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

2024-07-06

技术发展(精选12篇)

技术发展 篇1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在世界国际上占有一定重要的地位, 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对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也随之取得明显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语言、游戏开发、电子光纤技术等, 扩展的范围甚广。但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友好的解决, 那么必将影响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改变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 在竞争中, 我们为荣誉而竞争奋斗, 因为我们想超前国家, 超前世界, 夺回属于我们自己的荣耀。所以在现阶段的社会, 国际经济的发展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必定使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仕途中不断更新。

电子数据交换 (EDI) 是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一种电子技术, 无需人工干预,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直接获取另一台计算机相关信息, 并从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必将在未来的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各个领域中逐个实现, 所以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对国内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科技实力和社会发展需求, 有利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上的经济发展。一个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 为其提供更好的硬件保护。因此, 无论是在现阶段的社会, 还是在未来的社会中,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应引起广大群体高度重视, 尤其是高端科技人员。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近年来,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得不到好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缺乏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 致使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跟不上国际节奏。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一个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 但学生们所学的东西还是缺乏专业性, 学生们所能完成的工作仅限于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 不能正面在电子信息技术市场上开拓创新。或者只是学校负责单方面的辅导, 涉及知识的相关领域不广。

中国国内学校也有许多优秀人才, 但是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学生就极少了, 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 国内专业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高端科技人才也是罕见的, 同样也制约着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2.2 环境资源缺乏

目前, 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 也受着环境资源的约束。主要是在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域里, 除了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还有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剽窃, 及其他恶性竞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无论是在国内企业市场, 还是在国际社会, 都极大地影响来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因此, 合理的分析在领域中的所有不公平现象, 不但能使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国际社会的竞争中还能脱颖而出, 加大了提升中国电子信息的领域。

2.3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合理性欠缺

由于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生活的时间不长, 在领域各方面都有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就目前国内情况看, 电子信息技术在各种工业结构领域中, 也有一套不合理的结构,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使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目前只有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从不合理的结构转换为合理的结构。以此寻找国内高端的, 数一数二的电子信息技术, 尽管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那是因为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还不优化。

3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3.1 多媒体化及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 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网络计算, 移动计算, 并行计算, 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向多媒体,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有方向性的发展, 多个已经开始始向多媒体发展, 并且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外, 多媒体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使电子信息技术逐步迈向智能化房展, 成功突破了模糊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神经元技术等。利用视觉、听觉感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 裁定是否实际, 是否适用。

3.2 屏显技术及平板化

体现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缘由有全屏 (智能) 手机和平板电脑、大屏幕电子产品, 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 它们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同时也预示了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大屏幕显示与扁平方向的向前发展趋势。因此, 大屏幕的电子产品和平板产品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引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3 规模化及个性化

如果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具备一个特定的规模, 那么它将难以继续存在于向前趋势的发展, 那么该如何谈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呢?国内存有一些跨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 无论从质量或屈服点来进行分析, 都能体现它已经呈上升的趋势, 并在国内有一个非常满意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 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将会呈现出规模化, 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总之,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很有必要性的, 尽管目前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 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但也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让我们去改变它。必须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进行正确的分析, 并把握其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合理化分析, 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促使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发展。因此,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正确的轨道上正常的运行, 可为中国技术领域的良性发展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目前人们的生活服务已经导入各种不一样的电子商品, 它们不仅给信息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方便, 还促进来人类社会进步。有如此甚好的发展, 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 使人们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本文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中国未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3

[2]张成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 2011, 5

[3]张棣.从发达国家对未来高科技发展预测看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中心, 2011, 2

技术发展 篇2

防火墙可说是信息安全领域最成熟的产品之一,但是成熟并不意味着发展的停滞,恰恰相反,日益提高的安全需求对信息安全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防火墙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防火墙一些基本层面的问题来谈谈防火墙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模式转变

传统的防火墙通常都设置在网络的边界位置,不论是内网与外网的边界,还是内网中的不同子网的边界,以数据流进行分隔,形成安全管理区域。但这种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恶意攻击的发起不仅仅来自于外网,内网环境同样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而对于这种问题,边界式防火墙处理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防火墙产品也开始体现出一种分布式结构,以分布式为体系进行设计的防火墙产品以网络节点为保护对象,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需要保护的对象,大大提升安全防护强度,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形式的变化,而是象征着防火墙产品防御理念的升华。

防火墙的几种基本类型可以说各有优点,所以很多厂商将这些方式结合起来,以弥补单纯一种方式带来的漏洞和不足,例如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既针对传输层面的数据包特性进行过滤,同时也针对应用层的规则进行过滤,这种综合性的过滤设计可以充分挖掘防火墙核心功能的能力,可以说是在自身基础之上进行再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过滤方式是带有状态检测功能的数据包过滤,其实这已经成为现有防火墙产品的一种主流检测模式了,可以预见,未来的防火墙检测模式将继续整合进更多的范畴,而这些范畴的配合也同时获得大幅的提高。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防火墙的信息记录功能日益完善,通过防火墙的日志系统,可以方便地追踪过去网络中发生的事件,还可以完成与审计系统的联动,具备足够的验证能力,以保证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采集的证据符合法律要求。相信这一方面的功能在未来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强,同时这也是众多安全系统中一个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功能扩展

现在的防火墙产品已经呈现出一种集成多种功能的设计趋势,包括VPN、AAA、PKI 、IPSec等附加功能,甚至防病毒、入侵检测这样的主流功能,都被集成到防火墙产品中了,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分辨这样的产品到底是以防火墙为主,还是以某个功能为主了,即其已经逐渐向我们普遍称之为IPS(入侵防御系统)的产品转化了。有些防火墙集成了防病毒功能,这样的设计会对管理性能带来不少提升,但同时也对防火墙产品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产生了影响,即性能和自身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的意见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来做综合的权衡,毕竟这个世界暂时还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解决方案。

防火墙的管理功能一直在迅猛发展,并且不断地提供一些方便好用的功能给管理员,这种趋势仍将继续,更多新颖实效的管理功能会不断地涌现出来,例如短信功能,至少在大型环境里会成为标准配置,当防火墙的规则被变更或类似的被预先定义的管理事件发生之后,报警行为会以多种途径被发送至管理员处,包括即时的短信或移动电话拨叫功能,以确保安全响应行为在第一时间被启动,而且在将来,通过类似手机、PDA这类移动处理设备也可以方便地对防火墙进行管理,当然,这些管理方式的扩展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还是如何保障防火墙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不被破坏。

性能提高

未来的防火墙产品由于在功能性上的扩展,以及应用日益丰富、流量日益复杂所提出的更多性能要求,会呈现出更强的处理性能要求,而寄希望于硬件性能的水涨船高肯定会出现瓶颈,所以诸如并行处理技术等经济实用并且经过足够验证的性能提升手段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防火墙产品平台上;相对来说,单纯的流量过滤性能是比较容易处理的问题,而与应用层涉及越密,性能提高所需要面对的情况就会越复杂;在大型应用环境中,防火墙的规则库至少有上万条记录,而随着过滤的应用种类的提高,规则数往往会以趋进几何级数的程度上升,这是对防火墙的`负荷是很大的考验,使用不同的处理器完成不同的功能可能是解决办法之一,例如利用集成专有算法的协处理器来专门处理规则判断,在防火墙的某方面性能出现较大瓶颈时,我们可以单纯地升级某个部分的硬件来解决,这种设计有些已经应用到现有的产品中了,也许未来的防火墙产品会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结构,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祈祷这种状况最好还是不要发生。

另外根据经验,除了硬件因素之外,规则处理的方式及算法也会对防火墙性能造成很明显的影响,所以在防火墙的软件部分也应该会融入更多先进的设计技术,并衍生出更多的专用平台技术,以期缓解防火墙的性能要求。

光刻技术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光刻技术;UV;DUV;EUV

一、引言

光刻技术作为微电子及其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而光刻技术的进步又相对滞后的状况成为目前光刻技术的最大问题。因此,正确把握光刻技术发展将显得十分重要。

二、目前主流的光刻技术

目前,电子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轻、薄、短、小”,这给光刻技术提出的技术是不断提高其分辨率,即提高可以完成转印图形或者加工图形的最小间距或者宽度,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但是,光刻工艺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多次性使得光刻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工艺成品率对产品的质量、良率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要求光刻技术在满足技术的同时须提高质量。因此,光刻技术的焦点是可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分辨率和产能的设备及工艺技术。而提高分辨率主要通过:(1)增大光学系统数值孔径;(2)减小曝光光源的波长;(3)降低工艺影响系数;来实现。所以目前光刻技术发展主要从以上三点实施提升。

在减小曝光波长及增大光学系统数值孔径的研究和开发中,以光子为基础的光刻技术种类很多,但主要是紫外(UV)光刻技术、深紫外(DUV)光刻技术、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和X射线(X-ray)光刻技术。不但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且是目前产业中使用最多的技术,特别是前两种技术,在半导体工业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紫外光刻技术是以高压和超高压汞(Hg)或者汞-氙(Hg-Xe)弧灯在近紫外(350~450nm)的3条光强很强的光谱(g、h、i线)线,特别是波长为365nm的i线为光源,配合使用:(1)处理掩模板;(2)调整掩模板照明;(3)光瞳滤光修正步前,当前用光瞳滤光设计透镜正处在初步研究阶段,修正掩模板和调整照明技术则在快速发展,并在某些场合的到应用;(4)离轴照明技术(OAI);(5)移相掩模技术(PSM);(6)光学接近矫正技术(OPC)等,可满足0.35~0.25μm的生产要求。

目前几乎所有的微电子领域此类设备和技术会占整个光刻技术至少50%的份额;同时,还覆盖了低端和特殊领域对光刻技术的要求。光學系统的结构方面,有全反射式(Catoptrics)投影光学系统、折反射式(Catadioptrics)系统和折射式(Dioptrics)系统等;深紫外技术是以KrF气体在高压受激而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出的深紫外波长(248nm和193nm)的激光作为光源,配合使用i线系统使用的一些成熟技术和分辨率增强技术(RET)、高折射率图形传递介质(如浸没式光刻使用折射率常数大于1的液体)等,可完全满足O.25~0.18μm和0.18μm~90nm的生产线要求;至于深紫外技术能否满足65~45nm的生产工艺要求。相比之下,由于深紫外(248nm和193nm)激光的波长更短,对光学系统材料的开发和选择、激光器功率的提高等要求更高。

目前材料主要使用的是融石英(Fusedsilica)和氟化钙(GaF2),激光器的功率已经达到了4kW,浸没式光刻使用的液体介质常数已经达到1.644等,使得光刻技术达到100nm以下成为可能。投影成像系统方面,主要有反射式系统(Catoptrics)、折射式系统(Dioptrics)和折反射式系统(Catadioptrics)。折射式系统由于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分辨率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折射式系统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对光谱的带宽要求越来越窄、透镜中镜片组的数量越来越多和成本越来越高等原因,使得折反射式系统的优点逐渐显示了出来。

同时,45nm技术的工艺已经成功,设备已经开始量产,这使得以氟(F2)(157nm)为光源的光刻技术前景变得十分暗淡,主要原因不是深紫外技术发展的迅速,而是以氟(F2)为光源的光刻技术诸如透镜材料只能使用氟化钙(CaF2)、抗蚀剂开发缓慢、系统结构设计最终没有方向和最后的分辨率只能达到80nm等等因素。极紫外(EUV)光刻技术早期有波长10~100nm和波长1~25nm的软X光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成像方式,而非波长范围。前者以缩小投影方式为主,后者以接触/接近式为主,目前的研发和开发主要集中在13nm波长的系统上。极紫外系统的分辨率主要瞄准在13~16nm的生产上。光学系统结构上,由于很多物质对13nm波长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透射式系统达不到要求,开发的系统以多层的铝膜加一层MgF2保护膜的反射镜所构成的反射式系统居多。考虑到技术的延续性和产业发展的成本等因素,极紫外(EUV)光刻技术能够满足未来16nm生产的主要技术。但由于极紫外(EUV)光刻掩模版的成本愈来愈高,产业化生产中由于掩模版的费用增加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会大大降低产品的竞争力,这是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快速应用的主要障碍。

为了降低成本,国外有的研发机构利用极紫外(EUV)光源,结合电子束无掩模版的思想,开发成功了极紫外(EUV)无掩模版光刻系统,但还没有商品化,进入生产线。X射线光刻技术也发展非常迅速的、为满足分辨率100nm以下要求生产的技术之一。主要分支是传统靶极X光、激光诱发等离子X光和同步辐射X光光刻技术。特别是同步辐射X光(主要是O.8nm)作为光源的X光刻技术,光源具有功率高、亮度高、光斑小、准直性良好,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偏振性小、聚焦深度大、穿透能力强;同时可有效消除半阴影效应(PenumbraEffect)等优越性。

以Particles为光源的光刻技术主要包括粒子束光刻、电子束光刻,特别是电子束光刻技术,在掩模版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电子束光刻由于它的产能问题,一直没有在半导体生产线上发挥作用,因此,人们一直想把缩小投影式电子束光刻技术推进半导体生产线。电子束光刻进展和研发较快的是传统电子束光刻、低能电子束光刻、限角度散射投影电子束光刻(SCALPEL)和扫描探针电子束光刻技术(SPL)。传统的电子束光刻已经为人们在掩模版制造业中广泛接受,由于热/冷场发射(FE)比六鹏化镧(LaB6)热游离(TE)发射的亮度能提高100~1000倍之多,因此,热/冷场发射是目前的主流,分辨率覆盖了100~200nm的范围。但由于传统电子束光刻存在前散射效应、背散射效应和邻近效应等,有时会造成光致抗蚀剂图形失真和电子损伤基底材料等问题,由此产生了低能电子束光刻和扫描探针电子束光刻。低能电子束光刻光源和电子透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基本一样,将低能电子打入基底材料或者抗蚀剂,以单层或者多层L-B膜(Langmuir-BlodgettFilm)为抗蚀剂,分辨率可达到10nm以下,目前在实验室和科研单位使用较多。扫描探针电子束光刻技术(SPL)是利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原理,将探针产生的电子束,在基底或者抗蚀剂材料上直接激发或者诱发选择性化学作用,如刻蚀或者淀积进行微细图形加工和制造。另外一种比较有潜力的电子束光刻技术是SCALPEL,由于SCALPEL的原理非常类似于光学光刻技术,使用散射式掩模版和缩小分步扫描投影工作方式,具有分辨率高(纳米级)、聚焦深度长、掩模版制作容易和产能高等优势,半导体生产进入纳米阶段的主流光刻技术,因此,有人称之为后光刻技术。

通过物理接触方式进行图像转印和图形加工的方法有多年的开发,但和光刻技术相提并论,并纳入光刻领域是产业对光刻技术的要求步入纳米阶段和纳米压印技术取得了技术突破以后。物理接触式光刻主要包括Printing、Molding和Embossing,其核心是纳米级模版的制作。物理接触式光刻技术中,以目前纳米压印技术最为成熟和受人们关注,它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0nm,而且图形的均一性完全符合大生产的要求,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是MEMS、MOEMS、微应用流体学器件和生物器件,预测也将是未来半导体厂商实现32nm技术节点生产的主流技术。由于目前实际的半导体规模生产技术还处在使用光学光刻技术探索和解决65nm工艺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而纳米压印技术近期在一些公司的研究中心工艺上取得的突破以及验证的技术优势。

其他光刻技术常见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紫外光刻、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光刻等。近年来,在人们为纳米级光刻技术探索出路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应用于光刻工艺中,主要有干涉光刻技术、激光聚焦中性原子束光刻、立体光刻技术、全息光刻技术和扫描电化学光刻技术等。

三、光刻技术的发展

随着电子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光刻技术及其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范畴,如上所述,它几乎包括和覆盖了所有微细图形的传递、微细图形的加工和微细图形的形成过程。因此,未来光刻技术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应用领域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但就占有率最大的半导体和微电子产品领域而言,实现其纳米水平产业化的光刻技术除极紫外光刻外,纳米压印光刻和无掩模光刻也将成未来光刻技术。

参考文献

[1]FrenchRH.Dupontphotomask,1999

[2]莫大康.无掩模光刻技术的最新发展.

[3]翁寿松.下一代光刻技术设备.

[4]庄同曾.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5]丁玉成,刘红忠,卢秉恒,李涤成.下一代光刻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

技术发展 篇4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数字测绘技术,3S测绘技术,数字国土

3S测绘技术是三种测绘系统的简称。这三种测绘系统分别是:第一种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种遥感技术;第三种是全球定位系统。3S测绘系统主要应用的技术有:第一种空间技术;第二种传感器技术;第三种卫星定位技术;第四种导航技术;第五种计算机技术;第六种是通讯技术。上述六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空间信息进行全面的解读及分析。将空间信息的采集;空间信息的处理;空间信息的管理;空间信息的分析;空间信息的表达;空间信息的传播及空间信息的应用有效的进行。3S测绘技术是现阶段测绘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在测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3S测绘技术对于世界范围的科技领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3S测绘技术的先进性,在各个领域的测绘方面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有三个代表技术:第一个是数字测绘;第二个是全球定位系统;第三个是遥感及地理技术。这三种测绘技术的逐步建立,同时伴随着4D产品的出现,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测绘仪器的应用就使得地籍测量筒现代的先进的测绘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地籍测绘在理论方面和实际方面有了本质的改变。让地籍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现阶段的地籍测量是利用了现阶段的的先进的测绘技术,通过先机的测绘技术的应用来准确的测定土地界限;土地的位置权属和明确的土地面积。通过上述土地信息的测量来判断土地的实际使用类型,土地的使用分布情况和土地的质量等级等。这种测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通过上述土地测绘资料进行土地的相关登记,作为土地的登记依据。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划,我国的数字国土计划工程已经在我国全面的展开,这项工程可以为我国的国土清查做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地籍测量工作必须最大程度上建立健全我国的地籍数据库信息和地籍管理的系统。为我国的地籍方面的工作提供最为合理,准确和科学的基础测绘数据。我国的传统的测绘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的国土测绘实际使用和工作需要,因此,现代先进的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非常的关键和及时。

地籍测绘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因为地籍测绘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地籍测绘的相关文件和数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二个特点是地籍测绘对于测绘的相关数据要求较高,特别是数据的精准度方面;第三个特点是地籍测绘的全部配套资料和测量结果需要有实时性,要准确的反映出现阶段的土地测量情况;第四个特点是地籍测绘工作需要同步的进行更新,要反映出土地的测绘变更情况。

地籍测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应用较为先进的专业的测绘设备和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地籍测绘主要应用四个测绘技术和设备:第一个是野外数字测量技术;第二个是GPS测量技术;第三个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第四个是遥感测绘技术。通过上述的四种技术或者设备就能够很专业的进行测绘工作。由于测绘的现场的不同的环境,导致了上述的方法和设备存在着些许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也会突出个别的设备或者技术的优点及优势,这四种设备或者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存在的,这样才可以在地籍测绘的过程中实现测绘的全覆盖。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的利用了当下最先进的信息产业技术和计算机先机技术。现阶段数字测绘技术已经是一种主流的测绘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全野外数字测绘主要是依据野外的测绘数据作为基础,来为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基础的测绘数据,这种测绘主要适用于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土的测绘;第二个方面是城建的测绘;第三个方面是水利工程的测绘;第四个方面是电力工程的测绘。上述四方面的测绘数据主要来源于野外数字测绘技术。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地籍测绘数据库的管理工作的优劣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测绘模式的收集和测绘方式的选定。同时要保障测绘工作的经费和测绘工作使用的测绘仪器,以免测绘工作出现中断,影响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地籍测绘中非常重要的测绘手段就是现代的测绘技术。现代的地籍测绘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测绘技术的专业性;第二个特点是测绘技术的数字化;第三个特点是测绘技术的网络化。基于上述的三个特点,可以得出现代化的地籍测绘工作主要是数字化的数据采集方面。

现代的测绘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测绘技术。这种综合的测绘技术要融合了两种技术:第一种是地籍测绘的野外作业技术;第二种是测绘中的内外结合的技术。这种综合性的测绘技术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不仅仅能够进行地籍的测量工作,同时还可以对相应的测绘数据进行建档,入库。专门为测量的结果建立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介入,实现地籍测量的电子化,这样就是我国数字国土工程最主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地籍测绘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全自动的测绘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科学地反应出地基测绘中的实时数据,规避了人为测量带来的误差。本文所述的地籍测绘的所有测绘数据有两种获得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充分的利用原有的测绘数据,在土地不变的额情况下,可以作为新的测绘数据进行使用;第二种途径是直接进行新的野外地籍测量,这样的测绘数据在理论上可信性极强,可以进行数据库的输入。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测绘仪器的应用就使得地籍测量筒现代的先进的测绘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地籍测绘在理论方面和实际发面有了本质的改变。让地籍测绘的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为我国的测绘工作起到一种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革.测绘技术发展探讨[J].城市建设,2010(03).

[2]曹玉钧.土地测绘技术的变迁及GPS技术的应用[J].硅谷,2008(22).

[3]郑汉球,洪立波,陶福海.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J].北京测绘,1996(01).

SMT技术发展 篇5

一.概述

SMT是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二.SMT设备

(一)上板机

上板机是贴片生产线上全自动上料(PCB)机,摆放在贴片线首位,即贴片机前。主要功能是接收到下位机要板信号后,从PCB料架上一件一件推出PCB板。料架结构:进出轨道分别放一个料架(一上一下),升降里一个料架,共三个。

(二)印刷机

1、手动印刷机

手动印刷机是通过人手动给PCB板上锡的机器,手动印刷机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但其定位精度差,只适用于印刷要求较低的场合和科研。

2、半自动印刷机

SMT半自动印刷机,用于取代手印台,实现半自动锡膏印刷,钢网自动上升下降,PCB需要手工载入和取出。半自动印刷机特点是:(1)PLC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触控式操作,简单方便。

(2)高精密架构,采用进口线形导轨、调速马达传动,确保印刷之稳定性和精密度。

(3)根据红胶和锡膏的各种不同的特性,自动设定运行参数,可适合不同的产品以达到良好效果。

(4)伸缩自如的手臂座,机台手臂可分别左右调整,适合于不同基板尺寸。

3、全自动印刷机

全自动印刷机是利用模板被印刷刮刀向下压,这样一来模板的底 部就可以充分的接触到电路板的顶面,从而进行印刷作业的。全自动印刷机优点:PCB尺寸兼容范围广,高精度印刷分辨率’全自动锡膏印刷机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品质,节省成本

(三)点胶机

1、手工点胶机

手工点胶机,就是由手动来控制点胶控制器的开关,属于半自动化点胶机的范畴,自动化程度不高,一般常用于点胶产品种类多,规格多的设备上,不适宜批量生产的物品的点胶。

2、全自动点胶机 全自动点胶机是通过压缩空气将胶压进与活塞相连的进给管中,当活塞处于上冲时,活塞室中填满胶,当活塞下推时胶从点胶头压出。全自动点胶机适用于流体点胶,在自动化程度上远远高于手动点胶机,从点胶的效果来看,产品的品质级别会更高。自动化的操作,简单可控。点胶机应用的行业在不断的扩大,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

(四)贴片机

1、动臂式贴片机

动臂式贴片机运动机构、贴装头机构和控制系统,贴装头机构安装于运动机构上,控制系统通过线路控制运动机构和贴装头机构的工作,运动机构包括安装由贴装头机构的横梁、平行并列的两个运动轴和一对丝杠机构,横梁安装于运动轴上,且与运动轴垂直,其上设有导轨和用于贴装头横向移动的两个电机,运动轴上设有同步驱动横梁纵向移动的电机,一对丝杠机构分别安装于运动轴上。

2、转塔式贴片机

转塔式贴片机是元件送料器放于一个单坐标移动的料车上,基板(PCB)放于一个X/Y坐标系统移动的工作台上,贴片头安装在一个转塔上,工作时,料车将元件送料器移动到取料位置,贴片头上的真空吸料嘴在取料位置取元件,经转塔转动到贴片位置(与取料位置成180度),在转动过程中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将元件贴放于基板上。

3、模组式贴片机

元件送料器、基板(PCB)是固定的,贴片头(安装多个真空吸料嘴)在送料器与基板之间来回移动,将元件从送料器取出,经过对元件位置与方向的调整,然后贴放于基板上。由于贴片头是安装于拱架型的X/Y坐标移动横梁上,所以得名。

(五)焊接设备

1、电烙铁

电烙铁是电子制作和电器维修的必备工具,主要用途是焊接元件及导线,按机械结构可分为内热式电烙铁和外热式电烙铁,按功能可分为无吸锡电烙铁和吸锡式电烙铁,根据用途不同又分为大功率电烙铁和小功率电烙铁。

2、回流焊炉

回流焊炉在电子制造领域并不陌生,我们电脑内使用的各种板卡上的元件都是通过这种焊炉焊接到线路板上的,这种设备的内部有一个加热电路,将空气或氮气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后吹向已经贴好元件的线路板,让元件两侧的焊料融化后与主板粘结。这种工艺的优势是温度易于控制,焊接过程中还能避免氧化,制造成本也更容易控制。

3、波峰焊炉

波峰焊是让插件板的焊接面直接与高温液态锡接触达到焊接目的,其高温液态锡保持一个斜面,并由特殊装置使液态锡形成一道道类似波浪的现象,所以叫波峰焊,完成波峰焊的机器就是波峰焊炉。

(六)清洗设备

1、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使液体与清洗槽在超声波频率下一起振动,液体与清洗槽振动时有自己固有频率,这种振动频率是声波频率,所以人们就听到嗡嗡声。超声波清洗机的优点是:超声波清洗效果好,操作简单。

三.电子制造工艺

(一)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是指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以及未打印出图的尚在计算机里的图纸资料、技术文档等。

(二)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

一、品质管理

(一)ISO9000:2015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之一,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该标准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

(二)QC七手法 QC七手法又称品管七大手法,它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三)5S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一种独特的管理办法。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四,工艺流程。

六,发展趋势。

未来SMT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新技术革命和成本压力催生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制造,组装、物流装连、封装、测试一体化系统MES。SMT设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电子业自动化水平实现少人作业,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个人产出,保持竞争力,是SMT制造业的主旋律。高性能、易用性、灵活性和环保是SMT设备的主要发展必然趋势: 1).高精度、柔性化: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周期日益缩短、对环保要求更加苛刻;顺应更低成本、更微型化趋势,对电子制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设备正在向高精度、高速易用、更环保以及更柔性的方向发展。贴片头功能头实现任意自动切换;贴片头实现点胶、印刷、检测反馈,贴装精度的稳定性将更高,部品和基板窗口大兼容柔性能力将更强。

2).高速化、小型化:带来实现高效率、低功率、占空间少、低成本。贴片效率与多功能双优的高速多功能贴片机的需求逐渐增多,多轨道、多工作台贴装的生产模式生产率可达到100000CPH左右。

3.半导体封装与SMT融合趋势:电子产品体积日趋小型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元件日趋精密化,半导体封装与表面贴装技术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半导体厂商已开始应用高速表面贴装技术,而表面贴装生产线也综合了半导体的一些应用,传统的技术区域界限日趋模糊。技术的融合发展也带来了众多已被市场认可的产品。POP技术已经在高端智能产品上广泛使用,多数品牌贴片机公司提供倒装芯片设备(直接应用晶圆供料器),即为表面贴装与半导体装配融合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七.总结。

目前,封装技术的定位已从连接、组装等一般性生产技术逐步演变为实现高度多样化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个关键技术。更高密度、更小凸点、无铅工艺等需要全新的封装技术,更能适应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封装技术的推陈出新,也已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技术继续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对半导体前道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改进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倒装芯片凸点生成是半导体前道工艺向后道封装的延伸,那么,基于引线键合的硅片凸点生成则是封装技术向前道工艺的扩展。

在整个电子行业中,新型封装技术正推动制造业发生变化,市场上出现了将传统分离功能混合起来的技术手段,正使后端组件封装和前端装配融合变成一种趋势。不难观察到,面向部件、系统或整机的多芯片组件封装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只是面向器件的概念,并很有可能会引发SMT产生一次工艺革新。

元器件是SMT技术的推动力,而SMT的进步也推动着芯片封装技术不断提升。片式元件是应用最早、产量最大的表面贴装元件,自打SMT形成后,相应的IC封装则开发出了适用于SMT短引线或无引线的LCCC、PLCC、SOP等结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QFP)实现了使用SMT在PCB或其他基板上的表面贴装,BGA解决了QFP引脚间距极限问题,CSP取代QFP则已是大势所趋,而倒装焊接的底层填料工艺现也被大量应用于CSP器件中。

随着01005元件、高密度CSP封装的广泛使用,元件的安装间距将从目前的0.15mm向0.1mm发展,这势必决定着SMT从设备到工艺都将向着满足精细化组装的应用需求发展。但SiP、MCM、3D等新型封装形式的出现,使得当今电子制造领域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

由于MCM技术是集混合电路、SMT及半导体技术于一身的集合体,所以我们可称之为保留器件物理原型的系统。多芯片模组等复杂封装的物理设计、尺寸或引脚输出没有一定的标准,这就导致了虽然新型封装可满足市场对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和功能需求,但其技术的创新性却使SMT变得复杂并增加了相应的组装成本。

技术发展 篇6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现状;发展;建议

煤炭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先进水平都是未来资源利用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逐渐意识到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重要性。根据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必须加大地下气化技术研发力度,保证社会的能源需求

一 影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的原因

1内在原因

地面气化技术开始于17世纪,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设备,工艺,流程,原理都已经形成系统。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主要是将煤炭资源的采集和转化进行结合,在开采地直接的对于资源实行气化工艺,地下气化技术发展受到地堆积因素的影响,其产量,热值,煤气组分,气化效率等都不够稳定。煤的流量参数,热值参数,组分参数都会发生波动,这都是影响地下气化技术发展重要原因。

2外部原因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和煤层气,天然气,石油的开发技术也大不相同,煤炭资源是直接的进行开采工作,在地下直接得将固体煤变成气体的加工,可是煤层气,天然气,石油都不必在地下进行处理加工,开采资金投入量相对还比较低,这些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发展完善,这是大环境下对于气化技术的影响外因。

二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现状

1煤炭地下气化与燃气-蒸汽涡轮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结合

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和地下气化生产的合成气相结合,这是一种实现气化煤气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例如2008年美国的公司在应用中将这技术与地面气化发电技术进行了对比,其的优点十分突出。地面气化发电每次生产100MW时,投入的成本比地下气化发电多23.56%,每发1MWH电的时候,地下气化成本相对减少46%,相对应的,投资回报期就不一样,差异性比较大。

2煤地下气化与碳俘获,利用,封存结合

英国在相关的报告总结中曾得出,UCG-CCS技术是碳减排的重要技术,在应用中应该UCG与二氧化碳的俘获相结合,这样可以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和零排放技术改革,必须是运用UCG-CCS技术,这是可持续发展技术中的有效途径。

3煤地下气化与制氢结合

中国矿业大学余力教师所开发的新型地下气化技术就是运用了两阶段气化原理的移植,该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气化后的H2含量达到60%到70%,含量成倍的增长,开发出来氢这种新型的能源。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都十分的重视这种技术,这将渐渐的成为地下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欧洲已经在2007进行了专业的项目建设和研发,并且在2010年取得了项目的成功。

4煤炭地下气化与燃料电池发电结合,达到发电零排放

目前很多的研究人员提出通过地下气化生产含有氢的煤气,在使用氢作为电池燃料,这项两者相结合的技术被称为UCG-AFC技术,成为研究领域的新方向。该项技术可以大量的产出氢气,于此同时进行了地质储藏和二氧化碳的俘获,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煤气中的不可燃气体和二氧化碳被分离出来,生产出了合成气,纯氢,和低碳气。这种技术的生产过程,可以在地质构造的深处进行工作,控制转换过程的工具和方法很少。这项技术波及的范围比较大,需要地热,二氧化碳地质储藏,地下气化和增油回收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完成。结合我国国情而言,地下气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果,现在我国的报废煤炭资源量已经达到了3000亿吨以上,我们可以应用“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等的地下气化技术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将这些资源用于居民和工业使用,进一步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 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的建议

1结合我国的技术发展状况而言,现今我国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还在实验性阶段,未来的发展将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加大对于监控技术的研究工作,克服地下气化工程中稳定工艺技术难点,改善原有的计算机模拟测控技术,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工作的重视程度,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研究开发工作。

2整个地下气化工作团队的总体素质要不断的提升。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涉及到物理,化学,地质,采矿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术自身的科学含量比较高,还和热力学,燃烧学,煤化学,检测技术和检查方法等多门学科联系紧密,其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专业化水准必须达到标准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的深造和学习,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的接受新知识科技,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脚步,适应工作需求。

3为寻找到新的技术方式和出路,必须加强对于煤炭资源综合运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如今很多的企业都觉得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势头良好,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要把握技术发展的目的,将技术应用实现商业化,在项目实施前落实具体的用户,保证应用的效果。

4开展燃烧后的地下气化炉体结构变化的研究,对于地面沉降状况进行准确的检查管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于气化炉进行解剖,提高技术人员对于燃烧后炉体具体变化情况的了解,研究地表下陷的规律。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技术的改革和完善,结合实际修改炉型设计工作。

5为了防止煤炭地下气化矿井稳定的气体成分和稳定产气,要对于地下工作系统的整体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管理,保证运行和气化炉的燃烧。现在我国的监控系统仍旧无法达到国际化的先进水平,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及时的向世界的先进技术学习,攻克原有的技术难关,建立更好的监控系统。

总而言之,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煤炭资源储量情况,结合国际的技术发展现状,深入的分析影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的原因,不断的提升整个地下气化工作团队的总体素质,向世界的先进技术学习,寻找到新的技术方式和出路,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多方面共同努力,促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余力.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工业的应用[M].煤炭学报.2014

[2]朱明.低碳经济看煤地下气化[J].知识就是力量.2013

雷达技术发展概述 篇7

1 雷达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规律

雷达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 先后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新军事革命、冷战军备竞赛等不同历史因素的促进与考研, 雷达技术的理论、体制、方法、应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总体上来说, 雷达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个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当时雷达典型技术特点为电子管、非相参, 探测目标以飞机为主;第二个阶段为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防空作战对雷达的精确引导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全相参微波雷达逐渐替代了非相参技术体制的微波雷达, 技术特征主要是半导体、全相参;第三阶段为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 为满足现代空战对雷达高精度、多目标跟踪能力、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分辨率的要求, 开始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全固态。相控阵技术, 从而有效应对复杂电磁环境下低空高速目标的要求;第四个阶段开始于本世纪初期, 雷达技术主要向多功能、自适应、目标识别等方面发展, 以应对隐身目标、高空高速、低空低速目标的出现。

2 雷达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

⑴雷达反隐身技术。隐身目标也被称为“低可观测性目标”, 主要通过降低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 进而降低被探测到的概率。目前常用的降低飞行器雷达反射截面的方法主要包括采用蒙皮、非金属框架等吸波结构来吸收雷达波减少反射;在飞行器上涂覆吸波材料, 减少雷达反射;从新设计飞行器的外形来改变入射波的散射方向。因此, 随着隐身目标的出现, 反隐身技术成为雷达技术的一个宏观发展趋势, 目前常用的应对措施包括提高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灵敏度和使用某些技术增大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可能采用的技术有:改变雷达发射波的极化方向, 增大隐身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采用宽带、超宽带雷达来应对超低频段目标隐身;采用超视距雷达、后向散射超视距雷达;借助隐身目标具有频率局限性的缺陷, 采用单基地雷达组网技术;选取较低的工作频率, 扩大雷达频段等。

⑵相控阵雷达技术。相控阵体制容易得到较大的功率孔径积, 可实现功率的最佳空间分布, 目标驻留时间可变, 波束灵活无惯性, 可以缩短系统反应时间, 提高数据率, 增强抗干扰性, 目前广泛应用于很多战术雷达和战略预警雷达中, 例如意大利的RAT-31S、法国的TRS-2230、美国的W-2000、TPS-70都采用了平面阵相扫天线。与相控阵雷达雷达有关的主要技术包括:收发组件技术、相控阵宽带技术、相控阵极化技术、相控阵共形技术、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相控阵低副瓣技术、相控阵极低副瓣技术等。随着硅功率晶体管、砷化镓的发展, 生产成本的降低, 有源相控阵在工作可靠性、波束控制灵活性以及功率利用率等方面的优点, 预计在今后的一个时期, 有源相控阵将是雷达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⑶雷达目标识别技术。探测到目标并确定目标的方位与速度无疑是重要的, 但在现在战场上有时还需要识别目标, 弄清是何种飞机, 所以雷达目标识别技术也将是雷达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目标识别技术包括:谐波识别法、根据目标回波进行相参处理的方法进行识别、根据目标频率响应进行识别、根据目标极化特性进行识别、利用毫米波雷达进行识别、利用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谱进行识别。关于雷达目标识别技术, 国内外一些在研课题包括:多探测器融合、高速小型化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人工智能信号处理技术、识别系统的恒定性等。

⑷雷达抗干扰技术。电子干扰一直是雷达面临的重大威胁, 目前电子战主要由电子干扰、电子支援措施、电子反干扰三部分组成, 目前常用的雷达抗干扰技术为反电子干扰技术 (CESM) , 技术上讲主要是低识别概率技术和低截获概率技术, 主要方法为延误和阻止电子干扰截获接收机截获和识别信号, 近年来, 无源检测反干扰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雷达技术的发展也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纬度探测到高纬度探测的演变。相信随着半导体技术、光电技术、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雷达技术将产生新的飞跃。

摘要:雷达技术的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 也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纬度探测到高纬度探测的演变。本文中, 笔者将综述雷达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规律, 并从雷达反隐身技术、相控阵雷达技术、雷达目标识别技术、雷达抗干扰技术等方面探讨雷达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

关键词:雷达技术,识别,隐身

参考文献

[1]李均阁.雷达技术发展综述及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未来趋势[J].甘肃科技, 2012, (18) .

[2]赵朋亮.舰载雷达技术的发展探讨[J].科技信息, 2010 (17) .

伪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关键技术发展 篇8

伪卫星定位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伪卫星 (pseudolites) 是一种基于地面的能够传播类似GPS信号的简易信号发生器。利用各种载体建立的伪卫星站不仅可以区域增强GPS、GLONASS导航系统, 而且对正在建设的伽利略和我国的北斗二代导航系统, 在导航卫星不能满足定位要求时, 甚至可以利用伪卫星进行卫星补充完成导航定位。因此伪卫星已成为当前导航领域研究中的一个新颖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热点。

利用伪卫星来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 具有诸多先天优势和优点, 但伪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试验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在简述伪卫星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 对伪卫星定位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1 伪卫星系统定位原理

以GPS卫星导航系统为例, GPS伪卫星定位系统是一个模拟GPS定位系统的区域定位系统,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源于GPS, 可用4颗以上的GPS伪卫星作为信号源来模拟GPS系统中的卫星, 采用独立的坐标系和时间标准, 组成伪卫星网络, 并通过GPS接收机和主控站完成伪卫星系统的同步控制, 导航信号的接收以及定位信息提取和解算, 就能够给一定区域内进行定位。

与GPS观测的数据类似, 我们也可以给出伪卫星伪距及相位的一般观测方程:

式 (1) 、 (2) 中的k和p分别表示接收机和伪卫星。Rkp和фkp分别表示接收机k对伪卫星p的伪距和相位观测值, λp表示伪卫星的载波波长, ρkp表示伪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c表示真空的光速, dtp和dtk分别表示为卫星与接收机的钟差, Nkp表示从接收机到伪卫星相位观测的整周模糊度数值, Tkp表示沿伪卫星信号传播途径上的对流层延迟量, drkp表示伪卫星的位置误差, dmkp和δmkp分别表示伪距及相位观测的多路径效应误差, εkp与ekp分别表示伪距与相位观测的观测误差。

综合 (1) 、 (2) 两个方程可以看出, 伪卫星观测方程与常规的GPS观测方程不同:首先, 由于伪卫星一般放置在大气对流层以内, 所以不需要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其次, 伪卫星信号所传播的路径一般都是在对流层较低的高度传播, 所以也不能直接采用GPS观测常用的对流层改正模型, 而必须采用特殊的对流层模型进行改正, 也可以利用伪卫星自身的观测量进行改正, 最后由于伪卫星的钟差远远大于GPS卫星的钟差, 因此在测量时必须进行修正。

2 伪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模式

GPS定位技术的精度、可靠性以及完好性都与所跟踪的GPS卫星数目以及几何图形有着密切关系, 而在一些特殊的地点, 如深山峡谷、矿井坑道或者大型城市建筑内, 往往由于信号遮挡严重, 无法定位或者定位精度达不到用户要求, 这就会使GPS系统的可用度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伪卫星定位技术就可以比较理想的满足用户需求。

2.1 伪卫星增强GPS系统

在一些地形复杂、遮挡严重的地区, 可视的GPS卫星数量受到限制, 卫星几何图形分布较差, 严重影响到了GPS的定位精度。此时, 通过在地表或空中增加一定数量的伪卫星, 与GPS组合来进行定位, 可以在很多方面增强GPS导航定位系统的性能。众所周知GPS定位精度与原始观测值的误差、卫星的几何图形分布有关, 在GPS观测值精度一定的条件下, 改善GPS卫星的几何图形分布就成为提高GPS定位精度的关键。如图, 增强GPS系统的伪卫星正是通过改善卫星的几何分布, 从而达到提高GPS导航定位精度的目的。

近几年, 经过国外诸多研究机构的不懈努力, 在伪卫星的数量、位置和几何分布方面的研究都有了新的进展, 研究表明, 安置合理的伪卫星能增强GPS卫星的几何强度和信号的有效性, 对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模糊度精度和解的结果有非常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提高尤为明显。虽然增加伪卫星的颗数对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定位精度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当伪卫星的数量达到或者超过3颗时, 再增加伪卫星的颗数对整个系统的作用就不如增加1-2颗伪卫星时那么明显。

2.2 独立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在矿井隧道、地下掩体或者是遮挡严重的室内, GPS导航信号完全被遮挡, 用户无法进行定位, 利用伪卫星布设方便, 位置灵活的特点, 采用GPS的定位原理, 伪卫星可以完全替代GPS卫星进行定位。独立伪卫星定位系统完全采用了GPS的定位技术, 其定位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收机与伪卫星所构成的几何图形。室内模拟试验表明, 将5颗伪卫星发射天线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 距离地面高度10米, 移动接收机在室内环绕运动, 其相对定位精度因子RDOP值在1.2-3.8之间, 表现除了良好的定位几何图形。伪卫星定位系统的特点克服了GPS技术应用的局限。

与GPS系统相比, 完全独立的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优点。首先伪卫星位置灵活, 可以根据要求任意布设;其次为了提高定位精度, 伪卫星的几何分布图可以提前进行优化设计;第三伪卫星播发的频率可根据设计者自身的要求灵活选择。

2.3 基于伪卫星的逆向定位系统

伪卫星逆定位的概念是最早是Raquet等在1995年提出的, 是指用一系列位置已经精确确定的接收机阵列给已安装了伪卫星发射器的移动物体进行定位。伪卫星逆定位系统主要由接收机阵列、参考伪卫星、伪卫星移动站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等几部分组成。伪卫星逆定位系统要求预先精确确定各接收机和参考站的位置, 通过这些已知点测定伪卫星移动站的精确坐标。逆定位模式利用选定的伪卫星和参考站形成双差观测值, 用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削弱其他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的误差, 并且在观测之前可以根据用户的定位需求和移动站的移动范围对接收机阵列进行优化配置, 使之达到最佳的几何图形结构, 提高定位精度。目前基于伪卫星的逆定位系统实际应用还不广泛, 多路径效应、时钟同步、最佳几何分布图形等一些关键技术还有待解决和突破。

3 伪卫星应用的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目前, 伪卫星应用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信号的远近效应、多路径效应及大气延迟改正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和局限着伪卫星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急需解决。

3.1 远近效应问题

伪卫星相对于GPS卫星离用户机要近得多, GPS卫星与用户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不大, 使得用户机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强度相对稳定。而伪卫星离用户机较近, 相对距离变化较大。在近距离区域, 伪卫星的信号过强会干扰GPS信号的接受, 甚至会阻塞接收机;在距离较远的区域, 伪卫星的信号又会太弱, 以至于用户机无法跟踪和捕获。所以在一定区域内保持伪卫星和GPS卫星信号的相对平衡, 使两者的信号都能被用户机跟踪和捕获, 是伪卫星在导航定位应用中继续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克服信号的远近效应, 目前提出的多种方法中有两种较为实用:一种是Stansell提出的TDMA, 采用低占空率的短脉冲来传送卫星信号, 当伪卫星发射占空率为10%时, 其信号能被轻易接收, 且用户机的GPS卫星平均信号功率损耗不大于1db。在脉冲间隙, 剩下的90%的时间, 用户机接收的都是不被干扰的GPS卫星信号, 在这种条件下, 绝大部分用户机能同时跟踪GPS卫星信号和伪卫星信号, 这对实际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另一种是Martin提出的根据应用环境选择自适宜天线, 用户机可以采用分布天线来分别接受GPS卫星信号和伪卫星信号, 同时优化天线的增益图, 使尽量少的伪卫星信号泄露到GPS卫星信号的通道中。

3.2 多路径效应

伪卫星应用过程中的多路径问题要特别关注, 特别是在室内定位, 测量数据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多路径误差影响, 由于伪卫星受布设高度限制, 卫星仰角较低 (低于15°) , 其信号受地面物体的遮挡将更为严重, 极易受到多路径误差的影响。在静态定位时, 伪卫星的多路径偏移可当做一个常量, 但是在动态情况下, 偏移量通常是随机的, 这就非常难处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适当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天线、鲁棒跟踪和与其他传感器组合等技术。消弱乃至消除多路径效应已成为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

解决多路径干扰问题, 目前主要有4中途径:改进天线抗多路径干扰、数据滤波与自适应处理抗多路径影响、时空组合抗多路径影响和通过选星抗多路径影响。

3.3 大气延迟问题

伪卫星信号的传播与GPS类似, 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受到大气层的影响。GPS信号的大气延迟包括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 而伪卫星由于布设的高度一般较低, 位于地球表面附近, 所以我们仅考虑对流层对伪卫星信号的影响。针对对流层延迟补偿, GPS卫星信号通常使用Saastamoinen、Hopfield或Black模型取得较好的改正效果, 但这些模型非常依赖卫星仰角, 而对于伪卫星由于卫星高度上一个很小的变化, 就会引起仰角几度的偏差, 所以这些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伪卫星的对流层延迟补偿。有必要针对伪卫星建立改正模型。

伪卫星大气时延补偿有2种:一种是Hein提出的, 为补偿伪卫星对流层延迟, 可将大气折射率描述为气象参数的函数, 这必须对大气气压、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密的测量, 而且局部天气条件对该函影响很大。另一种是Barltrop提出的自适应对流层延迟估计算法。该方法将对流层延迟作为定位解算中的一个附加未知参数, 这种方法能用来补偿卫星定位误差, 但是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评估这种估计延迟的精度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广, GPS定位技术自身固有的信号衰减以及定位精度依赖于卫星几何分布的弱点已经限制了它在很多重要领域的应用。伪卫星技术可以弥补GPS导航定位技术应用的许多缺陷, 同时也是提高定位精度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伪卫星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和攻克, 但伪卫星定位技术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盛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GPS导航定位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伪卫星的概念和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Wang J L.Pseudolite Applications in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Progress and Problems[J].Journal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2002, 1 (1) :48-56.

[2]Dai L, Wang J, Rizos C.&Han S. (2001b) Pseudo-satellites applications in deformation monitoring[J].GPS Solutions, 5 (3) :80-87.

技术发展 篇9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 0 0 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 发展绿色建筑不但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还可以节省有关能源的投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贫困、改善当地和建筑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带动就业等等, 因此, 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 尽管如此,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推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依托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节能专项规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建立了一整套机制、体制, 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 并大力加大科技投入,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通过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实施了一些效益比较高、量大面广、见效快的重大行动计划, 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明显。“十一五”的前四年我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降低了13%,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达到10%左右, 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节能作为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通力配合, 积极创新思路、机制和管理模式, 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到2009年底, 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达到2 0 0 0多万平方米, 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设计阶段达到99%, 施工阶段达到90%, 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以及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 形成了每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 0 0万吨的能力。但是, 中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节能技术综合普及率仍然比较低, 改变这种现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要将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立足国情, 考虑长远, 统筹规划城镇和区域的总体布局, 努力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 从规划、标准、建设、运行、科技、政策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综合研究, 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引导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稳步健康发展。

要建立有效的政府激励和约束机制, 完善推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 要完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探索适合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 推进建筑用能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 要大力培育绿色建筑产业, 从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管理全寿命周期培育和扶持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环境、投融资机制, 带动绿色建材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相关行业的发展。

技术发展 篇10

创新发展的规律

今年7月, 全球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公布了传媒出版行业的IT新技术发展周期曲线 (Hype Cycle for Media Industry Publishing, 2012, 如图-1所示) 。图中列举了传媒出版行业正在或将要用到的IT新技术, 并揭示了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规律。

大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Gartner发现了创新发展的规律——任何创新, 不论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是管理创新, 都遵从这样的规律, 该规律通过图-2的曲线表示, 并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参考Mastering the Hype Cycle:How to Choose the Right Innovation at the Right Time, Harvard Business Press) 。

创新的触发期:创新曲线从一个新技术突破、新产品原型公开展示等事件开始, 并使媒体和业界对它发生了兴趣。接着,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它的潜力, 一波嗡嗡声的浪潮迅速在新闻中传递开来。

期望膨胀的巅峰期:一些领头的公司抓住了这项新技术, 并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跳了进去。新技术的提供商在媒体上大肆夸耀这些早期客户。文|王立东

接着, 其他公司也想加入, 他们不想落后。记者抓住了新技术所带来的兴奋点, 使人们感到必须得搭上这趟车, 否则就会落后。新技术的提供商则极尽努力, 新技术被推到极限。

幻灭的低谷期:虽然新技术提供商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逐渐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使人们发现事情不像他们当初想象的那样。人们开始对结果失去耐心。而媒体总是需要一些新的视角来抓住读者的兴趣, 于是负面的报道越来越多。最终人们的负面情绪取代了最开始的激情, 创新的潜在价值被低估, 新技术跌入低谷期。

希望的爬坡期:技术供应商根据早期的反馈不断提升其产品,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使新技术不断成熟。一些坚韧的早期采纳者跨越了障碍, 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明。这时, 如何成功使用该项新技术的方法论被编写出来, 应用的最佳实践也开始推广。

生产力的高原期:新技术被展示、被接纳, 采纳它的公司感觉用起来得心应手, 技术和产品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一个曲棍球杆式的普及曲线开始了, 并迅速产生生产力和使用价值。

上述创新发展的规律与我们对创新发展的传统理解 (如图-3所示) 不同。为什么创新发展规律像过山车那样呢?原因是, 传统理解的前提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然而, 事实上是人常常是非理性的, 非理性因素的表现如图-4所示, 具体说明如下。

人脑注意的规律

人脑每秒有上亿次的化学反应, 如此多的信息要进入大脑, 大脑不可能每条信息都处理, 否则, 效率极低。“有人做过测算, 如果大脑同等处理所有反应, 我们早晨起床决定我们要穿什么衣服, 到最终我们把这身衣服穿到身上, 已经到晚上了” (引自《水平思考》) 。我们的大脑中有层过滤网, 负责对信息进行过滤, 最终留下我们想要的信息。在这层过滤网中, 我们的感知觉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喜新厌旧乃是人的本性。作为成人, 我们又在天性喜好新奇的基础上增加了想象, 而想象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同时, 我们渴望把新奇的东西与他人分享, 我们喜欢夸大创新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社会感染

我们喜欢从众, 这是我们从祖先那里获得的遗传基因。从众使我们的祖先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 从众已经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中。从众有一个特点, 在《引爆点》一书中, Malcolm Galdwell指出:人们对新事物的兴趣, 开始的时候增长缓慢, 直到它达到一个引爆点, 在这个引爆点之后, 它会迅速传播, 就像传染病一样。从众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 叫“社会感染”。当从众现象滚动起来, 新闻会说“每个人”都在做这样的创新。在过去的二十年间, Internet成为社会感染的加速器。在商业领域, 竞争也是能量巨大的传染驱动器。

决策偏见

考虑一些创新时, 人们需要收集正面的证据和反面的信息。但不幸的是, 人们并不同等地看两面, 刚才提到大脑过滤网会对信息进行删减、扭曲、一般化, 事实上, 我们总是为我们的观点寻找证据!

人性的这些非理性特点混合在一起, 使我们对创新所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迅速升级。然而, 所有创新在其潜能真正爆发之前, 都需要大量的实验和实践, 因此, 不可避免地会让我们失望。当兴奋衰退, 那些驱动兴奋上升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同样会驱动其迅速下降。当负面的评价上升时, 社会感染就像当初驱使大家蜂拥而上一样, 驱使大家迅速远离。这样, 就形成了如钟形曲线般的创新发展规律的前半段。

在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相互影响的因素:人性的本质和创新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使人们容易对新事物期望过高, 当未达到期望时, 人们则容易受挫。创新的本质驱动着新事物缓慢地、一步步地产生真正的价值。而且, 这两个因素的节奏还总是不同步, 如图5所示, 人们总是期望在A点获得比较高的价值回报, 而实际上, 到了B点才能达到, 这中间的差距被Gartner称作“时间-价值”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时间-价值”差距呢?答案可以从性能、集成、渗透和回报等四个方面分析。

性能

新技术在早期应用中, 其性能水平并不令人满意, 往往只能局限在某个细分市场的应用中。在早期阶段, 需要对新技术的局限性有充分的理解。

集成

如何将新技术纳入现有的环境?要充分考虑工艺、技术、基础设施、组织结构及生态系统等诸多问题。任何新技术都需要适应现存的、复杂的组织环境中的人、业务过程和组织系统的要求。如果新技术需要改变组织流程和基础设施的话, 那肯定会导致很长的集成周期。

渗透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句名言: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 你会把任何东西都看成是钉子。人们在刚开始接触新工具时, 会习惯性地用它来解决老的问题, 而不是释放出它的新价值。要发掘出新技术的新价值, 需要时间。

回报

新技术带来的成本的节省或者商业价值回报, 通常不像期望的那么快, 而且往往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还不可避免地出现效率下降。回报会被其它三个价值差距所影响。性能和集成差距可能会增加成本并延缓获益。如果新技术没有产生其真正的商业价值, 即使新技术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工作, 回报也可能减少。围绕创新的商业模式也经常是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 它通常会使回报延迟或消失。在e-Business时代, 从新技术诞生到找到利用它赚钱的途径, 通常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新技术在早期A点存在诸多问题, 那是不是最好停下来观望, 待到成熟的B点再考虑呢?当然不是。因为新技术一旦到达成熟的B点, 就会快速普及, 竞争门槛将迅速降低。所以, 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的“领导型”组织, 往往在早期阶段就开始利用这些新技术, 他们探索新技术带来的潜在机会、培养内部专家技能, 为获得高潜在回报和竞争力优势提前做好准备。这类“领导型”组织被Gartner称作是A型组织。与“领导型”组织相比的另一个极端是保守的C型组织, 他们对采纳任何新东西都非常小心, 他们往往等待新技术到达一个可用的性能水平时才采纳, 那时采购价格较低并且对资源的需求也比较低。介于二者之间的是B型组织。具体到某个报社是A型、B型还是C型, 与报社的规模、收入、价值观、文化、管理过程和管理技能等因素是相关。不同类型的报社在采纳新技术时, 有不同的适合行动区 (如图6所示) 。

创新曲线与报社的热点技术

下面, 我们选择三个报社关注的热点技术——移动数字报刊、数字大屏、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技术, 对“时间-价值”差距做更深入的分析, 使报社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把握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技术。这三项热点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如图-7所示。

移动数字报刊

上一个十年是传统互联网时代, 全球几乎所有报社都错过了机会。今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报社重新看到了希望, 并且不想再错过这班车了。欧美前沿报社正在移动数字报刊上做积极的探索, 最著名的是《日报》、《纽约时报》的iPad版及“付费墙”商业模式。针对移动数字报刊, 国内报社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盈利?”

移动数字报刊现在处于创新发展的早期阶段。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距离回报点, 存在“时间-价值”差距, 具体表现在性能、集成、渗透等方面。

众多的竞争平台 (iOS、Android、Windows 8等等) 和纷繁的各类设备 (iPad、Amazon KindleFire等多种智能平板电脑、以及各种各样的智能手机终端) , 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 使终端碎片化严重。性能差距主要表现在内容的设计、制作、应用开发等方面投入大、周期长, 尤其是在互动内容、视频内容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另外, 若考虑支持多种终端设备, 投入则更大。

在集成方面, 有的报社专门成立了新媒体公司, 以全新的、相对独立的组织形式应对数字化趋势;对于考虑新媒体出版和传统出版融合的报社, 需要在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基础设施、工艺技术要求等多方面, 统筹地规划移动数字报刊所带来的变化。

在渗透方面, 仅仅把移动数字报刊看作是纸报的延伸吗?如果这样的话, 显然是在习惯性地用新工具来解决老问题, 它的新价值将无法释放。如何战胜马斯洛的锤子?!这是全球报业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谈回报之前, 我们还要理解移动应用获得商业价值的普遍规律。欧美移动应用领域的前沿技术供应商在实践中总结出移动应用获得商业价值的四个步骤:到达参与忠诚回报。

第一步:到达

面对终端的碎片化、性能的局限, 报社首先需要根据读者的情况, 选择从哪个终端 (平台) 切入最好。报社给读者的价值主张要与用户体验、移动平台的目标受众相匹配。“领导型”的报社不会因为差距的存在而裹足不前, 相反, 他们能充分理解新技术的局限性, 找到最合适的市场切入点。

第二步:参与

到达读者只是第一步, 如何让读者下载用一用?这时, 用户体验就很重要了。易用的、触摸式的、实用的、娱乐性、有社会化连接的应用, 往往更受读者青睐。另外, 位置服务既体现了实用性, 也体现了与读者相关性, 也容易受到青睐。

第三步:忠诚

80%的移动应用的寿命不超过一天!“愤怒小鸟”之所以成功, 源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都有攻击本能。“愤怒小鸟”让人宣泄攻击本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制造出“愤怒小鸟”, 对于普通人而言,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更为实用。行为主义认为, 通过“刺激-反应”或“行为-强化”建立连结, 可获得期望的行为。如何让读者“必须”一次次地访问你的应用?——通过分析读者的行为, 激发读者的动机, 利用消息、推送等手段, 强化读者的阅读行为, 最终建立自强化的“刺激-反应”系统。

第四步:回报

回报, 或者说挣钱, 是最后一步才可以考虑的!因为商业模式是建立在读者规模、读者参与、读者的忠诚度等诸多因素基础上的。通常的商业模式有“内容免费+广告支持”、“免费增收”、“内容订阅”等等, 哪种商业模式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现在, 欧美报社正在积极探索, 但还没有找到赚钱的魔力配方。纽约时报的“付费墙”取得了一定成功, 并且在纽约时报的引领下, 大量报纸在做“付费墙”的实验, 其策略是:不一定要留住读者, 而是要加强其内容价值。这个策略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移动数字报刊虽然处于创新发展的早期阶段, 但Gartner预测, 该应用将在2-5年内达到成熟采纳阶段 (图-5的B点) , 并且, 其带来的商业影响是转型性的 (Gartner将技术的商业影响力分归为四个档次:转型性、高、中、低, 其中, 转型性的商业影响力是最大的) 。对于“领导型”报社而言, 现在是探索该技术并实施行动的最佳时机, 不能错过。

数字大屏

数字大屏在欧美发达国家, 正处于创新发展的谷底。现在的情况是, 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现在业界看到, 通过手机屏和数字大屏的双屏互动, 有可能找到突破性的商业模式。Gartner预测, 数字大屏带来的商业影响力是中等程度的。数字大屏所处的位置, 无论对于“领导型”报社, 还是“中等”风险承受力的报社而言, 都是比较合适的采纳时机, 前提是, 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数据中心的虚拟化

大数据是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的无法阻挡的趋势。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建设是应对大数据趋势的众多举措中最为基础的一项。虚拟化技术现在已经接近成熟采纳阶段, 据Gartner预测, 该技术在两年内将完全成熟, 也就是说, 现在采纳虚拟化技术的风险已经非常小了。同时, Gartner预测该技术的商业影响力是转型性的。因此, 开展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建设, 对各类报社而言, 都是最务实的投资选择。

综上所述, 报社在建构未来技术发展的战略路径时, 要统筹考虑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根据本报社的具体情况, 确定最佳的切入时机。

传播技术的变迁与教育技术的发展 篇11

摘 要:人类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更新和变迁都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词技术的产生奠定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基石,媒体技术的应用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促进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新旧传播技术各有其优势和局限,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与传播技术相对应,教育技术也不应该以新旧论高低,优化组合、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应该是当代教育技术追求的高级形式。

关键词:语词技术 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5-0086-04

在教育技术发展史上,人类传播技术的每一次更新和变迁都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技术的每一次发展也总是以新兴传播技术的运用为主要内容,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目的。因此,从传播技术变迁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探索教育的技术特性,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技术属于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技术与技术主体融于一身,蕴含于技术主体之中,表现为技术主体的技能和手艺,形成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物质性技术逐渐成为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了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这三种技术体系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为语词技术、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三种传播技术的应用。三种传播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教育技术经过了传统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两个阶段,现在又正在向信息化教育阶段迈进。

一、语词技术奠定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基石

语词技术是指古代社会逐渐形成的,后来被人类长期延续使用的口头语言技术和文字语言技术。语词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又是主要的教育媒体,具有简洁、实用、便捷、廉价等优点,一经产生便经久不衰,成为传统教育技术的根本性基础。

原始人为了承传氏族和部落的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需要探求一种人们共同使用的传播媒体。他们经过几万年的牙牙学语,才把有意义的发音发展成为具有共同性和持久性的口头语。后来又经过大约几万年的时间,口头语言这个符号系统才逐渐形成,从而奠定了口耳相传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技术。在人类漫长的教育活动中,口头语言一直是最主要的教育技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提出的逻辑推理学,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系统逻辑学,都为口头语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从希腊各地聚集到雅典的智者们广招门徒,教学生争论辩驳技术,要求学生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有精练的演说技术。西欧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大帝要求修道院的学生要思想虔诚、谈吐文雅、行为端正、语言流利。这些都是以口头语言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技术的经典范例。口头语言的产生不仅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促进了人类个体经验的交流和共享,提高了前人文化积累的继承性,而且导致了教育的革命,使身体力行的师范教育向言传身教的教育形态转变。口头语言的产生直接推动了人类教育的发展,即使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也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技术。

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口耳相传,虽然简单快捷,但因时空限制,既不能通达万里,也难以推之百年,传播功能十分有限。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积累、保存和承传知识经验的需要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探寻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人类逐渐创造了文字。文字对教育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它对流动教育信息的凝固功能。人类利用文字的凝固功能记载口头语言,阅读跨越时空的文字材料,积累、保存和传承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极大地扩展了教育信息量,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文字是一种人类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表征教育信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字的载体产生了历史性革命,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文字最初刻写在各种不同的载体上,如我国曾用过的甲骨、青铜器、竹片、布帛,欧洲曾用过的石头、贝叶、蜡版、羊皮等。这些文字载体复制困难、携带不便、价格昂贵、获得性差,只能在社会上流传,难以大面积传播,所以接受教育还只能是少数人的特权。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专为教育目的编写的教科书成为与口耳相传同等重要的教育媒体,这就大大地扩展了教育信息的来源,改变了教育只能面对面才能进行的旧格局,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媒体技术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

媒体技术主要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兴起的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等现代传播技术。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为视听教学和程序教学的产生与发展。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着20世纪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现代教育技术阶段。

媒体技术产生的标志虽然是视听媒体的大量应用,但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早在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积极提倡直观教育。他认为,一切实物受自然秩序的制约,倡导教育工作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并提出了直观性原则。他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还亲自撰写了一本带插图的课本——《直观的图画世界》。[1] 瑞士的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感官印象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认知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获得概念,因而观察应成为教学的基础。并进一步断言,“只有从观察中得到的真理,才能给人那种不使他的心灵受到成见和错误思想侵袭的力量”。[2] 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哲学家杜威,强调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课程的儿童经验化。他指出:“学生通过观看,能不断地形成各种课题的确切的、生动的映像,所以我认为,把现在用于课程的准备和呈现的许多时间和精力转而用于训练学生的图像能力会更明智和有效。”[3] 这些大教育家的具体思想虽然有所不同,但思想的本质含义是相同的,那就是强调感性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量运用感性材料,以克服语言文字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缺陷。

在媒体技术中,幻灯和电影是问世最早的传递图像的媒体技术,它们的问世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序幕。然而,真正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还不是幻灯和电影技术,而应该是电视技术。因为在电视技术问世以前,无论在学校里还是社会上,媒体技术都起着辅助作用,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电视技术问世以后,充分发挥了图像的记录、储存和传输功能,受到了新闻、教育、文艺、娱乐等各个领域的推崇。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电视技术为视听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既使视听教学产生了技术上的飞跃,又使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以至于有人提出了电视文化的概念。

几乎在视听教育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同时,程序教学也迅速形成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个别化教学。学术界普遍认为,普莱西和斯金纳是推进程序教学迅速发展的两个重要人物。普莱西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并始终热衷于程序教学研究。以他的教学机器为基础研制成功的自动教学装置,在美国军队训练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斯金纳先后发表了《学习的科学和学习的艺术》和《教学机器》等文章,论述了他的程序教学理论,并在普莱西教学机器和美国军队自动教学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机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和他设计的新的自动教学机器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程序教学的发展,形成了风靡美国教育界并进而影响世界教育的程序教学运动。纵观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无论是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还是斯金纳根据他的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新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以及后来人们运用高性能计算机设计的高级程序教学机,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步调模式,尽可能使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个别化教学。

媒体技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但媒体技术潜心研究的不是硬件,而是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因此,媒体技术的核心不是一种硬技术,而是一种软技术。这就形成了依靠教育软件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思想,使得借助媒体辅助与传播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没有改变教学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和学习理论争相迸发,教育技术也开始进入信息化教育时代。在当今的教育和教学中,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教育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环境

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多样化、教材多媒体化和教学资源全球化等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学环境的改变。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为代表的语言实验室、课程专用教室、多功能教室、虚拟实验室、校园网等适应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正在形成,促使教学环境由单一的传统环境向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教材多媒体化是说,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媒体不断进入教育领域,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视频、电子文本、互动教学课件、虚拟实验环境等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材已经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向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教材的概念正在赋予新的含义,现在我们用教学资源来替代或重新理解教材的概念也许更确切一些。教学资源全球化是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不断扩充与丰富,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和速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育资源获取范围的迅速扩展,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将走出学校,跨越国界,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局限在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的范围内,可获得的学习信息将更加丰富。

2.促进教学活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必然引起教学活动的交流方式、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在交流方式上,信息技术环境的形成,使单一的人-人交互,向着人-机、人-机-人的综合交互方式发展。这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的Email、BBS、BLOG等各种交互平台环境,已经为教学活动范围的扩展提供了通道和手段。在教学模式上,基于主体网站的教学、基于Webguest的教学、基于交互工具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和基于网络资源的探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发展,使教学活动的模式更加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征等相关因素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了方便。在学习工具的变革上,虚拟实验室、工具教学软件、基于WEB的交互式学习工具的应用,能够完成许多传统教学环境无法完成或者受条件限制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并有利于学生探究和验证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本质。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学习、互动合作学习、学科综合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无论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学习、互动合作学习还是学科综合学习,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充足的学习资源、良好的协作环境和得力的学习工具。在资源供给方面,信息化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资源空间和知识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需求进行信息资源的查询、收集、整理和推理,独立思考或借助他人的帮助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建构。在环境支持方面,网络交互平台和交流环境是新型学习方式的理想环境。如BLOG网络日志是学生广泛互动交流与协作的理想环境,Wiki网络异步合著环境能支持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作品,BBS、可视聊天等网络交互环境已经成为学生协作交流和讨论的重要平台。在学习工具方面,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新型学习方式的第一手资源,相关的计算机工具软件(如几何画板、交互小程序等)以及多种形式的小程序、互动软件等都是新型学习方式最重要的环境或对象。

四、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是当代教育技术的必然选择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可知,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媒体技术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教育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媒体技术形态的形成。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引起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受到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使得一些人对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做出了过高的估计,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为有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其实是对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一种误解。

上世纪60年代,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一些推崇者将其誉为解决外语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并预言语言实验室将创造出外语教学的奇迹。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语言实验室并没有创造出什么奇迹,人们对它的认识也理智了许多。70年代,电视技术迅速发展并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教学规模,于是又有人认为一台电视机便可以满足求知欲,甚至担心电视教学会带来教师的失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电视教学并没有对传统的语词教学带来致命的冲击,学生到学校去上课仍然是人们的普遍选择。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所以引起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指出:“在过去,正是因为不可能表达和传达直接的经验,使语词的使用成为必要,因而也强迫使用概念来思维。当传播可以通过“手指一按”来进行时,人们的嘴便沉默了,写作也停止了,心灵也会随之凋谢。”[4]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电视的直接性、快捷性和表面性,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产生一种抑制和弱化作用,使人们的思维变得简单化、平面化,而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同样的道理,现在又有许多学者开始质疑计算机、网络的教育功能,认为在理性思维能力上,亲笔书写文字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利用键盘输入文字,计算机会代替人们纠正拼写或造句的错误,不利于人们掌握最基本的书写和阅读技能。[5] 在人格心理方面,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空间,无数人在网上进行虚拟性的交流与沟通,他们可以说谎、欺骗甚至谩骂而不怕遭到惩罚。这种虚拟性的交流有可能导致学生人格和心理上的异化,使学生变得冷漠、孤僻,甚至缺乏责任感和价值观。在人文情感方面,计算机和网络对人的思想感情也产生了巨大冲击,削弱了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网络世界里,丰富多彩的画面使人目不暇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快餐式的大白话文字,使人的情感和思想变得肤浅和直接。

五、结束语

以上关于电视、计算机和网络弊端的论述,并不是要贬低新技术独特的教育功能,而是说明我们在推崇新技术的同时要警惕它们的弊端,以便扬长避短,提高新技术的使用效果。其实,在传播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新旧技术之间早就呈现出多种技术并存的叠加态势,并不存在明显的代替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万能的传播技术。每一种传播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旧技术一般不以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而丧失自身的使用价值,因而不能以技术的新旧作为其使用价值的衡量尺度。与传播技术相对应,教育技术也不应该以新旧论高低,优化组合、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应该是当代教育技术追求的高级形式。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9.

[2]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166.

[3]R.Heinich,Instructional Media and New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1999:65.

[4]刘卫民.看电视能代替读书吗? [N]人民日报,1999-4-5.

技术发展 篇12

1.1 车联网的概念

从本质上说, 车联网是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采集、汇总和处理的物联网, 它不仅能够对车辆信息进行智能识别, 还可以进行实时定位跟踪, 方便有关部门的监控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说, 车联网是物联网最具产业潜力的应用之一。

1.2 车联网的特点

如果车联网得以应用, 新时代的智能汽车将具备行车间距稳定、车辆随机组合成为车队的特点;由此, 将进一步提高交通流的运输效率与安全性, 甚至实现零碰撞。

2 车联网的发展状况

虽然车联网技术发展迅速, 并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但在其发展应用的过程中却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现有的车联网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 存在硬件设施够齐全, 配套产业链不完善, 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车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2.1 车联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新技术的诞生不仅仅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问题, 车联网技术的产生丰富了汽车的定义但要使这项技术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我们必须解决车联网的安全性、一致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的问题。

2.1.1 用户信息安全如何确保

车联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平台, 每个用户的个人信息都将随时随地与整个网络相连, 其他使用者可以通过这个网络了解到该用户的信息。这种与互联网相似的信息共享形式使信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很好地保障。将信号暴露在公开场所之中的平台很容易导致信号被窃取或是被其他信号干扰, 这对于车联网体系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2.1.2 多方合作能否实现标的准统一

车联网产业链涉及的行业范围很广, 产业链上的合作方相互之间的信息难以开放, 虽是共同参与, 但基本上各自为战, 各行业间缺少互动, 这就导致了信息不能及时被共享。车联网的发展尚未像互联网那样达到产业链间相互融合, 因此很多互联性功能在车联网上目前也无法实现。众多企业直接面对用户, 提供的产品各式各样, 软硬件技术接口标准也就很难达到统一。

2.2 车联网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车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加以改善。

政府层面

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明确车联网的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车联网的顺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 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 坚持开放和合作的原则;明确车联网发展的规划与目的前提下, 确保车联网个产业链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大技术性人才的投入, 重点攻克技术难题, 力求在核心技术上尽快实现突破。最后, 政府方面也应当在财政、信贷等方面对车联网进行扶持, 给车联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市场层面

提升用户感知,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车联网要想真正发展起来, 就要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 而要让用户愿意接受、愿意为产品和服务买单, 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用户感知。生产者必须意识到商业模式的选择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选择一个让愿意为之付费的经营模式是当务之急。众多数据表明, 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存在巨大的可供挖掘的潜力, 生产者应思考如何利用这一潜在资源, 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4 车联网的发展趋势

目前, 车联网还存在模式单一、分裂, 定义概念不明确、统一, 所需技术欠发达, 涉及领域广泛却没有完善规范等等多处不足。因此, 目前对车联网发展趋势的估计也存在大量的文献研究, 车联网以其强大的新生生命力, 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4.1 车联网的发展价值和意义

不难想象, 未来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像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电话那样, 不再只是单一孤立的, 而是一个有输入、有输出、相互协调、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生态网络。单从驾驶者从疲劳的驾驶中解放出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非常壮观, 车联网的发展将给相关的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活力。

4.2 未来车联网发展需要的技术支持

以上对于车联网的发展意义的阐释和对于未来成果的描述都是要基于车联网不断发展的, 车联网要形成网络系统并把智能汽车发展到足够的规模, 需要多方面技术的支持。在这个网络系统中, 需要有人提供不同的终端系统平台与应用程序, 需要有人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合与分析, 需要有人进行产业链之间的的融合与协调。想要建成这样一个网络型的系统, 任何单一的技术都是不足以满足需求的, 这样复杂而紧密相连的系统需要综合性的技术, 依赖与各产业之间的整合与创新。

4.3 车联网涉及领域分析

车联网的发展不仅仅对技术领域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各行各业也会因为车联网生态系统的建立面临机会和挑战。

4.3.1 保险行业

车联网公司如果与保险公司合作, 面向车主提供车联网保险服务, 那么就可以形成一种三方共赢的状态。对于车主, 同意接受车联网保险即可以减少投保费用又可以获得来自多方面的保险服务;对于保险公司, 使用车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对车主的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更好的选择服务对象, 降低赔付率从而提高公司收益。

4.3.2 金融行业

在当前网络蓬勃发展的新金融生态环境下, 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 不仅仅需要提供与客户生活消费圈相关的服务, 还必须考虑到公司机构客户价值链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带来的增值。而“车联网金融”这种人工智能, 集机电、导航、卫星系统和金融服务于一身的新兴金融恰恰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4.3.3 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

车联网相对互联网来说不仅更开放还涉及用户的个人信息, 如果不能保证安全使用, 将失去大量的客户。车联网技术对于道路行车的高效安全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旦其网络系统遭到破坏, 如果没有在短时间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很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甚至对整个道路交通产生严重的破坏, 交通系统也将瘫痪。对于车联网系统而言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网络的安全性。普通消费者对车辆的认知有限, 大多局限于安全驾驶和一般的保养维护的层面。依靠消费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可能保证车联网运行的安全的。生产者在系统开发, 程序编写时, 应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考虑。

5 结论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的时代也在飞速的到来, 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 可以预见, 车联网将以飞快的速度将之前甚至当下都无法预见的益处带给人类。车联网发展的技术支持需要各行各业联起手来提供, 而这既是商机也是挑战, 车联网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相信车联网的最终发展结果是辉煌的。

参考文献

[1]刘建华, 杨士航.浅谈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28) .

[2]张兆旭.汽车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向导, 2011 (33) .

上一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下一篇:显微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