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务分析

2024-05-21

银行财务分析(精选12篇)

银行财务分析 篇1

摘要:本文利用杜邦分析法, 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例, 对各相关指标作层层分解, 综合评价两家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外经济发展因素及行业自身特点剖析其深层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权益净利率,成本控制,资产管理

工商银行于1984年1月1日作为一家国家专业银行而成立, 承担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商业银行职能, 2005年10月28日由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至2009年12月31日, 工商银行股票市值达到2 689.82亿美元, 居全球银行业之首, 被英国杂志《银行家》评为“全球最赚钱银行”。招商银行是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于1987年3月31日在深圳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设立的商业银行, 2002年4月在上交所挂牌, 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上市的公司。2009年8月, 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银行1 000强排名”, 招商银行居第87位。本文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进行绩效分析, 以发现这两家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为改善经营管理指明方向。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介绍

杜邦分析法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权益净利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 来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权益净利率主要分解为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三个部分。这三个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其中: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即:权益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用图表示如下:

二、利用杜邦分析法对工商银行及招商银行进行财务对比分析

通过对杜邦财务分析指标的横向纵向对比, 并对指标进行逐层分解展开, 可分析各财务指标的内在影响因素。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基本财务数据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1. 对权益净利率的分析。

权益净利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因此它所反映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财务决策和筹资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工商银行及招商银行的权益净利率在2006~2009年间总体上逐步上升, 工商银行从2006年的11.081 1%上升至2009年的20.670 7%, 招商银行从2006年的13.736 0%上升至2009年的28.842 4%, 但在2008年度达到四年间最高值38.549 1%之后下降至2009年的28.842 4%。从总体上看, 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 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也在此次危机中深受冲击, 而从分析的财务指标来看, 招商银行遭受影响较工商银行明显。具体如表2所示: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 招商银行权益净利率比工商银行权益净利率大, 而权益净利率的变动是资本结构 (权益乘数) 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 (资产净利率) 变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2006~2009年间, 招商银行权益乘数比工商银行权益乘数大, 表明招商银行负债率比工商银行负债率高, 承受的财务风险也较高, 其权益净利率四年间波动也较大。同时, 招商银行与工商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差不大, 这说明两家银行资产利用效果无较大差异。

2. 分解分析过程。

经过分解表明, 权益净利率的变动受资本结构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变动的影响。下面, 继续对资产净利率进行分解, 具体如表3所示。尽管两家银行的资产净利率相差不大, 但通过分解可以看出, 工商银行自2006年以来, 资产净利率基本呈逐步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净利率逐年上升;而招商银行资产净利率2009年比2008年有所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净利率下降。而招商银行总资产周转率较工商银行高, 但差别不大。

我们接着对主营业务净利率进行分解, 具体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 工商银行净利润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较招商银行大得多;工商银行2006~2009年主营业务净利率逐年上升, 主要是净利润逐年上升, 在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与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基础上, 净利润却仍有增加, 这说明工商银行成本费用控制较好;而招商银行2006~2009年主营业务净利率也呈上升趋势, 但2009年较2008年净利润及主营业务收入均有所下降。

金额单位:万元

三、结论

通过层层分解, 可以看出两家银行影响权益净利率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 (1) 权益乘数因素。招商银行权益净利率较工商银行权益净利率高, 主要原因在于权益乘数大, 即招商银行负债率比工商银行负债率高, 财务风险较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 招商银行由于承受较高财务风险, 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进而权益净利率波动较大。 (2) 主营业务净利率因素。工商银行在四年间主营业务净利率逐步稳定上升, 而招商银行在2009年出现下滑, 这说明工商银行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而保证了利润的稳定增长。 (3) 总资产周转率因素。两家银行总资产周转率相差不大, 说明资产管理与利用较好,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银行业由于资产管理严谨因而总体上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可见, 对于工商银行来讲, 需在进一步减少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同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这样可以使主营业务净利率进一步提高, 进而使资产净利率有更大的提高。而对于招商银行而言,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努力扩大业务收入, 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同时控制负债风险, 使利润水平趋于稳定, 从而增强抵抗风险能力, 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盈利。

参考文献

丁元森.财务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银行财务分析 篇2

201X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全年GDP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粮价高位平稳回落;投资增幅减缓,消费市场稳中趋活,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業利润、财政收入显著提高。然而,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仅是阶段性的,投资反弹压力依然较大,通货膨胀压力仍未根本缓解。

201X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3、9%。生产者价格(PPI)大大高于CPI,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4%,连续24个月攀升,10月份同比涨幅高达14、2%;进口价格指数攀升较快,第三季度达到15、5%,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央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方向,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和利息杠杆,抑制通货膨胀。总体上看,201X年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贷款适度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26万亿元,比201X年少增4824亿元,比多增4173亿元。基础货币余额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尽管央行还是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事实上货币政策已经趋紧。这对普遍存在“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的上市银行来说,构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截至201X年4月30日,五家上市银行都已公布了201X年报。根据五家上市银行的年报,五家上市银行总体来看,一方面业绩平稳增长,盈利结构有所优化;另一方面受经济金融运行形势的影响,不良贷款绝对额明显上升,资产结构优化调整任务依然艰巨。此外,201X年上市银行争相融资也成了资本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银行财务分析 篇3

关键词:技术效率;超效率DEA模型;村镇银行;产品与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4-0046-05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重点是如何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以促进它们的发展和扩大。村镇银行作为银行金融机构的试点机构,机制相对灵活,依托原有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各方面的优势,自2007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新的农村金融供给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效率的角度探索村镇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原因是,不同的制度安排,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创新思路和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商业银行的业绩和发展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由于银行和制造商不同,其主要功能是经营货币商品来引导社会资源配置,银行效率是银行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

由于村镇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担保和抵押方式创新不足,信贷成本较高,信贷审批流程繁琐,因而普遍研究认为其效率比一般商业银行要低。广东省首家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是目前全国资本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截止2012年底,小榄村镇银行的贷款总额就达到11.42亿元。小榄村镇银行在过去五年内增设了4个网点,未来2年内计划再增设5个网点。其经济效益和规模位于国内所有村镇银行的首位。本文通过对小榄村镇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或农信社)的比较,试图解答是否排在全国领先的村镇银行的效率依然相对比其他商业银行低,并对实证研究的结论给出解释,试图为其他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二、超效率DEA模型原理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的缩写),即数据包络分析法,作为一种线性规划技术,通过对多种投入和产出的明确考虑,使多个提供相似服务的企业之间的效率得以比较。这种分析方法将多个投入和产出转化为效率比的分子和分母,而不需要转换到相同的货币单位,避开计算每一个服务的标准成本。测量比较效率的DEA模型可以清楚地说明投入和产出的组合,比一套经营比率或利润指标更具有综合性。1978年,Charnes、Cooper和Rhoades提出了DEA最传统的模型——CCR模型(1)。这个模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以线性规划方法界定生产边界,然后测量每个样本,即DMU的相对效率。凡是落在生产边界上的投入产出的组合是最有效的,其效率值是1。没有落在生产边界上投入产出组合则效率相对较低,效率值结余0和1之间。

用DEA方法进行比较效率分析时,有可能出现多个研究样本同时有效即计算得出的效率值同时为1的情况,而CCR模型无法对同为1的DMU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于是Andersen和Perterson于1993年提出DEA的超效率(Super-Efficiency)评价模型,可以对这些有效单元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

(1)

传统的DEA模型在对样本效率进行评估时,样品中的决策单元包含在所有决策单元的集合内;相反,超效率模型将该决策单元排出在集合之外,使用其它决策单元投入与产出的线性组合代替。事实上,这个模型只是在对有效单元进行效率评价时,去掉了效率指标等于1的约束条件,此时会得到大于等于l的超效率值。这种方法解决了同为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比较分析问题,它对本身并非有效的决策单元无影响。

综上所述,DEA模型针对的是一种相对效率,用于比较各个DMU之间的技术效率。因此,本文通过超效率的DEA模型,研究小榄村镇银行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之间技术效率的对比,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基于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符合选择标准的25家中小商业银行或农信社中随机选择5家中小型商业银行或农信社与小榄村镇银行进行比较,它们分别是嘉兴市商业银行,大同市商业银行,萧山农村合作银行,东莞农商行,南海农村信用社,广州农商行。选择标准主要是:各个农信社和农商银行(特别是小榄周边地区)以及由政府发起并且成立不久的总资产在20亿以内的地方商业银行。理由是,农信社和农商银行的业务主要也是针对农民,与村镇银行有着相同的目标客户。同时,农信社和农商行成立时间较长,有充足的管理经验、成熟的制度和较为庞大的客户群体。小榄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当,这些地区的农信社和农商行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另外一方面,有政府发起的地方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和小榄村镇银行建立的背景类似,但它们与小榄村镇银行最大的不同是不需要向农民客户进行倾斜,主要的目标客户都是当地的民营企业和城镇居民,并且它们成立时间大多比小榄村镇银行早10年以内,因此可以作为一项纵向的比较。

(二) 投入产出变量的界定

1.投入指标:利息支出与非利息支出之和、资产总额

我国银行的利润一部分来自存贷利差,一部分来自中间业务和新兴业务,从银行支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和非利息支出,利息支出通常占银行经营成本的80%左右,非利息支出主要包括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手续费等,可以用来分析一定产出水平下银行成本的消耗程度(刘瑞波、张小霞,2012);而资产总额能更进一步的反应银行自身的资源情况。

nlc202309051223

2.产出指标:利润总额

将利润总额作为产出,能够体现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为商业银行的最终收益,包含了所有经营性收入,能够充分反映商业银行产出获利的综合能力。

(三)投入与产出导向模型的选择

效率水平是由决定生产过程投入产出关系的技术水平或技术状态决定的,按照分析角度的差异,DEA可以分为两类:一、投入导向模型,是指在产出固定的情况下,使投入最小化的线性规划问题;二、产出导向模型,是指在投入固定的情况下,使产出最大化的线性规划问题。本文研究从投入导向模型入手,研究包括小榄村镇银行在内的各个银行在既定产出下,现有投入水平在投入可行域中的最大压缩程度。

(四)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向银行样本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带入模型中,通过DEA Solver Pro 8.0的软件计算出各银行从2010年到2012年的技术效率。通过整理之后,得出各银行技术效率统计和排名以及各银行2010-2012技术效率图:

1.从总的趋势来看,小榄村镇银行的技术效率在震荡提升,处在最高的位置,其平均值为1.06,在7家商业银行中位置最高,而且3年平均效率要比第二的萧山农村合作银行高出接近10百分点。

2.从每一年来看,2010年小榄村镇银行的技术效率只位列第五,但是从2011年开始,小榄村镇银行的技术效率便上升到第一位,效率数值接近1.43。在2012年数值有所回落,但有可能是因为2012年其他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如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和东莞农商银行都超过了1,然而纵向比较依然是第一位。

3.总的来说,尽管大部分银行在三年内效率数值处于震荡状态,但各个银行每年的排名相对稳定(除了2010年的小榄),因此能有效反映出各个银行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图1 各银行2010-2012技术效率图

(五)对于实证分析结论的解释

从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小榄村镇银行规模比起其他银行来说规模要小,同时还要分担扶持农业,支持农村贷款的职责,但是并没有影响小榄村镇银行的经营技术效率。其原因还有很多方面的。

1.政府和当地的大力支持

小榄村镇银行从成立到运行都与小榄镇政府的推动是分不开的。虽然九江市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并为最大股东,持有25%的股权,但控制股权的还是小榄镇的镇属企业,这些企业背后所代表的是小榄镇镇政府。另一方面,在小榄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小榄镇当地媒体就对其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给小榄当地居民留下属于自己小榄镇的银行的这一印象。因此,小榄村镇银行被深深的打上了“小榄”的印记。同时,小榄是一个轻工业重镇,金融资源十分丰富,受到本土情结的影响,许多本土企业愿意在小榄村镇银行办理各种存贷款等业务,这也为小榄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小榄村镇银行的产品和制度创新

小榄村镇银行在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均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就产品创新而言,小榄村镇银行针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民开发了多种贷款品种,如“农家乐”“易得金”等;另一方面为了支持社区经济的发展,小榄村镇银行在涉及农业贷款和社区建设上给予全额保证和最优惠的利率价格。对于中小企业,还专门设立不同种类的授信品种如“存货抵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小榄村镇银行对农户担保制度方面的创新也表现出色,除了一般的多户联保和在经济联社存入保证金等手段外,小榄村镇银行还创造性的与社区联合,使农户可以通过社区将自身自留地的使用权进行抵押,这有效解决农民无物资抵押贷款的困境。

3.小榄村镇银行高效的审批程序。

小榄村镇银行自成立其就建立了有效的审批程序,具体来说一般调查和审查只需要3天就可以完成,而项目贷款的调查和审查也最多不超过1天。对于一般小型贷款,3天之内便可发放;假如数额相对较大,从审批到发放也在10天之内。这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降低了客户融资成本(王明明,2009)。

以上3个方面不仅使得小榄村镇银行可以有效解决农业贷款本身给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使得其与同业竞争中优势凸显,增强了其管理和创新方面的效率

四、总结和建议

银行的效率是基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衡量的综合效率,并不是简单的对比成本与收益,且这种投入和产出包括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部分,它不仅体现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也体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可见,如何提升银行的效率对于银行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榄村镇银行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其技术效率未必一定比一般商业银行要低。尽管村镇银行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在解决农业支持对效率的不利影响方面,小榄村镇银行的表现极为出色,这也可以给其他村镇银行带来借鉴的作用。因此,就提高村镇银行技术效率方面,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客户群体的角度看,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比较局限,主要是农户和当地中小企业,因此主要业务也是小额贷款。 村镇银行的贷款额度较低,而两万元以下的小额农户贷款,只需要根据借贷人的信用状况,而不需要实物作为抵押进行担保。同时,利率也可在国家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略作上浮,且一般比农村信用合作社要低。所以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大大受到了限制。因此,村镇银行需要大力创新产品,对尤其是对农户的担保制度进行革新,有效的降低农业贷款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贷款的效益,降低成本。

2.村镇银行由于建立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因此需要更多的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增加运营效率。尤其在审批方面节省时间和流程,加快贷款流程周期,逐步提高整个村镇银行的管理效率。

3.多方面开拓客户资源。尽管村镇银行的初衷是为了扶持农业,但是笔者认为,加大村镇银行对于民营企业客户的开发,能更有效的增强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由于大部分村镇银行都是与所属地区和政府息息相关,往往能获得民营企业的信赖。而增加村镇银行的客户源,提高经济效益,最终也会影响到农业贷款上,使得村镇银行有能力在农村贷款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最终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峻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

DEA分析[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刘瑞波,张小霞.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

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01).

[3]王明明.“错位”竞争显特色——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

发展纪实[J].中国金融家,2009(12).

[4]刘田田.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时代金融,

2012(23).

[5]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2010(07).

[6]庄新田,孙燕,李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银行业效率研

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03).

[7]李延春,杨海芬,赵邦宏.基于DEA方法的村镇银行效率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J].西南金融,2012(07).

(责任编辑:汤钦乐)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运作分析 篇4

1 内资银行的优势

一是内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 可以长期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二是群众信誉较高;三是资金实力雄厚, 抗风险能力强;四是内资银行已拥有极为发达的国内网络系统,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每家都有上万个分支机构, 异地通汇能力强, 如此庞大的银行网络渠道体系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根本无法比拟的;五是内资银行了解国内金融市场、熟悉客户, 具有在本土经营的丰富经验, 客户资源广泛;六是具有完善的业务体系, 清算系统完备。

2 内资银行的劣势

一是体制上的劣势。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面临着体制上的劣势, 外资银行是市场化运作, 业务操作几乎很少有来自非市场方面的强烈干扰, 完全以利润为其经营目标, 根本不承担任何政策性信贷业务, 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以及时限控制等方面都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或存在着阻力, 从而使其竞争能力大受影响。例如, 外资银行可以根据国际市场情况灵活地制定存贷款利率和各种手续费率, 报所在地人民银行备案即可;而内资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固定, 仅对贷款利率有有限的浮动权, 从而使内资银行在外汇存贷款的竞争上处于劣势;再比如外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盈利能力、还款能力等决定可否予以贷款;而内资银行必须要严格受制于该企业是否是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的行业。

二是经验和创新上的劣势。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面临着经验和创新上的劣势, 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大多为老牌跨国银行, 其丰富的经验优势体现在每一项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上, 而且不断调整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来保持这一优势, 同时外资银行还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保持其对市场的竞争力;而内资银行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是资金实力和赢利能力上的劣势。内资银行资金实力和赢利能力与外资银行特别与国际著名跨国银行相比都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整体上来看, 两者还不属于同一级别的竞1争对手。差距是一把双刃剑, 承认差距的同时就是民族银行业飞速发展的契机。因此2006年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将是内资银行迅速发展的时机。

四是国际业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内资银行中除中国银行等少数以外, 大多海外联行网点少, 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 环节多, 速度慢, 从而效率较低, 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客户的汇率风险。

五是社会负担沉重。内资银行肩负着众多社会功能, 职工的生老病死等等统统大包大揽。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 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每家约有员工20万人到60万人。尽管为国家减轻了就业压力, 但如此沉重的包袱,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支出巨大、效率低下。而外资银行几乎不承担任何社会负担, 这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望尘末及的。

六是在高风险中运行。内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风险运行之中。这是因为:一是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高于其全部贷款10%的不良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沉淀不仅造成银行赢利水平下降, 而且也使银行清尝力受到严重影响。二是银行自有资金率水平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且也大大削弱了其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

3 外资银行的优、劣势

外资银行比内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具体表现为: (1) 外资银行作业方法遵循的是国际惯例, 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预。我国商业银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无法摆脱政府指控干预。 (2) 外资银行规模庞大, 资金实力雄厚, 资产质量优良。仅花旗集团的资产就达7000亿美元以上, 相当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总和。又如美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良资产比率是0.67%, 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无论以哪个口径计算都在它的30倍以上, 大量不良资产已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和地位受到严重损伤。 (3) 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灵活, 富有生机, 比较适应市场经济日益灵活多变的现实。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体制不健全, 没有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符合市场需要的管理制度乃在形成与完善之中。 (4) 外资银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多年, 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 提供的金融服务花样多, 能较快地适应市场需要。 (5) 外资银行的软硬件设备优良, 产品的科技化程度高。 (6) 外资银行在不少领域享受超国民待遇。在上缴利税方面, 内资银行的总负担超过70%, 而外资银行的综合税率只有30%左右;在购置设备方面, 内资银行费用需从税后利润中支出且需上级部门审查批准, 而外资银行却很灵活;在业务范围, 外资银行可做外币投资业务。

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篇5

20**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全年GDP达到13.7 万亿元,增长9.5%。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粮价高位平稳回落;投资增幅减缓,消费市场稳中趋活,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業利润、财政收入显著提高。然而,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仅是阶段性的,投资反弹压力依然较大,通货膨胀压力仍未根本缓解。

20**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3.9%。生产者价格(PPI)大大高于 CPI,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4%,连续 24个月攀升,10月份同比涨幅高达14.2%;进口价格指数攀升较快,第三季度达到15.5%,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央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方向,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和利息杠杆,抑制通货膨胀。总体上看,20**年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贷款适度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6%。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26 万亿元,比 年少增 4824 亿元,比 年多增 4173 亿元。基础货币余额 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6%。尽管央行还是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事实上货币政策已经趋紧。这对普遍存在“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的上市银行来说,构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截至20**年4月30日,五家上市银行都已公布了20**年报。根据五家上市银行的年报,五家上市银行总体来看,一方面业绩平稳增长,盈利结构有所优化;另一方面受经济金融运行形势的影响,不良贷款绝对额明显上升,资产结构优化调整任务依然艰巨。此外,20**年上市银行争相融资也成了资本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资产规模扩张势头放缓 信贷结构优化任务依然艰巨

1、总资产扩张势头放缓

20**年五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共为2.01 万亿元,同比增长20.04%,增速高出全国银行业机构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随着资产规模基数的增大,上市银行维持资产规模高速增长变得愈加困难。此外,宏观调控力度加强,资本充足率逼近警戒线,以及国内外银行竞争的加剧,也限制了上市银行的高速扩张势头。近三年来,五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扩张势头呈下降趋势,20**年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基本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增速持平(20**年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22.2%)。其中,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资产规模增幅下降较为平缓,民生银行增幅下降最多,为23个百分点,深发展20**年增幅最小,仅为5.93%(见表1)。

2、贷款增速回落 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

20** 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8.9 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7 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上年末回落6.6个百分点。

20**年末,五家上市银行贷款余额1.28 万亿元,同比增长22.55%,与上年末同比增幅53.04%相比,增幅明显放缓。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560亿元,同比增长48.70%,较2099.29%的增长速度,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深发展的贷款余额出现了负增长,为-3.94%。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高速扩张,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高速增长的后遗症在宏观调控下已显现。20**年末,五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计437亿元,比上年增加70亿元,同比增长19.20%;各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都明显上升,其中,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上涨速度最快,达45.19%,净增11亿元;深发展的不良贷款净增额最大,达到30亿元。(见图1)

3、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上升

计提准备金比例直接影响银行的税后利润。贷款损失准备金中的专项准备金包括除正常类贷款以外,拨备给其他四类贷款的准备金,是衡量准备金计提标准是否符合谨慎性和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标准。

从专项准备金的计提标准来看,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计提准备金比例相对较高,这也证明了它们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体现出其谨慎的会计处理原则和相对稳健的经营方式。华夏银行和深发展也都严格按照银行业监管指引标准制定计提标准。

根据贷款违约概率,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账户弥补可能的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测量银行应对不良贷款和信用风险的能力。

比较分析五家上市银行20**年末与2003年末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我们发现,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明显提高,从2003年末的59.5%增长至20**年末的76.8%,增加了17.4个百分点。20**年末,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均超过100%,分别为117.1%、112.5%和101.4%;华夏银行和深发展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分别为61.5%和35.5%。

20**年,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均有提高,其中,浦发银行的增幅最大,增加19.9%;民生银行的减幅最大,减少了17.9%,但其覆盖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达到117.1%;深发展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为35.5%,较上年微降0.5%。

4、信贷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1)贷款行业投向集中度仍然较高 房地产贷款风险增大

国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与业绩成正比。这主要由于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行业投向集中,有利于发挥商业银行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培养长期的客户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贷款集中度较高意味着风险较为集中,系统性风险较大。此外,贷款行业投向也体现商业银行把握宏观经济波动及控制风险的能力。

20**年末,各上市银行的前六大行业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均超过75%,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其中,招商银行最为突出,达到87.38%。从各上市银行贷款投向来看,制造业(工业企业)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最高。20**年,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发展分别达到16.39%、30.25%、27.66%、26.02%和25.66%。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因,各上市银行都没有披露更具体的行业投向,特别是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贷款投向状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从20**年3月1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住房贷款优惠利率上调,标志着央行从供应调控转向需求调控。

截至20**年末,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总额合计为1262.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8%;个人贷款总额合计1763.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3.8%;两项贷款合计3026.1亿元,占20**年末贷款总额的23.6%;其中,浦发银行的两项贷款之和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最高,达到27.8%;招商银行最低,为19.4%。(见表4)

房贷利率上升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房按揭借款者还款负

担加重,违约风险增大,提前还款风险上升。招商银行的房地产建筑业贷款投放比例相对较小,只占到贷款总额的4.8%,远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9.8%。其余四家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放贷金额均超过各自贷款总额的10%,这一比例最高的是华夏银行,达到13.9%。五家上市银行中,浦发银行的个人贷款投放比重最高达到15.8%,华夏银行的个人贷款投放比最低为8.0%。其余三家上市银行个人贷款投放比均在11%至15%之间。根据国际经验,从住房抵押贷款开始发放到风险集中暴露的期限一般为8年左右,我国是从19开始大量发放住房信贷,在未来的几年内,个人贷款的风险可能会逐渐暴露。

(2)大部分上市银行贷款客户集中度下降

20**年末,除深发展和华夏银行以外,其余三家上市银行前十大客户集中度都下降了,其中,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为37.9%和26.58%,同比下降了10.36和10.11个百分点。这主要由于三家上市银行的贷款规模扩大,而各家银行前十大客户的贷款余额基本保持相对稳定。20**年,深发展的贷款客户集中度大幅上升,达到128.7%,主要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深发展的资本净额从2003年末的89元亿元下降到20**年末的33亿元。(见表5)

二、收益平稳增长 中间业务收入增长(1)势头迅猛

1、利润增幅扩大 存贷利差缩小

近年来,上市银行的利润保持了高速且较为平稳的增长。20**年,五家上市银行的利润总额合计为150亿元,同比增长42.12%,较2003年同比增长29.15%,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其中,深发展和民生银行增速最快,分别为66.92%和47.62%。

从利润来源分析,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都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20**年五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达356亿元,同比增长48.02%;中间业务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39.78%,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7.5%。可见,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还是净利息收入。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将会不断缩小(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中利率上浮的贷款所占比例是所有类型银行中最低的,其比例与贷款利率下浮的贷款所占比例接近。除深发展的存贷利差略有上升以外,其余四家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都不同程度地缩小,平均下降了25个基点。(见表6)

2、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20**年,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态势良好,除华夏银行以外,其余四家上市银行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同时,中间业务利润增长速度也较快,其中,民生银行增长速度最快,中间业务收入增幅为91.25%,中间业务利润增幅更是高达140.61%。但是,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然不高,即使是占比最高的招商银行也不足8%。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均在40%左右。

此外,我们注意到,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范围过于狭窄,品种较少、附加值较低。大多数的中间业务依赖于银行网点优势,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等,很少利用银行自身的信誉、信息、人才、风险管理能力等优势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服务。中间业务品种主要集中于代收代付、结售汇和结算等中间业务,而附加值较高的投资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等发展不足。

三、资本充足率逼近警戒线

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遇到资本金的约束,因为充足的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保证。20**年末,除招商银行外,其余各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逼近8%的警戒线,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仅为2.30%,远低于8%的警戒线。表7列出近年来五家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概况。关于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及各家上市银行未来三年所需融资额度,我们在20**年上市银行中报分析(3)中已做了详细阐述。虽然20**年各家上市银行的融资额度较大,但资本充足率还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采用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使资本充足率下降1到2个百分点;二是贷款规模增长较快,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资本金消耗较大。

国有银行员工离职分析 篇6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商行的崛起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国有银行员工的离职已经越来越引起了管理人员的关注。企业离职率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性竞争和企业创新;但银行业员工过于频繁的跳槽可能会带来招聘培训成本增加以外的关键技能、核心客户损失等商业风险。本文从工作态度的两个方面,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对国有银行员工的离职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银行;银行员工离职

一、现状描述

自中国的金融市场开始向外资开放以来,这一市场就面临着国际金融机构的强大竞争;而2005年末起国内近百家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改制后也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外资金融机构的强竞争力进入和城商行的新生崛起,使其对人才的需求量迅速扩大,优厚的收入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国内银行业的优秀人才。随着中国国有银行薪酬和福利的减少,使得国有银行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离职,路透社在今年4月26号还发表了题为“薪酬福利减少引发国有银行员工离职 投新兴金融机构”的文章,由此可见,国有银行员工离职已成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诚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持适度的离职率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使企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适当的竞争气氛。但是金融业员工,特别是银行业员工过于频繁的跳槽,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招聘、培训方面的成本;更有甚者,核心员工带着关键技能、核心客户和产品政策离职,更增大了商业风险和商业损失。因此,如何减少银行员工的离职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也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二、分析逻辑

员工离职是指员工和企业之间结束原有的雇佣关系,脱离原有公司的行为。员工离职在性质上可以分为员工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和集体性裁员。在各类型的离职中,对企业影响最大、最值得关注的即是员工的辞职。因为这关系到人才的流失和企业的损失。

由组织行为学可知,重要的态度是基本价值观、自我利益的反映,或是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己看中的个体或群体的认同,那些被个体认为很重要的态度,倾向于与行为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员工离职行为的产生大多是由离职倾向这种态度导致的。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认为,员工离职倾向的研究比员工离职实际行动的研究更具实际意义,在研究离职时也通常会通过离职倾向来进行。对于离职倾向的研究可从两个较为重要的工作态度因素入手: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是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的态度①。组织承诺则界定了员工对待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身份②。而上文中所提到的路透社的报道更是突出了薪酬这一原因引发银行员工离职。赵勇(2010)建立了基于结构化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模型③,透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诸维度的视角,详细分析和验证了各个满意度层面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各个工作满意度中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薪酬满意度的作用最大。薪酬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激励这一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因此对于银行员工离职的分析还要关注激励理论。

综上所述,对于银行员工离职的分析应从离职倾向入手,而对于离职倾向的研究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这两个因素测量,其中的深层理论则是激励理论。

三、原因分析

根据上文所提出的逻辑链条以及工作满意度包含的几个维度,银行员工离职可归结为以下原因:

第一,国有银行薪酬福利制度的激励作用不足。国有银行的薪酬福利制度在实践中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励体系,激励机制明显落后。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薪酬分配上仍然继续实行平均主义,各地方发放的各种津贴都要按照固定的标准来进行,忽视了员工的差异性,薪酬的设计标准不能反映员工的存在价值,员工的工资分配只能与银行间的工作效益挂钩,而与员工个人职责、业绩挂钩较少。二是薪酬与员工的工作年限挂钩,年轻员工的积极性容易收到挫伤,而薪酬按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水平不再变动时对老员工的激励作用也变得十分微弱了。本不足以起到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再加上薪酬福利降低的近况,成为了银行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第二,员工晋升通道缓慢,个人发展受阻。国有银行既有机关事业单位的性质又要按照企业运作模式,由于国有银行的多身份性质,导致其晋升机制要受多规则影响。其存在国有企业的普遍弊端,把国有银行纳入国家行政机关来处理,所有机构实行行政级别制度,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优秀的年轻员工得不到重用,而进入中层的管理人员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长路漫漫,因此国有银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健全不系统,也导致了员工的纷纷跳槽。

第三,银行业人员劳动力市场(新型金融机构市场)供少于求,人才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新型金融机构如外资银行和城商行等发展势头强劲,对人才需求量大,尤其是在国有银行工作过的人才。他们既经受过良好的培训又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客户信任度,还能够带给公司他们对于国有银行的思考和感悟,从中找出差异化竞争的市场。新型金融企业按照企业运作模式进行,薪酬福利更有吸引力,晋升通道更加顺畅,因此也不断得到银行各层级员工的青睐。

前两个原因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后一个原因则因为存在了其他选择而使员工的组织承诺变得更弱。因此我们需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这两个角度入手来测量员工的离职倾向。

四、结果分析

对于测量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本次测量的结果和降薪前的对银行员工进行工作满意度调研的结果对比;降薪程度不同的国有银行间、地区间进行结果对比;和外资银行或城商行员工的结果进行对比。由逻辑分析和严谨的推断以及科学的量化方法可以预期:若员工在回答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组织承诺量表的问题是得分偏低,则说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会因为薪酬制度的激励性不强、员工职业发展的晋升通道不畅和外部市场的供小于求等原因而降低,案例所选取的新闻报道可以从侧面证实这一结论。若得分相差不大,反思检验分析方案是否具有漏洞,若没有则说明国有银行员工与新型金融机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差异不大;这可能是对国有银行感到不满意的员工已经辞职了留下的都是满意的,也可能是员工并没有如实的反映自己的想法。

但本分析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如何设计量表修正结果、如何进行员工沟通以及对理论的理解还不够,对于主观因素的测量还需要改进。并且对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测量,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改进激励制度、晋升制度、提高工作态度降低离职意愿,因此后续的做法才更加重要。(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Stephen p. Robbins , Timothy A. Judge.组织行为学[M].14t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5.

[2]Stephen p. Robbins , Timothy A. Judge.组织行为学[M].14t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6.

[3]赵勇. 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4]卢嘉,时堪,杨继锋.工作满意度的评价结构和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15-17.

[5]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2(3):76-81.

注解:

①Stephen p. Robbins , Timothy A. Judge.组织行为学[M].14t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5.

②Stephen p. Robbins , Timothy A. Judge.组织行为学[M].14th.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6.

银行财务分析 篇7

杜邦系统作为资产收益率的核心, 让投资者了解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率受银行销售净利润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权益乘数表现了负债经营的操作能力, 公司的杠杆收益越多, 权益乘数就越大。

1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1.1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是综合水平最高的盈利能力指标, 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 是最具代表性的财务分析指标, 是杜邦系统的核心。公司财务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净资产收益率正是反映了股东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 反映了公司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效率。

1.2 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是反映银行商品经营能力最首要的指标, 是银行资产经营的结果, 是实现净资产最大化的保证。银行从事商品经营, 目的在于获利, 其途径有两个:一是扩大营业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销售净利率是银行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 用以衡量银行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

1.3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银行营运能力最首要的指标, 是银行资产经营的结果, 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的基础。银行总资产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组成, 流动资产反映了银行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 非流动资产则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经营规模和发展潜力。因此, 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营运效率的高低是银行资产经营的核心, 并最终影响到银行的经营业绩。总资产周转率越高, 说明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则银行盈利能力越强。

1.4 权益乘数分析

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净资产, 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实质上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率对它的影响。恰当的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的财务杠杆作用, 将给企业带来税收利益, 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针对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是汲取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 相对正常银行来讲, 权益乘数是很高的, 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的经营效率越好。

2 基于杜邦分析法对我国建设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五大商业银行之一, 建设银行触及的领域有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个人信贷业务等, 管理公民储蓄存款、信用卡业务、外汇业务、信贷资金业务和政策性房改金融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2011年~2013年主要财务数据见表1。

资料来源:国泰安建设银行2011年~2013年年度报告数据库

2.1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由图1可知净资产收益率由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组成, 这三个比率体现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 可以找出建设银行盈利能力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表2对建设银行2011~201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因素分析, 来进一步探索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业主权益乘数的变化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013年销售净利率的增加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23.58%-23.43%=0.15%

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的降低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21.76%-23.58%=-1.82%

2 01 3年权益乘数下降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21.14%-21.76%=-0.62%

三个因素的综合体现=0.15%-1.82%-0.62%=-2.29%

由此可知, 建设银行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2.29%, 主要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引起的, 总析产周转率下降了1.82%;但是销售净利率的上升对净资产收益率也有正面影响, 使其上升了0.15%, 权益乘数下降的幅度不是很大, 对净资产收益影响了0.62%。虽然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下, 但是建设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下降了2.29%。

对建设银行2011年~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因素分析后, 下面按照杜邦分析法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角度进行剖析, 剖析建设银行盈利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2.2 销售净利率分析

由分析可知建设银行2013年的销售净利率比2012年提高了0.27%, 使其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0.15%。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比率, 反映建设银行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差形成的利润, 其指标的提高表明建设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有所增长, 销售净利率的提高表明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由表3可知2011年~2013年销售净利率的有所上升主要是营业费用增加的幅度比营业收入的幅度大, 表明银行在增加营业收入时要控制营业费用的增加, 使其营业利润最大化。

2.3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由表4可知建设银行2013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比2012年下降了0.29%, 使其净资产收益率与2012年相比, 下降了1.82%。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反映银行资产创造销售收入的能力。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取决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 只有加快流动资产的周转, 将使总资产周转速度变快, 否则, 它会慢下来。所以, 建设银行要增加其资金的流通速度,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还要重视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使其总资产周转率上升, 盈利能力才能提高。

2.4 权益乘数分析

由表5可知, 建设银行2013年的权益乘数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42倍, 下降的幅度最大, 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62%。权益乘数=1/ (1-资产负债率) , 指标越大, 阐明银行债务管理得以充分利用, 财务风险也就越大。由表5可知, 总资产和股东权益有所上升, 但是净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 2013年比2012年降低了2%。银行的负债主要是由存款组成, 这部分负债占资金来源的80%。由于近年来股份制银行和外商银行在我国发展迅速, 其服务和金融产品不断改善,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存款流入到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中。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率, 使它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有效性, 不能为其带来盈利性。

3 提高我国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 建设银行的销售净利率上升的幅度不大, 这说明利润增加不大, 所以必须优化银行金融资产质量, 提高建设银行资产利用效率, 在此基础之上, 建行还要注意自己的业务收益率;建设银行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幅度最大, 所以建设银行应该要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控制好营业费用, 优化成本结构, 提高建行的营业利润;虽然建设银行的权益乘数下降不大, 但还是要提高建行财务杠杆比率, 就必须要扩大其负债规模, 并且要控制好负债过多带来的风险,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建行根据央行政策, 优化信贷结构, 增加中间业务种类, 提高总资产流动效率;建设银行要高度重视贷款质量, 防范贷款风险, 加快推进战略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尹高兰.杜邦分析法在建设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分析[J].金融经济, 2014 (02) .

[2]严朝辉.浅析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提升盈利能力[J].时代金融, 2010 (07) .

[3]朱月梅.杜邦分析法在中国建设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 2012 (12) .

银行股投资的财务分析 篇8

一、银行股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因突发事件应具备的变现或偿债能力, 以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两个方面来衡量。

1、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与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的比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人民币流动性比率不得低于25%, 外币不得低于60%。2005年-2007年人民币流动性比率:工行分别为48.9%、48.9%、26.8%, 建行分别为47.5%、39.05%、40.98%;外币流动性比率:工行分别为83.4%、84.8%、979%, 建行分别为144.18%、200.36%、10051%。随着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发行央票等措施的实施, 两大银行人民币的流动性比率会有所降低, 工行相对会有一定的流动性压力, 建行的风险相对较小。

2、资产的偿债性。

资产的偿债性是通过贷存比例来衡量。贷存比例是指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 贷存比例不得超过75%。2005年-2007年贷存比例:工行分别为51.2%、51.4%、56.3%;建行分别为61.37%、60.86%、61.27%。两大银行都低于监管标准的要求, 偿债能力较强, 并且工行比建行更有放贷的空间。

二、银行股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是指必须保证一定资产的安全储备, 以免发生挤兑, 从而避免经营风险。安全性的指标主要通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来衡量。

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 (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2005年-2007年资本充足率:工行分别为9.89%、14.05%、13.09%, 建行分别为13.59%、12.11%、12.58%;核心资本充足率:工行分别为8.11%、12.23%、10.99%, 建行分别为11.08%、9.92%、10.37%。两大银行都已达到上述的要求。

2、不良贷款率。

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的比率。根据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暂行) 》的规定, 拨备覆盖率最佳状态为100%。2005年-2007年不良贷款率:工行分别为4.69%、3.79%、2.74%, 建行分别为3.84%、3.29%、2.6%;拨备覆盖率:工行分别为54.2%、70.56%、103.5%, 建行分别为66.78%、82.24%、104.41%。两大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 而拨备覆盖率的提取越发充分。

三、银行股盈利性分析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首要目标, 也是扩大规模、业务创新的源泉, 更是其增强实力、巩固信用、提高竞争能力的基础。盈利性可从获利能力、控制成本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来分析。

(一) 获利能力

1、资产 (净资产) 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是衡量整体经营活动的综合绩效水平, 即动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股东投资的获利能力的指标。2005年-2007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 (%) :工行分别为0.66%、0.71%、1.01%, 建行分别为1.11%、0.92%、1.15%;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 :工行分别为14.56%、10.45%、15.08%, 建行分别为16.38%、14.03%、16.4%。资产 (净资产) 收益率都保持一个的良好态势, 并且建行的资产收益率已接近国际先进银行1.17%-1.2%的水平。

2、净利息收益率。

净利息收益率是指利息净收入与日均生息资产的比率。通过净利息收益率的指标可以衡量日均生息单位资产获取利息收入的能力。2005年-2007年两大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稳定提高:工行分别为2.55%、2.41%、2.8%;建行分别为2.78%、2.79%、3.18%。2007年工行同比增长16.18%, 幅度同比上升21.67%;建行同比增长13.98%, 幅度同比上升13.62%。建行单位资产获利能力相对较高, 但工行增长速度较快。

3、非利息收入占比。

非利息收入占比是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包括清算、结算、银行卡、信托、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 与营业收入的比率。非利息收入占比可以反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和获利的能力。2005年-2007年两大银行非利息占比显著的增长:工行分别为6.4 9%、9.04%、13.53%;建行分别为6.64%、9.03%、14.27%。主要是因为股市、基金业等金融市场的繁荣, 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加快。建行的优势相对较大, 但还是远远低于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

(二) 控制成本的能力

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另一个方面, 是一种风险抵补类指标 (银监会《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规定) , 按规定该项指标不应高于45%。两大银行在强化管理和控制成本方面效果显现, 2005年-2007年成本收入比呈下降态势:工行分别为37.75%、35.68%、34.48%;建行分别为39.29%、38%、35.92%, 工行的优势比较明显。

(三) 持续发展的能力

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反映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力, 也是评价未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具体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和税后利润的增长率以及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来反映。

1、营业收入和税后利润的增长率。

从营业收入增长趋势来看:2007年工行同比增长40.65% (06年为11.29%) , 幅度同比上升29.36%;建行同比增长46.10% (06年为18.03%) , 幅度同比上升28.07%。从税后利润增长趋势来看:工行同比增长65.85% (06年为30.54%) , 幅度同比上升35.31%;建行同比增长49.27% (06年为-1.65%) , 幅度同比上升50.92%。从发展趋势来看:工行更具有投资价值。

2、每股收益增长率。

每股收益增长率指标反映了普通股可以分得的利润的增长程度。2006年-2007年每股收益:工行分别为0.17元、0.24元, 建行分别为0.21元、0.3元;2007年每股收益增长率:工行为41.18%, 建行为42.86%。虽然工行税后利润增长率高于建行, 但每股收益增长率却比建行低1.68%。主要是工行的资产规模大, 工行与建行的股本比为1.4293:1 (3340.190亿股:2336.890亿股) 。

四、结语

综上分析:工行不仅具备成本收入比较低, 税后利润增长较快, 盈利能力较强的优势, 还具有营业网点覆盖面最广、客户群体庞大的特点, 有利于中间和零售业务发展;建行不仅具备净利息收益高, 净资产 (资产) 收益率较高, 盈利能力较强的优势, 还具有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 中间业务快速增长, 市场份额位于同业前列的特点, 有利于综合业务的发展。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随着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 出台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一系列的紧缩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这对商业银行有一定负面的影响。对此, 各大金融机构对今年的盈利预测都做了谨慎地分析, 认为今年平均净利润率的增长速度可达到30%, 预计工行与建行的200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38元。以2008年6月13日股价 (工行为5.08元, 建行为6.23元) 计算工行和建行的市盈率分别为15.88倍、16.39倍。在不考虑风险的前提下, 与一年期的定期银行存款本息比[1/ (4.14%*0.95) =25.43]比较, 工行和建行都具有投资价值。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居民的收入也显著增长。怎样选择银行股进行投资, 是本文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银行股,财务分析

参考文献

[1]工商银行2007年年度财务报告

[2]建设银行2007年年度财务报告

银行财务分析 篇9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迈出了中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第一步。随后银行卡在我国迅速发展,当今已成为银行业发展最快、普及面最广的业务。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银行卡平均年发卡量增长64%;交易量年增长76%;特约商户年增长51%;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邮政储汇局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都已开办了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品,带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运营机制的转变、促进了个人金融业的发展,也逐步改变着我国居民消费中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为推动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开始启动“金卡工程”,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境内各商业银行(含邮政储汇局、农村信用联社等)发行的具有人民币结算功能的银行卡,统一采用“银联”标识。联网通用、联合发展,这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业务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特点

我国银行卡在发展中经历了从准贷记卡,到借记卡,到贷记卡的过程。1996年以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金融系统对经营战略的调整,各银行把银行卡的发展同自身利益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了银行卡的创新和应用,各种彩照卡、转账卡、专用卡、国际卡、联名卡等产品相继推出,特别是储蓄卡的推出,成为银行业拓宽基本客户范围、迅速占领市场,并以此为介质向社会各行业广泛渗透的重要工具。现在我国己形成了以储蓄卡为基础,以信用卡为核心,借记卡、准贷记卡和贷记卡并行发展的银行服务体系,可为广大客户提供衣、食、住、行、玩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类金融服务,银行卡己成为人们的随身银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的银行业务能力、社会信用程度、居民认同水平。据了解,目前国有四大银行(工、农、中、建)卡发卡量已达4亿多张。

三、我国银行卡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特约商户数量少

特约商户是银行卡使用环境的关键环节,然而国内现阶段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发卡数量的追求上,忽略了对消费市场的培养,特约商户数量过少,致使用卡的第一个环节就不能畅通。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银行卡不是流转于商户和银行之间,而是作为储蓄工具流转于银行储蓄网点间。2002年末,我国特约商户的总数有400,671家,而同处于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银行卡发行量不足我国的一半,特约商户却与我国数量相当。中国信用卡数与特约商户的比例为58:1,和整个亚太地区35:1的比例有一定差距。除了特约商户数量较少外,特约商户的类型也比较有限,而且大多集中在大商场、大饭店(宾馆)、大酒楼等高级场所,与银行卡推广需要面对的大众消费场所有一定距离。由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相对我国的人口基数,我国持卡人的规模太小,使用频率不高,持卡交易也不活跃,银行卡市场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2. 收益水平低

银行卡收益的主要来源有利差、各种手续费、持卡人的透支利息、年费。目前,我国银行前三项的收益比例为70%、20%、10%,大部分来自利差,年费几乎不收,收入结构很不合理;而国外发卡机构的收入大小依次为透支利息、手续费收入、年费收入、利差收入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银行卡的收益水平低,赢利困难。2001年,全国银行卡卡均直接消费额不足400元人民币,而2001年法国和瑞典的卡均直接消费额均在3万元以上。2001年美国银行卡直接消费总额超过9000亿美元,为我国的数十倍,其卡均直接消费额和卡均收益额都是我国的几十倍。

3. 发行缺乏统一规划

(1)银行卡种类过杂,保管不便(2)贷记卡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国内银行已发行的银行卡大体包括借记卡(包括储蓄卡、转账卡、专用卡、储值卡等,分全国通用的和只能地方使用的)、贷记卡及国际卡几大类,且各行品牌繁多,每一种卡的品牌标识、外观设计、功能说明各不相同,使客户很难搞清,银行卡品牌的整体形象无法提升。且许多客户因使用需要而拥有各家银行不同的卡,使其感觉保管挺“烦”,密码挺“乱”,且容易造成资金风险。

各发卡行比较重视以存取款为主要功能的借记卡的发展,贷记卡的发展缓慢,贷记卡的发行量非常有限。与借记卡相比,贷记卡是业务流程最复杂、利用率最高、最具发展潜力的卡产品。我国的贷记卡业务刚刚起步,还缺乏成熟的发卡经验和专业人才。由于贷记卡业务的信用评估、账户设置、循环计息等方面操作较复杂,国内银行在短期内很难积聚很强的发卡实力。

4. 不良持卡人恶意透支的风险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可以透支的特点以套取或侵占发卡银行资金为目的,超出其偿还能力的用卡,并且经催讨后拒绝还款的行为。其常见的方式有:不良持卡人在规定的交易限额内多次取现和购物消费,造成大量透支的事实,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又不清偿;有些不良持卡人甚至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全国范围和极短的时间内,赶在发卡银行发现之前大量透支。对发卡银行来讲,恶意透支是一种常见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对发卡银行资金的安全危害极大。

四、必须改进银行卡的服务方式

银行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是银行电子货币的桥梁,其产品开发、业务发展,需要拥有较长期的稳定客户群体。这就要求银行卡的服务有别于传统的银行服务,要能给广大客户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客户忠诚、优化银行卡服务势在必行。

1. 树立全员服务意识

目前,不仅网点、授权、咨询、投诉、挂失等前台服务部门要转变观念,后台的会计部、市场部、商户管理部、ATM中心等职能部门也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团队精神和银行整体服务功能。要充分考虑到每项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各后台职能部门要在分工不同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共同搞好客户服务,从而争取新客户,挽留老客户,发展潜在客户。如持卡人在前台办理银行卡填表后,后台审查人、批准人、输机人、复核人、空白卡保管人、打卡人、打密码人、成品卡保管人等要协同努力,尽量方便客户在前台尽快领到卡,享受高效、优质的服务。

2. 建立差别化服务机制

银行卡客户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睡眠”客户。一般不进行任何交易,长期处于“睡眠”状态。第二类是“低价值”客户。平时只进行一些小额、传统的存取款等交易。第三类是“有价值”客户。这类客户一般都有较频繁的持卡消费或其他交易记录,现金流量较大。第四类是具有“高附加值”客户。这类客户对银行卡服务的参与度较深,对银行的服务会提出许多个性化的需求,有时这种需求甚至是很苛刻的,但一旦满足其需求,这些客户会给银行带来“超值”的业务回报。在细分客户结构的情况下,第三、第四类的客户可视为银行卡的优质客户。对这些客户在实行客户经理制的基础上,可采取一些特殊的服务措施,提供“绿色通道”,让他们享受到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优越的服务环境,较高的信用额度,一定的价格优惠等差别服务。

3. 改善用卡环境

银行卡业务在服务标准化、管理手段和技术网络等方面要完善服务体系,推行具有特色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网上服务的便利性、安全性、快捷性。对所有网点应从时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入手,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树立整体服务意识,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商户用卡环境是整个用卡环境的重要一环,做好对商户的管理工作,提高收银台POS普及率和银行卡网络运行系统的稳定性。

在国外,分散的消费者在申请到银行卡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他们无形中加入了银行为他们创建的“买方俱乐部”,通过集合起来的市场力量,取得更多的利益。持卡消费不仅可以获得优惠的价格,而且可以得到品质保证。国外发卡行更多的是作为持卡人利益的代理人,在持卡人与商户发生纠纷时,银行可参与纠纷的解决,以最大可能来保证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规模的扩大也可以弥补特约商户的损失,给商户带来更多收入,从而实现银行卡经营的“三赢”。这种做法值得国内银行借鉴。

4. 成立客户服务中心,整合处理客户服务

现在许多的银行卡咨询、投诉、查询、挂失、调账、紧急止付等业务分散在不同部门,持卡人在办理某项业务时往往需打多个电话。有的行节假日不能保证人工值班,而电话银行系统运行很不稳定,无法给持卡人的紧急困难以满意的处理,且容易造成资金风险。所以应尽快成立客户服务中心,整合处理客户服务,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效率,塑造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提高客户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建立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9-22.

[2]李若谷.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与我们的对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8-11.

[3]王爱俭,孟昊.“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90-93.

[4]周国元,刘晓耕.“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信用卡处”[J].中国信用卡,2001,(08).

银行财务分析 篇10

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之后, 2006年底我国率履行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鼓励外资银行在自主、自愿和商业原则的基础上, 逐步将其在中国境内的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到2007年底, 外资法人银行数目就超过了20家, 下设90余家分行。而截至到2009年底, 外资法人银行数目已经超过了30家, 根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在未来的两年, 外资银行设立的法人机构数目将有可能超过50家。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 鉴于中资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市场的广度宽度的充分覆盖, 以及中国大陆居民财富增长迅速并且高度集中的情况, 外资银行一直将放在对高端客户资源的争夺上, 而私人银行业务作为最高端的理财业务, 在西方国家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有成功的经验, 必将成为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2005年9月, 美国国际集团旗下的著名私人银行瑞士友邦银行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代表处, 成为首家获得私人银行拍照的外资银行, 随后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也先后进入中国私人银行市场。

二、在华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SWOT分析

1. 优势 (Strength)

在华外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主要优势来自于产品营销服务和人力资本的优势。一方面, 在产品营销上, 外资银行具备了整套的管理营销经验以及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 对私人银行产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建立在科学细分市场的基础上, 突出重点客户的个性化营销抢占市场资源, 注重产品的标准化和优质化, 能够在营销方面占据一定优势。另一方面, 在人才方面, 外资银行具有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可以借鉴在西方国家以及亚洲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注重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具有完整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2. 劣势 (Weakness)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最大劣势即是本土化的不足, 缺少稳定的客户群, 长期的合作信用关系以及网点分布的不足。一方面, 外资银行成熟的客户管理和营销体系需要和中国本土文化和消费模式相适应, 中外客户的理念的存在巨大差异, 另一方面, 外资银行的网点分布不足, 仅仅一线城市和少部分二线城市, 而中资银行相对而言优势明显, 如中国工商银行拥有约1亿个人客户和810万法人账户;遍布全国的2万多个营业网点和近39万名员工。

3. 机遇 (Opportunity)

当前外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遇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入WTO后政策的相对宽松, 仅仅在2002年到2006年内的过渡期内, 外资银行总资产增长了120.5%, 远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仅增长了47.8%, 而且, 国家也一直鼓励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 2007年, 苏格兰皇家银行与中国银行联手, 利用中国银行的现有的客户资源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另一方面,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些年个人财富的集中高速增长, 根据2009年的《胡润财富报告》显示, 中国超过一亿资产以上的富豪数已经超过了1亿, 千万以上的达到了82.5万, 为私人业务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 威胁 (Threaten)

外资银行当前在华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威胁,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了客户对外资银行的信任。《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 随着外资银行纷纷陷入危机, 有70%左右的私人银行高端客户对是否选择外资银行变得更加谨慎, 其中至少20%的客户在未来两年内不会考虑外资银行, 或正考虑从外资银行撤资而投奔中资银行。另一方面, 则是面临着中资银行的激烈竞争, 由于银行业产品本身同质性强, 易于被模仿, 再加上本土化的优势, 拥有中高端客户较多, 2007年上半年, 中国银行成为首家推出私人银行业务的中资银行。之后, 交行、招行、农行等也均陆续进军私人银行市场。

三、在华外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战略分析

1. 优势 (S) 和机遇 (O) 组合

这表明外资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把握外部机会。外资银行应充分发挥技术上的优势, 继续深化先进的营销理念, 培训优秀人才,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根据中国实际, 开发私人银行产品, 积极发展业务, 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 建立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2. 优势 (S) 和威胁 (T) 组合

这表明外资银行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以应付外界环境的威胁。外资银行应充分发挥其全球分支机构的作用,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 借助于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优势, 不断开发适应中国中高端客户群的理财产品, 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 赢得目标客户的支持。

3. 弱点 (W) 和机遇 (O)

这说明外资银行在面临环境给予的机遇的同时, 面临着自身的许多限制, 根据上述分析, 外资银行应加快进行本土化战略, 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消费习惯, 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 积极扩张营业网点, 加大宣传力度, 吸引本土优秀人才。也可以参股中资银行, 发挥二者的自身优势, 实现互利共赢。

4. 弱点 (W) 和威胁 (T)

这说明银行应该尽可能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减至最小, 根据上文分析, 外资银行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拓展新业务新市场, 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二是应该继续发挥技术优势, 建立技术壁垒, 申请金融产品专利, 以应对中资银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汪叔夜黄金老: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竞争战略分析汇[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2) , 42-49

银行财务分析 篇11

摘要:商业银行需要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与经营策略,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化优势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以及外资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疯狂的抢占金融市场的局面都需要商业银行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与经营策略,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化优势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影响不断扩大,投资银行业务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视,据统计,2014年截至7月末,全国社会融资总量10.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贷融资6.6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61.1%,债券及股票融资1.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15.5%。而回顾十年前,2004年截至7月末,全国社会融资总量1.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贷融资1.6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88.9%,而债券及股票融资仅不足700亿元,不足社会融资总规模的4.4%。

十年间以债券承销,IPO上市为代表以及并购业务、理财融资、资产证券化、理财顾问等一系列投资银行业务正在飞跃式发展,并且快速占领着传统业务的市场,下面本文将就投资银行业务的概念及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投资银行业务的概念

投资银行业务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是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业务、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涵盖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包括公司融资、并购、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等。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1.优质客户大量流失

外资银行同我国商业银行相比资本更加雄厚,经营能力以及理念更为先进,金融服务的种类和水平更高。相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外资银行拥有一套严格而有效的服务管理制度,使得外资银行能够给客户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从而使外资银行更容易吸引客户,并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而且外资银行往往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一些业务量大、对自己风险较小的优质客户身上。因此在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必将面临外资银行同自己争夺国内优质客户的局面。国内的优质客户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外资及合资企业、政府机构等,虽然外资企业客户目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依赖性还比较强,但在外资银行逐步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之后,外资企业等优质客户的流失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而这些客户也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这些优质客户流失向外资银行,将会极大的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同时,优质客户的流失还会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受损,影响其他客户对银行的印象,从而早成更多的客户流失。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优质客户流失的困境下很有可能为了保证盈利水平而放松对其他贷款客户的资格审查,从而增加了产生呆账坏账的可能性,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

2.高端业务被外资银行控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限制还没有完全解除,我国金融业还实行分业经营的制度,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品种相对于外资银行过于单一,中间业务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相反,外资银行尤其重视中间业务给自己带来的高收益和高增值,所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国内的中间业务等高收益业务正在逐渐被外资银行所控制。外资银行已经在大力开拓投资管理、证券交易等优势业务,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行动仍然相对缓慢,如果外资银行能够开发出适应中国市场的金融产品,那对外资银行节省成本以及扩大规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地位必将受到更激烈的挑战。

三、投行业务发展的背景

1.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目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资金价格竞争的加剧必然会缩小银行利差收入,未来以存贷差作为收入的日子将越来越难,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加快投行业务的发展增加利润点。

2.金融脱媒加剧。《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定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近年来,由于直接融资市场比信贷价格成本低,且产品创新步伐快,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促使更多企业转向直接融资,我国企业整体融资格局发生较大变化,银行融资主导作用下降,资金的供给方绕开商业银行媒介体系,直接将资金输送到资金需求方,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提高投行业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3.理财服务需求旺盛。在强劲的经济带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形势下,未来中国财富市场会保持持续增长,为客户管理资产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未来财富管理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靠信贷增长和利息收入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可加快银行经营转型。与日益增长的个人理财需求相比,企业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对于暂时闲置的资金,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能满足存入银行,而是希望通过购买理财产品获取比同期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这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连续攀升的CPI大大削弱了货币的购买力,造成财富缩水。在实际负利率和高通胀预期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寻找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旺盛的理财需求推动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基金、黄金、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将呈现蓬勃增长的势头。

四、投行业务发展的意义

1.促进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

投行业务可以在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发展中取得“协同效应”,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代表的高附加值新兴业务,通过先发战略确定市场地位后形成商业银行在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创造直接效益的同时也将大大促进传统业务的发展。投资银行業务可以优化收入结构,降低经济资本占有,扩大收入来源。通过对企业提供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使商业银行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行业行为,有助于商业银行有针对性的制定贷款进入和退出策略,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2.引领全行主动使用优质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随着优质客户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对银行金融服务的要求也快速发生着变化,贷款业务向投行业务转变;存款业务向理财业务转变;高端客户业务向私人银行业务转变。金融脱媒的不断加深使单一贷款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客户需要银行帮助解决融资渠道、现金管理、发债担保、银团贷款、兼并重组、利率与汇率掉期规避风险、财务顾问等综合服务。在融资渠道上,客户还要求银行通过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股权投资等成本更低的方式解决流动资金问题,所有的需求需要银行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方案。

3.适应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存贷款、账户结算等传统业务,而外资银行则能够通过其混业经营的母公司,获得综合化的业务支持,客户资源和信息共享,在为高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竞争中形成明显优势。为了更好的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加大市场综合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

五、总结

投资银行业务的崛起标志着商业银行已经重新调整经营策略和战略布局,依托原本庞大的客户基础、经营网络和资金实力,结合最贴近资本市场的前沿产品,改善以往与同业业务同质化严重的经营模式,形成商业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投资银行业务对各大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以市场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银行及各家金融机构之间优胜略汰的竞争模式将更加明显。总而言之,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会实现传统银行业务与新兴业务的相互扶持和协调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金融服务,也必将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掀开崭新的一页,因此我国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促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北方经贸

[2]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银行财务分析 篇12

“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是学分累积, 它是在传统学分制的基础上模拟或借鉴银行功能的特点, 并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专业和学习时段限制, 将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与“学分银行”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学分银行”制度将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从固定学习制调整为弹性学习制, 学生每修完一门课程就计入相应的学分, 或者参加某项技能培训、通过职业证书考核等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折合成一定的学分, 将学生已经修完的学分“寄存”在教务管理“银行”系统的个人档案中, 当累积的学分达到规定的标准后, 学生就可以申请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学分银行”制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开放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走向市场, 又有利于各类教育的沟通与衔接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1“学分银行”制度在现代化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为适应现代化高职教育对获取各类知识的直接性和快捷性, “学分银行”制度建立了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 它根据学生和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来促进教育机构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学分银行”制度不仅是应对大众化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也能满足高职教育多样化特点的客观要求, 是推进高职教育管理改革和加快建立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趋势。

对于个体学习者来说, “学分银行”制度尊重高职教育的个性化,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取消了传统的行政班级概念, 学习者可以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课程, 并通过教育机构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计划和课程类别, 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方案。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 学习者完全是学习的主人,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还可以使学习者在开放、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 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社会教育来说,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管理模式, 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 这无疑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教师自觉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还可以跨校选课, 这将在高职院校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 促使高职院校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使其保持良性发展。

2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困难

“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已有一些试点单位, 为了使“学分银行”制度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有必要对“学分银行”制度在我国实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我国的高职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中, 其发展状况也并不乐观, 很多高职院校推行的“学分银行”制度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的学年制, 或者仍然停留在一些诸如学分如何核算、开设课程如何选择等初始问题阶段, 或者处于坐观其发展的观望阶段, 没有从教学理念、体系上进行深度的革新, 没能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以使其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很多更加深入的环节中还需要进行大胆的实践。

显然, 高职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步伐的缓慢与滞后是受到诸多困难的影响与制约。

首先, “学分银行”制度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积累下形成的教育智慧结晶, 无论教育体制发展变化多么迅速, 都不可能与历史完全断裂, 它将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而且还将制约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因此, 新的教育制度的推行势必要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 “学分银行”制度也会受到传统观念、思维模式、教育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次, “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行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资源、学习空间的同时也给广大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提供学生所需的课程、授课时间、授课方式等学习资源, 而学生自由选课的权利又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这既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动力, 也是部分教师对这项制度具有抵触情绪的原因, 从而阻碍了新的教学制度的推广。

第三, “学分银行”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学分银行”制度的核心是学分累积和学分通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选修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统一的学分计量方式, 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是构建“学分银行”的基本问题。学分互认和学分通兑需要整个教育体系的合作与支持, 并且需要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 在短期内制定一种被普遍公认的学分通兑和折算方法是很难做到的。

3 结束语

“学分银行”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主要原因是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特征。“学分银行”管理模式在教育理念层面上具有“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认定功能,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反映了教育的民主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具有激励学生、指导工作、弘扬民主和调整关系的作用;在教学实践层面上, “学分银行”管理模式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功能;在教学保障层面上, 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在推动社会发展层面上, 有利于高职教育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陈娟.欧洲学分转化与累积制度及其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07 (7) .

[2]覃兵, 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12) .

[3]丁鹏.学分银行: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

[4]姚德明, 衡播.基于知识共享的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 2011 (3) .

[5]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3-14) .

上一篇:3D游戏下一篇:屏蔽布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