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思想

2024-05-13

新闻人思想(共8篇)

新闻人思想 篇1

提到张恨水,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大师。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 他为读者创造了100多部中长篇小说, 总字数近2000万言;同时, 他还发表了各类散文, 总字数约600万言, 诗歌约3000首。无疑, 张恨水是文坛上的写作能手, 但说到他的新闻生涯, 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张恨水自己也说过:“我的主要职业是做新闻记者, 写小说不过是性之所好。” (1) 事实上, 写作对于张恨水不过是“副业”, 他的终身职业是新闻记者。从1918年在芜湖《皖江日报》当总编辑正式开始记者生涯, 到1948年辞去《新民报》的所有职务, 张恨水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曾任上海《申报》驻京记者、《益世报》助理编辑、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协助成舍我创办联合通讯社兼任北京《今报》编辑、任《世界晚报》和《世界日报》编辑、自办《南京人报》、任《新民报》副刊编辑等, 他的一生都和新闻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一位出色的报人, 也是新闻战线上有名的“全手匠人”。

在几十年的报人生涯中, 张恨水的支撑点当落在报纸副刊上。在北平, 他先后主编过《世界晚报》副刊“夜光”、《世界日报》副刊“明珠”、《新民报》副刊“北海”;在上海, 他又主编《立报》副刊“花果山”;在南京, 主编《南京人报》副刊“南华经”;在重庆, 主编《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等, 他的生命光华及报人才情主要倾注在副刊上。而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 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理念。

以小说反映社会新闻事实, 予副刊以鲜明新闻性

张恨水几十年的副刊编辑实践中, 最突出的成就莫过于他在副刊上发表的连载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 他几乎囊括了北平各大报的连载小说;30年代, 他又包揽了中国南北报业中发行量最大的《申报》、《新闻报》的连载小说, 包括《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 红极一时, 以至于当时的群众为了追看当天张恨水的小说连载而在报馆门口排队等候买报。但是, 这些小说不只是一个传统文人对于风花雪月的吟诗洒泪, 而是密切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 把社会新闻集合到小说中, 使小说与新闻事件紧密结合, 反映社会的最新动态及现实生活中的世态百相、人情冷暖。

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决定了中国新闻的非开放性, 也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公众势力”, 来自由表达各种新闻与意念。因此, 中国作家, 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记者作家更愿意以小说这种虚拟的方式吸纳、集合各种有趣的新闻, 试图借此表达自己对人生与社会的认识。张恨水正是这样一位作家、报人。

张恨水作为报人的时期正是内战频频的时期, 政治生活缺少稳定的“游戏规则”, 舆论环境极为严峻, 报人稍有不慎, 轻则失去饭碗, 重则死于非命。在这样的环境下, 张恨水使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表达其对生活的认识与评判, 把大量的新闻事实、社会黑幕融入小说作品中, 以避免因新闻的对号入座而明确树敌, 同时, 免谈或少谈政治等敏感的话题, 而将目光停留在文化、文学等软性层面的问题上。

此外, 张恨水还注重通过短评的形式来发表自己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见解, 使副刊与社会新闻事件紧密配合, 遥相呼应。他认为:“报纸上文字, 是要配合时间的。”“济南惨案”发生时, 张恨水在《世界日报》副刊上接连发表《耻与日人共事》、《亡国的经验》、《中国不会亡国》等一系列短评, 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他把重庆《新民报》副刊命名为《最后关头》, 1938年1月15日的发刊词《这一关》中他这样说道:“最后一语, 最后一步, 最后一举……我们只有绝大的努力, 去完成这一举, 所以副刊的命名, 有充分的呐喊意义包含在内。”他亮出了以抗战为己任的鲜明旗帜。因此, 他也为这个副刊规定了内容范围:1.抗战故事 (包括短篇小说) ;2.游击区情况一斑;3.劳苦民众的生活素描;4.不肯空谈的人事批评;5.抗战韵文。他以“关卒”的笔名, 在副刊《最后关头》上呐喊, 不仅以诗文、小说作为武器, 唤起民众共同抗战, 而且还用漫画等形式来讽刺揭露汉奸的丑态。对于新闻版面上不宜谈的事, 他的副刊文章往往旁敲侧击, 却能切中时弊;与此同时, 他也直接描写了抗战, 歌颂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促使副刊发挥了宣传教育群众、激励民众、打击日寇的作用。

张恨水通过小说创作、短评写作等, 把社会新闻事实融入到副刊中, 使副刊在具有文艺性的同时, 也具有了鲜明的新闻性。

重视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张恨水强调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具体表现为对都市现存秩序、流行价值观念的否定与颠覆, 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小说、短评等把都市人对权力、金钱等诸多事物的确信与追逐推向极致, 从而使读者感到这些确信无疑的观念与信条的荒唐与可笑。张恨水认为即使是文史小品、杂文随笔, 也要针对当前的问题, 有感而发:“我们正不妨下以一粟之微, 上推宇宙之大。也不妨读上古之禹, 探今日之河流。” (2) 他的副刊往往以叙为主, 讲究蕴藉含蓄, 酸、甜、苦而不求辣的文风, 顾时局而言他, 敛锋芒于笑谈之中, 但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强烈的批判。

作为终生的职业报人, 张恨水自然具有强烈的媒介意识, 他的小说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始终聚焦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社会生活上, 通过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 为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丑陋、畸形的都市社会, 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他是一位自由的批评者、监督者。

抗战期间, 他曾写作了大量尖锐泼辣的杂文为抗战鼓吹。如在1926年的《势利鬼可起而为总长》、《官不聊生》等揭露了官场的腐败、黑暗, 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免考入门券》抨击了考场的舞弊营私勾当。但在当时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下, 有的杂文都被剪掉。所以, 张恨水更善于用小说来揭露、抨击某些社会丑恶, 把批判的锋芒敛于小说的迂回中, 以含蓄又不失尖锐的文章发挥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

主张新闻自由

当时的张恨水和成舍我一样, 主张“新闻自由”, 敢于揭露黑暗。成舍我常常对编辑和记者说:“只要保证真实, 对社会没有危害, 什么新闻都可以登。如果出了什么事, 不要你们负责任, 打官司、坐牢, 归我去。” (3) 作为成舍我的得力搭档和一个坚决的新闻工作者, 张恨水也极力主张新闻自由。他认为, 报纸的言论应当完全受民意支配, 应当代表民意, 为人民呼吁, 敢于讲真话, 敢于暴露社会的黑暗。他在编辑副刊期间, 曾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小说等来抨击社会现实, 为人民呼吁。然而, 无论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还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 真正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新闻检查文禁森严, 报纸开“天窗”是常有的事。张恨水也有不少揭露腐朽、针砭时弊的文章被书报检查官剪掉, 在报纸上开了“天窗”。对于这种言论的不自由, 张恨水在《世界上在谈新闻自由》一文中写道:“作新闻记者, 是人生的不幸, 一辈子没有个自主的日子。想凭良心, 这枝笔要替大多数人说话, 就不免得罪少数人。……不凭良心, 这枝笔就要替极少数人说话。而这少数人, 大概总不会是大多数人所喜的。……这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那末, 不说话好了。请问, 新闻记者在报纸上果然不说话, 那又怎交待得过去?……” (4)

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 缺失新闻自由, 新闻工作者处于“应该说真话”而“无法说真话”的两难境地中。张恨水“新闻自由”的幻想在现实中破灭, 他感到新闻工作者实在难以为人, 因而他甚至不愿自己的子女继承自己这份“衣钵”。

张恨水不只是一位小说大师, 更重要的是一位报人, 他的小说创作是他报人生活的延续, 他聚焦的核心永远是坚实的社会而非浪漫的爱情。他身上也体现着作家与报人“双重角色”的矛盾和融合: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独善其身与现代报人的积极入世、干预生活, 传统文人取材于“情”及望月伤情的品格与现代报人聚焦社会现实以及冷峻犀利、纵横恣肆的风格, 双重性格的冲突磨合, 深刻影响了张恨水在创作及其新闻工作中的思想, 使他在30年的报人生涯中形成不少闪光的新闻思想观点。

参考文献

[1]张恨水:《我和长篇连载》, 载于《新闻业务》, 1962 (5) 。

[2]张占国、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第86页。

[3]张伍:《我的父亲张恨水》,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第84页。

[4]张恨水:《世界上在谈新闻自由》, 载于重庆《新民报》, 1945年2月1日。

新闻人思想 篇2

越是没落的时代越是充满种种吊诡之处,就说晚清吧,一方面政治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官员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另一方面其时的报刊又非常胆大,不时发表让人血脉贲张的文字。

1911年初创刊于武汉的《大江报》就是一份胆气冲天的报纸。1911年7月26日,《大江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作者是奇谈(黄侃)。文章不长,抄录如后:“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之将至。长日如年,昏沉虚度,软痈一朵,人人病夫。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行见人人欢戴而不自知耳。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为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痛巨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中国之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可望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好自为之,毋令黄祖呼佞而已。”

黄侃的评论意思非常明白:清政府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唯有“极烈之改革”(实际上就是革命)才能改变危局。文章刊出后,湖北当局极为惊慌,8月1日,他们以“宗旨不纯,立意嚣张”,“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查封大江报馆,“永禁发行”,逮捕《大江报》主事者詹大壮、何海鸣。

湖北当政者“留意”《大江报》已不是一日两日,《大江报》是由《大江白话报》改造而来的,它一问世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批判色彩。比如它抨击清政府的军官“视兵士如奴隶,动辄以鞭挞从事”,镇统“吞蚀军费百万有奇”,标统、协统“花天酒地,广置姬妾”;它讽刺主张将铁路路权收归国有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奉命接收商办铁路的总督端方、参与出卖路权的郑孝胥等人,号召民众进行抵制;它指斥清廷颁发的宪法大纲是“摧抑民气之怪物”,主张进行激烈革命„„湖北当政者早就想“收拾”它一下,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真是天遂“官”愿了。

《大江报》没有向污浊的强权低头。刘青松《天朝的天窗》一书载:报馆被封第二天,《大江报》同人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寻求声援,电文曰:“各报馆鉴:敝报昨夕被封禁、拘总理,乞申公论”。在法庭上,报社负责人詹大悲尽显英雄本色,他说:“国民长梦不醒,非大乱不足以警觉,望治情殷,故出此忿激之语”。对“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罪名,他这样批驳:“试问政府近年外交,均用和平手段,如片马永租外人,丧权辱国,莫此为甚,反美其名词曰和平解决!”他又责问法官,“试问立宪的诏旨是和平而来,抑是因乱而来?”法庭执意追查《大乱者中国之妙药也》的作者,詹大悲说:“此稿经我过目,不能问作稿之人„„一切责任均归我负。”

接到通电,全国其他报刊群情激愤,上海《时报》《神州日报》《白话日报》等发表专论,力挺《大江报》。《民立报》则两次发表于右任的文章,指出“《大江报》之在武汉,所谓有声有色者也。乃官场既封禁其报,又严拿其主笔。噫嘻!‘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我为之哭!”9月2日,《武汉白话新报》发表《大江报被封一月之哀辞》,对《大江报》表示支持。包括报界公会在内的汉口众多团体则举行各种集会,表达对《大江报》的同情和对湖北当政者的愤慨。极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当局的态度发生改变,他们原似对詹大悲等人“从重置典”,后来只好从轻判处罚金800元。

晚清政权如此凶残,当年的新闻从业者为何敢义无反顾地与当政者对抗?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败的专制王朝,发展到1911年那个时候,既丧失了政权的合法性,也丧失了起码的号召力,不仅老百姓对这个政权特别绝望,一些有点见识的官员也不再听命于它,这从庚子事变时的“东南互保”和辛亥革命时的各省独立即可看出来。报纸是舆论的急先锋,其从业者对当时的人心世态非常了解。他们知道即使自己跟当政者对着干,当政者也不敢将他们怎么样,权力的无耻迫害行为太多,只会激起公众更多的不满,从而将政权一步推向火山口。

新闻人思想 篇3

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是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战略调整, 在大连开发区与原金州区融合背景下组建的。由于金州新区包括了大连先导区中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一大连开发区的特殊背景, 而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做为区域内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 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 责无旁贷地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任务。在宣传中要鲜明的把党和政府关注的各项事业发展融汇成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向心力”, 发挥党的喉舌和舆论阵地作用, 及时、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 把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变成党和政府重视的事情, 体现电视媒体人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从加强新闻工作者政治思想工作入手, 并努力做好政治思想教育,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提高政治素质, 提升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水平

多年来, 电视台一直把新闻工作者的“三项学习教育”作为新闻工作者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建设的基础内容, 尤其是对于新加入到记者行列的年轻人, 必须要经过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使他们在开始履行新闻工作者职责之初, 就能够在这些属于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方面打下坚实基础。这对于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充分发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自觉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十分重要。

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 电视台, 引导新闻工作者充分认识这一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媒体工作对于社会舆论乃至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影响力。一些年轻记者在学习之后深有体会, 感受到新闻工作者所发挥的舆论引导工作, 也是重要的社会性政治思想宣传, 是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工作。如果新闻工作者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在现实工作中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新闻宣传政策, 甚至可能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和不良社会舆论的泛滥, 从而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实际工作, 危害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稳定。广大媒体人在实际工作中, 也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及业务的提高, 在做好业务工作中, 积累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 充分了解地方党委、政府各时期各阶段战略和整体规划, 使自己在做每一项具体的新闻报道、舆论宣传中, 都能站在一定高度, 有效地保证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新区广播电视台合并过程中, 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舆论, 电视台专门邀请专家对新闻工作者和全台职工进行相关历史背景、现实需要等方面的专题辅导, 统一媒体人思想。在此基础上, 电视台, 还从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高度开展“两区合一”的一系列主题宣传, 历时半年, 成为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中宣传, 有力地配合了党和政府工作的有效推进, 得到有关方面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 也为人民群众统一思想认识、顺应社会变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实践证明, 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是新闻媒体牢牢掌握新闻宣传舆论这块思想阵地的重要要务也是唯一要务, 更是出色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提供有力的社会舆论支持, 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媒体人的内在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作为区域性新闻媒体的电视台在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中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随着一批批年轻人走进广播电视台, 他们在为媒体增添活力的同时, 自身也面临着与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不一样的实际问题。由于种种原因, 年青一代新闻工作者在工资待遇、经济收入上与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差距很大, 甚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尤其当他们面临成家立业, 结婚生子等双重压力。这种状况表现出的反差就更加明显。工资低、待遇差, 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要求高、责任大, 且又相对比较紧张繁重, 这成为影响年青一代新闻工作者思想稳定和工作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 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在积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同时建立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切实化解这一突出矛盾, 为新闻工作者解除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将激励的重点向一线新闻工作者倾斜, 首先在新闻记者中实行以业绩考核为依据的效益工资, 将新闻采访制作等工作确定量化标准, 结合每个记者完成任务的多少与质量高低, 在基本工资基础上给予效益工资。这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新闻记者的积极性, 促进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而记者们的工资水平也从过去基本一样普遍偏低的状况拉开了档次和距离, 一些能力较强、工作奋进的记者, 实际收入有了成倍的增长, 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样的措施在加强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培养方面,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金州新区电视台还进一步将激励机制向全台延伸, 对那些处在二线的新闻宣传与节目编辑人员以及其他承担不同职责的岗位, 也逐步实行不同形式的考核机制, 基本改变了过去曾经长期存在的岗位之间没差距、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 有力地推动了全台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年青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新人开始挑大梁, 承担了更重要的工作任务, 这对于电视媒体这样一个非常需要创新能力的单位来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树立服务意识、强化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因其特殊的职业特点, 容易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有时候在工作中还会有意无意地利用手中的新闻宣传工具对那些自己所不满意或者不理解的事物进行不适当的批评或干涉, 甚至引起基层单位或人民群众的反感, 尤其在金州新区这样一个开放度较高、外国企业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地区, 一些企业甚至从内部规定上就有许多防备新闻单位干扰的机制, 使电视台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很多情况下遭遇到困难。面对这样一些具有区域特点的实际问题, 我们有针对性地引导新闻工作者从根本上树立服务意识, 充分认识新闻工作者也是社会分工的一种, 在发挥自身社会作用的同时, 也应该使自己的行为受到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约束。在工作实践中, 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 与基层建立密切联系, 让基层单位和群众真正了解新闻工作的社会作用, 也了解新区新闻宣传工作的特殊性, 了解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自我约束机制, 从而有效地改善了与基层单位和群众的联系, 新闻宣传工作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新闻媒体多样化的时代, 做为最基层的电视台, 所能发挥的作用只能和当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而社会各方面对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极其重要。由于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积极努力, 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因媒体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矛盾的情况, 也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宣传工作任务的完成。

开展新闻工作者政治思想教育, 我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而是努力探索一些符合时代特点、适应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知识结构特点和接受方式特点的创新形式, 使之更加务实有效。在进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教育中, 广播电视台紧密结合具体新闻业务工作实际, 定期讲评媒体人的工作业绩, 引导大家从中体会自身的社会责任与职业精神, 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时代使命感。还坚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 摆事实、找不足, 毫不含糊地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个别涉及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等问题, 在预防性教育和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的基础上, 发现一起就批评查处一起, 遏制不正常现象和影响媒体公共形象的歪风抬头。

为增强新闻工作者责任与荣誉教育, 金州新区广播电视台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 尤其是对一线记者, 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体育活动, 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机会放松心情, 共同建设一个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新闻工作者职业氛围。

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 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媒体运行机制建设, 逐步形成了多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体系, 在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从而保证了广播电视台做为区域主流新闻媒体中的作用, 为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闻人职业伦理的发展 篇4

一、我国古代道德伦理思想对当代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影响

我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新闻职业道德思想的因素, 新闻职业道德继承了古代伦理道德中优秀、合理的成份。先秦诸子十分重视的“诚”、“信”、“实”、“公”, 这些都是现代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先驱。所谓“诚”, 即传播信息要真实, 不虚假。孔子云:“道听途说, 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篇》) ”。“信”, 即宣传者要守信用。荀子云:“知之曰知之, 不知曰不知, 内不自以诬, 外不自以欺”, “实”, 就是要注重事实。墨子云:“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 必以众人耳目之实, 察知有与无为议者, 诚惑闻之见之, 则必以为有, 莫闻莫见, 则必以为无。”“公”即客观、公正。孔子云:“巧言令色, 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 ”, “巧言乱德 (《论语卫灵公篇》) ”, 儒学重视的诚、仁、忠、信、义等伦理思想, 都是今天中国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中国现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起了一个很好的奠基作用。

二、中国近代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情况

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到近代才开始纳入到新闻学研究的范畴。这一时期, 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发展也较快, 许多人开始直接讨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1815年, 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于马六甲, 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诞生, 新闻职业道德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出现而应运而生。1859年, 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人洪仁玕在其施政纲领《资政新篇》的“关于太平天国之办报条陈”中论及了新闻从业人员的品德问题, 提出新闻官必须是“性品诚实不可阿者”。1876年, 我国早期报业先驱王韬发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的论文, 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1919年, 徐宝磺在《新闻学》中把“提倡道德”作为报纸的六大职务之一被提出来。1923年, “吾国新闻界泰斗”邵飘萍在我国第一本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中, 把“品性”作为记者资格的第一要素, 认为:“所谓品性者, 乃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1933年, 郭步陶在出版的《编辑与评论》一书中指出:“品格”应是养成编辑者最重要的第一元素。1934年, 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中以“新闻职业道德”为题, 进一步又用专章论述新闻职业道德, 这是我国报人、学者第一个用专门的章节论述新闻职业道德的书籍。

三、新中国成立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 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950年7月范长江在华东新闻讲习班开学典礼上提出的“四个信条”, 这是新中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雏形。在党的关怀和重视下, 新闻事业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最得力助手。由于建国以来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因此新闻队伍虽历经了反右、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冲击, 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优良职业道德传统仍脉络相承。社会主义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条例是1991年1月19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讨论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这标志着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此《准则》在1994年与1997年两次修订后更为完备。作为对《准则》的补充和完善, 相关部门陆续制定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工作守则或规范措施。如《中央电视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1993年6月7日颁布) 等。这些守则和措施是我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对于我国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讨论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文章也屡见不鲜, 如黄瑚的《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系统地讲授了现代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 包括新闻工作与新闻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评价等。蓝鸿文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所有新闻伦理学著作中, 对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搜集得最为完备的书籍。可以说到了20世纪末, 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已经非常成型。■

摘要:新闻职业道德是调整新闻界与社会普通大众之间、新闻媒体之间、新闻从业者个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准则。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各国的新闻传播界都很关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理念都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并且都与其所处的文化有关。本文主要是分析中国当代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理念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理念,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陆世鸿:《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1947.

[3]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

[4]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史料[M].开明书局.1951:41.

新闻人思想 篇5

然而网络新闻传播环境大大降低了发布、传播信息的门槛。网络作为一种开放型系统, 它的“网状”结构使个人只需具备一台可上网的电脑, 就能很容易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传播活动。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网络传播的及时迅速和双向互动等都使用户拥有极大的主动权, 而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记者、编辑设置好的内容。

因此, 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把关人”研究中, 出现了各种看法和意见,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不再存在或不再需要“把关人”。因为网络的海量性降低了“把关”的必要性, 网络的即时性又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 “把关人”似乎不可能也不需要再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仍然存在, 但地位和作用大为削弱, 而网民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的主要把关人, 即受众为自己把关。

还有一种得到认同比较多的观点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形式更加多样化, 作用更加重要。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目前常见的把关人有政府、网站决策者、经营者, 网络新闻编辑、网络论坛管理员、版主、主持人, 还包括“意见领袖”和每个网民。而网络上信息数量巨大而质量相对低下, 缺乏深刻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现实, 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把关人”来为自己指引和处理信息, 网络“把关人”的作用更加重要。

以上几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其相同的地方在于都认为甚至强调网络传播环境给新闻的把关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这固然是事实, 然而笔者认为, 目前网络新闻最应该引起重视的现实问题, 恰恰是因太过强调这种把关难度而导致了“把关人”, 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自己放松了对新闻“把关”的要求。网络新闻出现的种种弊端, 不能不说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网络编辑是网络新闻传播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把关人”

从网络新闻传播机构来看。无论是从覆盖范围还是从传播效果上考虑, 当前国内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还是如下两种媒体:一种是传统媒体上网, 如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 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等;一种是近几年兴起的商业网站, 如新浪网和搜狐网等。前一种网站的新闻内容基本上来自传统媒体, 由网络新闻编辑对传统媒体的新闻进行一定的修改加工后发布到网站上。而根据我国的有关政策, 后一种商业网站目前还没有单独采集新闻的权力, 它们的信息来源一般是对间接信息的转载和加工, 主要有三个新闻来源:一是转载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 二是编译来自外国新闻网站的新闻, 三是从网民的帖子中寻找和发现新闻。无论哪一种来源, 都需要网络新闻编辑对信息进行选取和加工。由于受众对这些有较好声誉和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认同度较高, 这两种媒体成为他们选择新闻的最主要来源, 于是这些媒体的网络新闻编辑自然就成为网络新闻到受众之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把关人。

从网络新闻传播“把关”的特点看。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难度加大而把关程序减少, 传统媒体的新闻一般有记者、编辑、责编、总编的多层把关, 而网络新闻由于网络即时性的特点一般只有网络编辑进行单层把关, 他们要从海量的信息中迅速判断和挑选好的新闻, 随时随地进行跟进和关注, 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发布和传播出去, 这就更加凸显了网络新闻编辑把关的直接性和重要性。

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上出现的问题

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过分注重满足受众的阅读喜好而导致新闻低俗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 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 他们喜好“新奇”、“娱乐”的传播内容。网络新闻编辑意识到网络传媒要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注意受众的这一内在需求, 通过满足网民的阅读喜好来获得支持。但是, 在具体操作中, 往往过分迎合网民的这种心理而使新闻低俗化。

前面说过当前国内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主要是传统媒体上网的网站和商业网站, 前一种网站在建立初期只是传统媒介内容的电子化, 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并借鉴了商业网站的一些做法, 新闻慢慢出现了适应网络传播的变化, 网络新闻编辑会注意使网上登载的新闻比传统媒体的更“软”, 更具趣味性和通俗性, 其中不排除有的新闻有“庸俗化”嫌疑。而商业网站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 一开始便以受众喜好作为新闻的把关标准, 追求点击率的结果导致了新闻的煽情化、媚俗化倾向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黄色内容充斥网络媒体。

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忽视新闻的真实性而导致假新闻的泛滥。虽然假新闻并不是由网络传播造成的, 但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 对于假新闻的泛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监管难, 令假新闻滋生蔓延。考察网络上的假新闻, 我们可以发现除去某些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蓄意造假之外, 大部分都是在满足受众非理性的猎奇心理。网络新闻编辑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客观上信息的海量和迅速无法很好地考察每一条新闻的真实性, 但另一方面也常常是因为主观上在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另外还有一种“部分虚假”的新闻, 主要表现为标题虚张声势、容易产生歧义、玩弄文字, 或是拼凑图片、张冠李戴, 与新闻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并无多大关系。这些做法目前在网络新闻中很常见, 甚至成为提高点击率的有力途径, 但它们在客观上造成了新闻部分的虚假, 严格来说也是“假新闻”。很多时候网络新闻编辑不但没有在“把关”中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自己反倒成为制造者和推波助澜者。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受到经济因素的强烈诱惑。北美批判传播学学者发现了“文化商品”和“阅听人商品”:在后工业社会的条件下, 阅听人实际已成为一种商品, 大众媒介其实就是这种商品的生产者 (卖方) , 而广告商则是买主。对于网络新闻来讲, 目前受众还很少能接受付费形式, 因此网站在新闻选择上往往偏好那些能获得更多的“眼球”的信息, 引起网民的注意, 然后再将这些网民的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获取利润。正是出于经济效益的渴求, 网络新闻编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自己的新闻能让受众产生“阅听”愿望, 而受众的喜好往往是不够理性不够严肃的, 这就导致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有意无意地放宽了手中的标准。

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缺少规范性。目前我国的新闻网站从业人员相对较少, 还没有形成像传统媒体那样规范的组织, 把关人的环境相对宽松。相比传统媒体较完善的约束机制而言, 政府对网络的管理也相对宽松, 网络传媒本身缺乏强有力的职业自律, 受众对网络新闻也普遍采取较为宽泛的标准和尺度, 表现出比对传统媒体更大的宽容, 这些都造成了网络新闻编辑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 在心理上就放松了对“把关”的要求。一项对“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信源正是受到来自职业的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才得以向社会提供精确的、不带有偏见的信息, 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则很少受到这些标准和压力的限制。 (1)

网络新闻编辑自身的“把关”素质不高。一般说来, 传统大众媒体的新闻编辑普遍都接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 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把关的质量, 而网络媒体是一种非常依赖技术的新兴媒体, 网络编辑需要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术, 如发布文字、图片、影音等内容, 制作网页, 操作专业系统等, 而我国的新闻教育还远未跟得上实际的需要, 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往往由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员转行而来, 这就为他们的“把关”素质埋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 虽然网络传播环境对传统的新闻“把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但是网络新闻编辑如果能够具有较高的自律意识和职业水平, 能够处理好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新闻质量与受众喜好之间的关系, 是可以改善目前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很多问题的, 这一点希望引起网络新闻编辑、相关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张海鹰、腾谦:《网络传播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匡文波:《网络传播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4].刘茜:《网络也需“把关人”》, 《中国记者》, 2000 (12) 。

电视新闻人如何克服“本领恐慌” 篇6

“本领恐慌”是指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目标的挑战, 担心自身素质不适应, 缺乏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惶恐不安的情绪。直白地说, “本领恐慌”就是知识恐慌、能力恐慌。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 传媒行业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洗礼。这种情势之下, 传统媒体会产生一种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自觉运用新媒体渠道的内生动力, 这就是融媒体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也是传统媒体需要面对的新课题。然而融媒体发展没有经验可循, 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与未知, 成为当下不少电视人产生“本领恐慌”的主要原因。

媒介融合正处于如火如荼的进程之中, 业界正在经历从观望到质疑再到适应的过程。任何改革都不会轻轻松松, 而决定改革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 也是最有活力的因素, 仍然是人的因素。因此, 当下的电视新闻人需克服融媒体时代的“本领恐慌”, 自我革新, 树立新理念。

一、具备重构新媒体、重塑融媒体的本领

融媒体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办了新闻网站, 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 建立了客户端。传播手段上多元化, 也并不等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所谓深度融合发展, 是要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重新解构与认识, 然后加以利用, 拉长传统媒体的短板, 实现融媒体重塑。今年3月, 张家港电视台《张家港新闻》对栏目的公众微信平台进行全面升级, 不再仅仅是对当天新闻信息进行简要发布, 而是专门成立了由4位记者组成的微信小组, 对每天的微信内容和活动进行深度策划。先后开展“首届港城萌娃大赛”、“父亲节晒微笑”、“就业我帮您”等活动, 逐渐形成了微信线上推广、电视栏目线下跟进互动的良性运作模式, 取得了1+1>2的效果。三个月时间, 栏目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微信粉丝量从原来的不足千人提高到了10万人以上, 占到全市总人口的8%。由于有栏目的扶持, 《张家港新闻》公众微信平台影响力日益扩大, 成长起来的微信平台也在反哺栏目。例如, 目前每天的微信爆料有效信息在10条左右, 这些新闻线索不但丰富了日常电视节目的内容, 也让《张家港新闻》这一时政类综合新闻节目走进百姓生活, 更接地气。此外, 《张家港新闻》即将推出的子栏目《朋友圈》也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而形成的一个汇聚和发布、讨论微信话题的融媒体节目形式。

二、具备自我创新、生产新内容的本领

融媒体发展要求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能够充分认识新媒体传播技术的特点, 生产出适应这些特点的内容。为此, 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需要改进、调整传统写作习惯, 既要坚持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也要在形式上更贴近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今年6月2日, 张家港迎来了入夏以来的首场大雨, 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219.6毫米, 达到历史极值。当天的电视节目, 在头条报道了与降雨有关的新闻, 除了关注大雨造成的影响, 也报道了各部门抢险工作动态。尽管报道非常扎实详尽, 但如果把这条电视新闻全部照搬到微信平台上却很难形成吸引力。为此, 微信编辑组对这条新闻进行重新编辑, 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对大雨的影响进行描述, 重新设计了标题《115个沙洲湖昨天砸向港城, 2万只鸡被淹死》。这样的标题不但直观地反映大雨之大, 也更生动地反映了大雨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当天头条点击量达到26000, 占到总粉丝量的近三分之一。之所以这条信息会得到大量的关注, 除了选题具有吸引力, 微信改编功不可没。可见, 由于传统电视新闻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有本质的不同 (一个是一对多线型传播, 一个则是多对多的碎片化传播) 。因此, 即便是同一个新闻题材, 当从电视屏幕上走到手机屏幕上, 其报道的切入点、信息选择, 都需要进行重新加工和改编。如此, 才能提高信息的到达率, 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具备运用新媒体渠道树品牌的本领

品牌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是媒体的软实力。新媒体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优势, 拓展品牌的影响力。今年4月, 一位大葱种植户向《张家港新闻》栏目微信平台反映今年大葱滞销, 栏目组迅速策划, 报道了爆料人大葱滞销的情况, 还走访多个种植基地, 采访当前大葱种植和销售方面的现状, 并深入分析大葱滞销的原因, 为种植户提供相关建议。这条信息也在微信平台上发布, 并发起“爱心向前‘葱’”公益行动, 向社会广泛征集爱心人士, 帮助葱农销售大葱, 首批参与活动的5家爱心企业从困难葱农那里购买了1500公斤大葱, 解了葱农的燃眉之急。这一活动的成功运营是一次有益尝试, 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与新媒体的互动性进行有效整合, 形成合力, 提升了栏目的社会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 改变了以往受众对于《张家港新闻》这档时政类新闻栏目的刻板印象, 树立了栏目的公益品牌形象。融媒体时代, 传统电视媒体需要思考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走大众路线, 让节目更有温度, 俘获观众的心。

新闻人应具备的素养 篇7

一、专注新闻事业, 坚定职业理想

新闻记者是新闻人的代表和核心力量, 记者到底是做什么的?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曾经说过, 放平心态来想, 记者就是一个记录者, 就是记录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 和街上骑自行车送外卖的小伙子没有什么区别, 记者的服务对象是眼睛馋了想看新闻的人, 这些人想看什么我们就在媒体上报什么、播出什么, 满足他们的新闻欲。记者的工作实际是服务工作。这样的定义, 虽然有些降低“身价”, 远离了一般人眼中新闻业的“高大上”印象, 但真正的新闻人, 是懂得其中朴实、贴切含义的。新闻媒体确实就是服务, 为大众服务,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新闻贴近大众才有生命力, 新闻从业者特别是记者也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 采集鲜活引人关注的事件, 报道时代的变迁。想从事新闻业的人不能被所谓的光环所误导, 要有把新闻当成事业来追求的理想和信念, 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当然, 从目前来看, 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 但新闻业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一些新闻单位具有公益属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旦说, “一个真正具备职业化素养的人, 有一些事情并不只是为了金钱的目的才做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新闻人的收入是三份“工资”, 第一份是物质工资;第二份是情感工资;第三份是精神工资, 是一种信仰, 相信新闻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而且不会让人生枯燥。

纵观国内新闻界前辈, 如邵飘萍、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 那些为新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大多是情系民族命运、胸怀报国理想、热爱新闻事业的人, 他们通过新闻, 寄托着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表达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切。范长江曾说过, “一个记者, 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 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是中国新闻界历来的优秀传统, 是新闻人的理想抱负,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当下, 新闻人也是时代的建设者, 通过反映百姓呼声, 疏导舆论热点, 反映社会公平与正义, 传递社会正能量, 担当着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二、打牢基本功底, 不断提“素”升“级”

新闻媒体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是文化的载体, 如果新闻人的文化深度不够, 自然难以胜任新闻工作。因此, 新闻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知识和能力在实践积累中不断提升, 这也是新闻职业的魅力所在。新闻人应该保持强烈的求知欲。首先是学好语文, 特别是古文, 增强文字功底;其次是学好业务, 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还要当好杂家, 培养自己广泛阅读、收储信息的习惯, 积累知识, 拥有宽广的知识和人脉积累, 熟谙国家政策, 对某些行业有比较深的了解和造诣。以上这些都称得上是新闻人的基本功底, 扎实深厚了, 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新闻记者必须做个有心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常说的一句话是“记住出门跌个跤, 起来也要抓把土”, 意即在“没有新闻的角落”, 学会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媒体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热心关注被“习惯”忽视的社会问题, 对热点焦点新闻资源要充分利用, 深入挖掘, 刨根问底, 把问题弄清楚, 满足大众的需求, 促进社会服务的完善和进步。

时下已进入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的整体变迁带来新闻传播内容、渠道、方式以及传播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并使其呈现出诸多全新特质, 这些都对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体人不再是为一个单一的媒体服务, 而是为媒体集团内的多个媒体平台服务。记者采集回的信息, 要既能为报纸供稿, 又能为广播电视制作节目, 还能为网站、手机媒体提供稿件和图片等, 媒体人要努力适应形势变化, 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 具备搜集、发送、处理各式文本、照片、图表、动画、视音频等资料的能力, 不断提高素质, 升级大脑“内存”。

三、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良好形象

新闻工作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也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职业, 这决定了新闻人的职业道德较之于普通公民的道德, 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如果缺乏新闻职业道德, 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基础。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监督的权力, 是一种公权力, 任何时候都不容被滥用、被玷污, 新闻工作者需要“道德的血液”来滋养自己。有道德的记者, 笔下才能有浩然正气, 每个新闻人都要牢记厚德载物的古训, 努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位哲人说过, “在道德的力量中, 真实是最具有震撼力的。”面对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 各种诱惑, 新闻工作者不能违背良心写报道、作文章, 为了经济利益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反党纪国法的事。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曾告诫:新闻工作者也是公众人物, 天天要和读者、观众见面, 新闻工作者在关注社会的同时, 社会也在关注着新闻工作者, 希望从业人员加强道德修养和价值观修炼, 在全社会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党和政府通过媒体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一个好的新闻人, 心里要装着人民群众, “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社会效益优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方法论, 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 打造出符合时代的新闻佳作。

摘要:新闻业作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并被大众寄予厚望的行业, 近年来蓬勃兴起, 并吸引了大量从业者。职业新闻人应具备哪些素养?这既是新闻人从业的门槛, 也是做好新闻事业的主要衡量标尺。

关键词:新闻人,素养

参考文献

[1]尹靓.《全媒体时代新闻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青年记者, 2012年1月下.

[2]邢发亮.《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建设者心态》.红旗文稿, 2014年第4期.

改制下党报新闻人必备的素质 篇8

要有强烈的竞争思想

我们党报新闻人, 必须放弃“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等、靠、要的思想, 必须强化竞争意识, 具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有创新精神。要突破长期的那种习惯性的采编老作法老套路的“重复性劳动”, 进行创造性采编活动。在大的原则下, 对新闻价值不断地剖析、探索。因为新闻事实中含有各种显性、隐性信息与价值。新闻价值转化成社会效果, 不全等同的。必须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前提下, 发挥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 深入挖掘, 使新闻事实中蕴含的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与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示, 发掘出独特的新闻事实, 独特的视角, 独特的观点, 形成独特的创意, 出新品精品, 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普通新闻是缺乏传播力和竞争力的。

一定要加强编辑能力。编辑是新闻的再造与升华。我们不但研究新闻, 还必须研究与新闻相关的种种问题, 因为新闻与社会的联系是很密切的, 有许许多多的新课题和不断变化着的多种因素对新闻产生影响, 为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闻与之相关的种种问题及边缘深入学科, 这样才能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诸方面赢得读者欢迎。而且一定让新闻稿件的文字表达充分, 编辑恰当, 版面、标题设计得精巧美观、大方醒目。报道的时间要强调“第一次”报道;报道的时机, 要选择社会最需要的时候。这样才能将人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新闻采编出来, 奉献给读者, 才能获取社会效益, 广告经济效益和发行量, 使报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要强化合作能力

在今后激烈竞争的新闻舞台上, 合作能力是新世纪对新闻人的一个高要求。西方有位学者说:21世纪的人最应具备的是合作能力。和过去相比, 21世纪是世界联系最广泛、最多的一个世纪。因此能否具备很强的合作能力是衡量一个新闻人重要标准。新闻是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报纸等各种媒体, 是媒介是桥梁, 能促使各种信息沟通, 可带动各个阶层思想、观念的碰撞, 各种文化交流、融汇, 进行社会各种资源整合, 形成新层面的统一和谐, 互动共蠃, 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这些往往取决于新闻人的合作能力的大小。作为新世纪的新闻人, 特别是党报记者, 在知识快速更新, 竞争激烈的时代大潮中, 更应该具备合作能力, 成为社会活动家。放下过去的架子, 深入受众, 贴近受众, 有自己思想, 有博大胸怀, 能为大多数人着想, 这样才能与人勾通好, 从事好多边合作, 真正起到桥梁、媒介作用, 互动共蠃, 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 使宣传价值、经济价值和报纸发行量三蠃!才能使我们在推向市场的改革大潮中, 抓住历史机遇, 阔步发展。

要提高信息利用水平和判断能力

新闻是选择的艺术, 是及时判断的艺术。新世纪的新闻人面对先进的传输技术, 获得的信息量大增。缺少的不是信息, 而主要是如何利用好信息资源。很好很及时地对大量信息判断、选择, 如何通过诸多看似缺少联系的信息和一些分散零乱、无形的事实进行充分调动和集中, 进行综合分析, 使隐性的信息与新闻价值得以发拙, 从中找出更多更有价值新闻来, 成为显新闻, 形成宣传态势。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说:“信息利用水平应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今天的记者尤其需要具有人文、经济、历史等知识背景和分析能力。

要强化自觉的法律意识

一定程度上讲,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强化和社会的进步, 法制已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保护和制约作用。因此, 今天的新闻人必须应有强烈的法律意识, 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纭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掌握报道的主动权, 保护好新闻单位和自己应有的权益。今天, 状告记者、新闻单位的案例日益增多, 这表明我们新闻人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很有必要提高和增强。

上一篇:偶氮二甲酰胺下一篇:体育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