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

2024-09-10

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共12篇)

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 篇1

中国银行业信用卡贷款坏账增幅很高, 累积了大量风险, 2009年几乎已成为中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暴露之年。尽管坏账率约3%的水平仍处于可控范围 (在美国这一比例为20%-30%) , 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有限, 但绝对数额的快速增长使得我们必须正视信用卡坏账的形成。研究它的系统风险, 识别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实行损失控制和风险补偿, 才能在总体上使目前信用卡坏账风险得到控制。

一、信用卡坏账问题的突出与系统风险的生成

初期信用卡市场疯狂扩张导致风险堆积。无序的信用卡发卡在开发市场初期, 用以资金换市场的销售策略, 不仅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还直接引发坏账生成和蔓延。接着是信用卡发卡量的“大爆炸”, 在2005到2008年前后掀动了信用卡业发展的高潮, 信用卡发卡得到空前的普及, 而信用卡风险控制体系尚未完善, 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债 (即欠款) 和信用卡坏账同步高速增长, 信用卡坏账形成的系统风险渐成痼疾。

信用卡的经营者构建基础时制度及执行缺位。银行信用卡部的职能最初建立在正常经营、持续扩大规模上, 而风险控制一般是建立内部核查来防控操作。至于客户的信用风险, 以至其他经营风险, 如果设立在第一道防线, 倍加关注, 则与发卡行当时的核心理念———抢占市场———不对称, 根本无法显现短期业绩, 所以基本不去强调。加上盲目抢占市场过程中来不及细分客户群和针对性管理, 几年后信用卡账款的归还出现高违约率, 银行的信用卡坏账风险短期内加速累积, 基础制度不足和执行不力统统暴露出来。信用卡坏账集中在银行系统单个子市场, 在一段时间发展过快、过猛而导致暴涨暴跌现象, 信用卡坏账风险的表象清晰可辨, 但究竟哪些构成系统风险却由其内在性质决定。

二、因素互动在系统风险中的作用

广义的信用卡风险是指信用卡业的直接参与者、间接参与者乃至一国的金融体系, 因各种不利因素而遭受损失、受到冲击或被迫承担不利后果的不确定性。狭义上, 信用卡风险是指因信用卡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实际发生导致发卡机构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依通行标准, 持卡人超过半年未归还的信用融资数额列入信用卡坏账, 一般不包含手续费、滞纳金, 利息和罚息等。信用卡坏账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由主体的特殊因素引起的, 是发生于个别主体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可以通过改善这些特殊因素彻底解决。而系统风险则是共生的, 在一定时间里呈定势发挥作用。系统风险是整个市场所有的风险, 是不可分散风险。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 导致市场上所有商品或服务、业务价格的下跌、品质下降、风险激增, 最后导致恶化以至损失状态的形成。系统风险的基因在内部, 诱因则发生在企业外部, 市场主体本身无法扭转它, 一当形成, 立即显示出它对产业整体的制约性。

系统风险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宏观方面如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循环、法制健全与否等;微观方面如行业自身的特点、属性。它无差别地对所有的同类行业主体都有影响, 主体只是基于自身的调控能力, 影响程度有差异而已。同类行业主体只能对它改善, 而不能彻底消除。由于系统风险是个别企业或行业所不能控制的, 是社会、经济政治大系统内因素所造成的, 它影响着企业的运营, 是行业主体规避不了的。对于一个行业来说, 系统风险时刻伴随。信用卡业在国内还属新兴产业, 由需存入一定量备用金的准贷记卡到完全授信实现支付结算和信用融资功能的贷记卡, 经过了几年的过程, 现在大部分信用卡贷款已经是一种典型的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 信用融资的总量和范围空前扩大, 从2005年到2008年信用卡规模快速扩张, 再到2009年国家统计的信用卡坏账比重数字一再突破, 表明信用卡坏账风险放大, 系统风险全面显现。

但是, 系统风险的另一面作用却是“高风险高收益”。市场给予高的系统风险以高收益的回报, 而对非系统风险损失, 主体只能依赖自力弥补。在信用卡业初现市场机会时, 准入程度高, 有大片未开拓区域。介入主体发卡行不吝于冒各种风险抢占先机的策略, 就是依赖于系统的高风险给予的高回报预期。

系统风险与信用卡在金融货币领域的功能层次直接相关。信用卡基本功能是替代现金流通, 作为支付手段刺激消费。再一层次, 为满足和扩大这一需求, 银行加诸自己的信用, 同时又需要持卡人的个人信用, 共同构建和保障信用基础, 演化为融资信贷的工具, 使信用卡具备了创造信用的功能。最后, 信用创造功能影响到全社会货币投放量, 与其他方式如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一起构成总量巨大的个人信贷, 与一国国民利益直接相关, 在贷款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比重, 因而信用卡坏账规模、所占比例、增加值必须满足货币政策、信贷规模的需要。

三、系统风险因素控制在坏账生成中的地位

在风险控制中, 系统风险主要是应当控制的因素。其中, 信用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创造信用功能风险的爆发会使银行资产恶化, 信用链不畅, 最后减损社会财富。信用卡也是规模经济产物, 规模效益风险始终相伴而生。加之信用卡业务的收入结构并未能从根本上改观, 各项收益及盈利依旧维持旧有格局, 持续盈利能力一直存在较大风险。在经济低迷时期信用卡与其他短期消费信贷一起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中占突出的位置, 发达国家如此, 中国由于地域不均衡, 受金融危机重挫的地区也是如此。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回暖, 收入水平和就业形势尚不乐观, 与经济周期性相关风险形成重要的系统风险。此外, 在银行的信用卡坏账形成和处置中都显示出信用卡的政策、立法、监管方的调控立场, 处处有监管和制度制约, 使得信用卡的政策、立法、监管的系统风险急剧增长。

与此同时, 在我国信用卡业经历六到七年的市场扩张、粗放经营期, 有许多本来是发卡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 却扩展为全行业共有的问题, 与宏观因素一同在较长时间里持续成为不可分散的风险因素, 如安全风险、信用融资管理风险、授信基础缺失风险、创新风险、对外产业协作风险、契约风险、坏账处置风险, 它们同样具有系统风险的特征。信用卡在金融领域功能具有多层次性, 它的实际操作又散发到其他行业部门, 商业信用影响金融信用, 融入更多的不确定性。社会信用体系难以适应和支撑市场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尤其是授信基础缺失, 更使信用卡集中了信用体系风险,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进行风险放大并相互作用, 这一切, 集中体现为自内生而外源的信用卡坏账的形成。

四、系统风险的量化与监控

对系统风险的定性描述, 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 更为迫切的是实践中量化系统风险, 也就是国外大银行日常采用的风险管理报告VAR———对一定时间内潜在风险最大损失的容忍度。VAR不仅仅是对所有风险头寸的综合管理, 也适用对信用卡坏账风险的区别管理。实行常规风险监控, 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应用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 使信用卡风险监控报告成为银行的重要制度;而不是止于理论探讨的风险量化。信用卡坏账风险集中在高坏账损失率上, 只有定量化、定期对它分析才能分清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在其中的估值、权重, 事前进行总量控制和比重调节。当然部分银行已开始采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对信用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价。

量化系统风险常规制, 才是信用卡行业风险控制选择形式, 通过识别、目标管理和绩效测量使发卡行在合作、分散、替代、保险、对抵协议的某一种方式中考察经济合理性, 最优化决策, 进行风险规避和补偿。银行在实施风险控制时最终为了确保信用卡代表的资产价值不低于某个数额, 虽然发卡行暂时无法应用前沿理论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定价, 但使得以量化系统风险为特征的系统风险评估将成为发卡行最频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一个新的现象是, 量化系统风险的实践需要超越了管理学范畴,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 这从其他行业可以看出端倪。在证券业中, 在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损害赔偿案件时, 司法部门把造成损失的宏观风险界定为证券市场系统风险, 用指数及其跌幅来认定和量化系统风险, 这是系统风险在司法审判作为审判依据的适用。它提示我们, 量化系统风险已被视为可靠的计量手段, 作为衡量标准, 它起到解决纠纷的作用。

由信用卡业带动推而广之整个零售银行业务兴起, 将零售银行业务提高到合理的比例是商业银行战略选择。信用卡业务自身必须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对客户的信用管理精准度高, 以合理性与平衡性协调风险回报, 风险控制适当, 盈利性良好, 才能承担起这领军重任。而分析信用卡坏账系统风险的主题, 无论对产业的宏观决策, 还是银行的微观运营, 将超过融资管理本身的意义, 值得更多探讨。

摘要:我国银行卡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 信用卡额度膨胀与信用卡坏账的高速增长带来对信用卡危机的普遍忧虑, 研究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的生成, 量化系统风险, 以便实行损失控制和风险补偿, 对在总体上使目前信用卡坏账风险得到控制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用卡坏账,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因素,风险量化

参考文献

[1]曹其祥.信用卡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2 (10) .

[2]陈建.现代信用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 (美) 戴维.H.布泽尔.银行信用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4] (美) 亨利.范.格罗 (HennieVanGreuning) , (美) 索尼亚.布雷约维克.布拉塔诺维克 (SonjaBrajovicBratanovic) .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评估公司治理和金融风险的框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卫东.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6]侯放.信用卡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7]虞月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8]邹浩.美国消费信用体系初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 篇2

随着银行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在业务领域和客户结构都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基层行防控案件和预防腐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主动预防和化解廉政风险,成为提升银行内控管理水平和保证业务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把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以排查防控廉政风险为核心内容,针对可能诱发腐败的各类风险,对廉政风险的各种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及时预测廉政风险的变化趋势并发出先兆预警,紧紧抓住“查找、防控、督查、评估”等关键环节,对在业务经营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廉政风险苗头进行预先防范、警示以及采取应急措施,有效防止和及时处理岗位廉政风险。其目的在于提前预防和提前化解权力运行中的各类廉政风险,做到惩治于已然,防之于未然,促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从政行为更加廉洁,使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等腐败行为少发生或不发生。

通过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增强反腐败工作预见性,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廉政建设战略,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惩防体系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基础支持;可以预测在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可能会发生的倾向问题并加以防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可以及早发现在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督促整改,防微杜渐,切实防止职务犯罪以及其他腐败现象。

二、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措施

针对当前基层行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通过探索建立与廉政风险防范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和反馈制度,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和分析评估,加强对典型案件的深入剖析,实现分析、评估、预警和预防一体化,提高案件预防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减少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可以探索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基层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一)加强廉政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高度重视从信访反映、案件查处、审计稽核、巡视巡查、干部考核和专项检查中获取的廉政风险信息,形成以案件风险排查和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多渠道信息收集机制。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加强案件信息的收集工作,注意收集在党内监督、廉政监察和内外部审计检查中反映的党风廉政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特别要重视加强对信访举报问题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剖析案件,全面了解掌握廉政风险信息,建立台帐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分类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系统内的廉政风险信息系统。加强对信息的动态监控和分析研判,全面查找风险点,通过揭示高风险的领域、岗位和环节,进一步明确风险防控重点。

(二)突出重点加强风险预警防控。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突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风险深度排查,开展廉政风险评估

工作。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探索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风险评估工作,可针对重要部门、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特点,根据部门和岗位的职能特点,以及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违纪问题发生的几率等,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借鉴现代风险管理的方法,认真细化和分析各类风险点的表现形式,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制度和措施。

(三)强化对权力使用的监督制约。加强权力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借助行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提高权力使用的透明度;通过行风监督员、意见箱、举报电话、银企廉政共建等各种形式,畅通来自银行内部、企业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渠道,形成多方面、立体式的监督体系,有效防止和杜绝权力腐败,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风险,有力促进银行业务经营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发挥警示教育重要作用。充分运用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等方法,通过加强对已经查办的典型案件的剖析,深入查找案件发生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预防的对策措施;通过编发案件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利用典型案例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组织系统党员干部旁听金融案件庭审,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督促引导系统党员干部警钟长鸣、依法合规从业。

(五)齐抓共管预警防控工作。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

1.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 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2.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2.1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 Monitor 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 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2.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钟俊,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

[3]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探究 篇4

一、GD银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资产质量方面

(1)信贷管理有效性不足。首先,未建立科学、全面的贷款企业资信评级机制,也未能科学分析和预测企业的运营前景,导致信贷审批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即使进行了分析也基本上都是定性分析,几乎不会采用定量分析;其次,贷款档案不成体系,无法实现对贷款企业各项运营数据的有效监督;再次,贷款批出去后,很少进行跟踪管理与评价;第四,没有完善的约束机制;第五,管理模式落后,基本上所做的管理都是对文件与档案的审核与研究,根本没有实地调研企业的情况或者分析企业的运营;最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却只是作为摆设。

(2)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不少银行的信贷员都没有专业的信贷管理知识背景,有些甚至连岗前培训都未参加就上岗了,这种人员的综合素质自然不会太高,在信贷业务操作时,会忽略很多细节,导致银行可能面对很高的信贷风险。

(3)贷款抵押形同虚设。企业有时为了能够顺利拿到贷款,就会找一些其实并不合资格的抵押物或者贷款担保人。银行对这些抵押或者担保的评估有时很粗糙,这就必然导致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无法偿还贷款的时候,抵押或者担保也起不到任何安全网的作用,令商业银行要面对很高的贷款风险。

(二)流动性方面

当前,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无效或者低效资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过去长期的行政式管理使得商业银行进行了一些低效投资,而这些投资当前就转化成了相应的资产。换句话说,贷款企业因为无力偿还贷款,所以就用自己的资产抵债,可能是固定资产也可能是流动资产,而这些资产只有在企业中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资产。

(三)资本损失方面

商业银行总行每年都会向各下级银行下达利润任务,为了实现这些任务各下级银行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就拿2014年来说,GD银行总行对12725万元呆账进行了核销,不过,因为还是要完成固定的利润目标,所以,下级银行在抵减掉这些坏账之后,实际的利润就只有4667万元。2015年GD银行建立了长期经营规划,希望未来3年可以消化掉13.5亿元的坏账包袱,同时严格控制每年的不良贷款额。不难看出,GD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严重影响了其长期发展,并导致银行整体的资本充足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四)利率方面

一是资产负债总比率失衡。GD银行当前的资产负债比率的问题几乎都出在贷款以及上存资金方面,这些资金在期限方面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对于负债而言,基本上都是依靠存款,比率已经超过了90%,这样势必会令银行的经营变得非常被动;同时,当前有些支行没有处理好资产负债对利率的调节性,导致随着利率的变化,银行的经营出现不规则波动。所以,不管对上面哪个方面来说,GD银行都因为资产负债总比率失衡而导致要面对很高的财务风险。二是缺少利率决策机制。当前,GD银行还没有组建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尽管成立了资产负债管委会,可是基本上是一个组织性机构,并不具有实际的决策职能,导致利率管理要划归到计划资金部门。因为过去一直都实行利率管制,导致银行认为利率是国家直接给定的,因此不会存在任何风险,也就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利率风险识别与防控工作,导致利率风险在没有受到任何约束与限制的情况下,直接冲击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五)表外业务方面

首先,GD银行暂时还未进行科学系统的企业资信管理,让部分不合乎资信要求的企业也有机会进行信贷业务;其次,因为GD银行当前的内控机制并不完善,因此,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的盲区,这无疑会大幅提升其面对的表外业务风险。当前GD银行还存在严重的信贷风险隐藏情况,导致要等风险非常严重的时候银行才能察觉,造成银行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六)内控方面

尽管GD银行最近几年非常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不过却存在一定的盲目建设情况,导致建设出来的内控体系与其运营实际并没有良好的结合,令内控体系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首先,会计内控当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被拆分成了若干单元,导致内控缺乏整体性;其次,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会计核算没能及时掌握业务的变动与发展,导致核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提升了GD银行的财务管理风险。

二、GD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改进建议

(一)科学设置风险与收益之间的联动机制

首先,转变财务管理理念。GD银行应秉承一切以共同发展为出发点的经营理念,在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强化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推动GD银行的业务发展,具体表现在:提升财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并透彻分析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了解国际与国内的重大经济事项,并分析这些事项可能引起的经济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定期评估各项业务的运作效率,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银行的运营实际保持一致;借助控制各类资源,实现业务的优胜劣汰,从而推动银行更加高效的发展;监督各业务环节的实际风险情况,并及时进行应对。其次,设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指标。GD银行应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将风险指标设定为衡量指标,从而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就可以将风险管理融入各个环节,进而提升对财务风险防控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二)完善授信机制

首先,GD银行需要建立“三位一体”的完善授信决策机制。即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授信统一管理,并适当将不同级别的审批权限下发至不同管理机构。综合考虑GD银行的实际情况之后,认为其可以按照图1的方式构建信用管理机制。其次,完善后评价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授信风险后评价,不但能够提升GD银行对信贷的风险管理水平,还能有效管理信贷资金的具体用途,并及时了解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为后续的贷款回收等创造更加良好的先决条件。再次,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机制。GD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机制,从而全面管理客户的准入以及退出流程,这不但是GD银行需要集中精力做好的工作,也是所有商业银行都必须做好的工作。最后,盘活低效资产并合理处置不良资产。GD银行需要根据当前的资产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找出针对各类资产的最佳处理方式;同时,尽量将那些有成功回收可能性的不良贷款快速收回。

(三)完善利率与汇率敏感性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组建专门的利率管理小组。GD银行需要组建专门的利率管理小组,推动利率信息在所有分支机构之中的传输,同时做好对重大利率变动事项的处理决策工作,提升利率过程管理的力度。GD银行需要转变管理理念,确立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利率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降低因为利率风险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其次,完善贷款定价机制。GD银行必须完善贷款定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利率而产生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利率是国家制定的,但是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利率的变动很可能为GD银行的贷款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防范这种风险,GD银行就需要一套完善的贷款定价制度,保证即使利率出现了变动银行也依旧可以实现预期的收益。最后,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随着经济开放性的提高,GD银行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外汇交易,而其中汇率的变化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规避这类风险,GD银行应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科学预测汇率未来的走势,从而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将汇率变动因素也综合考虑进去,进而降低经营可能面对的汇率风险。综上所述,结合GD银行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如图2所示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四)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首先,调整客户结构。GD银行需要优化当前的客户结构,对那些资信情况不理想、存在很高信用风险的客户应尽早剔除;对那些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同时确实需要资金支持的客户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多吸纳资信情况良好的客户,剔除或者淘汰那些资信情况较差的客户,通过这样的客户结构调整,能够有效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其次,完善反担保机制。为了提升业务的安全性,GD银行需要严格业务开办控制,对于那些为进行风险防控应对的一般客户坚决不可以开办超出其控制范围的业务,另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保护机制,提升担保的效用,保证就算客户存在还款困难,担保也能为银行提供相应金额的保障。最后,建立完善的承兑汇票风险管理机制。GD银行需要完善承兑汇票风险管理机制。客户必须进行了有效交易,产生了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才可以申请办理承兑汇票;申请必须提供相应的资料,并得到相关部门的证明确认之后,才能办理承兑汇票,如果存在任何资料或者债权债务关系方面的银行,银行都应该拒绝办理。

(五)基于成本收益原则进行费用管理

GD银行当期的经营可以说一点也不轻松,其不但要面对来自外部市场的巨大压力,还要处理好自身内部遗留的不良资产问题。所以,必须基于成本收益原则进行费用管理,既要合理控制各项开支,又要衡量开支投入后可以实际产生的经济收益。收益又分为效率与效果两方面,这里的效率是相对数值,反映资产或者业务能够为银行创造多余价值的比率,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主要用于衡量业务为银行贡献收益的能力;效果则是绝对值,是能够直观看到或者测到的影响或者数据,主要用于衡量业务为银行经营带来的收益改变。所以,GD银行的各级管理层都应将费用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效率最高的业务方案。

(六)衡量风险收益

首先,衡量资产负债结构可能引致的风险。GD银行需要全面衡量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并采取积极的调整措施。其次,分析利率风险。因为以前一直不重视利率风险导致运营中存在很多问题,GD银行需要根据国家的利率调整政策进行风险防控,从而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将利率风险也综合考虑进去,进而提升决策的合理性。结合GD银行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如图3所示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七)完善内控机制

首先,GD银行需要重新配置内控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当前GD银行的运作模式已经渐渐趋于市场化,必须建立起适应这种运作模式的组织结构,从而让结构中的每个岗位都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管理以及业务操作职能,进而保障银行所有业务都能按照规范进行。结合GD银行当前的内控情况,可以采取图4的组织结构。其次,完善对业务的全过程监督。GD银行应做好业务全过程的监督工作,具体而言:事前控制,主要是在业务操作之前进行风险识别与预警,从而保证业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事中控制,主要是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实时监控各类风险,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控;事后控制,主要是在业务完成之后,对业务开展过程进行评价,从而分析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完善,确保后续业务操作不再出现同类问题。此外,GD银行还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内控激励机制,对那些在内控过程中有出色表现的员工要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员工,要进行一定的处罚,从而提升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国敏:《次贷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启示》,《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7期。

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防范问题 篇5

仉飞宇

我国入世后,面对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巨变及借鉴国际银行同业的发展经验,尤其是结合今年国家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紧缩的背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共识。与中间业务蓬勃的发展势头不相适应,我国相关金融立法明显滞后,诸多领域的法律空白、分业经营法律体制、严格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以及过时的法律限制等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法律风险日益成为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促进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防范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无疑是非常迫切的。

一、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

1、立法方面的缺失

立法上的空白使银行开展中间业务面临较多的法律风险。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渐开拓中间业务,而且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2001年才公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相对于中间业务的发展而言,仍有不少空白,而且有关中间业务立法内容侧重监管,忽视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使得中间业务法律关系缺乏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法律上的空白,造成了较多法律风险,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时增加了自由裁量权,使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认定及其处罚均有一定的随意性,各商业银行则无法可依,商业银行和客户的许多行为在法律效力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分业经营限制法律风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模式,银行不得经营证券、保险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领域的拓展因此受到一定限制,也限制了银行与保险、证券业的合作空间,中间业务品种和服务手段的创新也因此受到束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银行中间业务分为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而承诺类、交易类中间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则规定在经过央行审查批准后,才可开办金融衍生业务,如代理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这些新规定相对于《商业银行法》来说有一定的进步,但我国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并未有实质性改变,依然制约着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影响着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服务领域。

3、收费法律风险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五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提供服务,按照规定收取手续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对国家有统一收费或定价标准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按国家统一标准收费。对国家没有制定统一收费或定价标准的中间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业协会按商业与公平原则确定收费或定价标准,商业银行应按中国银行业协会确定的标准收费。”央行的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至今未出台,较多中间业务产品没有收费标准,而仅有的少数中间业务手续费标准长期未调整,有些已严重偏离市场成本。同时,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认识,不能接受中间业务收费的观念。在此情况下,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面临双重法律风险:被人民银行、物价部门处罚的法律风险和被客户起诉的法律风险。因此,中间业务收费问题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

4、法律、法规的冲突

我国现有部分法律和国际法律惯例的矛盾、冲突亦对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构成消极影响,产生法律风险。我国现已加入WTO,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只有遵循国际法律惯例来操作,才能把中间业务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发展,而中国现有法律的规定在较多方面与国际法律惯例不相吻合,甚至相互冲突,而国际法律惯例又不能自动在国内发生法律效力,因而阻碍了中间业务发展的现有要求。如根据法律惯例,票据具有无因性,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中无需审查票据业务的基础交易关系,但根据我国法律,尤其是票据行政规章,票据不完全具有无因性,商业银行必须在票据业务中严格审查票据的基础交易关系,影响了票据的流通,阻碍了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

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分散性。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业务范围广泛,服务范围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加之中间业务的开发、推介、经营涉及银行内部众多部门、众多环节,分散、面广是中间业务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非集中性、广泛性。

2、风险的隐蔽性。由于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过程中,不是作为信用活动的直接一方参与其中,而是以中间人的身份,以居间、中介或代理的角色提供有偿服务,使隐含的经营风险不易暴露。并且中间业务大部分不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加之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中间业务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致使中间业务的开办过程透明度低,业务操作缺乏公开性,导致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形成较大的隐性风险。

3、风险的关联性。银行开办中间业务一般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它一般只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这并不意味中间业务与银行的资产、负债一点关系也没有。相反,有些中间业务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关系还十分密切,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转化成银行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必然会将风险迅速传导至银行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果,形成全局性风险,甚至影响银行的社会信誉,给银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防范

1、及时向监管部门申请审批和备案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准入监管制度和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业务性质、风险特征和复杂程度,分别实施审批制和备案制。适用审批制的业务主要为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以及与证券、保险业务相关的部分中间业务;适用备案制的业务主要为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同时该规定正式确立了“一级审批”的市场准入原则。根据该规定,商业银行新开办中间业务,应由其总行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申请,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查同意后,由其总行统一授权其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中间业务品种,不应超出其总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同意开办的业务品种范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中间业务之前,应就开办业务的品种及其属性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管辖行报告。基于上述规定,商业银行在新开办中间业务时要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审批或备案,并及时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报告,同时严格在人民银行审查同意的业务品种范围内经营。

2、构建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针对银行中间业务拓展情况做好法制教育与法律培训,使银行经办员工及管理人员尤其是业务一线员工熟悉与中间业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员工树立依法开展中间业务工作的观念,帮助员工意识到中间业务中的法律风险,把握好中间业务开展中的法律界限,注意防患于未然,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确保实现既拓展中间业务,又切实防范中间业务经营中法律风险的目的。

3、完善银行内部法律部门的职能

重新定位银行内部法律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其事前防范、控制和化解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功能。要让法律部门提前介入中间业务,充分论证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客观、公正、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中间业务的法律框架;要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法律专题研究,研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并予以积极预防;要建立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后评价制度,研究、总结中间业务法律咨询中的疑难、有价值的法律问题进行评价,形成法律指引,规范相关中间业务的发展。

4、加强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法律性审查

鉴于目前我国的中间业务立法仍有不少空白,有关中间业务立法内容侧重监管,较为忽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在此情况下,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合同的审查和签订,通过合同规范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尤其是明确有关收费标准的条款,进而增强中间业务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因此,银行要重视对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修订和使用管理以及合同的履行及跟踪监督,以充分发挥合同文本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功能。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 篇6

摘要:系统性风险的衡量一直是近几年监管改革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宏观审慎监管中,不仅需要识别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还需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大小进行测度。本文选取中国上市银行作为样本,采用边际资本预期不足法,运用金融市场数据和年报数据对2006-2013年间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开展实证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五大国银的边际风险水平处于低位,而中小型银行的边际系统性风险普遍较高,稳定性更差,在金融危机中增加单位资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增加程度更大。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边际资本预期不足;宏观监管

一、边际预期不足法概述

金融机构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它们的破产带来的负外部性将严重影响到其他经济部门。Viral V.Acharya, LasseH.Pedersen, Thomas Philippon和Matthew Richardson(2010)[3]四位经济学家为了量化银行破产的外部性在2010年提出边际资本预期不足法(MES),这种方法衡量了银行i所承担的风险对金融系统总风险的贡献增加值。依据MES为每个银行制定相应的资本要求或税收要求,能有效的防止单个银行发生过度风险承担和过度杠杆效应的问题,满足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

边际预期损失法能够衡量当金融系统发生风险时,单个金融机构的边际预期损失。模型假定银行i的股东权益资本为wi,总资产为ai,当金融系统的总资产低于一定比例z时将发生系统性风险,即当时w1i

系统性预期不足定义为,它衡量了当系统发生危机时银行i的资本低于目标水平的平均程度,即在金融危机期间单个银行实际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值。它是监管者对每个银行加收系统性预期不足(SES)税收的依据,以激励金融机构将损失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成本。但在现实中,SES是实际系统性风险值,在危机爆发前是未知数。进一步的,A.P.P.R.的研究证明SES和MES存在如下理论关系:

由上可知SES的估计方程中主要包含三项:1)过度杠杆水平;2)事前的MES乘以危机实现时的放大倍数k;3)以信用风险增加为代价带来的超额债券收益率(fi

边际资本预期不足法能够有效地度量单个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程度,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参考。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边际资本预期不足法在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更加广泛全面的样本和数据,通过边际资本预期不足法,针对我国宏观情形和商业银行风险特征进行相应调整估计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量,为更好的对单个金融机构开展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二、实证结果

(一)样本选取及说明

估计单个银行的MES值的关键有两点:估计SES时需要对系统性危机爆发时期进行选择,和估计MES时的样本区间选择。由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于2007-2008年,传导到我国经济并产生实际影响略有时间滞后,参考A.P.P.R.的研究本文以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各银行部门的实际股票收益率作为各个银行实际系统性预期不足SES的估计,样本区间取为2007年10月8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中证内地银行指数代表市场收益率,内地银行主题指数(399947)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期,由16家上市银行构成样本股。

MES是市场未发生危机时单个银行对系统性的边际贡献程度,因此估计MES应该选取未发生危机的时期。考虑到所选取的时间跨度不能太短,而危机前的时间段内(2007年之前)我国仅有7家上市商业银行,如果选取这段时间作为测算MES的样本区间将导致一定时间内市场发生尾部事件的天数过少,样本不足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有鉴于此,本文选取相隔较近的危机后年份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作为估计MES的样本区间,相较而言危机后的时间区间与危机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数据充足,得出的结果稳健性强。本文假定将2009.01-2009.12年中金融市场的日收益率最差的5%视为普通尾部事件,最差的1%视为极端尾部事件。本文对银行i在2009年的MES值估计为,在2009.01-2009.12内当金融市场发生普通尾部事件时,银行i的股票收益率Ri平均值,即:

此外,本部分还将在同样的样本区间内估计传统风险测量工具的效果,包括波动率、VaR、ES和β值。其中,在2009.01-2009.12时期内银行i的5%分位点数值作为该银行VaR估计值;在这个值以下的银行i的股票收益率作为该银行的ES估计值。本文所有股票价格数据均采取前复权方式处理。银行股价数据和宏观变量数据来源均为同花顺数据库,财务数据来源于各家银行报表。

(二)实证结果

本节首先检验MES对国内金融机构系统性损失的解释能力,然后测算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3年的MES值。依据上述样本选取和计算方法,本文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MES和SES进行了测度,并且比较在相同时间区间内MES和传统风险测量工具的效果。

通过2007-2009年间已实现的系统性风险SES和边际预期不足MES的关系图可知,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50,说明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散点图也表明MES对SES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因此,可以通过估计MES来预测单个银行对金融系统的边际风险贡献,作为对未来危机发生时的实际系统性损失预警。

既然MES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系统性风险损失进行有效解释,本文按照上述方法估计2009-2013年的上市商业银行MES值,按照2013年各银行的MES值升序排列结果,可知:

首先,从最高和最低排名来看,2013年MES值最高前三位是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其中民生银行的MES绝对值为0.06,表示在金融市场处于尾部事件的时期内,民生银行的平均股票收益率为-6%,即增加一单位资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增加6%。五大国有股份制银行的MES绝对值均低于0.04,其中工商银行最低,仅为-0.0194。结合上文中的指标法评估结果,这说明虽然国银在金融系统中占有较大分量的系统重要性,但它们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程度处于低位。

然后,从聚类分析来看,低等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危机中的波动性较强,其对系统风险的边际贡献率偏高,即增加额外一单位资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小型银行的资金渠道、业务范围有限,增加资产的困难度和融资成本更高,随之而来的风险更大。而中等系统重要性的MES大部分处于高位,例如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这类银行的资金供给和业务渠道比低等系统重要性银行更为充足,但与国银相比又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它们扩展业务增加资产的需求强烈,开发的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复杂性,但是又不如国银能够有足够的资金缓冲垫和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来抵御危机,缺乏健全的安全网络系统。因此中等银行的边际风险贡献率长期处于高水平。

最后,从时间动态分析来看,2009-2013年的MES值估计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四年内各银行的边际风险值均处于下降趋势,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也显示出同样结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小。这样的下行走势直到2012为止,2013年各银行的MES值开始全面大幅反弹,平均上升幅度超过90%,其中中国银行由2012年的-0.0074跳跃到2013年的-0.0228,涨幅高达207.73%。但这也不绝对,工商银行的MES值下降趋势到2011年就停止了,2012至2013年开始小幅回升波动。这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到2012年基本结束,2013年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从波动幅度来看,在危机后的五年内,光大银行MES值波动幅度最大,从最高值-0.0688到最低值-0.0143,标准差为0.023。MES值变化最平稳的是南京银行,一直稳定在-0.031到-0.042之间,标准差为0.0054。

边际预期不足值MES衡量了单个银行承担的风险对金融系统总风险的贡献增加值。中低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MES较高,说明扩张规模带来的风险较大,针对此类银行监管机构可以要求较高的资本要求,以防止为增加资产扩张规模而发生过度风险承担和过度杠杆效应的问题。

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从边际风险贡献来看,大型国有银行对金融系统的边际风险贡献程度明显低于中小型银行,即新增额外的资产带来的风险更低;而中小型银行的边际风险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在这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边际风险较低并不意味着总系统性风险较低。从时间维度来看,单家银行各银行的边际风险贡献程度都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本文的结果为监管部门制定宏观审慎监管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参考,比如可以根据不同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大小区别附加不同的校准资本或流动性要求等。

参考文献:

[1]万思杝.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评价与测度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2015.

[2] Hellwig M. Systemic aspects of risk management in banking and finance [J]. Swis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 131, 1995:723-737.

[3] Viral V.Acharya, LasseH.Pedersen, Thomas Philippon and Matthew Richardson. Measuring Systemic Risk. 2010.03. Working Paper 10-02.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解析

影子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不是系统自身, 而是来源于社会总体的金融系统以及储蓄系统。

1.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所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挑战

(1) 影子银行体系经由金融稳定的渠道能够对货币政策形成一个系统的影响。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运作模式能够对金融机构的整体体系的运营、金融市场当中的资产总质量等各项指标产生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扮演最后救助人的央行对金融机构的挽救举措和在事后所采用的数量宽松等各项措施极有可能会影响中长期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

(2) 影子银行体系能够形成对货币调控当中的中间指标以及最终目标的重大挑战。第一点, 从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出发, 在基础货币当中, 商业银行体系中所存在的超额准备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当影子银行体系呈现活跃或者是隐蔽行为时, 必将能够使整体社会体系当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将会对基础货币的调控以及货币供应量调控产生潜在的影响。第二点, 目前, 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才刚起步, 在中介指标上采用的是货币的供应量, 但是当前所实行的货币口径的分类却很难全面的对流动性方面的真实水平以及规模进行涵盖。最后一点, 从最终的目标出发, 影子银行所创造出的各种金融资产价格以及流向应该成为央行的关注焦点。

(3) 影子银行体系能够对货币政策的工具效果形成直接的冲击。实际上, 货币政策自身在外部市场的时滞时间是较久的, 很难对效果做出评定, 加上目前社会融资的行为出现较为严重的“脱媒化”现象, 更加使对货币的信贷规模的总体控制减弱。再者, 影子银行的系统内创新所产生的金融资本实际上就是为了规避风险与追求暴利模式的一个产物, 它的实际价格利率会形成对官方所公布的政策利率的重大干扰, 导致货币政策意图在传导上的扭曲。

(4) 影子银行同资本价格间的相互关系使货币调控政策难度加大。影子银行所创造出来的信用形成对金融产品以及资产的最终需求, 这同资产泡沫的出现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对影子银行所创造出来的信用总体规模以及影子银行对资产价格形成的推动作用做出全面判断, 并科学的推测资产价格的繁荣局面以及资产价格破灭后对实体经济以及设计流动性的整体水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些都是目前对影子银行风险进行监控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2. 影子银行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了社会整体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当前, 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的四大储蓄货币的总量非常大, 占到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在金融资产量的占有比上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货币的供应总量方面保持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这些数据表明了, 虚拟的经济总体规模以及高于实体经济的总体规模, 这样就不能稳定的保证货币以及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二、规避影子银行风险的策略

1. 完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

目前, 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影子银行风险, 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建立起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形成整体的系统来对银行作出规范, 同时, 应避免政府监管的盲点, 针对影子银行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的各项监管条例, 实现政策的透明化。

2. 对影子银行总体规模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

目前, 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也已经日益突出, 推动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打破金融的垄断行为, 同时, 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贷款利率, 简化服务手段, 把金融改革引入正规, 在这个过程中, 对影子银行总体规模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无疑使当前较为理智的做法。

3.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整体运作机制作出界定

目前, 我国银行业内的专家还没能对影子银行的整体概念作出界定, 因此, 就无法对影子银行进行标准的明确设定, 这将直接导致后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不完善。对影子银行概念的界定需要尽快解决, 并把归属于影子银行的内容全部纳入监管的范围中。再者, 对影子银行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对影子银行的外延进行界定, 从而获得具体数据、辨别影子银行的机制应该作为研究与制定影子银行相关政策的重要前提。

4. 将影子银行整体系统纳入到监管中

针对当前在金融控股的公司中存在着业务交叉的情况, 需要在金融业务和功能机构两个方面进行同步监管, 针对不同的金融业务与功能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进行监管, 面对具体问题时则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管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监管工作者不能只是关注对功能机构进行监管, 还应该关注金融产品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杠杆式的风险放大过程。在对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防控方面, 要注意在监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重视场外的交易, 对影子银行中的披露运行程序进行明确规定, 以提高产品透明度, 使监管范围作为无死角, 缓解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所存在的不对称信息的现象。

5. 对过高的杠杆率进行控制调节, 减少风险的源头

在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前就一致保持着非常高的杠杆率, 2008年年初, 雷曼兄弟的杠杆率甚至达到了32。在高杠杆率的影响下, 一旦外在环境发生不利变动时, 必将导致金融资产的总价值发生大幅度的缩水现象, 影子银行所涉及到的各金融机构很难不被卷入其中。为了规避影子银行倒金字塔式的根基不稳的发展模式, 影子银行的监管机构需要对其体系内的自有资产比例进行监管, 控制高杠杆率。因此, 需要专门设定相关监管部门, 对影子银行中存有的实际资产总价值与运作所产生的总收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客观评定, 从而规定出合理的杠杆率水平。

6. 构建影子银行救助与保险制度

不但要制约影子银行过度快速的发展,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的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妥善处理使社会资金能够在金融体系内进行合理的循环流通, 避免出现因影子银行的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整体系统性的冲击, 其中需要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把中央银行业务内的贴现窗口进行开放或者是汲取国外在对应的存款保险领域内的成功经验, 推动我国影子银行的阳光化发展。

总结:金融危机爆发后所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些年来, 我国金融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通货膨胀率一路走高, 银行采取银根紧缩措施导致中小型企业资金缺失, 大量资金涌出银行负债体系投入到实体经济中等问题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所面临的影子银行风险, 中国银监会更是将影子银行列为中国银行业的三大风险之一。因此, 必须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做出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威.中国式“影子银行”[J].南风窗.2012 (23)

[2]贾俊生, 杨传霄.影子银行的运行特征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2 (22)

[3]李昊轩.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2 (29)

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1.在负债业务方面的风险

(1)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严重影响债务的清偿和客户的需要, 一旦一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 银行将没有充足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和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能保证客户合理正常的贷款需求, 会影响银行的形象还有信誉。

(2)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就是资金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 换句话说, 就是利率的不确定性而致使的负债成本的增加。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银行收益的变化和市场价值变动幅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利率风险的变化。银行在各个方面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各不相同, 比如说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存贷款类型方面、还有数量和期限方面, 都有着明显的差别。银行在筹集资金的时候, 应该考虑资金的运用情况, 筹集不同利率敏感性的资金, 这样才能合理避免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一些损失。

(3) 清偿风险。清偿风险分为绝对清偿风险和相对清偿风险。相对清偿风险是由流动性引致的清偿性风险, 绝对风险不能立即清偿, 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全部偿还所有债务。

(4)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 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债券等资产丧失偿付能力所引起的风险。银行为获取更高的收益将资金投资于那些比较高的风险的项目, 一旦这些项目出现意外, 将影响银行的营运能力, 影响银行的偿付能力, 导致信用风险, 银行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 在所有的资产中, 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最大。建立对银行客户的评价体系和债项评价体系是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重要内容。

(5) 资本金风险。银行的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在经营管理中, 由于银行资本的成本高于吸收存款和其他负债的成本, 银行总是倾向于不断提高资本的杠杆作用, 就是在既定的资本规模下, 加大负债比例, 吸引更多的负债资金, 起到降低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盈利、扩张资产的目的。在过高的杠杆作用下, 银行资本与资产的比例便会急剧下降, 使资本充足率受到考验, 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 会导致较高的资本金风险。为防止银行无限制扩大负债规模, 避免造成资本金风险。

2.在信贷方面的风险

(1) 来自社会层面的贷款风险。政府的干预会造成贷款风险, 政府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是非常有需要的, 但一旦干预过度就不正常了。有时政府为了实行某项产业政策而让银行给指定的企业贷款, 而不会考虑给银行带来的效益和安全问题, 使企业与银行之间原本单纯的借贷关系掺杂了更多杂质。就比如说, 在2004年3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农业贷款增长非常迅速, 2004年3月17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这两个月的农业投资只有10亿元, 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地方拿着本该农业贷款的钱, 却进行的是基础产业的投资和重复建设, 而这些投资和建设的收益并不高, 有的甚至是一直亏损的状况, 这就会大大增加贷款的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 觉得搞好地方企业有利于当地发展, 而银行的钱是国家的, 就算少了也不会损害自己的收益, 这些思想促使地方政府对银行贷款进行干预, 而银行因为受到政府干预就不得不改变贷款的用途, 使贷款无形中产生风险和隐患。

(2) 来自企业层面的贷款风险。企业的经营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 一家企业经营的好, 银行自然不必担心它能否偿还贷款, 但若一家企业经营混乱长期亏损, 这会对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产生重大影响, 致使银行的贷款产生风险问题。

(3) 来自银行层面的贷款风险。如果银行对借款人财务分析不到位, 导致无法收回贷款, 或是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比如说, 银行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 随意过度发放贷款;银行将贷款集中发放给几个企业, 这些企业一旦出现问题, 银行一定会产生贷款风险。

很多银行虽然被问题贷款所烦扰, 但却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之中银行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反而是经这一系列问题都归罪于企业不好的经营绩效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从来不会检查自身是否存在问题, 从来不会进行自我的改造, 他们没有意识到, 正是在这种不会反省自身的错误思想下, 银行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大祸临头。

二、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 此次我们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从社会经济层面

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 甚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贷款, 因为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关系到借款人是否能够按期偿还贷款, 从而增大贷款产生的风险。

2.从银行自身来看

(1) 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缺陷。虽然贷款风险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有可能是企业本身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 可是银行产生贷款风险的另外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源于银行的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 比如信贷操作的方法不恰当, 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等等。现实生活中, 虽然借款人一方有时是贷款不能正常收回的一部分原因, 但实际上银行内部对贷款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该为此负责。

(2) 银行内部人员欺诈。有些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在银行中工作的便利, 为了向借款人收取好处, 忘记自己的职责, 与贷款的企业相互勾结, 从而帮助贷款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有的则是自己私下或者通过亲属建立企业再通过其骗取银行的贷款, 还有的人为了各式各样的私人原因向借款人借款, 因为是银行内部人员, 熟悉银行各项业务和流程, 违反银行规定谋取个人私利就会更加容易, 所以贷款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3) 借款人外部欺诈。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其资信状况, 获得企业贷款通过故意把销售额往大了报, 把应收账款和负债往小了报等各种手段虚报提供的部分信息。当然, 大多数企业是真的将贷款用于生产, 也是希望能够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以免在银行留下不良记录的, 但也有个别企业纯粹是为一己私利挪用银行贷款。

3.从企业来看

贷款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企业, 一家企业如果经营的好, 那么它将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 反之, 银行风险将无法避免, 而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几个因素。

首先, 是资金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必须靠充足的资金来支撑, 如果一个企业资金不够, 甚至是没有资金, 就算是有再好的项目和计划都是空想, 就算是再有潜力的投资活动都无法进行。因为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它对企业的启动和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一家企业正是由于资金不停的流动而保持正常的运转, 所以, 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 就可以大胆的进行各个方面的开拓和发展, 而如果资金不足, 就算机会摆在管理者面前, 也抓不住, 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从而威胁到银行贷款的偿还, 因此, 银行对企业的资金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 据此判断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银行的贷款。

其次, 技术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核心技术可以让企业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可以保证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地经营和发展, 如果一家企业能够拥有一项技术, 甚至是别人没有的好的技术, 那么企业的发展将是可预见的, 将一定是成功的, 像这类企业也有典型的几个例子, 就比如可口可乐的秘方让这家公司能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屹立不倒, 始终站在饮料行业的前端, 又比如苹果公司的软件开发, 也是它的一项核心技术, 凭借着它的这项本事, 苹果可以轻轻松松赚取丰厚的利润, 银行把钱贷给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那么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银行的贷款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但若是银行的贷款贷给的是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这家企业将由于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很可能在众多企业中被淹没, 所以, 技术是一家企业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和燃料, 而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将是银行贷款偿还的保证和依托。

最后, 企业管理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探讨的, 一家企业的管理也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家优秀的企业必定也会有着好的管理模式, 同时, 失败的管理也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引起的, 比如企业的领导人借着自己的权力大量腐败和贪污, 或者企业领导人能力不够, 或者企业不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 或者企业混乱的内部秩序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失败的管理往往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而企业经营的失败常常会引起企业无力还款而产生银行的贷款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在贷款给一家企业之前, 银行必须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 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 只有企业经营好了, 银行的贷款偿还才能得到保证。

三、针对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对策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银行负债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呢?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

1.两个制度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

一是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二是存款保险制度, 一旦银行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或出现倒闭的前兆, 会使银行存款人感到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 有可能集中到银行提取存款, 引发挤兑, 使银行资金流动及清偿能力出现危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使保险机构可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化解金融风险或防止风险蔓延, 缓冲因银行倒闭可能导致的剧烈金融震荡。

2.针对政府干预形成的贷款风险, 我们可以有以下措施

(1) 政府要对自己本身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政府的精力应该是放在社会管理上, 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而不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

(2) 解决政策性贷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常以存在政策性贷款为理由延缓金融体制改革, 其实政策性贷款确实存在, 但并不多, 在这样的状况下, 政府需要将政策性贷款剥离出来, 转移到政策性银行, 也可以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 使国有商业银行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3) 对增量的信贷业务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把关, 可以对新增贷款有一个不良贷款率的限制, 这样就可以控制新增贷款的信用风险。

3.针对由于企业形成的贷款风险, 我们可以做到

首先, 我们可以严格实行贷款审查, 对企业各个方面, 包括企业的负债情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 保证银行的贷款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再者, 我们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当发现企业经营产生问题时, 采取必要的手段防止问题贷款的发生。对于企业拖延甚至拒绝偿还贷款情况, 要实行严格的惩罚和制裁, 对不合理被占用的贷款实行加息、罚息, 对企业胡乱收购没有销路的产品实行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多种多样, 包括负债方面的风险, 贷款方面的风险, 而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不同的层面, 有来自于社会经济层面的, 也有来自于银行本身和企业的, 而商业银行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只有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操作和管理, 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才能更好的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加稳定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盖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90.

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 篇9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 以及业务不断地推陈出新, 银行需要更多的信息系统来满足竞争和业务的需要。而银行不能通过无限制地增加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 扩大内部信息技术部门的规模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 信息系统的外包便成为银行解决业务发展需要的不二法宝。也可以说, 银行业信息化发展运用外包是一种必然。但是银行信息系统外包应包括哪些内容, 信息系统外包的优势有哪些, 如何有效控制信息系统外包的风险, 这些都应该是银行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银行信息系统外包的内容

银行信息系统外包是指银行将其IT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从广义上讲, 信息系统外包是指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运行和维护的信息系统使用方式。

外部力量指专业系统开发公司、系统集成公司、IT设备运维公司等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承包商。根据外部力量在系统使用中的不同作用, 信息系统外包可以划分为软件开发外包、系统运行外包、业务整体外包和IT设备维护外包。

软件开发外包是指在建设信息系统之时, 外部公司只负责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的硬件、网络建设都由系统需求者自行完成。

系统运行外包是指信息系统的使用者采用付费的方式向承包商购买信息系统的使用权,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由承包商全权负责。此时, 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由承包商完成, 信息系统的所有权归承包商所有。双方通过合作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承包商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 保证客户数据的安全。

业务整体外包是指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将特定的业务处理功能委托给承包商, 由承包商完成与特定业务处理功能有关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处理操作。

IT设备维护外包是指将信息系统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保障等日常维护工作委托给承包商。

二、银行信息系统外包的优势

银行信息系统外包能使银行通过整合利用外部专业的IT资源,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银行信息系统外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业务方面

外包推动银行更加注重核心业务, 将发展中心放在做大、做强银行自身的核心业务上, 这是信息系统外包的最根本原因。

(二) 财务方面

财务成本的考虑是选择外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外包可以削减近期开支, 控制成本, 从而解放一部分资源用于其他目的, 避免“IT黑洞”现象的发生。另外,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人力, 从硬件基础设施开始构建信息框架的银行而言, 外包正好可以弥补银行自身的欠缺。

(三) 技术方面

外包能使银行获得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工作者的劳动, 提高技术服务, 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并能使内部信息技术人员更加注重核心资产的运行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四) 战略方面

外包可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与效率, 来自外包商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将银行信息技术部门从日常维护管理这类简单繁琐的负担性职能中解放出来, 减少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风险。另外, 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出现, 大多数银行由于费用和学习曲线的缘故, 很难立即将新技术纳入实际应用中。因此, 信息系统外包的战略性考虑因素之一是借助外包商与现有的、未来的技术保持同步的优势, 改善技术服务, 提供接触新技术的机会, 来实现银行以花费更少、历时更短、风险更小的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五) 人力资源方面

通过外包, 银行无需扩大自身人力规模, 从而减少了因人员聘用或流失而花费的精力、成本以及面临的压力, 节省了培训方面的开支, 并增加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特别是国有银行的人员体制, 对于信息技术人员的进入和退出, 都有诸多障碍。同时, 人员的增加, 使得管理、使用以及经费开支的总体成本, 要远比外包体现的近期成本高得多。

三、信息系统外包的风险因素分析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同样, 信息系统外包在给银行带来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风险, 容易造成金融数据的外泄、关键信息的流失等。2006年6月17日, 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的万事达公司用户信息泄密事件就是发生在外包这个环节上。因此, 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即对引起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细化, 为风险评估的量化计算提供全面的素材。在信息系统外包的过程以及管理中, 可能存在以下方面的风险。

(一) 管理风险和经济风险

从本质上讲, 外包商与银行之间是一种合同契约关系, 外包商往往先考虑自身的利益, 然后才会替银行考虑。首先, 外包商可能泄漏一些关键的银行信息, 例如一些重要的金融数据、客户资料等信息, 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其次, 银行没有对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造成信息系统失控, 这体现在合同的再次签订或系统功能变动时外包商开价偏高等方面, 例如, 随着银行业务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 需要对原有系统修改时, 外包商可能存在漫天要价的现象, 从而使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成本增加, 银行不得不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风险。

(二) 交易风险

在信息系统外包的过程中, 由于外包交易的特殊性, 将比其他商品交易存在更多的风险。该风险不仅存在于银行, 也存在于任何外包行业当中。具体而言, 外包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资产特殊性和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特殊性资产是指投资于支持某项特定交易的资产, 如果不牺牲该项资产的一些生产率, 或者不增加使该资产适用于其他交易的成本, 专用性资产就不可能被用于另一交易中。其特征是一旦形成很难用在其他地方。银行信息系统外包就具备这种特征, 交易双方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 一旦出现违约将产生很大的风险;另外, 由于交易的信息不对称, 使得外包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可能导致重新谈判和不断的调整, 重新谈判增加了转换成本或退出成本, 并推迟了外包目标价值的实现。

二是外包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风险。目前, 信息系统外包商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因此, 银行选择能满足其需求和值得信赖的供应商的机会不是很多。不能最有效地选择最优的供应商来承包, 同时在合同议价时也处于被动地位, 变换供应商时的转换成本也较大, 要选择对银行生产特点、运作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了解的外包商更是难上加难。

(三) 技术和人才流失风险

银行过分依赖供应商技术, 会导致银行信息技术开发能力的退化, 使银行沿用一些旧的、过时的技术, 例如将某项业务外包以后, 银行的信息人员往往容易不思进取, 只会应用, 不会开发等;银行的信息技术人员由于和供应商的合作, 一些优秀的、关键的技术人员可能被供应商挖走, 特别是在国有银行, 更容易导致技术人员流失, 即使不被挖走, 本银行的技术开发人员也由于没有自主开发的意识, 逐渐丧失自我学习和创新的激情与能力。由此可见, 银行信息系统外包在带给银行方便的同时, 也给信息管理部门带来了技术和关键人员流失的风险。

四、信息系统外包的风险控制

对于银行而言, IT技术越来越深入到银行的核心业务, 影响着银行的策略制订和发展, 从而对信息系统外包的风险控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 界定外包业务, 避免核心业务损失

规划信息系统外包时, 界定外包业务范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把非核心业务给外包供应商, 可以达到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开支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比如设备租赁、线路维护、辅助设备维保以及终端设备的管理维护等;而涉及重要信息的核心设备、系统的安全管理、数据的管理、密钥的管理是不能外包的。银行应先区分哪些IT业务是核心业务, 哪些是非核心业务;哪些是长期业务, 哪些是临时性、周期性、阶段性或项目型的业务;哪些业务会随着应用深化或时间推移发生变化。然后, 信息部门再仔细分析本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技术人员与业务需要的匹配情况, 结合外包市场的服务提供情况, 相应地决定哪些业务自己内部做, 哪些业务进行外包。

(二) 加强对外包合同的管理

对于信息系统主管来说, 在签署外包合同之前应该谨慎而细致地考虑到外包合同的方方面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制订计划和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 避免出现责任“扯皮”的现象, 使外包合同能够不断适应变化, 从而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尽量做到外包合约的准确性和详尽性, 对工作目标及预期效益、合作范畴、运作方式、责任划分、所有权归属、合约修改与终止、付款方式、赔偿问题等都要有明确的确认;对整个项目体系的规划, 信息部门必须对银行自身需要什么、问题在哪里非常清楚, 从而能够协调好与外包服务商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比如, 网络标准、软硬件协议以及数据库的操作性能等问题都需要双方积极地参与规划, 银行内部信息系统外包管理人员应该参与完成这些工作而不是仅仅在合同中提出需要哪些工作。

(三) 明确IT监理和验收方案

在决定签署外包合同时, 还必需明确双方的责任与合作、IT监理和验收, 也就是对整个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以及对阶段性和最终成果的评验。因此, 依据外包服务合同, 制订详细的服务商考核和评价指标, 是约束双方行为, 也是量化信息系统外包管理的“宝典”。

(四) 外包商的评估和选择

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 应全面考虑外包服务商的财务、人力资源、信誉、管理控制及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是否熟悉业务、价格水平等条件, 尽量避免“隐蔽信息”带来的外包风险。详细彻底的调查是非常必需的, 应该找出具有银行业IT管理经验优势的备选对象。要对每家公司进行全面的考察, 比如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运作的灵活性以及接手相似金融业的业务记录。同时, 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公司的专业人才配备情况, 以及以往的成功样本, 特别是失败案例的经历及其原因等。

银行系统财务风险问题 篇10

对公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 是其在办理各类银行业务时进行身份认证的主要手段。随着业务不断发展, 印鉴卡偷换、丢失、损坏等管理风险隐患逐日凸显。现有纸制印鉴卡开、变、销和储存、核对、管理等业务内容的风险防控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凭借成熟的核心影像处理技术, 2011年, 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科金财”) 为满足行业内对于印鉴卡管控的业务需求, 自主研发了行业第一代“印鉴卡风险防控系统”, 该产品包括印鉴卡实物集中存储设备, 印鉴卡实物存储电子化, 印鉴卡业务流程管理, 印鉴卡影像管理等, 同时可以定制化地与行内的验印系统、重空系统和电子稽查等相关系统进行同步联动。

中科金财印鉴卡风险防控系统的推出, 为银行印鉴卡管控领域开创了新的方向, 助力商业银行对印鉴卡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 实现了管理的集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有效降低印鉴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印鉴卡风险防控系统的功能

作为银行影像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近年来中科金财不断加大技术投入, 在印鉴卡防控系统中搭载了多项先进、高效功能。

智能存储管理:实现存储区域智能划分, 存储状态智能查询, 电子清单管理, 实物存储单元自动分配、手工分配, 智能存储柜大屏客户端管理功能。

影像管理:实现影像扫描, 影像检测与校正, 影像传输, 影像加密、存储、索引功能。

印鉴卡实物管理:实现账户开户、变更、销户的实物卡的存储和提取功能, 具有实物卡索引定位快速的特点。

统计分析:机构数据统计分析实现各机构全年、季度、每月开户量的增长幅度统计;业务操作统计分析实现操作员固定时间段内所处理的业务类型、处理数量的统计。

风险预警:业务操作风险预警实时监控一段时间内频繁查阅影像信息数据的操作机构及操作员;历史数据综合分析根据各种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输出建议报告。

流程管理:实现报送清单管理, 登记本管理, 流程自定义管理, 重点业务提醒与业务处理功能。

外围系统接口:实现相关业务系统数据交易关联操作, 数据关联查询勾兑、报表展示。

中科金财紧紧把握银行印鉴卡管控发展趋势, 以完善银行业务、优化管理流程、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 其印鉴卡风险防控系统实现印鉴卡实物集中管理、电子化管理替代制度化管理, 实现“四位一体”的数据同步稽查机制、影像统一存储、行为操作记录管理, 规范化、开放的系统接口和灵活的业务数据传输, 加强业务流程优化及安全管理。

行业地位与合作伙伴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问题 篇11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 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是指银行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不真实,使得判断、决策发生失误最终导致银行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存在,给规范整个金融业的风险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这些年来,我国银行会计风险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扩大化的趋势,据统计,100个银行被骗的银行,“家贼和外贼”勾结作案的得收率高达91.7%,而纯粹的“外贼”得收率仅为32&。可见,加强我国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势在必行的。

一、我国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由于我国会计核算业务,种类范围多而复杂,很多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这导致银行的每笔实际业务的会计核算都有可能发生错误。

2.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

银行人员在进行业务操作时,有时出于某种利益的追求,选择有利于相关利益人的会计方法,提供虚假信息。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小,是是其破坏性大。

3.银行会计的监督风险

银行会计人员灭有能进到监督的责任,监督工作没有能及时到位,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的发生。一些社会审计机构审计质量不高,有的甚至违规执业,使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未被充分揭示。

4.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具体表现在票据的 结算风险,电子汇划的结算风险,信用卡结算风险。

5.人员管理中存在风险

具体表现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岗位职责不清。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

1.银行会计制度不完善

我国相应的会计制度没有能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基层网点风险防范意识差,其建设严重落后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当前,商业银行已经大量依靠计算机处理各项业务,任何一笔业务在技术上都可以实现一人同时记载收付款双方的账户,许多业务都已经采用复式凭证,因而此时,复式凭证制度的优越性已经远远大于单式凭证制度。单式凭证制度操作复杂, 需要的凭证多,工作量大,完成的时间长,严重影响了银行会计工作的质量。

2.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现在的经济模式为市场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各种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模式来控制银行的风险。

3.商业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商业银行为了跟上外界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大量招聘银行人员,一些新手一时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对于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能很好的掌握,有的银行将目光放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上,忽略了对会计人员的相应业务的培训,导致银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而真正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对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4.会计信息提供上出现问题

会计人员在向银行的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上,没能做到及时、有效、完善、信息分类比较粗,提供的信息比较笼统,没能提供准确的或是针对性强的信息,造成现阶段会计信息可加工性差,传递的信息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差,不能满足风险管理对信息复杂多变的要求。

三、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会计规范体系

对于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使之形成一个健全的银行会计体系。

2.注意人员的岗位责任落实

建立会计内部控制负责制,要让银行上至管理者下至普通员工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将业务活动细化为各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严禁一人兼岗独自操作全过程,避免越殂代疱。

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提高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和专业技术,处理业务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道德建设,提高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觉悟,要不断强化银行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银行会计人员实际操作水平

4.加强外部监督,完善监管制度

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过程,防范风险的发生,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工作。

为确保各项会计核算账账、账款、账实、账据、内外帐全部相符,应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构筑三道防线,防范会计风险。事前监督就要求会计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应遵守各项制度,按操作规程规定办理业务,履行岗位职责。事前监督的重点是审查凭证是否要素齐全、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字迹清楚,是否使用同一的会计凭证,是否错用,串用,乱用会计凭证,记账是否符合规定。事中监督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选择有重点的对重点岗位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内控机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对在业务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些环节,要进行重点监控。如会计手工核打凭证与计算机中产生的柜员轧账单尽心核对,金库库管员的双进双出,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库存现金和重要空白凭证检查核对,资金汇划清单的逐笔勾对等等,都是事中监督的重点。

四、堅持会计重要岗位轮岗制度

事后监督必须坚持与各项核算业务在时间、空间、人员上相分离的原则,并对其实行连续、有重点的跟踪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强化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控制业务差错的发生,堵塞漏洞,真正发挥“把关收口”的作用。

银行会计部门应该按照“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的规定和安全防范工作的要求,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和离岗考核制度。对会计主管人员和会计重要岗位的人员应有计划、有步骤定期进行轮换,并对轮换的会计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对因岗位工作需要,不能进行岗位轮换的,要按照制度规定强制休假进行离岗稽核,并将考核和稽核的情况记录在会计人员考核档案中。随着会计核算制度不断变化,应该建立并完善会计人员岗位培训制度,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业务,专业技术培训,做到培训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每年至少应对全部会计人员培训一次,使会计人员适应会计改革的发展需要。

五、加强重要物品、重要岗位控制

印章、凭证、现金、密押等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物品,掌握这类物品的人员及会计主管处于重要岗位,为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对重要物品及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重要物品专人保管,明确责任,业务操作过程中重点要控制章、证、款、押、离柜应收起锁好钱箱;营业终了,重要物品入库,以保证物品应入库,以保证物品的安全;重要物品章、证、押必须分开保管,相互制约;领用、交接、手续必须严密,防止各环节出现漏洞。

(责任编辑:刘 璐)

浅议银行系统操作风险预警及防范 篇12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 而银行经营工作的重心就是经营管理和规避风险。为此, 掌握不同时期操作风险的特点去管理、防控和化解操作风险, 是银行经营工作发展的内部需要和防范案件的必要手段。

1. 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科学稳健发展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银行系统业务改革的不断深入, 操作风险管理势必要突破以往的特点。这也为强化合规操作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险管理要和上业务发展的节拍, 使防控措施能够真真正正地落实到业务流程每个环节中, 才能确保安全无风险事故。

2. 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是管理人员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会暴露出诸多风险隐患, 特别是一件件活生生的案例, 一起起惨痛的教训, 使管理人员警醒, 摒弃一切不合规的思想和传统习惯性做法,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错综复杂的操作风险环境下,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应对金融业务的发展, 提升管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管理能力就尤为重要了。

二、剖析操作风险的成因

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内涵较广, 涵盖各个专业方面, 主要原因是在执行制度方面出现“疲软”而形成操作风险。就操作风险防范而言, 仍然存在“三代替、三难”问题, 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 以增强执纪的自觉性和防范意识。

1. 以信任代替制度, 认识提高难。

主要表现在对存在操作风险的事实认识不到位, 总认为类似的案件或风险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距离自己很遥远, 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操作风险所带来的隐患和连带风险。同志间过于信任, 用信任感代替规章制度, 忽视了制度约束人的重要性, 认为操作风险的引发只是偶然性, 看不到其必然性。

2. 以感情代替制度, 落实制度难。

主要表现在对执行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些基层负责人总认为如果执行制度过于死板或教条, 势必会影响业务的发展, 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因违规操作而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光环较大、荣誉较多、业务拓展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的员工, 赢得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过度”信任, 无论办理什么业务, 一路绿灯, 统统“免检”。正是由于感情色彩的炫目, 使得管理人员放松了对其制度的约束和警惕, 致使在操作过程中留下症结, 最终引发案件或风险事件, 酿成严重后果。

3. 以习惯代替制度, 有效控制难。

主要表现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讲, 一些违规行为有时是出自一番好意, 出于同志间相互关爱, 出于对客户的热情服务, 却忽视了制度的要求。而往往就是这些看是平常的习惯性做法, 却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在业务检查中发现的屡查屡犯问题, 其实就是日常工作中有悖于制度规定的习惯性做法, 岂不知因他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或失误, 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操作风险。

以上三种思想是导致案件或风险事件的根源, 要想解决此问题, 各级管理人员就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完善防范体系,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防控水平, 掌握制度执行中的薄弱环节, 堵塞漏洞, 才能提高操作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若想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就要多措并举。从强化教育入手, 做好事前防范;完善动态防范机制, 逐级落实管理责任, 做好事中控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真正做到关口前移。

1. 教育先行, 筑牢思想基础。

培训教育是防范操作风险工作的思想基础。一是以人为本, 抓好干部员工的思想教育。针对当前和今后员工队伍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 本着“管事先管人, 管人先管思想”的宗旨,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员工增强信心、激发工作热情, 珍惜职业生命。二是反面警示, 抓好规章制度和警示教育。“十案九违章”, 结合银行同业的案例作为反面教材, 开展规章制度和警示教育, 剖析案例成因和作案手段及吸取的教训, 对照查摆隐患不足, 从而增强员工执纪的自觉性。三是典型引路,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用先进典型事例引导激励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在本岗位建功立业, 积极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 将思想观念新、业务素质强、敢于拼搏、敢于管理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领导岗位, 带动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四是强化培训教育, 不断夯实业务基础知识。为干部员工创造宽松的学习培训环境, 分期分批开展教育, 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制度观念,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让员工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培养, 使员工能够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2. 完善机制, 明确管理责任。

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尽职免责、守土有责”的原则, 明确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负的管理责任, 将风险管理工作逐级落实到岗、到人, 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同时科学运用预警监控系统或监督系统, 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 预先向有关专业部门提示,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做到事前预防、事中跟进, 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真正体现在由“事后被动处理向事前主动控制转变”、“由业务防范向人的防范转变”, 前移防范关口。

3. 监督检查, 促进制度落实。

操作风险管理和防范重在“落实”。若想彻底解除操作风险隐患, 就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开会部署+不落实=0”、“制定措施+不跟进整改情况=0”, 只有“查出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跟踪整改效果=落实”。为此, 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操作风险或案件的发生, 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即未查出问题不放过、未落实整改不放过、未处理责任人不放过”, 这样才能使问题隐患有效整改。一是在新业务推广但配套的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必须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 即“谁经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不断完善防范措施, 防患于未然。二是坚持监督检查不放松、不走过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全面检查和突击抽查、专项检查和重点业务检查、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对每个业务领域都起到有利的监督作用, 切实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坚持对各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是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责任人, 起到“一夫当关”的作用。为此进一步规范检查考核方案, 完善检查记录, 做到有检查提纲、检查底稿、检查通报、整改反馈等, 督促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到位。

4. 严肃追责, 加大奖惩力度。

作为管理人员, 履行防范风险责任是工作范畴内的事, 需要从基础工作抓起, 从制度上落实。一方面对于防控风险突出、当年未发生操作风险事件或案件的各级管理人员或员工要给予奖励, 按贡献度的大小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或表彰, 让员工共同见证执纪的光荣, 引导员工争做执纪的先锋。另一方面要严肃追究责任。对于防控工作不力, 导致发生案件或操作风险事件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取消该单位及主要管理人员评优评先的资格。同时将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范畴, 直接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挂钩, 从而激励全员做好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于那些视制度如儿戏的, 应执行而未执行、应发现而未发现, 应整改而未整改的违规违纪人员, 区分责任大小给予严肃处理, 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杜绝操作风险或案件的发生, 保障银行经营工作的稳健运行。

摘要:随着银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和业务产品的多元化、高科技产品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广泛使用以及电子银行的普及应用, 银行业的操作风险也随着呈现出复杂化和隐蔽性, 防范难度和深度加大等特点, 现有传统的防范手段和措施已无力控制和化解风险。那么如何预警和防范操作风险呢?这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地研析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 找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来规避操作风险, 保障经营工作的稳健发展。

上一篇:商品广告下一篇:校园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