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养殖业

2024-06-02

毛皮动物养殖业(共8篇)

毛皮动物养殖业 篇1

近日, 从由青年企业家毛皮委员会联合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等四家中国毛皮行业组织共同举办的“2014毛皮动物养殖环境和环保论坛”上了解到, 中国是一个毛皮动物养殖大国, 但却尚未成为一个养殖强国, 无论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还是从具体的养殖企业生产管理情况看, 中国与毛皮动物养殖先进国家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毛皮动物养殖环境成为走向全球毛皮强国的一个瓶颈。

据了解, 中国毛皮养殖业在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这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行业的高度重视。

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指出, 不断壮大的中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需要规范化。为此, 政府将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积极应对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并努力实现养殖环境的优化改善。据别涛介绍, 条例对于养殖场环境污染、废弃排放等制定了相应的惩处规定, 并对养殖场的水源及硬件设施进行综合评估, 协助养殖户建立综合性的优化养殖基地, 通过财政性的奖励对规范性单位进行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推出, 将成为毛皮动物养殖专项领域的一个具体措施, 是中国环保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相较养殖强国, 中国目前的毛皮动物养殖无论在品种、条件、环境及处理方式上都处于亟待改善的局面。 为此, 行业及政府都做出了不懈努力, 围绕毛皮动物养殖行业面临的环保问题, 探索毛皮行业转型升级之路。

珍贵的毛皮动物 篇2

饲养常采用砖石与水泥砌筑成坚固的笼舍,笼舍一般为楼式,水在最底层。笼舍内设置有保温室和带水泥栅栏的开放式运动场。夏季每天换水1~3次,以保证麝鼠水浴与卫生的需要。冬季笼舍内温度要保持在0℃以上。只要温度适宜,麝鼠便可以在3月份开始交配,4月中下旬产仔。

麝鼠幼仔的养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28~30天仔鼠单笼饲养;另一种是母子同窝饲养,这样母鼠可以照顾好幼鼠。

麝鼠的饲料种类很多,青饲料有芦苇、水草、树叶、青草、植物幼芽与根茎、胡萝卜、白菜、大头菜、瓜果皮等。谷物饲料有各种谷物熟制品、玉米穗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小的无脊椎动物、小鱼虾、田螺等。饲喂麝鼠必须要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各种饲料必须干净、卫生,并要使麝鼠养成定时采食的习惯。夏季每天早、晚两次饲喂,冬季只需每周向室内添加足够的饲料1次即可。春、夏季节,应以青饲料为主,为使麝鼠良好地妊娠、产仔、泌乳及保障幼仔的生长发育,还要增加一些谷物熟制品, 并添加一些优质、无刺的干草作为絮窝和育仔用。冬季麝鼠食量大减,饲料应以萝卜为主,再搭配些精饲料,数量为每日每只50克即可。

麝鼠免疫力强,很少发病与死亡,所以是很有饲养价值的经济动物。科学饲养麝鼠将是城乡家庭发家致富的一种良好途径。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宜城市襄沙路邮政105号信箱农技推广中心 邮编:441400)

毛皮动物养殖中的几大误区 篇3

1 是否应该用加水量大的膨化配合饲料

1.1 膨化配合饲料

膨化配合饲料是由彭化玉米、次粉、大豆、进口鱼粉、肉骨粉、油脂、复合维生素、微矿、磷酸氢钙、食盐、多种氨基酸、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成分组成。膨化原料玉米吃水量大, 其添加比例是有限的, 因毛皮动物的食物是以高蛋白、高脂肪为主的食肉动物, 自身分泌的淀粉酶很少, 所以含淀粉类较高的饲料原料不可多加;其它原料的吃水量较低。成品料的加水量以1:3~3.5为佳。加水量大的料含膨化玉米、膨化次粉比例较高, 既不能满足毛皮动物营养的需求, 也不易于动物消化和吸收, 特别是膨化次粉, 加水就成浆糊了, 不易消化, 利用率很低, 养殖成本相对较高。

1.2 毛皮动物的营养需求

毛皮动物的营养需求是以摄取干物质的量来计算的, 饲喂料中加入的水分过多, 虽然动物进食的体积很大, 但干物质含量偏低, 下次饲喂时动物很饿, 就会大量进食, 易引起胀肚, 且冲淡了消化酶, 引起消化不良, 与其饲喂时饲料中多添加水, 不如让其自由饮水

2 为何饲料用水搅拌成粘粥状, 20 min后变稀

狐狸、貉、水貂等肉食性毛皮动物, 它们的消化道短, 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 加上食道内主要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 淀粉酶分泌的量很少, 对膨化玉米, 膨化次粉的消化利用率很低, 如果饲料中加入含有淀粉酶的复合消化酶, 饲料就会在稀释20 min后变稀, 能大大提高动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

3 为何皮毛动物换料后没有以前吃得多

毛皮动物的嗅觉很敏感, 不同气味的料对其适口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有10~15 d的过渡期, 换料时遵循先少后多的渐进原则, 把应激减到最小, 换完后感觉没有以前的料吃得多, 不要认为这个料动物不爱吃, 要看其长势, 因为毛皮动物是为能量而食的, 能量主要来源于脂肪和葡萄糖, 能量低的料动物爱吃, 吃得多, 因为饲料中能量低动物进食后很快会有饥饿感, 如不控制饲喂量, 猛吃, 可能会消化不好, 甚至一连几天不吃, 然后再猛吃, 时间长了胃肠病很多, 甚至胃穿孔, 造成很大的伤亡, 损失惨重, 如控制饲喂量, 动物就显得很饿, 看起来很爱吃, 其实耗料量增大, 养殖成本增高, 所以评价饲料不能只看吃的数量, 要看饲料转化率, 看整体效益。

4 饲料价位与养殖成本的关系

对养户而言, 饲料的成本是由2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有效成本 (饲料本身的成本) , 一部分是无效成本 (生产费用, 销售费用等) 。能给养殖产生效益的是有效成分。各厂家的价格高低取决于其有效成本的含量多少。由此可见饲料成本价格高的要比价格低的有效成分所占的比例大也就是说价格高的料要比价格低的料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比之下用价格高的要比价格低的饲料合算, 因此价格高的饲料养殖成本并不高。

饲料在毛皮动物饲养中约占养殖成本的70%, 所以大家一直都很重视饲料的选择, 从表面上看饲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本的高低, 但是大家要考虑我们养殖的目的是为了赚多少钱, 要看投入与产出的综合效益, 不能单从饲料的价位上判断, 买贵饲料花钱多, 不合算, 其实是买得贵, 用得便宜;饲料价位高, 转化率也高, 用价格高的饲料并不提高养殖成本, 反而能够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

5 毛皮动物生长前期长得胖、肚子大、毛亮

狐狸、貉、水貂等毛皮动物前期是拉骨架的时候, 一定不要长胖, 要让它们瘦点, 拉开骨架, 长长身子, 到冬毛期时再让其长胖, 这样皮子长度大, 皮板结实且伸展度大, 毛长绒丰, 光亮不起球, 皮张等级高, 反之后期动物身子短, 毛稀易脱落, 皮薄伸展度小, 经济效益低。尤其注意的是前期饲料不要加水太多;另外前期饲料中也不要含较高的脂肪, 否则生长期的小兽胖胖的、大大的肚、毛色光亮, 很好看, 后期身子粗短, 毛易脱落, 无光泽, 甚至有的掉毛, 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6 动物的粪便黑亮与消化的关系

动物粪便颜色是与食物的成分相关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血粉、腐殖酸钠等原料, 也会出现粪便黑亮的效果, 广大养殖户要看动物的长势和综合效益, 不要只看粪便颜色论饲料好坏。

7 用目测代替称重

毛皮动物的毛色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眼观其大小的因素毛长绒密光亮顺滑活泼好动的动物看起来个体小;而营养不良、毛稀无光、蓬乱竖立、无精打采的动物看起来个体大, 这就是习惯性的眼力的误差, 科学称量, 才能断定动物的真实毛长、体重。

8 饲料粉碎的颗粒度

毛皮动物的消化都是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蛋白质、脂肪、淀粉的, 饲料粉碎的粒度越细, 与消化酶接触的越充分, 消化吸收的越好, 饲料转化利用率越高, 养殖成本越低;颗粒度粗, 消化吸收就差, 饲养成本就高, 养殖效益下降。所以广大养殖户最好选用颗粒度细的饲料。再者狐狸、貉、水貂等毛皮动物采食速度快, 咀嚼少, 饲料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采食量等。

9 香味剂 (素) 添加量

饲料的味道当然还是天然的气味好, 油脂、鱼粉、彭化大豆、彭化玉米的味道是狐、貉、貂等最爱吃的。人为的增加香味剂、香味素不但增加了饲料的成本, 对动物的生长无益, 还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比如香味剂挥发得很快, 饲料放的时间稍微长一点, 就影响嗅觉非常敏感的毛皮动物的适口性和采食量。

1 0 饲料剩余与动物喜食的关系

毛皮动物养殖业 篇4

目前国内外的毛皮动物基本都是在棚舍中笼养。棚舍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很多, 有永久性砖瓦结构、木制简易棚舍、万能棚舍 (适宜饲养多种毛皮动物) 。

采用棚舍集约化饲养, 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且对预防高温、寒冷和多雨等不利气候引起的疾病, 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可以有效地防止乌鸦、喜鹊及其他传染病的携带者和扩散者。其中, 乌鸦的危害性最大, 因其以兽尸为食, 为寻食可飞行长达50 km。禽类不仅是传染病的传递者, 而且也是饲料和新生仔兽 (掉在地下的) 的盗窃者。实行棚舍饲养就可以用铁丝网遮掩棚顶和墙壁外缘之间的空间。

笼子和窝箱的大小、结构及安装, 随毛皮动物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但都以合乎动物卫生和兽医卫生要求为准。

银黑狐、北极狐、貉子母兽和仔兽的笼子, 是以木框骨架和铁丝制成。可以用隔板将大笼子分为三部分, 在母兽繁殖期, 利用其正面, 仔兽分窝后, 利用笼子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余两部分分配给幼兽。只是在繁殖季节将小室镶在笼子上。每只基础兽群面积为2.61~2.90 m2, 幼兽为0.81~1.0 m2。

公兽笼子位于棚舍之外距地75 cm的单独的平台上。在此笼子内进行毛皮动物配种。这种笼子的面积为1.5 m2以上。

采用上述方式饲养管理狐和貉的母兽和幼兽, 保证每窝可以有满意的隔离性, 对防止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是非常有益的。

紫貂基础兽群的金属网笼最小面积不得小于1.21 m2, 仔兽0.54 m2。装置笼子为预防咬伤, 之间至少有15~20 cm间隔。

水貂基础兽群无骨架的笼子, 其面积不低于0.32~0.405 m2。仔兽笼子其宽度可缩小8~10 cm, 每头标准面积应是0.21~0.405 m2。

水貂和紫貂笼子在棚舍内单层安装, 两层重叠是不符合兽医卫生要求的。这样做虽然对提高棚舍使用方面有利, 但既不卫生, 又不便于传染病一般措施 (清扫、消毒等) 的实施。

窝箱是小型毛皮动物经常居住和产仔的地方, 要求清洁、干燥并经常消毒。其材料应当是吸湿、吸热, 声音传导性小而且便于清扫和消毒。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仔兽发育和防止疾病 (外伤、冻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 , 从而大大提高仔兽的成活率。实践证明, 多种材料都可以作为小室的垫草和填充物, 但以晒干的软草和刨花较为适宜。

各种肉食毛皮动物的窝箱, 其构造是大体相同的, 四壁由木板制成;顶壁在狐和貉由一层木板制成, 而水貂和紫貂则由木板和铁丝网两层构成;小室底都是两层, 一层是固定的铁丝底, 一层是可以拿去的木制底, 在其间可以填塞垫草。这样的小室可以保持良好的小气候, 既可防止中暑, 又可以很好的防寒, 同时还可以防止仔兽的擦烂, 并且能使小室保持良好的清洁状况。北方寒冷地区应将小室隔为两个部分, 即通道和产箱。这样既能达到保温, 又能隔音。

毛皮动物养殖业 篇5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始于1956年, 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养殖地区有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北京、山西、陕西、宁夏、新疆、河南、江苏、浙江等地。毛皮动物的养殖, 经过了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低谷后, 自2010年10月开始转暖。在传统行业持续疲软的背景下, 2011年全球的毛皮销售总额依然达到150亿美元, 几年来保持了7%的年度增长率, 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毛皮生产和加工大国。然而, 在中国毛皮行业迅速发展的趋势下, 其相应的养殖标准及管理方式尚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学习国际先进毛皮行业技术和理念、快速与世界接轨, 已成为中国毛皮行业的发展重任。

传统的养殖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增加了饲料成本, 还造成了部分动物的死亡。超量的蛋白质摄入不会对动物有任何好处, 只会让动物“熊猫醉水”。在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 养殖方式也应采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科学经济的模式。传统养殖模式下, 饲养一只商品貂要37.5 kg小杂鱼、10 kg玉米和谷物, 计算得出饲喂9 kg饲料商品貂长0.5 kg。而有关试验表明, 采用科学的饲养模式只要5 kg饲料就能长0.5 kg, 节约饲料4 kg。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饲料, 由于营养合理, 相同的饲养成本, 反而使动物的个体比传统方法饲养的大了50%~100%, 且毛皮的质量也显著提高。科学饲养不仅让饲料得以充分消化吸收, 而且动物粪便排放减少了50%以上。有研究表明, 食物残渣本身就是培养基, 排放后会释放出大量热量, 有害渣还会排出许多有毒物质。20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称, 动物排出的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远超过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废气的总和。毛皮动物的科学饲养, 减少了大量粪便的排放, 会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也会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衍、变异, 减少出现新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的可能性。

加拿大水貂养殖协会有关专家介绍说:“加拿大水貂养殖协会认为负责任并可持续地利用动物资源符合人类自身的需要。我们的责任包括将动物福利措施具体落实到所有会员的农场, 这不仅出于道德考虑并且也符合商业利益。只有动物生活没有压力、健康愉快, 生产出的动物毛皮产品质量才能更好。”他还表示, 为了贯彻这一宗旨, 协会在营销、饲料搭配、技术培训等方面都给予养殖户大力扶持。我们了解到, 由于科学化饲养与管理, 加拿大水貂养殖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水貂毛皮可以用于服饰, 水貂粪便可以作沼气原料, 水貂油可以用于润滑剂和化妆品。在整个水貂的养殖过程中, 不仅不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任何负担, 而且还能化废为宝, 将肉类加工后的下脚料作为水貂饲料的主要来源, 减少废料排出。在如此科学化的管理和运作下, 加拿大毛皮动物养殖行业无论在环保还是经济方面的贡献都是可圈可点的。相比之下, 虽然中国毛皮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凶猛, 但科学化管理毛皮动物养殖体系、规范行业标准依然是中国毛皮行业加速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毛皮动物养殖业 篇6

县长杨明义在致辞中说,肃宁作为“中国裘皮之都”,近年来,始终把毛皮产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品牌、形象和核心资源,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兴县”战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和带动力显著提升。第六届全国毛皮产业联席会的召开,搭建起了肃宁与各大协会、各界朋友加强交流、倾听真知灼见、增进友谊的平台,将极大促进肃宁县毛皮产业更好发展。他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肃宁毛皮产业的发展,全力对接一带一路,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弘扬裘皮文化,共同携手,相聚肃宁共创未来。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国内外毛皮市场风云变幻,毛皮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在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内,仍然是我国毛皮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期。因为我国毛皮行业有“五大”优势:最大的加工能力、最大的原料皮生产能力、最大的市场、最完善的产业链、最大的进出口贸易量。同时有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大家应该对毛皮行业充满信心。通过第六届全国毛皮产业联席会的探讨,大家能更加清醒地认识行业发展现状,了解市场发展态势,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

全国毛皮产业联席会的宗旨是为整个产业链打造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充分发挥各环节优势,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会上,与会专家就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当前毛皮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专家们认为,我国毛皮行业应遵循《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在国务院部署开展的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中,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求,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以“创品牌”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形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智能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绿色制造,使皮革行业向“绿色、高品质、时尚化、个性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会上,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彦杰做了《毛皮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的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1-8月规上毛皮及制品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90.48亿元,同比增长0.12%,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全国规上天然毛皮服装行业累计完成产量319.50万件,同比下降3.57%,降幅加剧2.7个百分点;全国毛皮鞣制及制品行业利润总额44.54亿元,同比下降23.65%,增速回落45.3个百分点。我国毛皮及制品(不含生毛皮)出口19亿美元,同比下降7.3%。我国毛皮及制品(不含生毛皮)进口3亿美元,同比下降21.1%;我国毛皮及制品(含生毛皮)进口9.9亿美元,同比下降181.1%。

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素成作为当天市场论坛环节的嘉宾,就“如何应对后饱和市场的价格波动”发表了看法。他表示,当前毛皮行业的低谷只是价格的低谷,不是市场的低谷。他认为,在低谷中更有机会,现在市场是一个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应该信心满满,推进转型升级,借助机会努力发展。

毛皮动物养殖业 篇7

发布会上,中国皮革协会毛皮经济动物养殖委员会主任黄彦杰重点解读了《规范》。该标准的前身为2005年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皮革协会起草制定的《毛皮野生动物(兽类)驯养繁育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满足行业发展和升级的需要,国家林业局再次委托中国皮革协会牵头修订了《暂行规定》,经修订专家组通过将名称更名为《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他指出,新发布的《规范》吸取了欧盟2009年发布的《欧洲养殖水貂、艾鼬和狐狸保健与管理操作规范》、加拿大《狐狸养殖保健与管理操作规范》和芬兰《动物屠宰保护措施》的内容,在人员要求、场区建设、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处死和取皮加工、运输、环境保护及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基本和国际接轨。为了确保《规范》的顺利实施,黄彦杰主任透漏中国皮革协会毛皮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委员会还将配合国家林业局,利用协会会员网络在中国毛皮经济动物养殖五大省份(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对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考虑到行业企业按照《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进行整改、调整需要一定时间,该《规范》设定1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国家!!!!!!!!!!!!!!!!!!!!!林业主管部门仍按《暂行规定》对貂、狐、貉养殖企业进行要求和监督检查,新建或改扩养殖场所,须执行《貂、狐、貉繁育利用规范》。

发布会期间,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发布了2016年1-4月份我国毛皮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他指出,毛皮行业基本运行稳定,但下行压力很大。1-4月规上毛皮及制品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54.5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回落4.58个百分点。全国规上天然毛皮服装行业累计完成产量128.37万件,同比下降2.82%,增速回落11.67个百分点。同时,他还并向媒体通报了《中国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15年)》。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水貂取皮数量约4450万张,狐狸取皮数量约1450万张,貉子取皮数量约1610万张。

此外,根据近几年的数量统计以调研情况,李玉中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发布了养殖行业预警信息,他指出目前水貂皮库存量较大,2016年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价格将继续在低位徘徊,建议养殖户精简数量,提高种源质量;狐狸皮张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皮张价格下跌的情况,预计2016年价格可能会继续呈现下滑趋势,建议养殖户控制养殖数量,规避市场风险;貉子皮库存量较大,2016年价格将继续在低点徘徊。

毛皮动物养殖业 篇8

1 动物毛皮文化的内容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 人类社会一切与动物毛皮相关的行为、制度、风俗逐步构成了毛皮文化的基本内容。人类利用动物毛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早期, 被人类利用毛皮的动物种类有几十种, 涉及的领域包括毛皮服饰、日常用具、药材等多个方面。但人类利用动物毛皮加工成的裘皮服饰却是最为普遍的, 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利用的服饰之一。由于珍贵动物毛皮稀少, 裘皮服饰的加工工艺复杂, 因此动物毛皮产品往往价格不菲。在古代, 裘皮服饰作为标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对维护封建社会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代社会, 裘皮服饰的阶级性特征已不存在, 裘皮服饰成为了人们追求原始美和自然美的理想选择。

2《毛皮学》的研究内容与教学要求

《毛皮学》是研究哺乳动物毛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生长、脱换规律以及毛皮鉴别和毛皮的组成与性质等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科学。《毛皮学》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要求学生全面地认识哺乳动物外在的、具有直观表现作用的动物毛皮的一般特点,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毛皮的物种鉴定、毛皮质量检验、毛皮产品加工等理论和掌握相关实践技能奠定基础。《毛皮学》是东北林业大学的特色课程之一, 200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毛皮学》与毛皮产品的生产、加工、检验、利用关系密切, 是毛皮产品学、毛皮加工学、毛皮产品质量检验等专业课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毛皮材料、纺织材料、笔刷材料等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3 动物毛皮文化与“毛皮学”教学的联系

动物毛皮文化是人类利用动物毛皮的历史以及动物毛皮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关系的概括, 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动物的毛皮, 动物毛皮文化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人类对动物毛皮利用的起源、发展、利用方式、类型、功能演变、发展趋势等内容的高度概括, 这也是《毛皮学》课程建设中构建课程文化和教学文化的重要内容, 因此, 动物毛皮文化对《毛皮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1《毛皮学》与人们对动物毛皮肤浅认识的关系

毛皮由于存在于动物的最外层, 容易让人造成一目了然、司空见惯的错觉, 常人一般认为动物毛皮是微不足道的, “略知皮毛”, “毛发之功”等成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生通过对《毛皮学》的系统学习, 发现动物的毛皮其实包含了动物的分类特征、机体的生长状况、各生理时期的营养水平, 毛发生长发育规律等大量的信息。动物的毛皮具有易获取、非损伤、易保存、信息量丰富等优点, 是开展动物分类学、生态学、动物营养学、动物产品学研究的理想研究材料。在系统掌握了动物毛皮与动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的前提下, “以毛相马”不再是对动物浅薄的认知, 可能成为一种既科学又便捷的实验方法。

3.2《毛皮学》与正确认识毛与皮的关系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动物毛与皮相互依存的关系———“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其中蕴涵了“毛皮学”的科学道理。毛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皮肤衍生物, 毛发对动物机体具有保护和调节等作用, 毛是由皮肤深处的毛囊发育而来的, 如果毛囊一旦受到损伤, 动物的毛发将受到影响, 甚至脱落, 因此, “爱毛反裘”、“反裘负薪”是一种对动物毛与皮关系的颠倒认识。

毛发在动物皮肤上不是一成不变, 不同动物具有各自特点的毛发生长脱换规律, 即使是同一种动物生活于不同环境中, 毛发生长规律以及性状特征均不同, 在传统的毛皮商品检验和交易中逐渐形成了利用“路份” (动物毛皮的产地) 划分毛皮质量和定价的方法, 一直沿用至今。动物毛的颜色深浅主要是毛囊中色素细胞分泌的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的, 色素颗粒随着毛干一起角化形成了死细胞, 因此, 生长结束后毛的颜色是不可逆的, “伍子胥过昭关, 一夜白了头”从毛发生理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3.3 毛皮文化对学生树立科学自然观的作用

近10年来, 全球裘皮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毛皮动物养殖基地, 最大的裘皮加工和消费国, 但国内外少数极端动物保护组织鼓吹的“反裘运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球裘皮产业的健康发展, 他们将“杀戮”、“血腥”、“非人道”等词语强加于裘皮产业。作为动物保护和动物科学专业的大学生, 如何认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处理毛皮动物生产与动物福利的关系, 理性看待全球的毛皮动物产业,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是《毛皮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动物的毛皮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产品之一, 从古至今, 动物的毛皮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产品, 是人们追求自然美的体现, 毛皮不单单是人类生活的物品,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动物毛皮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人类社会在长期利用动物毛皮产品的过程中, 无论是在用料讲究, 还是穿着搭配等方面, 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气息, 毛皮服饰的功能也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演变。尽管现代社会已经有可替代动物毛皮类似功能的产品, 但天然的动物毛皮的原始美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对它始终不离不弃, 只要正确处理好动物毛皮产品利用与动物福利的关系, 动物毛皮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4 结束语

上一篇:乐极生悲下一篇:小学生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