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预言者

2024-06-06

未来的预言者(共6篇)

未来的预言者 篇1

徐济成:篮球发展需要基础, 初中联赛需要关注

在CBA总决赛激战到最后一刻时, 看着球场上那些已经到了打拼了多年, 伤病缠身, 但依然坚持的老将, 看着外援们时常如入无人之境的潇洒, 坐在中央电视台的CBA演播室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央视解说顾问、2008年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徐济成感慨万千, 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篮球需要真正的新生力量, 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于是, 全国所有的电视观众都在CBA总决赛最后决战时刻, 听到徐济成对于李宁中国初中联赛的期待与关注, 因为中国篮球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初中生去打篮球, 去在自己的联赛中展示自我, 只有当更多中学生接受系统的训练和比赛时, 中国篮球的未来人才金字塔才会拥有真正的基础和活力!

宫鲁鸣:青少年篮球需要特别关注, 初中联赛展示校园力量

其实, 对于李宁中国初中联赛的特别关注, 不仅有徐济成这样的资深媒体人士, 还有篮球管理部门的官员, 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国管部负责人、国家男篮领队宫鲁鸣同样非常关注李宁中国初中联赛, 他说:“现在单一的专业队培养高水平篮球人才的模式越来越受到现实问题的挑战, 目前中国专业队注册的各梯队的男线队员只有1500人左右, 而女线还不到500人, 这样少的高水平篮球人才显然不能满足现有篮球赛事的需要, 更无法满足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 像李宁中国初中联赛这样的青少年篮球赛事, 无疑是一个培养篮球未来人才的希望赛场。只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去打球, 去参与初中联赛, 才能为中国篮球积蓄更多的力量!”

宫鲁鸣也曾谈到一个关于专业体育如何同校园体育接轨的问题, 他有这么一个设想:“关注类似李宁中国初中联赛这样的青少年赛事, 从中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篮球苗子, 一部分到专业青年队中训练提高, 一部分则进入高校培养, 提升学校篮球的运动水平;到成人之后, 那些在学校培养的球员还可以通过选秀的方式参与到各级职业联赛中, 而选择这些学校体育培养出球员的俱乐部则可以给这些学校一定的培养经费, 既鼓励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又为一些学校解决了经费问题, 同时, 这样也可以提高球员的文化素质, 可谓两全其美!”

刘玉林:初中联赛是未来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对于宫鲁鸣指导的这一设想,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林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想, 现在专业队和高校之间, 由于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经常会出现抢人才的情况, 而许多家长在孩子面临是打球还是读好大学的问题上, 往往会选择让孩子去读大学, 而许多大学的训练水平有限, 最终耽误了这些孩子的篮球天赋;另一方面一些专业队的队员则因为缺乏必要的文化教育, 影响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李宁初中联赛有全国一百多支队伍参加, 可以说这些孩子都是未来中国篮球需要的璞玉, 我们要关注这样的赛事, 去发现人才, 去培养人才, 通过专业队、高校等多种渠道培养篮球人才, 中国篮球的未来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才能形成真正的‘中学——大学——职业队——国家队’的新的中国篮球培养模式。”

事实上, 一些CBA甲级男篮的二三线队主帅已经开始关注这项赛事, 在李宁中国初中联赛举办期间, 广东宏远男篮、山西中宇男篮、江苏南钢男篮等CBA男篮的二、三线的教练先后来到赛区选队员, 广东宏远男篮二线队主教练王怀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了高中毕业之后, 往往错过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的黄金时期, 因此, 像李宁中国初中篮球联赛这样的初中篮球赛事, 往往是发现苗子的重要赛场。”据王教练介绍, 现在也有一些职业俱乐部已经开始和学校共建初中篮球队, 为的就是为职业队建立长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在篮球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下, 李宁中国初中篮球联赛正以自己的潜质和实力预言中国篮球未来的成长。

未来的预言者 篇2

因为,我看的并不细,并且,这是一个基本没有垃圾情节的,写实电影,所以有些情节如果有出入,抱歉。

这个电影背景大部分都是由灰色的,这很正常,在监狱要是不是灰暗的,才不正常。整个电影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描写着因为信仰和种族原因进入监狱的大孩子,到黑道大豪的转变。

首先,给我最大印象的是,我们这个主角的脸,塔哈·拉希姆扮演的主角的脸,恩,咋说,从开始的迷茫,挣扎,迷乱,适应,然后拼命,再迷茫,不得不适应。这是怎样一个过程啊,堕落就是这个意思了,虽然结尾好像,主角风光了,坐上了大佬的`位置。但是,偶然间再屏幕上闪过的,主角如同婴孩般纯真的脸,是那么的具有讽刺意义,以及充斥着心田的悲哀。

令,那个白头发老爷爷(恩,名字忘了,抱歉),他在主角进监狱的时候,还是一方大佬,但是结尾处呗主角小弟一拳打在地上时,更多的只是风烛残年,这之间只经过了六年。

是否,我们的主角,结尾处的大佬,将来,也会走向那个悲惨的结局呢?

整部片中,很少看到正面的描写,从人物语言,到动作,很多时候像我们诉说着,这样一个人性沉沦的过程,并且以第一人视角,这部片,两个半小时的片中,很少看到视角切换,主角一点点,滑向深渊。

神奇预言者拜伦.韦恩 篇3

拜伦被誉为“华尔街的真正预言家”,他的“十大预测”主要是对该年度在经济、金融市场和政治各方面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发表观点。他对于“意外事件”的定义,是指那些普通投资者认为只有三分之一可能性发生,而他却觉得“非常可能”,即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可能性发生的事件。据拜伦自己统计,这些预言的准确度大约是50%。这恐怕也是他在投资界声名显赫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华尔街从来不缺乏“预言家”,比如在华尔街工作多年的Evan Newmark也曾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他的十大预测,但人们更重视拜伦说了什么,拜伦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曾经说过:“拜伦是多维度的,他的10个惊喜总能给你一个良好的思考基础,尤其是关于当前的局势,你知道,他喜欢惊人的东西。”

2012乐观的“10大预测”

“尽管过去两年新兴市场的经济保持了高水平个位数的增长,但股市表现不佳,今年它们终将迎来一个好年头。”拜伦·韦恩在2012年1月发布的年度十大意外中这样预测2012年的新兴市场。

2012年2月初,本刊记者收到拜伦对其十大预言的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尽管市场弥漫着紧张和悲观的情绪,但这一普遍的悲观情绪为股市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背景,因为市场情绪往往是一个反向指标,他的基调总体来说是积极的,新兴国际的经济增长将有所下降,但有利估值将使得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股票指数上涨15%?20%。

尽管有媒体形容拜伦虽然年纪已经大了,却还是喜欢“哗众取宠”和“大放厥词”。作为华尔街顶尖分析师,拜伦也非常坦率,他勇于承认挑选股票不是他的长处,他总是望着大局,他说:“我以前总试图搞清楚如何能选对一支股票,所以我开始参加每周一次的市场技术人员的聚会,直到现在,我还在使用技术分析。”

1986年的时候,拜伦只知道美国的情况,不太关注其他货币或市场,后来,他更加关注宏观调控的影响,帮助投资组合经理思考相关的地缘政治事件。关于预测,他通常在每年的10月就开始准备下一年度的预测,他会先作出15~20个备用的内容,然后根据情况来分析和筛选。

1、石油价格将会回降至每桶85美元。

拜伦分析,美国的本土原油产量在2012年将高于去年,而在其他国家进行追踪式和水平钻井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发达国家将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这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因素。

2、标准普尔500指数将在某个时间突破1400点。

1月底前该指数已经突破了1300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拜伦认为,企业盈利情况改善和适度的估值将会是这一轮股市上涨的推动力。

3、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会超过3%,而失业率将降至8%以下。

在2月初的进一步分析中,拜伦认为,如果缺少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实现这一经济增长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量未出售楼盘将会阻碍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反弹,但拜伦判断,最糟糕的时刻似乎已经结束了,失业率也似乎已经持续下降。

4、奥巴马总统将连任。

总体而言人们认为奥巴马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家,但领导力不足。他的竞争对手罗姆尼(Mitt Romney)相对平庸,且在许多问题上立场也不明朗。不过拜伦认为,不管怎么样,经济状况仍是影响大选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经济增长率只有2% 或者更低,那奥巴马连任就会遇到麻烦。

5、欧盟将会保持其完整性,欧元将继续是欧盟各国的货币。

拜伦预测欧洲将会最终达成一个广泛的计划以应对其主权债务危机,并在财政统一方面走得更近。因为欧盟各成员国对于欧盟的构想和实施投入太多,如果走向失败可谓悲剧。

6、计算机将会取代常规武器成为恐怖分子和美国地缘政治对手的主要武器。

拜伦的预测基于一个观点:中欧和远东地区的黑客可能比西方金融体系的防火墙设计者更加高明,将入侵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数据库,并导致银行的临时歇业。20国集团将举行会议来商讨解决这个问题。

7、发达国家快速的货币供应增长将会引发担忧,投资者们将买入那些能够明智地管理其国内经济的国家的货币。

北欧国家的货币(不包括欧元)、澳大利亚元、新加坡元和韩元将由此受益。在趋向规避风险的大环境下,部分投资群体将寻找较为安全的目标“搁置”其资金,部分外汇、贵金属都会是不错的选择。

8、美国政府将努力缩减财政赤字。

国防和医疗保险的预算都将会大幅减少,对农业的补贴也将被削减,石油、天然气和房地产企业的税率减免将被修改。奥巴马承诺,如果他连任美国总统成功,小布什总统时期的某些减税计划将会继续。

9、阿拉伯春天革命将最终终结巴沙尔·阿萨德及其家族对于叙利亚的统治。

阿萨德的下台已经不可避免,同时整个地区将进一步受此波及,哈马斯和真主党的势力将受到削弱,伊朗将被进一步孤立。

10、持有大型发展中国家的股票的投资者将会迎来一个好年头。

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将有所下降,但有利估值将使得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股票指数上涨15%?20%。

坏运气与好运总是相伴而行

拜伦·韦恩已经78岁了,却还是全职工作,现在他受雇于黑石。他在全世界飞来飞去,工作量惊人,正如2011年底《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的专题专栏写的一篇文章“人生的报告-拜伦·韦恩”(The Life Report)中拜伦所自述的那样,他很享受这种状态,并希望一直持续下去。

拜伦出生在大萧条时期的芝加哥城,父亲是名医生,这是美国典型的中产犹太家庭,父母先后因心脏不好去世后,他不相信上帝,也不去教堂,后来,他发现,这一点并没有对他的人生造成什么损失,唯一的遗憾只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还有和兄长关于金钱的不快。

“我母亲的妹妹没有结婚,母亲过世的前两年,姨妈来到我们身边照顾,后来母亲走了,我们搬到附近一间更小更便宜的公寓。”拜伦这样回忆当时那段令人伤心的少年时光,父母不在了,经济拮据,为了过得更好一些,课后他选择去一家公司打工赚钱。

命运的转折来自哈佛的一个机会,这改变了拜伦的一生。秋季的某一天,他被叫到校长办公室,这可从来不是什么好事,他去了,校长没在,类似于中国“辅导员”的顾问老师在。老师问他是否听过哈佛,拜伦回答,“当然”。老师告诉他因为哈佛来自私立高中的学生偏多,学校要平衡人群比例,决定从公立高中招一些聪明的孩子,拜伦就读的高中有一个面试名额。

“你被选中了”,我们无法体会当时拜伦的心情,但拜伦进入哈佛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在这些上层社会或是有钱人孩子形成的无形压力面前,拜伦显得“格格不入”,他来自公立高中,他来自中产的犹太家庭,并且书呆子气十足。

当然这只是最初那段时光,拜伦称自己最喜欢科学,却从未想到往科学的职业领域发展,他为哈佛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写稿,拜伦坚信,在上世纪50年代,这是真正的一本知识精英媒体。

“这里你可以发现未来一些非常出色的记者像Jack Rosenthal,David Halberstam和Tony Lukas都在这里。我在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拜伦升入高年级后,突然意识自己并未就职业发展进行相关训练而不得不进入研究生学院继续深造。他花了时间去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听课,法学院的课让他昏昏欲睡,但是他对商学院课程最感兴趣,拿到文学学士学位后,他决定去读商学院的MBA,专业是市场营销。

当时拜伦曾经设想,未来自己可能去一家广告公司继续从事撰写的工作,毕竟他喜欢写作。事实上,他后来确实在一家广告公司得到了工作,但很快,他发现自己一点也不喜欢。参军两年后,拜伦加入了一家咨询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在尼日利亚的项目招不到人。

“对我来说,一个不为人知的非洲国家非常吸引我,而我自此也对第三世界国家很感兴趣。”后来,拜伦的下一个工作到了纽约城,一个商学院的同学想起了他,拉他加入自己的投资公司做证券分析师,当时,拜伦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拜伦创造了一个奇迹,1965年,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居然做了投资公司的分析师,不仅非常成功,后来还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之一。拜伦回忆,起初他做得很差,还差点被解雇了,但是,他很快学会了各种专业技能,越做越成功。

拜伦感叹,一个年轻人,不应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决定自己的余生去做什么。拜伦说,他一直在履行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个目标:他还活着,他是健康的,他仍有朋友。

华尔街的外交官

华尔街这个战场上,虽然讲究门第出身,但也是英雄不问出处的地方,只要你做得好,学文科、学营销的人也一样可以做到顶端。

1984年,摩根士丹利为拜伦提供了一份非常完美的工作—投资策略师,说服拜伦加入时,大摩甚至说公司研究部、管理层和销售团队一致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拜伦被“忽悠”得有点飘飘然,事实上,他后来发现自己是大摩为这个岗位试图招聘的第七个人。

拜伦在大摩担任首席美国投资策略师长达21年,对于年轻人如何作职业规划,他还热心的建议,世界上总有一份完美的工作是敞开的,只是大多数人未发现而已。2005年,拜伦选择离开大摩,加入美国老牌对冲基金Pequot Capital担任首席投资策略。2009年9月,拜伦又选择加入黑石集团,为集团及客户对经济、政治、市场和社会趋势作出分析。

拜伦喜欢交际,他被一些人称为华尔街的Perle Mesta—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外交官,拜伦不停地结交全世界的人,他认为交际广泛有助于给他带来创意,使他的年度预测中的内容和见解更加丰富和深刻,比如乔治·索罗斯。

1995年,拜伦和“大鳄”乔治·索罗斯共同撰写了一本关于这位传奇投资人的人生和哲学的著作——《索罗斯:走在故事曲线前面的人》,被奉为经典。拜伦和索罗斯以及一些对冲基金经理人有一个午餐会,每次都会吸引大批关注的目光。

有记者曾经打趣问他,“也许你应该像巴菲特或者苏西·欧曼那样,出售自己的午餐时间。”

拜伦回答这位记者:“哦,不必了,我应该多一些时间和我的太太Anita在一起,她给予的帮助要多得多。”

拜伦曾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前妻是一位学校老师,没有孩子的原因是前妻不敢想象晚上回家还要应付孩子的情景。拜伦和现任妻子Anita的婚姻已经33年了,他们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Anita此前没有结过婚,是事业非常成功的职业女性,两人没有生育的一个原因除了Anita的事业,也是因为Anita年岁大了。

拜伦对于自己没有孩子一直非常遗憾,他曾半开玩笑回忆,另外一个遗憾是兄长带来的,两人关系非常疏远,拜伦在自己财务状况不佳时曾经借了一大笔钱给兄长,但显然,这位兄长不仅不还钱,还在这个过程中撒谎骗他,这让他无法容忍。

未来的预言者 篇4

贾樟柯导演在拍摄第一部电影《小山回家》起便自称“电影民工”, 随后以其一以贯之的诚恳的创作态度以及其带有泥土质感并极具诚意的电影而蜚声海内外影坛。自1995年起, 除去纪录片和公益短片之外, 贾樟柯导演的剧情片有:《小山回家》 (1995) 、《小武》 (1997) 、《站台》 (2000) 、《任逍遥》 (2002) 、《世界》 (2004) 、《三峡好人》 (2006) 、《天注定》 (2013) 、《山河故人》 (2015) 。每当一个导演的新作问世之后, 我们不禁会把它和导演之前的作品比较, 都会问问这个导演变了没, 比如, 2015年在《山河故人》上映之后, 我们都会疑问并思考:他还是不是之前的那个“假科长”?而通过对比发现, 贾樟柯导演坚持表达的“东西”并没有变:在这前7部作品中贾樟柯导演一直坚持的主题创作元素已经十分稳定和统一, 而从第8部作品《山河故人》中这种主题思考更加明显, 原来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的贾导对于社会现实的客观展示的背后其实是其从未停止过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都集中体现在《山河故人》中:在追求物质和金钱、摆脱贫困的过程中, 中国人最终到底失去了什么, 中国社会未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危机。而这样的主题内涵其实一直渗透在贾樟柯导演的每部作品里, 只是前面几部作品以更加含蓄和客观的方式展现, 而在后面的作品中导演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和刻意。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后期作品的解读也能使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前期作品的主题内涵。通过梳理这8部作品我们发现, 导演一直在关注中国底层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情感迷失、道德缺失, 只是前期作品关注生存困境多些, 后期作品关注精神困境多些, 并且家庭解体、交流障碍等问题渗透其中, 而到了《山河故人》已经将二者融合并且上升到价值观混乱和文化失落的高度。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在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中, 由于其人物设置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并且在许多年来一直启用固定的演员出演其电影, 导演、演员与电影中的角色一起经历时间的洗礼, 一起经历青年时期的《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 中年时期的《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和老年时期的《山河故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山河故人》更加有对过去的总结、告别和对未来的预示的意义。从1996-2015年这近20年间, 我们熟悉了王宏伟、赵涛、梁景东、韩三明、“郭斌”的面孔, 这20年间, 戏里戏外, 他们都从青年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经历人生琐事、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我们一起听过的那些两岸三地流行的华语歌曲、外语歌曲, 一起见证国家和社会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 一起感受着我们中国人的变化, 他们和中国每位普通人一样, 他们就是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 贾导在给中国人和中国做电影、做记录。这种坚持带我们的感受不亚于提名了“奥斯卡奖”影片的《少年时代》带给我们的震惊与感动。这同时是导演在用电影与中国人谈话。

二、过去与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寓言

在过去90年代社会转型之下的中国和当下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人民面临着巨大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 而这种困境需要有人替他们表达出来, 形成一个个影像寓言, 用以警醒世人。

值得一提的是, 导演经常用隐喻蒙太奇来展现———将展现动物的生存状态镜头与展现人的生存状态镜头剪接在一起, 达到了讽刺与渲染的效果。对于贾樟柯导演为何总是喜欢用动物的状态来隐喻人的状态, 也许可以从2001年拍的5分多钟纪录短片《狗的状况》里找到答案。短片有5分多钟, 其中有整整5分钟是在注视小狗在卖狗人的袋子里挣扎、最终只能露出头来、无奈地等待被卖或者被宰命运的, 伴随着的是狗狗绝望的声声惨叫。导演用一种悲天悯“狗”的情怀去注视一只狗以及旁边被拴着的狗, 他担忧它们的命运, 从而联想到人的状况, 本是同个世界的生灵, 相煎何太急呢!于是在纪录片《无用》里, 服装设计师马可与狗狗和自然的亲近让人能够领悟其“無用”品牌具有自然泥土气息的风格。在《世界》里, 在假沙漠、假金字塔前拴着的骆驼与犯错被哥哥扇耳光的“二小”置于一个画框中, 其意义不言自明。而“成太生”幻想骑着自己巡逻的白马与情人相会的段落也具有隐晦意义。在《天注定》里导演更是用多组隐喻蒙太奇将当下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镜头与各种处于困境中的动物镜头———被农民残暴鞭打的马、被割喉的鸭子、游过马路的蛇以及离开河水的金鱼相剪接在一起, 在结构影片的同时产生了悲剧的力量, 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山河故人》里的“梁建军”凝视的那只在笼中上串下跳的老虎也如他自己一样, 在生活的困境中作困兽犹斗状, 他也产生了跨越物种的同病相怜感。而三条陪伴着“沈涛”的狗, 似乎比爱人、家人陪伴得更长久、更忠诚。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吧, 谁也别小看谁, 尽管它是一条狗, 因为在当下中国很多贫苦的百姓的生活状态也许悲哀到还不如一条狗的呢。用动物隐喻人类, 使电影更加具有一种寓言味道。

贾樟柯导演正是这样用影像纪录现实, 将这种小人物的命运的悲剧性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方式予以展现:

(一) 卑微理想之后绝望的平庸

在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中, 他更加倾向于表达底层与边缘人, 比如无业青年和民工的迷茫的理想与最终不得不接受的令人绝望的平庸。《小山回家》中的“小山”厌倦厨师工作却不知所从, 《小武》中的有“情义” (用自己“赚”来的钱给母亲买戒指、爱护歌女“梅梅”) 和“道义” (将偷来的钱包里的身份证投进公安信箱) 的并自称“手艺人”的小偷“梁小武”并无正当“手艺”而整日游荡街头、无所事事, 在歌厅工作的歌女“梅梅”在给母亲的电话中谎称自己在北京被导演启用, 《站台》中不愿意“走穴”的文工团演员“尹瑞娟”想通过考进省艺校为人生寻找更大的舞台而最终却放弃理想、直接结婚生子, 《任逍遥》中想赚“快钱”的“小季”和“斌斌”最终尝试去抢银行, 《世界》中“成太生”想要给“赵小桃”美好的生活却抵不住来自外界诱惑与现实压迫最终险而双双自杀, 以及到北京赚钱的“三明”的弟弟最终死于工地事故且其父母只能得到一笔薄薄的赔偿金, 《三峡好人》中“小马哥”死于斗殴再无法展现“江湖气概”了, 《天注定》中四位主人公本来都是心怀美好愿望但最终却被逼上绝路, 《山河故人》中因感情问题与作为男人的尊严而选择外出打拼而最终却带着病痛回归故里。

(二) 情感迷失之下的道德感缺失

现实生活中, 悲哀小人物总是同时面临情感迷失, 甚至极端化为道德感缺失。而事实上, 从心理学角度讲, 情感需求的无法满足确实常常会引起个人尊严受损而导致的道德滑坡或者说道德感缺失, 所以说虽然情感、尊严和道德这三者没有明显和必然的因果关系, 但是有时的确会相互影响。而在贾樟柯电影中,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类缺失。在《小武》中, 影片的三个段落就是分别以“梁小武”的友情、亲情、爱情的迷失来划分的, 同时他作为朋友、爱人、亲人的尊严受损, 对于“三只手”的习惯他没法“浪子回头”。同样地, 三种主要情感 (亲情、友情、爱情) 的迷失让《站台》里的“张军”对女友不负责任, 让《任逍遥》里的“斌斌”与兄弟合伙抢银行, 让《世界》里的“成太生”抵不住情人诱惑甚至犯法, 让《三峡好人》里的“斌哥”抛弃妻子和家庭, 让《天注定》里的四位主人公没有了温暖的包裹而走上绝路, 让《山河故人》里的“张到乐”对着父亲不礼不敬。

(三) 物质与金钱追求之下家庭瓦解悲剧

家庭是情感寄托的地方, 没有了感情, 家则无法完整;没有了家庭, 感情也就四处飘荡, 无处安放。在贾樟柯电影里, 尤其是在中期作品《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和《山河故人》里, “丈夫或者妻子去外地打工, 后来抛弃家庭和原配”的情况经常出现———例如《世界》里“成太生”的情人“廖姐”、《三峡好人》里的“沈红”, 《天注定》里的“小玉”的情人以及在大年三十那天“三儿”遇到的牌桌上斗殴的“留守”男子、《山河故人》里“沈涛”和“米娅”等等都是家庭不完整的代表人物, 而主人公们就是在这样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生存。而通过影像文本分析背后的原因, 不难看出在90年代社会变迁、人们为了生计或理想而形成的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 许多家庭在某种必然性中被迫瓦解。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与社会转型, 贫富差距继续加剧, 社会阶层固化, 腐败现象严重, 城市向农村进行拓荒, 生活在小城镇里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由辛苦的“农民”变成了更加苦命的“农民工”, 由“种田者”变成了“打工者”。他们在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城市花花世界里挣扎着, 有的继续走向平庸, 有的甚至被迫走向绝路。《世界》里的主人公们依然是“农民工”, 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生活着, 真正的“世界”不属于他们, 等着他们的依然是平庸;《天注定》里的主人公们也依然“注定”是命运悲剧的承受者, 不得不走上绝路。

而以上所述关于中国人的“物质需求”、“理想需求”、“情感需求”等需求缺失, 对应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言, 人类的从低到高的各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中国人尤其是底层人身上都是没有得到满足的。古语言:“仓廪实而知礼节”, 如若“仓廪不实”、“不知礼节”, 那么这个社会常常出现《天注定》里的现实状况也是“注定”的。

不难发现, 贾樟柯用8部剧情电影向世人讲述了这样一种“现实寓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 只讲求GDP的国家, 只追求物质和金钱的社会是无法稳定的, 人们的各种需求———物质与精神, 都是需要被满足的, 否则中国人是不幸福的, 习惯遗忘的中国人的“mountains”终将会“depart”的。

三、中国社会的未来预言

而通过前7部电影的“现实寓言”的铺垫, 在最近的第8部电影《山河故人》里, 导演对中国人、中国山河的未来进行了大胆地预示:“mountains”may“depart”。贾樟柯导演用电影向中国人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中国是不是一个有未来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不是一个有未来的民族?如果继续当下中国发展现状, 未来的中国和中国人将会怎么样?中国人有钱了之后呢?

在《山河故人》里导演设置三个叙事时间段落, 用“1999年”回顾中国社会的过去, 用“2014年”审视中国社会的现在, 用“2025年”预示中国社会的未来。值得注意的是, 在“2014年”段落里, 电影展现的中国社会的某些方面虽然是中国当下的不算普遍的现实状况,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现实状况将不会是个案, 而会成为普遍现象, 所以也算是一种对未来社会普遍状况的“预示”。

(一) 发达传媒之下的交流障碍与孤独个体

在贾樟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化意象便是“传媒”。因为传媒的飞速发展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中, 人们由开始的“节奏不适”和“目不暇接”到“逐渐适应”, 再到“学会遗忘”, “学会孤独”。从《小山回家》到《山河故人》导演始终关注着“传媒”对人的影响———传媒越来越发达, 交流越来越方便, 但是交流障碍却越来越严重, 人们却越来越孤独。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无奈的孤独感比过去简单的情感缺失更严重, 越来越多的交流工具使得人们似乎放弃了“不必要”的面对面交流。换句话说, 如果过去的情感缺失是人们自身不主动面对面交流, 那么交流工具的便捷更加重了面对面交流的不必要性和多余感,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淡, 人们也都等待着对方的主动而越显孤独。

在研究传媒对人的影响方面, 贾导可谓电影里的预言家:“在飞速发展的传媒面前, 人们被各种各样的媒体包围进而瓦解, 这也许就是人变得越来越冷漠的原因。我们越来越缺乏自主的思考和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传达思想的方式已经被改变。”1

从《小山回家》开始, 导演就用不断切换的电视频道音响来挑战着观众的听觉、用随时分解的屏幕挑战观众的注意力, 从而让人们反思自己当下的交流生活。对于这种生活方式, 我们身在其中, 跟随与适应其变化的步伐是不知不觉和不知反思的, 而导演却用电影提醒了我们:要及时反思这种变化与影响。在他的其他电影中, 广播、电视、电影、call机、手机、Ipad等传媒工具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对于信息不发达的小城镇来说, 这些传媒工具所传达的信息, 他们是信的, 其接收也是不加选择的, 于是大家接收一样的新闻、听一样的流行歌、看一样的电影、用一样的社交工具。他们被这些传媒工具所包围, 沉醉其中, 模糊了现实与视听幻想的区别, 忽略了与周围人的交流,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人们变得越来越孤独和不愿意思考。在《天注定》里, 真实枪杀事件新闻里周克华的原型———杀人不眨眼且沉默寡言的“三儿”杀人抢钱之后乘车逃逸镜头与正在播放《放逐》里枪战镜头的移动电视机剪接在了一起;《三峡好人》里最终“火拼阵亡”的“小马哥”则是《英雄本色》里人物的翻版, 在对“小马哥”模仿者这一角色的可爱之处会心一笑之后, 不禁让人反思其悲剧行为与结局的原因。也许有时人们更愿意和电影电视交流, 宁愿沉醉于真真假假的影像世界里, 也不愿意和周围人交流, 宁愿变得与电影里的人变得冷酷也不愿意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道德。

而到了《山河故人》, 导演则直面传媒对人们交流能力的负面影响。“2025年”段落所展示的手机越来越高级, 可是人们连打个电话联系的勇气都没有、连面对面静心交流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精确的谷歌翻译始终没法将“张晋生”父子的常年矛盾、代沟问题解决, 靠的还是“米娅”这个活生生的人。

在电影里, 导演用讽刺与幽默的手法十分细致地展现了新媒体中“谷歌翻译”的无能:

“张到乐”给父亲发的信息是:

Just wanna tell you that I plan to quit college.

Don’t even know what I wanna do.

Maybe just live for the moment, simple as that.

I mean, nothing really interests me right now.

I could be doing anything.

翻译过来意思应该是:“我只想告诉你, 我打算离开大学。我甚至不知道我想做什么。也许只是暂时这样。我是说现在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吸引我, 做什么都一样, 都可以。”

而高科技的透明手机屏幕的大特写的细节镜头中显示谷歌翻译结果却是:

“我要向你告白, 我想退出大学。我进而了解自己不需求什么, 一段时间, 生活简单, 做什么都可胜任。取决于我的兴趣。”

懂英语语法和语义的人不难发现, 因为这种机械翻译忽略了英汉翻译之间技巧性问题和语句之间微妙的关系, 导致翻译的结果与“张到乐”短信的意思大相径庭, 甚至令人啼笑皆非。而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张到乐”对父亲提出的所谓的“I need to talk”的“talk”方式竟是“发短信—谷歌英译汉”, 而大特写的细节镜头展现父亲“张晋生”短信发送者都是与“银行”、“售枪”、“旅行”等有关的, 唯一一个“山西同乡会通知”体现了其作为一个异乡人的孤独, 而父子之间常年的交流障碍更凸显两人的孤独。

在夜深人静之时, 手机、pad游戏丰富多彩也没办法化解“沈涛”的孤独与忧伤。

“沈涛”母子的生活里随时都有Ipad的干扰———与Ipad里“继母”的对话时间挤占了生母与儿子的亲情互动, 而“到乐”对生母的陌生感更让其选择了与熟悉的“继母”的舒适交流。这种情况正如你我的生活里随时都有个叫“微信”的人。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

———你等下我先回个“微信”。

———好的。

———好了, 你刚刚说什么来着?

———额, 我也忘了。

———好吧, 那我们直接去吃饭吧。

就这样, 我们失去了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会太过感伤, 因为我们有了更多交流对象和交流方式的选择, 于是少了面对面交流的“不得不”的“必要性”。

于是, 对于“沈涛”的愤怒, 观众也是深有体会的了;在以各种眼花缭乱的传媒为伴的“张到乐”与父亲之间的交流障碍也是可以找到原因的了。而这也正体现贾导的忧虑:交流工具的发达并不代表人们之间的交流能力的增强, 往往是交流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而这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

(二) 全球文化融合下的价值观混乱和文化失落

自20世纪90年代起,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融入了世界发展大潮。一方面, 中国经济腾飞, 人人高唱GDP,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 文化生活多样性得到了发展;而另一方面, 在人人向“钱”看, 人人抛弃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苦乐主义”和“道义精神”而标榜西方的“快乐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同时, 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传统却被抛弃在了时代大潮后面, 被善于遗忘的中国人所遗忘。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未来可能性状况, 在西化的大潮中, 中国失去了她本来的面貌, 中国的“mountains”都跑向了世界各地, 在作为“遗忘主体”的“张到乐”身上, 我们看到了多种可能:忘记了自己的祖国, 忘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美德, 忘记了葬礼上要给逝去的祖宗磕头, 忘记了中国式传统的婚礼应该是什么样的, 忘记了过年是要吃饺子和团圆饭的, 忘记了中国话怎么说, 忘记了中国字怎么写, 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和姓, 换句话说就是忘本, 忘了老祖宗。

影片中“张到乐”忘记了自己的中文名和姓, 只记得他父亲当时为追求金钱而为他取的名字“Dollar (美元) ”, 也忘记了自己的生母, 那句玩世不恭的话“I have no mother”令人深思, 耐人寻味。也许当所有人都向往外国的月亮, 都“Go west (影片插曲) ”后, 中国就真的不存在了, 那时候的中国山河就真的破碎了, 影片片名意味深长, 至少代表导演想用影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表层所展现的“乡愁”和“怀旧”, 而更发人深省、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四、结语

自1995年《小山回家》起, 贾樟柯导演一直坚持其带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艺片创作, 并且在娱乐片大行其道的当下中国市场, 逐渐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2015年一部《山河故人》带来了2600万的票房, 是贾导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影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票房中绝大部分是贾樟柯导演的影迷支撑的, 而普通观众更愿意去看“爆米花电影”。但是从2006年的《三峡好人》300万元票房到今年的《山河故人》2600万元票房, 在票价差不多的情况下, 可以说9年观众增长9倍, 那么可以乐观地讲中国的文艺电影是有希望的, 电影类型的格局会有所改善, 至少电影院里并不全是“爆米花电影”。在贾导监制的短片《语路》中, 被采访者昆曲艺术家张军说:“很多唱昆曲的现在都转行去唱歌跳舞了, 但是我想, 唱歌跳舞的多我一个不多, 而唱昆曲的少我一个就真的少一个了。”这句话如果用在贾导身上可以这么说:拍商业片的多他一个不多, 但是拍具有人文情怀的艺术片少他一个可真就少了。中国现在正缺这种能够让观众反思的影片, 因为一个国家的国民不能缺少思考的能力。

国内文艺片的市场培育也需要时间, 毕竟中国人被压抑了这么多年, 刚脱掉“以苦为乐”的包袱, 刚刚学会了享受, 学会了快乐的能力, 学会了大胆表达对快乐的追求, 让大众勇敢面对生活、勇敢面对现实以及其中黑暗、残酷的东西也是需要时间的。或者说, 吃惯了“爆米花”, 懂得了养身之后, 也会想吃点清淡的、有营养的东西, 也会想品茶、品人生。正如刘恒在谈到鲁迅时说的“鲁迅文章里面无边的黑暗, 照亮了我们的黑暗。”所以艺术电影或者有艺术气息、人文情怀、社会反思的电影是十分重要的。而贾樟柯导演的前7部剧情片的坚持以及这次《山河故人》的成功, 或者说在中国市场方面比他之前的电影成功, 是一次极具意义的事情, 也是值得具有“文人思考”的人们所值得庆幸的。

摘要:贾樟柯在近20年期间其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着一以贯之的主题思想, 坚守着其“诚意导演”品格与“诚意作品”的品质。从《小山回家》到《山河故人》, 用影像描摹中国过去与当下的现实社会, 成就了一部部“贾氏”电影寓言, 展现中国人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情感迷失、道德缺失, 同时预示在“全球化”进程中未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解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价值观混乱以及文化失落。我们有必要将其电影作品加以梳理并揭示和重申其主题内涵, 以期给中国电影行业和中国观众一点启示。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主题,现实寓言,未来预言

参考文献

[1]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顾峥.贾樟柯的钥匙———评影片《山河故人》[J].艺术评论, 2015 (12) :62-66.

[3]万静.从《山河故人》看贾氏电影的探索与创新[J].戏剧之家, 2015 (22) :110-111.

[4]陈雨露.自觉的写实精神与高度风格化的艺术显现———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特质[J].电影文学, 2008 (11) :80-82.

预言未来作文 篇5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言未来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言未来作文1

时间飞速向前,我不曾想过我的将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直到读了《给未知年后的我的一封信》,我才猛然想起,未来属于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人拼搏后的结果,既然这样,何不提早规划未来呢?

永怀感恩的心

你是否还记得你童年的玩伴,他们也许离你远去,也许还在你身边;他们也许家财万贯,也许穷困潦倒;他们也许已远离人世,也许耗费生命,无所事事。这是文章中的一句话。人生的路并不是要一个人走,多一个人的陪伴就会多一份力量,多一点信念。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值得感谢,值得怀念的。他们也许是你身边的死对头,可你要知道,没有他们的存在,你有怎么会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怎么会因为不满足于现在而努力向前;你又怎么会磨练出不服输的心态。他们也许是你最好的朋友,可你要知道,没有他们的存在,你怎么会有敞开心扉的交谈;你怎么会在重伤之后很快好起来;你又怎么会在失败后重新充满动力。

所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所有身边的朋友,生活会多一份精彩,多一点乐趣,这或许正是作者想要说的。不要等失去后才悔恨。

永追儿时的梦

我虽然不知道你现在是干什么职业,无论富贵也好,贫穷也罢,都不要忘记你最初的`梦想,望你拿起手中的笔,完成儿时的梦想。这是令人感动的一句话。是啊,我们谁都无法预言未来。未来,对于我,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既有些期待,又有些莫名的恐惧的。我们谁都不会知道多年后会发生什么,但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有许多:寻找梦想,努力拼搏,永不言弃,永不言败!

我们所不能预言,无法控制的事有许多。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抓住现在,为所希望的结果而奋斗。

这便是我所感悟的,无论多年后结局怎样,我所希望的,就是我能够不为现在的行为而悔恨,回忆起来都是美美的,甜甜的,就够了。

预言未来作文2

你想知道你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吗?你想预计死对头什么时候倒霉吗?你想......哈哈哈,找我就对了!要知道,俺可是非常厉害的预——言——家哦!又是谁找我预言?

“七点七点!”哎呀,先不管哪个人了,我预言......我要迟到啦!!我以预言告知:50秒后,一辆31路车会出现在车站,10分钟即可到达学校。错过要等20分钟呢!嗖嗖嗖,啊,完了,51秒了,我真的要迟到了!唉。预言......什么?32分8秒后,素来严厉的吴老师要来监考!嘻嘻,没事,看我预言术!哈哈,答案全记住了,这次我的“100”绝对十拿十稳!哎呀?王康要作弊?哼,看我举报你!谁叫你总是有借不还。“轰隆隆......”哎呀不好!“尊敬的预言家,帮我预言一下考试内容吧!”“是呀,帮帮忙吧......”天哪,全班男生原来都来要答案了。车来了!太好了!我以上车为理由,匆匆上车“886”

呼呼,虽然迟到了,可幸亏老师还没来。看王康,那对贼眉鼠眼的小眼睛,一回望这,一会望那,准是在找合适的“抄题人选"。想抄我的答案?没门儿!我预言......啊哈,他一定失败!我清了清嗓子,对王康说:”让我预言一下你,哦,未来说,你若抄答案,必被发现;你若现在复习,分数不会低。”他一惊,慌忙拿出书本,狠狠地背书。也算是帮了他一会。

放学后,我泰然自若地捧着“油条加大饼”,回到家,打开电脑上“创网”。预言预言,哇,我的文章被评为精华了哎!再一看,果真如此。嗯,写文章,如果我写这个字,会评上精华,对,就写这个字;在写这个字,会更好哦......再去PK一下,预言,哎呀,对手很厉害呀,还是算了吧;哦?这个好像还行,预言,嘻嘻,原来是这样,他写这个不是很拿手,立马下战书!

呵呵呵,我是最厉害的预言家!对了,你想不想知道你的作文会不会出现在20xx年1月的杂志上?看我预言,哎呀,我的也有可能呀,一定要继续努力!

预言未来作文3

二一00年3月28日,好动脑筋的李明已经6岁了,马上就要到新世纪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今天,他决定先去新世纪小学看一看。

李明坐上他的飞行器出发了,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面自动升降的五星红旗。他让飞行器降落到学校的大门前,走进校门,他被眼前那美丽景色陶醉了。教学楼房造型奇特,屋顶是白的,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墙壁像调色板一样会变色,一会儿像翡翠一样碧绿,一会儿像蓝天一样蔚蓝。一棵棵长青树,环绕整个校园,几个自动护花机器人,在五颜六色的花台边护理花草??李明正欣赏着校园的美景,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他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张校

长。李明说明来意后,张校长热情接待了他,说:“走,我带你参观参观教学楼。”“好吧,我们走。”李明边说边和张校长一起来到教学楼前。李明问:“为什么屋顶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张校长说:“教室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做成的,墙上有许多极小的孔,它们有三个作用;一是通风换气,二是调节室内温度,使教室内冬暖夏凉,三是能把蚊蝇细菌有效杀死,使室内清洁卫生。李明透过透明的玻璃门,看见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有一只机器手,便问:“这些机器手是干什么的?”张校长说:“这些机器手是用来批改作业的,老师只用把作业放在机器手下面,机器手自动扫描判断对错后,批改好作业。”“呀!太棒了!”李明赞叹道。来到教室里,张校长指着五彩的墙壁告诉李明这些材料是比钢还硬的塑料,房子还可以折叠变形,拆建容易,还能根据天气和季节变换颜色。这黑板更加神奇,哪个同学不好好听课或考试作弊,黑板将自动显示这个同学的形象。接着,张校长又带李明参观了自动整理实验室、电视图书资料馆等等。

天色已晚,李明告别了校长,恋恋不舍地坐上飞行器,离开学校。他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钻研科学,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科技更加发达。

预言未来作文4

一天,我在路上捡了一颗彩色的奇怪豆子,回家后,我把它种到院子里,给它浇了水、施了肥之后我去写作业,写完后我一看?? 刚才的彩豆,不见了!我面前是一棵高大的树木,那树还在以极快的速度生长,一会儿,竟比我家楼还高!可树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哇!太不可思议了!又过了好长一会儿,已经高耸入云了!不一会儿,树又开了花,花又脱落了,啊!苹果、橘子、香蕉、蓝莓、山竹、草莓??又一会儿,这些水果变成了一间间屋子,飘着诱人的香气,路人都停下了脚步,吃惊地看着这棵树。这时,树说话了:“人类啊!我能成为你们的房子吗?”“太好了!太好了!”大家高兴地合不拢嘴。我马上叫上爸爸妈妈,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他们很开心,可搬家的时候??怎么搬啊?那么重!“让我来帮你们吧——”话音未落,一束光线插了进来,所有家具都被那束光线握了起来。“你住哪?”树问。“我要住蓝莓!”于是树把我的家具搬进了蓝莓,我也被带了进去。“哇!布置得太漂亮了!”“我住山竹。”姐姐喊。于是把她带进了山竹。“那我进芒果。”爸爸说。“我进??草莓吧!”妈妈说。这时,我们家房子之间通了几条路,以便照顾。来的路人也喊:“我住苹果!”“我住香蕉!”“我住橘子!”“我住??”我们在里面玩的好不快活,你去我那,我去你那??还没玩够呢,“轰隆隆隆——”“哎呀!”“怎么回事?”“树倒了——”??

GIF创新大会上的未来“预言” 篇6

英文全称为“Geek Park Innovation Festival”的2015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其缩写GIF刚好是风靡SNS社区的动态图片格式。1月,这张属于科技的GIF在北京798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烧脑之旅。

大佬和极客们带来的演讲,既包括眼下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也有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嗯,身在科技圈,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毕竟,科技的魅力在于带来希望,也与普通人息息相关。正如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所说的,伟大的技术之所以伟大,不是让机器更伟大,而是让每个平凡人更有创造力、生活更加美好。

关于现实与未来的结合,GIF创新大会也传递了不少信号。很多现在看来有些遥远和小众的技术,未来或许就会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究竟哪些行业是被看好的呢?

首先当然是人工智能。

比如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认为,随着AI技术发展,在未来5到10年,搜索引擎会发生变化——机器可以了解你想知道什么,并主动与你沟通。比如你正在走路,机器主动提示你,“嘿,你关心的血栓流到大脑的问题,又有了新研究,我可以帮你总结一下”。

今日头条张一鸣提出的观点是,机器学习将来在垂直领域会有更好的判断,比如导航、阅读、天气预报等,“机器不仅能够观察一个人的数据,还可以观察几千万、三亿用户的数据”。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是,机器不需要休息。

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在眼下已经有了很多有意思的应用,比如出门问问在Moto 360上的应用——举起手表发问“附近有哪些咖啡馆”“我要打车去国贸”,内置的相应程序就会启动,在表盘上显示咖啡馆,或者通过滴滴打车软件下订单。

听起来很复杂的脑生物学,也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迎来更多应用的可能。

Brain Intelligence创始人兼CEO唐瑞鸿介绍了她的脑神经科学研究——基于这项技术,她的公司现在已经可以为广告、电影、游戏等客户提供用户研究。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系统基于认知神经的变化,获取用户对于产品的情绪、关注点和兴奋度等信息。“一部好的电影会产生情绪旅程,会有跌宕起伏的变化”,她介绍,比如《泰囧》,这是一部喜剧,但用户在观看过程中,情绪变化是非常多样的。

另一项被普遍看好的技术大概就是3D打印了。

联想到最近现身苏州工业园的几栋3D打印别墅,还有3D打印的胎儿、吉他、气管、高跟鞋、汽车、相机、衣服,嗯,这项技术会成为GIF创新大会的热门词汇,就一点都不足为奇了。

“3D打印机会快速改变世界,到2020年它的精度会达到微米,帮我们打印各种各样的物体”,库兹韦尔在大会上预言,随着3D打印机和可降解技术的发展,未来科技完全可以进入到我们的身体之内。

在美国,普通人如今接触3D打印的机会已经非常多,比如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让孩子们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超市有打印设备,客人可以做出自己设计的灯罩、花盆等产品。它似乎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高大上的新技术。

嗯,不妨预测一下,这或许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而有趣。当3D打印机的操作变得像打字复印机一样简单,那么每个人都有变成艺术家的机会,设计尺寸最合适的家居、款式最独特的衣服,甚至当你的肺被雾霾熏坏的时候,也不用太着急,3D打印出一个新的就好了。

最后说说硬件,它的红火趋势已经席卷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大会现场,当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亮出盒子里的智能家居套装时,黑压压的人群马上开始躁动起来。凭借这套新硬件,林斌的这场演讲,也成为两天日程中现场反应最热烈的场次之一。

显而易见的是,有趣或实用的硬件在直接激发人们的兴奋点。智能硬件的风潮在中国还会继续好几年,大概也是业内共识了。

不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下市场其实也同样重要。搜狗CEO王小川分享了这样的观点:

“之前我们在内部听到一种声音,做硬件到京东上卖,但这是不够的,小米能够依靠线上做,首先因为它有了50万的MIUI种子用户,所以它做硬件。但如果咱们(搜狗)做硬件,发布新品的时候,如果用户之前没有用过听过你这个产品,甚至门类很新的时候,需要在线下能够看得清、摸得着。”

“有个数字可以公开一下,小米在它的体系内80%的硬件,也是在线下销售的,不是在线上。因此,线下重量级的做法,也是咱们之前光做互联网,做简单的服务模式里面所不具有的一个基因。这个事情是我们要去补的。”

的确,当智能硬件实体店像沙县小吃一样遍布全国,或者像灯泡这样的小物件一样摆在各个超市的货架上,智能硬件这把火,才算是真的化虚为实了。

上一篇:直销渠道下一篇:单元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