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看电影

2024-07-05

海上看电影(共5篇)

海上看电影 篇1

对电影的分析对比, 可以从文本内容立意、人物形象设置、音乐配置、故事叙述等方面来进行。这两部电影都是以“钢琴”为题材来作为故事的穿线道具, 两部电影口碑一致比较好, 同时作为国内外电影代表作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方式侧重点思路不同, 这样呈现出来影片的容易分析。那么下面将从配乐、人物塑造、叙述语言这三个角度分析这两部电影之间的异同。

一、背景音乐

《海上钢琴师》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部电影, 其中电影里面的音乐占了很重要的部分, 音乐表达也可以在电影中扮演角色。而《钢的琴》这部电影, 也是大量的背景音乐。并且两者使用背景音乐的目的有一致性。电影中的音乐使用, 其通过媒介固有的组织形态, 真切的融入事件中和人物内心活动, 期间事件发展、运动、间隔、持续的特殊状态和角色心理的积累、对比变化过程都是需要借助音乐这种表现形式。媒介的人体延伸通过音乐传达, 其具有真切、准确、直接准确地传情达意, 为大众所接受并更形象地展现事件的境地, 更能深入的直击电影真谛。

《海上钢琴师》中, 作曲家Ennio Morricone运用许多流派特色的乐曲。影片中, 爵士乐、拉格泰姆、古典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柔和在一起, 其中有时忧郁基调有时乐观愉快有时舒缓沁人心脾, 给观众瞬间转化的心境可以称得上全新听感, 不愧为第57届金球奖最佳音乐奖。

作为电影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则在该片中被赋予了生命力。

视听盛宴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电影内容与音乐的艺术形式相平衡。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再是单纯诠释画面的载体, 而是成为讲述故事、描写角色心境的另一个声音。音乐在影片中已经成为塑造角色的推手, 被赋予生命力, 具有揭示了影片的主题的隐喻作用。音乐的节奏与影片的叙事节奏相一致, 通过音乐艺术这只导演的无形手的张弛度牵引影响着观众的观影心理。《钢的琴》被很多人所归望, 是一部“回归人间”的电影。这部电影里, 音乐更侧重于寓意的代表。黑老大、胖头、淑贤、陈桂林他们各自都是一个音符, 为了完成陈桂林女儿的音乐梦想完成了一首并不华丽却足以震撼自己心灵的交响乐。音乐被用来寄托工人阶级的理想, 赋予更高层面的寓意这方面在《海上钢琴师》中也有所体现, 钢琴的世界才是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归属。配乐方面, 《钢的琴》的现实主义手法, 在这方面也毫不含糊, 极具戏剧性。俄国、东欧乡土音乐底色代表工人阶级的姿态, 还原老工业共和长子城市的辉煌音色。《钢的琴》配乐更喜感, 从开头的丧曲换成步步高, 是个时代转化的暗示也是喜剧音乐的转变表达, 由悲转喜, 悲喜交集, 这就是电影。在电影里歌曲的配乐占很大部分区别于《海上钢琴师》, 《张三的歌》:我们要飞到那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这世界还是一片光亮。”这里除了音乐欢快的气氛也在利用歌词表达着演唱者的心理诉求。在父女连弹木板做的琴的时候采用的是《献给爱丽丝》, 一方面是父亲对女儿的爱惜, 也是一种主题的展示, 表达父亲的无奈, 现实主义手法的提现。最后的为庆贺钢琴的完工, 欢声笑语的音乐里面表现着一群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在《钢的琴》里面的音乐使用在内容节奏方面并没有《海上钢琴师》出色, 音乐与画面的衔接有所欠缺, 在最后的小女孩的演奏音乐突然平淡下来, 是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打败的甘于平淡, 也是另一种悲壮的表述, 但正因这样恰好少了给予观众的震撼力。《钢的琴》的配乐更重于寓意的控诉, 而《海上钢琴师》则更是侧重于电影艺术表达这方面。

二、人物塑造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以1900为主人公, 事件的发展安排都是围绕这个角色, 可以说是一部历史人物的记述。1900的人物塑造可以从精神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的身份认同的构造来分析。陆地上的人们舍弃着自己固有的幸运追逐着他们自己也看不到的那些幻象。而海上的1900却看得透这些, 但不是说他就是可以找到自我的归属, 有了登上岸的勇气, 叛逆的精神层面的身份认同、缺失的情感层面的身份认同、放弃了的社会身份的身份认同还是让他成为一个悲剧。

《钢的琴》却是有着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小人物在音乐舞台上他们完成者追求工业时代的精神力量归属的理想而活。落魄大哥、退役小偷、全职混混、猪肉王子这帮朋友以及唱歌的“秦海璐”帮助做业余乐队的下岗工人的陈桂林获得女儿的抚养权, 重拾旧日的功夫, 打造钢的琴。在这期间有过争吵有过不和谐, 但是小人物有着自己的工人精神, 团结、勤劳、朴实, 为了工友两肋插刀。影片中很多故事情节将人物表现很生动。相对于《海上钢琴师》来说, 《钢的琴》在人物塑造上, 更生动活泼, 大舞台的小人物表达的主题更是紧紧相扣。

三、叙述语言

《海上钢琴师》是通过两条线索进行影片叙述的。首先, 是Max在寻找1900的过程, 叙述现在的境况;第二条线索是1900在33岁前的人生, 叙述的是以前过去的境况。而在《钢的琴》中也是同样有两条线索的, 首先是为争取女的抚养权而展开的故事的发展叙述, 第二条就是工厂的烟囱的命运。两部电影分别采取了两条主线进行故事的展开叙述, 将两条线穿插在一起进行故事的叙述结构。

但是《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叙述结构相比较《钢的琴》要复杂,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部电影运用预序、迟序、顺序、兼序等叙事方式, 先后展现了四组对立矛盾关系:陆地与海洋、流俗与叛逆、欲望与无欲、动摇与坚守, 并从“坚守”这一主题出发, 对人生面临的各种选择进行了追问。这样的结构安排对于《钢的琴》是比较复杂的, 设置的矛盾较为单一。《钢的琴》的叙事喜剧性技巧比较巧妙, 并和个人命运变化故事的叙事技巧相结合, 形成了一种叙事的合力, 有效地归拢了编导表达意图。《钢的琴》, 主人公们的喜剧色彩不但体现在演员的表演, 更深入在人物的喜剧人生的变化当中。一个浪漫主义色彩叙述音乐天才的选择人生, 一个现实主义手法喜剧性地展现小人物的大理想世界。

摘要:《钢的琴》是界内少数接地气的工人题材电影, 并在2011年成为备受争议的一部电影, 而《海上钢琴师》一直传为国外经典电影之一, 两部电影同为“钢琴”题材作为故事道具, 本文通过这两部电影的内容设置, 进行对比分析, 阐述其异同。

关键词:背景音乐,人物塑造,叙述语言

参考文献

[1]徐宁宁.把握形式与内容之度[J].安徽文学, 2010 (04) :103.

[2]王颖.浅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身份认同[J].科教文汇, 2008 (08) :262.

海上看电影 篇2

有些人认为,1900选取死亡是悲观的一种表现。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面体,选取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旁人无从定论,正因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所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在那里我并不想评论1900选取死亡是对还是错。有些时候,两种选取方式都是对的,刻意去扭转一些东西会浪费很多时刻,而且没有好处。1900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一辈子都生活在船上,他有的只是钢琴的天赋,他从钢琴读懂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他用钢琴带给贫苦人们最简单的愉悦,一切都是即兴之作,不为功名利禄。心灵的纯净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在影片中,1900说过:我停下来,不是正因所见,是正因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正因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的世界尽头。这是他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在一片心灵的净土上生根、发芽。

看了这部影片,自己成长了许多。虽然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试着去思考,个性是自己以后的人生。但是自己却从不认真思考,对未来也只是充满恐惧和迷茫,和1900相比,自己就逊色了许多。起码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也一向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单纯地弹自己喜欢的音乐,直到性命的尽头,哪怕和船一起毁灭,依然坚持。而我自己呢,虽然以前胸怀大志,但是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再也没有一丝波澜。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难道我的人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度过吗?难道我的理想就只能石沉大海吗?不,我要重振旗鼓,重新扬帆起航,哪怕迎接我的依然是失败。像《海上钢琴师》的最后结局时,1900说:我无法舍弃这?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性命。当看到1900应对即将爆炸的船时,他淡定地笑了,那时,他的双手还在做着弹钢琴的动作那一刻……他的笑,我至今无法忘记自己在那一刻心中曾有过的呐喊,而我只能做的也只是在心底默默地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自己呐喊。

论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人性美 篇3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人性美生命主体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要满足和吸引广大观众.就需要具有不同的审美层次或艺术结构。满足观众不同层次的美感需要,使观众从影片中感受到童话般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感受对梦想的渴望、追求和无奈。只有让各种感情的交织融集到一起,才能使观众不但能审美享受。而且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导演的《海上钢琴师》是这样一部可以引起观众共鸣并为之思考的优秀影作。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构思与表现手段,讲述了一个被抛弃在弗吉尼亚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并最终殉于海底的故事。影片中浪漫完美空间、唯美精致的画面、哀婉缠绵的音乐的烘托渲染。为我们展现了一段诗意浪漫的人生传奇。看似虚构的一个艺术家的悲剧中充满了人的生存隐喻,留给观众的却是对人的生命、理想和存在的无尽的思考。

一、人群中的孤独

主人公1 900是个被遗弃在来往于欧美大陆之间的维吉尼亚号巨轮上的男婴,被船上的锅炉工人意外发现并抚养长大。他无父无母,没有国家,生日,家庭,严格说来,他从未出生过。由于害怕被发现作为非法移民而只能躲藏底舱的1900看见的却总是舷窗外鳞光闪闪的海面。工友们友善的调侃和爽朗的笑声,大海的涛声和稚嫩的识字声。这就是1900的童年生活。时间改变了一切。将他身边的人带来又带走,却改变不了这藏在心底的随波荡漾的永恒的风景。不久以后。养父丹尼受伤去世。在为死者举行的海葬场景中。从上等舱隐约传来了乐曲声。当1900循着舞会音乐声从底舱走上船面的时候,钢琴和音乐又构成了他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个更为理想和浪漫的完美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的脑海中蓄满了兴之所至的旋律、他的指间总有流泻不息的音符。他从来不需要乐谱,因为他有一颗自由纯粹的心。

弗吉尼亚每年往返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总是人来人往,有贵族,移民,偷渡者,医生……,如同一个社会的缩影。镜头里出现的每一张面孔都清晰,带着各自的情绪、身份、梦想奔向自由女神。1900就生活在这样一艘船上,他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一切,用纯洁的心灵去看清人性,看透生活。他从来不需要乐谱,所有的音乐都自然而然地从他那颗自由的心中流淌出来:在颠簸的大风浪中他可以奏出舒缓、安慰的乐曲:也可以在谢利的激怒下弹出如暴风骤雨般的音乐。只要他的双手放上琴键,人们就会在他的音乐才华中沉醉,在其中感受自己那默默的灵魂心声。一次轮船靠岸。人去船空,略显失落和孤寂的1900独自坐在三等舱角落里,在那台立式钢琴上随着思绪轻抚琴键。这时传来一架巴扬(小型手风琴)嘹亮、深情的应和声,一个移民留下来和他谈起了家常往事。妻子和人私奔,全家赖以生存的田地干旱荒芜,孩子们也都因热病死去,只有最小的女儿幸免于难。他谈到了对大海的向往,对新生活的渴望。在这一过程中,1900的琴声一直静静地为谈话伴奏。钢琴上犹如海涛涌动般的沉思曲调,和来自民间的乐器那嘹亮简洁的动机之间,在倾心地交流、对答……人群熙熙攘攘,却没有他的归属。他看、他想、他弹,他的音乐是为弹给别人听的,同时也是弹给自己的。他在音乐中施展他的才华,释放着自我的心灵。他的心随着音乐飘扬在弗吉尼亚的每一个角落.应和着大海的声音在海面上萦绕。

二、难得的友谊

人生的许多机遇都出于偶然。除了马克斯,也许不再有谁知道1900的存在了。在风暴中颠簸不止的船上,马克斯呕吐不止,跌跌撞撞。这时却有人如履平地。来到了他面前,“怎么了Conn,晕船吗?”。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在沉稳流畅的琴声中,三角钢琴带着琴凳上的两人随着船身的摇动和倾斜开始自如地四处滑动。钢琴撞碎了大厅的玻璃,一路撞到船长的卧室。他们两位被罚去锅炉间加煤,躺在煤块上的他们也开始了他们的友谊。

年复一年。客轮弗吉尼亚号已报废并即将被炸毁。马克斯匆匆赶到码头告诉他这船随时会爆炸。但1900始终还没找到。马克斯依然坚信1900不可能离开弗吉尼亚号。他在船体上的每个角落放着那成为绝响的音乐,希望因此唤回他的朋友。当等待没有结果时正要离身而去的迈克斯,回望处,看到躲在暗影中的1900,听到了他悠悠的问候:“怎么了Conn,晕船吗?”在这久别重逢的时刻,也即将成为告别的时刻,迈克斯描述着他们共同的未来,然而1900却向他吐露了他的心声:“……我生于船,长于船。世界千变万化,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两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习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麦克斯。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你最好习惯一下。原谅我朋友,我不下船了。”最终康没将1900劝下来,真正的朋友,连死都尊重了他。

最终,马克斯为了填饱肚子决定卖掉小号。他向乐器店老头讲述故事,向负责拆卸弗吉尼亚号的领班讲述故事。贫困不是麦克斯最关心的问题,他留恋的是弗吉尼亚号。想念的是1900。当麦克斯讲完他的故事,走出乐器店的身影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圆圈里消失时,电影留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结束。一个拥有~技之长的音乐人却在工业文明里成为连生活都难以维系的弱者。正凸现出这个社会的荒唐,也验证了1900当初不选择下船的正确性:这个城市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

三、对爱情的憧憬

在1900的孤独生活中,也许曾有一次生命中的唯一的爱情插曲。

在1900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名声大振。无数各路唱片制造商纷纷前来淘金,打算借此大发横财。他们不断地用甜言蜜语诱惑1900,终于得到了一次录音机会。当1900坐在钢琴前开始录制唱片时,一位清纯的少女无意间进入了他的视野,舷窗外少女的面容在蓝天碧海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纯洁动人。在他30多年的生命里,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动——对女性的瞳憬。1900凝望着那天使般的面庞,手指问流淌出的曲调也似水柔情。无限惆怅又无限向往。这是发自他心底的一支最淳朴、最温柔、最动人的爱的旋律。这份情感透过美妙的音乐被记录在模板上,这张世上仅有一份的唱片,镌刻了他当时的灵感

进发,记录了他仅有的瞬间,和他生命中永恒的纯真与美好。他说,他不想和他的音乐分开。随后拿起刚刚刻录好的模版matrix就跑掉了。实际上,他想将唯一的这张唱片送给这位让他动心的女孩。但尽管事前他对着镜子演练了几遍,依然没有用,面对这样的女孩,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或许他从来都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音乐便是他的一切。

为了心中那美丽的恋情,他决定走下他从未离开过的船。送别1900的场景很隆重,仿佛是在迎接生命重生,而不是离别。在人们的道别声中,1900穿着马克斯送的大衣,风度翩翩,坚定自己的步伐。突然,他停住了,抬头望着远处的城市,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高楼,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再也没有向前迈出一步。就如影片的结尾他所说的,“在那延绵不断的城市中,我能看到一切。就是看不到尽头。”,“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见,而是我所未见”,陌生而无穷的世界令他害怕。他知道自己并不适合那个城市。只有在钢琴的88个琴键里,他才拥有自己的有限的世界,才有自己的意义。于是,他只是把头上的帽子拿下,很潇洒地往空中扔了出去,转身回到船上,什么也没有说。

四、坚守生命的乐园

在1900所处的那个年代,工业文明初现端倪,并逐渐渗透到文化当中。1900有机会可以录制唱片。面对唱片机,1900觉得非常地陌生、荒诞和愤怒。因为他不能允许曲子脱离他而存在。他只打算把唯一的录音送给他最心爱的女孩,因为琴声是他的身体的一部分,他无法割裂这一部分。这种拒绝到底就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潜意识的抵抗。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类已经在自然其技术运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对自然力量的征服,并未增加他们对生活所期待的令人愉悦的满足,并没有使他们感到更多的快乐。”1900从未下过船,但在这个有限的生活舞台上却早已看尽了陆地上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在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中,人们的欲望总是填不满,并无限扩大。在上船与下船的循环往复中,在熙熙攘攘的乘客中。整个世界就已经被1900一览无余了。1900说,陆上的人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虚度了很多光阴……所以你们不停到处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远方……;1900说,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无所适从,漫无止境。茫茫无边,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也许,拥有了自己的世界和音乐的自由才是他最大的幸福。陆地上的芸芸众生总是看不见自己眼前的所有,却宁愿舍弃一生去忙碌奔波,追逐着他们自己其实也看不见的那些幻想,他们盲目地寻找,换来的或许是居无定所,经历悲欢离合,最终生老病死。而作为一个出生在船上的孤儿,他清楚地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大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维多利亚号就是他的家。离开这任何一个,他将无法正常呼吸。他无法超越自己的底线,无法否定自己心里真正信仰和追随的那些东西,就算登上岸又有什么意思?大海上维吉尼亚号上的钢琴就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栖息地。

海上看电影 篇4

关键词:电影,《海上钢琴师》,生态批评

自启蒙运动以来, 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是牛顿–笛卡尔哲学, 它以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特征, 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然而, 这种哲学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生态灾难和它自身无法调和的矛盾, 包括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与自身发展的矛盾。此时, 人类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样, 生态哲学—生态学世界观, 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出现了。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

生态批评是在生态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当代生态批评开始直面文坛, 逐渐形成了一股独具特色的文艺思潮。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布依尔 (Lawrence Buell) 是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批评家之一, 他认为, 生态批评的任务不仅在于鼓励读者重新亲近自然, 还要唤醒人们关于人类生存的“环境性” (environmentality) 意识, 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只是“所栖居的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他指出生态批评的对象“不仅是自然写作、环境写作和以生态内容为题材的作品, 还将包括一切有‘形式的话语’”。“生态批评坚持生态学的颠覆性的信条———相互联系的观念, 将自然、人类、文化联系在一起, 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 探寻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策略, 其根本目的是建构生态诗学体系, 倡导生态学视野, 让它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技术领域, 以便从根本上变革人类文化,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怪圈, 扩展人类的伦理, 开拓人类的观念, 向以生态中心主义的世界观转变, 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蓝图”, 使整个人类能诗意地栖居大地, 心灵能有所依。

我非常赞成鲁枢元教授在《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中提到的, 一个完整的宇宙生态环境不仅包含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 还存在着精神生态。“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但对于“物”, 我的理解是一切自然物或人的创造物。人与自然物的关系对应于自然生态, 但人与其创造物之间的关系则对应于社会生态。因此, 我想对鲁教授的提法稍作改动 (即“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 , 并据此来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

意大利电影《海上钢琴师》 (英语片名The Legend of 1900, 可译为《1900传奇故事》) 讲述了一个生于海, 长于海, 死于海的钢琴师1900的传奇故事:一个男婴被人遗弃在往返于欧洲各国与美国之间的弗吉尼亚号客船上, 被船上一位好心的添煤工丹尼·布德曼收养, 因为男婴被发现于20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 添煤工给他取名为丹尼·布德曼TD雷蒙1900。在添煤工意外死亡后, 只有8岁大的1900再度成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 但添煤工对陆地世界的描述和他自己常年对船上众生相的观察, 使得他与陆地世俗格格不入, 他从不离船上岸。只有那么一次, 为了那位令他怦然心动的少女, 他来到了通往陆地的舷梯中央, 但最终, 他还是选择了永远地留在船上, 即使他知道弗吉尼亚号将被炸毁, 即使昔日好友冒险登船来深情劝说, 他也不愿离开。随着一声巨响, 随着冲天火光, 1900守住了他那有限却又无限的心灵家园。

1 自然生态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1900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大海上, 他在“船一样大的摇篮”里慢慢长大, 在海上他神奇地拥有了不可思议的的音乐才能, 并与音乐一起终生守望着大海。从他坐在弗吉尼亚底层船舱的舷窗深情凝望碧蓝大海的眼神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那像大海一样宽广、自由的心灵。他在海上的传奇一生不就是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天籁之音吗?

1900未曾踏入半步的陆地又是什么样的呢?影片为我们展示的最多的是1900眼中的港口城市—纽约, 在这里, 鳞次栉比的楼房一眼望不到边。这是物质财富已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典型镜头。但我们知道, 1900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带来的破坏已突显, 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水污染, 各种污染噩梦般地困扰着人类, 等到人类意识到这些时, 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质朴、清新的自然的踪影。

2 社会生态

工业化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加剧了人类社会的贫富分化, 世界上绝大部分财富却掌握在绝少部分国家和绝少部分人手中, 这给诸多社会问题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犯罪、经济危机、战争接踵而至。

影片中, 就在弗吉尼亚号船头到船尾这有限的空间里, 透过1900的眼, 我们看到了世俗众生相:赖以生存的土地干涸、妻子和神父跑掉、五个子女死于病魔的会拉手风琴的男人;和年轻情夫一起杀掉丈夫然后携带珠宝逃跑的贵妇;心事重重却又无能为力的年轻男子;浓妆艳抹想变成修女的妓女;穿了别人的衣服偷偷溜进头等舱寻找不可思议爱情、眼睛里闪着美国梦的年轻移民……影片多次将特写镜头给了那些挤满弗吉尼亚号轮船甲板的移民:人群中总有人会“抬起头, 很快地向海上望去, 一看见她 (纽约港自由女神像) , 马上他的脚像生了根, 心也激动不已。”他会转向人群, 手指女神像, 大喊“America (美国) ”。然而, 我们知道, 美国那时也同样尝到了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极度深刻性和空前持久性结合在一起的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 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幅倒退, 使整整几十年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其中, 美国退到了1905~1906年的水平。另外, 美国也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善其身。这些镜头虽然没出现在影片之中, 但通过影片中人物的叙述 (1900无时不刻不以钢琴为伴, 哪怕战争时期没人听他弹奏, 他也没有停止演奏) 和遭遇 (我敢说, 1900的朋友, 小号手麦克斯决定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肯定是受生活贫困所迫) , 我们是不难理解的。想象一下, 那些将美国视为天堂的移民们真的能在这里实现他们各自的“美国梦”吗?

影片主人公1900的一生更是让我们唏嘘不已:也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 1900的父母将刚出生的1900丢弃在弗吉尼亚号客轮上, “没有一个城市、一个教会、一个医院、监狱或棒球队知道他的名字。他没有国籍, 甚至没有生日和家人。他8岁了, 但官方却没有他出生的记录。”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游移于社会之外的恐惧和孤独, 他俨然是个“局外人”—“城市那么大, 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 找一个女人, 盖一间房子, 买一块地, 开辟一道风景, 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 太复杂的判断了, 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 太大了, 它像一艘大船, 一个女人, 一条长长的航线,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 反正, 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本应是相互依存的, 可现实中的人们忙于实现各自的梦想, 在高度组织化、体制化、机械化的人类社会中苦苦挣扎, 并逐渐被异化—组织化、体制化、机械化,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大。正是这种与社会的疏离感将1900逼到了只能以海为家的地步, 最终不得不选择与弗吉尼亚号、与音乐一同沉入大海更深处。

3 精神生态

在人类童年时期, 诗歌和艺术就是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 人类和艺术栖居于自然之中。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却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上, 把自然世界搅了个天翻地覆, 而艺术在这搅动中也逐渐变了味道。音乐可以复制、保存、出卖, 艺术被赋予了太多的世俗价值。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 1900与音乐宛若一体, 音乐就是他的所思、所见、所爱, 音乐就是他存在的理由、生活的方式。他拒绝踏上陆地藉着他的音乐去赢得金钱、地位和美女。当他听到留声机里传出自己刚刚弹奏完的音乐时, 愤怒地将唱片夺回, 最后把它掰成几片。也许他是想用这种方式使音乐与自己永不分离。

影片中有段镜头令人难忘:来自陆地的号称“爵士乐之父”的杰利·罗尔·莫顿上船来和1900斗琴。杰利的钢琴演奏技巧可谓炉火纯青, 可他的音乐却承载了太多世俗的东西:金钱、名望、狂妄。1900的音乐灵感则是来自大海、来自爱、来自心灵深处。这场比赛注定了会以杰利的惨败而告终。当杰利灰溜溜地走下弗吉尼亚号时, 有着音乐灵魂的1900送给他一句“滚蛋吧, 爵士乐”。与大自然和音乐艺术的朝夕相处净化了1900的灵魂, 他的精神是自由的, 面对世俗的东西, 他可以大声说“滚蛋吧, 规矩”、“滚蛋吧, 战争”、“滚蛋吧, 陆地”。

再来想想船上那些想逃离贫困、逃离政治或宗教迫害的移民们, 也许, 在美国, 他们能摆脱贫困、远离压迫, 实现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但他们能得到完全的自由解放吗?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科学理性和工业文明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理想社会, 而是无情地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使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1900, 他浪漫到极致的悲剧故事就像一面镜子, 让我们从中看见现代人追求内心平衡所付出的代价以及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也许, 有人会说1900太懦弱, 懦弱得不敢走下弗吉尼亚号, 不敢去适应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社会。可又有多少人能像1900那样, 为了坚守自己心灵的家园而敢于挑战旧俗陈规、敢于放弃美好的爱情、敢于拒绝名利的诱惑、敢于放弃每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呢?但愿我们人类与自然、精神的关系能像1900与大海、音乐的关系那样和谐、美好, 但愿我们不会像1900那样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实现诗意栖居, 心灵返乡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胡志红.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 (3) .

[3]陈民.《西方文学死亡叙事研究》[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篇5

1900(主人公)是一个在船上出生的小男孩,他8岁时无意间弹起了钢琴,立刻爱上了它,并爱上了音乐。1900从不按规定的曲子弹奏,脑子里想这什么就弹什么,他会用钢琴与别人对话,从音乐中就可以听出他的快乐或悲伤。1900在船上度过了大约40年,从没下过船。后来因船坏了,得用炸药炸了它,1900也被炸死了。

我看完影片后深深的被1900的精神所感动,因为1900在死神要光临时,依然坦然面对,他的心中装着音乐。1900为了音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死使我感到非常伤心,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得一生都有许多条人生道路可以选择,一旦选定了一条,你必须为了实现它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上一篇:生长气候条件下一篇:有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