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精选12篇)
超级女声 篇1
本着“快乐英语、快乐学习”的宗旨,我校五年级英语学科竞赛拉开帷幕。
第一阶段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Jack and the beanstalk》,并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待学生朗读完毕,我播放录音。这是他们第一次通过录音“欣赏”自己的朗读,他们有着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欣赏完后,我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1:“我觉得我们读得挺好的,声音洪亮,有气势!”
学生2:“我们没有读出giant(巨人)讲话时的口气。”
学生3:“我也认为我们可以把人物对话读得再生动些。”
从学生们抢着评价的语气中,我感觉时机成熟。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再听课文原音寻找差距,并指点朗读技巧:“朗读时,要注意朗读的语音语调,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在音准上要多训练,发音一定要到位。本周末的作业是制作一份朗读磁带,时间不得少于三分钟,内容自定。表现优异的同学将代表班级参加‘超级男声’‘超级女声’冠军争夺!”当学生得知这是一次校园英语选秀比赛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二阶段
学生们纷纷上交了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我拿出了几个典型的作品样本。
小A同学对这次比赛显然准备充分,朗读非常流利,一气呵成,只花了两分多钟就完成了他的作品。学生们对他的快速朗读提出了质疑。
小B同学是个害羞的女生,她的作品一如她的性格,我把音量开到最大,却只能依稀听到她那蚊子般的声音。学生们表示了他们的不满。
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学生们总结了不少注意事项和录音经验:录音时,朗读一定要大声,避免录音不清晰;朗读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并控制好速度……有了这些实践经验,学生们纷纷表示对自己第一次的录音不满意,要求我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第三阶段
评选班级冠军的日子终于到了。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Cici摘得了班级桂冠,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总冠军的争夺。
Cici是班级里一位不起眼的女生,除了平时作业总能认真完成外,在英语学习方面一直表现平平。当她流利、悦耳动听的英语口语从录音机里缓缓飘出时,我注意到全班学生都安静了下来,表情由平静到惊讶,再由惊讶到赞美。就是这么一位平日里的“灰姑娘”,在这次比赛中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她的表现赢得了班内所有学生的认可。
点评
教育成功其最基本的两大因素就是信心和兴趣,而信心和兴趣的培养不仅仅靠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还同样来自于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从而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甘燕萍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模式:一是用“有声作业”来指导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评价的机会,使评价的过程更加民主;三是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整,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英语口语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评价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喜欢这门课,喜欢上课的教师,从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口语评价收到良好效果。
(点评人: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邵佳明)
关键词:口语评价,竞赛活动
超级女声 篇2
很单纯的故事,网球,一场接一场的网球。可又因为青学网球部那九人各自心中执着的网球梦想、坚定的决心、以及一根肠子通到底的固执个性,让这部动漫变得生动有趣。赛事紧凑的情节,不拖泥带水的心理活动,偶尔队员之间的搞笑……全都特属于年少轻狂的青春。
许斐刚是个不会掌握节奏的漫画家,为了等待漫画的创作速度而想尽办法加入原创情节竟出乎意料地画龙点睛。还记得《机动警察》张弛有度的剧情,虽然在与格里锋的明争暗斗,也一面表现特车二课轻松的点滴生活和平时的执法趣事,《网球王子》也是如此,对学校生活的刻画如同锦上添花。 不要苛求,更不要有逆反心理。写实不卖座可是总有人奉为精品,商业化再成功也有人斥之媚俗。其实二者都值得肯定,可以不要听别人的称赞与非难,就只是轻松地去感受这一趟明媚的网球之旅。清新的风格、性格的人物、简单的青春和对梦想与胜利的无比执著,不需要更为深刻的内涵,也能够奏响内心向往的弦音。
那些怀着无数梦想的青葱岁月,那些激情汗水的肆意挥霍,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懵懂少年,投入必然有收获,在蔚蓝的天空下迎着阳光跑,闻着泥土的芳香不停地奔跑,就这样,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往往留在青春的年代里。
超级女声时代 篇3
所谓的“不加修饰”令人咋舌:参赛选手中什么样的都有,有瘦得像根筷子,站都站不稳的;有胖得一动就“水波荡漾”的;有丑得让人不忍多看一眼的;有老得嘴里没牙的。选手们穿的也是五花八门,有穿礼服的、有穿旗袍、穿露背装的、甚至还有穿一套睡衣,大大咧咧站在评审跟前的。选手唱起歌来更是千奇百怪,有唱一半就没声的;有跑调十万八千里还摇头晃脑的;还有的手舞足蹈、连唱带跳,动情之处忽然下跪,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是这样一个叫《超级女声》的电视“选秀”节目,既不悦耳又不悦目,却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从参赛者到观赛人,无不对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无门槛”的狂欢
《超级女声》的预赛可以借用一个词——“海选”,与之相对应的是数以万计、不惜长途跋涉前来报名参赛的各地选手。就算中国最负盛名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没有遭遇过如此壮观的报名“人海”。
“现在想想真是太疯狂了!”从西宁坐了26小时火车赶到成都的15岁青海女孩贾茹说,“我是被《超级女声》‘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真正无门槛选拔’的口号吸引过来的。”
贾茹的观点也是大多数参赛选手的观点。不少选手认为,在电视领域,她们是“门槛”外面的人,如果没有“无门槛”的《超级女声》,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走上舞台,特别是在电视上表现自己。
为《超级女声》“疯狂”的不仅有15岁的贾茹,还有29岁的福建姑娘张娟。《超级女声》从长沙、武汉一直伸展到现在的成都和南京赛区,张娟依次参加了每个赛区的“海选”,结果首轮均遭淘汰。
张娟是广州一家中型贸易公司的文员,月收入不过3000元,可她已为《超级女声》的参赛花费了数万元。“我一点也不觉可惜,之所以不计代价参加《超级女声》,是因为它带给我很大乐趣。”张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超级女声》再开辟新赛区,她仍会前去参加。
张娟说,自己从小就是个不起眼的女孩子,高考时只考上了当地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去广州,找到了现在这份薪水一般的工作,一做就是6年。每天的日程朝九晚六,惟一的乐趣就是业余时,跟男朋友出去买买东西,唱唱歌。而就是仅有的这点乐趣,在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重复之后,也让她感到提不起劲来。
“去《超级女声》的原因,一是渴望被人注意,二是希望改变自己,打破现状,让自己的生活有所起伏。第一次站在摄像机前,心里虽然怕得要死,声音小得像蚊子,但还是很开心。因为自己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谈到《超级女声》,张娟一脸满足。
张娟参赛之后,她的同事和朋友也每逢必看,心痒的还和张娟一起去“海选”。虽然没有一个人进入50强,但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参加《超级女声》很快乐,很满足。
“这个比赛开始没有门槛,最后没有奖金和奖品,它给每个选手的馈赠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艰辛过程。”已获武汉赛区亚军的少管所警官陈文娅曾多次参加类似赛事。她认为,“《超级女声》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选出几个选手,让他们进入娱乐圈做歌手,更多的在于,通过参赛,每个选手都经历了一个艰难成长和从中体味快乐的过程。”
中国人,快乐不快乐
在《超级女声》成都赛区的比赛中,不管是选手、观众、评审还是制作人员,他们在接受采访时,几乎都提到这个节目带给他们的快乐。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强调“快乐”,甚至不吝言辞地夸大获得的快乐?
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没有人怀疑,公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也不会有人怀疑,在这种“迅速”之下,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在发生着同样迅猛的变化——权力与金钱被极致放大,贫富差距加大,不平等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而人多数中国人面对这样的变化,作出的第一反应是“忍耐”,然后是被迫接受,最后,通过有限手段,开辟有限空间,最终确立自己在这个社会极其有限的位置。
经历这样的过程通常是无快乐可言的。努力的定义和社会价值被公式化,成功的刚加条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存最近新浪网的一项调查中,对于“你对前途未来有多少瞳憬?”这个问题,72.73%的网民选择“听天由命”,而与之之相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公布的一项凋查显示:在中国社会自上而下的各阶层中,仍有六成以上的人希望向上层流动。
这是个充满矛盾和痛莆的现实,有理由相信,这六成以上,通常被认为很容易满足的普通中国人,对快乐有着更多的向往和期待。
同样的,新浪刚关于“你经常处于哪种情绪?”的调查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点,47%以上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甚至“烦躁”,只有不到9%的人选择了“快乐”。
有人说,“快乐不快乐”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具代表性。但现在,面对一个群体的“不快乐”,就该足以引起社会重视了。
在不久前结束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正值社会转型期,也处于心理问题高发期。被媒体热炒的报复校园的大学生、绑架人质的下岗工人,以及被焦虑症、抑郁症困扰的社会精英,都还只是我们这个社会心理问题的“冰山一角”。
这让一些社会学者联想到美国犯罪率飙升的60年代——经济过热,城市人口猛增,社会转型而导致的多重不确定因素,整个社会心理显现出一种“深度焦躁”,从而引发并导致了众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对此分析说,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所掌控的社会资源的多少。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人们普遍感到“自己成为商品”,他们拼命想跻身名牌,被人关注。在此过程中,他们感到了压力,即便“成为名牌”,他们仍会觉得失去很多。
缓解社会压力对人造成的“焦躁”与“不快乐”,作为电视娱乐节目的《超级女声》不是做得最好,也不是最有功效的,但不可否认,它着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通往“快乐”的崭新渠道。正如该节目的评委张漫所言:“《超级女声》提供了一个台阶很低却有真实感的舞台,很容易跨上去,也很容易走下来。参加《超级女声》,大家不紧张不焦虑,心态放松。”这也许就是这个节目为人们提供的“快乐”。
反思中国电视文艺:如何“贴近”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以行政手段主导电视文艺,是改革开放使传统文艺的垄断地位宣告结束。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几年,观众的口味和欣赏水准迅速提高。几年前的电视节目已经“落伍”,即使最贴近百姓的节目,“大牌”如春节晚会,也再难重复当年的号召力。相反,现在被老百姓追逐的电视节目,往往是传统文艺观中“看不上”的东西,比如《超级女声》。这一点,值得电视工作者深刻反思。
在参与《超级女声》节目的过程中,资深电视策划人夏青对自己从事多年的电视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她说:“我1991年大学毕业,作为电视人,做了10年的文艺晚会,请过大大小小无数明星,希望引起观众兴趣。但在这个节目之后,我感觉到一直以来,我们太想当然了。我们总认为,大众喜欢的是美丽、英俊、专业、完美的明星,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要的是没有距离感的电视艺术。”
卢卡奇说过,一旦某个商品或文化形式在一个社会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它就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
看《超级女声》的文化语境与困惑 篇4
关键词:叙事结构,解构主义,文化工业,可写文本
一、经典叙事结构和多种叙事手法下产生的“平民神话”
经典叙事被结构主义者看作是最为通行的叙事结构, 在电视叙事文本中也非常流行。一些重要的意象、思想和观念在电视中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共同演绎着人们心中不朽的神话。如果把《超级女声》看做一部文学作品的话, 那么很容易发现其叙事结构正是借鉴了我们所熟知的“灰姑娘”的神话故事。从芸芸众生中选拔出来的普通人 (灰姑娘) 怀着对理想的憧憬, 在湖南卫视和万千观众 (七个小矮人) 的提携帮助之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和王子结为连理) 。《超级女声》产生意义的基础便是平民权力、明星地位这一二元对立的结构关系, 通过对这一关系的演绎, 塑造了一个罗兰巴特口中典型的“当代平民神话”。
从微观的叙事手法来分析, 《超级女声》也采用了普罗普的31个功能说, 并且将在悬念中叙事的意识以及真人秀节目的节奏性把握发挥的淋漓尽致。粗略的对照普洛普的功能图表, 可以将节目中的一名参赛选手定义为另一名参赛选手的“坏人”, 评委则可以定义选手的“帮手”抑或“坏人”出现, 而最终赢得“超女”称号的选手则是功能表中所谓的“英雄”。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 其实节目中的选手、评委和观众都扮演了双重角色, 发挥着双重功能, 不断的作为他人“帮手”和“坏人”的身份交替出现, 各种矛盾的情感和关系纠结贯穿在整个节目中, 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情感的网络, 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和对抗性。
二、结构主义叙事下隐藏的解构主义视角
为何一档电视节目的出现会在中国社会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惊人影响力?本人认为很大程度上能够归结为节目中对社会上某些一元价值观的颠覆和解构。当习以为常的理念被打碎时, 节目便在观众心中造成了巨大的震荡。
首先是对于权力的解构。《超级女声》中最为大胆的引进便是全民投票机制, 任何人, 无论男女老少, 只要参与短信投票都可以对选手的去留结果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超级女声》站在多元文化的立场上, 维护所有阶级人群的权力, 纠正一元文化中对于“精英”的膜拜和“草根”的偏见, 让老少鸿儒都能成为决定结果的“中坚力量”。
其次是对于戏剧冲突的解构。在《超级女声》中是否还记得每场比赛后都会引进一轮复活赛, 让那些之前被淘汰的选手通过最后一轮的比赛有再次走上舞台的机会?在节目最为高潮的淘汰部分, 当某些选手即将沮丧的走下光鲜的舞台时, 节目用一剂清新的复活赛来消解比赛的冲突和选手间的“矛盾”, 使一些选手能够重返舞台。传统模式中“一次定胜负”的结果被改写, 让节目更有人情味, 也为选手和观众再次书写了一篇“平民改写历史”的神话。
三、“文化工业”下的非可再生产商品还是能够再生产的“可写文本”?
结构主义者将符号分为了“能指”和“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是图像、声音, 而“所指”则是图像声音综合后所引申传达出来的意义。在《超级女声》的节目制作中, 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严重能指化倾向。它突出并扩大图像和声音对受众产生的感官冲击和试听快感, 同时消解节目意义深度。绚丽的节目片头, 大量灯光的运用, 现场的哨声、口号声、怪异的音响声以及频繁出现的特技、字幕等等都是在夸大能指的诱惑, 营造试听盛宴。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其实处于一种游离的“休克状态”, 只能对电视中节目进行“单向度”的消费而绝不可能理性的进行意义的再生产和批判性地接收, 限制了受众创造性的发挥。这种效果也正是“文化工业”的总体效果之一, 即消费性、肤浅化和机械性。如此看来, 《超级女声》就应该是“文化工业”时代的产物, 文化沦落为商品在让观众被动地消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观众在《超级女声》的一开始便在身体力行地为节目创造着多义性。不同的观众对这个节目有着大相径庭的理解, 有人把他视为一场“大众的狂欢”, 有人视之为“民主政治的体现”, 也有人视之为“庸俗的娱乐”。这些不同的意义都是观众主动思考的体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到节目中去, 书写节目的文本。因此从一开始, 节目文本的作者并不是意义的掌握者, 而观众才是使意义达成统一的力量, 并且这种意义也不是一尘不变的, 新意义的产生取决于观众审美的变化。从这个层面来说, 《超级女声》又并非“文化工业”下的消费品, 而是一部可被书写的文本。
参考文献
[1]黄海:《中国当代电视总体叙述特征》。
[2]高震、刘路:《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解读》。
[3]蔡志军:《从“怪物史瑞克”看解构主义对美国动画片的影响》。
[4]尹鸿、陆虹:《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
“超级女声”口号点评 篇5
2006年的超级女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口号也是多到――非常多。现在让我挑几个点评一下吧!
1、“蝴蝶蜕变,玲珑再现。”
口号拥有者:长沙胡灵
评分:100
说得好!10进出7时,胡灵留的头发是金色的卷发,7进5时改成了长长的、清秀的黑发,像杜丽一样,这样一来表演更好看了。给人的感觉是由一只油腻的毛虫,蜕变成了一只会唱歌的美丽蝴蝶!而且把“胡灵”穿插进去了,非常有创意!
2、“一路原唱,朱朱最棒。”
口号拥有者:杭州朱雅琼
评分:72
“一路原唱”不准确,决赛那天她唱了《黑色幽默》,还有丁薇的一首歌。“朱朱最棒”也不准确,在5强,甚至10强中,朱雅琼的唱功都不是最好的。但是她的原唱精神可以加分!
3、“想唱就唱,阳蕾最棒”
口号拥有者:成都阳蕾
评分:95
阳蕾唱得很好,高音非常漂亮,确实很棒。这句话也点出了超级女声的宗旨。5分就扣在与蔡莹莹的口号相似,有抄袭之嫌。
2006“超级女声”的生存智慧 篇6
一些宿命论者也许已经预言它即将到来的失败;但更多的人,心怀疑问和好奇,饶有兴致地观望着反方的反应。
4月21日,2006年“超级女声”长沙赛区预选赛第一场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已经有人感到了一些异样。
“选手没有以前那么搞怪了,评委也没有以前那么尖刻了。”这是观众的普遍意见。那些充当串场环节的民歌表演、老年才艺展示等,也使人感觉到“超级女声”仿佛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青春时尚,而是在迎合更多人的口味,甚至于失去自己的个性。有人在预测,“超级女声”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春晚”?
“它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奇怪的东西,这和容忍程度有关。现在各方面的力量都在较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说。
“超级女声”身陷围城
在中国,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能遭遇到这样曲折离奇的境遇。
“超女、超男是对艺术的玷污……它宣传的是一夜暴富的思想、一夜成名的思想……作为政府文化艺术有关管理部门来讲,不应该允许超女这类东西存在。参加超女的被害了,看这个节目的也被害了。”
今年4月,全国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前文化部部长刘忠德突然发话,将批评矛头直指“超级女声”,而这也已远远不是“超级女声”第一次遭受指责了。
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的一期《焦点访谈》曾以“抵制低俗”为主题,不点名地批评了“超级女声”。在一片“超级女声”将被停赛的传言中,人们在如期举行的2005“超级女声”总决选中看到了一些“奇特”的场面,比如请来了一些老艺术家们发表“寄语”,比如“超女”们唱起了久远的革命歌曲。
可以感受到,这个节目背后的制作团队其实很努力地在市场需求与传统价值观、在流行与保守之间寻找着某种平衡。
2006年“超级女声”开赛以后,无论是对评委的选择,还是对节目形式的创新上,他们仍然在很小心地维系着某种分寸,却似乎并不讨好,开赛伊始便被淹没在扑面而来的各种事端中——
3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对选秀节目作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比如海选不能直播、分赛区活动不得在当地省级卫视中播出等。“超级女声”原定冠名商蒙牛公司因此认为广告投放将受到影响,希望能减少冠名费,直至新赛季启动前夕,“超级女声”的冠名权才最终得以落实。
广电总局严管“选秀活动”,也使得“超级女声”迟迟拿不到批文,一度濒临搁浅。
3月20日天娱公司被迫启用应急方案,在沈阳启动了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开办的地区性竞技真人秀节目“超级伙伴”。
4月12日,“广电总局盛赞超女”的新闻又忽然出现在各太网站上。事实上,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编写的《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中,只是简单地提到“‘超级女声’的成功带动了真人秀节目的大量推出”,并罗列了“超级女声”的收视率:平均收视率8.54%;决赛期平均收视率11%,居同时段收视首位;三强决赛时的收视份额达到了49%。“盛赞”云云未免牵强。
“广电总局盛赞超女”的字样还没有来得及从网页上消失,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全国政协委员魏明伦等人的指责声又把“超级女声”推到了公众的视野焦点。刘忠德建议有关部门要对“超女”加强管理,甚至取缔。
在大多数年纪稍长的中国人的常规经验中,当一个娱乐电视节目受到上述身份的老同志的严厉批评并遭遇到繁复的干扰和压力后,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但为什么这个似乎已被定论为“低俗”、“有问题”的电视节目不仅存活了下来,还依然能够在每个周末让大量的观众如约守在电视机前创造高收视纪录呢?
“市场的反应在我们看来,就是标尺和法则”
“总体来看,我认为某种层面的矛盾和冲突并非大家想像的那么厉害,也不会构成太大的问题,实际上这也不是‘超级女声’或电视行业独有的现象。国家文化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很多问题还需要时间来慢慢地改善和解决。”
“超级女声”的制作方、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达了他的乐观和信心。他相信大环境会越来越好。
李浩认为,遇到问题硬闯蛮干意义不大,应当有恰当的策略。
“主动地去适应生存环境和规则,是爱惜自己保护自己的一种必要方式。保护自己,其实也是为了保护事业,这样才有机会去满足市场的需要;但也不能一味地妥协和退避。不少人可能会选择守旧,认为这样比较安全。但我认为守旧意思不大,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其实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仍然可以不断创新,而且我认为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关键看你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拿节目来说,湖南卫视的创新也不是次次会成功,但我们既在随时创新,也会随时准备快速撤退,也有很多不成功碰壁的事‘隋发生,这都很正常,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所了解的湖南电广,他们的压力并不是很大,还是满怀热情,兴致勃勃地做这件事情的。他们可能不会多说,因为做实事的人不愿意因言害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喻国明笑着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的确可以发现,政策层面的博弈和非常态的竞争显然并没有让制作方产生多大的担忧,李浩主任和王平导演最为担心的反倒是节目是不是能够比去年做得更好看。
“今年的观众在去年的基础上,对节目的要求肯定更高了,所以我们也花了很多心思用在节目的创新上。比如进一步完善赛制,此次将设立两个大众评审团,而且谁会成为最后节目中的大众评委,也是随机设定,这会为节目增加悬念,也会更公平。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一个‘复活赛’的环节,给年轻的选手们多一次机会。但这些元素也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我们会根据观众的反应,以及节目结束后收集反馈的信息,综合方方面面的意见,随时调整节目形态。”
“如果节目播出的第一阶段,观众对某一问题的反应特别强烈,我们会马上让编导对在播节目进行调整。市场的反应在我们看来,就是标尺和法则。”
面对一些所谓的竞争传言,王平导演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人人都该希望中国中央电视台是我们中国最好的电视台,也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做出最好的节目;这当然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荣耀。”
“超级女声”出台前充分考量了“三贴近”原则
作为“超级女声”去年的制片人、今年的总导演,王平对这个节目的感情非常深厚,但作为一名职业电视人,仍然必须对这个节目的未来有理性的认识。
超级女声 篇7
一、电视产业融合表现形式分析
(一) 电视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1、《超级女声》与国内乳业巨头蒙牛集团的全方位融合
湖南卫视与蒙牛乳业集团的合作, 除活动冠名外还开发出很多新颖的合作方式。蒙牛利用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通路优势, 结合多种手段与《超级女声》全方位融合, 解决了湖南卫视资金和传播渠道问题, 将其影响力扩大到极致。同时, 也使蒙牛迅速提升了人气, 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1) 形象的融合《超级女声》专门设计了栏目标准字和栏目标识, 蒙牛酸酸乳成为标识的组成部分;蒙牛集团的20亿包酸酸乳也重新设计产品包装, 包装上印有代言人形象和超级女声比赛信息, 这样, 在视觉形象上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融为一体。在不增加包装成本的前提下, 大大提升了赛事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也提升了蒙牛产品的知名度。
(2) 广告的融合蒙牛酸酸乳的广告在电视、报纸、户外、网络等各大媒体高频率的出现, 为正在进行的《超级女声》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蒙牛也借《超级女声》热播的契机, 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了极具眼球吸引力和价值的传播平台, 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双方借力发力, 使合作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2、《超级女声》与玩具行业的融合
《超级女声》活动席卷全国, 造就了大批狂热的粉丝。许多玩具业的厂商看好其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市场前景向其伸出橄榄枝。2006年, 毛绒玩具“超女娃娃”由天娱传媒特许的扬州雅伦玩具有限公司所生产制造, 其衍生产品有上百种。
3、《超级女声》与服饰行业的融合
随着《超级女声》人气的飙升, 其品牌影响力势不可挡, 天娱传媒联合“特朗 (北京) 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广州星魅饰品有限公司”重磅推出超级女声饰品, 欲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饰品领域连锁店。合作双方在店面、产品设计和渠道整合、推广等各方面全力投入。
(二) 传媒产业之间的融合
现代社会, 要成功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活动靠单一媒体的力量远远不够, 只有各种媒体相互融合, 实现优势互补, 创造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 共同造势, 引得更多媒体关注, 才有可能取得全面成功。媒体之间的融合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同媒体之间的融合, 比如不同电视台之间的合作或电视台内部不同栏目之间的融合;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 表现为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比如报纸和电视、电视和广播以及电视和网络的融合等。
《超级女声》活动的成功, 可称媒体产业间融合的典范。湖南卫视与各大媒体合作, 通过各种媒体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 大力宣传《超级女声》, 共同打造了这一媒体盛事, 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媒体产业融合的可借鉴案例。
1、电视媒体之间的融合
在《超级女声》海选阶段, 湖南卫视与选拔赛区的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成都电视台33频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辽宁电视台青少频道等地电视台合作, 扩大了《超级女声》的传播资源。虽然这些电视台是影响力仅限当地的小媒体, 但它满足了湖南卫视炒热当地的要求。而对这些地面电视频道而言, 能参与全国性活动的举办, 既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本频道的收视率, 增强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还可学习湖南卫视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 提高自身实力。例如:2004年带动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收视率上升了72%, 份额提升了39%;而成都唱区决赛当晚, 收视率更是上涨了303%, 份额提升了234% (2) 。电视台之间优势得到互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活动进行得更加有声有色, 实现了双赢的合作。
2、电视媒体与平面媒体的融合
在整个活动的宣传过程中, 平面媒体起到了电视媒体所不能达到的传播效果。它可以全方位最快捷反映“超女”的方方面面, 从而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使“超女”的话题越来越热。《超级女声》善于利用平面媒体的力量, 积极与当地强势平面媒体联合, 在其各大赛区城市选择《南方都市报》、《潇湘晨报》、《东方今报》、《成都商报》、《都市快报》等当地人气较旺的报纸共同为比赛造势。以湖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楚天都市报》为例, 该报从2005年7月至12月间共有“超女”相关报道70余篇, 其影响效果是, 虽然该年武汉不是海选城市, 却成了《超级女声》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城市。这种合作不仅交流了经验、扩大了影响,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参与方的多赢。在一个大的利益原则下, 实现了多重品牌相融共赢的局面。
3、“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
新媒体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而逐渐成长起来的。目前主要的新媒体包括网络电视、电话广播、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借助《超级女声》让世人看到了新媒体的前景, 而“超女”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也寻找到了娱乐节目的突破口, 使现代高新技术成功有效地融合在节目的制作和运营当中, 这无疑是电视节目形态的又一突破。因此, “超女”是电视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 也是新旧媒体的之间融合。
(1)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融合
网络不但是一种发展势头锐不可挡的高新技术, 更是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新途径, 是一种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媒体。网络让每个人都平等地发言、发泄, 它所带来的巨大传播速度和效果, 是传统媒介无法实现的。
“超女”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与窜红, 体现了网络这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巨大力量。利用网络平台为海选选手报名、活动宣传、网络全程跟踪和播放晋级赛;利用网络的互动性, 与场外观众实时沟通, 让观众体会参与的乐趣。《超级女声》充分利用这一目前传播最广泛的媒体传播最广泛的信息, 同时利用所培养的大批忠实观众和歌迷, 通过论坛和博客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的周笔畅吧、张靓颖吧、李宇春吧和何洁吧等超女吧, 在网上营造出持续热烈的讨论, 使得“超女”得到最大范围的普及。
(2) 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之间的融合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 其诸多传播优势可弥补电视节目的缺陷, 进而为手机与电视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在“超女”活动中, 手机媒体与电视产业之间的融合最主要表现为比赛进程中的观众短信投票环节以及手机运营商提供短信增值服务, 观众可通过订阅获得“超女”的新闻和花絮。短信投票决定选手去留命运的评选方式, 让观众有了一个支持喜爱歌手的表达方式, 也增加了比赛与观众的互动性。李宇春、尚雯婕分别以370万和519万的惊人票数登上两届冠军宝座。一项随机调查的数据表明, 在2005年“超女”节目期间发过短信的占75.4%, 没有发过的占22.8%, 无效问卷占1.8% (3) 。
可见, “超女”充分利用电视与新媒体—短信的综合优势, 将短信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改变了观众只能作壁上观, 没有深度参与节目的体验感和没有主动参与节目的成就感的现象。
二、电视产业融合的实施效果分析1、节目收视情况分析
2004年“超女”播出后收视率是播出前的2.3倍。即便在面临奥运冲击波的8、9月份, 湖南卫视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同时段全国第二, 仅次于中央电视合第一套节目 (4) 。而“超女”播出前, 湖南卫视同时段排名全国所有卫视 (含央视所有频道) 第六。
根据CSM31城市数据, 2005年“超女”实现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收视表现:全国总决选期间平均收视率6.219%, 三强总决阶段为11.653%, 最高收视率12.577%, 最大市场份额43.236% (5) 。这被舆论誉为湖南卫视每周1次的“春节晚会”, 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众娱乐节目。
2、湖南卫视经济效益分析
在《超级女声》的利益分配中, 湖南卫视作为节目制作与播出平台, 无疑是第一赢家。其收益包括:冠名赞助收入+广告收益+短信收益+品牌。
(1) 冠名赞助收入据节目策划人之一蒙牛市场总监孙隽说:2005年蒙牛在湖南卫视的广告投入加销售费用加参与播出的费用大概400万。而据媒体报道, 蒙牛投资2800万买断“超女”的冠名权, 再追加8000万用于公交车厢、路牌灯箱等广告。
(2) 广告收益由于收视率的飙升, 贴片广告费也一路走高。整个赛程安排也是从商业角度进行设计:长赛期、超长广告时间、高广告费。2005年“超女”的广告收入估计达3000万元。去掉广告代理费用 (约40%) , 湖南卫视至少赢得1800万元 (6) 。
(3) 短信收益“超女”的短信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短信投票和向观众发送有关节目资讯的短信增值服务。据天娱负责人说, 湖南卫视大约能从每场比赛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万元左右。而总决选期间短信投票量激增, 每场总决选比赛的短信收入至少200万元, 7场比赛就是1400万元, 加上预赛期间的收入, 总计有3000万元左右的收入 (7) 。
(4) 品牌价值据社科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估算, 该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亿元, 按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 其社会经济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按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 目前其品牌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 (8) 。品牌价值是商品附加价值的核心, 附加价值的价值量与品牌价值成正比例关系, 一种商品的品牌价值越高, 其附加价值也越大。“超女”巨大的品牌价值彰显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3、其他合作企业收益分析
(1) 主要赞助商
2004年, 蒙牛酸酸乳销售额是8亿元, 与“超级女声”合作后, 2005年销量翻了三番。2005年蒙牛向市场投放的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产品, 销售额约25亿元 (9) 。“超女”所在的五个赛区, 正是蒙牛重要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四大销售区域。蒙牛乳业200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 该公司上半年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34.73亿元上升至47.54亿元, 纯利润高达2.47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1.84亿增长33.9% (10) 。同时, 蒙牛乳业2005年7月8日香港联交所开市价为每股4.88港元, 而到“超女”决赛前夕, 股价整体上涨约11亿港币 (11) 。
(2) 广告代理商
随着“超女”的火爆, 节目的广告代理商也从庞大的广告消费市场获得丰厚利益。作为湖南卫视广告业务独家代理的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 其下属的广告分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电广传媒与湖南卫视签订的广告代理合同中约定, 3亿元以内的广告收入, 电广传媒分成40%, 并有1.2亿的保底线;3亿元以上的, 电广传媒提成15%。按2005年“超女”3000万广告的总收入计算, 电广传媒从“超女”广告业务代理中获得的广告收入至少为1200万元。电广传媒作为传媒上市公司, 从股价上看, 在“超女”决赛阶段, 从每股4.93元飙升到8月26日收盘价每股7元, 每股上升2元多, 以其上市流通股6500万股计算, 股市获利高达1~3亿元。 (12)
(3) 电信运营商及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
“超女”的短信投票参与节目模式使电信运营商及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从中获得巨大的服务费分成。目前我国已拥有3.83亿移动电话用户, 其中60%的用户是短信用户。根据2005年“超女”的短信分成比例, 短信收入中电信运营商占15%, 湖南卫视占50%, 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占35%。按照湖南卫视3000万元短信实际收入 (占短信总收入的50%) 数据推算, 短信总收人为6000万元, 电信运营商则从“超女”中获利约900万元, 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获得的直接收益约2100万元。 (13)
(4) 娱乐公司
目前, 天娱传媒的实际主要收益仍来自于艺人经纪部分。艺人经纪包括签约“超女”的广告代言、演出、唱片发行收入等。第一, 广告代言。据悉, 2005年天娱传媒已把五个分赛区的前l0名选手都签在名下。就广告代言业务, 天娱公司从中获益至少1000万元 (14) 。第二, 商业演出。超女全国10场巡演, 整体上座率达60万人次, 是中国内地演出市场前所未有的。经估算, 巡演平均票价约260元/张, 门票总收入超过1.5亿元。该业务由天娱与娱乐包装公司合作, 抽取10%左右的分成, 从而可获得约1500万元的收入 (15) 。第三, 唱片《超级女声终极PK》。该唱片首批发行量已达60万张, 总销量突破百万张。唱片普通版售价为25元, 销售额将达2500万元。天娱提成10%约250万元。估计2005年天娱在艺人经纪方面的上述三项业务收入约为2750万元 (16) 。
(5) 娱乐包装公司
众多娱乐包装公司围绕“超女”的明星, 成为天娱传媒的合作伙伴。他们在演艺、唱片等娱乐市场也获得了各自的回报。由于天娱传媒与娱乐包装公司等合作伙伴按照10%:90%分成, 巡演门票销售额1.5亿元的90%为1.35亿元, 唱片销售额2500万元的90%为2250万元, 这几家娱乐包装公司就这两项业务销售额为1.575亿元, 按毛利率50%计算, 娱乐包装公司从艺人经纪中获得的直接收益至少为7800万元 (17) 。
(6) 网络公司
百度、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络公司传播“超女”的相关讯息, 以超高的点击率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和其它收入。某公司注册了“超女”民间网站, 日访问量达43万人次。按照同样点击率的其他网站广告收费标准收入估算, “超女”网站可获广告收入至少100万元。
三、结论与启示
(一) 产业融合对电视产业价值链的影响
《超级女声》获得巨大的成功是电视业与新闻出版业、信息业、娱乐业、广告业、制造业等多种产业的渗透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以“超女”为例剖析电视产业融合, 可发现产业融合对电视产业价值链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链横向一体化电视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就是在频道栏目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
从单纯向广告主售卖观众注意力转变为不但向广告主卖注意力还要向消费者卖“关联商品”和卖“服务”, 从而将在观众心中形成的媒体品牌价值变成现金流。
2、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电视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指的
是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 使一样的内容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出现, 除了开播多种频道外, 也开发出各种相关的传播媒介。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单一层次的媒体生产通过媒体扩张形成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手机及图书出版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运作, 提升资源 (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 利用率、降低运作成本。
3、产业链跨行业多元化即利用产业链延伸进行相关
行业的开发, 这是在横向与纵向扩张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发展。如产业链中的卡通与少儿节目板块, 从影视节目营销、图书音像制品出版发行扩展到旅游乐园经济、品牌形象授权管理、玩具产品开发等。
(二) 产业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通过战略联盟提高合作竞争能力提高合作竞争能力是电视产业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电视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将主要依靠与电信、互联网产业中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来实现。对电视产业而言, 电信行业有着几十年市场化运营的经验、雄厚的资金、健全的技术和管理体系;而对电信而言, 电视产业则拥有强大的节目制作能力、丰富的节目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储备。联盟会使这两个现在仍处于分立状态的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改进他们的竞争地位和市场绩效, 从而实现了双赢或多赢。
2、通过产品差异化提高交叉竞争能力产品差异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电视产业只有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才能提高自身产品与服务在交叉市场中的竞争力。对电视产业而言, 制造产品差异化主要应从品牌差异化和传输渠道差异化入手, 品牌节目的塑造和新型传播渠道的选择将为电视产业的产品链构建打下基础, 以实现多元化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3、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与产业重组电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通信技术的进步。
除有线电视、卫星传播等技术外, 数字化、网络双向化已成为当今电视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信息技术和产业融合的推动下, 电视产业的价值链不再仅仅表现为垂直型, 而是表现为垂直和水平相混合的复合型结构。所以, 充分利用新技术, 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业务的开发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将是电视产业进行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与产业重组的大势所趋。
本文系中南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07) 、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1343-76218。
参考文献
[1]罗奕:《产业融合理论及其经济效果》, [J].《时代经贸》2007, (5) :37
[2]数据来源:喻国明:《粉色经济——传媒市场面临拐点》, [J].《新经济导刊》, 2005, (11) :56~57
[3]数据来源:《“超女”经济》, [J].《东南传播》, 2005, (81) :86~87
[4]数据来源:王欣:《“超级女声”的短信营销》, [J].《当代经理人》, 2005, (14) :5~6
[5]数据来源:黎晨:《解读“超级女声”》, [D].成都:四川大学, 2006
[6][7][8]数据来源:董伟:《超女:贡献社会经济至少数十亿》, [J].《中国青年报》, 2005, (11)
[9][10]数据来源:于文雨:《蒙牛之“超级女声”整合营销沟通策略研究》, [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 2006
数据来源:朱思文、蔡雄文:《“超级女声”的营销攻略》, [J].《投资与营销》2005, (11) :30~31
超级惠省超级享受 篇8
在选购打印机时, 众多消费者关心打印品质的同时也会格外看重后期耗材的支出。若想打印质量有保证, 原装耗材必然会成为首选。但是, 考虑到原装耗材的购买成本, 有不少用户就开始望而却步了。但是, 惠普“超级惠省”HP Deskjet Ink Advantage 2520hc多功能一体机却能让使用者以超低的价格, 享受原装耗材打印带来的高品质体验。
俞晓伟女士是南京创业孵化基地办公室的负责人, 她平日里主要为科技型的中小型创业者提供各式各样的创业咨询服务。目前为了鼓励并支持创业者创业, 政府推出了众多扶持项目, 比如天使基金等等。俞女士就是创业者与扶持项目之间的一座桥梁, 帮助创业者辅导创业计划书的同时进行项目评估, 从而实现基金的对接。由于家在上海, 为了节省往返奔波的时间, 俞女士也成为了SOHO一族。格外重视打印品质的俞女士早在四年前就为家中添置了一台原装的单功能喷墨打印机。但是, 由于打印量比较大, 月月逾百元的耗材更换费用很快就让俞女士感觉吃不消了。
俞女士日常主要以打印创业计划书、合同、政府招标文件为主, 每月的打印量约在400页左右。四年前购买的单功能喷墨打印机, 不但后期打印耗材成本高, 打印质量也并不能使俞女士感到满意。“原来一个月我就能用光一个墨盒, 买一个新墨盒就要120多块, 一年花在耗材上的钱比买一台崭新的打印机还要贵呢。要是能打印出高品质的文档, 耗材贵也就算了, 但打出来的字迹都不够清晰、还有毛边, 这些严重影响了我的整体阅读”俞女士如是说道。除了打印以外, 俞女士还会经常扫描一些证件、复印一些工作所需的资料。由于之前购买的是单功能打印机, 所以俞女士不得不去离家最近的复印店进行扫描和复印的工作。周而复始, 不仅影响了她的工作效率也为俞女士增添了不少额外的负担。
“忍无可忍”的俞女士决定购买一个性价比高的多功能一体机, 为自己减负增效。相识的一位创业者向俞女士推荐了惠普“超级惠省”HP Deskjet Ink Advantage2520hc多功能一体机, 起初听到超级惠省也是原装喷墨打印机, 俞女士不禁摇摇头表示不想纳入考虑范畴。但是, 通过朋友讲叙自己的使用感受, 俞女士心动了。“78元的墨盒可以打印出1500页, 我给你的计划书都是用‘超级惠省’打出来的, 你说打印质量是不是算上乘?”。听到这番话, 俞女士心里盘算着不到80元却能打出原来墨盒将近3-4倍的打印量, 而且看着确实比自己打印出来的质量要好。于是, 俞女士选用了惠普“超级惠省”HP Deskjet Ink Advantage2520hc多功能一体机, 没想到自从使用后便开始爱不释手了。
“安装特别简单, 只要把黑色和彩色墨盒分别放入打印机内部的墨盒槽即可。之后按照说明安装驱动程序, 4分钟之后就能开始使用了”, 对于HP Deskjet Ink Advantage 2520hc简单的初始化安装过程俞女士赞不绝口。人性化的面板设计使得操作十分智能化, 墨量显示也一目了然。此外, 集打印、复印、扫描于一体的HP Deskjet Ink Advantage 2520hc也能帮助俞女士轻松应对各种工作所需, 可谓是省时又省力。
在工作中, 俞女士习惯将收到的创业计划书先打印出来, 再在纸质版上进行修改或删减。一份计划书会反反复复被浏览很多次, 打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阅读。俞女士说到:“‘超级惠省’打印出来的文档质量真的比我之前用的那台好很多, 整体感觉很细腻。打印出来的字迹十分清晰、锐利, 隔一段时间再找出来看依旧如新”。HP Deskjet Ink Advantage 2520hc标配的HP 46号黑色墨盒采用颜料墨水, 在呈现清晰锐利文字打印的同时, 还具有防水、防晕染的文印效果, 利于办公文档保存。
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 月月更换墨盒已经成为了俞女士的一个习惯。使用HP Deskjet Ink Advantage2520hc已有一段时间了, 俞女士每次查看显示屏上的墨量显示时都显示墨量充足。HP Deskjet Ink Advantage 2520hc标配的HP 46号含墨容量大, 使用前无需清洗喷头, 头水一体的设计更让打印机喷头时打时新。78元的原装墨盒不仅能享受1500页高品质的黑白文档打印, 也不会有任何隐性成本的支出。惠普“超级惠省”不仅帮助俞女士节约了打印耗材支出, 也使其免于维修带来的各种烦恼, 俞女士非常庆幸自己选对了产品并表示会主动推荐给身边打印需求较大的朋友,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超级惠省带来的高性价打印体验。
超级乐视超级电视 篇9
2012年9月19日, 一向极少公开露面的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 第一次站到前台。他大声宣布, “乐视将进军智能电视, 研发生产‘乐视TV超级电视’, 并在未来1~2年中, 投入5~15亿元巨资”。
2013年5月7日, 在北京的M空间, 贾跃亭带来了产品——两款货真价实的电视:一台60英寸, 售价6999元;一台40英寸, 售价1999元。售价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
这场3个多小时的发布会, 引来众多大佬到场帮忙“站台”创新工场李开复、富士康副总裁戴正吴、高通高级副总裁王翔和夏普时代SDP副社长三原一郎等。
然而, 20多天后, 夏普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公司与乐视网就超级电视产品不存在任何商业合作或联系;公司与乐视网联合开发超级电视产品不属实。”
贾跃亭在微博上回应:夏普是“惊弓之鸟, 自作多情”。次日, 被迫停牌的乐视网正式发布公告称, 乐视TV超级电视跟夏普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并未有任何直接的商业合作关系。超级电视X60是公司通过与富士康合作, 采用了夏普2010年在日本大阪设立的堺工厂 (十代线) 生产的X超晶面板。
当天, 乐视网、乐视TV再次举办发布会。出人意料的是, 乐视影业在发布会上宣布, 正式签约知名导演张艺谋, 只字不提夏普。这个消息多少冲淡了一些人们对乐视与夏普纠葛的关注, 但并没有扫除外界对乐视超级电视的疑虑。
乐视的发家路
在视频网站行业, 乐视似乎一直扮演的就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当别的视频网站仍在大幅亏损的时候, 它一直持续盈利;当别的视频网站为了版权打得不可开交时, 它拿着影视分销权坐地抬价;当别的视频网站还站在广电门外徘徊时, 它已经变成了电视制造商。
乐视到底在下怎样的一盘棋?
成立于20 04年的乐视, 要比优酷、土豆、酷六等知名的视频网站起步早, 知名度却相形见绌。很多人是通过一部《甄嬛传》知道乐视的, 因为乐视是当时唯一能够观看该剧的视频网站。《甄嬛传》还在拍摄时, 贾跃亭就以2000万元买下独家网络版权, 最终赚了3个亿。
乐视网在网络视频行业的成长堪称“野蛮”:乐视网2007年就宣布盈利;2010年, 成为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企业;到了2011年, 乐视网又成了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版权分销商。
对乐视的成功, 外界将其简单归结为乐视有个“富爸爸”, 并给创始人贾跃亭贴上了“煤老板”、“富二代”、“红顶商人”等标签。
“其实这都是误读。”乐视网联合创始人刘弘说, 贾的父亲不过是一名普通体育老师。大学时, 贾学的是财务专业, 但对计算机感兴趣, 毕业之后, 他阴差阳错去了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地方税务局任网络技术管理员。机关的工作枯燥又看不到前途, 工作不到一年, 贾就下海了。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了解到电信运营商的基站需要蓄电池, 便做起了这门生意, 当时, 电信业发展迅速, 基站蓄电池市场空间巨大。一年的时间里, 贾跃亭便拿到了当地一家运营商大半的市场份额, 也在山西注册了自己的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西贝尔) , 这就是2007年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西伯尔科技的前身。
2003年, 不满于现状的贾跃亭从山西来到北京, 认识了当时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记者的刘弘。刘弘当时跑通信口, 同是1973年出生的两人颇聊得来。随后, 刘弘辞去记者一职, 和贾跃亭一起创业。
当时两人达成共识:未来是3G时代, 要做3G增值业务的核心——手机流媒体。这一年年底, 他们便成立了无线星空事业部, 专注于流媒体业务, 绑定的是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
2004年, 无线星空事业部从西伯尔中分离出来, 独立为乐视移动传媒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 这是乐视网的前身。
但贾跃亭进京后做得最引人注目的事, 却是承接了北京西站、中国大饭店等北京地标建筑的相关系统。这也成了日后被人质疑为“富二代”、“红顶商人”的缘故。在一般人眼中, 若是没有过硬的关系, 怎么能接到这样的项目?
在乐视起步之后, 其选择的是用户点播收费的业务形态, 必须在版权上经得起拷问, 所以, 乐视那时就开始购买大量版权。当时, 中国的互联网盗版成风, 但贾跃亭和刘弘认为, 这样的日子肯定不会长久, 他们依然坚持购买正版。
当时购买版权颇不容易, 一些大的片商根本就不见, “他们觉得, 一部片子几百块钱, 都没劲和你谈。”还有一些片商, 则压根没这意识。
但刘弘没有放弃, 他和贾跃亭一起, 挨个拜访, 硬是买下9万多集电视剧、5000多部电影网络版权, 这一数量比其他十多家视频网站独家版权影视剧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随着中国对网络版权的日益重视, 尤其是在2009年以搜狐视频为代表的视频网站成立了反盗版联盟, 将反盗版推向了高潮。一些大网站盗版视频被迫下架, 为留住人气, 它们必须去买热门电影电视剧版权, 这时他们才发现, 收钱的竟然是自己的同行贾跃亭。百度、PPTV、优酷、搜狐和迅雷这五个主要客户的版权购买费用曾占乐视分销业务的62%、总收入的37%。
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场低买高卖的游戏, 据乐视网自己描述, 他们手里握有的影视版权资产在2007年是187万元人民币左右, 但到2011年已高达8.55亿元, 4年增长了450多倍。
乐视由此被同行们不屑地称为版权的“二道贩子”, 然而, 超前眼光所带来的“版权红利”却让这个同行公敌率先实现了盈利, 2010年8月, 乐视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视频网站。
搭建生态系统
在占据了中国版权市场的头把交椅后, 贾跃亭并没有满足, 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建立起一套类似苹果的完整产业生态系统。
乐视将这个系统分解为四个部分:内容+应用+终端+平台。“其中, 内容是基础, 应用为增值服务, 智能电视终端则是为了保证用户有着良好的体验, 最终建成云视频开放平台。”刘弘解释道, 他和老贾都认为, 自己的优势——长视频版权的出口, 最佳选择不是手机、PC, 而是电视, 所以, 乐视不甘于仅仅做一个视频网站。
在他们看来, 当前的电视厂商依然是靠硬件销售的单一商业模式, 因为电视厂商对于内容和平台运营没有真正的掌控力, 只能是一个设备制造商。而乐视可以凭借其开放的云视频平台和海量的版权内容, 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应用来改变传统电视的盈利模式和建立全新的业务模式, 把单一的硬件销售获利升级为“硬件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的四重收入来源。
早在2004年, 他们就有把电影电视剧的正版视频通过互联网搬到电视机上的想法, 只不过当时各种客观条件不具备, 没有做成。
但他们一直在做准备, 刘举了个例子, 乐视网所有独家版权都是全网络的, 包括PC、移动、TV版, 前两年为了盈利、现金流, 乐视卖出不少版权, 但是仅限于PC端。TV端的版权, 乐视一部都没有销售, 乐视网还早早就注册了名为“乐视TV”的商标。
2009年, 就在视频行业疯狂融资之际, 乐视专门成立了一个乐视TV事业部。据刘弘透露, 这个团队四年来一直在埋头做技术, 一开始, 他们从较容易入手的机顶盒做起, 三年之后完成研发。不过, 当时的政策虽然放开了视频网站和家电厂商进入互联网领域, 但没有放开互联网的视频内容进入到电视机屏幕。为了曲线占领市场, 乐视机顶盒只能先采取免费送人试用的方式做推广。
在乐视送出去七八千个机顶盒之后, 政策松动了。2011年10月28日,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制定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的通知。该通知允许视频网站的内容直接或者通过机顶盒进入到电视机屏幕, 但前提是必须与牌照商合作, 而且内容必须接受管控。
2012年1月12日, 乐视网与七大牌照方之一的中国网络电视台 (下称CNTV) 达成战略合作。乐视网的机顶盒业务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进入市场销售, 这为乐视的平台战略打开了一个切口。
但在贾跃亭看来, 这只是占领存量市场——让那些已经购买了高清电视的用户间接成为乐视的用户。他更在意的, 是要占领增量市场——让那些要买电视或要更换电视的用户直接成为乐视的用户。那么, 乐视就需要自己去造电视。
“一定要做硬件”
其实, 在乐视之前, 已经有了诸多先行者想要占领客厅, 只不过, 他们都以失败告终。
早在1999年, 微软就耗资数十亿美元, 向中国消费者推出“维纳斯计划”。而结果正如该计划所命名, 美丽却断臂, 最后渺然人间。
随后加入这一战局的还有索尼、谷歌, 中国的盛大等, 但这些产品最终都没能占领人们的客厅。
正因为如此, 当贾跃亭提出这一想法时, 乐视内部亦不乏反对之声。但贾的态度很强硬, “为什么一定要做硬件?硬件是为内容、应用服务的, 只有好的硬件才能够让服务、内容、应用体现出更好的价值来。”
但问题是:乐视之前的经验都不在硬件方面, 能找谁呢?谁又会愿意合作呢?
贾跃亭首先想到的, 是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然而, 要说服这样一个巨头,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乐视团队曾几次约访富士康高层, 都没有得到回复。
贾跃亭并没有就此放弃, 他终于等来了一次机会。2012年6月中旬, 他参加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组织的一个采购团, 赴台购买面板。这一行人到达台北当天, 郭台铭也出席了欢迎晚宴, 并参加了与白为民的私人会谈。在白的引荐下, 贾跃亭预约到了5分钟拜访时间。
刘弘说, 在这宝贵的五分钟内, 贾跃亭几乎竭尽所能, 将未来电视的趋势, 乐视的“完整生态系统”等都阐述了一遍。没想到, 郭听完后直接对贾跃亭说:你不要继续参加晚宴了, 咱们去台北101大厦的包厢谈吧。
接下来的一周, 贾跃亭取消了在台北的其他行程, 随众多鸿海高管来到鸿海集团台北土城总部, 进一步商谈合作细节。回来之前, 郭和贾已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3年4月初, 乐视网发布公告, 乐视网、乐视控股、富士康子公司深圳市冠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方以现金方式对乐视致新 (乐视网控股子公司, 负责TV项目) 进行增资, 增资总额超过3亿元。冠鼎工程出资1.3亿元, 占乐视致新20%的股权。
郭台铭继李开复之后, 成为乐视另一名战略投资人——在这之前,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已经完成了对乐视致新的投资。同样颇具戏剧性的是, 乐视原来只想引进创新工场的一些应用, 但没想到的是, 李开复在听了贾跃亭的“梦想”之后, 也决定投资。
故事如何落地
5月7日, 当乐视揭开“超级电视”的最后一层面纱时, 贾跃亭宣布:乐视生态的最后一环正式补上。
2012年初, 乐视开始建立自己的Le TV Store, 负责这一业务的乐视副总裁杨永强称, Le TV Store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商店一样,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各种电视应用, 而且向所有的开发者开放。
不过, 目前Le TV Store的应用仅有两千多个, 与苹果应用商店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在杨永强看来, 乐视现在已经搭建了一个基础框架, 接下来就要将各路开发者网罗到一起, 开发适合电视这一载体的应用。乐视目前已经联合深创投、创新工场等机构, 设立了1亿元的开屏基金扶持计划, 专门扶持电视应用的开发者。
此前, 贾跃亭还投资成立了乐视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乐视影业。而张艺谋的加盟, 更是给外界增加了诸多想象空间。
对于乐视来说, 目前最重要的或许是——先将电视卖出去。
与传统家电厂商走大卖场、开专卖店的形式不同, 乐视号称在营销模式上再次颠覆行业——只在自己的官方商城销售。和小米手机一样, 先行预约, 之后再发货。
以前甚少露面的贾跃亭, 现在不得不改变自己, 走出办公室吆喝。他在微博上经常把乐视称为“乐乐”, 并且接受“乐迷”的直接追问。他还在乐视的官方微博上公布所有高管的微博账号, 要求这些“高管客服人员”随时回答用户的问题。
对“超级电视”的到来, 各大传统厂商也在观察。
两年前, 乐视与海信、长虹等合作, 在传统电视机中植入乐视TV版, 这些合作者们从未想到乐视会成为对手。如今, TCL很快推出了“全球首台超高清智能一体机”, 长虹则推出60英寸七星级智能U-MAS客厅电视, 更喊出与乐视TV广告语极为相似的“两倍性能一半价格, 6999元”的口号, 三星、海尔则相继以类似低价产品剑指超级电视。
在这场角逐中, 乐视超级电视的底气来自其包括视频版权在内的生态系统, 多种收入来源可以让乐视放手一搏, 以低价血拼传统电视厂商。
但乐视同样也面临诸多麻烦——这款超级电视事实上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同时也受限于当前网速偏低的现实——这也是令全行业苦恼的问题。一旦其网络视频的用户体验不佳, 其优势将大打折扣。超级电视究竟如何, 有待市场检验。
超级女声 篇10
十年之后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使得电视类选秀节目开始寻求不同出路。当下音乐选秀节目市场,例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蒙面歌王》、《我想和你唱》等节目,其背后不仅有强大的广电集团做支撑,明星嘉宾坐镇,且节目IP产业链开发模式逐渐成熟。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该《意见》的实施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限娱令”的背景下,网络自制节目如脱口秀、综艺节目、自制剧等成为新生的节目形态。网络选秀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以“网络”“选秀”两大关键词为出发点,借助互联网平台,集网民资源为内容等核心竞争力,有效弥补了网络音乐选秀市场稀缺空间。
2016年,《超级女声》再次回归观众视野,借助移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途径被包装为首档全民参与互动的网络选秀节目。从节目形式到传播方式都带着网络基因,从互动娱乐体验到鲜明的媒体传播模式,都是对传统选秀节目的一种突破。《超级女声》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节目互动方式在市场博弈中占领重要位置,以达到10年前全民追捧的热度?能否开创新型网络选秀模式?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学界、业界研究和思考。
一、《2016超级女声》网络选秀节目模式
(一)网络海选
《2016超级女声》是一档纯网综艺音乐选秀节目,由芒果TV、天娱传媒、湖南卫视共同打造。从节目海选到选手晋级由芒果TV平台播出,并通过网络票选决定选手的去留。节目与以往不同的是通过地面海选,社会化唱歌类媒体,芒果直播APP三种海选途径筛选出100名优质选手进行竞争突围。
(二)网民投票
节目摒弃短信投票,评委一票否决选出冠军的形式,将投票权让渡给更多的网民,使选手得到的晋级权利。而网民的投票直接影响到选手的人气排行,选手命运与人气值紧密联系进而刺激了受众的参与感。在百强中有60名选手由专业评委商议选出,另外40个名额由《2016超级女声》海选人气决定。同时以车轮战的形式在100名选手中选拔出20名正式生,80名预备生,选手通过网民投票获得人气值争夺正式生席位。
(三)整合传播
利用芒果TV视频网站的优势,结合社交媒体功能,节目从网络海选、晋级、到对抗赛一系列节目内容通过直播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实现电脑、手机、电视三位一体的跨屏传播模式。节目注重打造选手培养过程,通过构建超女节目内容+超女衍生IP产品+社区传播的综合体验互动娱乐平台,创建社区互动生态圈,实现全民互娱。
二、节目互动传播特色
(一)扩大参与文化的边界
亨利·詹金斯曾在《融合文化: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一书中提出:“融合不是‘纯技术’问题,不应该只是一种媒介设备提供多种媒介功能的技术过程。融合代表文化转型,消费者被鼓励去寻求新的信息,并在这些媒介中制造关联。”[1]新媒介跨越了消费与内容制造的鸿沟,带动了由下而上的多样性的受众传播实践。受众创作了大量鲜活的内容,并借助各种社会媒体平台相互分享、串联,形成了一种新的、互动式的媒介文化:参与式文化。[2]通过不同媒介的沟通与衔接,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被深度挖掘。
超女海选模式正是将社会化媒体平台结合的形式实现受众参与的一次尝试。选手通过全国9大地面唱区面对面参与海选;在视频直播平台芒果直播APP上传视频参与报名,打造超女社区文化;与其他音乐平台唱吧APP合作,使其他平台海量用户轻松参与节目。选手在这些平台不断分享作品,不仅是对个人展示的强烈欲望,也表现了他们对“话语权”控制。每个选手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都有展示的机会,节目更加注重选手由草根到偶像的养成过程,这也最大程度的扩大了互动参与文化的边界。
自2016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公布芒果直播APP,3个月内参与报名人数达到13万,芒果直播APP选手累计互动数据超2000万。海量的视频和用户数据让芒果TV搭上了大数据的顺风车。在《2016超级女声》官方公布的十万报名数据报告中,用青春潮流的方式和口吻,从选手上传视频时间、地区、星座、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给参与选手画像。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受众的参与变得具体、直观。
(二)开拓直播新渠道
在内容为王的经济社会,传统媒体和PC端网络直播成为节目播出形式常态。然而这种媒体直播形式无法满足消费群体个人展示的需求,直播APP开始流行。个人通过直播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主播的内容包罗万象,内容生活化、多元化、接地气,但大都是些无实质意义的内容,很难发觉其看点和商业价值。观众想要获取的不是跟自己一样的生活片段,而是“窥探”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直播内容如何吸引观众眼球,在同质化的信息中,内容生产成为直播看点的关键要素。[3]
媒体融合为直播形式提供了新的渠道。过去,网络直播形式主要以固定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为主,通过相关的客户端为观众呈现直播画面。随着个人直播越发火爆,个人IP价值的挖掘并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需要借助多个媒体平台的力量。
超女借助芒果TV视频平台、芒果直播APP平台,利用PC端网络直播与定时直播选手生活状况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直播的价值。从报名阶段开始,选手的个人展示以视频形式在芒果TV平台进行展示。进入节目的海选和晋级阶段,芒果TV超女直播成为选手晋级主战场。超女20强入住的女声学院安排了7个主机位,整合选手碎片化生活画面,挖掘直播看点,尝试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刺激,实现全时全景直播。不仅在芒果TV平台,同时在社会化媒体芒果直播APP上可同步观察选手的成长与心路历程,体会“养成式”的实景真人秀。在芒果TV平台上,前20强选手累计人气值接近2000万。选手王金金用短短2分钟的视频直播提升了100万人气值。互联网直播成为超女人气鉴定的主要方式,通过网络票选决定选手的去留也是超女节目模式的创新之一。
(三)拓宽粉丝互动方式
在艾瑞咨询数据发布的《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中,反映了web2.0时代新型追星模式。数据显示,中国粉丝主要集中在娱乐明星粉丝,在影视、综艺、音乐、网红视频等娱乐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形成娱乐化的典型社群。粉丝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特质的文化,他们渴望与观点一致、兴趣爱好相近的人交朋友,通过集体努力帮助偶像成功成为该群体获得满足感的来源。粉丝数量逐年增加,年龄群体逐渐趋向90后、00后,对热门IP、青春情怀的追捧更加火热。[4]
粉丝与《超级女声》的渊源由来已久,“粉丝”一词也由2005年的《超级女声》演变而来并被大众热捧。“玉米”、“芝麻”、“凉粉”等粉丝群捧红了李宇春、尚雯婕、张靓颖等明星。2016年《超级女声》抓住观众的收看心理和对粉丝文化的把握,在跨媒介传播和节目制作上与粉丝形成良好的互动。利用超女IP价值链的延伸,在2016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上邀请2005年超女前三甲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同台演唱,并在凌晨宣布2016年超女十年回归话题。超女宣传片中也大量使用了2005年超女选秀、粉丝的狂热片段,文艺的话语贴合90、00后女性追求独特,不甘平庸的生活追求。邀请吴亦凡作为超女代言人无疑是抓住了吴亦凡背后庞大的狂热粉丝群体来吸引女性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芒果TV打造的虚拟社区给粉丝们提供了更多发言的权利。在芒果TV超级女声板块、芒果直播APP、百度贴吧、微博话题等“虚拟社区”,粉丝间彼此分享超女信息形成的粉丝团体。登陆芒果直播APP可以看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粉丝,一同发力为喜爱的选手投票、拉人气、送礼物等,在这种群体归属中更容易找到满足感。APP内开设选手在女声学院的直播,选手们展现在网友眼中的形象更加真实,不论是唱功还是综合素质亦或者是选手本身的性格都能得到最原生的展现。截至到5月,在新浪微博上“超级女声”话题阅读量达12.9亿,讨论量207万。百度贴吧超级女声吧发帖量1000万,关注人数4万。庞大的讨论量支撑社群文化的发展。超女选手在6月举办演唱会、线下竞演、粉丝见面会活动满足粉丝娱乐化需求。芒果TV在“造星过程”中,充分调动粉丝的积极性,达到全民参与的活动目的。
三、节目互动传播问题及解决方式
(一)赛制复杂影响观众认知
超女作为一档纯网综艺音乐选秀节目,伴随着网络受众需求多样性的特点。纵观超女选手选拔到全国100强的诞生,在选拔规则上与其他选秀类节目有很大的不同。借助湖南卫视其他真人秀节目制作的经验,本次超级女声节目赛制就集合了正式生、预备生、踢馆赛、补位赛、换位赛等晋级形式,虽然节目设置多样的比赛规则来保证“公平性”和“全面参与”,但绝大部分令人“眼花缭乱”的规则,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对整个节目流程的认知。因此以某一种选拔方式为节目特色并将其互动性进行深度挖掘,其效果要比多种选拔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如正式生与预备生的选拔中,重点放在2组选手实力比拼,再通过人气争夺,最终以排名次数最靠前的选手进入决赛,以周为单位保持网络互动特色。
(二)评选机制影响互动效果
借助互联网,受众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参与到节目制作过程,特别是“超女评委柯以敏骂人事件”引起网友对超女节目的不满,在舆论压力下超女评委调整评选策略。本次超女亮点,网络投票晋级选手的新模式,却滋生了大量的网络刷票行为。一方面给广大观众提供了话语权空间,另一方面在投票机制上却不能真实反映观众的心声。与2005年超女观众通过短信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方式,在互动上无实质上的进步。芒果TV虽发出清除违规操作获取人气值的公告,但也需要对网民投票进行规定以弥补超级女声在节目评选机制上的安全漏洞,重新审视观众量、收视效果、选手培养效果。
(三)节目内容生产有待加强
网络直播一直都是节目常规的播出模式,超女不仅在芒果TV视频端构建超女选秀场景平台,在移动端芒果直播APP中也大力构建虚拟社群传播交流模式。一方面视频媒体做内容平台支撑,另一方面移动社交媒体做传播平台的机制理应有较好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但在芒果TV视频端,节目总播放量为9600万,与其他音乐选秀类节目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在传播内容上,节目主要借助部分选手的人气值和比赛时的表现进行话题营销,造成节目效果不佳。素人选手在以明星为看点的节目特色时代,吸引观众的能力有限,而借助明星评委点评,与其他明星的互动,选手表演形式的创新话题对节目形成传播热潮有一定的作用。
四、2016《超级女声》对网络选秀节目的借鉴意义
(一)打破传统实现互动创新
国内选秀类节目大多数为舶来品,缺乏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节目内容、制度还是赛制都有待改进。有声音认为:“国内音乐类真人秀同质化严重,受众审美疲劳;盲目追求大牌评委;音乐真人秀是‘真’的吗?”[5]这些问题无疑成为选秀类节目发展的强大阻力。而2016年新超女正尝试打破传统选秀节目模式,将阵营布局在网络平台。一方面不局限于传统的演播厅进行节目直播,而是采用女声学院真人养成式打造,以及超女拉票会提高超女选手的曝光度及与粉丝互动的机会;另一方面从观众充当选手人气评委到打造超女文化社区实现整合传播。最大化的实现观众的话语权,对于引导选秀节目的互动创新有重要意义。
(二)依托强大的视频平台
《2016超级女声》网络选秀节目借助芒果TV巨大的广电视频网站平台,不仅在用户资源、内容创造、技术创新、品牌定位上拥有强大的优势,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也走在前列。这样促使《2016超级女声》拥有强大的快速传播、即时互动的优势,结合网络传播特色抓住了目标消费群体特征打造了一场符合青春特色的网络选秀节目。
(三)丰富的宣传推广渠道
正如上文所提到超女采用芒果直播APP,与音乐平台合作,9大地面唱区多种海选渠道到芒果TV网络直播比赛过程,微信微博话题营销,超女选手前往全国各地开展《超女演唱会》进行拉票,部分网络人气选手与大牌明星同台演出等热度话题吸引网友的广泛关注。“草根”要想被熟知,需要有力的网络传播。关键在于如何让受众快速了解到选手的信息并对他们的特色印象深刻。[6]除了吸引观众到平台中来,要想让观众产生依赖,离不开节目后续IP价值的延伸开发和强大的后续传播能力。
五、网络选秀节目发展趋势
(一)平台促进节目创新
“限娱令”政策使网络平台成为选秀类节目发展的主战场。在受众以网络为主要媒介接触习惯的环境下,网络选秀节目少了电视台体制的束缚或许是一次改革实践。就节目内容创新,常常有“高手在民间”的戏称。充分挖掘新媒体时代网名个性化需求,在“选”和“秀”板块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当然在给受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应做好“把关人”,打造好节目才是正道,尽量避免让人大跌眼镜的雷人桥段喧宾夺主。既注重人气值和“快感”享受,又讲究个性和创新。
(二)扩大网络传播渠道
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节目热潮,到11年《中国好声音》占据中国音乐选秀节目收视的半壁江山,各大电视台在不同时期都有一档自己主打的音乐真人秀节目。无疑加重了音乐选秀竞争格局。媒介融合结合不同媒体特色,不仅实现了功能的融合,也创新了受众与节目交互的平台,使受众掌握了更多选择权力。[7]这为网络选秀节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需要节目将自有媒体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技术衔接的同时搭建整合传播平台;另一方面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互动,拓宽节目互动渠道,实现IP价值链的最大化。“直播+VR现场模拟”,这也许将是未来节目与受众互动的重要模式。
注释
1[1]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2]岳改玲.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3[3]王子龙.直播APP下的全民网络主播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6(2).
4[4]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EB/O L].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604/2576.shtml,2016-4.
5[5][6]张冠楠.中国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与受众双向互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想考就考 “超级女声”大考场 篇11
1.是否参加本次考试,与你的品行无关——即,不因为你是“超女迷”就判定你是坏学生,也不因为你不是“超女迷”就判定你是好学生。
2.本考场不提倡盲目崇拜“超女”,也不提倡对“超女”现象盲目批判,有过激言论行为者请模仿“超女”上PK台。
3.本次考试不排名次,不限时间,也可参考工具书,我们的口号是——想考就考!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比赛,第一场海选从几月正式开始?
A.3月 B.4月 C.不知道
2.2005年“超级女声”总共设置了几个分赛区:
A.3个B.5个C.还是不知道
3.当周笔畅唱完一首《解脱》之后,在场的五位评委全体起立鼓掌,这情景发生在哪场比赛中?
A.广州唱区20进10 B.广州唱区10进7
4.“超女”最后一场冠军争夺战,一位老奶奶专程从上海赶来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A.李宇春B.周笔畅
5.经常忘歌词,把歌词写在手心里偷看的是( )。
A.李宇春 B.张靓颖
6.周笔畅在长沙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A.碰碰车 B.电动自行车
7.在总决选第二场的比赛中,何洁演绎的一首《跟我一起疯》让评委黑楠老师情不自禁地跟着起舞,随后,柯以敏激动地喊:“我要去告诉(),她有对手了……”
A.李玟B.杨千嬅
8.周笔畅被称为“机器猫”之后,称自己是“机器猫二号”的是( )。
A.我B.汪涵
9.“超女八强”中,唯一没有专业学过声乐的是()。
A.黄雅莉B.纪敏佳
10.拥有“PK之王”美名的纪敏佳,在总决赛中共参加了()次PK。
A.3次B.4次
第二部分填空题
1.被称为“三宝”的是:___________。
2.“成都小吃团”是指:___________。
3.在五进三的比赛结束后,()拿了一张很大的纸让大家签名留念,那张纸很破,大家都笑她:“拜托你,麻烦你拿一张好些的纸再签名嘛!”
第三部分连线题
网络上流传着一组“超女”们的照片,她们分别被PS(用画图软件)改变成了金庸笔下的角色。现请用直线将下列“超女”和她们被PS改变后的角色连起来。
周笔畅 杨过
纪敏佳 赵敏
何洁 东方不败
李宇春乔峰
张靓颖郭靖
第四部分简答题
李宇春、何洁因参加“超级女声”比赛,耽误了学校的部分课程,并错过了上学期期末考试。她们参加完比赛回校后,学校表示会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李宇春、何洁参加比赛前已向学校请假,学校不会对其进行处分,但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她们缺席的课程必须补上。开学后,该补课的补课,该补考的补考,学生就是学生,不能因为出名就搞特殊化。
请就此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创意的话,不妨写信或发Email告诉我们——《中学生天地》Fans有约栏目。
第五部分参考答案
椰子油是超级反派还是超级食物? 篇12
不久前,我们收到警告,称椰子油虽然是植物油,却偷偷隐藏高含量的饱和脂肪。现在,同样的产品再度摇身一变,成为超级食物。
先澄清一点:椰子油的脂肪成分并没有任何改变,仍然包含约90%饱和脂肪,这个比例高于黄油甚至猪油。然而,与动物来源的脂肪不同,椰子油主要由中链脂肪酸构成。肝脏可以更容易将这些小分子转化为能量,因此它们形成低密度脂蛋白的可能性低一些。
优于黄油?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和营养学副教授Eric Rimm提醒不要兴奋过度。基于这项研究,椰子油对脂质的影响与黄油相同。他说:“关于椰子油的长期研究少于豆油、橄榄油。与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相比,它确实是比白面粉更好的卡路里来源,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切入点。”
椰子油在烘培时比其它植物油略有优势,因为它在室温下是固态。基于这点,越来越多食品公司使用椰子油代替氢化大豆油。“少量并不是一件坏事。”Rimm博士说道。
健康油仍然是最好的
为积极改善胆固醇指标,Rimm博士仍提倡选择单一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饱和植物油如大豆、橄榄油、菜籽油,既提高“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降低“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虽然椰子油确实略微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但它也升高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