因为Y″(tinflexion)=0,且在区间t∈(tinflexion,+∞)上Y‴(t)<0,即Y″(t)在区间t∈(tinflexion,+∞)上单调递减,所以在区间t∈(tinflexion,+∞)上Y″(t)<0,式(7)在区间t∈(tinflexion,+∞)上的图形是凸的。

综上所述,可作出式(7)的图形如图1所示,其为S形曲线。“已采纳者”占“潜在采纳者”总数的比例Y(t)实际上由αβNT共同决定,其变化情况反映在图形上,就是ICTs的扩散随着时间推移呈现S形曲线增长模式。

2.3 模型验证

ICTs作为现代新兴的技术,其扩散过程呈现S形曲线模式正好符合技术扩散理论。美国学者E.M.Rogers(1995)指出,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可以用S形曲线来描述,也就是说,已经采纳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占全体潜在使用者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会呈现出S形曲线模式。新技术的扩散,开始时缓慢,然后进入快速增长期,随后当技术达到成熟时增长再次放慢,整个扩散过程于是呈现出S形曲线的模式[13]。

目前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14,15,16,17,18]也表明,ICTs的扩散过程呈现S形曲线模式。如Steven P.Martin(2003)对美国1984~2001年的网民数量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发现网民数量占美国总人口比例随时间推移呈S形曲线模式;Sanjeev Dewan等(2005)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统计数据,研究了1985年~2001年40个国家的互联网渗透率,结果表明这40个国家的渗透率都呈现S形曲线增长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通过统计研究指出,在1995年至2007年间,澳门网民人数占澳门总人口的比例呈S形曲线增长趋势。

3 区域“数字鸿沟”演变的三个阶段

虽然每个地区的ICTs扩散都呈现S形曲线模式,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αβNT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S形曲线形状各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时间点,不同地区的ICTs扩散程度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些地区处在曲线拐点之前的缓慢增长阶段,有些地区则可能刚越过拐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还有的地区则可能已到达快速增长阶段的末期,并逐渐趋于饱和。于是,不同地区扩散程度的不同,就导致了在进行同一时间点的横向比较时,不同地区间的ICTs扩散程度呈现明显的“鸿沟”现象。这是我们从扩散过程的分析角度对“数字鸿沟”现象的理解,即区域间的数字鸿沟,本质上是一种扩散过程进度上的差距的反映。

现假设有AB两个地区,A地区与B地区不但“潜在采纳者”总数N和最初使用者数量T不同,而且两地区的外部因素和“潜在采纳者”内部因素也存在差异(不妨设B地区内外部因素优于A地区),因此,两地区的αβNT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两地区ICTs扩散的时间路径函数存在差异,分别为

YA(t)=1ΝAΤAβA+αAΝA-ΤAΝAexp[(αA+βAΝA)]-αAβA+ΤAβA+αAΝA-ΤAexp[(αA+βAΝA)t](13)YB(t)=1ΝBΤBβB+αBΝB-ΤBΝBexp[(αB+βBΝB)t]-αBβB+ΤBβB+αBΝB-ΤBexp[(αB+βBΝB)t](14)

图2中曲线AB分别表示A地区和B地区ICTs扩散的时间路径YA(t)、YB(t),这里假设ICTs在两地区同时开始扩散。可看出,在同一时间点处两地区的“已采纳者”占“潜在采纳者”总数的比例存在差距YB(t)-YA(t),这样就可以表现出两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大小。

3.1 稳定阶段的证明

假设存在一个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曲线A与曲线B的差值YB(t)-YA(t)不变,称这个时间段为区域“数字鸿沟”演变的稳定阶段。命题1对稳定阶段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

命题1 存在时间点t1、t2∈[0,+∞), 使得在t1、t2组成的时间区间内任意时间点处YB(t)-YA(t)值相等。

证明 (1)若t1=t2,则有YB(t1)-YA(t1)=YB(t2)-YA(t2);

(2)若t1≠t2,不妨设t1<t2,在时间区间[t1,t2]内有任意的两个时间点t0、t0+Δt,则

YB(t0+Δt)-YA(t0+Δt)=1ΝBΤBβB+αBΝB-ΤBΝBexp[(αB+βBΝB)(t0+Δt)]-αBβB+ΤBβB+αBΝB-ΤBexp[(αB+βBΝB)(t0+Δt)]-1ΝAΤAβA+αAΝA-ΤBΝAexp[(αA+βAΝA)(t0+Δt)]-αAβA+ΤAβA+αAΝA-ΤAexp[(αA+βAΝA)(t0+Δt)]=1ΝBΤBβB+αBΝB-ΤBΝBexp[(αB+βBΝB)t0]exp[(αB+βBΝB)Δt]-αBβB+ΤBβB+αBΝB-ΤBexp[(αB+βBΝB)t0]exp[(αB+βBΝB)Δt]-1ΝAΤAβA+αAΝA-ΤAΝAexp[(αA+βAΝA)t0]exp[(αA+βAΝA)Δt]-αAβA+ΤAβA+αAΝA-ΤAexp[(αA+βAΝA)t0]exp[(αA+βAΝA)Δt]

因为上式是初等函数式,故必为连续函数,所以当Δt→0时(无论Δt从左侧还是右侧趋近于0),有

YB(t0+Δt)-YA(t0+Δt)=1ΝBΤBβB+αBΝB-ΤBΝBexp[(αB+βBΝB)t0]-αBβB+ΤBβB+αBΝB-ΤBexp[(αB+βBΝB)t0]-1ΝAΤAβA+αAΝA-ΤAΝAexp[(αA+βAΝA)t0]-αAβA+ΤAβA+αAΝA-ΤAexp[(αA+βAΝA)t0]

即得到YB(t0+Δt)-YA(t0+Δt)=YB(t0)-YA(t0)。

由(1)和(2)可知,命题1成立。因此,区域“数字鸿沟”演变的稳定阶段是存在的。既然在时间区间[t1,t2]内任意时间点处YB(t)-YA(t)值相等,那么可以用[t1,t2]来表示稳定阶段。从而[t1,t2]将整个时间区间[0,+∞)划分成了三段,即(0,t1)、[t1,t2]、(t2,+∞)。因此,AB两个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渐扩大阶段、稳定阶段、逐渐缩小阶段,如图3所示。

3.2 演变阶段的说明

①逐渐扩大阶段:

ICTs在AB两地区同时开始扩散,由于B地区内外部因素优于A地区,使得ICTs在B地区的扩散速率大大高于A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地区的数字鸿沟逐渐拉大。在(0,t1)时间段内,YB(t)-YA(t)的值逐渐变大,说明数字鸿沟逐渐扩大。

②稳定阶段:

随着B地区的“已采纳者”越来越多,“未采纳者”越来越少, B地区的ICTs扩散已逐渐放缓, 而此时A地区的扩散速率正处于逐渐加速时期,故两地区“已采纳者”占“潜在采纳者”总数比例的差距YB(t)-YA(t)稳定在某一数值。在[t1,t2]时间段内,YB(t)-YA(t)的值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两地区的数字鸿沟处于稳定阶段。

③逐渐缩小阶段:

到了ICTs扩散的后期, B地区的扩散程度已趋于饱和,绝大部分“潜在采纳者”已经采纳了ICTs技术,扩散速率变得极慢;而A地区的扩散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扩散速率要高于B地区。在(t2,+∞)时间段内,两曲线的差值YB(t)-YA(t)逐渐变小,两地区间的数字鸿沟逐渐缩小。

4 结语

首先,不同地区的外部因素差异导致参数α的不同; 其次, 不同地区的内部因素差异导致参数β的不同; 此外,不同地区的“潜在采纳者”总数N、最初使用者数量T一般也不同。所以, 不同地区由于参数αβNT不同, 从而使得各地区ICTs扩散的时间路径函数Y(t)不同,在同一时间点处两地区的时间路径函数值之差就表现出了两地区间的“数字鸿沟”,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数字鸿沟”会经历逐渐扩大阶段、 稳定阶段、 逐渐缩小阶段, 而区域“数字鸿沟”这种三阶段的演变过程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因此, 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用来解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数字鸿沟”的演变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正处于ICTs扩散的减速阶段,而中国处于ICTs扩散的加速阶段, 所以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处在“逐渐缩小阶段”。据测算,2001~2007年中欧之间数字鸿沟指数分别为0.87、0.83、0.80、0.77、0.75、0.74、0.69,呈逐年缩小趋势[19]。从国内来看,东部的上海、北京等地区ICTs扩散正在减速, 而西部的西藏、青海等地区的ICTs的扩散正在加速,所以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也正处在“逐渐缩小阶段”,2002~2008年中国地区之间数字鸿沟指数分别为0.59、0.54、0.54、0.53、0.51、0.50、0.44,也呈现逐年缩小趋势[20]。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政府和公众可以根据区域“数字鸿沟”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的演变趋势,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来更好地弥合区域“数字鸿沟”。

上一篇:传统在这里进行下一篇:书院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