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24-06-20

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精选6篇)

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篇1

仲秋的夜色来得有点早, 6点钟光景, 在宝安中心区的食肆纷纷已华灯初上。坐在一间水吧的沙发上, 阿平的回忆慵懒而低沉。

阿平回想几年前的自己, 一个国内211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曾在国内专业竞赛中折桂。他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意气风发”。

那个时候他有很多的选择, 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进公司担任技术骨干, 或者根据家人的意见考公务员, 也可以继续在专业的领域进一步深造。不过, 他遵循了自己的意愿——创业。

对于网络技术精通娴熟的阿平有着长达15年的网龄, 杨致远、丁磊等数字英雄的财富故事曾让他热血沸腾,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

“那时候想做一个电影网站, 类似于豆瓣网和时光网, 但又有所区别, 做成电影赏析、讨论、发布等综合平台。当时觉得自己精通网络技术, 又有点子和理念, 对于这个理想当时是义无反顾。”阿平回忆道。

有支持, 有反对。阿平的网站就这样张罗了起来:“最初是购买服务器和域名, 花了几万元, 家里支持了一些资金, 在起步的时候几乎用光了。现在回想起来, 服务器买大了, 当时想一步到位弄个大的, 其实租就可以了。”

“有了网站没有人气, 当时对于营销一窍不通, 在推广上没有经验, 购买了国内一家主流搜索引擎的推广产品, 将自己的网站关键词放上了搜索页面的重要位置, 并且和对方签了流量计费协议。放了一万多元在里面, 谁知道没几天对方打电话过来, 说费用扣完了, 后来才知道这里面有黑幕, 基本上点击的流量都是无效点击, 目的是把你预存的资金一下子掏光。”

为了网站人气与知名度, 阿平想过许多办法, 包括联系片商、院线, 在电影预告片花和电影档期发布这方面想办法, 但是缺乏营销能力和公司实力的他始终没能够获得版权许可。

“接下来那段时间, 个人的初衷又出现了摇摆, 那时是视频技术较大的突破时间段。当时网站又想向视频方向转型, 做一个原创电影和微电影的平台。这意味着需要更大的网络硬件, 又是一笔不菲的资金。”阿平回忆起那段时间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国内一家著名的视频网站已经获得了数轮的风险投资, 几经股权更迭, 仍然找不到盈利的成熟模式。

“通过朋友和自己的联系, 也找很多风险投资商谈过, 不过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天使投资人’。现在看起来也很简单, 自己的产品太杂、太乱, 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 计划书也很简陋。”阿平说道:“现在想起来有很多经验教训, 只是当局者迷。”

那个时候的阿平进退两难, 一方面自己的创业计划步入了一个没有方向的山谷, 另一边则不甘心割舍几年的努力。停滞之间, 各种维持现状的资金压力开始潮涌而至。

“借钱。因为不甘心, 不断地借钱, 向亲戚借, 向朋友借。借钱多了, 压力山大, 加上亲朋好友反对的声音开始此起彼伏, 整个人的心理调整也不好, 开始不喜欢公众场合, 比较多时间独处, 容易暴躁。”阿平形容那段时间他就像扛着一座山在生活。

“有一天, 我向一个多年同学的哥们再度借钱, 忘记是第几次了。他很诚恳地告诉我, 没有钱了, 他已经借给我8万块, 这笔钱早几年可以首付一套三房, 而现在可能连一个小户型都首付不了了。他希望我收手, 觉得我的创业理念不成熟, 把自己套住了。”阿平回忆起那个晚上, 觉得自己一下子被击中了要害, 撕破了表面那层薄薄的尊严:“那天晚上两个人聊了很多, 也聊得很开。我自己也想开了, 为什么我不敢借高利贷?因为自己也清楚自己的网站没有创收前景来偿还高利贷。”

那一天晚上, 阿平将自己和过去的创业理念做了一个切割:“感觉真的就像放下了一座山。”

在过去的一年里, 在家人帮助和自己工作的努力下, 阿平偿还了大部分的外债, 他通过雅思考试考取了一所国外大学:“算是和过去的自己做一个告别, 我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地点去思考自己新的方向。”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现在回想起来, 当时的我没有具备成功的任何因素, 没有经验、没有团队、没有资金、没有应变, 运气不会眷顾这样的我。”阿平说, “我希望这几年的经历没有透支我的锐气, 我还要站起来, 更成熟, 更理性。”

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篇2

我们都知道,因为房价的飞涨、楼市的疯狂,“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已经难以实现。无奈之下,政府只能实行限购政策,使房产回归居住属性的原点。然而现实是,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房价依然在上涨,“淘金者”依然能买到房子。

我们都知道,因为城市的拥堵、空气污染指数的持续高位,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无奈之下,政府也只好限制汽车的新增量,以确保城市道路的畅通、减少城市环境的污染。然而现实是,在公共交通尚未完全配套到位的情况下,“小白领”每天的上下班仍苦不堪言。

楼市实行限购,政策实施前夜虽然没有出现“最后的疯狂”,但楼市从此陷入了持续一年多的惨淡局面。而后更是接连被曝出种种钻空子手法,比如说购买纳税证明、延迟网签备案,甚至假离婚、房产转移等等,这让“限购”着实打了折扣。而在车市,在政策出台到正式实行之间的三个小时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4S店,都作出最后的一搏:大批消费者组团攻占各大4S店,见车就买,甚至出现有买家一次性订购4台车想“炒一翻”的疯狂局面;而4S店则不仅取消了各种优惠,趁机加价出售,更有店家企图取消之前已签的订单和优惠,以争取利润的最大化。日后,限车会不会引发像楼市一样的“钻空子”行为,会不会影响广州汽车行业的发展,还不得而知。

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面对市民日益增长的房车需求,我们真就能一“限”了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还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疏”之道,以还“市场经济”一个正身。

尚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篇3

但就像大家常說的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样,在精神的世界里始终保持着丰满状态的尚扬,在面对关于工作室问题的时候,却依然免不了碰撞到坚硬“骨感”上的现实窘境。2005年,尚扬从首都师范大学分配给他的小画室搬到了宽敞的索家村艺术区,本以为能就此安定的美梦没经历几月个就彻底破碎在拆迁的废墟中了——索家村因开发商的非法建设遭遇强拆——尚扬也因为自己的“有名”而享受了第一个被拆的“优待”。“擒贼先擒王”这一《孙子兵法》的经典计谋也在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提及那些往事,年逾70的尚扬,已经不愿再去抱怨。在不断变换工作室的过程中,或许他渐渐已经“习惯”了这种类似“游击战”的迁徙。

东方艺术·大家:您先后搬过几次工作室?为什么搬家?

尚扬:工作室在中国是艺术家最想解决,但又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近二十年来,工作室问题成了艺术家最关注的话题。

1997年,初来北京的我就在家里画画,可是家里的光线毕竟是不够的。当时我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在首师大教室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校长还专门给我提供了一个三十几平米的工作室。这种待遇,让我很感动。从1999年到200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这八年的时间里,我创作了我诸多重要的作品。

2005年,我搬到了索家村艺术区,当时很高兴,以为拥有了一个空间开阔的环境,殊不知那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同年6月,也就是我刚到索家村几个月的时间,索家村即将拆迁的消息就开始传播。但是,索家村天真的艺术家们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只要沟通还是有一线的生机。终于,10月份,我们在与政府的商榷中得到了政府不再拆迁的答复。

漂浮的心似乎即将落地,然而拆迁还是来临了。近百名警察,头戴钢盔,手拿警棍,脚穿皮靴,如临大敌。警车和救护车已经把索家村通往望京的路都给封锁了。嘈杂的声音彻底打破艺术家最后的梦。在这个拆迁的过程中,我的工作室第一个被拆。穿着警察衣服的人干着特别不遵法纪的事情,这让我特别生气。他们进入工作室,就抢我的画。最让人不能容忍的事,他们拿着摄像机对着我躺在那里等待救护车的妻子拍个不停。我呵斥他:你难道没有母亲吗?这个混蛋竟然回答:“我们家没有艺术家”。可见艺术家在他们这些人心中是什么东西?现在我多次路过索家村,看到的是空茫一片。他们拆迁以后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等待用高价把土地卖出去。

2007年,我搬到了酒厂艺术区,这里也一直说要拆,但现在一直还没有拆,工作室的不稳定常常带给我心里上的焦虑。这种焦虑何时才能终了。

东方艺术·大家:为什么选择酒厂艺术区这个地方?

尚扬:当时我也看了很多地方,但是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在我印象里,酒厂艺术区相对稳定些,最主要的是离家比较近。

东方艺术·大家:工作室的变迁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尚扬:我是一个相对慢热型、恋旧的人。对我来说,与新工作室的磨合过程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我喜欢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家具,熟悉的气息,这样让我很容易进入创作的状态。这种磨合与拆迁周而复始的过程,常常会破坏我创作的状态。或许我应该试着坦然,然而谈何容易……

东方艺术·大家:您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现在的情况和理想中的状态反差大吗?

尚扬:艺术家是弱势群体,面对强权和各种势力总是处于被动和受难的境遇。从早期圆明园艺术村再到后来的东区,宋庄,黑桥等艺术区,艺术家越来越走向边缘。艺术区遭到拆迁的势头从来没有消退,所以在中国能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工作室,实在是太难了,或许仅仅只是一种奢望。或许某天,人们不再拿艺术家当做“怪物”,政府也不再认为艺术家是给他们捣乱的,真正能够认识到艺术家是社会前行的重要力量。那时,艺术家或许才真的能找到“稳定”的“家”的感觉。

东方艺术·大家:您觉得在国内做工作室,最让您担忧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尚扬:毫无疑问是拆迁,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其他的一切都显得飘忽不定。现在的艺术家们只能以不同的方式谋求着生路,如履薄冰地行走在体制尚未健全的艺术大潮之中。

未来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篇4

正所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高端品牌的疯狂加价,一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再次遭遇“成长的烦恼”。中汽协数据表明,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25万辆,环比下降9.91%,同比下降5.9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9%,占有率环比下降0.5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表现让很多业内外人士有些失意。

近些年,自主品牌一直主打下层路线,而二三线城市多年积累下来的消费热情爆发逐步消失,汽车下乡和购置税减征政策拉动效应逐渐减弱,以及合资品牌全面“往下压”,让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面临下滑。当然,抛开这些外在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多年来品牌与核心技术的缺失,自主品牌廉价、质低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

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很多自主品牌只能靠价格来血拼。当车市面临调整、合资品牌下探的时候,自主品牌首当其冲,5月车市自主品牌的全面下滑,就是近些年自主品牌现状的一个缩影。如何扭转不利局面,尤其是实现核心技术与品牌的突破,成为各大车企业思索的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为自主品牌实现突破的关键点。

从现状来看,自主品牌已争相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热潮,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纷纷将新能源列上议事日程,并走在了新能源前列。依托核心的铁电池技术,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领域,比亚迪比国外很多知名汽车企业走得更远,并已掌握了纯电动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

6月13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乐观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保守预计在500万辆,目前比亚迪已经完成电动汽车的布局,准备进入商业化。”此外,吉利在微混产品、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上展开深入研发、福田的2020战略等都将新能源作为战略重心。

当然,自主品牌新能源研发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消费市场不成熟、关键技术攻关难等重重障碍,而这些,都需要政策层面强有力的支持。

6月25日, 工信部张相木司长在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业"为主题的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今后发展的方向,一定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并重,要一起推进。给新能源车指明了方向。

此外,6月初,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细则正式出台。6月中旬,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其他混合动力汽车按照同类车辆适用税额减半征税。

相对传统能源先天弱势,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合资品牌站到了相同起跑线。并且随着研发的逐步深入,配合相关有利政策支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未来值得期待。

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篇5

2016年4月28日, 农业部发布《关于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 (2016—2020年) 》, 预计2020年调减玉米面积333.3万hm2, 扩大青贮玉米面积166.7万hm2。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 分为青贮专用、粮饲兼用和粮饲通用等类型, 很功夫、很细致, 被业界人士称为“青贮玉米最完善的审定标准”。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笔者重点要说为什么应该取消“青贮玉米”审定项目。

其一, 要先从科研体制说起。农业部发布“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是法定的, 玉米育种人员必须依此模式“比瓢画葫芦”, 这就造成玉米品种审定趋同化。品种审定是玉米品种获准进入市场并进行推广的第一关, 有推广面积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与科技人员获取科技成果、评定职称、升级提薪等密切关联。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在现实情况下, 你培育了或通过了一个青贮玉米品种, 又怎样扩大种植面积呢?谁来给统计面积证明呢?没有玉米育种家愿意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名利无收。但话又说回来, 如果取消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制度”, 青贮玉米可能出现另外一种形势, 因为培育青贮玉米不是适应审定标准而是符合市场需要。很有可能, 有些农牧企业或种子企业愿意自己投资培育青贮玉米。

其二, 青贮玉米面积统计资料缺乏依据。青贮玉米是依据其特殊用途, 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经发酵制成饲料的一类玉米的统称, 不是指的玉米品种, 而是区别于传统供作粒用玉米的称谓。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 没有直接的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数字, 国家畜牧业资料说全国青贮玉米有多少万亩, 不是依据青贮玉米品种面积统计出来的, 而是每年从全国养殖业的奶牛和肉牛等畜禽的出栏数消费饲料反推出来的, 现今全国青贮玉米面积大约是100万hm2。农业部计划2020年再扩大青贮玉米面积166.7万hm2, 这就要求5年中奶牛、肉牛等草食家畜养殖数量必须扩大1.5倍?缺乏实践依据。莫忘记, 前两年刚刚遭遇全球性乳业产能过剩危机, 国内乳业上下游企业的业绩全面下滑, 奶牛养殖业面临价格下跌、企业拒收的双重困境, 一些地方持续发生“企业杀牛、奶农倒奶”的事例。

其三, 有专家建议, 要学习美国扩大青贮玉米发展畜牧业的经验, 不行!美国奶牛和肉牛都是规模化养殖,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青贮玉米种植面积, 经典概念是一头牛配0.2 hm2青贮玉米。有报道说, 美国2012年收获青贮玉米293.3万hm2, 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1%。青贮玉米品种全由企业主导甚至企业自行选育。中国的养牛业依然是农业合作社或个体农户为主体, 种植青贮玉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多样性。政府在进行粮改饲时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 最好和当地养殖企业合作, 根据畜牧类群种植适宜品种, 保证青贮玉米的销路。

笔者在基层考察获得几例资料, 供参考。

①平原农业区。河南省平顶山牧业, 全市200头以上的奶牛场有18个, 存栏量6万多头;700头以上的肉牛场108个, 存栏量30多万头。奶牛场多采用全株玉米青贮, 肉牛场多采用粒饲兼用玉米青贮, 推算每年需要种植玉米6.67万~10万hm2。用于青贮的都是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 (通用型) 粒饲兼用品种, 有桥玉8号、吉祥1号、先玉335等。种植密度5 500株/667 m2以上, 可产青鲜饲料3~5 t/667 m2。

②通辽农牧区。内蒙古通辽市是全国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2016年6月资料, 通辽市肉牛存栏320万头, 其中存栏万头养殖场7个, 存栏百头以上110个, 家庭生态牧场100个, 肉牛养殖合作社100个。全市种植青贮饲料面积约33.3万hm2, 其中青贮玉米17.8万hm2, 以粮饲兼用型品种郑单958和京科968为主。政府鼓励养殖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收合同”, 采用“企业+农户”建设青贮玉米饲料基地;规模较小的养殖户, 直接向农民供种或在秋后上门收贮。

③青海牧区。2015年笔者到青海考察, 农业官员说新世纪才开始种植粒用玉米, 现今全省面积近2万hm2, 面积666.7 hm2以上玉米品种仅有6个。但在青海省养殖奶牛、肉牛很多, 种植的玉米主要供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 有些地方叫作“草玉米”, 在管理上也较粗放。基层人员告知, 距西宁市不远的民和县, 2014年种植青贮玉米2.67万hm2, 可产秸秆100多万t;大通县青贮玉米面积2.13万hm2, 可产秸秆90余万t, 面积是从全县畜牧业规模和日粮消费比例推算出来的。青海省农牧部门正在统筹考虑, 积极稳妥推进奶牛、肉牛规模化养殖。

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篇6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实践团成员解玮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大学生村官们的心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村官普遍感到“落差很大”,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工资待遇的差距, 自身地位的不确定。

在调查中, 有45.9%的村官认为在大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偶然用到, 作用不大”, 11.3%的则表示“完全用不到”。解玮向记者展示了《炎陵县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2009年5月份生活补贴发放表》, 该表显示村官月补贴标准为1500元/人, 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费用后, 实发补贴金额仅为1065.9元。一名女大学生村官直言:当年同班毕业到沿海工作的同学, 现在已买车奔上小康了。

“三年任期满后, 如果国家政策不负责村官的编制, 我们将面临新一轮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村官吴舒说, 村官不在公务员编制内, 不仅将来就业有压力, 目前的身份也有点“尴尬”, 担任的职务几乎被冠以村长或村支书“助理”、“秘书”。至于当初为何要选择当村官, 58.3%的受访者表示“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打基础”, 5.8%认为“社会就业压力大, 作为暂缓之计”, 3.2%没有明确的动机, 仅是“跟随社会潮流或听从父母朋友的意见”。

记者获悉, 已经出台的湖南省相关政策规定, 招录公务员时, 任期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 可享受省内县级以上 (含县级) 党政机关公务员笔试折算后总分加5分;报考乡镇公务员, 笔试折算后总分加7分;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等优惠政策。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不同的声音:32.7%的村官表示自己立志“投身基层、服务农村”, 任期满后多会选择利用自身优势在农村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就业专家郭东博表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选择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为此要理性对待, 大学生应怀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去, 在服务中长才干。

上一篇:机会特征下一篇:广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