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会议系统

2024-12-01

移动会议系统(通用12篇)

移动会议系统 篇1

摘要: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如何保证网络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效率已成为网络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C/S模式中的不足,人们提出了Mobile Agent技术,这是一种基于网络、通信、分布式系统的新技术。文章介绍了Mobile Agent的概念及其系统组成,分析了Mobile Agent技术在现代网络计算环境中的优越性,并对其当前现状进行了描述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Mobile Agent,分布式系统

0 Mobile Agent技术简述

Mobile Agent是一种网络计算,它能够自行选择运行地点和时机。移动的目的是使程序的执行尽可能靠近数据源,降低网络的通信开销,平衡负载,提高完成任务的时效。Mobile Agent能够在备主机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像移动前一样工作。这同现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能得到的“服务器端脚本”是不一样的。结合Agent的概念和可移动的含义,我们可以给出Mobile Agent的定义:Mobile Agent是一个独立的计算机程序,它可自主地在异构的网络中按照一定的规程移动,寻找合适的计算资源、信息资源或软件资源,利用与这些资源同处于一台主机或一个网络的优势,处理或使用这些资源,代表用户完成特定的任务。

1 Mobile Agent的系统组成

不同的Mobile Agent系统的体系结构各不相同,但几乎所有的Mobile Agent系统都包括以下两部分:Mobile Agent和Mobile Agent环境(MAE或称MA服务器、MA主机(MAH)、MA服务设施、Place、Context、Location)。

Mobile Agent的结构包括相互关联的安全服务模块、环境交互模块、任务求解模块、知识库、内部状态集、约束条件和路由策略。

2 Mobile Agent的优势

Mobile Agent技术是分布式技术与Agent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除了具有智能Agent的最基本特性———反应性、自治性、导向目标性和针对环境性外,还具有移动性。与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相比,移动Agent具有如下优点:

(1)节约网络带宽,克服网络延迟。

Mobile Agent的本质是将计算移动到数据端,直接在数据端进行本地处理,直接和当地环境进行交互,无需在主机间传递大量的交互信息,并可起到数据过滤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大量中间数据在通信两端的传输。Mobile Agent一次可以携带多个服务请求移动到服务器端进行本地调用,从而节省了每次远程调用的网络延迟。

(2)支持实时远程交互功能。

移动Agent具有自治性,到达目的地后可自主地执行任务并与环境进行交互,克服了网络的延迟,可以对某些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在一些远程控制系统中,如工业控制、海底探测器控制,实时性非常重要,但是网络的延迟使远程实时控制变的不太可能。

(3)封装网络协议。

任何网络程序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协议之上的,网络程序的开发要求程序设计者深刻地理解低层的网络协议。随着Internet的发展,新的协议和数据格式不断地产生,随着网络协议的升级,程序需要重新编写、编译,这些都给网络应用的开发和维护带来困难。

(4)支持异步自主执行。

传统分布式系统中异步通信机制(如异步消息队列)可以异步地处理多个请求,但要求提出请求的客户端必须始终在线等待并响应请求的回答,这对移动客户而言是不可行的。使用Mobile Agent技术,用户可以将整个任务而不是单个请求提交给多个Agent去执行,这些Agent被发送到网上之后,异步地、协作地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整个任务的异步执行。

(5)持离线计算(断连操作)。

由于带宽是一种昂贵的资源要求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PDA、手机等)始终保持网络连接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Mobile Agent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户派出Agent之后,可以断开网络连接,Agent在网络上自主地运行。当Agent完成任务之后,通过转接机制(Dock ing)监视用户是否在线。当它发现用户在线时,就返回计算结果。

(6)支持平台无关性。

Mobile Agent的运行只和其运行环境有关,和具体的网络结构、网络协议、计算机设备、操作系统无关,只要网络节点上装有Mobile Agent运行环境Mobile Agent就可以实现跨平台的移动和运行。如果所有的Mobile Agent系统都遵循Mobile Agent系统的互操作标准,就可以真正实现平台的无关性,即所谓的“编译一次到处移动”。

3 Mobile Agent的当前现状

目前,Mobile Agent是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虽然它的提出和发展时间都较短,但是受到了许多研究机构的重视国际上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Mobile Agent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应用领域的Mobile Agent系统。在大量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Mobile Agent技术正日趋成熟。但是,目前的一些Mobile Agent系统都存在着缺陷,在Mobile Agent应用系统实用化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Mobile Agent系统的标准化问题。

Mobile Agent在体系结构和系统实现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现状极大地防碍了M0bi1e Agent的互操作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AS(Agent Society)等多个组织正积极进行Mobile Agent体系的标准化工作。OMG已经以IBM的Aglet Workbench为蓝本公布了标准化提议,拟将其加入CORBA中。

(2)知识表示问题。

知识表示定义了Agent之间、Agen与服务器之间的需求传递和需求表示,这方面的最大成果就是知识查询与操作语言KQML(Knowledge Query and Manipulation Language)。KQML既是一种消息传递格式,又是消息处理协议,支持Agent间的知识共享,但将复杂的KQML在Agent上实现还有很大的困难。

(3)Mobile Agent的安全性问题。

在系统的各个节点上自由迁移是Mobil Agent系统的特点,这一类似网络病毒的特点也给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系统安全问题。

4 发展前景以及展望

Agent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Agent到多Agent系统的进化过程,基本的体系结构已经建立,标准化工作也在进行中,但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安全移动Agent技术必须解决安全性问题,将移动Agent系统用于Internet环境,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商业系统,必须建立高效的安全体系。

(2)智能化在解决基本支撑机制后,移动Agent系统应提供智能服务,增强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移动Agent系统应该研究与现在流行的Web基础设施无缝集成的技术,使移动Agent系统能够为现在主流的Web软件基础设施提供支持,这样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在分布式网络管理、网络监控、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移动手机通信、电子商务、Internet应用系统等方面移动Agent技术都有着广阔美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朝纯,郭颂.移动Agent系统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01).

[2]赵春英.Moblie Agent技术在Internet中的应用微机发展[J].2000,(06).

[3]董青,吴跃.Moblie Agent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9(03).

移动会议系统 篇2

移动执法系统技术方案

移动执法系统借助移动终端为环境执法提供工作现场平台支持,充分利用环境信息资源,以移动通信网络为依托,以多种方式将现有的环境信息资源实时便捷地提供给移动执法人员,为其处理各项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移动终端直接与执法业务系统互联,实现现场执法信息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提高环境执法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一)移动应用系统功能(1)查询功能

可快捷检索出关注的污染源企业,并可查看其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辅助现场执法。静态信息包括企业“一厂一档”信息,动态信息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超标数据、总量数据。

(2)现场执法

用户通过“污染源总览”列表,快捷检索出污染源,并进行询问笔录、监督性检查单、现场检查、现场通知的填写,有需要可进行立案申请。

系统可新建和查询询问笔录、监督性检查单、现场检查、现场通知表单和立案申请书,并能进行拍照、录像、录音取证,支持文件的批量上传。

(3)专家支持

系统为用户提供法律法规、自由裁量、经典案例、检查记录及风险源、危险品的信息查询,信息可与中心管理系统同步更新。

(4)移动办公

包括消息管理、通讯录管理和在线审批,用户可通过“我的任务”和“我的消息”查询未处理的消息和待办任务,消息和待办工作以列表显示。通过消息管理可查询消息的详细内容,包括发送时间、信息类型、具体内容及处理状态(已读、未读)。通讯录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部门、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办公地址,可按姓名、单位、部门快速查询,并支持直接排号。信息可与中心管理系统同步。用户可以通过在线审批功能处理信访、建设项目审批、接收公文、收文办理工作。系统可按待办信息和已办信息分类查看具体内容及办理流程。

(5)系统管理

系统登录:所有用户基于统一界面,实现对登录用户和密码的验证,限制非法访问,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特别具有设备审核功能,只有经过设备序列号(每台PDA都具有唯一的编号)认证的PDA 才能连接到服务端查询数据。支持离线登录和在线登录方式。

数据同步:移动端与中心端数据同步更新,同步信息包括通讯录、企业一厂一档、专家支持信息。系统自动显示数据同步更新情况。

密码修改:用户可以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密码与中心系统同步更新。

系统配置:可对服务器的地址、访问端口、本机文件存放位置、本机IMIN号查询,并能对服务器地址、端口和文件存放位置进行修改。

版本管理:当软件版本有升级时,系统在用户登陆时主动提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更新软件。

(二)中心管理系统功能(1)数据整合服务

通过数据整合服务,可与环保数据中心或污染源在线系统、环境质量系统、LIMS系统等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实现移动端的实时数据监测、历史数据查询、超标数据查询,和一厂一档的信息管理(需要各系统提供接口支持)。

(2)移动应用接口

按用户权限为移动端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监测、历史数据查询、超标数据、和“一厂一档”等查询功能的接口服务,并通过数据整合服务从其他系统中获取数据。

(3)用户及终端管理

为了用户的数据保密,系统可将用户名、密码与手机绑定。智能终端锁定服务自动检测中心端是否对本机进行锁定,一旦中心端对本机进行了锁定,则整个手机和本系统不能使用(除非重新安装手机系统);用户手机丢失或损坏时,系统自动锁定手机通讯卡状态,使其它人员不能使用手机并获取信息。

(4)权限管理

为了系统安全,可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包括各移动端应用功能的查询、上传、下载、更新等操作权限管理。权限可与其他系统进行整合。

(5)稽查管理

通过GPS定位+GIS地图,领导可查询一线执法人员所在位置信息、行动轨迹信息。能够根据信息中心位置指示信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执法人员位置,接受监控中心的调度管理和跟踪。

(6)版本管理

系统对移动端的应用软件版本可进行管理,包括APK安装包上传,历史版本查询,为登

陆系统的客户端提供新版本安装包的下载服务。

(三)环境地理信息功能

环境地理信息应用功能将涵盖所有环境信息进行环境 “一张图”式的分类专题图层展示。全辖区的环境状况将一览无余地展现于管理者面前,真正实现环境管理部门对全辖区进行全方位、无盲区的环境安全监管。

(一)GIS平台基本功能

根据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对地理信息平台的需求,本系统在功能设计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实现环境功能区专题信息、污染源专题信息、风险源专题信息等其他环境专题信息空间分布的查询,并在地图上直观地展示。

搜索定位:帮助用户通过环境要素的名称关键字在地图上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并显示其名称、地址/位置、类型等属性信息。

周边查询:帮助用户在地图上找到指定功能区或指定点位周边的环境要素信息,并显示所查询环境要素的名称、地址/位置、类型等信息。

地图标注:帮助用户在地图上临时添加标注信息,并对添加的标注信息进行编辑和删除;支持文字、点位、线路、区域标注;

地图测量:帮助用户在地图上测量两地点之间(直线或折线)的距离或指定区域(规则或不规则)的面积;

地图截图:帮助用户对地图上指定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记录、保存,以备存档查询,指定区域支持矩形方式截图;

图层管理:包括底图切换和环境图层管理。

地图图例:帮助用户认识地图上各环境要素的种类、类型、等级等;

视图调整控制:实现对地图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快速返回全图、分级放大缩小、拖动地图等功能以帮助用户对当前可视地图区域进行调整;

鹰眼(缩略图):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当前视图区域在整个地图范围中的位置;或通过鹰眼(缩略图)内矩形框的拖动帮助用户快速调整当前视图区域;

地理坐标:帮助用户了解地图上指定位置(鼠标)的经纬度坐标值; 地图比例显示:帮助用户了解当前可视地图与实际地形的大小对比情况;

(二)地图要求

全辖区1:10000,中心城区1:2000。

(三)环境专题图

实现污染源专题信息、风险源专题等其他环境专题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的增加、删除以及详情的修改、查询等功能。治理设备运行监管子系统

治理设备运行监管将实现对治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和操作日志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3G或互联网上传给平台,通过平台的智能判断,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一)现场采集

现场采集设备采集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操作日志等,并把这些源数据按照预先设置的格式和频率上传,为设备运行监管系统提供用于监控和分析的数据来源。

(二)数据分析

设备监管系统提供数据的趋势分析,分析中能够增加水质和烟气行业规则判断,如烟尘,烟气的含量跟氧气关系,COD与浊度及溶解氧的关系等等,当曲线不满足这种关系时,会自动提示可能故障或者异常,供相关人员进一步调查确认。

(三)状态报警

现场设备信息,故障和超标等信息应能够实时显示在监测界面,同时,当数据或者状态异常时,系统声光报警,提示值班人员,同时可以设置短消息来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及时确认和处理。

系统对报警分类,定义优先等级,严重报警优先处理。可设定等级报警,通过短消息发送到指定负责人手机上,通知其关注。

(四)GIS展示

微软完善移动设备生态系统 篇3

“调查显示,35%的员工会在工作中使用平板电脑,77%的平板用户使用PC的时间在下降。”微软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销售副总裁罗荣力(Philippe Rogge)介绍说,为应对市场的最新变化,微软将加速助力合作伙伴在竞争颇为激烈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PC产品市场中推出高性价比,高用户体验的产品。

为了抢占以平板电脑代表的移动市场,今年以来微软明显加大了对移动市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从2014年4月以来还宣布9英寸以下平板电脑Windows系统免费,以鼓励合作伙伴推出Windows平板。同时,微软还在深圳成立了开发和销售的团队,以支持合作伙伴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而随着微软加大对平板电脑市场的支持力度,Windows平台阵营正在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厂商有24款平板电脑,在中国市场大约60多款Windows平板电脑在销售。据悉,在中国市场,包括惠普、联想、蓝魔、台电科技不久都有新的Windows平板电脑推出计划。而蓝魔甚至明确在2015年Windows商用平板电脑将是其重点,而台电科技也透露目前有7款Windows平板在是市场销售,未来还有10多款Windows平板即将上市。

“始终开启”传感器获得突破

恩智浦针对不断增长的传感器处理市场推出一款高能效的微处理器。

本报记者 邹大斌

恩智浦半导体日前推出了一款超高能效的微控制器产品——LPC54100系列微控制器,这是传感器产品的一大进步,也是超低功耗“始终开启”传感器处理方面的重大突破。该系列利用经过市场验证的创新专利架构,实现了极高的能效,相比最接近的竞争产品,其能耗平均降低了20%。

“LPC54100系列仅需3?A的极小电流即可实现持续传感器监听,这对始终开启的应用至关重要。”恩智浦半导体微控制器通用市场产品线总经理Ross Bannatyne介绍说,作为传感器应用领域的首创功能,该系列产品的非对称双核架构实现了工作状态下可裁减的功耗/性能,让开发人员能够使用Cortex-M0+内核(能耗更低)来处理传感器数据采集、整合和外部通信,从而优化能效,或者使用CortexM4F内核(处理能力更强)更快执行复杂数学密集型算法(例如,运动传感器融合),同时节省能源。

该架构带有专为实现高能效而全新设计的一系列模拟和数字接口,包括能够在宽电压范围内(1.62~3.6 V)支持各种规格性能的12bit、4.8Msps/s 的ADC,以及低功耗串行接口,这些接口让LPC54100系列能够提供低于其他任何同类微控制器的能耗。

移动会议系统 篇4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4G时代的到来,如何借助于现代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设备、同时基于现代移动网络,让学习不再受地域、时间、人、学习形式的限制,开展“Anywhere、Anytime、Anyone、Anystyle”的学习已经成为时下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研究热点[1]。

时下,学习者主要是运用手中的移动智能终端开展移动学习。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终端的配置越来越高,八核CPU已经比较常见,并且支持多种音频、视频的播放格式,其内部还嵌有高清摄像头,同时更自带GPS模块、重力感应、光线感应、电子罗盘、陀螺仪等感应器。至此,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高精发展,即已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深远影响。但是,遇到需要复杂运算、强大服务、高容量存储的场合,目前的移动智能终端却也表现了其性能指标有限性的欠缺[2]。有关研究表明,引入移动云计算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智能终端的不足,同时提升其现有优势,本文即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系统论述和全面研究。

1移动云计算与移动学习概述

1.1移动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能把存储于PC、移动终端等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调度整合与协同工作[3]。移动云计算是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在移动云计算模式下, 所有运算和处理都在云端完成,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需求,快速获得所需要的处理结果,而无需考虑这一过程中需要调配的基础设施、平台、软件或应用。移动云计算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应用程序必须依赖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无关性。基于移动云计算的移动学习,集中了移动云计算与移动学习的优点,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基于移动云计算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个体、个体行为和学习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非独立相关过程,主要指学习者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导地位、学习动机的自我驱动和学习的独立性。移动智能终端的便携性可以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环境( Anywhere) , 快速交互性则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 Anytime) 与教育者、学习同伴快速交互( Anyone) ,获得别人的帮助,并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云端强大的资源存储和运算能力,即使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适合的学习策略( Anystyle) 进行学习,进而完成学习成果检验。另外,移动学习中,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分离,将进一步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独立性的培养和建立。

1.3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合作互助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关于云计算下的协作学习,上海师范大学周黎的定义是: 用云计算辅助教学和支持协作学习的技术方法,在云端建立“云”环境,以使学生和教师各角色间进行协作交流,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4]。

在移动云计算下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将可借助移动终端,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或者是以学习小组组织者的身份,也或者就是参与者的身份,与教育者和同伴进行交互,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个性和团队精神。

2移动云计算为教育带来的改变

2.1教育资源访问方式的变化

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某一时段、甚至某一时刻的任何需求来灵活访问教育资源,并产生学习行为。 教师通过对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归类、管理,进而制定相应云资源的访问规则。其中的教育资源既可以通过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学习者进行有关的补充、修改、完善、访问、共享。

2.2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移动云计算下的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课程学习和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效链接,而且提供了学生间、校际、校企共同参与教与学过程的良好契机,进而从中提升了学生知识迁移、 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者的使命职责也将随之而转换为: 构建个性化的移动学习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组织学习活动、 提供适合学生个人特点与发展需求的学习策略,并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和鼓励。学习者则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进展程度,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4]。

2.3师生交互方式的变化

在移动云计算下,师生之间的交互不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交流,而是通过移动终端外延至移动学习系统平台上,并且教育者的角色也不一定局限于教师,更可以是进行协作学习的学生。借助移动终端和云计算技术,教育者和学习者将可以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双向交流,如此将可迅速提升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不言而喻,教育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可知,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者方面,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交互、互助协作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教师方面的即时性、 有针对性的指引效果产生,就使得这种快捷便利交互方式的设计建立,必将对学习者的知识重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综合应用价值。

3云计算下移动学习的系统设计

3.1移动学习系统的业务用例

在进行移动云计算架构下的学习系统设计时,即需要以学习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业务用例图,针对与移动学习系统相关的业务执行者预期通过系统交互而达到的需求目标展开分析[5,6]。分析可得,移动学习系统业务用例图如图1所示。

3.2学习系统总体架构图

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学习系统把计算、功能存储、服务器、 应用程序等放置于云端,同时提供统一的接口以供访问。把教学资源等学习内容作为学习系统的应用层,提供在线的学习服务。作为学生和教师的用户通过智能终端、PC,借助网络访问应用层的资源。基于移动云计算的学习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7,8,9]。

3.3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结合移动终端的特点设计学习系统的内容框架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三大模块: 教学资源模块、互动教学模块、教学测试模块。在此,对每一组成模块的功能实现进行如下综述。

( 1) 教学资源模块。为学习者提供基于云端的课内、课外和导学教学资源。课内学习资源包括: 课程专题学习内容、教学大纲、课件、作业等。导学资源包括: 案例分析、辅助教学工具下载、学习流程推荐、作业分析与评价、学习策略等。课外拓展资源则可为学习有余力者提供深入学习的资源,同时也通过实际的案例吸引学习困难者,帮助其建立和提高学习信心。

( 2) 互动教学模块。通过在线答疑、练习、讨论区,为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同伴、教育者交流互动的机会,消除学习中的障碍,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作业、作品的展示区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

( 3) 教学测试模块。为学习者提供在完成相应的课程后的学习效果测试,这些测试除了包括教育者预先设定的、与当前学习内容配套的固定测试外,也可以是学习者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主题实行随机出题的自选测试,或者是几个学习者为实现学习效果比拼的组队测试。在各类相应的测试之后,学习系统将会为学习者提供总结评价,以利于学习者分析、并反思学习过程。

4结束语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移动通信的涵义及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教学方法:讲授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学时:2学时

教学重点:

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教学难点: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教具准备:微机、投影仪、手机

教学内容:

1、移动通信的涵义

2、移动通信系统组成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4、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教学过程:

Ⅰ、组织上课

Ⅱ、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什么是通信?并举例说明

2、什么是通信系统?

3、按收信者是否移动,通信系统分为几类? Ⅲ、讲授新课:

一、移动通信

1、定义:通信的双方或一方处于移动中的通信称为移动通信。

2、内涵:

1)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与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是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2)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3)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

3、解决的基本问题:动中通

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传输线等组成。

1)移动台(MS)

分类:便携式、手提式、车载式 2)基站(BS)有收发信道盘等组成

无线小区:每一个基站都有一个可靠的通信服务范围,称为无线小区。无线小区的大小,主要由基站天线高度和发射功率决定。

3)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具有一般市话交换机的功能,还有移动业务所需处理的越区切换、漫游等功能。

4)传输线

连接各设备的中继线。MSC到BS之间的传输主要采用微波或光缆等方式。

2、工作方式:

按通话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工作方式)分类:

1、单工

2、双工

3、半双工

1)单工:收、发交替

同频单工:收发用一个频率 异频单工:收发各用一个频率

2)半双工:一方双工,另一方单工

3)双工:收发同时工作。(最复杂)移动通信用

时分双工:在通信中在不同时刻进行上下行数据传送模式。发送的时候不接收,接收的时候不发送。上下传送数据的时间不一样,但使用的频率是一样的。

频分双工:上下行在不同的频率上发送和接收。

三、移动通信系统是发展历程

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1st Generation)出现时间:1980s 系统类型:FDMA(频分多址),模拟话音通信系统 代表性系统

i.美国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也称为IS-54): ii.英国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我国邮电部于1987年确定以TACS制式作为我国模拟制式蜂窝移动电话的标准。2001年关闭模拟网。

讨论:为什么要淘汰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2st Generation)出现时间:1990s 系统类型:TDMA(时分多址)或窄带CDMA(码分多址),传递话音和低速数据的窄带数字通信系统

代表性系统

i.欧洲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ii.北美的D-AMPS(Digital AMPS,也称为IS-136): iii.北美的CDMA(IS-95,Interim Standard 95)

iv.日本的PDC(Personal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3、第2.5代移动通信系统(2.5G,2.5st Generation)出现时间:1996 系统类型

i.TDMA、CDMA(码分多址),中速数据传递的数字通信系统 代表性系统

ii.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速率144kbit/s)GSM向WCDMA的演进策略 iii.IS-95B(速率115.2kbit/s)

IS-95向cdma2000的演进策略

4、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rd Generation)出现时间:2000s 系统类型:FDMA、TDMA和宽带CDMA,传递多媒体业务的宽带数字通信系统

代表性系统

i.欧洲的WCDMA((Wideband CDMA,宽带码分多址))ii.北美的cdma2000 iii.中国的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四、对两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移动会议系统 篇6

关键词:移动话务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085-02

目前,整个电信业市场来看,固网传统业务不断萎缩,移动业务用户和收入迅速提升,电信业正向着移动通信化、个人通信化、便捷通信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已逐渐成为通信主导方式,中国电信做为移动通信的后进者,需要更加对移动用户通信行为熟悉,加快固网与移动业务融合发展步伐,才能逐步在移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建立移动话务行为分析系统的必要性

1.1陕西电信移动业务发展状况

陕西电信2008年10月接手陕西联通移交过来的CDMA移动业务及用户,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与运作。截止2009年末,陕西电信移动用户市场份额只提升了2%,而用户流失率高达40%。可以看出,做为移动市场的后进者,在移动用户高速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已有用户的管理和维系工作。

1.2当前陕西电信移动用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陕西电信业务目前仍是以固网为主导的,而传统固网用户管理模式明显不适用移动用户管理,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传统固网用户按装机地址属地化管理模式,不适用移动用户移动行为特性。固网传统业务用户使用线路、设备场所固定,故用户主要是按装机地址属地化管理。但移动用户业务特性,无法直接按照用户受理地点、业务竣工地点进行属地管理,故确定移动用户地域属性需要一种更为科学的核定方法。

(2)加入移动元素的融合业务中固话、宽带与移动用户并存,融合业务中的移动用户管理,与原传统的固网用户管理和单产品移动用户管理又有很大的不同。

(3)引入移动元素后,各责任单位的考核工作、资源配置趋于复杂化。按目前陕西电信区域制管理模式,对责任单位的移动业务考核与资源配置均与移动用户在该区域发生的话务(收入)紧密相关的。如何能够准确核算某个责任单位所管辖区域中移动用户发生的话务(收入),需要有平台提供支持。

(4)本地网内城乡差别、特殊地域资费政策差异,导致窜卡,扰乱市场。为防止特殊地域的资费政策蔓延到其他地区,扰乱正常移动市场,需要有手段对特定套餐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1.3移动话务行为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

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对移动用户话务分析,找出移动用户话务行为归属地域(即用户话务最密集地区),解决用户管理和维系工作中无法将客户合理划配到相应管理单位和客户经理的问题,并对基站话务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为客户管理与维系、收入考核、资源配置、营销决策等工作提供支撑。

(1)科学确定移动用户话务行为归属地域。根据移动业务特性,按移动用户最近三个月内通话话务,统计出其发生话务最密集的基站,将该基站所属地域确定为移动用户的话务行为归属地域,可直接确定到区/县局、支局等。

(2)为移动用户维系归属提供划配依据。系统对移动用户话务行为归属地进行统计确定后,将重新确认的客户信息传递给营销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中,划配人员将根据归属地域信息,将该用户划配给相应区域的客户经理。但若该移动用户是属于某个融合套餐的,将直接将该移动用户划配给融合套餐中固话或宽带相应的责任单位和客户经理管理。

(3)责任单位考核收入统计,考核更趋合理化。系统可以按月统计某区域责任单位中自我发展的移动用户产生的收入,也可以统计出其他区域责任单位发展的用户在本区域产生的收入。同时,为避免发展单位与话务密集地域单位对于收入冲突,系统可以允许灵活设定发展地和话务密集地收入分摊比例,最终得到更为合理的收入考核结果。

(4)基站话务及收入统计。系统提供按基站统计话务量功能,每个基站对应所在地域。通过每天忙闲话务统计,经过一个周期积累,基站所属区域的话务忙闲情况也就了解清楚,为下一步基站布放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5)异常话单(超长、超短)分析。对于超长、超短话单,系统都有统计,并提供清单导出功能。跟踪每月统计结果,可具体到地域乃至基站,为避免恶意盗打(超长话单)、通信质量监控(系统问题,超短话单)提供管理手段。

2移动话务行为分析系统结构

2.1数据流架构

移动话务行为分析系统数据基础是来自数据仓库,主要数据包括移动用户通话详单、用户受理信息、基站资源信息、基站与管理(考核)责任单位的对应关系等。通话详单来自计费系统,用户受理信息来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基站信息来自资源管理系统,而基站与责任单位对应关系由分公司管理人员手工完成。每月各业务系统定时向数据仓库输出相关数据,数据仓库整理后送入移动话务行为分析系统,话务行为分析系统按相关数据和确定好的归属判定等原则,统计出每个用户的话务归属基站和责任单位、每个基站下发生的话务(收入)状况。用户的归属信息会送到营销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会根据单产品移动用户话务归属地域或融合业务捆绑固话所属地域,确定新增移动用户管理地域。

2.2业务关系

系统中各项业务功能使用对象针对不同人员角色。财务人员、账务人员主要是对计费系统话务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质量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系统数据稽核、日志管理等工作,参数设置人员主要负责基站归属关系、营业区域划分、责任单位建立等工作,决策、分析和管理人员为系统输出数据的最终使用者。

2.3功能架构

系统主要包括话务归属管理、基站分析、数据稽查、参数设置、日志管理等功能模块。话务归属管理包括固话用户出账、新增用户出账等功能:基站分析包括基站用户分析、基站出账分析、异常话单分析等;数据稽查包括基站数据稽查、单用户稽查等;参数设置包括比例设置、基站编码管理等功能;日志管理主要是记录各种操作的留痕情况。

3移动话务行为分析系统在移动业务管理中的应用

3.1移动用户归属管理应用

系统采用移动用户近三个月的通话详单,统计出其主要通话的基站,然后按基站所属的地域(责任单位)再进行属地化管理。对于融合套餐的移动用户,将与捆绑的固话或宽带视为同一客户进行管理。这样,既与传统固网客户管理模式紧密结合,又考虑移动客户通话行为特性,完善全业务客户管理模式。

3.2移动业务考核管理应用

系统针对移动用户发展地与话务行为归属地的不同,统计出本地发展、本地话务落地用户产生的收入和本地发展、话务落地其他区域用户产生的收入分摊。系统中可以自由设定对于用户收入发展地与话务密集地收入的分摊比例,实现用户收入自动分摊。在考核责任单位时,按照话务归属后重新分摊计算收入完成情况,既考虑发展地域单位发展用户的努力,也考虑了承担主要话务通信责任的话务密集地域单位所做出的贡献,考核更为合理。这样,也就杜绝了本地网内城乡差异造成的资费不平衡,最终带来各区域之间窜卡的影响。

3.3移动网络优化应用

系统中对基站话务(收入)有着详细统计,每个基站通话次数、时长、收入都有详细记录,并按不同统计要求进行排序。同时,系统还提供每个基站的超长、超短话单统计,为下步网络优化提供支撑。

4结束语

移动推荐系统应用分析 篇7

个性化推荐帮助用户发现电影,音乐和感兴趣的商品,为用户推荐志趣相同的新朋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搜索结果,解决用户“信息过载”问题。推荐模型根据用户的行为分析得到不用用户的喜好,并提供相应的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移动推荐系统已经成为下一代智能手机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课题之一。许多研究者已经对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移动信息检索、传感器的研究、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人机交互等。

1 移动推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移动推荐系统是传统推荐系统在移动领域的进一步扩展。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移动用户大量增加,中国互联网中心在2016年1月最新公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达6.20亿,半数中国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准确的推荐信息成为推荐系统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移动用户虽然存在异构的移动网络环境,但只要能准确提取用户在移动环境行为进行分析,就能有效地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

1.1 移动上下文推荐

作为“普适计算”核心领域的上下文感知计算理论,自动发现和利用位置、环境等上下文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由于移动设备的易携带性,研究者们可以通过设备感知用户所处上下文环境。用户偏好通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有的用户喜欢在办公室而不是家中购物,有的用户喜欢在晚上学习而不是白天。

1.2 移动社会化推荐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虚拟交互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信息,在移动互联网上通信。通过用户行为可以为用户构建社交网络,网络中的用户之间存在某些特定的联系,一些研究者将社会网络引入推荐系统中,有效缓解了传统推荐中存在的冷启动问题。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性,通过收集手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更能够有效为用户建模并进行个性化推荐。

2 基于位置的移动推荐系统

传统的推荐系统特点之一在于用户交互,推荐系统通过用户历史行为为其进行推荐。基于位置的移动推荐系统,通过访问移动设备的位置数据,收集并分析用户的位置与历史信息。最为重要的是根据以上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

移动推荐系统用户信息的采集分为两种方法:显式方法通过收集用户输入的显式信息,如用户在注册账户时的年龄,住址等;隐式方法是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信息和活跃行为中分析构建用户行为信息。如电子邮件的收发方,社交网站的浏览行为等。当研究人员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对采集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对用户建模并以各种形式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

3 移动推荐系统研究难点与应用前景

个性化和实时性使得移动推荐系统拥有者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节就其研究难点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总结。

3.1 研究难点

(1)移动用户的信息获取,在移动推荐中,由于终端设备的特殊性,显式获取用户信息常常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隐式获取用户信息的方式更为常见,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有效准确地获取用户信息,依然是移动推荐研究的重中之重。

(2)移动推荐系统的冷启动问题,新用户进入推荐系统时,由于信息缺失,不能准确地获取用户偏好,新项目进入系统时,过少的评价信息也使得推荐系统无法准确进行推荐。

(3)移动推荐的隐私和安全问题,移动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严重制约了移动信息系统的发展,移动推荐系统为收集用户信息,通常对移动用户信息、行为、位置等进行分析。但部分移动用户不愿向推荐系统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认为存在隐私泄漏等安全问题。

3.2 应用前景

移动新闻推荐作为互联网推荐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移动推荐领域同样收到研究者们的关注,Daily Learner新闻推荐系统通过挖掘用户的兴趣变化向用户推送新闻,利用用户注册时的信息,缓解了冷启动问题。移动旅游推荐是兴起的新型推荐领域应用。Cyberguide根据用户位置上下文信息以及历史行为为用户进行基于位置的移动旅游推荐。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近年来,利用移动推荐系统来缓解用户“信息过载”问题已经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依然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设备成为了推荐系统理想的获取用户信息的接口,用来帮助系统发现,学习用户的周围物理环境。对近几年移动推荐系统研究进行综述,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移动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移动设备,推荐系统,移动推荐,综述

参考文献

[1]Church K,Smyth B.Understanding the Intent behind Mobile Information Needs[C]//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ACM,2009:247-256.

[2]Dey AK,Wac K,Ferreira D,et al.Getting Closer: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ximity of User to Their Smart Phones[C]//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Computing:ACM,2011:163-172.

[3]Cho E,Myers SA,Leskovec J.Friendship and Mobility:User Movement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ACM,2011:1082-1090.

[4]Baltrunas L.Exploit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in Recommender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ACM Conference on Recommender Systems:ACM,2008:295-298.

[5]Girardello A,Michahelles F.Appaware:Which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Hot?[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ACM,2010:431-434.

移动医疗救援系统设计 篇8

医疗救援是部队医院的重要职责。在现代战争卫勤保障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伤病员信息的及时采集、传输、处理、追踪和利用已成为分级救治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卫勤保障特点决定了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网络在战场医疗救护方面的广泛应用。现代化战争对战场救护的方式、效率、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大量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对人员的杀伤率大大增强,战场上伤员的伤类更多、伤情更复杂、伤势更严重[1]。战场的随机性使得战场救治范围不断扩大,也加重了救治工作任务。另外,由于战场救治工作与和平条件下的救治工作不同,必须在运动的环境下进行,是救治、护理、转送的一体化,这对医疗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外许多军事发达国家都针对现代战场特点研制了高技术医疗装备,探索新的医疗救援方式。我国在这一方面和国外军事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所差距,为了提高我军的医疗救援能力,为打赢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做好准备,亟需对目前的医疗救援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将对如何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移动医疗救援系统进行研究, 重点对构建移动救援系统的目标、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1移动救援系统实现的目标

移动救援系统构建的目标是利用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野战环境生命体征的自动化采集、传输与处理,为实现官兵、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单位与大型综合性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实时交互提供有效的平台, 最终实现应急环境下随时随地的、便携的移动诊疗,使得野战和应急环境下官兵医疗服务随处可得。 具体有以下2个方面:

(1)实现官兵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单兵活动区域,士兵佩戴可以实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血氧等重要生理指标的可穿戴无线传感器设备,设备获取数据并在本地进行简单处理后,利用基站传送到战地营救所或者战地医院, 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如果发现异常或危险,能够报警并快速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可以提供士兵的实时定位跟踪等辅助功能。

(2)实现远距离移动环境下官兵的及时救治。充分发挥军区总医院在军队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医疗网络覆盖体系单位的基层医院、部队卫生所、边哨卫生所、干休所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在应急环境下,战地营救所或者战地医院利用网关, 通过卫星系统、卫勤指挥系统或移动通信网传送到后方医疗机构和指挥机构,实现远程会诊、咨询等卫勤保障功能,使伤病员能够及时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卫勤保障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时性,提高现代化战伤的救治速度和救治水平。

2移动医疗救援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设计思想

当今信息化战争对单兵作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在野外环境下为士兵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着眼于实现动态化、实时化、精确化的卫勤保障,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降低战士的伤亡率,利用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先进技术,开发设计具有移动化、全天候、全方位的士兵生命体征监测、远程诊疗等功能的移动医疗救援系统。

2.2系统架构

系统的实现采用“Linux+ Apache+ My SQL + JAVA”开源架构,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3主要功能模块

移动医疗救援系统主要由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和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所构成的平台来实现其功能,将移动化和数字化2大特征融入到医疗救治过程中,突破了医疗受时空限制的缺陷。

2.3.1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

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包括移动生命体征监测、 远程会诊、智能诊疗等。

首先是通过传感器获取生理参数信息。通过佩戴在患者身上的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生理参数,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采集获取生理参数信息,进而实现远程医疗和监护,给野外活动的官兵较大的自由,官兵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得到监护中心的监护。

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通过为基层卫生机构提供远距离的医疗咨询和指导,能够充分发挥大型综合型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为提高应急救护点、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提供有效的渠道[2]。目前,远程医疗通过对医疗数据、医学图像和语音的综合传输,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患者与医生、基层医院与综合型医院搭建了沟通的平台。远程医疗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

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还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疾病样本进行学习,实现疾病的智能诊断,为患者自诊和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将所有疾病症状进行分类、总结和概括,建立主要症状集合,作为机器学习的经验数据;针对疾病描述的不确定性,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信息进行处理,运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获取疾病知识,提高疾病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综合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疾病智能诊断系统模型,引导用户对自身的疾病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该子系统能够实现专家与伤员、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诊疗,使伤员在原地、原医疗机构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为紧急状态下的救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3.2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

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设计自动化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等智能终端为医生、护士提供床边记录的方便途径,实现医院电子病历的全程管理。面向临床医疗监测,以患者为中心、以基于医学知识的医疗过程处理为基本管理单元,实现伤员在医院内的诊疗过程的精准化、高效化、便捷化[3,4]。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及技术标准、全程实现电子病历的业务流程标准、结构化医学文档标准格式、建立医学字典库集等。无线临床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门诊和病房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医学图像存基站档与传输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病房科信息系统等。

2.4生理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方式

2.4.1常见的生理数据

医疗常见的人体生理参数需要通过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感器,通过不同的信号进行采集。各种被测基本生理参数被分为2大类:一类是电信号,通常用电极直接提取,如脑电图、心电图等;另一类是非电信号,要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获得,如血压、呼吸等。目前,采集体温、血压、脉率/心率、呼吸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常见的生理数据的无线传感器设备已比较成熟,正在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其载体也朝着人们更容易接受、适合长期使用和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方向发展[5],为移动医疗救援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4.2数据传输方式

应用场景不同,传输方式也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远程医疗子系统和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应用的不同场景,以野战环境下和院内临床监测2种场合分别说明:

(1)野战环境下。野战环境下数据传输相对比较复杂,考虑到要获取士兵的定位和生理参数2种信息,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采用Zig Bee作为传感器网络组网协议,并通过3G传输生理参数至军队网络,中间设置3G网关和防火墙,防止恶意、 非法的数据传入军网系统。

(2)医院内部。由于在医院内部临床监测的数据传输范围距离不大,一般情况下网络覆盖一层或者一栋楼即可,因此,采用IEEE 802.11g标准作为无线WLAN组网协议。以我院建成的无线镇痛泵网络为例,患者通过佩戴无线镇痛泵实时采集生理数据,并由病房内的基站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测台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向基站返回指示,无线镇痛泵从基站接收返回的信号,根据信号作出判断(如图2所示)。

2.5接口设计

2.5.1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接口设计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与医院已有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是实现医疗数据完整、准确的重要条件。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为实现设备与系统的有效对接,购买具有开放接口的设备,根据医院HIS的数据结构对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设计, 重点是与医院门诊系统的对接。根据系统功能流程和数据流向,接口软件的主要功能为患者基本数据的交换,如患者姓名、年龄等基础信息以及动态生理数据等。

2.5.2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与HIS接口

无线临床监测系统重点实现与住院临床诊疗数据的交换。把采集数据传输拆分开来,将用药信息、 费用信息、检查信息、药品信息等封装在多个动态链接库中供医院HIS调用[6]。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屏蔽操作系统和系统接口的异构性。

3应用效果

移动医疗救援系统的主要模块已在我院成功运用。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中的远程视频模块已在我院应用多年,在远程医疗教学、搭建远程医疗会诊车[7]、 救治汶川地震伤员[8]等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专家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卫勤保障能力。其中的移动生命体征监测和智能诊疗模块已准备在汤山疗养区建立示范基地进行试用。在无线临床监测方面,我院已投入运行了无线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和床前护理、患者药品和标本的智能识别、人员和设备的实时定位、 患者呼叫的无线传达功能等。该系统可以与HIS有效对接,不仅可以帮助医院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同时可以帮助医院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4结语

本文对移动医疗救援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临床出发,满足野战、应急环境下医疗服务管理和业务的信息化需求,探讨集成应急环境下以伤病员的生理数据跟踪采集、实时监控、智能判断、远程医疗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的构建,为应急状态下制定及时、恰当的诊疗方案和便捷的转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微型、智能、数字化人体穿戴式多参量医学传感终端采集患者的体温、血压、 心跳、脉搏等生理参数,实现人体多生理参数的微创/无创、实时、准确获取;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监护中心负责实时保存、处理、统计和显示监护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为医生提供治疗和护理依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远程在线跟踪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医疗监控、会诊等,完成对生命的无缝隙监护和健康管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疾病智能诊疗方法可以模拟医生临床诊断时运用直觉和模糊推断的功能,按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对患者输入的疾病症状进行判断,自动生成诊断结论,为不能及时到达医院的患者自诊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与训练提供了辅助参考。患者入院后的监控、信息传送通过无线临床信息系统实现,将患者信息作为各个业务部门信息共享的核心,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管理。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移动医疗救援系统,实现远距离移动环境下官兵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及救治。方法:采用Linux+Apache+My SQL+JAVA的开源架构,设计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和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并根据系统应用的不同场景选取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结果:该系统可以与HIS有效对接,帮助医院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效率。结论:该系统是集成应急环境下伤病员的生理数据跟踪采集、实时监控、智能判断、远程医疗的综合信息系统,可为应急状态下及时、恰当的诊疗方案和便捷的转诊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移动会议系统 篇9

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 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控制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的全方位综合交通运输管理, 可以极大地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挤。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三分之一资金投向了交通相关领域,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业的中长期规划, 自2010年起交通领域建设的年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这也为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交通信息是ITS系统的重要基础, 2005年6月,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广州市ITS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即广州市共用信息平台课题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其中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承担完成的课题“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在北京和广州得到很好的应用, 两城市均已建立了超过1万辆出租车的浮动车数据采集系统, 目前广州市拥有国内运行规模最大的浮动车系统, 根据“广州市智能交通建设2010年发展规划”将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作为重点研究目标[1], 大规模浮动车系统将为实现路网覆盖率更广的实时交通信息提供技术保障, 因此把广州市浮动车系统作为研究案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本文将重点与发达国家浮动车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和用户需求及功能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为其它城市提供理论支持。

2 国内外移动探测车的研究状况

利用移动探测车 (Probe Vehicle或Floating Car, 早期译为浮动车, 现多译为移动探测车, 下文中均使用移动探测车) 收集城市路网信息是一项新兴的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移动探测车是指安装有无线定位装置 (如GPS、电子标签等) 和无线通信设备的机动车, GPS接收装置以一定的采样间隔记录车辆的三维位置坐标、车速和时间数据等, 将数据传入车载计算机, 利用通信设备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通过数据筛选、过滤和参数估计算法, 将单个车辆的数据信息转化成信息采集单元所在路段的区间平均速度、交通流量和行程时间, 其实质是对整个路网的总体车辆进行随机抽样, 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情况。早期的交通信息采集主要使用固定式检测器 (如电磁线圈、超声波、视频检测器等) , 受人力、资金等因素的制约, 大多城市仅在关键路段和主要交叉口安装了固定检测器, 路网覆盖率不足15%, 导致城市道路网上存在大量的信息“真空”地带, 移动探测车技术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对路段全方位、同步、实时检测, 近年来随着车载GPS、GIS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建设移动探测系统仅需较低的追加投入, 因此又具有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优点。

美国和欧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移动探测车技术的研究及试验, 如典型的EuroScout和ADVANCE (Advanced Driver and Vehicle Advisory Navigation Concept) 系统[2],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用移动探测车系统由ITIS Holdings Plc公司投资运营, 它开发的英国FVD (Floating Vehicle Data) 系统容纳的GPS探测车在2002年就达到了130, 000辆, 欧洲通讯设备制造商OCTO Telematics计划在全欧范围内建立专门的交通无线数据通信网, 主要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管理和电子收费等, 其销售的车载系统OBU (On Board Units) 在2008年达到600, 000台, 而且销量年增50%。目前德国的第二代移动探测车XFCD (Extended Floating Car Data) 、意大利的LSFCD (Large Scale Floating Car Data) 、韩国的KORTIC (韩国道路交通信息中心) 、日本的P-DRGS (Probe-based dynamic route guidance system) 和IPCAR (Internet Protocol Probe Cars) 都是技术先进的典型案例。目前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和成都等城市相继实施了移动探测车建设项目, 表1列出了国内外典型的移动探测车系统。

3 案例分析

广州是中国华南地区的特大型城市, 也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 将广州市移动探测车交通信息采集示范系统作为研究案例,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该系统以原有的出租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为基础, 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为运营公司提供车辆监控、呼叫服务和司机管理, 是目前国内运行规模最大的移动探测车系统。

3.1 探测车数据采集关键技术

数据采集环节的重点是提高探测车的时空覆盖效率和有效观测样本, 美国ADVANCE、日本P-DRGS系统运行期间配备的探测车分别是3000辆和1500辆, 相比起来, 广州移动探测车数量超过了1万台, 在规模上有较大提高, 但是和英国FVD系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也仅为德国DDG规模的三分之一。考虑到出租车载客和空载的速度和行为有较大差异, 对交通状态检测有明显影响, 通常不使用车辆空载时的数据分析, 因此广州探测车系统中只有9000台车辆数据有效率超过75%[3], 这又降低了探测车在实际路网的有效覆盖率。虽然探测车数量越多, 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效果显著, 但是对于一个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辆探测车的系统, 数据中心每秒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 也会带来高昂的通讯费用, 因此在能够保证数据精度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降低探测车数量十分必要。国外如Quiroga[4]、Chris Drane和Ygnace J L[5]等学者研究探测车最小样本模型时指出, 要满足检测结果出错概率小于5%, 车流中至少需要3%的有效检测车辆, 在交通高峰期, 需要12%的检测车才能保证可靠的结果。目前, 广州探测车系统根据探测车数量和日均车流量的比例来推算数据分析的可靠度, 而在实际路网运行中的探测车有效覆盖率方面有待深入调查。

类似的, 探测车数据采集频率越高, 交通状态检测精度就越好, 广州探测车的数据采样周期为5-30秒, 比北京探测车系统的60-90秒快了一倍, 因此对数据中心计算速度要求较高, 但是, 超过20万辆探测车的英国FVD系统, 其数据记录频率能高达每分钟一次, 这对数据中心的后台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 日本P-DRGS动态路径引导系统采用多元化数据采样机制值得国内借鉴[6], P-DRGS系统不仅考虑了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交通差异, 而且对不同交通高峰时段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在不影响预测精度的前提下, 适当增大数据传送间隔, 有效降低了通信费用, 保证系统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优势, 详细指标见表2。

另有学者提出, 从数据有效性考察, 距离间隔传输强于时间间隔传输[7], 因为后者包含了大量无用信息, 试验证实距离间隔数据可以保障较高的地图配准精度, 而时间间隔数据则更好的反映各种交通状况的变化, 这对超大规模探测车数据采集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3.2 探测车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数据处理阶段主要进行地图匹配和交通流参数的计算, 地图匹配通常采用特定的模型或算法来确定探测车在电子地图中的位置, 由于GPS定位误差以及因建筑物遮挡产生的信号盲区, 车辆行驶路径需要进行修正以提高计算精度。国外已有的地图匹配算法精度不足或过于复杂, 不适合海量探测车数据处理, 广州探测车数据在地图匹配算法方面进行了改进[8], 建立了基于广州市区的城市、区域、道路和道路形状的四层道路网格拓扑结构, 针对匹配过程的不同阶段设计了不同的道路匹配算法,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根据车辆行驶轨迹进行初步匹配, 建立可能匹配的道路集合, 然后进行反向道路识别及节点匹配, 如果此时没有找到满足要求的匹配道路, 则进入延时匹配模型, 通过后续探测车数据结合前一次匹配结果, 最终完成地图匹配计算, 改进后的地图匹配准确率可达95%, 其次, 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上万辆探测车的地图匹配, 广州探测车系统采用了折半搜索法来提高从道路网络拓扑结构中搜索道路集合的速度, 并提出了基于深度优先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 保证搜索算法与道路网络规模无关, 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算法的大规模运行效率。国外探测车系统在地图匹配方面的一个先天优势是GPS定位精度更高, 另外, 如ADVANCE、P-DRGS系统, 包括规模最大的FVD系统, 提高地图匹配精度不仅源于高采样率的实时数据, 而且依赖于庞大的历史数据库, 一旦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 可以参考其上游或下游相邻路段的相关信息, 或者该路段在缺失信息时间段的前后时间段内的信息, 确保数据补偿后的预测误差能够控制在10%以内。

交通流参数检测是利用探测车上传的基本数据 (主要包括车辆运行速度、行驶时间、位置坐标等) 估计路段平均旅行时间和旅行速度, 以及进行实时的交通事故检测和路网评估等, 为居民提供出行信息服务和车辆导航, 同时为交通管理和规划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1) 路段旅行时间主要用于路线导航[9], 通常对不同路段行程时间进行比较, 根据旅行者出发前提供的路线和时间, 分析当前道路状态并参考历史信息, 预计出行将要花费的旅行时间, 当旅行时间远大于正常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最优路径, 为旅行者提供可选择的最佳行车路线。但是, 广州移动探测系统在提供与探测车数量相关的旅行时间误差分析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因为只有当路段上的探测车数量大于最小样本量时, 才能保证数据分析结果是可靠的。

(2) 根据路段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可以分析路网运行动态和交通拥堵分布情况[10], 并在电子地图上, 以不同的颜色线段反映道路通行状况, 出行者可通过短信、广播、互联网等渠道获得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了解交通动态, 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目前, 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提供了基于移动探测车数据的实时路况信息, 路况更新周期为5-15分钟。

(3) 借助高覆盖率的探测车可进行大规模交通事故检测, 而覆盖率很低的视频监控系统则难以实现。当交通正常的情况下, 上下游交通流参数稳定且连续变化, 当发生交通异常事件后交通流参数会发生突变, 如果变化程度超过预设的异常阈值, 则判定为交通异常事件发生[11], 广州探测车系统在交通事故检测准确度方面还有待提高。近两年国外有学者研究了利用探测车数据计算车辆排队长度[12], 这对于深入挖掘探测车数据都是有益的尝试。

3.3 用户需求及功能建设

广州市移动探测车系统的用户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出租车运营公司和社会公众三个群体, 交通管理部门关心的是全市路网的车辆运行速度变化趋势和特征, 为制定全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 通过跟踪和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交通运行数据, 可以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为改善和制定新的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出租车公司重视的是出租车运营状况, 借助本公司出租汽车的服务范围、平均载客距离、平均载客时间、空驶率等车辆的运营指标, 可以相应的调整公司运营管理方法, 如车辆调度, 进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公众最关心的则是如何能够避开交通拥挤路段, 方便快捷的到达目的地, 因此出行信息服务中的旅行时间、交通异常事故等信息就是最有价值的。考虑到各个城市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因此在系统建设之前应尽量把用户需求和功能接口设置完善[13]。

多源数据融合是移动探测车功能建设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德国第二代探测车系统融合了4000个道路传感器的线圈数据, 并且增加了雨刷、车辆加速度等状态信息判断天气情况和路面交通状况, 英国FVD系统充分利用历史交通数据来填补动态探测车信息, 日本VICS (Vehic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系统融合了固定型检测器和移动型探测器的检测信息, 包括ETC数据、Probe数据、AVI数据和红绿灯的Signal数据等, 截止到2009年6月, 日本VICS车载机的销售量已超过2400万台, 约占日本汽车总量的30%, 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道路交通信息提供系统之一。

与广州市移动探测车系统拥有相似规模的北京市探测车系统在2008年奥运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系统能够提供北京市五环路以内有等级的30, 000多个路段的实时交通信息, 据统计, 奥运会期间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速度分别提高了26.9%和22.8%[14], 改善交通状况效果良好。因此有理由相信2010年广州亚运会, 探测车系统在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应注意到, 北京探测车系统在早晚2小时的交通高峰期间, 即出租车运营的高峰期, 才能保证四环以内和主干路上的探测车路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对于全路网而言, 探测车覆盖率和可信度仍显不足, 这类问题值得广州重视。

4 结论

广州市移动探测车系统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内先进水平, 虽然和国外先进的探测车系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但是已经可以在重大国际赛事期间发挥积极作用, 为我国其它城市建设探测车系统树立了很好的示范, 最后我们认为, 广州市探测车今后应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1) 通过向超大规模探测车系统升级, 解决探测车的路网覆盖率不足的缺陷, 而且除了使用出租车, 可以加入公交车和客运旅游车等, 以避免出租车在运营过程中的踩点行为; (2) 后台数据库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的交通信息数据库中很少包含气候信息、交通管制等信息, 这些都将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是今后预测模型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3) 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它代表了移动探测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过融合的探测车数据对于提高交通状态识别精度效果显著; (4) 深入研究探测车覆盖率不足最低限时的数据可靠度, 这对城市路网中非主干道以及郊区地带有重要意义。

摘要:从探测车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功能建设三个方面详细比较广州市移动探测车和国外先进的移动探测车系统, 指出国内移动探测车系统的缺陷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为中国其它城市建设移动探测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矿用移动安全管理系统 篇10

矿用移动安全管理系统由天地 (常州) 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推出。该系统定位于将传统的矿山生产管理系统与工业移动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相结合, 从网络、数据到业务应用进行融合性拓展, 并创造出多种创新性应用, 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

通过该系统业务平台, 可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模型拓展到数字矿山领域, 极大地丰富了矿山用户的移动化应用体验。通过一系列设计独特的功能模块, 实现了企业通信录、E拍、EMASS信息发布和人员定位手机版等功能, 充分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便利性。

移动操作系统决战第三极 篇11

而在移动领域,由于近三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Android和iOS一统天下近乎到了全民皆知的地步。这时候,科技媒体人往往要做一些“新”的内容来抗衡通篇Android、满目苹果引发的的移动领域文章造成的感官雷同。从2012年,Windows Phone在诺基亚和微软的大力鼓吹下正式发力,为这种视角提供了新鲜材料。而进入2013年,这个市场的故事变得更丰富起来:依旧脱胎于Linux的Ubuntu移动版、基于html5的Firefox OS、姗姗来迟的BB10,、后台硬气的Tizen人们通常用“鲶鱼和沙丁鱼“的故事来比喻搅局者出现的市场,2013年的移动市场,这种局面会不会出现?

从刚刚结束的巴塞罗那2013移动通信世界大会(MWC)上看,这种趋势越发明显——至少这一届展会,手机本身已经不再是最吸引人的“明星”,尽管诺基亚、三星、LG、华为、HTC和华硕都发布了新款智能手机,但人们并没有看到这些厂商带来的“真正的创新”(事实上多家厂商的部分重要产品都在其他场合或单独来发布)。据此,有些分析师认为,令智能手机成为移动通信和消费者电子行业中心的科技革命可能已经结束。“来自于苹果、黑莓、谷歌及其他厂商的最新设备看起来都大同小异,甚至某些内部部件都是相同的。”

由于硬件创新乏力,移动市场上下一波竞争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生态系统和服务领域中。这是一场以侵蚀苹果iOS或是Android为目标,且注定艰苦卓绝的战争,但并非没有机会,且仍存变数——Windows Phone与Blackberry的第三极之争逐渐清晰,但Firefox OS、Ubuntu Touch甚至Tizen的动作让这场战变数犹存,HTML5可能是最大的变量。

决战第三极

至少目前来看,Windows Phone与Blackberry优势十分明显。

Windows Phone移动操作系统自微软和诺基亚等厂商力挺后,一直是第三极之争最有机会的,许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甚至已经开始用“三足鼎立”来形容其地位。《互联网周刊》也曾撰文指出,在Windows开始融合移动设备的今天,微软的决心不容小觑。毕竟在当下消费电子领域的激烈竞争中,闭门垄断亦难长久,只有把选择权交给用户,通过开放合作以丰富特色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在竞争中赢得市场,才能建立常胜之势。

这里不详述Windows Phone的前世今生了,至少在2012年年底Windows Phone8发布并彻底采用与微软最新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8相同的NT内核后,其发展趋势越发迅速。上周微软透露,Windows Phone Store目前应用超过13万,其中1.5万个是为去年10月底发布的Windows Phone 8系统特别开发的。应用数量的增加,实际上也反映了该系统应用下载量的增加和用户的增多,据悉,Windows Phone应用下载量整体增75%,付费应用收入更是增长了91%。

不过,诺基亚作为Windows Phone的最大支持者,近年来深陷亏损泥潭仍未恢复。全部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的Lumia系列手机在外形和硬件设计上备受好评,但销量一直以来都很难爆发。出身微软的诺基亚历史上首个外籍CEO埃洛普正是因为豪赌Windows Phone,近两年来饱受争议。不过埃洛普从未觉得自己选择错误,并在近期接受采访时再度力挺微软,并称“Windows Phone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操作系统”。

所以客观讲,在大举进军移动领域的三年来,微软走得并不顺畅,Windows Phone目前为止还没能实现真正的飞跃——手机销量平平、开发者仍在犹豫、外部竞争激烈。尤其在经历了老版Windows Phone手机不能升级最新的WP8系统后,许多忠实的WP拥趸(主要是诺基亚粉丝)都愤愤不平,意欲“出走”。当然,诺基亚的底蕴还在,复兴有望。

相比之下,老牌手机厂商RIM(日前正式更名为Blackberry,加强品牌影响力)下的黑莓帝国,仍然处在加速崩塌的边缘。这个决心重振雄风的昔日巨头黑莓在发布BB10系统和新机后,除了得到粉丝们的欢迎外,许多业内人士都不看好。不得不承认Blackberry的最新Z10手机的时尚与功能强大,但还并未达到超越其他系统旗舰机的水准。当然,这款手机已经相当不错了,黑莓公司首席执行官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日前表示,该公司的黑莓10手机的销售好于预期,该公司已经提高产能以保持供应。

在面临困境的生态系统上,BlackBerry10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全面支持Android应用程序。简单地讲,应用开发者只需要通过BlackBerry Android Runtime和黑莓的Android开发套件就可以快速地将现有的Android应用移植到BlackBerry10上。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地向开发者们布道:“我们的平台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在去年5月的会议中,黑莓甚至推出了一个十分激进的政策:他们保证一个APP在第一年会产生1万美元的营收,不足的地方由黑莓负责补齐差额。

Firefox OS则在2013MWC展会上正式推出,并公布了4家手机厂商、17家运营商合作,9个国家首发的计划,开局还算不错。这个移动操作系统的思路,和Firefox在Web浏览器上一样,目标只是解决人们对于当前操作系统们的一些担忧和问题:包括垄断的格局和开放性的问题。在MWC的演讲上,Mozilla的CEO Gary Kovacs说,“人们还有很多需求未被满足,这个市场应该有很多的应用商店,很多的商业模式,很多的支付机制,很多的供应商以及很多的服务,而不是仅由一个或者两个供应商提供内容。”他关注的是如何打破移动世界的封闭,就如同在过去的10多年中,Firefox在Web浏览器领域做的事情那样。

此外,这个圈子还有Ubuntu Touch和Tizen作为挑战者出现。前者依托的是“更底层更开放”的Linux架构,力图在限制颇多的Anroid背后插上一脚,后者则有三星和英特尔撑腰。

上个月,Ubuntu Touch为Galaxy Nexus、Nexus 4、Nexus 7和Nexus 10推出了开发者预览版,让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对该系统先睹为快,并将很快扩展到其他的20余款设备。不过Ubuntu Touch的进程较慢,2013年很难看到其大动作。人们担心PC上的问题,将在其手机版上将再一次重演。Ubuntu号称是“为人类使用设计的”操作系统。但就算它有“多手势操作不需要按钮”、“低要求同时支持X86和ARM架构”以及“PC,TV和手机多设备同步保持体验一致”。它没有联盟就没有上下游的支持、没有开发者就没有应用就无法吸引用户、没有独有的模式就没有与安卓竞争的资本这些都没有,用什么去撼动安卓呢?

而Tizen则一直被三星当做一个战略制衡作用大于实际用途的杀手锏,毕竟三星帝国已经形成,没有一个自家的操作系统总觉得还差了些什么。至于Sailfish这款脱胎于诺基亚Meggo的系统,基本上我们只能在国外新闻中、极客视频以及老N9玩家的念想中看到了。

HTML5:仍是最大的变量

HTML5代表未来么?这个问题尽管已经讨论了太久,但仍然没有人肯否认。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逐渐走向封闭,导致开发者、手机制造商、用户在移动设备的开发和使用上受到诸多限制,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垄断现象日趋严重。对一个厂商而言,iOS和Android仍显得过于保守和约束,你能使用Android,但你只能跟随它,不能领导它。Mozilla一向是开放平台的先锋,并聚集起了一大批开发爱好者。更加开源的Ubuntu也忍耐不住,期待在移动市场上“翻身”。

不得不提的是,无论是Windows Phone、BlackBerry 10这些与iOS和Android外观、设计理念、内核都各不相同,但实际架构却都属于传统的C/S架构,而火狐在MWC上最新推出的Firefox OS,以及Ubuntu Touch 则兼容HTML5 WebApps。

以前,我们谈论HTML5都是在讨论在浏览器下的各种可能,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HTML5技术一旦运用在系统里,它实现的将不再是App跨平台,而是系统跨平台。这就意味着,iOS、Android、WP、BB10,这些都是为手机或平板设计的,但Firefox OS、Ubuntu Touch、WebOS(LG收购后,即将走上电视系统),却可以运行在任何屏幕上,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智能电视,甚至包括手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设备。

作为Firefox浏览器的开发商,Mozilla在Web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大胆的尝试。而其去年十二月发布的Firefox OS,则直指他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野心。在HTML5的推动下,他们相信能为人们提供比iOS、Android更好的移动OS解决方案。

目前来看,完全HTML5化的Firefox OS应用主要基于HTML5+JavaScript实现,是一款真正Web OS。而由于B2G是将HTML层盖在硬件之上,没有中间层,直接用HTML调用硬件,只需要比Android更低的配置就能达到同样的体验。这样不仅减少开发成本、快速迭代(无需更新),支持平板、手机、电脑、电视多平台,甚至其手机硬件成本都将大大降低(100美元以下)。此外,目前App Store上超过50%的应用已经是用HTML5来开发,将来可能90%的应用会是HTML5,而那10%,可能永远也不适合HTML5”。

相比之下,Ubuntu则目标更直接一点,它属于较为温和的颠覆。Ubuntu Touch可以与Android同时并存,一支手机既可以执行Android应用程序,也可以执行Ubuntu Linux应用程序,这是因为Android的底层也是Linux。此外Ubuntu还在倡导“超级手机”——最高端的智能手机(四核处理器,1-2G内存)也能够运行Ubuntu,届时它不但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电话,还可以连接屏幕与键盘,可以像一个台式电脑那样工作,并提供统一无缝体验。手机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独立大脑,可以指挥多个设备。

对于开发人员而言,这对效率的提高,有着致命的诱惑。 像“你们是先开发Web,还是移动”之类的问题,将愉快的失去意义。那么,这一套玩法取胜的条件就只是HTML5等Web技术的继续成熟和完善,以及更多硬件厂商支持,以此来吸引开发者的支持并提供应用程序。

运营商对这类手机系统也是支持的。首先是成本较低,像Android这样的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但Firefox OS的设计主要针对的是低端设备,而Android在这些设备上运行糟糕有时甚至无法运行。其次,Firefox OS和Ubuntu Touch是开源的。运营商能够通过运行他们自己的应用以及服务在该操作系统上完成任何他们想完成的事。

高校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篇1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 的迅速发 展、智能手机 的广泛普 及,如今人们可以便捷地在手机上阅读资料。基于移动媒体的便携性和强交互性,可为教育发展提供全新空间,使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移动教学将为传统教学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为移动教学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源,用户可根据自己兴趣,通过互联网实现跨地域、跨学校、跨专业的课程进修。由于慕课具有精细化、个性化、高互动性等优点,国内各高校已开始重视移动教学的研究和建设, 以期利用该新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移动学习应用特点

在国内,许多高校已建有网络教学平台。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导致移动学习平台有别于原有网络教学平台。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移动学习场景,在较短时间内向学习者传递知识,方便学习者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从而吸引更多学习者参与其中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升教学效果。移动学习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便利性。 利用高校无线网及移动手机网络,学习者可进行在线课程学习或课程资源下载。结合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可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学习;2内容具有“微型化”特点。为使学习者有效利用片段化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内容应以独立知识点为单位,同时数据量不能过大,以方便用户下载或在线观看;3移动学习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进行主动学习。由于移动学习具有灵活性[1],因而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无法实施常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 只能通过教学内容吸引学习者自觉学习。这要求教学内容除需贴合学习者学习目标外,还需具有多样化、趣味化、 简明化等特点;4需具有丰富灵活的学习交互性。移动学习场景通常是个体独立学习,因此当遇到疑问时,系统需提供学习者向课程负责团队及其他学习者沟通求助的渠道,以充分满足学习者的答疑要求,帮助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2]。

2高校移动学习系统功能需求

高校建立移动教学系统,旨在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因此,构建系统需充分贴合用户需求,提供完善的功能与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习者持续使用该系统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系统功能需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学资源管理。管理人员可对课程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课程资源制作、上传、编辑、转换、内容编排布置等。在教学资源制作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在符合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将复杂内容加以分解,重新编排,形成条理清晰、相对独立的单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单元封装内容不能太长,如教学视频类一般不超过7分钟。同时,设计人员可针对不同类型、背景的学 习者设计 个性化的 知识内容,并定期进行更新。

(2)教学内容展示。移动学习资源布局设计要符合学习者使用习惯,按照各知识点间的先后次序和层次关系排列展示,保证学习者能够系统浏览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PPT、文字等。学习者能了解最新课程资源、最热门课程排名及各类通知等信息,并能根据课程分类、课程名称、教师姓名搜索自己喜爱的资源,进行在线学习或下载,并通过收藏夹保存自己喜欢的课程,以便日后重新学习。

(3)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可跟踪学习者学习轨迹,收集学习者对课程资源的浏览记录,并根据学习者作业、实验、考试情况,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根据学习者学习情况向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4)学习交互功能。系统需具备学习者间、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功能,包括课程论坛、教学资源共享、实时辅导和站内短信,有利于形成学习者间良好的互助氛围,也为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提供多种渠道。尤其当学习者遇到困难时,教师能借助教学平台及时给予有效支持[3]。

(5)教学评价体系。系统能收集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完善和提升移动教学资源及系统运作模式。反馈信息包括:对教师支持服务的评价,可从教师答疑响应速度、教学活动组织、学习材料提供等方面进行;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可根据其能否友好地展现在移动终端上,并清晰地阐述知识点方面进行;对移动学习系统的评价,可从系统响应速度、安全性、稳定性和系统功能是否完善合理等方面进行。

(6)系统资源管理。管理员能对系统课程资源的空间分配、服务器硬件使用情况进行监控,以及设置系统公告、 用户权限等。

3高校移动学习系统软件框架

随着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构建移动学习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设计者可借助先进的开发技术,开发出简单易用且功能完善的系统,并结合校园的无线网络和硬件服务资源等优势,合理部署系统,以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管理高效。

系统软件框架采用基于虚拟服务平台的MVC三层架构。将相互联系的视图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模型层进行单独设计,有利于提高代码可读性、复用性及系统的扩展性与可维护性[4]。

如图1所示,视图层位于用户移动客户端,负责用户与教学资源间的信息交互。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浏览器或App程序,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各类资源,返回结果通过视图层以友好方式向用户展现;业务逻辑层位于服务器端, 用于封装系统功能服务,判断用户操作权限合法性,接收来自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对其进行相应逻辑运算判断,然后调用对应的数据模型及教学资源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用户界面;数据模型层同样位于服务器端,主要用于存放用户数据及各类 教学资源,为客户端 提供丰富 的知识库,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5]。

4高校移动学习系统应用部署

云计算已在不少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将移动教学系统部署在高校自建云平台上,既能有效减少系统的硬件采购、维护成本,又能保证系统运行环境的稳定性及数据安全性,同时能根据客观需求动态调整系统资源,实现自动负载均衡,提升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满意度。

云平台具体架构是通过虚拟化内核管理平台,将各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逻辑封装成计算资源池,将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程序全部部署在相互隔离、安全且能够随时移植的虚拟机中,再通过基础架构虚拟机将系统中的资源按照实际情况分配下去,即可达到主机级容量利用率及服务器资源的控制[6]。

移动教学系统应用部署如图2所示,分别在3台虚拟服务器上:Web服务器用于响应客户端访问基于Web课程资源的请求,数据库服 务器用于 存放数据 库及教学 资源,流媒体服务器用于响应客户端播放在线视频的请求。

同时,为保证系统安全,在移动教学服务器前设置防护体系:防火墙用于访问控制,屏蔽异常协议及非服务端口的数据访问;入侵检测实现服务器漏洞防护、异常流量清洗;防病毒网关 可保护服 务器不受 病毒感染 与威胁; Web防火墙可保护服务器不受来自应用层攻击的威胁。

5结语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真谛下一篇:IT服务外包